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詹姆斯·乔伊斯的《伊芙琳》的写作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沈若君[1](2021)在《《都柏林人》的城市空间书写及其意蕴》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线性时间为单位的传统叙事学无法再满足作家在面对社会新问题时所产生的的创作要求,传统的文学叙事开始走向僵化,越来越多作家开始寻找新的叙事方法和叙事策略,以增加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为了打破僵局,于是越来越多作家尝试有意识地将空间作为新的叙述角色纳入叙事之中,由此空间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手法进入叙事领域。而专门研究这种叙事的理论,就是空间叙事学。空间叙事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空间的多维性、灵活性拓展多样的叙事方式为叙事内容的丰富深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一新型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理论批评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新的批评方法。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是意识流小说之父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人,擅于通过精细的文笔和平凡至极的描述,创作出意蕴深刻且韵味悠长的作品。经过悠悠漫长历史的洗礼,乔伊斯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愈发凸显,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无尽的解读空间。空间叙事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空间与叙事的结合为《都柏林人》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研究角度。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通过对都柏林的城市空间书写,再现还原了故乡的真实面貌,揭露出都柏林作为一座“死城”的真实状态,以及生活在死城之中瘫痪麻痹的都柏林人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表达乔伊斯对故乡的浓烈热爱和深刻反思。对《都柏林人》城市空间书写的解读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更多角度解读这部作品,还有助于通过这部作品感悟出作者乔伊斯卓越超群的写作功底和深邃迷人的智慧,同时对文学批评家研究空间与叙事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结合空间叙事的相关理论,以空间叙事学中的城市书写为切入点,运用文本细读法和归纳总结法试图对《都柏林人》中的城市空间书写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探讨,具体阐述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乔伊斯的生平经历及其文学创作,对作家创作背景做一个简单梳理;接着分析了《都柏林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历经一个世纪左右的研究,《都柏林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在空间叙事方面还存在研究空白,本文试图为丰富《都柏林人》空间叙事研究尽绵薄之力;最后梳理了空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着名空间叙事学家的理论观点,对本文要使用的理论作一个简单地介绍。第二部分利用米克·巴尔、巴什拉、等人的空间叙事理论观点从“行动着的”城市地理空间和“空间连接点”两个方面分析《都柏林人》的城市地理空间,通过城市中街道、酒馆、市场这些作为“行动着的地点”的地理空间的描述以及窗户、码头这些连接空间的地理空间的剖析,展现了都柏林破败萧条、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城市地理空间。第三部分借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中的空间叙事理论剖析《都柏林人》的社会空间,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压榨奴役的殖民政治空间、束缚腐朽的宗教文化空间以及畸形无爱的家庭生活空间,通过对政治、宗教和家庭三方面社会空间的解读,凸显出了都柏林人的“活死人”之态。第四部分在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升华下分析了《都柏林人》的精神空间,引入了精神荒原的概念。在解读荒原文学的发展历程后,陈列出《都柏林人》中精神荒原化的表现:文化信仰的断裂和个体主体性的缺失。历史造就了都柏林人文化信仰断裂的事实,而都柏林人悲剧的本质导致了整个民族丢失个体主体性。但真正悲剧的不是都柏林人的“活死人”之态,而是身处瘫痪之中的都柏林人却冷漠无知、软弱妥协。乔伊斯不留情面地揭露都柏林的“死城”之态和都柏林人精神荒原化的同时,却在每篇小说结尾设置主人公的“精神顿悟”表达着对故乡都柏林还留有一线生机的渴望,这是乔伊斯表达故乡情思的独特方式和用苦良心。
陈慕华[2](2021)在《超越性指向与印象式流动 ——乔伊斯的“顿悟”与伍尔夫的“存在的瞬间”比较》文中研究指明
张颢旋[3](2019)在《浅析《伊芙琳》中的“精神顿悟”及象征手法》文中研究表明"精神顿悟"手法作为意识流小说写作技巧的基础和早期探索,象征手法作为乔伊斯作品中的常用技巧,对我们研究意识流小说和解读乔伊斯写作特点都具有很深的意义。全文结合时代背景,着重分析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中如何运用、体现"精神顿悟"手法以及象征手法,以起到准确表达作者情感,深化主题,获得艺术性效果的作用。
