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实验应该融入系统的科学思维——记住在精确测量中消除粗差

观察和实验应该融入系统的科学思维——记住在精确测量中消除粗差

一、观察与实验要融入系统科学思想——记一次精密测量中粗大误差的消除(论文文献综述)

寇鑫[1](2020)在《镁合金筒形件内环高筋旋转挤压成形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航空航天、飞行器、人造卫星等行业对零部件制造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具有高质量生产要求的高端装备逐步实现轻量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带内环筋直壁筒形件作为一种常见的外壳类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领域,这类零部件的发展需要符存在复杂的金属流动趋势,所以旋转挤压工艺成形出的筒形件内环筋同样受到诸多限制,比如:成形出的内环筋径向高度不足;模具与旋转着的筒体毛坯相互作合轻质量和高性能的使用要求。镁合金作为一种优质的轻合金备受从事金属性能研究的学者与金属成形行业的工程师关注,但镁合金带筋直筒壁零部件的传统制造具有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经济效应低、使用寿命低等缺点,针对带筋筒形件在制造中筋部强度低、加工废料多的问题,后来提出旋转挤压新工艺来对这类带内环筋筒形零件进行制造。旋转挤压成形工艺具有降低成形载荷、提高成形性、提高内环筋性能等显着优势,目前旋转挤压工艺还处在发展阶段,因为其具有特殊的模具加载方式,三向联动的模具运动状态导致毛坯筒壁上用产生的剪切力使得损伤值过大;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筋部开裂等缺陷。毋庸置疑的是尚未成熟的旋转挤压工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经济效益,值得对该工艺进行不断深入研究。本文以已有旋转挤压工艺为基础,结合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一种深内槽双工作带新型分体凸模。对新型分体凸模结构进行了简化,并对旋转挤压成形中分体凸模工作带上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将工作带上复杂的受力状态分解为径向、切向、轴向分别分析,为后续类似结构的分体凸模强度校核打下基础。通过对旋转挤压成形内环筋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分析,描述了金属由筒形件毛坯内壁向分体凸模内槽的转移过程,通过在分体凸模金属聚集槽上添加滞流带的方法解决了金属在流向分体凸模内槽中可能出现的对流折叠现象。根据金属流动规律从影响筒形件内环筋成形的诸多因素中筛选出了对成形筒形件内环筋作用最显着的分体凸模结构参数。选用中心复合实验法设计出符合实际操作的实验,设计了四因素五水平三优化目标的共计30组实验进行计算机仿真,以此得到不同分体凸模结构参数组合对于优化目标的影响关系。利用UG软件强大的图纸格式识别能力进行快速建模,在考虑到筒形件内环筋处变形不均匀情况的前提下将转化好的三维造型导入至DEFORM-3D软件进行仿真,对后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取出仿真结果中三个优化目标的有效数据进行整合。利用Design-Expert软件选用合适的回归模型对仿真结果中整合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可靠的数学模型与响应面模型,对描述优化变量与优化目标关系的等高线图与响应曲面图进行定性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待优化参数对优化目标的影响关系,最后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综合成形效果最佳的结构参数组合。应用具有最佳结构参数组合的新型分体凸模对带筋筒形件进行试制,生产出尺寸及性能均合格的筒形挤压件,对应用旋转挤压工艺的类似带筋筒形件的生产及优化提供借鉴。

徐璐[2](2020)在《激光雷达波形分解方法及在三维成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是利用激光雷达系统结合扫描或者阵列装置对现实场景进行三维重建的常用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可实现簇叶下目标成像的特点,日趋用于遮蔽目标的探测。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针对激光雷达的上述应用,提出基于指数函数拟合系统波形的回波信号分解方法(Exponential Decomposition,ED),旨在有效提高遮蔽目标的信息提取能力及定位精度。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论文概述了激光雷达测距与三维成像的基本原理,梳理了激光雷达波形处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引入解卷积方法为激光回波波形分解提供精确的回波个数估计,通过仿真计算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波形解卷积方法获取回波个数的准确性,发现L1正则方法波形解卷积最适用于确定激光回波分解中的波形个数。针对现有波形分解方法无法处理带负尾回波问题,提出了基于指数函数拟合系统波形的激光回波信号分解方法,结合L1正则方法波形解卷积确定波形个数,在MATLAB软件环境下编写了波形分解程序。在实验上,基于数字化全波形采集技术建立了激光雷达扫描成像实验系统,进行了多目标测距实验和簇叶下目标的三维成像实验。运用本文提出的基于指数函数拟合系统波形的激光回波信号分解方法和程序对多目标测距的激光回波波形进行处理确定多目标的距离,与传统的高斯分解算法、对数正态分解算法和广义正态分解算法相比,多目标距离分辨精度可以提高15%,50%和36%。在此基础上,还对簇叶下目标三维成像的激光波形信号进行分解,并利用Mean Shift方法提取了簇叶下目标的三维轮廓图像,与传统的高斯分解算法、对数正态分解算法和广义正态分解算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比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很好地恢复出树叶遮蔽下的目标箱子、具有更少的杂散点以及更强的适用性。

