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T-CORBA在分布式虚拟战场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翔[1](2011)在《基于SCA架构的SoPC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软件无线电(SDR)是无线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无线通信系统的各模块功能,具有高度开放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为软件无线电的实现提供了一套标准的,开放的结构规范,保证了软件无线电系统硬件设备的通用性以及整个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为软件无线电波形的动态部署和重构,以及波形组件的模块化设计、移植和复用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基于SCA规范,美军的JTRS计划开发了一系列兼容多种通信波形的软件无线电台,实现了美军各兵种战术通信电台的互连,互通,互操作,这为我军发展小型化战术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参考。由于机动作战和战场环境的需要,战术通信装备对体积和功耗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在背负式和手持式通信终端中实现软件无线电通信,论文采用SoPC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在Xilinx ML507开发板上构建了一个基于SCA架构的SoPC系统。系统以嵌入式处理器PowerPC为核心,通过定制IP核,设计基于IPIF的可重配置模块,构建了SoPC系统的硬件平台。然后,根据SCA规范,通过移植Linux操作系统、CORBA中间件和小型化SCA核心框架,为波形应用的运行搭建了一个开放式的软件平台。为了实现FPGA波形组件和PowerPC的CORBA通信,本文在PLB总线上实现了CORBA可插拔协议,通过封装ORB引擎,来完成CORBA报文的解析和封装。对FPGA波形组件进行标准的OCP接口封装,有利于FPGA波形组件的模块化设计和动态重配置。最后,搭建了一个多波形集成应用测试验证系统,通过动态部署和加载软件波形组件,重配置硬件波形组件,实现了波形应用的动态重构,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论文基于SCA架构,实现了一种体积小,功耗低,功能灵活,支持软硬件波形可重构的小型化软件无线电通信平台。为军用战术无线电台和民用通信终端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张睿[2](2009)在《基于触发的分布式应急系统框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信息化作战环境复杂多变,各种信息资源完全分布在应急环境中,如何实时准确的完成各种信号的收集、分析、判断与决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个高度实时、可靠且易于扩展的分布式应急系统平台,满足国防信息化C4I系统建设的需求,为智能化的作战指挥提供良好的支撑。本文讨论了当前分布式实时嵌入式(DRE)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在应急系统领域的应用现状。在构建DRE系统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触发的分布式应急系统框架;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同面向对象/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相结合,该框架基于实时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实时CORBA中间件。重点阐述了系统框架的设计流程,从层次型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到组件化的模块设计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将时间触发机制和状态触发机制引入应急系统框架,触发流程划分为基于时间的触发过程和基于状态的触发过程,实现了对应两类触发过程的时间触发源和状态触发源,重点介绍了如何实现Linux下精确的硬件定时和高效的数据采集并将其实现为实时CORBA服务。本文还介绍了触发决策和触发管理的具体实现,重点探讨了其中较为创新的实现方法,包括各种设备的扩展管理、可配置的触发动作的统一管理、触发规则库设计和高效的规则匹配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现等。最后,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实时中间件TAO的实时调度服务和实时事件服务来实现应急系统框架的实时保障,并通过实验对应急系统框架实时性能进行测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框架能够满足应急系统的要求。
雍婷[3](2006)在《基于SCA规范的PCI设备驱动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了克服传统通信系统成本高昂、功能单一、维护升级困难等缺点,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采用标准化的软件构件思想,有效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软件复用程度,节省了设计开发成本,缩短了新技术验证和实现周期。另一方面PCI总线由于其标准化、模块化、即插即用等特点,目前被诸多SCA设备厂商广泛使用。根据项目总体设计需求,本文对SCA规范下的PCI设备驱动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为应用层的波形开发提供了统一的、开放的底层支撑和服务。首先,论文对SCA规范从软硬件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硬件管理特点以及软件结构层次,针对项目组开发的基于SCA规范的嵌入式平台,分析了在该平台上的SCA体系接口实现方法,重点解决了该平台中的非CORBA组件在SCA中的设备接口,明确了PCI设备驱动在SCA嵌入式平台中的功能。其次,通过对PCI总线结构和通信方法的深入研究,并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PCI的FPGA从板的算法程序的动态加载以及主控板波形应用组件与FPGA板非CORBA组件的通信。该设计方案为各模块间通信提供底层功能函数接口服务,并将接口封装于SCA核心框架的非CORBA组件设备接口中,完成了上层波形组件对下层硬件设备的屏蔽。