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宫产术中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娇,陈美洁[1](2020)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以及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漳浦县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观察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甲酯栓,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 %与对照组的12.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0 %低于对照组的1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 h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 d、3 d、5 d观察组的子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中应用效果确切,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患者的产后凝血功能,能有效减少术中、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且用药安全性高。
马丽红,张婕[2](2020)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再妊娠妇女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再妊娠妇女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瘢痕子宫再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依照奇偶顺序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各38例。给予单药组缩宫素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接受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比较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及术中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产后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术中PT、APTT短于单药组,Fib、D-D水平高于单药组(P<0.001);联合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呕吐、面色潮红、腹泻及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再妊娠妇女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能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减少产后出血风险。
吕晓廷,崔志刚,尹智华,崔凯[3](2020)在《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出血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简称卡孕栓)在产后出血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检索CNKI、PunMed等多个数据库,查找卡孕栓在产后出血治疗方面的研究论文。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文献中,有关阴道分娩有26篇,有关剖宫产有26篇,有关卡孕栓与其他药物相比29篇。卡孕栓可以有效减少阴道分娩时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对应的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66.223(-69.668,-62.778),-73.229(-90.189,-56.270),-98.416(-122.688,-74.145)和-3.087(-3.601,-2.573),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卡孕栓可以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55.765 mL(95%CI-78.830,-32.701),术后2 h出血量72.224 mL(95%CI-84.985,-59.463),术后24 h出血量121.772 mL(95%CI-147.387,-96.156),均P<0.05。与米索前列醇相对,卡孕栓可将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和第三产程时间,分别减少67.794mL(P<0.001)、28.2844 mL(P<0.001)、68.6184 mL(P<0.001)和0.624 min(P<0.001)。在治疗产后出血中,卡孕栓联合缩宫素优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33.429 mL,减少术后2 h出血量18.493 mL和减少术后24 h出血量22.066 mL。结论卡孕栓可以减少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可以减少阴道分娩中第三产程时间。与其他治疗产后出血药物相比,卡孕栓的治疗效果更好。
杨孜,段华,金力[4](2020)在《卡前列甲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文中指出卡前列甲酯(商品名卡孕栓)是在我国产科和妇科及计划生育领域广泛应用的非注射类前列腺素药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合成及东北制药集团生产,1993年国内上市,属国家一类新药。继2013年发布我国《卡前列甲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3年版)》以来[1],不仅产品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和认可,成为妇产科领域医疗单位基本用药,而且该药物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更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扩展和提升[2-11]。为此,《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会组织妇产科及药理学专家对2013版专家共识进行更新和重新验证,发布此2020年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进一步的临床用药指导和参考。
黎东秀[5](2020)在《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16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各80例。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实施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分娩后不同时间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5%(2/80)低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8.8%(1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术中出血量(131.13±11.24)ml、产后2 h阴道出血量(161.42±12.21)ml、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241.14±14.17)ml均少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78.01±11.82)、(189.11±15.11)、(268.01±18.21)ml,恶露持续时间(7.13±0.25)d短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9.25±1.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低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曲晓文[6](2020)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行剖宫产分娩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比较用药后两组术后2 h和24 h出血量、预防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研究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防治疗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卡前列甲酯栓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效果更显着,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刘莹莹,吴嘉瑞,郭思宇,贾姗姗,王郝嘉,张景媛,李佳霖[7](2020)在《益母草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益母草注射液是从唇形科植物益母草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益母草总生物碱,主要功效为调经止血,具有收缩子宫等作用。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对益母草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的文献进行梳理,开展综述分析。结果显示,卡前列甲酯栓给药方便,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应用缩宫止血效果好。米索前列醇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应用起协同作用,使子宫收缩时间更长,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防治产后出血疗效显着。卡前列甲酯栓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应用不适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产后出血;缩宫素注射液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可用于预防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后出血,但缩宫素注射液半衰期短,且药物剂量与促进子宫收缩效果不完全呈正相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半衰期长,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可缩短第三产程持续时间,改善凝血功能。益母草注射液与上述4种药物联合应用,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均有较好效果。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围产期妇女是否有其他综合征、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等因素,使益母草注射液的临床联合用药达到更好的疗效。希望本研究可以为益母草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桂华[8](2019)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生物提取缩宫素单用与生物提取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防治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自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9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生物提取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生物提取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剖宫产前后血红蛋白水平(Hb)、脉搏频率、产后2 h、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剖宫产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脉搏频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剖宫产后,两组患者的脉搏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采用生物提取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进行产后出血防治,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其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刘丽琳[9](2019)在《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在娩出胎儿后仅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观察组(n=40)则在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同时给予其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152.16±10.08)mL、(212.25±18.02)mL,均少于对照组的(216.69±21.85)mL、(415.63±36.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60 6、12.632 9,P<0.05);用药过程中,两组产妇均未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观察组中有少数产妇出现轻微腹泻、腹痛以及恶心现象,均未经治疗之后得到自然缓解。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能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预防,且用药安全性高。
