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动力粘度试验误差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友维[1](2020)在《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文中指出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High Viscosity Compound Modified Rubber Asphalt,HVAR)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粘附性和使用的耐久性。本文基于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采用复合改性方法,分别研究了三种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多种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以及三种HVAR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和现场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得到以下结论:基于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及复合改性原理,研制了 3种HVAR产品;针对180℃粘度、60℃粘度、软化点、5℃低温延度、25℃弹性恢复等性能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检验分析,提出拟定HVAR60℃动力粘度以不小于2.0万Pa.s为建议技术标准。同时,针对HVAR、普通胶粉改性沥青(AR)、SBS改性沥青等3种沥青,进行25℃黏韧性能试验比较研究;采用BBR(弯曲梁流变仪)进行了PG性能分级的低温性能试验比较研究,其性能指标满足高粘沥青技术要求,具有高粘度、高软化点、高弹性恢复及高粘结性能等特点;低温蠕变性能与SBS相当,高温、常温蠕变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及AR沥青。基于研制的3种HVAR,进行AC-10C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检验及生产工艺研究。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分别进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获得3种HVAR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5.2%,5.7%,5.2%;针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分别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低温弯曲试验进行检验分析。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确定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要求及性能检验指标要求。最后研究选用沈环线(S106)辽阳段二级公路大修工程项目,铺筑了 3.1km HVAR路面试验路并进行现场跟踪检测,研究3种HVAR及其混合料的生产拌和工艺、摊铺碾压工艺、质量控制及试验检测方法,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明显提高,抗水损害性能有较好的改善,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HVAR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容易存在一定量的连通孔隙,需注意碾压温度及碾压工艺,防止路面透水;在低温性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表明HVAR明显提升了普通橡胶沥青的技术性能,拓展了其应用范围,适宜于重载以上交通及抗水损害要求更严格的沥青路面。
陈奕辛[2](2020)在《SBS复合多聚磷酸高粘改性沥青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外开始了以多聚磷酸为代表的酸性沥青改性剂的研究和应用;自21世纪以来,多聚磷酸改性在国内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沥青改性手段,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具有高温性能优良,粘度高等特点。本文主要研究具有高动力粘度,低施工粘度,高温抗车辙性能卓越,低温性能良好,存储稳定性优良的多聚磷酸复合SBS高粘改性沥青。首先,为了降低多聚磷酸复合SBS高粘沥青的施工粘度,本文引用了聚乙烯蜡,进行聚乙烯蜡、胶粉和SBS的三因素正交实验设计;在沥青常规指标,感温性,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存储稳定性优良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施工粘度≤2.5Pa.s的高粘沥青作为多聚磷酸复合改性的母体沥青。该母体高粘沥青(HVA-4)配方为外掺0.75%的聚乙烯蜡,5.5%的SBS,10%的40目胶粉,1%的交联剂,5%的芳烃油,3%的萜烯树脂。然后在制备HVA-4的基础上,制备两组不同多聚磷酸掺量(0.5%,1%)的多聚磷酸复合SBS高粘改性沥青(HVA-0.5%,HVA-1%),对HVA-4、HVA-0.5%、HVA-1%、国产HVA高粘沥青和日本TPS高粘改性沥青进行沥青性能对比。温度扫描和MSCR试验结果表明加入1%的多聚磷酸能够提高高粘沥青一个高温等级和模量等级;HVA-0.5%的PG分级为88℃,88℃时它属于极高模量等级,国产HVA与TPS高粘沥青属于很高模量等级。离析试验结果表明,HVA-0.5%离析后相比离析前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3.2提高了12.668%,相比国产HVA的Jnr3.2低2.7%,相比TPS高出2.1%;可恢复比例R3.2降低了10.153%,相比国产HVA的Jnr3.2低7.4%,相比TPS高出4.3%;结合Jnr3.2与R3.2变化,可以得出结论:HVA-0.5%储存稳定性与TPS相近而优于国产HVA。通过设计的零剪切温度拟合的粘温曲线确定的最佳拌合温度180℃,压实温度172℃,相比普通高粘沥青温度低了10℃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多聚磷酸掺量0.5%时沥青综合性能最佳,其中60℃动力粘度>120000Pa.s,135℃旋转粘度仅2.87Pa.s。最后,使用HVA-0.5%,国产HVA,TPS制备三种OGFC-13混合料及进行路用性能试验。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制高粘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高达8536次/mm,相比TPS和国产HVA制备的OGFC-13分别高出1300次/mm与1800次/mm;低温弯曲试验结果显示HVA-0.5%的弯曲劲度模量最低,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最好;HVA-0.5%,TPS,国产HVA制备的三种OGFC-13的浸水飞散损失分别为13.6%,18.7%,19.3%;HVA-0.5%,TPS,国产HVA制备的三种OGFC-13的一次冻融试验后未冻融劈裂强度与劈裂强度的比分别为82.14%,87.27%,80.95%;结果表明自制高粘沥青混合料的浸水飞散损失最小,而在冻融条件下自制高粘沥青水稳定性比TPS略有不足而优于国产HVA。
