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气体定量分析中真空度自动控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刚[1](2021)在《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大规模储能、出力稳定可调等一系列优势,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一项变革性技术。随着太阳能热发电国家首批示范项目的实施,该技术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当前,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正在向着低成本、高效率、大装机容量的技术方向发展。针对这个趋势,本文以敦煌大成高温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场为研究对象,选取集热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环节—高温选择性吸收膜可控制备、聚光集热系统光学效率和热损特性、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等问题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针对高温选择性吸收膜低成本可控制备关键技术,首先研究了WOx基光热转换涂层单靶自掺杂制备工艺。采用反应溅射技术分别制备了单层WOx薄膜和多层渐变WOx基光热转换涂层,光学性能分析显示,自掺杂WOx基光热转换涂层具有非常优异的光学吸收性能,吸收率达到93.2%,发射率为5.8%。(2)分析了自掺杂反应溅射工艺控制要求,提出采用靶电压作为反馈量闭环调节反应气体流量的控制方案,设计采用模糊伪微分反馈控制(Pseudo Differential Feedback,PDF)策略解决反应溅射过程的非线性和稳定控制问题。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常规的PDF和PID控制策略,对于参数时变的二阶系统,模糊PDF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现场总线的嵌入式反应溅射控制器模块,并在选择性吸收膜镀膜生产线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实用价值。(3)为研究掌握实际运行的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的光学性能和热损特性,首先基于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器理论模型,计算并分析了聚光器的余弦损失、端部效应、阴影遮挡效应,利用Trace Pro软件,采用光线追踪法模拟得到聚光器的入射角修正系数,获得聚光器的动态光学效率模型;接着模拟测试了环境工况(环境温度、风速、直射辐照)对不同状态的集热管(真空状态良好、非真空状态、裸管状态)热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在敦煌大成熔盐线性菲涅尔式集热支路测试系统上,选择三种典型集热工况,采用准动态法进行循环集热实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集热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动态模型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实际运行中的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聚光器实际几何光学效率约为64%,系统热损在不同工况下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高温区段热损分散性更加明显。研究结果提示在高温熔盐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研究和设计工作中,应充分考虑运行工况对集热系统的影响。(4)针对高温熔盐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大滞后、大惯性、参数时变的特点,提出模糊增益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根据集热系统典型工况下的参数集,建立了出口温度控制在典型工况点的线性模型和全局模糊模型,选取集热系统净集热量为多模型预测控制的调度变量。利用Matlab对该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静态误差、抗扰动等性能优越,复杂天象条件下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精度达到±8℃。该控制策略可以为线聚焦光热电站大规模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还专门设计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集热支路流量就地控制器。由此提出以集热场分布式控制系统(Solar Field Control System,SCS)为架构的集热支路出口温度控制方案,作为进一步试验和研究的基础。
高小勇[2](2020)在《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的纯净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GH96粉末高温合金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首选材料,对非金属夹杂物的要求很高。夹杂物主要来源于母合金的制备过程。本论文研究了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熔炼制备过程中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并成功制备出纯净的母合金。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真空感应熔炼时坩埚材质(MgO、Al2O3和MgO-Spinel)和活泼元素(A1和Ti)加入顺序对夹杂物的影响。采用MgO坩埚时,合金液中的Al与坩埚发生化学反应,夹杂物为近球状MgO-Al2O3,数量较少、尺寸较小;坩埚内壁形成连续的致密的MgAl2O4层,能够有效阻止化学反应和合金液对坩埚的物理侵蚀。采用Al2O3坩埚时,夹杂物为较大尺寸的Al2O3;坩埚内壁物理侵蚀严重。采用MgO-Spinel坩埚时,化学反应和坩埚侵蚀程度居中。活泼元素加入顺序对夹杂物尺寸和形貌影响较大。最佳工艺路线为先加入Ti后加入Al。先加入Ti时,夹杂物为细小圆形TiOx,平均尺寸小于1μm;然后加入Al,夹杂物转变为Al2O3。在真空感应熔炼铸锭中,氮化物数量最多(占80.6%),尺寸范围为1~5μm。氧化物数量较少,尺寸范围为1~25.5μm。(2)研究了电渣重熔时环境气氛和渣料成分对夹杂物的影响。真空气氛可以避免空气对电极的氧化和氮化,并且抑止O2和N2扩散进入渣池和合金熔池,从而控制夹杂物特别是氮化物的数量。渣料中加入稀土氧化物CeO2可以降低氧化物数量,并且改变其成分。当CeO2加入量为1.0wt.%时,夹杂物转变为Al2O3-MgO-Ce2O3;当CeO2加入量为3.0~10.0wt.%时,夹杂物转变为Al2O3-Ce2O3。最佳的CeO2加入量为3.0wt.%。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真空电渣重熔+真空感应重熔(雾化制粉前)的工艺路线,实现了非金属夹杂的有效去除,制备出纯净的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经过大样电解分析,母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仅0.399mg/kg。(3)采用磁悬浮熔炼技术研究了夹杂物的碰撞、聚集和上浮机理。磁悬浮熔炼促进夹杂物的聚集和上浮。在水冷铜坩埚中直接冷却时,夹杂物团簇数量较多,尺寸较大。浇注至钢模后,夹杂物团簇的数量减少、尺寸变小。采用高温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线观察了氧化物和氮化物的溶解和析出行为。氧化物在熔炼过程中稳定存在,并且发生碰撞和聚集。氮化物在熔化过程中发生分解,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析出。(4)研究了夹杂物对FGH96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夹杂物含量越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小。当合金中氮含量高于12ppm时,在疲劳试样横截面的主裂纹和二次裂纹及其附近存在较多夹杂物。为了得到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需将氮含量控制在12ppm以下。
于荣环[3](2020)在《高低温拉曼反应池的研发》文中认为拉曼光谱技术是鉴定物质结构以及成分的重要分析方法,具有样品无需制备、对样品无损伤、检测速度快、可适应高低温及高压情况下测量等诸多优点。现如今拉曼光谱技术检测样品的种类涵盖了绝大多数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于探究许多非常温常压状态(如真空、高低温、恒温等)下的样品,需制备相应的反应池与拉曼光谱仪配合,保证样品特性供实验研究。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功能齐全的反应池供实验室使用,部分国内外的学者会根据个别实验需要制备简单的反应池,但这些反应池大多存在功能单一、通用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在综合了拉曼光谱仪的使用需求以及反应池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研发制作了可提供多种实验环境、使用便捷且性能稳定的高低温拉曼反应池。本文基于拉曼光谱仪的物镜工作距离与反应池功能等设计需求,提出了高低温拉曼反应池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案,并对反应池的腔体和零部件进行了选材分析。确定高低温拉曼反应池的机械结构由真空腔室、样品台以及样品台支撑座等主要部分构成,完成各零部件的生产工作,并进行装配。通过反应池的升温测试、降温测试以及密封性能测试三组实验,验证了反应池的基本性能,由测试结果可知:反应池的温度控制范围为零下130℃至零上500℃,密封性能好,满足绝大多数样品的使用需求。分析并优化反应池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建立温度传递函数以及控制规则,进行了反应池升温系统的优化设计,并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反应池升温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通过改善液氮传输困难、温度控制不精确等问题,使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对反应池的降温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承载固体样品氧化石墨烯以及液体样品铝离子电池两组实验,验证了该反应池可承载样品的多样性。