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365名高一学生痤疮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樊浩东,温路路[1](2021)在《1199名高中生痤疮患病率、危险因素及Cardiff痤疮残疾指数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修水县中学生痤疮患病率、危险因素及生活质量。方法现场调查修水县某中学1 199名高一学生,并填写Cardiff痤疮残疾指数(CADI)问卷。结果 1 199名学生中,痤疮现患率为60.21%;痤疮现患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痤疮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女性(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成长地区、特应性疾病、痤疮家族史、每天睡眠时间<7 h、每周使用电脑时间≥12 h、大便干燥、爱吃甜味食品是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男性痤疮患者CADI得分明显低于女性(P<0.01)。CADI得分与轻度痤疮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但其与中重度痤疮无关(P>0.05)。结论修水县中学生痤疮现患率处于我国中等水平,其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特应性疾病、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痤疮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汪子贤[2](2021)在《基于门诊的我国区域温度敏感性疾病筛选及归因负担评估》文中认为背景:气候变化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增加死亡和发病的风险。国内外对于温度与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群死亡结局,综合分析我国多地区温度对多病种门诊量的影响少有报道。目的:分析我国18个区/县温度与门诊量的关系,定量估计极端温度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病因别门诊量的冷效应和热效应,筛选我国不同区域极端温度敏感性疾病。分析温度对不同性别和年龄别人群门诊量的影响,识别极端温度脆弱人群。评估极端温度敏感性疾病和脆弱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18个区/县每日门诊就诊资料、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两阶段方法进行分析。第一阶段,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拟合每个研究区/县温度一日门诊量的暴露反应关系。第二阶段,采用多元Meta回归分析合并各个区/县的效应,分析极端温度对不同病因别、性别和年龄别日门诊量的影响,识别极端温度敏感性疾病和脆弱人群。将研究地区划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析极端温度影响的区域差异。计算归因分值评估极端温度敏感性疾病和脆弱人群的归因风险。结果:1.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极端高温可增加总人群门诊风险,累积相对危险度为1.095(95%CI:1.021,1.175)。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伤害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54(95%CI:1.037,1.515)、1.128(95%CI:1.024,1.244)、1.103(1.029,1.393)、1.058(95%CI:1.002,1.119)、1.313(95%CI:1.063,1.621)和1.221(95%CI:1.044,1.426);对极端高温敏感的病种有:肠炎、尿石病,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518(95%CI:1.195,1.929)、1.373(95%CI:1.014,1.858)。对于总门诊,极端高温可增加温带季风气候地区人群门诊风险,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人群也易受到极端高温的影响,但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对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有肠炎、甲状腺疾患、尿石病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对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与肺炎、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2.极端低温敏感性疾病未观察到极端低温显着增加总人群门诊风险。对极端低温敏感的病种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肠炎,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76(95%CI:1.065,1.528)和1.480(95%CI:1.011,2.166)。未观察到极端低温显着增加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总门诊风险。对于各系统疾病,极端低温可显着增加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肠炎疾病的门诊风险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门诊风险。3.脆弱人群在性别、年龄别分层分析中,男性比女性更易受到极端高温影响,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20(95%CI:1.015,1.236)和1.075(95%CI:1.032,1.163);对极端高温敏感的年龄组依次为7~17岁、18~44岁和60~74岁,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81(95%CI:1.033,1.588)、1.119(95%CI:1.033,1.212)和1.089(95%CI:1.007,1.178)。未发现极端低温的显着影响。4.疾病负担归因高温和低温的AF值分别为3.613%和0.842%。