邢世勤[3](2020)在《基于动水压力下沥青集料界面理论的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雨水入渗后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内将产生动水压力,反复冲刷引起沥青混合料粘结性能退化,出现早期水损害。本文通过饱和沥青路面有限元宏观模拟、沥青集料界面室内试验和多孔沥青混凝土细观力学行为模拟,将多尺度模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基于动水压力和沥青集料界面理论开展了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相关研究。首先,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动态荷载下流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内孔隙水压力大小和分布,排水层厚度、不同参数交互作用对结构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水层数增加,孔隙水压力减小,密级配沥青路面正向孔隙水压力峰值约为负向的3倍,而排水沥青路面正向孔隙水压力峰值约为负向的1~2倍。由全面模拟结果所得,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的各参数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渗透系数,轮载峰值,车速。其次,分析了不同渗流阶段孔隙水压力变化,探究了拱形垂直移动荷载下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内孔隙水压力空间分布、车速和轮载影响以及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渗流发展,孔隙水压力幅值小幅减小。路面结构内孔隙水压力集中在轮迹附近,正负孔隙水压力交替出现符合车辆荷载的移动特性,车速和轮载与结构内孔隙水压力线性相关。沥青混合料各向渗透性能和应力分布,共同影响各向的压力梯度和渗流流速,路面纵向上孔隙水压力影响更甚,路面结构内三向应力应变,较为复杂,但应力分布符合车辆移动特性。再次,通过高速剪切仪制备了不同粘度SBS改性沥青,由沥青集料界面粘结强度试验,探究了沥青集料粘附性能与沥青粘度相关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SBS掺量高于6%时,沥青粘度显着增加。沥青粘度越高,沥青集料界面破坏形式转变临界温度越大,可选用30℃沥青粘度作为试验最佳温度。沥青粘度与沥青集料粘结强度有很高的逆指数关系。最后,基于内聚力模型与ABAQUS软件,通过CT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及Matlab编程,建立真实细观结构二维模型,开展了沥青混凝土细观力学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沥青混凝土开裂路径,沿着空隙大的薄弱处,其损伤开裂演化主要包括损伤、起裂、微裂纹扩展和完全开裂四个阶段。动水冲刷导致的沥青集料粘结强度降低,通过不同沥青集料界面材料参数定义,可评价动水损伤下多孔沥青混凝土潜在的抗裂性能。本文从排水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成因入手,通过宏观上沥青路面结构内动水压力模拟明晰动水损害作用机理,通过室内试验,建立了沥青集料粘度与强度的相关关系,定量评价不同粘度沥青粘结性能,结合细观尺度力学分析沥青集料界面破坏与粘结强度关系,对于提高多孔沥青混合料强度和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有重要价值。
涂力川[4](2020)在《含废料和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OGFC性能研究》文中认为OGFC路面不仅可以改变城市内涝和城市热岛效应,还能改善雨天山区陡坡路面的防滑性和高速公路抑制水雾的能力。OGFC路面在拥有良好的透水性、降噪性和防滑性的同时,需要用高粘度的沥青来维持大空隙率混合料的紧密性。而废旧橡胶粉和岩沥青作为沥青改性剂使用时能极大地增强沥青的粘附性,废机油能降低沥青的旋转粘度从而改善施工和易性。本文从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的角度出发,选则以废料和岩沥青作为基础材料来开发高粘沥青并将其用于OGFC路面。通过对多种型号的增粘剂进行室内试验筛选,确定了采用SIS作为高粘沥青开发的增粘剂。按照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废料、岩沥青和SIS各组分的掺加比例,最终开发出含废机油和不含废机油的两种复合高粘改性沥青,其配方分别为:70号基质沥青+10%废胶粉+6%岩沥青+8%SIS和70号基质沥青+15%废胶粉+6%岩沥青+6%SIS+2%废机油。选择市售国产TPS改性剂制备的高粘沥青作为对照,对三种高粘沥青的三大指标、60℃动力粘度、135℃旋转粘度进行了简单的对比,结果表明自制的两种高粘改性沥青在粘度性能方面和TPS高粘改性沥青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对三种高粘沥青进行感温性、抗老化性、流变性能的测试和微观形貌观察,结果表明三种高粘改性沥青都属于低感温性沥青,自制高粘改性沥青的感温性高于国产TPS高粘改性沥青;两种自制高粘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优于国产TPS高粘改性沥青;TPS高粘改性沥青的抗高温变形能力较好。通过对三种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了OGFC-13混合料的级配并通过谢伦堡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确定了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4.46%、4.50%、4.59%。研究了三种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透水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三种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都能满足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技术要求,自制的两种复合高粘改性OGFC-13混合料低温性能和高温性能略低于国产TPS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三种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均超过4000次/mm,高温性能良好;路面渗水系数均超过了2000m L/min,透水性良好;两种自制的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均高于国产TPS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均非常好。研究证明开发的复合高粘改性沥青制备的OGFC-13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和性价比,可应用于道路工程。
陈琰[5](2020)在《树脂类彩色胶结料老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安全性与舒适性上,路面色彩对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要求逐渐被提出来,因此开始制备彩色胶结料,但在实际路面使用过程中,彩色胶结料发生老化会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改进的耦合老化试验箱对自制彩色胶结料的老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彩色胶结料的老化机理。通过四种原材料制备彩色胶结料,根据三大指标正交试验结果为模型样本数据,建立改进的3层彩色胶结料物理性能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推荐原材料配比A:B:C:D=42.5:42:0.9:5时,彩色胶结料物理性能最优。采用人工模拟老化的方式制备老化彩色胶结料,根据全国夏季最高温度、紫外光辐射和空气湿度分布情况,确定了模拟耦合老化的条件:温度65℃、汞灯强度300Wh、空气湿度60%;通过粘度、动态剪切流变仪、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研究彩色胶结料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彩色胶结料动力粘度呈线性增长,粘温指数在逐渐减小,感温性能变弱;彩色胶结料随着老化程度加深,复数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均增大,相位角减小,高温性能增强,在荷载作用下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彩色胶结料形变恢复逐渐减弱。微观结构试验表明,老化前后彩色胶结料中羰基和亚砜基官能团变化明显,且随着老化时间增加,羰基指数和亚砜基指数提高;老化后彩色胶结料中与芳香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增加明显;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彩色胶结料中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分散系数也在逐渐增加;结合B-L法分析老化前后结构特征,表明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彩色胶结料中芳香度和总环数均增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彩色胶结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建立关系,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微观结构中芳香度、环烷环数、芳香碳数与彩色胶结料三大指标的关联性较好,关联度均在0.78-0.82之间,羰基指数与亚砜基指数与软化点的关联度最小,在0.40-0.45之间。主成分回归分析线性诊断保留四种化学结构(羰基指数、亚砜基指数、芳香度、环烷环数)含量,还原回归方程表明,四种化学结构含量与针入度和延度呈负相关,与软化点呈正相关,其中芳香度是影响彩色胶结料老化前后宏观性能的主要因素。
