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家素质与创业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石[1](2020)在《仿生视角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以GX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农业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要将农业工作放到一个优先的位置”。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年来,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紧随其后壮大起来。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地位十分显着,作用也格外突出。该类型企业合理高效发展可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步伐。中国虽然是农业大国,现有农业企业也不在少数,但其中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运营不够“体面”,逐渐出现“亚健康成长”的状态。该类型企业普遍存在运营困难的问题,对自身企业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所处困境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不够彻底。企业规模偏小、管理理念落后、员工素质低下、政策扶持有限等诸多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业的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万物相似而生,众生相依而存”。同人体一样,企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生命体”,也有自己的“生命系统”和“生命周期”。因此,作者特从仿生视角出发,将企业拟人化,以“企业仿生学”、“企业生命周期”等理论作支撑,将案例企业的不同部门、发展指标等类比为人体器官和生命体结构,按其发展阶段类比为生物体成长的多个时期,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行仿生化动态研究,将不同“生命阶段”中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排序分析,找出各阶段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结合医学养生的相关理论,最终提出合理的仿生策略,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徐静[2](2019)在《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面探讨了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形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等视角的企业成长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企业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理想信念等个体文化资本对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和企业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其作用机理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改革开放41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创造经济奇迹的“1.0版”、“2.0版”、“3.0版”的三次飞跃,极大彰显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突出地位。这当中,中国企业家队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不断成长壮大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中也出现了大量违背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行为甚至犯罪。尽管产生这些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制度的缺失、监管的疏漏、决策的失败、资金链的断裂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企业家行为失当甚至犯罪的诸多诱因中,占比最多的是道德失范、诚信和责任的缺失。法国着名学者布迪厄认为个体价值观、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知识技能等均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文化资本,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内生力量。中国企业家缺失的道德、信仰、诚信和责任正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缺失的显现。文化价值观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持续积累。作为企业的核心,企业家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因此从文化资本的视角探讨企业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对新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企业家队伍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企业家和企业成长理论,通过对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刻挖掘了企业家文化资本概念的内蕴,解构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功能作用,剖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的异同性,同时基于企业家创新行为中介作用的视角阐释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有待于检验的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阐明学术观点,解释本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本研究的核心内容,说明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路径及本研究的创新。第二章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在简要概述文化资本理论核心观点的基础上,梳理出文化资本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强调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贡献,以文化价值观为视角从宏观上剖析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表现,探究了作为经济增长理论重要解释变量的文化资本的度量,并基于价值观、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企业家个体特质等层面,从微观上分析了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结合企业成长的诸多理论,明确了新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家、企业家创新行为等相关概念,归纳出企业成长的企业家论并对现有研究做出评述。第三章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界定和明确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概念内涵,剖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主要特征、功能作用和结构维度。在探究企业家文化资本内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解构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通过构成要素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的区别与联系,以厘清彼此的理论边界;探讨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影响企业成长的作用路径,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研究假设和变量选择。本章基于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探讨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通过企业家文化资本的结构维度,提出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企业家创新行为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以及企业家创新行为在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中的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本研究在借鉴现有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量的选择,以此构建出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概念模型。