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设计学继续教育管窥(论文文献综述)
汤颖[1](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马嵘[2](2019)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形成一股“全球模式”。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锋力量,是提升美国国家综合实力、国家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实现途径,也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力图从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治理的双重视角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刻掌握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机制。全面国际化发展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提供了有力组织策略依据。美国研究型大学从全校的层面系统地思考国际化发展,体现出了系统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有序地、明确地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特征。从国际事务治理机构的层面来说,建立了校级层面的“国际化建议委员会”,以及“事务型”、“学术型”、“服务型”和“综合型”四种类型的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协同实施并促进学校的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国际事务分权共治与集权统一之间的协调。美国教育委员会(ACE)提出的“CIGE全面国际化模式”重点关注国际化战略、课程、教师、学生、研究合作和伙伴关系,这是美国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要素与主要内容。本研究中国际事务治理内容主要围绕高校的学术发展展开,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三个特点:全球学术体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大学服务的国际化;多部门协同完成学校国际化事务。为实现并保障全面国际化发展,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建立了一套稳定的、行之有效并且与学校发展相契合的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国际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完善国际事务领导机制,为国际事务治理提供稳定的组织保障;形成强有力的国际事务动力机制、多元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和有效的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到国际化的实施都为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作用。本研究对美国12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主要内容与基本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剖析了杜克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和治理内容。研究发现,两所研究型大学在全面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国际事务治理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两所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机构都随着学校国际化发展不断变革,在学校内形成了多部门共同治理的良好模式。在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上都十分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跨学科科学研究和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但是两所学校的国际事务治理结构各具特点与优势,并且形成了十分契合各自学校治理模式和国际化发展的治理体系。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呈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领导力、教师参与、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高校全面国际化的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基本上形成了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有效地保证了高校全面国际化各项举措的开展与落实。在全面国际化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一方面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实现国际化的精细化管理和全面化管理。结合美国高校的实践经验,为实现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契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坚持“服务为本”,构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胡哲[3](2012)在《China Urban Public Art Planning Working Framwork and Planning Content》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与中国城市转型的背景下,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文化的竞争与合作加强,作为城市文化核心要素的城市公共艺术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近10年来一种面向于城市公共艺术整体发展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形式在西方各城市流行。规划通过挖掘城市公共艺术整体资源,引导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发展,鼓励公众参与,在塑造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吸引人才和投资、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认为是21世纪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的新途径。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体系,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内容、层次、实施和管理等都依托现有城市规划体系。论文首先从国内外已有实践和研究出发,提炼出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基本内容和内涵,为框架的构建构奠定实践和理论基础;然后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两条发展脉络入手,结合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引入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需求,二者在实践、理论、价值的碎片化特征,城市规划艺术价值丧失等问题。用整体性的思维重新认识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将其引入城市规划中作为一个专项规划。并明确规划的任务、目标、原则、层次和专项性内容;其中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核心目标是空间结构的整体谋划和规划行动上的协商参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框架由构成规划基础的规划资源要素、识别发展方向的城市艺术远景、为规划提供行动保障的协商参与三个部分内容组成;最后,分别就框架的三部分内容进一步论述。其中,作为规划基础的资源要素由规划的外部资源要素和内部资源要素两部分组成;城市艺术空间远景包括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发展的物质形态架构和主体集体行动的方向与焦点;协商参与的规划的行动保障,包括组织保障、程序保障和技术保障三个方面内容。
