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科学家发现大脑胶质细胞新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强[1](2021)在《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即急性脑梗死,中医称缺血性中风,是脑组织因局部的血流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目前溶栓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适应证严格、时间窗短、出血和再灌注损伤风险高,其临床效果受到限制。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中风独具优势。中医认为痰热腑实证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为常见的证型,而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代表性方剂。星蒌承气汤“脑病治肠”、“上病治下”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提出的“菌-肠-脑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多临床试验及系统性综述已证实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确切临床疗效与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其效应机制研究尚且不足。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肠道微生态理论,深入探讨缺血性中风的肠道微生态机制及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的效应机理。目的:基于中医“上病治下”理论与现代医学“菌-肠-脑轴”理论,(1)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全面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机制;(2)明确具有“化痰通腑”作用的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关键靶点与通路;(3)探讨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通腑”与“通便”差异的肠道微生态机制;(4)观察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模型菌-肠-脑轴的影响,验证星蒌承气汤通过直接影响肠道菌群而改善脑卒中预后的假说。方法:(1)借助TCMSP、BATMAN-TCM、ETCM及TCMID等数据库收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应用STITCH等对未找到靶点的化合物进行靶点预测。通过6个数据库挖掘缺血性卒中的靶点。通过GO和KEGG富集对交集靶点进行高级功能分析,并用cytoscape3.6.0构建PPI、化合物-靶点及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组、星蒌承气汤(XCD)组、尼莫地平(Nim)组及舒泰清(PG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和TUNNEL染色,综合评价星蒌承气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运用ELISA、W estern blot等技术验证网药关键靶点与通路;(3)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XCD组、Nim组与PG 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分别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及其受体GPR43、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NE及TH、血清MTL、脑IBA-1及GFAP、血清炎症因子)进行分析;(4)雄性C57BL/6小鼠在术前14天服用多种抗生素剔除肠道菌群后,随机分为:伪无菌假手术(ABX-Sham)组、伪无菌模型(ABX-MCAO)组以及伪无菌中药(ABX-XCD)组,通过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染色以及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观察中药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1)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星蒌承气汤包含51个活性成分及44个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交集靶点。高级功能分析显示星蒌承气汤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与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凋亡过程的调控、炎症反应、内皮屏障的建立以及对脂肪酸的反应有关。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有10条关键KEGG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得到AKT 1,PTGS2,TNF,TP53,CASP3,IL1B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对接能力。(2)星蒌承气汤神经保护作用及对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的影响:①神经功能评分:与MCAO组相比,XCD组及Nim组术后48h及72h Longa评分降低(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②除胶实验:XCD组和Nim组术后48和72h的接触和去除胶带时间缩短(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③TTC染色:XCD组梗死面积下降(P<0.05),Nim组及PGE组未见变化。④TUNNEL:MCAO组梗死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XCD组和Nim组TUNEL阳性染色减少(P<0.05)。⑤网络药理学验证:XCD组及Nim组TNF-α含量具有下降趋势(P>0.05);XCD组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具有升高趋势。AKT蛋白表达组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3)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肠道菌群:与MCAO组相比,XCD组α多样性有升高趋势,Nim组及PGE组无显着变化。β多样性显示MCAO组与Sham组PCoA曲线有显着差异(P<0.05)。MCAO组拟杆与变形杆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显着减少;XCD组拟杆菌比例显着降低,疣微菌门显着增加,Nim组变形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进一步降低,PGE组菌群组成与MCAO相似,变形杆菌略降低。此外,XCD组Akkermansia比率增加,Nim组Klebsiella增加最为显着,而 PGE 组 Parabacteroides 和Escherichia/Shigella增加较为显着。②SCFAs 及GPR43:MCAO组的SC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XCD组丁酸含量增加(P<0.05)。XCD组及Nim组G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③自主神经途径:XCD组NE有下降趋势,PGE组NE有上升趋势(P>0.05)。MCAO组及PGE组TH蛋白表达上升(P<0.05),XCD组及Nim组TH表达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④神经内分泌途径:MCAO组MTL显着升高(P<0.05),PGE组有升高趋势(P>0.05),XCD组及Nim组MTL显着下降(P<0.05)。⑤免疫途径: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显着活化,小胶质细胞迅速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从梗死周边区域向病变部位募集,而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MCAO组降低。MCAO 组 TNF-α、IL-17A、IL-22 升高(P<0.05),而 XCD 和 Nim 组的 IL-10显着升高(P<0.05),TNF-α、IL-17A 和 IL-22 降低。(4)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神经保护作用:与ABX-MCAO组相比,ABX-XCD组在Longa评分、除胶实验及TTC染色等方面未见显着变化(P>0.05)。②肠道菌群:ABX-MCAO和ABX-XCD组的α多样性低于ABX-Sham,PCoA分析显示ABX-XCD组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和组成与AB X-MCAO组相似。相对丰度结果显示,在ABX组中,小鼠的微生物区系均以变形杆菌为特征,这与正常小鼠有显着差异。LEfSe分析显示MCAO组富集了更多的病原体或机会性病原体,包括Bacteroidetes,EscherichiaShigella与Helicobacter,而 XCD富集了Verrucomicrobia和Akkermansia等有益菌群。条件致病菌如Streptococcus,Lact ococcus,Morganella,Klebsiella,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 等在 ABX-XCD组富集显着增多。PGE组富集菌群主要有oSelenomonadales、cNegativicutes、gRomboutsia及fPeptostreptococcaceae。③SCFAs 及 GPR43:ABX-XCD 的丙酸显着下降(P<0.05)。ABX-MCAO 组 GPR43 表达显着上调(P<0.05),ABX-XCD 组 G 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④自主神经途径:ABX-XCD组NE含量未见显着变化(P>0.05),TH蛋白表达未见显着变化(P>0.05)。⑤神经内分泌途径:ABX-MCAO组MTL升高趋势(P>0.05),ABX-XCD组MTL未见显着变化(P>0.05)。⑥免疫途径:ABX-XCD组IL-22显着升高(P<0.05),IL-17A有降低趋势(P>0.05),余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ABX-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显着升高,小胶质细胞显着活化,ABX-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ABX-MCAO组有降低趋势。结论: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其效应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其对伪无菌小鼠中风模型则未发现确切的脑保护效应,说明其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是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实现的。其具体机制包括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含量,增强肠道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3表达,增加血液IL10、减少TNF-α等炎性因子及MTL水平,最终减少梗死区域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中风脑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成果对中风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中风后便秘患者,仅仅“通便”治疗是不够的,需要结合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中医药“化痰通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周欣[2](2021)在《CKLF1在脑卒中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中的生物学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卒中患者总数的8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位于梗死核心区的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毗邻梗死核心区的区域被称为半暗带区。由于处于缺血缺氧环境中,位于半暗带区域的细胞不再具有电生理活性,但仍保持代谢活性,因此提升半暗带区细胞存活率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小胶质细胞第一时间响应脑缺血损伤,发挥免疫作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会极化为发挥促炎作用的Ml型和抗炎的M2型。小胶质细胞在半暗带区域首先极化为M2型,通过吞噬损伤神经元,清理细胞碎片,释放修复因子来发挥保护作用。随着缺血缺氧的时间延长,梗死核心区向半暗带区域扩散,小胶质细胞转变为促炎的M1型,释放促炎介质产生炎症级联反应,吞噬正常神经元造成神经元丢失。调节小胶质细胞的不同极化状态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脑缺血治疗策略,因此解析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后的调控机制,将有助于以小胶质细胞为导向的神经保护剂的开发。早期的理论认为,脑缺血后神经元是小胶质细胞的靶向细胞,随着研究发现,神经元可能对小胶质细胞具有调控作用。Biker等在2007年提出了神经元通过“on”,“off”信号来调控小胶质细胞。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脑缺血后神将元通过释趋化因子、谷氨酸、ATP等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极化。