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6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运行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皮忠斌,王卡卡,张振国[1](2021)在《锌浸渣侧吹连续熔化炉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实践》文中提出介绍了锌浸渣侧吹连续熔化炉冶炼烟气制酸项目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主要设备选型及生产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生产实践表明:该装置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装备优良,环保友好,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设计值,SO2转化率大于99.95%,尾气排放SO2质量浓度低于100 mg/m3。
纪罗军[2](2021)在《我国硫酸工业绿色低碳精细化发展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以来,我国硫酸工业产能产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鲜明的发展特点是绿色化清洁化发展、精细化高端化发展、低碳化高能效发展,形成了"硫-磷-钛-氟-铁"循环经济产业链。未来中国硫酸工业技术发展将顺应大型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方向,不断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未来产能快速增长将带来产能过剩之忧,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刘伟[3](2020)在《锌冶炼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锌生产和消费国,2017年我国锌产量近622万吨,占全球锌总产量的44.8%。由于锌矿中汞含量相对较高,导致锌冶炼过程汞污染受到高度关注。锌冶炼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硫(SO2)及不同形态的汞,同时伴有较高浓度三氧化硫(SO3)。烟气汞若处置不当,容易进入其他介质而产生二次污染;而烟气中SO3是污酸产生的根本原因,且汞的存在加剧其治理难度。随着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锌冶炼烟气汞和SO3的控制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锌冶炼烟气作为治理对象,针对锌冶炼烟气汞污染严重,同时SO3浓度较高导致污酸产量大的特征,提出了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的控制策略。以难处置的零价汞(Hg0)为控制重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锌冶炼原料闪锌矿改性作为汞吸附剂回收Hg0的方法,筛选并优化了吸附材料;在研究利用常规镁基或钙基碱性物质为吸附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利用Zn O用作吸附剂,对SO3进行资源化回收的新方法;最后在制酸前建立了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中试装置,推进工程化应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锌冶炼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表明,锌矿经过沸腾炉焙烧后,总焙砂(焙砂+除尘灰)的产率约为89.1%,10.9%的物质进入到烟气中。其中,硫进入固相的比例为14.2%,其余硫主要以SO2和SO3的形式进入烟气中,SO3浓度约0.3-0.4%。97.8%的汞进入烟气中,烟气中汞浓度达到10000μg/m3以上,以Hg0为主。污控设备中,湿法洗涤和电除雾组合工艺对汞和SO3的脱除贡献率最高,分别有66.5%的汞和98.3%的SO3在此工艺中形成含汞污酸。此外,28.5%的汞进入硫酸工序中,0.8%的汞直接排放至大气中。(2)天然闪锌矿(ZnS)的Hg0吸附容量低于0.8 mg/g,为了进一步提高Hg0吸附性能,分别通过Se和Co阴阳离子掺杂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改性闪锌矿。实验结果表明,Se和Co的掺杂均明显提高ZnS的Hg0吸附性能。ZnSe0.7S0.3在125℃下反应2 h时依然具有近100%的效率。Zn-S-Se表面存在表面活性硒(Se2+和Se0)和活性硫两类活性位,最终Hg0以Hg Se和Hg S的形式存在。此外,SO2和Hg0可以促进表面Se2+转化为Se0,强化Hg0的吸附。Co0.2Zn0.8S的Hg0吸附容量在50%穿透时高达46.01 mg/g。Co掺杂使闪锌矿表面产生活性组分Sn2-和Co3+,能够氧化Hg0生成Hg S。闪锌矿表面的Hg S在250℃热处理时分解产生高浓度Hg0,从而实现汞的富集回收。(3)将冶炼原料CuS引入吸附Hg0的研究,CuS的Hg0吸附容量高达50.17 mg/g(50℃,50%穿透条件下)。CuS表面含有大量Cu2+和S22-活性位均可将Hg0氧化,并以Hg S形式稳定吸附于材料表面。基于此活性位点机制,进一步提出了利用Cu(NO3)2浸泡方式对闪锌矿进行界面活化方法。