徐丽[4](2019)在《“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从迈克尔·夏邦到乔纳森·萨福兰·福厄》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少数族裔文学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美国犹太文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现实世界与犹太民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美国犹太文学因为在构成形式和思想传达方面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独具民族特色,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犹太人经历了四次移民浪潮来到美国,通过自身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一代”美国犹太作家在同美国主流文化的对峙中,倾向于坚持犹太传统的写作特点。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化,并且叙述直接,关注犹太人在美国的境遇。虽然这些犹太作家进入了美国文学的领域,但是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对文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代”作家的作品与“第一代”作家相比,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更大更广。从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到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1914-1986),从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到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2008),这些犹太作家继承了“第一代”作家的传统,坚持讨论犹太性和身份以及大屠杀造成的创伤问题,同时也讨论了犹太民族日益被同化的危机,并开始创作带有主流色彩的文学作品。1976年,索尔·贝娄凭借《洪堡的礼物》(The Gift of Humboldt)获“普利策”小说奖,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The Magician of Lublin)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把美国犹太文学带到了巅峰时期。从80年代开始,“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作品不断问世,不断获奖,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他们更加突出表现作品犹太特性的特征,同时他们的作品中还注重关注“犹太复古”、“大屠杀”、“以色列政治”等题材,作品的落脚点始终是在宣扬犹太的伦理道德。由于这个时期美国多元文化论的盛行,美国犹太作家不再因为自己的少数族裔身份而感到自卑,反而以自己的身份故事为素材进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犹太传统价值观的回归和观照。“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除了回归“犹太性”,还体现了犹太复仇反思和“大屠杀”反思的特点。虽然美国犹太文学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它在中国的传播还处于滞后阶段,尤其是“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美国犹太文学的民族特色,包括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精神诉求和艺术特性,还有美国犹太文学的历史线索—从理想表达到主题回归。划分了三代美国犹太作家的界线,归纳三代作家的写作特点和在美国主流文学的影响下所坚持的立场。对“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的三个代表人物迈克尔·夏邦(Michael Chabon,1963-)、纳森·英格兰德(Nathan Englander,1970-)和乔纳森·萨福兰·福厄(Jonathan Safran Foer,1977-)的犹太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写作特点和坚持的立场。通过我国学者对于三位作家译着、研究论文和对他们作品汉译本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现状。由此来看,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包括译介和研究两方面,分析中国读者对于美国犹太文学乃至文学作品关注度下降的原因,提出美国犹太电影是对美国犹太文学的“二次传播”,同时论证“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需要一种“国际视野”,即超越自身、超越局限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否则就会边缘化。美国犹太文学自身需开放自我,在坚持犹太性的同时,一定要打开眼界,跨出犹太主题的羁绊。要把犹太主题放在更广阔的、多民族交融的文化场景中。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犹太性的偏狭,才可能使其被接受。美国犹太文学不能只是依靠大屠杀主题或是大家对犹太民族的历史同情获得生存价值,它也是犹太民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是民族日记,更是与其他民族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和渠道,一定要走出这样的历史羁绊。分析“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把美国犹太文学当作一种文学传播类型加以研究,不仅扩大了我们对外国族裔文学研究的视野,而且也能使我国文学的发展和创作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苏中美[5](2019)在《伍尔夫的躁郁症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一生备受躁郁症的困扰,病魔缠身。本文将运用文本细读法与分析归纳法,结合躁郁症的形成原因与表现形式来探讨对其伍尔夫文学创作的影响。作为一名终身受到双相情感障碍折磨的精神病患者,伍尔夫曾多次表现出自杀的倾向。她的躁郁症主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家族遗传、亲人的接连逝世、同母异父兄长的性侵等带来的创伤,造成了伍尔夫幼年时期陷入多次崩溃。头痛、失眠等症状伴随了伍尔夫一生,她时常情绪异常激动、侃侃而谈、思路情晰、思维敏捷、灵感涌动,时而封闭自我、厌食、失眠、绝望并伴有自杀倾向。伍尔夫的躁狂抑郁表现与她的文学创作通常是同步的:婚姻焦虑、亲人逝世的焦虑以及战争对伍尔夫造成的写作威胁,都以她患病期间独特的文学视角表现在文本当中。伍尔夫与她的丈夫伦纳德共同记录下她患病期间的情绪波动,为其创作提供服务,使其内容创作发挥到极致。一方面,伍尔夫根据自己的记忆,塑造了众多亲人形象,向他们传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伍尔夫以躁狂抑郁的极端情绪体验为参照,形成了独具自我风格的“存在的瞬间”与阴郁氛围,同时探索出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混合状态,实现了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
