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越[1](2020)在《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科技的发展,大规模使用能源为各国各地区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各国各地区的环境也造成严重的破坏,能源的大量消耗也导致资源的不可持续供应。从经济学的角度,能源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也是能源来源的载体。所以为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人文资源等;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成绩显着,但是依赖资源拉动经济的问题严重,随着时间的推进,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本文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探究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对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呼包鄂榆城市群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指标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相关研究文献的理论内容、作用机理,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城市群的经济、能源和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科学、客观的描述分析;使用SVAR模型对城市群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直观的展现了三者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结果发现:呼包鄂榆城市群的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但不是环境污染的格兰杰因;能源消费是环境污染的格兰杰因,而环境污染不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城市群经济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恶化都会伴随能源消费的增加,单纯的依赖能源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为不可持续,仅靠抑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量控制环境污染的恶化也是不可行的。基于此,结合规范研究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节能减排,源头抑制环境的恶化;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梁霄[2](2020)在《基于SD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截止201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5亿辆,其中传统的燃油汽车占比超过了98%。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化石燃料为主的汽车导致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减缓传统燃油汽车对石化资源的高度依赖,以清洁、环保的新能源作为核心动力的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s,以下简称NEV)产业,已成为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已将NEV产业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补贴等方式大力扶持NEV产业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NEV产业在产销方面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依然还存在着关键零部件技术受制于人、生产群落技术创新发展不均衡、对政策依赖度过高等不足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NEV产业创新主体的技术力量薄弱,创新环境不完善,各类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流动性低。因此,如何提高和加强我国NEV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当前促进和实现NEV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开放、协同、共生、演化等生态学特征,主要关注于创新主体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被广泛运用于技术创新研究领域。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我国NEV产业的技术创新,有利于厘清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分析各创新主体的协作方式。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是一项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同、多阶段衔接的复杂系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依靠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创新生态系统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结合,能为研究NEV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产业创新系统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以下简称SD)方法,对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在分析中国NEV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基础上,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框架;其次,利用文献分析法识别影响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并按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将关键因素归类为需求、供给和环境三个层面;接着,运用SD方法,综合分析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反馈关系,建立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因果回路图;然后,以模型中各因素对中国NEV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强度,结合数据可靠性和可获取性,绘制了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存量流量图,并进行有效性检验;最后,运用Vensim软件对我国NEV专利总申请量和专利年申请量的趋势仿真和政策模拟仿真。本文通过仿真模拟得出以下结论:(1)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初期发展速度较慢,中后期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创新主体的增加与系统规模的扩大,各类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增多,正向促进了NEV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2)创新主体研发投入的增加、产学研合作力度的增强以及产业创新环境的改善,对NEV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在创新主体方面,R&D人才投入力度因子、企业家因子以及产学研合作力度因子,对NEV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4)在创新环境方面,政策因子和市场因子对NEV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王永卿[3](2019)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由来已久,当前严格的环境制度对矿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绿色矿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区,属于中国重要的钢铁和磷化工基地,鄂东南有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鄂西北有新型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同时湖北省具有矿业周期中矿产资源开发不同阶段的典型特征。