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油破乳剂的研制现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俊[1](2020)在《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常规石油矿是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品和能源供应的重要替代来源。然而,与传统原油开采不同,非常规石油矿由于其油固共存、重质组分含量高等特点,导致其分离更为困难。在目前采用的各种非常规石油矿分离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水的参与。然而,由于重质油中界面活性组分和纳微矿物颗粒的存在,使得非常规石油矿在分离过程中常形成稳定的油-水乳液,影响后续的分离纯化和储运。针对非常规石油矿分离过程中形成乳液的天然界面活性组分作用机制及破乳问题,本文从界面活性组分分离与分子结构解析、界面活性物质稳定油水乳液机制、富氧型破乳剂分子设计与制备、破乳剂对油包水型乳液破乳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获得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破乳新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溶剂沉降-乳化-相分离脱轻”的方法,提取了非常规石油中具有界面活性的沥青质组分(Interfacially active asphaltenes,IA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获得了IAA的基本分子量为18259 g/mol;采用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方法依次解析了IAA分子的元素组成(C、H、O、N和S等元素)、化学基团结构、不同元素的价态等;结合改进的Brown-Ladner(B-L)方法计算推出了IAA的分子聚合度(1.89)、单体分子式(C72H93NO3S4);通过分子模拟优化方法,最终获得了IAA以脂肪链连接芳香环的群岛型结构模型。基于IAA分子结构模型,通过界面张力仪和流变仪分析了IAA的界面特性,获得了IAA的界面活性和黏弹性特征;通过长周期稳定实验(乳液静置30天)与显微成像统计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获得了IAA稳定乳液的基本特征及其油水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规律。通过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含有IAA的油水乳液稳定机制进行模拟,发现IAA分子可通过分子中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叠作用、分子间的氢键自聚作用形成自聚体,该自聚体可聚集于油水界面处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膜结构。此外,IAA分子中极性端的杂原子(N、O、S)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形成氢键,聚集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定厚度的界面膜,该界面膜可阻止油相中分散水滴的聚并,导致水滴能够在油相中长期稳定存在。针对上述乳液分离问题,本文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进行破乳剂的开发,具体做法是采用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在聚醚分子结构中引入酯基和羧基,制备了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的非离子型富氧破乳剂(JMNP,TJU-2)。将该破乳剂应用于沥青质油-水乳液、沥青油-水乳液、原油-水乳液、柴油-水乳液及IAA乳液等不同的油包水型乳液的破乳分离过程中,结果表明,虽然在破乳速率上有所差异,但该破乳剂对上述乳液均具有良好的破乳能力。以最稳定的IAA油水乳液(IAA-W/O)为例,采用仅含有酯基的非离子型聚醚(JMNP)作为破乳剂,在浓度为400 ppm、温度为60oC、破乳时间为15 min时,能脱除乳液中50%的水;而含有酯基和羧基的非离子型聚醚(TJU-2)在相同的浓度和温度下,15 min内能脱除乳液中97.5%的水。进一步延长破乳时间至25 min,可实现完全破乳。通过KI-I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分别将IAA-W/O乳液破乳后,JMNP和TJU-2两种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JMNP和TJU-2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448和0.241,说明该两种破乳剂将乳液破乳后,大部分进入到了水相中,间接的表明该两种破乳剂具有高度的亲水性。为了探究破乳剂在油水界面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粒子耗散动力学(DPD)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TJU-2破乳剂分子在IAA-W/O乳液中的破乳作用。模拟结果表明,TJU-2分子中羧基和酯基中的氧与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的键能分别为35.038 k J/mol和32.357 k J/mol,该氢键键能比IAA分子中杂原子(O、N、S)与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的键能(分别为18.936 k J/mol,9.427 k J/mol,5.467 k J/mol)更大。破乳剂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氢键一方面置换了IAA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另一方面打破了IAA分子聚集体中的π键,从而实现IAA-W/O乳液的破乳。
王卓[2](2020)在《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文中提出脂肪醇型破乳剂生产工艺成熟,破乳脱水效果和广谱性好,是目前我国油田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类破乳剂,但是随着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向油井中添加大量强碱、聚合物等物质,增加了原油破乳脱水的困难,现有脂肪醇型破乳剂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而,为了满足石油工业的发展,提高原油采出液分离效率,需要制备新型破乳剂。本文以脂肪醇型破乳剂为基础物,首先丙烯酸进行聚合反应,随后使聚丙烯酸与脂肪醇破乳剂基础物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酸聚醚酯类原油破乳剂。主要内容如下:(1)选取不同型号的破乳剂采用室内脱水实验(瓶试法)筛选出合适的基础物后,通过对聚合反应、酯化反应过程中的多种反应条件单因素实验方法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随后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破乳剂合成过程模拟优化,工艺参数模型拟合值与单因素试验对比基本一致。改性破乳剂HDTM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6h,丙烯酸投入量为醇基基础物质量9.9%,BPO用量为丙烯酸质量0.9%,酯化温度153℃,酯化时间3.8h。(2)改性前后破乳剂经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仪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中不饱和双键发生聚合反应,聚丙烯酸与醇基基础物酯化生成丙烯酸聚醚酯化物,反应较为完全;使用凝胶色谱对改性前后破乳剂分析,脂肪醇基础物经过改性实现了分子间连接,提高了其分子量;通过对改性后破乳剂热重分析,合成出的破乳剂HDTM热稳定性好,适宜油田破乳脱水生产需求。