冯光[3](2019)在《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材料硬度是材料抵抗弹塑性变形的能力,硬度测试方法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不可或缺的测试手段。现有硬度测试是利用硬质压头以准静态的方式压入材料表面测量卸载后的形变。传统宏观硬度测量及纳米压痕技术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连续和高通量测量。本文研究并分析了等静压下材料微观组织经流体传压介质作用的形貌差异探测数据并探讨了与硬度间的相关性,建立了材料组织在流体微探下的应变量的差异响应与硬度的定性定量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流体微探应变技术测量表征材料不同组织间硬度性能的新方法,实现了微米尺度的连续塑性形变与组织、硬度映射的高通量表征,实现了宏观区域内微观组织、硬度和成分的连续映射统计分析,最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宏观-介观-微观的高通量、跨尺度、精细的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硬度表征技术。利用高铬铸铁、不锈钢激光增材制造梯度材料中不同组织硬度的差异,完成了材料组织的流体微探应变硬度的连续高通量测量及微观结构的精细表征。论文中的大量数据均表明流体微探应变硬度与宏观维氏硬度、显微维氏硬度、纳米压痕硬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最终达到了材料中成分、组织及硬度性能的高通量原位统计映射分布表征,为材料基因组中高通量硬度性能的连续测试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王宇[4](2016)在《铁基及镍基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制备与化合物层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Metal-Intermetallic-Laminate,简称MIL)是依据仿生学原理,模拟自然界中贝壳的结构,以高硬度、高弹性模量的金属间化合物作为强性层与塑性、韧性较好的金属交替叠加获得的新型层状复合材料。微叠层复合材料通过较小的层间距和多界面效应,能够有效提高金属间化合物的断裂韧性以及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比模量、高韧性等优异性能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微叠层复合材料有望在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防护、地面轻型装甲车、武器装备防护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应用。目前为止,研究最广泛的钛基MIL材料仅由一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层构成,这种结构不仅不利于阻止裂纹的扩展,同时金属间化合物/金属层之间较大的力学性能差异将导致界面处产生应力集中。因此,为了充分发挥MIL材料的界面效应,进一步韧化MIL材料的化合物层,本论文针对具有多层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的铝/铁和铝/镍反应体系,利用不同的铁基、镍基合金箔材制备MIL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背散射衍射、硬度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合金化及高温退火对铁基、镍基MIL材料中化合物层相组成、生长动力学、扩散织构以及界面性能的影响。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A1与430-SS的固/固反应中形成了以硬脆性Fe2A15相为主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半固态反应获得的化合物层主要为具有共晶结构的两相层和含有富Cr相的均匀层构成的多层结构;在液态反应中,由于化合物层中的Fe、Cr元素不断溶入液态A1中,导致粗大的Fe4Al-3和A12Cr13初生相在Al层中形成,割裂了430-SS基MIL材料组织的连续件。结果表明,半固态反应工艺是制备铁基MIL材料的最优化工艺。2.以纯铁、430-SS (Fe-Cr)和304-SS (Fe-Cr-Ni)为基的铁基MIL材料不仅具有原材料成本低的优势,同时兼具多层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的特点。从Al/Fe, Al/430-SS到Al/304-SS反应,随着Cr、Ni元素逐步参与反应,不仅在均匀层中生成含Cr、Ni元素的第二相,而且促使韧性较好的两相层在化合物层中所占的厚度比从430-SS中的约20%提升到304-SS中的约40%。合金化导致A1/Fe反应中由于快速扩散形成的<001>方向扩散织构在Al/430-SS和A1/304-SS反应中逐渐减弱。计算获得的Al/Fe、Al/430-SS和Al/304-SS反应的扩散激活能分别为150kJ/mol、200kJ/mol和220kJ/mol。3.高温退火过程中在430-SS基MIL材料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层界面处形成了韧性的B2结构层以及Al浓度渐变的扩散固溶区域。这些显微组织转变降低了半固态反应中从硬脆金属间化合物层到韧性金属层间的硬度突变,减小铁基MIL材料在变形过程中出现分层失效的几率。利用扩散方程建立了浓度依赖条件下化合物成分与反应时间的动力学模型,使用有限差分法获得了该方程的等效数值解。并证明了计算结果在预测高温退火过程中化合物层厚度和浓度方面的可靠性。4.在以纯Ni、Invar (Ni-Fe)和Inconel (Ni-Fe-Cr)为基的镍基MIL材料中,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都具有多层结构。铁、铬等元素的合金化导致镍基MIL材料的化合物层从纯镍的Al3Ni、Al3Ni2单相层转变为Invar及Inconel中具有共晶结构的两相共存层和组织均一细小的均匀层。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两相层具有良好的韧性,与镍基MIL材料多层结构特点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抑制脆性裂纹在镍基MIL材料中的生成和扩展。镍基MIL材料中的多层结构呈现出“混合动力学生长机制”,其中两相层的生长受界面反应控制,而均匀层的生长受体扩散控制。5.提出并证明了溶解度判定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三元及三元以上反应体系下铁基和镍基MIL材料中两相区的相组成。计算了不同铁基及镍基反应体系中金属箔材的生成率R;建立了初始箔材厚度和最终化合物层厚度间的函数关系:y=F(x,ρi,Wi)=并通过相应的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在当前反应体系中的可靠性。通过化学成分-硬度关系确定了Al-Fe-Cr三元体系的硬度相图,并利用该相图与扩散路径曲线结合,提出了基于材料设计-制备工艺-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思想的铁基MIL材料组织性能优化及预测的方法。