最后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在SCA规范下完成PCI设备驱动动态加载的演示系统,并介绍了在实际的项目调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刘洋[4](2005)在《基于perwCORBA觉察上下文计算原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地都有计算的存在。可见或者不可见的计算正“以人为本”的,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计算必须要有能够充分理解上下文(包括环境、人等)的能力,即是觉察上下文。环境平台的支持对于觉察上下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基于中间件平台,对觉察上下文计算的实现,以及在应用中的原型和实例。作者在本论文中的主要工作如下: 1. 对中间件技术和CORBA 技术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2. 根据现有技术,给出了觉察上下文和觉察上下文计算的定义,并提出基于XML 的表达模式来对上下文信息进行描述,以及为实现上下文信息统一而采用的上下文服务的功能特征和体系结构; 3. 通过对觉察上下文应用特点和觉察上下文计算对环境要求的分析,并根据觉察上下文应具有开放性的原则,从而明确了环境平台需具备的功能特征和体系结构。就环境平台的具体实现,针对一些关键性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动态绑定机制、Trader 机制、移动中间件技术、觉察上下文访问控制等; 4. 基于以上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觉察上下文计算的中间件原型perwCORBA,并且通过试验验证其支持的移动性可以满足觉察上下文计算,且具有开放性; 5. 提出了一个基于perwCORBA 的觉察上下文计算原型系统ocaEVN,它主要包括中间件原型perwCORBA、动态绑定、上下文服务等。根据此应用原型开发出用于对周围环境的位置觉察的WiW2 程序。
郭晓艳[5](2005)在《虚拟商场的构建及信息安全的研究》文中指出电子商务是个人和公司通过计算机及远程网络系统进行的各种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它在近几年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网站中,信息展示手段往往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而文字和图片仅能提供平面的效果,与实物均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妨碍了电子交易中进行最终决策。本文把电子商务和虚拟商品展示结合起来,构建了虚拟商场,即实现了商品的三维展示。而且研究了其安全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作必须有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撑,为此我们首先对电子商的平台技术进行综述,包括电子商务模型、电子交易模型、网上支付系统等一些支撑技术。讨论了虚拟商场的框架模型,在电子交易的过程中,使得用户可以交互的观察商品,交易过程更加直观。 在基于JSP虚拟商场的构建研究中,分别对JSP技术及数据库的连接及操作作了介绍然后主要介绍了虚拟商品展示技术,在这部分分别对基于几何模型的商品虚拟展示和基于图像的商品虚拟展示两种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几何模型的商品展示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角度的视觉效果,方便消费者在网上与产品进行直接的交互,但构建模型比较费时;而基于图像的方法仅能提供单一视觉效果,但只需要一张或几张照片。在基于几何模型的商品虚拟展示研究中,设计了一个虚拟商城,其中完成了某些产品的三维展示。 电子商务平台中的安全性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安全性包括电子交易的安全性和电子商务中商品可视模型的版权保护等。文中给出了一个利用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的安全在线交易模型,把嵌有水印信息的交易数据隐藏在一些看起来无关的多媒体文件中进行传输。该模型满足安全交易的要求,包括安全、不可否认、可信和隐私保护。论文还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结合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较好的结合了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技术各自的优势,实现了对多媒体信息双重保护功能。
刘恒[6](2005)在《模型驱动架构在HLA仿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着重于研究如何将模型驱动架构(MDA)的思想和开发方法应用到基于HLA 的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HLA 是美国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办公室(Defens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fice, DMSO)推出的分布式仿真通用框架的技术规范。HLA 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分布式仿真中的重用和互操作的问题。在HLA 联邦的概念框架下,根据某种目的开发的单个仿真或整套仿真系统可以完整地应用到其它目的的仿真系统中。HLA 在军事,教育,工程等领域内的仿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HLA 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设想。这些问题可以部分归于HLA标准本身,因为HLA 标准并没有解决所有与分布式仿真环境相关的架构和设计问题。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不同RTI 实现产品间的互操作问题。除此以外,尽管HLA定义了分布式仿真所需的关键仿真服务,HLA 与其它软件技术领域内的新兴技术和应用成熟的架构、概念的融合依然不够,这一方面影响了HLA 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HLA 的推广应用,HLA 作为一个先进的仿真架构,它本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的模型驱动架构(MDA)是解决HLA 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MDA 以标准的模型作为系统定义和互操作的基础。