(3)测定改性前后破乳剂的p H值、浊点、HLB值及表面张力等理化指标,通过对比发现改性后破乳剂HDTM酸性增强,浊点升高,表面活性增大,因而其水溶性、亲水性更好,更易吸附在油水界面,降低界面膜强度,有利于原油破乳;应用瓶试法对破乳剂进行破乳性能评价,从加药量、破乳温度、破乳时间、p H值方面考察破乳脱水工艺条件,经正交实验优化后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4)测定Na Cl、Ca Cl2和Al Cl3三种无机盐对破乳剂溶液表面张力、浊点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无机盐浓度增加,破乳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浊点降低;测定Na Cl溶液对脱水率影响,实验发现溶液中的无机盐能够提高破乳剂的破乳脱水速度,但是最终脱水率降低;测定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对脱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增加,油水界面膜强度增加,脱水率降低,不利于原油破乳;采用膨润土模拟原油乳状液中固体微粒对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油乳状液中固体微粒浓度增加,脱水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现象;测定Na OH溶液对脱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强碱体系下随着Na OH浓度增加,脱水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现象。
李晓举[3](2019)在《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剂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田的开发逐步进入后期,原油采出液的含水量不断上升,产油率逐渐降低。这不仅造成采出液加工过程中能耗的增加,并且水相中含有大量的盐类,会对管道设备造成危害。胜利油田永921联合站来液温度在40-45℃,现用破乳剂需要在50-60℃下进行破乳,而在低温40℃的条件下破乳效率低且效果较差达不到出站的工艺要求。永921联合站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特提出研发一种新型高效的低温破乳剂,解决低温条件下的破乳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胜利油田永921采出液物性,以及对多种构型破乳剂进行破乳性能分析,筛选并合成AR型酚醛树脂聚醚型原油破乳剂。对破乳剂单剂进行初步筛选,确定效果最优的破乳剂单剂。通过1H-NMR计算了PO/EO比,确定反应程度,通过破乳剂的红外光谱确定了产物中C-O-C的特征吸收峰,并通过表面张力仪分析破乳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较强的润湿和顶替能力。然后进行了破乳剂之间的协同复配实验,最终确定了破乳剂的最佳配比。在破乳剂加药量为120 mg?L-1,破乳温度40℃,脱水率达到了94.7%,完成低温破乳剂室内的合成与性能评价。根据破乳剂的最佳配比生产破乳剂,并进行了现场实验。最终验证该破乳剂是适合胜利油田永921联合站采出液的专用低温破乳剂,降低了破乳温度,实现了采出液的低温处理,节约成本29.52万元/年,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赵宇[4](2018)在《纳米硅改性破乳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随着我国原油开采幅度日益增大,地下原油的储存量日渐减少,且采油工艺及部分油井存在自身老化等问题,产出的油含水率高,原油开采变得困难。原油破乳剂作为重要的油田化学剂,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并且越来越多的原油破乳剂已不能满足老化油破乳要求,因此研制高效、低廉、稳定的原油破乳剂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对原有的多种破乳剂单体进行脱水性能的评价,筛选出其中脱水性能最佳的破乳剂单体多胺,随后将破乳剂单体多胺与有机硅油在分别改变加剂量、聚合温度、沉降时间等合成工艺条件下进行改性,合成新型的纳米硅改性破乳剂。以改性破乳剂为原料对老化油进行脱水实验,通过单一因素考察(有机硅油用量、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正交试验考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得到效果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有机硅油加剂量4%,催化剂用量0.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min。以不同加剂量、不同破乳温度、不同破乳时间来衡量纳米硅改性破乳剂与其他四种破乳剂的破乳性能,实验证明改性后的破乳剂具有加剂量少、破乳温度低、破乳速度快等优点,对实验数据进一步处理及分析,得出破乳温度为70℃,破乳剂量为200mg/L,沉降时间为2h条件下为最佳脱水工艺条件。本文同时通过实验证明,在破乳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改性破乳剂脱水率最大,且脱出的水都具有澄清的特点;在比较低的温度下,改性的破乳剂脱水性能比较显着。对于油水界面不整齐的问题,通过复配实验可以得到:当多胺改性与GE-189按照2:1比例配比时,脱水后油水界面较为齐整,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不同地区原油在新型的纳米硅改性破乳剂作用下进行脱水评价,结果显示整体对原油的脱水率都有所提高,其中对大庆石油样品脱水率高达97.2%。可以证明,新型的纳米硅改性破乳剂对含水采出液的油水分离中应用效果非常好,脱水率可以达到生产需要,解决低温脱水生产技术难题,其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改性试剂不仅解决了油水分离难题,节约原油脱水生产成本,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项目研究的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李丽莉[5](2017)在《弱碱ASP驱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驱油效果有目共睹。社会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大庆油田石油的开采进入后期发展阶段。采出液的含水率也随之增大,化学驱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采出液油水乳化严重,针对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液滴粒径较小,油水分离速率慢;聚合物的存在使采出液的粘度增高;油水界面张力较低,电负性强,油水界面膜强度高;采出液的机械杂质含量高,静置分层油水界面会出现中间层;过滤后采出液水的矿化度高,油水乳化程度高,产生油水分离难问题。三元复合驱原油开采过程中多种化学药剂的添加使采出液的成分有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原油集输管道的结垢现象的产生,管道结垢增加了液体流动的阻力造成能源流失,降低管道的利用率,所以油田急需研发一种兼并破乳和防垢功能的药剂,实现一剂多效给油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低含氢硅油为主链,以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烯丙基聚氧乙烯环氧基醚为支链,异丙醇为溶剂,氯铂酸为催化剂制备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用量为20μg/g,反应时间为5h,溶剂用量为45%,在此条件下转化率化率可达90.25%。通过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经图谱分析与预期目标产物一致,得到预期产物。2.环氧琥珀酸通过离子聚合反应制备聚环氧琥珀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究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体系碱度、引发剂用量对防垢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聚合反应温度为100℃,聚合反应时间为3h,引发剂用量16%,碱用量为2%,在此条件下聚环氧琥珀酸的防垢率可达89.6%。