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燕,曾庆涛,王宇豪,曾京,邬平波,朱志和,王超文,袁遥,肖乾[1](2021)在《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更深入全面了解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综述了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对车辆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总结了列车安全评价方法和动力学试验方法在车辆动力学中的应用,基于轮轨间作用力,分析了轮轨磨耗对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概括了车-桥耦合模型、弓网系统以及列车空气动力模型在车辆系统动力学中的研究内容。分析结果表明:车轮异常磨耗会导致舒适性下降,合理的车轮镟修能有效降低车轮非圆化和车辆系统关键部件的振动,降低车内振动噪声,增加列车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平稳性;合适的轮对定位刚度和抗蛇行减振器的刚度和阻尼有利于提高列车蛇行运动稳定性和转向架运动临界速度;钢轨波磨严重时会导致钢轨扣件松动,缩短车辆构架和钢轨的使用寿命;通过合理的钢轨廓型打磨可消除曲线波磨,改善轮轨关系;行波效应对车辆安全性影响很大,与相同激励下的各项参数相比,车速为350 km·h-1、行波速度为300 m·s-1时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轮轨横向力都有所降低;横风作用下受电弓气动抬升力增大,影响接触网安全,增大弓头阻尼和弓头刚度可改善弓网受流特性。
钟志宏[2](2021)在《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列车运行性能的要求日益增高,列车的制动性能是运行性能的重要表征。为了保证列车更加安全平稳的运行,提升列车的再生制动性能,本文以车载-地面储能系统应用于城轨列车为前提,针对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问题,再生制动过程中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以及低速区再生制动控制性能下降问题三方面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再生制动带来的牵引网电压抬升,会导致制动电阻启动,甚至引发再生制动失效,造成制动能量的浪费,影响制动的平稳性。本文以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绿色的制动为目标,以含有车载储能系统和地面储能系统的非线性、多约束的牵引供电系统为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线运行且效果接近离线全局最优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以遗传算法在典型工况下的离线全局优化结果为基础,对影响因素较为单一的线性结果进行规律的提取,对非线性或多影响因素的结果进行规律的挖掘,将复杂的全局优化问题转化为规则与局部优化问题的结合。针对规律挖掘过程中提炼的局部优化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列车功率、列车位置、车载/地面储能装置状态等影响因素,结合局部变分法、潮流解析等方法,得到最优决策变量与多影响因素间的数学关系,可用于在线求解。基于八通线实际线路数据对该策略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再生制动过程中,牵引网存在电压振荡问题,并且车载/地面储能系统的加入会影响原牵引供电系统的阻抗,从而影响电压振荡规律。为了探究储能系统的加入对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小信号分析法,对12种列车典型运行工况进行了建模,分析对比了不同工况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差异。针对现有主动阻尼策略参数调节困难、补偿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从阻尼匹配的角度,基于串联虚拟阻尼的思想,从理论上设计了最优阻尼补偿形式,并通过简化得到了工程上可实现的简化补偿形式。考虑到储能装置不同控制结构下的最优阻尼形式存在差异,选取了6种补偿结构,并对比了不同补偿结构下的最优阻尼补偿效果,提出了考虑工况变化的变结构最优阻尼补偿策略,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优补偿效果。城轨列车的再生制动主要通过牵引电机的控制算法实现。在低速下,输出转矩和测量转速精度的下降导致电机控制性能的下降,再生制动力在低速区难以精确控制,从而影响精准停车。本文以提升低速区的输出转矩精度和转速观测精度为目标,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稳定性定律,提出了能够保证低速制动区稳定性的转速和定子电阻并行辨识策略。与传统设计中只对单参数进行设计的特点不同,本文利用转速和定子电阻误差间的耦合关系,对二者的自适应律进行综合设计。随后,采用小信号注入的方式,对转子电阻进行准确辨识。考虑到小信号注入会增加输出转矩脉动,本文设计了转矩脉动消除环节,保证了输出转矩的平稳性。为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搭建了功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和牵引电机对拖平台。功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基于RTLAB半实物平台和实物储能装置,搭建了包含储能装置、牵引供电网络以及列车的复杂系统,可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多种工况进行模拟。本文提出的车载储能装置和地面储能装置协调控制策略,以及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均在该平台上得到了有效验证。提升低速再生制动性能的多参数在线辨识策略则在电机对拖平台上完成了验证,并在地面联调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图161幅,表21个,参考文献121篇。
邵帅[3](2021)在《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地处南北地震带,地震曾造成大量滑坡、震陷等地质灾害。黄土的动力响应特性、震陷机理与破坏特征研究是当前岩土工程的难点与焦点。本文综合利用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扭剪试验和离心机振动台原状黄土模型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原状黄土的动力响应加速度、剪切变形、震陷变形、土体内裂隙发育、动力剪切破坏以及离心振动模型浅层黄土破坏变形规律、震陷变形特性和潜在裂缝滑移破坏模式。研究成果取得如下认识:(1)通过复杂应力条件下均压固结和偏压固结原状黄土动扭剪试验,测试分析了不同中主应力比情况下动模量、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及动强度曲线。建立了最大动剪切模量、构度和固结围压三者的关系表达式。揭示了复杂应力条件下扭转剪切作用下黄土试样产生了两组相交剪切破坏面,且破坏状态与原黄土裂隙裂缝密切相关,破坏面之间的土单元保持了原状结构。(2)建立了黄土震陷与动应力、振次、固结围压、构度的关系,分析了三向主应力固结下黄土三维应变特征,得到了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力特性变化规律。不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对动剪应变的变化规律相似,且在破坏标准条件下趋于一致。揭示了动剪切模量随动剪应变的衰减变化关系和动弹性剪切屈服强度与固结平均球应力之间的关系(3)系统研究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扭剪特性,揭示不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屈服与破坏强度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中主应力比固结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破坏强度与固结平均球应力关系。动力剪切作用下黄土剪切变形屈服状态和破坏状态在应力空间存在屈服面和破坏面且动力剪切破坏面位于静力剪切破坏面内。(4)原状黄土边坡模型试验揭示了黄土震陷和剪切的变形发展。相同激震作用下,不同含水率与坡比对黄土边坡不同土层的动力变形与动力放大系数影响不同。不断发育的张拉裂隙与裂缝形成了渗水通道和潜在滑移面。表明历史上强震作用下,裂缝发展为天然黄土边坡滑坡产生提供了滑动面条件。(5)揭示了原状黄土地基的地震动响应规律以及震陷特性。相同激震作用下,地基含水率越低,放大效应越明显;不同激震作用下地基模型均产生震陷变形累积发展。地震烈度、地层厚度、含水率是导致黄土地基产生震陷变形的主要原因。地震作用下剪切变形和震陷沉降相互作用引起土体裂缝动力响应发育,地基浅层剪切破坏严重,从内到外土结构破坏塌陷,内部贯通式裂缝扩展发育。
