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重叠的若干问题:重叠(含叠用)、层次与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娜[1](2021)在《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山西阳曲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的特点。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讨论与句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参考语法的背景,阳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以及阳曲方言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阳曲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连读变调系统以及方言的文白异读情况。第三章讨论了阳曲话的词类和构词法,重点描写了方言附加式构词和重叠式构词,同时考察了合音词、分音词、逆序词等其他构词形式。第四章重点讨论人称代词、指示词、和疑问代词的语音形式及其句法功能。发现阳曲方言人称代词有专门的领属形式、指示词部分情况三分等特点。第五章主要讨论阳曲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及领属结构。区分外延性定语和内涵性定语,分别探讨了定中短语、指量短语、同位短语、联合短语等多种名词性短语。同时着重考察了方言领属结构特点。第六章考察方言谓词性短语,涉及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连谓短语、述补短语等各种类型。第七章讨论了阳曲话的简单句及其构成,同时在第六章的基础上对动词谓语句的各种句式作了描写。第八章考察了阳曲话的句类系统,重点考察疑问句系统。第九章主要介绍了阳曲方言的复杂句和复合句。先后探讨了补足语从句、定语从句、补语从句以及复句和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第十章关注阳曲方言的时体系统。第十一章讨论了阳曲方言的话题标记等问题。第十二章是全文的总结,对阳曲方言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杨丽婷[2](2021)在《剑川白语重叠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语是白族的共同语,隶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传统上将白语分为碧江(北部)、大理(南部)、剑川(中部)三大方言,剑川白语是剑川(中部)方言的典型代表。重叠是一种在剑川白语中广泛使用的语法手段,这也是剑川白语的一大特色。剑川白语中重叠现象格外丰富,其中尤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的表现最为显着。本文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积极展开田野调查,对剑川白语各词类的重叠式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且还从共时角度将剑川白语和其他汉藏语系方言点各词类的重叠式进行比较,归纳出剑川白语重叠式的特点。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剑川白语重叠式的自身特点,弥补剑川白语语法研究的不足,也有利于梳理白语重叠式的整体特征,还能为其它相关方言的类型学研究和重叠研究提供“点”的材料。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结语。其中,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剑川白语重叠的界定、选题缘由、音系、重叠现象相关研究以及研究对象、意义、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至第五章考察了剑川白语各类词的重叠,分别从构成形式、句法功能、语法意义、语用功能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描写。名词重叠式讨论了“AA、AAB、ABB”等六种形式;动词重叠式讨论“AA、AABB、ABAB”等六种形式;形容词重叠式讨论了“ABB、BAA、ABA”等六种形式;副词重叠讨论了“ABB、AABB、ABAB”等四种形式;量词重叠式讨论了“a44AA、a44+量词重叠+??44/a44+量词+a44+量词”等四种形式;拟声词重叠式讨论了“AAA式、ABAB式、AABB式”等四种形式。结语部分将剑川白语重叠式和普通话、汉藏语系藏缅、壮侗、苗瑶语族语言的重叠式进行比较,总结出剑川白语重叠式的特点。同时,梳理了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创新点之处在于研究思路创新和语料创新。研究思路创新,以往的剑川白语重叠式研究中,大多数只描写词类的构成形式,本文不仅以“三个平面语法观”为指导分析了剑川白语重叠式的句法、语用、语义方面的内容,还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理论将剑川白语重叠式和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重叠式进行比较,分析了剑川白语的共性和特性。语料创新,论文中的语料多为笔者发挥母语人优势,并结合实际田野调查所得。
刘欣[3](2020)在《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叠式以其生动的描写性、鲜明的音乐性和强烈的节奏感而被当代诗歌语言广泛运用。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丰富、灵活多样且极具个性。本文以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描写,旨在客观、全面地反映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其特征。全文共分六章,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重叠式进行了界定,对本文的语料来源与使用符号也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中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的重叠式进行穷尽式的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对各个词类重叠式结构形式、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三个方面的详尽描写,展现当代诗歌语言中各词类重叠式的面貌和特点。第三部分为总结(第六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整体面貌的描述和整体特点的梳理。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庞大,使用频率高,形容词占主导。