在两组实验中,反应池性能稳定且配合拉曼光谱仪获得优质的拉曼光谱图,符合反应池的设计目标,验证了反应池的多功能性。该高低温拉曼反应池的成功研发,为我国功能性反应池设备领域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对加快我国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靖雯[4](2020)在《低气压动态平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低气压系统是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的关键子系统,其中的气压动态平衡控制技术是保证气压稳定和可控的关键,本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科学应用价值。低气压系统通过对进气量和真空泵抽气量的联合控制来达到气压的动态平衡,稳定维持实验所需的气压环境,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可以连续调节的气压状态。由于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试验研究装置具有特殊的科学实验目标和实验流程,本文根据实验需求设计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控制系统,在对国内外相关气压控制领域的研究现状的了解和总结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工作:(1)首先,本文所依托的实验流程和装置较为复杂,在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后,通过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结合真空技术理论和气压传动理论,运用了物理推导的方式分析了低气压系统中气压变化的物理机理,分析了系统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被控量与输入量的基本关系。(2)其次,本文通过低气压系统的静态特性试验和动态特性试验,采用过程控制建模方法建立了低气压系统模型,其中静态模型表示在输入量确定的情况下气压最终达到的稳定值,对低气压系统的控制分析具有指导作用;动态模型通过阶跃响应试验数据,确定了被控对象动态响应增益表达式、系统时延等参数,保证模型与实验装置具有一致性。通过对动态模型的分析,发现低气压系统模型具有强烈的非线性与升降压模型差异性,其主要原因是系统进抽气量与气压值具有一定关系且升降压过程主要作用装置的不同。(3)在对低气压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带有自调整机构的模糊控制算法。为了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本文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自调整机构,在升降压两种情况和不同工作点阶段下可以自行对控制器参数做出调整,其作用是抵消一部分系统的非线性。为了深入比较自调整模糊控制器与常用传统PI控制器控制效果区别,对两种算法分别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该算法能够使气压的动态响应速度更快、系统超调量更小、响应曲线更加平稳,并且在常用压力段均表现良好。(4)最后,本文设计了一整套适用于实验装置的低气压控制策略,包括实验准备阶段和实验阶段的控制策略设计。完成实验装置控制器的选型,程序设计以及上位机监控程序的设计。通过实验数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自调整模糊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达到了低气压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以及控制功能要求。本文通过以上工作完成了低气压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与实现,从物理机理研究、模型建立、控制算法设计,到最终的控制方案实现,均以达到项目要求、可实施性强、性能优良为原则,实现了低气压系统的稳定控制,为等离子电磁实验提供良好环境。
张英军[5](2020)在《呼出气体中麻醉剂在线质谱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麻醉深度取决于血液中麻醉剂的浓度,因此监测麻醉剂的血药浓度对保证病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丙泊酚是一种静脉麻醉剂,临床使用比例高达70%。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手段实时监测丙泊酚的血药浓度。近年来研究发现,可以在呼出气体中检测到丙泊酚,并且其浓度与丙泊酚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这一发现为丙泊酚的实时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文针对呼出气体中丙泊酚麻醉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型化线性离子阱的呼出气体中丙泊酚麻醉剂在线质谱检测方法,在仪器结构、控制方法和质谱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专门设计,完成了系统搭建,并对所设计的仪器系统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呼出气体中丙泊酚在线质谱检测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系统设计方案。针对麻醉过程中呼出气体成份复杂、背景干扰大、丙泊酚浓度低且沸点较高等特点,对呼出气体采集系统、小型化质谱仪器进行了关键技术的优化设计,具体包括:基于PDMS半渗透膜的质谱进样接口;低残留的高温电子轰击电离源和抗氧化的电离源灯丝;基于局部恒温技术的高稳定性射频电源模块。上述关键模块的设计和关键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小型化在线检测质谱仪具有低检测限、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满足对呼出气体中丙泊酚麻醉剂进行实时监测的需求。其次,完成了呼出气体中麻醉剂在线质谱检测仪器的专用分析控制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设计了基于TCP/IP的数据传输模块,制定专用的数据通讯协议,实现了质谱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基于反傅里叶变换技术合成SWIFT信号,结合下位机的高速D/A产生离子质量选择所需的激发信号;设计了质量校正、数据平滑、质谱峰快速识别和特征离子提取等软件模块;基于ZedGraph可视化控件,设计了智能化人机交互界面,结合相关控制流程,实现仪器的一键式操作。最后,为考察本系统对呼出气体中丙泊酚的检测能力,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标准样品测试,通过配制与麻醉病人呼出气中浓度范围一致的丙泊酚样品气体,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第二阶段为动物实验,通过对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丙泊酚,并实时在线分析小鼠呼出气体中丙泊酚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小鼠在麻醉过程中的行为对照进而对其进行解释;第三阶段的实验为预临床实验,通过人为离线采集临床丙泊酚麻醉病人的呼出气体,在短时间内将所采集样品送至该仪器系统进行检测,分析系统对呼出气体中丙泊酚麻醉的检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专用小型化在线质谱仪具有单位质量分辨率和ppb量级的检测限,稳定性误差(RSD)不超过10.3%,实时在线测量的丙泊酚浓度变化趋势与小鼠麻醉行为一致,且能在手术病人呼出气体中检出丙泊酚。当前仪器处于原理样机研发阶段,因为资质许可和医疗安全认证等问题,目前还未进入真正的临床实验阶段。但是,前期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小型化在线质谱检测系统对临床监测呼出气体中的丙泊酚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它提供了一种便捷、无创的方法来实时监测丙泊酚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有望解决当前的临床医学中麻醉深度实时监测的难题,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贾军伟[6](2020)在《LIBS测量精确度的改善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一种用于检测任何物理状态物质中所含元素组成的原子发射光谱技术。该技术具有进行原位在线检测而不需要对样品进行较为复杂的预处理、同时在线分析多种不同的元素、较强的适应恶劣环境能力以及可进行远程探测分析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相对于传统的元素分析方法,由于分析精确度的限制,严重阻碍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因此,研究改善LIBS测量精确度的方法及应用,对于促进该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为了改善LIBS测量的精确度,本文主要从样品粉末掺杂、化学计量学方法及激光光束整形三个方面进行了如下研究:(1)基于粉末掺杂方法对LIBS测量精确度的改善:使用纯石墨粉末、紫铜粉末、溴化钾粉末和聚乙烯粉末与基体复杂的几种岩石粉末进行混合,通过对粉末掺杂量的优化以及对比粉末掺杂前后岩石中Ca和Mg元素的定量分析结果和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的稳定性,研究了粉末掺杂法对基体效应的影响以及对LIBS测量精确度改善;结果表明,通过石墨粉末与岩石粉末的掺杂,不仅可以降低基体效应的影响,而且改善了LIBS测量岩石时的精确度。(2)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LIBS测量精确度的改善:使用传统的标准曲线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以及支持向量回归分析法分别对三组水泥生料样品中Ca、Si、Fe、Al、Mg、Na、K和Ti八种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三种模型的浓度检测范围、改善基体效应以及预测精确度的能力。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两种分析方法,非线性支持向量回归分析法具有较大的浓度检测范围,可以有效降低基体效应的影响和改善LIBS测量的精确度。