MDA的核心概念是基于OMG 的一系列标准:UML,XMI,MOF,CWM。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型驱动架构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核心标准以及模型驱动架构给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带来的变化。并重点介绍了MDA 的两个关键技术——元建模和模型变换,这两个技术对于理解MDA 框架的组成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MDA 是基于OMG 现有的一系列标准的,因此MDA 对于有着军事应用背景的HLA 标准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当前HLA 分布式仿真系统开发和应用的现状,总结出当前HLA 标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MDA 的特性介绍,进一步论述将MDA 应用于HLA 仿真系统开发中的现实基
张向刚[7](2004)在《觉察上下文应用的开放式支撑环境的研究 ——以普适计算为背景的研究》文中认为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正在成为现实。普适计算的目的在于使计算从人的“视野”中消失,但又使计算“以人为本”地提供完美的服务。达到这种“乌托邦”式理念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让计算能够充分觉察上下文(context-aware),因而,觉察上下文技术成为了普适计算研究中极为活跃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针对如何在普适计算环境中构建“开放式的觉察上下文支撑环境”这一个有意义的难题所进行。对此作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为: (1) 将开放系统技术引入普适计算中觉察上下文应用的开发;为普适计算环境中构建觉察上下文的支撑环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并提出了其基于中间件的概念模型。 (2) 开放式的觉察上下文支撑环境的实现中所涉及的技术难题有三类:如何实现觉察上下文?如何使其适应普适计算环境的特点?如何使其达到开放性?为了实现这样的环境,论文理清并探索了一系列的相关关键技术:觉察上下文功能层次模型、主体-类型模型、上下文服务统一模型、动态绑定机制、交易器联邦路由机制、移动中间件技术和觉察上下文访问控制技术等。 (3) 实现了适用于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中间件的原型pvcwCORBA。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中间件的觉察上下文支撑环境OCAenv,后者包括pvcwCORBA、上下文服务、发现服务和动态绑定层。 (4) 分析了普适计算环境潜在的安全危机。提出了基于上下文和基于知识的访问控制的原理、方法和体系结构,并实现了相应原型。 (5)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觉察上下文应用WiW2,检验了原型OCAenv的各项特征。
史烈[8](2004)在《集成商品虚拟展示的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商务是个人和公司通过计算机及远程网络系统进行的各种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它在近几年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网站中,信息展示手段往往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而文字和图片仅能提供平面的效果,与实物均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妨碍了电子交易中消费者进行最终决策。本文把电子商务和虚拟商品展示结合起来,对集成虚拟商品展示的电子商务平台技术进行研究。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作必须有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撑,为此我们首先对电子商务的平台技术进行综述,包括电子商务模型、电子交易模型、网上支付系统等一些支撑技术。讨论了集成商品展示的电子商务框架模型,在电子交易的过程中,使得用户可以交互式地观察商品,交易过程更加直观。 在电子商务中虚拟商品展示平台技术中,分别对基于几何模型的商品虚拟展示和基于图像的商品虚拟展示两种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几何模型的商品虚拟展示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角度的视觉效果,方便消费者在网上与产品进行直接的交互,但构建模型比较费时;而基于图像的方法仅能够提供单一视觉效果,但只需要一张或几张照片。在基于几何模型的商品虚拟展示研究中,设计了一个交互式虚拟家居产品的展示系统;在基于图像的商品虚拟展示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新的纹理映射和色彩融合方法,方法简单实用,且能产生高度逼真的映射纹理图案。 论文讨论如何把虚拟产品展示和电子商务这二项技术结合起来,介绍了把单机环境下运行的虚拟产品展示系统移植到网络环境中运行的一些具体技术,对基于组件队列的结构、基于动作堆栈队列结构和基于Dispatch Server的平衡结构三种方法进行实现,并进行对比。与其他二种方法相比,基于Dispatch Server的平衡结构方法的实现结构复杂,但可以支持平衡负载,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电子商务平台中的安全性问题是一根本问题,安全性包括电子交易的安全性和电子商务中商品可视模型的版权保护等。文中给出了一个利用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的安全在线交易模型,把嵌有身份水印信息的交易数据隐藏在一些看起来无关的多媒体文件中进行传输。该模型满足安全交易的要求,包括安全、不可否认、可信和隐私保护。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可对电子商务中一些图像或纹理(如布艺模型和布料花型)进行版权保护。论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抗攻击性的盲水印算法,算法对Gauss白噪声、重采样、运动光滑以及重排列等有很好的鲁棒性。
