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EFI上的USIM设备驱动程序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姚晨[1](2018)在《资源勘探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数据通讯方式是资源勘探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数据传输采用有线网络,随着勘探面积和密度的增加,往往需要敷设大量传输线缆,而人工布缆存在效率低、可靠性不足、传输网络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无线传输网络替代有线网络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资源勘探数据无线传输技术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多款具有代表性的地震仪的无线通讯系统,结合地震勘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特点,依据WLAN多种拓扑结构的分析,研究并设计了基于Wi-Fi和4G的混合型无线通讯系统。该混合型无线通讯系统的核心是中继器的设计。本文描述了中继器的设计思路及具体方案,依据中继器的架构及组成,对MCU控制单元、Wi-Fi通讯单元和4G通讯单元进行了详细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分析,由于LTE部分频段和2.4GHz Wi-Fi所处频段十分接近,对LTE和2.4GHz Wi-Fi之间的邻频干扰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优化思路。中继器的软件设计方面,在Linux驱动源码修改、内核移植的基础上,进行了通讯软件设计,设计了hostapd.conf、dnsmasq配置文件以及开机自启动的bash脚本文件,最终通过iptables实现Wi-Fi数据流和4G数据流的连通、转发设计。设计了混合型无线通讯系统的测试方案,通过搭建测试环境,对混合型无线通讯系统的可靠性和最大吞吐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混合型无线通讯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最大吞吐量为1.49Mb/s,丢包率为0%且无明显拥塞状况发生,满足地震勘探数据传输对速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淑静[2](2017)在《一种多模式多通道无线车地通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无线车地通信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尤其是在轨道交通、无轨电车等应用领域中,是实现TCMS、PIS系统以及综合监控功能的保障,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营的核心技术。为了对车辆的车载设备状态及位置信息等进行监控,可靠的车地无线传输是非常重要的。在利用公网的传输系统中,车辆运行区间无线基站的覆盖有可能不连续,单一模式的车地通信是不可靠的。采用多模式、多通道的无线传输方式可有效解决单一模式下传输不稳定、可靠性差和信号覆盖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多种移动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融合2G/3G/4G多模式无线车地通信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利用3G/4G、TDD-LTE与FDD-LTE、WIFI等混合多模式多通道通信,将多种数据源按照不同的打包方式和传输方式发送出去,以有效增加网络通信带宽。基于该套硬件系统,对基于2G、3G、4G以及WLAN的多模式车地通信的信道管理机制、多模式多通道切换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1)研究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多通道管理机制对多个通信信道进行管理,以便进行下一步的通道选择与切换工作;2)研究了优先网络切换判决调度法,可有效解决垂直切换中网络判决问题,以便选出最佳网络,然后在切换执行时使用IP地址再封装法,通过地面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程序自动获取并解析车载移动终端的动态IP来获取车载移动设备终端对外通信的实际IP与端口,以保证通信过程中会话的连续性,减小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切换引起的数据丢包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系统的功能。通过对3G/4G、TDD-LTE与FDD-LTE、WIFI等混合多模式多通道的通道管理机制及信道切换算法的研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有效解决单一信道的覆盖问题,进而实现车地之间的无线音视频、设备运行状态和列车位置等信息的实时传输,满足了车地传输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相关工作为有效提高车地通信服务质量(QoS)提供了技术保障。