苗青[6](2015)在《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的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研究》文中指出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1914-1986)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当代最重要、最受尊敬的作家之一,与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艾萨克·辛格(Isaac Singer,1904-1991)、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一起被称为20世纪美国伟大的犹太裔作家,被认为是众多犹太裔作家中“犹太性”(Jewishness)很有特色的一位。马拉默德在创作主题和写作风格方面深受希伯来《圣经》思想的影响,犹太民族的宗教历史观是他创作的精神源泉。在突出“犹太性”的同时,,马拉默德的创作也深受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仅关注他小说中的“犹太性”是远远不够的。宗教是马拉默德创作的灵魂,他笔下的人物都有很浓的宗教情结,他们的宗教良知和自我反省,以及对世界进行的伦理思考是马拉默德的道德动力。深入探讨他小说中的犹太教主题和基督教主题,以及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宗教历史中,犹太教是一种独特而有影响力的宗教,它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唯一的神“耶和华”,犹太教融入犹太社会体制和文化中,与犹太人的生活范围、节日民俗、伦理道德等息息相关。可以说,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与犹太文化相互交融,他们将宗教与日常生活结合,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德行。马拉默德是一位坚持犹太精神和犹太信仰的作家,犹太教中对上帝的描绘,对上帝与人的关系的描写渗透在他的思想中,深刻影响着他的写作和他对人生的思考。基督教本为犹太教的一个新宗派,与犹太教之间既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又有因教义内容、社会基础、政治目标等因素导致的对立与冲突。马拉默德对待基督教的情感是复杂的,他肯定与继承了基督教的部分传统,对善良的基督教徒表现出理解和同情的同时否定与批判了基督教反犹主义者的残忍劣行,他在《杜宾的生活》、《上帝的恩赐》、《房客》中将基督教与犹太教间既同源又斗争的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马拉默德笔下犹太人与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之间的关系是宗教关系的延伸与影射,仿佛一条暗线贯穿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创作,与宗教关系并行,深化了他作品的宗教主题。论文选择马拉默德的七部长篇小说:《天生的运动员》、《店员》、《新牛活》、《修配工》、《杜宾的生活》、《上帝的恩赐》、《房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以及宗教学、宗教社会学理论,通过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马拉默德在创作前期、中期、后期对犹太教与基督教,以及两教关系态度的变化,进而挖掘变化表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马拉默德的创作与宗教观、论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以《店员》和《新生活》为研究对象,从犹太教的“行善”与“救赎”展开,讨论马拉默德前期小说中的犹太教主题。第二章以《天生的运动员》和《店员》为例,探讨马拉默德前期小说中的基督教主题,以揭示他在前期创作中对基督教的态度——肯定与继承基督教部分传统,并未将关注重点放在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差异、矛盾方面。第三章以中期长篇小说《修配工》为研究对象,分析《修配工》中雅柯夫·鲍克犹太身份的重构,表现基督徒比比柯夫对真理的勇敢扞卫,以揭示马拉默德对善良的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同情,然而,创作中期是马拉默德对待基督教态度的转折点,他在表达同情的同时开始关注两教关系,明确表示了对基督教反犹主义的愤恨和痛斥。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马拉默德对两教关系的态度变化:他在创作后期一改对犹太教的肯定与维护态度,以及对部分基督教文化传统的肯定与继承,从更高一层面客观、公正地展现两教之间的摩擦、碰撞与冲突。《杜宾的生活》展现主人公犹太传统身份与基督教主流文化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上帝的恩赐》最大程度上揭示了两教之间不可调和的差异与矛盾,《房客》描写犹太人与黑人之间既相互感受、相互观察又相互怀疑、相互攻击,既同病相怜又互不信任的复杂关系,是犹太教与基督教复杂关系的再现。马拉默德借种族关系升华其宗教情怀,发出一个人道主义者渴望爱、美、和平和自由的呼声。马拉默德是一个创作时间跨度较大的作家,仅解读他的个别作品远远不够,将他的创作纳入特定的民族文化范畴往往限制读者的考察视野与思考深度,我们需要在梳理作家创作概貌的基础上挖掘一个连贯的主题,从而发现他作品的价值指向。论文通过分析马拉默德七部长篇小说的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得出结论:马拉默德长篇小说中所反映的宗教主题贯穿他创作的始终,伴随着作者创作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他对犹太教与基督教,以及两者关系的态度是变化的。随着他年龄的增长,看问题视角的开阔,分析问题的深刻,观点的日趋客观、成熟,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犹太性”,而是从更高一层面客观、中立地看待两种宗教,对两者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反省,通过文学作品发出对和平、理解、宽容的呼唤。宗教关系也好,种族关系也罢,他关注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与人应求同存异,互相理解宽容,只有这样才能共同筑造美好的未来。马拉默德作品中的主人公始终坚持善良的本质、坚强的意志、吃苦的精神,不仅犹太人,不同种族、民族、宗教的人们所遭遇的苦难是一样的,“人人都是犹太人”代表了人类共有的向善本性和宗教情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创作冲破了宗教、民族、文化的限制,具有普遍的意义。论文在对国内外马拉默德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的同时旨在扩展和深化马拉默德的研究领域,力求全面展现马拉默德所构建的宗教世界架构,为研究马拉默德小说提供一个崭新的视域。
