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愿不再有这样的血和泪(论文文献综述)
刘向同[1](2019)在《李龙云剧作中人性书写的嬗变》文中认为李龙云是中国当代着名的戏剧家,曾入选为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和国务院文化部评选的“中国当代十名优秀剧作家”。新时期至今,李龙云的剧作受到了业内外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成为了中国戏剧界所重视和研究的对象。对于李龙云的剧作,研究者们大多从剧本及剧作家的写作历程进行切入,站在戏剧史角度对李龙云的剧作进行系统开掘,尤其是在“立人”戏剧角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留下了较大的拷问空间。本文的论旨由此生发。本文研究的是李龙云剧作中人性书写及其嬗变的内容和特征。笔者认为,李龙云剧作中关于“人性”的书写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具有显着的嬗变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李龙云在剧作中以塑造人物为核心,采取“以人带戏”的方式展现不同环境下真实而复杂的人性现象,对于其背后深层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探索与揭示,并试图寻求这些人性问题的解决方式。不仅如此,李龙云本人在戏剧之路中始终坚守着戏剧的“人学”定位,对于“人性”的真实书写和关怀贯穿了创作的始终,并对当下中国戏剧发展应如何坚守人文精神提供了启发和借鉴。本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证。第一章是对李龙云的人生经历、话剧创作及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概述,得出他的话剧创作道路与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章是对李龙云剧作中显着的三种特色进行概述,得出“人性关怀精神”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特色,也是剧作中最重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核。第三章对李龙云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阶段的多部剧作进行分析,得出他在本阶段是重点对理想人性和人性自由方面进行书写。第四章对李龙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重要剧作进行分析,得出他在本阶段把人性书写的重心放在了关于个体“复杂人性”的探究中,实现了对于人性问题、原因和本质等理解的深化。第五章对李龙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部剧作进行分析,得出他在本阶段着重关注中国人在特殊历史时期和当今社会出现的具体人性问题,表明了他对人性书写内容和方向的进一步转变和拓展。
朱天一[2](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王洁[3](2019)在《《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造》季刊是1922年3月15日创刊的,同年的5月1日正式发行,共出版了二卷,其中第一卷有四期,第二卷只有两期,总共六期,终刊于1924年2月28日。《创造》季刊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以创造社同人为主撰写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和通信。还有翻译作品和对外国思想的介绍,以及直接的外文原文欣赏。作为初期创造社同人的第一份期刊,《创造》季刊情爱书写的文学作品以它的不容忽视性成为了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文学状况、当时的留日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以及思想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从这个切入点我们甚至能够追索出存在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中的一些未被关注到的缝隙,新文学和现代性的人的认知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具体的历史时代又是如何限定了文学的特性的?为什么不同题材中的乌托邦构建是相反的?《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是一个可以与历史因素以及诸多复杂因素连接贯穿在一起的一个关键点。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既是创造社同人借以“异军突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性经验的绝妙手段,也是在文学救国和文学启蒙的重任下,肩起救国,乃至建立心目中的现代性国家和重建新文学的使命系托之所在。因此以《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同时期重要报刊上的刊载的有关情爱书写的文章,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内外结合的视角,系统梳理《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挖掘其中的深层价值,并对其缺失和偏颇之处进行反思是有意义的。第一章对《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进行分类研究。简单的梳理介绍戏剧与小说中的情爱书写、诗歌中的情爱书写。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和构成要素,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初期的创造社同人对终极问题的理解的梳理,继续分析形成《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的模式化因素和构成要素的原因。第二章对伴随着《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的觉醒与选择进行研究。新人的构建与对五四个性主义的继承不无关系,因此初期创造社同人所构建的新人和新人的觉醒层面,都带上了浓厚的启蒙气息。