杜晓琳[3](2013)在《车路协同系统中通信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功能仿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各种车辆的拥有量逐年增加,现有交通及管理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导致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均承受着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困扰。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路协同系统通过交互,实现车、路、人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从而实现系统的优化控制,达到高效、安全、节能的效果。而在车路协同系统中,通信及信息管理技术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论文结合科技部863课题—车路协同系统交通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对车路协同系统中的车-路、车-车通信模式及通信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际的通信平台进行功能模拟实验。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根据项目要求,对智能路侧单元(RSU)的功能进行分析,提出路侧单元的基本结构,并设计了以3G、WIFI、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等多模式通信的智能路侧单元硬件测试平台,完成硬件驱动的安装、调试;其次,在硬件测试平台上,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包括DSRC无线网络的组网配置,并针对该网络进行诸如丢包率、通信延迟等网络性能参数的评估。应用软件包括上层的数据管理和底层的网络管理,根据系统需要,在实现上包括数据管理模块、网络管理模块和车辆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手动、自动两种方式进行数据管理,保障在通信过程中,数据能够充分应用不同的通信模式来进行转发;网络管理模块实现车辆进入网络、退出网络的动态维护,并根据通信协议,将数据管理模块需发送的数据打包发送或从周围车辆获取所需要的数据;车辆管理模块管理整个局域网内车辆的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定时显示给用户,并对局域网内的车辆进行动态信息维护。最后,以GPS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为例,对应用管理软件进行仿真测试。针对应用软件的各个管理模块进行测试验证,为进一步的完善打下一定基础。
张创辉[4](2013)在《基于Specman的USIM核验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基于SPECMAN的自动化验证平台的搭建和设计方法,用来验证USIM IP核的功能,自动检测仿真结果,以及收集覆盖率。在搭建测试平台的具体过程中,遵循SPECMAN验证方法的主体思想,完成了基于SPECMAN测试平台的设计,实现了对USIM IP核的功能验证,并且施加大量的随机激励来完成回归性测试,最终达到近100%的功能覆盖率和代码覆盖率,保证了验证的完备性。在具体设计USIM测试平台的实践中,应用通过认证的第三方验证环境(Verisity Design公司的AHB eVC)来模拟AHB总线行为,对于UART数据传输的检测我们引入基于参考模型的数据检查机制,在对USIM的寄存器验证中,我们引入Verisity公司的The Register and Memory Package,它提供了一套对寄存器组和存储器单元自动化的验证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模拟寄存器与存储单元行为,采用断言(Assertion)来实现对USIM信号时序部分的验证,验证的复杂度与工作量得到了有效地简化和减少,并达到工业级品质的验证效果,从进一步提高了验证质量。同时着手于外部UICC eVC的开发,最终,在我们搭建的基于SPECMAN的验证平台上,USIM的功能验证、仿真结果的自动检测以及覆盖率的收集等工作得以完美实现。
宋雪桦[5](2011)在《多缸柴油机主—从ECU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柴油发动机由于具有油耗低、功率大、扭矩大等特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中。随着社会的进步,车用发动机这一传统的动力装置出现了许多新的挑战,表现为动力性、经济性、耐久性和排放等方面必须满足更高的要求,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电子控制技术成为改善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国情的柴油机控制系统,对提高我国车用柴油机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车用动力产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车用柴油机的重要应用领域,内燃机车出于牵引功率较大,不受电力系统故障的影响,具有稳定发展的潜力。论文针对16缸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研究了基于车载网络CAN总线的分布式结构、控制策略和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并经发动机台架实验获得验证。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载网络通信速度、提高网络容错和纠错能力,论文还研究了高速FlexRay通信网络,并设计各节点的硬件和软件,最终整合成高速分布式控制系统。