对于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归因于中等高温的疾病负担最大,按AF值高低依次为尿石病,为7.204%,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3.954%、肠炎3.777%、泌尿生殖系统3.215%、呼吸系统疾病3.132%、伤害3.057%、消化系统疾病2.631%和内分泌系统疾病2.152%。归因于极端高温的疾病负担按AF值高低依次为尿石病2.686%、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833%、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1.798%、伤害1.512%、呼吸系统疾病1.295%、肠炎1.252%、内分泌系统疾病1.074%和消化系统1.015%。对于极端低温敏感性疾病,归因于中等低温的疾病负担最大,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归因疾病负担值最大,为4.231%,肠炎的归因疾病负担为3.654%。归因于极端低温的疾病负担依次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96%、肠炎0.749%。与女性相比,男性人群由高温造成的归因疾病负担更大。不同年龄别中,7~17岁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最大,其次是18~44岁、60~74岁、0~6岁人群。对于区域差异,在总门诊中,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由于高温造成的疾病负担占该地区总门诊量的4.533%,高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3.258%。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由于低温造成的疾病负担占该地区总门诊量的1.262%,高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0.408%。结论:极端温度可增加疾病的门诊风险。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伤害、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肠炎、尿石病。极端低温敏感性疾病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肠炎。高温的归因疾病负担大于低温。男性的归因疾病负担高于女性,7~17岁青少年为最敏感人群。极端温度对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门诊风险影响更大。
陈容生[3](2021)在《《管城硕记·正字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雨蓓[4](2021)在《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可以代代相传,具体表现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遗传基因和生活智慧。然而,由于气候和文化差异,起源于西方认知体系的舒适理论尚不能非常贴切地描述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中国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描述和提高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的经验,但是由于“文化壁垒”的存在和经验式方法的大量使用,这些经验很难被直接应用于舒适相关问题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基于这些经验,提出一种定量化的指标和描述手段将中国人独特的环境适应能力体现在舒适区上,来使得1)建筑设计者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的需求,因人施策;2)居住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和需求,并采取一些主动健康行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体质学采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深入探讨了结合中医体质学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形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动健康理念扩展构想,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明晰了时令性行为的内涵及其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潜能,并探讨了借鉴应用中医体质学的新视角对更合理地解释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所具有的科学意义,为开展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理论研究确定体质对环境可接受度个体差异影响的实证方法,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讨论了体质指标应用于舒适研究时的结论普适性和解释力。以中国北方的大连市和南方的南宁市办公环境为对象,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调控方式下不同体质人群的环境可接受度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研究,共计获得了1850份调查数据。通过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质影响的结论普适性分析发现,阳虚质(怕冷和怕风体质)得分和阴虚质(怕热和怕干体质)得分分别与热感觉投票、湿感觉投票和吹风感投票具有统计学相关性(0.02显着性水平)。二者可分别作为人员耐风、耐寒能力和耐干、耐热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此外,以性别为例对体质指标解释力的分析发现,体质指标可以提升环境适应能力解释力,如怕冷体质代谢率和皮肤温度较低,夏季自然通风工况下无明显闷热感,而42%的女性受试者为怕冷体质,故而该工况下温度可接受度比男性高30%。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得到了个人属性和热经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可能影响方式,以及不同体质人群环境适应能力依据。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段、性别、体重人群的体质具有趋同性,其可能原因为这些人群具有相似的生理机能和生活环境。