(3)基于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对LIBS测量精确度的改善:分别使用衍射光学元件和平凸柱面透镜改变了激光光束的轮廓及能量分布,实现了激光光束的整形;通过对比钢样品中Mn和Cr元素以及水泥熟料中的Fe、Al、Mg和Na元素的定量分析结果以及等离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稳定性,研究了激光光束整形对光谱特性、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以及测量精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激光光束整形方式均可以有效的改善LIBS测量的精确度。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通过在不同基体的岩石粉末样品中掺杂不同类型的粉末样品,研究了 LIBS测量岩石样品时基体效应和精确度的改善;(2)使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三组水泥生料样品中的各元素含量,提出了可有效降低基体效应,增大预测浓度范围以及改善LIBS测量的精确度的非线性支持向量回归分析法。(3)提出了使用衍射光学元件和平凸柱面透镜改变激光光束轮廓及能量分布的两种激光光束整形方法来改善LIBS测量的精确度,并分别对钢样品和水泥熟料样品中的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从烧蚀坑形貌、光谱稳定性、测量精密以及等离子特性的对比进行了相关的解释。
杨治争[7](2020)在《基于BOF-RH-CC流程的中合金钢洁净度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基于BOF-RH-CC冶金流程生产10CrNi3MoV中合金钢,面临转炉冶炼效果、全程洁净度控制及质量和性能稳定性等系列技术、控制方面的难点,本论文以现有80t转炉为核心的工艺设备条件为基础,综合应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工业化试验及全面的检测检验手段,研究了氧枪结构及复吹工艺、双渣法深脱磷、RH处理过程同时脱硫、脱气以及不同包芯线处理对夹杂物变性等方面的内容,基于中间包自动开浇等自动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高质量连铸和轧制热处理,并探讨了夹杂物与成品钢板韧性之间的关系,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为强化转炉冶炼过程,通过水模型研究实现了转炉氧枪喷头结构优化,将4孔氧枪的喷孔倾角从12°扩大至13°并相应调整了底吹透气砖的布置方式,有效提升了转炉冶炼总体效率和脱磷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渣法深脱磷工艺,回归得到冶炼第一渣终点钢液中[C]和[P]的关系式:[P]=0.00267×[C]2.0172,脱磷率达到70%以上,在出钢温度1650℃~1680℃的条件下,结合合理的后搅拌操作,10Cr Ni3Mo V中合金钢冶炼终点磷、硫含量分别可控制在0.0072%、0.0050%以下。(2)在RH精炼环节,一方面通过提高处理开始温度减少KTB供氧量,另一方面提高KTB供氧强度、提高升温效率,为脱硫、脱气处理提供更好基础,同时通过扩大浸渍管内径、增加提升气体流量并向CaO+CaF2脱硫剂中加入10%MgO的,使RH脱氢容量系数从0.0048s-1提高至0.0056s-1,脱氮率达到15%以上,处理终点钢液中氮含量≤35ppm,脱硫率达到29~43%,单位料流密度的表观脱硫速率常数Ks≥0.0872kg·t-1,真空浸渍管寿命保持稳定。(3)RH精炼结束后,向钢液中喂入足量硅钙包芯线对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Al2O3可演变为12CaO·7Al2O3的低熔点夹杂物,但此类夹杂物仍是造成成品钢板探伤不合的直接原因,喂入量达2kg/t时,10μm以上夹杂物平均达到37.4个/mm2。喂入钙镁复合包芯线,可形成CaO-Al2O3-MgO复合夹杂物,喂入适量时,夹杂物总量减少,尺寸更小,过量时,易出现尺寸大于8μm的夹杂物,但总体上,探伤合格率明显高于喂入硅钙包芯线的情况。喂入包芯线的量不同,夹杂物中Ca S含量有明显差异。(4)夹杂物的数量、类型和尺寸等对10CrNi3MoV的冲击韧性和延性有重要影响,随着温度降低,夹杂物对冲击功的影响减小,在常温和-40℃的条件下,喂入1kg/t钙镁复合包芯线的成品钢试样,冲击吸收能量KV2数值平均达到309.2J和295.2J,断后伸长率均在18%以上,均为最高值,这与钢板中夹杂物总量少、8μm以上大尺寸夹杂物含量较少等有关。通过对BOF-RH-CC生产中合金钢冶金流程的系统研究,形成了转炉高效复合超低磷、低硫冶炼,RH高效脱气、脱硫以及夹杂物合理变性处理等全流程洁净度控制的技术集成,实现了10Cr Ni3Mo V中合金钢高洁净度冶炼与精炼、持续性工业化生产、批量高性能供应,也为类似钢种的冶金过程洁净度及成品合格率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范例。
李超[8](2020)在《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炉煤气采用氨法HPF湿式氧化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液,我国每年会产生脱硫废液约396万吨。脱硫废液含有COD(>100000 mg/L)、硫化物(>2000 mg/L)、氨氮(>20000 mg/L)和盐分(~200 g/L),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污染物。国内外焦化行业急需高效、洁净、低成本的脱硫废液处理技术。针对现有处理脱硫废液技术中存在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焦炉上升管中高温荒煤气余热热解法处理脱硫废液”的新方法。然而,在研究中发现: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认识不系统、不完整;未见含盐废液在高温中蒸发的研究报道;脱硫废液在上升管荒煤气中热解的机理不清楚;上升管余热处理脱硫废液的工艺参数待确定、需优化;在大型焦炉试验运行中核心设备待研制。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焦炉煤气净化HPF法脱硫废液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五方面的研究工作:(1)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研究;(2)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3)脱硫废液高温蒸发模型研究及模型参数优化;(4)单上升管中脱硫废液热解特性研究及喷洒参数优化;(5)大型工业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设备研制。在此基础之上,在山西省焦炭集团益兴焦化厂(100万吨/年焦炭规模)建立了利用余热热解法处理12000吨/年脱硫废液的工程示范装置,系统评价了该工艺对焦化相关产品或操作的影响。经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脱硫废液混合盐中,S为主要元素,占到原子序数小于Na元素总量的95.97%;XRD物相分析曲线与NH4SCN(25-0044)、(NH4)2SO4(41-0621)、(NH4)2S2O3(31-0068)的标准图谱对应较好;FT-IR分析曲线吸收峰对应的NH4SCN和(NH4)2SO4的红外振动峰较强烈;SEM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结晶较好、细长形的柱状晶体结构。脱硫废液为弱碱性溶液,p H值在8~9左右,其中主要无机物成分为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平均值分别为158.84 g/L和85.04 g/L;主要有机物成分为苯酚和对甲苯酚,分别占有机物总量29.01%和16.84%。脱硫废液中含盐浓度与沸点的关系满足公式Tb(28)0.0053c2(10)0.0664c(10)100。氩气环境中脱硫废液混合盐失重可分为五个阶段,开始热解于95.26℃,在温度达436.55℃时热解累计失重达99.00%,混合盐基本全部分解。2.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从室温加热到500℃后开始热分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其中氢气含量最大时可达65%~70%左右,吸收液中COD的含量增幅较大,从9.54 mg/L增大到142.06 mg/L,热解残留物中g-C3N4对应的位于27.4°处的峰会随着温度增高而略有变高,而13.0°处的峰会随温度升高而变弱。升温速率加快有利于CO2、CH4和CO的生成,其变化幅度也会随之增大,12℃/min时,CO2、CH4和CO的释放量为最大,吸收液中COD和氨氮的含量随升温速率加快而升高,SCN-的含量略有下降。配煤中增加脱硫废液的含量会抑制CO2和CH4的生成,吸收液中COD、SCN-和氨氮的含量也会剧烈增长,热解残留物中Na和S元素的含量升高,使焦炭质量下降。H2S的生成量会在540℃之后迅速增多,并在600℃时达到顶峰2.061g/L,随脱硫废液含量的增加H2S的释放量会迅速增加。热解残留物中的S会随终温的升高而减少,但随脱硫废液含量由0%增加到15%,残留物中的S会由0.16%增加至0.95%。以分布活化能DAEM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加入脱硫废液的配煤热解动力学模型,得出加入脱硫废液浓度、热解终温、升温速率与挥发分析出产量的关系方程m j(7)T(8)(28)m j??。3.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中喷洒脱硫废液喷雾的蒸发模型在800℃时,公式We(28)f(7)T(8)计算出雾滴运动最远距离为0.051 m,根据300次装煤的高度可得出喷嘴距焦炭表面的平均距离为0.075 m,该平均距离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CI)为(0.047-0.103),更加符合高温中雾滴的蒸发情况。荒煤气流动速度从0 m3/h增大到700 m3/h,液滴粒子轨迹的分散程度从x轴-0.181~0.174 m增大到-0.308~0.246 m的范围,液滴粒子达到荒煤气流速的时间从0.007s增大到0.02s,喷洒废液前后上升管中心竖直方向的流场速度沿高度变化的关系为u(28)f(7)h R(8)。喷洒脱硫废液前后上升管平均温度关系为T(28)568.49ln(7)T 0(8)-3151.9,在结焦时间20 h内,距上升管水封盖3 m处喷洒脱硫废液,蒸发后上升管的平均温度为620.44℃,平均蒸发时间为0.0025 s。喷洒量的增加会使喷雾的喷洒压力增加,有利于提高蒸发速率,但会增加蒸发时所消耗的热量,优化的喷洒流量为55 kg/L左右。喷嘴的孔径越小,喷射压力越大,液滴平均粒径越小,蒸发时间越短。喷射角度的增大会使液滴分散,间距增加,有利于液滴吸收更多的热量,减少蒸发时间。4.