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西部生态建设谏言(论文文献综述)
熊英[1](2021)在《成都市天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协同机制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
胡鑫[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薄宏涛[3](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毛雨[4](2019)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大力兴旺乡村产业进而富裕农民,而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此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需把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尤其是特色文化小镇作为常态性工作来抓。为此,国务院多个部位及下属单位联合开展了特色小镇培育和基础准备工作,认为必须突出小镇特色、发展产业、绿色环保、卫生干净以及适合居住。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作为理论依据,充分结合目前川西特色小镇实际,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文献调查、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等方法对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以下成果。一、系统梳理了特色小镇的相关理论,从特色小镇基本概念、特点、建设背景及其演变发展、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和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现状调查、探索当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摸索特色文化小镇发展路径以及问题解决办法奠定基础。二、运用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方法对川西全域内的特色小镇进行概略调查分析,再依据一定的原则筛选出典型的4个小镇研究样本,然后采用文献调查和田野调查(现场考察与走访)等方法,分别对样本小镇位置、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等方面进行研究,探明了当前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后续深入研究小镇发展遭遇的深层次和瓶颈问题提供基础。三、针对典型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的优势和具体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手段厘清了川西特色文化小镇共性问题,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深度和宽度拓展,从中发现川西域内特色文化小镇发展面临的深层次和瓶颈问题,为探索特色小镇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提供依据。四、综合当前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发展路径和方法,可为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引领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罗金城[5](2018)在《“三生融合”理念下桂林市芙蓉苗族旅游特色小镇创建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对民族特色小镇培育的背景、意义、概念和相关政策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特色小镇相关研究的总结,牢牢把握特色小镇“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本质特点和创建要求;并以此为桂林芙蓉苗族旅游特色小镇(以下简称芙蓉小镇)的规划理念,对芙蓉小镇规划进行研究探讨。根据特色小镇的创建要求,以及芙蓉小镇创建规划中所要体现的民族特色小镇“三生融合”功能特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三生融合”进行理论解析,为特色小镇规划提供依据:(1)“生产”——产业集群理论。特色产业为特色小镇创建规划的重要内容,从产业集群理论为芙蓉小镇民族旅游特色产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2)“生活”——乡村景观吸引力理论。宜居宜游为特色小镇创建的主要初衷之一,以该理论为芙蓉小镇生活社区功能创建规划提供指导;(3)“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保为特色小镇创建的基本要求,以该理论指导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相关部分。在此基础上对芙蓉小镇创建条件进行基本的介绍分析,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对芙蓉小镇创建进行SWOT分析,并从战略的层面明确规划的重点和方向。然后,根据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成果、芙蓉小镇的基本实际、以及特色小镇“三生融合”的相关理论,总结出芙蓉小镇规划的思路和策略。结果分别为(1)“生产”方面:坚持产业与商业模式融合、培育“新型苗农”、坚持“创新要素”投入、“产业集群”建镇;(2)“生活”方面:坚持把芙蓉小镇社区视为民族旅游资源和功能创建、加强“乡村自然和人文社会景观意象营造”、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同质文化、彰显优秀异质文化”、坚持“主客和谐”原则等;(3)“生态”方面:坚持“乡、养、闲、种、旅”融合发展、实行“绿色”品牌规划,“多规合一”等。在明确了芙蓉小镇创建思路和策略的此基础上,确定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方向和目标、空间布局、产品体系等相关规划内容。对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梳理,提出研究的不足和展望。民族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学科,纰漏再所难免,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芙蓉苗族旅游特色小镇创建规划提供参考,引起人们对民族旅游特色小镇创建价值的重视,湘桂苗族风情旅游带建设的重视。
