一、五类食品源头发生质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孟露露[1](2021)在《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文中认为集体化时代,广大农村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留存了大量的账本、凭证等基层经济资料。这些资料是农村生产队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其中包含了细致的农村经济生活信息,对于研究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山西太原城郊村剪子湾保存了大量的集体化时代账本资料,从时间段上连续且完整,涉及农民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是从经济角度研究村庄发展变迁的珍贵史料。本文利用剪子湾村的账本资料探讨集体化时代城郊村庄的生产与村民生活问题。具体而言,对账本展开全面细致地解读,结合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剖析村民的生存方式、村庄的经济发展,揭示工业化建设背景下国家对农村的资源汲取,以及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剪子湾村临河而居,历史上以农业生产为主。集体化时代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被侵占,导致村民只依赖土地完全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在这样的困境下,村民很早就有从事副业维持生计的传统,集体化时代更是利用地处城郊,这样较为优越的理位置发展马车运输、劳务输出、白灰、砂场等副业,副业利润逐渐成为村庄和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民通过多次向政府申请的方式发展副业,这种非暴力的方式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生存理性。同时,由于水利建设、肥料、种子等的投入,农作物产量有所增加,传统农业的潜力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劳动力增加,导致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地提高。此一时期,国家为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通过税收和统购统销的方式转移了村庄的收入。另外,公共工程建设和公社抽调村庄的劳动力,但却将这部分人的开支转嫁到生产队。这些都消耗了村庄收入,导致副业较为发达的剪子湾村并未能摆脱“内卷化”的命运。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下,农民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口粮被挤压到最低消费水平,虽然现金收入呈增长趋势,但并未实现质的飞跃。农民日常生活消费还是以食品支出为主,呈现出人均收入缓慢增长与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不平衡状态。
刘雪薇[2](2020)在《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文中指出磷是地球上生命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循环与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全球性关键问题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磷循环,人口增加、化肥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导致大量含磷废物(简称“磷废物”)的产生,未被循环利用的磷废物排放到环境介质中,一方面造成了磷矿石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负荷。缓解这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是提高磷废物的循环效率。但目前缺少磷废物的定量分析框架,磷废物产生量、循环量以及资源化潜力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知识空白。本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原理构建了磷废物核算模型(P-WAM)。该模型采用“产品流-废物流-循环流”的磷流划分方法,按照磷矿石供应链上各人类活动类别梳理磷废物种类,核算各磷废物的产生量、循环量与排放量。接着,使用P-WAM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1900~2015年的磷废物产生与循环格局的历史演变趋势,并分析磷废物产生与循环的影响因素。构建磷废物预测模型,设定不同调控情景,使用预测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磷废物的产生、循环与排放格局以及磷矿石消耗量,并分析不同的废物资源化路径对磷矿石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影响。最后开展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研究,构建了适用于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方法,建立了涵盖经济、环境、资源三个目标层以及14个指标的评估体系。基于相同系统边界与功能单位对35种资源化技术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各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作为环境效益指标,在资源效益评估中包含了“减少磷矿石消耗”这一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方法对各指标值作标准化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优先推广的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使用P-WAM对中国1900~2015年磷废物产生、循环与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各类含磷产品量显着增长。从1950年到2015年,磷肥消费量增长了两千多倍,磷矿石消费量则增长了上万倍。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导致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作物磷从1900年到2015年增加了3倍以上。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年产生量增长了近7倍,从1.2 Mt P y-1增加到8.7 Mt P y-1。在1950年以前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过去一个世纪,畜禽养殖是磷废物产生量最大的系统,由于猪和家禽的养殖量迅速增加,马、驴、骡在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畜禽养殖磷废物产生强度(PWI)呈下降趋势。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废物增长速度最快,两个系统最主要的磷废物分别是磷尾矿和磷石膏,随着磷化工工业对矿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磷矿采选与磷化工生产的PWI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系统PWI远高于其他系统,以及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近年来水产养殖磷废物增长迅速,并且目前尚未出现减缓趋势。各子系统磷废物产生量的演变趋势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升、农业种植方式改变以及居民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的循环量从0.9 Mt P y-1增长到4.6 Mt P y-1。总体磷废物循环率(PWR)先缓慢上升在逐年下降,从75%下降到53%。磷废物循环量较大的子系统是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种植,占磷废物循环总量的90%。农业种植的PWR从50%逐渐下降到不足20%,畜禽养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快速下降。由于城镇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迅速提升,居民消费系统的PWR下降最为显着,从91%下降到15%。磷化工生产和废物处理系统的PWR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磷汇是内陆水体,其次为大气,约70%的磷排放进入内陆水体,30%损失到大气中。耕地土壤磷盈余量从1960年开始迅速增加,目前耕地已经成为最大的磷汇,非耕地磷排放量则从1990年开始大幅增加,成为第二大磷汇。1950年之前,90%的非耕地磷排放来自居民消费系统,但在过去几十年非耕地磷汇从单一贡献者向多个贡献者转变,居民消费的贡献比不断下降,逐渐被磷矿采选、磷化工生产、畜禽养殖和废物处理系统取代。在20世纪早期,80%的内陆水体磷排放来自农业种植,但其贡献比逐年减少为29%,水产养殖的贡献比则从1990年起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内陆水体磷的最大贡献者。农业种植是最大的磷排放源,虽然1980年之后在总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目前依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磷排放量。畜禽养殖是第二大排放源,占总量的12%。在过去30年,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排放量增加最为迅速,二者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和7%。水产养殖排放量也显着增长,目前占比达到9%。居民消费对总排放的贡献比不断下降,从1900年的7%下降到目前的2%。各系统向不同磷汇的排放情况也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种植的主要磷汇从内陆水体变为耕地,畜禽养殖则从内陆水体变为非耕地。水产养殖向海洋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含磷废物调控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更加健康平衡的饮食结构显着增加了磷废物的产生量,增加磷产品进口与控制农田磷输入可有效减少磷废物的产生。提高废物循环率以及减少农田磷输入可以大幅削减磷的排放量。磷废物循环是实现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综合措施情景中2050年磷肥消费量下降到不足2Mt P,磷矿石则降至3.3 Mt P。在资源化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肥料化利用比例将大幅减少磷矿石消耗量,但磷肥消费量和磷排放量将增加,提高饲料化利用比例将显着减少磷排放量。从保障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角度来看,肥料化是最优的资源化路径,从环境减排的角度来看饲料化利用更好。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框架构建了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包含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三个目标层和14个底层指标。根据三个目标层分数以及总评分数筛选出经济、环境效益均表现良好的适宜优先推广的技术,T03尾矿生产钙镁磷肥,T30黑水虻协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T25生活垃圾全组分回收,T35污泥厌氧消化+农业利用。而在三方面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有T09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T11秸秆制乙醇,T12秸秆直燃发电,T15秸秆制颗粒燃料,T16秸秆造纸,T28地下土壤渗滤,T32污泥制水泥,因此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以确定其推广价值并开展现有技术改进以及新技术研发。秸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资源化技术种类较为丰富,但各技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差异十分显着,因此未来可以获取更详尽的技术参数对这类资源化技术进行深入评估。