通过探究热经历对体质的影响发现,热经历为S-N(原住地为南方,现居地为北方)和N-S(原住地为北方,现住地为南方)的受访者中,平和质(健康的、适应能力强的体质)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比S-S(一直居住在南方)类和N-N(一直居住在北方)类分别高12.7%和8.8%,偏颇质(亚健康体质)人群占比均显着较低(0.05显着性水平)。此外,本研究从多角度(热环境满意率、是否有明显寒冷感/闷热感、温度/湿度/风速可接受度、代谢率、皮肤温度、情绪、困倦度、工作效率)探讨了不同体质人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平和质在所有调查工况下环境适应能力和主动调节意识均较强;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适应能力差体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寒冷、闷热、干燥等环境的不适。最后,通过理论研究和实测调查,得到了不同体质人群的可接受温度范围(适应能力强体质为22.4~26.3℃,怕冷体质23.8~25.8℃,怕热体质为23.8~24.6℃)和环境适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实证依据的应用愿景。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针对使用体质指标对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的实证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实测地点受限,未来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丰富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角度。
蒋静[5](2019)在《便秘与痤疮的相关性研究及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便秘是以排便困难、大便干结为主要表现的肠道疾病,痤疮是以颜面部皮损为主要表现的的皮肤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便秘合并痤疮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便秘与痤疮是否具有相关性,二者是否存在联系机制,中药对便秘合并痤疮疗效如何,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一方面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治疗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疗效;另一方面通过动物实验构建便秘合并痤疮模型,并以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动物模型,探讨便秘与痤疮的相关性以及二者联系的机制,进而分析理气通便方治疗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可能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自拟理气通便方治疗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东方医院门诊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受试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口服自拟理气通便方,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片,统计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便秘评分、痤疮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分析两组便秘和痤疮的疗效差异及便秘与痤疮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完成病例29份,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便秘总评分、痤疮总评分、中医症状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便秘总有效率82.76%,对照组便秘总有效率72.4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痤疮总有效率79.31%,对照组总有效率58.6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便秘改善者中痤疮的总有效率均高于便秘无改善者中痤疮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与痤疮的临床疗效存在正相关性(r=0.57,p<0.05)。结论:自拟理气通便方治疗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临床疗效确切,便秘与痤疮的临床疗效存在联系。实验研究1.便秘与痤疮相关性实验研究目的:构建便秘合并痤疮动物模型,探讨便秘与痤疮的相关性及其联系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便秘组、痤疮组、便秘合并痤疮组(复合组)。构建便秘合并痤疮模型,观察动物一般情况、24小时粪便数量及重量、耳廓皮损大体形态及组织HE染色,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耳廓组织中TLR2与TLR4水平,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α、IL-2、IL-4、IL-6、IL-10及TNF-α含量,16s多样性检测粪便肠道菌群。结果:三组模型动物一般情况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复合组与便秘组、痤疮组均有差异;复合组、便秘组大鼠24小时粪便数量及重量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痤疮组大鼠24小时粪便数量及重量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复合组、痤疮组大鼠耳廓出现皮损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便秘组大鼠耳廓无皮损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便秘组、痤疮组、复合组大鼠血清中IL-1α、IL-2、IL-4、IL-6、TNF α含量均高于正常组,IL-10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大鼠血清中IL-1α、IL-2、IL-4、IL-6、TNF