王芳[10](2018)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在39例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瘢痕子宫孕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瘢痕子宫孕妇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缩宫素注射液,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甲酯栓。统计两组术中及产后不同时间段(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不良反应(产后出血、腹痛、腹泻、面色潮红、呕吐)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产后2h及产后24h失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7.69%)低于对照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5.13%)、腹泻(7.69%)、面色潮红(5.13%)、呕吐(10.26%)发生率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妇剖宫产术中联合采取缩宫素注射液及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减少术中及产后出血量,缩短第三产程时间,且利于降低产后出血发生风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安全性。
二、剖宫产术中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剖宫产术中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论文提纲范文)
(1)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
2.2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
2.3 两组产妇不同时段出血量比较 |
2.4 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和子宫底高度比较 |
3 讨 论 |
3.1 瘢痕子宫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必要性 |
3.2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
(2)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再妊娠妇女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 出血量 |
1.4.2 术中凝血指标 |
1.4.3 不良反应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产后出血量 |
2.2 术中凝血指标 |
2.3 产后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3)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出血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观察指标的标准 |
1.5 资料提取 |
1.6 文献方法质量评价 |
2 结果 |
2.1 文献质量评价 |
2.2 卡孕栓在阴道分娩中的作用 |
2.3 卡孕栓在剖宫产中的作用 |
2.4 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作用 |
2.5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作用 |
2.6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4)卡前列甲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
1.1 化学结构 |
1.2 药理和药代动力学 |
1.3 用药适应证 |
1.4 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
1.4.1 不良反应 |
1.4.2 用药禁忌证 |
1.5 使用方法 |
1.5.1 阴道给药 |
1.5.2 直肠给药 |
1.5.3 舌下给药 |
2 卡孕栓在产科临床应用 |
2.1 卡孕栓在产科应用特点 |
2.1.1 卡孕栓在降低分娩失血量的超前预警临床应用 |
2.1.2 作为非注射类前列腺素制剂卡孕栓在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预防用药中的首选临床应用 |
2.1.3卡孕栓在减少分娩血液丢失血量层面的临床联合用药 |
2.2 卡孕栓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适应证 |
2.2.1 预防产后出血 |
2.2.2 治疗产后出血 |
2.3 卡孕栓用于产后尿潴留或肠胀气 |
3 卡孕栓在计划生育领域中临床应用 |
3.1 卡孕栓在计划生育领域应用特点 |
3.2 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早期妊娠 |
3.3 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8~16周妊娠 |
3.4 卡孕栓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前子宫颈预处理 |
3.4.1 早期妊娠负压吸引手术、清宫手术或诊断性刮宫手术前软化子宫颈 |
3.4.2 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 |
3.5 卡孕栓用于预防和治疗中期引产后出血 |
4 卡孕栓在妇科临床应用 |
4.1 卡孕栓在妇科临床应用特点 |
4.1.1 卡孕栓的子宫颈软化效应 |
4.1.2 卡孕栓对子宫手术的止血作用 |
4.2 妇科适应证 |
4.2.1 子宫腔手术子宫颈预处理 |
4.2.2 保留子宫手术中的止血方法 |
4.3 卡孕栓在妇科的使用方法 |
4.3.1 用于子宫颈预处理 |
4.3.2 用于子宫手术止血 |
(5)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
2.2 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娩后不同时间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6)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 |
2.2 两组预防治疗效果比较 |
2.3 用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益母草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益母草注射液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应用 |
2 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应用 |
3 益母草注射液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 |
4 益母草注射液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应用 |
5 总结与展望 |
(8)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剖宫产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及脉搏频率对比 |
2.2 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对比 |
2.3 两组患者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9)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后出血量对比 |
2.2 药物不良反应肝发生情况分析 |
3 讨论 |
(10)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在39例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研究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四、剖宫产术中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论文参考文献)
- [1]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 杨丽娇,陈美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23)
- [2]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再妊娠妇女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 马丽红,张婕. 河南医学研究, 2020(31)
- [3]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出血Meta分析[J]. 吕晓廷,崔志刚,尹智华,崔凯.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11)
- [4]卡前列甲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J]. 杨孜,段华,金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11)
- [5]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J]. 黎东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08)
- [6]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J]. 曲晓文. 中国民康医学, 2020(07)
- [7]益母草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研究进展[J]. 刘莹莹,吴嘉瑞,郭思宇,贾姗姗,王郝嘉,张景媛,李佳霖.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02)
- [8]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评价[J]. 桂华. 中国妇幼保健, 2019(15)
- [9]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J]. 刘丽琳. 世界复合医学, 2019(04)
- [10]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在39例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J]. 王芳. 药品评价, 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