刘芳宇[4](2012)在《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我国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可以看出“设计·应用”教学在初中美术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文献综述、调查研究、课堂实录、对比分析、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当前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教学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概括,通过对国家政策、美术课程标准的分析和概括,对研究成果的梳理,对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相关概念及其价值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初中美术设计教学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其次通过对教师的访谈、课堂的观摩和对学生设计作品的分析,初步掌握了初中阶段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的现状,找出了目前“设计·应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索研究。最后探索发展策略,高师教育应该与基础美术教育相结合;以培训为手段,增强教师的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在培训中注重美术教师设计能力的培养,真正理解设计课的意义;对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从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文化这几个方面出发,资源的利用要源于生活,源于文化;在“设计·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据,提炼单元,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举办有创意性的活动,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够让中学生的设计教育真正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应达到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对乌鲁木齐地区初中美术设计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曹洪军[5](2011)在《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自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以来,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实质是人才供需存在各种结构性矛盾,其中专业结构性矛盾则是涉及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是长期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瓶颈”,专门的系统深入研究亟待加强。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指由于高校所供给人才的专业结构及其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人才的专业结构及其数量错位或互不匹配而产生的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可以用多种理论从不同侧面对这一矛盾现象进行剖析。依据高等教育供需理论,由于本科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人才供给难以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同步,且高校办学缺少自我约束机制,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技术劳动力市场相互分割,而高校培养的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的兴衰起落,就必然导致相应技术劳动力市场人才供需失衡。结构性失业理论则从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固有分割状态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特征并不能实现完全对接、人才供给结构难以与需求结构变化同步的角度解释了专业结构性矛盾现象。根据信号及筛选理论的观点,高校设置的专业门类和学生所学专业类别具有强烈的信号功能,但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动的,依据学生所学专业作来筛选毕业生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专业结构性矛盾。虽然专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异,但成因复杂。不同学科专业人才供需在结构及其数量上失衡是造成专业结构性矛盾的直接缘由。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差异,专业与职业划分标准不同,基于学科划分的专业结构与基于社会分工的职业结构不同,这是产生专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根源。人才培养体制及机制改革滞后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改革,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及高校办学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这是导致专业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制度性因素。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考察表明: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并未产生总量性供需矛盾,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体现为专业结构性矛盾。用PEARSON分析法对产业结构调整、人才供给结构变化等因素与专业结构性矛盾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度不同,这意味着解决专业结构性矛盾不能简单笼统地归结于追求高校人才供给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及数量的绝对平衡,而必须针对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判断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影响因素,构建了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为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供了帮助。协调专业结构性矛盾,需要采取综合的对策与措施。首先,针对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保持高校人才供给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需求的相对平衡仍然是一个重要前提,具体包括专业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等。其次,针对矛盾产生的深层根源,应当保持专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张力,具体包括确立高校办学的战略定位;协调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关系;端正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等。最后,针对矛盾产生的制度性因素,应当积极优化人才配置和专业设置的机制,具体包括完善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机制;健全高校自主办学与自我约束机制;推进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齐洪洲[6](2011)在《中西方着名大学标志对比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标志是一所大学整体形象的浓缩和集中体现,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历史与文化的凝聚和载体。着名大学一般是指办学历史悠久、具有很好的学术水平与社会影响力的大学。所以,其标志应具有独特性、艺术性和代表性。通过中西方着名大学标志的对比分析研究,笔者发现源于欧洲中世纪文化传统的西方大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远离世俗的、非功利性的气质,并由此创造了具有独特精神与文化品格的西方大学标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我国民族危机的加重,本着“救亡图存”的愿望,在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学习西方社会科技为主的我国高等学堂相继涌现,进而产生了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近代中国着名大学标志,是在对西方大学标志样式的模仿与借鉴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呈现出强烈的西方化模式与民族化特色,并对当代中国大学标志设计的整体风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当代中西方着名大学的标志在表现内容、形状样式、表现手法、表现技法方面都存在共同点,也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较之中国着名大学的标志,西方着名大学的标志设计更为完善、成熟。当代大学的标志设计,设计者应遵循内容完整、个性突出、色彩鲜明、象征意义明确的原则,根据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和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设计,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色彩和文字组合在一起,设计出具有深刻寓意的标志。