王凯[5](2016)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效率驱动”发展到“创新驱动”还面临着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和“知识悖论”等问题,各创新主体协同生产、获取、扩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弱。近些年,中央政府权力不断下放和经济改革持续深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从区域层面研究如何发展产学间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提升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激发和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已成为可能与必需。然而,产学合作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大多以显性经济指标为导向,主要关注专利授权与合同研究等“知识单向流动”的模式,忽视了合作研究与技术咨询等“知识双向动态流动”的协同创新模式。同时,知识溢出理论忽视了区域制度环境对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影响;有关知识网络的研究认识到嵌入性关系是组织间合作行为与交互活动的关键动力,是组织间协同创新的关键机制,但忽视了组织构建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能动性——知识网络能力,也忽视了知识网络还嵌入在制度环境中并受其影响。基于以上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本研究借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大学功能观、知识创新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与嵌入性关系理论、新组织制度理论,以影响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环节——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为切入点,从区域和大学协同演化的视角构建“区域制度环境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理论逻辑,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2)大学知识网络能力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发展;(3)区域制度环境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发展;(4)如何从大学和区域政府层面促进大学与区域内企业进行知识协同创新。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开展四个子研究来分析和解决上述研究问题。(1)提出研究命题:基于系统的文献回顾,通过国内外四所大学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提出制度环境、知识网络能力、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和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机制的研究命题——“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区域制度环境”和“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分别是“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前因”与“后果”;(2)构建理论模型:基于案例研究提出的研究命题,结合文献分析与理论推导以及调研访谈,提出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3)检验理论模型:首先基于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的论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样本数据,然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最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数据分析方法,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4)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与产学合作发展历程的梳理,基于区域制度环境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围绕如何促进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发展这一关键问题,根据修正后的理论模型从区域政府和大学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证,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对知识协同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提升知识协同创新绩效;(2)大学的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大学的知识网络能力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构建与发展;(3)区域制度环境在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关系机制中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区域制度环境质量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构建与发展;(4)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是促进大学与区域内企业开展知识协同创新的关键途径,发展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既要提高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也要提高区域制度环境质量。与“社会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大学技术转移”和“创业型大学”等研究领域的现有成果相比,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做出相应的理论贡献:(1)通过对知识网络能力、制度环境、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机制的研究,从组织层面丰富与拓展了社会网络理论与嵌入性关系理论;(2)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区域制度环境两方面同时考察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与机制,在中国情境下从更广泛的维度验证了欧美国家一些学者最近提出的有关“知识溢出理论修正的假设”;(3)基于“知识协同创新”的概念,以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为视角,重点研究大学以知识双向动态流动的方式与企业进行知识协同创新的机制,不仅丰富了大学功能观,也发展了大学知识创新的价值实现机制。

俞浏杰[6](2015)在《地毯织机LCL提花部件装配的检测工装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簇绒地毯作为一种室内铺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对于簇绒地毯织机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簇绒机装备系统包括绒纱架、平圈送纱部件、簇绒提花机构、刺针传动机构、检查与修织机构和卷毯机构等部分组成,其中簇绒提花机构为整个装备系统的核心。而提花机构基本上都是以簇绒针、成圈钩、割绒刀三部分机构结合而成,其中成圈钩的机械装配尤为引起注意。成圈钩装配在槽件的槽道里,而在国内对于槽道的加工,工厂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往往采用的是线切割精度较低的快走丝方式,快走丝方式无法保证槽道的加工精度,对于成圈钩的安装造成了极大的误差。因此设计一套检测工装系统对于成圈钩的安装进行检测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论文分析了簇绒提花部件检测工装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地毯织机LCL提花系统的种类和运动原理,了解了检测工装系统的运用,从检测工装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提出几种检测工装的方案,通过分析论证确定检测工装系统的整体方案。其次,根据确定的整体方案,完成提花部件检测工装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包括同步轮组、线性滑台模组、传感器连接模块、测头、张紧轮、支撑部件等方面的设计,完成测试平台的搭建。接着,根据搭建完毕的测试平台,完成工装的检测系统设计。主要涉及对于双步进电机的控制,A/D转化,单片机串口数据的发送以及上位机Labview对于串口发送数据的接收、处理、显示和存储。最后,根据设计完成的检测工装系统,对于检测工装系统的标定,包括工装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两部分。之后对于成圈钩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来衡量成圈钩安装的误差水平。