林宇明[6](2020)在《超粘精罩面(NovaPave)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建设发展,我国的道路建设事业也从“规模化建设”的增量市场开始转向注重养护和预养护的存量市场。作为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升路用性能的重要手段,道路预养护措施在我国当前的道路建设运营工作中有着很高的重视度。目前在国内有较多应用的预养护技术包括:微表处、沥青薄层罩面、雾封层等。针对原有路面不同的破坏程度,以上几种技术都各有特点。沥青薄层罩面具有抗滑性能优秀、降噪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关键性能评价指标有争议等问题。因此,本文在研究当前应用较多的几种沥青薄层罩面的基础上,对沥青薄层罩面这一养护形式进行了改进,尝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沥青薄层罩面类型:超粘精罩面。并从原材料分析、级配设计、混合料室内性能以及试验段测试等多个方面对其综合评价。首先,研究针对超粘精罩面所使用的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改性超粘韧沥青(以下简称超粘韧沥青)和两种沥青薄层罩面所用的高粘沥青分别从基础性能、流变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发现三款高粘沥青在基础性能与流变性能方面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其次,通过室外场地拉拔试验评价三种层间粘结剂的拉拔强度。结果表明,超粘精罩面的原材料可以很好的匹配超粘精罩面的实际要求。然后,本文参考最大密度曲线理论与粒子干涉理论,以马歇尔设计方法来设计超粘精罩面的级配曲线,确定最佳油石比,最终得到超粘精罩面的设计方案。最后,研究还对三种沥青薄层罩面展开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超粘精罩面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其高温性能和抗水损性能均表现优秀。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广州市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南行方向K3408+700—K3409+310路段修筑试验路以验证超粘精罩面的实际路用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安排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工程细节,并就施工前后的路面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超粘精罩面可以显着提升路面抗滑性能和平整度,降低噪音的产生。同时由于超粘精罩面具有一定的空隙率,超粘精罩面还具有一定的排水性能,能防止雨天路面上形成水膜。超粘精罩面的寿命周期经济效益良好,在沥青薄层罩面中也具备一定优势,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严江[7](2019)在《高粘度改性沥青研制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粘度改性沥青是多孔沥青路面的关键材料,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各方面性能优良的高粘度改性沥青相对较少,且对于高粘度改性沥青性能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对于高粘度改性沥青研制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各组成材料对三大指标及60℃动力粘度的影响规律,根据不同SBS结构及是否添加B(增粘剂)制备了同一类型的四种自制高粘度改性沥青,并以基质沥青、海川高粘和日本TPS高粘沥青为对照进行以下研究:采用显微镜及红外光谱研究其微观结构;采用高温常规指标、60℃零剪切粘度、多应力重复蠕变评价其高温并分析各评价方法合理性;采用5℃延度、当量脆点T1.2、PG分级温度、临界分级温度T、综合柔量评价其低温并分析各评价方法合理性;采用感温常规指标、低温流变指标、动态剪切流变指标及粘温曲线评价其感温性并分析各评价方法合理性;采用RTFOT、PAV、疲劳因子及LAS试验评价其耐久性并分析各评价方法合理性。选用四种高粘度改性沥青,通过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高粘度改性沥青性能及评价方法准确性。通过微观分析表明,四种自制高粘度改性沥青中聚合物改性剂分散均匀,热稳定性好,且发生了一定的化学改性。通过性能分析表明,四种自制高粘度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感温及耐久性均较好,且优于海川高粘和TPS,但四种自制高粘度改性沥青之间的性能有一定差异,因为SBS结构和B会对其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高粘度改性沥青评价方法的分析表明,60℃零剪切粘度、多应力重复蠕变评价高温比较合理,临界分级温度T评价低温比较合理,、GTS′、M(三个指标均为感温系数)评价低、中、高温度区间感温性比较合理,LAS试验评价疲劳性能比较合理。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其与沥青指标相关性分析证明其结果与沥青指标评价结果一致。综合考虑性能及成本,本文优先推荐HMA-2(线型SBS加增粘剂)用于多孔沥青路面。
魏小皓[8](2018)在《小粒径排水抗滑型超薄沥青罩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重交通运输的影响下,沥青路面运营35年之后多发生面层开裂和表面抗滑安全性不足等问题,给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带来不利影响。而现有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却存在着寿命周期短、胎路噪声大等缺陷。为此,本文提出小粒径排水抗滑型超薄沥青罩面结构,从结合料选取、级配组成设计、路用性能、功能特性、力学仿真分析、路面排水模拟以及施工关键指标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和仿真验证。首先,以60℃动力粘度≧10,000 Pa·s作为评判指标,选用7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2种高粘改性剂(I型和II型),制备4类高粘度改性沥青结合料,综合FTIR试验、DSR试验、60℃动力粘度试验和三大指标试验结果确定其最佳配类型和掺配比例为:SBS:I型=86:14和SBS:II型=86:14;同时借鉴体积设计法和Bailey设计法,设计得到粗型(PAC-1型)和细型(PAC-2型)2种级配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析漏试验、飞散试验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确定得到4种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和基本指标参数。其次,通过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动态模量试验,对4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以及不同温度与频率作用下的动态模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AC-1-II型(采用II型高粘改性剂和PAC-1型级配,下同)的整体路用性能最优,动稳定度高达8400次/mm,PAC-1-I型次之,PAC-2-I型和PAC-2-II型较差;采用动摩擦系数试验、摆式摩擦试验、构造深度试验和渗水试验对4种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与排水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AC-1-I型和PAC-1-II型的排水性能和在中高速条件下的抗滑性能优于PAC-2-I型和PAC-2-II型,渗水系数分别为7230mL/min、7273mL/min、6857 mL/min和6316 mL/min,低速条件下的抗滑性能相反。