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澳警察亮相公安部春节晚会(论文文献综述)
杜可风[1](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李孟群[2](2018)在《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以大连新闻的翻译为对象》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向他国传播本国新闻,如何让他国新闻在引入本国时更容易被理解,其中新闻翻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不同,新闻翻译并非只是一字不差地译出原文内容,它具有采用编译方法等特征。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念下,向海外传播中国之声的媒体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在日本用日语播报中国新闻的媒体也在增多。其中就有如福冈县广播局LOVE FM(调频76.1兆赫)这样与中方合作开办节目的媒体。本篇报告中,笔者作为福冈广播局的《大连热线》节目的大连方中国人播报员,以将中文的大连新闻译成日语的翻译实践为基础,以目的论为背景,试图探讨新闻翻译过程中的问题点与其翻译方法,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对新闻导语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导语的5W1H六要素,宜使用编译法,进行补充或删减。其次,在对新闻正文进行翻译时,对于较长的语篇,为了将新闻整体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精炼地表达出来,需要使用编译法。因为要想更好地进行原文信息的等值转换,需要在翻译时提炼原文内容,根据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对内容再次编辑。其次,对于新闻中的标语、新词、专有名词、缩略语、中国特色词汇等的翻译,需要使用直译、解释译、音译、意译等方法。为更好地使读者理解,在翻译前有必要进行对词源和中国情况的说明,对缩略语的还原等。不拘泥于语言的形式,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达到好的翻译效果。翻译实践中也获得了一些心得,即再次发现了目的论的应用价值,掌握了新闻的翻译方法。另一方面,从因对新闻内容缺乏理解,而造成误译这一点,体会到了加强对中文这一母语的学习的必要性。
王璐[3](2018)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研究》文中提出微信公众号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信息传播平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同时改变了传统的以报纸、广播、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逐渐向新媒体靠拢。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是最早且较为成功的在新媒体领域实现信息传播功能的。通过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标题是以何种形式呈现的。前人做过很多关于《人民日报》报纸标题的语言学分析,但是关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语言分析较少。为了更好的关注新兴网络媒体视角下《人民日报》在进行信息传播时采用标题的语言特点,故而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进行了相应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词汇语句角度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词汇语句组成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进行相应分析,包括标题用词的词类、句型和标点符号,并结合新闻的特点,分别对新闻类和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特点进行概括并尝试找出其中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结合韩礼德元功能理论中的人际功能概念,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中实现人际功能的语气和情态系统进行分析,总结新闻类与非新闻类人际功能特点的异同及其原因。第四部分在前三章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从词汇、语法和人际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不足之处并给出建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在词汇使用特点上,多以基本词汇为主,这是与当代汉语的词汇使用情况一致的,其他的词汇语句可分为六个方面:网络词语、方言词语、外来词语、新词语、引用语句和固定搭配。在词类上,《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多以实词为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等,除了以实词为主外,还部分使用虚词表示语义中的成分。在句子类型上,《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以主谓句为主要结构类型,其中又以动词谓语句为主,而非主谓谓语句使用不多,且多出现在非新闻类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使用较为突出的是感叹号,用来表示强调或强烈的感情。在人际功能方面,主要从语气词和句类方面体现语气,从情态动词、情态副词和人称代词的使用方面体现情态,实现的人际功能分别是表示说话者的意图、显示说话者与听话者的社会地位。通过对词汇、语法和人际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在词汇语句、语法和人际功能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给出了一些建议。
王慧文[4](2017)在《当代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2000年之后的流行语作为研究主体,运用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当代流行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语言学是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的一门科学,从其变异研究的角度来说,流行语就是最佳的体现语言变动的方式,社会语言学提供了流行语与社会联系的理论基础。