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相码集成旁瓣抑制码

新型双相码集成旁瓣抑制码

一、NOVEL BIPHASE CODE-INTEGRATED SIDELOBE SUPPRESSION CODE(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良[1](2012)在《相控阵天气雷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针对现代大气探测业务对探测生消演变快的强对流天气的需要,根据相控阵天气雷达快速电子扫描的特点,提出相控阵天气雷达的选型原则,即除机载和星载类相控阵天气雷达外,一般的地基相控阵天气雷达宜选择一维或二维的平面阵。本论文根据一维、二维相控阵天气雷达天线阵面的不同构建特点,配置其他分系统,使两类相控阵天气雷达均满足大气探测的要求。文中讨论和计算了天气雷达的几个重要指标,并推导出适用于相控阵天气雷达新的雷达气象方程。为提高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相控阵天气雷达采用了增加雷达系统探测灵敏度和距离分辨率的脉冲压缩技术。脉冲压缩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常用于风廓线雷达和军事跟踪雷达,在地基天气雷达上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本论文详细分析了脉冲压缩对雷达天线副瓣的影响,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线性调频、非线性调频及相位编码等几种信号的脉冲压缩方式对距离副瓣的影响,并提出大气探测业务应用中应多使用非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技术,此技术有助于消减相控阵技术引起的对回波数据质量的影响。为了更加精确地实时跟踪和识别天气现象的演变过程,充分发挥相控阵技术的探测优势,在大幅度提高天线扫描速度的同时,存在着每个可分辨体积内的样本数减少从而独立样本数随之同步减少使精确度降低的问题。本论文采用独立成分分析的过采样技术,使在距离上过采样的天气回波信号退相关,改进多普勒频移估算的精度。基于时间结构的独立成分分析法(ICA),先后对随机信号和实际雷达信号进行了独立成分分析处理,以增加独立样本数。旨在以更少的扫描时间,得到相同精度的探测数据。应用此技术,相控阵天气雷达天线的快速扫描才变得有价值。应用脉冲压缩和独立成分分析等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相控阵雷达探测灾害性天气的优势,消弥相控阵天气雷达应用过程中可能对探测数据质量的影响,使相控阵天气雷达这个先进的探测手段能够更快地进入现代化大气探测业务应用。

王建龙[2](2011)在《同时干扰多雷达信号的DRFM干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雷达对抗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数字射频存储DRFM技术,针对同时干扰多信号的转发式干扰系统展开研究。文中讨论了数字射频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结合雷达干扰调制技术,对基于数字射频存储的干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本文分析了线性调频信号和巴克码信号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干扰调制分析和仿真。本文提出了三种同时对多种信号进行干扰的系统设计方案。单存储模块DRFM系统采用循环存储的方式工作;信号识别下的多存储模块DRFM系统用到瞬时测频技术,对各信号进行特定的干扰处理;未知信号下的多存储模块DRFM系统不作信号识别,对各信号按照时间顺序运用通用资源进行干扰。最后对三种方案都作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每种干扰系统都具备对多种信号同时进行干扰的能力。