通过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经图谱分析与预期目标产物一致,得到预期产物。聚环氧琥珀酸具有良好的防垢性能,为合成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做准备。3.以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和聚环氧琥珀酸为原料制备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以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支链的环氧基通过开环加成反应接枝聚环氧琥珀酸,使原本具有破乳功能的破乳剂同时具有防垢功能,实现一剂多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环氧基与PESA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60℃,催化剂用量为20mg/g,反应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转化率达可达最大值90.08%。通过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经图谱分析与预期目标产物一致,得到预期产物。4.通过瓶试法对合成产物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进行性能评价,研究不同的支链摩尔配比对破乳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支链的摩尔比为4:3:2。对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进行破乳和防垢性能进行评价,确定最佳的摩尔比为4:3:3。通过表面张力仪对两个产物进行表面张力测定,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当其浓度为0.6g/L表面张力到达最小值21.69 mN/m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其浓度为0.7g/L表面张力到达最小值22.43 mN/m达到了临界胶束浓度。在不同破乳剂用量、不同破乳时间、不同破乳温度的情况下对SP-169、GT-D01、P-1501、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进行性能评价,得出破乳剂SP-169在脱水率和油水界面状况方面表现良好,水相中含油量相对较多。破乳剂GT-D01在水相中含油量较低,脱水率较高,油水界面状况差。破乳剂P-1501在脱水率、水相中含油量和油水界面与其它相比没有优势。两种产物相比于其它破乳剂表现出优异的破乳性能。
石岩[6](2017)在《高乳化原油低温破乳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油田的逐年开发,原油含水不断上升,产油量降低,吨油耗气量增加,原油采出液的处理成本也逐年增加。降低集油、脱水能耗最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降低集油、脱水温度,但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就是低温条件下的破乳问题。A联合站使用的破乳剂破乳温度为55~60℃,用于高乳化原油低温集输达不到理想的破乳效果,其原因:一是常规破乳剂的低温破乳效率低,起不到降粘减阻的作用,使输油设备超负荷运行,能耗加大,增加了原油集输的困难;二是常规破乳剂的低温破乳效果差,降低脱水温度使得一段游离脱出后原油含水高、水中含油高,增加了污水处理难度。同时,高含水原油进入第二段的电化学脱水处理,增加了加热炉的热能损耗和电脱水器的电耗。为降低A联合站原油破乳温度,开展了低温破乳技术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制出了适合A联合站的低温脱水破乳剂,降低脱水温度,实现了原油低温集输处理,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付越群,郭继香,戴振华,张世岭,王艳婷,卓苗[7](2016)在《原油化学破乳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总结了近年来原油的乳状液破乳方法、化学破乳机理和破乳剂的分类,同时分析了国内外破乳剂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并结合破乳剂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油田现状提出了破乳剂的发展方向。
高连真,刘月娥[8](2016)在《复合型原油破乳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原油呈现劣质化、重质化趋势,原油中含水率不断增长,为达到运输与加工和符合商品质量原油标准的要求,必须除去原油中含有的部分水分。目前,单一种类的破乳剂破乳脱水率很难有较好效果,将破乳剂之间进行复配是开发具有高效脱水率破乳剂的方法之一。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化学破乳法中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过程、复合型原油破乳剂,并对克拉玛依某采油区稠油破乳脱水技术进行了展望。
郑淑华[9](2014)在《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原油产品的质量。随着蒸气驱油、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及三元复合驱油等采油工艺技术的实施,原油乳液中不仅含水率增加,而且稳定性增强,原油破乳难度增大,造成对原油破乳剂的破乳性能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研究出新型低温、高效、适用性强的原油破乳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甲基乙基为侧链的有机硅聚合物,具有低表面张力、低黏度、耐低温性能等特点,侧链连有羧基、酯基等亲水亲油基团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发挥作用更快。适当调节有机硅聚合物中各种亲水亲油官能团的比例,可以合成出具有高性能的有机硅原油破乳剂。本文合成了两种新型的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并分别研究了这两种破乳剂的合成工艺条件和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含氢硅油为原料,将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AEPC)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HMS)接枝到含氢硅油主链上完成硅氢化加成反应。探讨了传统法合成和微波法合成共改性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不同工艺条件,并进行了红外光谱、1HNMR表征。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传统法合成条件下,硅氢键摩尔比为1:1.20,反应时间5.5h,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30μg/g、溶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30%。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4.4%;用微波反应仪中进行反应时,催化剂用量为20μg/g,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为1:1.10,微波功率为280W,微波辐射时间30min,转化率达到97.82%。