陈宁[4](2021)在《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文中认为分段光滑是机械系统非线性的主要形式之一,解的多重性是非线性系统的重要特征,关于分段光滑振动系统多重解的研究对机械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服役性能和故障检测等方面具有实际工程意义。近年来,关于分段光滑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以其中部分解为主,大量研究仅仅关注最靠近某个初始条件附近的一个或者两个稳态解,极少能够做到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段光滑系统难以被精确解析分析是其中原因之一,在定性分析过程中过度依赖解析解进行庞加莱映射的建立同样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旨在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的研究。首先,将难以解析的空气弹簧气囊刚度模型转化为可以近似解析的多项式刚度模型,建立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数值解为标准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近似解析法的误差,结果表明近似解析法的精度缺乏稳定性,不能准确地用于定性分析,因此以近似解析解替代解析解构建庞加莱映射这条思路是行不通的,有必要对现有的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拓展。理论工作中,从数值计算代替解析求解的角度,摆脱了定性分析过程中对解析解的依赖,从而确定了关于多重稳态分析的体系化方法,用于难以解析的分段光滑振动系统分析。其中,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庞加莱映射的建立,简称庞加莱截面法,是理论研究的现有基础;结合离散系统的迭代原理和几何原理确定了一种求解分叉参数附近系统近似平衡点的方法;基于差分原理和微分原理的相似性确定了求解近似平衡点处庞加莱映射雅可比矩阵和特征值的迭代方法;基于稳态解具有吸引域的特点,建立了延不同参数路径搜索多重解的方法。通过对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分叉行为的仿真研究,发现系统的分叉过程以逐级倍化和滞后现象两种为主,其中系统的滞后现象是多重稳态存在的特征。同时对多重稳态共存的形式进行探究,主包括不同周期解之间共存、周期解和混沌解之间共存以及对称相轨线的方式共存三种方式。然后,建立两自由度分段线性振动模型,对比较成熟的半解析法进行优化后用于研究分段线性系统的分叉行为。对系统中发现的Hopf分叉和倍化分叉利用前面提出的数值化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导出的近似平衡点处庞加莱映射近似雅可比矩阵的近似特征值切合分叉理论,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对非经典环面分叉进行分析发现,两个稳定的共存吸引子之间必定存在不稳定的吸引子。通过对不稳定极限环的分析,分析了状态激变能够体现多重解的原因。最后,考虑高次谐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建立了不可解析的两自由度分段光滑振动系统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平衡点分叉行为的研究得出导致系统多重稳态的另一个原因,同时发现在系统中周期吸引子、拟周期吸引子和混沌吸引子同时存在的多重解共存形式是存在的。对其中一个类似于Hopf-Flip分叉的分叉点进行研究,最终将其定性为Hopf分叉的周期2锁相状态。本文以数值解代替解析解在定性分析过程中的作用,对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使之可以应用于难以解析或者不可解析系统的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分段线性和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多重解共存的普遍方式,对多重解存在时的滞后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同时对造成系统多重稳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童礼胜[5](2021)在《非线性系统脉冲观测器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非线性控制领域,观测器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很有意义的方向。2007年,为了利用系统输出在离散时刻的采样实现系统的状态估计,从而提高在网络控制背景下带宽的使用率,德国学者Raff首先提出了脉冲观测器这一概念。近年来,在对脉冲观测器的研究上,学者们取得了很多可观的成果,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对脉冲观测器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脉冲控制的脉冲观测器的设计问题,可消除未知输入的脉冲观测器设计问题,以及基于事件触发的脉冲观测器的设计问题。这些有关脉冲观测器的问题是控制科学国际前沿的课题,可在机器人智能控制、军事武器系统的跟踪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脉冲镇定,研究了脉冲非线性系统基于时间的脉冲观测器的设计问题。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论证,得到了估计状态对原系统的跟踪和误差系统渐近收敛的稳定判据。然后,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并引入平均逗留时间条件,得到了脉冲观测器增益矩阵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M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所设计的脉冲观测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讨论脉冲非线性系统在带有未知输入或者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设计可消除未知输入或者外部干扰的脉冲观测器。构造适当的观测器模型,得到误差系统模型,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和平均逗留时间条件,构造恰当的Lyapunov泛函,得到误差系统渐近稳定判据,实现观测器对原系统的跟踪。最后,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为了克服基于时间的脉冲控制观测器的频率过高、强度过大等问题,针对连续时间动力系统,提出基于事件触发脉冲控制(ETIC)的脉冲观测器设计问题,文章中给出了观测器模型,通过分析得到误差模型。然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事件触发脉冲控制方法,设计了三层事件条件,得到误差系统渐近稳定判据。最后,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所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贾智州[6](2021)在《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兼具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点,但其优势的发挥需建立在高效的动力耦合传动和能量管理策略之上。可控超越离合器可简化传动系统结构、提高传动效率,但其与传动核心部件齿轮构成复杂的动力耦合关系对传动品质有较大影响;传统能量管理策略缺少全局信息,限制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效率的发挥。本文以插电式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综合能源转换效率为出发点,在研究可控超越离合器-功率分流行星齿轮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可控超越离合器参数设计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网联的发展趋势,将可能出现的交通状况及概率信息纳入能量管理策略,对指导可控超越离合器迭代应用、提高插电式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效率和综合能源转换效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多数研究将单行星排中的某一部件与机架相连形成单自由度的系统不同,混合动力汽车的功率分流行星排是太阳轮、齿圈、行星架均为浮动的两自由度系统,为研究该系统在考虑可控超越离合器输入激励下的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推导了考虑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综合传动误差的功率分流行星齿轮模型,建立了考虑可控超越离合器分段线性的可控超越离合-功率分流耦合系统模型;为提高数值积分法求解精度并使不同系统具有可比性,建立了耦合系统的无量纲模型,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探究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结合定轴传动和功率分流的运行模式,基于分岔图、相轨迹、Poincaré映射与振动特性等方法,研究了耦合系统的响应随激励频率变化时所经历的倍周期分岔、拟周期分岔、阵发分岔等通向混沌分岔的复杂分岔路径;研究了行星架转动惯量、小行星轮数量、可控超越离合器工作模式对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外部转矩波动时,行星架浮动或转动惯量变小可使行星齿轮在较宽频率范围内获得稳定解;合理配置可控超越离合器可使耦合系统在混沌发生以前低频段上的稳定性更好,系统不易经跳跃、分岔陷入更为复杂的演化。