陈爱妮[7](2015)在《乔伊斯《死者》中的“漏洞叙事”与多重主题》文中研究指明乔伊斯是20世纪爱尔兰意识流小说大师,其小说创作数量虽少却部部堪称经典。《死者》是其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压轴之作,也是他告别短篇小说转而进行长篇小说的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品。本论文以《死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小说的艺术技巧和主题,即漏洞叙事和多重主题。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挖掘《死者》的创作背景,目的在于使对小说技巧和主题的剖析能够更为全面深刻。介于乔伊斯的创作不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段作为写作具体背景,而是以整个爱尔兰的历史作为小说大舞台,并贯穿以个人生活体验于小说之中,所以本章着重梳理爱尔兰宗教、政治的历史概况以及乔伊斯创作《死者》时的生活经验。全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为爱尔兰历史概况。将爱尔兰民族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与乔伊斯的创作相结合,简单梳理爱尔兰历史,尤其侧重政治与宗教;第二节为爱尔兰政治、宗教的特点。本节从三方面分析爱尔兰政治、宗教的特点,即“松散性”、“保守性”、“依附性”,同时分析这些特点在乔伊斯的创作中的隐晦体现;第三节为乔伊斯的生活体验。主要分析创作《死者》时乔伊斯与当时社会的格格不入以及他与诺拉的相处。第二章阐释《死者》的漏洞叙事。该章共分四节。第一节为对乔伊斯创作技法的研究,简论学界对《死者》的创作技巧的探究,指出漏洞叙事一直以来是被忽略的;第二节为漏洞叙事——隐形的叙事策略。主要对漏洞叙事进行界定并指出乔伊斯漏洞叙事的独特之处;第三节为乔伊斯的漏洞意图。探究乔伊斯在《死者》中设置漏洞的原因;第四节为漏洞叙事的解读方式——“症候式阅读”。从三方面指出分析如何对《死者》进行“症候式阅读”,即要做积极的读者、要对小说中的碎片暗示加以整理、要对爱尔兰的历史及乔伊斯个人生活有全面了解。第三章解读《死者》的多重主题。该章依靠挖掘小说中的漏洞来对《死者》进行“症候式阅读”,从而逐层得出小说的四重主题——“精神矛盾”、“精神瘫痪”、“精神死亡”和“精神复活”。第一节为多重主题之“矛盾”。以《死者》中青年一代为分析对象,分析爱尔兰人无论是在情感、政治、宗教等生活领域中,最终的“瘫痪”都是始于“矛盾痛苦”;第二节为多重主题之“瘫痪”。以《死者》中中年一代为分析对象,指出爱尔兰人在历经了种种的矛盾之后没有寻求到更好的精神出路,由此陷入了全面的麻痹与瘫痪;第三节为多重主题之“死亡”。本节以《死者》中老年一代为分析对象,指出爱尔兰人在情感、宗教、政治等各个方面的“精神之死”;第四节为多重主题之“复活”。本节以加布里埃尔和富里为分析对象,在揭示小说主题方面是对前三小节的升华,揭示在写过了爱尔兰人精神的矛盾、瘫痪和死亡之后,乔伊斯渴望看到的是爱尔兰整个民族的重生和复兴。最后结语对《死者》进行整体性评价,它是一部具有恒久魅力的经典之作。
刘佩佩[8](2015)在《《伊芙琳》与《布里尔小姐》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短篇小说《伊芙琳》和《布里尔小姐》分别是现代主义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着名作品,展现了两位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探索,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的叙事手法和写作技巧。通过对它们的对比研究,了解它们的异同点,可以加深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佘军[9](2013)在《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提出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当代美国小说创作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后现代小说实验风潮急转直下,小说创作面临继续实验和回归传统的选择。在小说创作的十字路口,当代美国小说家纷纷重新关注社会现实,借鉴现实主义创作模式,但不完全照搬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技巧和手段,而是联接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风格与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技巧。一批年轻小说家也积极参与此种创作模式。结果,在后现代主义新阶段形成一种类似传统现实主义风格但又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现实主义小说形式——新现实主义小说,也有人称其为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新现实主义小说成为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主要类型。国内外学界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现有研究主要局限于这一小说形式的名称界定和聚焦个别作家小说创作的新现实主义特征。本论文从创作题材、主题、人物塑造、叙事特征以及批评空间和经典构建等方面详细考察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揭示新现实主义小说是当代美国小说创作在传统和实验之间的第三条重要路径。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在我国和英美等国的研究现状,述评和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以此为基础,论文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进行界定,指出研究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性,并提出研究目的、主要观点、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题材的三个重要层面。以科学技术和消费主义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生活是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题材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和民众生活方式的转型对当代美国小说创作产生直接影响,一批小说家在创作中着重表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消费主义思想蔓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再现当代美国社会现实。