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G无磷助剂的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李星萍[2](2020)在《脂肪酸甲酯磺酸盐——一种能减少洗涤剂中助剂剂量的高性能表面活性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α-磺基脂肪酸甲酯磺酸盐(α-MES)在不同水硬度条件下的去污力,并将其与家居护理产品的主力军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LAS相比,α-MES具有更高的污垢去除指数,并且它的去污力不受水硬度的显着影响。由于α-MES的结构特点,使得分子对进入它的多价离子如Ca2+,Mg2+相对不敏感,所以添加α-MES到LAS中也显示出更好的清洁性能和更好的抗水硬度。通过对α-MES,α-MES/LAS和LAS在不同助剂剂量下洗涤性能的研究发现,添加α-MES后,洗涤产品的助剂用量能减少33%,并且不会影响去污效果。
李琛[3](2020)在《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文中指出助剂是衣物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主要起脱除硬水离子改善洗涤性能的作用。三聚磷酸钠(STPP)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洗涤剂助剂,但中国磷资源不丰富,而且磷酸盐的使用也会带来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以有机小分子羧酸盐,沸石,层状硅酸盐,聚羧酸盐等替代磷酸盐的助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寻找高性价比的代磷助剂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草酸钠是一种二元羧酸螯合剂,它可以与多价离子形成不溶盐而起到软化水的作用。草酸钠作为洗涤剂助剂有过初步探索,但由于草酸钠生产成本比较高,没有推广应用。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目前以工业尾气生产草酸钠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草酸钠生产成本,为草酸钠作为洗涤剂助剂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了草酸钠的物理化学基本性质、毒理学性质和生物降解性的基础上,以草酸钠为洗涤剂助剂,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传统磷酸盐助剂三聚磷酸钠和现用量最大的代磷助剂4A沸石进行了对照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首先,对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草酸钠的钙脱除容量、钙脱除速率以及对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乳化性能、发泡性能及洗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4A沸石等代磷助剂比较,草酸钠具有钙脱除容量高、脱除速率快的特点。且草酸钠有助于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的提升。(2)去污性能是洗涤剂最重要的性质。在了解草酸钠具有助洗性基础上,进一步对草酸钠在洗涤剂配方中的去污性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调整洗涤剂配方组成、洗涤时间和温度,多角度研究了草酸钠为助剂的洗涤剂的去污性能,并与STPP和4A沸石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草酸钠为助剂的洗涤剂可达到与STPP相近相的结果,远优于无磷助剂4A沸石。(3)酶是现代洗涤剂的重要组分,添加少量的酶可以有效提高对特定污渍的去除能力。为研究草酸钠与酶在洗涤配方中的复配性能,分别在草酸钠洗涤剂配方中添加了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针对相应污渍的污布进行了去污力的测定,并与STPP和4A沸石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STPP和4A沸石相比,草酸钠与酶显示出更好的复配性能。原因是草酸钠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小,保持了酶在洗涤剂中的活力,产生了更好的去污性能。(4)草酸钠是以沉淀的方式脱除硬水离子,生成的不溶性草酸盐颗粒可能会沉积在织物上,产生灰分。灰分沉积会造成织物的“板结”,使衣物发黄、变硬。本文通过对草酸钠洗涤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种类的调整出不同的配方,通过循环洗涤的方法对不同纤维织物(棉、聚酰胺、聚酯纤维)灰分沉积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棉织物比合成纤维织物更容易造成灰分沉积。通过对洗涤剂配方的筛选,得到了在三种织物上同时具有低灰分量和高白度保持的三种配方: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ME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脂肪醇醚硫酸钠(AES)/CMC。(5)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草酸钠配方体系,选用棉织物,进一步对草酸钠洗涤剂灰分沉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不溶草酸盐和棉织物的zeta电位,并利用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DLVO)理论对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计算来揭示灰分沉积与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成相同物相的草酸钙下,草酸钙颗粒与棉织物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灰分沉积量越小。(6)采用统计学方法,使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对以AES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MC为抗沉积剂的草酸钠洗涤剂配方进行了显着因子筛选,为配方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酸钠对洗涤性能的提升效果分别达到了极显着和显着,尤其对于蛋白污布和皮脂污布的洗涤性能,在较大范围内改变草酸钠的添加量,灰分量的差别并没有达到显着影响的水平。