论文在对车用电控系统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展开了下述研究工作:(1)研究多缸柴油机分布式系统构架。通过分析现有乍载网络结构特点、柴油机对电控系统的需求,针对机车多缸柴油发动机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主-从电控单元(ECU)的系统构架,创造性的采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软、硬件结构的ECU,研制成主-从ECU的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设置ECU所在物理位置相应I/O口线电平高低,自动识别ECU的主-从身份。(2)分布式控制系统软件和硬件设计。分析了16缸柴油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硬件工作原理,研究了主要器件的选型并设计了主要硬件电路,设计了CAN网络通信接口和网络通信协议,对系统软件做了整体规划。(3)分布式发动机控制策略的研究。根据机乍柴油机工作特性,设计了整体控制策略和分模块控制策略,主要控制包括转速采集、工况判别、转速控制、励磁控制和故障诊断五大模块。基于发动机硬件系统对分布式主-从发动机电控单元控制软件底层和应用层设计做了详细分析,包括主从ECU位置确定、喷油时间同步原理、主ECU的系统软件流程、从ECU的系统软件流程、发动机控制的数据和指令通信协议设计。设计了转速计算、最大油量限制、供油触发参数计算、故障诊断设计、排放控制等算法。(4)基于高速FlexRay网络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为适应粒下一代高速车载网络的需求,特别是实现车联网技术与发动机系统的接入,论文进一步研究了高速FlexRay总线网络的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FlexRay网络系统的特点,数据帧结构定义,时间同步机制,FlexRay系统的主—从ECU的同步机制。更新设计了带有FlexRay总线控制器和总线驱动器的电控单元,研究了通信协议,并实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5)分布式控制系统试验研究。对基于CAN网络的主-从发动机控制系统做了分项测试和台架测试实验,通过对主-从ECU系统进行实验标定,得到实验数据。测试表明,主-从ECU控制系统可稳定实施对多缸柴油机的联合控制,发动机在预定的各实验工况转速比较稳定,误差可控制在0.5%以内,通过进一步优化标定可以实现更好的效果。搭建了两个节点的FlexRay控制系统试验平台。实验表明,在两个或更多时槽中,实现了比CAN速度更高和信息量更多的实时数据交换,系统最高通信速度可以达到10 Mbit/s。同时采用FlexRay定时高速发送曲轴位置同步信号,可取消基于CAN总线分布式系统中的同步信号专递专用接口线,进一步简化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为新一代车载网络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董丽丽,张富凯,廖福燕[6](2011)在《可扩展固件接口的网络设备驱动》文中认为提出了基于EFI的网络设备驱动设计方法.通过研究EFI固有的驱动模型,分析通用网络驱动接口和简单网络协议,为网络设备驱动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接口和服务.分析了EFI网络设备的结构和组成,根据其特点,提出了3层结构模型的EFI网络设备驱动设计方案,阐述了如何以EFI驱动形式实现EFI网络设备驱动.通过设计并实现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提出了EFI网络设备驱动的基本流程.
冯华,迟万庆,刘勇鹏[7](2011)在《IA-64平台可扩展固件接口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Intel IA-64体系结构采用了全新的固件模型,它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处理器抽象层(PAL)、系统抽象层(SAL)、可扩展固件接口(EFI)。介绍IA-64平台可扩展固件接口的基本结构和在目标平台上的实现方法。详细描述Intel的可扩展固件接口实现EFI1101462,以及把它移植到目标平台时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和通常所采用的调试手段。
史杰[8](2010)在《基于指纹加密的EFI BIOS关键技术研究及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指纹加密技术作为如今最流行的身份认证技术目前已在银行系统、公安系统、电子商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EFI(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可扩展固件接口)技术作为新一代BIOS从服务器体平台逐渐进入个人PC平台,这使得EFI技术将会在未来几年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PC领域相关公司都在积极地对EFI平台进行研究和开发,在2006年初,我国从国外引进技术,进行大规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安全BIOS以及基于BIOS的各种应用产品。本次项目将在EFI BIOS平台下搭建指纹加密系统,从最底层安全的角度,实现基于EFI构架的计算机底层身份认证系统。首先,本文通过对EFI平台进行分析,提出了其指纹加密系统硬件驱动的具体解决方案。其次,本文分析了EFI规范和EFI驱动协议模型,设计并实现了针对EFI下指纹加密系统的串行设备驱动、硬盘管理驱动和USB设备驱动。