官云丽[7](2015)在《双致变型时栅位移传感器》文中提出位移测量是现代工业测量技术中最基本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测量。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对位移传感器的测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用于位移测量的传感器主要有光栅、感应同步器、磁栅、时栅等,但是目前这些传感器都不能无限的增加对极数来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本课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现有的场式时栅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的传感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阐述了时栅的时空坐标转变理论,利用时间量来测量空间的位移量。介绍了单齿式时栅和场式时栅的测量原理。(2)描述了行波和驻波这两种正弦波的波动方程,二者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变。根据场式时栅的行波原理提出了双致变型时栅的行波方程。利用仿真软件对双致变型时栅的原理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在不改变现有时栅的对极数的情况下,可使传感器的分辨力提高一倍。(3)根据时栅的行波方程和电磁感应原理采用PCB的加工方式研制了传感器的信号拾取端的结构,并开发了高频的激励电源信号电路。(4)设计了双致变型时栅的后续信号处理电路,将行波信号转换成可以直接读取的位置信息,并对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5)对设计的传感器进行原理性试验和精度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利用误差修正的方法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综上所述,本文在分析了时栅的波动方程的基础上,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研制了双致变型时栅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原有的时栅基础上分辨力能提高一倍,通过实验和误差分析,确定了影响传感器精度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供依据。该课题为时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对进一步提高时栅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田春苗[8](2015)在《石英摆片外形参数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石英摆片是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组成核心,它能通过石英摆片的敏感性得到被测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倾斜量等物理信息,因此石英摆片影响着石英加速度计的性能。由于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具有精度高,抗震能力强,功耗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在MEMS惯性加速度计家族中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下潜器(AUV)、无人机(UAV)、船舶、陆军地面车辆、战术导弹、潜艇等导航系统中。除此之外,在民用方面诸如油井钻探、大型桥梁修建方面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也被用到。而石英摆片质量的好坏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石英摆片的测量有着深远的意义。石英摆片的外形参数则决定了石英摆片的质量优劣,通过将测得的外形参数与理想值的对比来判断生产的石英摆片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进而将缺陷大的石英摆片排除掉。另一方面若石英摆片有着良好的外形参数,生产出的石英加速度计也有着较高的质量。因此,精确的测出石英摆片的外形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寻求一种高精度的测量系统实现对石英摆片外形参数-圆心和半径的测量,用以评价石英摆片质量的好坏。本文的具体研究和实现过程如下:首先,介绍了现有的石英摆片测量方法及测量的内容,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在测量过程中的优点及存在的缺陷,阐述了石英摆片测量及图像测量概况。根据课题需要,设计了一套CCD半导体传感器的数据采集,PMAC运动控制的高精度测量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系统不同结构的功能进行了简单分析。利用该系统,提出了石英摆片外形几何参数测量方法。其次,本文介绍了对石英摆片的图像测量,其中涉及到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图像平滑和二值化,边缘检测算法,重点介绍了Zernike矩的亚像素定位原理。然后根据上述用到的图像处理算法原理设计了一套高效的测量系统软件,实现了对石英摆片圆心及半径几何参数的测量。最后给出测量实验,并对系统作了标定,给出实验数据,通过对得到的外形几何参数的分析得出石英摆片的圆度性好,符合加工质量要求。最后对影响实验数据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系统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案。

佟京泽[9](2014)在《辊子旋转阻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辊子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部件,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之一,辊子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减小运行阻力,并使输送带的垂度不超过一定限度,以保证输送带平稳运行。辊子的总重约占整机重量的30%—40%,由于数量较多,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和运营费用。辊子旋转阻力的大小是带式输送机的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旋转阻力又直接决定了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功率。本文首先阐述了辊子的结构,论述了旋转阻力产生的原理,从机械结构和使用条件详细分析了影响辊子旋转阻力的影响因素,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预算。辊子的旋转阻力在结构上受轴承、密封方式、润滑脂(牌号与充油量)影响;在使用条件上主要与辊子转速、环境温度、辊子所承受载荷有关,此外还与加工与装配等因素有关。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出了辊子旋转阻力测量实验装置,对实验装置的硬件设备进行了合理的选型;并对软件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该实验装置能够,改变辊子所受载荷的大小和辊子的实时转速,测试运行过程中辊子的旋转阻力,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输出报表。本课题基于三点铰接结构及皮带搭接施加载荷的方式设计了实验装置的机械结构,针对测量装置进行了建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测量机构进行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验证了其机械机构的稳定性。实验装置的软件系统是基于VB6.0和研华ActiveDAQ Pro软件开发包进行设计的,通过分析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对数据采集参数进行了合理设置,通过DMA方式对数据进行高速采集。根据GB/T10595和其余相关标准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法,对传感器标定方法、系统校准方法、实验过程和结果评定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根据系统构成对测量装置进行了误差分析。

于雷[10](2014)在《盐雾沉降率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材料在环境作用下发生腐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年都会给世界各国造成数百亿美元的损失。在多盐、潮湿的气候环境下,腐蚀现象更容易发生。盐雾试验作为测定材料抗腐蚀性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在世界各国被广泛使用。盐雾沉降率反映着盐雾的腐蚀特性,是盐雾试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实验过程中需要实时控制盐雾沉降率在1~2mL/80cm2·h范围内。盐雾沉降率的评定是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盐水凝结体积为指标的。盐雾试验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人工对盐雾沉降率的检测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工程测量的需求。基于国内外盐雾沉降率液位测量与控制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现状,本文应用激光三角法非接触性测量的方法对盐雾沉降率进行了在线高精度自动测量技术的研究。根据盐雾试验要求试验区域内各处沉降率应保持一致的特点,论文提出了一套面向多个受检对象的液位巡检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直线电机带动一套测量装置实现了对12个观测位置进行连续48小时的液位自动检测,同时,为避免盐雾干扰检测过程,采用了柔性管连接远距离液位变化参数提取的新方案,既保证了检验精度,又改善了检测操作环境。研制了盐液液位检测原理分析、对比试验装置。采用了RBF神经网络的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对直射式激光三角法的液位测量系统进行了修正。通过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实验装置能准确的测量液位高度值。提出并建立了针对液位测量系统的5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动态响应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ANSYS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计算了系统5阶固有频率和振动型态,对检测系统关键部件也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与验证。针对检测装置受到外部系统性振动干扰的问题,进行了振动分析和减振处理,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针对液位测量系统需要快速、精确定位和存在振动等干扰因素的具体情况,采用零相差跟踪控制(ZPETC)和扰动观测器(DOB)结合的零相差跟踪鲁棒控制方式作为巡检系统直线电机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小跟随误差,提高运动的精度。扰动观测器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干扰抑制能力,并满足鲁棒性要求,使液位检测过程能有更多的稳定有效工作时间。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雾沉降率测量系统的控制软件,软件对采集和运动系统进行联合控制,保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析软件可以通过图形和数字两种形式实时计算、显示液位和沉降率的情况。该软件系统还可以完成报警、信息存储、打印等功能。克服了以往由人工进行采集、分析、资料整理的诸多不便。对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系统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精度实验表明:该系统的绝对测量精度和重复性测量精度均在10μm以内,,满足了盐雾沉降率液位测量的精度要求。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盐雾沉降率液位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先进性、可靠性及实用性。

