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应优先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宋心怡[1](2021)在《城乡融合理念下沣西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与城乡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党章,乡村发展被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沣西乡村绿道作为联系城乡的绿色廊道,其服务驿站同时具备生态、经济、游憩、交通等复合功能,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新方向。目前沣西乡村绿道驿站多存在“样板式”规划、布点混乱、内部空间破碎、乡村特性缺失等现状,导致绿道的生态及经济价值难以有效彰显,成为沣西乡村绿道在生态保护和功能服务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沣西绿道驿站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梳理现状问题,从生态保护和城乡融合的诉求出发,对影响绿道驿站的相关因素和条件进行分析与归纳,构建一套适用于沣西的绿道驿站规划方法。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结合沣西乡村绿道驿站的现状特点,按照“理论分析-方法构建-设计实践”的逻辑展开。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理论分析部分,分析本文研究对象的发展现状。首先梳理了乡村绿道及驿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认清驿站研究的现状和局限范围;之后通过基本概念、理论工具和实践案例工具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现状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模式并分析其优势、提炼借鉴之处;之后明确规划原则、目标、策略和研究流程,搭建规划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方法构建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沣西乡村绿道驿站的现状问题,从“规划布点”和“空间布局”两个层面上进行分解,探索沣西绿道驿站规划设计方法。第三部分(第六章)是设计实践部分,根据前文提出的驿站设计方法对沣西绿道驿站进行设计实践,检验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三点:(1)构建沣西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框架;(2)基于城乡融合理念提出沣西绿道驿站规划布点方法;(3)基于沣西绿道乡土特征及人群需求提出沣西绿道驿站空间设计方法。论文从驿站功能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解决沣西乡村绿道现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推动我国乡村绿道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少敏[2](2021)在《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而目前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只注重“量”的供需平衡,忽视了低收入人群的低生活成本经济特征,使得公共租赁住房普遍选址偏远、配套设施滞后,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诱发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空置与二次转租现象,阻碍了公共租赁住房实际保障效用的发挥,故本研究以诸多生活性经济要素入手探究供需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优化,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实际保障效用,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公共租赁住房为直接研究对象、以低收入人群为间接研究对象,从供需视角出发,提出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例区划出了生活成本空间,剖析了其与既有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失配问题与失配动因,从空间、时间、政策三个维度提出了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优化措施,研究内容分为方法提出与实证研究两部分。方法提出部分,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归纳总结,发现住房保障的本质是降低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衍生得到规划适用的“生活成本空间”概念;其次以西安中心城区为样本通过类比论证提出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实证研究部分,首先使用数理统计、Arc GIS空间分析法,发现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布局存在供需失配问题,低收入人群需求低生活成本空间,而公共租赁住房多布局在中高生活成本空间;其次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失配程度和潜在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三类失配动因:政府主导阶段的政策制定、规划主导阶段的公服设施、公共交通、工作机会和低收入人群使用阶段的交通时间成本;最后基于失配动因,分别在空间时间维度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公服设施为对象提出了空间布局优化措施与低交通时间成本优化措施,通过构建支撑性政策以保障时空优化措施的实施,三者共同构成了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框架。
郭迈科[3](2021)在《青岛老城区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城市地铁具有快速度、大运量和安全舒适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大城市公共交通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地铁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改善乘客绿色出行体验,尤其是在城区空间局限、社区设施老化以及历史风貌集聚的城市老城区,地铁在引导城市空间形态拓展和提升城市景观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地铁出入口作为乘客进出车站唯一通道,整体上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地铁车站空间与城市地上空间转换连通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空间里各种要素相互交换流通的重要节点。地铁出入口不仅要对地下的空间环境设计有所呼应,更需要与城市地上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为明确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的影响因素,为城市管理者在做地铁出入口规划设计和建设决策时提供相关依据,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对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空间的研究成果及不足,基于地铁发展现状以及对出入口空间环境适宜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揭示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环境优化设计策略的必要性。其次,明确了青岛老城区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环境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明了青岛老城区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和青岛老城区的相关概念;再次,从居民和乘客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安全性、便捷性、实用性、美观性等6个一级评价指标,并以此构建青岛老城区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该评价体系对老城区青岛站、人民会堂站等四个代表性车站出入口进行了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对青岛老城区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环境的现状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尝试深化青岛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认识的理论。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建立的评价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入口各项指标的优劣,能够为针对性优化策略的制定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它既可用于青岛老城区地铁站出入口规划建设前做参考,也可用于建设完成后评价再优化。(2)地铁青岛站作为交通枢纽类地铁站,对于出入口的高效性、便捷性和导向性都具有更高的要求。地铁人民会堂站出入口在安全性、实用性、高效性、导向性和美观性上表现都比较满意,在便捷性上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3)老城区地铁车站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主要集中在通道阶梯改为永久性坡道以提升通行高效性、改造周边绿化景观设计以提升美观性、优化公共交通接驳以提升便捷性等方面。