而目前研究发现神经元可以分泌多种趋化因子,趋化因子不仅分子量小,且多种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中。因此,趋化因子是一种理想的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作用的信使。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 like factor-1,CKLF1)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报道的一种趋化因子。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中发现,CKLF1在健康脑组织无表达,仅在脑缺血后发生高表达。抑制或敲除CKLF1后,能够有效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学损伤,减小梗死面积,降低脑水肿。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我们发现CKLF1仅与神经元具有共定位,且外源性给予CKLF1的活性肽段C27能够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但缺血后CKLF1的表达调控及其对小胶质细胞表型变化的分子机制均尚未阐明,严重阻碍了其作为新型抗脑卒中治疗靶点的研究。为观察缺血对CKLF1表达调控的影响,我们分别对各类原代细胞进行糖氧剥夺再灌注(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n,OGD/R)造模后检测发现仅有神经元中CKLF1 mRNA及蛋白表达显着增加。体内研究发现,大鼠缺血侧皮层内发现神经元和CKLF1具有共定位。在确定神经元是脑卒中后CKLF1的主要来源细胞后,我们对CKLF1在神经元的转录调控进行了探索。我们通过数据库预测了 CKLF1的转录因子,基于预测结果,我们对原代神经元细胞进行OGD造模后给予NF-κB抑制剂,实验结果发现抑制NF-κB活性后能显着降低CKL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F-κB是否直接调控CKLF1的转录,我们通过染色质共沉淀实验发现NF-κB与CKLF1启动子有直接结合,且在脑卒中后结合增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NF-κB能够直接促进CKLF1的转录,其结合位点为-249至-238bp的碱基对。在如上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分别用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究了 CKLF1是否介导了神经元-小胶质细胞间的交互作用。体外实验中,我们采用神经元上清转移实验,结果发现阻断CKLF1活性或是抑制NF-κB的活性均可显着降低条件培养基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在体内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缺血脑区神经元CKLF1敲除大鼠。对大鼠进行MCAO造模,发现特异性敲除神经元中的CKLF1后,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显着降低,而向M2型极化显着增加。确定CKLF1介导神经元-小胶质细胞间的交互作用后,我们对CKLF1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的机制做了初步的探索。发现CKLF1能够促进小胶质细胞p38和JNK磷酸化,对ERK无影响。本实验通过对BV2小胶质细胞外源性给予CKLF1活性肽段C27后,发现TREM-2在C27的作用下表达降低,并与C27呈现出剂量依赖,且特异性敲除神经元CKLF1能够促进小胶质细胞中TREM-2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C27可能是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TREM-2蛋白。本研究报道了一种介导脑卒中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作用的分子—CKLF1,为神经元在脑卒中后的细胞功能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本课题组已经报道抑制CKLF1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而在本实验中进一步研究了 CKLF1加重脑卒中损伤的机制,从而为以CKLF1为靶点的药物开发提供了相关依据。本文通过相关技术手段确定了 CKLF1的细胞来源,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 CKLF1的转录调,这将有利于未来关于CKLF1的基础研究。
塔淞[3](2020)在《Wnt信号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流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治疗药物。静脉rt-PA溶栓会增加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风险,HT是AIS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Canonical Wnt/β-catenin pathway)对维持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完整性起重要作用,极有可能是降低HT风险的潜在治疗靶点。然而,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卒中后HT中血脑屏障破坏中的作用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确切的证据。因此,本课题从临床和分子细胞层面研究Wnt信号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Wnt信号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伴随基因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基因检测引领脑血管疾病进入精准治疗的时代。通过基因诊断,可在病人发病前做到早知道,早预防,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更需要基因检测的指导及辅助诊断。本研究旨在探索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的血液基因序列变异与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发生HT的关系。研究纳入355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标准为相似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基线评分;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Onset to treatment,OTT)为2-4小时;入院时及溶栓后24小时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ed tomography,CT);rt-PA给药前采集血样。利用定制的测序芯片测定了28个Wnt信号基因的12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和4个核心Wnt信号元件(GPR124、RECK、FZD4和CTNNB1)的外显子序列。结果显示与非PH组患者相比,PH组患者中分别属于WNT7A和GPR124的5个基因变异选择性富集,包括WNT7A SNPs(rs2163910,P=0.001,OR 2.727;rs1124480,P=0.002,OR 2.404)和GPR124 SNPs(rs61738775,P=0.012,OR 4.883;rs146016051 P<0.001,OR 7.607;rs75336000,P=0.044,OR 2.503)。RECK的两个SNPs在PH组患者中富集,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s12235235,P=0.090,OR 1.882;rs2274522,P=0.089,OR1.936)。2.GPR124 c.3587G>A突变对Wnt信号活性影响的机制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124(GPR124)是GPCRs粘附家族中的孤儿受体。研究发现,GPR124通过未明确的直接或间接机制发挥WNT7A/7B特异性的协同激活因子作用,对经典Wnt/β-catenin信号传导起作用。GPR124在成年小鼠的卒中的病理状态下,调节内皮细胞的Wnt信号传导,从而调节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这一研究发现证明了GPR124有潜力作为血脑屏障破坏的人类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根据临床患者基因检测结果,GPR124 c.3587G>A突变在PH患者中显着富集。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GPR124c.3587G>A突变对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通过q PCR和TOP Flash实验检测此突变对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GPR124和散乱蛋白(Dishevelled,DVL)的结合情况。研究结果显示GPR124c.3587G>A突变不影响GPR124蛋白的表达和定位;GPR124 c.3587G>A突变是存在功能学意义的,显着影响了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DVL1和GPR124 wild-type(WT)结合,DVL2,DVL3则没有相互作用;GPR124 c.3587G>A突变型则是可以显着降低和DVL1的相互作用。DVL1三种结构域DIX,PDZ,DEP都和GPR124相互作用,其中PDZ结构域的作用更为突出,而DIX/DEP结构域的作用较小。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证明了Wnt信号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中起重要作用。5个Wnt信号相关基因变异选择性富集在出血转化患者中,其中GPR124 c.3587G>A变异影响Wnt信号功能活性。研究结果拓宽了我们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的认识,也为临床上出血转化的预测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理论指导。
张春雨[4](2020)在《内蒙古蒙、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社区蒙、汉族65岁及以上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危险因素分布特点;探讨AD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探讨ApoE、TOMM40、PVRL2、BIN1 基因在蒙古族散发性AD(sporadic AD,SAD)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19号染色体单倍体型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1、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0个社区的全部65岁及以上的5150个蒙古族、汉族个体进行AD危险因素探索性研究;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A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评估相关因素对AD的影响;3、收集蒙古族SAD患者51 1例,对照组为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92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技术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AD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并应用单倍体分析和MDR方法研究蒙古族SAD患者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蒙古族65岁及以上以上人群中,年龄、性别、职业、接受教育、婚姻、家庭结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舒张压,冠心病史和骨关节病史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汉族65岁及以上人群中年龄、性别、生育胎次、职业、接受教育、低收入、婚姻、家庭结构、吸烟饮酒史、体育锻炼、规律饮茶、低体重、腹型肥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史和骨关节病史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基因多态性分析表明蒙古族SAD组与对照组相比,ApoE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并且ApoE ε4携带状态在两组间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P=0.000)。(2)PVRL2 rs6857、rs6859、rs3852861,TOMM40 rs157580、rs2075650,ApoE rs70944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P<0.005);ApoE rs40550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 ApoE ε4携带状态后,上述各SNPs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poE ε4+/-组分布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BIN1 rs6733839、rs74437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未见差异(P>0.05)。(3)19号染色体单倍体分析发现:PVRL2 rs6857、TOMM40rs157580、2075650间存在连锁不平衡,携带CGA单倍体者的AD发病风险较低,而TAG携带者的AD发病风险较高;TOMM40 rs2075650、APOE rs405509和rs769449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携带GTC单倍体者AD的患病风险较低,携带AGT者AD的发病风险较高;TOMM40 rs6857、rs6859、rs157580之间也存在连锁不平衡,携带AGG者AD的发病风险较低,携带GTA者AD的发病风险较高。(4)运用多因子降维法对蒙古族AD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发现,ApoEε4、教育、TOMM40rs157580、BIN1rs6733839 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ApoEε4、教育与蒙古族SAD显着相关。结论1.蒙古族65岁及以上人群中,年龄、性别、生育胎次、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舒张压水平,冠心病史和骨关节病史是AD的可能危险因素,非农牧业职业、接受教育、已婚、与配偶子女同住是AD的可能保护因素;在汉族人群中年龄、性别、低收入、多次生育、吸烟史、低体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史和骨关节病史是可能危险因素,非农牧业职业、接受教育、已婚、与配偶子女同住,规律饮茶、锻炼是AD的可能保护因素。2.进一步验证ApoE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SAD易感性相关,ApoEε4等位基因是蒙古族SAD的危险因素。3.首次对蒙古族AD人群19号染色体进行单倍体型分析发现PVRL2 rs6857、TOMM40 rs 157580 和 rs2075650 间存在连锁不平衡;TOMM40 rs2075650、APOE rs405509和rs769449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TOMM40rs6857、rs6859、rs157580之间也存在连锁不平衡,内蒙古蒙古族人群APOE、TOMM40、PVRL2、BIN1基因多态性与SAD的易感性相关。4.首次构建出了蒙古族AD发病的最优环境-基因交互模型,即ApoEε4,教育,TOMM40 rs157580,BIN1rs6733839与蒙古族AD发病显着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Eε4、教育水平与蒙古族SAD的发生显着相关。