但前期高强度的开采导致的生态退化、总磷和重金属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是制约当前矿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对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矿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调查湖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从理论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检验了湖北省资源诅咒现象,验证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丰富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从空间视角,通过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G指数热点分析探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从企业层面,探讨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评估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带来的净效应,为湖北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业格局提供参考。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果主要包括以下5点:(1)本文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发现: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优势矿产总量控制不佳、部分矿产后备储量不足等问题、矿业结构亟需调整、资源利用效率低、矿业发展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三废”不断增加,治理工作量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任务重等问题。(2)经检验湖北省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在仅控制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丰裕度的两个变量的时候,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水平、国内物质资本的投入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外商投资、人力资本的投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3)通过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发现湖北省从湖北西部到东部呈现高-低-高的趋势,以及北高南低的趋势。整体协调发展水平有小幅度下降,其中鄂州、武汉、十堰协调发展水平下降明显,咸宁、潜江协调发展水平有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相对平稳。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空间正自相关,2004-2010年,空间相关性增强,存在空间集聚效应;2010年以后相关性减弱,空间集聚效应减弱,到2016、2017年显示空间不相关。G指数冷热点区分布呈现“西热东冷”趋势,热点集中在鄂西北与鄂西南地区,冷点地区集中在湖北中部地区。经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度分析发现湖北省少数地区属于失调衰退状态,大多处于勉强协调发展至中级协调发展之间。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仍有较大得提升空间。(4)矿山特征要素是影响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矿山规模与矿山资源占用资源两方面。按照影响大小各因素排名依次是:矿山规模、矿山经济价值、三率调查矿种、主体功能区类别、城镇化水平、矿山经济类型、年投资比重。“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对掌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提供帮助;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对绿色矿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型矿山、重点生态保护区内矿山、国有和集体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落实情况更加积极;企业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因素之一。(5)绿色矿山建设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效果由矿山规模和矿产资源类型决定,其中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对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改善效果受主体功能区职能和矿产资源类型影响,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实证结果并未发现短期内绿色矿山建设对尾矿和废石的利用有显着的改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矿产资源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坚持生态建设优先、保护优先、节约利用、绿色发展的原则,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空间管控、转变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建设绿色矿山与矿业集群发展,形成绿色矿业开发格局。形成生态环境友好、产业结构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的协调发展模式。
陈伟[4](2019)在《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进行生态补偿,可以通过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现阶段,生态补偿相关研究与实践已经逐步开展,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生态补偿标准确立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尤其突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资源价值核算的角度出发,开展针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继而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本研究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矿产资源损耗与外部环境成本,综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能值分析法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框架,丰富我国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内容。此外,研究以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合质金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确定金矿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为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深化资源税费改革、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增强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落实。本研究选取大柴旦矿业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壳中黄金资源的存在价值为9.93元/g。综合考虑商品的使用成本、生产成本和外部成本,每克合质金的价值为358.30元。其中黄金资源的使用成本、其他资源投入成本以及外部环境成本分别为12.27元、328.43元以及17.60元。综合考虑矿产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每克合质金生产全生命周期应提取29.87元进行生态补偿。其中资源消耗补偿量为12.27元,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补偿量为17.60元。其中,生产过程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10.95元,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6.65元。本研究在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确立时,充分考虑矿产资源自身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构建基于资源价值损失、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拓展了现有研究。