刘科[4](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杜海龙[5](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马朝阳[6](2020)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设计在塑造高品质环境、城市特色风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的调整需求以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成果与管控不对等、管理手段与管理需求不匹配、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共空间品质不佳等,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控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品质时代的转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更加强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控实现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向精细化过度。因此,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成为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设计实践均表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控是破解传统规划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保障,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困境,并通过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管控框架。最后,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进行剖析,从成果编制、明确重点管控要素、成果与管控体系衔接、个案具体管控实施过程、管控效果五大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管控实施阶段、管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编制阶段与强化目标导控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思路。第三章,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通过梳理与借鉴国内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从成果编制与全过程动态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构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从公共空间目标体系的构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第五章,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案例研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通过从编制到管控实施的全过程系统研究,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
蔡籽焓[7](2020)在《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进入全新转型期,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由于复兴发展动力与经济收益的预期需求,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社会包容较为缺失,导致街区出现活力不足、特色雷同、利益失衡的阶段性现实困境。物质空间更新的街区传统复兴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包容发展思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应从根本上转变“复兴”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面向社会融合的模式,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历史街区社会矛盾的根源,如何量化原住民社会融合水平,如何选择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如何将原住民社会融合体现在规划实践策略中,是现阶段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剖析哈尔滨尚存原住民居住的九个历史街区现状空间问题和原住民社会矛盾,分析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及空间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提出解决发展瓶颈而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鉴社会融合测量理论和方法,分析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建构测量理论模型,测量评价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本文提出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的技术路线,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社会融合理论导入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中,重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实施路径,针对不同复兴发展模式下街区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为现有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运行操作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下历史街区具体实施引导策略。在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中,本文阐释了社会融合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绅士化论和包容性发展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从开发模式、行为主体、实施途径及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历史街区复兴的基本特征,研究借鉴了社会包容性复兴发展的历史街区国内外优秀案例,疏理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规划历程。本文对哈尔滨九个保留原住民生活的历史街区进行现状问题解析,分析街区社交空间差异、文化空间迥异、产业空间变异、居住场所分异、空间管理互异的现状空间问题,讨论原住民在行为方式、市井文化、就业经济、居住产权及权力利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解析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内在机制,提出从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角度解决街区的现状瓶颈。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中,本文导入社会融合理论及测量的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筛选原住民社会融合影响因子,确定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对哈尔滨市九个历史街区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测量结果并量化计算街区总体层面和各维度层面的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的分级评价,对街区进行测度等级排序并分析测度差异的内在成因。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中,本文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双效检验,得出历史街区分类形式。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选择依据,包括历史街区上位规划意图作为街区发展定位、街区现实发展特征作为发展方向、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影响主因子作为发展重点。强调复兴过程中以社会公平公正、空间活力可持续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目标导向,以及遵循整体协调原真性、保护控制适度性、影响因素倾向性及规划实施引导性的选择判据原则。选择确定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四个模式,即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中,本文通过社会融合与复兴发展理论层面的耦合分析,将社会要素对应空间要素进行转化,重构了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从空间发展规划角度,分别对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下的街区复兴发展提出可实操的策略指引。本文对未来历史街区复兴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研究方法,为实现包容性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规划技术支撑。