韩敏[5](2020)在《RNA m6A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一种损害患者认知及记忆功能为主要特征的痴呆。目前全球大约有5千万的人患有AD及其相关疾病,随着人类评价寿命的延长,估计到2030年这一数据将增长为8千万,2050年则将达到1.6个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患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老年人群AD患病人口已经超600万,预计到2050年患病人口将超过2千万,是世界上AD患病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医疗带来沉重负担。AD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在AD的治疗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目前主要是对症处理。因此深入研究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依此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在脑组织中的沉积和过度聚集是AD发病的主要病因及病理改变。但目前AD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较为公认的机制包括:Aβ级联反应学说、Tau蛋白学说、突触功能障碍、自噬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自噬障碍、线粒体动力学障碍等。研究发现,遗传和表观遗传学都参与了 AD的发病。m6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RNAs中最丰富的修饰,占RNA碱基甲基化的80%以上,存在于多种物种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已发现甲基转移酶的复合物包括METTL3(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 3)、METTL14(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 14)、Wilms tumorel结合蛋白(WTAP)等。去甲基酶主要包括: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蛋白(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它是第一个被发现催化m6A去甲基化的蛋白,去甲基酶还有FTO自身的同源物ALKBH5(AlkB homologue 5)。此外,YT521-B 同源性(YTH)结构家族包括 YTHDF1、YTHDF2、YTHDF3、YTHDC1和异质核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均被证明是m6A甲基化结合蛋白,它们通过影响mRNA的稳定性、输出、翻译、剪接和衰变而发挥调节作用。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RNA甲基化的失调与许多生物学及病理过程有关,其中包括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然而,RNA m6A甲基化是否参与了 AD的发病,又是通过何种机制参与调控的?是否影响了突触功能进而调控AD的发病?还是通过影响了线粒体的自噬途径?因此,在本研究中,研究了 RNA m6A甲基化在AD模型及对照组中的差异化表达,对甲基酶在A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探讨;同时,使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转染技术,检测了 AD细胞模型中METTL3 RNA干扰后,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情况,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以及透射电镜下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推测RNA m6A甲基化在AD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初步观察了环状RNA(circle RNAs,circRNAs)在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第一部分mRNA N6-甲基腺嘌呤通过调控突触功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研究目的结合上述背景,本研究使用经典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以Aβ25-35处理24小时的SH-SY5Y细胞作为AD细胞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高通量测序观察在AD动物模型及对照组中的mRNA m6A甲基化表达谱。2、观察甲基化修饰酶在两组小鼠不同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检测发生mRNA m6A甲基化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与突触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探讨AD发病是否有mRNA m6A甲基化的参与,以及mRNA m6A甲基化参与AD发病的可能机制,为寻找AD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实验材料与方法1.动物组织:以9月龄APP/PS1雄性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为实验组,C57BL/6同月龄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每组小鼠为15只。2.细胞模型,SH-SY5Y细胞系作为对照组,A β 25-35处理24小时的SH-SY5Y(Aβ-SY5Y)细胞作为AD细胞模型,在37℃C,5%CO2孵箱条件下,常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3.mRNA m6A甲基化测序。采用9月龄APP/PS1小鼠及同月龄C57BL/6对照小鼠的海马组织进行mRNA m6A甲基化高通量测序,每组小鼠各3只。4.mRNA m6A甲基化水平定量检测。此部分使用动物组织来检测:采用AD小鼠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脑组织,各分为皮层、海马以及小脑3部分组织,分别提取出各部位的RNA,使用mRNA m6A甲基化定量试剂盒完成。5.检测AD动物模型组及对照组中甲基转移酶METTL3及去甲基酶FTO的表达。分别提取两组小鼠的海马、皮层及小脑三部分的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进行验证。6.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筛选出甲基化差异表达的与突触功能相关的3个基因,其中两个基因在AD动物模型中mRNA m6A甲基化水平上调,另一基因在AD模型中mRNA m6A甲基化水平下调,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qRT-PCR的方法来验证其基因表达量。实验结果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AD模型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中,存在大量mRNA m6A甲基化差异表达的基因,许多基因涉及突触功能。2.mRNA m6A甲基化水平定量结果:AD动物模型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皮层及海马区mRNA m6A甲基化水平定量升高,在小脑区mRNA m6A甲基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3.甲基酶在两组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甲基转移酶METTL3在皮层及海马区的蛋白表达量在AD模型组较对照组中升高,有统计学差异,而在小脑中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去甲基酶FTO在AD模型较对照小鼠的海马区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而在皮层和小脑中其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4.Gene ontology(GO)分析及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显示,mRNA m6A甲基化差异表达的mRNAs与树突发育、转运、细胞成分与过程的正向调节、细胞成分的组织或生物发生、神经系统发育等过程以及与特定物质(如蛋白质、酶、金属离子、阳离子和杂环化合物)的结合以及催化活性有关。KEGG通路分析预测了 AD脑组织mRNAs m6A甲基化的变化所影响的通路,其中包括与突触、谷氨酸能突触、轴突引导、长时程增强和钙信号途径等有关。5.筛选出的3个与突触功能相关的甲基化差异表达的基因,他们的基因表达量在两组小鼠中有统计学差异,其中AMPA和NMDA两个基因在AD动物模型组中mRNA m6A甲基化水平下调,而他们的基因表达量在AD动物模型组中升高,SEMA基因则与上述两个基因的表达量呈相反趋势。结论1.AD模型小鼠较对照组存在大量mRNA m6A甲基化差异表达的基因,我们推测mRNA m6A甲基化可能在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我们推测mRNA m6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模式,可能通过调控突触功能而参与了 AD的发病,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第二部分mRNA m6A通过影响自噬功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研究目的结合上述研究背景,研究慢病毒介导的METTL3 RNA干扰后mRNA m6A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表达量的改变,同时检测METTL3 RNA干扰后AD细胞模型及对照组中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进一步探讨mRNA m6A甲基化参与AD发病可能的机制。实验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同第一部分。2.采用mRNA m6A甲基化水平定量试剂盒检测AD细胞模型及对照组中mRNA m6A甲基化水平。3.采用Western Blot来进行甲基转移酶METTL3及去甲基酶FTO在两组细胞中的蛋白表达量的检测。4.慢病毒介导的METTL3 RNA干扰载体的构建:上海吉凯公司协助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包装工作。共提供3个引物作用靶点。5.分别使用3个慢病毒载体转染SH-SY5Y细胞系,并设立空白对照组。72小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转染率;同时利用qRT-PCR方法进一步验证慢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从中选择转染效率高的靶点备用。6.细胞分组:筛选出稳定转染珠后,此时细胞分为SH-SY5Y组、慢病毒空载体组以及METTL3 RNA干扰组,然后使用Aβ25-35分别处理上述细胞24小时,此时细胞共分为4组,SH-SY5Y组,Aβ-SY5Y组,Aβ-空载体组,Aβ-METTL3--SY5Y 组(即 METTL3 RNA 干扰的 AD 细胞模型)。7.通过qRT-PCR的方法验证mRNA m6A甲基化差异表达的与自噬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共筛选出4个基因(MAPK、Mtor、PI3K、CDC42)来进行检测。8.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检测:提取上述细胞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进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的表达检测。9.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使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上述四种细胞的线粒体超微结构。