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盲目重复建设缘何久治不愈(论文文献综述)
刘乐乐[1](2021)在《中国共产党对形式主义的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包海波[2](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伍茜[3](2020)在《智能司法演进历程与方法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司法是在我国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司法形态。它以法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强调以数据为中心、以智能化为目标,提升司法审判质效。但智能司法如何有效处理司法数据,达到符合司法规律的智能程度,这是智能司法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智能司法的演变历程中,所面对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四方面现实难题:第一,智能司法与法院信息化、智慧法院等概念混淆,导致智能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对象模糊不清;第二,司法智能化建设需不断突破原有审判规则,因而智能司法与传统诉讼在衔接上存在多重障碍;第三,智能技术嵌入司法而发生的功能替代及新功能,导致智能司法建设的冲突关系日趋显着,消除冲突并保障智能司法的向善发展成为一项建构原则;第四,智能司法的理想形态是司法自主决策,但人工智能如何模拟人类进行法律推理,这是人工智能与法研究面临的终极难题。智能司法建设在智能化发展历程中有三个发展阶段。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智能司法建设是司法不断智能化的过程,它是一个涵盖司法改革、司法文化、司法权威以及裁判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动态过程。司法智能化又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诉讼阶段、电子诉讼阶段、智能诉讼阶段。传统诉讼阶段主要依靠人的能动作用,实现司法效率的提升和保证司法公正。电子诉讼阶段开始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对审判组织内部的事务工作及审判工作作出分工,并不断优化司法机构的组织结构。智能诉讼阶段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与司法深度融合,为司法应用开发出更多智能化功能模块。初期的智能系统以辅助型智能司法为功能定位进行研发,最终将朝着智能司法自主决策技术发展。除“引论”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是对智能司法概念的辨析。主要内容包括司法智能化的发展历程,智能司法相较于传统诉讼的特点。通过概念辨析,理清法治现代化建设中智能司法的阶段性任务。并将智能司法与传统诉讼相比较,解析当下智能司法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主要任务及问题应对。第二章阐述传统诉讼向智能司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困境,及重塑审判规则的必要性。这一部分内容是对智能司法建设起步阶段发展状况的分析,并提出智能司法建设的方向性观点,即回归司法本质。同时,着重阐明重塑审判规则的原因,通过重塑审判规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司法建设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第三章讨论电子诉讼建设的条件、样态及由此产生的审判观念变革。智能司法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才有可能长期推进、取得成果、持续完善。通过对当下以电子诉讼为代表的智能司法建设较成果进行分析,阐明电子诉讼建设既以司法改革为发展契机,还助推司法改革任务的实现,进而超越司法改革任务,有着独立于改革之外的建设目标。第四章围绕智能司法建构中产生的冲突关系,提出司法与科技实现有效融合的四方面突破口。智能司法建设在伦理道德、逻辑方法、预期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与传统诉讼方式产生冲突。但通过制定智能司法应用的伦理框架进行制约、协调算法特征与司法价值、减少智能司法预期功能与客观功能的差距、发现智能司法蕴藏的新型社会调控功能等四方面举措,则有望实现司法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从而避免智能司法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功能异化的情形。第五章描述智能司法建设后期如何建成智能司法决策模式。智能司法决策模式以人类法官的三大裁判进路为基础,即事实认定中的直觉主义、法律适用中的规则推理以及疑难案件的裁判方法。逻辑是推理的前提,从逻辑嵌入司法裁判的方式可以发现,司法裁判与智能决策具有逻辑上的同构性。智能司法决策的法律推理及法律知识工程等前沿技术研究,有助于最终实现一种自主的司法决策模式。建设智能司法,尤其是实现智能司法决策,需打破学科对知识的界分,并在挖掘、提炼和掌握司法规律时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实现学科知识的交叉互通,将是智能时代赋予法律人的新使命。
姜春[4](2019)在《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显示:中国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排名连续提升至第17位(共127个经济体)。这说明7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迈入“质量型”门槛,政府所实施的科技创新政策起到了创新体系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征程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尚远低于全球科技创新国家第一集团的这个“阿喀琉斯之踵”仍然存在。这暴露出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诟疾尚未得到彻底治愈,孕育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尚存在诸多缺憾。显然,作为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于一体的高校难辞其咎。诚如,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所言,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看科技创新要素能不能成为发展的主动力,而科技成果转化是通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渠道。在这里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而且也要关注疏浚政策传导的“河道沟渠”。我们不禁思考:缘何中央、地方各层面出台一揽子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用于高校等微观主体后续乏力?在既有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政策在高校层面的传导机制呈现何种图景?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肠梗堵”魔咒,怎样畅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涓涓细流”,以此克服政策效能递减?本文以阐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机制为研究主线,遵循“概念界定→问题透视→因素分析→模型构建→机制阐释→政策设计”的基本逻辑与思路,探寻既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场域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在界定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学术史进行系统梳理及评述,勾勒出该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说明本文的研究方向,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继而,选取在宁2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基本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此力图多维度展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貌,透视既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与问题,指出政策在高校场域传导阻滞的症结所在;进一步地,围绕传导阻滞的问题,对在宁24所高校深度访谈,尝试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影响因素及传导作用机制模型,并展开理论阐释,提出若干反阻滞策略。