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泡沫势必破灭——美国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访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凡[1](2021)在《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实体经济为主,改革开放后,虚拟经济开始萌芽。虚拟经济的出现改变了我国经济结构,丰富了经济体系,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结合几次国际经济危机和我国国情来看,虚拟经济发展过快会引起实体经济震荡,发展过慢对实体经济的促进程度过低,失去其本身存在的意义。所以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把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功能落实到政策上来。新常态背景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否协调?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研究,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阐述了虚拟资本的形成逻辑、存在形式及特点、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随后阐述了马克思对实体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理论分析是研究二者关系的前提,也为重新界定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做好铺垫。其次,梳理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考察虚拟经济是如何传导和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二者的协调关系。再次,从总量和利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现状。在实证方面,采用了2002-2019年的年度经济数据,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角度选取了9个指标代表虚拟经济系统,从国民经济、进出口额、产业结构等角度选取6个指标代表实体经济系统,先用熵值法对指标层进行客观赋权,再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出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而确定协调等级。实证结果表明:2002-2019年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程度经历了“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六个阶段。这种协调水平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还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并不高。最后,针对目前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股市融资规模不足、虚拟资产结构单一、虚拟经济监管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李名亮[2](2014)在《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消费碎片化的时代,企业正在进行经营、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创新变革,广告市场与广告产业链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状态。广告公司需要抓住产业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学习和提高符合新的市场环境和传播环境需要的专业服务能力。同时,广告公司迫切需要进行经营模式的及时创新转型,这是应对环境变动和外部竞争压力的需要,是解决内部管理问题的法宝。如此,广告公司才能突破目前广告产业的结构失衡瓶颈,不断提升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本研究试图分析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动态转型的主要内容与系统特征,并研究当代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对提升公司优势的机理与意义。因此,全文确定了基于经营模式创新的研究视角。全文的研究框架按照“转型背景-历史-当代特征-趋势”思路延展;而在经营模式不同模块创新转型部分的研究中,均沿着“影响因素一经营模式创新一公司竞争优势”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观,本文首次建构了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内容架构和组成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创新转型的方向和内容框架;继而基于广告公司顾客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发展轨迹,研究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历史形态、转型特点与核心驱动力;分析广告公司进行经营模式当代转型的驱动力。其次,分别探讨不同经营模式创新模块的转型特征与趋势;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经营模块创新的核心内容,创新的战略方向、不同分因素的组合创新等;以及这些创新与提升公司优势地位的关系与作用的机理;研究结合不同类型广告公司的经营实践来分析。其三,新兴的数字广告产业价值网络正在快速形成之中,本文重点研究了广告公司的数字化战略转型问题;充分论证了迎合媒介环境的数字化,满足广告主服务需求,是目前广告公司经营核心战略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梳理相关产业链与组成单元各平台的发展脉络、功能脉络与经营模式;简要总结了广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要点、经营模式创新的策略原则。研究认为,广告公司顾客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发展轨迹是:媒体附庸-独立中介-综合型专业服务-消费者导向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生活者导向的数字化整合传播服务。广告公司历史经营模式转型的核心驱动力,经历了从外生市场推动到内生资源驱动,再到新的消费者与市场外生驱动的变化过程。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创新转型的内容框架,就是围绕当前广告公司面临的主要经营现实,以核心战略创新为主导,依次进行数字化战略转型和整合战略,以及战略性资源和价值网络扩张三个转型方向。价值链集聚、延伸或张大等是经营模式转型的核心问题。广告公司经营能力的提升过程,也是其价值链不断依据市场和经营状况而相应调整的过程。全产业链扩张与整合,即跨越广告产业链内部,多向向外部拓展业务,是有实力的广告公司努力的方向。差异化竞争战略是我国广告公司摆脱同质代理、价格战等不良竞争的有效经营战略。产业资源的分散是目前广告产业的主要问题;依托、拓展媒介这种核心战略资源,集聚资本、人才、信息等基础战略资源,进行公司的规模化发展,是目前许多广告公司的战略重心所在。集团化和战略联盟是广告公司重要的成长发展战略,是扩大公司规模,构建大型广告集团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能够增强广告公司对市场、媒介资源与人才等战略资源的控制能力,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带来垄断利润和竞争优势。经营模式及其创新,应该成为广告公司维持专业分工地位,获得核心竞争力、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新依托。本文首次建立了一种中观的广告公司战略分析单元;并从经营模式的视角构建公司竞争战略的分析框架,有助于公司更准确地把握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条件下广告公司竞争的发展趋势,无疑会促进广告公司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本次对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当代转型的研究,建立于创新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立足于经营模式的系统建构以及对经营模式创新驱动力和创新内容的全面把握,因此比较深入、系统。其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视角采取动态的、整合的分析框架;二是运用模块化理论,对经营模式创新内容的结构维度进行综合性研究。
商小虎[3](2013)在《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倒逼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产业升级也即意味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崛起的机遇。作为制造业基础和创新载体的装备制造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建立是我国经济从投资导向发展到创新导向阶段的重要基础。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崛起无一不是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其发展前提。因此,这也是选择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作为本论文主题的意义所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我国装备产业国家竞争优势演进路径恰恰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在装备子行业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往往是并非高精尖的机械装备行业,譬如造船、铁路车辆、集装箱、工程机械,这些大多归属运输设备的范畴;而我国所需的精密数控机床、高档轻工设备、高端冶金化工能源设备等大多依赖进口设备。