α含量高于痤疮组、便秘组,IL-10含量低于痤疮组、便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痤疮组大鼠耳廓组织中TLR2、TLR4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组大鼠耳廓组织中TLR2、TLR4水平均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复合组大鼠耳廓组织中TLR2、TLR4水平高于痤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组、复合组大鼠肠道菌群群落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均低于正常组;痤疮组大鼠肠道菌群群落的丰富度及多样性与正常组无差异;复合组大鼠肠道菌群群落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均低于痤疮组;复合组大鼠肠道菌群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与便秘组无差异;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在门、属水平上差异明显;TLR2、TLR4水平均与IL-1α、IL-4、IL-2、IL-6、TNF-α含量之间呈正相关性,与IL-10含量之间均呈负相关性;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软壁菌门丰度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存在相关性联系。结论:便秘合并痤疮模型构建成功,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联系便秘与痤疮的可能机制之一。2.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中药对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探讨中药改善便秘合并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40只),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中药各治疗组予中药低、中、高三种剂量灌胃,阳性对照组予莫沙必利灌胃,空白对照组予蒸馏水灌胃。观察治疗后动物一般情况、24小时粪便数量及重量、耳廓皮损及组织HE染色,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耳廓组织中TLR2与TLR4水平,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α、IL-2、IL-4、IL-6、IL-10及TNF-α含量,16s多样性检测粪便肠道菌群。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24小时粪便数量及重量、耳廓皮损及HE染色、炎性细胞因子含量、TLR2及TLR4水平、肠道菌群群落的丰富度及多样性、群落结构、门属水平物种丰度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中药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均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中药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24小时粪便数量多于空白对照组,粪便重量小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耳廓皮损、HE染色与空白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中药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1α、IL-2、IL-4、IL-6、TNF-α含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IL-10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TLR2、TLR4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群落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中药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群落结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明显;中药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在门、属水平上一些物种丰度与空白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大鼠模型的作用明显,能够显着改善便秘及痤疮的指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可能是中药改善便秘合并痤疮的作用机制之一。
张蕊[6](2018)在《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查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寻常型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损容性疾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及心理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很多痤疮患者认为饮食习惯是痤疮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但关于饮食和痤疮的关系多年来颇受争议。故本课题旨在调查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饮食及部分生活习惯并探讨其与寻常型痤疮发病的关系;探索饮食及部分生活习惯与寻常型痤疮不同中医分型的内在联系;为干预寻常型痤疮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017年04月至2018年01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并符合纳入条件的寻常型痤疮患者232例,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按性别、年龄1:1配比232例排除痤疮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将所有采集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232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中,男91例(39.2%),女141例(60.8%),男女比1:1.55,平均年龄24.00±5.19岁,以21~25岁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40.1%)。