陈瑞[4](2020)在《应用于钢铁件表面的中低温弱碱性无磷除油粉的研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高端钢铁行业对加工工艺和清洁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在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待加工钢铁件表面需要绝对的清洁度,通常含磷除油剂可达到相应要求,但含磷废水处理难度较大,排入环境中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污染,而无磷除油剂的除油效果很难与前者媲美。本文以保护环境,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控制磷流入环境为目的,研制一种应用于钢铁件表面的无磷除油粉,并与现行市售的无磷除油粉和含磷除油粉进行对比测试,保证其除油效果,能耗控制等方面能够达到含磷除油粉的效果甚至优于后者。本文对17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各类性能指标的测定,筛选出3种表面活性剂OXO1306、JFC-2G和LAS-90,通过单因素优选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 3种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2 g/L、4g/L和6g/L,通过测定其Zeta电位验证这3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对14种无磷助洗剂进行各类性能指标的测定,筛选出3种无磷助洗剂ISS、NaGL和MGDA,通过单因素优选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3种无磷助洗剂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5 g/L、3 g/L和6.5 g/L,通过测定其Zeta电位验证该无磷助洗剂配方可进一步提高各物质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本除油粉的碱性物质为Na2CO3,无需添加强碱,需要的填充料为Na2SO4,防止除油粉结块。通过单因素优选实验,确定了最佳除油工艺参数(除油温度:46~50℃,除油时间:8 min浸渍除油+1 min静水漂洗)。将本除油粉对钢铁件进行除油,并对本除油粉各个理化性能、漂洗性能和工艺能耗进行测试,对除油后的钢铁片进行镀镍,并进行SEM和光泽度测试。结果表明,本除油粉CODCr为8205.2 mg/L,不含磷化合物,与现行市售的大多数的组成不同的是,无需添加NaOH,可确保使用时无碱雾产生,环保性好,除油溶液配比浓度较低(5.3%),即添加成本较低,除油温度符合中低温要求,并且所需除油时间较短,即除油速度较快,这些特点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添加成本与能源消耗,使用本除油粉及其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性能优良,除油率可达99.92%,对油污可以起到较强的非乳化剥离作用,因此单位体积除油溶液可清洗的钢铁件数量较多,保证除油粉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降低除油用水量和使用成本。本除油粉清洗过的钢铁件,经过适当的加工后可得到致密、平整,颗粒均匀度好的镀镍膜层,且镀膜光泽度较高(3245.GU),即清洗过的钢铁件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
周欣[5](2020)在《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探索了以次亚磷酸钠为链转移剂的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并在这基础上,测定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烯氯化铵(DMDAAC)的竞聚率以及该共聚物的组成方程,为P(AA-DMDAAC)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后面再设计P(AA-DMDAAC)的结构,将其应用为具有抗菌性能的洗涤助剂。主要工作如下:(1)探索聚丙烯酸钠(PAANa)的合成路径和对其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聚丙烯酸钠合成的最佳工艺:丙烯酸单体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次亚磷酸钠的用量为1.060 g(用54.25 g水溶解);过硫酸铵用量为1.35 g(用42.5 g水溶解);反应温度为900C;丙烯酸单体滴加速率为0.374 mL/min;过硫酸铵溶液的滴加速率为0.531 mL/min;保温时间为3 h。(2)通过绘制出AA-DMDAAC的共聚物组成曲线,可以看出DMDAAC单元在共聚物中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都要小于DMDAAC单体在反应初期占总单体的比值,可以推测出应该是r(DMDAAC)<1、r(AA)>1,AA偏向自聚,DMDAAC则偏向共聚。