它们形式多样,共有11种之多,但也排斥一些重叠形式的出现;句法位置灵活,多有易位;功能丰富,常可独立成行,作独立成分句;可以突破一般的语法限制,由此得到更为自由而灵活的运用。这些都是其相较于非韵文语体重叠式的独特之处。第四部分为结语,主要是对全文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邱瑞[4](2020)在《辽宁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盘锦方言的拟声词除表声音义外还有其他丰富的表义功能,在普通话以及其他非东北官话区的方言中都极为少见。从盘锦方言拟声词语义扩展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拟声词语义演变的特点,也可以考察目前类型学视角下拟声词表义等级序列的可行性。因此,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盘锦方言中拟声词表达多功能语义的用法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和分析,根据语法化理论推拟出盘锦方言拟声词语义演变的动因和路径,并用语义图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声音义和其他意义之间的亲疏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还从类型学视角对普通话、其他方言、国外语言中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的用法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寻找拟声词在演变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的语言共性和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用法的特点。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以下6章:第二章是盘锦方言拟声词的概说,大致介绍了盘锦方言中拟声词的形态特点,句法-语义功能。该章还说明了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声音义时存在儿化减量、变调增量的情况,较为详细地描写了拟声词语义演变中伴随的变调现象以及在拟声词重叠式表多功能语义用法中存在的语法变调情况。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动作义、事物义、反复持续义、情态义、性状程度义和性状义的用法。对有以上用法的拟声词的表义情况、组合能力逐个进行了举例说明和具体分析。第六章推拟了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的动因和演变的途径。演变动因主要从转喻机制、形态特点、自身声音特征、句法功能、语言主观性五个方面分析,并说明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的演变途径基本遵循以下方向:该章还在分析盘锦方言拟声词的用法后构建了盘锦方言拟声词的语义图,进一步讨论了声音义的演变情况。第七章通过跨语言的比较和分析考察了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用法中的特点和共性。该章说明了声音义在转指动作义和事物义时表现出的语言共性;在拟声词语义演变过程中,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盘锦方言拟声词表程度义和性状义时都具有自身的特色。
黄子颖[5](2020)在《梧州白话状貌词研究》文中指出“状貌词”是一种在语义上对形状、颜色、气味、动作等范畴进行描述,以特殊的语音和形式为特征的语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在梧州白话中,状貌词频繁出现于人们日常交际的口语对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词汇学、音韵学和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为指导,对梧州白话状貌词的形式和语音特征进行重点分析,并对这些状貌词的形式建构及蕴含的丰富的语义特征进行充分描述。本研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梧州白话状貌词有哪些结构模式?体现了哪些构词方式?(2)这些状貌词有哪些音韵特征?(3)它们具备哪些语义功能?研究发现:梧州白话状貌词的形式有六类,即ABB、BBA、AABB、AliAB、ABCc和AaBb。重叠法和加缀法是梧州白话状貌词中两种最显着的构词手段。在不同的构式中,重叠的基式也有所变化,但大部分为单音节语素的简单重叠,少数标记性的复杂重叠式能产性较低。音韵特征方面,梧州白话状貌词根据语音重叠特点可分为叠音式、变声式、变韵式双音格重叠式,双声式、叠韵式、双声叠韵式四音格重叠式等六种,成双的重叠格式使状貌词富有韵律感。另外,在状貌词的六对反义词中,具有高调表小、低调指大的语音象似性特征。在语义功能方面,梧州白话状貌词具有描摹功能、表增量和表主观功能。本文反映出梧州白话状貌词形式和语义的特殊性,对梧州白话乃至粤语方言在词汇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亦为状貌词的多样性和类型研究提供了例证。
王越[6](2020)在《沈阳方言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共分上中下三编十二章。绪论共分三小节,第一节为沈阳概况,第二节为东北方言研究综述及沈阳方言研究综述,第三节为本文研究目的、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上编为沈阳方言词类研究。从名词、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第一章名词,描写沈阳方言名词的构词法重叠、儿化和附加,以及对沈阳方言名词的特殊小类时间词和方位词进行描写,其中主要论述方位词“里”的再附缀化过程。第二章动词,描写动词的重叠,泛义动词“整”,以及动词“属于”—从包含动词发展为一个话语标记。第三章副词,描写沈阳方言中频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第四章介词与连词,描写沈阳方言介词系统和连词中的并列连词、选择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以及转折连词。中编为沈阳方言范畴分析。从指示范畴、情态范畴和程度范畴三个范畴进行论述。第五章指示范畴,描写人称指示和行为回指。第六章情态范畴,从情态词、和情态构式两个个方面描写了沈阳方言情态系统,情态词包括“愿意、得意、喜欢、愿意、指定、稀的、兴、待、敢是”9个情态词,情态构式包括“VC了、V得了、X得过儿了”3个情态构式。第七章程度范畴,从程度副词,程度补语以及拟声词的程度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程度副词包括“老、贼、精、黢、恶、瓦”9个程度副词,程度补语包括“去了、完了、老了、屁了、够呛”5给程度补语,具有程度性的拟声词包括“嗷嗷、哇哇、嘎嘎、呜呜”4个拟声词。