②痤疮严重程度Ⅰ级者75人(32.3%),Ⅱ级者103人(44.4%),Ⅲ级者44人(19.0%),Ⅳ级者10人(4.3%),明显Ⅰ级、Ⅱ级患者居多。③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皮肤类型、压力、入睡时间、全脂牛奶、脱脂牛奶、红肉类、蔬菜类、甜食、辛辣食物、油炸膨化类、奶油制品、水果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油性皮肤、熬夜、常饮全脂牛奶、常饮脱脂牛奶、常食红肉类、常食甜食为寻常型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OR>1);常食蔬菜类和常食水果类为寻常型痤疮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OR<1)。④本研究中寻常型痤疮中医证型构成由多到少依次为:湿热内蕴证90人(38.8%)、肺经风热证70人(30.2%)、肝气郁结证27人(11.6%)、冲任失调证23人(9.9%)、血瘀痰凝证22人(9.5%)。不同中医证型的痤疮严重程度的分级不同。血瘀痰凝证患者不常饮水、常食用烟熏烧烤、甜食的占比最高;湿热内蕴证型常食用奶油制品、红肉类、海鲜类、辛辣食物、油炸膨化类、奶茶的占比最高;肝气郁结证患者熬夜及压力大的占比均最高。结论:饮食及部分生活习惯与寻常型痤疮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油性皮肤、熬夜、常饮全脂牛奶、常饮脱脂牛奶、常食红肉类、常食甜食为该病的危险因素;常食蔬菜类和常食水果类为该病的保护因素。寻常型痤疮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以湿热内蕴证及肺经风热证为主,在防治痤疮的过程中,除了重视药物的治疗外,更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王文静[7](2017)在《糖尿病潜在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是一种多重危险因素相关性的慢性疾病,一旦患病则无法治愈,严重造成了众多居民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需要加强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同时目前糖尿病移动APP辅助用户健康管理渐渐兴起,但其产品涉及的风险评估、自我诊断功能并不完善,需要健全评价指标。本文结合自我感知和意识,抛开医护人员探究的角度,站在自我健康管理、自我诊断的角度上,以加强自我糖尿病一级预防,发掘嵌入移动端风险评估的新指标为目的出发识别与分析糖尿病潜在危险因素。为糖尿病一级预防策略和糖尿病移动APP产品评估风险指标提供新思路。文章根据医生专家的经验以及文献资料的数据支撑,使用Anylogic软件对糖尿病疾病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得出在正常血糖时期的一级预防是控制病症发展的关键阶段,接下来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鱼骨图的方法研究汇总整理增加糖尿病风险的潜在危险因素,同时使用实例调研的方式从社会、环境、日常生活习惯、身心特征状态四个方面分析某社区的主要潜在危险因素及其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该社区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肠胃和雄激素状况与家族高血糖病史相关。并比较分析三种不同血糖状态受访者的信息数据,得出主要潜在危险因素有家族高血糖病史、肠胃不佳、雄激素偏高、吃饭方式、超重肥胖持续年龄、不良情绪、作息习惯差、其他疾病、饮品含糖量高的饮料奶茶、就餐地点,而饮酒、吸烟、饥荒、营养不良、体检次数、自我健康评价、自我幸福评价等与高血糖无明显的联系。依据这些潜在危险因素影响,制定出针对该社区的一些预防策略,加强健康人群对糖尿病的认知和预防教育。本文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多种方法识别分析糖尿病潜在危险因素,对控制预防糖尿病病情和移动医疗APP的商业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冯丽莉,张睿,王湘,冯玄烨,王玥琦[8](2017)在《中医食疗在痤疮护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颜面、胸、背部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表现为粉刺(包括闭口及开口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临床上常伴有皮脂溢出增多,在中医中又名"肺风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类似于西医的"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困扰着许多年轻人的皮肤病,发病率为70%87%[1]。因此,针对痤疮的认识和研究是目前中西医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西医学方面,认为痤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多与雄激素、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环境因素及遗传等因素有关[2],临床上目前多采用药物
皮佩瑶[9](2016)在《饮食不节与寻常痤疮治疗的相关性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痤疮,又名肺风粉刺,酒刺、面疱等,多由于嗜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物、七情内伤等原因导致。痤疮易反复发作,或痒或痛,甚至有可能产生凹陷及增生性瘢痕,从而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带来诸多精神、生活方面的烦恼与痛苦。痤疮虽发病于皮肤表面,但痤疮的发病与机体营卫气血、经络脏腑息息相关,为热、湿、风、痰、瘀等内在致病因素外发体表,病位在内主要为肺胃,在外为肌腠,大多为实证。西医认为痤疮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微生物侵袭、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西医通常通过内服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具有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的药物如抗雄激素类药及口服避孕药、维A酸类药物,对皮损处行物理疗法或光疗法等治疗方法治疗。中医对痤疮的治疗疗效显着,具有不良反应较小,患者依从性强等特点。