孙斌[3](2009)在《宽带雷达MCPC信号波形设计及动目标测速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宽带雷达测速是宽带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宽带信号在测速方面的不足促使人们寻找新体制的雷达信号和新的信号处理方式,多载波相位编码信号作为一种新型宽带雷达信号,以其设计灵活、特性优良、处理简单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宽带雷达多载波相位编码信号的波形设计和测速方法展开了如下工作:首先,给出了多载波相位编码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形式,验证了它的正交频谱结构,比较了它与单载波相位编码信号频谱的差异,并详细分析了几种常见相位编码的特性,总结了多载波相位编码信号的优越性。其次,深入分析了包络峰均功率比对信号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改善峰均比的方法,针对两类多载波相位编码信号,分别采用相位组合法和循环移位互补码的方法降低了包络峰均功率比。再次,为了分析多载波相位编码信号的性能,首次详细推导了多载波相位编码脉冲信号的模糊函数,讨论了信号参数对自相关函数旁瓣水平以及主瓣宽度的影响。在多载波相位编码脉冲串信号中采用循环移位互补集合,产生脉间差异,有效降低了脉冲串信号的周期旁瓣水平。最后,研究了多载波相位编码信号的脉冲压缩方法,介绍了时域的匹配滤波方法,着重分析了频域的匹配滤波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载波脉冲多普勒处理的宽带雷达动目标测速方法,针对中、高速目标采用最小二乘法解速度模糊,给出了测速的具体步骤,然后根据雷达的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对雷达信号的参数设计进行了讨论。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的脉压和测速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汪洋[4](2009)在《基于DDS的脉压雷达信号产生技术》文中提出本文工作源于脉压雷达信号产生系统的开发,详细阐述了两类脉压雷达信号——线性调频信号和非线性调频信号的产生及其工程实现方法。重点分析了几种“S型”非线性调频信号的产生方法,通过对其重要性能指标的比较,给出了“S型”非线性调频信号脉压变化的规律,并在窗函数生成的“反S型”非线性调频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更高脉压性能的新型非线性调频信号。文中从模糊函数、脉冲压缩结果、旁边抑制方法、多普勒频移的影响等方面对比了线性调频信号和非线性调频信号性能,实验数据表明非线性调频信号在雷达波形运用中的优越性。本文基于DDS波形产生技术,设计了线性调频和非线性调频信号的硬件和DSP控制软件,并在AD9854芯片上,产生了线性调频和非线性调频信号。

富雷雷[5](2007)在《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的干扰调制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战争中,常规硬杀伤武器己经不是唯一的主角,电子战能力的强弱,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一。而雷达对抗是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包括雷达干扰在内的电子战领域的重大革新。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射频存储(DRFM)的雷达干扰技术是对抗现代雷达的一个较完备的干扰方式。传统的储频技术费用昂贵,而且已经难以达到对现代雷达相参存储及实现有效干扰的目的。而数字射频存储器是一种微波信号存储部件,它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长时间、较精确、较完整地录取和保存雷达的当前工作波形;由于采用统一高稳时钟源的数字量化与重构技术,存储频率精度很高,可到赫兹级;存储信号具有很好的相干性,可以实现对相参雷达的相参欺骗干扰;具有对多种电磁信号的实时相参存储功能,可以实现对电磁信号细微特征的分析;通过对存储单元的编程,可以实现对多信号的相参存储,从而可以同时实现对多部雷达的多种方式的干扰,使干扰样式具有针对性。由于DRFM具有以上特点,已成为电子干扰(ECM)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技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基于DRFM的欺骗干扰技术、基于DRFM的遮盖式干技术以及储频误差给干扰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的。1.理论分析雷达信号处理技术与雷达干扰技术的特征,分析两者的关系。2.从雷达干扰的角度分析数字射频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DRFM的基本结构、量化方式、存储方式及性能要求等。3.在分析了欺骗性干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DRFM的欺骗性干扰调制技术:对低分辨雷达的距离、速度欺骗干扰的调制技术,对高分辨雷达的距离欺骗干扰的调制技术及仿真。4.在分析了遮盖性干扰噪声调制干扰技术和DRFM的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DRFM的遮盖性噪声调制技术:数字窄带噪声调制技术和针对线调信号的变线调斜率调制技术。5.在分析了DRFM系统各个部分后,指出存在的储频误差及储频缺陷并分析了储频误差及缺陷给干扰带来的影响。