(2)以含氢硅油、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AEPC)、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备出多支链的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同样,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合成方法条件下的不同工艺条件,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传统法合成条件下,催化剂用量为40μg/g,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为1:1.20,反应时间为4.5h,反应温度为100℃,转化率达到90.65%;微波辐射合成条件下,催化剂用量为30μg/g,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为1:1.20,微波功率为280W,微波辐射时间35min,转化率达到91.33%。(3)在硅氢键摩尔比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改变反应物含量比对原油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共改性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中,n(AEPC):n(HMS)的最佳比值为4:1,破乳脱水效果较好。在制备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时,n(MAA):n(AEPC):n(MMA)的最佳比值为3:2:2,在此条件下的破乳脱水效果最好。将共改性聚硅氧烷破乳剂与AE-9901进行复配,对延长石油集团延安原油进行破乳脱水实验,脱水率可达到92.43%。将梳型聚硅氧烷破乳剂与TA-1031进行复配,脱水率达到96.72%。
李刚[10](2013)在《超稠油低温破乳剂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油气的陆续开采,世界的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一些容易被开采和品质较好的原油越来越少,因此开采难度较大、储量丰富的稠油资源越来越被重视。根据调查统计,我国的稠油目前的产量占开采原油总量的百分之十左右,稠油资源不可忽视。然而当今针对稠油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超稠油采出液的破乳脱水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因而严重制约着超稠油的集输问题,在超稠油中,由于天然乳化剂——肢质、沥青质的大量存在,在原油的开采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类型复杂,有水包油乳状液,也有油包水乳状液,或者双重和多重乳液。由于其所形成的乳状液结构稳定,导致超稠油乳状液破乳温度要求较高,对破乳剂添加量要求较大。于是严重影响到了稠油的开采和集输。因此研究超稠油专用低温破乳剂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中石化河南油田由于针对超稠油运用了一些增产措施比如在蒸汽吞吐中加入前置液,以及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的应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超稠油的产量,但是各种技术的运用使得稠油采出液变得越来越复杂。据现场调研,该油田超稠油采出液的破乳温度点在80-85℃左右,整体破乳温度较高,现有的破乳剂不能满足要求,加破乳剂脱水后,油中含水超标,污水含油超标,不但导致稠油产量损失,同时也增加了污水处理难度。本文在国内外多年破乳剂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河南油田稠油开采的实际工艺,研究了稠油采出液的特性,运用破乳剂破乳脱水的基本理论,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并通过实验进行了超稠油破乳剂的研究,研制了满足生产需要的超稠油破乳剂。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首先对原油破乳剂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分析了原油破乳剂的发展历史及各种破乳剂的类型,介绍了稠油低温破乳剂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并结合乳状液的基本理论,分析、归纳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为可行且有效的超稠油低温破乳剂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分析了河南油田超稠油物性。超稠油的组分组成,及其流变性能。研究了超稠油乳状液的形成原因、形成类型及乳状液的组成成分,得出了油田稠油乳状液基本性质。对该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该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详细分析了研究对象的各种性质。为有效研制出针对该超稠油乳状液破乳剂提供基础。(3)通过前述研究成果,并针对稠油采出液乳化类型及稠油组成和性质,通过单剂筛选,优选出对超稠油乳化液有效的超稠油破乳剂,并选取有效破乳剂进行了复配研究、扩链合成。优化了破乳条件,最终确定了更好的破乳剂配方,并通过一系列的现代材料测试手段,分析了该超稠油破乳剂的作用效果;(4)详细分析了温度对超稠油乳状液破乳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较低温度下如何实现稠油乳状液的破乳问题。在超稠油低温破乳后脱出水含油量较高的情况下,设计了以絮凝剂为补充的的研究思路。优化了超稠油低温破乳剂的配方。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研制出了针对超稠油低温情况下破乳后脱出水的絮凝剂。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剂能够有效降低脱出水中含油量高的问题;(5)所研制的超稠油低温破乳剂应用于河南油田超稠油采出液,效果表明:在目前该油田破乳脱水温度降低10-15℃,应用所研制的超稠油低温破乳剂,该破乳剂破乳运行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油田破乳脱水要求,是一种效果优异的超稠油低温破乳剂。
二、原油破乳剂的研制现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油破乳剂的研制现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重质油-水乳液 |
1.2.1 重质油-水乳液类型及其形成 |
1.2.2 重质油-水乳液的稳定性 |
1.2.3 油-水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
1.2.4 石油中天然界面活性物质 |
1.3 油-水乳液的破乳 |
1.3.1 油-水乳液破乳方法 |
1.3.2 化学破乳过程 |
1.3.3 重质油-水乳液化学破乳的影响因素 |
1.3.4 化学破乳剂 |
1.4 分子动力学在重质油-水乳液研究中的应用 |
1.4.1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 |
1.4.2 介观分子动力学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分离与结构解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沥青原料的预处理 |
2.2.4 界面活性沥青质的提取 |
2.2.5 仪器分析 |
2.2.6 实验数据分析 |
2.2.7 分子结构优化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界面活性沥青质表观形貌 |
2.3.2 界面活性沥青质分子量分析 |
2.3.3 界面活性沥青质元素分析 |
2.3.4 界面活性沥青质的官能团分析 |
2.3.5 界面活性沥青质结构构建 |
2.3.6 界面活性沥青质结构模型的合理性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在油水乳液稳定中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油水乳液制备 |
3.2.4 乳液液滴粒径测试 |
3.2.5 乳液界面性质表征 |
3.3 乳液稳定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3.1 模拟力场 |
3.3.2 计算模型选择 |
3.3.3 计算方法与参数 |
3.3.4 模拟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W/O乳状液的稳定性分析 |