Cu2+在接触ZnS晶格时将S2-氧化为对Hg0有良好氧化能力的S22-,从而提高闪锌矿的Hg0吸附性能:活化天然闪锌矿的Hg0吸附容量从1.1增长到2.0 mg/g,活化ZnS的Hg0吸附容量可达3.6mg/g(约为改性前的12倍)。此外,Cu2+活化ZnS吸附Hg0具有良好的抗SO2和H2O性能。脱附后的吸附剂经过Cu2+活化再生处理实现吸附剂的循环利用。(4)采用干式捕集技术对SO3进行脱除,将Zn O、常规钙基和镁基碱性物质作为吸收剂,探究其对SO2和SO3的脱除规律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Zn O基本不吸收SO2,SO3脱除效率比Ca CO3高,在200-350℃下选择性最高,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SO3选择性越高。对于优选的Zn O吸收剂,研究了温度、SO3浓度和水蒸气对SO3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50-350℃范围内,温度升高,Zn O的SO3脱除效率增大。当烟气中加入水蒸气,SO3脱除效率明显提高,水蒸气可促进SO3转变为H2SO4,使反应机制发生改变。尤其在150℃下,SO3脱除效率增加最明显,且高于350℃下的SO3脱除效率。因此,提出烟气降温强化SO3脱除的方法。(5)基于固定床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建立了干式捕集汞及SO3的中试装置,在实际烟气条件下开展汞和SO3的脱除研究。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烟气降温对SO3脱除有明显促进作用。将CuS与Zn O混合制备成复合吸收剂,在最佳操作工艺参数下(烟气量3500 m3/h,烟气温度180℃,吸收剂/SO3摩尔比0.74,停留时间0.5 s),SO3脱除效率达到32.6%,总汞脱除效率达到43.2%。中试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为汞及SO3干式捕集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岳凤洲,姚强,张建康,刘琳,刘伟[4](2020)在《陕西锌业硫酸生产3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回顾了陕西锌业有限公司锌冶炼烟气制酸30年来的生产实践和发展历程。介绍了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情况,硫酸产能由13.5 kt/a提升至300 kt/a,SO2转化率连续稳定在99.8%以上,尾气和污水全部达标排放。同时分析了锌冶炼行业面临的挑战、风险和机遇,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廖康程,李崇[5](2019)在《2018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及2019年展望》文中指出介绍了2018年我国硫酸生产运行情况。2018年我国硫酸产量[以w(H2SO4)100%计]为总产量96 860 kt,同比增长0.9%。其中,硫磺制酸产量44 320 kt,占总产量比例45.8%,同比下降0.9%;冶炼烟气制酸产量34 960 kt,占比36.1%,同比上升5.6%;硫铁矿制酸产量16 520 kt,占比17.1%,同比下降2.6%;其他原料制酸产量1 060 kt,占比1.1%。2018年我国累计进口硫酸953 kt,同比下降21.4%;累计出口硫酸1 281 kt,同比上升84.8%。2018年我国硫酸表观消费量96 530 kt,同比下降0.1%。2018年我国硫磺产量6 380 kt,同比上升7.3%;进口硫磺10 780 kt,同比下降4.0%。2018年我国硫铁矿产量[以w(S)35%标矿计]13 480 kt,同比下降1.1%。预计2019年新建硫酸产能8 680 kt/a,硫酸产能相对过剩,各个地区的价格开始趋同,硫酸出口量继续上升,出口价或将回落。
陈兴任[6](2019)在《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铅锌两套制酸系统在实际生产领域的环保节能问题,基于环保节能理论,采用设备领域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详细概述了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运行情况,随着两套制酸系统产能逐年递增,现有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能耗和环保指标未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许可要求。因此紧紧围绕铅锌两套制酸系统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工艺计算及改造方案论证,针对生产运行中存在的能耗和环保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并对改造实践进行阐述。