杨森,战守义,李凤霞[9](2004)在《RT-CORBA在分布式虚拟战场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布式虚拟战场的实现依赖于严格的QoS服务和灵活的通信管理机制。文章在分析了基于DoD的HLA的分布式虚拟战场实时性能的欠缺后,介绍OMG的实时CORBA,最后介绍使用实时CORBA来构建分布式虚拟战场所能产生的性能改进。
周昌首[10](2002)在《HLA/RTI分布平台研究》文中认为HLA/RTI是当今分布式系统仿真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基于协议的RTI的基础上,遵循IEEE1516和Distributed Simulation System Specification V1.1规范,采用排队模型对现有的几种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同步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于CORBA的RTI平台的体系框架。给出了一种CORBA服务对象的划分,确定了PTI内部的数据流,并定义了大约60个辅助类用来支持RTI的开发。 论文讨论了联盟管理、声明管理和对象管理的具体接口的处理实现方法,并重点讨论了时间管理算法的实现,改进了解决死锁的一种处理算法。最后并给出了FED文件的解析算法实现。
二、RT-CORBA在分布式虚拟战场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T-CORBA在分布式虚拟战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CA架构的SoPC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SCA 架构的SoPC 研究现状 |
1.2.2 动态部分重配置研究现状 |
1.2.3 FPGA 上ORB 引擎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SCA架构的SoPC设计 |
2.1 SCA 概述 |
2.2 SoPC 软硬件协同设计 |
2.3 基于SCA 架构的SoPC 设计方案 |
2.3.1 SoPC 的硬件体系架构 |
2.3.2 SoPC 的软件体系架构 |
2.4 小型化SCA 核心框架设计 |
2.4.1 SCA 核心框架接口设计 |
2.4.2 域描述文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CA架构的部分重配置系统设计 |
3.1 动态部分重配置技术 |
3.2 ICAP 重配置端口 |
3.3 基于IPIF 的重配置模块设计 |
3.3.1 PLB IPIF 模块 |
3.3.2 重配置模块的设计 |
3.4 动态部分重配置的实现 |
3.4.1 重配置系统的顶层设计 |
3.4.2 划分重配置区域 |
3.4.3 配置比特文件的生成 |
3.4.4 重配置的执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CA架构的SoPC中CORBA通信实现 |
4.1 CORBA 通信机制 |
4.2 CORBA 在SCA 中的应用 |
4.3 FPGA 上ORB 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
4.3.1 CORBA 报文的解析 |
4.3.2 CORBA 报文的封装 |
4.3.3 波形组件的OCP 接口封装 |
4.4 PLB 总线上CORBA 可插拔协议设计与实现 |
4.4.1 支持PLB 总线的CORBA 通信实现 |
4.4.2 ORB 引擎的Linux 驱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CA架构的SoPC测试验证 |
5.1 多波形集成应用测试验证系统 |
5.2 搭建测试验证系统硬件平台 |
5.2.1 用EDK 搭建测试验证系统硬件平台 |
5.2.2 设备树文件分析 |
5.3 搭建测试验证系统软件平台 |
5.3.1 移植Linux 操作系统 |
5.3.2 移植CORBA 中间件ACE/TAO |
5.3.3 移植SCA 核心框架 |
5.3.4 编写Makefile 模板编译工程 |
5.4 软件波形组件的测试验证 |
5.5 硬件波形组件的测试验证 |
5.6 系统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缩略词 |
(2)基于触发的分布式应急系统框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分布式应急系统框架的系统平台 |
2.1 DRE 系统概述 |
2.1.1 DRE 系统的概念 |
2.1.2 DRE 系统的应用特点 |
2.2 实时系统及其相关技术 |
2.2.2 实时通信网络 |
2.2.3 实时操作系统 |
2.2.4 实时Linux 技术 |
2.3 嵌入式实时中间件 |
2.3.1 CORBA 和实时CORBA |
2.3.2 实时ORB——ACE/TAO |
第三章 基于触发的分布式应急触发系统框架总体设计 |
3.1 应急系统框架的触发机制 |
3.1.1 触发机制的概念 |
3.1.2 触发机制的应用特点 |
3.2 分布式应急系统框架的总体结构 |
3.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2.2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3.2.3 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3.3 分布式应急系统框架功能模块设计 |
3.3.1 触发源模块 |
3.3.2 触发动作输出模块 |
3.3.3 触发管理模块 |
3.3.4 用户接口模块 |
第四章 应急触发流程及相应触发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
4.1 应急系统框架的触发流程的设计 |
4.1.1 基于时间的触发过程 |
4.1.2 基于状态的触发过程 |
4.2 时间触发源和状态触发源的实现 |
4.2.1 时间触发源 |
4.2.2 状态触发源 |
4.3 触发设备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4.3.1 通用设备接口 |
4.3.2 触发源设备接口 |
4.3.3 触发动作输出设备接口 |
第五章 触发管理和触发决策的设计与实现 |
5.1 触发管理模块 |
5.1.1 触发管理模块接口设计 |
5.1.2 触发管理服务器 |
5.2 触发源和触发动作管理 |
5.2.1 触发源的管理 |
5.2.2 触发动作的管理 |
5.3 触发规则管理和触发决策 |
5.3.1 触发规则 |
5.3.2 触发规则管理接口设计与实现 |
5.3.3 触发决策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
第六章 分布式应急系统框架的实时保障及性能测试 |
