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三七总皂苷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1](2021)在《三七总皂苷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1前言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相关文字记载首见于明代异远真人的《救伤秘旨跌损妙方》[1],其中记载"参三七"组方40条,广泛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等疾病。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2]中指出三七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3]中补充记载了三七的补益作用,认为"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目前已从三七中分离、提取、鉴定出了百余种化合物,基本阐明了三七中主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其中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
郝晨伟,李正翔,张铭慧,韩滨[2](2021)在《丹参及其配伍制剂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些年来,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及其制剂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结合近10年的文献报道,从丹参化学成分、丹参提取物、丹参单方、丹参的配伍制剂4个方面总结分析丹参及其制剂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丹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基础。
张臻[3](2021)在《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中成药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CI-AKI)的防治作用,为丹红注射液预防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96例就诊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诊断为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按照就诊顺序,采用SPSS随机数字表分为丹红组和水化组,各48例。在住院期间按照相关诊疗指南给予两组患者基础用药,水化组于术前至少12h,以0.5m L/(kg·h)的速度,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持至术后12-24h。丹红组于术前至少12h,以0.5m L/(kg·h)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丹红注射液40ml维持至术后12-24h。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检测术前、术后24h、48h、72h血清肌酐(Scr)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检测术前、术后48h血浆脑钠肽(BNP)。根据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CI-AKI)的发生率及肾功能、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最终83例有效病例纳入统计,其中丹红组42例,水化组4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组患者术后CI-AKI的发生率为2.4%,水化组患者术后CI-AKI的发生率为19.5%,两组患者CI-AKI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降低(P<0.05),但丹红组术后48h、72h血清肌酐水平低于水化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高于水化组(P<0.05)。两组术前血浆脑钠肽水平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P<0.05),而丹红组血浆脑钠肽水平低于水化组(P<0.05)。结论:1.丹红注射液可能对降低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改善肾功能有一定的作用;2.与单纯水化相比,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IAKI的发生率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水化有增加心力衰竭加重的风险,丹红注射液可能对心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需基于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证据。
陈寅萤,李华,吴萍,王忠,王阶[4](2021)在《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中药注射剂因起效迅速、疗效显着、使用方便等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丹红注射液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丹红注射液由丹参与红花2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主要含有酚酸类、丹参酮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具有显着疗效,是中医"脑心同治"的代表药物,其药理作用涉及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性、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血管新生、保护血管内皮、抗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系统、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另有一些研究也从不同程度上阐释了丹红注射液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与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发挥保护作用,但仍有一些未知的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笔者拟梳理当前丹红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研究情况,以及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多靶点、多通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介绍丹红注射液最新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姜辉,顾胜龙,张玉婷,凡畅[5](2020)在《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黄芪为补气之圣药,是中医临床常用之品,药用历史久远,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免疫、保护心血管与神经系统、抗肿瘤、护肝、降糖、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应以临床疗效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临床相关研究,以期加快黄芪及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
