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谨防“赝品”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李侨明,蓝宇蕴[1](2020)在《台湾社区营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及其教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地方政府推行社区营造模式(简称"社造")难以持续的教训通常被归因为环境差异或本土化运作偏差。本研究通过"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分析台湾省的社造政策实践过程,发现台湾地区社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是大陆社造困境的前置根源。社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过程表现为:台湾当局"主动嫁接"联合国社区发展计划,置换社造的公共精神,由上而下主导实践过程;民间"创造性回应",在公民权利、文化与环境等多方面自下而上地争取社会空间,公共精神得以浮现;台湾当局则通过密集制度化由上而下统合民间社造力量,并进一步通过"辅导型治理",通过人才培育、资金分配等方式进一步精细吸纳、调控,导致社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而大陆"选择性复制"的社造本土化策略,使得公共精神空心化随之"迁移"而来。这种公共精神的先天不足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项目化运作,共同造就了社造难以持续的困局。
商栋梁[2](2018)在《科技方法在青铜器真伪鉴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文物作伪严重的侵害了广大收藏者的利益,影响了正常的文物研究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还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这种局面,必须依靠科学有效的文物鉴定工作来扭转,但是,作为目前鉴定工作主要方式的传统鉴定方法体系,面对足可乱真的文物赝品和不断升级的造假手段,日益力不从心。如何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文物鉴定能力,适应市场和研究领域的需求,成为鉴定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可用于文物鉴定的科技方法,同时以青铜器为主体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科技方法在青铜器真伪鉴定中的有效性,最终在总结传统和科技两种方法体系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对青铜器真伪鉴定的合理实施流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陈广华[3](2018)在《李济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李济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考古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考古人类学宗师”。他所领导的殷墟发掘和城子崖遗址发掘,开辟了以科学方法进行田野考古的新路。李济领导的安阳殷墟遗址发掘,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殷墟发现的大量甲骨及相关器物资料,部分证实了传统文献的可靠性,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证明了商朝的存在,为中国古史重建做出重大贡献。除领导发掘工作本身外,李济还对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存组织开展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出版了卷帙浩大的的学术成果。研究视野方面,他从“人类史”的观念出发,以全人类视角来观察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种世界眼光形成其新史料观,即“平等的眼光”。他将考古学放在重建文化的架构上,将一切考古材料当作人类文化发展记录的一部分;他坚持跨学科交叉的学术视野,利用包括古环境、考古、历史等多个学科的资料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他的古史研究跨出中国版图,了解人类不同文化的内涵与关联。课题关怀方面,李济是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民族与文化的先驱,其一生最关切的学术情怀就是探寻中国民族与文化的起源。这一问题既牵涉到历史学与考古学,还有人类学与民族学。他一生治学以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为宗旨,每有创获皆来自田野实践及科学探讨;论着深入浅出,琅琅上口,重科学实证,拒斥无根据的推测及臆断;主编学术报告集及多种集刊,皆为研究中国考古学者的必读刊物;提高中国考古学工作水平及其世界地位,增进国人及世人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研究方法方面,他既能开拓学术新领域,又能指明学术方向与方法。其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地层学与类型学相结合的典范,将中国古器物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更科学的道路上。其人类学研究坚持心理学、双语互证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以人类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最终通向古史重建之路;善用体质人类学知识,证明中国人种的多元。