实验结果1.mRNA m6A甲基化水平定量检测结果显示,AD细胞模型组较对照组mRNA m6A甲基化水平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2.Western Blot检测甲基酶蛋白表达量的结果显示,甲基转移酶METTL3在AD细胞模型组较对照组中蛋白表达量升高,而去甲基酶FTO在两组细胞中的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3.使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METTL3 RNA干扰转染细胞后,METTL3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转染效率高。其中一个靶点使METTL3的基因表达量下降高达90%,其用于后续实验。4.细胞水平验证自噬相关的m6A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MAPK基因在AD细胞模型较对照组中基因表达量升高,而在METTL3 RNA干扰后的AD细胞模型中,该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Mtor和PI3K两个基因与MAPK呈相反趋势;CDC42基因在AD细胞模型较对照中基因表达量下降,而METTL3 RNA干扰的AD细胞模型和在AD细胞模型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5.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的表达结果显示,AD细胞模型中较对照组中该蛋白表达升高,而METTL3 RNA干扰后的AD细胞模型中的该蛋白的表达量下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6.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在透射电镜下表现不同。SH-SY5Y细胞的线粒体结构清晰,膜结构完整,嵴清晰可见,空载体病毒转染的细胞与SH-SY5Y细胞线粒体结构无明显差异,AD细胞模型中的线粒体则体积大、肿胀,结构不完整,嵴不清晰,同时可见许多损伤、退化和片段化的线粒体,而METTL3 RNA干扰后的AD模型细胞中大多线粒体结构清晰、完整。结论1.AD细胞模型较对照组中mRNA m6A甲基化水平升高,甲基转移酶METTL3在两组细胞中的蛋白表达量不同,mRNA m6A甲基化差异表达与自噬功能相关的一些基因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量不同,经METTL3 RNA干扰后的AD细胞模型中线粒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以上结果提示着mRNA m6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 AD的发病。2.mRNA m6A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了自噬功能而参与了 AD的发病。第三部分ci rcRNAs N6-甲基腺嘌呤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初步研究目的1.研究AD动物模型组及对照组中circRNAs m6A甲基化谱,从甲基化差异表达的基因中筛选出数个基因检测基因表达量的改变,探讨circRNAs m6A甲基化是否可能参与了 AD的发病。2.探讨circRNAs可能通过何种机制参与AD的发病。实验材料与方法1.动物组织:以9月龄APP/PS1雄性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C57BL/6同月龄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每组小鼠为10只。2.circRNAs m6A甲基化测序。采用9月龄APP/PS1小鼠及同月龄C57BL/6对照小鼠的海马组织进行circRNAs m6A甲基化高通量测序,每组小鼠各3只。3.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筛选出甲基化差异表达的与自噬功能相关的5个基因,采用qRT-PCR的方法来验证其基因表达量。实验结果1.AD模型组小鼠海马区较对照组小鼠海马区,存在大量甲基化差异表达的circRNAs,并且许多基因涉及自噬功能。2.两组小鼠中circRNAs m6A甲基化差异显着的基因在各染色体中的分布不尽相同。AD动物模型小鼠中circRNAs m6A甲基化差异的基因在各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含有甲基化上调基因多的前五位的染色体有1、2、5、7、X染色体,含有下调基因多的前五位的染色体包括:1、2、5、6、9染色体。3.筛选出的5个与自噬功能相关甲基化差异表达的基因,部分基因表达量在两组中是有统计学差异的:PAK3基因在AD动物模型组较对照组中基因表达量下降,Erbb4基因则呈相反趋势,另外Axin2、ache、usp7三个基因在两组中小鼠中的基因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AD模型小鼠中存在大量circRNAs m6A甲基化差异表达的基因,部分基因的基因表达量不同,提示circRNAs m6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 AD的发病。2.cirRNAs m6A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自噬而参与了 AD的发病。
朱雄[6](2020)在《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是一类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和(或)外周神经系统(髓鞘)的变性、凋亡所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退化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极其复杂,至今尚不能被完全解释清楚,到目前为止缺少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的: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脑和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此类疾病引起损害的病理是神经元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目前临床上对此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视网膜营养不良(Retinal dystrophy)是一类因光感受器功能丧失而引起的异质性遗传性疾病。在全球尤其是工业化国家中,视网膜变性疾病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疾病的临床表型复杂性和等位基因的异质性给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EMC)首先在酿酒酵母中被鉴定为内质网中蛋白质折叠所需的6亚单位跨膜蛋白复合物。EMC亚基的丢失会导致错误折叠的膜蛋白的积累和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诱导。有研究报道,EMC1基因突变与视网膜营养不良及小脑发育退化综合征相关。在真核生物中,d Pob/EMC3定位于内质网,并与EMC1和钙连蛋白(calnexin)结合并相互作用。此外,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MC)是其他多通道跨膜蛋白的稳定表达所必需的,如视紫红质和Na+K+-ATP酶等。另外,d Pob/EMC3缺失会导致果蝇单眼细胞的变性。这些结果共同表明,EMC是包括视紫红质1在内的多通道跨膜蛋白生物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其缺失会导致视网膜变性。EMC1和EMC3组成复合物参与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途径,表明EMC与ERAD途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内质网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已被广泛观察到,但内质网功能障碍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变的原因,还是仅仅是神经元死亡的表现,目前尚不清楚。本论文重点研究EMC3在小脑和视网膜中的功能。方法:构建EMC3、EMC1等表达质粒载体(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分别进行细胞转染,结合免疫组化等方法,通过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共定位等分析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分析EMC1突变是否引起细胞中定位发生变化。研究EMC3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在前期工作中,本研究发现小鼠Emc3基因胚胎敲除导致早期胚胎死亡。因此使用Pcp2-cre转基因小鼠和Emc3条件性敲除小鼠建立了一个在小脑浦肯野神经细胞和视网膜双极细胞中特异敲除Emc3基因的动物模型。本论文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详细研究Emc3在双极细胞和小脑浦肯野细胞中的功能。利用双极细胞和小脑浦肯野细胞中特异蛋白标志物,对Emc3缺失的小鼠视网膜和小脑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使用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详细分析这些关键蛋白的运输和定位。结果:EMC3由小鼠Tmem111基因编码,是高度保守的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MC)的一个亚基。本研究发现Emc3的靶向缺失导致了小鼠严重的神经病变表型。同时Emc3lox P/lox P;Pcp2-Cre小鼠是可以长期存活并是可育的,但行为学上表现出类似于小脑共济失调的表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三月龄的成年Emc3突变小鼠小脑中浦肯野细胞的树突发育有明显减少。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浦肯野细胞中Emc3的选择性缺失导致内质网错误折叠的膜蛋白的积累,阻碍了浦肯野细胞的分泌运输,并导致了树突萎缩。这些表型表现为小脑体积变小和浦肯野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共济失调。浦肯野细胞丢失和共济失调最初出现在出生后两个星期左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恶化。Emc3的缺失导致浦肯野细胞缺失区域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增加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C/EBP同源蛋白(CHOP)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BIP)表达水平升高表明浦肯野细胞在可见细胞丢失之前存在内质网应激(ER Stress)。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End Labeling)分析表明,小脑浦肯野细胞出现细胞凋亡。本文的数据表明,浦肯野细胞中Emc3的缺失导致蛋白质折叠和运输缺陷,树突密度显着降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浦肯野细胞死亡。此外,本研究发现Emc3突变小鼠视网膜中视杆双极细胞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有进行性病变,这表明Emc3在小鼠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维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了Emc3在小鼠浦肯野细胞和视网膜双极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EMC3蛋白在小脑浦肯野细胞和视网膜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小脑共济失调和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方向与思路。
张晓宁[7](2020)在《血管周细胞通过旁分泌诱导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及其个体化诊疗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弥漫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恶性脑肿瘤,占所有成人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比例的75%左右,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为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一旦诊断,即使经过完全切除的手术治疗联合标准方案的放化疗,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替莫唑胺是新发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首选化疗药(指南唯一推荐),自用于临床后疗效确切,显着延长了患者生存期(2.5个月),但是部分病例会出现替莫唑胺耐药。现研究发现MGMT启动子低甲基化导致其蛋白高表达是替莫唑胺耐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抑制MGMT并不能完全逆转替莫唑胺的耐药,故仍有其它导致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亟待发现。深入研究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原因及分子机制,并研发提高替莫唑胺敏感性的药物可为胶质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胶质母细胞瘤的血管生成极为活跃,血管数量丰富,形态十分复杂,个体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在血管周微环境中,胶质瘤细胞可与微环境中的组分相互作用,维持其恶性生物学行为。