脱硫废液经蒸发干燥得到的固体混合盐在模拟焦炉煤气气氛下(55%H2+6%CO+25%CH4+14%Ar)热解有五个主要阶段:硫氰酸铵的晶型转变(92.87~127.38℃,主要为单斜晶体转变为正交晶体,以及正交晶体向正方晶相的转变)、硫氰酸铵向硫脲的异构化(127.38~246.26℃)、硫氰酸铵与硫代硫酸铵的共热解(246.26~290.45℃)、硫代硫酸铵与硫酸铵的分解(294.29~375.15℃以及375.15~543.26℃),在384.19℃时热解累计失重达99.00%。与在氩气环境中热解对比,在模拟焦炉煤气中开始热解和完全热解所需的温度均较低,且硫氰酸铵晶型转变、异构化和热分解所对应的吸热峰更加尖锐。在单上升管小试试验中,喷洒的优化条件为:喷洒位置为距上升管水封盖距离3 m的位置,喷洒量为50~55 L/h,喷洒时间为装煤后10分钟到结焦过程的20 h以内。在单上升管中脱硫废液喷洒量为40~96 L/h,上升管温度降低了76~287℃,喷洒量v与温差ΔT的关系为ΔT=-2.939v,喷洒量v与上升管高温荒煤气出口处硫氰酸铵浓度C的关系为C(7)N H4SCN(8)(28)f(7)v(8),4.3 m单上升管最大废液处理量为61.98 kg/h。5.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系统研制,主要是(1)研制出脱硫废液精细过滤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次、多材料的复合结构;(2)研制出恒压、连续输送系统,将脱硫废液从储槽经泵加压送入喷射系统;(3)优化的喷嘴孔径为1 mm、喷射角度为60°,并增加了喷射器旋转保护装置、喷嘴自清洗装置以及泄压装置等,开发了密封-喷雾-定角一体化高温高压防滴漏技术,保证了喷射器喷嘴连接处的密封性,并研发了新型适用于工程示范的喷射器装置;(4)开发了保护炭化室安全的系统自控技术,在上升管温度较低时控制喷射器自动切换为蒸汽;(5)研发出采用自制冷却液的湿法打孔技术对上升管内衬砖打孔,运用熔焊技术和定位器可保证喷射器定位管的密封性及安装角度;(6)脱硫废液的过滤、储存、加压和喷射等全部过程通过总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6.在大型工业焦炉中喷洒脱硫废液前后,对焦化产品及工艺废水的影响情况如下:(1)煤气中检测到H2S、HCN和CS2的平均含量均处于同一水平,在脱硫塔的入口处均未检测到硫氰酸根,且化验室煤气出口处检测到煤气各组分均保持在同一水平,NH3和苯的平均浓度达标率为99%~100%;(2)焦油中粘度(E80)降低了17.58%,有利于焦油质量提升,各项指标均保持一致,在正常范围内;(3)脱硫液中p H为8.5左右,各成分含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4)蒸氨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焦化生化进水指标,焦化调节池及生化排水中的各指标含量也基本保持一致;(5)皮带焦的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同一水平。利用焦炉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余热热解脱硫废液的方法对焦化系统没有不利影响,比炼焦配煤法处理脱硫废液的处理量可增加9.6%。利用荒煤气余热热解脱硫废液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小、能耗低、运行费用低、工人劳动强度低和处理彻底等技术优势。
何佳龙[9](2020)在《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对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固体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与倍增导致的相关问题会对粒子加速器、航天器、电真空器件、高功率微波器件、脉冲功率装置等器件与设备的性能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对所用材料进行二次电子发射的改性处理,降低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产额,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技术途径。目前已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的材料二次电子发射改性方法主要是基于各种低二次电子产额材料的表面镀膜处理,以及基于机械、化学、物理等方法的各种表面刻蚀处理,探索新的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改性方法在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与应用前景。论文围绕金属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改性方法及机理,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研制针对固体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改性研究的需求,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双层栅网球形二次电子收集器的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装置采用栅网偏压对二次电子进行能量甑选,从而可以测定材料在电子束入射下的多种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参数,包括总二次电子产额、真二次电子产额、背散射电子产额与二次电子能谱分布。装置配备了包括真空烘烤除气、Ar离子束溅射清洗、残余气体分析等功能的样品原位预处理系统,配备了由低能中和电子枪和开尔文探针组成的介质样品表面电荷补偿系统,配备了由双阳极X射线光源和筒镜型电子能量分析器(CMA)组成的样品原位化学态分析系统,可以对样品进行真空下的烘烤除气与Ar离子束溅射清洗预处理,可以测定金属、半导体、绝缘介质等全类型的固体材料,可以对样品进行原位的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该装置的研制成功,为材料二次电子发射改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研究平台。2.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影响金属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规律与机理研究论文基于离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固体材料在电子束入射下的二次电子发射原理,在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基础上提出,采用能量范围为几十至数百keV的低能重离子束来对材料表面进行离子束辐照处理,可能会对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产生显着影响,从而在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改性领域产生新的应用。原理分析表明,低能重离子束辐照对固体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表面溅射引起的材料表面形貌变化;表面溅射以及离子束注入引起的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变化;离子束注入材料表层产生的辐照缺陷分布。论文以无氧铜和304不锈钢这两种粒子加速器常用的金属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MEVVA)的离子注入机所产生的脉冲金属离子束,来对两种材料的样品进行离子束辐照处理,以探究低能重离子束辐照影响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规律与机理。实验中离子注入机对离子束的加速电压调节范围为20~50 kV,离子束注量范围为1×1015~1×1017 ions/cm2。分别采用原子序数较小的Ti离子对经过精细镜面抛光的洁净样品进行Ti离子束辐照处理,采用原子序数较大的Au离子对制备后经过半年洁净存储表面发生了部分氧化的样品进行Au离子束辐照处理;通过测定不同辐照参数下样品的二次电子产额,发现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会显着降低金属材料在电子束入射下的二次电子产额,并且获得了样品二次电子产额随辐照离子束种类、能量、注量等离子束辐照参数,以及材料种类、洁净度等材料特性变化的实验规律。论文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原位XPS等表征分析方法,对离子束辐照前后样品表面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等表面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离子射程、核阻止本领、靶原子溅射产额、沉积离子深度分布以及辐照缺陷密度深度分布的仿真计算,并对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论文所设计的离子束辐照实验条件下,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产额的下降既不是由材料表面形貌变化引起的,也不是由离子束注入对材料表面的掺杂引起的;对于表面杂质含量很低的洁净金属材料,二次电子产额下降主要是由离子束注入材料表层产生的辐照缺陷引起的;而对于表面发生了部分氧化的金属材料,二次电子产额下降既有表面溅射带来的表面杂质含量变化的贡献,又有材料表层离子束辐照缺陷的贡献。综上,论文的研究表明低能金属离子束注入金属材料表面后,材料表层二次电子逃逸深度范围内的辐照缺陷会提高内部次级电子在向表面扩散时被缺陷俘获的概率,从而降低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产额;而材料表面二次电子产额的降低幅度与辐照离子束的种类、能量、注量以及材料的种类、洁净度等自身特性都有关系。论文初步揭示了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影响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物理机理,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特定应用场合下,运用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来抑制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安东阳[10](2020)在《姿控发动机涂层热性能试验技术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科技水平体现国家战略意志、关系国家安全,其作用已远超科技领域本身,对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人类生活与发展都展现出广泛深远影响。姿控发动机是为导弹武器和航天器提供动力的核心推进装置,在航天领域用途广、要求高。