6.1 实时保障的关键技术 |
6.1.1 TAO 的实时调度服务 |
6.1.2 应急系统框架的实时调度模型 |
6.1.3 实时保障使用的TAO 一些关键技术 |
6.2 触发过程的实时保障 |
6.2.1 TAO 线程池和触发决策资源分配 |
6.2.2 TAO 实时事件服务 |
6.2.3 触发过程数据流的实时保障 |
6.3 测试实验及性能分析 |
6.3.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6.3.2 测试流程及性能评估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SCA规范的PCI设备驱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SCA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概述 |
1.2.1 硬件体系结构 |
1.2.2 软件体系结构 |
1.3 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SCA 嵌入式平台体系结构 |
2.1 SCA 嵌入式平台硬件结构 |
2.2 SCA 嵌入式平台软件结构 |
2.3 嵌入式平台PCI 总线结构 |
2.3.1 嵌入式平台PCI 设备解决方案 |
2.3.2 PCI 通信信号 |
2.3.3 PCI 总线时序 |
2.3.4 PCI 总线仲裁 |
2.4 小结 |
第三章 PCI 设备驱动设计和分析 |
3.1 驱动设计需求 |
3.2 设计流程 |
3.2.1 PCI 卡设备功能 |
3.2.2 驱动设计功能 |
3.3 PCI 设备基本传输功能 |
3.3.1 PCI 配置访问 |
3.3.2 PCI 内存访问 |
3.3.3 PCI I/O 访问 |
3.3.4 PCI 寄存器设置 |
3.4 PCI 设备驱动设计实现方法 |
3.4.1 MPC8260 地址映射 |
3.4.2 PCI 配置访问 |
3.4.3 加载FPGA |
3.4.4 软件功能划分 |
3.4.5 封装驱动接口函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驱动功能演示与软件测试 |
4.1 演示系统方案设计 |
4.2 驱动调试过程 |
4.2.1 调试过程设计 |
4.2.2 分模块调试 |
4.2.3 系统软件联调 |
4.3 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基于perwCORBA觉察上下文计算原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通信技术的发展 |
1.1.2 传感技术的发展 |
1.1.3 计算技术的发展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作者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中间件技术及CORBA |
2.1 中间件 |
2.1.1 中间件的定义 |
2.1.2 中间件的分类 |
2.2 CORBA |
2.2.1 OMA |
2.2.2 CORBA 的体系结构 |
2.2.3 ORB |
2.2.4 IDL 语言和语言映射 |
2.2.5 存根和框架 |
2.2.6 动态调用 |
2.2.7 对象适配器 |
2.2.8 ORB 之间的互操作 |
2.2.9 CORBA 的最新发展 |
2.3 小结 |
第三章 觉察上下文计算与上下文服务 |
3.1 觉察上下文计算 |
3.1.1 一种新型计算模式 |
3.1.2 上下文的定义 |
3.1.3 觉察上下文计算的定义 |
3.2 上下文服务 |
3.2.1 上下文信息模型和表达 |
3.2.2 上下文信息封装统一模型——上下文服务 |
3.3 小结 |
第四章 觉察上下文的设计思路和体系结构 |
4.1 要求 |
4.1.1 觉察上下文对环境的要求 |
4.1.2 开放性的要求 |
4.2 设计思路 |
4.2.1 抽象和透明 |
4.2.2 关注分离 |
4.2.3 组件和协同 |
4.2.4 移动支持 |
4.3 体系结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动态绑定模型与机制 |
5.1 绑定与动态绑定 |
5.1.1 绑定 |
5.1.2 动态绑定 |
5.2 动态绑定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
5.2.1 动态绑定的体系结构 |
5.2.2 动态绑定的工作原理 |
5.3 perTrader |
5.3.1 CORBA Trader Service |
5.3.2 perTrader 的体系结构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间件perwCORBA 的设计 |
6.1 移植性设计 |
6.1.1 平台依赖 |
6.1.2 多协议通信 |
6.2 嵌入式设计 |
6.3 性能优化 |
6.3.1 POA |
6.3.2 IDL 编译器 |
6.3.3 内存管理优化 |
6.4 移动环境的支持 |
6.4.1 无线CORBA 的系统构架 |
6.4.2 移动IORs |
6.4.3 GIOP 隧道 |
6.4.4 切换和访问恢复 |
6.4.5 移动性支持原理 |
6.4.6 设计与实现 |
6.4.7 试验验证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ocaENV 的应用系统 |
7.1 系统功能描述 |
7.1.1 上下文服务的构造 |
7.1.2 室内的上下文服务 |
7.2 WiW2 对ocaENV 特征的验证 |
7.2.1 演示场景 |
7.2.2 分析 |
7.2.3 结论 |
7.3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其下一步工作 |
8.1 全文总结 |
8.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虚拟商场的构建及信息安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性 |
1.2.1 电子商务概念及分类 |
1.2.2 电子商务需要考虑的安全要素[Oppliger97] |
1.2.3 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及其标准规范 |
1.2.4 数字媒体作品交易的安全性 |
1.3 基于虚拟商品展示的电子商务网站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 |
2.1 电子商务模型 |
2.1.1 电子商务的系统框架 |
2.1.2 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和安全控制 |
2.2 电子交易模型 |
2.2.1 Internet上的数字媒体电子交易系统概述 |
2.2.2 电子交易系统的结构和协议方面的要求 |
2.2.3 电子交易结构图 |
2.3 网上支付系统 |
2.3.1 电子信用卡系统 |