安晓娇[8](2020)在《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城镇化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外延扩张与提升存量开发强度的城市建设方式同时并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等各种资源的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紧凑发展、精明增长不失为一种城镇化可持续的良方。高密度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大,建筑、市政设施等高度密集,可用于绿化建设的空间资源非常有限,绿色空间营造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品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市民缺乏休闲场所等问题密切相关。如何在高密度城区用地稀缺条件下,满足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稀缺,高密度城区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高密度城区和绿色空间营造的相关理论基础、实践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绿色空间是解决高密度城区环境品质不佳等问题的重要载体;基于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从点、线、面等方面提炼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对绿色空间的功能、绿色空间与用地的关系及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出高密度城区普遍采用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1、区域连接策略,即通过绿道分级、分类和绿道游径,构建多级绿道体系;2、服务覆盖策略,即通过加密绿色空间用地,缩短市民与绿色空间的距离;3、功能复合策略,即在功能上兼具生态、景观、交往、科普、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又满足高密度城区居民心理和生理需求;4、微绿拓展策略,即利用边角空间,增加可利用绿色空间用地;5、立体生长策略,即充分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公共空间设施、道路用地的附属空间等进行绿色空间营造。本文以典型高密度城区—澳门特区为实例,首先基于澳门的基本情况,对澳门高密度空间形成的原因和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发现澳门特区绿色空间要素构成特点,并对其主要要素绿色廊道、绿地斑块、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等营造模式进行系统发掘;最后结合现状建设问题及发展愿景,明确澳门绿色空间营造原则,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保护生态斑块、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和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等4大策略。通过澳门实证研究,尝试系统构建和验证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内地城市的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杨丽娟[9](2020)在《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公园的可获得性与人群健康、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确保居民对这一资源的公平享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前公园规划建设存在诸多非正义现象,传统公园规划评价偏重工具理性与技术评价、忽视价值评价。公园的公平绩效评价,有助于公园布局优化、政府决策转型及社会供需矛盾缓解,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基础研究-理论导入-方法构建-方法应用与检验-优化路径”的逻辑组织全文。对基础研究梳理,发现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存在: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忽视差异性正义的评价、人的需求识别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借鉴空间正义思想明晰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价值体系、评价要点,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旨在弥补当前公园规划实践在落实公平正义、满足人群需求方面的不足,提供规划体系和实施体系之间公正理性的“反馈、调整、再反馈、再调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已有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多源于西方,适用于国内的评价方法、指标有待探索。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梳理、国内社会问题认知、资料可获得性评判,构建了适用于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指标,包括差异表现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两个方面。认为国内多采用可达性单一指标评价公园公平差异的方式具有局限性,应扩展为“可达性、数量、面积、质量”四个维度。我国公园不公平主要由收入、教育、城镇化等因素诱发,影响因素指标应包括:社会结构、收入、教育、职业、住房五个方面。其次,通过对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标准、评价原则、评价要点的梳理和对空间正义理论的借鉴,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三种评价方法互为补充,从不同侧面反映城市公园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2)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检验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要点、不同尺度(中观、宏观、微观),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公平绩效进行评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反应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第一,“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以居住小区为尺度,采用大数据、GIS、SPSS等方法,分析了15分钟生活圈(步行方式下)、30分钟最大阈值(步行、公交两种方式下),研究范围内4663个居住小区公园享有的公平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公园公平格局与社会属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30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居住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并未呈现出居住在高房价住宅群体的公园供给更占优势;15分钟生活圈阈值下,低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现象。第二,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以街道为尺度,分别采用剥夺指数和基尼系数识别公园供给的弱势区域和弱势人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计算剥夺指数、识别弱势街道,非参数秩和检验、有序回归、肯德尔相关系数分析各街道公园供给的差异性,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公园公平格局的社会影响因素。采用STATA软件计算常住人口、老年群体、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四个群体公园可达性、总面积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研究发现弱势街道的公园可达性、公园质量存在不公平现象;常住人口的可达性、公园总面积空间分布均优于老年人、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这三类弱势群体;各群体间的基尼系数差异不大,但均高于0.6;表明与群体间的公平问题相比,重庆市中心城区整体的公园均衡与公平问题更需受到重视。第三,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以微观尺度,采用POI大数据方法、泰森多边形、栅格权重赋值法分析人群活动分布与公园布局的匹配度;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方法,分析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的匹配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中心城区公园资源配置与人群活动分布、使用需求存在失配。3)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优化策略。认为应从“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等六个方面进行修正与优化。