王丰[7](2010)在《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已有六十年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艺术教育历史进行回顾与反思,是推进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以历史方法论作为基本工具,借鉴制度经济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方法对六十年的艺术教育进行了纵向的爬梳,以期在宏观上展示艺术教育发展的脉络及其基本趋向,并为当前的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教训和价值坐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从艺术领域和教育领域两个方面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对艺术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厘定,探析当前艺术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获得对艺术教育领域的基本把握,最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等问题。第二章探析建国后国家艺术教育体系的确立问题(新中国建国前——1957年),本章回溯了建国前中国艺术教育的历史基础,即社会化职业艺术教育传统和政治化专业艺术教育传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家艺术教育体系的定型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苏式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现艺术教育的国家化而得以确立的,并对苏式教育体系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章讨论了艺术教育的动荡发展阶段(1958——1976),分析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艺术教育的影响,即造成了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瓦解和中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挫折,并对最终导致的艺术教育的异化——“军管”模式和教学思想的政治极端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探讨艺术教育的恢复与振兴(1977——1985),本章回顾了艺术教育中高校艺术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恢复的艰难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研究了艺术教育领导体制的变革和新立问题,以及艺术教育改革启动初期的基本情况。第五章是对艺术教育的改革与拓展(1986——2000)的分析,本章分析了改革以来艺术教育规模的扩张过程,包括教育规模、教学设施设备的快速发展,并对这一时期艺术教育体制中教学评估体系改革、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是探讨艺术教育的改革与转型问题(2001——2009),本章主要是对新世纪以来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进行了制度性分析,也对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索,并对当前艺术教育的规模和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第七章是对整个建国六十年来艺术教育的回顾与反思,对六十年艺术教育发展过程的阶段分期、总体性特点进行了基本梳理和评价,并对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抽象和提炼,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艺术教育发展进行了趋势展望。通过这七章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还原新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年的基本重大史实,展示艺术教育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对艺术教育的深远影响,并力图通过纵横比较、归纳演绎的方法探寻新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史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总体性特点,为艺术教育的当前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姜晓微[8](2007)在《数控机床的造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目前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现状的分析,引出了作者对新时代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的一些看法,数控机床作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知识的含量而不是实物的重量。我国数控机床设计师在将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制造业提供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数控机床,而且更要加强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的研发工作,设计出造型精美,色彩宜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数控机床。作者进而对数控机床造型设计应遵循的工业设计原则、数控机床的人机工程、数控机床的形态设计、数控机床的色彩设计等方面做了一些浅探。并预见了数控机床的未来演变趋势,将向着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复合化、生态化等方向发展。最后,指出了数控机床的造型设计应引起广泛的重视,并大力开展相关的研发工作。
潘鲁生,顾群业,董占军,王霞[9](2005)在《构建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的探讨》文中指出教学评估机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导向和规范的重要功能,建立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不能以文科或理工学科的共性标准代替艺术学科的特殊标准,要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握艺术学科建设的特点,构建科学的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既要注重定量的层面,又要注重定性的层面,才能达到艺术院校的教学评价目的。
孔德明[10](2005)在《儿童产品艺术设计探微》文中认为本文从心理学、生理学、美学、价值工程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出发对儿童产品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剖析与论述,从而证实了儿童产品设计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和特殊性。通过对国内儿童产品现状弊端分析、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征、儿童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如何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儿童产品开发体系以及未来儿童产品开发与设计展望等诸多方面的论述,更加详实地展示了儿童产品研发与设计所涉及的问题、意识、规划、方向、方案等等。 论文通过美学及色彩学原理阐述了如何营造科学合理的视觉效果;通过人机学原理论证了儿童作为特殊受众群体涉猎到的宜人性问题;通过价值工程学原理论证了儿童产品的材质与材料问题;通过儿童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分析,论证了儿童的审美特征与情趣。通过知识性、文化性、趣味性与地域性论证了如何全面开发儿童各种潜能与创造力、促进儿童心智成长,是研究儿童产品艺术设计的前提。