将环保减排与节能降耗理论相结合,通过几种尾气脱硫技术的对比分析,将现有钠碱法脱硫工艺改造为双氧水脱硫工艺;使用新型发热管技术用于锌转化电炉改造;采用高压变频技术用于铅锌KK&K风机节能改造;应用流体输送技术进行循环水泵改造;利用最新低温热能回收技术回收锌硫酸系统干燥和吸收过程中的反应热,产生蒸汽;通过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实施,环保方面实现铅锌尾气二氧化硫浓度排放小于50mg/Nm3,酸雾<10mg/Nm3,减排SO2排放205.7t/a,环保指标达到并远远低于国家《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节能方面每年可节约527.66万度电,增产8.4wt/a蒸汽,增产硫酸1951.25t,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51万元/年,实现铅硫酸综合能耗18kgce/t,铅硫酸吨酸电耗170k Wh/t,锌硫酸综合能耗-105kgce/t,锌硫酸吨酸耗电129 k Wh/t,达到GB29141-2012《工业硫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要求中现有硫酸企业铅冶炼制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2kgce/t),吨酸耗电≤180 k Wh/t锌冶炼制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85kgce/t),吨酸耗电≤130 k Wh/t的标准。实现该应用成果适用于铅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取得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同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提升环保技术指标提供借鉴,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周雄辉[7](2019)在《铜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的生命周期评价》文中提出硫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在金属冶炼、净化石油、石油精炼、无机盐工业及染料等行业中具有非常普遍的应用。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迅速发展和磷复肥行业的快速崛起,带动硫酸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硫铁矿制酸、硫磺制酸和冶炼烟气制酸是最主要的硫酸生产方式。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量逐年增加,10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连续6年全球第一。随着冶炼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烟气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烟气制酸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冶炼企业的重视。铜、镍、铅、锌、黄金等5类金属的冶炼过程产生的烟气为国内冶炼烟气制硫酸的主要来源,尤其是铜冶炼烟气,因其冶炼方式的原因使得其冶炼烟气的质量特别的好。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工具,它用于评估某种产品或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整体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它可用于识别和评估以产品系统(包括产品、生产流程以及服务流程)为评估对象的能耗,原材料输入和污染物排放,以确定该产品系统对环境安全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从生命周期视角,对冶炼烟气制硫酸生产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全面系统的识别和量化冶炼烟气制硫酸生命周期的环境与经济负荷的同时,也能够支撑企业开展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也可以帮助行业协会了解冶炼烟气制硫酸行业的生产现状,为制定行业标准提供合理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开展2017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并将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写入了绿色平台建设的要求中。本论文在企业层面上构建了W铜业冶炼烟气制硫酸的数据清单,将不可再生资源消耗ADP、全球变暖GWP、酸化AP、光化学臭氧合成POCP、固体废弃物SWP、富营养化EP、健康危害HT等环境影响类型作为W铜业冶炼烟气制酸生命周期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并将环境影响进行了量化和特征化。为鉴别对W铜业冶炼烟气生命周期研究结果影响较大的参数(情景)、明确烟气制酸生产的改进方向,又对烟气制酸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对W铜业在铜冶炼烟气制硫酸的生产过程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纪罗军[8](2018)在《中国硫磷钛工业十年回顾及硫磷钛产业链发展》文中指出硫、磷、钛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硫矿、磷矿和钛矿为原料生产的硫酸、磷肥、钛白粉及含硫磷化工产品是我国重要基础化学品,支撑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硫磷钛工业装置规模、技术装备水平、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并且初步构建了"硫-磷-钛"循环经济产业链,行业之间不断融合发展。在经历"十一五"期间高速发展"十二五"至"十三五"的中低速发展后,当前中国硫磷钛工业既面