再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变量条件下的路面仿真模型,分析荷载作用频率、环境温度以及罩面层厚度对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罩面层厚度有利于减小路表弯沉和改善罩面层层底的受力状况,提高荷载作用频率与降低环境温度得到的影响规律一致;采用SWMM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分析罩面层厚度对路面结构排水效果的影响规律,15mm、20mm和25mm罩面层厚度对应的排水能力分别为17.4mm、23.2mm和29mm。最后,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了不同击实温度和击实次数对马歇尔试件飞散性能的影响,以飞散损失率小于10%作为标准,则PAC-1-I型和PAC-1-II型沥青混合料的初压温度不应低于150℃,PAC-2-I型和PAC-2-II型不应低于165℃,达到20%目标空隙率对应的室内击实次数分别为53次、59次、50次和50次;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建立室内击实功与现场压实功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确定合理的碾压组合遍数,并指导试验段的现场施工。研究成果可对超薄沥青罩面层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施工温度与碾压组合方式的进一步选取与优化。
曲良辰[9](2018)在《超薄磨耗层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交通量和交通荷载的逐年增加,路面的使用功能会降低,导致交通不畅,影响行车安全。为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周期及降低维修费用等,在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超薄磨耗层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思路。然而,超薄磨耗层的结构稳定性有40%取决于沥青胶结料,因此,发展新型沥青胶结材料是有必要的。本文制备了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的高粘高弹沥青,首先通过试验初步确定了改性剂的种类和掺量范围;其次通过三大指标试验、弹性恢复、动力粘度及粘附性试验等对复掺改性沥青开展全面的性能分析评价,进而确定出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配方;最后通过对比试验探究了自制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性能,并验证了高粘高弹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路用性能,包括: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弯曲梁蠕变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初步试验确定改性剂为:SBS、天然沥青N1、增容剂Z1、橡胶粉,对应掺量范围分别为:3.5%~5%、5%~10%、0.6%~1.1%、10%~15%。(2)当SBS、天然沥青N1、增容剂Z1、橡胶粉、稳定剂的掺量分别为5%、7.5%、1.1%、15%、0.3%时,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最优。(3)自制高粘高弹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等级为5级,即使经过冻融后的试件,其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分别为2.3MPa、1.9MPa。(4)自制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60℃动力粘度和弹性恢复性能非常可观;自制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始终最大,其抗车辙能力最强;当温度为-18℃时,样品的蠕变劲度S值和蠕变速率m值排序分别为:样品三<样品一<自制样品<样品二、样品三>自制样品>样品一>样品二。(5)通过试验发现,自制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袁也[10](2018)在《常用沥青品牌识别及技术性质快速检测研究》文中指出沥青材料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所以严格控制沥青质量非常关键。在一些工程项目中,沥青的“三大指标”能满足要求,但沥青质量在使用过程中依旧得不到保证,极有可能用低质沥青代替优质沥青。因为国内外沥青的品牌较多,导致沥青市场鱼龙混杂,而且除“三大指标”外的其他指标测试繁琐,使得在实际工作检测频率较低,沥青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进行沥青品牌识别研究及技术性质的简捷化检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速度快,材料组成决定光谱构成等特点,研究红外光谱技术在沥青品牌识别及沥青技术指标简捷化预测中的应用方法。论文在分析沥青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众多常用沥青样品技术性质数据集和红外光谱数据集。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红外光谱做一系列处理,选择了最优预处理方法,并进行充分论证。结果表明,“扣除CO2+选择光谱区域+基线校正+扣除异常点+对数标准化处理”是对沥青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时的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论文应用化学计量学中两种模式识别方法即主成分分析(PCA)和独立聚类簇(SIMCA)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并利用未知样品的红外光谱对所建定性分析模型的模式识别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IMCA模型的聚类效果较理想,在5%的显着水平下,各沥青间类间距离均大于1,识别率和拒绝率均高于90%,模型对未知沥青样品品牌的识别结果全部正确。由此,实现了基于沥青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沥青品牌的目的。论文应用两种多元校正方法即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沥青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并分别建立了沥青技术指标值(常规指标和流变指标值)的定量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未知样品的红外光谱对两种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指标,两个模型对未知沥青技术指标值的预测结果均接近真实值。相较而言,采用ANN方法的建模效果和预测结果优于PLS方法的建模效果和预测结果。由此,基于所建立的模型,根据沥青的红外光谱实现了沥青技术指标值的快速检测。
二、沥青动力粘度试验误差影响因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动力粘度试验误差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橡胶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高粘度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改性机理研究 |
2.1 沥青粘度及高粘沥青 |
2.2 湿法处理橡胶沥青的类型及特征 |
2.2.1 沥青-橡胶结合料 |
2.2.2 橡胶改性沥青 |
2.3 橡胶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 |
2.4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改性机理 |
2.4.1 橡胶沥青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2 高粘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室内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基本技术试验指标 |
3.2.1 180℃旋转粘度试验 |
3.2.2 60℃动力粘度试验 |
3.2.3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
3.2.4 弹性恢复试验 |
3.3 黏韧性试验 |