二、艺术设计学继续教育管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设计学继续教育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述评 |
三、主要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 |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面国际化 |
(三) 国际事务与高校国际事务 |
(四) 治理与治理结构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范畴的限定 |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与国际事务治理的背景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转向 |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全面国际化发展 |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的组织策略与管理 |
三、全面国际化发展激发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变革 |
第二节 国际事务治理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担负美国研究型大学走向“全球化大学”的新使命 |
二、发挥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机构的服务职能 |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 |
一、大学战略规划为建立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基础 |
二、高层次的国际化委员会引领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 |
三、大学建立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组织保障机构 |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运行 |
一、强有力的国际化领导统筹管理学校国际事务 |
二、设立专门化的国际化管理机构保障国际化战略实施 |
三、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 |
一、国际化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 |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体现共同治理的理念 |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与教学事务 |
一、学生的国际化是课程国际化的根本动因 |
二、开拓全球教育项目,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
三、全面贯彻以“服务为本”的国际化治理理念 |
四、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声誉 |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学术发展与研究事务 |
一、全面开展教师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的国际化发展 |
二、设立全球或区域研究中心,促进国际化学术研究参与 |
三、制定国际化学术发展政策,提供国际化项目资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亭务治理的基本机制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动力机制 |
一、全面国际化战略是学校国际事务治理的根本动力 |
二、全面国际化发展制度激励是国际事务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 |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共同治理机制 |
一、国际化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
二、国际化实践实施过程中多元共治的互动机制 |
三、大学国际事务治理决策机制 |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 |
一、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资源保障机制 |
二、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资源配置保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
一、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现状 |
二、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
三、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 |
四、杜克大学“二维三级二元”共同治理结构 |
五、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
第二节 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
一、密西根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 |
二、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
三、密西根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共同治理的内容 |
四、密西根大学国际中心的国际事务共同治理结构 |
五、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征与经验 |
一、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主体实现全面国际化发展的多元共治 |
二、全面国际化影响因素良性互动促成高校主动推进国际化发展 |
三、以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保障国际事务治理的有效性 |
四、“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贯穿研究型大学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 |
第二节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现实路径选择 |
一、构建国际事务治理组织结构,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内涵发展 |
二、创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
三、坚持“服务为本”,建立高校国际事务治理多元协调互动机制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设想 |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授予的全面国际化获奖院校名单(2003-2018年) |
附录2: 2018年U.S. News全美排名前100位大学 |
附录3: 卡内基分类Ⅰ类博士/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4: 12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China Urban Public Art Planning Working Framwork and Planning Content(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基于艺术的全球城市竞争与合作 |
1.1.2 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机遇与挑战 |
1.1.3 整体性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需求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实践和研究概况 |
1.3.1 西方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实践的起源和发展 |
1.3.2 西方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相关研究概览 |
1.3.3 国内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和研究概况 |
1.3.4 实践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实证与规范相结合 |
1.5.2 比较与综合相结合 |
1.5.3 研究的框架 |