肿瘤微血管结构中除含有内皮细胞外,还含有血管周细胞,周细胞位于血管外侧,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此类细胞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调控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在胶质瘤中,合作课题组研究发现免疫缺陷小鼠中人来源的胶质瘤移植瘤内约70%-80%的血管周细胞由胶质瘤干细胞转分化而来,同时用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证实表达α-SMA的胶质瘤血管周细胞和表达Sox2的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具有相同的肿瘤基因突变。随后,研究利用标记RGS5-promoter-GFP小鼠的体内示踪实验证实,原位移植的GL261小鼠胶质瘤中超过一半的血管周细胞来自正常大脑,而余下比例来自胶质瘤肿瘤细胞。上述研究虽然有比例上的差异,但都证明了胶质瘤内的血管周细胞有较大比例来自肿瘤细胞。胶质瘤干细胞或肿瘤细胞转分化而来的血管周细胞被推测认为也可参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相较于血管周细胞覆盖率低的患者,覆盖率高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对化学治疗更不敏感,生存期更短,但血管周细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胶质瘤血管周细胞导致替莫唑胺耐药的作用机制,并初步评估利用该机制靶向胶质瘤周细胞以提高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意义如下:1.胶质瘤血管周细胞分布与胶质瘤替莫唑胺治疗敏感性存在相关性,富含血管周细胞的胶质瘤样本,患者对替莫唑胺治疗更不敏感,可将血管周细胞含量作为临床诊断中判断替莫唑胺疗效的指标之一;2.首次、成功完成了胶质瘤血管周细胞的分离、鉴定及体外培养;3.胶质瘤血管周细胞保护胶质瘤肿瘤细胞减少替莫唑胺诱导的凋亡;4.血管周细胞高分泌CCL5,作用于肿瘤细胞的CCR5,激活DNA损伤修复通路,故而使肿瘤细胞对替莫唑胺耐药;5.成功筛查并鉴定了促进胶质瘤细胞化疗耐药的CCL5/CCR5下游信号通路,阐明了CCL5/CCR5通路的作用机制;6.小分子抑制剂马拉维诺阻断CCL5/CCR5通路,可提高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敏感性,作为化疗增敏剂与替莫唑胺联用,提高化疗效果,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胶质瘤血管周细胞分布呈现异质性。周细胞含量越高、CCL5表达量越高,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对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越差,其无进展生存期越短;去除周细胞或阻断其下游的CCL5/CCR5信号通路后,可提高胶质瘤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抑制胶质瘤肿瘤生长;CCL5/CCR5通过下游AKT信号通路和DNAPK信号通路促进DNA的损伤修复,从而促进胶质瘤细胞的替莫唑胺耐药。上述结果将为阐明血管周细胞在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依据该机制提出了胶质瘤联合靶向治疗的临床新策略。
耿志华[8](2020)在《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小鼠的抗抑郁和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姜黄素(curcumin,CCM)治疗的抗抑郁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究其抗抑郁作用是否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有关。方法使用改良的动脉瘤夹装置模型模拟脊髓损伤1的发生。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SCI治疗组(SCI+CCM组,SCI 30 min后给予姜黄素(200 mg/kg)灌胃干预治疗,每天一次,持续7天),SCI对照组(SCI+Veh组,SCI 30 min后给予200mg/kg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治疗,每天一次,持续7天)和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摘除椎板而无脊髓损伤,术后30 min时候给予200 mg/kg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治疗,每天一次,持续7天)。我们通过BMS(basso mouse scale)评分、斜板实验、PI(propidium iodide staining)染色、FJB(fluoro-jade b)染色、脊髓水含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测定、丙二醛(malondlaldehyde,MDA)测定来评估姜黄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我们通过悬尾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来评估姜黄素抗抑郁作用,并通过BDNF和ERK蛋白表达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1.姜黄素长期治疗显着改善脊髓损伤小鼠抑郁行为与SCI+Veh组小鼠相比,SCI+CCM组显着降低了小鼠不动时间(p<0.05)并显着增加了小鼠的蔗糖偏嗜度百分比(p<0.05)。2.姜黄素长期治疗增加了小鼠杏仁核中ERK蛋白和BDNF蛋白的表达与SCI+Veh组小鼠相比,SCI+CCM组显着增加SCI小鼠ERK蛋白和BDNF蛋白的表达(p<0.05)。3.姜黄素治疗对脊髓损伤小鼠具有抗炎作用与SCI+Veh组小鼠相比,SCI+CCM组小鼠SOD水平显着升高(p<0.05),MDA水平显着降低(p<0.05),脊髓水含量显着降低(p<0.05)。4.姜黄素治疗脊髓损伤减少了细胞坏死、凋亡与SCI+Veh组小鼠相比,PI染色显示,SCI+CCM组小鼠脊髓损伤周围区域坏死细胞显着减少(p<0.05);FJB染色显示阳性细胞代表神经元变性坏死,与SCI+Veh组小鼠相比,SCI+CCM组小鼠染色阳性细胞数显着降低(p<0.05)。5.姜黄素治疗脊髓损伤改善了小鼠后肢的运动功能与SCI+Veh组小鼠相比,SCI+CCM组显着增加了小鼠BMS评分和斜面倾斜度(p<0.05)。结论1.脊髓损伤后小鼠会出现抑郁行为;2.姜黄素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脊髓损伤后小鼠的抑郁行为;3.姜黄素预防脊髓损伤后抑郁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可能部分由BDNF蛋白来介导;4.姜黄素治疗对脊髓损伤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高静[9](2020)在《电针抑制胆碱能过活化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胆碱能过活化致抑郁”学说入手,探讨电针对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以下简称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前额叶胆碱能因子的影响,并阐明电针可能通过抑制胆碱能过活化,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第一部分电针调节ACh代谢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和突触损伤的研究1.动物与分组将54只SPF级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东莨菪碱组(阳性药物组)、毒扁豆碱组(胆碱酯酶抑制剂组)、电针+毒扁豆碱组。2.造模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CUMS联合孤养方法构建抑郁大鼠模型,10种刺激方法:禁食(24 h)、禁水(24 h)、冰水游泳(4℃,5 min)、潮湿垫料(24 h)、昼夜颠倒(24 h)、行为限制(4h)、45°倾笼(24 h)、夹尾(2 min)、噪音(85Db,3h)、整夜频闪(12h),每日1种,持续42天。3.干预方法造模第29天开始,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疏肝调神”针灸方案基础穴组(百会、印堂、合谷、太冲)治疗,2/100Hz,1~1.2mA,持续20min,每日1次;东莨菪碱组大鼠进行东莨菪碱腹腔给药(25μg/kg),每48小时1次;毒扁豆碱组大鼠进行毒扁豆碱腹腔给药(0.5 mg/kg),每日1次;电针+毒扁豆碱组进行电针和毒扁豆碱干预,方法分别同电针组与毒扁豆碱组,药物干预后再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或药物干预持续14天。4.检测指标(1)体重及行为学:体质量、蔗糖偏好率、不动时间、延迟进食时间;(2)ELISA法检测胆碱能相关因子:血清和前额叶ACh,前额叶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3)高尔基染色法观察前额叶第V层锥体神经元顶树突棘形态和数量(树突棘密度);(4)Western Blot法检测前额叶突触相关蛋白表达:PSD95、Synapsin Ⅰ、GluR1和GluR2;(5)Western Blot法检测前额叶M1AChR蛋白表达。第二部分电针拮抗M1AChRs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和突触损伤的研究1.动物与分组将54只SPF级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东莨菪碱组(M1AChR拮抗剂组)、槟榔碱组(M1AChR激活剂组)、电针+槟榔碱组。2.造模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CUMS联合孤养方法构建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方法同“第一部分”。3.干预方法造模第29天开始,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干预,东莨菪碱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东莨菪碱,方法同“第一部分”;槟榔碱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槟榔碱(2mg/kg),每日1次;电针+槟榔碱组进行电针和槟榔碱干预,方法分别同电针组与槟榔碱组,药物干预后再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或药物干预持续14天。4.检测指标:(1)体重及行为学:体质量、蔗糖偏好率、延迟进食时间、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及理毛次数;(2)高尔基染色法观察前额叶第V层锥体神经元顶树突棘形态和数量(树突棘密度)以及树突复杂性(总长度和分支数);(3)Western Blot法检测前额叶BDNF/mTORC1信号通路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PSD95、Synapsin Ⅰ、GluR1 和 GluR2 的相对表达量;(4)Western Blot法检测前额叶M1AChR相对表达量。结果:第一部分电针调节ACh代谢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和突触损伤的研究1.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的影响造模前,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无显着性差异;在造模第7、14、21和28天时,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5),说明抑郁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在干预前,电针组、东莨菪碱组、毒扁豆碱组和电针+毒扁豆碱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干预前基线一致。干预第7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有显着性降低(P<0.001);而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大鼠平均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显着增加(P<0.05),两组大鼠平均体质量与蔗糖偏好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毒扁豆碱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而蔗糖偏好率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与毒扁豆碱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毒扁豆碱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显着增加(P<0.05)。干预第14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率均显着性降低(P<0.001),不动时间、延迟进食时间均显着延长(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率均显着增加,不动时间、延迟进食时间均显着缩短(P<0.05),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表现出与东莨菪碱同样具有抗抑郁效应;毒扁豆碱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较模型组均有显着性降低,不动时间和延迟进食时间均显着延长(P<0.05);与毒扁豆碱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毒扁豆碱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有显着性增加,而不动时间和延迟进食时间均显着缩短(P<0.05),说明毒扁豆碱可诱导加重模型大鼠抑郁症状,而电针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毒扁豆碱所致的抑郁症状。2.