未来我国工业化深化的内涵体现为装备工业由初级层次向纵深发展、由追求数量的投资驱动粗放式增长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总结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特征,傅家骥(1998)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包括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不仅仅包括企业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还包括了相应的管理、组织、市场等方面的成功创新。大量研究表明,许多技术创新项目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创新缺乏与市场、组织、制度、文化、战略等软技术因素方面的协同匹配。而当企业在产品、管理、市场、制度等多维度的创新同时出现时,就产生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在成熟阶段的创新中大量出现。尽管经济生活中创新很重要,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一直未得到主流的经济学家的重视。传统上,经济学主要研究创新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果,而创新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一过程本身一直被视为难以捉摸的“黑匣子”。尽管经过了大量对创新的研究,但了解得更多的是创新能带来什么,对它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了解甚少。而如果刺激创新以及创新的模式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追赶特征的经济体却极为重要。技术创新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笔者通过调研了上百家各具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访问了大量的行业专家,获取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为基础,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装备子行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比较分析、以及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从而为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方向、产业支持政策提供深度的视角。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内容和主要创新点,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模型、创新系统理论以及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回顾了技术创新在全球工业化过程各个主要阶段的发展特征,梳理了我国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地位;并揭示了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装备产业所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应当积极抓住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技术经济范式更迭的历史性机遇,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后来居上”。第三章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范畴和产业发展特征,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工艺装备水平低、产品结构集中在中低端、机械基础件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差、重大装备项目的成套设备系统集成与工程技术能力薄弱等方面的问题。本章进一步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精选了低压电器、机床、专用设备、大型成套装备的优秀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进行研究,从而归纳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内处于上下游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和未来创新方向。未来我国投资拉动带来的装备市场增长空间有限,装备制造业未来将逐步面临着成长的“天花板”。提供完整的产品线,创新资源集成化,各个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化,技术、组织制度与组织文化创造性整合,构造一体化解决方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第四章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归纳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竞争优势的演进路径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本章还从中观层面出发,从创新成效的差异、产业的劳动资本密集程度的差异角度,精选了我国装备制造不同子行业进行比较研究。从产业角度,本章对于我国重点装备子行业--机床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从空间角度,本章分析了我国机床工具产业集群、船舶产业集群的案例,尝试探讨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方法。第五章以我国装备类上市公司群体为样本,进行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通过在装备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之间建立起联系,构建多函数结构方程模型,从而进一步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黑箱。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验证了我国装备企业研发投入带来了新产品较高定价能力、工艺效率的提升,最终对于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人力资源结构、企业固定资产和运营资产的周转能力、外部需求推动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显着影响。第六章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综合本论文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以及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结果,提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积极促进经济转型、扶持新兴产业、培育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装备龙头企业、优化装备制造和下游用户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装备产业集群、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和先进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完善人才和资金要素市场机制。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本论文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创新理论、装备制造技术及工程理论等等,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探讨我国装备制造的产业竞争特征、技术创新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2、技术创新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此笔者调研了上百家各具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访问了大量的行业专家,通过获取技术创新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方向提供深度的视角。3、本文理论研究中,从微观和中观的层面,采用分析与归纳、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打开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黑匣子”。通过研究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优势建立、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绩效,从而为如何引导产业创新和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思路。4、实证分析方面,构建多函数结构方程模型,把创新过程分解成“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以我国装备制造类上市公司群体为对象,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5、对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穆海亮[4](2012)在《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剧艺社("上剧")是孤岛时期存在时间最长、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演剧水准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话剧团体,也是战后上海剧运的中坚力量。它以政治意识鲜明、市民色彩浓厚、艺术整一性较高的演剧实践推动了抗战及战后上海话剧的蓬勃开展,成为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也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本文就是关于"上剧"的专题研究。"导论"梳理"上剧"的演剧历程,简要分析其话剧史地位,并从中提炼出其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政治化体现为传达政治理念、寄托政治诉求,并彰显出剧团本身的政治色彩;世俗化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的市民化、题材的世俗化、以及风格的通俗化,而组织管理的社会化、经营的市场化也与之密不可分。