其史学研究坚持走一条独特的“新史学之路”,藉由田野考古向远古推本寻源,讲述一连串历史情境,将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纳入史学范畴,利用出土文物印证历史,解决各种古史问题,促使古史研究实现革命性转化。人才培养方面,李济在培养考古、博物馆人才方面也作出突出贡献。仅在他所领导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就培养出吴金鼎、高去寻、夏鼐等一批为我国考古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学家。近几十年海峡两岸的考古事业,均留下了李济的考古学思想印迹。晚年的李济,还亲自培养出了如张光直、李亦园、许倬云等享有国际声誉的考古和历史学者。科学情怀方面,李济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人生观入手,深入探究“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在近代中国发展”这一李约瑟难题。他极力宣扬科学,一生致力于“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在学术研究中,他谨守科学原则,在操守上保持学者本色,做学问的目的只是追求知识本身。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学科,探索科学精神,不囿成见,一心追求真理,逐渐形成了理性思维与现代学术视野。治学特色方面,李济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又受到西方科学知识的洗礼。因此,其治学态度不仅兼收并包,还具有严谨、创新、客观等特点,较好地兼顾了客观实证与历史想象、术业专攻与科际整合、研究专精与视野广博。李济重视精确记录,不但要将田野工作提高到实验室工作的标准,而且站在人类学角度开辟史学新途径。他坚持人类学知识与考古研究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想象和假设,将崇真求实精神和客观实证方法贯彻到考古发掘中去,使考古发掘获得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李济在考古学上的国际影响,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做学问为唯一目标的优良作风,都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学术遗产。在传统旧学和西方新学的双重影响下,先生和他领导的殷墟团队以现代考古学方法从事田野发掘,坚持详细记载考古资料,要求合乎欧美最高学术规范撰写研究报告,开创了中国考古学的“现代派”。
袁慧敏[4](2018)在《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与管理策略》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市场跨界艺术品投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艺术品投资风险引发关注。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艺术品投资越来越多地呈现出金融化、证券化的特点,对艺术品投资风险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书画艺术品是艺术品投资品类中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以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书画艺术品的投资收益,分类分析书画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从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市场机制建设、艺术品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彭淑维[5](2018)在《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作为国内市场最大消费者的政府,其采购行为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采购可以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使采购的成本大大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能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政府采购又是在权力的保障下进行的,在采购过程中涉及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给寻租活动提供了温床。寻租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活动,其本身创造不了价值,而是通过对财富的再分配将资金从劳动者手中转移到非劳动者手中,是经济上的一种负和博弈。寻租行为无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体制转轨的国家,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近年来,采购中的寻租活动愈演愈烈,各种“天价采购”事件时有发生。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对现有的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使公平竞争的机制流于形式,各种次品赝品充斥着市场,严重损害了全体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管,寻租行为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毒瘤。