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花失败案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0)在《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不可再生、潜在的旅游资源。其保护和发展存在多种方式,其中旅游开发是重要和常见的一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传统村落通过旅游开发,一定程度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在其转型过程中,文化的稳定性、延续性是相对的,变迁是常态和永恒的。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鱼木寨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三个阶段。通过三个阶段的开发,鱼木寨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实现较大的发展,文化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旅游开发之前,鱼木寨的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山地村落文化。因与外界往来较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和阻碍,变迁速度十分缓慢。旅游开发后,鱼木寨的村落文化逐渐发生变迁。其中,物质文化的变迁表现最为明显;制度文化的变迁速度最为稳定;精神文化的变迁程度最为强烈。旅游开发前后,鱼木寨村落文化的变迁,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变迁中呈现的可取之处以及暴露的问题,对其他村落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是建立以村寨为主导的开发机制,保持寨民的主体地位;二是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需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旅游业的和谐共生;三是辩证看待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有序指导乡村旅游开发确保文化变迁的良性发展;四是正视旅游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寻找出路;五是正确认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护与发展既相互矛盾又相互支撑,合理有效的规划是村落发展的必要前提。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何有度的开发利用,是政府和村落值得思考的问题。
胡小京[2](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认为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张闪闪[3](2019)在《乌市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科课程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始终难以突破学科知识的藩篱,加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性,管理方面及教师方面等原因导致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本研究希冀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探究,了解学校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及重视程度,并探究学校对该课程的课程规划和落实情况,以及该课程应用于实践中而发挥的应有价值。本研究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通过文献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查找相关网络资源追踪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以乌市B小学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调查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通过问卷法对学校学生发放网络问卷,了解课时安排、活动方式与组织方式、活动评价等课程实施情况。通过访谈法与B小学管理人员面对面地访谈收集学校对课程的组织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等资料作为研究资料,通过与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与态度、教师实施课程的情况。通过观察法,进行学生的表现、教师指导等资料的收集。在调查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学校方面:课时安排缺乏弹性;教师队伍配备与培训不足;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不足。(2)教师方面: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有待提高;教师的指导方式有待提高。(3)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问题探究意识薄弱。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1)学校方面:加强课程管理,有效保障课程实施;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教师方面: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课程意识;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3)学生方面: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合理分配小组,保证全员参与;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吴虹霞[4](2018)在《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小学校二年级为例》文中指出儿童是属于大自然的,只有与自然长在一起的儿童才能感受生命的欢愉和美好,与自然对话,与生命对话,获得内心的纯洁与宁静。本研究探索的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和图画书中的“自然元素”,以语文教材和图画书为基础,开发与实施“自然笔记”课程;另一方面让家长参与进来,既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自然”的图画书,又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到户外,亲近自然,通过观察体验活动感受自然教育的快乐。该微型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课堂教学和亲子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亲近阅读,亲近自然,用图文的方式为大自然写笔记,为学生创意读写提供多样选择。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制定层次分明的课程目标,确定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实施途径,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来保障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性。