这一基本矛盾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话剧的固有属性所决定,也与剧社自身的组织背景相关,更直接地则是由孤岛特殊形势型塑的,极大地影响着"上剧"的组织形式和艺术面貌。第一章探讨"上剧"的剧团组织。"上剧"希望成为一个职业化、自主化、市场化的艺术团体,并已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组织机构,采取了较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这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化程度和社会化诉求,这是其世俗化取向的组织前提。"上剧"又是一个直接接受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剧团,中共代表的民间立场和进步政治趋向既有与自主化、社会化同步,从而促进剧运发展的一面;又因不可避免地继承左翼剧运的作风,带有一定的党派气息,从而束缚着剧社的职业化进程。为取得"合法"地位,"上剧"不得不对法租界当局有所依赖,这是对其自主性的侵蚀。同时,为了实现"以剧养剧"而采用的市场化策略难免沾染庸俗作风,这是对其世俗化的扭曲。剧人始终在政治、艺术、商业之间的夹缝中做着艰难的探索,心态微妙而复杂。第二章分析"上剧"的演出剧目。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在剧目方面体现为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博弈,二者关系错综,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并存。在孤岛特殊情境下,剧目的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市民意识呈现出明显的合流趋势;而战后剧坛回归"正常",二者的张力重新彰显。政治观念能够赢得观众的强烈共鸣,也会使剧目的艺术价值受损;市民意识既是争取观众的必要价值取向,也难免与艺术的媚俗化相连。这使"上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五四以来现代意义上个性化、平常化的"人的戏剧"轨道,制约了其剧目建设的更大成就。"上剧"古装剧大都卖座成功却少有精品力作,浓郁的政治气息和古今之间的不平衡想象,使它赢得了暂时的观众而失却了艺术的经典;翻(改)译剧数量最多,可中西对接的错位令其未能打造出真正的舞台佳作;现实剧形成"诗与俗的化合"的基本风格,最能代表"上剧"的艺术精神,"诗"与"俗"的融汇或失衡往往影响着剧目成就的大小、艺术价值的高低。第三章论述"上剧"的舞台艺术。在创作经验不足、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上剧"的舞台艺术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它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追求、对导演格调多样化的实验、对向心演技的磨炼、对舞台美术严谨性与创新性的探索,都曾引领时代潮流。然而,"上剧"毕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自身所有以及时代加于它的诸多局限束缚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其舞台艺术正处于"在路上"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既生机勃勃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性缺憾。"上剧"的成就与局限都属于一个时代,而政治意识和世俗作风的渗透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影响,亦是其中的教训之一。"结语"探讨"上剧"的经验教训及其对当下话剧的启示。中国话剧的政治性与生俱来,但政治性并非话剧艺术的必要属性;世俗性是话剧艺术的应有品格,但世俗化理应是有限度的。直面政治、对话政治而避免为政治所"化",走向世俗、拥抱世俗又远离庸俗、避免媚俗,是中国话剧发展的应然选择。
杨桂英[5](2011)在《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文中认为虚拟经济近三、四十年来的加速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使对虚拟经济的深入研究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本文在对价值、财富、虚拟性、虚拟价值等概念进行探讨、界定的基础上给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概念:实体经济指围绕价值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指围绕虚拟价值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其次,综合运用思辨、形式逻辑与历史逻辑、系统分析、规范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探讨虚拟经济的本质和特征,认为:虚拟经济是经济异化发展的结果——交易目的从互通有无到获取利润,获取利润的路径从实体产品的交易到虚拟产品的交易;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造成资金富裕的客观环境、人的逐利性和虚拟资产的虚拟性共同促成虚拟经济发展;虚拟经济可以服务于和促成实体经济价值和财富的创造,但它本身没有创造价值和财富。认为虚拟性是虚拟经济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其他特征的衍生基础。再次,通过建立货币机制、信用信心机制、价格利润机制等模型讨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最后,在透视2008金融危机和简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坚持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和原则、慎重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慎重开放金融市场等我国发展虚拟经济的建议。
李晓东[6](2011)在《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自信息技术诞生之日起,关于IT价值的讨论,就成为学界的热点。1987年,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首次质疑IT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后,更是将IT价值的争论推向高潮。在争论声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但逐步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在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日常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已然来临的今天,IT价值的存在已无异议,但如何产生?如何表现?价值几何?各种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一论题却历久而弥新。近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逐步接受并实践了价值管理,IT管理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价值管理与IT管理之间并未形成有机的联系,IT价值管理游离于商业银行全面价值管理之外。同时,作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行业之一,IT技术已经渗透至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各个角落,IT与业务不断交织融合,IT投资的比重提高,业务向虚拟化发展,IT风险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IT是一把“双刃剑”,善用IT,可能带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忽视风险,则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这种与IT相关的,收益与风险相衡的IT价值,如何产生?如何表现?价值几何?如何通过IT价值管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命题。本文在全面综述当前商业银行信息化、价值管理、IT价值、IT价值管理模型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耗散论的熵流交互视角,尝试使用“熵流”的基本原理解释IT价值的产生。以信息“悖论”、诺兰阶段理论为研究导向,简述并分析商业银行信息化、价值管理及IT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亟待推进。以价值工程及建模理论为实用工具,一方面,借鉴价值工程中的价值公式,提出了服务于IT价值管理的,以风险、功能、成本为核心的IT价值衡量评价公式;另一方面针对IT价值管理概念界定不清的弊端,借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提出了IT价值管理的概念框架;借鉴软件工程中的螺旋模型,提出了IT价值管理螺旋模型。根据商业银行运行的特点,设计了IT价值管理螺旋模型的应用框架,并进行了简要的案例分析。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整体看,本文除绪论及结论外,共5个章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研究和前期铺垫、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模型应用和案例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和前期铺垫,包括第二、第三章。第二章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评价,并指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第三章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信息化、价值管理、IT管理的历程、现状及问题,指出开展IT价值管理有利于化解现有问题、促进长远发展。第二部分,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包括第四章。基于“熵流”的价值观点,阐明IT价值的产生,并给出了IT价值、IT价值管理的概念及IT价值衡量公式,进一步设计了IT价值管理的概念框架。以此为起点,在IT价值管理中引入螺旋模型,并分别对其框架模型、截面模型、管理工具、相关要求和应用要求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三部分,模型应用和案例分析,包括第五、第六章。第五章根据相关概念界定,基于熵流观点分析了商业银行IT价值的产生;根据IT价值管理螺旋模型,设计了模型各循环过程的实施流程及操作方法。第六章根据模型应用的流程方法,选择某城商行进行案例分析,重点对IT价值公式各要素进行了测算。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概念创新,建立了IT价值、IT价值公式、IT价值管理概念框架等相对完整概念体系。二是应用创新,将软件工程中的螺旋模型引入IT价值管理,并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应用体系。
