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性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叶方兴[1](2021)在《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话能力》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话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性与学科竞争力的重要维度。从构成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话能力包括:具备平等的学科心态、表达明确的学科主张、基于学科间的相互理解、推进学科间的互鉴互塑。学科对话能力往往生成于学科对话实践活动,贯穿于自我澄明、互鉴互塑和积极引导的实践过程。其生成立足多学科对话的知识语境,采取可以相互理解的学术规范和话语方式,介入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的组织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最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动引领其他学科的作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以科学研究为抓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对话能力。在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要聚焦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问题域,共享人类社会的思想资源,遵循共有的学科研究规范,采用学科间可理解的话语方式。
夏开武[2](2020)在《探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的有效融合》文中提出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二者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如何能够有效融合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成为很多老师以及学校相关负责人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探讨如何将二者有机融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张菲菲[3](2020)在《网络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息息相关,具体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处于某种语境之下,以特定方式方法对学科内容的意义进行阐述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伴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而发生改变,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语境出场,改变着这个世界,话语方式相应发生变化。处在新旧语境变更之情形下,“变”与“不变”、“形而上”与“形而下”、“统一”与“多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所面临的三重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有效性在网络语境下被消解。基于这一考虑,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有生命力的学说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唱响网络时代的主旋律、站稳主阵地,增强时效性与针对性,就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在网络语境下的自我突破和革新,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话”。因此,本文将以网络语境为研究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语境下话语方式的变化,以此为论文的研究对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语境下的话语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要素推动功能。围绕这一主题,本文在对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基础问题进行交代和说明后,对其在当下所存在的三重矛盾进行系统阐述,从基本结构层面入手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困境,实现创新发展。首先,关于基本问题的分析。从理论依据着手,介绍话语元理论的内容与意义,对网络语境的本质和优势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内涵及意蕴进行探究。通过对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解读,得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正存在着“变”与“不变”、“形而上”与“形而下”、“主导”与“多样”的矛盾。通过对话语方式的结构和矛盾的分析,确定论文其他部分的整体分析框架。对研究对象基本问题的厘清是推进研究的基础前提。其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语境下话语方式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在网络语境多媒介、多话语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方式、描述方式与交往方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方式各要素间的冲突加剧,造成了结构的片面性缺陷;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描述方式的感染力退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方式的影响力削减。基于此,对网络语境进行深入剖析,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从构成方式、描述方式与交往方式入手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此才能为找寻针对性、有效性的突破和革新路径提供方向。再次,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语境下实现话语方式突破革新的发展进路进行讨论。如今,要想让社会成员能够“听得懂,听进去”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提高话语方式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成员的“知”转化为“行”的最终目的,就必须因时而新,因势而行,实现在网络语境下的自我转换和革新,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不仅具有实然性,更呈现为应然性。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构成方式予以筑牢尤为关键,网络语境下“迎合式”的话语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此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想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基础前提是要对政治话语的意识形态性进行固守、对学术话语的科学性进行把握、对社会话语的舆论性做好掌控,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实现与时俱进,实现与网络语境的相适应,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筑起社会主义在全体社会成员意识形态之上的“钢铁长城”。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描述方式进行拓展,通过灵活运用网络语、融入大众生活化的平民话语、借鉴领会并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等方式,来实现话语描述吸引力与感染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转变交流模式,注入交流情感,使更多话题实现在诸多网络平台的交流探讨,强化交流环境的监督管理,实现话语交往方式的重建,主体间性情感认同的增强,良好交往方式的构建。
李馨[4](2018)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域审视与发展》文中指出全球化视角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在面临新发展机遇的情况下,话语内容、话语交往、话语语境的困境也愈发明显。因此,通过审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境遇,创新话语路径发展研究,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的建设、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具有重大价值。
杨金铭[5](2017)在《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社会处于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发展状态,社会现代化的步伐疾如旋踵。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革命性的、整体的变迁过程,它不仅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历史进程,还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不是社会体系中某一系统的单独发展,而应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发展。人的现代化发展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高目标指向。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达到与社会现代化相一致的发展状态,才能完成其所担负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与社会现代化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同步发展。高校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不例外。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传统的高校德育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高校德育必然要革弊鼎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满足和促进这种变革,即也要实现高校德育的现代化。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实际研究。