刘大胜[6](2020)在《真实世界下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高概念、大数据时代,创新意识与原创思维得到高度重视,海量医疗数据的产生对医学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中医药学以天人相应、形神一体的思维模式与真实世界研究注重临床实际情况的理念不谋而合。将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有效地融入到中医药的诊治规律及精准化方药的探索中,使中医原创思维与形象思维、具象思维、逻辑思维相结合,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思路。顽固性高血压病(Resistanthypertension,RH)作为临床中常见、高发、难治性疾病,病情复杂、病程长,易引发心、脑、肾等多脏器的并发症,尤其容易引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目前中西医均未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使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认为RH多为虚实夹杂,主要体现在疾病日久,脏腑受损,阴阳气血失调,同时风、火、痰、瘀等相互兼夹,临床辨证困难。如何在真实世界下研究RH的诊治规律及其合并MACE的相关因素,克服辨证论治存在的客观证据欠缺与治疗方药缺乏精细的不足,逐步理清“病-症-证-药”之间的关系,实现由“症-药”的精准化用药思路以指导临床,提高诊治效果,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1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索中医药诊治RH过程中“病-症-证-药”的精准化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的形成方法,初步明确精准化方法的关键技术和适用范围,为中医辨证论治中由“症-药”的精准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2研究内容2.1研究真实世界下RH“病-证-药”的诊疗规律,比较RH无不良事件人群(RH人群)和RH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人群(RH+MACE人群)的中西医诊断和用药规律的差异,探索RH的核心病机及处方思路;2.2通过GBM和XGBoost算法筛选RH患者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针对关键相关因素挖掘其与用药及中医证素的关联,结合相关因素对MACE发生的影响率,挖掘“症-证”“症-药”的规律,探索由“症-药”的精准用药方法的形成过程。3研究方案3.1真实世界下中西医诊治顽固性高血压病“病-证-药”的规律研究3.1.1病例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HIS系统中2015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的门诊和住院的RH患者。主要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诊断信息(西医病名、中医病名、中医证类)、西药信息、中药信息。3.1.2设计类型本研究属于真实世界研究下的横断面研究。3.1.3目标人群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高血压患者常伴发的不良事件对其分类,主要分为RH无不良事件人群(RH人群)和RH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人群(RH+MACE人群)。3.1.4研究方法(1)RH总人群诊治规律挖掘:对RH总人群进行基本信息描述,然后对西医诊断名、西药及其分类、中医证素、中药等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分析,挖掘中西医核心诊断及用药,结合中医理论,对挖掘结果进行诊疗规律分析;(2)两类人群诊治规律比较:对RH人群和RH+MACE人群分别采用关联规则的方法挖掘西医诊断、西药用药及分类、中医证素、中药、中医证素与中药之间的规律,分析两类人群核心诊断及用药规律的差异,总结两类人群的病理特点和用药思路,为下一步精准用药研究提供基础。3.1.5统计方法本研究使用R3.6.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一般统计方法、基线分析、关联分析等。3.2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关键“症-药”的方法研究3.2.1病例来源此研究内容需用完整电子病历信息,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住院治疗的RH患者中RH无不良事件人群(RH人群)与RH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人群(RH+MACE人群)。主要信息包括HIS系统中的诊断、用药信息及EMR系统中的电子病历信息。3.2.2设计类型本研究采用真实世界中回顾性研究的设计,选取患者首次明确诊断为RH的病历记录进行研究。3.2.3目标人群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高血压患者常伴发的不良事件分为RH人群和RH+MACE人群。3.2.4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以提升树算法中的GBM、XGBoost两种算法筛选相关因素,并用关联规则分析主要相关因素与中西药、中医证素的关联,初步明确针对主要相关因素使用的中药,以期达到由“症-药”的精准用药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1)构建RH人群与RH+MACE人群相关因素变量的筛选方法。①建立RH个体发生MACE概率的目标函数:引入对数似然比,构建RH个体发生MACE概率的对数函数g(X),X表示影响RH个体发生MACE的因素。②构建MACE目标函数的多个单棵回归树模型:采用自适应算法,自动将RH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合并疾病等多个维度的相关因素作为协变量不断引入MACE的目标函数g(X),构建多个单棵回归树模型,直至模型中含有交互阶数K个相关因素。(2)确定RH个体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估算MACE目标函数g(X)的初始值,通过Boosting算法,对多个单棵回归树模型进行线性相加,通过不断调整模型残差,确定RH个体发生MACE相关因素。(3)建立RH+MACE主要相关因素由“症-药”的形成方法。针对RH+MACE的主要相关因素,如头晕、胸闷等,利用关联规则的方法挖掘与其关联的核心证素与药对,分析其治疗相关因素的理论基础,得到针对相关因素的由“症-药”的精准用药。