张可[6](2005)在《准连续波雷达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对“准连续波雷达”体制进行了研究。“准连续波雷达”是一种新型连续波雷达体制,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连续波雷达和脉冲雷达的优点结合起来,采用以适当的序列将相位调制连续波信号截断的方法,形成大时宽带宽积的扩谱信号,既保留了连续波雷达的主要优点,具有较高的距离和速度分辨力,又解决了连续波雷达收发隔离的难题;由于信号的持续时间大,可以增大雷达的相干处理时间,用较低的辐射功率,发现远距离的目标;由于对同样的探测距离,这种雷达的发射功率较低,因而具有低截获概率性能和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在接收端采用伪码匹配滤波的方法进行相关处理,具有较强的抗有源和无源干扰能力。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准连续波雷达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对几种雷达体制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准连续波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距离遮挡损失等信号特性;提出了准连续波雷达的信号处理的一般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工程设计的例子。利用研制出的原理样机,进行了系统测试和一系列外场试验,验证了体制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装备研制。

漆庄平[7](2005)在《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卫星地面站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软件无线电是继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之后的第三代通信技术,是21世纪军用和商用无线电发展的趋势。本论文旨在研究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系统的设计:以CX-1低轨小卫星地面站系统设计为应用背景,应用软件无线电概念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并已工程实现;对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中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和非整数倍采样情况下的自适应符号同步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第二代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本文首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在卫星地面站中的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将软件无线电概念应用于CX-1低轨小卫星地面站系统设计的新思想,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CX-1低轨小卫星便携地面站经过投入使用,证明该系统是对传统卫星地面站的改进,可降低系统总投资,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互操作性。 目前,对于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接收机,需要高效、高速的数字上/下变频器。通常数字上/下变频器采用查找表方法实现。本文比较了实现Sine产生器的几种算法,提出采用CORDIC算法来替代传统的查表法,分析了该算法的性能与误差,并给出仿真结果。基于CORDIC算法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克服了DDFS需要非常大的ROM查找表的缺点,它不需要额外的乘法器,非常适合硬件实现。所以CORDIC算法来实现软件无线电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有助于节省芯片面积、降低功耗、减少成本。这些优点非常适合第二代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系统多模多业务的应用。 由于多频段、多模、多业务无线通信系统中每个子系统的传输数据速率都不同,在几个目标系统中使用同一个时钟会导致系统时钟不是所有符号速率的整数倍,而第二代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系统正是这种应用。针对这种系统时钟不是符号速率整数倍情况,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符号定时同步方法,它能够自适应地跟踪最佳符号定时而不用多余的硬件。文中对自适应符号定时同步方法进行原理分析并进行仿真,所得结论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 软件无线电非常适合新算法和新体制的应用。为适应第二代卫星通信接收机能够为用户提供包括通信和定位等多种业务的趋势,本文在现有的CX-1低轨小卫星便携地面站基础上,结合前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第二代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的软件无线电实现方案,从而完善并提高第一代卫星便携地面站功能与性能。 本文的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具有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基于通信系统的相通性,可广泛应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网络系统中。

二、NOVEL BIPHASE CODE-INTEGRATED SIDELOBE SUPPRESSION COD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OVEL BIPHASE CODE-INTEGRATED SIDELOBE SUPPRESSION CODE(论文提纲范文)