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陈述本研究的选题依据,阐明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有关“自然笔记”的文献综述,介绍研究目标及内容,交代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第二章论述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基本教育理念,即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语言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意表达等三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部分是本研究的基础。第三、四、五、六章对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学生表现评价进行建构。课程目标主要涉及到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图画书”和“语文教材”为基础的内容选择与开发;课程实施主要从“课堂教学”和“亲子活动”两方面进行探讨;学生表现评价涉及评价目的、原则和方法等。这几部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处。第七章是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对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得出了可能值得借鉴的结论与思考,同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刘文祥[5](2018)在《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文中认为民俗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各种物质文明成果和观念、制度、信仰的统摄。民俗塑造了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行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规范和习惯,更是一种认同和归属,民俗将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联结于一个根本的结构之中,使得不同历史阶段、代际之间的文化保持连续性。纵观百年的乡土小说创作历程,民俗一直是重要的表现主题,在不同时代的小说创作中,民俗以不同的形态进入文本中,无论是五四乡土小说、左翼乡土小说、京派“梦幻乡土”小说还是后来的“山药蛋派”小说、寻根小说,都非常关注民俗这个领域,乡土小说中的民俗书写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象、事件和场景,而是有关传统、国族和现代性想象的复杂系统。1990年代以来,乡土书写遭遇到了各种新的挑战,乡土文学的衰落似乎已成定论。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往乡土小说的民俗书写传统会发生怎样的转型?文本中建构的民俗世界和乡土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呈现为什么样的特征呢?又寄托了作家们怎样的心理诉求?这些都是比较有意义的问题,但是从学界来看,还没有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探讨。本文拟围绕“衰落”与“拯救”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展开探究。绪论主要就研究缘起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进行论述,并就论述中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解释。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和背景。民俗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与中国文学结缘,但是具体到现代乡土小说领域来说,则是在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开始借助于现代文明视角反思“民”与“俗”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范式,并一直延续到了当下。19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形势,乡土作家所凭据或者试图对象化的东西——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土作家所遭遇的处境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市场经济的转型,还是民俗的衰落、作家观念的变化,都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取材、主题内容、思想价值。第二章主要对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进行梳理。在乡土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很多作家借用民俗叙事去重新认识乡土社会,认识民俗,普遍出现了回归原色化的乡土民俗的渴望。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的作家继续沿着启蒙路线前进,反思乡土社会中的愚昧、暴力等因素;有的作家则是利用民俗反思历史的曲折,展现社会的变化,这些多元化的风格追求也使得乡土民俗书写呈现着承前启后、灵活多变的发展态势。乡土作家们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民俗图景,乡土民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态学意味,使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民俗景观开始出现。但是从民俗书写的发展走向来看,也呈现为不断衰落的趋势,新的文学状况必然引发新的表述形式,这些会在叙事形式的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三章探讨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中展现的特征。1990年代以来民俗书写下的乡土社会内部已经虚化,空有外形却缺乏实质,构成乡土生活本质性的血缘纽带、伦理观念、民俗事项、自然景观已经被掏空,只剩下一个干瘪、抽象、断裂、单维化的乡土世界。这种乡土社会也因为作家民俗关注点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侧面:在很多作家笔下,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道具普遍陷入了无用,民俗接续的危机也接踵而来;同时人与民俗的裂缝不断加大,很多民俗书写中呈现着关系的错位状态;民俗空间的建构中存在着诸多失败的案例,或者是因为外力、或是自身原因导致破碎塌陷。很多作家主观上希望建立一个美好的乡土社会,但是在作品中却呈现为抽象化、空心化的乡土世界。1990年代以来的很多乡土作品中,也出现了民俗学界比较关注的“伪民俗”表述问题,这是以往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中所不存在的,既折射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也昭示着乡土民俗已经从内部产生了变异,民俗自身的本源已经丢失,乡土社会正在逐渐地被一些异己的东西所填充。