(4)建立RH与RH+MACE个体的分类模型。估算MACE目标函数g(X)的初始值,通过Boosting算法的不断迭代,将多个单棵回归树模型进行线性组合,估算RH个体分类到RH+MACE人群的概率。(5)结合关键“症-药”的结果识别相关因素对RH分类模型的影响。假设方药对相关因素有效,去掉对应的相关因素,再次对RH个体进行概率估算,根据概率变化识别这一相关因素对RH引发MACE结局的重要性,指导临床用药的精准性。3.2.5统计方法本研究以R3.6.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使用提升树算法中的GBM、XGBoost算法筛选相关变量,其他统计方法包括基线分析、一般统计分析等。4研究结果4.1真实世界下中西医诊治顽固性高血压病“病-证-药”的规律研究4.1.1研究人群根据RH的筛选流程,共筛选2015年1月2日-2019年11月5日的RH门诊及住院患者总人群4753例,其中RH人群807例,RH+MACE人群3319例。4.1.2年龄与性别RH总人群中,60岁以下RH患者男性多于女性,60岁及以上患者女性发病率逐渐上升,出现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P<0.001)。两类人群中,RH人群半数以上集中在60岁以下(53.4%),RH+MACE人群大多数集中在60岁及以上(74.8%)(P<0.001)。两类人群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4.1.3西医诊断名及相关疾病分析RH总人群中,共出现西医诊断名3306个。根据提升度>1,关联分析发现血脂代谢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性较强(385例,置信度96.98%),高血压3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心脏病、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联性较强(关联节点多)。两类人群中,RH人群关联疾病以高脂血症、糖尿病、关节痛等为主(关联节点多);RH+MACE人群关联疾病以高血压3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主(关联节点多)。4.1.4中医诊断名及中医证类分析RH总人群中,中医诊断名以胸痹、失眠、心衰病、胸痹心痛病等为主,中医证类以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痰瘀互结、气阴两虚为主。4.1.5中医证素名及证素相关分析RH总人群中,中医病位以肝、脾、肾为主,“肺-心-经络”提升度较高(13.6154)。“气虚、血瘀、痰”为核心证素,“气虚-血瘀(支持度27.33%,置信度67.69%)”“痰-血瘀(支持度22.95%,置信度72.78%)”的支持度与置信度较高,说明“气虚血瘀”“痰瘀互结”是RH两个主要证类。两类人群中,RH+MACE人群病位在“心-肺-经络”之间关联度较RH高(提升度10.1916)。RH人群病素核心关联为气虚、血瘀、气滞、阴虚、阳亢;RH+MACE人群气虚、血瘀、痰、精亏、热等关联较高。4.1.6西药分类及药物相关分析RH总人群中,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使用频率最高(总人群占比>60%),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与其他降压药关联度最高(关联节点多)。两类人群中,RH+MACE人群使用呋塞米、螺内酯比RH人群高(关联节点多),酒石酸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也比RH人群高(关联节点多)。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为两类人群共同的常用药,RH+MACE人群调血脂药与其他药的关联高于RH人群(关联节点多)。4.1.7中药名及组方分析RH总人群中,以茯苓、竹茹、陈皮、半夏、甘草等利湿化痰药,黄芪、党参等补气药,丹参、赤芍、川芎、当归等活血药的频次及关联度高(支持度>5%,关联节点多)。两类人群中,茯苓、陈皮、半夏、白术等健脾祛痰药为两类人群共同核心处方。RH人群以天麻钩藤饮的思路明显,RH+MACE人群中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加丹参、川芎的思路明显(支持度>10%,关联节点多)。4.1.8中医证素与中药的相关分析两类人群中,RH人群以气虚、血瘀、阳亢为主,处方中阳亢与天麻钩藤饮,气虚与黄芪、白术、茯苓,血瘀与当归、川芎、赤芍等关联度高(支持度>3%,关联节点多)。RH+MACE人群中,痰证与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血瘀与丹参、川芎、当归,气虚与党参、白术的关联度高(支持度>5%,关联节点多)。4.2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关键“症-药”的方法研究4.2.1研究人群共纳入2015年4月27日-2019年10月25日电子病历信息完整的住院RH患者总人群2367例。其中RH无不良事件人群(RH人群)152例,RH+MACE人群1286例,共1438例患者。4.2.2一般信息(1)年龄特征:RH人群年龄均数及中位数均小于RH+MACE人群(P<0.001)。(2)性别、民族、婚姻、职业特征:两类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在RH+MACE人群高于RH人群。民族、婚姻无统计学差异(P>0.05)。(3)发病节气:雷达图显示,RH人群以霜降、寒露、处暑等节气较多,RH+MACE人群以寒露、处暑、立冬等节气较多。(4)一般体格检查:RH+MACE人群呼吸快于RH人群,RH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RH+MACE人群。身高、体重、BMI值、体温、心率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4.2.3两种提升树算法相关因素筛选结果(1)GBM算法:前15位相关因素为舒张压、既往高血压、既往脑梗死、收缩压、胸闷、年龄60岁及以上、年龄60岁以下、个人吸烟时间、心率、两目乏神、大便秘结、体温、憋喘、颈动脉硬化、性别。分类模型正确率89.25%,精度92.05%,灵敏度96.43%,ROC曲线的AUC值为0.851。(2)XGBoost算法:前15位相关因素为舒张压、年龄60岁以下、心率、收缩压、胸闷、性别、年龄60岁及以上、下肢水肿、老舌、大便秘结、既往高血压、高血压3级、既往脑梗死、两目乏神、憋喘。分类模型正确率93.4%,精度94.2%,灵敏度98.9%,ROC曲线的AUC值为0.897。(3)两种算法综合结果:舒张压、收缩压、年龄60岁及以上、年龄60岁以下、性别、既往高血压、既往脑梗死、心率、胸闷、两目乏神、大便秘结、憋喘等12个相关因素共同出现,结合临床特点,以胸闷、两目乏神、憋喘为主要症状进行“症-证”“症-药”的用药挖掘。4.2.4以症为主的相关因素“症-药”规律挖掘与分析(1)西药结果:“胸闷”与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等关联较高(关联节点多)。“两目乏神”与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关联较高(关联节点多),“憋喘”关联不明显。(2)中药结果:“胸闷”与半夏、陈皮、茯苓等利湿化痰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气健脾药,川芎、当归、赤芍等活血药关联较高(支持度>13%,关联节点多);“两目乏神”与黄芪、党参、甘草等补气健脾药,茯苓、陈皮等利湿化痰药,赤芍、当归、川芎等活血药关联较高(支持度>13%,关联节点多);“憋喘”关联不明显。