当代流行语是当代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反映,通过对其研究我们不仅能一窥时代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还能够丰富流行语的研究领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使得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语言的文化传播现象,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当代流行语有一个深入的系统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全文除去引言和结语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当代流行语的界定、类型与特点,第二部分为社会对当代流行语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当代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第四部分为当代流行语的价值,本文重点论述了第二、三部分,即当代流行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引言介绍了选题依据与意义、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第一部分对流行语相关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做了论述,比对多个流行语相关的定义,最终对流行语做出了一个界定,明确了本论文是基于什么含义的流行语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的,接着对当代流行语的类型和特点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流行语的流行性、创新性、简明性、时代性等特征,从流行语的社会职能、来源等方面分析了流行语的类型。本论文第二、三部分着重研究了当代流行语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又结合了社会心理学等理论,分别从社会对当代流行语的影响和当代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做了分析。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更是如此,而流行语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流行语的产生、传播、消失都受社会文化、社会心理条件的制约,同时流行语的创造、使用也对社会有一个反向作用,反映着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影响着社会的观念、心态、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这种影响最终来说还是为了满足交际心理的需求。第四部分是当代流行语对社会的价值,流行语反映着国家各方面的真实情况,真实地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并且它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人们在使用流行语时能挣脱心理压力并展现个性,透过当代流行语也能一窥当代人们心理的变化发展。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简要总述,并提出了流行语的规范问题,流行语语言表现形式多样,含意丰富,且与社会密切相关,对社会影响大,所以要给当代流行语创造科学系统的良好规范环境。
胡凯基[5](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张娣[6](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王洁[7](2017)在《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对新闻发布会的研究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本文以人类学角度切入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论述预备立宪后我国记者会实践、形态与结构的变革,论述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发布的管理思想以及制度的嬗变与发展。确定110年间记者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称谓结构以及形式结构。论证晚清至今我国记者会实践持续存在。论述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确定我国记者会发端于清末而不是民初,阐述清政府政务发布内外有别,对内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论述北洋政府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制度建设,确定记者会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首任内阁开创中央政府记者会的先河,继任内阁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记者会制度建设。论述新闻统制背景下,国民党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内及高层官员普遍展开记者会实践,并特别重视国际宣传,外记者会为单独的类型广为运用。开办外记者会,这一媒介管理方式思路源于清政府,实践于北洋政府,发扬光大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多个部门和部分省市政府出台记者例会制度和发布新闻办法、条例、法规。论述建国后30年间,记者会表现出国家的主导与民间的退场的特点,记者会空间边界表现出对内的压缩与对外的扩张特点。建国后,我国政府国际传播组织相当得力,境外记者会地理分布范围较之前各个历史时期大为扩展,境内外国政府记者会规格和层次大大提高。考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既往学界认为是典型而阐述并不清晰的记者会并勘误。论述改革开放后记者会多元发布主体的均衡发展,国家与民间的对接,记者会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以及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其次,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历程为支撑,对发布会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阐释发布会的仪式属性及建构。重新定义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是具有明确目的和策略的仪式实践,权力及权力控制隐藏在仪式行为之后。以人类学视野观察,发布会是以社会位阶较高的人群为执礼主体,基于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思想在现代社会盛行,实施社会控制的民主仪式。论证提高发布会效力的因素,仪式形式、仪式规格、仪式程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的仪式效力。又次,新闻发布会作为舶来的仪式,在中国本土着陆实践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发,其形态和结构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论述百余年间我国记者会称谓具有类型繁多、灵活多变,同一称谓存在多个变换形式等特点,分析记者会称谓的七个类型,确证招待记者、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为百余年间最为流行的三类称谓。各类称谓之间无本质差别,为同一仪式活动的不同能指。最后,论证我国发布会的仪式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文化个性。