因此,对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进行治理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界定了政府采购的特点、原则、方式和功能等相关概念,阐述了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合同制治理理论,为下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以“盗版字典”采购事件为例阐述了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进一步分析了采购过程中的寻租行为以及主体间关系的寻租行为;接着探析了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政府采购中的成功做法,继而提出应该从重视预算管理,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完善招投标制度、进行政府采购的专业化管理以及加快电子化采购进程等几个方面来防范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
唐君[6](2017)在《论当代女性诗歌中性别操演的三种类型 ——以舒婷、翟永明、王小妮为例》文中认为1980年初,随着中国新诗的复兴,女性诗歌开始崭露头角。在女性诗歌当中,舒婷、翟永明、王小妮三位女性诗人的诗歌突出地呈现出了三种姿态。具体而微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氛围,以及知识储备决定了三者的区别所在。本文将联系时代语境以及诗人个体生活背景,以比较阅读、文本细读等方式,从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角度,分析归纳三位女性诗人在女性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诗学特征及其诗学意义,以期充实女性诗歌的研究。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的主要内容是界定女性诗歌的概念,梳理女性诗歌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动机和切入点,并进一步简要梳理本文研究的三个对象的研究现状,从中开拓出本文的研究空间,最后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是对舒婷的诗歌研究,主要通过对舒婷大部分爱情诗歌当中的潜在矛盾进行论述,以及对《致橡树》的经典性意义进行解构,论证舒婷诗歌中对传统女性角色的潜在操演,阐明舒婷必然退隐诗坛和回归家庭的原因。第二章是对翟永明的诗歌研究,主要通过对翟永明的《女人》、《死亡的图案》、《十四首素歌——致母亲》这几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诗歌进行研究,阐明翟永明诗歌在当代女性角色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诗学特征,以及阐述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原因。第三章是对王小妮的诗歌研究,以诗人20世纪90年代“居家写作”这一行为为切入点,探讨其诗歌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变异,以及对王小妮选择居家写作的原因进行历史归溯。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本文论述的三位女性诗人的诗歌所呈现出来的三种姿态及意义进行最后的总结,并进一步对女性诗歌的研究与创作寄以期望。
黄书亭[7](2016)在《“互联网+电视文艺”:新常态下的新路径》文中指出电视文艺是助力事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驱动器,兼具新闻属性、导向作用和价值功能。优秀电视文艺作品能传承中华文脉,引领社会时尚,向观众奉献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培育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站在新时代的地平线上,面对"互联网+电视文艺"的挑战命题,电视工作者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顺应网络强国战略,坚持正确导向,传承优秀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和锤炼经得起检验的评价标准,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原创力,打造品牌节目弘扬主旋律,推动网络文艺健康发展,汇聚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
葛潇纯[8](2016)在《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而在此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同样得到了提高,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人民的购买能力,使得购买能力逐渐增强,因而,中国的消费者也逐渐步入奢侈品的消费市场当中,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但是,在奢侈品市场当中,有超过一半比重的奢侈品消费份额都来源于境外奢侈品消费。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问题,本论文就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具体的解决对策予以详细地研究与阐述,通过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理论和实际,归纳和总结了参考文献。通过进行市场调查详细的分析了奢侈品消费在我国的现状,以及从理论上分析了造成奢侈消费外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影响消费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人民币升值、收入水平、关税、储蓄等多方面去分析研究奢侈品外流的原因和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收入水平和储蓄都对奢侈品境外消费有促进作用,人民币升值虽然也对奢侈品境外消费有影响但是并不是主要因素,同时中国的高关税对于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很大。