历史与虚构轶事也是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题材的重要内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将目光投向过去,以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为基础,重塑或者虚构历史人物,重构美国历史片段,以此观照当代美国社会现实,参与意识形态构建。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第三个重要题材是当代美国民众的精神和道德世界。当代美国社会虽然总体稳定,但信仰危机、政治危机、环境和生态危机、婚姻和家庭危机、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各种恐慌无不侵蚀民众的精神世界,道德出现滑坡。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揭示了上述危机对人们精神和道德世界的影响,旨在重塑健康的精神生态。第二章论述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主题。后现代美国民众的存在焦虑与恐惧、历史虚构的另一种真实和美国式家庭符号的消解是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三个重要主题。与后现代实验小说在主题方面回避现实和历史而重视自我不同,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与当代美国社会现实和历史紧密联系。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着重从现实和历史两个维度思考困扰当代美国民众的后现代问题,再现民众的存在焦虑和恐惧、历史的真实和后现代时期民众的个体关系状态。第三章研究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概念和人物刻画艺术。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内在和外在特征同时兼具的大写的“人”。新现实主义小说家一反后现代实验小说家削弱小说人物塑造重要性的做法,着重塑造外在特征明显、内心世界丰富的小说人物,实现人物概念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外在人”(外在特征逼真但缺乏立体感)、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在人”(以人格层面存在)和后现代实验小说的“平面人”(以符号和影子的形式存在)的超越。新现实主义小说刻画的小说人物既有底层社会濒临绝望的普通民众,也有中产阶级阶层陷于信仰和家庭危机的社会中流砥柱人物,还有处于文化夹缝的少数族裔,更有展现生活风貌另一面的历史人物和当代社会精英等等。这些人物形象透射出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塑造和刻画艺术。第四章主要探讨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特征。新现实主义小说延续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地域叙事传统,着重从种族社区、国际化都市、西部和边境等地域书写以文化多元化为背景的“后现代美国之书”。在叙事结构上,新现实主义小说巧妙缝合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完整性情节和后现代实验小说的碎片式拼贴技巧,凸显小说的故事性,兼顾传统与后现代实验,形成独特的小说结构艺术。在小说语言维度上,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语言既不是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家眼中的“一扇透明的窗户”,也不是后现代实验小说家笔下的绝对游戏主体,而是成功扮演了修辞性主体的重要角色,凸显小说主题、叙事真实性和人物的典型特征。第五章论述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批评空间和经典构建。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出现正值欧陆文学批评理论大举涌入美国的时期,新现实主义小说在美国的发展除却社会历史原因之外还受到文学批评环境的影响。当代美国的文学批评状况演变拓展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批评空间,尤其是深化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外批评空间,为新现实主义小说批评提供了理论话语。而新现实主义小说在文本形式上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实验小说汲取多种因素、实现超越的过程促使当代美国的文学批评重视从文学审美艺术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的形式。同时,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经典构建既与新现实主义小说自身的创作品质相关,也离不开当代美国的文学批评。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指出新现实主义小说之所以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当代美国小说形式,既有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也是小说艺术发展规律的自然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培育了良好的成长温床一一后现代消费主义思潮、后现代的科技文明、当代美国政治以及后现代多元文化等等。小说的发展离不开现实主义传统。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到现代主义小说,再到后现代实验小说,然后再到新现实主义小说,小说艺术的发展证明小说必须连接社会现实,一定的叙事技巧组织可以为小说增添讲故事和反映现实的艺术效果。总之,在传统和后现代实验之间,新现实主义小说已成为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第三条路径,呈现了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深度转向:关注现实、道德批评和思考存在。