吕晶[8](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指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何乃柱[9](2013)在《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文中提出随着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冲突迭起,社区成为了新时期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的聚焦点。社会工作如何立足于社区回应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民族社会工作的系统性研究还很薄弱,民族社会工作在中国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国内民族社区中开展的社会工作实践还比较少,有关社会工作应用于民族社区的研究(即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还较为单薄、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以民族社区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工作如何应用于民族社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是一次探索性尝试。本文以建构主义、证据为本和行动研究为研究范式,采用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参与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开展了系列的探讨:一是对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简评。二是初步梳理了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发展史和实践史。三是立足于中国城市基层民族社区的现实处境,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城市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如何介入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困境群体的社区照顾服务。四是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探讨了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管理时的文化敏感问题,分析了社会工作如何在基层民族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五是立足于民族社区,建构民族社会工作的哲学思想、价值观、伦理规范、理论、知识和实务体系等。六是探讨了社会工作在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的本土化问题。文末,笔者还基于田野调查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中国境内的外国族裔社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当社会工作遇到少数民族时,民族社会工作就出现了。民族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工作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协助少数民族个体、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解决各种问题的、专业的助人活动。民族社区社会工作是指社区里的民族社会工作,也就是社会工作在民族社区中的应用。2.国外的民族社会工作实践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其实践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原住民和移民中的少数族裔,反压迫、反歧视、民族敏感是其主要视角。研究成果集中于英美两国,多为宏大叙事,缺乏系统的、基于社区的深度研究,且许多成果尚未翻译到国内。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被认为是国内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起点,但至今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尚未进入主流视野、研究队伍薄弱,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概念和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系统的和实操性的成果,立足于某一具体的民族社区的研究更少。3.民族社会工作的学科基础主要是社会工作而非民族学。遵照国外社会工作的传统和基于社会工作实践视角,本文认为广义上的民族社区如城乡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及中国境内的外国族裔社区也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对象。4.学术界普遍认为,西方社会工作最早是由美国传教士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于1909年借由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处于发展加速期。西方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有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有效的、制度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包括民政等行政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从事的具有社会工作性质的工作等。助人自助的目标、长期性的助人活动、接受过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培训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助人活动的重要标准。5.民族社会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发展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本土民族社区的多个实践个案的研究认为,社会工作可以成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乃至统战工作的新力量;社会工作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穆斯林长者服务等方面可大有作为;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是社会工作介入重大灾害救援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作为地方性知识可以被社会工作充分利用于开展基层社区治理。6.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民族社区社会工作亦是如此。西方社会工作、行政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民间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的本土实践等都是中国社会工作营养来源。多源流性是中国社会工作结构的重要特点。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宗教和文化的多元、区域文化的差别等使社会工作针对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民族社区应用时,必须面对多重的实务系统。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体系在中国情境下急需进行本土性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建构。7.中西方国家社会文化土壤的差异、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要求、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嵌入式发展现状等使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成为必然,并需处理好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具有多元性。社会工作应用于中国的民族社区可能面临多次本土化的任务,并以服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重要目标,对民族社会工作教育也提出了诸多要求。