组方配伍中发现半夏泻心汤、温胆汤、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芎芍胶囊等方剂配伍思想。(3)症状与证素结果:“胸闷、弦、腻、两目乏神、下肢水肿”与“血瘀”关联度高(支持度>13%,置信度>60%),“胸闷、下肢水肿、睡眠欠佳”与“气虚”关联度高(支持度>13%,置信度>55%),“胸闷、腻、弦”与“痰”关联度高(支持度>13%,置信度>55%);“两目乏神、面色少华、精神欠佳”与气虚关联度高(支持度>13%,置信度>47%),“两目乏神、精神欠佳、腻”与痰关联度高(支持度>14%,置信度>50%),“两目乏神、精神欠佳”与血瘀关联度高(支持度=13.22%,置信度=57.05%)。(4)“症-药”的精准用药:若“胸闷”合并“苔腻、脉滑”,可使用“半夏、陈皮、茯苓”;若“胸闷”合并“两目乏神、下肢水肿”,可使用“黄芪、丹参、白术、甘草”;若“胸闷”合并“脉弦、睡眠欠佳”,可使用“川芎、当归、赤芍”。若“两目乏神”合并“苔腻、脉滑”,可使用“茯苓、陈皮”;若“两目乏神”合并“脉弦、胸闷”,可使用“赤芍、当归、川芎”;若“两目乏神”合并“面色少华、精神欠佳”,可使用黄芪、党参、甘草。4.2.5以症为主的相关因素对RH+MACE的概率估算及重要性识别用20个相关因素的重要性绘制瀑布图发现最初对RH个体分类为RH+MACE人群的可能性为98.57%,在改善“胸闷”“两目乏神”两个主要相关因素后,可能性下降至94.78%。5结论5.1 RH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理性质以“风、火、痰、瘀、虚”为主。RH无不良事件时多为阴虚阳亢,风阳变动,兼有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后,痰瘀互结,蕴毒化火,阻遏气机,煎液伤津,“风、火、痰、瘀、虚”互为因果,病性更加复杂多变。5.2 RH治疗当虚实兼顾。RH无不良事件时应平肝、补气、祛痰,以天麻钩藤饮、当归补血汤、温胆汤等为主,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后,应补气活血、痰瘀同治,以当归补血汤、黄连温胆汤、冠心Ⅱ方、芎芍胶囊等为主。5.3本研究首先通过描述性与推断性统计及关联规则的方法,探索了“病-证”、“证-药”的规律,然后通过GBM、XGBoost等提升树算法筛选相关因素,寻求“症-证”、“症-药”的内在关联,最终得出关键“症-药”的精准用药挖掘方法切实可行。6创新点6.1本研究较早基于真实世界临床证据,挖掘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的RH的中西医用药规律,初步解决了从“病-证”、“证-药”及“症-证”、“症-药”的用药过程,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6.2本研究以RH为范例,较早将真实世界研究思路与提升树算法等技术相结合,探索中医辨证论治中由“症-药”的精准用药形成的关键技术,为下一步精准方药方案的挖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郭博文[7](2020)在《冠心宁注射液对t-BHP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氧化应激是造成血管内皮慢性损伤、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本文以临床治疗药物冠心宁注射液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建立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模型,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冠心宁注射液及有效成分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相关的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揭示冠心宁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t-BHP诱导EA.hy926建立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法筛选冠心宁注射液非毒性剂量、t-BHP损伤EA.hy926细胞合适浓度,进一步用MTT法测定冠心宁注射液在不同给药剂量、给药时间情况下对t-BHP诱导EA.hy926细胞损伤存活率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冠心宁注射液对抗氧化指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自由基水平。(2)通过MTT法测定冠心宁注射液中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咖啡酸、迷迭香酸、原儿茶醛、丹参素钠、丹酚酸B对t-BHP诱导EA.hy926细胞损伤的存活率和保护率的影响,使用Graphpad 7.0软件拟合出保护率曲线,计算出半数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LDH释放实验检测活性成分对LDH释放能力,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活性成分对氧化通路中关键抗氧化酶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的表达水平,最终筛选得出冠心宁注射液发挥药效的主要有效成分。(3)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冠心宁注射液对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HO-1 mRNA的调节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冠心宁注射液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B对Keap1、HO-1、NQO1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蛋白入核表达;同时引入Nrf2抑制剂ML385作为对照,Western Blot法检测冠心宁注射液对EA.hy926细胞下游关键蛋白HO-1和NQO1表达的影响,进而阐述冠心宁注射液通过Keap1-Nrf2-ARE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1)在800μmol/L浓度的t-BHP处理细胞4 h作为损伤模型情况下,冠心宁注射液(1.25、2.5、5、10μL/mL)预处理(6、12、24 h)后可减轻细胞死亡、有效提高细胞存活率,且10μL/mL浓度的冠心宁注射液处理12 h下保护能力最为显着;冠心宁注射液可以上调SOD活性,下调LDH、MDA、ROS水平来起到缓解tBHP诱导细胞的损伤,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2)六种主要活性成分均对t-BHP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效应,并对LDH的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丹酚酸B(EC50为0.52μmol/L)对细胞的半数有效保护浓度优于丹参素钠(EC50为49.79μmol/L)、咖啡酸(EC50为8.28μmol/L)、原儿茶醛(EC50为6.49μmol/L)、迷迭香酸(EC50为6.48μmol/L)、阿魏酸(无法得出EC50);且400μmol/L丹酚酸B对于HO-1 mRNA的表达最显着(相比于正常组,P<0.01)。上述结果均表明冠心宁注射液的六种成分中丹酚酸B具有最强保护活性。