胡玉琦[7](2010)在《财富魔笛》文中研究表明引子17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们虽然没有征服整个世界,却在澳大利亚一条风景如画的小河边发现了一群悠然嬉戏的黑天鹅。这一发现,彻底崩溃了欧洲人的白天鹅信念。于是人们便把黑天鹅的存在代表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意
杨思帆[8](2010)在《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的联结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着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强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以促进其高等教育、高技术产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在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发展迅猛,成绩显着,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而在印度崛起的过程中,高校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表现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上。作为同处亚洲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印度在国情上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鉴于此,本论文对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因此对我国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提出了参考性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点”,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厘清高校与高技术产业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主要路径,探究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得以形成的条件,分析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与不足,并力求全面地总结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经验,以为我国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为此,本论文运用三重螺旋模型和人力资本理论,采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对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路径、条件、成效、问题及经验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共由七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是高等教育发展一个显着趋势。从纵向角度看,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横向角度看,世界各国在知识经济时代都非常强调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印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也逐渐注重了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第二章,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路径与管理。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路径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间接路径与直接路径。其中,间接路径是指高校与高技术产业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而发生的联系,即通过高校培养和高技术企业雇用的人才而发生的联结。直接路径包括高校与产业界的教育合作、研发合作、服务与捐赠等。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管理涉及多个机构与部门,主要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和一些协调性组织。第三章,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条件。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及措施进行鼓励与引导是联结的基本条件,高校与高技术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变革是联结的必要条件,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刺激是联结的外驱动力,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联结的环境保障,各种行业性组织所起的中介与促进作用是联结的重要纽带,而印度社会的文化与传统则是联结的隐性力量。第四章,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与问题。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包括对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以及为印度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问题,总体上看是这些联结以劳动力市场为主,联结程度还比较薄弱,而且各方面的联结表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第五章,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经验与启示。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经验包括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充分利用各种外力及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等方面。借鉴印度的经验与教训,我国需要注意完善高校与高技术产业间的联结机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充分利用私人资金,注重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与认证工作,创设良好的人才培养与配置机制。“结语”部分,强调了中国与印度教育比较、研究、交流及借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本研究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罗良清,龚颖安[9](2009)在《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影响实体经济的机理》文中研究指明虚拟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价值权利的转移,它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具体生产过程,利用人们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短期市场价格波动来赚取价差收益。在虚拟经济交易过程中,价值权利所代表的实物资本的物量和用途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创造出新增价值,而只是实现了交易各方的货币收入再分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是虚拟经济的市场流动性,只有保持虚拟经济的适度流动性,才能真正起到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功能,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朱春阳[10](2004)在《成就卓越:传媒产品创新研究——一种行为与能力的分析范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作为传媒成长方式之一的传媒产品创新活动,在传媒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两个维度考察传媒产品创新过程,对传媒产品价值生成、创新效度评估、入市设计与战略规划等传媒产品创新环节以及创新相关制约变量进行研究,力图建构起系统化的传媒产品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实务操作体系。传媒成长是描述传媒存续状态的概念,表现为“量”的扩大与“质”的变革。传媒产品作为传媒最终的有形产出,代表着传媒全部创新活动的结果,是传媒成长性的现实标志。本文认为,传媒成长优势源于外部市场结构和内部资源禀赋的共同作用。出于以传媒组织为创新主体的研究设想,本文选取源于外生成长优势的创新行为和源于内生成长优势的核心能力来综合考量传媒产品创新的效率以及效率的制约因素。对于传媒组织而言,外部的传媒产业与市场结构、传媒市场地位、目标人群的传媒认知结构与接触习惯以及传媒行业管理制度,内部的传媒能力核心刚度、组织制度、资源水平以及经营理念制约传媒现实的产品创新效率。本文认为,传媒需要通过创造新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塑造传媒企业家精神以及培育独特的传媒创新文化来改善产品创新的条件,突破内外因素的制约。随着传媒市场供给态势由短期进入过剩,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目标由交易实现转向关系生成,成本创新、差异化创新、全面价值创新是现阶段传媒通过传媒产品创新与目标人群结成稳定传播关系的基本价值方向。传媒产品创新不是单纯追求市场创新度的最大化。作为传媒成长方式之一,创新活动安排要经过效度检验,创新时序和创新空间的选择构成这一检验的两个维度。在创新时序维度上,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成长方式分为率先创新、模仿创新、模仿三种类型,分别承担不同的市场风险和收益效率。本文认为,其中模仿创新是现阶段我国传媒创新的优先模式。在创新空间维度上,传媒产品创新目标市场的选择路径为创新机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在目标市场上获得创新的比较优势是这一市场路线的基本方向,这源于传媒产品创新由大众化向小众化的价值生成空间的转型。新创传媒产品的入市过程是一个接受检验并不断修正的过程。优化的价格策略、通路结构与关系建构策略、促销组合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新产品入市过程中的市场摩擦,使其获得目标传媒使用者的全面接触、使用与认同,把传媒产品价值转化为传媒使用者价值,最终生成传媒成长得以实现的优势影响力资源。传媒产品创新规划主要实现这一目标:传媒在捕获良好市场机遇的同时,如何降低单位创新之间相互抑制导致的效率损失,提高资源配置的战略效用。传媒创新能力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协调构<WP=7>成了传媒产品创新规划的核心价值。本文认为,传媒产品创新规划要以核心能力扩张为战略起点,有限相关多元化是传媒实现做大、做强战略目标的基本成长方向。