张丽娜[10](2013)在《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小说《伊芙琳》的语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小说《伊芙琳》是詹姆斯·乔伊斯创作早期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尽管小说语言平淡直白,故事情节貌似静止,然而都伯林人麻木不仁,瘫痪疲软的主题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再次诠释了乔伊斯通过语篇结构和语言形式表意的美学观点。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分析了语篇《伊芙琳》的语类结构和词汇语法形式。首先,本文就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伊芙琳》的语类结构。通过运用哈桑的语类结构潜势分析模式,作者对该语篇进行了静态分析并发现其语类结构潜势是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为非标记叙事结构。然而,文学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是多种语类的集合,因此运用马丁对语类的动态定义对该语篇的语类结构进行深层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作者通过对语篇中所嵌入的微型语篇的分析发现进展和评议交替出现,评议总是对进展中的事件作出评论、表明态度或提供背景信息。同时,还探究了生成《伊芙琳》语类结构的宏观原因即统领整个语篇的交际目的,和具体原因即语篇叙事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交际目的。结果证明乔伊斯在进展和结局中嵌入大量的评议阶段,一方面弥补了语篇线性的语类结构潜势和平淡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瘫痪”主题。其次,本文从语义和词汇语法层面分析了“瘫痪”主题是如何体现的。以马丁对语类的层级性理解和韩礼德所提出的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为理论基础,该部分研究主要包括及物性系统分析,语态系统及情态系统分析,主位系统和衔接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进展和结局中各小句的及物性系统揭示了伊芙琳和弗兰克的权势关系,在当时的父权社会里,爱尔兰妇女处于附属地位,她们温顺谦卑,饱受压迫,毫无尊严和权利。结局中各小句的语气结构分析和整个语篇中所运用的情态动词的分析进一步展示了伊芙琳麻木瘫痪的状态,体现在对生活缺乏热情,缺少行动的勇气和意志,生活漫无目标等。最后,通过评议中典型小句的标记主位分析和指向中照应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乔伊斯运用语言形式表意的写作技巧。总之,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类分析为语篇《伊芙琳》提供了可行有效的分析模式。它超越了语言层面的分析进而涵盖了对语境层面的探究,从而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层级分析,即语类通过语类结构潜势进入语篇,它决定了语域变量的配置并且表达了语义潜势,进而决定了语篇的词汇语法特征。
二、试析詹姆斯·乔伊斯的《伊芙琳》的写作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詹姆斯·乔伊斯的《伊芙琳》的写作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都柏林人》的城市空间书写及其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乔伊斯生平及其创作 |
二、《都柏林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叙事理论 |
第一章 《都柏林人》中的地理空间 |
一、“行动着”的地理空间 |
(一)街道 |
(二)酒馆 |
(三)市场 |
二、“空间连接点”的地理空间 |
(一)窗户 |
(二)码头 |
第二章 《都柏林人》中的社会空间 |
一、殖民政治空间 |
(一)城市空间的政治象征义 |
(二)都柏林人的政治生活空间 |
二、宗教文化空间 |
(一)压迫束缚的宗教文化空间 |
(二)腐朽衰败的宗教文化空间 |
三、家庭生活空间 |
(一)正统认同对象的缺失 |
(二)冷漠不幸的家庭生活空间 |
第三章 《都柏林人》中的精神空间 |
一、荒原文学 |
二、文化信仰的断裂 |
三、个体主体性的缺失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浅析《伊芙琳》中的“精神顿悟”及象征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精神顿悟”手法 |
二.象征手法 |
结语: |
(4)“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从迈克尔·夏邦到乔纳森·萨福兰·福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缘由 |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犹太人与美国犹太文学 |
第一节 犹太人移民美国的四次“浪潮” |
一、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一次“浪潮” |
二、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二次“浪潮” |
三、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三次“浪潮” |
四、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四次“浪潮” |
第二节 犹太人在美国的逐渐崛起 |
第三节 美国犹太文学的历史线索 |
一、犹太文学的到来(1654—1881) |
二、大思潮时期(1881-1924) |
三、从边缘到主流的艰难时期(1924-1945) |
四、成就与彷徨时期(1945-1973) |
五、回归时期(1973 年至今) |
第四节 美国犹太文学的民族特色 |
一、作品的精神诉求 |
二、犹太文学的艺术特性 |
第五节 美国犹太文学的“第一代”和“第二代” |
一、坚守犹太传统的“第一代” |
二、融入主流社会的“第二代” |
第二章 走向平寂的美国犹太文学与“第三代”作家 |
第一节 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美国犹太文学 |
一、崛起时期:犹太文学作品多样化 |
二、巅峰时期:“无产阶级文学”和“大屠杀文学” |
三、平寂时期:从偏激到虚实相间 |
第二节 “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成长 |
一、“犹太性”的回归阶段 |
二、对犹太复仇的反思 |
三、对大屠杀的反思 |
第三章 “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 |
第一节 60后的迈克尔·夏邦小说在中国的传播 |
一、迈克尔·夏邦其人其书 |
二、迈克尔·夏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
三、迈克尔·夏邦与他的“犹太叙事” |
四、汉译本的比较 |
第二节 70后的纳森·英格兰德和乔纳森·萨福兰·福厄小说在中国的传播 |
一、英格兰德与福厄其人其书 |
二、英格兰德和福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
三、英格兰德与福厄小说的“犹太书写” |
四、汉译本的比较 |
第四章 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传播与问题 |
第一节 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与现状 |