利用两种单体之间的竞聚率[r(DMDAAC)=0.42,r(AA)=5.11]和共聚物组成方程(F1=0.42f12+f1f2/0.4+2f12+2f1f2+5.11f22)设计要得到P(DMDAAC-AA)的分子结构,为后面季铵盐改性聚丙烯酸钠和调控共聚物分子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3)设计分子结构合成了单元分布均匀、结构较规则的P(AA-DMDAAC),当AA/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24,丙烯酸的滴加速率为0.374 mL/min;在该最佳工艺下得到共聚产物性能:对钙离子螯合能力为270.2 mg/g,对碳酸钙的分散性能为192.0 mg/g,碱缓冲性能为0.645 mL,对碳酸钙的相对阻垢性能达到67.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6 mg/mL;当AA/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24时,共聚产物中DMDAAC单元在共聚产物的含量为F1=0.8%。
韩梓健[6](2019)在《环保型无磷防锈金属清洗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到2016年,清洗剂已经有100年的历史。它们已经成为全世界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清洗剂制备的逐步完善、环境意识和资源节约要求的不断提高,也暴露出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清洗剂的成分是否环保、清洗效果是否达标、清洗后的用品是否延长使用寿命达到资源保护的目的、是否满足泡沫量少等。近些年国内的清洗剂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但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环保政策,才能促使它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清洗剂分为很多种:餐具清洗剂、衣料清洗剂、工业清洗剂等。工业清洗中金属清洗剂起着重要作用,即是对金属的表面处理也是对金属的防锈保护,防锈保护往往是被人忽略的。本文配制400mL金属清洗剂提出一种新型的复配方案,从源头实现无磷环保并且延长原件使用寿命节约资源目的——先设定清洗剂各个组分的含量,以表面活性剂为基础,依次加入清洗助剂、螯合剂、防锈剂等试剂。配出样品按照JB-T4323.2-1999水基金属清洗剂检验标准进行对比。具体方案如以下两方面:(1)选择三种常见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进行试验,清洗效率分析三种混合效果最好。设定六组不同比例进行试验,测稳定性、pH、泡沫性。助洗剂柠檬酸钠、柠檬酸钠和硅酸钠混合液还有三聚磷酸钠分别加入表面活性剂中,发现柠檬酸钠和硅酸钠按照3:1混合后清洗效率与三聚磷酸钠相近,可以作为无磷产品使用。向两组中继续加入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不同浓度影响清洗效率,控制加入量不变测得0.36g/L浓度下对黄铜和钢的效率分别为90.5%、91.8%。继续加入其它溶剂配出无磷清洗剂,根据清洗效果得出比例为2:2:1时最佳。(2)为了进一步满足并延长金属使用时间和表面防锈的想法,在样品中加入防锈剂。扫描电镜(SEM)看出在研究者发现的硅酸钠与钼酸钠1:1混合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能够有效的在金属表面形成更加稳定致密的防护膜。随着三乙醇胺量的不断增加,在加入28mL后对两种金属腐蚀性最小同样可以达到延长生锈时间的效果,硅酸钠、钼酸钠、三乙醇胺比例为25:25:14。按照比例配出无磷防锈金属清洗剂,全面分析性能。对比市场产品突出本样品产生低泡沫量情况下延长生锈时间较长并且达到清洗效果。
李高峰[7](2016)在《洗涤助剂的研究与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含磷洗涤助剂是重要的洗涤助剂,由于磷对环境的危害,人们发展了无磷助剂。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新型无磷助剂的研究与开发。
张晓明[8](2015)在《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洗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术,在古代,人们便学会使用水溶液呈碱性的草木灰来清洗衣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清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涉及范围更宽,专业性更强的技术。金属在进行处理前,必须清洗掉表面的防锈油、切削液等污垢,传统的金属表面清洗液以碱、磷酸盐助洗剂、壬基酚或辛基酚类表面活性剂为主配制而成,清洗时的工作温度一般大于80℃。该工艺能耗大,使用的含酚类表面活性剂有生物毒性,难降解,在水体中残留时间长;废液处理时其中的磷酸盐若未被彻底处理,其中的磷元素会大量进入自然水体,从而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在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实验测试了不同的无磷及代磷助洗剂的性能,综合考虑助洗效果及对钙镁离子的束缚力等性能,选择了DG作为助洗剂,用以替代磷酸盐助洗剂,这种助洗剂不含磷,从根本上解决废液中磷的处理和排放难题;同时,采用了一种以植物油醇为原料合成、环保性能出色的表面活性剂——改性醇乙氧基化物表面活性剂EH,作为清洗的关键成分,这种表面活性剂相对于广泛使用的伯醇乙氧基化物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而言,润湿性和去污力更强,复配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提高了清洗的效率,使清洗温度降低至60℃左右,较为明显的降低了工作能耗。