二、网络泡沫势必破灭——美国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访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泡沫势必破灭——美国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虚拟资本的形成逻辑及特点 |
2.1.1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形成逻辑 |
2.1.2 虚拟资本的存在形式及特点 |
2.1.3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
2.2 有关发展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2.2.1 生产劳动理论 |
2.2.2 生产决定消费、分配和交换 |
2.3 概念界定 |
2.3.1 虚拟经济 |
2.3.2 实体经济 |
2.3.3 协调发展 |
第三章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内在关联性分析 |
3.1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
3.1.1 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 |
3.1.2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财富基础 |
3.1.3 实体经济维护虚拟经济健康运行 |
3.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
3.2.1 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渠道 |
3.2.2 分散实体经济的经营风险 |
3.3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消极作用 |
3.3.1 挤占国家货币资金 |
3.3.2 虚拟经济不稳定引发实体经济震荡 |
3.4 虚拟经济独立运行规律日益明显 |
3.5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 |
3.6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关系再认识 |
第四章 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关系实证分析 |
4.1 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现状分析 |
4.1.1 基于总量视角 |
4.1.2 基于利润视角 |
4.1.3 协调状况小结 |
4.2 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度测算 |
4.2.1 样本选取 |
4.2.2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耦合协调度测算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拓宽中小实体企业融资渠道 |
5.2.2 提高股市融资比重 |
5.2.3 优化虚拟资产结构 |
5.2.4 完善对虚拟经济的监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的背景 |
(二)对经营模式内涵的系统把握 |
(三)广告公司经营研究的视野与缺憾 |
(四)基于模式与模块经营的系统研究路径 |
一、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的系统架构与历史演进 |
(一)广告公司经营模式与经营模式创新转型 |
1.基于系统观的架构: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组成要素 |
2.价值创造逻辑下经营模式的一种分类法 |
3.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创新转型的内涵、价值与分析框架 |
(二)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历史转型特征 |
1.从媒介的附庸代理到独立中介 |
2.从中介到综合型的专业服务 |
3.从综合型广告代理到整合营销传播代理 |
4.中国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历史形态梳理 |
(三)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当代转型的驱动力 |
1.基于“数字化”的全媒体产业链的爆发 |
2.互动与分享的消费追求 |
3.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革命 |
4.广告主的传播战略需求变化 |
5.结构性与转型期危机的双重交织 |
(四)广告公司竞争优势的研究路径 |
1.从组织外部到组织内部 |
2.从竞争到竞合 |
3.从静态到动态 |
4.经营模式创新转型研究范式:企业竞争优势的整合分析框架 |
二、核心战略转型:数字化 |
(一)数字广告产业价值网的形成与结构 |
1.广告公司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
2.新兴数字广告产业价值网的结构 |
(二)传统广告公司的内生型转型路径模式 |
1.4A 公司的数字化战略路径与策略创新-以奥美为例 |
2.媒介代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以昌荣互动为例 |
3.跨界服务-竞立服务于客户的电商营销 |
(三)自生独立型互动广告公司的核心经营模式 |
1.专门型互动广告公司的专注力与独特价值 |
2.社会化媒体营销服务模式与价值 |
3.数字与互动广告代理公司的价值创造与价值链延伸 |
(四)实时竞价(RTB)广告模式及 RTB 产业链平台价值 |
1.RTB 系统结构及其构成平台功能特征 |
2.RTB 产业链的发展与现状 |
3.RTB 产业链的价值 |
(五)网络广告产业链上平台公司的经营模式与价值创造 |
1.独立 DSP 的发展决定 RTB 的未来-以品友互动的经营模式为例 |
2.数字广告平台公司的技术驱动-易传媒公司的 RTB 经营模式 |
3.移动广告平台的价值与经营模式 |
4.数字化媒体广告效果数据监测服务及其价值 |
5.网络广告运营商的经营模式与竞争优势比较 |
(六)广告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要点与策略创新 |
1.技术创新与完善为先导 |
2.运作以数字媒体为中心的整合传播服务 |
3.协同进化的竞合 |
4.以创意优化媒介投放效果 |
5.数字人才标准与建设 |
小结 |
三、核心战略升级:价值链与竞争 |
(一)广告公司价值链的集聚与张大 |
1.广告公司价值链转型的内涵与类型特征 |
2.价值链扩张路径与整合营销传播代理热的冷思考 |
3.归核化与专业化:基于生存与竞争的重新选择 |
4.全产业链扩张与整合:构建网状价值链 |
5.品牌内容营销驱动广告公司的战略布局调整 |
(二)全球经营与本地化经营 |
1.跨国广告集团的全球经营与本土化经营 |
2.本土广告公司国际化战略路径 |
3.区域性广告公司的行业化、专业化与集群化经营 |
(三)竞争战略模式:走出价格战的泥淖 |
1.广告市场的劣币逐良与同质化代理 |
2.差异化代理的核心价值:信号传递机制 |
3.差异化竞争的两个战略方向与五种策略 |
小结 |
四、战略资源的拓展:媒介核心与其他基础配置 |
(一)资本资源:从投资、融资到上市 |
1.一般融资模式与次序 |
2.广告公司上市的驱动因素、条件与方式 |
3.资本资源是公司扩张的基础资源 |
(二)媒体成为核心战略资源 |
1.媒介资源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 |
2.三种媒体资源型广告公司的资源掌控 |
3.日本媒体型广告公司的转型-以电通为例 |
4.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媒介资源型生存 |
(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竞争力的来源:数据库 |
1.数据库的营销价值 |
2.数据成为广告公司的基础资源 |
3.围绕数据资源的博弈 |
(四)人力资源:创新生产机制保障 |
1.创意创新型人才是广告公司的核心资源 |
2.以激励为中心建立创新机制 |
3.建立产品整体生产过程的创新生产机制 |
(五)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建构 |
1.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内涵 |
2.中国广告公司建构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思考 |
小结 |
五、公司边界张大:资本驱动下的规模扩张 |
(一)广告产业集中路径 |
1.广告产业集中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2.集团化发展战略路径 |
3.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
(二)广告集团与战略联盟的实现途径 |
1.并购与联合 |
2.西方跨国广告集团的并购模式 |
3.本土广告公司的并购探索与风险 |
4.项目下的专业协作与连锁经营 |
(三)并购的驱动力 |
1.资本运营作为核心驱动力 |
2.应对环境变动威胁与跨国集团的竞争 |
3.通过资本垄断实现经营战略资源垄断 |
4.数字化驱动并购与前景探讨 |
小结 |
结论 |
(一)提升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