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的前额叶胆碱能ACh代谢的影响模型组大鼠前额叶和血清内ACh含量均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前额叶AChE含量有显着性降低(P<0.05),前额叶ChAT含量有显着性升高(P<0.05);而电针组大鼠前额叶和血清内ACh含量显着性降低(P<0.05),前额叶AChE含量显着升高(P<0.05),前额叶ChAT含量显着降低(P<0.05);毒扁豆碱组大鼠较模型组前额叶和血清内ACh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而前额叶AChE和ChAT含量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与毒扁豆碱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毒扁豆碱组大鼠前额叶和血清内平均ACh含量均显着性降低(P<0.05),前额叶AChE显着升高,前额叶ChAT显着降低(P<0.05)。3.电针对毒扁豆碱致胆碱能过活化抑郁模型大鼠的前额叶树突棘密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前额叶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和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均较正常组显着减少(P<0.05);而毒扁豆碱组大鼠前额叶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和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均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与毒扁豆碱组比较,电针+毒扁豆碱组大鼠前额叶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和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显着增加(P<0.05)。4.电针对毒扁豆碱致胆碱能过活化抑郁模型大鼠的前额叶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前额叶BDNF、GluR1、GluR2、PSD95和Synapsin I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正常组显着减少(P<0.001);与模型组比较,毒扁豆碱组大鼠前额叶BDNF、GluR1、GluR2、PSD95和Synapsin 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减少(P<0.05);与毒扁豆碱组比较,电针+毒扁豆碱组大鼠前额叶BDNF、GluR1、GluR2、PSD95和Synapsin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增加(P<0.01)。5.电针对毒扁豆碱致胆碱能过活化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M1AChR表达的影响各组间前额叶M1AChR相对表达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M1ACh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毒扁豆碱组大鼠前额叶M1ACh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P<0.001);与毒扁豆碱组比较,电针+毒扁豆碱组大鼠前额叶M1ACh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减少(P<0.001)。第二部分电针拮抗M1 AChRs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和突触损伤的研究1.电针对M1AChRs激活胆碱能过活化抑郁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和行为学的影响干预前(造模第29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东莨菪碱组、槟榔碱组和电针+槟榔碱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CUMS联合孤养抑郁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干预前各组间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显着降低,延迟进食时间显着延长,水平活动、垂直活动与理毛次数均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显着增加,延迟进食时间显着缩短,水平活动、垂直活动与理毛次数均显着增加(P<0.05),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槟榔碱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有显着性降低,延迟进食时间显着延长,水平活动显着减少(P<0.05),垂直活动和理毛次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电针组和电针+槟榔碱组大鼠体质量和蔗糖偏好率均较槟榔碱组显着增加,延迟进食时间显着缩短,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和理毛次数均显着增加(P<0.05)。说明槟榔碱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模型大鼠抑郁症状,而电针可改善槟榔碱所致受体激活导致的抑郁症状。2.电针对M1AChRs激活胆碱能过活化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树突棘密度与复杂性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与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显着减少(P<0.001),树突棘前体密度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顶树突总长度显着减少(P<0.01),直径在10 μm-190 μm的顶树突分支数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大鼠树突棘总密度均显着增加(P<0.001),电针组成熟型树突棘密度较模型组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而不成熟型与树突棘前体密度均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1),东莨菪碱组大鼠平均成熟型和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均显着增加(P<0.001),而树突棘前体密度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大鼠顶树突总长度均显着增加(P<0.05),电针组直径在10μm-110μm顶树突分支数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5),东莨菪碱组直径在100 μm-190 μm顶树突分支数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5)。电针组与东莨菪碱组两组比较,树突棘总密度较东莨菪碱组有显着性减少(P<0.05),直径在10μm-90μm顶树突分支数较东莨菪碱组显着增加(P<0.05),在130 μm-190μm显着减少(P<0.05);而成熟型、不成熟型、树突棘前体密度、顶树突总长度两组比较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槟榔碱组大鼠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与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较模型组有显着性减少(P<0.001),而树突棘前体密度、顶树突总长度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与槟榔碱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与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树突棘前体密度、顶树突总长度均显着增加(P<0.01),直径在10μm-30μm和50 μm-170 μm顶树突分支数较槟榔碱显着增加(P<0.05);与槟榔碱组比较,电针+槟榔碱组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与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顶树突总长度均显着增加(P<0.001),直径在110μm-170μm顶树突分支数显着增加(P<0.05),而树突棘前体密度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电针对M1AChRs激活胆碱能过活化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BDNF/mTORC1信号通路与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BDNF、mTORC1、p-mTORC1、GluR1、GluR2、PSD95和Synapsin 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有显着性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大鼠前额叶BDNF、mTORC1、p-mTORC1、GluR1、GluR2、PSD95和Synapsin 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增加(P<0.05),两组比较均能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槟榔碱组大鼠前额叶BDNF、mTORC1、p-mTORC1、GluRl、GluR2、PSD95和Synapsin 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减少(P<0.05)。与槟榔碱组比较,电针组与电针+槟榔碱组大鼠前额叶 BDNF、mTORCl、p-mTORC1、GluR1、GluR2、PSD95和Synapsin 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增加(P<0.05)。4.电针对M1AChRs激活胆碱能过活化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M1AChR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M1ACh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大鼠前额叶M1AChR蛋白相对表达有显着性减少(P<0.05),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槟榔碱组大鼠前额叶M1ACh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P<0.001);与槟榔碱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槟榔碱组大鼠前额叶M1ACh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减少(P<0.01)。结论:1.电针可调节胆碱能因子的表达,提高前额叶AChE水平,抑制ACh的堆积,从而促进CUMS联合孤养模型大鼠前额叶突触损伤的修复(突触形态、数量及功能),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2.电针可通过降低M1AChR蛋白表达,增强突触可塑性,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胆碱能过活化,激活BDNF/mTORC1信号通路有关。
徐天泽[10](2019)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英语对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科技英语翻译作为翻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普通英语相比,科技英语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难以理解和翻译。从词汇上看,科技英语有大量的纯专业技术词汇,一词多义(其中包含半专业词汇),缩略词以及名词化结构。在句法上,科技英语广泛使用被动语态和复合句。科技英语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注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则关注读者的需求,凸显出用最贴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的重要性,并强调内容的对等而非仅仅是形式的对等。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对提高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报告基于《科学》和《科学美国人》期刊上选取的十四篇文章为翻译文本。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本报告旨在概括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和句法特征,探讨并总结相应的翻译方法。在词汇层面,本报告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翻译纯专业技术词汇。采用直译和意译法翻译多义词。使用增词法与省略法翻译缩略词。运用转换法与增词法翻译名词化结构。在句法层面,采用语态转换、增添主语的方式翻译被动句。采取顺译、倒译、拆译以及综合译法翻译复合句,实现功能对等。本报告在分析科技英语中词汇和句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旨在总结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为科技英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经验和启示。此外,通过分析科技英语的语言特征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笔者希望能够把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解决翻译难点,以期帮助未来的翻译实践以及提高翻译能力。
二、我国科学家发现大脑胶质细胞新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科学家发现大脑胶质细胞新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星蒌承气汤药效物质基础及对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
1 大黄 |
1.1 中医认识 |
1.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2 胆南星 |
2.1 中医认识 |