第五章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和相关性的分析,从而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第六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分析存在的局限,进而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管理的启示。本研究的创新首先是从文化资本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企业家资本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概念,阐明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功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业家理论的研究范畴;其次揭示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构建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企业家文化资本、企业家创新行为和企业成长纳入同一研究的框架之中,探究了企业家创新行为在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从而丰富了企业家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韩序[3](2019)在《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国迎来了创业热潮。面对就业市场中残酷的竞争,大学生创业成为热议的焦点,也成为了各大高校学生工作部门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情况不是很理想,突出表现在创业呼声高,创业意愿高,创业参与度低,创业成功率低。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研究目的首先在于了解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现状。其次是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内部影响因素有哪些,其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是否产生差异?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外部因素有哪些,其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是否产生差异?最后是将内部影响因素与外部影响因素综合起来考察是否仍会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显着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创业意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梳理,基于高校大学生情境,构建研究模型,主要研究个人背景,个人经历,创业准备,特质和态度这四个内部因素,创业资源,社会支持,社会规范这三个外部影响因素。通过调查黑龙江省比较有代表性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这五所学校的在校三年级学生群体。通过t检验,方差以及回归检验对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意愿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低水平。个人背景因素中学校,城乡生源,父母职业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个人经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个人经历(参赛经历、实践经历),创业准备,特质和态度以及外部因素对创业意愿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内外部整体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来看,个人背景中的学校,学生干部,家庭生活水平:创业经历;个人特质中风险承担,创业态度;外部因素中父母支持对创业意愿具有显着影响,且内外部整体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不是很大。也就是说促使大学生形成创业意愿的真正动机并没有形成。
刘舒宁[4](2019)在《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价值评估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高新技术属于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而风险投资的孵化支持能够促进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所以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风险投资公司的客观评价能够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更加了解其项目优劣,从而更加顺利的转化。但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可能存在对高新技术项目的评估体系不完善,过分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的现象。为了帮助风险投资公司科学合理的识别高新技术项目,本文在现有符合我国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同时优化风险投资公司的评估体系。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风险投资市场以及高新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提炼出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梳理风险投资及高新技术项目的内涵和特点得出初期评估指标,在W风险投资公司评估体系现状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优化评估指标。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出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对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二次评估验证可行性。本文分析了W风险投资公司当前针对高新技术项目的评估体系现状及问题,并构建一个更为合理的评估方案。评估指标从管理团队和投资价值两个大方面选取7个一级指标包括:企业家素质、团队组织架构、团队管理能力、市场因素、商业模式、产品服务、资本因素,并细分为25个二级指标,介绍了处于不同阶段的被投资项目应当适用不同的估值方式。并且将同一案例进行优化前后对比,验证优化后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希望通过评估体系的重新设计,能够帮助W风险投资公司更加规范的经营运作,增加投资依据的可靠性,减少错失优质项目的概率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同时希望能够为国内类似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的评估体系优化提供参考和帮助。最后从评估体系、多元人才、风险投资投融资平台建设方面提出建议。
王焕培[5](2019)在《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营企业家素质是民营企业家个性特征与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民营企业家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影响其职责履行和作用发挥。为促进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民营企业家自身层面,一要加强自我学习,二要自觉弘扬企业家精神;外部促进层面,一要加强教育培训,二要加强激励约束,三要营造民营企业家成长的良好舆论、服务、法治环境。