曾军辉[10](2013)在《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和新浪微博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传播形态和媒介市场也不断在变革。现在一种媒介很难单纯只凭自己优势在传媒市场中发展壮大,媒介和媒介之间的横向联合行为已成为当今的媒介场景:传统媒体借助各种新媒体拓展渠道;各种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完成内容架构,吸引新媒体受众。而各种媒介横向联合常又创造出例如手机报之类的独特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需要。媒介融合和融合媒介已成为传播领域中的焦点。当微博以即时、快速、互动等独特传播特征出现,就吸引了大批拥趸的目光。报纸、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拥抱微博,借助微博这种社交平台为自己服务。同时微博平台上也汇聚了众多传统媒体,成为它的优质资源,是黏住微博受众的重要手段。两种媒介的互相交融联系,是机遇还是挑战?是利用还是被取代?电视和微博的融合,非常需要全方位观察、全景观察、全面分析。很多研究者都是从微博的角度出发,研究微博给电视造成的巨大挑战。本文新辟一种观察视角,从电视的角度出发,第一次采用“电视机构→电视栏目→电视传媒人→受众”的分层循环研究方法。在电视机构与微博的研究篇章中,笔者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电视机构,观察电视机构与微博融合的效果。笔者发现:电视媒体已借助微博为传统新闻生产注入新力量,同时也借助微博第一次采用“拟人化”的语态和受众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彻底颠覆了以往冷冰冰机构形象。另外,电视媒体也和其他传统媒体在微博上联合互动,形成了强有力的传播矩阵,产生了“传统媒体微博集群”效应,成为引用舆论话语场最有利的力量。笔者认为微博舆论场中,传播学的“把关人”理论并未失效,虽微博等社交平台赋予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倘若没有传统媒体等强大舆论领袖的帮助,麦克风就不能插上最关键“电源”,将沦为不能发声的麦克风,人人手中的握着的只能是随风摇摆的小“麦秆”。在电视传媒人使用微博情况篇章中,笔者对62位电视传媒人发放了调查问卷,深度访谈数十位电视媒体人,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电视传媒人的微博进行了详尽分析。同时文中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第一次实证研究了电视传媒人在微博舆论领域中的关系图。笔者发现:电视人微博已构建了带有强烈职业特征的“个人传播体系”,即“记者自媒体”;微博舆论领域里,传媒人不是随波逐流的普通人,他们凭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传统媒体塑造的形象,成为了微博场域的“孔雀舆论领袖”,他们带着特属自己的庞大粉丝群,拖着“漂亮长尾”在舆论场中翩翩起舞,主导着舆论的方向和场域;微博传播并不是单纯的病毒式裂变,微博是一种特殊的“分层开屏”传播方式,“孔雀舆论领袖”和其他“虎豹型舆论领袖”、“猫兔型受众”采用“分层开屏”传播方式,才能不断地推动舆情的发展。本文第一次展开了专门针对受众如何看待电视微博的调查,借用权威调查公司的调查库,分层抽取一至三四线城市共1103名调查者,调查受众的社交媒体的选择习惯及对电视微博的印象研究。本文发现:电视媒体仍旧是受众使用率最高的,也是受众最喜欢的媒介,受众非常愿意借助微博和电视媒体进行交流。他们认为电视媒体开设的微博能给自己带来正面引导作用,而电视人微博中个人生活观点对青少年受众有着强烈的引导作用。此外,很多人研究者认为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会导致传统媒体在重大事件中失势失语。但笔者研究表明,当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后,87%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会等候传统媒体主流权威的报道。在重大事件中,受众绝大多数仍愿相信主流权威的传统媒体的报道。这份调查结果是对“传统媒体已没落”言论的强有力量的反击,但同时也给主流权威媒体提出了新要求:新旧媒体横向融合的大时代里,传统主流媒体要更加仔细研究新媒体的特征、了解受众的真正需求,认真思考如何在多媒介融合环境中继续坚持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大旗,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港澳警察亮相公安部春节晚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港澳警察亮相公安部春节晚会(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以大连新闻的翻译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1 序论 |
1.1 翻訳实践の背景 |
1.2 翻訳实践の绍介 |
1.3 翻訳实践の目的と意义 |
2 先行研究 |
2.1 ニュース翻訳の特徴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2 ニュース翻訳法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3 翻訳法の定义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 先行研究のまとめと本实践の位置づけ |
3 翻訳理论 |
3.1 スコポス理论 |
3.2 「スコポス理论」を选択した理由 |
4 翻訳实践のプロセス |
4.1 翻訳实践前期の准备作业 |
4.1.1 翻訳实践のスケジュール |
4.1.2 ニュース原文の収集 |
4.1.3 常用文型の准备 |
4.2 翻訳の过程 |
5 ニュース翻訳における问题点及び翻訳法 |
5.1 リードの翻訳 |
5.2 本文の翻訳 |
5.2.1 文章の翻訳 |
5.2.2 文の翻訳 |
5.2.3 语の翻訳 |
5.2.3.1 新语の翻訳 |
5.2.3.2 固有名词の翻訳 |
5.2.3.3 略语の翻訳 |
5.2.3.4 中国特色言叶の翻訳 |
6 结论 |
6.1 本实践报告のまとめ |
6.2 心得 |
6.3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録 |
附录A 大连新闻(原文) |
付録B 大连ニュース(訳文) |
谢辞 |
(3)《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评述 |
(一)新闻标题研究现状 |
(二)微信公众号研究现状 |
(三)《人民日报》及其微信公众号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词汇语句特点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词汇语句构成情况 |
一、词汇方面 |
(一)网络词语 |
(二)新词语 |
(三)方言词语 |
(四)外来词语 |
二、语句使用方面 |
(一)引用语句 |
(二)固定搭配/结构 |
三、《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词汇语句特点 |
第二节 新闻类和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的词汇语句特征及原因 |
一、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的词汇语句特点 |
(一)新闻类文章标题的词汇语句特点 |