抗氧化涂层是姿控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姿控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热性能试验技术与寿命预测方法可为抗氧化涂层工艺制造及结构材料体系设计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航天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针对抗氧化涂层热性能分析中加热机制迥异和温场特性时变而难以准确分析其传热过程的问题,实现不同加热机制中涂层增长/挥发的传热机理研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针对抗氧化涂层热性能分析中存在缺少理论依据而不可避免造成氧化动力学分析盲目性的问题,构建不同阶段氧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是需要解决的又一重要科学问题;针对无法在线宽温域恒温加热和有氧/真空快速热震而导致抗氧化涂层热性能不能准确试验的应用难题,研制热性能试验系统是本文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传统寿命预测方法存在中断试验及简化因素过多而不能准确预测寿命的问题,建立一种可行可靠的寿命预测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本文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不同加热机制中抗氧化涂层增长/挥发传热模型研究。推导电阻加热、感应加热和辐射加热机制的物理模型,建立不同加热机制的抗氧化涂层三维热传导分析模型,揭示不同加热机制下涂层增长/挥发的表面热量分布非均匀规律,数值计算不同加热机制的升温速率与涂层增长/挥发条件下表面热量分布均匀性,为热性能试验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抗氧化涂层热性能试验方法和氧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研究抗氧化涂层热性能质量法测量方法,建立基于比例系数法、莱以特准则和加权递推平均滤波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抗氧化涂层的氧化机理,建立抗氧化涂层在不同氧化阶段的质量变化、氧化速率和氧化时间等参数的氧化动力学模型,揭示抗氧化涂层在氧化、扩散和脱落阶段的氧化动力学规律,实现抗氧化涂层氧化过程准确分析。(3)研制姿控发动机涂层热性能试验系统。恒温试验装置设计不同温区的立式加热/制冷结构,解决-180~2300℃的在线恒温加热/制冷试验问题。有氧/真空热震试验装置设计快速热震加热结构,温升速率可达50℃/s,建立高真空试验环境,解决500~2300℃有氧/真空快速热震试验问题。研究目标温度值温控方法,解决试验过程中温度超调和难以精确控制问题。(4)抗氧化涂层失效机理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采用表征技术及热性能试验方法,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抗氧化涂层的失效因素。采用寿命特征量理论和单参数热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基于有氧热震寿命试验数据,将涂层氧化厚度变化的因素引入单参数热循环寿命预测方法中,建立以抗氧化涂层不同氧化厚度的试样表面平均最大热应力范围值为参变量的有氧热震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解决了抗氧化涂层的寿命预测问题。(5)热性能试验系统的试验结果和不确定度分析。采用热性能试验系统进行了恒温和有氧/真空热震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正确合理。分析恒温加热试验氧化过程,验证氧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分析该试验系统的不确定度,质量测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19mg,热震试验装置温度测量合成不确定度为1.65℃,恒温试验装置温度测量合成不确定度为3.19℃。
二、微量气体定量分析中真空度自动控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量气体定量分析中真空度自动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1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 |
1.2.2 国内外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发展历程 |
1.2.3 研究意义 |
1.3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集热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高温选择性吸收膜可控制备技术 |
1.3.2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集热性能研究 |
1.3.3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研究 |
1.4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高温选择性吸收膜自掺杂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高温选择性吸收膜及其制备工艺概述 |
2.2.1 高温选择性吸收膜 |
2.2.2 高温选择性吸收膜制备技术 |
2.2.3 单靶自掺杂高温选择性吸收膜 |
2.3 单层WO_x薄膜的光学特性 |
2.3.1 涂层制备方法 |
2.3.2 WO_x薄膜光学性能分析 |
2.3.3 WO_x薄膜光学常数及微观形貌 |
2.4 多层 WO_x基光热转换涂层 |
2.4.1 反应溅射WO_x复合膜系工艺参数 |
2.4.2 多层WO_x薄膜的光学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3.反应溅射过程模糊PDF控制 |
3.1 引言 |
3.2 自掺杂反应溅射工艺过程分析 |
3.2.1 反应溅射迟滞效应分析 |
3.2.2 WO_x反应溅射靶电压与反应气体流量关系 |
3.2.3 Berg反应溅射模型 |
3.3 模糊PDF算法原理 |
3.3.1 PDF控制算法原理 |
3.3.2 模糊PDF算法 |
3.3.3 模糊PDF算法仿真研究 |
3.4 验证平台—高温选择性吸收膜镀膜生产线 |
3.4.1 生产线装备简介 |
3.4.2 分布式反应溅射控制系统 |
3.5 反应溅射嵌入式控制器设计 |
3.5.1 反应溅射控制器硬件设计 |
3.5.2 反应溅射控制器软件设计 |
3.6 反应溅射控制器测试与验证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4.熔盐线性菲涅尔式聚光集热系统特性测试 |
4.1 前言 |
4.2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器几何光学效率 |
4.2.1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器工作原理及参数 |
4.2.2 太阳位置算法 |
4.2.3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器主要光学性能参数 |
4.2.4 法向直射效率计算 |
4.2.5 入射角修正系数(IAM) |
4.3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热损特性研究 |
4.3.1 真空集热管热损模型 |
4.3.2 真空集热管热损测试平台 |
4.3.3 实验测试环境工况对集热管热损的影响 |
4.4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集热性能测试 |
4.4.1 聚光集热系统集热性能测试方法 |
4.4.2 实验测试系统 |
4.4.3 典型工况下集热运行实验 |
4.4.4 模型参数辨识 |
4.5 本章小结 |
5.熔盐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出口温度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增益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 |
5.2.1 多模型预测控制 |
5.2.2 增益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
5.2.3 集热支路出口温度多模型集建立 |
5.3 集热支路出口温度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
5.3.1 出口温度串级PID控制效果 |
5.3.2 仿真参数的选取 |
5.3.3 增益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仿真与分析 |
5.4 线性菲涅尔式集热支路流量控制系统 |
5.4.1 流量控制系统结构 |
5.4.2 流量控制器硬件设计 |
5.4.3 流量控制器PLC程序 |
5.5 集热支路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方案 |
5.5.1 集热场分布式控制系统网络结构 |
5.5.2 集热支路出口熔盐温度控制系统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的纯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粉末高温合金概述 |
2.1.1 国外粉末高温合金发展历程 |
2.1.2 国内粉末高温合金发展历程 |
2.1.3 粉末高温合金制粉方法 |
2.2 粉末高温合金熔炼制备工艺 |
2.2.1 真空感应熔炼 |
2.2.2 电渣重熔 |
2.2.3 真空自耗重熔 |
2.2.4 电子束熔炼 |
2.2.5 磁悬浮熔炼 |
2.3 非金属夹杂物概述 |
2.3.1 发展历史 |
2.3.2 来源和分类 |
2.3.3 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2.3.4 分析方法 |
2.3.5 夹杂物的去除技术 |
2.4 粉末高温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研究现状 |
2.5 课题背景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内容 |
4 真空感应熔炼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
4.1 坩埚材质对夹杂物的影响 |
4.1.1 实验方法 |
4.1.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4.1.3 各类夹杂物生成热力学计算 |
4.1.4 试样化学成分 |
4.1.5 试样的夹杂物 |
4.1.6 坩埚与合金液界面反应 |