邢璐[3](2020)在《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我国媒介格局的变化,在Web2.0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了微内容的作用并根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产生了开放、庞大且丰富的在线话语空间,至此,基于用户关系生产与交换内容的自媒体诞生。而Web3.0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达99.3%1(CNNIC,2020),加速自媒体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分享、互动交流、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发现具有开放平台、社交纽带、双向传播等特质的自媒体在商业信息传播中蕴涵的巨大价值和发展潜力,开始利用自媒体广告进行推广营销,自媒体广告也因此成为互联网营销的新风口。但是,由于内部活动主体在商业价值观上的缺陷,外部监管的不力,自媒体广告乱象渐渐浮出水面;广告导向不正、虚假广告、个人信息滥用等问题层出不穷;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破坏了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更有甚者影响着社会风气。因此,自媒体广告监管问题成为学界、业界共同瞩目的焦点。新《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出台,明确了自媒体广告的法律边界,作为互联网广告的类型之一,自媒体广告纳入新法新规监管范围。而依托新法新规,目前我国形成了以政府监管为主,辅以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管的自媒体广告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有效作用。但是,自媒体广告形式、技术、传播链太过复杂,部分问题也未在法律法规中得以明确,造成监管部门在具体监管过程中的无力。本文正是在依托新《广告法》形成监管环境的视域下找出自媒体广告监管真正的难点与原因所在,给予有针对性、可操作的策略建议。据此,本文拟定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调查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本文研究视角——新《广告法》视域,研究对象——自媒体广告进行理论铺陈;通过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切实分析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主要得出如下四个方面的观点:一是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整体发展状况是较负面的状态;二是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体现在广告性质界定难、监管部门执法难、监测技术覆盖难、活动主体自律难与消费者自我保护难;三是造成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困难的原因在于法律法规未对软文类广告明确规制、行政体系不畅影响自媒体广告执法、广告监测技术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活动主体在商业价值观上存在缺陷、消费者主动参与广告监管动力不足;四是针对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难点,提出多维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义务、建立自媒体广告监管长效机制、运用专业广告监测技术助力监管、提升自媒体广告行业伦理道德素养、加强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能力五点对策。通过本文研究过程与最终结果,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现行模式、发展状态得以清楚呈现,存在的困难及成因也得以论证明晰,这不仅补充、丰富了国内关于自媒体广告及其监管的学术成果,也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更为全面、有效的自媒体广告监管以维护自媒体广告乃至整个互联网广告健康发展的目的所在。本文研究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逻辑,具体来看,共分为九个部分:第1章,绪论。本章在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同时通过梳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着作并对研究现状、主要成果进行综述,明确了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同时对拟定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重难点进行了介绍。第2章,新《广告法》视域概述。本章结合现象学重要概念“视域”的相关阐释,得出本文新《广告法》视域概念并分析出其蕴涵的逻辑性、全面性特征,继而对新《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的背景、意义及有关互联网广告、自媒体广告的规制进行梳理,了解新法新规出台后形成的法律环境。第3章,自媒体广告概述。本章对自媒体广告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自媒体广告的发展背景,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从传播主体、内容领域、表现形式、投放平台四个角度对自媒体广告进行分类,总结出自媒体广告传播具有传播主体的广泛性、传播形式的隐匿性、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及传播效果的针对性四大特征,也将自媒体广告对广告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第4章,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概述。本章从监管部门、监管模式、监管进程三个方面系统性地分析了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现状,并对其概念、类型及特征做出分析,同时解释说明了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实证研究做好准备。第5章,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分析。本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权威性、针对性的七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报导的有关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新闻做文本分析,具体使用了文本分析法与连续比较法两种研究方法,利用前者的情感分析技术得出目前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整体发展状况;利用后者的编码分析技术归纳出我国自媒体广告违法违规主要类型及原因。第6章,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调查研究。本章具体使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前者用于了解自媒体广告受众对于自媒体广告监管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后者用于了解自媒体广告主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流程、手段与难点。第7章,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及其原因。本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出了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体现在广告性质界定难、监管部门执法难、监测技术覆盖难、活动主体自律难与消费者自我保护难五个方面,同时有针对性地分析出相应原因。第8章,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对策。本章针对上一章节分析出的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及原因,提出多维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义务、建立自媒体广告监管长效机制、运用专业广告监测技术助力监管、提升自媒体广告行业伦理道德素养、加强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能力五个方面的对策。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优化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策略的一般性结论。
雷兴碧[4](2020)在《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分区研究》文中指出清水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水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为进行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分区,于2018年4月、7月、11月对清水河进行水环境因子测定与区域功能现状调查,同时搜集遥感数据、流域开发利用规划与排污数据等资料,分析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功能特征;应用BP神经网络与踏勘调查法识别并划分清水河流域水域、土地使用类型;应用单因子评价法与综合水质指数评价清水河的水环境状况;应用系统动力学、向量模法及零维水质模型定量分析清水河的水环境承载力;以水环境状态可持续满足水资源功能及规划功能要求为目标对清水河水环境功能进行分区,以期为清水河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流域内水资源功能需求主要为饮用及灌溉两种类型,其中饮用水需求在空间上主要位于干流源头。流域不同利用类型土地分布差异明显,城市建设集中沿两岸分布,绿地及森林主要集中于流域南部山区。流域土地主要类型为裸地,其次为耕地,耕地总面积大,占流域面积35.5%,流域北部平原及西南部耕地面积较广,离水系较远地区耕地面积较小。(2)清水河水质主要控制因子为总氮(TN)与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水环境质量状态较差,78%水质监测断面水环境状态单因子评价结果为V类,12.5%的断面为劣V类。综合水质状态为Ⅲ类的断面占总监测断面的81%。年度内4月份水质整体相对较好,7月水质相对最差,上游段水环境状态从源头开始逐渐恶化,中游段综合水质状态变化幅度较小,下游段综合水质逐渐改善。