刘凯旋[10](2020)在《存量更新视角下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TOD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许多地方开始显现郊区化和机动化的趋势。城市交通与城市用地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凸显,主要表现为大城市蔓延、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交通拥堵等等。与此同时,新增建设用地的紧张使得城市用地开发模式不得不由增量扩张开始向存量更新转变,特别是中心城区已经进入“存量提质”的城市更新阶段。TOD模式作为一种精明发展、高效建设的规划理念,通过对公共交通与周边社区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协调交通与用地之间的关系,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如何在存量发展的前提下利用TOD理念,优化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重要命题。本文根据TOD与存量规划理论特点,从存量更新的视角下,建立TOD开发与存量更新相结合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天津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特点,提出基于TOD理论框架的城市更新策略。首先,通过对天津市内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开发情况的深入研究,分析得出天津市中心城区1号线各个站点周边存量用地的潜在开发价值。其次,总结国内外经典轨道交通线路以及TOD站点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从圈层结构、土地利用、交通系统、环境设施四个方面出发,提出适用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各类型轨道交通站点TOD开发建设模型。最终,形成“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潜力评价——根据潜力高低细分TOD开发单元——根据TOD模型提出各开发单元更新策略——形成TOD再开发成果”的完整开发流程,并以1号线华山里站作为实证案例,提出华山里地铁站的TOD开发与更新策略,形成最终的开发成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适用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TOD开发模型以及存量更新与TOD理念相结合的中心城市再开发策略。也希望能给我国的TOD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各城市在存量更新的视角下进行TOD开发提供参考。
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应优先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应优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融合理念下沣西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政策背景 |
1.1.2 沣西绿道驿站现状问题 |
1.1.3 学科问题拆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4.1 乡村绿道研究进展 |
1.4.2 绿道驿站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逻辑框架 |
2 基础理论研究及研究框架搭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绿道 |
2.1.2 乡村绿道驿站 |
2.1.3 城乡融合 |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2.1 系统论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4 “田园城市”理论 |
2.2.5 “海绵城市”理论 |
2.2.6 其他基础理论与方法 |
2.3 相关导则及实践案例研究 |
2.3.1 相关导则规范梳理 |
2.3.2 增城绿道驿站规划研究 |
2.3.3 贵州铜仁绿道驿站规划研究 |
2.4 沣西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框架搭建 |
2.4.1 规划目标 |
2.4.2 规划原则 |
2.4.3 规划策略 |
2.4.4 研究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沣西绿道驿站现状分析 |
3.1 沣西绿道驿站调查背景分析 |
3.1.1 沣西新城概况 |
3.1.2 周边资源分析 |
3.1.3 调研范围选取 |
3.2 沣西绿道驿站现状分析 |
3.2.1 沣西绿道现状研究 |
3.2.2 调研范围内沣西绿道驿站现状研究 |
3.3 沣西绿道驿站现状问题总结 |
3.3.1 驿站乡村属性缺失 |
3.3.2 驿站布点规划系统混乱 |
3.3.3 驿站功能空间肌理破碎 |
3.3.4 驿站服务功能人性化设计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沣西绿道驿站规划布点方法研究 |
4.1 植入乡村特性的驿站分级方法 |
4.1.1 影响要素选取 |
4.1.2 影响要素分析与限定 |
4.1.3 驿站级别划分方法 |
4.2 功能导向下的驿站分类方法 |
4.2.1 影响因素选取 |
4.2.2 驿站分类方法构建 |
4.3 基于公交布点模型的驿站间距计算方法 |
4.3.1 影响因素选取 |
4.3.2 最优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
4.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驿站选址模型搭建 |
4.4.1 影响因素选取 |
4.4.2 驿站选址模型搭建 |
4.5 综合需求导向下的驿站设施配置方法 |
4.5.1 驿站模式划分方法 |
4.5.2 功能设施类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沣西绿道驿站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
5.1 “道外”+“道内”综合交通接驳空间设计方法 |
5.1.1 “道外”交通接驳模式分析 |
5.1.2 “道内”交通接驳模式分析 |
5.2 驿站与绿道线路组合模式分析 |
5.2.1 驿站及绿道空间构成元素拆解 |
5.2.2 驿站与绿道线路组合模型 |
5.3 基于空间结构论的沣西绿道驿站空间布局方法 |
5.3.1 “节点-面”空间布局模型构建 |
5.3.2 “等级-扩散”功能布局模型构建 |
5.3.3 “作用-网络”流线组织方法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6 城乡融合理念下的沣西绿道驿站规划设计实践 |
6.1 沣西绿道驿站规划布点 |
6.1.1 驿站级别划分 |
6.1.2 驿站类别划分 |
6.1.3 驿站间距确定 |
6.1.4 驿站选址布点 |
6.1.5 沣西绿道驿站功能服务配置 |
6.2 沣西绿道驿站空间布局设计 |
6.2.1 驿站接驳与换乘设计 |
6.2.2 驿站空间布局设计 |
6.2.3 驿站建筑风格导引 |
6.2.4 驿站景观设计导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片目录 |
附录Ⅱ 表格目录 |
附录Ⅲ 调查问卷 |
(2)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家战略需求 |
1.1.2 社会民生需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量不足 |
1.1.3 行业发展需求 |
1.1.4 地方发展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的供需失配问题研究 |
1.2.2 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布局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7 相关概念 |
1.7.1 公共租赁住房 |
1.7.2 低收入人群 |
1.7.3 供需多元匹配 |
1.7.4 生活成本空间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 |
2.1.1 供给侧:住房保障制度相关理论 |
2.1.2 需求侧:低收入人群住房相关理论 |
2.1.3 供需失配: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理论 |
2.1.4 供需匹配:低生活成本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 |
2.2.1 国外公共住房制度的起源与成熟 |
2.2.2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2.2.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共性与差异 |
2.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的相关实践 |
2.3.1 国外公共住房配套设施实践及其高公共交通可达性特征 |
2.3.2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布局实践及其政策主导特征 |
2.3.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实践的异同 |
2.4 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匹配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1 公共服务设施 |
2.4.2 公共交通网络 |
2.4.3 工作机会 |
2.4.4 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本质:降低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 |
2.4.5 生活成本空间 |
2.5 小结 |
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与实证 |