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多种多样,治疗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常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刺、石膏倒膜、刺络拔罐等方法,多数医家倾向于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医中药的特色,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痤疮的临床治愈率。虽然各个医家对痤疮的致病与治疗方案各有所侧重,但都认可本病是内因、外因共同致病,内因或由饮食失节,或由七情内伤,导致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异常,产生热、瘀、痰、虚、湿等的病理变化,遇外因引动,发为痤疮。临床根据痤疮产生的病因进行辨证论治的治疗。目的:饮食不节属于痤疮的致病因素之一,通过对痤疮与饮食不节关系的古代及现代文献搜索,希望找出有关饮食不节致痤疮的明确认识。探寻痤疮的忌口规律。从先秦开始即有对食疗治病的论述,食疗治疗痤疮副作用小且方便易行。但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单靠食疗是无法起到治愈疾病的效果,此时就应当采取中医药治疗的方法。食疗是通过饮食入胃,通过脾胃的运化吸收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痤疮的中医治疗,从脾胃论治也具有意义,通过对近十年来现代文献数据的统计,探寻痤疮与脾胃的关系。从致病、减轻痤疮发展、中医药治疗方面系统的研究痤疮与脾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挑选出痤疮与饮食不节、忌口、食疗药膳、中医辨证论治相关文献研究,探寻痤疮与饮食不节的相关性;痤疮的忌口,痤疮食疗药膳、中医治疗痤疮与脾胃的相关性。结论:饮食不节如过食油腻、辛辣、高糖、高脂、甜食、咸味、饮酒等与痤疮的致病存在一定的关系。中医认为饮食不节会损伤脾胃、积湿生热,上犯于面发为痤疮。西医认为饮食不节可通过对机体的代谢的影响增加痤疮的发病机率,但其机制未完全明确,还需进一步的观察研究。并且,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痤疮的发病与饮食不节存在一定的关系。忌口是指与疾病、治疗有关的饮食禁忌。痤疮患者应忌食高脂、高糖、辛辣之品、鱼、虾、羊肉等的腥发之物以及酒这类易产生刺激的食品。中医食疗历史悠久,具有疗效显着、施用范围广、毒副作用低等特点。痤疮的食疗应根据痤疮的病因进行治疗。食疗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故痤疮的中药治疗也非常重要。通过统计发现,痤疮的治疗主要为清热泻火。过用清热泻火药物会损伤脾胃,故在用药时可适当加入固护脾胃、理气助消化的药物,对于过用苦寒药物治疗致使脾胃之气大伤,阳气虚弱的患者,更应使用健脾的药物,只有脾胃之气得以恢复,治疗才会更有疗效,对于胃肠湿热型的痤疮,在清热除湿的同时也宜健运脾胃,对于气滞血瘀型的痤疮,应适当使用健脾理气药物疏理气机。脾胃居中焦,与各脏腑都有一定的关系,故从脾胃论治,是治疗痤疮的一个重要方面。
万春喜,黎炜,施歌,朱坤举,樊翌明[10](2015)在《湛江市中学生痤疮患病率、易感因素及生活质量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湛江市中学生痤疮患病率、易感因素及生活质量。方法对湛江市某中学1 271名高一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并填写Cardiff痤疮指数问卷(CADI)。结果 1 182名学生中,痤疮现患率为76.9%。回归分析显示痤疮家族史是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男、女生CAD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2±2.57)vs(3.18±2.49),P>0.05],但CADI得分与痤疮严重性之间呈显着正相关(r=0.349,P<0.01)。结论湛江市中学生痤疮现患率较高,痤疮家族史是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中重度痤疮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1365名高一学生痤疮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65名高一学生痤疮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1199名高中生痤疮患病率、危险因素及Cardiff痤疮残疾指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调查表内容 |
1.4 CADI问卷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2)基于门诊的我国区域温度敏感性疾病筛选及归因负担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全球及我国气候变化趋势 |
1.2 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极端温度对人群发病率的影响 |
1.3.2 极端温度与人群发病率关系的研究方法进展 |
1.3.3 极端温度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中温度暴露指标的选择 |
1.3.4 极端温度与人群发病率关系研究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材料 |
2.1 研究地区 |
2.2 数据收集 |
2.2.1 门诊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大气污染物数据 |
2.3 数据清理 |
2.3.1 气象数据 |
2.3.2 大气污染物数据 |
2.3.3 门诊数据 |
2.3.4 数据匹配 |
3 研究方法 |
3.1 描述性分析 |
3.2 时间序列分析 |
3.2.1 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
3.2.2 建立多元Meta回归模型 |
3.2.3 区域差异性比较 |
3.2.4 计算各区域极端温度导致的归因疾病负担 |
3.3 敏感性分析 |
4 结果 |
4.1 描述性分析 |
4.1.1 日平均温度分布 |
4.1.2 其他气象因素及大气污染物因素分布 |
4.1.3 门诊数据分布 |
4.2 敏感性疾病 |
4.2.1 暴露反应关系 |
4.2.2 单天滞后效应 |
4.2.3 累积滞后效应 |
4.3 脆弱人群 |
4.3.1 暴露反应关系 |
4.3.2 单天滞后效应 |
4.3.3 累积滞后效应 |
4.4 归因疾病负担评估 |
4.4.1 不同病因别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 |
4.4.2 不同性别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 |