2.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3 瓜蒌 |
3.1 中医认识 |
3.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4 羌活 |
4.1 中医认识 |
4.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5 芒硝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肠道微生态理论的缺血性卒中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失调 |
2 菌-肠-脑轴 |
3 从肠到脑的上行通路 |
4 从脑到肠的下行通路 |
5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肠道菌群 |
6 卒中并发症的肠道微生态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星蒌承气汤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 |
2.2 星蒌承气汤化学成分及缺血性卒中靶点筛选 |
2.3 交集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 |
2.4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5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
2.6 分子对接 |
3 研究结果 |
3.1 星蒌承气汤潜在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结果 |
3.2 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靶点及缺血性卒中靶点预测结果 |
3.3 GO富集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3.4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
3.5 分子对接 |
4 讨论 |
4.1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
4.2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 |
4.3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效应机制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4 除胶实验 |
2.5 TTC染色 |
2.6 取材及处理 |
2.7 TUNEL法检测皮层梗死周围细胞凋亡情况 |
2.8 脑组织ELISA |
2.9 脑组织Western blot |
2.10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神经功能评分 |
3.2 除胶实验 |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
3.4 对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TNF-α的影响 |
3.6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AKT、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星萎承气汤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代表方剂 |
4.2 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脑保护作用及中医理论探讨 |
4.3 卒中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探讨 |
4.4 卒中模型行为学选择 |
4.5 星蒌承气汤与细胞凋亡 |
4.6 网络药理学关键靼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
5 小结 |
实验二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取材及处理 |
2.4 免疫组化 |
2.5 免疫荧光 |
2.6 ELISA检测 |
2.8 肠道菌群分析 |
2.9 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检测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及短链脂肪酸受体的影响 |
3.3 星蒌承气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
4 讨论 |
4.1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
4.2 星蒌承气汤对短链脂肪酸影响 |
4.3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自主神经途径影响 |
4.4 星蒌承气汤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 |
4.5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免疫途径影响 |
5 小结 |
实验三 星萎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4 除胶实验 |
2.5 TTC染色 |
2.6 取材及处理 |
2.7 免疫组化、免疫荧光 |
2.8 ELISA检测 |
2.9 肠道菌群分析 |
2.10 盲肠内容物SCFAs分析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神经功能评分 |
3.2 除胶实验 |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
3.4 肠道菌群 |
3.5 短链脂肪酸 |
3.6 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
4 讨论 |
4.1 伪无菌模型建立及评价 |
4.2 肠道菌群是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 |
4.3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机制的初步探讨 |
5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CKLF1在脑卒中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中的生物学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神经元是脑卒中后CKLF1的细胞来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卒中后CKLF1来源于神经元 |
3.2 脑缺血后CKLF1和神经元有共定位 |
3.3 OGD后不同复氧时间下CKLF1的表达 |
3.4 NF-κB参与脑卒中后CKLF1的表达调控 |
3.5 NF-κB直接参与CKLF1的转录调控 |
3.6 NF-κB和CKLF1启动子的结合区域 |
3.7 NF-κB与CKLF1启动子结合位点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神经元CKLF1在卒中后的生物学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CKLF1参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作用 |
3.2 理论半暗带中特异性敲除神经元CKLF1大鼠的构建 |
3.3 特异性敲除神经元CKLF1减轻大鼠MCAO后神经元损伤 |
3.4 特异性敲除神经元CKLF1可抑制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 |
3.5 特异性敲除神经元CKLF1降低脑缺血后M1型极化产物iNOS的表达 |
3.6 特异性敲除CKLF1促进脑缺血后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 |
3.7 特异性敲除神经元CKLF1增加脑缺血后M2型产物IL-10的表达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CKLF1诱导小胶质细胞Ml型极化的机制初探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C27上调BV2小胶质细胞JNK及p38磷酸化水平 |
3.2 CKLF1激活MAPK通路的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 |
3.3 特异性敲除神经元CKLF1后降低小胶质细胞MAPK磷酸化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CKLF1诱导小胶质M1细胞型极化的机制探索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C27可下调BV2小胶质细胞TREM-2表达 |
3.2 特异性敲除神经元CKLF1增加脑卒中后TREM-2的表达 |
3.3 C27导致TREM-2蛋白下调的机制探索 |
3.4 C27通过自噬促进TREM-2蛋白降解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趋化因子在脑卒中后的神经修复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溶液配制 |
附录(二) 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Wnt信号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缺血性脑卒中定义及诊疗现状 |
1.2 血脑屏障及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 |
1.3 Wnt信号通路及其研究进展 |
1.3.1 Wnt的起源 |
1.3.2 Wnt的配体和生物作用 |
1.3.3 Wnt受体:FZD和 LRP5/6 |
1.3.4 Wnt拮抗剂和激动剂 |
1.3.5 Wnt信号通路 |
1.3.6 Wnt信号与血脑屏障 |
1.4 本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Wnt信号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剂量和给药方法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临床评估 |
2.3.2 基因序列变异和多态性的检测 |
2.3.3 统计学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临床资料结果 |
2.4.2 基因检测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A突变对Wnt信号活性影响的机制研究'>第3章 GPR124 c.3587G>A突变对Wnt信号活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细胞系 |
3.2.2 细胞培养基和相关试剂 |
3.2.3 生物化学试剂及耗材 |
3.2.4 分子克隆相关试剂 |
3.2.5 RNA提取,逆转录及RT-q PCR试剂 |
3.2.6 分子克隆引物 |
3.2.7 RT-q PCR引物 |
3.2.8 实验抗体 |
3.2.9 实验仪器 |
3.2.10 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3.1 分子克隆实验方法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胞转染 |
3.3.4 Western Blot |
3.3.5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3.3.6 RNA提取,逆转录和RT-q PCR |
3.3.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3.3.8 免疫共沉淀实验 |
3.3.9 统计 |
3.4 实验结果 |
3.4.1 构建实验所需质粒和转染效率的检测 |
A突变对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3.4.2 GPR124 c.3587G>A突变对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 |
A突变对Wnt/β-catenin通路活性的影响'>3.4.3 GPR124 c.3587G>A突变对Wnt/β-catenin通路活性的影响 |
3.4.4 GPR124和DVL的相互作用 |
3.4.5 GPR124和DVL1 结构域的相互作用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内蒙古蒙、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内蒙古自治区蒙、汉族人群AD危险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
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SAD遗传机制研究 |
结果 |
一、内蒙古自治区蒙、汉族65岁及以上社区人群A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群AD的遗传机制研究 |
讨论 |
一、内蒙古自治区社区蒙、汉族人群A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二、Aβ及脂代谢相关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 |
三、阿尔茨海默病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学发现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RNA m6A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AD的发病机制 |
2.m6A及其分布与功能 |
第一部分 mRNA N6-甲基腺嘌呤通过调控突触功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研究的创新处及不足处 |
第二部分 mRNA N6-甲基腺嘌呤通过影响自噬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研究的创新处及不足处 |
第三部分 circRNAs N6-甲基腺嘌呤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初步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研究的创新处与不足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6)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神经退行性疾病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Emc3基因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种类和机制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3.1 主要贡献 |