本文的主要发现有如下四点,(1)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肠梗堵”依然存在。相较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四梁八柱”框架,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涓涓细流”有待疏浚与丰富,问题主要集中在转移转化的动力供给、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技术转移体系的健全程度、创新主体的承接能力等四个方面;(2)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有政策属性、决策偏好、内部管理、评价导向、外部支持和政策执行等,这些因素均会对政策执行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形成正常执行、象征执行等行为策略;(3)从政策属性到政策执行之间还存在一个传导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用于高校呈现出“使命指引(Mission Guidance)→动力供给(Power Supply)→螺旋推进(Strategy Promotion)→行为选择(Behavior Choice)”的MPSB传导机制。在这个传导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4)在政策传导阶段中各主要因素交互作用。使命指引主要是由政策属性体现,是前牵引驱动因素,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行为和政策效果;动力供给是由高校政策偏好和组织外部支持的驱动力供给产生作用;螺旋推进是由评价导向与内部管理的双因素推动作用;行为选择是指在上述的使命、动力、策略的作用下,传导执行者采取的正常或偏差等行为。鉴于此,为打破“肠梗堵”魔咒,提出高校应自觉强化价值使命、加强政策宣传广度力度、推动组织内部改革与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政府需要加快完善政策协调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以及深化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等;社会可以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混合所有制建设、推行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行业标准和孕育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新模式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丰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传导理论研究以及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真正“落地”具有重要理论蕴意与实践参考。
王璟谛[5](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统一有序、社会公平公正、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于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安排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必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提出了加大力度支持革命地区、民族自治地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民族自治地方尤其是边疆民族自治地方带来了新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实的财力保障和规范的制度保障,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来国家战略大局安排,民族自治地区财政经济发展还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主财力还较为薄弱,目前中央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政策还欠稳定欠规范,转移支付力度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背景下,加强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开展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收集八个民族省区的财政经济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财政问题开展一定范围的实地调研,从国家治理视角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财政运行的特殊性进行再认识,按照“理论分析—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改革设计”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面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体系、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政策、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和债务管理制度等财政体制问题,以及国家的财政法律制度建设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规建设问题,并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为:一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和地方税体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和修订,并提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框架(财政收支体系、财政体制、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法律)。二是用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分析,得出受国家发展战略影响,民族自治地方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自身定位不准发展滞后等多重因素制约,在一定时期内,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优先于地方组织收入工作。三是论文提出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体现历史补偿原则,中央和发达地区支持是民族自治地方成功从“输血”转向“造血”的重要保障。四是通过研究中央部委不当政策干预造成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优、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的案例,得出结论是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重赋金、轻赋权的指导思想应该要调整,并进一步指出财政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提出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先试先行天然试验区,根据建设现代财政制度需要,先行全面深化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率先试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构改革,尤其是突破人大机关职能职责的改革,率先推进财政大数据。