全文以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索高校德育现代化道路为主线,以从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拓展和以过程范式进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为具体切入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德育过程的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创造性的提出将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研究框架,并深刻揭示各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并总结了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四大特征,即目标特征、发展特征、实践特征和过程特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针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对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围绕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尤其是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系统分析,并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深入分析其“现代性”的体现途径和方法,总结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依据;在全面总结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已取得的成绩、现实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路径。以解决高校德育工作在现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出发点,明确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功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方向性原则。从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环境要素五个方面在宏观架构和微观路径两个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特点,从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属性入手,结合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现代化”特质要求和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角度,通过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构成要素的界定,以及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总结,以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拓展有所贡献;同时,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特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总结既往的实践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体现时代性和操作性,探究高校德育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构建高校德育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模式,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鲁倩[6](2017)在《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指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往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动态和活化的表现,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交往的发展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共同进化的,人类的生存、进化时时都离不开交往。交往作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活动形式,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人无法独立存在,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理论指出,固有的抽象物不是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其实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所面对的直接对象是社会关系,实践是人们交往的实践。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内容、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低头族"群体越来越庞大,面对面的交流的逐渐减少,人们交往方式的信息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作为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大学生们成为了网络交往的主力军。随着网络交往的增多,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诸如浪费时间、荒废学业、言论失控、思想误导、网恋悲剧、心理疾病和过度消费、损害健康等负面问题和影响。如何让大学生在充分利用网络和网络交往优点的同时扬长避短,从而正确而健康地运用网络交往等交往方式,这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人们交往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人数急剧增加、方式多样,人际交往网络依赖性强和交往对象复杂化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点的理论知识分析造成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困境的原因,并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指导提出多点建议,希望能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困境建言献策。
侯广斌[7](2017)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有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相关论述有很多,众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说,有关这两个命题的研究渐趋成熟。不过,从主体间性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相关论述却少之又少,而这已经成为当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图在主体间性视域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有效掌握,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就“主体间性”、“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介绍了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特征与功能。第三部分阐述了主体间性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其中机遇部分包括交互主体性营造关怀式双向互动、交互主体性打造民主式和谐话语、交互主体性创造融合式实践教学;挑战部分包含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型、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转变。第四部分分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主体间性方面的问题:话语差异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性与时效性弱化,话语霸权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话语权失衡,传统主体性思维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学变革。第五部分阐述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范式、新路径为:消除话语差异,实现交互性主体话语融合;适度放权话语,搭建人性化互动交流平台;革新教育理念,营造民主性教育教学环境;彰显角色魅力,制度性话语向个体性转变;培养创新意识,构建新时代思政话语体系。
李星辉[8](2017)在《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提出了要求,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情境,基于问题,基于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辩论活动这一活动型课堂形式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同时又贴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本文从四个部分分别论述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提高的策略。第一部分阐述了辩论活动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价值。首先,课堂辩论活动是一种课堂辅助活动,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理念,区别于辩论赛和课堂讨论活动。同时通过比较研究辩论赛、讨论活动、辩论活动,从而对课堂辩论活动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论述辩论活动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结合所发挥的独特的价值:发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内在的价值;着眼于学生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相应的学科素养;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二部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分析当前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运用出现的问题:辩题选择不合理;辩论过程无“辩论”;辩论过程少引导;辩论活动低效用。第三部分从辩论活动的发展环境和辩论活动的实施主体角度分析原因,基于主体角度从辩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面,如辩论内容、辩论组织、辩论总结等方面分析原因。第四部分论述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策略,该部分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立足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特点,合理选择辩题;合理组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形式;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过程;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巧设辩论活动总结;延伸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资源。在每个部分的分析中都进行相关例子的说明,力求体现学科特色。