2.3.2 电子支票和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
2.3.3 电子现金系统 |
2.4 虚拟商场的框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JSP的虚拟商场的构建 |
3.1 构造电子商务网站使用的技术手段[FEI2004] |
3.1.1 使用JSP(JavaServerPage)工具 |
3.1.2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
3.2 虚拟展示 |
3.2.1 虚拟展示系统 |
3.2.2 虚拟产品展示方法的比较 |
3.3 基于几何模型的商品展示 |
3.3.1 系统结构 |
3.3.2 实现技术 |
3.4 基于网络的三维商品展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数字水印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4.1 简介 |
4.2 数字水印的分类及特性 |
4.2.1 数字水印的分类 |
4.2.2 水印特性 |
4.2.3 数字图像水印模型 |
4.3 数字水印典型算法和攻击分析 |
4.3.1 数字水印典型算法和攻击分析 |
4.3.2 数字水印系统攻击分析 |
4.4 基于数字水印的安全交易模型 |
4.4.1 安全在现交易模型 |
4.4.2 一种结合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模型驱动架构在HLA仿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2 模型驱动架构(MDA)简介 |
2.1 OMG 简介 |
2.2 MDA 的产生背景 |
2.3 MDA 的基本概念 |
2.4 MDA 的关键技术 |
2.5 MDA 的应用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3 MDA 在HLA 仿真系统中的应用基础 |
3.1 HLA 技术简介 |
3.2 HLA 的发展现状 |
3.3 HLA 应用其它技术的必要性 |
3.4 利用MDA 开发HLA 的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MDA 的HLA 仿真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联邦成员组件模型(Federate Component Model,FCM) |
4.3 针对HLA 的UML Profile |
4.4 统一开发工具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MDA 的HLA 仿真系统开发 |
5.1 引言 |
5.2 通用开发流程 |
5.3 应用实例—TankSim 仿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5.4 应用实例—TankSim 仿真系统的开发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7)觉察上下文应用的开放式支撑环境的研究 ——以普适计算为背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个人设备的发展 |
1.1.2 通信的发展 |
1.2.3 传感技术的发展 |
1.1.3.1 位置传感 |
1.1.3.2 物理环境传感 |
1.1.3.3 生理环境传感 |
1.1.4 计算技术的发展 |
1.2 普适计算的含义和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作者的主要工作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觉察上下文的计算 |
2.1 新型的计算模式 |
2.2 上下文的定义 |
2.2.1 以前的定义 |
2.2.2 我们的观点 |
2.3 觉察上下文计算的定义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相关工作 |
3.1 相关项目 |
3.1.1 PARC的Ubicomp实验 |
3.1.2 剑桥的sentient计算, |
3.1.3 Georgia工学院的研究工作 |
3.1.4 MIT的project oxygen |
3.1.5 Forget-Me-Not和Satchel |
3.1.6 Portolano和TecO |
3.2 觉察上下文计算所面临的挑战 |
3.3 相关体系结构 |
3.3.1 Sulawesi[Newman,99] |
3.3.2 CoolTown[Caswell,00] |
3.3.3 EasyLiving[Brumitt,00][Brumitt,99] |
3.3.4 Schilit's System Architecture[Schilit,95] |
3.3.5 CALAIS[Nelson,98] |
3.3.6 Virtual Information Towers[Alexander,99] |
3.3.7 Human-Centered Interaction Architecture[Winograd,01] |
3.3.8 Context Information Service[Pascoe,98b] |
3.3.9 Ektara[De Vaul,00] |
3.3.10 Situated Computing Service[Hull,97] |
3.4 向开放迈出的重要步伐 |
3.4.1 Stick-e Notes Framework |
3.4.2 Context Toolkit[Dey,99b][Salber,99a] |
3.4.3 Technology for Enabling Awareness |
3.4.4 Gala[Roman,00] |
3.5 相关体系结构总结 |
3.6 开放的觉察上下文环境的实现方案 |
3.6.1 相关技术 |
3.6.1.1 面向对象技术 |
3.6.1.2 开放系统技术 |
3.6.1.3 觉察上下文技术 |
3.6.1.4 普适计算环境特点 |
3.6.2 概念模型 |
3.6.3 概念模型的优势 |
3.6.3.1 独立于硬件、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 |
3.6.3.2 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
3.6.3.3 设备、处理能力、数据和服务的共享 |
3.6.3.4 可配置性 |
3.6.3.5 鲁棒性 |
3.6.3.6 简单性 |
3.6.3.7 开放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间件技术及CORBA |
4.1 引言 |
4.2 中间件 |
4.2.1 中间件的定义 |
4.2.2 中间件的分类 |
4.3 普适计算环境对中间件的要求 |
4.4 可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
4.5 中间件系统——CORBA |
4.5.1 OMA(Object Model Architecture) |