林锦富,丘逢杭,张衍训[9](2017)在《910kt/a冶炼烟气制酸系统挖潜改造及运行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介绍紫金铜业910kt/a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挖潜改造主要内容和运行实践。通过在转化工序应用预转化工艺、干吸工序补充生产发烟酸等,转化进气浓度由12%提升至15.89%,改造后系统运行平稳,平均转化率达99.9%以上,实践证明该制酸系统挖潜改造较为成功。
纪罗军[10](2016)在《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有色金属矿物多以硫化物的形态存在,在铜、镍、铅、锌、钼、锡、锑、钴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SO2的烟气。由于冶炼原料、冶炼工艺及设备的差异,有色冶炼烟气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烟气量大且存在波动,烟气SO2浓度分布范围很广,低的浓度在1.0%以下,高的(φ(SO2)可达20.0%30.0%。冶炼烟气中含有重金属、砷、氟、氯等多种有害杂质,这给烟气环保治理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我国有色冶炼工业发展迅猛,有色金属产能、产量高速增长,铜、镍、铅、锌冶炼技术和装
二、36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运行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6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运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锌浸渣侧吹连续熔化炉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熔化炉冶炼烟气制酸工艺 |
1.1 熔化炉烟气制酸工艺 |
1.2 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
1.3 主要设备规格 |
1.4 熔化炉烟气制酸系统的特点 |
1.4.1 设备配置 |
1.4.2 工艺流程 |
1.4.3 环境保护 |
1.4.4 综合利用 |
2 热负荷试车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
2.1 工艺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
2.2 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就优化措施 |
3 生产控制及技术指标情况 |
3.1 净化指标控制 |
3.2 干吸指标控制 |
3.3 转化指标控制 |
3.4 氧化锌脱硫指标控制 |
3.5 生产技术指标 |
4 结语 |
(2)我国硫酸工业绿色低碳精细化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化清洁化发展 |
2 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
3 低碳化高能效发展 |
4 技术与产业方向 |
4.1 技术发展 |
4.2 产业发展 |
4.3 标准化工作 |
5 结语 |
(3)锌冶炼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锌冶炼烟气汞和SO_3的污染排放现状2 |
1.2.1 锌冶炼工艺流程 |
1.2.2 锌冶炼过程污染物排放特征 |
1.3 烟气汞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吸收法 |
1.3.2 吸附法 |
1.4 SO_3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协同控制技术 |
1.4.2 碱性吸收剂喷射技术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汞吸附性能评价系统 |
2.2.2 SO_3吸收性能评价系统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材料的主要表征手段 |
2.3.2 冶炼烟气的监测方法 |
第三章 典型锌冶炼烟气汞和SO_3排放特征研究 |
3.1 典型锌冶炼企业选择 |
3.1.1 典型锌冶炼厂简介 |
3.1.2 典型锌冶炼烟气净化工艺 |
3.2 锌冶炼过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 |
3.2.1 污控设备对汞脱除效率分析 |
3.2.3 尾气汞排放浓度和形态分布 |
3.2.4 锌冶炼过程汞的流向 |
3.2.5 污控设备对SO_3脱除效率分析 |
3.2.6 焙烧过程固体物料组成及含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闪锌矿(ZnS)及其改性对Hg~0吸附性能的研究 |
4.1 材料制备 |
4.2 天然闪锌矿对Hg~0吸附性能的研究 |
4.2.1 闪锌矿去除Hg~0 |
4.2.2 温度对闪锌矿去除Hg~0的影响 |
4.2.3 烟气组分对闪锌矿去除Hg~0的影响 |
4.3 Se改性掺杂ZnS对 Hg~0吸附性能研究 |
4.3.1 材料的晶型结构分析 |
4.3.2 Se掺杂比例对Hg~0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3 温度对Zn-Se-S材料去除Hg~0的影响 |
4.3.4 SO_2对Zn-Se-S材料去除Hg~0的影响 |
4.3.5 机理分析 |
4.4 Co掺杂改性ZnS对 Hg~0的吸附性能研究 |
4.4.1 材料的晶型结构分析 |