但启蒙下的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并存的是面向自然与原初的逃避、趋向死亡的逃避和对争取独立自主权利的懦弱逃避。第三章具体论述《创造》季刊文学评论中的情爱文学化书写。要体现情爱为神圣的本性、要符合“真”的审美要求以及要表现出创造性的精神是初期创造社同人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内容的要求。情爱文学化书写的新结构方式、对心理描写表现的强调以及反对旧的形式和其中的旧思想是初期创造社同人在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形式的要求。新文学追求背景下的情爱文学化书写、情爱的文学化书写中的生之不安与爱之痛苦以及情爱中的社会现实指向性与颓废感的根源都是文学评论中情爱文学化书写的问题。初期主要的创造社同人的了解上分析他们的情爱思想观念也能为我们理解情爱文学化书写中的问题作出贡献。第四章反思《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成因大致与大正文风、日本求学背景、五四运动后的文坛需求和初期创造社同人的文学倾向性、初期创造社同人的个人因素这几方面的影响有关。《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不仅为新文学探索了新的可能性,也表现出新文学中乌托邦构建的两歧性。《创造》季刊上的情爱书写中所表现的对于五四以后的个性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20年代初期自我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心灵状态的展示以及其后革命转向的种子的表现有其深刻的意义。但也折射出前期创造社同人对于生命与生活的认识的有限性,理性也往往淹没于浓厚的情绪表现中,形成了一种直白浅露的语言文字风格,缺少文学的审美性,但如果把这种感性及其倾诉式的书写方式放到文学救国与文学启蒙的时代命题里来看,却又在情理之中。
李慧敏[4](2019)在《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文中提出鲁迅的一生主要经历过两次沉默时期。一次是1909年编译完《域外小说集》至1918年《狂人日记》问世,另一次是1922年12月写完《<呐喊>自序》至1924年2月《祝福》完成。所谓沉默,即停止表达性的创作。鲁迅的两次沉默在其创作生命中如同黑洞般存在,但鲁迅之为鲁迅,他存在的独特性与他的沉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对鲁迅的沉默作出应有的思考,将难以走进他的文本世界,甚至很难窥见鲁迅深刻思想的一隅,更难以接近他的博大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鲁迅,失去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先驱者的对话机会,这对中国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本论文立足鲁迅的两次沉默,梳理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以及鲁迅的“沉默”对其文本世界的建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与“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其中“显沉默”为主体部分,着力于探究沉默对鲁迅文本的建构,以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为经线,纵向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以细读鲁迅的文本创作为纬线,横向进入鲁迅的文本世界,探求其沉默在文本创作上所赋予的特征。论文通过经纬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鲁迅之为鲁迅的本质特征。
史生荣[5](2017)在《如何才能不爱你》文中认为1大步走出会议室,林如意忘记和任何人打招呼,一声鸣笛,猛然发现面前已是车水马龙。稳住脚步,摇摇头,不能这么兴奋,更应该好好想想这事,想周全了,事情才能办好,想不清楚,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这次汇演市委重视,就不是一般的机会,担任总导演总负责,机会很可能会变成想要的利益。对一个待岗的人来说,这次机会太重要了。如果演出成功,即使市委市政府无动于衷,他也有资格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待遇,保留事业编制,继续给一份工资,应该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杨文学[6](2016)在《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文中认为未来的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习近平开篇九问1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旧话题,不断被刷新纪录的贪官激活的当下,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却填写了一份感动国人的答卷。一个用27年的心血,创造了一个年销售额60多亿元、为国家一年就纳税近10亿元的财
陈国平[7](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史生荣[8](2014)在《教授之死》文中指出1将烙好的油烙饼摞在一起放入盆里,再盖上盖子,不冷不热焐着,既不凉,又软和。这是他今天的杰作,感觉也是做得最精心最拿手的一次。揭开盆盖,再将每一张翻看一遍,每一张都黄中泛金,连焦煳点都没有,看着都有食欲。妻子万兰最爱吃他烙的这种千层油烙饼,她曾和他学做过几次,都说不如他做的好吃。其实这也不算家乡的特产,家乡家家都这么做,母亲做得更好一些。东学潮希望今天她看到油烙饼,人也变得可爱一点,然后再和她商量读博的事。万兰总是用钥匙自己开门。趁她换鞋,东学
紫金[9](2014)在《泣血长城》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6月30日深夜,我终于完成这部报告文学的写作。采访387人,完成20万字的初稿,后又重写两次,历时四年。其间,由开始的怀疑、焦虑,到最后的坚定、冷静,我清晰地走过了从文字匠到作家的旅程,也清晰地体会到成长中的每一缕创伤、每一次心痛。我把这段心灵史也写进这部作品,不是为了宣泄,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一种最真诚的表达。是普鲁斯特教给我这种方式,他对文学的贡献并不只是开创