下编为沈阳方言语法个案考查。第八章描写沈阳方言时间名词“前儿”和“头儿”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过程。第九章对沈阳方言“咱们”的人称包括性进行研究,沈阳方言“咱们”可用于表达排除性的语义,也就是“咱们”可以表达不包括听者的人称指称模式,条件是说出“咱们”的说话者必须同时确信听话者能够清楚辨识这个“咱们”表达的集合中的每个个体,即“咱们”的所指必须具有个体指称上的“可辨识性”。第十章对沈阳方言中介词悬空现象进行研究。本章描写沈阳方言介词悬空的现象,结合其他方言介词悬空的现象列出介词悬空的等级序列,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来谈介词悬空的制约条件。第十一章对沈阳方言“俩”进行研究,沈阳方言中“俩”有主观性用法,没有客观真值语义,不表双数“两个”,“俩”是沈阳方言里一个意外情态标记,给句子带来主观意外色彩,“俩”的演化过程是经过介词后相邻句位,意外情态语境重新分析,最后类推扩展完成。第十二章对沈阳方言情态词“能”的多样性用法及其演变进行研究。沈阳方言“能”从实义动词发展来,先出现动力情态用法,再发展出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用法,沈阳方言“能”的用法在汉语方言中具有独特性,但其演变符合世界语言发展规律,通过对沈阳方言“能”的个案描写,补充并细化现代汉语方言情态语义地图。结语和余论,指出本文主要观点与创新,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王蕾雅[7](2019)在《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的重叠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新加坡华语作为普通话的一种区域变体,与普通话一脉相承,二者呈现“异名同构”的关系,因其语言生态环境的复杂而独具特色。新加坡华文文学是长期居住于新加披的华人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新加坡华语的语言面貌。新加坡华语中的重叠现象与普通话相比,既有共性,又独具个性。因此,本文以文学作品为语料,以重叠现象为视角,来探析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重叠现象的特点。重叠是一种手段,既是语法平面上的构词手段,也是语用平面上的叠加手段,其本质都是重复。重叠的范围不局限于语素和词,可扩展至短语、句子。本文所讨论的重叠是广泛意义上的重叠,根据重叠所操作平面的不同,将重叠分为语法重叠和语用重叠。因此,本论文以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为语料,对华语文学作品中的差异较大语法重叠和语用重叠进行了描写、分析。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新加坡华语和重叠现象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研究对象及范围,阐明了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至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了语法重叠中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差异较大的5类重叠式:AA式、AAA式、AAAA式、AABB式、ABB式,从形式、构词范围、句法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着重分析了二者间的差异点,并对语法重叠的超常搭配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二章探讨了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语用重叠的类别和功能。按照构成形式和语义相近的程度,将语用重叠分为反复式、类义式、递进式、总分式四类。语用重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量范畴的增加、主观意义的增强及句篇组合功能。第三章总结了新加坡华语中的重叠特点,并从方言影响、象似性原理、羡余机制、文化认知心理及表达需求等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重叠的动因和理据。结语部分对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的重叠现象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辛慧[8](2018)在《从方言到流行语语气标记“哒”的功能性及其主观化》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电视、电影节目及网络刮起了"哒"旋风,"X哒"词语热极一时。"哒"最初源自方言,从方言到流行语格式"X哒",其演变历程中出现了主观化以及交互主观化。语气标记"哒"是一种陈述语气,其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两方面,是说话者对自己主观评估结果的再表述,是说话者主观性的增量表现。语言使用者通过使用"哒"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对方乐于接受自己传达的感情需求,从而实现说话者的交际目的。
丁彧藻,陈保亚[9](2018)在《对《科学》和《自然》上两个递归实验的质疑:基于对汉语母语者的测试》文中认为递归假说(Hauser,Chomsky&Fitch 2002)认为狭义的语言官能(FLN)只包括计算机制递归并为人类所独有。Fitch&Hauser(2004)对棉顶狨猴的实验支持了递归假说,而Gentner等人(2006)对欧椋鸟的实验否定了该假说。然而,两个实验使用了无意义的人工语音序列(AB)2和A2B2模式作为基线训练刺激材料,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主要体现为声音语符列内部离散单位的切分无法确定,从而无法划分其语法结构,因此也无从得知非人类的动物是否学会了中心内嵌递归的上下文无关文法。使用汉语中音节序列为(AB)2和A2B2模式的词语对汉语母语者的测试表明,母语者主要是采用了迭代的规则加工这两种模式,而不是中心内嵌递归的上下文无关文法。
宁柏慧[10](2018)在《昆明方言形容词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昆明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丰富,使用频率高。既包括重叠式形容词又包括形容词的重叠式,前者是构词重叠,后者是构形重叠,二者容易相混需加以区分。通过构词重叠,重叠式形容词可构成7个小类:ABB式、AABB式、ABAC式、A里AB式、A咪A眼式、老AA式、老A八A式;通过构形重叠,形容词的重叠式可构成5个小类:AA式、ABB式、AABB式、ABAB式、A了A式。重叠后语义色彩上多含中性或贬义少数含褒义,语法功能上多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二、关于重叠的若干问题:重叠(含叠用)、层次与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重叠的若干问题:重叠(含叠用)、层次与隐喻(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