清水河流域内污染企业主要分布在干流上游及下游两岸,中游及子流域污染企业分布较少。流域水质状态大部分区域可达到农业用水水环境质量要求,少量断面可达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水环境质量要求。(3)清水河对不同污染物的纳污能力存在差异。V类水质目标下对化学需氧量(COD)对应污染物的纳污能力明显大于BOD5纳污能力,整体相差约4.5倍;对氨氮(NH3-N)纳污容量大,对TN及总磷(TP)纳污容量较小;下游纳污能力强于上游。仅当水质目标为V类时,清水河水体污染负载不超载。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水平2014-2023年间逐年呈下降趋势,近5年内清水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仍将处于较低水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弱是导致清水河水环境承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2023年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将逐步回升。(4)清水河适宜划分为14个水环境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过渡区及农业用水区共4种水环境功能类型。流域大部分区域水体污染物量皆已超载,需减少水环境功能区水体污染负荷,其中干流农业用水区需减少BOD5负载73.84t/a、TN负载30.90t/a才可达到水环境管理目标。水环境功能区达标治理应从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减少点源污染、加强清水河流经城市河段的水环境管理及协调上下游水环境管理与治理等方面进行。
田奇川[5](2020)在《旅顺太阳沟近代建筑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旅顺太阳沟是沙俄统治者谋求领土扩张下的产物,又经日本长达40年的统治,整体街区呈现出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其中留存至今的300多栋近代建筑在使用人群不断更迭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同时本身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使其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然而,由于70%的街区面积属于军产,街区发展受到限制,大量的近代建筑已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需要,在过度保护中逐渐面临衰败,建筑闲置率及地块空地率也逐渐增高,对整体街区风貌产生很大破坏。因此,寻求一种合理的物质更新与历史风貌传承的近代建筑再利用策略,对解决当下太阳沟街区不合宜的保护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部分。通过阐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结合相关研究综述,将研究内容确定为旅顺太阳沟近代建筑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的再利用相关理论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发展概况,总结出我国现存的不足与可提升空间。同时,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明确近代建筑再利用的必要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的太阳沟街区基础研究及策略体系建构。通过提炼街区的形态特征与近代建筑的分布及价值特征,总结出街区形态问题反映到建筑本体问题上的内在逻辑,提出将近代建筑分为文保类单体建筑与一般性群体建筑两类的研究方法,从而得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所面临地不同问题,进而有利于实现街区的整体复兴。第四部分为第四章的文保类单体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及应用研究与第五章的一般性群体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及应用研究。由于文保类单体建筑的主要问题点反映在空间塑造方面,因此提出内部空间重塑与外部空间扩建的再利用模式,并通过旅顺实业学校旧址的再利用试设计加以验证其可行性。而一般性群体建筑所面临的问题点反映在风貌塑造方面,因此提出街廓空间重组与建筑形态重塑的再利用模式,并通过万乐街、五四街与进步街围合街廓的再利用试设计加以验证其可行性。通过以上以问题为导向的策略体系构建,为街区的发展提供了分类的研究方法,以期为太阳沟街区的再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可行性设计策略。
臧红敏[6](2020)在《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视角》文中指出开放式创新日趋明显的今天,企业越来越依赖于同行企业、供应商、客户、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共享技术知识,平衡内外部创新资源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随着企业与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的深入,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环节、作用机制也越来越复杂,亟需重新审视和思考。吸收能力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学者从不同领域和学科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吸收能力概念认识非一致性,使得吸收能力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角色定位、作用机制也会存在差异性,尤其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更需重新认识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中吸收过程内在规律,提炼吸收能力本质属性,以便企业更为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本文在传统吸收能力概念基础上,通过重新定义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吸收能力内涵,提出吸收能力双元属性概念。从吸收能力双元属性视角出发,通过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网络关系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运用案例分析、调查问卷、结构方程、层次回归、门限回归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揭示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中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主要是第1章、第2章。运用思维导图系统梳理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等研究进展,为理论框架构建做准备。第二部分是理论模型和机理研究,主要是第3章、第4章。界定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吸收能力双元属性概念,通过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构建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中介变量的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突出行业属性、外部环境调节效应,开发吸收能力双元属性量表,设计调查问卷。第三部分是影响分析,主要是第5章、第6章、第7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中介变量的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利用层次回归分析外部环境调节效应以及门限回归验证行业调节效应。最后,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培育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合作关系、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和间接正向影响,且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关系影响程度较高。企业与同行企业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直接负向和间接正向影响。这种差异性关键因素是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异质性作用机制。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合作关系对实际吸收能力影响程度更为明显,实际吸收能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与同行企业合作关系对潜在吸收能力影响程度更为明显,潜在吸收能力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关系对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影响程度最为深刻,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府在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关系、企业与同行企业合作关系中对实际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具有明显调节效应。中介机构在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中对吸收能力双元属性的中介作用具有明显调节效应。此外,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受到行业属性约束。其中,中低技术行业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作用较高,尤其潜在吸收能力作用更高,而高技术行业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作用较低。本文创新之处如下:第一,提出吸收能力双元属性。重新定义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吸收能力过程,结合其过程特点归纳提炼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即潜在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其中潜在吸收能力体现吸收能力内化过程,实际吸收能力体现吸收能力外化过程。第二,构建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中介变量的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揭示不同类型合作关系中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第三,开发吸收能力双元属性量表。借鉴吸收能力现有中英文量表,重新设计衡量吸收能力双元属性量表,为后续吸收能力研究提供有效的测度工具。