王华伟[6](2018)在《尼采男性身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身体虽是人类最为熟知、最受关注和最富争议的对象,但作为身体重要构成和根本象征的男性身体被遮掩、被忽视和被遗忘的事实却由来已久。尼采之前,身体遭受无视,备受歧视,饱受敌视;尼采之后,身体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肩负的使命越来越重。然而,在工业、城市、科技、文明和消费等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男性身体开始面对新的环境,经历新的体验,面临新的考验,困于新的常态,陷于新的矛盾,累于新的压力。重新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与方法来反思、透视和阐释男性身体,显得极为必要且迫在眉睫,同时颇具理论创新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在第一章绪论部分,本文简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简单回顾身体思想的历史流变与现实问题,系统而详细梳理国内外尼采身体思想的研究现状,指出本研究的实际可操作性与创新之处。在第二章“尼采的男性身体话语”部分,在解读西方传统身体思想和身体谱系中尼采定位与地位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尼采原着关于身体的各种表述与主要观点,考察尼采对待身体的态度和对待男女两性的看法。具体结合尼采身体思想的男性色彩与雄性特质,建构研究男性身体的新视角与新观念,并精准概括尼采男性身体思想的核心内涵与具体表现。在第三章“尼采自然性的男性身体”部分,本文确立自然性作为身体存在之参照和标尺的地位,即自然性代表男性身体存在的始源。分别从充满感觉性的男性身体和充满性属感的男性身体两个视角深度阐述身体的生理性存在感觉和性别差异化体验,由此认为男性身体必须具有真正属于自我的肉体形象和性属地位。在第四章“尼采‘社会性’的男性身体”部分,本文确定社会性作为自然身体之构成与延伸的定位,即“社会性”实指男性身体去社会性的努力。先后从充满权力感的男性身体和充满生命力的男性身体两个角度深入解析身体的权力本能和生命路线,进而得出男性身体应该具备独具雄性魅力的权力意识和生命实践。在第五章“尼采审美性的男性身体”部分,本文树立审美性作为身体美之生成与创造的观念,即审美性象征男性身体话语的建构。主要从充满艺术性的男性身体和充满孩子气的男性身体两个维度深刻诠释身体的艺术创造和游戏精神,据此指出男性身体应当拥有与自我相匹配的艺术风格和孩子本性。在第六章“男性身体的当代救赎”部分,本文努力设计拯救男性身体之尼采式路径。通过全面诊断男性身体的社会性病症,精准找出男性身体异化和病态化的主要根源,即:女性主义的全面化超越、男性形象的多元化形态和男性气质的降格化形构。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治疗男性身体病症的尼采式方法和建构男性身体新风尚的尼采式道路。在结语部分,本文指明尼采男性身体思想研究的理论启示、现实意义与未来方向,并对其开展客观性的反思与批判。借此,为当下及未来的男性身体研究提供些许富有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启迪,也为尼采身体思想研究探索新路子、提供新思路。
章米力[7](2016)在《《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一直是个无法下定论的谜,与任何一种技术的起源一样,它之所以陷入谜团,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并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命题。它是早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国医学的起源置于整个华夏文明发端的大传统中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前提。医学起源难以定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早期文本的缺失。治疗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研究中国医学史的材料中,《黄帝内经》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医学典籍,它系统地展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主流思想,与百家争鸣的诸子哲学处于类似的时空背景中,深受先秦各流派思想的影响,反之也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部分结论已经在学界达成基本共识,比如它的成书背景,它所展现的主要哲学思想,它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指导作用,它以身体为象征的一系列政治隐喻等。此外,伴随着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志等学术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面世的材料与传世医学文本互证,一些《黄帝内经》中引用的古医书似乎找到了应证,传统医学理论与其他材料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上述学术进步为研究提供了很多支持。本文是从文学人类学角度来考察《黄帝内经》中的神话历史,通过揭开以神话面貌笼罩在早期传统医学发展上的面纱,理解中国医学文化渐进的内在动力,以及它与华夏文明其他方面的互相影响。文学人类学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尝试之一,它把文献记载与活态文化、考古实物做比较研究,使单薄的证据得以丰富,形成多重释古的立体证据链。因袭前辈学者的创造性思维,目前文学人类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大、小传统论,“四重证据法”等几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这正是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论。《黄帝内经》蕴含的“人文治疗”也是传统医学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医学起源与大传统文化无可分割,因此作为技艺的治疗与作为文化的“大文学”亦是无可分割的。西方后现代学派在近半个多世纪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传统文明提出了重新审视的重要见解。医学是这个反思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医学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深刻体现出来。本研究的观察重点是传统医学与华夏文明的关联性。表现方式是将《黄帝内经》及其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作为华夏传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展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了“四重证据法”,通过传世文献、文字、考古材料、活态文化等证据,论述传统医学中的几个经典概念:道、阴阳、气、风、神明、身体隐喻、神圣数字“五”、祝由,以及黄帝作为有熊氏在早期文明信仰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略作一简述。论述“道”与“阴阳”时,本文将道家理论中的“返胎”作为重要的理解路径,“道”的原型是感生神话,“阴”、“阳”两字含有生殖的意义,从而揭示“卵生—母生—返胎”的古老生命发生轨迹,推理出“混沌神话—母神神话—父权神话”这样一个社会学演变路径。对“气”的认识从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开始,“气”的文字演变记录了祭祀仪式和少数民族中仍然保持着的宗教仪式。“气”是想象中人神沟通的载体,墓葬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璧以及玉璧上的谷纹等纹样都显示出古人对“气”的运用。“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感天动地之效,甲骨卜辞和古代文献中的“风”透露出神格,“风”一系的象征体系包括了凤鸟、四方风、四方神。在取象思维的医学体系中多用到“风”的概念,结合西汉年间的占盘、式盘,甚至可以看到科学的萌芽。