本研究得到的黄金开发全生命周期清单与能值转换率,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在合质金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云云[5](2019)在《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国“五位一体”,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十九大报告中“生态”、“环境”、“资源”、以及“绿色发展”多次出现,报告全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现状、建设重点和目标等,这些充分昭示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稀土产业作为中国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型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着结构转型与生态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稀土产业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基于上述情况,评价测算中国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以及对稀土产业进行环境规制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果,对稀土产业升级、生态效率方面有什么作用,显得尤为必要。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对中国稀土产业的资源环境现状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此为前提,首先从省级层面分析了稀土产业生态效率,对其在不同省级地区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以及对比分析其在东部、中部、西部之间表现出来的差异;接下来,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揭示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先进行了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升级的影响分析,采用SYS-GMM方法对实证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检验和控制,继而进行了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表明:所研究区域稀土产业生态效率表现出整体水平不高,仍然有提升空间;稀土产业的总体生态效率发展不均衡,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都显现出了不均衡;在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外资利用、环境规制,这三个因素能够积极地促进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两种形式的环境规制,能够推动稀土产业升级的发展;在把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划分区域的变量时,显示出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升级的倒逼作用是需要前提条件的;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环境规制可以促进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的提高。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建立环境规制长效机制,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充分利用外资,推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当地有关环境部门工作的监管,推进区域之间的合作等相关建议。
韩国莹[6](2019)在《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 ——以内蒙古资源型城市包头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和资本的大量聚集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在城市急速发展的同时,却也难以避免的出现了诸如经济结构失衡、资源日渐枯竭、城市综合环境恶化等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怎样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要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有效预防城市复合系统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偏离可持续发展轨道。因此,本文将变权模型引入预警评价体系,选择变权模型中的惩罚型变权,通过制定惩罚规则对低于某一惩罚水平的权重进行调整,进而制定出相应时期各指标的“变权”,既考虑到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的静态权,又考虑到各评价指标的状态值水平。最后通过计算综合预警指数结合灰色预测对城市综合警情进行预警,并根据障碍度模型测度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将该预警模型应用于内蒙古资源型城市包头,多维探究了包头市2007~2016年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惩罚型变权及灰色预测模型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体系,对包头市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动态预警,并根据预警结果和制约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及建议,旨在为包头市及其他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及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惩罚型变权的预警模型满足了对包头市可持续发展的动态预警要求,预警结果较为契合实际;(2)包头市2007~2016年警情等级由“中警”演变为“轻警”,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良好的上升态势;通过预测发现2017~2019年包头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等级将由“轻警”变为“无警”;(3)未来影响包头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为环境安全与资源供给子系统。
方传棣[7](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夏文秀[8](2019)在《中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储量丰富,品种众多,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商,在全球稀土产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中国稀土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却不足。由于过去中国采取粗放式管理、市场秩序混乱、科技水平低下、监管不到位等现象,导致中国稀土资源浪费严重、储量减少、产能过剩、价格低廉、环境破坏严重。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发展转型期,国家施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政府有关部门针对稀土产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调整稀土产业结构、规范开采、保护矿区环境,促进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工信部颁布《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公祖指引》,整合稀土资源形成六大稀土集团,至2015年底六大稀土集团整合基本结束,改变了过去中国稀土市场“小、散、乱”的局面,对规范稀土市场秩序、形成产业集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黑色稀土,另外,政府和企业都是重视科技的发展,注入大量的科研资金。在国家的大力改革下,稀土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稀土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升稀土产业的竞争力,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迫在眉睫。本文以矿产资源学、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对大量的原始资料及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及研究分析。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钻石模型为依据,构建中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利用2012年-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评价。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力争评价结果合理准确,本文对于评价指标中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和科技水平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权重,对于产业环境则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中国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竞争力依然非常薄弱。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对策:加大执法力度,规范行业秩序;坚持科技创新,打造高端产品;加快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构建循环经济;加大稀土资源保护力度,注重可持续发展;建立国家战略联盟;延伸稀土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袁中许[9](2019)在《定价权规律国际透视与中国稀土下一步选择——基于稀土治理和定价权关系指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价权作为对外市场贸易领域的话语权标志,承载着相关利益战略的引导和保证功能。因而,稀土定价权攸关"中国元素"稀土的资源利益、国家创新战略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稀土定价权与稀土治理存在"的"和"矢"的关系,所以只有深刻把握定价权规律,才能科学推动中国稀土深化治理,从而实现稀土定价权真正获取。为此,面对中国稀土治理维艰和其定价权改善不稳、定价权依然缺失,亟需系统汲取和借鉴定价权国际经验理论。本文运用立体透视方法对三大国际定价权经验规律进行深入揭示,发现协同应变能力、适宜的持续创新能力及对资源与环境特殊性的正确把握是其以不同风格获得与保持定价权的关键。由此提出中国稀土下一步以定价权为导向的根本治理和定价权独特促进与科学战略、全面获取的选择之策。