(1)相控阵天气雷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控阵天气雷达发展概况
        1.2.1 天气雷达发展概况
        1.2.2 相控阵天气雷达概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相控阵天气雷达
    2.1 雷达系统的概念
    2.2 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原理
    2.3 一维相控阵天气雷达
    2.4 二维相控阵天气雷达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相控阵天气雷达的雷达气象方程
    3.1 天气雷达的基本雷达气象方程
    3.2 多普勒频谱
    3.3 信号处理中的有效样本数M与统计标准差σ(或方差)
        3.3.1 估算的统计误差
        3.3.2 有效样本数与估算方差
        3.3.3 等效独立样本
        3.3.4 脉冲—时间和距离—时间样本
    3.4 相控阵雷达气象方程的订正
        3.4.1 雷达天线的多辐射模型
        3.4.2 波束变形
        3.4.3 一维相控阵天气雷达气象方程波束变形的订正
        3.4.4 二维相控阵天气雷达气象方程波束变形的订正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脉冲压缩及其距离旁瓣对大气探测的影响
    4.1 脉冲压缩概述
    4.2 脉冲压缩原理
        4.2.1 最佳处理与匹配滤波
        4.2.2 LFM信号脉压原理
        4.2.3 NLFM信号脉压原理
        4.2.4 相位编码信号脉压原理
    4.3 脉冲压缩仿真
        4.3.1 LFM信号仿真结果
        4.3.2 NLFM信号仿真结果
        4.3.3 OISS相位编码信号仿真结果
    4.4 小结
        4.4.1 LFM与NLFM信号的比较
        4.4.2 OISS信号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相控阵天气雷达脉冲压缩的雷达气象方程
    5.1 脉压后的雷达气象方程
        5.1.1 一维相控阵天气雷达脉冲压缩和指向角订正的雷达气象方程
        5.1.2 二维相控阵天气雷达脉冲压缩和指向角订正的雷达气象方程
    5.2 增加距离分辨率
    5.3 增加雷达探测的扫描速度
    5.4 脉冲压缩与系统灵敏度
        5.4.1 脉冲压缩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
    5.5 脉冲压缩和天气雷达系统
    5.6 脉冲压缩天气雷达的业务应用
    5.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相控阵天气雷达信号过采样和独立成分分析
    6.1 研究雷达信号过采样的意义
    6.2 雷达信号处理的精度度量
    6.3 天气信号统计属性
    6.4 独立成分分析原理
        6.4.1 独立成分分析定义
        6.4.2 时间结构独立成分分析
        6.4.3 一步及多步时延分离
        6.4.4 半盲信号的信号分离
    6.5 虚拟源信号及其频谱和自相关特征
    6.6 时间结构ICA在过采样雷达信号中的应用
        6.6.1 过采样及自相关(源自Doviak)
        6.6.2 带有Gauss型滤波器的接收机所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6.6.3 虚拟信号源及其自相关性
        6.6.4 过采样模型及信号分离模型
        6.6.5 平均Doppler频率估计
    6.7 基于时间序列的信号模拟
        6.7.1 AR模型
        6.7.2 雷达信号模拟
    6.8 真实雷达信号处理
        6.8.1 传统信号处理和过采样模型实施后的雷达回波比较
        6.8.2 估计精度
    6.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
    7.1 相控阵天气雷达研究的意义
    7.2 论文讨论的几项相控阵天气雷达关键技术的作用
        7.2.1 相控阵天气雷达的雷达气象方程
        7.2.2 脉冲压缩技术的作用
        7.2.3 脉冲压缩后的雷达气象方程
        7.2.4 相控阵天气雷达信号过采样的作用
    7.3 论文的创新点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附录 脉冲压缩抑制距离旁瓣的MATLAB源程序