赵志伟[6](2018)在《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综合评价研究力图解决由不同指标反映的复杂现象的统一评价问题。该方法在政府政策制定、企业经营决策以及相关学术评价研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网络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在信息多样化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一些社会高度关注,问题极为复杂的评价深化研究再次成为热点。本文开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问题即为其中之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改善中小企业成长环境,支持其创新发展,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而无论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植政策的实施,政策效果的识别,以及利用金融资本投资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均需要针对其成长性给出评价。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企业成长评价的高度复杂性表现在:其成长过程是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各成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一些因素可能是决定性的;而影响成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又是动态变化的。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市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扩展,企业成长问题的复杂性也随之不断跃升。其相关研究具有推进企业成长性理论探索的意义。本研究定位在,充分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变化,以服务政府和金融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扶植为目标,引进大数据相关技术,开展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力图进一步推动统计综合评价理论方法的发展。相关研究框架这样安排。第1章导论。给出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研究思路、主要方法与框架;明确创新性工作。第2章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基础。主要包括:1.界定中小企业概念;解读决定企业成长的外生和内生因素,归纳成长机制。2.给出评价指标测度集成与指标权重分配的统计综合评价方法。3.引入网络爬虫、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文本挖掘技术与随机深林和Adaboost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等相关大数据技术;为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中指标测度及评价结果检验等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第3章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其中1.建立基于创新能力、企业家素质、产品竞争力、运营效率及环境风险等五大要素的评价理论模型。2.提出评价指标选取基本原则,及其指标选择的主要思路。3.基于测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标准,构建中小企业成长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第4章是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信息测度与集成方法研究。主要解决指标可测性与数据可得性的问题。具体包含:1.进一步改进基于两阶段学习的专家群体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指标的有效测度。2.建立一种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指标测度方法,为指标测度提供一种新思路。3.进一步推进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信息集成技术。4.建立基于主客观信息优化模型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5.分别利用随机森林和Adaboost两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小企业成长性预测分类模型。第5章是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的成长性评价实证分析。第6章以结论形式给出全文内容回顾和研究展望。本研究力图在以下三方面开展创新性工作。其一,建立中小企业成长性理论模型及相应评价指标体系。以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及其当前企业成长环境变化为基础,建立一种基于五大核心要素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力求提出充分解释中小企业成长趋势与潜力的理论框架。其二,提出两种评价指标测度方法。为兼顾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完备性与可操作性,以及解决部分评价指标数据的可得性问题提供了技术选择。其中,1.基于两阶段学习的专家群体评价方法的改进,可进一步通过有效描述与集成专家群体主观偏好信息,作为部分难以直接测度定性指标的数据来源。2.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指标测度方法,利用网络爬虫与文本挖掘技术,通过抓取互联网数据并利用基于贝叶斯朴素分类算法的语义分析方法,转换成基于评价等级集合的顺序数据,解决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中数据缺失,或敏感性评价指标的测度问题。其三,构建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预测模型。针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得到的最终评价结果中,存在着信息不充分且难以检验有效性的问题。本文将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中小企业成长型评价方法中,构建基于随机深林和Adaboost两种分类算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预测模型,通过增加评价对象成长性分类信息,并与综合评价方法结论进行比较,检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张媛媛[7](2017)在《中国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家素质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是经济发展中最为稀缺的资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对企业家重要性的共识,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家的具体管理行为是其内在素质的外化表现,要想培养优秀企业家就一定要从提高企业家的素质着手。本文通过对企业家素质的研究,对企业家培养模式做出建议,有助于培养真正的优秀企业家,建设健康的现代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发挥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带头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企业家素质的基本内涵入手,研究企业家个人素质特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把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与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特征结合起来,再通过对企业发展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归纳提出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发现我国现阶段企业家素质培养的不足之处,最后对企业家的素质培养提出建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及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企业家素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概述,简要介绍了企业家和企业家素质的内涵以及企业家素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第三部分选取了7个国内当代企业家素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从各个方面探究了企业家素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传导渠道,明确了企业家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成功和失败企业家群体的共同素质特征,并研究了我国企业家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详细分析了国内企业家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针对前文对企业家素质缺陷的成因分析,对企业家素质的培育和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入手联合培养我国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展望,简要总结了全文研究结论和成果,并指出本文所做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以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展望。