陈艾[6](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陆喜元[7](2017)在《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但由于治理环境及政府层级的不同,政府治理能力有结构性差异。因此,如何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一概而论。县级政府的“接点性”特点,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在准确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集中表达了科学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是政府治理的根本指导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家治理规律有了新认识,是政府治理的直接指导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是现阶段政府治理的重要思想依据。西方治理理论是对西方民主理论的扬弃,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理论借鉴。政府治理理论主要关注两对问题:第一对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第二对是政府治理评估和政府治理现代化。其中,第一对是第二对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对是促进第一对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手段和目标。政府治理的实质是行政权主导下的多元治理,追求政府在治理格局中的权威性、主导性、代表性、正当性和有效性。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政府不断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并实现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进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对政府职能转变和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作为行政主导性治理主体,在与社会、市场互动过程中的理念、角色、行为等的重构过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各级政府的新要求,结合政府层级和职能,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方面。每方面能力不仅是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不同侧面的表现,而且各有其内在要素。尽管这些方面或要素就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而言不能等量齐观,但它们既是县级政府履行单一制国家内作为“准基层”政府职能的法理需要,也是对县域社会现代性诉求的回应。根据政府治理能力结构要素,结合西部地区县域实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构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时,要考虑其客观性、可操作性、有效性。据此评估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本文对H县和周边邻县(区)(合称“一区七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横向测评,对H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纵向研究(2000-2015),对公众满意度进行深入调查,力争全方位、深层次地认知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当然,测评H县政府治理能力仅仅是一个准备性工作。准确的归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因子。因此,结合H县历史,考察县制沿革、机构变迁、人员流动,有助于把握县治的历史规律,对现阶段机构改革、职能转变、能力重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纵向测评、横向测评、满意度测评,可以发现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综合西部地缘、县域经济、郡县制、“市管县”、社会机制、行政文化、精英及民众等因素,可以深入挖掘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推进H县政府治理现代化,既要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又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针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框架;既要顺应“放、管、服”改革大势,又要综合考虑县情。因此,面向宏观,要把塑造服务型、法治型、信息化政府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努力方向。面向微观,建议以H县教育精神重塑行政文化;围绕解决缺水和贫困两大基本问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做强“金色教育、绿色农业、红色旅游”三个县域品牌,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和文化治理能力;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基层自治、护持政府信用,提升政府政治治理能力;通过切实做好退耕还林、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提高政府生态治理能力。
张欣[8](2016)在《智治之维—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和复杂性时代的到来,使以知识、信息和创新思想为主体的新发展动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指向。当知识取代物质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载体和来源,当日益复杂化的公共治理问题使原有治理形式和方法面临功能失调,以新思维重构社会发展新动能,以新方法应对复杂化的新问题便成为时代对公共治理的新要求。公共治理的新要求在我国体现的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公共治理不仅要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和复杂性时代所带来的全球性时代课题,更要面对中国在新发展阶段的中国课题。如何有效回应时代对知识、信息和思想的要求,如何以新思维、新方法和新资源应对我国公共治理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以“智”为中轴的治理模式逐渐成为公共治理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本文提出“智治”概念作为公共治理的新理念,强调以“智治”的视角重新审视公共治理,进而对公共治理的主体、理念和方法进行再思考。本文在提出“以智咨治,以智启治、以智辅治、以智治治”公共治理新思维的基础上,强调通过“智治”模式实现公共治理由传统工具化治理向当代价值化治理的有效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与公共治理内在所要求多中心、网络化和合作化的内在本质相契合,更是对公共治理新资源、新方法和新能力的积极探索。智治的本质—智慧与治理的关系要求以知识、信息和创新思想实现对公共治理的有效支持,从而构建“智”与“治”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下的创新治理、知识治理、动态治理和智慧治理。然而,作为智治前提的“智”(知识、信息、方法、技术和创新思想等)从何而来便成为有效实施智治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了望者和观察者,作为专业领域的探索者和权威者,作为思想之库、知识之库和智慧之库,作为公共治理的重要思想源,智库在公共治理的智治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这使得对于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实现和扩展成为了有效实现智治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智库在公共治理中“聚散效应”的分析,系统阐述了智库在公共治理中问题域、方法域和资源域中“聚焦问题、聚集资源、聚汇方法”的内聚效应以及“空心Y域”(治理力扩散)、“Y域”(治理力形成增长极带来的扩散)和“治理场域及其能量”(经验化治理向知识化治理、工具化治理向价值化治理以及他治向共治和自治的转变)的三阶扩散效应,从而对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及其运行机理进行了定位和系统分析。