(3)冠心宁注射液单独处理后能够上调HO-1、NQO1、N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相比于正常组,P<0.05),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在t-BHP损伤后,HO-1和NQO1的蛋白表达显着下调、Keap1蛋白表达上调(相对于正常组,P<0.05),冠心宁注射液和丹酚酸B处理后,HO-1和NQO1的蛋白表达升高、Keap1蛋白表达降低(相比于造模组,P<0.01);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冠心宁注射液和丹酚酸B处理后,Nrf2蛋白入核表达增多(相比于造模组,P<0.01);并在引入Nrf2抑制剂处理后,冠心宁注射液对下游关键蛋白HO-1和NQO1的表达下调。提示冠心宁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Keap1蛋白表达,促进Nrf2与Keap1解偶联后的入核表达,并上调下游关键分子HO-1、NQO1 mRNA和蛋白表达来发挥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冠心宁注射液可以保护氧化应激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通过上调SOD的活力、下调LDH、MDA、ROS的含量起到减轻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而发挥作用。冠心宁注射液中六种主要酚酸类药效成分(阿魏酸、咖啡酸、迷迭香酸、原儿茶醛、丹参素钠、丹酚酸B)均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丹酚酸B是活性最强的成分。冠心宁注射液和丹酚酸B可通过激活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来发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隋雅丽[8](2020)在《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栓肠溶胶囊对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导致的神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⑴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所有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归档病案,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化疗过程中消栓肠溶胶囊使用史、神经毒性发生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通过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消栓肠溶胶囊的使用是否能预防或缓解奥沙利铂导致的神经毒性。⑵连续入组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肿瘤病区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两组患者均采用XELOX方案化疗,具体为: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输注,第一天;卡培他滨片1000mg/m2口服,每日两次,第一天到第十四天;3周为一个周期,共计8周期。试验组于第1周期化疗开始时同时服用消栓肠溶胶囊,一次2粒,每日三次,服用至第8周期化疗结束。所有患者在化疗期间不使用可能影响周围神经感觉及功能的中西药,并严格避凉。采用奥沙利铂原研机构Sanofi-syn-thelabo公司肿瘤中心建立的专门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在4周期及8周期化疗结束后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通过卡方检验验证消栓肠溶胶囊的作用。结果:⑴使用消栓肠溶胶囊是神经毒性的保护因素[OR=0.300,95%CI(0.221,0.407)]。⑵对照组和试验组急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65.6%和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化疗4周期时,对照组和试验组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7.5%和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化疗8周期时,对照组和试验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68.8%和36.4%,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累计化疗8周期时,试验组Ⅲ级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可以降低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并能延缓神经毒性的进展。同时消栓肠溶胶囊可降低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而不影响化疗患者的肝肾功能。
刘龙涛,付长庚,王松子[9](2020)在《谷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谷红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液。乙酰谷酰胺可改善神经细胞代谢和脑功能;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作用。二药相辅,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发挥保护心肌细胞、保护神经元损伤、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谷红注射液受到《慢性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的推荐,是目前临床上使用广泛的静脉注射制剂。谷红注射液于2003年获得上市许可,临床应用17年来,用量逐年增加,
徐桐[10](2020)在《“化瘀解毒”法防治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可能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效果。