二、观察与实验要融入系统科学思想——记一次精密测量中粗大误差的消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观察与实验要融入系统科学思想——记一次精密测量中粗大误差的消除(论文提纲范文)

(1)镁合金筒形件内环高筋旋转挤压成形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传统筒形件内环筋成形方法
        1.2.1 焊接
        1.2.2 铸造
        1.2.3 机械加工
    1.3 锻造与大塑性变形
        1.3.1 锻造的发展及优势
        1.3.2 大塑性变形
    1.4 锻造成形筒形件内环筋现状
        1.4.1 薄壁壳体滚轮内旋工艺
        1.4.2 单工作带分体凸模旋转挤压工艺
        1.4.3 浅槽双工作带分体凸模旋转挤压工艺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2.新型结构分体凸模设计
    2.1 旋转挤压力学分析
    2.2 模具设计
    2.3 内环筋金属填充原理
    2.4 旋转挤压成形中的折叠现象
        2.4.1 折叠角与折叠深度
        2.4.2 对流折叠的产生与消除方法
    2.5 本章小结
3.旋转挤压成形内环筋优化参数选择及实验设计
    3.1 旋转挤压工艺参数优化现状
    3.2 多目标优化理论
    3.3 优化参数选择
        3.3.1 金属聚集槽开张角
        3.3.2 工作带嵌入圆角
        3.3.3 金属聚集槽开张角与内环筋充形槽过渡圆角
        3.3.4 滞流带圆角
    3.4 优化目标选择
        3.4.1 起筋高度
        3.4.2 局部最大应力
        3.4.3 损伤值
    3.5 实验设计
        3.5.1 实验设计在锻压领域中的应用
        3.5.2 新型分体凸模结构优化实验设计
    3.6 本章小结
4.旋转挤压工艺成形内环筋有限元仿真
    4.1 模型建立
    4.2 有限元仿真在锻压领域中的应用
    4.3 旋转挤压周向环筋变形均匀性
    4.4 仿真结果分析
        4.4.1 应变
        4.4.2 金属流动规律
        4.4.3 内环筋部对流折叠
    4.5 仿真数据整合
    4.6 本章小结
5.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
    5.1 响应曲面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5.2 优化目标的响应面模型
    5.3 优化目标的响应曲面建立
    5.4 优化方案确定及仿真验证
    5.5 生产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激光雷达波形分解方法及在三维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光雷达研究现状
        1.2.2 激光雷达波形处理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安排
2 激光雷达测距与三维成像原理
    2.1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
    2.2 激光雷达目标信号处理中的波形概念
        2.2.1 激光雷达测距方程
        2.2.2 波形概念
    2.3 激光雷达扫描成像原理
    2.4 本章小结
3 目标轮廓响应函数的反卷积重建计算
    3.1 脉冲激光雷达测距的线性卷积模型
    3.2 激光雷达波形反卷积处理的常用方法
        3.2.1 Richardson–Lucy算法
        3.2.2 维纳滤波算法
        3.2.3 Gold反卷积算法
    3.3 激光雷达波形反卷积处理的正则算法及实现
        3.3.1 关于正则算法的介绍
        3.3.2 解卷积方法效果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波形分解提取多目标回波波形的理论方法
    4.1 激光雷达波形分解与常用模型
        4.1.1 回波信号的分解
        4.1.2 常用的分解模型
    4.2 基于指数函数拟合的回波分解方法
        4.2.1 基于指数函数拟合的波形分解原理
        4.2.2 ED算法分解流程
        4.2.3 目标探测深度图构建流程
    4.3 本章小结
5 波形分解在激光雷达目标提取中的应用
    5.1 波形分解在多目标距离测量中的应用
        5.1.1 实验装置
        5.1.2 重尾系统波形
        5.1.3 负尾系统波形
        5.1.4 分析比较
    5.2 簇叶下目标的激光雷达成像研究
        5.2.1 实验装置
        5.2.2 重尾系统波形
        5.2.3 负尾系统波形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3)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材料基因组计划
    1.3 高通量映射表征技术
    1.4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机械性能关系
        1.4.1 金属结构
        1.4.2 材料的强度
    1.5 金属材料力学中弹塑性类别
        1.5.1 Hookean材料和短程力
        1.5.2 非Hookean材料和应变
    1.6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传统宏观及微纳尺度测试技术
        1.6.1 静态力学性能的测试发展
        1.6.2 弹塑性接触力学的原理及分类
        1.6.3 常规宏观硬度测试技术
        1.6.4 微观纳米压痕测试技术
        1.6.5 微纳尺度微柱压缩测试技术
        1.6.6 硬度与金属材料其它力学性能的联系
    1.7 等静压技术的特点及分类
        1.7.1 等静压技术特点
        1.7.2 冷等静压技术的类别
    1.8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组织相图计算及力学性能模拟
    2.1 有限元晶体塑性模型
    2.2 有限元组织划分与映射
        2.2.1 模型的组织映射和网格设置
        2.2.2 表面应变的模拟结果
        2.2.3 表面应变和硬度块的模拟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材料宏观硬度与流体微探应变相关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硬度标块与流体微探应变形貌相关性分析
        3.2.2 宏观硬度与流体微探应变量曲线的绘制
    3.3 流体微探应变与硬度表达式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铸铁流体微探应变与成分-组织-硬度的统计映射表征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成分分布分析
        4.1.3 组织结构表征
        4.1.4 硬度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金相组织分析与流体微探技术对比分析
        4.2.2 显微硬度与流体微探技术对比分析
        4.2.3 纳米压痕与流体微探应变分析
        4.2.4 流体微探应变与成分-组织的跨尺度映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光增材制造样品的成分-组织-硬度统计映射表征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相图计算及金相分析
        5.2.2 流体微探应变-硬度-成分-组织映射分析
        5.2.3 流体微探应变与显微硬度的跨尺度映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致谢