为推动可控超越离合器的迭代应用,进一步研究了三个可控超越离合器参数变化趋势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为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参数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增大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刚度和半径会使系统在更低的频段产生不稳定解;增大可控超越离合器的阻尼比会加大可控超越离合器自身所承受的最大动载荷;增大与太阳轮相连的可控超越离合器的阻尼比,可在整个工作频段上有效减小行星齿轮的振动和最大动载荷。在考虑传动系统耦合非线性特性影响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在智能网联发展背景下提高插电式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的综合能源转换效率,将能量管理策略与交通信息相融合,结合博弈中的最优响应,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算法考虑交通状况及概率的纯策略模型,为电能的分配提供了依据。为改善经典动态规划算法的维度灾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构建求解域以解代搜”的改进动态规划算法,在动态地构建每一阶段有效求解域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池状态和索引的映射,改进了状态转移算法和存储结构,使算法计算效率提升了75%以上。
司和勇[7](2021)在《密封激振下汽轮机转子的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轮机组作为大型旋转机械,其转子振动失稳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的安全。随着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密封汽流激振成为诱导转子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超超临界汽轮机组,其密封汽流激振问题更加突出。本文着手于汽轮机转子真实涡动情况,建立转子涡动模型,深入分析密封汽流激振的产生机制。将数值模拟与理论算法有机结合,对密封动力特性、转子运动特征以及汽轮机高压转子轴系响应展开分析,得到密封汽流激振诱导转子失稳的机理、过程和特征,分析密封汽流激振对转子稳定性影响,为机组的设计和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首先,针对当前转子涡动模型过度假设导致计算结果失真的问题,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DEFINE_CG_MOTION和DEFINE_PROFILE控制宏编译转子公转和自转的运动方程。分析了齿顶间隙对汽轮机动叶栅内泄漏蒸汽与主蒸汽的掺混、高损失区域体熵增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密封流场周向和轴向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均匀间隙对密封流场压力分布的影响特性,研究压力脉动诱导密封汽流激振的主要区域以及主要频率分量,得到密封汽流激振与密封流场特性的内在联系。密封泄漏蒸汽通过动叶栅通道时受通道涡的卷吸夹带作用,其影响范围沿径向向叶中迁移。转子涡动时,密封入口齿顶压力波动更剧烈,密封高压区的压力波幅剧增是使汽流激振显着的主要原因。其次,基于多频涡动方程和小扰动理论,求解非线性密封汽流激振力,利用力与位移的相频特性揭示密封汽流激振对转子的作用过程。通过MATLAB快速傅里叶变换求解频域下的密封动力系数,以机组热耗验收工况(THA)设定100%、75%、40%、30%THA边界参数,分析机组在升负荷过程中密封汽流激振的动力特性变化。应用Workbench流固耦合模型,将密封流场的热负荷和离心作用施加到转子表面,研究其对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相对旋转模型分别建立静子与转子的涡动方程,实现大直径转子的锥形多频涡动,得到转子锥形涡动时的密封动力特性。以密封结构参数为影响因素建立四元二次正交试验,分析主要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优化,得到动力稳定性较好的密封结构比例。多频涡动的密封汽流激振力呈非线性变化,机组负荷、热载荷以及转子涡动形式均严重影响密封动力特性,当密封结构参数比为:齿宽:间隙:腔深:齿距=2.3:1:18:25时,密封-转子的动力不稳定区消失。再次,根据单盘Jeffcott转子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符合单轮盘汽轮机转子的运动方程,考虑自转速度、涡动频率、转子偏心率等参数,将频域的非线性密封汽流激振力拟合成函数并耦合到转子的运动微分方程中。通过MATLAB编程Runge-Kutta法求解转子非线性运动的轴心轨迹。在此基础上,拟合不同密封结构的汽流激振力,分析密封结构因素对转子运动的影响。基于轴心轨迹,Lyapunov指数分析密封汽流激振作用下转子运动的稳定性。根据转子运动的周期特性和轴心振幅的波动特性,确定转子运动中的易发生失稳的负荷区域以及主要分频。非线性汽流激振力可导致转子涡动中心偏移、运动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振动频率出现1/2转速频率、一阶临界转速频率(约为2/3分频)以及1/2转速以下的低频。随着机组负荷的增加,转子运动的混沌区域变宽,最大Lyapunov指数大于零,系统容易失稳。最后,采用集总参数法对1000MW高压转子模化,建立各向异性支承的转子振动方程,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计算设计参数下的轴系固有频率、主振型以及各结点的轨迹,对结果进行验证,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所得到的密封汽流激振力和影响因素的关系,将密封汽流激振作用简化为外部轴承支承施加到轴系上,得到密封汽流激振对轴系响应特性的影响。密封汽流激振对转子临界转速影响较小,对转子一阶振型的幅值和稳定性影响较大。密封汽流激振导致一阶振型的起始点幅度增加。
卫皓娟[8](2021)在《典型工况下抽水蓄能电站隐藏吸引子存在性与系统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网调度、新能源电力消纳、网源协调等灵活可调性电源,其稳定运行对电力安全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随着风光间歇性能源的高比例入网加剧了电网的波动,抽水蓄能由于复杂工况切换与水机电耦合行为会表现出丰富的动力学行为,甚至出现更繁杂混沌特性,影响着系统动力稳定性。隐藏吸引子作为一种特殊的混沌状态,其存在会造成系统因不期望吸引子被扰动导致转速等突然变化,使得系统振动变得难以预测,是影响电站稳定安全运行的一个内在诱发因子。本文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水轮机、水泵和水泵断电工况,研究不同工况下隐藏吸引子存在性及其系统动力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水轮机运行状况,结合各类非线性分析工具(分岔图、时域图、相图、李雅普诺夫指数谱图、以及吸引盆图等),以调节参数kp和分数阶阶次?为可控参数,研究从整数阶到分数阶对调节系统的分岔特性与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当系统调节参数kp?5.3时,平衡点是稳定的,同时系统产生的混沌吸引子的吸引盆不与平衡点邻域有交集,说明系统存在隐藏吸引子。其次,结合分数阶具有记忆与历史依赖性推广到分数阶模型,分析不同阶次下系统的状态进入混沌方式,观察吸引盆可以得出,不同开度初始值会导致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发生改变,使得系统由于存在隐藏吸引子而导致系统不同动力学行为。(2)以水泵水轮机调节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水泵水轮机调节系统平衡点与隐藏吸引子存在性关系,结合lyapunov指数谱图、分岔图、时域图和吸引盆图等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工具,多角度地分析了系统在稳态与泵断电暂态不同工况下随着调节参数kd以及不同导叶开度y的稳定与分岔特性,研究了系统依赖调节参数kd与导叶开度初值变化的稳定性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调速器参数kd变化,系统不存在任何平衡点,而系统出现了渐进稳定、极限环、混沌等动力学行为,说明了系统中存在隐藏吸引子,结合分岔图等工具研究了系统中隐藏动力学行为,同时,得出了考虑调速器非线性特征对系统稳定性有着明显影响,此外,还表明了导叶开度y较小与变化较慢可以改善系统在暂态过程中稳定性性能。(3)吸引盆是研究系统吸引子与稳定性的一个工具,数值地划分了系统稳定与复杂运动的初值空间。通过研究吸引盆随着导叶开度等不同初值的变化规律,全面观察了不同工况下系统所蕴含的丰富动力学行为,其中包括了混沌、拟周期运动、极限环、收敛、发散等,其次反映了不同运行工况能够改变吸引盆拓扑形态,并且水轮机工况下相比于水泵工况吸引盆的拓扑形态更复杂,这与实际运行相符。隐藏吸引子存在导致系统可能会因初值微小改变出现转速调节失控等混沌振荡现象,这在实际电站运行过程中是值得重视的。