杨书红[9](2017)在《交往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思考》文中提出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之中而无法超越。近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增加,高校亦在迫切地寻找一种寻找足够新颖、实效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方式。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交往理论的凸现无疑成为它的一个突破口,以交往理论为基,阐述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苏美玲[10](2016)在《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导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数字信息化进程,人类社会阔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其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等特征,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受到影响。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体趋势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少部分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对其本身、他人甚至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导控。本文主要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基础上,分析网络行为合理化的理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研究,归纳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类型及主要表现形式,并根据调查结果剖析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成因及其影响,探讨交往行为理论指导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导控措施。文章主要分为四个主体部分:绪论、研究对象概述、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对策建议,主要内容体现在:第一部分即绪论。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背景下,从探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力出发,论证了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研究的重要性,提出这一研究命题。第二部分即研究对象概述。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对交往行为理论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进行概述,通过归纳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概念及消极影响,进而对运用交往行为理论导控网络行为失范进行了重要性分析。第三部分即调查结果分析。在对样本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类型及主要表现形式,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成因。第四部分即研究对策建议。根据以上研究成果,以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确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导控原则,并健全发展导控模式,进而优化导控环境以保证导控过程的顺利实施。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性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性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话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科自主性提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话能力的问题指向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话能力的内涵释义 |
(一)具备平等的学科心态 |
(二)表达明确的学科主张 |
(三)基于学科间的相互理解 |
(四)推进学科间的互鉴互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话能力的生成逻辑 |
(一)立足多学科对话的知识语境 |
(二)采取可以相互理解的学术规范和话语方式 |
(三)介入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的组织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 |
(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动引领其他学科的作用 |
四、以科学研究为抓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对话能力 |
(一)聚焦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问题域 |
(二)共享人类社会的思想资源 |
(三)遵循共有的学科研究规范 |
(四)采用学科间可理解的话语方式 |
(2)探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的有效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之间的联系 |
(一)开展目的一致 |
(二)工作内容一致 |
(三)遵循原则一致 |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之间的区别 |
(一)着眼点不同 |
(二)采取方式、方法不同 |
三、探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的有效融合策略 |
(一)两手抓牢,共同并进 |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可借鉴高校心理咨询的手段与方法 |
(三)高校心理咨询在更高层次上为学生指明方向 |
(四)大学生思政教育应该要注意角色转换 |
(五)明确区别与联系的关系,促进二者融合 |
四、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有效融合的重要意义 |
(一)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
(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
(三)促进师生、生生关系融洽 |
五、结语 |
(3)网络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相关问题解读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内涵及构成 |
(二)网络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解读 |
二、网络语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现实境遇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方式的整体性缺失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描述方式的感染力退隐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方式的有效性减弱 |
三、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发展进路 |
(一)筑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方式 |
(二)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描述方式 |
(三)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域审视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机遇 |
(一) 全球化浪潮推进 |
(二) 社会转型发展 |
(三) 网络交往兴起 |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实困境 |
(一) 话语内容情感乏力 |
(二) 话语交往真诚缺失 |
(三) 话语语境发展滞后 |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 |
(一) 重视话语情感内容, 加强话语内容人文关怀 |
(二) 建构互动话语平台, 实现主体间性话语转型 |
(三) 创设良好话语语境, 促进话语体系自觉创新 |
(5)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内涵解读 |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及辨析 |
(二)德育、高校德育、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构成要素分析 |
(一)理念要素 |
(二)主体要素 |
(三)内容要素 |
(四)工具要素 |
(五)环境要素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一)目标特征 |
(二)发展特征 |
(三)实践特征 |
(四)过程特征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理论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持 |
(一)马克思人学理论 |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 |
(三)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持 |
(一)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 |
(二)邓小平“三个面向”方针与培养“四有新人”思想 |
(三)江泽民“四个统一”思想 |
(四)胡锦涛“三点希望”教育思想 |
(五)习近平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 |
三、西方学界关于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理论的批判借鉴 |
(一)实用主义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目标借鉴 |
(二)价值澄清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价值养成方法借鉴 |
(三)交往行为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实现机制借鉴 |
注释 |
第四章 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 |
一、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及现代化发展的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以“革命救国”为核心的高校德育 |
(二)建国初期以“破旧立新”为重点的高校德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政治教育”为主导的高校德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任务的高校德育 |
(五)改革开放后以“公民教育”为目标的高校德育 |
二、国外高校德育演进及现代化发展的特点 |
(一)法国高校德育以“责任公民”为核心的发展历程 |
(二)新加坡高校德育从“国家意识”到“弘扬东方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
(三)德国高校德育从“臣民精神”到“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 |
(四)美国高校德育从“美国精神”到“国民精神”的发展历程 |
(五)俄罗斯高校德育从“政治人”到“合格公民”的发展历程 |