(二)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的历史轨迹 |
(三)全产业价值链扩张整合的方向与路径 |
(四)广告公司边界张大的现实路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技术与知识 |
1.3.2 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1.3.3 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
1.3.4 技术创新模型的发展 |
1.3.5 国家、区域、集群创新系统理论 |
1.3.6 产业(部门)创新系统与产业的技术范式 |
1.3.7 装备制造业概念及分类 |
1.3.8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限制与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技术创新与全球工业化 |
第一节 工业文明以来全球创新中心的转移 |
2.1.1 全球创新中心的转移 |
2.1.2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技术创新特征 |
2.1.3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技术创新特征 |
2.1.4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技术创新特征 |
2.1.5 小结 |
第二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主要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2.2.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回顾 |
2.2.2 美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波特模型分析 |
2.2.3 德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波特模型分析 |
2.2.4 日本制造业技术追赶中的经验和教训 |
2.2.5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所处阶段 |
2.2.6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我国装备制造业崛起的机遇 |
第三节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以及未来制造业创新的方向 |
2.3.1 技术-经济范式内涵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形式 |
2.3.3 传统技术-经济范式的局限性 |
2.3.4 知识经济-新型技术经济范式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装备产业总体发展特征及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案例研究 |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内涵及特征 |
3.1.1 装备制造业的范畴 |
3.1.2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特征 |
3.1.3 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来源 |
3.1.4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构成 |
3.1.5 装备制造业的商业模式 |
第二节 我国装备制造总体产业特征 |
3.2.1 全球装备制造产业分工格局 |
3.2.2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内部结构 |
3.2.3 我国装备产业竞争特征 |
3.2.4 我国装备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特征 |
第三节 我国装备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案例研究 |
3.3.1 技术创新模型理论发展回顾 |
3.3.2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装配产品案例研究 |
3.3.3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组件产品案例研究 |
3.3.4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系统和组合产品案例研究 |
3.3.5 装备企业未来技术创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系统特征 |
第一节 我国装备产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发展特征 |
4.1.1 创新的系统属性 |
4.1.2 我国装备产业竞争优势演进过程 |
4.1.3 我国装备产业创新系统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机床及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
4.2.1 我国机床行业创新能力分析 |
4.2.2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
4.2.3 机床与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装备产业集群案例比较研究 |
4.3.1 长三角手工具产业--龙头带动型产业集群升级的案例研究 |
4.3.2 船舶重工产业—横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案例研究 |
4.3.3 小结:我国装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以及创新绩效结构方程模型回顾 |
5.1.1 技术创新涵义回顾 |
5.1.2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
5.1.3 多函数结构方程(CDM)创新绩效分析模型介绍 |
第二节 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 |
5.2.1 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思 |
5.2.2 装备企业创新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
5.2.3 装备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
5.2.4 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分析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振兴政策回顾 |
6.1.1 产业政策理论回顾 |
6.1.2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 |
6.1.3 我国装备产业振兴政策演进的思路分析 |
第二节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6.2.1 本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来全球技术创新特征回顾 |
6.2.2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竞争优势演进路径回顾 |
6.2.3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上海剧艺社的历史地位及其基本矛盾 |
第一节 上海剧艺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 |
一 上海剧艺社的基本演剧历程 |
二 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 |
三 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具体而微的表征 |
四 成就背后的疑问与遗憾 |
第二节 政治化与世俗化: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
一 基本矛盾的构成与主要表现 |
二 孤岛特殊境遇型塑着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
三 政治化的固有传统与世俗化的应有品格 |
第一章 剧团组织:社会化诉求与政治化趋向的纠结 |
第一节 剧团的职业化与组织管理的社会化 |
一 从业余走向职业化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动因 |
二 宗旨目标定位与组织机构建设 |
三 剧团集体认同与社会形象塑造 |
四 职业化不成熟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经营策略的市场化与商业化 |
一 企业化运作与收支预决算 |
二 广告宣传与媒体舆论 |
三 争取观众的文化举措与市场策略 |
四 应时与维权:职业剧团的经营智慧 |
第三节 剧团组织政治化的外在助益与内在束缚 |
一 身份"合法化"的意义与代价:与租界当局撇不清的纠葛 |
二 中共地上组织在上海剧艺社的积极作用 |
三 政治化做派加剧剧团的业余气息 |
四 社会性的强化与自主性的弱化:兼与"中旅"的比较 |
第四节 剧人心态:夹缝中的艺术追求 |
一 在艺术理想与现实境遇之间 |
二 李健吾的热情与失落 |
三 "分家"事件与黄佐临的抉择 |
四 于伶的贡献与无奈 |
小结 |
第二章 剧目分析: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离合 |
第一节 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 |
一 剧目的政治性与市民性的基本表现 |
二 市民小我的民族认同表征着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合流的趋向 |
三 孤岛境遇是实现合流的推手 |
四 对现代意义上"人的戏剧"的贴合与背离 |
第二节 古装剧:不平衡的想象 |
一 多个层次的不平衡 |
二 古今错位与被发明的传统 |
三 悲剧感的失落与通俗剧的生成 |
四 共同体想象与修复型怀旧 |
第三节 翻(改)译剧:中与西的错位与缝合 |
一 被动选择与主动缝合 |
二 世俗化的无奈:以对欧美喜剧的接受与批判为例 |
三 政治化的得失:《祖国》的卖座与《争强》的弃演 |
四 中国化的困惑:"忠实"还是"创造" |
第四节 现实剧:诗与俗的化合 |
一 于伶:诗与俗的流变及局限 |
二 夏衍:政治抒情诗的世俗化呈现 |
三 诗与俗的消长及失衡对话剧艺术品格的影响 |
四 《家》与《升官图》:世俗的胜利与经典的成功 |
小结 |
第三章 舞台艺术:"在路上"的探索 |
第一节 导演:整一性追求与多样化探索 |
一 舞台情调是实现整一性的基础 |
二 多样性导演格调的初步形成 |
三 中庸的剧目处理限制了导演艺术的更高成就 |