顾伟忠[9](2021)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正席卷世界,全球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在数字经济的催化下,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层出不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空间,注入了新动能。我国正处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转换增长动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期。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站在数字经济时代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交汇期,“理顺经济发展内在逻辑和把握经济增长关键抓手”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必答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剖析问题—机制分析—模型构建—解决问题—提出建议”的研究路径展开,工作内容如下: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论文第1章和第2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创新之处、文献综述以及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理论和机制分析等内容。本部分首先抛出“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研究”这一主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基于现实需要和学界研究脉络阐述本文研究主题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开展文献综述,以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路径转型→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路径关系为思路聚焦相关经典文献,在说明本文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研究必要性,并阐述了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同时,为能清晰界定本文研究边界,梳理已有理论并总结了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数字技术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抓手和路径等内容,为本文后续的数理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作基础铺垫。最后,从理论研究角度,基于传统的C-D模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背景,以优化模型分别分析了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系统稳态,得出数字经济稳态更优的结论。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论文第3章至第6章。本部分研究层层深入,一是率先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动态视角下研究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发现数字经济对经济总量增长具有较强支撑作用,并且能够与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正向反馈循环机制,从而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二是通过构建TVP-VAR、PSTR等模型从多维度聚焦新旧动能发展特征的比较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抓手突破数字应用落地和充分利用传统经济基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是基于以上研究,从数字经济自身增长机理切入,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本部分从宏观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包含生产、消费、政府三个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数理模型解释不同类别的数字技术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差别。进而,通过构建非线性MS-AR模型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与趋势。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自身发展路径复杂,针对不同层次的数字技术与使用对象,要采取差异化的实施手段和建设规划,数字经济主要从改变发展方式、增长结构与动能转换三个途径助力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结论和展望。第7章基于前文研究内容,系统梳理全文研究脉络,结合理论研究、机制分析、数理模型分析、现状分析及实证分析等研究结果,对前文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提炼与深化,并提出论文可能存在的不足,最后做出研究展望。本研究梳理了数字经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总结了我国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改进的索洛-斯旺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指出数字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及政府采用多种方式支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据此提出面向数字时代我国加快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有效路径,可以为不同地区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推动高质量、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提供数理参考和量化依据。
王乔[10](2021)在《含氧混合燃料预混层流火焰特性研究及化学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燃料燃烧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先进动力装置的开发对于能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发动机燃料设计的研究中,含氧燃料被认为是一类理想的替代燃料,在实际应用中,含氧燃料往往与汽油、柴油燃料以不同方式混合应用于发动机中。系统的对燃料基础燃烧特性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是进行燃烧技术开发的必要前提。以往的研究大都针对单质燃料,而针对混合燃料的研究十分有限,关于混合燃料各组分之间在燃烧反应中的耦合作用以及竞争/促进机制的研究仍无定论。层流燃烧是研究燃烧机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发展与验证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面向内燃机燃料设计和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开发的需求,针对含氧混合燃料燃烧应用中的基础性问题开展研究。以目前极具应用前景的三种含氧燃料: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碳酸二甲酯(DMC)、正丁醇(NB),以及商用92#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官能团含氧燃料、烃类燃料及两者的混合燃料的预混层流火焰特性以及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探索了含氧燃料分子结构对层流燃烧特征(火焰传播、层流火焰速度、Markstein长度、火焰不稳定性、火焰化学结构等)的影响,提出了用于表征实际燃料层流燃烧特征的模型燃料配方方案,研究确定了含氧燃料掺混对烃类燃料层流燃烧速度和火焰不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揭示了燃料分子结构对层流燃烧特征影响的内在热力学机制和动力学机制。研究中基于球形膨胀火焰与高速纹影测试方法,设计搭建了燃料预混层流燃烧试验平台,并开发了火焰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宽范围初始条件下燃料/空气混合气预混层流燃烧特征的试验测量。基于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kin-Pro搭建了可燃混合气的火焰化学分析平台,实现了含氧混合燃料化学反应简化机理的构建,以及层流火焰化学结构的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含氧燃料分子结构对层流燃烧特性有显着影响。相同条件下,三种含氧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ODE3>NB>DMC,这一结果的动力学机制来源于燃料特异性的初始裂解反应路径和由此产生的不同反应活性的中间产物。