3.4.2 W/O乳状液的界面性质分析 |
3.4.3 IAA在稳定W/O乳状液中的作用 |
3.4.4 体系模拟平衡分析 |
3.4.5 IAA在体系中的扩散系数 |
3.4.6 IAA在油-水界面的吸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制备及对重质油包水乳液的破乳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合成 |
4.2.4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表征 |
4.2.5 破乳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
4.3.2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界面特性 |
4.3.3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制备与破乳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合成 |
5.2.4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表征 |
5.2.5 破乳实验 |
5.2.6 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
5.3.2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热稳定性 |
5.3.3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界面特性 |
5.3.4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破乳性能评价 |
5.3.5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油水分配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稳定油水乳液的破乳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拟方法 |
6.2.1 W/O乳液粗粒化模型 |
6.2.2 模拟力场 |
6.2.3 模拟细节及结果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体系模拟平衡分析 |
6.3.2 IAA-W/O乳液的破乳过程 |
6.3.3 IAA-W/O乳液的破乳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原油乳状液 |
1.1.1 原油乳状液的定义和组成 |
1.1.2 原油乳状液类型 |
1.1.3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因素 |
1.1.4 原油乳状液破乳方法 |
1.1.5 原油乳状液的危害 |
1.2 原油破乳剂的开发与机理 |
1.2.1 原油破乳剂的定义和特点 |
1.2.2 破乳剂的分类与常见种类 |
1.2.3 原油破乳剂破乳机理 |
1.3 原油破乳剂发展状况与趋势 |
1.3.1 国外相关破乳剂的状况 |
1.3.2 国内相关破乳剂的状况 |
1.3.3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趋势 |
1.4 丙烯酸改性脂肪醇破乳剂必要性及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破乳剂HDTM的合成 |
2.2.1 合成方法 |
2.2.2 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
2.3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表征 |
2.3.1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表征 |
2.3.2 核磁共振波谱(~1H-NMR)表征 |
2.3.3 凝胶色谱分析 |
2.3.4 破乳剂HDTM热重分析 |
2.4 破乳剂HDTM的理化指标测定 |
2.4.1 破乳剂外观、pH值、水溶性 |
2.4.2 破乳剂浊点、运动黏度 |
2.4.3 二甲苯-水数、亲水-亲油平衡(HLB)值 |
2.4.4 破乳剂表面活性 |
2.5 破乳剂HDTM破乳脱水性能评价 |
2.5.1 原油含水率测定 |
2.5.2 原油乳状液制备 |
2.5.3 原油乳状液脱水率测定 |
2.6 破乳剂复配与适用性分析 |
2.6.1 破乳剂复配 |
2.6.2 破乳剂适用性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破乳剂基础物筛选 |
3.2 破乳剂HDTM改性工艺条件研究 |
3.2.1 聚合反应时间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
3.2.2 聚合反应温度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
3.2.3 引发剂(BPO)用量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
3.2.4 丙烯酸用量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
3.2.5 酯化反应时间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的关系 |
3.2.6 酯化反应温度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的关系 |
3.2.7 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
3.2.8 实验结果响应面分析 |
3.3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的表征分析 |
3.3.1 傅里叶红外变换波谱(FT-IR)分析 |
3.3.2 核磁共振波谱(~1H-NMR)分析 |
3.3.3 凝胶色谱分析 |
3.3.4 破乳剂HDTM热重分析 |
3.4 改性破乳剂HDTM的理化指标测定 |
3.4.1 破乳剂HDTM的基本理化指标检测 |
3.4.2 破乳剂HDTM浊点、黏度检测 |
3.4.3 破乳剂HDTM水数、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检测 |
3.4.4 破乳剂HDTM表面活性检测 |
3.5 稳定原油乳状液配制方法研究 |
3.5.1 剪切强度(转速)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
3.5.2 剪切时间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
3.5.3 乳化温度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
3.6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破乳脱水工艺研究 |
3.6.1 加药量对脱水率的影响 |
3.6.2 破乳温度对脱水率的影响 |
3.6.3 破乳时间对脱水率的影响 |
3.6.4 pH值对脱水率的影响 |
3.6.5 破乳脱水工艺优化 |
3.7 无机盐类对破乳剂HDTM性能的影响 |
3.7.1 无机盐类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3.7.2 无机盐类对溶液浊点影响 |
3.7.3 无机盐类对脱水率的影响 |
3.8 复合驱乳化液对破乳剂HDTM性能的影响 |
3.8.1 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对脱水率的影响 |
3.8.2 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量对脱水率的影响 |
3.8.3 固体微粒对脱水率的影响 |
3.8.4 强碱对脱水率的影响 |
3.9 破乳剂HDTM适用性和复配研究 |
3.9.1 破乳剂HDTM适用性 |
3.9.2 破乳剂HDTM复配 |
3.10 显微镜像法破乳机理探究 |
4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剂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原油乳状液概述 |
1.2.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 |
1.2.2 乳状液的性质 |
1.2.3 原油乳状液的危害 |
1.2.4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分析 |