最后,根据指纹加密算法理论,针对EFI平台指纹加密算法,对速度、精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由于算法移植引起的算法精度和运算速度问题的新方法,在EFI的论文中尚属首次。通过设计EFI指纹加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基于EFI构架的计算机的用户安全问题,确保了EFI启动组件的完整性以及用户的合法性。本文将广泛应用的指纹识别技术与计算机底层EFI平台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我国在新一代BIOS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刘东丽[9](2011)在《基于UEFI的信任链设计及TPM驱动程序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信计算是计算机诸多领域里一个极为经典的课题之一,在保护计算机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UEFI(Unit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的模块化设计和对可信计算规范的支持,根据可信计算机系统的思想,将计算机启动初期最先执行的软件BIOS协同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可信平台模块)芯片作为可信链的源头建立系统启动过程的可信链。由于目前UEFI的规范日趋成熟以及基于可信计算的UEFI规范的制定,而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因此,研究如何从固件层进行安全防护很有意义。将可信计算的思想引入到系统上电后的启动过程中,并对其建立可信链。在对系统的启动过程建立可信链时,先对可信任链建立核心度量根并将其作为信任链的源头,以此度量下一个执行过程的可信度,这种度量关系可以通过可信链的传递而一级一级保持下去,最终就可以保证整个系统在计算环境中的可信状态。结合TPM设备编程接口,实现了TPM设备驱动程序的在I/O端口通信和内存访问方式通信。TPM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了在两种通信方式下设备初始化、发送TPM命令和TPM接收数据的功能。最后,验证了TPM设备驱动程序的执行结果和可信链的思想在Windows下的应用,所有的功能都正常运行。可信链的建立实现了UEFI BIOS和可信计算平台思想的有机结合,TPM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了可信链的底层之间的交互,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功能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玉龙[10](2009)在《一种新型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在IMS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安全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探究网络安全失败根源的过程中,脆弱性分析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脆弱性评估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同时,IMS网络的开放性必将使其面临大量已存在于互联网中的威胁,因此亟需开展IMS脆弱性评估方面的研究。然而,IMS脆弱性评估的研究尚处空白。现有脆弱性评估的一般方法因存在诸多不足,难以直接应用于IMS。例如,所有评估方法只关注部分评估过程,缺乏从单点脆弱性赋值到整体脆弱程度计算,再到脆弱性削减策略生成的整体解决方案;绝大部分评估方法是从攻击角度提出的,将攻击者能力、攻击模式等威胁信息作为脆弱性评估的输入,使得网络脆弱程度过于依赖网络所处环境,而非网络自身;多数评估采用定性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评估结果易受主观判断随意性影响而大幅波动,从而难以将其用于更高层次的评估,如安全风险计算中。本文以网络脆弱性的定量评估问题为出发点,从分析网络自身缺陷出发,对网络服务单点脆弱性、关联脆弱性和网络结构脆弱性的评估方法及其在IMS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形式化方法建立了脆弱性工作机理模型通过对网络运行规则的分析,从脆弱性评估角度,利用谓词逻辑对脆弱性、威胁、安全保护对象等概念进行了严格定义。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脆弱性与网络安全失败的关系,建立了网络脆弱性分析模型。从微观角度,以Petri网为建模工具,定义了脆弱性及安全保护对象状态变迁规则,在此基础上借鉴病理学思想,建立了脆弱性的因果交替模型和损伤抗损伤模型。从而对脆弱性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脆弱性定量评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阐述了IMS面临的潜在威胁并以案例说明了IMS中脆弱性的利用过程。2.提出一套评价“评估方法”的指标和单点脆弱性评估指标建立了从有效、完备、易用、准确、有序五方面评价脆弱性基本指标的方法。提出了评价脆弱性复合指标优劣的指标:值多样性(Score Diversity)和点平均性(Point Variance)。以指标评价方法为指导,阐述了脆弱性指标的生成方法,定义了基于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资产价值损失的基本指标。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安全损失BL和潜在价值损失VL两级复合指标,并从值多样性和点平均性等方面与CVSS等指标进行了比较。