3.1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要素提取及其相关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1 城市低收入人群总生活成本要素构成 |
3.1.2 城市低收入人群分项生活成本要素构成 |
3.1.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要素数据获取与处理 |
3.2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 |
3.2.1 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目的与提取原则 |
3.2.2 基于公共交通线路的基本单元初划分 |
3.2.3 生活成本空间区划适用的基本单元筛选 |
3.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估算及其等级划分 |
3.3.1 城市低收入人群分项生活成本估算算法 |
3.3.2 城市低收入人群总生活成本估算模型 |
3.3.3 生活成本估算结果的等级划分及其可视化 |
3.4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实证 |
3.4.1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结果 |
3.4.2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结果 |
3.5 小结 |
4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与生活成本空间供需匹配研究 |
4.1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匹配研究基础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4.1.1 低收入人群潜在租住地数据获取及其真实租住地数据识别 |
4.1.2 已建成公共租赁住房的数据获取及其校对 |
4.1.3 公共租赁住房失配程度的指标构建、数据获取与指标量化 |
4.1.4 失配程度潜在影响因素的数据选取与量化 |
4.2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及其需求特征 |
4.2.1 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分布特征与类型特征 |
4.2.2 低收入人群真实租住地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
4.2.3 低收入人群低生活成本空间需求特征 |
4.3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的时空特征 |
4.3.1 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政策及其规划布局要素梳理 |
4.3.2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租赁住房中高生活成本空间供给特征 |
4.3.4 公共租赁住房数量及其区位变化特征 |
4.4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与生活成本空间的失配问题与动因 |
4.4.1 高生活成本空间供给与低生活成本空间需求的失配问题 |
4.4.2 公共租赁住房失配程度与其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4.3 政府主导阶段的政策制定动因 |
4.4.4 规划主导阶段的管控实践动因 |
4.4.5 低收入人群使用阶段的交通时间成本动因 |
4.5 小结 |
5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 |
5.1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框架 |
5.2 空间维度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布局优化 |
5.2.1 降低生活成本的优化目标与以人为本精确治理的优化原则 |
5.2.2 基于职住平衡的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布局优化 |
5.2.3 基于生活成本空间分区的差异化布局方式优化 |
5.3 时间维度公服设施的低交通时间成本优化 |
5.3.1 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公交站点配建指标优化 |
5.3.2 低收入人群高频使用公服设施可达性优化 |
5.3.3 适应低收入人群出行行为的公交线路优化 |
5.4 公共租赁住房时空优化措施的政策维度保障 |
5.4.1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配建政策,提高配建型公共租赁住房数量 |
5.4.2 规划部门主导多部门合作,公服设施与公共交通协同发展 |
5.4.3 构建优化措施反馈机制,培育动态优化能力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目录 |
附录Ⅱ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失配程度影响要素量化表 |
附录Ⅲ 西安中心城区样本低收入人群的工作机会行业统计 |
致谢 |
(3)青岛老城区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的时代背景 |
1.1.2 老城区空间的现实矛盾与地铁出入口提供的解决路径 |
1.1.3 老城区设置地铁出入口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城市空间与地铁相关理论综述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构成及特征 |
2.1 地铁出入口基础研究 |
2.1.1 地铁出入口 |
2.1.2 出入口平面形式 |
2.1.3 出入口的结建形式 |
2.1.4 地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布置关系 |
2.2 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基础研究 |
2.2.1 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的概念界定 |
2.2.2 地铁出入口空间的功能属性 |
2.2.3 地铁出入口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
2.2.4 地铁出入口空间中人的行为表现 |
2.2.5 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内涵 |
2.3 青岛市老城区界定及特征 |
2.3.1 青岛市概况 |
2.3.2 青岛市老城区的界定 |
2.3.3 青岛市老城区的特征 |
2.4 青岛地铁建设规划与老城区的更新发展 |
2.4.1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 |
2.4.2 青岛地铁建设规划发展概况 |
2.4.3 青岛地铁规划建设与老城区空间环境的提升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老城区居民和地铁乘客的需求和使用体验调研 |
3.1.1 老城区居民和地铁乘客的需求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1 层次分析法的引入 |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 |
3.2.3 一级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
3.2.4 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
3.2.5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和确立 |
3.3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1 专家咨询法的应用 |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思路 |
3.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
3.3.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
3.3.5 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现状评价 |
4.1 评价样本选取和语义标度 |
4.1.1 评价样本的确定 |
4.1.2 评价指标的语义标度 |
4.2 青岛站出入口空间环境评价 |
4.2.1 基本概况 |
4.2.2 乘客情况基础调研和评价指标评定 |
4.2.3 青岛站出入口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 |
4.2.4 评价结果验证 |
4.3 台东站出入口环境评价 |
4.3.1 基本概况 |
4.3.2 乘客情况基础调研和评价指标评定 |
4.3.3 台东站出入口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 |
4.3.4 评价结果验证 |
4.4 人民会堂站出入口环境评价 |
4.4.1 基本概况 |
4.4.2 乘客情况基础调研和评价指标评定 |
4.4.3 人民会堂站出入口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 |
4.4.4 评价结果验证 |
4.5 泰山路站出入口环境评价 |
4.5.1 基本概况 |
4.5.2 乘客情况基础调研和评价指标评定 |
4.5.3 泰山路站出入口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 |
4.5.4 评价结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5.1 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一般性策略 |
5.1.1 出入口安全性优化策略 |
5.1.2 出入口实用性优化策略 |
5.1.3 出入口高效性优化策略 |
5.1.4 出入口便捷性优化策略 |
5.1.5 出入口导向性优化策略 |
5.1.6 出入口美观性优化策略 |
5.2 青岛老城区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针对性策略 |
5.2.1 青岛站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针对性策略 |