医学名词“神明”透露出医学相授的秘密社团特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指示了“神明”是华夏文明创世纪中的“上帝”。从文字角度考察,“神”与“明”结合构成了生化万物,代表天地大道力量的神圣角色。身体与政治的互为象征是传统医学的常见文学表现,“德”字的构造揭示了身内之物“心”与身外之物“道德”的关联。医学史材料中,文献生动记录了麻风病的身体污名化与身体外延的呼应。在考古材料中,两汉墓葬中金缕玉衣是古人成就最高道德的登峰造极之作。“五”是神圣数字,也是传统医学中的生命之数,代表中央,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源于四柱擎天的创世神话,乃天绳交午形成的中央之位。在民俗仪式中,端午节作为阴阳之气交午之节点,蕴含了水与火的对偶模式。被学者推测为河图洛书的凌家滩玉龟玉版的布数方法也体现了中央五的特点。古老的“祝由”通常被认为是情志治疗的一种手段。结合史前及殷周时期的人牲斩首礼、头骨饮器、人头骨祭祀、神兽噬人造型青铜器,可知头颅承载着人之精,人之魂,乃最核心所在。祝由术的目的在于移精变气,道家修炼房中养生术对还原祝由术有一定帮助。此外,黄帝作为《黄帝内经》的依托撰人,实则是“有熊氏”崇拜的无意识延续。“阴阳”、“三阴三阳”观念都与熊崇拜有关。熊是史前神圣动物中的重要角色。楚帛书、楚简记录了熊与帝王身份相合的渐进过程,“熊经鸟伸”等拟熊仿生养生法是大传统中的小传统,以熊为造型的玉器、青铜车进一步证明了熊与伟大生命力之间的关系。总之,《黄帝内经》中所体现的传统医学发生史,与华夏文明发生史高度契合,借助于大传统新知识观,医源考察的时间长度和材料宽度都能够被大大拓展。在现代医学看来,《黄帝内经》的谬误比比皆是,但传统医学整体论的思想体系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不将《黄帝内经》的文化价值释放出来,它将在现代医学的批评中沦为历史“糟粕”,埋没了其对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的可期贡献。时至今日,治疗神话仍在延续,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在人类无法彻底消解对死亡的畏惧之前,治疗的需求必将伴随整个生命过程。在医学科学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反观历史,从而追求生命观的成熟,是《黄帝内经》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期盼所在。
王玉英[8](2015)在《新世纪日本芥川获奖女作家及其作品研究》文中指出芥川奖是日本文坛有影响的纯文学奖项之一,是日本现当代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与高度灵敏的晴雨表。在其80年的历史发展中,男性作家一直是获奖的主力军,然而,新世纪的15年中却有16位女作家折桂,占同期获芥川奖总人数的48.5%,呈现出集中获奖的态势,在日本文坛形成了女作家领跑的局面。女作家之所以能够频频摘取芥川奖与她们创作的作品的新鲜度和正能量有关,与她们对现实的日本社会与现实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和身份追寻的全方位描写有关。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从“最完善的”工业社会跌入“失去的十年”。1998年的金融大爆炸宣告了日本群体社会的瓦解,随之而来的是各项制度逐步向个体社会过渡。而2002年国民个人身份号码的编成象征了日本个体社会的开始。对突如其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日本人几乎没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备,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方向表现出迷茫,出现了自我价值感迷失、自我意义感丧失的自我认同危机,急于寻找心理的安慰和精神的寄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世纪获奖女作家用比较宽泛的视点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多角度的扫描与透视,通过自己的“眼睛”与“手指”从不同侧面书写了叛逆与成长、性别角色认知、婚恋与家庭、职场人际关系、爱的归属、价值追求等多种社会现象,在文本与现实之间书写着当下日本人的身份追寻。本论文通过文本细读,精读日文原版小说,对2000年—2014年期间获得芥川奖的16位女作家及其获奖作品进行研究。通过探讨16部小说创作的核心主题、语言风格、叙事特征等来揭示当代女作家对“日本人”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思考。并以女作家和主人公们的身份追寻为主线,对获奖作品进行了主题分类,试图探讨日本当下社会个体面临的身份迷茫、焦虑和认同危机,析清“我是谁”、“我走向何方”、“我”的属性与特征如何,以及运用什么方式与手段来表现“我”的属性和特征的身份认同问题。本论文由三编七章组成。第一编的主题是“‘我’从哪里来”,由第一章“成长中的自我迷失”、第二章“成长中的自我探寻”构成。该部分通过对绵矢莉莎的《欠踹的背影》、金原瞳的《蛇舌》、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和赤染晶子的《少女的告密》的评析,探讨了群体社会向个体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变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欠踹的背影》中的成长是在“同一性”中寻找的“生存感”,在“他者”的确认中获得成长;《蛇舌》中的成长是通过身体改造,期待在与“他者”建立联系、引起“他者”的重视中获得成长;《一个人的好天气》中的成长是自我成长的告白;《少女的告密》中的成长是在努力拼搏的“自我”中战胜了强大的“他者”而完成的。第二编的主题是“‘我’是谁”,由第三章“性别角色的认知”、第四章“家庭归属与女性角色裂变”、第五章“职场女性的挣扎与调适”构成。该部分通过川上未映子的《乳与卵》、藤野千夜的《夏天的约会》、津村记久子的《绿萝之舟》、大道珠贵的《咸味兜风》、藤野可织的《指甲与眼睛》和丝山秋子的《在海浪上等待》的评析,探讨了群体社会向个体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女作家及其笔下的主人公对“我”是谁的追问,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与确立。《乳与卵》通过描写不同年龄段女性对“乳”、“卵”、“初潮”等身体特征的认识与处理态度,揭示出了在个性化社会里作者及其笔下的主人公的女性身体意识及自我身份的认知;《夏天的约会》反映了当今日本社会男同性恋、变性人等一群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作家试图以“他者”的角度给予这群人一种认同感与存在感;《绿萝之舟》展示了单身女性对婚姻的选择,在冲出婚姻围城、自我奋斗、寻找幸福的过程中,在挑起自己和孩子的未来的同时,还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咸味兜风》表现了偏离家庭角色、消费身体而获得生存的变态家庭中的温情,探讨了女性婚姻角色认知的变化轨迹;《指甲与眼睛》描写了变形的家庭组合引发的心灵的空虚与寂寞,揭示了日本女性追求由现实生存空间向精神情感空间转换的必然,预示了日本家庭主妇真正实现隐性价值路途的遥远与艰辛;《在海浪上等待》描绘了日本现代企业男女职员之间出现的充满人类原初自然“人情”的新型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们的担忧与迷茫,以及在夹缝中试探性地进行着自我身份确认的心态。第三编的主题是“‘我’要走向何方”,由第六章“女性情谊与自我建构”、第七章“叙事话语与自我建构”构成。该部分通过朝吹真理子的《贵子永远》、鹿岛田真希的《冥土巡游》、黑田夏子的《分枝的珊瑚》、杨逸的《浸透阳光的早晨》、小山田浩子的《洞穴》和柴崎友香的《春之庭》的评析,探讨了社会转型期的痛苦改造与艰难适应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追寻“我”要走向何方。《贵子永远》描写了流淌在空间以外的时间里的爱,它不需要客气,也不需要沟通,质量是不变的,人与空间是糅合在一起的,展现了现代日本女性对自身的认知与爱的探索;《冥土巡游》描写了现实社会中人的本来的样子与人应当有的样子,用爱心的保持,爱幸福与爱不幸的心向读者传递着“正能量”,完成自我价值的建构与自我身份的认同;《分枝的珊瑚》从文字书写入手,在强烈的历史感与时代感中确立女性言说的姿态,重述人的成长和成熟过程;纵观新世纪获奖女作家的创作,有一个共性的关注,即对当今年轻一代普遍存在的失语症问题的关注,她们不约而同地从改变小说言语形式与叙事技巧入手,用组合式的语言与多种创作模式的叙事话语诠释着对“‘我’要走向何方”的理解,诠释着对“自我建构”的认知。新世纪芥川奖获奖女作家在对当代人性、人情与人的价值的抽取与凝练中,以“母性”所特有的柔性与韧性释放着社会久违了的、正能量的人文精神,表现出了为建立一种新的现代伦理与价值体系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在她们运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观、新的伦理书写的故事里,折射出寻求归属感的普遍心态,诠释了回归意识与回归原点的深刻文化内涵。