通过对IMS脆弱性从网络接入、会话控制和业务提供三方面进行分类和评估,分析了IMS脆弱区域的分布。3.提出一套网络服务整体脆弱性评估方法和脆弱性削减措施以Petri网描述的脆弱性关联图为脆弱性关联模型,通过分析脆弱性链的数量和长度以及单点脆弱性利用难度对网络安全受损状态可达度的影响,提出网络服务脆弱度指标SV。对SV的取值范围、单调性以及脆弱性关联关系对SV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度量削减单点脆弱性对网络服务整体脆弱程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提出了关键脆弱性集合计算方法。结合量化后的脆弱性削减成本,提出了成本最小化的脆弱性削减策略。给出了上述方法在IMS中的应用示例。4.提出一个网络结构生成模型及网络结构脆弱性评估方法分析了网络扩增中结点度及接入策略对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建立了仅由新增结点度m和已有结点度的幂r决定的网络拓扑结构解析模型。提出了给定m和r下度分布的期望值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网络遭受攻击时结点的失效与网络连通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网络结构脆弱度指标fc。使用解析方法,深入分析了网络规模不断增大时网络结构脆弱性的渐进性质。对由CSCF组成的IMS核心网络在既定安全目标下参数的选择策略进行了分析。
二、基于EFI上的USIM设备驱动程序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EFI上的USIM设备驱动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勘探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资源勘探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资源勘探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资源勘探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资源勘探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总体方案 |
2.1 资源勘探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思路 |
2.2 资源勘探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架构及技术方案 |
2.2.1 资源勘探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架构 |
2.2.2 资源勘探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方案论证 |
2.3 本章小结 |
3 资源勘探无线数据传输中继器设计 |
3.1 中继器的设计思路及方案设计 |
3.1.1 中继器设计思路 |
3.1.2 中继器设计方案 |
3.2 中继器的硬件设计 |
3.2.1 中继器具体硬件构成 |
3.2.2 MCU控制单元的设计 |
3.2.3 Wi-Fi通讯单元设计 |
3.2.4 4G通讯单元设计 |
3.2.5 LTE和2.4GHz Wi-Fi共存分析 |
3.3 中继器软件设计 |
3.3.1 软件总体构思 |
3.3.2 Linux内核以及驱动移植 |
3.3.3 中继器通讯软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数据传输测试与分析 |
4.1 测试方案及测试环境搭建 |
4.2 数据传输可靠性测试 |
4.3 系统最大吞吐量测试 |
4.4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一种多模式多通道无线车地通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地通信研究现状 |
1.2.2 多模式网络切换算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车地通信中的无线信道选择方法 |
2.1 车地无线网络信道质量评估 |
2.1.1 无线传输性能参数 |
2.1.2 信号强度 |
2.1.3 网络信道质量评价方法 |
2.2 多模式多通道管理 |
2.2.1 网络性能参数的获取及其处理 |
2.2.2 主客观确定综合权重 |
2.2.3 选择最优网络信道 |
2.2.4 实施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3 多模式网络切换算法 |
3.1 网络切换 |
3.1.1 网络切换介绍 |
3.1.2 垂直切换的分类 |
3.1.3 垂直切换步骤 |
3.2 多模式多通道网络切换算法 |
3.2.1 无线传输过程中数据完整性分析 |
3.2.2 优先网络切换判决调度法 |
3.2.3 切换执行IP地址再封装算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多模多通道车地通信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
4.1 车地通信系统组成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4.2.1 硬件系统组成 |
4.2.2 4G通信模块介绍 |
4.2.3 通信模块的操作-AT命令 |
4.3 通信系统软件设计 |
4.3.1 底层设备驱动软件 |
4.3.2 系统软件设计 |
4.4 多通道选择与切换实验 |
4.4.1 多通道选择 |