(二)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的词汇语句特点 |
二、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的词汇语句差异原因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语法特征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词类分析 |
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词类使用情况 |
(一)公众号文章标题的实词情况 |
(二)公众号标题的虚词情况 |
二、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的词类使用特点及原因 |
(一)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的词类使用特点 |
(二)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词类特征的原因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句型特征 |
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句型分析 |
(一)主谓句标题 |
(二)非主谓句标题 |
(三)《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句型特点 |
二、新闻类和非新闻类文章标题句子结构特征及原因 |
(一)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句子结构特征 |
(二)新闻类非新闻类文章标题句子结构特征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标点符号使用情况 |
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标点符号类型 |
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标点符号使用特点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人际功能分析 |
第一节 人际功能理论 |
一、韩礼德的元功能 |
二、语言的人际功能 |
第二节 人际功能影响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整体特点 |
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语气表达系统 |
(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语气词 |
(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句类 |
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情态表达系统 |
(一)表情态动词 |
(二)副词的情态性 |
(三)人称代词情态 |
三、《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的人际功能特点 |
第三节 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的人际功能特点与原因 |
一、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人际功能特点 |
(一)新闻类文章标题的人际功能特点 |
(二)非新闻类文章标题的人际功能特点 |
二、新闻类与非新闻类文章标题人际功能差异的原因 |
(一)新闻的客观性决定的 |
(二)媒介的网络性决定的 |
(三)语言的特质决定的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设置的不足及建议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设置问题 |
一、标题过于情绪化 |
二、挑战已有语言规范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选取及编撰建议 |
一、增强新闻传递性 |
二、陈述语气,客观表达 |
三、增加标题的文学性 |
四、体现语法规律的制约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类文章标题 |
附录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非新闻类文章标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当代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1.选题的依据 |
2.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语料来源 |
一、当代流行语的定义、类型与特点 |
(一)流行语概念的定义 |
1.相关定义 |
2.流行语和其他语汇的区别 |
3.流行语的界定 |
(二)当代流行语的类型 |
1.按照来源分类 |
2.按照社会职能分类 |
(三)当代流行语的特点 |
1.流行性 |
2.创新性 |
3.简明性 |
4.时代性 |
5.广泛性 |
二、社会对流行语的影响 |
(一)流行语的产生原因与传播途径 |
1.流行语产生的社会原因 |
2.流行语的传播途径 |
(二)当代流行语消失的社会原因 |
1.社会文化现象的更迭 |
2.喜新厌旧的社会心理 |
三、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 |
(一)对社会心态的改变 |
(二)对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
四、流行语的社会价值 |
(一)对社会文化及心理变化的记录 |
(二)一般词汇的天然语料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
(二) 沿海崛起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一、婚姻恋爱 |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
(二) 商业化加剧 |
二、社会风尚 |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
(三) 消费增长 |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
三、精神生活 |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
一、农民心理变迁 |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
(一) 使命感勃发 |
(二) 物质待遇影响 |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6)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仪式研究现状与理论述评 |
二、新闻发布会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问题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叙事理论与方法 |
二、访谈法 |
三、内容分析 |
第六节 研究创新 |
第七节 文章架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与测量 |
第一节 仪式 |
一、“仪”解 |
二、“式”解 |
三、“仪式”解 |
四、仪式的起源和特点 |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
一、新闻发布会 |
二、记者招待会 |
三、新闻吹风会 |
第三节 理论述评 |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
二、大众传播活动相关的仪式理论与研究述评 |
三、礼与礼治思想 |
第四节 抽样与测量 |