一、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研究 |
第二节 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犹太电影 |
一、美国犹太电影的发展历程 |
二、电影形式推动美国犹太文学的传播 |
三、美国犹太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 |
第三节 阅读转移与“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 |
一、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
二、阅读转移 |
三、美国犹太文学与“第三代”在中国的历史机会 |
第四节 “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需要超越自身,超越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伍尔夫的躁郁症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维多利亚时代伍尔夫的精神病患 |
第一章 伍尔夫躁郁症的成因及影响 |
第一节 躁郁症的成因 |
一、家族遗传史 |
二、心灵创伤 |
第二节 躁郁症的表现及影响 |
一、极端情绪的表现 |
二、极端情绪所带来的影响 |
第二章 躁郁症对伍尔夫创作书写的影响 |
第一节 躁郁时的焦虑在作品中的体现 |
一、婚姻焦虑 |
二、死亡焦虑 |
三、战争焦虑 |
第二节 极端情绪在作品中的体现 |
第三节 躁狂与抑郁的和谐在作品中的体现 |
第三章 躁郁症的循环周期对伍尔夫艺术表现的影响 |
第一节 躁狂周期与意识流 |
第二节 抑郁周期与阴郁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的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伯纳德·马拉默德作品引文缩写 |
绪论 |
第一节 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创作与宗教观 |
第二节 马拉默德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行善”与“救赎”—前期小说中的犹太教主题 |
第一节 《店员》:莫里斯·鲍伯的“行善” |
第二节 《新生活》:西摩尔·莱文的“救赎” |
第二章 “美国梦”与现代圣杯传奇——前期小说中的基督教主题 |
第一节 《天生的运动员》:“美国梦”与亚瑟王圣杯传说 |
第二节 《店员》:基督教与犹太教原型的混合 |
第三节 基督徒弗兰克的超越与“救赎” |
第三章 从同情到控诉——中期小说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主题 |
第一节 雅柯夫·鲍克的犹太身份重构 |
第二节 基督徒比比柯夫:真理的扞卫者 |
第三节 《修配工》:对基督教反犹主义的控诉 |
第四章 碰撞、对立与冲突——后期小说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关系 |
第一节 《杜宾的生活》:犹太文化与美国现代文化的碰撞 |
第二节 《上帝的恩赐》:科恩与布兹的争斗 |
第三节 《房客》:莱瑟与斯皮尔敏特的冲突 |
结论 |
引用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乔伊斯《死者》中的“漏洞叙事”与多重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死者》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爱尔兰历史概况 |
第二节 爱尔兰政治、宗教的特点 |
第三节 乔伊斯的生活体验 |
第二章 《死者》的漏洞叙事 |
第一节 对乔伊斯创作技法的研究 |
第二节 漏洞叙事——隐形的叙事策略 |
第三节 乔伊斯的漏洞意图 |
第四节 漏洞叙事的解读方式——“症候式阅读” |
第三章 《死者》的多重主题 |
第一节 多重主题之“矛盾” |
第二节 多重主题之“瘫痪” |
第三节 多重主题之“死亡” |
第四节 多重主题之“复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伊芙琳》与《布里尔小姐》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伊芙琳》和《布里尔小姐》简介 |
二、《伊芙琳》和《布里尔小姐》之共同点 |
三、《伊芙琳》和《布里尔小姐》之不同点 |
四、结语 |
(9)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所引书目首字母缩写表 |
绪论 |
第一节 国外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
第二节 中国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
第三节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的相关思考和重要意义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路径 |
第一章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题材研究 |
第一节 时代生活: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再现 |
第二节 历史书写: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参与社会政治的能动场 |
第三节 民众的精神与道德世界: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文关怀 |
第二章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存在的焦虑与恐惧:《白噪音》与《路》 |
第二节 历史虚构的另一种真实:《反美阴谋》与《大进军》 |
第三节 美国式家庭符号的消解:《纠正》与《灵魂之湾》 |
第三章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刻画研究 |
第一节 “人”的回归与超越: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与人物刻画 |
第二节 底层社会群像图谱:《大教堂》 |
第三节 困顿与自我背叛的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灵魂之湾》 |
第四章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地域叙事: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美国之书” |
第二节 情节的完整与碎片式拼贴: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结构之维 |
第三节 修辞性主体: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语言之维 |
第五章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批评空间与经典构建 |