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筛选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并拟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7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中药干预组给予具有“化瘀解毒”功效的肾康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水化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前6h至术后12h应用常规水化治疗,中药干预组则在常规水化基础上,于术前0-6h、术后6-12h应用肾康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以及于术前、术后72h、术后1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瘀证评分、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间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对照组CIN发生率为6.67%,中药干预组CIN发生率为3.33%,两组组间CIN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患者术后72h Scr、BUN均有所升高(P<0.05),但此时中药干预组的增长幅度(ΔScr、ΔBUN)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中药干预组Scr、BUN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Scr、BUN相较于术后72h均明显降低(P<0.05),此时中药干预组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与术前相比,中药干预组增长幅度(ΔScr、ΔBUN)也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术后72h血瘀证评分相较于术前均显着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血瘀证评分相较于术后72h均显着降低(P<0.05),此时中药干预组血瘀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化瘀解毒”法能够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情况,对造影剂产生肾脏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化瘀解毒”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CI术后患者的血瘀症状。
二、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三七总皂苷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三七总皂苷制剂的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
3 三七总皂苷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 |
3.1.1 保护血管内皮 |
3.1.2 促进血管新生与抑制血管重构 |
3.1.3 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 |
3.1.4 抗心肌缺血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
3.1.5 抑制心肌肥厚 |
3.1.6 调节血脂 |
3.2 保护脑组织和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 |
3.2.1 抗脑缺血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
3.2.2 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
3.2.3 促进神经细胞再生 |
3.3 保护肾组织的作用机制 |
3.4 其他 |
4 三七总皂苷制剂的临床研究 |
4.1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
4.1.1 冠心病心绞痛 |
4.1.2 急性心肌梗死 |
4.2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
4.2.1 缺血性脑卒中 |
4.2.2 出血性脑卒中 |
4.2.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4.3 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
4.3.1 2型糖尿病 |
4.3.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4.3.3 糖尿病肾病 |
4.4 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
4.4.1 视网膜静脉阻塞 |
4.4.2 下肢深静脉血栓 |
4.4.3 动脉硬化闭塞症 |
4.5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
4.5.1 慢性阻塞性肺病 |
4.5.2 慢性呼吸衰竭 |
4.5.3 急性肺栓塞 |
4.6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
4.6.1 急性胰腺炎 |
4.6.2 肝纤维化 |
4.6.3 消化性溃疡 |
4.7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
4.7.1 肾病综合征 |
4.7.2 慢性肾衰竭 |
4.8 其他 |
5 三七总皂苷制剂的安全性证据 |
6 三七总皂苷制剂的临床应用推荐意见 |
6.1 推荐应用三七总皂苷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 |
6.2 推荐应用三七总皂苷制剂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
6.3 推荐应用三七总皂苷制剂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
6.4 推荐应用三七总皂苷制剂治疗周围血管疾病 |
6.5 推荐应用三七总皂苷制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
6.6 推荐应用三七总皂苷制剂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6.7 推荐应用三七总皂苷制剂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
6.8 三七总皂苷制剂对癌性贫血、骨折、重型 |
7 使用注意 |
(2)丹参及其配伍制剂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丹参单体化学成分治疗冠心病 |
1.1 丹参酮IIA |
1.1.1 基础实验研究 |
1.1.2 临床试验研究 |
1.1.3 网络药理学研究 |
1.2 丹参素 |
1.3 丹酚酸 |
1.4 原儿茶醛 |
1.5 迷迭香酸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 |
1.6 咖啡酸 |
1.7 隐丹参酮 |
2 丹参提取物治疗冠心病作用 |
3 丹参单方治疗冠心病 |
4 丹参复方治疗冠心病 |
4.1 丹参与三七配伍治疗冠心病 |
4.2 丹参与黄芪配伍治疗冠心病 |
4.3 丹参与红花配伍治疗冠心病 |
4.4 丹参与川芎配伍治疗冠心病 |
4.5 丹参与葛根配伍治疗冠心病 |
4.6 丹参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 |
5 结语及展望 |
(3)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3.统计学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比较 |
4.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 |
4.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
4.4 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 |