鱼晓惠[7](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松芳[8](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杨成洲[9](2019)在《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总书记也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既包含了身体健康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包含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道德与行为的发展。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家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抚育角色。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也是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环境”被视为塑造个人发展的外部性力量,家庭则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因此,就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任何环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所接触到的人、事、物都会对其从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所接触大多是正面的环境,则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由于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所以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和系统性的。从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而从不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还包括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结构、父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和人口转变等多重因素交织混杂使农村家庭环境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一是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家庭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用于儿童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二是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加上户籍制度管理逐渐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游离出来,并前往城镇地区务工,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现象。从而衍生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分离的人口现象,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三是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剧烈社会变迁引发了大量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劳动分工模式面临瓦解的风险。四是夫妻离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特殊家庭形式逐渐兴起,婚姻变动与人口流动引起了儿童与父母居住安排形式的变化。五是现代社会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的个人发展,父母对于儿童的抚养越来越精细化,对子女发展的投入也越来越高,家庭经济压力明显上升。家庭作为社会变迁和观念变革最灵敏的感应器之一,不仅仅是观察和评判儿童在社会变迁中的一个窗口,同时自身也成变迁过程中的鲜活样本。家庭环境的变化也成为了我们反观儿童成长与发展和儿童政策效应的微型镜像。因此,研究农村儿童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成长和变化中的家庭环境,以及这些家庭环境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影响儿童这一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数据的选择上,国内大多数调查数据在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时,常常将儿童的父母作为调查访问对象,从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自我表达机会,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调查的失真现象。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同时以儿童和父母为中心,从父母的“他者”的角度和儿童“自我”的角度进行双重审视,为研究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提供了详实而可靠的背景信息。在研究的切入上,摈弃了已有研究中更加关注家庭背景信息对于儿童发展的直接效应的缺陷。更加注重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综合性影响,以及影响的作用机制。在研究的思路上,通过扎实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回溯,构建了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各类指标。然后,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调查地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现状。进而再考察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资本、家庭教养方式等等)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身心健康、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的综合性分析与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公共政策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调查数据表明,调查地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理想。家庭住房自有率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庭基础设施齐全,通电率、独立厨房拥有率、燃气开通率、自来水通水率较高。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热水器等重要生活用品得到了全面普及。家庭之外的生活设施,如超市、邮局、银行、医院、交通工具等配置也较为齐全。儿童的身体发育大多处于健康状态,儿童的BMI平均指数为17.27。大多数儿童拥有健康的营养进食状况,非健康食品的进食量较低。儿童的学业成绩与城镇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之间的成绩不均衡,英语学科的整体成绩并不理想。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抑郁、孤独问题并不严重,自我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儿童利他行为并不频繁。另一方面,儿童越轨行为并不严重。而儿童的自主行为较为突出,积极的健康交友行为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学业成就具有较大影响,但是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明显。家庭结构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家庭结构在不同的性别、健康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分布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儿童,生活在父母与子女双方亲子分离的家庭中的可能性越高。另外,双亲完整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类型。第二,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单亲父亲家庭、单亲母亲家庭和双亲缺位三类非双亲家庭中的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显着落后于双亲完整家庭。在影响机制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均可解释单亲母亲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学业的差距。第三,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抑郁感和孤独感两个方面。父母教育参与的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孤独感的差异。第四,家庭结构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方面。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的差异。家庭资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学业成就均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最大的解释力,而且家庭内部社会资本的影响明显高于家庭外部社会资本。此外,家庭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二,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抑郁感、孤独感和自我认同感均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中父母对于子女的鼓励行为或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参与实现的。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较小,且可以通过提高社会资本来消除其影响。第三,社会行为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利他行为、越轨行为、自主行为和交友行为均具有显着的解释力。家庭文化资本对于儿童的越轨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不具有解释力。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在“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两个维度中,父母对子女的较高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均对子女学业具有正面的影响,但“情感回应”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四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中,开明权威型和宽松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好,专制权威型和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差。在分性别样本的中,忽视冷漠型和权威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女性儿童的学业表现略好于男性。