4.4.3 不同年龄别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 |
4.4.4 归因疾病负担的区域差异 |
4.5 敏感性分析 |
5 讨论 |
5.1 环境温度与人群门诊量的暴露反应关系 |
5.2 极端温度对不同病因别疾病的影响 |
5.2.1 循环系统疾病 |
5.2.2 呼吸系统疾病 |
5.2.3 消化系统疾病 |
5.2.4 内分泌系统疾病 |
5.2.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5.2.6 伤害 |
5.2.7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
5.3 极端温度对总人群门诊影响及归因负担的区域差异 |
5.4 极端温度脆弱人群 |
5.5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中国气候与中国人的遗传性需求 |
1.1.2 舒适理论“本土化”势在必行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适应性舒适理论中的文化体现 |
1.2.2 舒适性个体差异研究进展 |
1.2.3 环境适应能力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实证方法理论基础 |
2.1 时令性行为对环境适应能力改善作用的生理学依据 |
2.1.1 适应性行为与时令性行为的界定 |
2.1.2 时令性行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潜能 |
2.1.3 时令性行为认知和应用现状 |
2.2 面向中国人的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分析理论基础——中医体质学 |
2.2.1 中医体质学的借鉴意义 |
2.2.2 不同体质人群生理和心理特征描述 |
2.2.3 实证研究采用的体质判别依据 |
2.3 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解释的独特视角 |
2.3.1 环境适应能力形成过程 |
2.3.2 环境对适应能力形成的作用 |
2.3.3 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性的研究方法 |
2.3.4 个人属性对环境适应能力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体质对环境可接受度个体差异影响的实证方法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设计 |
3.1.2 实施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 |
3.1.3 问卷回收 |
3.2 环境可接受度实测调查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问题讨论 |
3.4.1 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质影响的结论普适性分析 |
3.4.2 “体质”指标对温度可接受度性别差异解释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体质差异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 |
4.1 个人属性和热经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方式 |
4.1.1 个人属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4.1.2 热经历的影响 |
4.2 不同体质人群环境适应能力与潜在生理机制 |
4.2.1 体质得分与热/湿/风感觉投票的关联性 |
4.2.2 环境可接受度的体质差异性 |
4.2.3 适应性行为偏好的体质差异性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应用途径初探 |
5.1 不同体质受试者可接受温度范围 |
5.2 环境适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5.3 主动健康理念扩展构想 |
5.3.1 体质改善对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作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
5.3.2 个性化环境调控的主动健康行为引导算法框架 |
5.3.3 面向未来智慧人居的ACA-C算法应用设想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民间常见适应性机会 |
附录 B 中医体质学形成背景、基本原理、主要内涵和关键问题 |
附录 C 中医体质测评方法 |
附录 D 用于舒适性调查的主观评价量表 |
附录 E 居住者室内环境偏好与适应能力调查(夏季) |
附录 F 居住者室内环境偏好与适应能力调查(冬季) |
附录 G POMS情绪状态评价量表 |
附录 H 基于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的体质预测质量残差分布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便秘与痤疮的相关性研究及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便秘与痤疮关系研究概述 |
1 便秘与痤疮的概念 |
2 便秘与痤疮的关系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便秘的中医及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
1 便秘的诊断 |
2 中医治疗便秘的研究进展 |
3 现代医学治疗便秘的研究进展 |
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便秘与痤疮相关性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6)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查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寻常型痤疮的研究 |
1.1 古代医家对寻常型痤疮的认识 |
1.2 近现代名医对寻常型痤疮的认识与研究 |
1.3 寻常型痤疮的饮食调护 |
2. 现代医学对寻常型痤疮的研究进展 |
2.1 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
2.3 西医治法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调查内容及说明 |
2.4 诊断标准 |
2.5 痤疮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
2.6 皮肤类型诊断标准 |
2.7 纳入标准 |
2.8 排除标准 |
2.9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一般情况 |