5.2.2 台东站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针对性策略 |
5.2.3 人民会堂站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针对性策略 |
5.2.4 泰山路站出入口空间环境优化针对性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6)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方资源约束下的增量阶段向存量及高品质阶段转变 |
1.1.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是新时期高质量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
1.1.3 以精细化为趋势的城市管理制度转变新需求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 |
1.2.2 公共空间 |
1.2.3 城市精细化管控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与思考 |
2.1 成果编制阶段——可操作性差 |
2.1.1 “重方案、轻导控”的城市设计编制方式 |
2.1.2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不足、重点管控要素难辨 |
2.1.3 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体系缺乏精准衔接 |
2.2 管控实施阶段——管控要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
2.2.1 公共空间要素审查粗放、管控力度不足 |
2.2.2 缺乏动态的设计控制 |
2.2.3 缺乏明确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 |
2.2.4 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
2.3 管控效果评价——难以引导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 |
2.3.1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分布散乱,缺乏系统性、秩序性 |
2.3.2 微观层面——步行公共空间体系连续性差 |
2.4 基于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下的思考 |
2.4.1 城市设计编制阶段 |
2.4.2 管控实施阶段——强化目标导控的精细化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公共空间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1.1 美国:“结合区划”的城市设计审查制度 |
3.1.2 英国:“自由裁量”为特征的“开发许可”管控 |
3.1.3 德国:规划建造 |
3.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
3.1.5 日本:建筑协定制度 |
3.1.6 小结 |
3.2 我国重点地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2.1 深圳:公共空间要素融入法定图则 |
3.2.2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 |
3.2.3 天津:“一控规、两导则”的规划管控 |
3.2.4 广州: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管控 |
3.2.5 小结 |
3.3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的经验启示 |
3.3.1 成果编制阶段 |
3.3.2 管控实施阶段——全过程动态的管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框架构建 |
4.1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目标构建 |
4.1.1 统筹协调的“整体性、秩序性”目标 |
4.1.2 要素协同的“开放性、连通性”目标 |
4.1.3 “实施性”目标 |
4.2 公共空间规划编制阶段 |
4.2.1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 |
4.2.2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转译管控要素 |
4.2.3 强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量化、指标化 |
4.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 |
4.3.1 土地出让前——提高要素的可操作性 |
4.3.2 土地出让后——空间要素精准落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控实例——广州南沙起步区灵山岛尖 C2 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研究 |
5.1 城市设计过程回顾 |
5.2 城市设计优化概况 |
5.2.1 城市设计编制背景 |
5.2.2 现状问题梳理 |
5.2.3 城市公共空间目标构建及优化策略 |
5.2.4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 |
5.2.5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5.3 具体地块的精细化管控实施 |
5.3.1 C2-12-11/12地块——优化空间界面及步行空间延续性 |
5.3.2 C2-12-10地块——优化空间界面、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
5.3.3 C2-22-01/11/05地块——提升城市绿廊的公共空间品质 |
5.4 管控效果分析 |
5.4.1 强化了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引导性 |
5.4.2 强化了街道步行空间的适宜性 |
5.4.3 不同要素协同管控保障了公共流线的连贯性 |
5.5 小结 |
5.5.1 深化公共空间导控要素,精准落位城市公共空间 |
5.5.2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促进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 |
5.5.3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明确重点管控要素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趋势 |
1.1.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趋势 |
1.1.3 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原住民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历史街区 |
1.3.2 历史街区复兴 |
1.3.3 历史街区原住民 |
1.3.4 社会融合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基础理论支撑 |
2.1.1 社会融合理论 |
2.1.2 公众参与论 |
2.1.3 绅士化论 |
2.1.4 包容性发展论 |
2.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基本特征 |
2.2.1 开发模式 |
2.2.2 行为主体 |
2.2.3 实施途径 |
2.2.4 社会结构 |
2.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案例研究 |
2.3.1 历史街区复兴理念转变 |
2.3.2 社会包容性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 |
2.4 哈尔滨历史街区发展的规划历程 |
2.4.1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程 |
2.4.2 历史街区规划历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解析 |
3.1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 |
3.1.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空间现状 |
3.1.2 历史街区原住民的分布现状 |
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空间问题 |
3.2.1 社交空间的差异 |
3.2.2 文化空间的迥异 |
3.2.3 产业空间的变异 |
3.2.4 居住场所的分异 |
3.2.5 空间管理的互异 |
3.2.6 街区空间问题汇总 |
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社会矛盾 |
3.3.1 邻里关系的消减 |
3.3.2 市井文化的殆尽 |
3.3.3 就业经济的改变 |
3.3.4 居住产权的排斥 |
3.3.5 权力利益的变化 |
3.3.6 街区社会矛盾汇总 |
3.4 历史街区复兴的困境解析及内在机制 |
3.4.1 街区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 |
3.4.2 空间问题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
3.4.3 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迫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 |
4.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因素的研究探析 |
4.1.2 行为交往影响因素 |
4.1.3 文化活力影响因素 |
4.1.4 经济产业影响因素 |
4.1.5 空间环境影响因素 |
4.1.6 参与管理影响因素 |
4.2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建构 |
4.2.1 理论模型建立 |
4.2.2 测量因子筛选 |
4.2.3 测量体系生成 |