第二,心理健康方面。“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对于子女高行为要求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孤独感。而更高的“情感回应”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提升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地提升儿童自我认同感。专制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效应。第三,社会行为方面。相较于忽视冷漠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权威型、宽松放任型与开明权威型三种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抑制儿童的越轨行为,显着地增强儿童的自主行为。而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正面效应。父母的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在儿童的越轨行为和自主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方面不具有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在传统男性家庭生计承担者模式走向瓦解,而基于公共物品理念、社会投资理念的新家庭抚育模式兴起的历史当口,应该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抚育环境。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儿童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儿童发展权益。从立法层面制定专门针对儿童群体的基本法规,让儿童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搭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其他相关运行和配套机制。二是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儿童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建立一个独立的“以家庭为中心,国家、社会、家庭共担”的混合照顾体系。从而明确家庭与国家在儿童照顾中的责任分担界限,体现儿童照顾的社会性。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从源头上减少父母外出造成的亲子分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为农民家庭提供帮扶。合理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四是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对需要救助的单亲家庭做出明确的界定,考虑不同单亲家庭的困难和需求,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实施专项救助方案。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标准,进行差别化和人性化的救助,让单亲家庭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救助项目和内容。五是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将家庭、家教与家风有机统一起来。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中,要打破传统封建宗法观念下的家本位思想,树立新时代的新家庭观念,将家庭置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时空中,实现爱家与爱国的内在统一。六是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可以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特殊的组织,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抚养中的特殊作用。各级政府层面,则要从政策层面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城乡基础教育的布局,积极推进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发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要实行建档立卡,提高救助的精准度。
李欣洁[10](2019)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以X市为例》文中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安全和财产安全,关乎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过去十年中,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改革都是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出台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公布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不再保留正部级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自上而下统一组建市场监管机构,形成“大部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如何让“大部制”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结构更为合理、更具权威统一,成为现今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探讨食品监管在新背景下如何开展。本研究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论基础,发现在食品监管的历史进程中,制度一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健全完善,而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一直未变,而整体性治理理论在食品监管这种涉及多部门、多环节且涵盖多层级的监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历年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基于对每个时期体制变革的特征分析,再借鉴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改革好的经验做法,并探析X市食品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政府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概括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食品安全监管改革路径和总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提炼,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强化中央一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强化跨部门综合协调、强化上下级食品监管机构设置、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第二,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浪潮之下,将整体性治理理论充分运用到“大市场”管理、“大部制”机构下,重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治理理念,加强整合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和信息技术,以建设无缝隙政府为目标推进跨界、跨部门合作力度,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本文的创新之举在于结合2018年“两会”后新时代治理现代化大环境下,结合我国体制属性和“大市场”发展趋势,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探讨分析、研究如果在整合的情况下进行地方食品监管权配置改革,为地方改革强化政府效能提供参考建议。然监管体制本身涉及各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难度本身就很大,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的全面性尤其是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可能会相对缺乏,我国食品监管机构自上而下机构整合也于2018年初一锤定音,总局层面监管模式已整合运转,省级、市级层面也于2019年3月底陆续完成“三定”后也开始整合运转,如何在大市场下更好的融合机构并强化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探析,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五类食品源头发生质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类食品源头发生质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基础史料 |
五、文章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剪子湾村及账本概况 |
一、剪子湾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二、账本资料概况 |
三、账本的创造者:会计 |
第二章 剪子湾村的经济活动 |
一、村庄的主业 |
二、村庄的“富业” |
三、畜牧业 |
四、劳动生产率 |
第三章 生产的转移:征税与征购 |
一、显性的转移:农业税与工商税 |
二、隐性的转移:征购与价格差 |
第四章 农民劳动产品的分配 |
一、分配依据:工分制 |
二、口粮与现金分配 |
第五章 农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保障 |
一、村民的生活条件 |
二、乡村社会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选题背景 |
1.2.科学问题 |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研究内容 |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论文框架 |
2.研究综述 |
2.1.人类活动驱动的磷循环 |
2.1.1.磷流定量核算 |
2.1.2.磷资源耗竭期估算 |
2.1.3.磷排放的环境影响 |
2.2.磷管理的研究进展 |
2.2.1.磷管理策略研究 |
2.2.2.磷素管理定量研究方法 |
2.3.磷废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
2.3.1.资源化技术 |
2.3.2.技术评估方法 |
2.4.小结 |
3.磷废物核算模型与数据 |
3.1.系统边界 |
3.2.磷废物核算模型 |
3.2.1.P-WAM框架 |
3.2.2.核算原则 |
3.2.3.流核算方法 |
3.3.磷废物分析指标 |
3.4.数据来源 |
4.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演变 |
4.1.磷资源消耗与磷产品生产 |
4.2.磷废物产生量总体格局 |
4.2.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