3.3.1 黏韧性试验概述 |
3.3.2 黏韧性试验结果与处理 |
3.4 低温蠕变性能试验(BBR) |
3.4.1 路面设计温度及高低温试验温度确定 |
3.4.2 BBR试验概述 |
3.4.3 BBR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3.5 热稳定性试验 |
3.5.1 热稳定性试验概述 |
3.5.2 热稳定性数据处理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原材料技术要求 |
4.2.1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 |
4.2.2 集料性能组成及级配 |
4.3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4 试验验证 |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4.2 冻融劈裂试验 |
4.4.3 车辙试验 |
4.4.4 小梁低温弯曲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试验路铺筑与性能检测 |
5.1 概述 |
5.2 生产配合比设计 |
5.2.1 原材料性能及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
5.2.2 沥青混合料拌合生产及运输 |
5.2.3 混合料性能检测 |
5.3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
5.3.1 摊铺设备要求 |
5.3.2 低温摊铺及其工艺 |
5.3.3 低温碾压及其工艺 |
5.4 试验路检测与分析 |
5.4.1 渗水系数测试 |
5.4.2 构造深度检测 |
5.4.3 摩擦系数检测结果 |
5.4.4 平整度检测结果 |
5.4.5 弯沉检测结果 |
5.4.6 裂缝观测结果 |
5.4.7 车辙观测结果 |
5.4.8 测试路跟踪检测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SBS复合多聚磷酸高粘改性沥青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粘改性沥青国内研究现状 |
1.2.2 高粘改性沥青国外研究现状 |
1.2.3 SBS复配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粘改性沥青的制备 |
2.1 原材料选择 |
2.1.1 基质沥青 |
2.1.2 SBS改性剂 |
2.1.3 胶粉 |
2.1.4 交联剂 |
2.1.5 聚乙烯蜡 |
2.1.6 芳烃油 |
2.1.7 萜烯树脂 |
2.2 交联剂、胶粉目数确定 |
2.3 基质沥青的配伍性 |
2.4 制备工艺 |
2.4.1 剪切速率 |
2.4.2 发育时间 |
2.4.3 制备工艺确定 |
2.5 正交实验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粘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 |
3.1 常规指标 |
3.1.1 软化点 |
3.1.2 135℃旋转粘度 |
3.1.3 60℃动力粘度 |
3.1.4 5℃延度 |
3.1.5 针入度 |
3.2 感温性 |
3.2.1 针入度粘度指数PVN |
3.2.2 粘温指数VTS |
3.3 抗老化性能 |
3.4 高温性能 |
3.4.1 车辙因子法 |
3.5 抗疲劳性能 |
3.5.1 温度扫描 |
3.6 存储稳定性 |
3.6.1 软化点差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聚磷酸复合高粘改性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原材料选择 |
4.1.1 高粘改性沥青 |
4.1.2 多聚磷酸 |
4.2 多聚磷酸复合高粘改性沥青方案与制备 |
4.3 多聚磷酸对高粘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影响 |
4.4 多聚磷酸对感温性的影响 |
4.5 多聚磷酸对抗老化性的影响 |
4.6 多聚磷酸对高温性能的影响 |
4.6.1 温度扫描 |
4.6.2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
4.7 多聚磷酸对低温性能的影响 |
4.8 多聚磷酸对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
4.8.1 温度扫描 |
4.9 多聚磷酸对存储稳定性的影响 |
4.9.1 离析试验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研高粘改性沥青OGFC-13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温度研究 |
5.1 原材料选择 |
5.2 配合比设计 |
5.2.1 级配的确定 |
5.2.2 确定沥青用量 |
5.3 施工温度的确定 |
5.3.1 粘温曲线 |
5.3.2 零剪切粘度的粘温曲线 |
5.3.3 正确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OGFC-13路用性能研究 |
6.1 马歇尔试验 |
6.2 高温稳定性 |
6.3 低温性能 |
6.4 水稳定性 |
6.4.1 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 |
6.4.2 冻融劈裂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中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学术成果清单 |
(3)基于动水压力下沥青集料界面理论的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动水压力研究 |
1.2.2 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能研究 |
1.2.3 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与评价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动态荷载下沥青路面动水压力数值模拟 |
1.4.2 移动荷载下排水沥青路面动水压力数值模拟 |
1.4.3 沥青性能指标及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研究 |
1.4.4 多孔沥青混合料细观开裂模拟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动水压力形成与饱和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 |
2.1 沥青路面结构动水压力 |
2.1.1 动水压力的产生 |
2.1.2 动水压力的理论计算 |
2.1.3 动水压力的现场实测 |
2.2 多孔介质理论 |
2.3 多孔介质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理论 |
2.3.1 应力场控制方程 |
2.3.2 渗流场控制方程 |
2.3.3 多孔弹性耦合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荷载下饱和沥青路面结构孔隙水压力研究 |
3.1 有限元模型与材料参数 |
3.1.1 路面结构及参数 |
3.1.2 路面流固耦合模型 |
3.1.3 荷载加载模式 |
3.2 密级配与透排水沥青路面 |
3.2.1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孔隙水压力 |
3.2.2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竖向压应力 |
3.3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孔隙水压力云图 |
3.4 不同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荷载下饱和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研究 |
4.1 有限元模型与材料参数 |
4.1.1 荷载加载模式 |
4.1.2 有限元模型与边界条件 |
4.1.3 材料参数 |
4.2 不同渗流阶段下孔隙水压力 |
4.3 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分布 |
4.3.1 路面孔隙水压力横向分布 |
4.3.2 路面孔隙水压力空间分布 |
4.4 不同因素影响下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 |
4.4.1 不同车速下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 |
4.4.2 不同重载下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 |