(4)铁基及镍基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制备与化合物层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微叠层复合材料
        1.1.1 层状复合材料的分类
        1.1.2 微叠层复合材料的仿生学构想
        1.1.3 微叠复合材料体系的设计及选择原则
    1.2 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
        1.2.1 金属间化合物及其韧化
        1.2.2 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韧化机理
        1.2.3 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3 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主要材料体系
        1.3.2 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1.3.3 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MIL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法
    2.1 反应体系选择及反应原材料
    2.2 反应装置及样品制备
        2.2.1 原始箔材的预处理及反应装置
        2.2.2 样品制备
    2.3 组织结构表征
3 铁基MIL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3.1 温度对Al/430-SS反应微观组织的影响
        3.1.1 固态/固态反应
        3.1.2 固态/半固态反应
        3.1.3 固态/液态反应
        3.1.4 Al/430-SS反应中的金属间化合物
    3.2 温度对Al/430-SS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2.1 生长动力学
        3.2.2 扩散激活能
        3.2.3 生长动力学及激活能的分析
    3.3 铁基MIL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
        3.3.1 铁基MIL材料的工艺优化
        3.3.2 430-SS基MIL材料的制备
    3.4 本章小结
4 铁基MIL组织性能研究
    4.1 不同铁基合金与铝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相及其微观组织演变
        4.1.1 Al/纯Fe反应生成相及微观组织演变
        4.1.2 Al/430-SS反应生成相及微观组织演变
        4.1.3 Al/304-SS反应生成相及微观组织演变
    4.2 不同铁基MIL材料的显微硬度分布
    4.3 不同铁基MIL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生长动力学
    4.4 不同铁基MIL材料的择优生长和织构
        4.4.1 Al/纯Fe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
        4.4.2 Al/不锈钢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
    4.5 本章小结
5 高温退火对铁基MIL材料组织性能影响
    5.1 高温退火下MIL材料微观组织演变及相组成
        5.1.1 高温退火下的微观组织演变
        5.1.2 高温退火后的相组成
    5.2 高温退火对MIL材料显微硬度分布的影响
    5.3 高温退火对MIL材料化合物层生长机制的影响
    5.4 高温退火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5.4.1 模型建立及计算
        5.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镍基MIL组织与性能研究
    6.1 不同镍合金与铝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相及其微观组织演变
        6.1.1 Al/纯Ni反应的生成相及微观组织演变
        6.1.2 Al/Invar合金反应的生成相及微观组织演变
        6.1.3 Al/Inconel合金反应的生成相及微观组织演变
    6.2 不同镍基MIL材料显微硬度分布
    6.3 不同镍基MIL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层生长动力学
    6.4 不同镍基MIL材料的择优生长和织构
    6.5 本章小结
7 MIL材料生成相预测与组织性能控制
    7.1 MIL材料生成相预测
        7.1.1 二元反应的生成相预测
        7.1.2 三元及三元以上反应的生成相预测
    7.2 MIL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计算及预测
    7.3 基于工艺-组织-性能思想的MIL组织性能控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主要概念界定与说明
        1.3.1 域创新生态系统
        1.3.2 知识协同创新
        1.3.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1.3.4 知识网络能力
    1.4 研究设计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章节安排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1.5.1 研究情景创新
        1.5.2 关键概念创新
        1.5.3 研究切入点创新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2.1.1 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2.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
    2.2 知识创新理论与大学功能观
        2.2.1 知识创新的相关概念辨析
        2.2.2 知识创新模式的研究
        2.2.3 大学和产业知识生产模式异质性与融合性的研究
        2.2.4 大学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及产学合作问题研究
    2.3 社会网络理论与新组织制度理论
        2.3.1 社会网络理论研究进展
        2.3.2 网络能力对嵌入性关系影响的研究
        2.3.3 知识网络——社会网络与嵌入性关系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
        2.3.4 制度环境对社会网络与嵌入性关系影响的研究
    2.4 既有研究现状评述
        2.4.1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2.4.2 制度环境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2.4.3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的模式与绩效测度
        2.4.4 已有理论及相关研究的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3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3.1.1 案例研究的概念与类型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3.2 研究方法
        3.2.1 案例选择
        3.2.2 数据收集
        3.2.3 数据分析
    3.3 巴斯克大学与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案例
        3.3.1 巴斯克大学简介
        3.3.2 巴斯克大学所处区域的制度环境
        3.3.3 巴斯克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
        3.3.4 巴斯克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主要组织模式
        3.3.5 巴斯克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成效
    3.4 麻省理工学院与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案例
        3.4.1 麻省理工学院简介
        3.4.2 麻省理工学院所处区域的制度环境
        3.4.3 麻省理工学院支持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
        3.4.4 麻省理工学院支持协同创新的主要组织模式
        3.4.5 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协同创新主要依托的平台
    3.5 苏州大学与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案例
        3.5.1 苏州大学简介
        3.5.2 苏州大学所处区域的制度环境
        3.5.3 苏州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
        3.5.4 苏州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主要组织模式
        3.5.5 苏州大学开展协同创新主要依托的平台
        3.5.6 苏州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成效
    3.6 浙江大学与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案例