罗正鹏[9](2015)在《当前中国教育危机探究 ——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文中认为危机是客观存在的,危机的爆发总是给人们带来损失,甚至导致灾难。然而,危机也蕴含着发展的可能,只要妥善应对,也可以变危机为生机。所以,要重视危机的研究。研究危机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危机,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危机。也就是要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危机意识,产生适度的危机感,增强对危机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从而提高人们防范和化解危机的能力。加强对教育危机的研究,也可以为防范和化解教育危机探寻新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变得安全有序和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本研究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着眼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健康优雅发展,以主体教育思想、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和诺丁斯的关怀思想等基本理念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研究法、哲学解释学等方法,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危机现象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其原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在应对化解方面作了深入的思考。本研究认为,我国当前存在这样一种教育危机:由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和人的主体性弱化,造成个体层面的人的异化突显、分离加剧和素质不如人意,以及社会层面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平等的两极分化和不适应社会要求。如果这些情况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和改善,会使人口素质不断下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将会严重威胁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种危机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从观念层面来看,主要是对人的误解和忽视、对教育的误读误解,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从制度层面来看,主要是学校制度、考评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不合理;从实践层面看,主要是大一统思想的误用、人生安排的不合理、教育者素质的制约等。虽然这种教危机的表现很多,原因也很复杂,但其化解还是可能的,我们也有化解危机的良好条件。因为,几十年来,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我国国力稳步增强、政治日益开明。比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权入宪的新现实、新教育思想的实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科技进步的推动,经济发展的保障,教育深化改革的条件更加成熟。通过对我国当前教育危机的深入研究,本文从观念转化更新、制度改革完善、实践落实保障几个方面对教育危机的化解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相信能够对我国教育危机的化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期待着更多的人关心教育实践、关注危机研究,也期待着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够注重高位入手、顶层设计,追求对人的终极关怀,强调切合实际,确保基础支撑,从而创造美好人间,并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生活、度过美丽人生,进而实现人的美好存在。
张祥伟[10](2014)在《中国环境法研究整合路径之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并趋于严重化,针对环境法的研究同样也是日益扩展和深化。自20世纪60至70年代始,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也开始踏上征程,与此同时甚或更早我国的环境法理论研究也真正地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如果以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参加作为真正的起点,我国的环境法研究已历经40多年的发展。中国环境法的研究涉及范围、视角十分广阔,但在中国环保现实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环境理论、环境制度、环境法律日益增多的同时,环境问题、环境危机却也在不断发生、甚至增强。这不得不令人反思,产生如此悖论的原因究竟何在?对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可是悖论却仍未消除。综合分析这些观点,却为本文提供了针对整个中国环境法研究而进行反思的方向——整合研究,与反思的层次——路径研究。文章始终围绕“整合路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论述,并主要按照整合的必要性、整合工具的选择、整合的前提和整合的实现途径这一逻辑进行论证。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环境法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这是整合之必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总结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研究所呈现出来的“散”;二是实践研究所呈现出来的“松”;三是整个环境法研究所存在的“偏”。文章第二部分则主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研究困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对“病根”的分析,而问题所造成的困境则是对问题所产生影响的深入性分析。同时,这二者都对环境法的研究提出了整合的必要。文章从哲学和法学两个不同的层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予以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环境法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对环境法规则性的本质特征和实践性的本质要求的忽略和淡忘。对问题所造成的困境主要从缺乏体系性、不利于学科发展和实施过程中问题丛生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而要解决这些困境同时又要满足环境法规则性与实践性的要求,则必须依赖于对人类环境行为的研究。文章的第三部分则是对环境行为这一整合工具进行选择和确定的原因分析。基于对方法论意义及价值的探讨,文章选择从环境法研究的方法论这一视角进行阐释。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学者们在对环境法进行研究时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一视角进行的阐释。进行细致的类型划分便可将这些问题划分为:事实判断问题、价值判断问题、规范选择问题、立法技术问题、法律适用问题。该部分也主要是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的原因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则是对整合前提的论述,即运用环境行为这一整合工具实现对环境法研究进行整合的前提的论证。要发挥环境行为这一整合性的功能,必须首先要为环境行为与环境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架起连接的桥梁,而这一桥梁的架设便是将环境行为确立为环境法的直接调整对象。只有将环境行为作为环境法的直接调整对象,环境行为的整合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发挥。文章的第五部分主要针对环境行为的内涵、环境行为明确之途径、环境行为法律表达之范围等方面对环境行为予以细致化的分析。文章并未企图去为环境行为界定一个明确的内涵,而是阐释一种帮助明确其内涵的途径和努力的方向。途径就是尽力实现环境行为的法律表达,而努力的方向则是尽可能明确环境行为法律表达的范围。至此,文章对于“中国环境法研究的整合路径”这一论题所得出的阶段性结论就是:中国的环境法研究需要整合,而整合的工具就是环境行为,整合的前提则是把环境行为作为环境法的直接调整对象,而整合方式就是实现环境行为的法律表达。