(2)同时干扰多雷达信号的DRFM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DRFM 技术概述与发展现状
    1.3 本文所做工作
第二章 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的基本原理
    2.1 DRFM 的工作原理
    2.2 DRFM 的基本类型
        2.2.1 幅度量化DRFM
        2.2.2 相位量化DRFM
        2.2.3 幅度量化和相位量化比较
        2.2.4 幅相量化DRFM
    2.3 DRFM 的正交相干检波
    2.4 DRFM 的存储方式
        2.4.1 全脉冲存储
        2.4.2 示样脉冲存储
        2.4.3 准示样脉冲存储
        2.4.4 循环存储
    2.5 收发隔离及其对DRFM 的影响
    2.6 信号的相参复制
    2.7 DRFM 的主要性能指标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RFM 的干扰调制技术
    3.1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
        3.1.1 遮盖式干扰
        3.1.2 欺骗式干扰
    3.2 干扰信号的调制技术
        3.2.1 振幅调制
        3.2.2 频率调制
        3.2.3 相位调制
    3.3 基于DRFM 的噪声干扰
        3.3.1 M 序列伪噪声
        3.3.2 射频噪声干扰
        3.3.3 噪声调制干扰
    3.4 基于DRFM 的欺骗干扰
        3.4.1 对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
        3.4.2 对雷达速度信息的欺骗
        3.4.3 距离-速度信息同步干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时对多雷达信号的DRFM 干扰技术研究
    4.1 线性调频信号及干扰分析
        4.1.1 线性调频信号
        4.1.2 对线性调频信号的移频干扰
    4.2 二相编码信号及干扰分析
        4.2.1 巴克码信号
        4.2.2 对巴克码信号的噪声干扰
        4.2.3 对巴克码信号的移频干扰
    4.3 同时干扰多信号的DRFM 系统研究
        4.3.1 单存储模块DRFM 的干扰研究
        4.3.2 多存储模块DRFM 的干扰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3)宽带雷达MCPC信号波形设计及动目标测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MCPC 信号结构与编码形式
    2.1 引言
    2.2 MCPC 信号时域表示
    2.3 MCPC 信号频域表示
    2.4 MCPC 信号相位编码形式
        2.4.1 二相码
        2.4.2 多相码
        2.4.3 互补码
        2.4.4 Huffman 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CPC 信号包络峰均功率比改善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包络峰均功率比的定义及影响
    3.3 包络峰均功率比改善方法
        3.3.1 IS MCPC 脉冲
        3.3.2 COCS MCPC 脉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CPC 信号模糊函数推导及分析
    4.1 引言
    4.2 模糊函数定义及性质
    4.3 MCPC 单脉冲信号模糊函数推导与分析
        4.3.1 IS MCPC 脉冲
        4.3.2 COCS MCPC 脉冲
    4.4 MCPC 脉冲串信号模糊函数推导与分析
        4.4.1 IS MCPC 脉冲串
        4.4.2 COCS MCPC 脉冲串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子载波脉冲多普勒处理的MCPC 信号动目标测速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MCPC 信号脉冲压缩处理方法
        5.2.1 传统的时域匹配滤波方法
        5.2.2 MCPC 信号频域匹配滤波方法
        5.2.3 仿真实验
    5.3 MCPC 信号的运动目标测速方法
        5.3.1 宽带雷达测速存在的问题
        5.3.2 基于子载波脉冲多普勒处理的MCPC 信号测速方法
        5.3.3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解速度模糊
        5.3.4 MCPC 雷达信号参数的设计
        5.3.5 仿真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DDS的脉压雷达信号产生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2 雷达波形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雷达信号检测的基本理论
    2.1 匹配滤波理论
    2.2 模糊函数与雷达分辨力
    2.3 脉冲压缩技术
第三章 脉压雷达信号的产生
    3.1 波形设计的原则
    3.2 线性调频信号的设计与分析
        3.2.1 线性调频信号的模糊函数
        3.2.2 线性调频信号的匹配滤波与多普勒影响
        3.2.3 线性调频信号的旁瓣抑制
    3.3 非线性调频信号的设计与分析
        3.3.1 正弦调制和正切调制的S 型信号
        3.3.2 窗函数产生的反S 型信号
        3.3.3 优化合成的反S 型信号
第四章 基于DDS 脉压雷达信号产生的硬件设计
    4.1 雷达信号产生设计方案
    4.2 DDS 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4.2.1 DDS 的工作原理
        4.2.2 DDS 的特点
        4.2.3 AD9854 芯片的性能及特点
    4.3 雷达信号产生电路的硬件结构
        4.3.1 硬件设计主要模块功能介绍
        4.3.2 硬件设计中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第五章 脉压雷达信号产生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VisualDSP++
    5.2 软件实现方法及流程设计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附录A 脉压雷达信号产生硬件实物图
附录B LFM 和 NLFM 信号时频图