4.4.2 Co掺杂比例对Hg~0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3 温度对Co-Zn-S材料去除Hg~0的影响 |
4.4.4 烟气组分对Co-Zn-S材料去除Hg~0的影响 |
4.4.5 机理分析 |
4.4.6 Co改性ZnS的 Hg~0吸附容量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S及 Cu活化的闪锌矿对Hg~0吸附性能研究 |
5.1 材料制备 |
5.2 CuS对 Hg~0吸附性能的研究 |
5.2.1 CuS对 Hg~0的去除性能 |
5.2.2 烟气组分对Hg~0去除的影响 |
5.2.3 CuS对 Hg~0的去除机理分析 |
5.2.4 CuS吸附剂的脱附与循环性能研究 |
5.3 Cu活化ZnS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性能研究 |
5.3.1 活化组分的筛选 |
5.3.2 不同铜盐对硫化锌汞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3 硫化锌与铜溶液之间离子交换 |
5.3.4 活化界面层的形成 |
5.3.5 活化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 |
5.3.6 Hg~0吸附活化机理 |
5.3.7 Cu~(2+)活化ZnS回收Hg~0及其循环再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碱性吸收剂对硫氧化物的选择性吸收性能研究 |
6.1 碱性吸附剂对SO_2/SO_3的吸收性能 |
6.1.1 碱性吸收剂对SO_2吸收规律 |
6.1.2 碱性吸收剂对SO_3吸收规律 |
6.1.3 SO_2对SO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6.1.4 吸附剂的表征 |
6.1.5 优选碱性吸收剂 |
6.2 ZnO脱除SO_3实验 |
6.2.1 温度对SO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6.2.2 SO_3浓度对SO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6.2.3 水蒸气对SO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6.2.4 冶炼烟气SO_3干式捕集技术的开发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酸烟气汞/SO_3干式捕集技术中试实验研究 |
7.1 汞/SO_3干式捕集中试试验平台 |
7.1.1 净化工艺流程 |
7.1.2 主要运行参数 |
7.1.3 主要设备参数 |
7.1.4 中试装置设备材料清单 |
7.2 实验方法 |
7.2.1 中试装置试验运行方法 |
7.2.2 试验方法 |
7.2.3 吸附剂材料 |
7.3 中试装置运行结果分析 |
7.3.1 烟气换热器的降温效果及烟气降温对SO_3浓度的影响 |
7.3.2 烟气温度对SO_3脱除效率的影响 |
7.3.3 吸收剂添加量和种类对SO_3脱除效率的影响 |
7.3.4 同时脱除SO_3和汞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所获奖励 |
(4)陕西锌业硫酸生产3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回顾 |
1.1 起步奠基阶段 |
1.2 发展超越阶段 |
1.3 补短板阶段 |
1.4 3套装置技术指标对比 |
2展望与设想 |
2.1 未来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
2.2 潜在的机遇 |
3结语 |
(5)2018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及2019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硫酸产能 |
1.1 总产能及产能结构 |
1.2 停产产能 |
1.2.1 停产产能结构 |
1.2.2 停产产能分布 |
1.3 新建产能 |
1.3.1 2018—2023年新建产能情况 |
1.3.2 新建产能结构 |
1.3.3 新建产能分布 |
2 硫酸生产情况 |
2.1 产量及产品结构 |
2.2 开工率 |
2.2.1 总开工率及各品种制酸开工率 |
2.2.2 各省区开工率 |
2.3 产量分布 |
2.3.1 总产量分布 |
2.3.2 硫磺制酸产量分布 |
2.3.3 冶炼烟气制酸产量分布 |
2.3.4 硫铁矿制酸产量分布 |
2.3.5 省区产量前10名 |
2.4 产业集中度 |
2.4.1 企业规模 |
2.4.2 企业产量前10名 |
3 硫酸进出口情况 |
3.1 进口情况 |
3.1.1 进口量及进口价格 |
3.1.2 进口硫酸来源 |
3.1.3 进口硫酸去向 |
3.2 出口情况 |
3.2.1 出口量及出口价格 |
3.2.2 出口硫酸去向 |
3.2.3 出口硫酸产地 |
4 硫酸消费情况 |
4.1 消费量及消费结构 |
4.2 工业用酸消费结构 |
4.3 化肥用酸消费结构 |
5 硫酸价格 |
6 化工和无机酸行业经营情况 |
6.1 亏损企业情况 |
6.2 资产和负债情况 |
6.3 营收和利润情况 |
7 国际硫酸市场 |
7.1 产量及产品结构 |
7.2 消费结构 |
7.3 国际价格 |
8 硫磺 |
8.1 硫磺生产情况 |
8.1.1 总产量 |
8.1.2 生产企业结构 |
8.1.3 产量分布 |
8.1.4 省区产量前10名 |
8.1.5 企业规模 |
8.1.6 企业产量前10名 |
8.2 硫磺进口情况 |
8.2.1 进口量及进口价格 |
8.2.2 进口硫磺来源 |
8.2.3 硫磺消费 |
8.3 国际硫磺市场 |