3.2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
3.3 中医辨证分型调查 |
3.4 一般情况与中医分型 |
3.5 生活习惯与中医证型 |
3.6 饮食习惯与中医分型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一般情况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临床分级 |
2. 调查因素分析 |
2.1 皮肤类型 |
2.2 压力及睡眠 |
2.3 烟酒 |
2.4 饮食习惯 |
3. 中医辨证探讨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糖尿病潜在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
1.2.2 小结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与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
2.1 糖尿病基础理论 |
2.2 危险因素 |
2.3 系统动力学 |
2.3.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2.3.2 系统动力学应用 |
2.4 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
2.4.1 关联规则概念 |
2.4.2 关联规则的应用 |
2.4.3 关联规则挖掘的实现工具 |
第三章 糖尿病病症发展过程中预防控制阶段研究 |
3.1 糖尿病发生的机制和过程 |
3.1.1 糖尿病发生机制分析 |
3.1.2 糖尿病发生过程分析 |
3.2 基于系统动力学对控制病情阶段的研究 |
3.2.1 系统动力学模型流程图的建立 |
3.2.2 仿真模型参数的设定 |
3.2.3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2.5 仿真规则设计与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尿病预防控制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 |
4.1 糖尿病相关因素的汇总与整理 |
4.1.1 文献分析-糖尿病相关因素 |
4.1.2 鱼骨图-糖尿病潜在危险因素整理 |
4.2 基于调研的潜在危险因素筛选 |
4.3 调研与数据采集 |
4.3.1 问卷的设计及依据 |
4.3.2 数据预收集 |
4.3.3 问卷修正 |
4.3.4 数据采集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糖尿病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
5.1 关联规则分析 |
5.1.1 数据的预处理与转换 |
5.1.2 关联规则的结果分析 |
5.2 数据统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糖尿病APP分析对比情况 |
附录 B 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饮食不节与寻常痤疮治疗的相关性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
1. 痤疮的病因病机研究 |
2. 痤疮的中医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西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研究 |
2. 西医治法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饮食不节、食疗、从脾胃论治痤疮的文献研究 |
1. 饮食不节 |
1.1 饮食有节概念 |
1.2 饮食不节概念 |
1.3 饮食不节与痤疮理论研究 |
1.4 饮食不节与痤疮的临床研究 |
1.5 讨论 |
2. 忌口 |
3. 饮食疗法 |
3.1 食疗历史 |
3.2 食疗的概念 |
3.3 药食同源 |
3.4 痤疮的食疗 |
3.5 食疗局限性 |
4. 痤疮的用药规律及与脾胃相关性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药物的频次统计分析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湛江市中学生痤疮患病率、易感因素及生活质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和方法 |
1.1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调查表内容 |
1.4 Cardiff痤疮指数问卷(CADI)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1365名高一学生痤疮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1199名高中生痤疮患病率、危险因素及Cardiff痤疮残疾指数调查[J]. 樊浩东,温路路.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06)
- [2]基于门诊的我国区域温度敏感性疾病筛选及归因负担评估[D]. 汪子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管城硕记·正字通》研究[D]. 陈容生. 浙江大学, 2021
- [4]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D]. 刘雨蓓.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便秘与痤疮的相关性研究及自拟理气通便方干预气滞型便秘合并痤疮的研究[D]. 蒋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查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D]. 张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糖尿病潜在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D]. 王文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8]中医食疗在痤疮护理中的应用[A]. 冯丽莉,张睿,王湘,冯玄烨,王玥琦. 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论文资料汇编, 2017
- [9]饮食不节与寻常痤疮治疗的相关性文献研究[D]. 皮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湛江市中学生痤疮患病率、易感因素及生活质量调查[J]. 万春喜,黎炜,施歌,朱坤举,樊翌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