1.3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研究 |
1.3.1 原油破乳的方法 |
1.3.2 原油乳状液的破坏 |
1.3.3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机理 |
1.4 低温原油破乳剂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破乳剂研究现状 |
1.4.2 原油破乳剂的类型 |
1.4.3 低温破乳剂的研究进展 |
1.5 低温破乳剂必备条件分析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原油采出液基础物性分析 |
2.2.1 采出液含水率的测定 |
2.2.2 原油密度测定 |
2.2.3 原油酸值的测定 |
2.2.4 原油四组分的测定 |
2.2.5 采出液元素组成分析 |
2.2.6 采出液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2.2.7 采出液红外光谱分析 |
2.2.8 采出液中水相分析 |
2.3 酚醛树脂型聚醚破乳剂的合成 |
2.4 破乳剂的分析表征 |
2.4.1 破乳性能测定 |
2.4.2 破乳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3 破乳剂的核磁共振分析 |
第三章 低温破乳原油采出液物性分析 |
3.1 永921 联合站原油物性分析 |
3.1.1 采出液基础物性分析 |
3.1.2 乳状液类型分析 |
3.1.3 永921 采出液油相四组分分析 |
3.1.4 采出液元素组成及其含量测定 |
3.1.5 采出液组分的IR谱图 |
3.2 采出液水相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
4.1 低温破乳剂的筛选及破乳剂结构的确定 |
4.2 低温破乳剂的合成 |
4.2.1 破乳剂合成步骤 |
4.2.2 酚醛型系列破乳剂的合成 |
4.3 低温破乳剂的结构分析 |
4.3.1 ~1H-NMR谱表征 |
4.3.2 破乳剂的IR光谱分析 |
4.3.3 破乳剂的表面活性 |
4.3.4 不同温度下矿化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
4.4 破乳剂的复配 |
4.4.1 复配破乳性能实验 |
4.4.2 验证试验 |
4.4.3 新型破乳剂室内验收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破乳剂现场实验 |
5.1 胜利油田永921 现场工艺 |
5.1.1 现场工艺简图 |
5.1.2 现场照片 |
5.2 现场试验工作和结果 |
5.2.1 低温破乳剂投加方案 |
5.2.2 现场实验数据 |
5.2.3 成本核算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纳米硅改性破乳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老化油状况分析 |
1.1.1 老化油的形成机理 |
1.1.2 老化油的形成原因 |
1.1.3 老化油的成分分析 |
1.1.4 老化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
1.2 原油乳状液 |
1.2.1 原油乳状液的成因 |
1.2.2 原油乳状液的性质[18] |
1.2.3 影响原油乳状液的因素 |
1.3 原油破乳剂 |
1.3.1 原油破乳剂的用途 |
1.3.2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分析 |
1.3.3 原油破乳剂的破乳机理 |
1.3.4 破乳剂的性质 |
1.3.5 原油破乳剂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
1.3.6 原油破乳剂的种类 |
1.3.7 原油破乳的方法及比较 |
1.4 国内外破乳剂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2.1 课题选题立论及研究意义 |
2.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2.1 纳米硅改性破乳剂合成工艺实验 |
2.2.2 纳米硅改性破乳剂改性工艺实验 |
2.2.3 纳米硅改性破乳剂破乳性能考察 |
2.2.4 红外色谱分析其结构特征 |
2.2.5 破乳剂的脱水脱盐能力 |
2.3 预期的研究成果 |
2.4 技术创新点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实验方法及前期准备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有机硅油的筛选 |
3.3.2 破乳剂单体的筛选 |
3.3.3 原油含水率的测定 |
3.3.4 原油乳状液的制备 |
3.3.5 破乳剂的制备 |
3.3.6 破乳效率测定 |
3.3.7 破乳剂的改性 |
3.3.8 破乳剂的复配 |
3.3.9 破乳剂脱水脱盐能力 |
3.3.10 红外色谱分析 |
3.3.11 选用原油破乳剂时注意事项 |
3.4 实验原理 |
3.5 实验误差分析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纳米硅改性破乳剂制备及工艺条件考察 |
4.1.1 有机硅油的筛选结果 |
4.1.2 破乳剂单体的筛选结果 |
4.1.3 单一因素考察 |
4.1.4 正交实验考察 |
4.2 纳米硅改性破乳剂脱水工艺条件考察 |
4.2.1 改性破乳剂在不同破乳温度下的脱水性能 |
4.2.2 改性破乳剂在不同破乳剂用量下的脱水性能 |
4.2.3 改性破乳剂在不同搅拌速率下的脱水性能 |
4.2.4 改性破乳剂在不同沉降时间下的脱水性能 |
4.3 纳米硅改性破乳剂破乳性能考察 |
4.3.1 不同原油破乳剂在不同用量下的破乳脱水性能 |
4.3.2 不同原油破乳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破乳脱水性能 |
4.3.3 不同原油破乳剂在不同破乳时间下的破乳脱水性能 |
4.4 不同原油在不同破乳时间下进行脱水评价 |
4.5 对油水界面不整齐问题的解决 |
4.6 考察不同破乳剂脱水脱盐能力 |
4.7 红外色谱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5)弱碱ASP驱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采油技术 |
1.1.1 三元复合驱驱油技术 |
1.1.2 化学驱采出液处理技术 |
1.1.3 原油乳状液存在的危害 |
1.2 原油乳状液 |
1.2.1 原油乳状液的类型 |
1.2.2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 |
1.2.3 原油乳状液的性质 |
1.3 破乳方法 |
1.3.1 化学破乳法 |
1.3.2 物理破乳法 |
1.3.3 生物破乳法 |
1.3.4 其它破乳法 |
1.4 破乳机理 |
1.4.1 反向作用机理 |
1.4.2 絮凝聚集机理 |
1.4.3 碰撞击破界面膜机理 |
1.4.4 顶替置换机理 |
1.4.5 胶束增溶机理 |
1.4.6 褶皱变形机理 |
1.5 破乳剂简介 |
1.5.1 破乳剂的分类 |
1.5.2 破乳剂的评价方法及指标 |
1.5.4 优良破乳剂所具备的条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制备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合成原理 |
2.2.2 合成步骤 |
2.3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2.3.1 活泼氢含量的测定及含量计算 |
2.3.2 反应转化率W的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
2.4.2 反应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2.4.3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2.4.4 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2.4.5 溶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2.4.6 正交试验 |
2.5 结构表征 |
2.5.1 产物IR光谱表征 |
2.5.2 产物 1H NMR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环氧琥珀酸的制备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聚合原理 |