王沐黎[8](2017)在《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国情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的生力军,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成功率低和寿命短的问题。接着,通过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无生命型和生命型的企业发展理论,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做出了一系列假设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放问卷以收集数据。通过收回的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五个最关键的因素。然后通过分析一家典型的,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小米科技的发展历程,来印证前文实证研究的结论。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侯彬鑫[9](2015)在《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快速崛起的民营经济地位日益显着,其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尤其在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只有搞活民营经济、释放市场活力,才能摆脱对煤炭资源的高度依赖,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作为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但是社会对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问题重视不够。尤其在山西省较为传统的经济环境中,民营企业家素质较现代企业家素质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调查分析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状况,并提出针对山西民营企业发展特点的对策建议,对于山西省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山西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将会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家、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家素质入手,逐步深入展开分析山西省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问题。在界定清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来说明山西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民营企业家素质状况。问卷调查表明,山西省民营企业家在道德素质、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开发培训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案例分析选取了典型的山西省民营企业家的发展状况,进一步佐证了问卷调查的结论,并认为要通过对山西省民营企业家素质进行有针性的培育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晋商、温商及硅谷企业家的外部成长环境和内在素质,得出值得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值得借鉴的途径方法。最后提出了山西省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的对策建议。在方法上,采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SPSS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及交叉表分析法。从逻辑上来说,是从企业家、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家素质、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来逐步深入展开分析的。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综合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来对民营企业家素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构建了民营企业家素质体系,但又将落脚点放在对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针对山西省的具体环境来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在山西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能够促进山西省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宋祺晨[10](2014)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家素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大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与发展起来,而这其中企业生存表现出的"出生率高和死亡率高"现象依然为一股不良趋势。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众多,而众因素中企业家素质的高低不失为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在借鉴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将企业家素质理论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近而找出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家素质的不同要求,期望能够为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些许的指导。
二、企业家素质与创业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家素质与创业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仿生视角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以GX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2.1.2 企业发展阶段定义 |
2.1.3 企业文化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仿生学基础 |
2.2.4 中医养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3.2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
3.3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存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GX公司仿生类比分析 |
4.1 GX公司简介 |
4.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GX公司类比分析 |
4.2.1 GX公司“孕育期”类比分析 |
4.2.2 GX公司“婴儿期”类比分析 |
4.2.3 GX公司“学步期”类比分析 |
4.2.4 GX公司“青春期”类比分析 |
4.2.5 GX公司“壮年期”类比分析 |
4.3 基于企业仿生学研究的GX公司类比仿生 |
4.3.1 GX公司的“脑” |
4.3.2 GX公司的“五官” |
4.3.3 GX公司的“四肢” |
4.3.4 GX公司的“循环系统” |
4.3.5 GX公司的“胸怀” |
4.3.6 GX公司的“灵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生视角下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数据来源及指标建立 |
5.2 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 |
5.3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检验 |
5.3.1 探索阶段 |
5.3.2 生存阶段 |
5.3.3 跨越阶段 |
5.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的仿生策略及展望 |
6.1 基于中医养生哲学的企业发展分析 |
6.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仿生策略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新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1.2 企业家概念界定 |
2.1.3 企业家创新行为 |
2.2 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理论 |
2.2.1 企业家理论概述 |
2.2.2 企业成长理论概述 |