论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关税政策、品牌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期缓解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提升国内需求、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邱玥[9](2013)在《艺术品鉴定谁说了算》文中提出核心提示 艺术品伪作充斥背后是鉴定之乱,助推了市场真假难辨。 艺术品鉴定难题期待权威机构,目前国家没有鉴定资质的法律规定。 艺术品鉴定与艺术品定价需严格区分,市场谨防道德风险。 艺术品“山寨鉴定”乱象丛生 “很多老百姓都挺信任一些大型拍
吕鐄[10](2013)在《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提出现代的特征是世界被作为图像来加以理解和把握,到90年代全球范围内视觉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消费时代和数字化技术的视觉生产在完善影像质量的同时宣示视觉文化转向的实际发生,视觉性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艺术生产的支配力量,人类的视觉审美体验因此发生物性化的改变。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物性化体验在视觉审美中的显现及其美学意义。体验的物性,其词义来源和涵义主要具有超符号的感性质料集合、以机械复制为特征的技术性和物化的关系等三层含义。从艺术实践的角度看,材料的物性开启是当代艺术的内在规定性。从社会关系的变动看,影像的机械复制性使符号“自然化”和社会关系化为物化关系的表征。视觉消费中的符号生产具有明显的体验性质。从文化创造的角度看,物性化体验产生于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优势条件下艺术或文化的越界动机的内在驱动。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物化学说、媒介研究和主体性哲学等三个论域切入,以视觉媒介从摄影、电影、电视到新媒体的变化为线索,考察审美体验变化的形态与特征,探究其社会学价值,意图发现视觉文化转向所带来的文化性质转变和美学观念重构。在方法上,本文主要着眼于物性体验视觉成因的辩证分析,探寻视觉体验变化的美学脉络和影响因素,并由艺术理论和社会理论中的现实问题出发尝试深入观察媒介和交往物化对视觉体验的影响。物性化体验是指向后现代状况的一种现代经验类型。其性状与后现代主义对美学的反思有着显着的关联性。第一章“视觉范式中的物性化体验”主要讨论现代体验的物化历程和生成条件。西美尔从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的非同步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现代性体验的历史性根源在于成熟的货币经济的发展,其心性质态的集中地是都市。都市个体的现代性体验和人格特征可以从顺应和反弹/逃逸两方面的关系来揭示。吉登斯从其“结构化理论”出发认为,以理性价值为核心的现代性造成了情感的边缘化。随着“交往理性”向情感生活领域的渗透催生出“情感民主”的命题。而促成情感民主化的条件是全球化、现代日常生活和后传统社会的出现。后情感主义不再追求本真、审美、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热衷于成批生产虚拟性、机械性、操纵性的情感。在现代性确立的过程中,物的象征意义被功能作用所代替。与物的功能化并行出现的是人功能化为机器的附属对象。在艺术与日常生活日益同质化的视觉关系时代,审美体验越来越物化为一种美学的政治。现代性心性气质只有依托不懈追求“未来”的现代时间才能确立。匆忙的视觉行为构成现代生活的常态,而越是耽溺于匆忙,越是易于失去正常感知从而发生体验变异。不断骛奇热望又不断灰心厌倦的症状交替往复地折磨着现代人。现代体验的物性化依托于现代媒介传播/交往的物化。以信息的快速消耗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表现媒介强调健忘的特质。以媒体为中介的交往的物化使交往主体的主体性发生变化:人的身体成为媒介的延伸。消费社会创造出过剩的图像,消费的物质性和物象化加速了体验的物性化。物性消费体验的基本性状包括:炫耀性与偶像化、景观化与欲望化、伪个性化的新部落主义。从作为文化主因的传播媒介转变来看,电态媒介的主导性使后现代的“后”具有物质的含义,而在“第二媒介时代”,现代主体被信息方式置换成一个多重的、撒播的和去中心化的主体。在从现代到后现代视觉范式转变中,影像审美及其视觉关系呈现出几种显着的变化:从表征影像到自指拟像;从形式的意味到超形式的过程化;从惊颤效果到耽溺体验;从为图所困到逐图而居。第二章“从灵光消逝到时尚肖像”讨论的是摄影真实感的形成和主体性的变化以及时尚肖像的社会审美价值。以摹仿为初始目的的视觉复制技术不仅导致“灵光”的消逝而且使摄影的普及具有扩展视觉性和民主政治的社会作用。就摄影与现实的关系而言,摄影所引发的体验是一种关于现代性的时空体验,是不同于绘画的一种瞬时的视觉快感。物态化照片的真实性虽然源于实证意义的证据性,但其本质是物像的表象化;照相机对光学无意识性的揭示从根本上颠覆了视觉所定的等级制度,具有社会空间转换和主体观念更新的革命性意义。摄影影像强化了现代物质生活体验的速度感和时尚化。封面偶像实现了摄影的形象时尚性;老照片提供了一种不寻常的历史复现方式;时装广告和风光照则使生活装饰化和使自然视觉化。现代巨量高速空间的创作意味着摄影主体视觉观念和方法的双重革新。第三章“从完整电影到奇观电影”讨论的是电影的经验还原机制和半梦恋物的主体精神特征以及奇观电影的奇观性。“完整电影”神话的延续受益于电影对现实经验的还原与控制,由电影的技术结构所释放的官能的惊颤效果与现代艺术触觉特质的转变具有一致性。电脑数字化视频技术的成熟给电影特技美学带来的主要变化在于对影像逼真性的超越。按照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观点,电影体验只是一种白日梦,观众的电影赏鉴以一种类似窥淫的视觉恋物主义为基础,建构的是一个离心化的主体。