不同含氧燃料的层流火焰不稳定性亦有较大差异,PODE3的火焰稳定性优于DMC和NB,这是由于其更快的火焰速度和更强的火焰拉伸。2、以正庚烷、异辛烷和甲苯为代表性组分构建的三组分模型燃料(TRF)能够在整个当量比范围内准确表征实际燃料的层流燃烧特性,且性能优于正庚烷和异辛烷组成的二组分模型燃料(PRF)。确定模型燃料配方方案时应以实际燃料的热值、H/C比和分子量为目标参数,同时兼顾实际燃料中各个族系组分比例。3、掺混不同含氧燃料对烃类燃料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不同。掺混PODE3和NB能够提高烃类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而掺混DMC使得烃类燃烧的层流燃烧速度降低。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基本随着含氧燃料的体积掺混比线性变化。本研究中涉及的三种含氧燃料的层流火焰稳定性优于烃类燃料(TRF),当掺混比例较小,含氧燃料对烃类燃料火焰稳定性的影响不大,当掺混比例达到50%时,含氧燃料有助于提高烃类燃料的层流火焰稳定性。4、混合燃料之间的交叉反应是通过各燃料组分燃烧物种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含氧燃料特殊的燃烧反应路径能够增加层流火焰中活性物种的浓度,特别是含氧物种HO2、HCO和CH2O等。这些物种能够对烃类燃料的消耗反应路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层流燃烧特性和燃烧产物等。5、基于可迁移性的燃烧核心机理和燃料特异性燃烧反应机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快速构建混合燃料的燃烧反应机理。研究中所采用的组合机理简化方法可以准确的提取燃料燃烧反应主要特征,所发展的混合燃料简化机理可以准确模拟PODE3/DMC/NB/TRF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特性、自燃着火特性以及污染物生成特性。
二、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列车安全评价方法 |
1.1 脱轨安全评判方法 |
1.2 蛇行失稳评判方法 |
1.3 列车连挂救援安全评估方法 |
2 动力学试验 |
2.1 台架试验 |
2.2 线路试验 |
2.3 比例模型试验 |
3 动力学仿真 |
3.1 车辆构件建模仿真 |
3.2 不同参数选取建模仿真 |
3.3 平稳性 |
3.3.1 多刚体建模分析 |
3.3.2 刚柔耦合建模分析 |
3.4 舒适度 |
3.5 安全性 |
3.5.1 风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分析 |
3.5.2 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分析 |
3.5.3 车辆碰撞作用下的安全性分析 |
4 轮轨关系动力学 |
4.1 车轮磨耗对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
4.2 钢轨磨耗对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
5 轨道车辆耦合动力学影响 |
5.1 轨道车辆与线桥耦合动力学性能影响 |
5.2 轨道车辆与弓网耦合动力学性能影响 |
5.3 轨道车辆与空气动力学性能影响 |
6 结 语 |
(2)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和利用 |
1.2.2 再生制动稳定性 |
1.2.3 低速再生制动性能优化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基于离线非线性多耦合建模的在线车地协调控制策略 |
2.1 含车载和地面储能系统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 |
2.1.1 车-地互联协调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 |
2.1.2 制动能量损失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 考虑安全可靠与经济的多工况离线优化 |
2.2.1 车载和地面储能系统离线优化问题 |
2.2.2 考虑多工况的离线优化结果分析 |
2.3 基于规律挖掘的在线协调控制策略 |
2.3.1 充放电阈值影响因素归纳 |
2.3.2 充放电阈值的非线性规律挖掘 |
2.3.3 在线协调控制策略设计 |
2.4 仿真与实验 |
2.4.1 仿真分析 |
2.4.2 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储能系统多工况优化补偿的再生制动稳定性研究 |
3.1 城轨列车稳定性问题机理分析 |
3.2 加入储能装置前后的牵引系统稳定性分析 |
3.2.1 数学模型描述 |
3.2.2 无储能装置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3 带储能装置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 基于车-地储能系统的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 |
3.3.1 多种阻尼补偿工况下的虚拟阻抗补偿 |
3.3.2 串联虚拟阻尼的优化设计 |
3.3.3 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 |
3.4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提升低速再生制动性能的感应电机参数辨识策略 |
4.1 再生制动低速域参数辨识机理性问题分析 |
4.1.1 感应电机参数能观性 |
4.1.2 低速辨识稳定性问题 |
4.2 基于耦合的关键参数并行辨识策略 |
4.2.1 转速和定子电阻的耦合性分析 |
4.2.2 基于李雅普诺夫的转速、定子电阻辨识稳定性设计 |
4.2.3 基于小信号注入的转子电阻辨识策略及其稳定性 |
4.3 实验验证 |
4.3.1 5.5 kW感应电机对拖实验平台 |
4.3.2 关键参数在线辨识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震陷破坏研究现状 |
1.2.2 黄土动剪切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1.2.4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2.5 土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问题 |
2 原状结构性黄土动力特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试验简介 |
2.2.1 设备简介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样制备 |
2.2.5 试验方案及步骤 |
2.3 结构性黄土的动应力应变特性 |
2.3.1 骨干曲线 |
2.3.2 动剪切模量 |
2.3.3 阻尼比 |
2.3.4 黄土循环动扭剪强度与破坏模式 |
2.5 结构性黄土动强度特性 |
2.5.1 概述 |
2.5.2 循环扭剪作用下黄土的动强度特性 |
2.5.3 黄土的动强度指标分析 |
2.6 结构性黄土动扭剪震陷特性 |
2.6.1 震陷特性 |
2.6.2 动扭剪试验条件下原状黄土震陷特性 |
2.6.3 循环振次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
2.6.4 含水率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
2.6.5 固结围压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
2.7 结构性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 |
2.7.1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的推导 |
2.7.2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的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3 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动剪切屈服和破坏强度研究 |
3.1 概述 |
3.2 复杂静应力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特性 |
3.2.1 试样的应力状态 |
3.2.2 试验介绍 |
3.3 不同中主应力比黄土的动剪切特性 |
3.3.1 动剪应力与动剪应变骨干曲线 |
3.3.2 动剪切模量变化规律 |
3.3.3 动阻尼比变化规律 |
3.3.4 动强度变化规律 |
3.3.5 动屈服条件变化规律 |
3.4 固结应力条件、含水率对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
3.4.1 不同固结围压黄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 |
3.4.2 固结应力对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 |
3.4.3 不同含水率下黄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 |
3.4.4 含水率对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 |