2.2.3 企业成长的企业家论 |
2.3 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 |
2.3.1 文化资本理论研究概述 |
2.3.2 文化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分析 |
2.3.3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影响:文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2.3.4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微观层面的影响:企业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 |
2.4 个体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 |
2.4.1 个体价值观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4.2 个体认知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4.3 个体心理特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5 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内蕴 |
3.1.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基本定义 |
3.1.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主要类型 |
3.1.3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主要特征 |
3.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结构维度与功能作用 |
3.2.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 |
3.2.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 |
3.3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
3.3.1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主要区别 |
3.3.2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主要区别 |
3.3.3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在联系 |
3.4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
3.4.1 主要区别 |
3.4.2 内在联系 |
3.5 企业家文化资本影响企业成长的作用路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 |
4.1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1 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2 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3 情感态度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 企业家创新行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1 企业家创新行为需求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2 企业家创新行为动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3 企业家创新行为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3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影响 |
4.4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 |
4.5 概念模型与变量选择 |
4.5.1 概念模型 |
4.5.2 变量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调查的对象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设计内容 |
5.2 问卷发放及调查 |
5.2.1 问卷发放 |
5.2.2 预调查和正式调查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测量对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测量问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信度分析 |
5.5 效度分析 |
5.6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7 假设检验与结果 |
5.7.1 企业家文化资本、企业家创新行为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检验 |
5.7.2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关系检验 |
5.7.3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检验 |
5.7.4 主要研究结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构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构成 |
第二章 理论背景 |
2.1 创业意愿概念 |
2.2 创业意愿相关影响因素 |
2.2.1 内部影响因素 |
2.2.2 外部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模型构建 |
3.2 探索性问题提出 |
3.3 测量工具 |
3.4 问卷调查 |
3.5 样本描述 |
第四章 分析结果 |
4.1 信度及效度检验 |
4.2 内部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
4.2.1 个人背景 |
4.2.2 个人经历 |
4.2.3 创业准备 |
4.2.4 特质和态度 |
4.3 外部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
4.3.1 创业资源 |
4.3.2 社会支持 |
4.3.3 社会规范 |
4.4 内外部因素对创业意愿的总体影响 |
4.5 分析结果总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4)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价值评估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风险投资的内涵 |
2.2 高新技术项目内涵、特点与评估指标 |
2.2.1 高新技术项目的内涵和特点 |
2.2.2 高新技术项目评估指标 |
3 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评估体系现状及问题 |
3.1 W风险投资公司简介 |
3.2 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来源分析 |
3.3 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评估体系现状 |
3.4 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价值评估体系优化研究 |
4.1 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评估体系优化原则和目标 |
4.1.1 优化原则 |
4.1.2 优化目标 |
4.2 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评估指标优化 |
4.3 评估方法优化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估值方法与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W风险投资公司项目价值评估体系优化效果比较分析 |
5.1 评估项目选择 |
5.1.1 项目简介 |
5.1.2 项目分析 |
5.2 优化效果对比 |
5.2.1 优化前效果 |
5.2.2 优化后效果 |
5.3 估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及其缺陷 |
(一) 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
(二) 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缺陷 |
二、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的路径 |
(一) 民营企业家自身层面 |
(二) 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环境层面 |
(6)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与评析 |
1.2.1 关于企业成长概念认知的相关研究 |
1.2.2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的相关研究 |
1.2.3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