3.2.2 聚合步骤 |
3.2.3 防垢剂性能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温度对防垢率的影响 |
3.3.2 聚合时间对防垢率的影响 |
3.3.3 体系碱度对防垢率的影响 |
3.3.4 引发剂用量对防垢率的影响 |
3.3.5 正交试验 |
3.4 结构表征 |
3.4.1 产物IR光谱表征 |
3.4.2 产物 1H NMR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制备 |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合成原理 |
4.2.2 合成步骤 |
4.3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4.3.1 环氧值含量的测定及计算 |
4.3.2 反应转化率W的计算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环氧基与PESA的摩尔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4.4.4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4.4.5 正交试验 |
4.5 结构表征 |
4.5.1 产物IR光谱表征 |
4.5.2 产物 1H NMR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破乳剂性能评价 |
5.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三元复合驱乳状液的配置 |
5.2.2 原油含水量的测定 |
5.2.3 破乳剂脱水率的测定 |
5.2.4 水相中含油量的测定 |
5.3 支链配比不同对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性能的影响 |
5.3.1 甲基醚含量不同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
5.3.2 醋酸酯含量不同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
5.3.3 环氧基醚含量不同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
5.4 PESA与环氧基配比对破乳剂性能的影响 |
5.4.1 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
5.4.2 对防垢性能的影响 |
5.5 表面性能测试 |
5.5.1 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 |
5.5.2 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 |
5.6 破乳性能评价 |
5.6.1 不同破乳剂不同用量破乳性能评价 |
5.6.2 不同破乳剂不同温度破乳性能评价 |
5.6.3 不同破乳剂不同时间破乳性能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高乳化原油低温破乳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原油破乳剂的破乳机理与破乳历程 |
1.2 低温原油破乳剂必须具备的条件 |
1.3 造成原油低温脱水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
1.4 低温原油破乳剂的类型及发展方向 |
1.4.1 离子型原油破乳剂 |
1.4.2 非离子聚醚型原油破乳剂 |
1.4.3 其它类型的原油破乳剂 |
1.5 几种典型低温原油破乳剂的制备 |
1.5.1 AR型原油破乳剂的制备 |
1.5.2 聚氨酯原油破乳剂的制备 |
1.5.3 含硅原油破乳剂的制备 |
1.5.4 DPA型原油破乳剂的制备 |
1.6 其他破乳方法 |
1.7 小结 |
第二章 原油物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A联合站混合原油性质(组成)研究 |
2.2.1 原油物性分析 |
2.2.2 原油组分与原油性质的相关度 |
2.2.3 原油本构方程 |
2.3 水质分析 |
2.4 A联合站在用破乳剂情况分析 |
2.4.1 A联合站破乳剂类型及固含量分析 |
2.4.2 转油油站来液、三相分离器出口污水中破乳剂含量分析 |
2.4.3 A联合站在用破乳剂脱水试验 |
第三章 低温原油破乳剂室内研究 |
3.1 概述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2.1 低温原油破乳剂筛选及破乳剂结构确定 |
3.2.2 原油破乳剂合成及合成样品脱水性能测定 |
3.2.3 PR系列低温破乳剂最佳温度与最佳加药量试验 |
3.2.4 聚醚物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
3.3 主要试验结论 |
3.4 PR系列低温原油破乳剂与老化油处理的关系 |
3.4.1 PR系列低温原油破乳剂与老化油处理剂的复配 |
3.4.2 对含有老化油处理剂的破乳剂进行加量优选 |
第四章 PR系列低温原油破乳剂现场试验 |
4.1 现场试验准备 |
4.2 现场试验工作和结果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7)原油化学破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油破乳 |
1.1 原油乳状液破乳方法 |
1.1.1 热处理 |
1.1.2 化学破乳[1] |
1.1.3 电处理 |
1.1.4 其他破乳方法 |
1.2 原油化学破乳机理 |
1.2.1 顶替和排除机理 |
1.2.2 高分子吸附碰撞机理 |
1.2.3 增溶机理 |
1.2.4 褶皱变形机理 |
1.3 原油化学破乳剂概述 |
1.3.1 原油破乳剂的分类[6] |
1.3.2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历程及方向 |
(1)国外原油破乳剂发展历程 |
(2)国内原油破乳剂发展历程[11,12] |
2 化学破乳剂的发展趋势 |
2.1 复配 |
2.2 研制新型破乳剂 |
2.3 破乳剂筛选方法的改进 |
3 展望 |
4 结语 |
(8)复合型原油破乳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油乳状液 |
2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 |
2. 1 国外原油破乳剂的类型 |
2. 2 国内原油破乳剂的类型 |
2. 3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方向 |
3 复合型原油破乳剂 |
3. 1 国内外常用复配方法 |
3. 2 实验室研究 |
3. 3 工业应用 |
4 克拉玛依油区稠油破乳脱水技术展望 |
(9)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原油乳液的形成 |
1.2 原油乳液性质 |
1.2.1 物理性质 |
1.2.2 流变性质 |
1.2.3 热力学性质 |
1.2.4 界面性质 |
1.3 稳定性影响因素 |
1.3.1 界面张力 |
1.3.2 油水界面膜 |
1.3.3 界面电荷 |
1.3.4 温度 |
1.4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
1.4.1 化学法破乳 |
1.4.2 物理法破乳 |
1.4.3 生物法破乳 |
1.4.4 联合法破乳 |
1.5 破乳机理 |
1.5.1 顶替机理 |
1.5.2 增溶机理 |
1.5.3 褶皱变形机理 |
1.5.4 碰撞击破界面膜机理 |
1.5.5 相转移机理 |
1.5.6 絮凝-聚结机理 |
1.6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概况 |
1.6.1 国外研究 |
1.6.2 国内研究 |
1.6.3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方向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8 论文创新点 |
2 聚醚、聚醚酯共改性硅油破乳剂的合成及表征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合成原理 |
2.3 合成方法 |
2.3.1 常规法合成方法 |
2.3.2 微波法合成方法 |
2.4 测定转化率 |
2.4.1 测定活性氢含量 |