4.5 饱和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 |
4.5.1 路面结构内流体流动 |
4.5.2 路面结构内三向应力应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能研究 |
5.1 SBS改性沥青制备 |
5.1.1 沥青 |
5.1.2 改性剂 |
5.1.3 SBS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5.2 动力粘度测试(真空毛细管法) |
5.3 沥青集料界面粘结强度试验 |
5.3.1 试验装置 |
5.3.2 粘结强度试验准备及测试 |
5.4 最佳温度下沥青集料粘结强度试验 |
5.5 沥青粘度与粘附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孔沥青混凝土细观力学行为模拟 |
6.1 多孔沥青混合料试件 |
6.1.1 多孔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
6.1.2 沥青 |
6.1.3 集料 |
6.2 数字图像获取与处理 |
6.2.1 多孔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生成 |
6.2.2 数字图像处理 |
6.3 内聚力模型 |
6.3.1 牵引分离定理 |
6.3.2 损伤演化 |
6.4 多孔沥青混凝土细观断裂模型建立 |
6.4.1 模型结构及边界条件 |
6.4.2 沥青混凝土材料参数 |
6.5 多孔沥青混凝土计算结果及分析 |
6.5.1 多孔沥青混凝土损伤及开裂分析 |
6.5.2 多孔沥青混凝土不同组分应力变化分析 |
6.5.3 沥青集料粘结性能对开裂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4)含废料和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OGFC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OGFC的发展历史 |
1.2.2 废旧橡胶粉/废机油的研究概况 |
1.2.3 岩沥青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筛选及高粘沥青制备 |
2.1 试验准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验设备 |
2.1.3 性能指标 |
2.1.4 制备工艺 |
2.2 增粘剂的筛选 |
2.2.1 筛选步骤 |
2.2.2 筛选结果与分析 |
2.3 试验与分析 |
2.3.1 废旧橡胶粉掺量的确定 |
2.3.2 岩沥青掺量的确定 |
2.3.3 SIS掺量的确定 |
2.3.4 废机油掺量的确定 |
2.3.5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制备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性能对比研究 |
3.1 高粘度改性沥青基本性能比较 |
3.1.1 国产TPS高粘改性沥青的制备 |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温度敏感性研究 |
3.2.1 针入度指数PI |
3.2.2 针入度—粘度指数PVN |
3.3 抗老化性能研究 |
3.4 显微形貌分析 |
3.5 流变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粘改性沥青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原材料性能检测 |
4.1.1 沥青 |
4.1.2 集料 |
4.1.3 填充料 |
4.2 配合比设计 |
4.2.1 目标空隙率的确定 |
4.2.2 矿料的最大粒径 |
4.2.3 级配的初选 |
4.2.4 初定级配和油石比 |
4.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3.1 最大油石比 |
4.3.2 最小油石比 |
4.3.3 最佳油石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粘改性沥青OGFC混合料性能研究 |
5.1 高温稳定性研究 |
5.1.1 马歇尔试验 |
5.1.2 车辙试验 |
5.2 低温抗裂性研究 |
5.3 抗水损坏性研究 |
5.4 透水性研究 |
5.5 抗滑性研究 |
5.6 经济性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树脂类彩色胶结料老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彩色胶结制备工艺及配比优化 |
2.1 彩色胶结料制备原材料 |
2.1.1 基料油组分A |
2.1.2 树脂组分B |
2.1.3 增粘剂组分C |
2.1.4 脱色剂组分D |
2.2 彩色胶结料制备工艺 |
2.2.1 胶结料制备方法 |
2.2.2 彩色胶结料制备工艺 |
2.3 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优化彩色胶结料配比 |
2.3.1 BP神经网络 |
2.3.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2.3.3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
2.3.4 彩色胶结料GA-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性能研究 |
3.1 耦合老化试验 |
3.1.1 耦合老化试验参数 |
3.1.2 耦合老化时间 |
3.1.3 耦合老化方法 |
3.2 胶结料耦合老化常规性能研究 |
3.2.1 耦合老化对胶结料针入度影响 |
3.2.2 耦合老化对胶结料软化点影响 |
3.2.3 耦合老化对胶结料延度影响 |
3.3 胶结料耦合老化高温性能研究 |
3.3.1 粘温性能 |
3.3.2 复数剪切模量和相位角 |
3.3.3 高温性能 |
3.3.4 多重应力蠕变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微观结构研究 |
4.1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官能团分析 |
4.1.1 红外光谱试验原理 |
4.1.2 红外光谱试验设计 |
4.1.3 红外光谱试验结果分析 |
4.2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化学结构分析 |
4.2.1 核磁共振氢谱 |
4.2.2 彩色胶结料核磁共振氢谱结果分析 |
4.3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分子量分析 |
4.3.1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方法 |
4.3.2 凝胶渗透色谱试验结果分析 |
4.4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平均分子结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机理分析 |
5.1 灰色关联分析 |
5.1.1 基本理论 |
5.1.2 计算方法 |
5.1.3 结果分析 |
5.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5.2.1 主成分回归理论 |
5.2.2 定量模型建立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超粘精罩面(NovaPave)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沥青薄层罩面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况 |
1.3.1 国外研究现况 |
1.3.2 国内研究现况 |
1.4 现有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粘精罩面原材料性能研究 |
2.1 集料 |
2.2 填料 |
2.3 高粘沥青 |
2.3.1 高粘沥青的基础性能研究 |
2.3.2 高粘沥青的粘度指标研究 |
2.3.3 高粘沥青的流变性能研究 |
2.4 层间粘结剂 |
2.4.1 层间粘结剂的作用机理 |
2.4.2 层间粘结剂的层间粘结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粘精罩面配合比设计 |
3.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 |
3.1.1 最大密度曲线理论 |
3.1.2 粒子干涉理论 |
3.2 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 |
3.3 超粘精罩面路用性能要求和设计理念 |
3.4 超粘精罩面目标级配设计 |
3.5 超粘精罩面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3.6 超粘精罩面生产级配设计 |