4.5.1.1 对象服务 |
4.5.1.2 公共设施 |
4.5.1.3 域界面 |
4.5.1.4 应用界面 |
4.5.2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 |
4.5.3 ORB核心 |
4.5.4 IDL语言和语言映射 |
4.5.5 存根和框架 |
4.5.6 动态调用 |
4.5.7 对象适配器 |
4.5.8 界面仓库和实现仓库 |
4.5.9 ORB之间的互操作[Will,98] |
4.5.10 CORBA的最新进展 |
4.5.10.1 服务质量控制技术 |
4.5.10.2 通过值传递对象 |
4.5.10.3 CORBA构件技术 |
4.5.10.4 其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理念和体系结构 |
5.1 要求 |
5.1.1 觉察上下文对支撑环境的要求 |
5.1.1.1 觉察上下文应用设计过程 |
5.1.1.2 觉察上下文应用与支撑环境间的功能划分 |
5.1.1.3 觉察上下文对支撑环境的要求 |
R1:上下文模型(model)和表达(representation) |
R2:上下文询问(Context Query) |
R3:上下文获取(acquisition) |
R4:上下文聚合(aggregation) |
R5:上下文解释(interpretation) |
5.1.2 普适计算环境对支撑环境的要求 |
R6:发现机制(discovery) |
R7:支持用户和设备移动性 |
R8:不可见性 |
R9:基础设施透明性 |
R10:统一的访问形式 |
R11:透明的分布式传输 |
R12:模块间协调机制 |
R13:支持信息共享 |
R14:鲁棒性 |
5.1.3 开放性的要求 |
R15: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秘性 |
R16:可扩展性 |
R17:可移植性和可互操作性 |
5.2 设计理念 |
5.2.1 描象和透明 |
5.2.2 关注分离(seperation of concern) |
5.2.2.1 上下文获取与使用的隔离 |
5.2.2.2 应用程序与环境的隔离 |
5.2.3 对移动应用支持的新方法[Zhang,03a]。 |
5.2.4 组件和协同 |
5.3 体系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上下文服务[ZHANG,04B] |
6.1 普适计算环境中觉察上下文层次模型 |
6.2 上下文信息模型和表达 |
6.2.1 主体-类型模型 |
6.2.2 上下文服务的描述 |
6.2.3 上下文事件和上下文查询的表达 |
6.2.4 上下文信息的表达 |
6.2.5 上下文的XML表达 |
6.2.5.1 XML简介 |
6.2.5.2 CORBA与XML是互补的技术[Douglas,01a][Douglas,01b] |
6.3 上下文信息的统一封装模型——上下文服务 |
6.3.1 功能 |
6.3.2 特征 |
6.3.3 结构和接口 |
6.3.3.1 接口 |
6.3.3.2 核心功能 |
6.3.3.3 数据管理 |
6.3.4 上下文服务分类 |
6.3.4.1 基本上下文服务 |
6.3.4.2 聚合服务 |
6.3.4.3 转换服务 |
6.3.4.4 解释服务 |
6.3.4.5 组合上下文服务 |
6.4 小结 |
第七章 动态绑定模型及其机制[ZHANG] |
7.1 绑定概述 |
7.2 OCAENV的绑定模型 |
7.3 动态绑定层体系结构 |
7.3.1 控制和仲裁模块 |
7.3.2 接口模块 |
7.3.3 绑定管理模块和上下文管理模块 |
7.3.4 其它模块 |
7.4 动态绑定工作原理 |
7.5 发现服务—PERTRADER |
7.5.1 相关工作 |
7.5.2 OCAenv的发现模型 |
7.5.3 基于交易服务的方案 |
7.5.4 PerTrader的设计 |
7.5.4.1 PerTrader体系结构 |
7.5.4.2 Link |
7.5.4.3 通知机制 |
7.5.4.4 租约机制 |
7.5.4.5 服务类型(service type)和服务通告(service offer) |
7.6 小结 |
第八章 中间件PVCWCORBA的设计[ZHANG,04A] |
8.1 可移植性设计 |
8.1.1 平台依赖层 |
8.1.2 多协议通信层 |
8.2 嵌入式设计 |
8.3 良好的性能优化 |
8.3.1 POA |
8.3.2 IDL编译器 |
8.3.3 内存管理方面的优化 |
8.4 对移动环境的支持 |
8.4.1 无线CORBA系统构架 |
8.4.2 移动IOR |
8.4.3 GIOP隧道 |
8.4.4 切换[Black] |
8.4.5 对移动性支持示例 |
8.4.6 设计和实现 |
8.4.7 试验验证 |
8.5 总结 |
第九章 安全机制 |
9.1 普适计算环境中严峻的安全挑战 |
9.2 相关工作 |
9.2.1 CORBA的访问控制机制和过程[OMG,02b] |
9.2.1.1 CORBA安全服务介绍 |
9.2.1.2 CORBA的访问控制机制和过程 |
9.2.2 RBAC[Ferraiolo,92] |
9.2.3 GRBAC[Moyer,01] |
9.3 基于上下文的访问控制 |
9.3.1 体系结构 |
9.3.2 角色的继承 |
9.3.3 访问控制决策过程 |
9.4 基于知识的访问控制模型[ZHANG,03B] |
9.4.1 思想和理念 |
9.4.2 EH_CBAC体系结构 |
9.4.3 EH_CBAC工作流程 |
9.4.4 访问控制引擎细节 |
9.4.5 知识引擎细节 |
9.5 小结 |
第十章 基于OCAENV的应用系统 |
10.1 系统功能描述 |
10.2 GPS上下文服务的构造 |
10.3 室内位置上下文服务 |
10.2 WIW2对OCAENV特征的试验验证 |
10.2.1 演示场景描述 |
10.2.2 分析和结论 |
10.3 小结 |
第十一章 全文总结及进一步的工作 |
11.1 全文总结 |
11.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 |
(8)集成商品虚拟展示的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电子商务 |
1.2 电子商务的技术标准 |
1.3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
1.3.1 电子商务需要考虑的安全要素 |
1.3.2 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及其标准规范 |
1.3.3 数字媒体作品交易的安全性 |
1.4 基于网络的虚拟商品展示 |
1.5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 |
2.1 电子商务模型 |
2.1.1 电子商务的系统框架 |
2.1.2 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和安全控制 |
2.2 电子交易模型 |
2.2.1 Internet上的数字媒体电子交易系统概述 |
2.2.2 电子交易系统的结构和协议方面的要求 |