二、盲目重复建设缘何久治不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盲目重复建设缘何久治不愈(论文提纲范文)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智能司法演进历程与方法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为何研究智能司法 |
二、既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智能司法的概念与形成 |
第一节 智能司法的概念辨析 |
一、信息时代的智能司法 |
二、多重驱动下的智能司法 |
三、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智能司法 |
第二节 智能司法的概念认知误区 |
一、智能司法中的“机器人法官” |
二、智能司法中的“智能景观” |
第三节 传统诉讼的“非智能”困境 |
一、传统诉讼中“案多人少”的困境 |
二、传统诉讼中统一法律适用的困境 |
三、传统诉讼中司法资源配置的困境 |
第四节 智能司法对传统诉讼困境的应对 |
一、智能司法对“案多人少”困境的应对 |
二、智能司法对统一法律适用困境的应对 |
三、智能司法对司法资源配置困境的应对 |
小结 |
第二章 智能司法重塑审判规则 |
第一节 智能司法与传统诉讼的冲突 |
一、目的冲突:智能司法之场域延伸 |
二、路径冲突:智能司法之流程再造 |
三、属性冲突:智能司法之价值融合 |
第二节 司法智能化的三重困境 |
一、智能技术与司法的兼容困境 |
二、智能司法应用的合法性困境 |
三、智能司法算法的合理性困境 |
第三节 智能司法倒逼审判规则重塑 |
一、非线性认知司法裁判的规制 |
二、智能司法算法黑箱的规制 |
三、智能司法审判权运行的规制 |
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司法的电子诉讼实践 |
第一节 电子诉讼建设的先决条件 |
一、电子诉讼建设与司法改革的关系 |
二、电子诉讼建设与地理区域的关系 |
三、电子诉讼建设与诉讼主体的关系 |
第二节 电子诉讼的现状及优化 |
一、电子诉讼的基础模式 |
二、电子诉讼的完善思路 |
三、电子诉讼的最终样态 |
第三节 电子诉讼审判观念的转变 |
一、国家治理的去中心化 |
二、审判组织的抽象化 |
三、司法程序的精细化 |
四、司法功能的效用化 |
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司法构建中的冲突与融合 |
第一节 智能司法的伦理道德冲突 |
一、伦理道德的社会基础 |
二、智能司法的伦理难题 |
三、冲突与融合:智能司法应用的伦理框架 |
第二节 智能司法的推理逻辑冲突 |
一、人工智能与司法推理的逻辑异同 |
二、技术话语对司法权运行逻辑的冲击 |
三、冲突与融合:算法特征与司法价值的协调 |
第三节 智能司法的预期功能冲突 |
一、智能司法的预期功能 |
二、智能司预期法功能的异化 |
三、冲突与融合:实现智能司法的客观功能 |
第四节 智能司法的社会功能冲突 |
一、传统司法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塑 |
二、智能司法对社会成员法律思维的形塑 |
三、冲突与融合:“理性法律人”的诞生 |
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司法决策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智能司法决策的裁判进路 |
一、事实认定中的直觉主义 |
二、法律适用中的规则推理 |
三、疑难案件中的裁判权衡 |
第二节 逻辑嵌入智能司法决策的方式 |
一、法律逻辑的元理论:逻辑与规范 |
二、法律逻辑适用Ⅰ:发现与证立 |
三、法律逻辑适用Ⅱ:证成与模式 |
第三节 智能司法决策的法律推理 |
一、基于规则的法律推理 |
二、基于案例的法律推理 |
三、基于可废止性的法律推理 |
第四节 智能司法决策的法律知识工程 |
一、知识获取:法律知识经验的统合 |
二、知识表示:法律知识与表示方法 |
三、知识应用:面向认知计算的法律应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创新意图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意图 |
二、不足之处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及阐释 |
一、科技成果 |
二、科技成果转化 |
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四、传导机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文献时间与数量分布 |
第二节 区域特征分布 |
第三节 重要作者及观点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重要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高产作者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热点分布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 |
第五节 研究前沿分布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 |
第六节 研究评述及问题提出 |
第三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维度设定 |
一、评价维度选择 |
二、评价维度设定原则 |
第二节 科技创新投入 |
一、科技活动人员 |
二、科技机构建设 |
三、科技经费投入 |
四、科技项目 |
第三节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一、技术转移机构 |
二、校级管理制度供给 |
第四节 科技成果产出 |
一、软科技成果 |
二、知识产权与专利 |
第五节 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
一、科技成果获奖 |
二、技术成果转让 |
第六节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转移转化的动力供给 |
二、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 |
三、技术转移体系的健全程度 |
四、创新主体的承接能力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抽样 |
二、数据收集及效度检验 |
第二节 范畴提炼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式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三节 模型检验 |
一、编码一致性检验 |
二、效度、信度和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模型理论性阐释 |
第一节 政策使命指引传导阶段 |
第二节 传导动力供给阶段 |
一、决策偏好 |
二、外部支持 |
第三节 螺旋推进传导阶段 |
一、内部管理 |
二、评价导向 |
第四节 传导执行行为选择阶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效能的建议 |
一、高校层面 |
二、政府层面 |
三、社会层面 |
第三节 未来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框架 |
附录B 在宁部分本科高校(不含民办)基本情况 |
附录C 科技成果转化调查问卷 |