        3.6.1 浙江大学简介
        3.6.2 浙江大学所处区域的制度环境
        3.6.3 浙江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
        3.6.4 浙江大学支持协同创新的主要组织模式
        3.6.5 浙江大学开展协同创新主要依托的平台
        3.6.6 浙江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成效
    3.7 结果讨论与命题提出
        3.7.1 案例数据编码
        3.7.2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3.7.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
        3.7.4 区域制度环境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3.8 本章小结
4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4.1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4.1.1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变量界定
        4.1.2 内部交流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4.1.3 知识基础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4.1.4 网络导向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4.1.5 组织领导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4.2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
        4.2.1 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变量界定
        4.2.2 信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4.2.3 承诺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4.2.4 信息共享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4.2.5 联合解决问题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4.3 制度环境对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之间关系机制的调节作用
        4.3.1 管制性要素对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4.3.2 规范性要素对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4.3.3 文化-认知要素对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4.4 本章小结
5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问卷设计
        5.1.2 变量测量
        5.1.3 数据收集
        5.1.4 分析方法
    5.2 描述性统计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1 制度环境
        5.3.2 知识网络能力
        5.3.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5.3.4 知识协同创新绩效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4.1 制度环境
        5.4.2 知识网络能力
        5.4.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
        5.4.4 知识协同创新绩效
    5.5 知识网络能力与制度环境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5.5.1 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影响分析
        5.5.2 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检验
    5.6 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6.1 初始模型构建
        5.6.2 模型初步拟合
        5.6.3 模型修正与确定
    5.7 分析与讨论
        5.7.1 制度环境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作用机制分析
        5.7.2 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作用机制分析
        5.7.3 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对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4 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促进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6.1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1.1 区域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6.1.2 大学知识网络能力存在的问题
    6.2 政策建议
        6.2.1 改进区域制度环境的政策建议
        6.2.2 提升大学知识网络能力的政策建议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研究贡献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贡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与局限
        7.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博士生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6)地毯织机LCL提花部件装配的检测工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LCL 提花部件分析
    1.3 检测工装技术
    1.4 国内外微小位移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LCL 提花部件检测工装的机械结构设计
    2.1 检测工装设计的需求分析
    2.2 检测工装检测方案论证
    2.3 检测工装同步轮组的结构设计
    2.4 检测工装线形滑台模组的结构设计
    2.5 传感器连接,测头与张紧装置设计
    2.6 同步轮组,线性滑台模组和提花部件工装的支撑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CL 提花部件工装的检测系统设计
    3.1 检测工装测量原理与方式
    3.2 检测系统的构成
    3.3 检测工装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4 单片机对于步进电机的运动控制
    3.5 A/D 转换单元简析
    3.6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3.7 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3.8 数据采集系统的上位机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CL 提花部件检测工装系统的实验调试
    4.1 检测工装系统实物介绍
    4.2 检测工装系统调试
    4.3 检测工装系统的标定
    4.4 针勾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双致变型时栅位移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双致变型时栅位移传感器
    2.1 时栅位移传感器
        2.1.1 时栅的测量原理
        2.1.2 单齿式时栅的测量原理
        2.1.3 场式时栅的测量原理
    2.2 波动方程
        2.2.1 波的概述
        2.2.2 简谐波
        2.2.3 行波和驻波
    2.3 时栅的波动方程
    2.4 场式时栅的行波方程
    2.5 双致变型时栅的数学模型
    2.6 双致变型时栅的原理模型
    2.7 本章小结
3 双致变型时栅传感器的设计
    3.1 双致变型时栅的测量原理
    3.2 双致变型时栅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3.2.1 激励线圈的设计
        3.2.2 感应线圈的设计
        3.2.3 动子的设计
        3.2.4 传感器的加工方式
    3.3 激励信号的设计
        3.3.1 激励信号的产生方式
        3.3.2 激励信号产生模块
    3.4 本章小结
4 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设计
    4.1 信号的调理
        4.1.1 前置放大电路
        4.1.2 滤波电路
        4.1.3 波形转换电路
    4.2 时间测量模块
    4.3 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
    4.4 电磁兼容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研究和误差分析
    5.1 双致变型时栅的仿真