一、报刊具体数据搜集与统计时间范围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结构与类目划分 |
四、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晚清时期记者会研究(1906-1911) |
第一节 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与对朝政的监督作用 |
第二节 清政府政务发布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与新闻界的长期抗争 |
第三节 晚清记者会仪式实践与清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控制 |
一、中央政府记者会考与商业机构记者会的出现 |
二、清末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记者会考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中原逐鹿中记者会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记者会研究(1912-1927)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第二节 政务公开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及制度建设 |
一、国务院、总统府及都督府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制度建设 |
二、外交部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外务公开思想 |
三、北洋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南北议和时期的记者会与政务公开 |
四、广东军政府、国民党的记者会与政界对记者会促进舆论整合的认识 |
第三节 国内新闻界对境外记者会的报道与境外人士在我国的记者会 |
第四节 仪式的多重主体: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的记者会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新闻统制背景下记者会的勃兴:国民党统治时期记者会研究(1928-1949)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一、报道媒体分析 |
二、报道信息来源分析 |
三、报道聚焦地理范围分布 |
四、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第二节 境内外国政府和外国军队记者会与国民党对西方新闻发布管理形式的效仿 |
第三节 记者会在民间和社会的逐步流行: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一、商业组织的危机公关记者会与常规记者会 |
二、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第四节 日本侵略组织、伪政府的记者会与特点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民盟等政党的记者会实践、特点与制度建设 |
第六节 国民党党政军系统记者会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一、政党、政府、军队记者会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二、国民党党政军记者会形式、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第七节 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系统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 |
第八节 结论 |
第六章 媒介环境变动下记者会的消长与变革:建国后记者会研究(1949-2016) |
第一节 国家主导的仪式: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记者会研究(1949-1983) |
一、数据基本面分析 |
二、记者会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政策的政治策略 |
三、国家利益实现的技术:揭发美国政府细菌战的系列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四、中央政府各部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五、我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六、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外扩张:参加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七、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内消减:省市行政机构及部门的记者会 |
八、所谓“渤海二号”记者会考 |
九、仪式发布主体的失衡:商业机构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十、文革结束后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家仪式与民间仪式的对接:改革开放后记者会的发展(1984-2016) |
一、记者会称谓的变动,多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经济主题备受关注 |
二、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仪式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 |
三、人大、政协、党务会议记者会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的发展 |
四、结论 |
第三节 论建国以来记者会的制度建设和全国布局 |
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建国初期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二、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文革结束后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三、结论 |
第七章 新闻发布会的仪式阐释与建构:历史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发布会现场准入和身份限制 |
第二节 区分社会群体的发布会 |
第三节 发布会仪式的阈限 |
第四节 发布会仪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 |
一、仪式中的结构 |
二、仪式实践与仪式的反结构 |
第五节 媒介仪式的生成 |
一、仪式与媒介技术 |
二、发布会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
第六节 发布会的仪式效力 |
一、仪式程序、规格、形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仪式效力 |
二、发布会展演需循仪礼次序和规则,符合约定 |
第八章 中国新闻发布会形态、结构与文化个性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称谓考 |
一、仪式名称的确立与嬗变 |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记者会称谓 |
三、建国后记者会称谓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文化个性 |
一、宴会与新闻发布的形式和结构从汇流到区分 |
二、新闻界与发布方彼此之间的“宾主”角色定位 |