3.5 应力空间中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与动剪切的破坏模式 |
3.5.1 应力空间中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 |
3.5.2 循环动剪切的破坏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原状黄土离心模型试验动力响应分析 |
4.1 黄土动力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
4.1.1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原理 |
4.1.2 模型试验材料 |
4.1.3 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
4.1.4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模型制作 |
4.1.5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模型箱的选择 |
4.1.6 试验步骤 |
4.2 离心模型试验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特征 |
4.2.1 加速度响应特征 |
4.2.2 动力响应高程效应与趋表效应 |
4.2.3 模型加速度反应谱 |
4.3 数值模拟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特征 |
4.3.1 计算原理 |
4.3.2 黄土边坡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
4.4 黄土边坡的震陷变形破坏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原状黄土地基动力离心模型震陷变形研究 |
5.1 试验概况介绍 |
5.2 黄土地基离心动力响应特征 |
5.2.1 黄土地基加速度响应 |
5.2.2 黄土地基的加速度放大效应 |
5.2.3 输入峰值加速度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
5.2.4 离心加速度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
5.2.5 含水率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
5.2.6 黄土地基模型加速度反应谱 |
5.3 地基离心动力数值模型研究 |
5.3.1 黄土地基数值建模及计算参数 |
5.3.2 黄土地基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
5.3.3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与黄土地基震陷量计算方法 |
5.3.4 黄土地基震陷变形分布特征 |
5.4 黄土地基的震陷变形破坏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非线性动力学学科现状 |
1.2 非线性定量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非线性定性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4 非线性系统的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5 多重稳态问题的研究现状 |
1.6 分段光滑系统多重稳态研究主要面对的问题 |
1.7 本文主要工作以及文章结构 |
1.8 本章小结 |
2 课题研究需要的理论和方法 |
2.1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
2.2 复变分析法简介 |
2.3 半解析法概述 |
2.3.1 理论解析 |
2.3.2 数值求零 |
2.3.3 算法优化 |
2.4 庞加莱映射 |
2.5 系统稳定性理论 |
2.5.1 离散映射的稳定性理论 |
2.5.2 连续轨线的稳定性 |
2.5.3 庞加莱映射转化后的稳定一致性 |
2.6 本章小结 |
3 非线性定性理论分析方法的数值化 |
3.1 RK-4数值积分及算法稳定性控制 |
3.1.1 RK-4数值积分法 |
3.1.2 算法稳定条件 |
3.1.3 积分步长的选取和稳定性控制 |
3.2 近似迭代不动点的数值计算方法 |
3.2.1 算法背景 |
3.2.2 算法原理和过程 |
3.2.3 稳定条件分析 |
3.2.4 稳定性的判别和方法补充 |
3.3 近似雅可比矩阵的数值计算法 |
3.4 庞加莱映射雅可比矩阵近似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
3.5 系统多重定态的沿路径数值求解 |
3.6 章末小结 |
4 光滑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 |
4.1 动力学模型的分析及其建立 |
4.2 近似解析求解 |
4.2.1 无阻尼自由振动 |
4.2.2 有阻尼瞬态自由振动 |
4.2.3 有阻尼强迫振动稳态解 |
4.3 近似解析法的可靠性分析 |
4.4 幅频特征和多重极限环 |
4.5 多重解现象的分析 |
4.5.1 不同周期吸引子共存 |
4.5.2 同周期周期吸引子共存 |
4.5.3 周期和混沌吸引子共存 |
4.5.4 多重解引起的分叉现象 |
4.6 本章小结 |
5 分段线性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 |
5.1 分段线性振动系统的数学建模 |
5.2 系统的庞加莱映射和周期解条件 |
5.2.1 系统的庞加莱映射 |
5.2.2 周期运动存在性 |
5.2.3 周期运动稳定性及分叉机理 |
5.3 经典分叉行为分析 |
5.3.1 Hopf分叉分析 |
5.3.2 倍化分叉分析 |
5.4 非经典分叉分析 |
5.4.1 N-S分叉 |
5.4.2 环面倍化分叉 |
5.4.3 环面激变分叉 |
5.5 本章小结 |
6 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 |
6.1 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建模及分析 |
6.2 谐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
6.3 二次谐波强度对系统分叉的影响 |
6.3.1 二次超谐波下振幅对系统分叉影响 |
6.3.2 频率对分叉的影响 |
6.3.3 环面Hopf型分叉分析 |
6.4 三次超谐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
6.4.1 三次谐波对分叉规律的影响 |
6.4.2 三次谐波条件下系统的多重定态分析 |
6.4.3 拟周期的2倍锁相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非线性系统脉冲观测器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数学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脉冲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事件触发脉冲控制研究现状 |
1.2.3 非线性系统脉冲观测器设计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知识 |
1.3.1 线性矩阵不等式 |
1.3.2 平均逗留时间 |
1.3.3 Lyapunov稳定性定理 |
1.3.4 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理论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基于时间的脉冲控制的脉冲观测器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脉冲控制基本原理 |
2.3 问题描述 |
2.4 主要结论 |
2.5 数值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消除未知输入的脉冲观测器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主要结论 |
3.4 数值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事件触发脉冲控制的脉冲观测器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事件触发脉冲控制(ETC)原理 |
4.3 三层事件触发脉冲控制(ETIC)原理 |
4.4 问题描述 |
4.5 脉冲观测器的ETIC方案 |
4.6 主要结论 |
4.7 数值仿真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现状 |
1.3 功率分流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1 齿轮传动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2 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发展及应用 |
1.3.3 可控超越离合-齿轮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2 可控超越离合-行星齿轮耦合系统建模 |
2.1 插电式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 |
2.2 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建模 |
2.3 行星齿轮系统的建模 |
2.3.1 行星齿轮系统的基本假设及非线性因素 |
2.3.2 单自由度定轴行星齿轮系统的建模 |
2.3.3 两自由度功率分流行星齿轮的建模 |