文化工业的主体批判观点认为现代主体性是文化工业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命定产物,消费者的想象力为大众媒体所控制。而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认为,大众有可能用自己的方式给“统治话语”解码,亚文化通过风格发起对主文化和霸权的挑战或抵抗。奇观电影的崛起和流行表明:奇观比叙事更合于消费社会对视觉产品的体验要求,也说明电影文本从时间深度模式向空间平面模式的转变。数字影像和虚拟空间在奇观电影中的广泛应用正在使传统影像转变成为拟像。第四章“从家庭经验到拟态狂欢”讨论的是电视的“家用”性和“电视迷”的主体性以及电视文化的娱乐本性。电视文本的“生产者式”特征让观众将自我深嵌于电视的媒介机制和制作过程中,参与节目意义的生成。而其家用媒介的性质却促使个体注意力和群体经验这两个层面都处于分散状态。电视使家庭日常活动的时间规律化,并和家庭建立起深刻的情感联系。在一般的意义上,现代人都是广义的“电视迷”。体验性的电视参与显现为一种在观众和电视文本之间谋求共识的协商过程。电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时代的电视化图景是一种拟态狂欢。从技术与审美的关系角度考察,电视传播的技术特征正在把电视文化降格为一种肤浅庸俗、彻头彻尾的娱乐,感官愉悦的娱乐成为电视话语的超意识形态。第五章“从视觉超限到游牧风格”讨论的是新媒体艺术的动漫化美学和光滑空间的游牧主体性以及数字网络时代的视觉再生产。新媒体艺术提供超限的视觉体验,借助数字技术构造虚拟的现实,形成以突出主体快感为特性的动漫化的美学。赛博空间主要是一种光滑空间,充盈其中的是自由流变的游牧美学旨趣。块茎化的模式和连接使得主体在赛博空间中自我构建为一个机能化的主体。主体认知能力和想象力的退化显示出网络空间的虚拟生存与主体真实实践的试演关系。而在解构性的视觉再生产过程中,以隐私和形象消费为特征的大规模集体偷窥和网络PS恶搞等“假性失序”所凸现的是主体边界及其道德观念的变动,社会麦当劳化向迪斯尼化的位移则在视觉祛魅与复魅的意义上提出由固化的情感形成机制向自我虚拟机制转变的新问题。第六章“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美学重构”试图从视觉文化和影像发展的关系角度来理清影像及其依存媒介的变革发展逻辑,透视图像时代审美现代性框架内艺术的物性回归之路和视觉范式/体验的生成及转变的可能走向。现代视觉体验经历了从为物所迷到逐物而居的变化。现代大众在一个高度复杂而精密的社会机构网络间穿梭时形成“游牧式主体”和集体性的对抗主体。在鲍曼的流动现代性之前,本雅明早已将视觉体验与游荡者和大都市连接起来。杰姆逊则从符号内部结构的变化解释资本主义发展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是物化力量持续增强所引发的两次社会文化逆转。视觉主体在消费文化中的“迷”化状态实质是一种主客体互动的非本质论结构,具有重塑与颠覆的双向潜能,显现出形态特征明显的权力/欲望的图像关系。从美学的现代变革来看,日常生活由被摹仿的对象转化成摹仿的主体,而影像则成为日常生活拟仿的范本,形成仿真的世界或后现代文化。但就现实情形而言,艺术并未终结。现代的审美主义在抗争现代社会的同时成为现代焦虑与不安立场的表征。在步入后现代状况的进程中,审美活动与解放功能的背离,审美之物从审美关系的逸出,审美与影像现实的密合等都越来越无法从精英立场的诸美学体系中找到可靠的解释,而影像或拟像具有对物性重新发现,再次揭发的美学价值。美学反思或重建的起点应该是已经被改变的并不纯粹的审美体验。这种混杂的不纯粹性早已使视觉审美具备物性化的体验特征,也预备下了美学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谨防“赝品”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谨防“赝品”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社区营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及其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思路 |
三、政策实践与台湾社区营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 |
(一)置换公共精神 |
(二)公共精神浮现 |
(三)公共精神衰退 |
(四)公共精神边缘化 |
四、大陆移植台湾社造应汲取的教训 |
五、结论与讨论 |
(2)科技方法在青铜器真伪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物与鉴定 |
2.1 文物与复制 |
2.2 文物鉴定的内容与现状 |
2.2.1 文物鉴定的内容 |
2.2.2 文物鉴定的现状 |
2.3 文物鉴定相关的科技方法 |
2.3.1 文物宏观影像分析 |
2.3.2 文物微观观察 |
2.3.3 文物元素组成分析 |
2.3.4 文物结构分析 |
2.3.5 文物科技断代 |
2.3.6 小结 |
第三章 科技方法视野下的青铜器鉴定 |
3.1 青铜器鉴定的历史与现状 |
3.2 判定青铜器真伪时衡量的器物属性 |
3.3 科技方法鉴定青铜器真伪的有效性 |
3.3.1 青铜器科技测年 |
3.3.2 青铜器表层形态观察 |
3.3.3 青铜器内部结构观测 |
3.3.4 青铜器合金成分科技分析 |
3.3.5 青铜器锈蚀及附着物科技分析 |
3.3.6 青铜器矿料来源科技分析 |
3.3.7 青铜器金相分析 |
3.3.8 小结 |
3.4 作伪者的青铜器作伪思路 |
3.4.1 整体作伪 |
3.4.2 局部作伪 |
3.4.3 拼凑作伪 |
3.4.4 减料改造 |
3.4.5 局部用真 |
3.4.6 小结 |
第四章 科技方法在青铜器分析和鉴定中的应用案例 |
4.1 青铜器科技方法分析案例 |
4.1.1 青铜器科技考古学研究中的科技方法应用 |
4.1.2 青铜器制作技术研究中的科技方法应用 |
4.1.3 青铜器腐蚀概况研究中的科技方法应用 |
4.1.4 小结 |
4.2 青铜器科技方法真伪鉴定案例 |
4.2.1 涉案文物鉴定案例 |
4.2.2 科技方法鉴定有效性验证案例 |
4.2.3 小结 |
4.3 国内机构科技方法应用特点 |
第五章 青铜器真伪鉴定实施 |
5.1 青铜器真伪鉴定原则与实施流程 |
5.1.1 青铜器真伪鉴定需要注意的原则 |
5.1.2 青铜器真伪鉴定实施流程 |
5.2 鉴定中的注意事项 |