4.2.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
4.2.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
4.2.4.畜禽养殖(AH) |
4.2.5.水产养殖(AQ) |
4.2.6.农产品加工(AP) |
4.2.7.居民消费系统(HC) |
4.2.8.废水处理与固废处置系统 |
4.3.磷废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
4.4.本章小结 |
5.中国磷废物循环利用与环境排放的演变 |
5.1.磷废物的循环利用 |
5.1.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
5.1.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
5.1.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
5.1.4.畜禽养殖子系统(AH) |
5.1.5.水产养殖子系统(AQ) |
5.1.6.农产品加工子系统(AP) |
5.1.7.居民消费子系统(HC) |
5.1.8.废水处理(WW)与固废处置子系统(SW) |
5.2.磷废物的环境排放 |
5.2.1.磷汇 |
5.2.2.磷源 |
5.3.结果验证 |
5.4.磷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 |
5.5.本章小结 |
6.磷废物趋势预测与调控 |
6.1.磷废物预测模型 |
6.1.1.预测模型框架 |
6.1.2.情景设定 |
6.1.3.变量预测 |
6.2.预测结果分析 |
6.2.1.总量结果 |
6.2.2.分系统结果 |
6.2.3.资源化路径模拟结果 |
6.2.4.预测模型验证 |
6.3.本章小结 |
7.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 |
7.1.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简介 |
7.2.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 |
7.2.1.底层指标的计算 |
7.2.2.多目标决策 |
7.3.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结果 |
7.4.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主要结论 |
8.2.主要创新点 |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调查研究法 |
1.5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研究的重点 |
1.5.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1.5.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广告法》视域概述 |
2.1 新《广告法》视域概念及特点 |
2.1.1 新《广告法》视域概念 |
2.1.2 新《广告法》视域特点 |
2.2 新《广告法》颁布 |
2.2.1 新《广告法》颁布的背景 |
2.2.2 新《广告法》颁布的意义 |
2.2.3 新《广告法》对互联网广告的增加 |
2.3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 |
2.3.1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的背景 |
2.3.2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互联网广告的规制 |
2.3.3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自媒体广告的规制 |
第3章 自媒体广告概述 |
3.1 自媒体广告概念 |
3.2 自媒体广告发展背景 |
3.2.1 技术催生新的互联网广告形式 |
3.2.2 受众地位崛起影响广告传播规则 |
3.2.3 自媒体投放广告的商业优势 |
3.3 自媒体广告类型 |
3.3.1 按传播主体分类 |
3.3.2 按内容领域分类 |
3.3.3 按表现形式分类 |
3.3.4 按投放平台分类 |
3.4 自媒体广告传播特点 |
3.4.1 传播主体的广泛性 |
3.4.2 传播形式的隐匿性 |
3.4.3 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
3.4.4 传播效果的针对性 |
3.5 自媒体广告对广告产业的影响 |
3.5.1 对广告营销方式的影响 |
3.5.2 对广告审美文化的影响 |
3.5.3 对广告投放效果的影响 |
第4章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概述 |
4.1 自媒体广告监管概念 |
4.1.1 监管概念 |
4.1.2 自媒体广告监管概念 |
4.2 自媒体广告监管现状 |
4.2.1 自媒体广告监管部门 |
4.2.2 自媒体广告监管模式 |
4.2.3 自媒体广告监管进程 |
4.3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3.1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必要性 |
4.3.2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可行性 |
4.4 自媒体广告监管类型 |
4.4.1 自媒体广告的自查 |
4.4.2 自媒体广告的他查 |
4.5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特点 |
4.5.1 监管对象的模糊化 |
4.5.2 监管主体的多元化 |
4.5.3 监管手段的技术化 |
第5章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文本分析法 |
5.1.2 连续比较法 |
5.2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选取 |
5.2.1 文本选取的原则 |
5.2.2 文本选取的结果 |
5.3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分析过程 |
5.3.1 文本情感分析 |
5.3.2 文本编码分析 |
5.4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分析结果 |
5.4.1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整体发展状况 |
5.4.2 我国自媒体广告违法违规主要类型 |
5.4.3 我国自媒体广告违法违规主要原因 |
第6章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调查研究 |
6.1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问卷调查 |
6.1.1 研究目的 |
6.1.2 样本容量 |
6.1.3 抽样方案 |
6.1.4 问卷设计 |
6.1.5 调查结果分析 |
6.2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深度访谈 |
6.2.1 访谈对象 |
6.2.2 访谈进程 |
6.2.3 访谈结果 |
第7章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及其原因 |
7.1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 |
7.1.1 广告性质界定难 |
7.1.2 监管部门执法难 |
7.1.3 监测技术覆盖难 |
7.1.4 活动主体自律难 |
7.1.5 消费者自我保护难 |
7.2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困难的原因 |
7.2.1 法律法规未对软文类广告明确规制 |
7.2.2 行政体系不畅影响自媒体广告执法 |
7.2.3 广告监测技术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 |
7.2.4 活动主体在商业价值观上存在缺陷 |
7.2.5 消费者主动参与广告监管动力不足 |
第8章 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对策 |
8.1 多维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义务 |
8.1.1 法律法规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义务 |
8.1.2 政府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指导监督 |
8.1.3 平台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统一管理 |
8.2 建立自媒体广告监管长效机制 |
8.2.1 行政部门转变自媒体广告监管思路 |
8.2.2 重视其它力量参与自媒体广告监管 |
8.3 运用专业广告监测技术助力监管 |
8.3.1 逐级完善政府广告监测的技术设备 |
8.3.2 鼓励政府寻求第三方监测机构合作 |
8.4 提升自媒体广告行业伦理道德素养 |
8.4.1 增强对参与者伦理道德素养的引导 |
8.4.2 行业合力构筑广告伦理道德的防线 |
8.5 加强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能力 |
8.5.1 培养自媒体环境中公众的媒介素养 |
8.5.2 畅通公众参与自媒体广告监管渠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用户关于自媒体广告监管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
(4)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功能区划研究 |
1.2.3 国内水环境功能分区研究 |
1.2.4 当前主要问题及研究方向 |
1.2.5 水环境功能分区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清水河流域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气候 |
2.1.3 河流水系 |
2.1.4 分布状况 |
2.2 水资源功能现状调查与分析 |
2.3 流域河岸带功能调查与分析 |
2.3.1 调查点位布置与数据来源 |
2.3.2 河岸带现状功能分类 |
2.4 流域陆域土地利用类型调查与分析 |
2.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4.2 研究方法 |
2.4.3 样本训练与分类精度评价 |
2.4.4 结果 |
2.5 清水河流域开发规划 |
2.5.1 数据来源 |
2.5.2 自然保护区现状 |
2.5.3 流域内工业区分布及需水报告 |
2.5.4 流域生态保护及主体功能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清水河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研究 |
3.1 清水河污染现状研究 |
3.1.1 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
3.2.1 数据来源与统计指标 |
3.2.2 数据的处理及计算 |
3.2.3 污染源排放情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清水河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
4.1 清水河水环境容量 |
4.1.1 河流纳污容量计算模型 |
4.1.2 模型参数的率定 |
4.1.2.1 设计流量的选择 |
4.1.2.2 水质指标选择、背景浓度与水质控制目标确定 |
4.1.3 纳污能力结果 |
4.2 水环境承载力水平研究 |
4.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清水河水环境功能分区及污染防治对策 |
5.1 水环境功能区定义与编码 |
5.1.1 水环境功能区定义 |
5.1.2 功能区类别代码与编码原则 |
5.1.3 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区编码方案 |
5.2.水环境功能分区分原则 |