附录D 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系列报告 |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活动情况 |
(5)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主要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4 文献述评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国家治理与财政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家治理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2.3 财政职能划分 |
2.4 民族区域自治与地方财政相关理论 |
2.5 构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的再认识 |
3.1 .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特殊性的再认识 |
3.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
3.3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
3.4 民族自治地方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特殊性的再认识 |
3.5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对财政问题的影响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问题分析 |
4.1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
4.2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水平分析 |
4.3 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补助收入分析 |
4.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 |
4.5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的制度分析 |
5.1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财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5.2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分析 |
5.3 民族自治地方分级财政体制问题 |
5.4 民族自治地方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
5.5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
5.6 民族自治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缺失 |
第六章 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
6.1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构想 |
6.2 建立并完善财政收支体系,夯实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6.3 坚持并完善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的财政体制机制,理顺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关系 |
6.4 .构建现代财政法律体系,提升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治化水平 |
6.5 创新配套地方性法规和制度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一、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课题 |
后记 |
(6)尼采男性身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尼采身体思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尼采身体思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尼采身体思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框架 |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尼采的男性身体话语 |
2.1 关于身体的思考 |
2.1.1 西方传统的身体思想 |
2.1.2 身体谱系中尼采的定位 |
2.2 尼采关于男性身体的论述 |
2.2.1 尼采的身体态度 |
2.2.2 尼采的性别观念 |
2.2.3 尼采男性身体思想的核心内涵 |
2.2.4 尼采男性身体思想的具体表现 |
第三章 尼采自然性的男性身体 |
3.1 身体与自然:身体的自然化始源 |
3.2 充满感觉性的男性身体 |
3.2.1 身体的生理感觉 |
3.2.2 男性身体的肉体形象 |
3.3 充满性属感的男性身体 |
3.3.1 身体的性别体验 |
3.3.2 男性身体的性属地位 |
第四章 尼采“社会性”的男性身体 |
4.1 身体与社会:身体的社会化批判 |
4.2 充满权力感的男性身体 |
4.2.1 身体的权力本能 |
4.2.2 男性身体的权力意识 |
4.3 充满生命力的男性身体 |
4.3.1 身体的生命路线 |
4.3.2 男性身体的生命实践 |
第五章 尼采审美性的男性身体 |
5.1 身体与审美:身体的艺术化建构 |
5.2 充满艺术性的男性身体 |
5.2.1 身体的艺术创造 |
5.2.2 男性身体的艺术风格 |
5.3 充满孩子气的男性身体 |
5.3.1 身体的游戏精神 |
5.3.2 男性身体的孩子本性 |
第六章 男性身体的当代救赎 |
6.1 男性身体的时代性病症 |
6.1.1 女权主义的全面化超越 |
6.1.2 男性形象的多元化形态 |
6.1.3 男性气质的降格化形构 |
6.2 男性身体的尼采式拯救 |
6.2.1 治疗男性身体的社会总病症 |
6.2.2 建构男性身体的时代新风尚 |
结语 尼采男性身体思想的价值启示与批判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内经》研究回顾 |
第三节 “文学治疗”研究回顾 |
本章小结: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大、小传统视野 |
第二节 突破文献的知识考古 |
第三节 神话—原型批评 |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探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治疗中的“文学” |
第一节 文学及其人类学转向 |
第二节 文学中的“医者”、“病”与“治疗” |
第三节 疾病的神话历史 |
第四节 华夏文明大传统中的治疗 |
第五节 “文学”在《内经》中的体现 |
第六节 《内经》“文学”的疗效 |
本章小结:神话与治疗谱系的梳理 |
第四章 《内经》大传统原型详析 |
第一节 圣熊与“黄帝” |
第二节 “道”与“阴阳”生殖起源说 |
第三节 与“神明”对话 |
第四节 身体与德政 |
第五节 风的神格与物格 |
第六节 生命之数“五” |
第七节 神话之“气” |
第八节 祝由的隐喻 |
第五章 “文学治疗”建构文化 |
第一节 医学与文学 |
第二节 医学与哲学 |
第三节 《内经》与“文学治疗” |
第四节 现代社会需要“文学治疗” |
第五节 永不消失的“文学”疾病 |
本章小结:为什么需要“文学治疗”?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表格列表 |
附录二 :论文插图列表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发表媒体文章情况 |
致谢 |
(8)新世纪日本芥川获奖女作家及其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新世纪日本女作家的异军突起 |
(二)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独特而深刻的价值追求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日本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编“我”从哪里来 |
第一章 成长中的自我迷失 |
第一节 《欠踹的背影》:自我同一性的迷失 |