2 西方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
2.1.1 城市公共艺术 |
2.1.2 规划 |
2.1.3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
2.2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历程 |
2.2.1 早期艺术家设计城市 |
2.2.2 中期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的分离 |
2.2.3 近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
2.3 实践先行的美国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
2.3.1 区划的权威与变通 |
2.3.2 区划中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
2.3.3 空间远景与规划行动相结合的工作框架 |
2.4 西方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启示 |
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
3.1 城市规划中引入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理论逻辑 |
3.1.1 城市规划的艺术属性 |
3.1.2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城市背景 |
3.2 城市规划中引入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需求 |
3.2.1 城市文化发展与规划“价值观”的回归 |
3.2.2 西方理论引介支撑实践升级 |
3.2.3 城市文化复兴背景下艺术问题的应对 |
3.2.4 城市规划中公共艺术内容的缺失 |
3.3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定位 |
4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工作框架与规划内容 |
4.1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整体观 |
4.1.1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主体观 |
4.1.2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导向观 |
4.1.3 城市公共艺术的资源观 |
4.2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任务及核心目标 |
4.2.1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任务 |
4.2.2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核心目标 |
4.3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原则 |
4.3.1 以资源要素为基础 |
4.3.2 以艺术远景为导向 |
4.3.3 以协商参与为保障 |
4.4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工作框架 |
4.5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层次 |
4.5.1 区域层面 |
4.5.2 城市层面 |
4.5.3 社区层面 |
4.6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专项性内容 |
4.6.1 城市公共艺术遗产保护规划 |
4.6.2 城市公共艺术品规划 |
4.6.3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规划 |
4.6.4 城市公共艺术设施规划 |
4.6.5 城市公共艺术色彩规划 |
4.6.6 城市公共艺术产业规划 |
4.6.7 城市公共艺术区规划 |
4.6.8 城市公共艺术活动规划 |
5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资源要素 |
5.1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框架的外部要素 |
5.1.1 既有规则 |
5.1.2 历史文化背景 |
5.1.3 发展的现状 |
5.1.4 周边环境要素 |
5.2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框架的内部要素 |
5.2.1 艺术性要素 |
5.2.2 主体性要素 |
6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远景建构 |
6.1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体系构建 |
6.1.1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形态架构 |
6.1.2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整体意象 |
6.1.3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场所精神 |
6.2 面向空间实施的规划项目 |
6.2.1 城市局部公共艺术项目催化 |
6.2.2 面向多元主体的策略制定 |
7 城市公共艺术行动规划 |
7.1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团队组建 |
7.1.1 核心团队 |
7.1.2 咨询团队 |
7.2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程序组织 |
7.2.1 前期准备阶段 |
7.2.2 城市公共艺术资源要素调查 |
7.2.3 城市公共艺术远景的建构 |
7.2.4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方案的制定 |
7.2.5 规划的实施与反馈 |
7.3 规划成果表达 |
7.3.1 可理解的表达目标 |
7.3.2 多样化的成果方式 |
7.4 信息反馈 |
7.4.1 举行规划公示 |
7.4.2 开展社会调查 |
7.4.3 组织专家论坛 |
8 结语及展望 |
8.1 结语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 1: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东西方城市公共艺术相关文献分类整理研究 |
附录 3:美国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实践整理 |
(4)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2 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相关概念及其价值 |
2.1 概念的界定 |
2.2 初中美术设计课设置的必要性 |
3 对乌鲁木齐地区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乌鲁木齐地区初中美术教学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 |
3.2 “设计·应用”教学内容的调查 |
3.3 对乌鲁木齐地区中学师资力量的调查 |
3.4 对乌鲁木齐地区中学美术教学设备的调查 |
3.5 教师对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的认识和发展状况的了解 |
3.6 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调查 |
3.7 对“设计·应用”美术课堂现状的调查 |
3.8 对“设计·应用”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 |
3.9 对学生综合评价的调查 |
4 调查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
4.1 知识的多样性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差异 |
4.2 美术教学条件与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 |
4.3 美术实践与安全管理之间的矛盾 |
4.4 “设计·应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4.5 对学生综合评价单一 |
5 乌鲁木齐地区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教学发展策略的研究 |
5.1 美术教师的培养应该和基础美术教育相结合 |
5.2 以培训为手段,转变教师观念,发展课堂教学 |
5.3 教师要有坚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
5.4 对于“设计·应用”教学课程资源应源于生活,源于文化 |
5.5 对“设计·应用”的教学要以教材为依据,提炼单元 |
5.6 对材料、工具的创新运用,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不同的感受 |
5.7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
5.8 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