5.3 水环境功能分区程序 |
5.3.1 水环境功能分区技术流程 |
5.3.2 水环境功能分区基本单元 |
5.3.3 水环境功能分区 |
5.4 清水河污染防治对策 |
5.4.1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管理方案 |
5.4.2 污染防治措施与生态修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旅顺太阳沟近代建筑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 |
1.1.2 大连近代建筑存续困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近代建筑 |
1.3.2 再利用 |
1.3.3 范围界定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大连近代建筑相关文献 |
1.4.2 旅顺太阳沟街区相关文献 |
1.4.3 综述总结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近代建筑再利用理论研究 |
2.1 国外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发展概况 |
2.1.1 西方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发展概况 |
2.1.2 日本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发展概况 |
2.1.3 国外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总结 |
2.2 国内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发展概况 |
2.2.1 国内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发展概况 |
2.2.2 相关实践总结 |
2.2.3 存在不足与提升空间 |
2.3 近代建筑再利用理论构成 |
2.3.1 近代建筑价值构成 |
2.3.2 近代建筑再利用核心思想 |
2.3.3 近代建筑再利用内容探究 |
2.3.4 近代建筑再利用的目标与途径 |
2.3.5 近代建筑再利用构成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旅顺太阳沟近代建筑基础研究及策略体系建构 |
3.1 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形态特征解析 |
3.1.1 街区内部形态及路网演变 |
3.1.2 街区功能分布 |
3.1.3 街区物质形态特征 |
3.2 街区近代建筑的分布与特征解析 |
3.2.1 街区近代建筑分布特点 |
3.2.2 文保类近代单体建筑特征解析 |
3.2.3 一般性近代群体建筑特征解析 |
3.3 街区近代建筑破坏情况与再利用面临困境 |
3.3.1 街区近代建筑破坏情况 |
3.3.2 产业体系松散 |
3.3.3 人口素质低下 |
3.3.4 产权及地块问题凸显 |
3.4 街区近代建筑再利用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4.1 策略体系建构理论依据 |
3.4.2 策略体系建构原则 |
3.4.3 策略体系建构 |
3.5 本章小结 |
4 旅顺太阳沟文保类近代单体建筑再利用设计策略 |
4.1 文保类近代单体建筑功能定位 |
4.2 文保类近代单体建筑内部空间重塑 |
4.2.1 内部结构处理 |
4.2.2 内部功能更新 |
4.2.3 内部空间重组 |
4.2.4 内部价值要素保护 |
4.3 文保类近代单体建筑外部空间扩建 |
4.3.1 外部空间加建 |
4.3.2 新秩序的引入 |
4.4 应用研究——以旅顺实业学校旧址再利用设计为例 |
4.5 本章小结 |
5 旅顺太阳沟一般性近代群体建筑再利用设计策略 |
5.1 一般性近代群体建筑功能再利用模式 |
5.1.1 原居住功能延续 |
5.1.2 适应性功能置入 |
5.2 一般性近代群体建筑街廓空间重组 |
5.2.1 街廓地块调整 |
5.2.2 街廓空间营造 |
5.3 一般性近代群体建筑形态重塑 |
5.3.1 建筑形式推演 |
5.3.2 文化品质重塑 |
5.3.3 交通空间优化 |
5.3.4 公共设施再设计 |
5.4 应用研究——以万乐街、五四街与进步街围合街廓再利用设计为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旅顺太阳沟群体建筑信息汇总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理论研究进展 |
2.2 吸收能力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吸收能力概念演化 |
2.2.2 吸收能力测量方式 |
2.2.3 吸收能力影响因素 |
2.3 企业创新绩效理论研究进展 |
2.3.1 企业创新绩效 |
2.3.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
2.3.3 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
2.4 现有研究简要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 |
3.1.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概念 |
3.1.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分类 |
3.2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 |
3.2.1 吸收能力概念 |
3.2.2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概念 |
3.3 探索性案例分析 |
3.3.1 案例选择 |
3.3.2 案例企业发展历程 |
3.3.3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
3.3.4 模型阐释和研究发现 |
3.4 理论模型构建 |
3.4.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理 |
3.4.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和问卷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吸收能力双元属性 |
4.1.2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3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4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中介作用 |
4.1.5 行业属性及外部环境调节效应 |
4.2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度 |
4.2.1 问卷设计 |
4.2.2 变量测度 |
4.3 问卷的预调研 |
4.3.1 预调研方法 |
4.3.2 预调研数据收集 |
4.3.3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
4.4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4.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4.2 样本特征 |
4.4.3 数据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1.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 |
5.1.2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 |
5.1.3 企业创新绩效 |
5.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理的验证 |
5.2.1 数据的初步分析 |
5.2.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影响分析 |
5.2.3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分析 |
5.2.4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分析 |
5.2.5 整体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 |
5.2.6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中介效用分析 |
5.3 外部环境调节效应验证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回归问题检验 |
5.3.3 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5.4.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关系讨论 |
5.4.3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5.4.4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5.4.5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中介作用讨论 |
5.4.6 外部环境调节效应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影响的行业效应 |
6.1 门槛效应模型 |
6.2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
6.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和赋值 |
6.3 模型效应检验 |
6.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3.2 门槛效应检验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附录 辽宁企业创新伙伴合作关系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
2.1.1 系统论基础 |
2.1.2 生态学基础 |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1 基本概念解析 |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3.4.3 论文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8)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数据与方法 |
1.4.1 研究数据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家庭与家庭环境 |
2.1.2 少儿(人口)与少儿(人口)发展 |
2.2 家庭环境的内涵与分类 |
2.2.1 家庭环境的内涵及其界定 |
2.2.2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衡量 |
2.3 少儿人口发展的主要领域 |
2.3.1 身体方面的发展 |
2.3.2 认知方面的发展 |
2.3.3 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 |
2.3.4 自我发展与社会行为发展 |
2.4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研究 |
2.4.1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焦点议题 |
2.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3 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4 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5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5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基础 |