1.1.1 参考语法及其研究综述 |
1.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阳曲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1.2.1 地理位置 |
1.2.2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阳曲方言研究概述 |
第四节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框架 |
1.4.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阳曲方言音系 |
第一节 阳曲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 |
2.1.2 韵母 |
2.1.3 声调 |
第二节 阳曲方言的连读变调系统 |
2.3.1 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 |
2.3.2 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三节 阳曲方言的文白异读 |
2.3.1 声母的文白异读 |
2.3.2 韵母的文白异读 |
2.3.3 部分没有规律的文白异读 |
第三章 构词与构形 |
第一节 词类概说 |
3.1.1 开放性词类 |
3.1.2 封闭性词类 |
第二节 复合式构词法 |
第三节 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1 名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2 动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3 形容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4 小结 |
第四节 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1 名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2 动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3 形容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4 量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5 副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6 拟声词和叹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7 代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第五节 其他构词与构形手段 |
3.5.1 合音词 |
3.5.2 分音词 |
3.5.3 变音别义构词与构形 |
3.5.4 逆序词 |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4.1.1 三身代词概说 |
4.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及意义 |
4.1.3 非三身代词 |
4.1.4 人称代词的语法化 |
4.1.5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二节 指示代词 |
4.2.1 指示代词的读音形式 |
4.2.2 指示代词的本体意义 |
4.2.3 指示代词的距离意义 |
4.2.4 指示代词的句法功能 |
4.2.5 指示代词的语法化 |
4.2.6 指示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4.3.1 疑问代词的形式与分类 |
4.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
5.1.1 定中短语 |
5.1.2 数量短语 |
5.1.3 指量短语 |
5.1.4 同位短语 |
5.1.5 联合短语 |
5.1.6 “的”字短语 |
5.1.7 方位短语 |
第二节 定语领属结构 |
5.2.1 阳曲方言领属结构的基本类型 |
5.2.2 身体器官/物品名词领属的特点 |
5.2.3 亲属关系领属的特点 |
5.2.4 .社会关系领属的特点 |
5.2.5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主谓短语 |
6.1.1 由“词+词”构成的主谓短语 |
6.1.2 由“词/短语+短语”构成的主谓短语 |
第二节 动宾短语 |
6.2.1 名词性宾语 |
6.2.2 谓词性宾语 |
6.2.3 双宾短语 |
6.2.4 离合词 |
第三节 状中短语 |
6.3.1 状中短语的类型 |
6.3.2 框式状语 |
第四节 中补短语 |
6.4.1 结果补语 |
6.4.2 程度补语 |
6.4.3 情态补语 |
6.4.4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
6.4.5 可能补语 |
6.4.6 时地补语 |
6.4.7 对“补语”的重新分析 |
第五节 联合短语 |
6.5.1 联合短语的结构 |
6.5.2 联合标记 |
第六节 连谓短语 |
第七节 兼语短语 |
第八节 介词短语 |
6.8.1 介词短语的类型 |
6.8.2 框式介词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7.1.1 完整句 |
7.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 |
7.2.1 “把”字句(处置式) |
7.2.2 “叫”字句(被动句) |
7.2.3 连谓句 |
7.2.4 兼语句 |
7.2.5 双宾句 |
7.2.6 存现句 |
7.2.7 领有句(“有”字句) |
7.2.8 系词句 |
7.2.9 比较句 |
7.2.10 比况句 |
7.2.11 “动”字句 |
小结 |
第八章 句类和语气 |
第一节 句类概说 |
8.1.1 陈述句(肯定句与否定句) |
8.1.2 祈使句 |
8.1.3 感叹句 |
第二节 疑问句 |
8.2.1 特指问 |
8.2.2 选择问 |
8.2.3 正反问 |
8.2.4 语调问句 |
8.2.5 疑问语气词问句 |
8.2.6 “是”问句 |
8.2.7 小结 |
第三节 语气和语气词 |
8.3.1 语调 |
8.3.2 语气词 |
小结 |
第九章 复杂句与复合句 |
第一节 从句 |
9.1.1 补足语从句 |
9.1.2 定语从句 |