第一节 文学批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成长空间 |
第二节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批评空间和阐释话语 |
第三节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与当代美国文学经典 |
结语 新现实主义小说: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第三条路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获奖和科研项目 |
后记 |
(10)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小说《伊芙琳》的语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Figures |
List of Tables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James Joyce and Dubliners |
1.2 The Sketch of Eveline |
1.3 Previous Studies on Eveline |
1.4 The Assump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5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Genre Analysis in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
2.1.1 R. Hasan's Generic Structural Potential |
2.1.2 J. R.Martin's Genre Model |
2.1.3 M. A. K. Halliday's 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and their Realization of Lexical-grammatical Systems |
2.1.3.1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
2.1.3.2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
2.1.3.3 Textual Meta-function |
2.2 W.Labov's Theory of Narrative Structure |
Chapter Three Reseach Methodology |
3.1 Objectives of Present Study |
3.2 Reseach Questions |
3.3 Reseach Corpus |
3.4 Research Instruments |
3.5 Research Procedure |
Chapter Four A Practical Analysis of Eveline |
4.1 Analysis of the 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 |
4.1.1 Static Analysis of the GSP |
4.1.2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Micro-register Texts |
4.1.3 The Generic Structure and the Meaning Potential |
4.2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s and Lexicogrammar |
4.2.1 Analysis on the Ideational Function |
4.2.1.1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vity in the Complication Stage |
4.2.1.2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vity in the Resolution Stage |
4.2.2 Analysis on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
4.2.2.1 Analysis of the Mood in the Resolution Stage |
4.2.2.2 Analysis of the Modal Verbs in the Text |
4.2.3 Analysis on the Textual Function |
4.2.3.1 Analysis of the Marked Theme in the Evaluation Stage |
4.2.3.2 Analysis of the Reference in the Orientation Stag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Study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Publications |
Acknowledgments |
四、试析詹姆斯·乔伊斯的《伊芙琳》的写作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都柏林人》的城市空间书写及其意蕴[D]. 沈若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超越性指向与印象式流动 ——乔伊斯的“顿悟”与伍尔夫的“存在的瞬间”比较[D]. 陈慕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浅析《伊芙琳》中的“精神顿悟”及象征手法[J]. 张颢旋. 青年文学家, 2019(17)
- [4]“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从迈克尔·夏邦到乔纳森·萨福兰·福厄[D]. 徐丽. 吉林大学, 2019(10)
- [5]伍尔夫的躁郁症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D]. 苏中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的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研究[D]. 苗青. 中央民族大学, 2015(10)
- [7]乔伊斯《死者》中的“漏洞叙事”与多重主题[D]. 陈爱妮.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伊芙琳》与《布里尔小姐》之比较[J]. 刘佩佩. 青年文学家, 2015(06)
- [9]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D]. 佘军. 苏州大学, 2013(12)
- [10]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小说《伊芙琳》的语类分析[D]. 张丽娜. 兰州理工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