5.2.1 鉴定中的器物保护 |
5.2.2 鉴定者的自我防护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李济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李济生平与治学背景 |
第一节 李济生平概述 |
第二节 李济的治学背景 |
第三节 李济的早年学业与志向 |
一、早年国内学业 |
二、留学美国 |
第二章 “挖掘出中国的历史”:李济的考古生涯 |
第一节 西阴村遗址发掘 |
一、发掘经费与组织 |
二、发掘过程与结果 |
第二节 殷墟与城子崖 |
一、殷墟与城子崖发掘历程 |
二、殷墟发掘成果 |
三、殷墟研究成果 |
第三章 “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李济的考古人类学思想 |
第一节 李济的考古学思想 |
一、考古学术语体系的构建尝试 |
二、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探索 |
三、点线面结合,建设多样化的考古学 |
第二节 李济的人类学思想 |
一、人类学立场与观点 |
二、心理学、双语互证、人类学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 |
三、人类学的研究探索 |
第三节 创建中国现代器物学的基础 |
一、对待器物的科学态度 |
二、进化论影响下的器物分类 |
三、器物纹饰研究 |
第四章 “考古学中的历史感”:李济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正当的历史观 |
第二节 全新的史料观 |
第三节 史学方法 |
第四节 史学境界 |
第五节 中国上古史重建之路 |
一、古史重建的学术背景 |
二、利用考古学重建古史 |
三、中国上古史的基本框架 |
第五章 “让科学在中国生根”:李济的科学情怀 |
第一节 道森氏·晓人案件 |
第二节 李约瑟之间与科学思想的推进 |
一、中国的固有文化里为什么没有发生科学 |
二、如何推进科学思想 |
三、以身作则推进科学 |
第六章 李济的治学特色 |
第一节 李济谈治学 |
一、开阔包容的学术视野 |
二、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 |
第二节 李济治学特色 |
一、历史叙事中的实证与想象 |
二、多学科综合的科际整合 |
三、专精与广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与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概述 |
三、书画艺术品的投资收益分析 |
(一) 艺术品和书画艺术品的价值 |
1. 书画艺术品价值的产生 |
2. 书画艺术品的价值表现 |
(二) 作为资产的书画艺术品投资收益 |
1. 书画艺术品投资收益———财务回报视角 |
2. 书画艺术品投资收益———非财务回报视角 |
四、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分析 |
(一) 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的风险表现与类别概览 |
1. 静态风险 |
2. 动态风险 |
(二) 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分析:受众群体视角 |
1. 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 |
2. 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 |
五、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的管理策略 |
(一) 投资的静态风险控制和必要的风险转移 |
(二) 强化投资动态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
(三) 加强政府各项机制以及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自身机制建设 |
(四) 加强艺术品投资人才培养 |
(5)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和特点 |
二、政府采购的原则和功能 |
三、政府采购的方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寻租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合同制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以“盗版字典”采购事件为例 |
第一节 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案例描述 |
第三节 基于政府采购过程的寻租行为 |
一、招投标环节 |
二、委托采购代理机构环节 |
三、履约验收环节 |
第四节 基于政府采购主体间关系的寻租行为 |
一、采购需求单位与政府采购主管部门的寻租 |
二、政府采购主管部门与政府采购中心的寻租 |
三、政府采购中心与供应商的寻租 |
四、供应商与采购需求单位的寻租 |
五、供应商与结算中心的寻租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二节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
第三节 委托——代理目标不一致 |
第四节 政府采购信息公开透明度不高 |
第五节 政府采购招投标机制不健全 |
第六节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国外防范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政府采购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节 国外防范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具体经验 |
一、美国的经验 |
二、英国的经验 |
三、新加坡的经验 |
第五章 我国防范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
一、协调我国政府采购的立法冲突 |