通过在实际生产中的检验,并对配方进行优化后,综合考虑清洗效果、中低温清洗能力、高碱条件下溶液的稳定性、工作液使用寿命、对不同油污的适应能力等,得到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最佳组成为(质量百分数):氢氧化钠:20%,碳酸钠:33.8%,五水偏硅酸钠:4.6%,DG:23.1%,十二烷基硫酸钠(K12)4.6%,EH:2.5%,TO-89:1.5%,NEODOLTM:1.5%,ST-90:2.5%,元明粉:3.5%,AA-MA:3%。钢铁件无磷除油粉使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浓度:6.5%(质量分数)工作温度:5065℃清洗方式:溢流浸泡清洗时间:310min漂洗方式:流动水一次,静水两次将钢铁件无磷除油粉与广州二轻研究所的BH-11钢铁件中低温除油粉做比较,在5560℃温度下,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清洗效果优于BH-11钢铁件中低温除油粉;工作液的COD值低于BH-11;工作液使用寿命长于BH-11。将该课题研究的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用于一家从事化学镀镍的电镀企业,使用超过6个月,相较于之前使用的含磷除油粉,使用无磷除油粉后主要改善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清洗速率快,对形状复杂的零件清洗更彻底,清洗效率提高;(二)、对不同油污均具有较好的清洗能力,适应性强;(三)、不需要处理废液中的磷酸盐,简化了处理工序,节约了处理成本;(四)、使用周期更长,减少了除油粉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五)、废液的COD易生化降解,降低了处理难度。COD是一个测量值,或许改为:废液呈较低COD值,易生物降解
薛彦艳[9](2014)在《关于无磷洗衣粉的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洗衣粉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用到的洗涤用品,其属于合成洗涤剂的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其主要成分,同时还有适量的助洗剂。是在洗涤剂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而形成的,更易于人们将衣服清洗干净的粉状洗涤剂。文中对洗衣粉中含磷成分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洗衣粉中的代磷助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曾振欧,谢丽燕,张晓明,赵国鹏[10](2012)在《中低温无磷除油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异构C10醇聚氧乙烯醚(A9)代替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并复配以低泡表面活性剂和高效乳化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中低温无磷除油剂配方如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1.5g/L,A93.0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1.5g/L,脂肪醇-亚烷基氧化物共聚物(168)1.5g/L,特殊结构APG(AS48)1.0g/L,Na2SiO3·5H2O4.0g/L,烷基取代二元羧酸盐(DG-V)20g/L,NaOH10g/L,C6H5O7Na3·2H2O1.0g/L。该除油剂漂洗性能好,除油能力好,对试片的腐蚀量低。
二、DG无磷助剂的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G无磷助剂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脂肪酸甲酯磺酸盐——一种能减少洗涤剂中助剂剂量的高性能表面活性剂(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污渍样本 |
1.3 清洗性能 |
2 结果和讨论 |
2.1 水硬度对表面活性剂去污力的影响 |
2.2 α-MES、α-MES/LAS和LAS不同剂量下的洗涤性能 |
2.3 配方产品的净洗力 |
2.3.1 无磷配方产品 |
2.3.2 磷酸盐配方产品 |
3 总结 |
(3)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衣物洗涤剂简介 |
1.1.1 衣物洗涤剂的发展 |
1.1.2 衣物洗涤剂成分介绍 |
1.2 早期洗涤助剂 |
1.2.1 早期碱性助剂 |
1.2.2 磷酸盐助剂 |
1.3 代磷助剂 |
1.3.1 有机小分子代磷助剂 |
1.3.2 沸石类助剂 |
1.3.3 层状结晶硅酸钠 |
1.3.4 聚羧酸盐类 |
1.4 草酸钠概述 |
1.4.1 草酸钠的生产 |
1.4.2 草酸钠基本性质 |
1.4.3 草酸盐在自然界中的降解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钙离子脱除容量测定 |
2.2.2 钙脱除速率测定 |
2.2.3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2.4 润湿力的测定 |
2.2.5 乳化能力测定 |
2.2.6 泡沫性质测定 |
2.2.7 白度测定 |
2.2.8 洗涤剂去污力测定 |
2.2.9 循环洗涤测定 |
2.2.10 白度保持能力 |
2.2.11 抗灰分性能的测定 |
2.2.12 酶活力测定 |
2.3 测试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分析 |
2.3.2 形貌分析 |
2.3.3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三章 草酸钠助剂基本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钙脱除容量的测定 |
3.3 钙脱除速率的测定 |
3.4 草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