四 政治性的渗透是舞台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
第二节 表演:向心演技的磨炼 |
一 从"演技的停滞"说起 |
二 停滞的原因与磨炼的论争 |
三 磨炼之一:型式演技与情感体验 |
四 磨炼之二:集体效应与齿轮演剧 |
第三节 舞美:困境中的严谨与创新 |
一 "不曾夸炫过,也没有低落过" |
二 写实与诗意 |
三 物质束缚与审美困惑带来的历史局限 |
四 过分的世俗化影响舞台美术的整一性 |
第四节 舞台艺术整体性的价值与局限:一种比较视域中的考察 |
一 整体性意义的表现:兼与"中旅"、绿宝的比较 |
二 整体性价值的凸显:兼与沦陷时期上海演剧的比较 |
三 整体性效果的建构:兼与大后方演剧的比较 |
四 整体性风格的缺憾:兼与"上艺"、"苦干"的比较 |
小结 |
结语:上海剧艺社的经验教训及当下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一览表 |
1. 孤岛时期的上演剧目(1938-1941) |
2. 战后重建的上演剧目(1946-1948) |
二.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分类统计表 |
1. 孤岛及战后演出剧目数量及场次统计表 |
2. 剧目上演场次排序统计表(25场以上者) |
3. 翻(改)译剧本来源国别统计表 |
4. 作家提供剧本数量统计表 |
5. 导演者导演剧目数量统计表 |
三. 本文涉及的"一人多名"对照表 |
四. 报刊为上海剧艺社公演剧目推出特辑(特刊)一览表 |
五. 上海剧艺社活动年表 |
1. 孤岛时期的主要活动 |
2. 战后重建的主要活动 |
致谢 |
附:攻博期间发表文章 |
(5)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虚拟经济研究进展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有关概念的界定 |
2.1 基础概念 |
2.2 实体经济的界定 |
2.3 虚拟经济的界定 |
第三章 虚拟经济的本质和特征 |
3.1 虚拟经济的本质 |
3.2 虚拟经济的特征 |
第四章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4.1 关于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认识 |
4.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五章 理论的应用——对2008金融危机的透视和对我国发展虚拟经济的建议 |
5.1 从虚拟经济视角对2008金融危机的透视 |
5.2 对我国发展虚拟经济的政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尾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1.3 论文构思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逻辑思路 |
1.3.2 研究物理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耗散理论概述 |
2.1.2 信息"悖论"及诺兰阶段理论 |
2.1.3 价值工程及建模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商业银行信息化研究综述 |
2.2.2 价值管理研究综述 |
2.2.3 IT价值研究综述 |
2.2.4 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信息化、价值管理及IT管理 |
3.1 商业银行信息化的概况 |
3.1.1 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
3.1.2 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
3.1.3 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
3.2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概况 |
3.2.1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内容及过程 |
3.2.2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计量工具 |
3.2.3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面临的问题 |
3.3 商业银行IT管理概况 |
3.3.1 商业银行的IT组织架构 |
3.3.2 商业银行的IT运行管理 |
3.3.3 商业银行的IT风险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T价值管理的概念框架与螺旋模型 |
4.1 IT价值管理概念框架 |
4.1.1 IT价值的概念界定 |
4.1.2 IT价值管理的概念框架 |
4.1.3 对象、目标及假设 |
4.1.4 基本要素及质量要求 |
4.1.5 识别分析及成果报告 |
4.2 IT价值管理螺旋模型的提出 |
4.2.1 螺旋模型与IT价值管理模型 |
4.2.2 ITVM-SM的框架模型 |
4.2.3 ITVM-SM的截面模型 |
4.2.4 ITVM-SM的价值管理工具 |
4.2.5 ITVM-SM的主客体及应用要求 |
4.2.6 ITVM-SM指导理念的辨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ITVM-SM的应用框架 |
5.1 商业银行应用ITVM-SM的准备 |
5.1.1 商业银行IT价值的产生及层次 |
5.1.2 商业银行ITVM-SM的组织保障 |
5.1.3 商业银行ITVM-SM实施的架构及流程 |
5.2 商业银行ITVM-SM的IT价值规划过程 |
5.2.1 IT价值的目标分析 |
5.2.2 IT-业务影响性分析 |
5.2.3 IT价值规划的成果运用 |
5.3 商业银行ITVM-SM的IT风险分析过程 |
5.3.1 IT风险内容的分解 |
5.3.2 IT风险内容的分类 |
5.3.3 IT风险内容的量化 |
5.3.4 IT风险分析的成果运用 |
5.4 商业银行ITVM-SM的IT价值分析过程 |
5.4.1 IT价值分析的功能分析 |
5.4.2 IT价值分析的成本分析 |
5.4.3 IT价值公式的综合计算及运用 |
5.5 商业银行ITVM-SM的综合评价反馈过程 |
5.5.1 ITVM-SM的价值优化 |
5.5.2 ITVM-SM的综合反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ITVM-SM的应用案例 |
6.1 案例情况及目标选择 |
6.1.1 总体概况 |
6.1.2 IT资源概况 |
6.1.3 现场调查概况 |
6.2 ITVM-SM的应用过程 |
6.2.1 IT价值规划过程 |
6.2.2 IT风险分析过程 |
6.2.3 IT价值分析过程 |
6.2.4 综合评价反馈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财富魔笛(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第一章财富魔咒是游走世界的幽灵 |
1.千古魔咒:富不过三代 |
2.孟子的魔咒: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3. 马克思的魔咒: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
4.托夫勒的魔咒:未来财富的不确定性 |
5. 福布斯的魔咒:上了它的名单,你会死得很难看 |
6.胡润的魔咒:富不过当代 |
7.人性的魔咒:欲望、自私和炫耀 |
○人性的第一个魔咒,就是人的欲望。 |
○自私,这是人性的第二个魔咒。 |
○炫耀,是人性中的第三个魔咒。 |
第二章财富伦理的灵魂是如何做人 |
1.黄金满籝,不如遗子一经 |
2.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
3.曾国藩的《家书》 |
第一、将侯府改名为“八本堂”,以家风教子。 |
第二、勤与俭,名门望族延续下去的试金石。 |
第三、不给子孙留下太多物质遗产。 |
4.德国人让孩子做完整的人 |
○生活教育 |
○动手教育 |
○挫折教育 |
○善良教育 |
5.英国人从小注重培养绅士 |
○不娇宠,允许家长体罚孩子 |
○独立意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
○培养勇气,学会忍耐 |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
6.美国人重视打造孩子的人生计划 |
7.犹太人对孩子进行理性教育 |
○独特的家庭早期教育 |
○性格教育 |
○智慧教育 |
○财富教育 |
8.比尔·盖茨:再富不能富孩子 |
○吝啬的比尔·盖茨 |
○让孩子尽早独立 |
○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引导者 |
9.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家训” |
○不管是穷是富,让孩子自己去挣零花钱 |
○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
○控制零用钱的用途 |
○端正对孩子的爱 |
第三章财富秩序的核心是新的钱财观 |
1.富人只是上帝财富的看管者 |
2.追求财富是一种道德 |
3.财富并不等同于金钱 |
○金钱是留不住的,而财富则是不可剥夺的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赢得财富的真理 |
4.财富是有人格的 |
5.聚与散的财富哲学 |
6.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
7.美国富人的老钱精神 |
8.做一个成熟的富人 |
第四章财富传承是理性的抉择 |
1.中国人的继承模式“子承父业” |
2.美国的继承辅导与继承约束 |
3.欧洲人的老臣辅佐与家族议会 |
4.日本人的“女婿养子”制度 |
5.用股权这根魔杖去荫及子孙 |
6.借信托之道让财富走得更远 |
第五章财富永续的奥秘是文化和精神 |
1.让富二代有道德地成长 |
○富人,首先是社会人 |
○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
○让富二代树立国家观念 |
2.财富的延续在金钱之外 |
3.布登勃洛克式动力的启示 |
4.怀着感激和敬畏的心情对待财富 |
5.真正的财富是内心富贵 |
6.财富的本质是: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拥有 |
第六章财富接力的本领是从小积累的 |
1.为孩子做一个“零花钱”的理财计划 |
○储蓄意识 |
○投资意识 |
○消费意识 |
2.参加“省钱夏令营” |
3.建立一个“道德银行” |
4.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 |
5.一切从最底层奋斗起 |
6.让孩子成为财富的种子 |
7.走出“幸运精子俱乐部” |
第七章吹响财富帝国的魔笛 |
1.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义工 |
2.做一件事让更多的人追随你 |
3.说服一个老板接受你的方案 |
4.推销一个有慈善力的魔笛产品 |
○说服父母同意你的计划 |
○销售资金 |