结语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参考文献 |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2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之思 |
2.1 宏观背景:现阶段我国就业的总体形势 |
2.2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面观 |
2.3 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瓶颈:专业结构性矛盾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解析 |
3.1 与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相关的概念界定 |
3.2 对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多维解析 |
3.3 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产生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专业结构性矛盾实证分析——以江苏高校为例 |
4.1 江苏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分析 |
4.2 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
4.3 不同学科专业就业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对策与措施: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协调 |
5.1 形成专业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机制 |
5.2 建立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机制 |
5.3 保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合理张力 |
5.4 人才资源配置和专业设置机制的优化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西方着名大学标志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研究法 |
1.3.2.2 比较研究法 |
1.3.2.3 例证法 |
1.3.2.4 理论联系实际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章 概论 |
3.1 标志的概念 |
3.1.1 标志的起源 |
3.1.2 标志的概念 |
3.2 标志的类型 |
3.2.1 机构标志 |
3.2.2 公共信息标志 |
3.2.3 商品品牌标志 |
3.3 着名大学及标志概念的界定 |
第四章 中西方着名大学标志对比分析研究 |
4.1 标志表现内容对比分析 |
4.2 标志形状样式对比 |
4.2.1 盾形样式 |
4.2.2 圆形样式 |
4.2.3 其它形状样式 |
4.3 标志表现手法对比分析 |
4.3.1 具象图形标志与抽象图形标志 |
4.3.2 文字标志 |
4.3.3 文字和图形结合的标志 |
4.4 标志色彩对比分析 |
4.4.1 色相 |
4.4.1.1 色相对比 |
4.4.1.2 色相搭配数目 |
4.4.2 明度 |
4.4.3 纯度 |
4.5 标志表现技法对比分析 |
4.5.1 对称 |
4.5.2 重复 |
4.5.3 渐变 |
4.6 标志演变模式对比分析 |
4.6.1 中国早期大学标志对西方大学标志的模仿 |
4.6.2 中国着名大学早期标志设计中的民族化现象 |
4.6.2.1 汉字化模式的标志 |
4.6.2.2 独特的倒三角形态标志 |
4.7 标志象征性对比分析 |
4.7.1 中西方着名大学标志普遍具有象征性 |
4.7.2 中西方着名大学标志象征性表现手法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艺术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
(一) 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 |
(二) 专业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和通识艺术教育 |
二、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艺术化生活的时代需求 |
(二) 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
(三) 艺术学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一) 艺术教育学研究 |
(二) 专业性艺术教育研究 |
(三) 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
(四) 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
(五)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
(六) 艺术教育改革研究 |
(七) 对国外艺术教育的介绍与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一) 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 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 |
(三) 国家和区域艺术教育研究 |
(四) 艺术教育的价值判断与道德意义研究 |
(五) 艺术教育的专业发展、课程计划和教学手段方式研究 |
(六) 其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 基本思路 |
(二) 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家艺术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定型(新中国建国前——1957) |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的中国艺术教育传统 |
一、社会化职业艺术教育传统 |
(一) 学校职业教育模式 |
(二) 传统师徒教育模式 |
二、政治化专业艺术教育传统 |
(一) 苏区艺术教育的起步 |
(二) 边区、解放区艺术教育的拓展 |
(三) 边区专业艺术教育——延安鲁迅艺术院 |
第二节 新中国建国初苏式艺术教育模式的定型 |
一、苏式教育模式的过程与特点 |
(一) 苏联教育计划集权模式的形成 |
(二) 苏式计划集权模式与英、美等国的比较 |
二、苏式教育模式的定型 |
(一) 新中国建国初期艺术教育机构的国有化改造 |
(二) 中央集权式领导体制的确立 |
(三) 党委领导的科层制管理体系的建立 |
(四) 苏式教学体系的引入和主流化 |
(五) 院系调整与苏式模式的确立 |
第三章 艺术教育的动荡与挫折(1958——1976) |
第一节 "大跃进"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
一、"大跃进"时期政治倾向对艺术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政治斗争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
(二) "八字方针"的提出重新激活了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 |
(三) 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规范化 |
二、大跃进时期艺术教育的反思 |
(一) 要遵循艺术教育发展的规律 |
(二) 艺术教育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艺术院校的影响 |
一、"文化大革命"与艺术工具性理论的高涨 |
(一) 艺术作为高度政治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 |
(二) 艺术表现形式下的领袖主义、英雄主义 |
二、艺术教育体系的瓦解 |
(一) 教学秩序的混乱 |
(二) 教师遭到严重打击和迫害 |
第三节 艺术教育模式的"异化" |
一、"五七艺校"的出现 |
(一) "中央五七艺术学校" |
(二) "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 |
二、"军管"模式的出现 |
三、"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 |
(一) 必须正确处理艺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二) 艺术教育发展要与实际相结合 |
(三) 解放思想,以人为本 |
第四章 艺术教育的恢复与振兴(1977——1985)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艰难恢复 |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恢复 |
(一) 艺术教育事业体系的恢复 |
(二) 艺术院校教学体系的重建 |
(三) 科研机构的恢复与建立 |
二、艺术教育恢复的途径 |
(一) 各界的呼吁及领导的关注 |
(二) 各种政策、文件的制订与出台 |
(三) 全国各类艺术教育调整座谈会的召开 |
第二节 艺术教育恢复的多样化 |
一、教学体系的重新调整 |
(一) 各艺术院校专业、学制的调整 |
(二) 师资力量的扩充 |
(三) 教学设备的更新与充实 |