(5)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的干扰调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相参雷达及其信号处理技术
    2.1 PD 雷达的信号处理系统
    2.2 SAR 的成像处理技术
第三章 数字射频存储器基本原理
    3.1 数字射频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3.2 数字射频存储的正交相干检波
    3.3 数字射频存储器的信号存储方式
    3.4 量化方式
    3.5 信号的相参复制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DRFM 的欺骗性干扰技术
    4.1 欺骗性干扰原理
    4.2 基于DRFM 的欺骗干扰
    4.3 欺骗式干扰仿真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DRFM 的遮盖性干扰技术
    5.1 遮盖性干扰及噪声调制技术
    5.2 基于DRFM 的遮盖性干扰噪声调制技术
    5.3 遮盖式干扰仿真及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DRFM 的储频特点给干扰带来的影响
    6.1 延时离散性造成的干扰信号频谱
    6.2 A/D 对信号保真度的影响
    6.3 DRFM 的I、Q 正交双路幅、相不平衡的频谱分析
    6.4 DRFM 的脉冲存储形式给干扰带来的影响
    6.5 DRFM 的本振和时钟的频率漂移给干扰带来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总结
    7.2 展望及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6)准连续波雷达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相关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准连续波雷达工作原理
    2.1 雷达分类和技术发展
    2.2 几种全相参雷达工作体制比较
    2.3 准连续波雷达工作原理
    2.4 准连续波雷达探测能力和截获因子分析
        2.4.1 准连续波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计算
        2.4.2 准连续波雷达的LPI性能分析
    2.5 准连续波雷达分辨力和精度
        2.5.1 准连续波雷达的分辨力
        2.5.2 准连续波雷达精度分析
第三章 准连续波雷达信号分析
    3.1 准连续波雷达信号的主要类型
        3.1.1 二相编码调制连续波信号的功率谱
        3.1.2 由规则方波截断的准连续波信号
        3.1.3 由伪随机序列截断的准连续波信号
        3.1.4 结合规则截断和伪随机序列截断的准连续波信号
    3.2 准连续波雷达信号分析
        3.2.1 准连续波雷达信号的时宽带宽积
        3.2.2 准连续波雷达信号的距离遮挡损失
        3.2.3 准连续波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
第四章 准连续波雷达信号处理
    4.1 准连续波雷达信号处理的一般方法
    4.2 匹配滤波
    4.3 最大熵谱外推
        4.3.1 最大熵谱估计与AR谱估计
        4.3.2 尤利—沃克(Yule-Walker)方程
        4.3.3 莱文森—德宾(Levinson-Durbin)递推公式
        4.3.4 AR模型参量估计
        4.3.5 Burg算法与Marple算法的比较
第五章 设计举例:准连续波雷达体制试验样机
    5.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1.1 准连续波雷达体制试验样机组成
        5.1.2 体制试验样机工作原理
    5.2 雷达主要工作参数和指标论证
        5.2.1 雷达系统工作参数
        5.2.2 伪随机码与脉冲重复频率
        5.2.3 多普勒频率分辨力
        5.2.4 雷达作用距离估算
    5.3 体制验证试验结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体制验证样机在总装32实验基地针对地面活动目标的探测实验数据
    A 满功率发射实验数据
    B 降功率发射试验数据