陈俊楠[10](2016)在《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矿业投资环境是矿业投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条件的集合,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决定着矿业投资的规模和流向。我国矿业发展具有区域多样性的特点,各地区矿业投资条件和竞争环境具有明显差异。在当前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等背景下,开展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对于优化区域矿业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矿业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数据分析、模型测算、专家研讨、问卷调查、调研座谈等大量研究和实物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实证分析等研究工作,形成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模型、竞争力定量化评价、地区排序及优化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的思路建议。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一是研究构建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针对我国区域矿业发展规律和投资环境特点,对现有矿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和修正完善,在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由7项影响因素和10项评价指标构成、运用多层次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二是探索开展了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实证评价。通过数据采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工作,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资源禀赋、矿业发展程度、矿业市场化程度、矿业开放程度、矿业管理效能、地质资料服务、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现状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对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定量化测算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得分排名居前15位的省(区、市)依次是内蒙古、新疆、广东、山西、湖南、宁夏、黑龙江、甘肃、青海、陕西、云南、辽宁、浙江、贵州和四川。这些省份在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都有分布,其中东部地区省份占20%,中部地区省份占20%,西部地区省份占60%。总的来看,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矿业投资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总体靠前。
二、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梳理 |
2.1 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 |
2.1.1 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国外研究 |
2.1.2 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国内研究 |
2.2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2.1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国外研究 |
2.2.2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国内研究 |
2.3 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3.1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国外研究 |
2.3.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国内研究 |
2.4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4.1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国外研究 |
2.4.2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国内研究 |
2.5 呼包鄂榆城市群的研究进展 |
2.5.1 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简介 |
2.5.2 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研究 |
3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关于能源消费 |
3.1.2 环境污染内涵 |
3.1.3 经济增长概念 |
3.2 相关理论 |
3.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3.2.2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3.2.3 经济、能源与环境(3E)系统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4 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4.1 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
4.1.1 关于能源消费总量 |
4.1.2 关于能源消费强度 |
4.2 呼包鄂榆城市群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
4.3 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4.3.1 城市群经济总量 |
4.3.2 城市群各核心城市经济量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计量分析理论和模型介绍 |
5.2 指标建立与数据处理 |
5.2.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
5.2.3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与模型稳定性检验 |
5.2.4 SVAR模型的建立 |
5.2.5 脉冲响应函数 |
5.2.6 方差分解 |
5.3 实证结论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节能减排 |
6.2.2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6.2.3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SD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NEV产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NEV产业的扶持政策研究 |
1.2.3 NEV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 |
1.2.4 NEV产业与创新系统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
2.1.1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 |
2.1.2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内涵 |
2.1.3 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 |
2.1.4 与本文研究主旨的契合性 |
2.2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
2.2.1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