一、与群体隔绝的自我探寻 |
二、偶像崇拜中的自我迷失 |
三、“踹”——丧失中的自我突围 |
第二节 《蛇舌》:肉体冒险中的挫折 |
一、身体消费 |
二、身体痛感 |
三、生存之痛 |
第二章 成长中的自我探寻 |
第一节 《一个人的好天气》:飞特族的青春告白 |
一、车站——“凝视流转的世界” |
二、感知物哀 感知生命 |
三、长者关爱下的人生再出发 |
第二节 《少女的告密》:战胜“他者”获得成长 |
一、作为“少女”集团的他者 |
二、集团的平庸之恶 |
三、“告白”中的自我确认 |
第二编“我”是谁 |
第三章 性别角色的认知 |
第一节 《乳与卵》:“身体改造”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一、多元身体观与自我认同的冲突 |
二、兼容并蓄的女性意识 |
第二节 《夏天的约会》:超越性别世界的书写 |
一、多元化存在方式的向往 |
二、脱离他者审美与脱离潮流的自我确立 |
三、越界与逃离 |
第四章 家庭归属与女性角色裂变 |
第一节 《绿萝之舟》与《咸味兜风》:家庭内部女性“角色”写真 |
一、婚姻围城的生活实景 |
二、“情人”身份的虚幻 |
第二节 《指甲与眼睛》:“被凝视”的角色错置 |
一、错序的“你”和“我” |
二、模糊与变形的世界 |
三、“幸福主妇”形象的瓦解 |
第五章 职场女性的挣扎与调适 |
第一节 《绿萝之舟》:绿萝般顽强的生存挣扎 |
一、“穷忙族”的窘境 |
二、单亲母女的艰难相守 |
第二节 《在海浪上等待》:真情回归的职场新型人际关系 |
一、男女社会角色的改变 |
二、“草食男”、“历女”人群的互补 |
三、年轻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改变 |
四、传统人际关系的悄然裂变 |
第三编“我”要走向何方 |
第六章 女性情谊与自我建构 |
第一节 《贵子永远》:流淌在时光里的爱 |
一、梦境、回忆与现实 |
二、重回别墅,寻找身份 |
三、友爱交往与确立自我 |
四、爱的传递与重构自我 |
第二节 《冥土巡游》:脱茧而出 走向疗愈 |
一、女儿身份与“灰姑娘”原型 |
二、“冥界”与现实 |
三、“神”的救赎 |
第七章 叙事话语与自我建构 |
第一节 《分枝的珊瑚》:向“传统”致敬 |
一、假名书写的物语文学 |
二、清淡之美的物语 |
三、放慢脚步用心灵体味 |
第二节 叙事方式的多元化 |
一、“混搭式”的语言组合 |
二、新鲜而简单的语言世界 |
三、多样化叙事方式的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当前中国教育危机探究 ——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假设和方法 |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教育危机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主体教育思想 |
一、时代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三、启发借鉴 |
第二节 诺丁斯的关怀思想 |
一、产生背景 |
二、主要内容 |
三、启发借鉴 |
第三节 终身教育思想 |
一、思想背景 |
二、基本内容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 |
一、历史背景 |
二、主要内涵 |
三、启发借鉴 |
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危机的主要表现 |
第一节 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弱化 |
一、学生主体性表现 |
二、教师主体性表现 |
三、家长主体性表现 |
四、管理者主体性表现 |
第二节 个体层面不如人意 |
一、人的异化突显 |
二、人的分离加剧 |
三、素质问题突出 |
第三节 社会层面令人不满 |
一、教育机会不平等 |
二、教育发展不平衡 |
三、教育产出不理想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危机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思想观念不合时 |
一、对人的误解和忽视 |
二、对教育的误读误解 |
三、价值取向重功利化 |
第二节 制度设计不科学 |
一、学校制度不完善 |
二、考评制度不全面 |
三、相关制度不健全 |
第三节 实践落实不相宜 |
一、大一统思想的误用 |
二、人生安排的不合理 |
三、教育者的素质制约 |
第四章 教育危机化解的可能 |
第一节 思想观念变革更新 |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二、人权入宪的新现实 |
三、新教育思想的实践 |
第二节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 |
一、教育方面的新举措 |
二、教育领域的新成就 |
三、教育形态日益丰富 |
第三节 社会发展全面进步 |
一、教育国际化的新发展 |
二、科技进步的积极影响 |
三、经济发展提供新保障 |
小结 |
第五章 教育危机化解的思考 |
第一节 观念转化更新 |
一、人的基本认识 |
二、正确理解教育 |
三、明确几种关系 |
第二节 制度改革完善 |
一、健全学校制度 |
二、完善考评制度 |
三、改革就业制度 |
第三节 实践保障落实 |
一、增强主体地位 |
二、保障主体权利 |
三、支持教育独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10)中国环境法研究整合路径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 论题的限定及研究意义 |
三、 论文的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我国环境法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环境法理论研究中所呈现出来的“散” |
二、 环境法实践研究中所呈现出来的“松” |
三、 环境法研究中所呈现出来的“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问题的成因及造成的研究困境 |
一、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二、 研究的困境 |
三、 解决问题之必要——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合工具的选择——环境行为 |
一、 论证逻辑的选择 |
二、 事实判断把问题归结为环境行为 |
三、 环境伦理之最终指向是环境行为 |
四、 规范选择的对象是环境行为 |
五、 本位之争可化归为对环境行为的规制 |
六、 实践论范式的转向依托于环境行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合的前提 |
一、 环境行为应成为直接调整对象 |
二、 作为直接调整对象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五章 整合方式:环境行为之法律表达 |
一、 环境行为之内涵 |
二、 法律表达:环境行为明确之途径 |
三、 环境行为法律表达之范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盲目重复建设缘何久治不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形式主义的治理研究[D]. 刘乐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3]智能司法演进历程与方法建构[D]. 伍茜. 西南政法大学, 2020
- [4]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D]. 姜春. 南京工业大学, 2019
- [5]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D]. 王璟谛.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6]尼采男性身体思想研究[D]. 王华伟. 西北大学, 2018(01)
- [7]《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D]. 章米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新世纪日本芥川获奖女作家及其作品研究[D]. 王玉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9]当前中国教育危机探究 ——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D]. 罗正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 [10]中国环境法研究整合路径之探析[D]. 张祥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