○管理好你的财务,做好财务分配 |
○建立一个客户档案 |
5.建立一个财富魔笛俱乐部 |
○小学阶段 |
○中学阶段 |
○大学阶段 |
○踏入社会 |
6.每个人都能建立你的财富帝国 |
(8)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
一、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关系的历史演化 |
(一) 早期的高校及其单纯职能 |
(二) 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开端 |
(三) 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连接的发展与兴盛 |
(四) 对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历史的思考 |
二、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现状 |
(一) 美国 |
(二) 日本 |
(三) 英国 |
(四) 德国 |
(五) 发展中国家 |
三、印度的回应 |
(一) 回应的基础:高等工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
(二) 回应的主体:高校及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参与者 |
(三) 回应的过程: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关系的演进 |
第二章 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路径与管理 |
一、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间接路径: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 |
(一) 高校对人力资本的贡献 |
(二) 高技术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与使用 |
二、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直接路径:以学产合作为主线 |
(一) 教育合作 |
(二) 研发合作 |
(三) 服务与捐助 |
三、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管理 |
(一) 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协同管理 |
(二) 主要政府部门及其职能 |
(三) 具体管理与协调组织及其职能 |
第三章 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条件 |
一、政府的调控与引导:联结的基本条件 |
(一) 战略规划 |
(二) 政策引导 |
(三) 创建平台 |
二、主体的发展与变革:联结的必要条件 |
(一) 经济改革背景下的高技术企业发展 |
(二) 高校的发展与转型 |
三、市场的需求与刺激:联结的外驱动力 |
(一) 国内市场的改革与刺激 |
(二) 国际市场的需求与刺激 |
四、法律的完善与实施:联结的环境保障 |
(一)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 |
(二) 《专利法》的修正与影响:以制药产业为例 |
(三) 《信息技术法》的出台与实施 |
五、中介的组织与促进:联结的重要纽带 |
(一) 行会组织的联系 |
(二) 校友的联系 |
六、社会的文化与传统:联结的隐性力量 |
(一) 印度教与高校创业文化 |
(二) 传统观念与企业文化取向 |
第四章 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与问题 |
一、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成效 |
(一) 造就了大批质量过硬、实用性强的专业人才 |
(二) 拓展了高校的发展空间,提升了高校的综合实力 |
(三) 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软件产业更是蜚声国际 |
(四) 形成了产业集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现 |
(五) 提升了印度的科技水平与国家竞争力 |
(六) 促进了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
二、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问题的表现 |
(二) 问题的原因:基于三螺旋模型的视角 |
第五章 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的经验与启示 |
一、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过程中的经验 |
(一) 制定规划要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 |
(二) 政府职能的重点在于提供及优化联结平台与环境 |
(三) 教育及产业品牌的创建要注重质量与国际认证 |
(四) 弥补高校与产业发展的不足要充分借助与利用各种外力 |
(五) 人才培养应力图满足产业的多层次需求 |
(六) 对人才外流现象要辩证看待并积极利用与改善 |
二、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对我国学产结合的启示 |
(一) 进一步密切我国高校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完善联结机制 |
(二)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我国高校与高技术产业联结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
(三) 注重高技术产业所需人才的层次性,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四) 完善民办高等教育体制,充分利用私人资金对高校与产业合作的促进作用 |
(五) 努力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在国际市场上要注重质量认证工作 |
(六) 创设良好人才培养与配置机制,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10)成就卓越:传媒产品创新研究——一种行为与能力的分析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传媒产品创新研究的概念基础 |
一、 传媒产品创新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二、 传媒产品创新相关概念分析 |
三、 传媒产品创新的主体与类型 |
第二章 限制与突破:传媒产品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外部行为性制约因素 |
二、 内部能力性制约因素 |
三、 突破制约的基本方向--以传媒为主体的考察 |
第三章 扩张与兼容: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塑造 |
一、 从交易实现到关系生成: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目标转型 |
二、 传媒产品创新的基本价值方向 |
三、 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特征 |
四、 市场创新度: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效度指标 |
第四章 创新与模仿:传媒产品价值成长方式的博弈 |
一、 传媒产品创新的风险性分析 |
二、 率先创新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
三、 模仿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
四、 模仿创新:比较优势的形成与持续 |
五、 当前我国传媒改版的模式选择 |
第五章 创新机遇分析与目标市场选择:传媒产品创新的市场路线分析 |
一、 从大众到小众: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生成空间转型分析 |
二、 传媒产品创新机遇分析 |
三、 传媒市场细分 |
四、 传媒目标市场选择 |
五、 新创传媒产品市场定位 |
第六章 转化与生成:新创传媒产品的入市设计 |
一、 新创传媒产品的价格策略 |
二、 新创传媒产品的市场扩散通路策略 |
三、 新创传媒产品的促销策略 |
第七章 核心能力的扩张:传媒产品创新的规划 |
一、 传媒产品创新的基本规划方式 |
二、 传媒产品创新规划路径的优化 |
三、 传媒使用者数据库:传媒产品创新规划的“利益地图” |
附录:追求卓越:两个现实的案例 |
案例(1)《广州日报》:一个率先创新者的两个10年 |
案例(2)《东方早报》: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博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网络泡沫势必破灭——美国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访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关系研究[D]. 张一凡. 河北大学, 2021(02)
- [2]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D]. 李名亮. 上海大学, 2014(07)
- [3]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商小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12)
- [4]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D]. 穆海亮. 南京大学, 2012(07)
- [5]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D]. 杨桂英. 暨南大学, 2011(11)
- [6]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D]. 李晓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7]财富魔笛[J]. 胡玉琦. 中国作家, 2010(23)
- [8]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D]. 杨思帆. 西南大学, 2010(09)
- [9]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影响实体经济的机理[J]. 罗良清,龚颖安.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2)
- [10]成就卓越:传媒产品创新研究——一种行为与能力的分析范式[D]. 朱春阳.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