2.2.2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内涵 |
2.2.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应用 |
2.2.4 与本文研究主旨的契合性 |
第三章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影响因素 |
3.1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
3.1.1 现状分析 |
3.1.2 存在问题 |
3.2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
3.2.1 构成要素 |
3.2.2 演化机理 |
3.3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识别与分类 |
3.3.1 影响因素的识别 |
3.3.2 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四章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SD模型 |
4.1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4.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4.1.2 建模目的 |
4.1.3 系统边界 |
4.1.4 系统假设 |
4.2 各子系统分析 |
4.2.1 供给子系统 |
4.2.2 需求子系统 |
4.2.3 环境子系统 |
4.3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因果关系图 |
4.4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存量流量图 |
4.5 模型方程构建 |
4.6 模型检验 |
4.6.1 模型运行检验 |
4.6.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五章 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仿真 |
5.1 趋势仿真 |
5.2 政策模拟仿真 |
5.2.1 改变创新主体相关要素 |
5.2.2 改变创新环境相关要素 |
第六章 优化中国NEV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政策建议 |
6.1 改进创新主体的建议 |
6.1.1 扩大系统规模,提升生产群落技术创新能力 |
6.1.2 完善人才政策机制,提高研发人员创新能力 |
6.1.3 完善经理人激励政策,培养企业创新文化 |
6.1.4 加强创新主体互动,建立综合性研发合作平台 |
6.2 优化创新环境的建议 |
6.2.1 发挥政策积极作用,避免过度依赖政策 |
6.2.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
6.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
1.1.2 选题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生态建设 |
1.2.2 矿业可持续发展 |
1.2.3 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 |
1.2.4 湖北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1.3.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 |
1.3.3 绿色矿产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 |
1.3.4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
2.1.2 资源诅咒 |
2.1.3 外部性理论 |
2.1.4 协调发展 |
2.2 定量分析方法 |
2.2.1 协调发展测度 |
2.2.2 空间关系分析 |
2.2.3 倾向值匹配法 |
第三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形势与问题 |
3.1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1 湖北省矿产资源概况 |
3.1.2 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情况 |
3.1.3 湖北省采掘业及相关原材料制造业发展情况 |
3.1.4 湖北省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
3.2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 |
3.2.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概况 |
3.2.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
3.3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矿产资源供需与资源保障问题 |
3.3.2 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四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 |
4.1 模型设定、变量测度与数据来源 |
4.1.1 模型设定与变量测度 |
4.1.2 数据来源 |
4.2 湖北省资源诅咒检验 |
4.2.1 资源诅咒检验结果分析 |
4.2.2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检验分析 |
第五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5.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
5.1.1 综合评价体系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与空间关系 |
5.2.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 |
5.2.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关系 |
5.2.3 局部自相关分析 |
5.3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1 耦合评价模型 |
5.3.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第六章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 |
6.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情况 |
6.1.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概况 |
6.1.2 模型构建 |
6.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logit模型构建 |
6.2.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6.3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
6.3.1 样本匹配结果检验 |
6.3.2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
第七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建议 |
7.1 坚持生态建设优先 |
7.2 坚持保护矿产资源与矿山地质环境 |
7.3 坚持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
7.4 坚持发展绿色矿业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产资源概况 |
1.1.2 矿业经济贡献与社会效益 |
1.1.3 矿业环境污染 |
1.1.4 研究必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概述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矿产资源价值核算 |
2.1.1 矿产资源概念 |
2.1.2 研究进展 |
2.2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
2.2.1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内涵 |
2.2.2 研究进展 |
2.3 能值分析法 |
2.3.1 基本概念 |
2.3.2 研究进展 |
2.4 生态系统服务 |
2.4.1 基本概念 |
2.4.2 研究进展 |
2.5 生命周期评价法 |
2.5.1 基本概念 |
2.5.2 研究进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能值评估 |
3.1 矿产资源存在价值 |
3.1.1 矿产资源形成 |
3.1.2 矿产资源存在价值核算 |
3.2 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能值评估 |
3.3 案例分析 |
3.3.1 案例区介绍 |
3.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3.3 黄金存在价值 |
3.3.4 全生命周期能值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评估 |
4.1 .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
4.1.1 环境影响经济损失 |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 |
4.2 案例分析 |
4.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2 环境影响经济损失 |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 |