二、艺术教学的改革 |
(一) "学年学分制"的推行 |
(二) 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
(三) 教材的研究与教学计划的调整 |
三、业余和地方艺术教育的兴起 |
(一) 业余艺术教育的起步 |
(二) 地方艺术教育兴起 |
第三节 师范学校艺术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
一、师范院校艺术专业的开设 |
二、师范院校艺术课程的设置 |
(一) 教学计划的颁布 |
(二) 课程的设置 |
第五章 艺术教育的改革与拓展(1986-2000) |
第一节 艺术教育规模的扩张 |
一、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
(一) 教育规模的发展 |
(二) 教学设施设备的扩充 |
二、中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
(一) 教育规模的发展 |
(二) 教学场所、设施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艺术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 |
一、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 |
(一)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改革的历史回顾 |
(二) 高等艺术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改革 |
(三) 中等艺术教育体系评估 |
二、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
(一) 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教材建设 |
(二) 中等艺术学校教学体系改革 |
第六章 艺术教育的改革与转型(2001-2009)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 |
一、世纪之交的国家高教体制改革 |
二、文化部部属高校的划转 |
第二节 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 |
一、专科层次职业艺术学校的发展 |
(一) 高等职业艺术学校的发展背景 |
(二) 专科层次职业艺术学校的发展 |
(三) 专科层次艺术学校发展案例 |
二、职业艺术教育的规模与特色 |
(一) 职业艺术教育的规模 |
(二) 职业艺术教育的特色 |
第三节 艺术教育的规模与效率 |
一、高等艺术教育的规模扩张与问题 |
(一) 市场导向下的规模扩张 |
(二) 艺术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
二、艺术中等学校的萎缩与问题 |
(一) 艺术中等招生规模的持续萎缩 |
(二) 艺术中专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
第七章 余论: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六十年艺术教育发展过程的回顾 |
一、发展阶段分期 |
二、总体性特点 |
第二节 对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反思 |
一、基本经验 |
二、趋势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数控机床的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机床概述 |
1.1.1 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 |
1.1.2 数控机床的基本特点 |
1.1.3 数控机床的组成 |
1.2 数控机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1.2.1 数控机床的产生 |
1.2.2 数控机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数控机床造型设计应遵循的工业设计原则 |
2.1 实用性原则 |
2.2 美观性原则 |
2.2.1 变化与统一 |
2.2.2 对比与调和 |
2.2.3 对称与均衡 |
2.2.4 比例与尺度 |
2.2.5 节奏与韵律 |
2.3 经济性原则 |
2.4 创新性原则 |
第三章 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的人机工程学 |
3.1 人机工程学概述 |
3.2 人的操作活动空间 |
3.2.1 感知系统 |
3.2.2 人的尺度 |
3.2.3 运动系统 |
3.3 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的人机工程 |
第四章 数控机床造型设计方法研究 |
4.1 数控机床形态设计 |
4.1.1 形态的概念 |
4.1.2 数控机床形态设计 |
4.2 数控机床色彩设计 |
4.2.1 色彩与心理的关系 |
4.2.2 数控机床色彩设计要点 |
4.2.3 数控机床色彩设计方案 |
4.2.4 色彩设计的民族特性 |
第五章 信息时代数控机床造型设计演变趋势 |
5.1 智能化、网络化和柔性化 |
5.2 复合化 |
5.3 生态化 |
5.4 高可靠性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9)构建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高等教育评估体系需要建立艺术教育评价标准 |
高等艺术教育面临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
设置“艺术学”为一级学科门类有利于艺术学科的发展 |
高等艺术教育在文化与经济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 |
制订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标准势在必行 |
艺术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科特色 |
(10)儿童产品艺术设计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儿童产品设计现状分析与思考 |
1.1 整体设计水平与建构层次方面 |
1.2 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1.3 品牌意识、营销策略与媒体宣传方面 |
1.4 产品系列化、特色化、民族性方面 |
第二章 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征 |
2.1 儿童对色彩有一种新鲜感与偏爱感 |
2.2 儿童对色彩有一种喜恶感与审美倾向 |
2.3 儿童对图形有一定识别能力,并伴有寻觅感与联想感 |
第三章 儿童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 |
3.1 儿童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 各要素的角色剖析、设计方法及原理 |
3.3 儿童产品开发的功用和根本目的 |
第四章 如何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儿童产品开发体系 |
第五章 未来儿童产品设计畅想 |
5.1 新产品占领市场、主旨功能明确 |
5.2 产品特征清晰、亲近宜人兼顾 |
5.3 一机多用的概念性产品将成为现实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四、艺术设计学继续教育管窥(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2]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D]. 马嵘.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3]China Urban Public Art Planning Working Framwork and Planning Content[D]. 胡哲.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6)
- [4]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D]. 刘芳宇.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3)
- [5]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 曹洪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3)
- [6]中西方着名大学标志对比分析研究[D]. 齐洪洲.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7]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D]. 王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8]数控机床的造型设计研究[D]. 姜晓微. 吉林大学, 2007(03)
- [9]构建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的探讨[J]. 潘鲁生,顾群业,董占军,王霞. 山东社会科学, 2005(07)
- [10]儿童产品艺术设计探微[D]. 孔德明. 吉林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