三、政治人物是记者会的主角,记者会重视外记者和国际宣传的面向 |
四、商业机构的相对不在场,中央政府是发布制度全国布局的主导力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
第二节 “民族社区”、“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等概念的界定 |
一、“民族”等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工作实践中“民族社区”的界定 |
三、“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等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回顾 |
二、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回顾 |
三、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民族社区应用)研究回顾 |
四、相关研究简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范式和方法 |
二、研究的假设与学理性思考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上篇 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第二章 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国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一、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与早期实践 |
二、社会工作在国外民族社区的实践与经验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港澳台民族社区的实践回顾 |
一、港澳地区的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脉络 |
二、台湾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三、台湾原住民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传入中国及其在国内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一、社会工作“跟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脚步来到中国” |
二、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史及其民族社区研究回顾 |
三、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及其民族社区实践史 |
中篇 社会工作在中国民族社区的现实任务与本土实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城市民族社区应用的探讨 |
第一节 多元视角下城市社区的少数民族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市社区与社区里的少数民族 |
二、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民族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三、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新探索 |
一、城市化进程中散杂居社区成为民族关系问题的敏感地带 |
二、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探索:上海的实验 |
三、社会工作介入上海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 |
四、社会工作介入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上海样本的全国意义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困境群体的探讨:以社区照顾为视点 |
一、社区照顾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与社会工作的角色 |
二、少数民族孤残儿童的社区照顾:对兰州C组织的个案研究 |
三、穆斯林长者的社区照顾——从兰州样本到全国视野的探讨 |
四、社区照顾在中国城市民族社区实践的思考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农村民族社区应用的探讨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探讨 |
一、农村民族社区的类型、文化特点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二、社会组织介入社区传统文化保护的启示:基于三个个案的分析 |
三、依托村运会保护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却西德哇村的故事 |
第二节 文化敏感与多民族社区中的灾害社会工作 |
一、灾害管理与灾害预备期的社会工作 |
二、民族文化敏感下灾害回应期的社会工作:以汶川地震救援等为例 |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灾后短期安置与重建阶段的研究 |
第三节 转型期的农村民族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 |
一、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民族社区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二、少数民族农牧村社区治理的本土实践:甘青滇三个案例的启示 |
三、社会转型加速期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与基层民族社区治理创新 |
下篇 民族社区情境下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本土化:以民族社区为视点 |
第五章 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基本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多源性、多场域与社会工作体系的重构 |
一、当前的中国社会工作结构的多源性 |
二、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多重场域性 |
三、多民族情境下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亟待尽快重新建构 |
第二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哲学与价值观体系的建构 |
一、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
二、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建构 |
三、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和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要求 |
二、中国木土的社会工作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指引 |
三、多元民族情境下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指引讨论 |
四、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的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讨论 |