2.4.2 测定反应转化率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常规法合成聚醚、聚醚酯共改性硅油破乳剂的因素探究 |
2.5.2 微波法合成聚醚、聚醚酯共改性硅油破乳剂的因素探究 |
2.6 结构表征 |
2.6.1 红外谱图分析 |
2.6.2 1~HNMR 谱图分析 |
2.7 表面张力测定 |
2.8 小结 |
3 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表征 |
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 合成原理 |
3.3 实验合成方法 |
3.3.1 常规法合成方法 |
3.3.2 微波法合成方法 |
3.4 测定转化率 |
3.4.1 测定活性氢含量 |
3.4.2 测定反应转化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常规法合成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因素探究 |
3.5.2 微波法合成梳型聚硅氧烷破乳剂的因素探究 |
3.6 结构表征 |
3.6.1 红外谱图分析 |
3.6.2 1~HNMR 谱图分析 |
3.7 表面张力测定 |
3.8 小结 |
4 应用试验 |
4.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 测定破乳脱水率 |
4.2.1 测定原油含水率 |
4.2.2 配制原油乳状液 |
4.2.3 测定脱水率 |
4.3 共改性硅油原油破乳剂反应物配比的确定 |
4.4 梳型原油破乳剂反应物最佳配比的确定 |
4.4.1 不同的 MAA 配比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 |
4.4.2 不同 AEPC 配比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 |
4.4.3 不同 MMA 配比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 |
4.5 破乳性能评价 |
4.6 复配实验 |
4.7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超稠油低温破乳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原油破乳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破乳剂研究现状 |
1.2.2 原油破乳剂发展简况 |
1.2.3 原油破乳剂的分类 |
1.2.4 常用的W/O型原油破乳剂 |
1.2.5 常见的O/W型原油乳状液破乳剂 |
1.3 稠油低温破乳剂的研究方法调研 |
1.3.1 低温化学破乳发展概况 |
1.3.2 化学破乳剂概述 |
1.3.3 稠油化学破乳剂的筛选与复配 |
1.4 研究的目标、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原油破乳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原油乳状液的基础理论 |
2.1.1 乳状液的生成 |
2.1.2 乳状液的类型 |
2.1.3 乳状液的性质 |
2.2 河南油田原油乳化机理及乳状液的形成过程 |
2.2.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理论分析及流变性能分析 |
2.2.2 原油乳状液的流变性能分析 |
2.2.3 河南油田超稠油原油乳状液的形成过程分析 |
2.3 乳状液稳定与破乳机理的研究 |
2.3.1 乳状液的稳定 |
2.3.2 破乳机理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稠油物性分析及其乳状液性质分析 |
3.1 稠油简析 |
3.1.1 稠油概念 |
3.1.2 稠油的一般特性 |
3.1.3 稠油的黏度 |
3.2 超稠油组分与其乳状液稳定性的关系 |
3.2.1 超稠油无水油样基本物理性质测试 |
3.2.2 超稠油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
3.3 超稠油的组分分离及组分性质测试 |
3.3.1 超稠油的组分分离 |
3.3.2 超稠油的组分性质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稠油低温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破乳剂的研制和室内实验 |
4.1.1 破乳剂的选择原则 |
4.1.2 破乳剂的筛选方法 |
4.1.3 破乳剂的初步合成 |
4.2 超稠油低温破乳剂的研制 |
4.2.1 破乳剂分子量的提高 |
4.2.2 超稠油低温破乳剂CCD-01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3 破乳剂浓度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
4.2.4 分子量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
4.3 低温破乳剂对界面性质的影响 |
4.4 超稠油低温破乳剂对温度的敏感性分析 |
4.4.1 不同温度下的脱水率 |
4.4.2 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3 温度对液膜强度的影响 |
4.4.4 温度对脱出水中含油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稠油低温破乳剂的优化 |
5.1 脱出水水处理剂的研究思路 |
5.2 絮凝剂的研制 |
5.2.1 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 |
5.2.2 单剂的筛选 |
5.2.3 单剂的优选复配 |
5.2.4 絮凝剂的最佳添加量的确定 |
5.2.5 现场超稠油脱出水处理效果 |
5.3 絮凝剂XNJ-01性能评价 |
5.3.1 XNJ-01对脱出水油水界面性质影响 |
5.3.2 药剂对水中油珠粒径分布的影晌 |
5.3.3 絮凝过程微观观察 |
5.3.4 与PAC的对比试验 |
5.4 超稠油低温破乳剂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超稠油低温破乳剂的应用 |
6.1 河南油田油水处理工艺分析 |
6.2 新型破乳剂在单井的应用 |
6.3 超稠油低温破乳剂在联合站的应用 |
6.4 经济效益分析 |
6.5 应用情况分析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原油破乳剂的研制现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D]. 马俊. 天津大学, 2020(01)
- [2]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D]. 王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3]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剂的制备与应用[D]. 李晓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纳米硅改性破乳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D]. 赵宇.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6)
- [5]弱碱ASP驱双功能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丽莉.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6]高乳化原油低温破乳工艺技术研究[D]. 石岩.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7]原油化学破乳研究进展[J]. 付越群,郭继香,戴振华,张世岭,王艳婷,卓苗. 四川化工, 2016(02)
- [8]复合型原油破乳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高连真,刘月娥. 广州化工, 2016(02)
- [9]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D]. 郑淑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
- [10]超稠油低温破乳剂技术研究[D]. 李刚.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