4.4.2 通道切换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车路协同系统中通信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功能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CVIS中的通信技术 |
2.1 CVIS关键技术分析 |
2.1.1 智能感知技术 |
2.1.2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2.1.3 车路协同通信技术 |
2.2 无线通信技术 |
2.2.1 3G |
2.2.2 WIFI |
2.2.3 DSRC |
2.3 车载自组网 |
2.3.1 网络结构 |
2.3.2 VANET的主要特点 |
2.3.3 VANET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车路协同系统通信平台的设计 |
3.1 概述 |
3.2 通信平台硬件设计 |
3.2.1 硬件结构设计 |
3.2.2 多模式通信的实现及各个模块选型及性能介绍 |
3.2.3 GPS数据接收 |
3.2.4 主处理器 |
3.2.5 系统组装 |
3.3 通信平台软件设计 |
3.3.1 软件功能简介 |
3.3.2 软件系统设计概述 |
3.4 本章小结 |
4 通信单元软件设计 |
4.1 底层设备驱动软件 |
4.1.1 Ubuntu11.10操作系统简介 |
4.1.2 无线通信模块底层驱动的安装及调试 |
4.2 RSU的无线局域网的实现 |
4.2.1 创建无线网络并组建局域网 |
4.2.2 组建局域网 |
4.3 通信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1 数据管理模块 |
4.3.2 网络管理模块 |
4.3.3 车辆管理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5 通信管理系统的测试 |
5.1 测试环境和测试目标 |
5.2 通信模块测试 |
5.2.1 DSRC通信测试 |
5.2.2 3G通信测试 |
5.2.3 WIFI通信测试 |
5.3 系统模块测试 |
5.3.1 数据管理模块测试 |
5.3.2 网络信息管理测试 |
5.3.3 车辆信息管理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Specman的USIM核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完全自动化验证系统 |
第二章 SPECMAN EVC |
2.1 综述 |
2.2 特征 |
2.3 主要概念 |
2.3.1 数据库 |
2.3.2 API和sequence |
2.3.3 工作拓扑 |
2.3.4 总线协议限制 |
2.4 EVC操作 |
2.4.1 eVC总线 |
2.4.2 eVC配置 |
2.4.3 eVC计分板 |
2.5 EVC结构和操作 |
2.5.1 拓扑数据库 |
2.5.2 工作拓扑 |
2.5.3 计分板 |
第三章 USIM IP核分析 |
3.1 USIM模块框图 |
3.2 时钟控制 |
3.3 USIM激活与关闭 |
3.3.1 SIM卡和电池检测功能 |
3.3.2 初始化序列 |
3.3.3 断电序列 |
3.4 字符模式(CHARACTER MODE) |
3.4.1 字符的接收 |
3.4.2 字符的发送 |
3.5 T0模式 |
3.5.1 读操作 |
3.5.2 写操作 |
3.5.3 TX中止 |
3.6 T1模式 |
3.6.1 字符格式 |
3.6.2 数据帧结构 |
3.6.3 中断操作 |
3.6.4 自动接收 |
3.6.5 T1状态机 |
3.7 字符间距和超时检测 |
3.7.1 字符间距(spacing) |
3.7.2 超时检测机制 |
3.8 中断和DMA |
第四章 USIM测试平台设计 |
4.1 测试平台架构 |
4.2 VHDL顶层 |
4.3 AHBEVC |
4.3.1 AHB接口的验证 |
4.3.2 搭建AHB接口验证环境 |
4.3.3 AHB接口仿真与验证 |
4.4 UICCEVC |
4.4.1 UICC验证策略的制定 |
4.4.2 搭建UICC接口验证环境 |
4.4.3 UICC模型 |
4.4.4 终端模型 |
4.5 检查模型 |
4.5.1 数据检查 |
4.5.2 临时检查 |
4.6 寄存器检测 |
4.6.1 寄存器检测机制的建立 |
4.6.2 寄存器检测的验证 |
4.7 测试实例(Test Case) |
第五章 USIM验证结果分析 |
5.1 回归测试 |
5.2 代码覆盖结果 |
5.3 功能覆盖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多缸柴油机主—从ECU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发动机控制技术发展 |
1.2.2 车载网络发展 |
1.2.3 分布式控制系统发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车载网络的多缸柴油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 |
2.1 基于车载网络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 |
2.2 柴油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系统硬件 |
2.2.2 系统软件 |
2.3 柴油发动机电控单元结构 |
2.3.1 数据采集模块 |
2.3.2 电控单元 |
2.3.3 电控系统执行器 |
2.4 ECU硬件电路 |
2.4.1 ECU开发平台 |
2.4.2 ECU核心处理器 |
2.5 系统抗干扰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主-从ECU控制策略与软件研究 |
3.1 电控单元程序设计 |
3.1.1 ECU位置确认 |
3.1.2 主-从ECU时间同步 |
3.1.3 软件程序设计 |
3.1.4 分布式发动机的通信协议 |
3.1.5 出错处理 |