3.4.1 草酸钠对平衡表面张力的影响 |
3.4.2 草酸钠对润湿能力的影响 |
3.4.3 草酸钠对乳化能力的影响 |
3.4.4 草酸钠对发泡能力的影响 |
3.5 草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去污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去污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添加量对去污性能的影响 |
4.3 助剂添加量的影响 |
4.4 洗涤时间的影响 |
4.5 洗涤温度的影响 |
4.6 聚合物对去污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与酶的复配 |
5.1 引言 |
5.2 助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
5.3 洗涤配方的pH |
5.4 加蛋白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5 加脂肪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6 加纤维素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配方抗沉积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灰分沉积量和白度保持 |
6.3 收集固体颗粒的XRD表征 |
6.4 收集固体颗粒的形貌 |
6.5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在不同织物纤维上的沉积 |
6.5.1 不同配方在棉布上的沉积性质 |
6.5.2 不同配方在聚酰胺织物上的沉积性质 |
6.5.3 不同配方在聚酯纤维上的沉积性质 |
6.5.4 草酸钙沉积过程 |
6.6 温度对棉织物循环洗涤性能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抗灰分沉积机理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灰分沉积量 |
7.3 表面活性剂对草酸钙结晶行为的影响 |
7.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草酸钙形貌及zeta电位的影响 |
7.5 不同溶液中草酸钙与棉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计算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配方显着因素分析 |
8.1 引言 |
8.2 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 |
8.2.1 Plackett-Burman实验与结果 |
8.2.2 Plackett-Burman显着性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应用于钢铁件表面的中低温弱碱性无磷除油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钢铁件表面油污来源及危害 |
1.2.1 钢铁材料及其分类 |
1.2.2 油污种类 |
1.2.3 油污来源 |
1.2.4 油污对金属材料的危害 |
1.3 工业清洗及相关技术 |
1.3.1 清洁生产措施 |
1.3.2 金属表面的除油方法 |
1.4 表面活性剂 |
1.4.1 表面活性剂及其结构 |
1.4.2 常用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5 助洗剂的研究与发展 |
1.5.1 含磷助洗剂 |
1.5.2 磷对环境的危害 |
1.5.3 含磷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5.4 无磷助洗剂及其研究现状 |
1.6 金属除油剂的发展现状 |
1.7 主要问题及研究技术路线 |
1.7.1 主要面临的问题与预期目标 |
1.7.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研究路线 |
2 实验与研究内容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泡沫性能的测定 |
2.3.2 浊点的测定 |
2.3.3 耐碱性的测定 |
2.3.4 耐硬水性的测定 |
2.3.5 乳化性的测定 |
2.3.6 渗透(润湿)性的测定 |
2.3.7 除油能力的测定 |
2.3.8 化学需氧量(COD_(Cr))的测定 |
2.3.9 溶解度的测定 |
2.3.10 pH值与pH缓冲能力的测定 |
2.3.11 Ca~(2+)束缚强度的测定 |
2.3.12 协同作用的测定 |
2.3.13 漂洗性能的测定 |
2.3.14 镀膜的性能测定 |
3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
3.1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1.1 泡沫性能的比较 |
3.1.2 其它性能的比较 |
3.2 表面活性剂最佳浓度配比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助洗剂及其他物质的研究 |
4.1 助洗剂的筛选 |
4.1.1 溶解度测定 |
4.1.2 pH值及pH缓冲能力 |
4.1.3 Ca~(2+)束缚强度的测定 |
4.1.4 渗透(润湿)性的测定 |
4.1.5 协助除油能力的测定 |
4.2 无磷助洗剂最佳浓度配比的确定 |
4.3 NaCO_3和NaOH配比浓度的确定 |
4.4 填充料及其含量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除油工艺的确定与除油粉的性能表征 |
5.1 除油工艺的确定 |
5.1.1 除油温度的确定 |
5.1.2 除油时间的确定 |
5.2 除油粉的性能 |
5.2.1 基础性能的对比研究 |
5.2.2 环保性能的对比研究 |
5.2.3 协同作用的对比研究 |
5.2.4 除油率及能耗的对比研究 |
5.2.5 漂洗性能的对比研究 |
5.2.6 镀膜形貌的比较与表征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洗涤剂以及洗涤助剂的简介 |