1.2.4 相关研究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主题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基础 |
2.1 企业成长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1 企业与中小企业概念 |
2.1.2 企业成长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 统计综合评价的方法基础 |
2.2.1 评价指标测度与集成方法 |
2.2.2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法 |
2.3 大数据相关技术 |
2.3.1 网络爬虫技术 |
2.3.2 基于朴素贝叶斯分配的文本挖掘技术 |
2.3.3 机器学习算法 |
第3章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3.1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理论模型 |
3.1.1 创新能力: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与源泉 |
3.1.2 产品竞争力: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支撑 |
3.1.3 运营水平:中小企业成长的基础与保障 |
3.1.4 企业家素质:中小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 |
3.1.5 环境因素: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
3.2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1 统计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3.2.2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选取的特殊性 |
3.2.3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选取的主要思路 |
3.3 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创新能力测度 |
3.3.1 创新团队支撑 |
3.3.2 创新投入强度 |
3.3.3 创新活动效果 |
3.4 中小企业成长价值的产品竞争力测度 |
3.4.1 产品扩张能力 |
3.4.2 产品营销效率 |
3.4.3 消费者满意度 |
3.5 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运营水平测度 |
3.5.1 人力资本实力测度 |
3.5.2 财务健康状况测度 |
3.5.3 企业管理能力测度 |
3.6 中小企业成长性的企业家素质测度 |
3.6.1 企业家品质 |
3.6.2 企业家能力 |
3.6.3 企业家声誉 |
3.7 中小企业成长价值的环境因素测度 |
3.7.1 区域环境支撑 |
3.7.2 市场行业风险 |
3.7.3 环境适应能力 |
第4章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信息测度与集成方法研究 |
4.1 基于群体偏好信息的评价指标测度方法研究 |
4.1.1 个体偏好信息测度 |
4.1.2 专家偏好自学习 |
4.1.3 群体偏好一致性检验 |
4.1.4 群体偏好一致性自调整 |
4.1.5 群体偏好信息集成 |
4.2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评价指标测度方法研究 |
4.2.1 文本数据的获取 |
4.2.2 文本数据的预处理 |
4.2.3 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文本情感分析 |
4.2.4 文本数据转换 |
4.3 指标评价值的无量纲化方法 |
4.3.1 基准语言等级集合设定 |
4.3.2 语言等级信息基准语言集合分布转换 |
4.3.3 定量信息基准语言集合分布转换 |
4.4 综合评价分布信息集成与比较方法 |
4.4.1 基于主客观信息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 |
4.4.2 基于证据理论的指标集成方法 |
4.4.3 综合评价信息的比较 |
4.5 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集成方法 |
4.5.1 样本与变量选择 |
4.5.2 数据预处理 |
4.5.3 分类算法运用 |
4.5.4 分类算法选择与比较 |
第5章 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描述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
5.3 评价信息集成 |
5.3.1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
5.3.2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5.3.3 评价指标集成 |
5.4 评价结果的检验 |
第6章 内容回顾与研究展望 |
6.1 内容回顾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家素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手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企业家素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 企业家素质概念 |
2.1.1 企业家的内涵 |
2.1.2 企业家素质概念 |
2.2 企业家素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性 |
2.2.1 企业家素质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
2.2.2 企业家素质关系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
2.2.3 企业家素质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
2.2.4 企业家素质关系着企业能否吸引到优秀人才 |
2.2.5 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家素质相关性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国内企业家素质存在的问题 |
3.1 当代企业家素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
3.1.1 家电行业案例分析 |
3.1.2 手机行业案例分析 |
3.1.3 乳制品行业案例分析 |
3.2 当代企业家素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比分析 |
3.2.1 基于企业家素质视角的企业发展战略对比分析 |
3.2.2 基于企业家素质视角的企业管理对比分析 |
3.2.3 基于企业家素质视角的企业文化对比分析 |
3.2.4 我国企业家与国外优秀企业家素质对比分析 |
3.2.5 小结 |
3.3 当代持续发展企业的企业家素质特征 |
3.4 当代企业家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4.1 当代企业家素质现状 |
3.4.2 当代企业家素质存在的问题 |
3.4.3 小结 |
3.5 当代企业家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 |
3.5.1 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影响难以挣脱 |
3.5.2 宏观环境因素 |
3.5.3 现实因素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对策建议 |
4.1 从政府角度的对策建议 |
4.1.1 打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
4.1.2 加强企业家征信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家行为 |
4.1.3 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提高企业家品德素质 |
4.1.4 完善企业家培训机制,提高企业家能力和知识素质 |
4.1.5 完善人才政策 |
4.2 从企业角度的对策建议 |
4.2.1 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 |
4.2.2 建立企业家约束机制 |
4.2.3 完善企业人才考核、选拔制度 |
4.3 从个人角度的对策建议 |
4.3.1 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素质 |
4.3.2 考察先进企业,学习先进经验 |
4.3.3 提高诚信意识和人本意识 |
4.3.4 建立企业内部学习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2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2.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4 科技型中小企业定义和发展 |
2.4.1 中小企业的定义 |
2.4.2 科技型企业的定义 |
2.4.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 |
2.5 企业发展理论 |
2.5.1 无生命型企业发展理论 |
2.5.2 生命型企业发展理论 |
2.6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征 |
2.7 小结 |
第三章 实证研究 |