讨论 |
1.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 |
2.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 |
3.单纯水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4.中医药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理论基础 |
4.1 传统中医对肾病的相关认识 |
4.2 对比剂肾病的病因病机 |
4.3 中医对对比剂肾病的防治理论 |
5.血瘀证证候要素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I-AKI的关系 |
5.1 血瘀证与心力衰竭的证候联系 |
5.2 血瘀证与对比剂肾病的证候联系 |
5.3 血瘀证的相关理论研究 |
6.丹红注射液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理论依据 |
7.结果讨论 |
8.创新点 |
9.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西医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2 伦理审查表 |
附录3 病例报告表 |
附录4 个人简历 |
致谢 |
(4)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丹红注射液的物质基础研究 |
1.1 丹参的化学成分 |
1.2 红花的化学成分 |
1.3 丹参-红花药对的化学成分 |
2 药理作用 |
2.1 抗炎作用 |
2.2抗氧化作用 |
2.3 抗凝血作用与改善血液流变性 |
2.4 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
2.5 促血管新生 |
2.6 保护血管内皮 |
2.7 抗细胞凋亡及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
2.8 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栓形成 |
2.9改善微循环 |
2.1 0 表观遗传学方面的药理作用 |
3 丹红注射液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丹红注射液心肌保护作用的相关靶点和通路 |
3.2 丹红注射液脑保护作用的相关靶点和通路 |
4 小结与展望 |
(5)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研究 |
1.1 黄酮类成分 |
1.2 皂苷类成分 |
1.3 多糖类成分 |
1.4 其他类成分 |
2 药理作用研究 |
2.1 免疫调节作用 |
2.2 心血管保护作用 |
2.3 抗肿瘤作用 |
2.4 神经保护作用 |
2.5 肝脏保护作用 |
2.6 降糖作用 |
2.7 延缓衰老作用 |
2.8 其他作用 |
3 小结 |
(6)真实世界下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临床科研中的应用 |
1 真实世界研究的发展渊源 |
2 真实世界研究的常见类型 |
3 真实世界研究的特点与优势 |
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5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
6 真实世界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综述二 顽固性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定义及其致病风险 |
2 西医学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研究 |
2.2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西医治疗方案 |
3 中医学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
3.1 中医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认识 |
3.2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 |
3.3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辨证研究 |
3.4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 |
4 顽固性高血压病研究的述评及展望 |
第二部分 真实世界下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治规律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图 |
研究内容一 真实世界下中西医诊治顽固性高血压病“病-证-药”的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设计方案 |
2 研究结果 |
2.1 顽固性高血压病总人群研究结果 |
2.2 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群与顽固性高血压病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类人群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年龄、性别是影响顽固性高血压病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
3.2 顽固性高血压病属高血压3级时易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
3.3 顽固性高血压病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人群的西药以保护靶器官、降低恶化风险为主 |
3.4 顽固性高血压病核心病位以“肝、脾、肾”,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3.5 顽固性高血压病治疗应虚实兼顾 |
研究内容二 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关键“症-药”的方法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设计方案 |
2 研究结果 |
2.1 研究人群 |
2.2 一般信息 |
2.3 两类人群临床信息比较 |
2.4 两种提升树算法相关因素筛选结果 |
2.5 以症为主的相关因素“症-药”规律挖掘与分析 |
2.6 以症为主的相关因素对RH+MACE的概率估算及重要性识别 |
3 讨论 |
3.1 真实世界研究与大数据处理方法为中医药精准方药的挖掘提供了依据 |
3.2 GBM和XGBoost等提升树算法为非线性复杂关系的挖掘提供了方法学思路 |
3.3 筛选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对疾病预后有参考价值 |
3.4 针对相关因素的精准用药方法切实可行 |