4.2 活泼元素加入顺序对夹杂物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4.3 真空感应熔炼铸锭中的夹杂物 |
4.4 本章小结 |
5 大气电渣重熔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
5.1 实验条件 |
5.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真空电渣重熔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
6.1 气氛对夹杂物的影响 |
6.1.1 实验条件 |
6.1.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6.2 渣料成分对夹杂物的影响 |
6.2.1 实验条件 |
6.2.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6.3 三联熔炼技术控制夹杂物含量 |
6.3.1 实验条件 |
6.3.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真空磁悬浮熔炼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
7.1 实验方法 |
7.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7.2.1 化学成分 |
7.2.2 夹杂物 |
7.3 夹杂物聚集和上浮机理 |
7.4 浇注对夹杂物上浮的影响 |
7.5 熔炼过程中夹杂物在线观测 |
7.5.1 实验方法 |
7.5.2 熔化和凝固过程夹杂物的演变 |
7.5.3 凝固过程中氧化物的演变 |
7.6 本章小结 |
8 夹杂物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8.1 实验方法 |
8.1.1 合金制备 |
8.1.2 疲劳裂纹扩展实验 |
8.2 夹杂物特征 |
8.3 夹杂物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8.4 夹杂物对拉伸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
8.5 夹杂物对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10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低温拉曼反应池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反应池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反应池的总体设计方案研究 |
2.1 反应池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1 反应池的设计思路 |
2.1.2 反应池的设计方案 |
2.2 反应池选材分析 |
2.2.1 选材要求 |
2.2.2 零部件的选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应池的机械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 |
3.1 反应池的机械结构设计 |
3.1.1 样品台的设计 |
3.1.2 样品台支撑座的设计 |
3.1.3 真空腔室的设计 |
3.1.4 冷却水循环线路设计 |
3.2 反应池的装配 |
3.2.1 装配前准备 |
3.2.2 装配过程 |
3.2.3 整体结构 |
3.3 反应池的性能测试 |
3.3.1 反应池的升温测试 |
3.3.2 反应池的降温测试 |
3.3.3 反应池的密封性能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应池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
4.1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及优化设计 |
4.1.1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 |
4.1.2 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
4.2 升温控制系统的研究 |
4.2.1 升温控制系统的分析 |
4.2.2 建立温度传递函数 |
4.2.3 建立温度控制方案及规则 |
4.2.4 逻辑PID仿真 |
4.3 降温控制系统的研究 |
4.3.1 降温系统的分析及要求 |
4.3.2 液氮降温系统关键元件选型 |
4.3.3 PLC降温控制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池的测试实验 |
5.1 拉曼光谱的测量原理 |
5.2 实验仪器的选取 |
5.3 反应池的测试 |
5.3.1 承载固体样品氧化石墨烯 |
5.3.2 承载液体样品铝离子电池 |
5.3.3 承载气体分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低气压动态平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低气压系统与控制基础 |
2.1 真空抽速计算 |
2.2 低气压系统组成 |
2.2.1 真空泵系统组成 |
2.2.2 供气系统组成 |
2.2.3 控制系统组成 |
2.3 被控对象建模基础 |
2.3.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 |
2.3.2 阶跃响应法系统辨识 |
2.3.3 模型结构和参数辨识 |
2.3.4 低气压系统建模方法 |
2.4 控制方法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气压系统模型 |
3.1 低气压模型物理原理 |
3.2 低气压静态特性 |
3.3 低气压动态响应特性 |
3.3.1 升压阶段辨识 |
3.3.2 降压阶段辨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气压系统控制器设计 |
4.1 低气压系统控制策略 |
4.1.1 实验准备阶段控制策略 |
4.1.2 实验阶段控制器设计 |
4.2 控制器仿真 |
4.2.1 PI控制器仿真和系统特性分析 |
4.2.2 自调整模糊控制器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气压控制系统实现 |
5.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及设备简介 |
5.1.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5.1.2 低气压控制系统技术指标及要求 |
5.1.3 低气压控制器选型及配置 |
5.1.4 上位机监控程序设计 |
5.2 PI算法和自调整模糊控制算法实现及效果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呼出气体中麻醉剂在线质谱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丙泊酚麻醉深度的检测现状 |
1.2.1 临床上丙泊酚麻醉深度的检测现状 |
1.2.2 呼出气体中丙泊酚检测的研究进展 |
1.3 质谱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2.3 进样系统设计 |
2.3.1 呼出气体的采集 |
2.3.2 膜进样接口 |
2.4 仪器关键技术研究和模块设计 |
2.4.1 EI电离源灯丝工作原理及选型 |
2.4.2 离子质量分析器的原理及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化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整机结构设计 |
3.3 高温EI电离源的设计 |
3.4 膜进样接口的设计 |
3.5 双曲面线性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及电子倍增器 |
3.6 电路系统及高稳定性射频电源设计 |
3.6.1 射频电源输出信号分析 |
3.6.2 射频电源局部恒温设计 |
3.7 真空系统及整机搭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 |
4.2.1 需求及功能分析 |
4.2.2 架构设计 |
4.3 系统实现及关键技术 |
4.3.1 软件系统概述 |
4.3.2 通讯协议的制定 |
4.3.3 自动化控制流程设计 |
4.4 信号生成及数据处理算法 |
4.4.1 质量隔离信号生成算法 |
4.4.2 平滑滤波算法 |
4.4.3 谱峰识别算法 |
4.4.4 质量校正 |
4.4.5 特征离子提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方案设计及仪器性能表征 |
5.1 引言 |
5.2 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 |
5.2.1 丙泊酚样品的配备 |
5.2.2 仪器基本工作参数设置 |
5.2.3 分辨率 |
5.2.4 质量准确性 |
5.2.5 膜接口温度优化 |
5.2.6 系统的测量重复性 |
5.3 麻醉小鼠呼出气体中的丙泊酚检测 |
5.3.1 实验动物及系统准备 |
5.3.2 仪器工作时序配置 |
5.3.3 小鼠呼出气体监测结果分析 |
5.4 麻醉病人呼出气体中丙泊酚离线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LIBS测量精确度的改善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简介及研究现状 |
1.2.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简介 |
1.2.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系统组成及分析方法 |
2.1 LIBS实验系统组成 |
2.1.1 激光器 |
2.1.2 光谱仪 |
2.1.3 光学元器件 |
2.1.4 样品移动平台 |
2.1.5 粉末压片机 |
2.2 分析方法与结果评价 |
2.2.1 分析方法 |
2.2.2 分析结果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粉末掺杂的LIBS测量精确度改善方法及应用 |
3.1 实验系统及样品 |
3.2 粉末掺杂对光谱强度稳定性的影响 |
3.2.1 粉末掺杂量对光谱强度的影响 |
3.2.2 粉末掺杂类型对光谱强度的影响 |
3.3 粉末掺杂对基体差异性的影响 |
3.4 粉末掺杂对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 |
3.5 粉末掺杂对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的LIBS测量精确度改善方法及应用 |
4.1 实验系统及样品 |
4.2 水泥生料样品定量检测 |
4.2.1 标准曲线法 |
4.2.2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 |
4.2.3 支持向量回归分析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激光光束整形的LIBS测量精确度改善方法及应用 |