        5.1.1 仿真软件Ansoft Maxwell简介
        5.1.2 模型的仿真验证
    5.2 原理性实验
        5.2.1 驻波形成实验
        5.2.2 行波形成实验
    5.3 性能测试实验
        5.3.1 精度实验
        5.3.2 重复性实验
        5.3.3 稳定性实验
    5.5 误差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8)石英摆片外形参数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石英摆片外形参数测量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图像测量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石英摆片外形尺寸测量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测量系统的构成
        2.2.1 光源
        2.2.2 CCD成像系统
        2.2.3 大理石气浮轴系测量平台
        2.2.4 PMAC运动控制卡基本介绍
        2.2.5 伺服电机
        2.2.6 光栅尺编码器
        2.2.7 石英摆片外形参数测量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英摆片图像测量技术
    3.1 图像处理技术的必要性
    3.2 数字图像
        3.2.1 图像的存储及表示
        3.2.2 BMP文件的结构
        3.2.3 数字图像的矩阵表示
    3.3 图像测量用到的预处理算法
        3.3.1 图像中的噪声
        3.3.2 数字图像的平滑
        3.3.3 阈值分割
    3.4 图像测量的边缘检测算法
        3.4.1 传统像素级边缘检测算法
        3.4.2 一阶微分法
        3.4.3 二阶微分法
        3.4.4 Canny算子
        3.4.5 传统算子检测效果比较
    3.5 亚像素边缘定位技术
        3.5.1 亚像素定位精度
        3.5.2 常用的亚像素定位技术
    3.6 矩的亚像素定位技术
        3.6.1 Zernike矩定位原理
        3.6.2 本文采用的Sobel-Zernike边缘定位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4.1 引言
    4.2 软件编译环境
        4.2.1 MFC
        4.2.2 C++程序语言
    4.3 软件系统设计
        4.3.1 图像采集显示功能实现
        4.3.2 二值化
        4.3.3 Sobel-Zernike矩亚像素边缘检测
        4.3.4 摆片外形尺寸的测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量实验
    5.1 实验介绍
    5.2 系统标定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测量误差分析
        5.4.1 硬件因素引起的误差
        5.4.2 环境影响因素
        5.4.3 软件因素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辊子旋转阻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前进度
第2章 辊子旋转阻力产生原理
    2.1 辊子的结构
    2.2 辊子旋转阻力的产生原理分析
        2.2.1 轴承阻力
        2.2.2 迷宫密封粘滞阻力
        2.2.3 与内外密封圈接触产生的旋转阻力
    2.3 辊子旋转阻力实验台的设计
        2.3.1 实验台功能需求分析
        2.3.2 实验台结构模型设计
第3章 测量实验台的硬件设计
    3.1 实验台的结构组成
        3.1.1 系统的机械结构
        3.1.2 测量机构
        3.1.3 配重机构
        3.1.4 自张紧及动力机构
        3.1.5 信号检测装置
    3.2 实验台主要元件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3.2.1 电动机驱动系统的部件选择
        3.2.2 传动轮系计算
        3.2.3 直线导轨的选型计算
        3.2.4 电机变频器选型
第4章 实验台测量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4.1 ANSYS Workbench概述
        4.1.1 ANASYS Workbench简介
        4.1.2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4.2 测量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测量机构实体模型的建立
        4.2.2 网格的划分
        4.2.3 加载与求解
    4.3 测量机构模态分析
第5章 实验方法与误差分析
    5.1 实验样本准备
    5.2 辊子旋转阻力实验方法
    5.3 传感器标定实验方法
    5.4 数据采集系统的校准与调零方法
    5.5 旋转阻力测量装置误差分析
        5.5.1 误差分类
        5.5.2 误差基本性质及处理
        5.5.3 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
第6章 数据采集系统及软件设计
    6.1 数据采集系统基本原理
    6.2 数据采集系统搭建
        6.2.1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
        6.2.2 研华数据采集卡USB-4716概述
        6.2.3 数据采集系统接线
        6.2.4 数据采集参数选取
    6.3 软件设计总体方案
        6.3.1 研华ActiveDAQ Pro概述
        6.3.2 软件设计方案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盐雾沉降率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盐雾对金属零件的腐蚀效应
    1.4 国内外液位测量方法分析
    1.5 基于激光三角法的液位测量技术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盐雾沉降率测量基本理论
    2.1 盐雾沉降率测量方法
    2.2 在线盐雾沉降率测量方案
    2.3 激光三角法测量原理
    2.4 线阵CCD传感器工作原理
    2.5 液位测量原理试验装置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盐雾沉降率测量系统设计
    3.1 盐雾沉降率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3.2 盐雾沉降率测量系统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分析
    3.3 测量系统组成方案
    3.4 盐雾沉降率测量系统的巡检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盐雾沉降率巡检测量系统的直线电机运动控制
    4.1 ZPETC控制
    4.2 基于干扰观测器(DOB)的鲁棒控制
    4.3 零相差跟踪的自动检测系统鲁棒跟踪控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盐雾沉降率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调试
    5.1 误差与数据处理
    5.2 沉降率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分析
    5.3 测量系统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科研项目

四、观察与实验要融入系统科学思想——记一次精密测量中粗大误差的消除(论文参考文献)

  • [1]镁合金筒形件内环高筋旋转挤压成形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D]. 寇鑫. 中北大学, 2020(09)
  • [2]激光雷达波形分解方法及在三维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 徐璐.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3]流体微探应变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技术研究[D]. 冯光. 钢铁研究总院, 2019(09)
  • [4]铁基及镍基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制备与化合物层组织性能研究[D]. 王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6)
  • [5]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王凯. 浙江大学, 2016(10)
  • [6]地毯织机LCL提花部件装配的检测工装设计[D]. 俞浏杰. 东华大学, 2015(12)
  • [7]双致变型时栅位移传感器[D]. 官云丽. 重庆理工大学, 2015(02)
  • [8]石英摆片外形参数测量技术研究[D]. 田春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9]辊子旋转阻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 佟京泽. 东北大学, 2014(08)
  • [10]盐雾沉降率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D]. 于雷. 长春理工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观察和实验应该融入系统的科学思维——记住在精确测量中消除粗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