3.7 超粘精罩与其他沥青薄层罩面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粘精罩面室内性能实验研究 |
4.1 高温性能 |
4.2 抗水损性能 |
4.2.1 浸水马歇尔实验 |
4.2.2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实验 |
4.2.3 肯塔堡飞散实验 |
4.3 施工和易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粘精罩面试验路研究 |
5.1 超粘精罩面施工要求 |
5.1.1 原材料指标检验 |
5.1.2 原路面预处理 |
5.1.3 施工设备 |
5.1.4 超粘精罩面施工质量把控 |
5.1.5 交通封路方案 |
5.2 超粘精罩面施工工序 |
5.3 超粘精罩面工程实例 |
5.4 超粘精罩面工程量计算 |
5.5 原路面检测 |
5.5.1 路况评价 |
5.5.2 施工前后效果对比 |
5.6 路用性能评价 |
5.6.1 摆值 |
5.6.2 构造深度 |
5.6.3 平整度 |
5.6.4 渗水性能 |
5.6.5 道路噪音测试 |
5.7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攻读期间获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高粘度改性沥青研制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多孔沥青路面应用概况 |
1.2.1 国外应用概况 |
1.2.2 国内应用概况 |
1.3 高粘度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4 改性沥青评价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制备及微观分析 |
2.1 原材料及试验设计方法 |
2.1.1 沥青 |
2.1.2 SBS改性剂 |
2.1.3 增溶剂 |
2.1.4 增粘剂 |
2.1.5 稳定剂 |
2.1.6 试验设计方法 |
2.2 高粘度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2.3 不同改性剂掺量 |
2.3.1 SBS掺量(内掺) |
2.3.2 增溶剂掺量(内掺) |
2.3.3 增粘剂掺量(内掺) |
2.3.4 稳定剂掺量(内掺) |
2.4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制备 |
2.5 高粘度改性沥青微观分析 |
2.5.1 显微镜试验 |
2.5.2 红外光谱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 |
3.1 常规指标 |
3.1.1 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
3.1.2 60℃动力粘度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车辙因子 |
3.2.1 原理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60℃零剪切粘度 |
3.3.1 原理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 |
3.4.1 原理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 |
4.1 低温延度 |
4.1.1 原理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当量脆点 |
4.2.1 原理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低温连续分级 |
4.3.1 原理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基于伯格斯模型的综合柔量 |
4.4.1 原理与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感温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 |
5.1 常规指标 |
5.1.1 针入度指数PI |
5.1.2 针入度粘度指数PVN |
5.1.3 粘温指数VTS |
5.1.4 结果与分析 |
5.2 低温流变指标评价高粘度改性沥青感温性能 |
5.2.1 原理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动态剪切流变指标评价高粘度改性沥青感温性能 |
5.3.1 原理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布氏粘度粘温曲线 |
5.4.1 原理与方法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耐久性及评价方法研究 |
6.1 短期老化试验 |
6.1.1 原理与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2 长期老化试验 |
6.2.1 原理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疲劳因子 |
6.3.1 原理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线性振幅扫描试验(LAS) |
6.4.1 原理与方法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及与沥青指标相关性 |
7.1 原材料 |
7.1.1 集料 |
7.1.2 高粘度改性沥青 |
7.1.3 填料 |
7.2 配合比设计 |
7.2.1 级配的确定 |
7.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7.3 多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7.3.1 高温性能 |
7.3.2 低温性能 |
7.3.3 水稳定性 |
7.3.4 透水性能 |
7.3.5 疲劳性能 |
7.4 多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沥青评价指标相关性 |
7.4.1 原理与方法 |
7.4.2 高温指标相关性 |
7.4.3 低温指标相关性 |
7.4.4 水稳指标相关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粒径排水抗滑型超薄沥青罩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薄沥青罩面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排水抗滑型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结合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
2.1 高粘度改性沥青结合料制备 |
2.1.1 试验原材料 |
2.1.2 室内加工制备 |
2.2 光谱分析 |
2.2.1 制备溴化钾压片 |
2.2.2 红外光谱检测 |
2.3 流变性能分析 |
2.3.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2.3.2 60℃动力粘度试验 |
2.4 物理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料组成设计及最佳油石比确定 |
3.1 矿料组成设计 |
3.1.1 矿料设计理论 |
3.1.2 矿料级配设计 |
3.1.3 矿料级配评价 |
3.2 最佳油石比确定 |
3.2.1 初拟沥青用量 |
3.2.2 析漏试验与飞散试验 |
3.2.3 马歇尔指标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功能特性研究 |
4.1 路用性能 |
4.1.1 高温稳定性能 |
4.1.2 低温抗裂性能 |
4.1.3 水稳定性能 |
4.1.4 动态模量 |
4.2 功能特性 |
4.2.1 抗滑性能 |
4.2.2 排水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罩面层力学结构及排水性能仿真模拟 |
5.1 力学结构仿真模拟 |
5.1.1 路面结构参数 |
5.1.2 荷载频率对力学指标的影响 |
5.1.3 环境温度对力学指标的影响 |
5.1.4 罩面层厚度对力学指标的影响 |
5.2 排水性能仿真模拟 |
5.2.1 SWMM软件简述 |
5.2.2 雨型分布 |
5.2.3 模型建立 |
5.2.4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罩面层施工关键指标参数研究 |
6.1 击实次数对飞散性能的影响 |
6.2 击实温度对飞散性能的影响 |
6.3 室内击实功与现场压实功的对应关系 |
6.3.1 室内击实功 |
6.3.2 现场压实功 |
6.3.3 能量等效换算 |
6.4 试验段铺筑 |