5.1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激光光束整形及应用 |
5.1.1 实验系统及样品 |
5.1.2 钢样品定量检测 |
5.1.3 水泥熟料样品定量检测 |
5.2 基于柱面透镜激光光束整形及应用 |
5.2.1 实验系统及样品 |
5.2.2 钢样品定量检测 |
5.2.3 水泥熟料样品定量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发表的论文 |
参加的学术会议 |
参与的项目 |
(7)基于BOF-RH-CC流程的中合金钢洁净度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复吹转炉冶炼技术的发展 |
1.2.1 转炉复吹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
1.2.2 转炉冶炼脱磷工艺技术 |
1.2.3 转炉复吹工艺研究与优化 |
1.3 RH真空处理的研究 |
1.3.1 RH处理技术的发展 |
1.3.2 RH处理过程的特征参数 |
1.3.3 RH处理过程钢液的脱硫 |
1.3.4 RH处理过程钢液气体和夹杂物的控制 |
1.4 钢液中夹杂物的变性处理与控制 |
1.4.1 钢液的钙处理 |
1.4.2 钢液的钙镁复合处理 |
1.5 钢中夹杂物与成品韧性之间的关系 |
1.6 文献评述 |
1.7 本工作的总体研究思路及方案 |
1.7.1 项目来源 |
1.7.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转炉工艺优化与强化脱磷研究 |
2.1 引言 |
2.2 工艺装备条件 |
2.3 研究方法及方案 |
2.3.1 复吹工艺特征的理论分析 |
2.3.2 物理模拟研究 |
2.3.3 双渣法深脱磷工艺研究 |
2.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4.1 顶底复吹工艺的描述及优化 |
2.4.2 双渣法深脱磷工艺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RH-KTB真空处理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工业化生产的试验研究 |
3.2.1 基本条件 |
3.2.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3.1 KTB供氧铝热升温效率与影响 |
3.3.2 RH过程深脱硫研究 |
3.3.3 脱气过程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夹杂物的去除与变性处理研究 |
4.1 夹杂物的表征方法 |
4.1.1 二维表征法 |
4.1.2 水溶液电解法 |
4.1.3 恒电位选择性腐蚀溶解法 |
4.1.4 冲击断口分析法 |
4.2 RH处理过程钢液中夹杂物的长大与去除 |
4.2.1 RH过程夹杂物的形核与长大 |
4.2.2 夹杂物的上浮去除 |
4.3 复合钙镁处理对夹杂物变性的影响 |
4.3.1 复合钙镁处理的理论基础 |
4.3.2 复合钙镁处理的工业化试验 |
4.3.3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连铸过程洁净度的控制 |
5.1 非稳态条件下的浇注控制 |
5.2 碱性中包覆盖剂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夹杂物对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夹杂物的定量 |
6.3 性能测试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脱硫废液的产生 |
1.2.1 焦炉煤气脱除硫化氢的目的 |
1.2.2 HPF脱硫废液的生成 |
1.3 目前脱硫废液的处理方法 |
1.3.1 提盐法 |
1.3.1.1 蒸发结晶法 |
1.3.1.2 分步结晶法 |
1.3.1.3 离子交换法 |
1.3.1.4 膜分离法 |
1.3.1.5 沉淀法 |
1.3.2 昆帕库斯法(Compacs) |
1.3.3 希罗哈克斯法(Hirohax) |
1.3.4 配煤炼焦法 |
1.4 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利用回收现状 |
1.4.1 上升管高温荒煤气特性 |
1.4.2 上升管汽化冷却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3 导热油夹套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4 换热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5 直接利用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 |
1.5 脱硫废液的蒸发和热解研究 |
1.5.1 脱硫废液在荒煤气中的蒸发研究 |
1.5.1.1 液滴蒸发的数学模型 |
1.5.1.2 液滴群蒸发的分布模型 |
1.5.1.3 喷雾在流动气场中的蒸发 |
1.5.2 脱硫废液的热解研究 |
1.6 课题的选择、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
2.3 脱硫废液中混合盐的表征分析 |
2.3.1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XRF分析 |
2.3.2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XRD分析 |
2.3.3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FT-IR分析 |
2.3.4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SEM分析 |
2.4 脱硫废液中主要无机物与有机物组成 |
2.4.1 脱硫废液中主要无机物组成 |
2.4.2 脱硫废液中主要有机物组成 |
2.5 脱硫废液盐浓度与沸点的关系 |
2.6 脱硫废液盐的热稳定性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 |
3.2.2 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解终温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2 升温速率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3 脱硫废液掺配比例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4 煤的种类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5 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时硫的迁移规律 |
3.3.6 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脱硫废液蒸发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方法 |
4.3 数值模拟模型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气相模型 |
4.3.3 雾滴运动方程 |
4.3.4 雾滴蒸发方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喷雾蒸发对上升管内流场的影响 |
4.4.2 荒煤气温度对蒸发的影响 |
4.4.3 喷雾流量对蒸发的影响 |
4.4.4 液滴粒径对蒸发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单上升管热解脱硫废液基础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试样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分析检测 |
5.3 脱硫废液混合盐在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 |
5.4 脱硫废液喷洒时间的优化 |
5.4.1 上升管中荒煤气的温度分布 |
5.4.2 喷洒时间对荒煤气温度的影响 |
5.4.3 喷洒时间对荒煤气中H2S和HCN含量的影响 |
5.5 脱硫废液喷洒位置的优化 |
5.6 脱硫废液喷洒量的优化 |
5.6.1 废液喷洒量对上升管荒煤气出口温度的影响 |
5.6.2 单上升管最大废液处理量的确定 |
5.6.3 废液喷洒量对硫氰酸铵浓度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设备研制 |
6.1 引言 |
6.2 工艺流程 |
6.3 脱硫废液的精细过滤系统研制 |
6.4 脱硫废液恒压、连续输送系统开发 |
6.5 脱硫废液的喷射器及分喷射器控制系统研制 |
6.5.1 选用耐高温高压和耐高温腐蚀特种材料 |
6.5.2 定角度、精细雾化技术 |
6.5.3 高温高压防滴漏技术 |
6.5.4 介质自动切换连续喷射技术 |
6.5.5 系统自控技术 |
6.6 预热器及预热技术开发 |
6.7 上升管的高温切割和内衬砖无损伤打孔等改造设备研制 |
6.7.1 打孔技术 |
6.7.2 上升管改造 |
6.8 总控制系统研制 |
6.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业系统运行实践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和试样 |
7.2.2 实验装置 |
7.2.3 分析检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对煤气成分的影响 |
7.3.2 对焦油的影响 |
7.3.3 对脱硫液成分的影响 |
7.3.4 对生化系统的影响 |
7.3.5 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7.3.6 经济效益与技术优势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和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对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固体材料二次电子发射改性研究的意义 |
1.1.1. 粒子加速器领域的研究需求 |
1.1.2. 航天器可靠性领域的研究需求 |
1.1.3. 其他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需求 |
1.2. 固体材料二次电子发射改性研究的现状 |
1.2.1. 材料的表面镀膜处理 |
1.2.2. 材料的表面刻蚀处理 |
1.2.3. 材料的粒子束辐照处理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二章 低能离子束辐照影响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的原理与仿真分析 |
2.1. 低能离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 |
2.2. 低能离子束对固体材料的辐照效应 |
2.2.1. 表面溅射 |
2.2.2. 注入掺杂 |