二、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法制建设 |
第二节 加强和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
一、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
二、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 |
三、完善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绩效考评 |
第三节 建立全方位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
一、加强政府采购的内部监督 |
二、注重政府采购的外部监督 |
第四节 健全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 |
一、完善招投标的方式 |
二、规范供应商管理 |
三、建立科学的专家评审机制 |
第五节 提高政府采购的专业化管理 |
一、建立严格的选拔用人制度 |
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
三、引入职业经理人,并构建长期的合作关系 |
第六节 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的信息公开 |
一、完善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 |
二、搭建统一的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论当代女性诗歌中性别操演的三种类型 ——以舒婷、翟永明、王小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绪论 |
一、“女性诗歌”概念界定 |
二、女性诗歌的研究现状 |
三、舒婷、翟永明、王小妮的女性诗歌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理论视角 |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舒婷:传统女性角色的潜在操演者 |
一、舒婷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
1、小女人形象的内在冲突:“温婉”与“真切”的矛盾 |
2、女权代表作《致橡树》的潜在冲突 |
二、“神女”回归家庭的原因归溯 |
1、青春期写作的影响 |
2、对女性历史性处境的承担与接纳 |
第二章 翟永明:当代女性角色的先锋革命者 |
一、翟永明诗歌的革命性意义:对性别本相的哲性追询 |
1、创造“黑夜”:女性个体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对抗 |
2、揭示“母亲”角色的双重形象:同谋者与受害者 |
二、翟永明诗歌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原因追溯 |
第三章 王小妮:革命性女性角色的潜在操演者 |
一、王小妮诗歌潜在的性别革命意义:个体生活状态的言说 |
1、个体生活状态在诗歌中的具体实现 |
2、“居家写作”生活隐含的局限性 |
二、王小妮诗歌具有性别革命意义的历史追溯 |
1、父母的“遗传性”影响 |
2、1985 年家庭变故的推动作用 |
3、实践边缘诗学立场的必然结果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7)“互联网+电视文艺”:新常态下的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原创力 |
(一) 统筹布局创作生产规划 |
(二) 抓实抓牢生产传播环节 |
(三) 汇聚培育推出优秀人才 |
二、打造品牌节目弘扬主旋律 |
(一) 固化精神支柱 |
(二) 均衡创作类型 |
(三) 做好集成转化 |
三、推动网络文艺健康发展 |
(一) 多出优秀网络文艺作品 |
(二) 促进优秀作品上网传播 |
(三) 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 |
四、汇聚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 |
(一) 建好管牢文艺阵地 |
(二) 加强理论与评论工作 |
(三) 推进国际交流互鉴 |
(8)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 |
1.3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
1.4.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1.5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经济影响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2.2 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 |
2.3 价格弹性理论 |
2.4 消费理论 |
3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现状 |
3.1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产品特征 |
3.1.1 奢侈品的特征 |
3.1.2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消费的特征 |
3.2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地区特征 |
3.3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现状 |
4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理论分析 |
4.1.1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 |
4.1.2 收入水平对我过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 |