在明确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及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制度、结构、能力和需求等多元化角度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智库在公共治理中有效实现和扩展功能的内外困境及其成因。对于如何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智库面临的困境,从而实现智库功能的发挥和能量的释放,本文采取比较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西方各国智库发展的审视和经验教训的借鉴,给予我国智库当前困境的解决和有效发展以新思维。西方智库的发展和繁荣是外部拉力和内部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给予我国智库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最核心的启示在于:强调智库建设和发展的系统化,智库功能实现和扩展的综合化以及以“智”与“治”有效互动为内核的智库与公共治理发展的协同化。在充分借鉴西方智库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智库制度化建设,促进智库多元化发展,推进智库市场化运行以及完善智库社会化服务的智库功能实现路径。试图通过对我国智库外部环境的塑造、内部能力的提升和服务面向的扩展充分保障我国智库功能的实现与扩展,进而实现智库与公共治理的协同发展,最终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熊梅[9](2015)在《川渝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研究中的薄弱点,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和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渊源、类型、成因、区划等问题进行探讨。按照地理特征和民族属性,川渝可分为西部高原山地区和东部盆地山地区两大地理单元。高原山地区以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盆地山地区以汉族为主体。历史时期川渝西部高原山地区的民居主要分为石室、板屋、土屋和帐房四种基本类别,其成因与自然地理环境、建筑功能的要求、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建筑本身的演变密切相关。在建筑材料、民居选址和民居形态上,高原山地区的传统民居显着地受到具体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地域不同,类型不一。出于生产生活的便利和在动荡社会环境中自保的需要,藏羌民族采用相同的民居类型,民居的防御形式和内部功能较为趋同。不同社会文化力量,尤其表现为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民居逐渐渲染上个性的色彩、打上民族的烙印,导致藏、羌、彝族住宅风格各异。建筑形制自身的演变也会促使川西民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历史时期东部盆地山地区的民居主要为中式屋宇,属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由单一的干栏式逐步发展为形式多样的民居体系的演变过程。先秦时期盛行各种干栏式,秦汉时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抬梁式的庭院逐渐成为主流,民居形制的主体渐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形式的干栏与中式合院并驾齐驱、相得益彰。进入唐宋,住宅结合园林营造形成宅园民居,前店后居的店宅形制得到推广。到明清时期,各种风格的民居建筑随移民入川,各类住宅相互融合并逐渐走向定式。东部盆地山地区传统民居的成因是地理因素、传统因素与移民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受到气候条件、地理特性、自然资源的制约,在风俗习惯、风水文化、礼仪制度、宗教思想为集合的地方社会生活以及地域人群所建立的特有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穿斗架、夹泥墙、大出檐、小青瓦、长吊脚、高筑台”的地方特色。“湖广填四川”运动,数倍于土着的外省移民迁徙而至,移植的民居建筑五方杂处,经历了共存、取代、异化、趋同的发展阶段,转换成新的民居模式——既脱胎于盆地山地以往的建筑形制,又嫁接沿用各地移民建筑的造型和风格,最终形成以“悬山顶小青瓦屋面、木结构的穿斗式、木板墙或编竹夹泥墙、大出檐或宽前廊、扁长的天井院”为主要特征的区域建筑体系,展现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民居风貌。这显然是一个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互动影响,其间各种因素错综交织,历史人文多重累积的运行过程。结合川西高原山地区与东部盆地山地区两个相对独立的民居体系的发展轨迹看,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气候、山脉、河流等,这些具体的自然条件都会成为影响因素,不同民族的聚居环境,传统的社会观念,历史时期的遭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等,都会赋予民居建筑特殊且唯一的存在形式和延续力量。可以说,自然、社会、人群、地域文化等各种变量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最终铸就了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形制和风貌。而从根本上看,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是第一位的,社会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是亚层次的。按照历史性与地域性的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可划分为中式屋宇、洋房子、店宅、碉楼民居、吊脚楼、碉房、帐篷和板屋八个大类,每类之下尚有型与式的子类型。以民居建造的承重结构作为一级分区的标准,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可划分为穿斗式木结构区、拱架式木结构区和平檩式混合结构区。其中,穿斗式木结构区又分为汉族穿斗木结构区和土家族苗族吊脚楼区;拱架式木结构区分为瓦板顶拱架结构区和瓦屋顶混合结构区;平檩式混合结构区分为坡顶板屋区、邛笼式碉房区、框架式碉房区、崩空式藏房区和帐篷与冬居区。每个亚区之下尚有不同的小区以及其它类型的民居岛和民居点。