9.1.3 补语从句 |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9.2.1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2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3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4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5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6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7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8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9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小结 |
第十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体范畴 |
10.1.1 起始体——开[k~h(?)e~(213)]/上[s(?)~(45)]/起[t(?)~hi~(312)] |
10.1.2 延续体——下去[xa~(45)k(?)~(22)] |
10.1.3 持续体——的_着[ti(?)~(22)] |
10.1.4 经历体——过[ku(?)~(45)] |
10.1.5 完成/实现体——咾[lɑu~(312)]/下[xa~(45)]/上[s(?)~(45)] |
10.1.6 短时体 |
第二节 时范畴 |
10.2.1 过去时 |
10.2.2 现在时 |
10.2.3 将来时 |
10.1.4 参照时间的转移 |
第三节 时和体的共现 |
10.3.1 过去时标记“来”和体标记的共现 |
10.3.2 现在时标记“咧”“嘞”和体标记的共现 |
10.3.3 将来时标记“呀”和体标记的共现 |
第四节 时标记与语气词 |
10.4.1 时标记单纯表语气 |
10.4.2 时制标记兼表语气 |
10.4.3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连用 |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标记 |
第一节 话题标记及其用法 |
11.1.1 来[l(?)e~0] |
11.1.2 嘞[l(?)~0] |
11.1.3 哇[va~0] |
11.1.4 散[s(?)~0] |
11.1.5 咾[lɑu~0] |
11.1.6 是[s(?)~0] |
11.1.7 还[x(?)~0] |
11.1.8 么[m(?)~(22)] |
11.1.9 呀[ia~0] |
11.1.10 伢[(?)ia~0] |
第二节 话题标记的连用 |
11.2.1 X+“是” |
11.2.2 X+“还” |
11.2.3 “伢”+X |
11.2.4 “来散”、“哇么”等 |
第三节 话题标记的来源 |
11.3.1 来源于语气词 |
11.3.2 来源于副词 |
11.3.3 来源于人称代词 |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语 |
12.1 本文的结论 |
12.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剑川白语重叠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剑川白语重叠的界定和选题缘由 |
一、剑川白语重叠的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剑川县地理及方言情况 |
一、剑川县人文地理情况 |
二、剑川县方言概况 |
第三节 剑川白语音系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四节 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一、现代汉语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 |
二、汉语方言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 |
三、藏缅语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 |
四、白语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本文相关说明 |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五、特殊符号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一、两字式 |
二、三字式 |
三、四字式 |
第二节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充当主语 |
二、充当宾语 |
三、充当定语 |
四、充当状语、独立语 |
第三节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小称 |
二、表量多 |
三、表程度深 |
第四节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一、凸显主观情态 |
二、增强形象色彩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剑川白语动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动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一、完全重叠式 |
二、不完全重叠式 |
第二节 剑川白语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充当主语 |
二、充当谓语 |
三、充当宾语 |
四、充当定语 |
五、充当状语 |
第三节 剑川白语词动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时量和动量 |
二、表动作强度轻 |
三、表随意轻松 |
第四节 剑川白语动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一、缓和功能 |
二、充当话题的功能 |
三、描摹功能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剑川白语形容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一、AA式 |
二、ABB式 |
三、BAA式 |
四、ABAC式 |
五、AABB式 |
六、ABAB式 |
第二节 剑川白语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充当谓语 |
二、充当定语 |
三、充当状语 |
四、充当补语 |
第三节 剑川白语词形容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程度义的“量” |
二、表状态义 |
第四节 剑川白语形容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一、充当焦点 |
二、表达主观评价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一、AA式 |
二、ABB式 |
三、AABB式 |
四、ABAB式 |