4.2.4 测量评价方法 |
4.3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及结果 |
4.3.1 数据样本获取 |
4.3.2 样本社会属性 |
4.3.3 测量结果 |
4.4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计算及差异分析 |
4.4.1 测度计算方法及结果 |
4.4.2 街区测度等级序列 |
4.4.3 街区测度差异成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 |
5.1 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分类 |
5.1.1 多维聚类分析方法 |
5.1.2 街区发展类型划分 |
5.1.3 街区发展类型特征 |
5.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
5.2.1 上位规划指引为发展定位 |
5.2.2 街区类型特征为发展方向 |
5.2.3 测度影响主因子为发展重点 |
5.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思路 |
5.3.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目标导向 |
5.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判据原则 |
5.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路线 |
5.4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确定 |
5.4.1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 |
5.4.2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 |
5.4.3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 |
5.4.4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 |
6.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 |
6.1.1 实施路径的目标和方向 |
6.1.2 实施路径的方法和原则 |
6.1.3 实施路径的优先策略 |
6.2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2.1 保留原有业态生境 |
6.2.2 厚植核心产业类型 |
6.2.3 优化产业功能效应 |
6.3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3.1 复苏全息化传统文化资源 |
6.3.2 恢复在地化特色文化符号 |
6.3.3 再现沉浸式文化互动空间 |
6.4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4.1 重建多元服务运行平台 |
6.4.2 重配完善服务设施结构 |
6.4.3 重组包容共享服务空间 |
6.5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5.1 修复生活服务设施 |
6.5.2 还原社会交往网络 |
6.5.3 复原社区公众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紧缺带来城市高密度化发展 |
1.1.2 高密度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澳门 |
1.3.2 高密度城区 |
1.3.3 绿色空间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4.3 数据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数据来源 |
1.5.3 研究基础 |
1.5.4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居环境学 |
2.1.2 紧凑城市 |
2.1.3 景观生态学 |
2.1.4 城市生态学 |
2.2 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案例分析 |
2.3.1 香港 |
2.3.2 武汉江汉区 |
2.3.3 广州天河区 |
2.3.4 新加坡 |
2.4 评议 |
第3章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营造策略 |
3.1 高密度城区的特征 |
3.1.1 人口高密度 |
3.1.2 建筑高度高 |
3.1.3 土地高价格 |
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3.2.1 绿色廊道(线状) |
3.2.2 绿地斑块(面状) |
3.2.3 小微绿地(点状) |
3.2.4 立体绿化 |
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
3.3.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功能 |
3.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
3.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用地与其它用地间的关系 |
3.4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营造策略 |
3.4.1 区域连接策略 |
3.4.2 服务覆盖策略 |
3.4.3 功能复合策略 |
3.4.4 微绿拓展策略 |
3.4.5 立体生长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澳门绿色空间的营造实践 |
4.1 澳门概况 |
4.1.1 澳门基本情况 |
4.1.2 澳门城市空间的演变及高密度空间的形成 |
4.1.3 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 |
4.2 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要素与突出问题 |
4.2.1 澳门绿色空间的要素 |
4.2.2 澳门绿色空间的突出问题 |
4.3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策略探索 |
4.3.1 营造原则 |
4.3.2 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 |
4.3.3 保护生态斑块 |
4.3.4 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 |
4.3.5 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营造策略 |
5.1.2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的实践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凸显 |
1.1.2 政策背景:公平正义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 |
1.1.3 学科背景:公平公正是城市规划的职能要求与价值标准 |
1.1.4 现实背景: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公园 |
1.2.2 公平 |
1.2.3 空间正义 |
1.2.4 公共服务 |
1.2.5 规划评价 |
1.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研究区概况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区域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城市公园公平性的启示 |
2.1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正义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空间正义的主体理论 |
2.2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特征解读 |
2.2.1 属性特征——一种城市权利 |
2.2.2 内涵特征——“社会-空间-人”互动的媒介 |
2.2.3 价值特征——平等、人本、包容差异 |
2.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建设实践反思 |
2.3.1 问题表征梳理 |
2.3.2 实质矛盾总结 |
2.3.3 国外经验借鉴 |
2.4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审视 |
2.4.1 缺乏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2.4.2 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 |
2.4.3 关注“同一的正义”,忽视社会空间的差异性 |
2.4.4 人的需求识别环节存在缺失 |
2.5 小结评述 |
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
3.1 城市公园公平的内涵、分类、差异表现 |
3.1.1 内涵 |
3.1.2 分类 |
3.1.3 不公平的差异表现 |
3.2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构建 |
3.2.1 理论框架的生成逻辑 |
3.2.2 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概念 |
3.2.3 评价目的与作用 |
3.2.4 组成要素 |
3.2.5 评价指标 |
3.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体系构建 |
3.3.1 评价的价值标准 |
3.3.2 评价原则 |
3.3.3 评价要点 |
3.4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
3.4.1 社会-空间公平评价:“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3.4.2 差异性正义评价: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 |