本文创造性的工作在于,针对学术界长期以来“重视民居现象,忽略历史脉络”,“重视民居构造,忽略民居成因”,“重视单体建筑,忽略区域系统”的不足,对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源流演变进行了补充和梳理,对民居建筑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历史和人文的综合诠释,突破了民居区划的模糊格局,搭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分类分区框架,为今后区域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王玉龙[10](2015)在《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配套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但由于市场饱和和资源枯竭等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继续发展提出了挑战,而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产业梯度等比较优势,为东中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12年7月,工信部发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指导产业转移的有序推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201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新的发展思路,要求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在这一市场要求与政府引导的大背景下,我国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部分相关产业浩浩荡荡进军内蒙古。本文首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承接产业转移条件进行了研究,包括基本情况,内外环境条件,之后展开SWOT分析;之后对目前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形成原因。最后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知识从市场主导、政府服务、人力资源三个层面展开了对策研究。由于目前产业转移对于经济落后的县域经济的作用尤显重要,因此本文专项进行了一项案例研究,希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的贡献。
二、为西部生态建设谏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西部生态建设谏言(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4)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特色小镇及其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特色小镇及其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特色小镇及其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及其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与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我国特色小镇相关论述及理论基础 |
2.1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与演变 |
2.1.1 特色小镇基本概念及特点 |
2.1.2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背景和意义 |
2.1.3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演变 |
2.2 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2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2.2.3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实践路径,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 |
2.3 特色小镇的功能作用 |
2.3.1 特色小镇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新动力 |
2.3.2 特色小镇是聚集人才的新平台 |
2.3.3 特色小镇是产业升级的新载体 |
2.4 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
2.4.1 乡村振兴战略基本内涵 |
2.4.2 特色小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
2.4.3 特色小镇建设是城乡融合的有益探索 |
2.4.4 特色小镇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
2.5 特色文化小镇内涵及特点 |
2.5.1 特色文化小镇内涵 |
2.5.2 特色文化小镇发展路径特点 |
2.5.3 特色文化小镇与特色文化产业的关系 |
3 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现状抽样调查与分析 |
3.1 川西地区特色小镇概略调查分析 |
3.1.1 川西地区特色小镇简要比较分析 |
3.1.2 川西地区古镇网络调查分析 |
3.2 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典型样本及其调查研究方法 |
3.2.1 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抽样原则与典型样本确定 |
3.2.2 典型古镇或特色小镇的调查与研究方法确定 |
3.3 安仁古镇现状调查与分析 |
3.3.1 文献调查及现场考察 |
3.3.2 现状考察结果分析 |
3.4 洛带古镇现状调查与分析 |
3.4.1 文献调查及现场考察 |
3.4.2 现状考察结果分析 |
3.5 黄龙溪古镇现状调查与分析 |
3.5.1 文献调查及现场考察 |
3.5.2 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6 成都市内龙潭水乡现状调查与分析 |
3.6.1 文献调查及现场考察 |
3.6.2 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4 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问题分析 |
4.1 基于实地调查的典型川西地区特色小镇发展问题 |
4.2 基于问卷调查的川西地区特色小镇发展问题 |
4.2.1 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 |
4.2.2 调查问卷回收结果 |
4.2.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4 问卷调查结论 |
4.3 特色文化小镇发展深层次问题分析 |
4.3.1 川西特色文化小镇趋同性和同质化严重 |
4.3.3 特色文化小镇发展与运营长效机制缺失 |
4.3.4 特色文化小镇宣传有效性不足 |
5 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发展路径探索 |
5.1 政府总体布局与小镇个性布局 |
5.1.1 强化政府层面特色文化小镇总体布局 |
5.1.2 特色文化小镇个性布局 |
5.2 乡村振兴视域下全方位多梯次联动解决产业融合问题 |
5.2.1 小镇特色文化与产业融合联动 |
5.2.2 小镇产业与周边乡村产业融合联动 |
5.2.3 特色文化、小镇产业及周边乡村融合联动 |
5.3 构建长效机制解决建设与运营困难问题 |
5.4 强化概念效应解决宣传力度不足问题 |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调查问卷(游客类) |
附件二: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调查问卷(非游客类) |
(5)“三生融合”理念下桂林市芙蓉苗族旅游特色小镇创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诸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旅游业步入新时代 |
1.1.2 民族旅游特色小镇必不可缺 |
1.1.3 乡村旅游成为旅游新常态 |
1.2 研究意义 |