第二节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在句子中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在句类中的具体分布 |
第三节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增强“量”的语法意义 |
二、强调性语法意义 |
第四节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剑川白语其他词类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 |
一、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二、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四、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第二节 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 |
一、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二、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四、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剑川白语重叠式的比较 |
二、剑川白语重叠式的特征 |
三、本文存在的不足 |
四、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剑川白语重叠式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重叠式的界定 |
五、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形容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四、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章 动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动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单音节动词重叠式 |
二、双音节动词重叠式 |
小结 |
第二节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小结 |
第三节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示“量” |
二、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
三、表示轻松、随意的意味 |
四、表示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名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名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名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四章 副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副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副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副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五章 数词、量词重叠式 |
第一节 数词重叠式 |
一、数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数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数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二节 量词重叠式 |
一、量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量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六章 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特点 |
第一节 总体面貌 |
第二节 总体特点 |
一、结构形式特点 |
二、句法功能特点 |
三、语法意义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辽宁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盘锦市人文地理及其方言概况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主要方法 |
1.5 语料来源和相关说明 |
2 盘锦方言拟声词用法概说 |
2.1 盘锦方言拟声词的形态特点 |
2.2 盘锦方言拟声词的语音特点 |
2.3 盘锦方言拟声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动作义、事物义 |
3.1 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动作义 |
3.2 盘锦方言拟声词表事物义 |
3.3 本章小结 |
4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动作反复、持续义和情态义 |
4.1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动作反复、持续义 |
4.2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动作情态义 |
4.3 表动作反复、持续义和表动作情状义用法的分合 |
4.4 本章小结 |
5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性状的程度义和性状义 |
5.1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性状的程度义 |
5.2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性状义 |
5.3 本章小结 |
6 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的演变过程和动因 |
6.1 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动作义、事物义的演变过程和动因 |
6.2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多功能语义的演变过程和动因 |
6.3 盘锦方言拟声词的语义图 |
6.4 本章小结 |
7 用类型学视角看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的用法 |
7.1 拟声词表动作、事物义的用法 |