4.2.4 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5.1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5.1.1 补偿原则 |
5.1.2 补偿主体与客体 |
5.1.3 补偿途径与资金来源 |
5.1.4 补偿标准 |
5.1.5 监管与保障机制 |
5.2 案例分析 |
5.2.1 补偿主体与客体 |
5.2.2 补偿途径 |
5.2.3 补偿标准 |
5.2.4 监督管理与保障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深化矿产资源税费改革 |
6.2 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 |
6.3 调整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
6.3.1 优化能源结构 |
6.3.2 调整产业结构 |
6.3.3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6.4 提高能力建设 |
6.4.1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管理机制 |
6.4.2 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 |
6.4.3 利益相关者教育培训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确定性分析 |
附录2 生命周期评价 |
附录3 海西州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估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和科研成果目录 |
(5)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环境规制促进产业升级的理论 |
2.1.2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1.3 波特假说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有关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 |
2.2.2 有关稀土产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概况的研究 |
2.2.3 有关生态效率的研究 |
2.2.4 有关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产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稀土产业的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1 稀土资源概况分析 |
3.2 稀土产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3.3 稀土产业资源环境规制政策 |
4 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稀土产业生态效率测算与分析 |
4.1.1 评价模型选择 |
4.1.2 指标、研究省份的选取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3 生态效率测算结果及区域差异分析 |
4.2 稀土产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及分析 |
5 环境规制对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分析 |
5.1 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升级的影响分析 |
5.1.1 研究假设 |
5.1.2 变量选择 |
5.1.3 模型设定 |
5.1.4 估计结果与讨论 |
5.2 环境规制对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 ——以内蒙古资源型城市包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5.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5.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 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概念界定与逻辑框架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 |
2.1.2 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 |
2.2 惩罚型变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的有机结合 |
2.2.1 惩罚型变权方法的特征 |
2.2.2 惩罚型变权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中的作用机理 |
2.3 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主要内容 |
3 包头市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1 包头市概况 |
3.2 资源供给与环境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
3.2.1 资源供给优势及资源耗费情况 |
3.2.2 环境问题现状分析 |
3.3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3.1 经济总量情况 |
3.3.2 产业结构分析 |
3.4 人居环境及社会稳定现状分析 |
3.4.1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3.4.2 居民生活水平及城乡收入差距 |
3.4.3 城镇化水平及居民就业情况 |
3.5 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5.1 资源供给与环境安全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
3.5.2 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
3.5.3 人居环境与社会稳定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
4 城市可持续发展动态预警体系构建 |
4.1 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预警指标的选取 |
4.2 研究的数据来源 |
4.3 确定指标的预警界限 |
4.4 预警指标主客观组合静态权重的确定 |
4.1 指标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4.4.2 利用信息熵方法的指标客观赋权 |
4.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主观赋权 |
4.4.4 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原理的组合赋权 |
4.5 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动态预警及障碍度模型构建 |
4.5.1 构建惩罚型变权模型及确定警界 |
4.5.2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警情预测 |
4.5.3 建立障碍度模型分析制约因素 |
5 包头市可持续发展警情动态监测及预警 |
5.1 包头市可持续发展警情测度 |
5.1.1 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包头市可持续发展警情测度 |
5.1.2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未来警情预测 |
5.1.3 包头市可持续发展警情动态发展趋势分析 |
5.2 包头市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判断及分析 |
5.2.1 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5.2.2 预警指标制约因素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工作量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耦合 |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3 定量分析方法 |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
4.3.1 空间占用影响 |
4.3.2 污染排放影响 |
4.3.3 土壤环境影响 |
4.3.4 地质环境影响 |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
5.2 情景设置 |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
5.3.1 指标体系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7.1 优化空间结构 |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
(8)中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2 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
1.3.3 稀土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1 全球及中国稀土资源储量 |
2.1.1 全球稀土资源储量 |
2.1.2 中国稀土资源储量 |
2.2 全球及中国稀土资源生产现状 |
2.2.1 全球稀土资源生产现状 |
2.2.2 中国稀土资源生产现状 |