8.4 硫磺价格 |
9 硫铁矿 |
9.1 总产量 |
9.2 产量分布 |
9.3 省区产量前10名 |
9.4 硫铁矿价格 |
10 硫资源 |
10.1 消费量及对外依存度 |
10.2 硫资源结构 |
11 2019年硫酸行业形势分析 |
11.1 区域性产能过剩正在快速转变为全国性产能过剩 |
11.2 硫酸出口量继续上升出口价或将回落 |
11.3 安全、环保水平将成为衡量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 |
(6)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环保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节能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分析 |
1.2.1 工艺流程 |
1.2.2 工艺流程设备说明 |
1.3 铅锌系统烟气制酸生产现状与发展 |
1.3.1 艾萨炉炼铅烟气制酸生产现状 |
1.3.2 109m~2沸腾炉焙烧烟气制酸生产现状 |
1.3.3 冶炼烟气制酸的主要工艺与发展阶段 |
1.3.4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的发展趋势 |
1.4 我国硫酸工业现状与技术进展 |
1.5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工作内容 |
1.6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1.7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锌硫酸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改造 |
2.1 锌硫酸转化工艺分析 |
2.2 锌硫酸转化升温热量平衡计算 |
2.3 锌硫酸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改造研究路线 |
2.3.1 锌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研究内容 |
2.3.2 工艺流程改造技术方案 |
2.3.3 电炉改造管网连接技术方案 |
2.3.4 转化三层新增1000KW电炉 |
2.3.5 转化四层新增1500KW电炉 |
2.3.6 锌转化电炉技术改造预算 |
2.3.7 锌转化电炉技术改造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K&K风机高压变频“自动一拖一”节能技术改造 |
3.1 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改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3.2 风机起动频率理论计算 |
3.3 KK&K风机3K风机起动条件逻辑图 |
3.4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论证 |
3.4.1 铅锌KK&K风机设备参数 |
3.4.2 铅锌KK&K风机供电及环境情况 |
3.4.3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技术要求 |
3.5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
3.5.1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自动一拖一方案 |
3.5.2 高压变频器成套装置包含部件 |
3.5.3 供货设备的主要进口元器件清单如下表 |
3.5.4 变频系统技术参数 |
3.5.5 变频器与现场外围控制接口 |
3.5.6 变频器与其他电气设备接口 |
3.5.7 变频器与现场系统通讯 |
3.5.8 上位机的功能要求 |
3.5.9 变频器控制接口图 |
3.5.10 其它功能说明 |
3.5.11 保护 |
3.6 存储及安装要求 |
3.6.1 存储 |
3.6.2 安装环境 |
3.7 柜体安装 |
3.8 电气安装 |
3.9 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改造效果 |
3.9.1 间接经济效益 |
第四章 循环水泵节能技术改造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 |
4.2.1 研究的必要性 |
4.2.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4.3 研究的技术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
4.3.1 技术基础 |
4.3.2 可行性分析 |
4.3.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4.3.4 研究技术方案 |
4.4 研究的效果 |
第五章 锌硫酸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
5.1 研究概况 |
5.1.1 冶炼烟气制酸低温余热回收探索 |
5.1.2 低温余热回收研究概况 |
5.2 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 |
5.3 技术可行性分析 |
5.3.1 技术基础 |
5.3.2 可行性分析 |
5.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5.4.1 研究内容 |
5.4.2 研究项目装备 |
5.4.3 研究技术方案 |
5.4.4 研究装备 |
5.4.5 公辅及配套设施 |
5.4.6 能耗分析 |
5.4.7 锌硫酸低温余热回收改造效果 |