1.2.1 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
1.2.2 挖掘民族旅游品牌价值 |
1.2.3 让规划落地开花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分析 |
1.3.2 归纳对比 |
1.3.3 SWOT分析法 |
1.3.4 实地调研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特色小镇 |
2.1.1 特色小镇概述 |
2.1.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1.2 特色小镇基本特征 |
2.1.1.3 旅游特色小镇概念 |
2.1.1.4 旅游特色小镇规划 |
2.1.2 我国特色小镇相关政策分析 |
2.1.2.1 萌芽期 |
2.1.2.2 探索期 |
2.1.2.3 培育推广期 |
2.1.2.4 总结经验期 |
2.1.3 国内外特色小镇相关研究综述 |
2.1.3.1 外国特色小镇研究 |
2.1.3.2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 |
2.2 “三生融合”理念及相关理论 |
2.2.1 “三生融合”理念 |
2.2.2 “生产”——产业集群理论 |
2.2.2.1 产业集群定义 |
2.2.2.2 产业集群创建模式 |
2.2.2.3 “人无我有”型民族旅游产业创建条件 |
2.2.2.4 民族旅游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 |
2.2.2.5 民族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
2.2.2.6 民族旅游产业集群培养 |
2.2.3 “生活”——乡村景观吸引力理论 |
2.2.3.1 乡村景观吸引力定义 |
2.2.3.2 乡村景观吸引力提升路径 |
2.2.4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民族特色小镇创建规划逻辑思辨 |
2.3 龙胜县芙蓉小镇相关研究 |
第3章 芙蓉小镇创建基础条件分析 |
3.1 基本概况 |
3.2 区位分析 |
3.2.1 地理区位 |
3.2.2 文化区位 |
3.2.3 旅游区位 |
3.3 自然基础 |
3.3.1 水文条件 |
3.3.2 气候条件 |
3.3.3 植被动物 |
3.4 社会经济 |
3.4.1 劳动力资源 |
3.4.2 经济发展 |
3.5 民族文化 |
3.5.1 建筑文化 |
3.5.2 饮食文化 |
3.5.3 服饰文化 |
3.5.4 节庆文化 |
3.5.5 婚恋文化 |
3.5.6 传宗文化 |
3.5.7 歌舞文化 |
3.5.8 卫生条件 |
第4章 芙蓉小镇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与SWOT分析 |
4.1 芙蓉小镇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 |
4.1.1 资源调查与分类 |
4.1.2 资源分析与评价 |
4.1.2.1 定量分析与评价 |
4.1.2.2 定性分析与评价 |
4.2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SWOT分析 |
4.2.1 旅游规划中SWOT分析方法介绍 |
4.2.2 芙蓉旅游规划SWOT分析 |
4.2.1.1 内部条件分析 |
4.2.1.2 外部条件分析 |
4.2.3 SWOT类型及发展战略选择 |
第5章 桂林芙蓉苗族旅游特色小镇创建规划研究 |
5.1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思路与策略 |
5.1.1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思路 |
5.1.1.1 苗族景观意象营造 |
5.1.1.2 “两带”融合规划 |
5.1.1.3 培养“新型苗农” |
5.1.1.4 规划“以人文本” |
5.1.1.5 坚持“功能创建” |
5.1.1.6 坚持“主客和谐” |
5.1.1.7 融入“品牌基因” |
5.1.1.8 商业模式融入规划 |
5.1.2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策略 |
5.1.2.1 坚持“创新要素”投入 |
5.1.2.2 坚持“产业集群”建镇 |
5.1.2.3 走生态发展道路 |
5.1.2.4 做好同质文化、彰显异质文化 |
5.1.2.5 吸引投资、创造就业、吸引人才 |
5.1.2.6 “乡、养、闲、种、旅”融合发展 |
5.1.2.7 做好规划对接 |
5.1.2.8 国家A级景区标准规划创建 |
5.2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方向与目标 |
5.2.1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发展方向 |
5.2.1.1 旅游+农业+互联网=生态农业旅游 |
5.2.1.2 旅游+农村+互联网=苗族乡村旅游 |
5.2.1.3 旅游+文化+互联网=苗族文化体验旅游 |
5.2.1.4 旅游+小镇化+互联网=民族旅游中心集镇 |
5.2.2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目标 |
5.2.2.1 “生产”目标 |
5.2.2.2 “生活”目标 |
5.2.2.3 “生态”目标 |
5.3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空间布局 |
5.3.1 规划范围 |
5.3.2 “一心两带三区” |
5.3.2.1 核心区 |
5.3.2.2 苗族风情旅游带 |
5.3.2.3 芙蓉河滨水游憩带 |
5.3.2.4 苗族文化生活区 |
5.3.2.5 苗族旅游产业区 |
5.3.2.6 生态休闲保育区 |
5.4 芙蓉小镇创建规划的产品体系 |
5.4.1 旅游产品体系 |
5.4.2 主导旅游产品与配套项目 |
5.4.2.1 “苗族生活”旅游体验配套项目 |
5.4.2.2 生态旅游产品 |
5.5 芙蓉小镇规划项目策划要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6)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
四、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和其他说明 |
第一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观 |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一、儒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二、墨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三、法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四、道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第三节 西方治理理论 |
一、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 |
二、西方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西方治理理论中的政府治理思想 |
第二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概念 |
二、治理的特征 |
三、治理现代化 |
第二节 政府治理 |
一、政府治理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的结构 |
三、政府治理的模式 |
四、政府治理现代化 |
第三节 政府治理能力 |
一、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的类型 |
三、政府治理能力的评估 |
第四节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三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及要素 |