2.4 可控超越离合-行星齿轮耦合系统无量纲化模型 |
2.4.1 可控超越离合-定轴行星齿轮耦合系统 |
2.4.2 可控超越离合-功率分流耦合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可控超越离合-行星齿轮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
3.1 定轴耦合系统与功率分流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
3.1.1 定轴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3.1.2 功率分流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3.1.3 行星架转动惯量的影响 |
3.1.4 行星轮数的影响 |
3.2 可控超越离合器配置与工作模式的影响分析 |
3.2.1 可控超越离合配置的影响 |
3.2.2 可控超越离合器工作模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可控超越离合器参数设计对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可控超越离合器参数设计影响的总体分析 |
4.2 太阳轮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参数影响研究 |
4.2.1 太阳轮可控超越离合器刚度的影响 |
4.2.2 太阳轮可控超越离合器阻尼比的影响 |
4.3 行星架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参数影响研究 |
4.3.1 行星架可控超越离合器刚度的影响 |
4.3.2 行星架可控超越离合器阻尼比的影响 |
4.4 齿圈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参数影响研究 |
4.4.1 齿圈可控超越离合器刚度的影响 |
4.4.2 齿圈可控超越离合器阻尼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插电式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5.1 插电式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建模 |
5.1.1 动力系统关键部件建模 |
5.1.2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
5.1.3 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
5.2 插电式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流的全局最优问题 |
5.2.1 插电式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流全局最优问题的描述 |
5.2.2 经典动态规划算法的求解过程 |
5.2.3 基于动态构建求解域以解代搜的改进动态规划算法 |
5.2.4 改进算法性能的验证 |
5.3 基于改进动态规划的全局能量流最优问题的求解 |
5.3.1 电量维持条件下最优问题的求解 |
5.3.2 混合模式下最优问题的求解 |
5.4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考虑交通状况不确定性的最优策略模型 |
5.4.1 模型的基本假设及建立 |
5.4.2 基于NEDC工况的纯策略模型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密封激振下汽轮机转子的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密封激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密封汽流激振力研究现状 |
1.2.2 密封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密封-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汽轮机涡动转子的密封流场分析 |
2.1 密封流场求解方程 |
2.2 密封模型及涡动控制方程 |
2.2.1 密封物理模型 |
2.2.2 单频涡动方程 |
2.2.3 数值验证 |
2.3 计算结果分析 |
2.3.1 密封泄漏特性 |
2.3.2 密封泄漏损失分布 |
2.3.3 静偏心压力分布 |
2.3.4 转子涡动压力脉动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频涡动下汽轮机转子的密封激振力与动力特性 |
3.1 多频涡动模型及动力系数求解 |
3.1.1 多频涡动方程 |
3.1.2 锥形多频涡动模型 |
3.1.3 动力系数求解方法 |
3.1.4 多频涡动及动力系数求解验证 |
3.2 密封激振力与相频特性 |
3.2.1 多频涡动的密封激振力 |
3.2.2 力与位移的相频分析 |
3.3 变负荷密封动力特性的频域分析 |
3.3.1 变负荷密封动力系数 |
3.3.2 变负荷有效阻尼分析 |
3.4 耦合热载荷的密封动力特性 |
3.4.1 热载荷密封齿形变计算 |
3.4.2 齿变形的密封动力系数 |
3.5 锥形涡动的密封动力特性 |
3.5.1 锥形涡动动力系数 |
3.5.2 锥形涡动有效阻尼分析 |
3.6 密封结构多因素影响的动力特性及优化 |
3.6.1 四元二次正交试验多因素分析及优化 |
3.6.2 优化密封的性能提升机理 |
3.6.3 优化密封的动力特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流激振诱导的汽轮机转子运动特性 |
4.1 运动微分方程及力学模型 |
4.1.1 转子运动方程 |
4.1.2 油膜力模型 |
4.1.3 激振力拟合模型 |
4.1.4 运动方程求解 |
4.2 汽流激振力下转子运动特性分析 |
4.2.1 转子分岔特性 |
4.2.2 转子频谱特性 |
4.2.3 轴心映射特性 |
4.3 密封结构影响的转子运动特性 |
4.3.1 齿数对转子运动特性的影响 |
4.3.2 凸台数对转子运动特性的影响 |
4.3.3 齿长对转子运动特性的影响 |
4.4 转子运动的稳定性 |
4.4.1 设计参数下转子稳定性 |
4.4.2 齿数对转子稳定性影响 |
4.4.3 凸台数对转子稳定性影响 |
4.4.4 齿长对转子稳定性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密封—转子—轴承各向异性支承的转子振动特性 |
5.1 转子各向异性支承模型 |
5.1.1 各向异性支承模型 |
5.1.2 转子集总模化 |
5.2 Riccati传递矩阵 |
5.2.1 各向同性支承传递矩阵 |
5.2.2 各向异性支承传递矩阵 |
5.2.3 模态分析与验证 |
5.3 耦合密封激振的转子振动特性 |
5.3.1 密封汽流激振耦合分布 |
5.3.2 密封激振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5.3.3 转子振型分析 |
5.3.4 振动特征分析 |
5.3.5 振动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典型工况下抽水蓄能电站隐藏吸引子存在性与系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抽水蓄能电站调节系统模型 |
1.2.2 调节系统稳定性问题 |
1.2.3 隐藏吸引子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隐藏吸引子和吸引盆理论基础 |
2.1 隐藏吸引子的定义及特征 |
2.2 隐藏吸引子的判断方法 |
2.3 吸引盆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轮机工况下调节系统隐藏吸引子存在性及动力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水轮机工况下调节系统数学建模 |
3.2.1 水轮机调节系统整数阶模型 |
3.2.2 水轮机调节系统分数阶模型 |
3.3 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
3.3.1 系统平衡点分析及Hopf分岔 |
3.3.2 参数对称混沌不变性 |
3.3.3 系统耗散性 |
3.3.4 整数阶系统动力学分析 |
3.3.5 分数阶阶次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 隐藏吸引子存在性及系统稳定性影响 |
3.4.1 隐藏吸引子 |
3.4.2 吸引盆 |
3.4.3 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泵水轮机调节系统隐藏动力学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水泵水轮机调节系统数学建模 |
4.2.1 电动发电机模型 |
4.2.2 水泵水轮机组管段模型 |
4.2.3 液压随动系统模型 |
4.3 隐藏动力学研究 |
4.3.1 系统特性分析 |
4.3.2 系统动力学分析 |
4.3.3 系统泵断电过渡过程动力学分析 |
4.4 吸引盆图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成果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存在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研究文献分析 |
2.1.1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共词分析 |
2.1.2 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
2.2 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增长内涵文献综述 |