2.2.3. 辐照损伤 |
2.3. 低能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 |
2.4. 电子束入射下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机理 |
2.4.1. 内部次级电子的产生 |
2.4.2. 次级电子向表面扩散 |
2.4.3. 二次电子从表面逸出 |
2.5. 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效应的仿真分析 |
2.5.1. 仿真分析软件的原理简介 |
2.5.2. 离子的射程与核阻止本领 |
2.5.3. 离子对靶原子的溅射产额 |
2.5.4. 沉积离子浓度与辐照缺陷密度的深度分布 |
2.5.5. 仿真分析的研究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体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研制 |
3.1. 国内外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现状 |
3.2. 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
3.2.1. 装置的整体功能与结构设计 |
3.2.2. 真空控制等辅助系统设计 |
3.2.3. 二次电子信号接收系统设计 |
3.2.4. 信号放大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
3.3. 装置的整体调试与测试原理 |
3.3.1. 装置整机的安装调试 |
3.3.2. 二次电子产额测试方法 |
3.3.3. 二次电子能谱测试方法 |
3.3.4. 原位XPS和AES测试方法 |
3.4. 装置测试研究能力的验证实验 |
3.4.1. 四种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对比测试 |
3.4.2. 立式石墨烯抑制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的初步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能Ti离子束辐照对洁净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
4.1. 样品的金属离子束辐照装置及辐照处理实验 |
4.2. Ti离子束辐照对洁净金属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
4.3. 表面形貌变化对样品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 |
4.4. 表面化学组成变化对样品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 |
4.5. Ti离子束辐照影响洁净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能Au离子束辐照对部分氧化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
5.1. 表面部分氧化对样品二次电子产额的影响 |
5.2. Au离子束辐照对表面部分氧化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
5.3. 表面形貌变化对样品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 |
5.4. 表面化学组成变化对样品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 |
5.5. Au离子束辐照影响部分氧化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后续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10)姿控发动机涂层热性能试验技术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热性能分析方法研究概述 |
1.2.1 热重法 |
1.2.2 热重氧化分析方法 |
1.3 热性能试验技术研究现状 |
1.4 涂层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5 本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抗氧化涂层热性能分析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热传导分析基础理论 |
2.2.1 传热学基本理论 |
2.2.2 导热微分方程边界条件 |
2.3 涂层加热物理模型的建立 |
2.3.1 电阻加热物理模型 |
2.3.2 感应加热物理模型 |
2.3.3 辐射加热物理模型 |
2.4 涂层三维热传导分析模型的建立 |
2.4.1 电阻加热三维热传导模型 |
2.4.2 感应加热三维热传导模型 |
2.4.3 辐射加热三维热传导模型 |
2.5 硅化物涂层增长/挥发传热过程仿真试验 |
2.5.1 材料参数的确定 |
2.5.2 涂层氧化前后厚度的依赖关系 |
2.5.3 电阻加热条件下的传热过程仿真试验 |
2.5.4 感应加热条件下的传热过程仿真试验 |
2.5.5 辐射加热条件下的传热过程仿真试验 |
2.5.6 不同加热方式的对比分析 |
2.6 基于不同加热机制的涂层热性能测量方法 |
2.6.1 恒温条件下的热重法测量方法 |
2.6.2 空气热震条件下的热重法测量方法 |
2.6.3 真空热震条件下的热重法测量方法 |
2.7 恒温条件下抗氧化涂层热重数据处理方法 |
2.7.1 基于比例系数法的热重数据处理方法 |
2.7.2 基于莱以特准则与加权递推平均滤波的热重数据处理方法 |
2.8 基于热重法的恒温氧化动力学分析方法 |
2.8.1 氧化阶段的动力学模型 |
2.8.2 扩散阶段的动力学模型 |
2.8.3 脱落阶段的动力学模型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于地面模拟姿控发动机涂层服役环境的热性能试验系统的研制 |
3.1 引言 |
3.2 系统设计 |
3.2.1 试样规格 |
3.2.2 技术指标 |
3.2.3 总体设计 |
3.3 恒温试验装置的研制 |
3.3.1 1700~2300℃高温加热炉的设计 |
3.3.2 100~1800℃中温加热炉的设计 |
3.3.3 室温~120℃常温加热炉的设计 |
3.3.4 -180℃~室温低温加热/制冷炉的设计 |
3.3.5 试样实时称重系统的设计 |
3.3.6 控制系统的设计 |
3.4 有氧/真空热震试验装置的研制 |
3.4.1 加热系统的设计 |
3.4.2 抽真空系统的设计 |
3.4.3 控制系统的设计 |
3.5 通用辅助装置的设计 |
3.5.1 空气干燥系统 |
3.5.2 冷却水系统 |
3.6 基于模糊控制的目标温度值控温方法 |
3.6.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6.2 温控方法实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氧化涂层失效机理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硅化物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4.3 硅化物涂层失效机理 |
4.3.1 硅化物涂层结构及失效表征 |
4.3.2 恒温试验条件下的硅化物涂层失效机理及分析 |
4.3.3 空气热震试验条件下的硅化物涂层失效机理及分析 |
4.3.4 真空热震试验条件下的硅化物涂层失效机理及分析 |
4.4 基于可靠性寿命特征量的有氧热震寿命预测方法 |
4.4.1 寿命特征量基础理论 |
4.4.2 基于热循环参量的有氧热震寿命预测模型 |
4.4.3 不同冷热循环试验温度条件下的有氧热震寿命试验研究 |
4.4.4 抗氧化涂层厚度氧化增长趋势下的表面热应力分析 |
4.4.5 关键参数估计及模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研究及不确定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恒温试验及结果分析 |
5.2.1 -180℃~室温温区的恒温试验 |
5.2.2 室温~120℃温区的恒温试验 |
5.2.3 100~1800℃温区的恒温试验 |
5.2.4 1700~2300℃温区的恒温试验 |
5.2.5 恒温试验规律分析 |
5.3 热震试验及结果分析 |
5.3.1 空气热震试验及结果分析 |
5.3.2 真空热震试验及结果分析 |
5.3.3 热震试验规律分析 |
5.4 不确定度分析 |
5.4.1 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 |
5.4.2 有氧/真空热震试验装置温度测量的不确定度 |
5.4.3 恒温试验装置温度测量的不确定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微量气体定量分析中真空度自动控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孔令刚.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2]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的纯净化技术研究[D]. 高小勇.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3]高低温拉曼反应池的研发[D]. 于荣环.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4]低气压动态平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吴靖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呼出气体中麻醉剂在线质谱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 张英军. 苏州大学, 2020(02)
- [6]LIBS测量精确度的改善方法及应用研究[D]. 贾军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基于BOF-RH-CC流程的中合金钢洁净度控制技术研究[D]. 杨治争.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8]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D]. 李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9]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对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D]. 何佳龙.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10]姿控发动机涂层热性能试验技术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 安东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