第一节 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经济治理 |
二、政府的经济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 |
第二节 政治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政治治理 |
二、政府的政治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政治治理能力 |
第三节 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文化治理 |
二、政府的文化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文化治理能力 |
第四节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社会治理 |
二、政府的社会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
第五节 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生态治理 |
二、政府的生态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 |
第四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与运用 |
第一节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 |
一、设计依据 |
二、本文指标体系 |
三、标准及权重 |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测评 |
一、横向测评 |
二、纵向测评 |
三、公众评价 |
第五章 H县政府治理史回顾及治理得失简评 |
第一节 县制沿革 |
一、隶属变化 |
二、置县名称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一、县级机构 |
二、乡镇区划 |
第三节 政府人员 |
一、史上县官 |
二、新近县长 |
三、公务人员 |
第四节 治理得失简评 |
一、治理成就 |
二、治理之失 |
第六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及成因 |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县域经济实力不强 |
二、民主法治建设滞后 |
三、文化治理层次不高 |
四、社会保障能力受限 |
五、生态治理起点较低 |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一、经济发展基础较差 |
二、行政体制改革迟缓 |
三、文化提升能力不足 |
四、社会保障后续乏力 |
五、不太关注生态治理 |
第三节 影响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因素 |
一、西部地缘与县域经济 |
二、郡县制与“市管县”体制 |
三、社会机制与行政文化 |
四、精英与民众 |
第七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 |
一、面向宏观 |
二、面向微观 |
第二节 推进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
一、潜心发展县域经济 |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三、提升文化治理层次 |
四、巩固社会保障能力 |
五、加强县域生态治理 |
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智治之维—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2 智治与智库的内涵和关系 |
2.1 公共治理的当代形态:智治 |
2.2 知识与思想的承载者:智库 |
2.3 智库与智治的关系:内在契合与耦合共进 |
3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功能的运行机理 |
3.1 公共治理中的三个场域 |
3.2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内聚”功能效应 |
3.3 公共治理的“空心Y域” |
3.4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扩散”功能效应 |
4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 |
4.1 制度平台缺失对“聚散效应”的阻碍 |
4.2 结构体系失衡对“聚散效应”的分离 |
4.3 内在效能不足对“聚散效应”的抑制 |
4.4 社会需求缺乏对“聚散效应”的消解 |
5 西方智库治理功能实现的经验和启示 |
5.1 西方智库“聚散效应”实现的外部拉力 |
5.2 西方智库“聚散效应”实现的内部驱力 |
5.3 西方智库在公共治理中功能实现的启示 |
6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功能实现的路径构建 |
6.1 以特色化路径引领智库功能发展方向 |
6.2 以系统化制度保障智库功能稳定运行 |
6.3 以多元化结构推进智库功能均衡发展 |
6.4 以市场化机制增进智库功能内在效能 |
6.5 以社会化服务扩展智库功能辐射范围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川渝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内容 |
五、基本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川渝民居建造的自然条件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一、地貌 |
二、气候 |
三、水文 |
四、天然材料 |
第二节 人文背景 |
一、政区沿革 |
二、移民活动 |
三、民族分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川渝西部高原山地区民居的历史概貌 |
第一节 历史时期高原山地区的主体居民 |
一、先秦至汉代时期 |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
三、宋元明清至近现代时期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高原山地区民居的类别 |
一、石室 |
二、板屋 |
三、土屋 |
四、帐房 |
第三节 历史时期高原山地区民居的分布 |
第四节 历史时期高原山地区民居的成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 |
二、建筑功能的基本要求 |
三、社会文化力量的影响 |
四、建筑形制的逻辑演进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川渝东部盆地山地区民居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历史时期盆地山地区的主体居民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三、隋唐宋元时期 |
四、明清至近现代时期 |
第二节 历史时期盆地山地区民居的演变 |
一、先秦时期的民居 |
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民居 |
三、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民居 |
四、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 |
第三节 历史时期盆地山地区民居演变的规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川渝西部高原山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与分布 |
第一节 碉房 |
一、邛笼式碉房 |
二、框架式碉房 |
三、崩空式碉房 |
第二节 板屋 |
一、藏羌板屋 |
二、彝族板屋 |
第三节 帐篷与冬居 |