第四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建构 |
一、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建构 |
二、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讨论 |
三、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实务体系讨论 |
第六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的本土化 |
第一节 社会工作本土化及其必然性分析 |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 |
二、西方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必然性分析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现实路径 |
一、“文化自觉”与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 |
二、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和传播的路径特点 |
三、社会工作中国本士化的目标 |
四、本土化对中国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A文中图片、表格、案例索引 |
附录B社区“公益田野”与行动研究回顾(2002.5-2013.6) |
附录c笔者公益田野与行动研究照片(部分) |
附录D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E个人专业资质与荣誉 |
后记 |
(10)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和新浪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人声鼎沸的媒介融合市场 |
二、 考验严峻的传统传媒行业 |
三、 激流逼近的传播变革行动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刊物研究 |
二、 国内刊物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电视与微博 |
第一节 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和溯源 |
一、 媒介融合概念的厘定 |
二、 媒介融合研究的焦点 |
三、 媒体融合的动因及其过程分析 |
第二节 媒介融合的新势力——微博 |
一、 微博横空出世改写传播方式 |
二、 微博势力迅速扩张形成新的舆论场域 |
三、 微博冲击传统媒体侵染传统媒体领域 |
第三节 媒介融合的老场域——电视 |
一、 制播时间持续缓增遭遇新媒体挑战 |
二、 不断加大资源整合扩大新媒体业务 |
三、 借力微博新渠道重构评估体系 |
第三章 电视媒体使用微博研究 |
第一节 电视机构使用微博过程研究 |
一、 电视机构微博概况 |
二、 电视机构微博内容呈现 |
三、 电视机构使用微博目的 |
四、 电视栏目使用微博过程 |
第二节 电视机构使用微博效果研究 |
一、 内容交互研究:到底是谁改变了谁? |
二、 舆论影响力研究:到底是谁主导谁? |
第四章 电视从业者使用微博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及其研究过程 |
一、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样本获得与问卷设计 |
三、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方法 |
四、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陈述 |
五、调查结果陈述方式 |
第二节 电视媒体人使用微博动机研究 |
一、 电视媒体人:被微博的即时性和便利性所吸引 |
二、 电视媒体人微博:新闻线索的天然场所 |
第三节 电视媒体人微博内容特征研究 |
一、 电视媒体人微博页面呈现研究 |
二、 电视媒体人微博的内容类型研究 |
三、 电视媒体人微博语态研究 |
第四节 电视媒体人微博的群体特征研究 |
一、 电视媒体人微博:凸显职业身份的个人传播“自媒体” |
二、 电视媒体人微博:凸显职业身份的社会舆论引导者 |
第五节 电视媒体人微博的性质与归属研究 |
一、 电视传媒人微博:“孔雀舆论领袖”的自我律定 |
二、 电视媒体人微博:引导“社会流瀑”,杜绝媒介审判 |
第五章 受众与电视媒体微博互动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设计和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设计目的和内容 |
二、 研究方法和执行情况 |
第二节 受众对新旧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
一、 传统媒体:电视是受众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来源 |
二、 新媒体:互联网门户网站是网上阅读首选 |
第三节 受众对社交媒体使用情况 |
一、 受众对社交媒体的选择 |
二、 受众使用新浪微博基本情况 |
第四节 受众对电视媒体人微博的印象分析 |
一、 电视名人新浪微博成为受众关注的重点 |
二、 受众关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微博 |
三、 受众关注全国卫视主持人微博 |
四、 受众关注的电视媒体制片人、评论员 |
五、 受众关注的报纸网站媒体人 |
第五节 受众对电视媒体人微博的态度分析 |
一、 受众选择电视名人微博的原因 |
二、 受众关注电视名人微博的目的 |
三、 受众对电视名人微博的态度 |
四、 受众对电视名人微博的职业伦理评介 |
五、 受众对电视名人微博公信力的印象 |
第六节 受众对电视栏目微博的态度分析 |
一、 受众关注电视栏目微博的目的 |
二、 受众关注电视栏目微博的原因 |
三、 受众不关注电视栏目微博的原因 |
四、 受众对电视栏目微博征集新闻线索的态度 |
五、 受众心中最好的电视栏目微博排名 |
第七节 重大事件中受众选择媒介行为研究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媒体人使用社交媒体调查问卷 |
附录二:受众对社交媒体态度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港澳警察亮相公安部春节晚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以大连新闻的翻译为对象[D]. 李孟群.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3]《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研究[D]. 王璐.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4]当代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王慧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5]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6]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7]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D]. 王洁. 厦门大学, 2017(08)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9]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 何乃柱. 兰州大学, 2013(05)
- [10]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和新浪微博为例[D]. 曾军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