第六章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环保工艺研究与改造实践 |
6.1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项目背景 |
6.2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项目现状 |
6.2.1 艾萨炉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现状 |
6.2.2 沸腾炉焙烧制酸尾气脱硫现状 |
6.3 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工艺选择计算结果 |
6.3.1 冶炼烟气制酸脱硫技术选择依据 |
6.3.2 脱硫工艺的比较 |
6.3.3 过氧化氢法脱硫工艺基本原理 |
6.3.4 技术特点 |
6.3.5 冶炼烟气制酸双氧水脱硫技术路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 |
(7)铜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的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硫酸工业现状 |
1.2.1 硫酸产量的增长 |
1.2.2 原料结构的变化 |
1.3 冶炼烟气制酸 |
1.3.1 烟气制酸产量 |
1.3.2 有色冶炼技术及烟气特点 |
1.3.3 冶炼烟气制酸的生产工艺 |
1.4 生命周期评价 |
1.4.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
1.4.2 生命周期评价基本架构 |
1.4.3 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 |
1.4.4 生命周期评价应用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
2.1 功能单位 |
2.2 系统边界 |
2.3 舍去原则 |
2.4 分配程序 |
2.5 影响类型和评价方法 |
2.6 数据来源 |
第3章 生命周期清单 |
3.1 清单构建 |
3.1.1 原辅料开采单元过程数据清单 |
3.1.2 运输单元过程数据清单 |
3.1.3 富氧底吹熔炼单元过程数据清单 |
3.1.4 P-S转炉吹炼单元过程数据清单 |
3.1.5 制酸单元过程数据清单 |
3.2 清单优化 |
3.3 清单分析 |
第4章 生命周期评价 |
4.1 铜冶炼烟气制酸对环境影响分类 |
4.2 特征化 |
4.3 量化 |
4.3.1 归一化 |
第5章 生命周期分析结果解释 |
5.1 重大环境问题识别 |
5.2 一致性检查 |
5.3 敏感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910kt/a冶炼烟气制酸系统挖潜改造及运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净化工序基础设计条件 |
2 挖潜增效工艺方案及改造内容 |
2.1 净化工序 |
2.2 转化工序 |
2.3 干吸工序 |
2.4 废酸工序 |
3 运行情况 |
3.1 转化率 |
3.2 硫酸产量和质量 |
4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5 结语 |
四、36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运行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锌浸渣侧吹连续熔化炉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实践[J]. 皮忠斌,王卡卡,张振国.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21(02)
- [2]我国硫酸工业绿色低碳精细化发展展望[J]. 纪罗军. 硫酸工业, 2021(03)
- [3]锌冶炼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技术研究[D]. 刘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陕西锌业硫酸生产30年回顾与展望[J]. 岳凤洲,姚强,张建康,刘琳,刘伟. 硫酸工业, 2020(01)
- [5]2018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及2019年展望[J]. 廖康程,李崇. 硫酸工业, 2019(09)
- [6]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陈兴任.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铜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的生命周期评价[D]. 周雄辉. 南华大学, 2019(01)
- [8]中国硫磷钛工业十年回顾及硫磷钛产业链发展[A]. 纪罗军. 第三十八届中国硫与硫酸技术年会(2018)暨2018’中国硫磷钛产业链峰会论文集, 2018
- [9]910kt/a冶炼烟气制酸系统挖潜改造及运行实践[J]. 林锦富,丘逢杭,张衍训.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7(11)
- [10]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A]. 纪罗军. “澄天杯”第三十六届中国硫与硫酸技术年会暨2016年废硫酸/含硫废液再生制酸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