第四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拯救诉求。每一时段的乡土小说中都会表现出属于那个时段的精神诉求,1990年代乡土作家面对的社会情况是空前复杂的,在民俗叙事中开始展现出强烈的拯救诉求,我们能够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作家身上存在那种矛盾心理和怀乡情绪,作家写作中也呈现出了比较清晰的主体精神特征。很多作家籍借民俗叙事,营造了新的乡土景观,也在重新整理和打扫乡土社会,解除景观的隐匿化;有的通过各种隐喻的方式对乡土进行修补,有的借用民俗道具和生活将乡土个人的躯体和精神予以复活重建;有的作家转向对一些少数民族民俗的描写来取代衰落的乡土社会,或是儿童视角表达一种新生的渴望。乡土作家喜欢民俗,是因为民俗中有一种沉淀下来的秩序感,书写民俗也是寻找这种感觉的有效方式,在民俗叙事中主要表现为对乡土社会时间秩序、空间秩序和民俗链的建构等。当前乡土社会也面临着各种文化和伦理危机,一些作家对乡土心理认同、伦理道德规范、乡土精神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关注,表达了他们的修复愿望。第五章主要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进行深度反思。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民俗表现中,我们能够看到当代乡土作家展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区隔仍然很明显,作家并没有去有意识地调适以往这种文化不适应性,当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路口前,他们更愿意回归过去。民俗想象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规整化的民俗书写使得民俗形式变得凝固,这样的民俗很容易显得忠实于过去,却失去了某些动人的魅力。还有一些民俗中有着过去的经验和性质、气味,也呈现着过去的结构形象,但是却并不是那么的紧凑、完整,只是一种依靠感性经验所把握的东西,并不具备稳定性。一些作家试图借助民俗书写重新找到那个美好的乡土社会,实现一种“返魅”、“复魅”,完成一种“去博物馆化”,但是这种“去博物馆化”的努力是存在着悖论的,在看似对乡土衰落的抗拒中,思想却停滞了下来,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价值。当前的乡土民俗叙事正处于一个美学转换期,新的美学形式还会不断地涌现,这是乡土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房倩[6](2018)在《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探究与提升方法》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趋势明显加强,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更加突出,乡村人口外流,在一定程度上让古村落在内的大多数乡镇都面临消失的可能。在古镇老街类特色文化景观年代久远、基础薄弱的内因和城市大发展的外因这两种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后,包括古镇老街在内的文化景观很可能面临枯竭的困境。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本文从文化景观的角度,以古镇老街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查阅的方法,在综述相关文献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文化景观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整理,对陵阳古镇、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学和生态文化等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概念阐述,并且对古镇老街文化景观保护模式进行了概况,分别有:乌镇模式、婺源模式和丽江模式;其次,对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问卷调研,通过调查了解游客对旅游地文化景观的满意度、旅游动因和设计需求,对相关要素进行提取,分析游客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并结合相关数据结果总结得出陵阳老街文化景观现存的问题,分别有:旅游地缺乏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缺乏互动空间的设计;缺乏景观空间引导设计;缺乏建筑外部空间的统一设计。本文同时对陵阳古镇进行了系统地解构,分析了该地的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和总体特征,并对陵阳老街文化景观进行了实地调研,对陵阳老街及其周边相关文化景观进行分类;对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的改造进行了较为可行的分析,指出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分别从保护理念、开发建设、社会变迁和生存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本文得出了陵阳古镇老街的SWOT分析表:即陵阳古镇老街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分析;从而提出从不同的角度对陵阳老街文化景观做出具体的改造方式,分别从入口空间、街巷空间、公共使用空间、建筑空间、核心景区空间等方面来分析具体的改造设计策略。最后,为了进一步阐述以上观点,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陵阳古镇老街的提升设计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针对上述调查问卷得出的具体问题和设计策略,分别从入口空间营造、街道空间更新改造、公共使用空间改造、建筑空间修缮、核心景区提升设计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这几个方面对其营造方式进行了探究,对其文化景观做出了具体的设计和改造实施方案。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古镇老街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再思考。
陈林敏[7](2017)在《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园林绿化是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景色,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建筑群交相辉映的园林艺术发展显得日益重要,其管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对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本文在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研究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可以扩展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这一“公共产品”及其管理进行研究。基于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分析了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总结出了温州市鹿城区在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规划不合理、绿化供需不均衡、绿化执法不严、技术力量薄弱和日常管护水平较低等。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探求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养护经费的不足。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在园林绿化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科学管理手段,·在新公共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构建服务型政府”等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温州市鹿城区园林绿化现状、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因素,从管理理念、监管体系及园林执法等多角度探求适合温州市鹿城区园林绿化管理的相应解决方法。