3.1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假设 |
3.1.1 外部因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3.1.2 内部因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3.2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实证检验 |
3.2.1 问卷设计 |
3.2.2 样本选择及问卷发放 |
3.2.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2.4 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模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和建议 |
4.1 研究结果分析 |
4.1.1 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分析 |
4.1.2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4.2 案例分析 |
4.2.1 小米公司简介 |
4.2.2 产品战略和智能手机产业发展 |
4.2.3 企业家与管理团队 |
4.2.4 融资能力和融资渠道 |
4.3 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4.3.1 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 |
4.3.2 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五章 结论和未来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对企业家及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研究 |
1.2.2 对企业家素质培育的研究 |
1.2.3 对企业家成长环境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应用价值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 |
1.4.3 数理统计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民营企业家及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的内涵 |
2.1 民营企业家的内涵及特征 |
2.1.1 民营企业家的内涵 |
2.1.2 民营企业家的特征 |
2.2 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相关概念及辨析 |
2.2.1 思想方面 |
2.2.2 战略方面 |
2.2.3 管理方面 |
2.2.4 创新方面 |
2.2.5 社会责任意识 |
第3章 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3.1 山西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 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现状 |
3.2.1 问卷调查与样本数据 |
3.2.2 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3 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案例分析 |
3.3.1 案例一:李兆会与海鑫钢铁 |
3.3.2 案例二:邢利斌与联盛能源 |
第4章 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对我省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总体评价 |
4.1.1 个人学习和培训状况评价 |
4.1.2 教育培训体系评价 |
4.2 期望的培训渠道及培训方式 |
4.2.1 期望从哪些渠道进行培训 |
4.2.2 期望从哪些机构获得培训 |
4.2.3 期望政府和社会如何推进 |
4.3 存在的最大问题 |
第5章 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借鉴与启示 |
5.1 山西晋商成长环境与素质培育启示 |
5.1.1 晋商外部成长环境 |
5.1.2 晋商内在素质 |
5.1.3 晋商给予的启示 |
5.2 东南沿海企业家成长环境与素质培育启示-以温州为例 |
5.2.1 温商外部成长环境 |
5.2.2 温商内在素质 |
5.2.3 温商给予的启示 |
5.3 海外企业家成长环境与素质培育启示-以美国硅谷为例 |
5.3.1 硅谷企业家外部成长环境 |
5.3.2 硅谷企业家内在素质 |
5.3.3 硅谷企业家给予的启示 |
第6章 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的对策建议 |
6.1 培育内容 |
6.1.1 加强价值观培育,提高民营企业家队伍道德素质 |
6.1.2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育 |
6.2 培育形式 |
6.2.1 健全培育制度 |
6.2.2 加强企业家素质培育的实效性 |
6.3 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 |
6.3.1 正确处理政商关系 |
6.3.2 建立完善的公共及商业服务体系 |
6.4 建立合理的人才输送机制 |
6.4.1 注重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 |
6.4.2 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 |
6.4.3 弘扬晋商精神,争做新晋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问卷调查 |
附录 2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家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企业家素质理论概念界定 |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二)企业家素质理论概述 |
二、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中企业家素质的分析 |
(一)创业期企业家素质的分析 |
1、创业期企业的特点。 |
2、创业期企业家素质的需求。 |
(二)成长期企业家素质的分析 |
1、成长期企业的特点。 |
2、成长期企业家素质的需求。 |
(三)成熟期企业家素质的分析 |
1、成熟期企业的特点。企业在成熟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这时企业生命周期中最理想的一个阶段。成熟期企业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
2、成熟期企业家素质的需求。成熟期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已经做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此阶段企业家应有的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四)衰落期企业家素质的分析 |
1、衰落期企业的特点。 |
2、衰落期企业家素质的需求。 |
三、小结 |
四、企业家素质与创业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仿生视角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以GX公司为例[D]. 张石. 吉林大学, 2020(08)
- [2]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D]. 徐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4)
- [3]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 韩序. 延边大学, 2019(01)
- [4]W风险投资公司高新技术项目价值评估体系优化研究[D]. 刘舒宁.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5]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研究[J]. 王焕培.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2)
- [6]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赵志伟.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7]中国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家素质视角[D]. 张媛媛.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5)
- [8]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D]. 王沐黎.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山西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问题研究[D]. 侯彬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10]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家素质研究[J]. 宋祺晨. 现代商业, 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