2.2.2 经济增长方式文献综述 |
2.2.3 经济增长测度方法文献综述 |
2.3 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文献综述 |
2.3.1 经济增长路径文献综述 |
2.3.2 经济增长路径转型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2.4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路径的文献综述 |
2.5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理论基础 |
2.6 数字经济系统稳态的理论分析 |
2.6.1 传统经济背景下的经济系统稳态分析模型优化 |
2.6.2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系统稳态分析数理模型构建 |
2.6.3 两种背景下的经济系统稳态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济增长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性分析 |
3.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
3.2 经济总量与数字经济发展 |
3.3 经济活力与数字经济发展 |
3.4 经济效率与数字经济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动态效应 |
4.1 经济增长传统动能的动态效应 |
4.1.1 TVP-VAR模型构建及说明 |
4.1.2 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实际产出的影响 |
4.1.3 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
4.1.4 经济增长传统动能特征 |
4.2 数字经济下经济增长新动能分析 |
4.2.1 科技创新能力 |
4.2.2 数字技术应用 |
4.2.3 经济增长新动能特征 |
4.3 经济增长新动能作用机制的省域异质性检验 |
4.3.1 PSTR模型构建及说明 |
4.3.2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经济增长路径理论解析 |
5.1 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数字经济一般均衡模型构建 |
5.1.1 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数字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假设 |
5.1.2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生产侧的作用路径分析 |
5.1.3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消费侧的作用路径分析 |
5.1.4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政府的作用路径分析 |
5.2 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技术的数字经济投入产出分析 |
5.2.1 第一层技术投入的产出效应 |
5.2.2 第二层技术投入的产出效应 |
5.2.3 第三层技术投入的产出效应 |
5.3 数字经济增长路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
6.1 Markov区制转移模型构建 |
6.2 数字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变分析 |
6.3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
6.3.1 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
6.3.2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 |
6.3.3 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含氧混合燃料预混层流火焰特性研究及化学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内燃机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思路 |
1.2.1 内燃机与燃料联合优化的研究进展 |
1.2.2 基于燃料设计与燃料组分重构的燃烧技术 |
1.3 含氧燃料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1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 |
1.3.2 碳酸二甲酯 |
1.3.3 丁醇 |
1.4 预混层流火焰速度的试验测量方法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平台介绍及测试方法分析 |
2.1 基于球形火焰传播法的层流燃烧速度基本理论 |
2.1.1 层流火焰速度定义 |
2.1.2 火焰拉伸的影响及外推模型的选择 |
2.1.3 试验提取层流火焰速度的不确定性来源 |
2.1.4 火焰不稳定性 |
2.2 层流燃烧试验平台与试验流程 |
2.2.1 定容燃烧弹 |
2.2.2 试验流程 |
2.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2.4 计算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官能团含氧燃料预混层流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 |
3.1 不同燃料火焰传播特性和层流火焰速度对比 |
3.1.1 火焰传播特性 |
3.1.2 层流火焰速度 |
3.2 绝热火焰温度 |
3.3 敏感性分析 |
3.4 反应路径分析 |
3.5 Markstein长度与火焰不稳定性分析 |
3.5.1 Markstein长度 |
3.5.2 火焰胞状不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油及其模型燃料预混层流燃烧特性研究 |
4.1 汽油模型燃料组分及配比 |
4.1.1 实际燃料组分及理化特性分析 |
4.1.2 模型燃料组分选取 |
4.1.3 模型燃料组分配方 |
4.2 模型燃料组分的层流燃烧速度测量 |
4.2.1 正庚烷 |
4.2.2 异辛烷 |
4.2.3 甲苯 |
4.3 PRF/TRF/汽油层流燃烧速度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氧混合燃料预混层流火焰特性研究 |
5.1 含氧燃料掺混对碳氢燃料层流火焰传播的影响 |
5.1.1 火焰传播速度 |
5.1.2 层流火焰速度 |
5.2 绝热火焰温度 |
5.3 含氧燃料掺混对层流火焰化学结构的影响 |
5.3.1 详细机理验证 |
5.3.2 敏感性分析 |
5.3.3 交叉反应的影响 |
5.4 含氧燃料掺混对火焰不稳定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氧混合燃料化学反应简化机理构建 |
6.1 含氧混合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构建 |
6.1.1 核心机理 |
6.1.2 含氧燃料详细机理简化 |
6.1.3 TRF机理 |
6.1.4 机理合并 |
6.2 机理验证 |
6.2.1 层流火焰速度 |
6.2.3 着火延迟期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成果介绍 |
致谢 |
四、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 朱海燕,曾庆涛,王宇豪,曾京,邬平波,朱志和,王超文,袁遥,肖乾.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1(03)
- [2]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D]. 钟志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D]. 邵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分段光滑振动系统的多重稳态分析[D]. 陈宁.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非线性系统脉冲观测器的设计研究[D]. 童礼胜.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6]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贾智州.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7]密封激振下汽轮机转子的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D]. 司和勇.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1)
- [8]典型工况下抽水蓄能电站隐藏吸引子存在性与系统稳定性研究[D]. 卫皓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研究[D]. 顾伟忠.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含氧混合燃料预混层流火焰特性研究及化学动力学分析[D]. 王乔.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