范玉洁,徐曹明[8](2017)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理念与业主要求双赢的桥梁——沟通》文中认为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室内设计师的必备素养。设计失误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沟通不彻底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设计师与业主的全程密切沟通,是保证设计方案与业主要求双赢的关键。作为设计师,有责任用自己的作品树立专业性强,水准高的设计导向,对大众和社会审美起到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
罗意[9](2017)在《台湾眷村经验对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再利用的思考》文中认为在快速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旧城的改造工作是不可避免的一环。原有的旧建筑、旧街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积淀和风貌传统,但大部分日渐物质性衰败的建筑并未达到文物单位或是历史建筑的保护标准,是一种介乎有历史保护价值和无再利用价值之间的一般性旧建筑,处于“鸡肋”的困境。快速变化的现代都市中,旧街区常常面临各方面的冲突,日益高涨的土地价格往往引发推到重建,居民的环境改善也包含着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抛弃,导致旧建筑面临如何保存和改善的巨大难题。由于经历特殊时期,旧街区往往还存在产权混乱的情况。呼吁历史保护的人们也承认,除了盛行的绅士化商业改造之外,在应对现代生活需求和经济压力的时候,旧建筑本身往往力不从心,如何加以改造活化,融入都市生活,仍处于相对艰难的探索阶段。台湾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与大陆相似且早于大陆,且两岸文化同宗同源,更具借鉴意义。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台湾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保存与再利用的经验,获得对大陆同类型工作的启示。特殊时代背景下原本作为军人及家属住区,其后被政府征收的“眷村”就是此类中最典型的代表。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主要介绍眷村以及相关的理论综述,引出本文想探讨的核心议题。第三章对眷村的基本特征和保存困境进行梳理,发现其特点,包括:建筑质量破败,环境质量差,居民生活清苦贫困,社会问题频发。衰落的原因来自大时代的改变、城市开发的压力、居民自身的抛弃等,同时眷村来源于特殊时代,历经政治风雨,也存在产权不明晰的诸多状况。另一方面,由于风貌破败,却也拥有了更广阔的改造自由度。眷村虽是台湾的独有产物,对大陆旧城区也具有相当的共通性和可类比性。第四章梳理眷村修建时期产权的分配,眷村改建时期产权的重新界定。研究发现其难题在于,当年无偿分配的房舍是眷户一生的重要依靠,但事实上他们对房舍土地并不拥有产权。眷村改造政策的特点在于,以集体名义重新收归所有眷村产权,异地修建国宅,眷户通过补差价获得合法产权的新房屋,军方出售原眷村土地并获得收益,设立眷改基金用于继续修建其他国宅。此政策使眷村的所有权及处置权全部收归国有,是进行后续处置的基本前提,为再利用的推进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原真性流失、眷户社会网络破碎、心理需重建等社会问题。第五章以眷村为范例对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的文化价值进行再挖掘,重新评估眷村聚落的空间独特性,规划思想的时代意义,眷村文化深远的社会影响等,继而论证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保存的理由往往不在于建筑本身,更多在于背后的意涵,以及对当代改造行为更高的包容度。本章还对眷村的文化保存政策进行评价,提出其为眷村保存争得了法律保障和资金来源,并把军方产权托管至地方文化部门的先进意义,同时提出其存在地方平均主义、未能照顾居民呼声、再利用思路狭窄等问题。第六章首先从服务人群、功能定位、经营模式、改造与使用权属四个方面对眷村的再利用模式进行分类。其次,基于改造与使用权属人的不同,对眷村产权统一收归之后的活化再利用模式进行原真性、活跃度、实施成本、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第一类的改造与使用权由周边社区掌握,服务于居民的公共活动、绿化景观,辅以形式上的纪念。第二类由文化部门经营,主要是城市公益功能和旅游功能。此两大类模式在大陆的应用也不乏先例,其共同特征是植入全新的功能,盲目复制者多,重复率高。第三类的改造与使用权从政府手中二次分配至热爱旧建筑的个人手中,其先进性体现在:由个体自发改造旧建筑空间,使城市资源与现实需求真正匹配。该模式重新引入居住功能,以原生功能活化旧建筑,可以说实现了文化资产原真性的部分回归。第三类模式以最低的实施成本,获得了最高的综合效益。结语部分对眷村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指出针对产权模糊问题,统一收归管理是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后续再利用的基本保证,通过专项基金和执行委员会的独立运作,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进行搬迁安置,灵活选择弹性的安置方式和阶梯式的补助,以全面的整体规划完成所有产权的收归,避免引发社会问题。针对保存难问题,眷村特殊的破败风貌证明了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保存与再利用的可行性,保存的意义往往不在于建筑本身,而是在于文化价值的二次挖掘和保护制度的修订。前期至下而上的社会参与、后期至上而下的容积转移,留有改造余地的保护政策,是旧建筑保存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改造难问题,关键在于产权的分离和改造使用权的二次分配,通过根据区位与改造对象特征,灵活选择模式,能够调动起社会资源的主动参与,从而优化现有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确保改造与使用权分配给真正需求旧建筑的个人或团体,使空间得到活化。在追求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同时,提倡建筑日常功能的回归,细水长流的全天候使用,是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最适宜的活化方式。