(7)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卫星地面站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软件无线电的起源和发展
    1.3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1.3.1 功能定义
        1.3.2 结构定义
        1.3.3 阶段空间定义
        1.3.4 矢量空间定义
    1.4 软件无线电的优势
    1.5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1.5.1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
        1.5.2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1.6 软件无线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内研究现状
        1.6.2 国外研究现状
        1.6.2.1 Spectrum Ware 工程
        1.6.2.2 SDR-WDS系统
        1.6.2.3 软件无线电工业标准论坛
    1.7 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国内、外发展状况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系统实现研究
    2.1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便携地面站系统设计方案
        2.1.1 卫星便携地面站系统总体结构
        2.1.2 卫星便携地面站系统模块化结构
        2.1.3 卫星便携地面站系统频谱变换
    2.2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便携地面站系统接收机实现
        2.2.1 卫星便携地面站窄带19.2K接收部分的FPGA实现
        2.2.1.1 窄带19.2K接收部分实现
        2.2.1.2 环路滤波器实现
        2.2.2 卫星便携地面站扩频2.4K接收部分的FPGA实现
    2.3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便携地面站发射系统实现
        2.3.1 卫星便携地面站发射系统的FPGA实现
        2.3.2 卫星便携地面站发射系统的电性能指标及测试结果分析
        2.3.3 卫星便携地面站发射系统的数字滤波器设计
        2.3.3.1 成型滤波器设计
        2.3.3.2 内插滤波器设计
        2.3.3.3 Inverse-SINC滤波器设计
    2.4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便携地面站与传统地面站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的数字变频技术研究
    3.1 信号采样理论
        3.1.1 基本采样理论-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3.1.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3.2 多速率信号处理
        3.2.1 整数倍抽取
        3.2.2 抽取内插器的实时处理结构-多相滤波结构
    3.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
        3.3.1 DDFS概述
        3.3.2 数字上变频和下变频
        3.3.3 Sine/Cosine产生器设计与分析
        3.3.3.1 ROM算法分析
        3.3.3.2 象限压缩法
        3.3.3.3 其他压缩技术
        3.3.4 软件无线电地面站中CORDIC-DDS实现及误差分析
        3.3.4.1 CORDIC算法
        3.3.4.2 CORDIC-DDS设计与实现
        3.3.4.3 CORDIC-DDS量化误差范围分析
        3.3.4.4 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的定时同步技术研究
    4.1 同步采样
        4.1.1 混合NCO
        4.1.2 同步采样中的定时校正
    4.2 非同步采样
        4.2.1 反馈恢复方案
        4.2.2 分段多项式内插器
        4.2.3 非同步采样定时校正
        4.2.4 前馈方案的定时校正
    4.3 多模多业务软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符号定时同步方法
        4.3.1 新的符号定时同步方法的需求分析
        4.3.2 共用系统时钟情况下的自适应符号定时同步方法
        4.3.2.1 传统符号定时同步方法的问题
        4.3.2.2 自适应符号定时同步方法
        4.3.2.3 自适应符号定时同步方法与内插方法比较
        4.3.3 仿真模型和结论
        4.3.3.1 仿真模型
        4.3.3.2 系统误码率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二代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方案研究
    5.1 软件无线电的技术挑战
        5.1.1 接收机结构设计
        5.1.2 基站设计
    5.2 多频段、多模、多业务软件无线电结构设计
        5.2.1 体系结构描述
        5.2.2 灵活性
        5.2.3 多频段、多模、多业务无线电特征
    5.3 第二代软件无线电卫星地面站方案设计
        5.3.1 射频前端设计
        5.3.2 收发信机方案设计
        5.3.3 基于软件可编程的模块化 GPS接收机设计
        5.3.3.1 GPS信号特征
        5.3.3.2 软件 GPS接收机模块化结构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工作报告与发表论文
致谢与作者简历

四、NOVEL BIPHASE CODE-INTEGRATED SIDELOBE SUPPRESSION CODE(论文参考文献)

  • [1]相控阵天气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 张子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3)
  • [2]同时干扰多雷达信号的DRFM干扰技术研究[D]. 王建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8)
  • [3]宽带雷达MCPC信号波形设计及动目标测速方法研究[D]. 孙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S2)
  • [4]基于DDS的脉压雷达信号产生技术[D]. 汪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7)
  • [5]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的干扰调制研究[D]. 富雷雷.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6]准连续波雷达体制研究[D]. 张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S1)
  • [7]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卫星地面站系统研究与设计[D]. 漆庄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5(04)

标签:;  ;  ;  ;  

新型双相码集成旁瓣抑制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