郭严隶[10](2014)在《野沙(下)》文中认为第五章1这是一块嵌在半山腰的梯田,生产队长带领着二十来个社员在掰玉米。正是过秋老虎时候,日头似是比夏天里还毒,偏西斜着,烤得玉米叶子都耷拉下来,人像是捂在蒸笼里,汗水泉眼似的脸上身上淌,憋得喘不上气。几个戴红袖章的红卫兵急脚快步走来。请问哪个是队长?你们队上是不有个叫东方勿用的?还离得远,就有响亮的嗓音送来。东方勿用只觉脑子里"嗡"的下,像是炸开了个蜂群,眼前一片昏花,有些站立不住。一小矮个儿伸手
二、愿不再有这样的血和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愿不再有这样的血和泪(论文提纲范文)
(1)李龙云剧作中人性书写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现状和空间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三、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四、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第一章 李龙云及其话剧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初步发展:群体人性自由的呼唤 |
第二节 走向成熟:个体复杂人性的展现 |
第三节 持续拓展:具体人性问题的探问 |
第二章 李龙云剧作的显着特色 |
第一节 动人的知青和历史题材 |
第二节 浓厚的京味和诗意风格 |
第三节 深切的人性关怀精神 |
第三章 理想人性的颂扬与人性自由的召唤 |
第一节 颂扬:理想的人性品质 |
一、善良的品格 |
二、自尊顽强的品质 |
三、无私奉献的精神 |
四、纯洁无瑕的天性 |
第二节 聚焦:人性的束缚与自由 |
一、人性束缚的表现 |
二、人性自由的争取 |
第三节 初探:人性之恶 |
一、社会历史造成的扭曲之恶 |
二、个体承担责任的本性之恶 |
三、“弃恶向善”的拯救思想 |
第四章 复杂人性的多面开掘与展现 |
第一节 “荒原人”的复杂人性 |
一、人性弱点的暴露 |
二、人性善恶的共存 |
三、人性的扭曲现象 |
四、人性的忏悔、救赎与复归 |
第二节 关于“人性”主题的思索 |
一、人性失衡中的自我寻找 |
二、人性与悲剧命运的联系 |
第五章 历史和当代人性问题的探索 |
第一节 历史:清末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 |
一、李龙云改编剧与老舍原着小说的联系 |
二、清末国民劣根性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当代:人性与金钱的残酷较量 |
一、金钱对人性的腐蚀 |
二、人性复归途径的迷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
意象(一)——“影” |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
意象(四)——黑斑、黑洞 |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
1. 时间与黑暗 |
2. 空间与黑暗 |
三、黑暗与人事 |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
二、远因:从“无明”始 |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
人名索引 |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章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 |
第一节 《创造》季刊与不同文体中的情爱书写 |
一、大高同学系统与《创造》季刊 |
二、戏剧与小说中的情爱书写 |
(一) 戏剧中的情爱书写 |
(二) 小说中的情爱书写 |
三、诗歌中的情爱书写 |
第二节 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与构成要素 |
一、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 |
(一) 戏剧中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 |
(二) 小说中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 |
(三) 诗歌中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 |
二、情爱书写的构成要素 |
(一) 戏剧中情爱书写的构成要素 |
(二) 小说中情爱书写的构成要素 |
(三) 诗歌中情爱书写的构成要素 |
三、模式与构成要素的背后——对终极问题的理解 |
(一) 对命运的态度 |
(二) 青年的生死观 |
(三) 对信仰的看法 |
第二章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所彰显的新人的觉醒与选择 |
第一节 情爱书写中自我的觉醒——新人的构建 |
一、对五四个性主义的继承与情爱书写 |
二、对于新人的构建 |
(一) 戏剧中对于新人的构建 |
(二) 小说中对于新人的构建 |
(三) 诗歌中对于新人的构建 |
第二节 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男女觉醒的异同 |
一、情爱书写中男性的觉醒 |
(一) 戏剧中男性的觉醒 |
(二) 小说中男性的觉醒 |
(三) 诗歌中男性的觉醒 |
二、情爱书写中女性的觉醒 |
(一) 戏剧中女性的觉醒 |
(二) 小说中女性的觉醒 |
三、男性觉醒与女性觉醒的差别 |
(一) 在爱情与性的觉醒中的不同 |
(二) 在独立意识觉醒中的不同 |
(三) 民主意识觉醒的不同 |
第三节 伴随着情爱书写中的反抗意识与逃避倾向 |
一、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 |
(一) 戏剧中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 |
(二) 小说中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 |
(三) 诗歌中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 |
二、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 |
(一) 戏剧中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 |
(二) 小说中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 |
(三) 诗歌中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 |
三、情爱书写中的逃避倾向 |
(一) 戏剧中的逃避倾向 |
(二) 小说中的逃避倾向 |
(三) 诗歌中的逃避倾向 |