3.2 动力总成电控单元主要控制策略 |
3.2.1 燃油喷射系统控制 |
3.2.2 曲轴转速计算 |
3.2.3 转速控制 |
3.2.4 最大油量限制 |
3.2.5 供油触发参数计算 |
3.2.6 诊断优先级设置 |
3.2.7 恒功率控制 |
3.2.8 排放控制 |
3.3 电控单元主要工况控制 |
3.3.1 工况判别 |
3.3.2 停止工况处理 |
3.3.3 起动工况处理 |
3.3.4 PID工况处理 |
3.3.5 超速工况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分布式主-从ECU发动机控制系统实验 |
4.1 分项测试 |
4.1.1 VGT和EGR控制测试 |
4.2 台架实验 |
4.2.1 实验装置及测量系统介绍 |
4.2.2 测试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FlexRay的分布控制系统研究 |
5.1 FlexRay总线介绍 |
5.1.1 总线特点和拓扑结构 |
5.1.2 总线协议结构和通信周期 |
5.1.3 时钟同步机制和运行状态 |
5.2 基于FlexRay的分布式发动机控制系统 |
5.2.1 基于FlexRay系统结构 |
5.2.2 基于FlexRay通信的同步机制 |
5.3 FlexRay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5.3.1 FlexRay节点组成 |
5.3.2 FlexRay节点电路设计 |
5.4 FlexRay通信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FlexRay分布式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
6.1 FlexRay节点之间通信测试 |
6.2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7)IA-64平台可扩展固件接口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EFI组成结构 |
2 IA-64平台EFI实现 |
2.1 EFI的加载运行 |
2.2 平台分支 |
2.3 PCI设备驱动程序 |
2.4 ISA Acpi驱动程序 |
2.5 板级设备相关操作 |
2.6 相关硬件设备驱动程序 |
2.7 驱动程序加载 |
2.8 平台应用 |
3 EFI的调试 |
3.1 EFI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调试 |
3.2 EFI本身的调试 |
4 结束语 |
(8)基于指纹加密的EFI BIOS关键技术研究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EFI 简介 |
1.1.2 指纹加密认证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EFI BIOS 体系结构概述 |
2.1 BIOS 与EFI 之比较 |
2.1.1 传统BIOS 方案的局限性 |
2.1.2 PC 新中枢——EFI 的优点及易用性 |
2.2 EFI 的启动运行机制 |
2.3 EFI 基本构架及驱动模型 |
2.3.1 EFI 驱动基本构架 |
2.3.2 EFI 驱动模型及设备驱动 |
2.3.3 EFI 总线驱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指纹加密的EFI BIOS 系统整体构架 |
3.1 硬件和软件平台的选择 |
3.2 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
3.2.1 EFI BIOS 中指纹认证模块功能说明 |
3.2.2 Windows 下指纹管理程序功能说明 |
3.3 系统设计方案 |
3.3.1 EFI 协议的选择及使用 |
3.3.2 EFI 服务的使用及实现方法 |
3.3.3 EFI_FINGER_PRINT_SERIAL_PROTOCOL 协议的实现 |
3.3.4 EFI_HARDDISC_MANAGER_PROTOCOL 协议的实现 |
3.3.5 EFI USB 设备驱动的实现 |
3.3.6 EFI 下通用驱动的编写具体步骤 |
3.4 系统组织结构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FI BIOS 指纹加密系统驱动程序设计及实现 |
4.1 EFI 应用程序工具包综述 |
4.2 EFI 开发环境的建立及EDK 配置 |
4.3 EFI 串口驱动部分程序设计分析 |
4.3.1 串口及串口通讯协议简介 |
4.3.2 设计原则 |
4.3.3 串口驱动程序设计方案 |
4.3.4 串口代码实现 |
4.4 EFI 文件管理部分程序设计分析 |
4.4.1 文件管理系统程序设计方案 |
4.4.2 文件管理系统代码实现 |
4.5 EFI 指纹算法软件驱动部分代码实现 |
4.6 EFI 指纹算法部分程序设计实现 |
4.6.1 EFI 下编程难点 |
4.6.2 EFI 下算法中几个关键技术 |
4.6.3 EFI 下INT64 类型数据乘法函数的实现 |
4.6.4 EFI 下基本数学函数的编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FI BIOS 指纹识别的原理及实现 |
5.1 指纹识别算法的基本原理 |
5.2 EFI 平台指纹识别系统算法流程 |
5.2.1 指纹图像采集及质量评估 |
5.2.2 指纹图像方向图生成及奇异点提取 |
5.2.3 指纹奇异点匹配 |
5.2.4 指纹图像增强及细化处理 |
5.2.5 指纹图像的细节点匹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论文今后改进方向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 谢 |
(9)基于UEFI的信任链设计及TPM驱动程序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UEFI BIOS 技术 |