三、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比较 |
(一)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普遍性 |
(二)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 |
注释 |
第五章 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审思 |
一、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成果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必要性引起重视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系统性逐渐完善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开放性有所突破 |
二、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一)理念要素前瞻性不足 |
(二)主体间性教育不够 |
(三)内容要素生活性缺失 |
(四)工具要素实效性虚弱 |
(五)环境要素合力性不强 |
三、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体系要素间协同度低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匹配度低 |
注释 |
第六章 实现高校德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进路与实践出口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进路:抓住对人的研究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出口:抓住对实践体系构建的研究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功能性原则——坚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逻辑起点 |
(二)实践性原则——坚持如何培养人为逻辑起点 |
(三)方向性原则——坚持为谁培养人为逻辑起点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宏观架构 |
(一)理念要素:科学定位,创新规划 |
(二)主体要素:主动交互,和谐共进 |
(三)内容要素:系统科学,继承开放 |
(四)工具要素:立体多维,先进灵活 |
(五)环境要素:四位一体,形成合力 |
四、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微观路径 |
(一)以德育观念和德育目标科学转换和调整为核心,促进德育理念现代化 |
(二)坚持施教者主导性与受教者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促进德育主体现代化 |
(三)坚持核心内容与时代内容有机融合,促进德育内容现代化 |
(四)充分发挥德育方法和途径的联结作用,促进德育工具现代化 |
(五)加强高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促进德育环境现代化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指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1.1.1 选题的原因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当代交往实践形态的新变化 |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2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创立和基本内容 |
2.1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创立 |
2.1.1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确立 |
2.1.2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深化和发展 |
2.2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
2.2.1 交往是生产的前提和人们的存在方式 |
2.2.2 交往是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
2.2.3 交往与分工之间关系密切 |
2.2.4 交往决定着社会发展 |
2.3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特征 |
2.3.1 交往实践具有双重结构性 |
2.3.2 交往与实践的关系 |
2.3.3 交往实践具有差异协同性 |
2.3.4 交往实践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丰富发展 |
3.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发展 |
3.2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运用与发展 |
3.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丰富 |
3.4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发展 |
3.5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创新与发展 |
第4章 现阶段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4.1 现阶段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 |
4.1.1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人数增加 |
4.1.2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方式多样 |
4.1.3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依赖增强 |
4.1.4 大学生网络交往实践活动的对象更加复杂 |
4.2 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要特征 |
4.2.1 广泛性 |
4.2.2 快捷性和应用性 |
4.2.3 依赖性 |
4.2.4 虚拟性 |
4.2.5 随意性 |
4.2.6 功利化和庸俗化 |
4.2.7 表面化和陌生化 |
4.3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
4.3.1 浪费时间和荒废学业 |
4.3.2 言论失控 |
4.3.3 思想误导 |
4.3.4 网恋悲剧 |
4.3.5 心理疾病 |
4.3.6 增加消费和损害健康 |
4.3.7 交往异化 |
4.4 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4.4.1 对网络的认知不正确 |
4.4.2 部分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够 |
4.4.3 心理压力过大和精神空虚 |
4.4.4 网络技术的缺陷 |
4.4.5 校园网建设管理疲软 |
4.4.6 部分教师信息素养不够高 |
4.4.7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4.8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5章 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困境的对策 |
5.1 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交往观 |
5.2 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指导构建理性交往原则 |
5.3 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指导引导交往实践 |
5.3.1 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 |
5.3.2 网上行为的示范教育 |
5.3.3 从保护网络安全着手 |
5.3.4 让学生更多关注现实 |
5.3.5 提高教师信息素质 |
5.4 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指导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
5.4.1 树立阵地意识 |
5.4.2 加强网络管理 |
5.4.3 夯实文化底蕴 |
5.4.4 让学生更多关注现实 |
5.4.5 提高教师信息素质 |
5.5 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指导优化交往策略 |
5.5.1 增加交往来提升自我和丰富自我本质内涵 |
5.5.2 扩大交往圈和注重交往的层次性与多样性 |
5.5.3 从虚拟的网络交往走向现实交往 |
5.5.4 落实到自我发展层面并在交往中提升自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概述 |
2.1 主体间性 |
2.1.1 主体间性的界定 |
2.1.2 主体间性的思想 |
2.1.3 “主体间性”与“主体性”之比较 |
2.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2.2.1 话语权的界定 |
2.2.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界定 |
2.2.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特征 |
2.2.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功能 |
3 主体间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 |
3.1 主体间性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新带来机遇 |
3.1.1 交互主体性营造关怀式双向互动 |
3.1.2 交互主体性打造民主式和谐话语 |
3.1.3 交互主体性创造融合式实践教学 |
3.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主体间性下面临挑战 |
3.2.1 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 |
3.2.2 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型 |
3.2.3 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转变 |
4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主体间性上的问题研究 |
4.1 话语差异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性与时效性弱化 |
4.1.1 网络语言产生的话语差异 |
4.1.2 亚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异变 |
4.2 话语霸权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话语权失衡 |
4.2.1 教育者权威的不可撼动性 |
4.2.2 受教育者权利意识的缺失 |
4.3 传统主体性思维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学变革 |
4.3.1 教育体制的强压迫性 |
4.3.2 教育者自身的局限性 |
4.3.3 代际差异的客观影响 |
5 构建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范式 |
5.1 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念 |
5.1.1 交往式话语教育实现教育主体双向平等 |
5.1.2 对话式话语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 |
5.1.3 民主式话语教育营造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
5.1.4 引导式话语教育掌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