1.1.1 洗涤剂的构成 |
1.1.2 洗涤助剂的简介 |
1.1.3 无磷洗涤助剂发展历史 |
1.2 抗菌剂简介 |
1.2.1 抗菌剂的定义 |
1.2.2 抗菌剂的分类 |
1.2.3 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
1.2.4 抗菌剂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1.3.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 均聚物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2.2.1 红外光谱测试 |
2.2.2 聚合物的固含量测定 |
2.2.3 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测定 |
2.2.4 丙烯酸单体的双键转化率测定 |
2.2.5 对钙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
2.2.6 碳酸钙分散性能的测定 |
2.2.7 PH缓冲性能的测定 |
2.2.8 阻垢性能的测定 |
2.2.9 P(AA-DMDAAC)转化率的测定 |
2.2.10 不同单元在共聚物中摩尔占比的测定 |
2.2.11 抗菌性能的测定 |
第三章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其工艺探索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聚丙烯酸钠合成的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聚合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3.4.2 丙烯酸质量浓度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3 次亚磷酸钠用量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4 过硫酸铵用量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5 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6 丙烯酸单体滴加速率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7 过硫酸铵滴加速率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8 保温时间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5 最佳合成工艺的重复性实验及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 (AA-DMDAAC)的合成及其助洗性能和抗菌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聚合原理 |
4.3 竞聚率和共聚物组成方程 |
4.3.1 竞聚率和共聚物组成方程的意义 |
4.3.2 不同单体摩尔比下的共聚物制备及F-f曲线绘制 |
4.4 聚合物分子设计 |
4.5 合成步骤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P(DMDAAC-AA)的红外光谱测试 |
4.6.2 单体配比对P(DMDAAC-AA)性能的影响 |
4.6.3 丙烯酸滴加速率对P(DMDAAC-AA)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环保型无磷防锈金属清洗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金属清洗剂的分类 |
1.3 金属清洗剂的要求 |
1.4 水基金属清洗剂的研究 |
1.4.1 水基金属清洗剂的组成 |
1.4.2 水基型金属清洗剂的去污原理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主要试剂的选择 |
2.3.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3.2 清洗助剂的选择 |
2.3.3 防锈剂的选择 |
2.3.4 其他试剂的选择 |
2.4 效果分析依据及方法 |
2.4.1 依据 |
2.4.2 测试方法 |
第3章 无磷金属清洗剂研究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2 表面活性剂比例及效果分析 |
3.2.1 表面活性剂对比和比例拟定 |
3.2.2 效果分析及比例确定 |
3.3 清洗助剂比例及效果测试 |
3.3.1 清洗助剂比例拟定 |
3.3.2 清洗效果分析及比例确定 |
3.4 螯合剂浓度拟定及效果分析 |
3.4.1 螯合剂浓度拟定 |
3.4.2 螯合剂效果分析 |
3.5 无磷金属清洗剂配制及性能测试 |
3.5.1 无磷金属清洗剂配制方法 |
3.5.2 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磷防锈金属清洗剂研究 |
4.1 防锈剂研究 |
4.1.1 防锈剂确定 |
4.1.2 效果分析及比例确定 |
4.2 无磷防锈金属清洗剂配制及性能测试 |
4.2.1 无磷防锈清洗剂各组分含量 |
4.2.2 性能测试 |
4.3 影响金属表面清洗效率的因素 |
4.4 与市场产品进行比较以及成本预算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无磷防锈金属清洗剂产品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洗涤助剂的研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洗涤和洗涤剂 |
2 洗涤助剂的作用 |
3 洗涤助剂的发展 |
4 新型洗涤助剂的研究与开发 |
4.1 4A沸石的性能和应用 |
4.2 层状结晶硅酸盐 |
4.3 新型复合无磷洗涤助剂 |
4.4 新型聚羧酸盐 |
4.5 DF粉 |
4.6 有机代磷助剂 |
4.7 亚胺磺酸盐(IS)的研制 |
4.8 MD-306合成洗涤剂无磷助剂的生产 |
4.9 其它无磷助剂研制 |