顾颉琛[10](2016)在《雍正朝公文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1自古以来公文传播便是国家政治权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公牍之起也,自生民知治其群始也。”2作为政治信息核心要素和推行政令的工具之一,公文是一种最严谨、最具权威性的政治传播类型,担负着其他任何文本都不能担负而且不允许担负的特殊使命。第一章结合历史史实介绍了公文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中反映的君臣间权力博弈,并对会议、邮传等公文的组织传播方式做了简要介绍。为维系并加强皇权专制,清朝在广泛借鉴中国历朝历代政治传播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机构设置、公文制度等方式,构造了一套有利于皇权专制的公文传播系统。公文政治和社会效用的发挥存在于公文传播过程中。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雍正朝公文体制的历史变革。清初公文传播机构承袭明制,其源头传播机构为内阁、翰林院、都察院,文中对这些机构的具体职能和官职设置作了详细介绍。清朝公文体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尤其是议政王会议这一烙上满族八旗制度的公文传播机构,在清初发挥了重要作用。雍正即位后,大力革新,勤于改革,其采取的“台省合一”、设立军机处、内阁增设稽查房等举措对清朝公文传播机构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清代雍正朝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公文文本是公文传播的主要内容和对象。第三章结合《钦定大清会典》等清朝珍贵史料,对雍正朝公文传播的体裁和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主要分下行公文、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三种进行了举例说明,对于雍正朝其他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常用的公文如六科专用公文、文据公文、公文档册等也作了分析。尤其在清朝出现并盛行的奏折制度,于雍正一朝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介绍,奏折制度拓宽了雍正朝的信息渠道,扩充了皇帝掌握的信息内容,加快了公文传播的速度和保密性。系统总结了奏折制度在康、雍、乾三朝皇帝的统治中带来的作用与影响,及其本身存在的弊端。对于当时影响面较广的盐引、茶引等社会生活中的公文传播也作了详细考证。公文传播具有宣传说服与政治教化、修辞行为与政治灌输、符号意义与政治认同等政治功能,皆为树立和巩固政治权威所服务。第四章着重介绍了雍正朝公文传播机构和公文传播过程。广布全国的邮驿是当时主要的公文传播渠道,在文中对其机构设置、组织形式、网络分布、经费筹措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了条理分明的介绍,以图还原历史上的公文传播之路。对于当时类似于民众言事的机构——通政使司的职能和主要人员设置进行了介绍。同时,以一篇具体的“观风整俗使”上谕发布及接受、处理的全过程为例,历史地考证了雍正朝公文传播过程。雍正朝通过对公文传播的传承、改造与创新,采取创立奏折制度和创建军机处等手段,为公文传播设计了全新的媒介和参与机构,制定了操作性极强的管理制度和保密措施,提高了公文传播的效能。第五章对雍正朝公文传播的具体手段和主要功能进行阐述,指出在吸收历朝历代经验的基础上,雍正朝很好地实现了公文的迅疾、准确、可靠传播,从而实现了公文传播在政治活动中监视、指挥、协调、制度维系、教化社会等诸多功能。
二、养花失败案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花失败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四、田野点概述 |
第一章 鱼木寨的旅游发展 |
第一节 鱼木寨的旅游资源 |
第二节 鱼木寨的旅游发展历程 |
第三节 鱼木寨旅游开发的现状 |
第二章 旅游开发前的村寨文化 |
第一节 鱼木寨的物质文化 |
第二节 鱼木寨的制度文化 |
第三节 鱼木寨的精神文化 |
第三章 旅游开发后鱼木寨的文化变迁 |
第一节 物质文化变迁 |
第二节 制度文化变迁 |
第三节 精神文化变迁 |
第四章 鱼木寨文化变迁的动因及启示 |
第一节 鱼木寨文化变迁的动因 |
第二节 鱼木寨文化变迁带来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
(三) 《女铎》杂志研究 |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女铎》 |
(二) 女性角色 |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理论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女铎》杂志 |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
(一) 依托宗教平台 |
(二) 借助上海地势 |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
(一) 主编 |
(二) 撰写人员 |
(三) 读者 |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
(一) 编辑要旨 |
(二) 栏目内容 |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
(一) 布道征文 |
(二) 编读互动 |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
(一) 夫妻关系 |
(二) 亲子关系 |
(三) 婆媳关系 |
(四) 主仆关系 |
(五) 新式社交 |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乌市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出 |
1.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1.3.2 课程实施 |
1.3.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5.3 研究方法 |
2 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 |
2.1 B小学的基本情况 |
2.2 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 |
2.2.1 课时安排 |
2.2.2 实施机构与人员 |
2.2.3 课程主题的确定 |
2.2.4 活动方式与组织方式 |
2.2.5 教师指导 |
2.2.6 活动评价 |
2.2.7 学生的表现 |
2.2.8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3 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3.1 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成效 |
3.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价值获得了肯定 |
3.1.2 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
3.1.3 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加凸显 |
3.2 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学校方面 |
3.2.2 教师方面 |
3.2.3 学生方面 |
4 有效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建议 |
4.1 学校方面 |