第三章 《创造》季刊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的追求与问题 |
第一节 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内容的要求 |
一、要体现情爱为神圣的本性 |
二、文学作品的情爱书写应该符合“真”的审美要求 |
三、要表现出创造性的精神 |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形式的要求 |
一、要求情爱文学化书写的新结构方式 |
二、对心理描写表现的强调 |
三、反对旧的形式和其中的旧思想 |
第三节 文学评论中情爱文学化书写的问题 |
一、新文学追求背景下的情爱文学化书写 |
二、情爱的文学化书写中的生之不安与爱之痛苦 |
三、情爱中的社会现实指向性与颓废感的根源 |
第四节 初期创造社重要写作者的情爱思想观念 |
一、郭沫若: 自由与美并存的情爱观 |
二、郁达夫: 情感性需求与人道主义关怀并存的情爱观 |
三、张资平: 由感性到现实理性的情爱观 |
第四章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反思 |
第一节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成因 |
一、大正文风与日本求学背景的影响 |
二、五四运动后的文坛需求和初期创造社同人的文学倾向 |
三、初期创造社同人的个人因素 |
第二节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与新文学的思考 |
一、《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对新文学可能性的探索 |
二、《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对新文学中乌托邦的两歧性思考 |
第三节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贡献与不足 |
一、《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贡献 |
二、《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创造社同人留日情况与《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汇总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 |
第一节 沉默的因子:父亲的病 |
一 沉默的关系——文本中的“父与子” |
二 沉默的隐疾——文本中的“病” |
第二节 沉默的触点:幻灯片事件 |
一 沉默的启示:国民性批判 |
二 沉默的“对话”:“独异个人”与“庸众” |
第三节 沉默的肇始:超前的寂寞 |
一 “潜意识”——五篇文言论文 |
二 “潜文本”——《域外小说集》中的《谩》与《默》 |
第二章 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 |
第一节 梦后十年:沉默与开口之间 |
一 沉默的间隙:开口的契机 |
二 沉默与开口之间:折中的《呐喊》 |
第二节 二度沉默:于渊默处听雷声 |
一 沉默之思:《野草·题辞》中的辩证哲思 |
二 出离沉默:“中间”文本——《彷徨》与《野草》 |
第三节 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 |
一 沉默反思:多疑思维下的否定性语言特征 |
二 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
三 沉默在叙述手法上的介入 |
四 沉默在表现手法上的介入 |
第三章 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 |
第一节 开口的最高艺术——杂文 |
一 鲁迅的“伪沉默”——答有恒先生 |
二 无畏的开口——鲁迅后期杂文的蓬勃 |
第二节 沉默后的开口:鲁迅生命意义的确立 |
一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从文学到革命 |
二 开口背后:“爱”的生命践行 |
第三节 沉默的意义 |
一 沉默与开口的关系 |
二 沉默价值重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野草》文本中的主要虚词整理 |
一 “然而”部分 |
二 “但/但是”部分 |
三 “却”部分 |
四 “忽/忽然/忽而”部分 |
五 “而/而且”部分 |
六 “终于”部分 |
七 “至于”部分 |
八 “于是”部分 |
九 “将”部分 |
十 “并且”部分 |
十一 虚词叠用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撷信息 |
二、泪光里的见闻 |
三、哭声里的故事 |
四、泪眼里的肖像 |
五、第三只泪眼 |
1、你在一线实习了一周了,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开拓业务渠道? |
2、你觉得自己能吃得下推销工作中的苦吗? |
六、异样的泪光 |
七、强者的孤独 |
(7)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教授之死(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四、愿不再有这样的血和泪(论文参考文献)
- [1]李龙云剧作中人性书写的嬗变[D]. 刘向同. 广西大学, 2019(01)
- [2]《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3]《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研究[D]. 王洁. 广西大学, 2019(01)
- [4]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 李慧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5]如何才能不爱你[J]. 史生荣.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1)
- [6]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J]. 杨文学. 时代文学, 2016(04)
- [7]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8]教授之死[J]. 史生荣.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6)
- [9]泣血长城[J]. 紫金. 中国作家, 2014(20)
- [10]野沙(下)[J]. 郭严隶. 中国作家, 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