7.2 拟声词表反复、持续义的用法 |
7.3 拟声词表情态义的用法 |
7.4 拟声词表程度义的用法 |
7.5 拟声词表性质状态义的用法 |
7.6 类型学视角下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的表现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
8.2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梧州白话状貌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1.1 Introduction of ideophones |
1.1.2 Introduction of Wuzhou and Wuzhou variety of Cantonese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s of the present study |
1.3 Methodology |
1.3.1 Research questions |
1.3.2 Research methods |
1.3.3 Scop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
1.3.4 Data resources |
1.3.5 Major informants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ideophones abroad |
2.1.0 Evolution of definition |
2.1.1 Sound-symbolism |
2.1.2 Typology |
2.1.3 Other studies |
2.2 Domestic studies on ideophones |
Chapter 3 Formation Patterns of Ideophones in Wuzhou Variety of Cantonese |
3.1 ABB |
3.1.1 Adjective+BB |
3.1.2 Noun+BB |
3.1.3 Verb+BB |
3.2 BBA |
3.2.1 BB+Verb |
3.2.2 BB+Noun |
3.2.3 B+Adjectives |
3.3 AABB |
3.3.1 AABB in full reduplication |
3.3.2 AABB in chiming reduplication |
3.4 AliAB |
3.5 ABCc |
3.6 AaBb |
Chaper 4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Ideophones in Wuzhou Variety of Cantonese |
4.1 Phonetic patterns of the reduplicated form |
4.1.1 Regular patterns |
4.1.2 Irregular patterns |
4.2 Sound-symbolism of ideophones in Wuzhou variety of Cantonese |
Chapter 5 Semantic Functions of Ideophones in Wuzhou Variety of Cantonese |
5.1 Descriptiveness |
5.1.1 Description of sounds |
5.1.2 Description of situation |
5.1.3 Description of manner |
5.1.4 Description of sense |
5.1.5 Description of appearance |
5.2 Increase of quantity |
5.3 Subjectiveness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Innovations and limit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Acknowledgement |
(6)沈阳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沈阳概况 |
1.1 地理人口 |
1.2 沈阳城的建城史 |
1.3 移民史 |
1.4 沈阳方言的音系 |
二、研究综述 |
2.1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 |
2.2 沈阳方言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计划及相关说明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语料来源 |
3.4 体例说明 |
上编 词类研究 |
第一章 名词 |
一、名词的构词法 |
1.1 重叠 |
1.2 儿化 |
1.3 附加 |
二、特殊名词 |
2.1 时间词 |
2.2 方位词 |
第二章 动词 |
一、动词重叠 |
1.1 VV1 |
1.2 VV2 |
1.3 VV+语气词 |
1.4 VV+的 |
1.5 VP不 VP的 |
1.6 V巴 V巴 |
二、泛义动词“整”的分析 |
2.1 “整”的语义 |
2.2 “整”突显宾语、补语 |
三、动词“属于”-从动词到话语标记 |
3.1 沈阳方言“属于”的意义 |
3.2 “属于”语义发展的句法环境 |
第三章 副词 |
一、频率副词 |
1.1 盯价儿 |
1.2 紧着 |
1.3 直个劲儿/一个劲儿 |
1.4 回回 |
1.5 不离儿 |
二、时间副词 |
2.1 成天价/整天价/黑天白天价 |
2.2 就手儿 |
三、范围副词 |
3.1 一抹儿 |
3.2 整个楞儿 |
四、语气副词 |
4.1 坐地根儿 |
4.2 到了 |
4.3 亏了(的) |
第四章 介词和连词 |
一、介词 |
1.1 时间处所 |
1.2 施事受事 |
1.3 比较关涉 |
1.4 工具方式 |
1.5 原因目的 |
二、连词 |
2.1 并列连词 |
2.2 顺承连词 |
2.3 选择连词 |
2.4 因果连词 |
2.5 假设连词 |
2.6 条件连词 |
2.7 转折连词 |
中编 范畴分析 |
第五章 指示范畴 |
一、人称指示 |
1.1 三身代词 |
1.2 反身代词 |
1.3 旁指代词 |
1.4 统称代词 |
1.5 非实指不定代词 |
1.6 人称代词的数 |
二、行为回指 |
2.1 代动词“的”的性质 |
2.2 代动词“的”的用法 |
第六章 情态范畴 |
一、情态词 |
1.1 愿意 |
1.2 喜欢 |
1.3 稀的 |
1.4 得意 |
1.5 兴 |
1.6 兴是、兴许 |
1.7 待 |
1.8 指定 |
1.9 敢是 |
二、情态构式 |
2.1 (能)VC了 |
2.2 V得了 |
2.3 X得过儿了 |
第七章 程度范畴 |
一、程度副词 |
1.1 老 |
1.2 贼 |
1.3 精、黢、恶、瓦 |
二、程度补语 |
2.1 去了 |
2.2 完了 |
2.3 屁了 |
2.4 老了 |
2.5 够呛 |
三、拟声词的程度性质 |
3.1 嗷嗷 |
3.2 嘎嘎 |
3.3 哇哇 |
3.4 呜呜 |
3.5 程度结构“拟声副词+的” |
下编 个案考察 |
第八章 沈阳方言时间词“前儿”和“头”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过程 |
一、引言 |
二、“前儿”和“头”的意义和用法 |