3 全球及中国稀土资源消费现状 |
3.1 全球稀土资源消费现状 |
3.2 中国稀土资源消费状况 |
4 中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1 钻石模型原理 |
4.2.2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3 样本数据来源 |
5 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
5.1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5.2 评价结果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分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
5.3.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6 提升中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
6.1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高端产品 |
6.2 加快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构建循环经济 |
6.3 加大稀土资源保护力度,注重可持续发展 |
6.4 改善稀土产业环境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2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定价权规律国际透视与中国稀土下一步选择——基于稀土治理和定价权关系指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定价权规律国际立体透视 |
(一) 三大国际定价权的独立演化与系统性成因透视 |
1.OPEC石油国际定价权获取与长期保持的重要原因与规律 |
2.铁矿石国际定价权不断强势的内外历史与现实归因 |
3.美国主导国际黄金定价权的系统性层因及机理 |
(二) 三大国际定价权的整体交互透视 |
1.定价权共性 |
2.定价权差异性 |
(三) 中国稀土比照下三大国际定价权的总体特殊性透视 |
四、研究结论与中国稀土的下一步选择启示和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和结论启示下中国稀土下一步选择建议 |
1.结合中国稀土内外特殊环境, 创建三位一体系统性协同, 推动以产业组织为核心、以定价权为导向的根本治理, 造就出口议价应变能力和成就中国稀土定价权独特改进方式 |
2.以稀土资源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为努力重心, 借助人才和创新环境上的稀土治理协同, 提高稀土生产效率与稀土产品品质和价值竞争力, 提升中国稀土定价权获取的核心实力 |
3.运用资源产品和价值异质性, 对中国稀土采取两类划分而深化治理, 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稀土定价权科学、战略、全面获取和以独特风格实现 |
(10)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3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对象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投资环境 |
2.1.2 区域竞争力 |
2.1.3 投资环境竞争力 |
2.1.4 矿业投资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分工理论 |
2.2.2 区位优势理论 |
2.2.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 |
3.1 投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
3.1.1 定性分析方法 |
3.1.2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一般影响因素 |
3.2.1 政治环境因素 |
3.2.2 法规环境因素 |
3.2.3 经济环境因素 |
3.2.4 经营环境因素 |
3.2.5 服务环境因素 |
3.2.6 社会环境因素 |
3.2.7 自然环境因素 |
3.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 |
3.3.1 调查工作情况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3.3.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主导影响因素 |
4 我国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1 指标框架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指标的确定 |
4.2 指标权重 |
4.2.1 专家打分赋值 |
4.2.2 定义判断尺度 |
4.2.3 建立判断矩阵 |
4.2.4 确定指标权重 |
4.3 评价模型 |
4.3.1 层次结构模型 |
4.3.2 评价方法步骤 |
5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5.1 我国矿业发展形势 |
5.1.1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
5.1.2 我国矿业经济形势 |
5.1.3 我国矿业投资形势 |
5.2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测度 |
5.2.1 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单因素竞争力测度 |
5.2.2 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测度 |
5.3 我国重点地区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述 |
5.3.1 内蒙古 |
5.3.2 新疆 |
5.3.3 广东 |
5.3.4 山西 |
5.3.5 湖南 |
5.3.6 宁夏 |
5.3.7 黑龙江 |
5.3.8 甘肃 |
5.3.9 青海 |
5.3.10 陕西 |
5.3.11 云南 |
5.3.12 辽宁 |
5.3.13 浙江 |
5.3.14 贵州 |
5.3.15 四川 |
6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竞争力评价结果探讨与建议 |
6.1 关于区域矿业协调发展 |
6.1.1 矿业低迷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 |
6.1.2 充分利用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资源开发的鼓励支持 |
6.2 关于区域矿业投资布局 |
6.2.1 区域矿业投资布局不合理带来产能过剩等系列问题 |
6.2.2 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矿业投资优化布局 |
6.3 关于矿业投资准入 |
6.3.1 各地区推进矿业市场化和矿业开放进度不平衡 |
6.3.2 完善市场与政策环境,打造竞争开放的矿业投资准入机制 |
6.4 关于矿业投资管理服务 |
6.4.1 部分地区矿业权管理审批改革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
6.4.2 优化管理与服务环境,促进矿业投资经营便利化和高效化 |
6.5 关于矿业领域基础设施 |
6.5.1 多数资源丰富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
6.5.2 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对矿业开发的支撑能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黄越.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SD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 梁霄.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3]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 王永卿.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4]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D]. 陈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研究[D]. 刘云云.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6]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 ——以内蒙古资源型城市包头市为例[D]. 韩国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7]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8]中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夏文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定价权规律国际透视与中国稀土下一步选择——基于稀土治理和定价权关系指向的研究[J]. 袁中许. 中国软科学, 2019(04)
- [10]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 陈俊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标签:稀土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稀土产业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