2.2 可信计算平台 |
2.3 BITLOCKER 驱动器 |
2.4 本章小结 |
3 可信链的设计 |
3.1 确立可信根 |
3.2 基于UEFI 的可信链设计 |
3.3 平台完整性度量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TPM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
4.1 I/O 端口通信 |
4.2 内存访问方式通信 |
4.3 底层软件 |
4.4 本章小结 |
5 设备驱动程序和BitLocker 的验证 |
5.1 设备驱动程序的验证 |
5.2 BITLOCKER 驱动器功能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一种新型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在IMS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工作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网络脆弱性的研究综述 |
2.1 脆弱性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
2.2 脆弱性研究问题域划分 |
2.3 网络脆弱性研究的现状 |
2.3.1 脆弱性工作机理分析 |
2.3.2 脆弱性评估方法设计 |
2.3.3 脆弱性削减方案制定 |
2.4 局限性及发展方向 |
2.5 IMS安全概述 |
2.5.1 IMS简介 |
2.5.2 IMS安全体系 |
2.5.3 IMS面临的安全风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安全脆弱性机理分析 |
3.1 网络服务运行规则 |
3.2 脆弱性形式化定义 |
3.3 脆弱性关系模型 |
3.3.1 脆弱性与安全失败关系模型 |
3.3.2 脆弱性分析阶段关系模型 |
3.3.3 脆弱性与保护对象状态变迁关系模型 |
3.3.4 脆弱性因果交替关系模型 |
3.3.5 脆弱性损伤与抗损伤关系模型 |
3.4 IMS中的应用 |
3.5 相关工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服务单点脆弱性评估方法 |
4.1 单点脆弱性指标评价方法 |
4.1.1 基本指标评价方法 |
4.1.2 复合指标评价方法 |
4.2 单点脆弱性基本指标设计方法 |
4.2.1 生成方法 |
4.2.2 基本指标 |
4.3 单点脆弱性复合指标设计方法 |
4.3.1 生成方法 |
4.3.2 复合指标 |
4.4 IMS中的应用 |
4.5 相关工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服务关联脆弱性评估方法 |
5.1 网络服务脆弱性评估 |
5.1.1 单点脆弱性利用难度 |
5.1.2 网络安全损失状态可达度 |
5.1.3 网络服务脆弱度计算 |
5.2 成本最小化削减方法 |
5.2.1 关键脆弱性 |
5.2.2 脆弱性削减成本 |
5.2.3 削减策略生成算法 |
5.3 IMS中的应用 |
5.4 相关工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结构脆弱性评估方法 |
6.1 网络结构研究概述 |
6.2 网络生成过程模型 |
6.3 网络结构脆弱性评估指标 |
6.4 网络结构脆弱性分析 |
6.5 IMS中的应用 |
6.6 相关工作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基于EFI上的USIM设备驱动程序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勘探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研究[D]. 姚晨.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2]一种多模式多通道无线车地通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李淑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3]车路协同系统中通信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功能仿真[D]. 杜晓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13(S2)
- [4]基于Specman的USIM核验证[D]. 张创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5]多缸柴油机主—从ECU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D]. 宋雪桦. 江苏大学, 2011(06)
- [6]可扩展固件接口的网络设备驱动[J]. 董丽丽,张富凯,廖福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1(05)
- [7]IA-64平台可扩展固件接口设计与开发[J]. 冯华,迟万庆,刘勇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01)
- [8]基于指纹加密的EFI BIOS关键技术研究及设计[D]. 史杰. 天津大学, 2010(03)
- [9]基于UEFI的信任链设计及TPM驱动程序实现[D]. 刘东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10]一种新型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在IMS中应用的研究[D]. 王玉龙.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