第四节 其他住宅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川渝东部盆地山地区传统民居的构造与成因 |
第一节 盆地山地区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中式屋宇的形态构成 |
一、平面布局 |
二、结构构造 |
三、装饰艺术 |
第三节 其它形制的传统民居 |
一、碉楼民居 |
二、客家民居 |
三、折中式民居 |
四、吊脚楼民居 |
第四节 盆地山地区传统民居的影响因素 |
一、地理因素 |
二、传统因素 |
三、移民因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分类与分区 |
第一节 关于我国传统民居分类的讨论 |
第二节 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分类尝试 |
第三节 关于我国传统民居分区的讨论 |
第四节 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分区尝试 |
一、穿斗式木结构区 |
二、拱架式木结构区 |
三、平檩式混合结构区 |
四、民居区划传递的信息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移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环境及承接产业转移条件 |
2.1 内蒙古自治区基本情况 |
2.1.1 区位和土地资源 |
2.1.2 气候和矿产资源 |
2.1.3 人力资源 |
2.1.4 科教资源 |
2.2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内外环境条件 |
2.2.1 经济总量 |
2.2.2 产业结构 |
2.2.3 周边经济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
2.3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
2.3.1 优势分析 |
2.3.2 劣势分析 |
2.3.3 机遇分析 |
2.3.4 风险分析 |
2.3.5 分析结论 |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
3.1.1 承接产业情况 |
3.1.2 承接产业类型 |
3.1.3 产业投资结构 |
3.2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资源型产业过多,产品附加值偏低 |
3.2.2 企业创新意识不够、能力不足 |
3.2.3 产业承接效率低,人才流失严重 |
3.2.4 环境污染问题凸显 |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原因 |
4.1.1 政府部门把关不严,市场引导作用不足 |
4.1.2 教育卫生等第三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
4.1.3 产业承接地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
4.1.4 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 |
4.2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原因剖析 |
4.2.1 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必经阶段 |
4.2.2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
4.2.3 产业承接地吸引魅力不足 |
4.2.4 政府部门配套效率不高 |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
5.1 以市场为主导,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
5.1.1 着重成长型产业的引进,把好产业入口关 |
5.1.2 强化市场主导作用 |
5.1.3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
5.2 以人才为支撑,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
5.2.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5.2.2 完善人才吸引机制 |
5.2.3 完善人才发展环境 |
5.3 以政府为保障,创新完善政府机关运行模式 |
5.3.1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
5.3.2 优化服务环境 |
5.3.3 完善奖惩制度 |
第六章 案例研究 |
6.1 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区位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
6.1.1 太仆寺旗区位资源 |
6.1.2 经济指标 |
6.1.3 产业结构 |
6.2 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机遇和风险 |
6.2.1 太仆寺旗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
6.2.2 太仆寺旗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机遇 |
6.2.3 太仆寺旗承接产业转移可能面临的风险 |
6.3 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
6.3.1 把好产业准入关,推进产业集聚效应 |
6.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吸引力 |
6.3.3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为西部生态建设谏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市天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协同机制的案例研究[D]. 熊英.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3]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4]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地区特色文化小镇发展问题研究[D]. 毛雨.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5]“三生融合”理念下桂林市芙蓉苗族旅游特色小镇创建规划研究[D]. 罗金城.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6]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D]. 陆喜元. 兰州大学, 2017(07)
- [8]智治之维—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研究[D]. 张欣.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9]川渝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熊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10]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玉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4)
标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国家治理现代化论文; 中国民居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