2.5.1 家庭作为多层环境中的一环——生态系统理论 |
2.5.2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家庭系统理论 |
2.5.3 双亲作为少儿抚育的中心——“双系抚育”观点 |
2.5.4 家庭作为少儿社会化的场所——结构功能理论 |
2.5.5 少儿作为家庭投资品——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 |
2.5.6 家庭与少儿的共变——家庭生命历程发展理论 |
2.5.7 总结与文献评述 |
3.理论分析与研究体系构建 |
3.1 家庭环境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
3.1.1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构建 |
3.1.2 家庭结构的指标构建 |
3.1.3 家庭资本的指标构建 |
3.1.4 家庭教养方式的指标构建 |
3.2 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
3.2.1 少儿的学业成就 |
3.2.2 少儿的心理健康 |
3.2.3 少儿的社会行为 |
4.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4.1 少儿的基本情况 |
4.1.1 少儿的个体特征 |
4.1.2 少儿的监护人特征 |
4.1.3 少儿的家庭生活状况 |
4.1.4 少儿的社区与邻里关系 |
4.2 少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
4.2.1 少儿的身高与体重 |
4.2.2 少儿的营养进食状况 |
4.2.3 少儿的疾病与住院状况 |
4.2.4 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
4.3 少儿的学业发展状况 |
4.3.1 少儿的学业成绩 |
4.3.2 少儿的学业经历 |
4.3.3 少儿的上学条件 |
4.3.4 少儿的日常时间安排 |
4.4 少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
4.5 少儿的社会行为状况 |
4.6 本章总结 |
5.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模型选择 |
5.2 家庭结构的分布与特征 |
5.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
5.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
5.3 家庭结构与父母的教育参与 |
5.4 实证分析 |
5.4.1 家庭结构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5.4.2 家庭结构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5.4.3 家庭结构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5.5 本章总结 |
6.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6.1.1 变量选取 |
6.1.2 模型选择 |
6.2 实证分析 |
6.2.1 家庭资本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6.2.2 家庭资本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6.2.3 家庭资本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6.3 本章总结 |
7.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7.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7.1.1 变量选取 |
7.1.2 模型选择 |
7.2 家庭教养方式的分布与特征 |
7.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
7.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
7.3 实证分析 |
7.3.1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7.3.2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7.3.3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7.4 本章总结 |
8.综合性分析与讨论 |
8.1 不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讨论 |
8.1.1 家庭结构与家庭资本 |
8.1.2 家庭结构与家庭教养方式 |
8.1.3 家庭资本与家庭教养方式 |
8.2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影响的总结与讨论 |
8.2.1 家庭居住安排(家庭结构)的影响 |
8.2.2 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家庭资本)的影响 |
8.2.3 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
8.3 本章总结 |
9.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政策性建构 |
9.1 家庭分工抚育模式转向 |
9.1.1 传统家庭少儿抚育模式走向多元化 |
9.1.2 .新家庭少儿抚育模式的启示 |
9.2 以“家庭为中心”的农村少儿抚育环境 |
9.2.1 以“家庭为中心”的单一化育儿环境 |
9.2.2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育儿环境 |
9.3 政策实践与具体建议 |
9.3.1 加强少儿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少儿人口发展权益 |
9.3.2 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少儿发展保驾护航 |
9.3.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 |
9.3.4 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
9.3.5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 |
9.3.6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 |
9.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以X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系统分析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6 研究创新和不足 |
2 核心概念及主要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食品安全 |
2.1.2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2.1.3 食品安全监管权 |
2.2 相关理论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3 食品安全监管历史演进分析 |
3.1 主管部门监管为主、卫生部门管理为辅阶段(1949-1995 年) |
3.2 卫生部门为主、集中监管阶段(1995~2003 年) |
3.3 多部门分段监管阶段(2003 年-2012 年) |
3.4 统一监管阶段(2012 年-至今) |
3.5 小结 |
4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以X市为例 |
4.1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一般做法 |
4.2 X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4.3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4.3.1 制度设计与现实层面存在矛盾 |
4.3.2 多头监管的行动困境 |
4.3.3 协调手段与目标的不一致 |
4.3.4 一元治理乏力多元治理不足 |
5 发达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经验与借鉴 |
5.1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成功经验 |
5.1.1 美国食品监管 |
5.1.2 日本食品监管 |
5.1.3 加拿大食品管理 |
5.2 中国香港和台湾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经验 |
5.2.1 香港食品安全监管 |
5.2.2 台湾食品安全监管 |
5.3 小结 |
6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若干建议 |
6.1 树立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治理理念 |
6.1.1 政府公共角色的回归 |
6.1.2 提升食品监管部门回应能力 |
6.1.3 平衡多元化利益目标 |
6.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性治理整合 |
6.2.1 食品安全监管的目标整合 |
6.2.2 食品安全监管的功能整合 |
6.3 以跨界合作为手段建立无缝隙政府 |
6.3.1 完善联合机制,提高协作力度 |
6.3.2 搭建多元主体,提升治理效能 |
6.4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 |
6.4.1 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6.4.2 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到社会监管 |
6.4.3 发挥第三部门的制度创新能力 |
6.5 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整合 |
6.5.1 构建食品追溯体系 |
6.5.2 加强监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五类食品源头发生质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D]. 孟露露. 山西大学, 2021(12)
- [2]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D]. 刘雪薇. 南京大学, 2020(09)
- [3]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策略研究[D]. 邢璐.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4]清水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分区研究[D]. 雷兴碧. 宁夏大学, 2020(03)
- [5]旅顺太阳沟近代建筑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D]. 田奇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视角[D]. 臧红敏. 辽宁大学, 2020(08)
- [7]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9]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D]. 杨成洲.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10]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以X市为例[D]. 李欣洁.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