1.3.2 创新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结语 |
第二章 EMC3基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 |
2.1 课题背景 |
2.1.1 脑神经元病变 |
2.1.2 视网膜神经元病变 |
2.2 选题依据 |
2.2.1 EMC1基因突变导致脑和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
2.2.2 EMC3是果蝇感光细胞合成视紫红质和多通道膜蛋白所必需 |
2.2.3 EMC3和EMC1 是以复合物形式存在 |
2.3 研究背景 |
2.3.1 内质网相关蛋白的合成和降解途径 |
2.3.2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非折叠蛋白应答途径 |
2.4 研究流程和关键技术 |
2.5 前期研究 |
2.5.1 已经报道的EMC1突变进行WB分析 |
2.5.2 EMC3在COS7 细胞内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
2.5.3 EMC5在COS7 细胞内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
2.5.4 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亚基免疫共沉淀及WB检测 |
2.6 展望未来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mc3缺失导致小脑共济失调和浦肯野细胞变性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技术原理 |
3.2.2 实验所用材料 |
3.2.3 实验所用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利用CRISPR/Cas9-lox P系统构建Emc3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
3.3.2 利用PCR技术对Emc3 CKO小鼠DNA进行基因分型 |
3.3.3 Emc3 CKO条件性敲除小鼠生长发育异常 |
3.3.4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小脑发育异常 |
3.3.5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行为学异常 |
3.3.6 Emc3 CKO条件型敲除小鼠的磁共振成像 |
3.3.7 Emc3 CKO条件型敲除小鼠进行性小脑萎缩和浦肯野细胞丢失 |
3.3.8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浦肯野细胞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
3.3.9 Emc3 CKO小鼠浦肯野细胞中Emc3 的缺失导致内质网应激 |
3.4 讨论 |
3.4.1 浦肯野细胞Emc3缺失影响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 |
3.4.2 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浦肯野细胞死亡的关系 |
3.4.3 浦肯野细胞Emc3缺失怎样激发内质网应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mc3的丢失导致视网膜杆状双极细胞变性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目的 |
4.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3.1 实验技术原理 |
4.3.2 实验所用材料 |
4.3.3 实验所用方法 |
4.4 结果 |
4.4.1 Emc3在视网膜上的表达定位 |
4.4.2 Emc3 CKO小鼠Emc3 表达水平降低 |
4.4.3 Emc3 CKO小鼠视网膜的生理功能分析 |
4.4.4 PKCα抗体对小鼠视网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 |
4.4.5 感光细胞抗体对小鼠视网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 |
4.4.6 免疫组化和H&E染色结果 |
4.4.7 Emc3缺失损害视杆细胞和视杆双极细胞之间的突触传递 |
4.4.8 Emc3 CKO视网膜中的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ZD4和NDP基因突变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伦理声明 |
5.2.2 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变异确认 |
5.2.3 表达质粒的构建 |
5.2.4 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
5.2.5 FZD4在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
5.3 结果 |
5.3.1 测序结果分析 |
5.3.2 突变FZD4 蛋白介导的Norrin信号缺陷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写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血管周细胞通过旁分泌诱导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及其个体化诊疗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胶质瘤血管周细胞的分布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胶质瘤血管周细胞促进肿瘤细胞逃避替莫唑胺杀伤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胶质瘤血管周细胞通过激活CCL5 旁分泌轴促进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胶质瘤中血管周细胞标志物和CCL5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替莫唑胺治疗效果呈负相关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管周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小鼠的抗抑郁和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SCI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 |
2.3 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 |
2.4 糖水偏好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 |
2.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浓度 |
2.6 BMS(basso mouse scale,BMS)评分 |
2.7 斜板实验 |
2.8 PI染色 |
2.9 FJB(fluoro-jade b)染色 |
2.10 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laldehyde,MDA)含量的测定 |
2.11 脊髓水含量的测定 |
2.1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致死率 |
3.2 姜黄素在悬尾实验中的作用 |
3.3 姜黄素在糖水偏好实验中的作用 |
3.4 姜黄素增加杏仁核中ERK蛋白和BDNF蛋白水平 |
3.5 姜黄素治疗改善脊髓损伤小鼠后肢运动功能 |
3.6 姜黄素治疗对SCI后SOD和MDA表达以及脊髓含水量的影响 |
3.7 姜黄素治疗SCI减少细胞坏死和神经元变性 |
4 讨论 |
4.1 姜黄素治疗药物浓度的选择 |
4.2 实验动物的选择 |
4.3 脊髓损伤模型的选择 |
4.4 姜黄素的抗抑郁作用 |
4.5 姜黄素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 |
4.6 姜黄素的神经保护作用 |
4.7 本实验的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电针抑制胆碱能过活化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认识 |
一、抑郁障碍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二、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 |
三、胆碱能过活化致抑郁学说及其研究进展 |
四、抑郁障碍的中医学认识 |
第二节 抑郁障碍的治疗现状 |
一、抑郁障碍的西医治疗现状 |
二、抑郁障碍的中医治疗现状 |
第三节 针刺治疗抑郁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一、针刺治疗抑郁障碍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二、针刺治疗抑郁障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其评价 |
三、假说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电针调节ACh代谢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和突触损伤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实验小结 |
第二节 电针拮抗M1AChRs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和突触损伤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实验小结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一、抑郁模型构建与评价 |
二、电针的抗抑郁效应 |
三、电针抑制胆碱能过活化改善抑郁症状的机制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REPORT LAYOUT |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
2.2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
2.2.1 Lexical Features |
2.2.2 Syntactic Features |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AND SOLUTIONS |
3.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3.1.1 The Arrangement of Translation Schedule |
3.1.2 The Preparation of Guiding Theory |
3.1.3 The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3.1.4 The Preparation of Parallel Texts |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2.1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
3.2.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
3.3 SOLUTIONS TO THE DIFFICULTIES |
3.3.1 Lexical Translations |
3.3.2 Syntactic Translations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LESSONS GAINED |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REFERENCES |
APPENDIX |
原文及译文 |
A 学位论文数据集 |
ACKNOWLEDGEMENTS |
四、我国科学家发现大脑胶质细胞新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D]. 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CKLF1在脑卒中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中的生物学作用[D]. 周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Wnt信号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塔淞. 吉林大学, 2020(03)
- [4]内蒙古蒙、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 张春雨.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5]RNA m6A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D]. 韩敏. 山东大学, 2020(04)
- [6]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D]. 朱雄.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7]血管周细胞通过旁分泌诱导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及其个体化诊疗意义[D]. 张晓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8]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小鼠的抗抑郁和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耿志华. 郑州大学, 2020(02)
- [9]电针抑制胆碱能过活化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症状的机制研究[D]. 高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报告[D]. 徐天泽.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