4.1.3 价格因素对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 |
4.1.4 市场环境对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 |
4.1.5 产品差异对我国奢侈品外流的影响 |
4.1.6 其他因素对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 |
4.2 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实证分析 |
4.2.1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2 协整的检验 |
4.2.3 实证结果 |
4.2.4 模型的不足 |
5 抑制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对策建议 |
5.1 调节奢侈品的关税,减少国内外奢侈品价格差异 |
5.2 提高国人理性消费意识 |
5.3 谨防制假贩假,提升产品质量 |
5.4 学习奢侈品文化、理解市场需求 |
5.5 加大相关人才的培育 |
5.6 自主创新,发展中国本土奢侈品 |
5.7 合理增加国内奢侈品免税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的缘起 |
研究的思路 |
研究的基本观照 |
第一章 视觉范式中的物性化体验 |
第一节 现代体验的物化之路 |
西美尔: 现代性体验 |
吉登斯: 民主化的亲密情感 |
现代物性的暧昧化 |
现代时间体验 |
第二节 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生成转变条件 |
现代交往的物化 |
视觉消费: 视觉范式的物化 |
“后现代”体验的电子媒介化: 从第一媒介向第二媒介迁移 |
视觉范式转变的物性化特征 |
第二章 从灵光消逝到时尚肖像 |
第一节 迎向灵光消逝的机械复制 |
灵光及其消逝 |
早期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 |
摄影作为艺术与艺术作为摄影 |
第二节 真实感的现代性重建 |
现代性时空体验 |
从物质现实的复原到真实的消失 |
从不可见到可见 |
第三节 时尚肖像 |
时间化妆术: 封面偶像与老照片 |
“自然”的躯体: 时尚广告与风光照 |
巨量高速的现代图景 |
第三章 从完整电影到奇观电影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还原与控制 |
电影蒙太奇与惊颤效果 |
完整电影的神话 |
特技美学与合成 |
第二节 恋物的白日梦 |
白日梦与想象的能指 |
凝视的快感 |
文化工业: 标准化与伪个性化 |
第三节 奇观电影 |
从叙事向奇观的转变 |
奇观电影的极端情境体验 |
惊颤美学的数字化异变 |
第四章 从家庭经验到拟态狂欢 |
第一节 家用媒介的体验变革 |
电视流与片段化 |
家用媒介与群体经验 |
电视体验的变革 |
第二节 电视迷 |
“地球村”梦想 |
被广告和电视剧建构的主体性 |
智力竞赛、电视选秀与主动参与 |
第三节 娱乐的意识形态 |
都市景观与电视文化 |
拟态狂欢的电视图景 |
娱乐的电视意识形态 |
第五章 从视觉超限到游牧风格 |
第一节 数字艺术与新媒体 |
新媒体艺术: 超限视觉体验 |
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 |
动漫化的新美学 |
第二节 光滑空间、块茎和主体想象力 |
游牧美学的光滑空间 |
赛博空间的块茎图式 |
虚拟生存与主体想象力 |
第三节 幻象机器的游牧风格 |
消费社会的集体偷窥 |
视觉生产的假性失序 |
从麦当劳化到迪斯尼化: 全球化祛魅与复魅 |
第六章 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美学重构 |
第一节 现代视觉体验: 从为物所迷到逐物而居 |
大众文化的游牧主体性 |
逐物而居的游动体验 |
文化代码的空间嬉戏: 从现实到超现实 |
消费迷相 |
第二节 美学重构: 走向物性化体验论 |
物恋快感的归宿: 消费逻辑的身体解放与美学泛化 |
超真实与奇观化 |
艺术尚未终结 |
面向物性化体验的美学重构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四、谨防“赝品”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社区营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及其教训[J]. 李侨明,蓝宇蕴. 社会工作, 2020(03)
- [2]科技方法在青铜器真伪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 商栋梁. 西北大学, 2018(02)
- [3]李济学术思想研究[D]. 陈广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4]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与管理策略[J]. 袁慧敏.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5)
- [5]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问题研究[D]. 彭淑维. 南京工业大学, 2018(01)
- [6]论当代女性诗歌中性别操演的三种类型 ——以舒婷、翟永明、王小妮为例[D]. 唐君.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08)
- [7]“互联网+电视文艺”:新常态下的新路径[J]. 黄书亭.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4)
- [8]奢侈品消费外流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 葛潇纯.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艺术品鉴定谁说了算[N]. 邱玥. 光明日报, 2013
- [10]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D]. 吕鐄. 南京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