2.1 “前儿”的意义和用法 |
2.2 “头”的意义和用法 |
2.3 “前儿”和“头”的区别 |
三、“前儿”和“头”的语法化机制 |
3.1 “前儿”的语法化过程 |
3.2 “头”的语法化过程 |
四、“前”“头”的语法化途径 |
4.1 由空间到时间 |
4.2 由具体到抽象 |
4.3 由时间到假设 |
五、结语 |
第九章 沈阳方言“咱们”的排除性指称模式——兼谈可辨识指标在人称范畴上的体现 |
一、引言 |
二、“咱们”的人称包括性 |
2.1 “咱们”[1+2]型人称指称模式 |
2.2 “咱们”[1+2→1/2]——人称偏转及其与同盟性的互动 |
2.3 “咱们”[1+3]型人称指称模式 |
三、可辨识限制条件与“咱们-我们”对立格局 |
3.1 “咱们—我们”对立格局 |
3.2 可辨识限制条件在人称代词中的表现 |
四、早期材料反映的“咱们”的人称包括性 |
4.1 《新编五代史平话》 |
4.2 《老乞大》 |
4.3 《中华正音(骑着一匹)》 |
4.4 《你呢贵姓》 |
4.5 《华音启蒙》 |
4.6 县志材料 |
五、从区域共性看“咱们”的排除性指称模式 |
六、结语 |
第十章 沈阳方言中的介词悬空现象及其制约条件 |
一、引言 |
二、沈阳方言中介词悬空的表现 |
2.1 介词悬空的三种原因 |
2.2 沈阳方言的介词悬空 |
2.3 介词悬空蕴含共性 |
三、介词悬空的制约因素 |
3.1 句法制约 |
3.2 语义制约 |
3.3 语用制约 |
四、结语 |
第十一章 沈阳方言“NP俩”的主观性用法及其演化历程 |
一、引言 |
二、“俩”的意义与分布 |
2.1 “俩”意义 |
2.2 “俩”的句法分布 |
2.3 “俩”的语境选择 |
三、“俩”的演化过程 |
3.1 相邻句位 |
3.2 重新分析 |
3.3 类推扩展 |
四、“俩”的类型学意义 |
五、结语 |
第十二章 沈阳方言“能”的性质和用法的多样性 |
一、引言 |
二、沈阳方言“能”性质的多样性 |
2.1 动词 |
2.2 情态动词 |
三、沈阳方言“能”用法的多样性 |
3.1 “能”对其后成分X的选择 |
3.2 “能”与体标记的互动情况 |
四、“能”的来源与发展途径 |
五、结语 |
结语和余论 |
一、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的重叠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2.1 新加坡华语研究综述 |
0.2.2 重叠研究综述 |
0.2.3 研究不足及本文研究的问题 |
0.3 本文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0.3.1 语料来源 |
0.3.2 研究方法 |
1.新加坡华语作品中语法重叠分析 |
1.1 AA式及其扩展式 |
1.1.1 AA式 |
1.1.2 AAA式 |
1.1.3 AAAA式 |
1.2 AABB式 |
1.2.1 AB成词 |
1.2.2 AB不成词 |
1.3 ABB式 |
1.3.1 AB+B→AB(B) |
1.3.2 A+BB→(A)BB |
1.4 语法重叠搭配的语义偏离现象 |
2.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语用重叠的类别与功能 |
2.1 形式分类 |
2.1.1 反复式 |
2.1.2 类义式 |
2.1.3 递进式 |
2.1.4 总分式 |
2.2 功能分析 |
2.2.1 量范畴的增加 |
2.2.2 主观意义的增强 |
2.2.3 句篇的衔接组合 |
3.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重叠特点及动因分析 |
3.1 重叠特点 |
3.2 动因分析 |
3.2.1 方言影响 |
3.2.2 象似性原理 |
3.2.3 羡余机制 |
3.2.4 文化认知 |
3.2.5 表达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8)从方言到流行语语气标记“哒”的功能性及其主观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哒”的由来———方言中的“哒” |
(一) 动态助词 |
(二) 语气词 |
二语气标记“哒”的语用背景及其功能性 |
三语气标记“哒”的主观化 |
(一) 方言“哒”为普通话语气标记“哒”所提供的基础条件 |
(二) “么么哒”格式及语用背景对其功能性发展的作用 |
(三) “萌萌哒”“X哒”对其功能性的巩固。 |
(9)对《科学》和《自然》上两个递归实验的质疑:基于对汉语母语者的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 递归假说 |
2.《科学》和《自然》上的递归行为学实验 |
2.1《科学》和《自然》上的递归实验 |
2.2 两个实验的缺陷 |
3. 对汉语母语者的测试 |
3.1 测试设计 |
3.2 测试结果 |
3.3 讨论 |
4. 结语 |
(10)昆明方言形容词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与重叠式形容词 |
(一) ABB式 |
1. A+BB1 |
2. A+BB2 |
3. A+BB3 |
(二) AABB式 |
(三) ABAC式 |
(四) A里AB式 |
(五) A咪A眼式 |
(六) 老AA式 |
(七) 老A八A式 |
三、构形重叠与形容词的重叠式 |
(一) AA式 |
(二) ABB式 |
(三) AABB式 |
(四) ABAB式 |
(五) A了A式 |
四、各重叠式的语义色彩及语法功能 |
(一) 语义色彩 |
(二) 语法功能 |
1. 做谓语 |
(二) 做定语 |
(三) 做状语 |
(四) 做补语 |
四、关于重叠的若干问题:重叠(含叠用)、层次与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D]. 马丽娜. 山西大学, 2021
- [2]剑川白语重叠式研究[D]. 杨丽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D]. 刘欣. 青岛大学, 2020(02)
- [4]辽宁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研究[D]. 邱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梧州白话状貌词研究[D]. 黄子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沈阳方言语法研究[D]. 王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新加坡华语文学作品中的重叠现象研究[D]. 王蕾雅. 西南大学, 2019(01)
- [8]从方言到流行语语气标记“哒”的功能性及其主观化[J]. 辛慧.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 [9]对《科学》和《自然》上两个递归实验的质疑:基于对汉语母语者的测试[J]. 丁彧藻,陈保亚.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5)
- [10]昆明方言形容词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探析[J]. 宁柏慧.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