5.2 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原则 |
5.2.1 以人为本原则 |
5.2.2 返璞归真原则 |
5.2.3 双向沟通原则 |
5.2.4 与时俱进原则 |
5.2.5 合作共赢原则 |
5.3 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 |
5.3.1 消除话语差异,实现交互性主体话语融合 |
5.3.2 适度放权话语,搭建人性化互动交流平台 |
5.3.3 革新教育理念,营造民主性教育教学环境 |
5.3.4 彰显角色魅力,制度性话语向个体性转变 |
5.3.5 培养创新意识,构建新时代思政话语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辩论活动的一般性研究现状 |
2. 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的研究现状 |
3. 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研究中的不足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辩论活动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价值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相关概念界定 |
1. 课堂辩论活动与辩论赛的比较 |
2. 课堂辩论活动与课堂讨论活动的比较 |
(二) 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特点 |
1. 辩论活动在一般学科课堂的应用特点 |
2. 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特点 |
(三) 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的价值 |
1. 发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内在的价值 |
2. 着眼于学生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相应的学科素养 |
3. 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 |
二、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 辩题选择不合理 |
(二) 辩论过程无“辩论” |
(三) 辩论过程少引导 |
1. 未能引导思维的碰撞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2. 不能引导积极合作与理性竞争 |
3. 未能完善点评总结 |
(四) 辩论活动低效用 |
1. 辩论活动达成教学目标度低 |
2. 辩论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
三、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适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开展辩论活动的土壤未形成 |
1. 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浓厚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发展不完善 |
(二) 组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的部分教师素养不高 |
1. 部分教师对组织高中思想政治辩论活动的相关知识较缺乏 |
2. 部分教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结构不完善 |
(三) 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的学生素养不高 |
1. 学生对辩论活动了解不足 |
2. 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及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 |
四、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策略 |
(一) 立足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特点,合理选择辩题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题内容要符合学科教学原则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题形式要符合逻辑规范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题选择的途径 |
(二) 合理组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形式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的组织形式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组织活动应注意的原则 |
(三)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过程 |
1. 发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引导作用 |
2. 课堂辩论过程遵守交往道德原则 |
(四) 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巧设辩论活动总结 |
1. 坚持辩论总结主体的多元化 |
2. 坚持辩论总结内容的多元化 |
3. 坚持辩论总结形式的多元化 |
(五) 延伸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辩论活动资源 |
1. 进行课堂辩论实录 |
2. 构建经典案例专题网站资源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交往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往理论的构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交往理论的结合 |
1. 交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
2. 本真:实现教育交往所必须遵循的要义 |
3.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育行为的前提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交往的建构 |
1. 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的转变 |
2.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交往理性的最终确立 |
3.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民主平等的强烈提倡 |
4. 对受教育者交往能力的关注与培养 |
(10)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导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重点难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交往行为理论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概述 |
2.1 交往行为理论概述 |
2.1.1 交往行为理论的理论渊源 |
2.1.2 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交往行为理论的客观评析 |
2.2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概述 |
2.2.1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界定 |
2.2.2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消极影响 |
2.2.3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导控的意义 |
2.3 运用交往行为理论导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重要性 |
2.3.1 建构网络公共领域合法性的需要 |
2.3.2 培育行为主体交往合理性的需要 |
2.3.3 增强网络交往行为有效性的需要 |
第3章 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实证分析 |
3.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架构 |
3.1.2 问卷设计 |
3.1.3 数据分析 |
3.2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表现及特征 |
3.2.1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 |
3.2.2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分析 |
3.3.1 个人主观因素 |
3.3.2 法规制度因素 |
3.3.3 社会环境因素 |
第4章 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导控对策 |
4.1 确立导控原则 |
4.1.1 认知的真实性原则 |
4.1.2 行为的正当性原则 |
4.1.3 主体的真诚性原则 |
4.2 建立导控模式 |
4.2.1 培育行为主体的交往理性 |
4.2.2 构建合理化的网络交往秩序 |
4.2.3 维系网络公共领域的合法性 |
4.3 优化导控环境 |
4.3.1 改善家庭环境 |
4.3.2 净化校园环境 |
4.3.3 优化社会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试调查问卷 |
附录 2:正式问卷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性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话能力[J]. 叶方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探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的有效融合[J]. 夏开武.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S1)
- [3]网络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研究[D]. 张菲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域审视与发展[J]. 李馨. 学理论, 2018(02)
- [5]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杨金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6]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指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D]. 鲁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7]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 侯广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12)
- [8]辩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研究[D]. 李星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9]交往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思考[J]. 杨书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2)
- [10]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导控研究[D]. 苏美玲. 南华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