6.4.1 工程简介 |
6.4.2 现场施工 |
6.4.3 现场检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超薄磨耗层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超薄沥青磨耗层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改性剂 |
2.1.3 集料性质 |
2.2 基本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针入度 |
2.3.2 延度 |
2.3.3 软化点 |
2.3.4 动力粘度 |
2.3.5 弹性恢复 |
2.3.6 离析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改性剂基本掺量的选择 |
3.1.1 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 |
3.1.2 SBS掺量范围的选择 |
3.1.3 天然沥青掺量范围的选择 |
3.1.4 增容剂掺量的确定 |
3.1.5 橡胶粉掺量的确定 |
3.2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制备 |
3.2.1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 |
3.2.2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配方研究 |
3.2.3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制备方案确定 |
3.3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能 |
3.3.1 粘附性试验设计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与路面粘附性能 |
3.4.1 方案设计 |
3.4.2 剪切试验 |
3.4.3 剥离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性能对比研究 |
4.1 基本物理性能 |
4.1.1 试验结果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60℃动力粘度试验 |
4.3 弹性恢复试验 |
4.4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4.4.1 基本原理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弯曲梁蠕变试验 |
4.5.1 基本原理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5.1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1 级配选择 |
5.1.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5.2 高温稳定性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低温抗裂性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水稳定性 |
5.4.1 试验方案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常用沥青品牌识别及技术性质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石油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光谱技术在沥青材料分析中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研究 |
2.1 红外光谱技术简介 |
2.1.1 红外光谱原理 |
2.1.2 红外光谱的分类及分区 |
2.1.3 红外光谱特点 |
2.1.4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1.5 衰减全反射(ATR)制样技术 |
2.2 沥青红外光谱数据库的建立 |
2.2.1 沥青样品收集 |
2.2.2 沥青样品红外光谱采集 |
2.3 沥青红外光谱图的分析 |
2.4 化学计量学方法概述 |
2.4.1 沥青红外光谱图谱的预处理 |
2.4.2 定性分析模式识别方法 |
2.4.3 定量分析多元校正方法 |
2.4.4 模型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用沥青品牌识别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分析方法 |
3.2 90号常用沥青品牌识别研究 |
3.2.1 主成分分析(PCA)定性分析 |
3.2.2 独立聚类簇(SIMCA)定性分析 |
3.2.3 未知沥青样品品牌判定 |
3.3 70号常用沥青品牌识别研究 |
3.3.1 主成分(PCA)定性分析 |
3.3.2 独立聚类簇(SIMCA)定性分析 |
3.3.3 未知沥青样品来源判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常规指标值快速检测研究 |
4.1 沥青常规指标技术性质 |
4.1.1 沥青针入度试验 |
4.1.2 沥青软化点试验 |
4.1.3 沥青延度试验 |
4.1.4 沥青60℃动力粘度试验 |
4.2 偏最小二乘校正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2.1 偏最小二乘(PLS)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2 偏最小二乘(PLS)预测模型的验证 |
4.3 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3.1 人工神经网络(ANN)判别模型的建立 |
4.3.2 人工神经网络(ANN)判别模型的验证 |
4.4 不同定量分析方法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流变指标值快速检测研究 |
5.1 沥青材料流变性能研究 |
5.2 沥青流变指标技术性质 |
5.2.1 温度扫描试验 |
5.2.2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 |
5.2.3 线性振幅扫描试验(LAS) |
5.2.4 频率扫描试验(FS) |
5.3 偏最小二乘校正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1 偏最小二乘(PLS)校正模型的建立 |
5.3.2 偏最小二乘(PLS)预测模型的验证 |
5.4 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4.1 人工神经网络(ANN)判别模型的建立 |
5.4.2 人工神经网络(ANN)判别模型的验证 |
5.5 不同定量分析方法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沥青动力粘度试验误差影响因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D]. 王友维.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SBS复合多聚磷酸高粘改性沥青设计与性能研究[D]. 陈奕辛. 东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动水压力下沥青集料界面理论的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D]. 邢世勤. 东南大学, 2020(01)
- [4]含废料和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OGFC性能研究[D]. 涂力川.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树脂类彩色胶结料老化机理研究[D]. 陈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超粘精罩面(NovaPave)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研究[D]. 林宇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高粘度改性沥青研制及评价方法研究[D]. 严江. 长安大学, 2019(01)
- [8]小粒径排水抗滑型超薄沥青罩面技术研究[D]. 魏小皓. 东南大学, 2018(01)
- [9]超薄磨耗层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曲良辰.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10]常用沥青品牌识别及技术性质快速检测研究[D]. 袁也. 长安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