3.5 顽固性高血压病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与精准用药的研究方法为下一步预测和治疗提供思路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7)冠心宁注射液对t-BHP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冠心宁注射液对t-BHP诱导EA.hy926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章 冠心宁注射液中主要活性成分对t-BHP诱导EA.hy926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章 冠心宁注射液及其主要成分丹酚酸B对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调控作用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献综述冠心宁注射液临床应用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回顾性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1.1 资料收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2 方法 |
2.1 观察指标 |
2.2 评估标准 |
2.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基本资料 |
2 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 |
3 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神经毒性的单因素分析 |
3.2 神经毒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 消栓肠溶胶囊与神经毒性间的关系 |
4.1 消栓肠溶胶囊使用组和未用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
4.2 使用消栓肠溶胶囊对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
5 其他指标与神经毒性发生率间的关系 |
5.1 PICC置管与神经毒性发生率 |
5.2 累计剂量与神经毒性发生率 |
讨论 |
结论 |
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诊断标准 |
2.3 治疗方法 |
2.3.1 化疗方法 |
2.3.2 中成药治疗方法 |
2.3.3 主要使用药物 |
2.3.4 化疗药物减量情况 |
2.3.5 输液通路 |
2.3.6 常见副作用处理方法 |
2.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2.4.1 急性神经毒性发生率 |
2.4.2 慢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程度 |
2.4.3 化疗相关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 |
2.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分布及化疗完成情况 |
1.2 基线资料比较 |
1.3 奥沙利铂累计剂量 |
2 急性神经毒性发生率 |
3 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率 |
4 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程度 |
5 化疗相关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5.1 骨髓抑制发生率 |
5.2 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药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谷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谷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1.1 有效成分 |
1.2 药代动力学 |
2 谷红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
2.1 保护神经元功能 |
2.2 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
2.3 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 |
2.4 抑制炎症反应 |
2.5 抗氧化作用 |
2.6 保护心肌细胞作用 |
2.7 其他 |
3 谷红注射液的临床研究 |
3.1 脑梗死 |
3.2 外伤性颅内血肿 |
3.3 血管性痴呆(VD) |
3.4 冠心病心绞痛 |
3.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
3.6 其他疾病 |
4 谷红注射液的安全性研究 |
4.1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4.2 长期毒理实验结果 |
4.3 制剂安全性实验结果 |
4.4 临床不良反应报道 |
5 谷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建议 |
5.1 适应证 |
5.2 干预时点、用药剂量、疗程及推荐内容 |
5.3 禁忌证 |
5.4 注意事项 |
(10)“化瘀解毒”法防治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七总皂苷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三七总皂苷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0)
- [2]丹参及其配伍制剂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 郝晨伟,李正翔,张铭慧,韩滨. 中草药, 2021(13)
- [3]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D]. 张臻.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4]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陈寅萤,李华,吴萍,王忠,王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15)
- [5]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姜辉,顾胜龙,张玉婷,凡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6]真实世界下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治规律研究[D]. 刘大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7]冠心宁注射液对t-BHP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郭博文.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 隋雅丽. 青岛大学, 2020(01)
- [9]谷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刘龙涛,付长庚,王松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1)
- [10]“化瘀解毒”法防治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D]. 徐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