3.4.3 需求公平评价:基于主体行为活动视角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 |
3.5 小结评述 |
4 “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数据与方法 |
4.2 描述性分析 |
4.2.1 居住小区空间特征 |
4.2.2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公园可达性分析 |
4.2.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差异 |
4.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论 |
4.3.1 大型公园与高价居住小区空间北部极化 |
4.3.2 中心与外围可达性差异显着 |
4.3.3 步行可达性好于公交可达性 |
4.3.4 30 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 |
4.3.5 低级别小区“15 分钟生活圈”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 |
4.4 小结评述 |
5 公园服务弱势区域与弱势人群识别方法实证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构成 |
5.1.3 数据与方法 |
5.2 弱势区域识别与公平格局分析 |
5.2.1 弱势街道识别 |
5.2.2 公园的公平格局与差异比较 |
5.2.3 公园公平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 弱势群体识别 |
5.3.1 不同群体基尼系数计算结果 |
5.3.2 失公群体识别结果 |
5.4 小结评述 |
6 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6.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研究构成 |
6.1.3 数据与方法 |
6.2 人群活动需求与公园服务压力匹配性分析 |
6.2.1 公园服务压力评价结果 |
6.2.2 公园需求水平识别 |
6.2.3 基于服务压力评价与需求识别的公园布局优化 |
6.3 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匹配性分析 |
6.3.1 公园供给特征解读 |
6.3.2 公园需求特征解读 |
6.3.3 供需匹配性分析 |
6.4 小结评述 |
7 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果与优化策略 |
7.1 评价结果 |
7.1.1 存在明显的空间公平差异 |
7.1.2 社会公平差异已现端倪 |
7.1.3 弱势区域、弱势人群的公园服务有待倾斜 |
7.1.4 人群需求与公园供给失配 |
7.1.5 公园公平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 |
7.1.6 社区公园是公平建设的重点内容 |
7.2 优化策略 |
7.2.1 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 |
7.2.2 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 |
7.2.3 以游憩服务为导向的设施与服务设置 |
7.2.4 基于“山-水-园”融合的公园网络体系营建 |
7.2.5 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 |
7.2.6 探索公平导向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存量更新视角下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TOD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困境:各个城市交通与用地协同问题突出 |
1.1.2 趋势:存量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
1.1.3 机遇:TOD概念以及国内实践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预期创新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预期创新点 |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概念界定 |
1.4.1 TOD |
1.4.2 存量更新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TOD模式与存量更新的理论研究 |
2.1 TOD模式的相关内容 |
2.1.1 文献综述 |
2.1.2 TOD基本原则与功能结构 |
2.1.3 TOD站点的类型划分 |
2.1.4 TOD站点的影响范围 |
2.2 存量更新的相关内容 |
2.2.1 文献综述 |
2.2.2 存量用地的内涵 |
2.2.3 存量用地的一般特征 |
2.3 TOD开发与存量更新的协同机制研究 |
2.3.1 文献综述 |
2.3.2 TOD开发与存量更新的内在联系 |
2.3.3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存量用地的特征 |
2.3.4 TOD模式与存量更新协调发展的挑战 |
2.3.5 TOD模式与存量更新的一体化开发重点 |
2.4 TOD模式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 |
2.4.2 香港——旧区活化与TOD实施一体化框架 |
2.4.3 深圳——“TOD+更新”一体化统筹单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天津市1 号线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潜力评定 |
3.1 天津市1 号线与周边用地开发的基本概况 |
3.1.1 天津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
3.1.2 天津市1 号地铁线基本概况 |
3.2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 |
3.2.1 土地再开发潜力评价的指标选择与确定 |
3.2.2 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潜力评价系统的建立 |
3.2.3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 |
3.2.4 开发潜力评价结果与分类 |
3.3 天津市1 号线周边用地开发潜力的量化分析 |
3.3.1 地块建设现状分析与评价 |
3.3.2 土地开发成本分析与评价 |
3.3.3 区位交通条件分析与评价 |
3.3.4 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潜力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1 号线TOD开发建设指引 |
4.1 TOD站点开发控制指标选择 |
4.1.1 指标选择原则 |
4.1.2 指标选择结果 |
4.2 TOD站点开发规定性指标确定 |
4.2.1 典型案例选取与原则 |
4.2.2 典型TOD案例的数据获取 |
4.2.3 数据相关性分析与取值 |
4.2.4 数据结论 |
4.3 TOD站点开发指导性指标确定 |
4.3.1 生活居住型TOD |
4.3.2 公共服务型TOD |
4.3.3 商业商务型TOD |
4.3.4 景观生态型TOD |
4.3.5 特质园区型TOD |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1 号线站点TOD开发模型 |
4.4.1 生活居住型TOD开发建设指引 |
4.4.2 公共服务型TOD开发建设指引 |
4.4.3 商业商务型TOD开发建设指引 |
4.4.4 景观生态型TOD开发建设指引 |
4.4.5 特质园区型TOD开发建设指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存量更新视角下TOD开发策略——以1 号线华山里站为例 |
5.1 华山里站概况 |
5.2 华山里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潜力评价 |
5.2.1 评价过程 |
5.2.2 评价结果 |
5.3 华山里站TOD开发策略 |
5.3.1 华山里站TOD开发原则 |
5.3.2 华山里站TOD类型确定 |
5.3.3 存量地块开发策略 |
5.3.4 华山里站TOD开发成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一)构建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 |
(二)提出了适宜天津市中心城区的TOD开发模型 |
(三)针对天津市华山里站提出具体的TOD开发策略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应优先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融合理念下沣西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D]. 宋心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D]. 王少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青岛老城区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D]. 郭迈科.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4]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6]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D]. 马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D]. 蔡籽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 安晓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杨丽娟. 重庆大学, 2020(02)
- [10]存量更新视角下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TOD模式研究[D]. 刘凯旋. 天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