2.2.3 电子交易结构图 |
2.3 网上支付系统 |
2.3.1 电子信用卡系统 |
2.3.2 电子支票和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
2.3.3 电子现金系统 |
2.4 集成商品展示的电子商务框架 |
2.5 小结 |
第三章 虚拟商品展示平台 |
3.1 简介 |
3.1.1 虚拟展示系统 |
3.1.2 虚拟产品展示方法的比较 |
3.2 基于几何模型的展示技术 |
3.2.1 系统结构 |
3.2.2 实现技术 |
3.3 基于图像的展示技术 |
3.3.1 纹理映射技术 |
3.3.2 色彩融合技术 |
3.3.3 应用实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网络的三维商品展示 |
4.1 简介 |
4.2 分布机制的设计 |
4.2.1 基于组件队列的结构 |
4.2.2 基于动作堆栈队列的结构 |
4.2.3 基于Dispatch Server的平衡结构 |
4.3 试验结果与数据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字水印的安全交易模型和版权保护 |
5.1 简介 |
5.2 数字水印的分类及特性 |
5.2.1 数字水印的分类 |
5.2.2 水印特性 |
5.2.3 数字图像水印模型 |
5.3 数字水印典型算法和攻击分析 |
5.3.1 数字水印典型算法和攻击分析 |
5.3.2 数字水印系统攻击分析 |
5.4 基于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的安全交易模型 |
5.4.1 安全在线交易模型 |
5.4.2 布艺模型和布料花型的版权保护 |
5.5 一种鲁棒的盲水印检测算法 |
5.5.1 基本原理 |
5.5.2 水印机制 |
5.5.3 算法实现和实验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RT-CORBA在分布式虚拟战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HLA的性能局限性 |
2.1 仿真对象的扩展 |
2.2 实时性和通信保障 |
3 实时CORBA |
3.1 处理器资源管理 |
3.1.1 优先级机制 |
3.1.2 线程池 |
3.1.3 互斥接口 |
3.1.4 全局调度服务 |
3.2 存储资源管理 |
3.3 通信资源管理 |
4 RT-CORBA提高了分布式虚拟战场的性能 |
4.1 对象扩展 |
4.2 实时性能 |
4.2.1 扩展了HLA的数据传输类型 |
4.2.2 支持QoS通信 |
4.3 资源管理 |
5 结束语 |
(10)HLA/RTI分布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来源和我的工作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HLA/RTI系统 |
2.1 HLA/RTI系统的目标 |
2.2 HLA/RTI系统的组成 |
2.2.1 接口规范 |
2.2.2 联盟对象模型框架 |
2.2.3 规则 |
2.2.4 几个定义 |
第三章 CORBA技术 |
3.1 引入CORBA的原因 |
3.2 CORBA技术背景 |
3.3 CORBA的体系架构 |
3.3.1 对象请求代理ORB |
3.3.2 对象服务 |
3.3.3 CORBA的IDL |
3.3.4 RT CORBA |
3.4 VisiBroker简介 |
3.5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实现 |
第四章 RTI系统的整体构架 |
4.1 RTI系统分析 |
4.1.1 负载均衡分析 |
4.1.2 现有的几种体系结构 |
4.1.3 不能回避的同步问题 |
4.1.4 RTI系统的特点 |
4.1.5 RTI Server排队模型分析 |
4.2 我们的体系结构 |
4.2.1 整体的架构 |
4.2.2 CORBA服务对象的划分 |
4.2.3 RTI的数据流 |
4.2.4 几个重要类的定义 |
第五章 RTI系统的具体实现 |
5.1 联盟管理 |
5.1.1 联盟管理的功能 |
5.1.2 接口和算法 |
5.2 声明管理 |
5.2.1 功能和规则 |
5.2.2 接口和实现 |
5.3 对象管理 |
5.3.1 功能和规则 |
5.3.2 接口实现 |
5.4 时间管理 |
5.4.1 为什么需要时间管理 |
5.4.2 消息机制 |
5.4.3 时间管理盟员和时间受限盟员 |
5.4.4 几个重要的概念 |
5.4.5 时间服务和算法 |
5.4.6 死锁的处理 |
5.5 FED文件的解析 |
5.5.1 FED的数据交换格式 |
5.5.2 FED的静态属性 |
5.5.3 FED文件的例子 |
5.5.4 解析算法的实现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RT-CORBA在分布式虚拟战场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CA架构的SoPC设计与实现[D]. 谭翔.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2]基于触发的分布式应急系统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 张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3]基于SCA规范的PCI设备驱动设计与实现[D]. 雍婷.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4]基于perwCORBA觉察上下文计算原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刘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5]虚拟商场的构建及信息安全的研究[D]. 郭晓艳. 西北大学, 2005(02)
- [6]模型驱动架构在HLA仿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刘恒.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7]觉察上下文应用的开放式支撑环境的研究 ——以普适计算为背景的研究[D]. 张向刚.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7)
- [8]集成商品虚拟展示的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的研究[D]. 史烈. 浙江大学, 2004(04)
- [9]RT-CORBA在分布式虚拟战场中的应用[J]. 杨森,战守义,李凤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01)
- [10]HLA/RTI分布平台研究[D]. 周昌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