4.1.1 加强课程管理,有效保障课程实施 |
4.1.2 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 |
4.1.3 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4.2 教师方面 |
4.2.1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课程意识 |
4.2.2 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
4.2.3 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
4.3 学生方面 |
4.3.1 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
4.3.2 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
4.3.3 合理分配小组,保证小组成员全员参与 |
4.3.4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课堂实践观察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小学校二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2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教育理念 |
2.1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定位 |
2.2 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
3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课程目标分析 |
3.1 建构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目标的依据 |
3.2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总目标 |
3.3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分目标 |
4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内容开发 |
4.1 以“图画书”为基础的课程内容 |
4.2 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的课程内容 |
5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实施 |
5.1 课程实施的两个主要途径 |
5.2 “自然笔记”微型课程教育叙事 |
5.3 “亲近自然”亲子日记 |
6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的学生表现评价 |
6.1 评价目的 |
6.2 评价原则 |
6.3 评价方法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与思考 |
7.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小学二年级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开发方案 |
附录2:部分学生“自然笔记”作品 |
附录3:部分家长亲子阅读记录单 |
致谢 |
(5)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及面临的新形势 |
第一节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民俗之于乡土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1990年以来社会文化形势的变化 |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 |
第一节 创作观念:民俗认知上的变化 |
第二节 书写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
第三节 叙事形式:碎片化、内视化与深度融合 |
第四节 发展趋势:民俗书写走向式微 |
第三章 衰落与消散: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乡土整体性的消散 |
第二节 “民”与“俗”的分裂倒置 |
第三节 乡土民俗空间的塌陷 |
第四节 伪民俗书写的浮出 |
第四章 拯救与再造: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精神诉求 |
第一节 重新发现乡土 |
第二节 拯救民俗主体 |
第三节 重建乡土秩序 |
第四节 修复乡土伦理 |
第五章 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深度反思 |
第一节 难以实现的“空间性杂居” |
第二节 形式的凝固与感觉结构:民俗想象的缺陷 |
第三节 “去博物馆化”的悖论 |
第四节 乡土民俗书写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探究与提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案例分析 |
1.3.3 国外研究成果评价 |
1.3.4 国内研究现状 |
1.3.5 国内研究成果评价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发展概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陵阳古镇 |
2.1.2 文化景观 |
2.1.3 文化生态学 |
2.1.4 生态文化 |
2.2 古村镇老街保护模式发展概况 |
2.2.1 乌镇模式——景点式 |
2.2.2 婺源模式——景观式 |
2.2.3 丽江模式——分区式 |
3 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问卷调研 |
3.1 调研群体 |
3.2 古镇老街文化景观体验满意度及设计需求调研 |
3.2.1 老街游客基本信息情况 |
3.2.2 老街游客的生活态度及消费观念 |
3.2.3 游客选择古镇老街旅游的动因 |
3.2.4 游客对古镇老街空间的设计需求 |
3.3 陵阳老街文化景观调研问题总结 |
4 陵阳古镇及老街文化景观的解构 |
4.1 陵阳古镇景观的构成要素 |
4.1.1 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
4.1.2 人文景观要素分析 |
4.1.3 古镇的文化景观体系 |
4.2 陵阳古镇文化景观总体特征 |
4.2.1 空间的整体性 |
4.2.2 功能的协调性 |
4.2.3 发展的时代性 |
4.3 陵阳老街文化景观调研 |
4.3.1 陵阳老街建筑 |
4.3.2 陵阳老街街道 |
4.4 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
4.4.1 保护理念方面 |
4.4.2 开发建设方面 |
4.4.3 社会变迁方面 |
4.4.4 生存环境方面 |
4.4.5 陵阳古镇老街SWOT分析 |
5 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营造方式 |
5.1 入口空间营造 |
5.1.1 入口空间的界定 |
5.1.2 入口空间的营造 |
5.2 街道空间更新改造 |
5.2.1 街道走向 |
5.2.2 街道交叉口特征 |
5.2.3 街道地面铺装 |
5.2.4 河滨街道环境整治 |
5.2.5 街巷环境 |
5.3 公共使用空间改造 |
5.3.1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 |
5.3.2 互联网基础设施强化 |
5.3.3 景观文化节点强化 |
5.3.4 人的空间需求强化 |
5.4 建筑空间修缮 |
5.4.1 建筑材料提取 |
5.4.2 建筑色彩提取 |
5.4.3 建筑符号提取 |