5 结束语 |
(8)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清洗技术 |
1.1.1 清洗技术的分类 |
1.2 清洗剂 |
1.2.1 水基清洗剂 |
1.2.2 有机溶剂清洗剂 |
1.2.3 混合型清洗剂 |
1.3 清洗剂引发的安全和环境问题 |
1.3.1 清洗的安全问题 |
1.3.2 环境污染问题 |
1.4 清洗行业的发展现状 |
1.4.1 民用清洗行业技术现状 |
1.4.2 民用清洗的市场现状 |
1.4.3 工业清洗行业现状 |
1.5 无磷助洗剂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5.1 无磷助洗剂的发展 |
1.5.2 无磷助洗剂的研究现状 |
1.6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6.1 表面活性剂 |
1.6.2 清洗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
1.6.3 清洗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7 金属清洗产品的研究现状 |
1.8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选题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配方及工艺研究 |
2.1 电镀前处理 |
2.1.1 电镀前处理概念 |
2.1.2 电镀前处理工序 |
2.2 基本原理 |
2.2.1 表面机械处理 |
2.2.2 除蜡 |
2.2.3 除油 |
2.2.4 浸蚀 |
2.2.5 抛光 |
2.2.6 预镀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材料 |
2.3.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2.3.3 无磷助洗剂的选择 |
2.3.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4 助洗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总结 |
2.5 钢铁件无磷除油粉配方的确定 |
2.5.1 表面活性剂的优化组合 |
2.5.2 其他组份的确定 |
2.5.3 无磷助洗剂的确定 |
2.6 清洗方式的选择及工艺范围确定 |
2.6.1 清洗方式的选择 |
2.6.2 工艺范围的确定 |
2.7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无磷除油粉的性能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测试仪器、药品 |
3.3 研究方法 |
3.3.1 除油粉性能的比较 |
3.3.2 除油能力的比较 |
3.4 研究结果 |
3.5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附录 |
(9)关于无磷洗衣粉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洗衣粉中含磷成分的性能 |
1.1 三聚磷酸钠 |
1.2 其它磷酸钠盐 |
2 洗衣粉中的代磷助剂 |
2.1 代磷助剂的性能要求 |
2.2 主要的代磷助剂 |
2.3 代磷助剂在无磷洗衣粉中的应用 |
2.3.1 4A沸石 |
2.3.2 层状硅酸钠 |
3 结束语 |
(10)中低温无磷除油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2.1 浊点 |
2.2.2 泡沫性能 |
2.2.3 化学需氧量 |
2.2.4 表面张力 |
2.2.5 除油能力 |
2.3 无磷助洗剂的选择 |
2.3.1 钙束缚力 |
2.3.2 p H缓冲能力 |
2.3.3 水溶性 |
2.3.4 表面张力 |
2.4 正交试验 |
2.5 除油剂综合性能测试 |
2.5.1 碱度 |
2.5.2 除油面积 |
2.5.3 漂洗性能 |
2.5.4 腐蚀性能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与复配 |
3.2 无磷助洗剂性能及碱液复配 |
3.3 其他助剂的选择 |
3.4 中低温无磷除油剂的确定 |
3.5 除油剂的综合性能 |
3.5.1 除油时间和温度对除油性能的影响 |
3.5.2 除油剂性能对比 |
4 结论 |
四、DG无磷助剂的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脂肪酸甲酯磺酸盐——一种能减少洗涤剂中助剂剂量的高性能表面活性剂[J]. 李星萍.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20(07)
- [3]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D]. 李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4]应用于钢铁件表面的中低温弱碱性无磷除油粉的研制[D]. 陈瑞.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周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环保型无磷防锈金属清洗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 韩梓健.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洗涤助剂的研究与进展[J]. 李高峰. 清洗世界, 2016(08)
- [8]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研究[D]. 张晓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9]关于无磷洗衣粉的研究分析[J]. 薛彦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0)
- [10]中低温无磷除油剂的研究[J]. 曾振欧,谢丽燕,张晓明,赵国鹏. 电镀与涂饰,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