5.5 核心景区提升设计 |
5.5.1 空间节点景观营造 |
5.5.2 沿街立面设计 |
5.5.3 交通组织和管理 |
5.6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 |
5.6.1 古镇空间格局保护 |
5.6.2 建筑高度控制 |
5.6.3 陵阳街道老区新区融合策略 |
6 结论与再思考 |
6.1 结论 |
6.2 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与特色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园林绿化 |
2.1.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及成效 |
3.1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 |
3.1.1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概况 |
3.1.2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
3.1.3 温州市鹿城区公共绿化管理部门的设置 |
3.1.4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内容 |
3.1.5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方式 |
3.1.6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的长效管理 |
3.2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成效 |
3.2.1 温州市鹿城区绿地面积逐年增加 |
3.2.2 温州市鹿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得到提升 |
3.2.3 温州市鹿城区园林绿化管理更加细化 |
4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
4.1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前期绿地规划不合理 |
4.1.2 公共绿化供需不均衡 |
4.1.3 对占绿毁绿行为执法不严 |
4.1.4 技术力量薄弱 |
4.1.5 园林绿化日常管护水平较低 |
4.2 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规划理念相对落后 |
4.2.2 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 |
4.2.3 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 |
4.2.4 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
5 国内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经验借鉴 |
5.1 国内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经验借鉴 |
5.1.1 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经验 |
5.1.2 广州市城市绿化管理经验 |
5.1.3 上海市城市绿化管理经验 |
5.2 国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经验借鉴 |
5.2.1 美国城市绿化管理经验 |
5.2.2 英国城市绿化管理经验 |
5.2.3 新加坡城市绿化管理经验 |
5.3 园林绿化管理经验启示 |
6 优化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对策 |
6.1 做好政府角色定位,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
6.1.1 科学编制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 |
6.1.2 更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观念 |
6.1.3 转变政府职能 |
6.2 健全园林绿化管理机制,完善园林绿化法制建设 |
6.2.1 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的考核机制 |
6.2.2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执法 |
6.3 深化城市园林绿化服务市场化改革 |
6.3.1 规范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 |
6.3.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6.4 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服务型政府 |
6.4.1 健全公民参与机制 |
6.4.2 强化日常园林养护管理 |
6.4.3 加强园林绿化队伍建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室内设计中设计师理念与业主要求双赢的桥梁——沟通(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沟通失误造成的设计失误 |
1、设计师太过自我 |
2、设计师“失语” |
三、准确沟通——设计师和业主双赢的桥梁 |
1、设置问题准确分析 |
2、将概念具体化 |
3、杜绝功能缺陷 |
4、明确预算范围 |
5、提供多样化选择 |
四、设计师的责任 |
(9)台湾眷村经验对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再利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开发带来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的保存难题 |
1.1.2 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经验单一 |
1.1.3 台湾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与大陆相似且早于大陆 |
1.2 研究动机 |
1.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3.1 文献査询 |
1.3.2 实地调研 |
1.3.3 比较分析 |
1.3.4 人物访谈 |
1.3.5 系统总结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探讨 |
2.1 相关概念 |
2.1.1 眷村的概念 |
2.1.2 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的概念 |
2.2 旧建筑保存的国际共识 |
2.3 大陆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保存现况 |
2.3.1 产权模糊:改造推进困难 |
2.3.2 保存难:缺乏制度保护而被拆除 |
2.3.3 改造难:资源调动困难,绅士化模式定型 |
2.4 眷村聚落研究的现状 |
2.5 综合发问 |
第三章 眷村演变概况与改造前特征分析 |
3.1 眷村的总体分布及建筑特征 |
3.1.1 眷村的总体分布特征 |
3.1.2 眷村的总体数量与分类特征 |
3.1.3 眷村的建筑质量与分类 |
3.2 眷村产权归属 |
3.2.1 军方:土地及建筑所有者 |
3.2.2 社会捐献:建造资金来源 |
3.2.3 广大军眷:无偿租住 |
3.3 眷村住户特征 |
3.4 眷村聚落环境特征 |
3.5 眷村演变过程概况 |
3.6 眷村聚落改造前面临的困境 |
3.6.1 产权模糊:历史遗留问题 |
3.6.2 保存难:价值未得到认可,没有法规保护 |
3.6.3 改造难:再利用的有益经验缺乏 |
3.7 小结 |
第四章 应对产权模糊问题:产权统一收归 |
4.1 眷村的建设 |
4.1.1 眷村由特殊福利转变为普遍保障 |
4.1.2 眷村建筑质量梯度明显 |
4.1.3 大规模兴建资金来源于社会 |
4.1.4 产权分配过程分析 |
4.2 眷村的改建 |
4.2.1 多样化的安置措施 |
4.2.2 居民负担部分逐步降低 |
4.2.3 全面性的系统规划 |
4.2.4 产权重新界定过程分析 |
4.3 参与主体及利益分析 |
4.3.1 军方:主动参与,获得经济收益 |
4.3.2 居民:被动参与,经济层面收益、心理层面损失 |
4.4 小结评价 |
4.4.1 居住环境的改善 |
4.4.2 公平性和人道照顾的兼顾 |
4.4.3 促进了封闭聚落的社会化 |
4.4.4 忽视了旧聚落的集体意识 |
4.4.5 新空间的塑造未满足居民需求 |
4.4.6 居民社会网络的破碎与心理层面的重建 |
4.4.7 历史文化的保存被忽视 |
第五章 应对保存难问题:价值的二次发掘 |
5.1 眷村的空间特征重探 |
5.1.1 反映时代特征的眷舍格局规划 |
5.1.2 具有系统层级的街巷空间 |
5.1.3 标志性的眷村空间特征元素 |
5.1.4 承载集体记忆的公共服务设施 |
5.2 眷村的社会影响分析 |
5.2.1 眷村文学:巨变的近代史的忠实记录 |
5.2.2 眷村影视:跨越地域民族的文化现象 |
5.2.3 眷村菜系:重塑了全台饮食结构 |
5.2.4 眷村宗教信仰:促进岛内文化的多样性 |
5.2.5 眷村人的身份认同:族群融合的活见证 |
5.3 眷村的保存意义小结 |
5.3.1 历史意义:中国原乡的记忆标志 |
5.3.2 文化意义:生活情境的整体保存 |
5.3.3 社会意义:反映多元融合的时代精神 |
5.4 眷村保存工作总结 |
5.4.1 民间眷村文化保存呼声促进官方正视 |
5.4.2 对眷村相关法规条例进行增补修订 |
5.4.3 法规条例修改后的保护措施 |
5.4.4 推动眷村保存园区建设 |
5.5 参与主体及利益分析 |
5.5.1 军方:被动参与,经济损失 |
5.5.2 政府:主动参与,政绩收益 |
5.5.3 社会:监督参与,综合收益 |
5.6 小结评价 |
5.6.1 由下至上的呼吁与由上至下的修法 |
5.6.2 文化保存的主导与执行需要联动的工作平台 |
5.6.3 行政资金的缺乏影响后续的再利用模式 |
5.6.4 文化保存工作要切合现实情况 |
5.6.5 照顾居民续住的呼声 |
5.6.6 放下历史包袱,追求再利用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
第六章 应对改造难问题:产权再分配 |
6.1 再利用过程中权利的分离 |
6.1.1 所有权:军方 |
6.1.2 管理权:地方政府 |
6.1.3 改造与使用权:基层社区/政府/个人 |
6.2 参与主体及利益分析 |
6.2.1 政府:主动参与,政绩收益 |
6.2.2 社会:被动/主动参与,综合收益 |
6.3 眷村再利用模式的分类 |
6.3.1 按面向服务人群分类 |
6.3.2 按功能定位分类 |
6.3.3 按经营模式分类 |
6.3.4 按改造与使用权属分类 |
6.4 改造与使用权主要属基层社区的效益分析 |
6.4.1 案例特征 |
6.4.2 原真性评价 |
6.4.3 全时段活跃度评价 |
6.4.4 实施成本评价 |
6.4.5 社会效益评价 |
6.4.6 小结 |
6.5 改造与使用权属地方文化部门的综合效益分析 |
6.5.1 案例特征 |
6.5.2 原真性评价 |
6.5.3 全时段活跃度评价 |
6.5.4 实施成本评价 |
6.5.5 社会效益评价 |
6.5.6 小结 |
6.6 改造与使用权属热爱眷村的个人:“以住代护”模式效益分析 |
6.6.1 案例特征 |
6.6.2 原真性评价 |
6.6.3 全时段活跃度评价 |
6.6.4 实施成本评价 |
6.6.5 社会效益评价 |
6.6.6 小结 |
6.7 小结评价 |
6.7.1 产权的灵活分离与分配 |
6.7.2 调动社会资源的主动参与 |
6.7.3 优化现有资源与需求人群的匹配 |
6.7.4 提倡日常功能的回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雍正朝公文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念与范畴 |
二、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公文传播 |
第一节 统治阶级具有绝对话语权 |
第二节 公文体制的更迭是君臣间权力的博弈 |
一、秦汉时期的公文体制 |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文体制 |
三、隋唐时期的公文体制 |
四、宋元时期的公文体制 |
五、明朝时期的公文体制 |
第三节 组织传播是公文传播的主要途径 |
第二章 雍正朝公文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 清初公文传播奠定了雍正朝公文体制的基础 |
一、清初主要的公文传播机构 |
二、清初公文传播体裁 |
三、清初公文传播渠道 |
第二节 雍正其人 |
一、雍正朝初年政局 |
二、秉性才识 |
第三节 清代公文体制在雍正朝的变革 |
一、“台省合一” |
二、设立军机处 |
三、内阁添设稽察房 |
第三章 雍正朝公文传播内容及体裁 |
第一节 皇室专用的下行公文 |
一、制、诏、诰、敕 |
二、谕旨 |
第二节 臣工进奏的上行公文 |
一、本 |
二、折 |
三、表、笺 |
第三节 各部院衙门的平行公文 |
第四节 其它公文 |
一、六科专用公文 |
二、文据公文 |
三、公文档册 |
第四章 雍正朝公文传递机构及公文传播过程 |
第一节 公文传递机构 |
一、广布全国的信息网路——邮驿 |
二、呈转臣民之言事者——通政使司 |
三、御用接递官——奏事处 |
第二节 公文传播过程 |
一、初级传播:公文的产生 |
二、二级传播:公文的下发渠道 |
三、三级传播:反馈与再传播 |
第五章 雍正的传播手段及公文传播功能的实现 |
第一节 雍正采取的传播手段 |
一、传播主体方面 |
二、传播体裁方面 |
三、传播渠道方面 |
第二节 传播功能的实现 |
一、监视功能 |
二、指挥功能 |
三、协调功能 |
四、制度维系功能 |
五、社会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养花失败案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D]. 李阳. 三峡大学, 2020(06)
- [2]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3]乌市B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闪闪.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4]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小学校二年级为例[D]. 吴虹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
- [5]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D]. 刘文祥. 山东大学, 2018(02)
- [6]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探究与提升方法[D]. 房倩. 浙江工商大学, 2018(12)
- [7]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研究[D]. 陈林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4)
- [8]室内设计中设计师理念与业主要求双赢的桥梁——沟通[J]. 范玉洁,徐曹明. 艺术品鉴, 2017(11)
- [9]台湾眷村经验对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再利用的思考[D]. 罗意.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10]雍正朝公文传播研究[D]. 顾颉琛. 吉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