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高等级公路绿化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博[1](2021)在《宁夏荒漠区银西高铁边坡绿化智能维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造成水上流失、荒漠化加剧。区间绿化作为高铁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是改善沿线生态环境、防止荒漠化扩张的有效手段。由于荒漠区高铁地段的特殊性导致植被成活率大大降低,需要人工维养才能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但是高铁线路里程长、跨度大的特点给绿化维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以银西高铁为依托,针对宁夏荒漠化区域,重点研究高效节能的智能维养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点:(1)通过收集国内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绿化维养技术和先进的灌溉技术,结合银西高铁工程特点和宁夏荒漠区植被恢复条件,提出了赖旱赖瘠选种、前期栽养兼顾,后期免养为主、智能维养为辅的维养原则,以及土壤换填、地形处理、土壤保湿、苗木补植、巡查管养等养护管理措施。(2)在银西高铁DK489+455~DK489+505段路堤边坡土壤埋设数据采集传感器,以及进行室内养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湿度随着外界温度升高波动减小,土壤pH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土壤氮磷钾含量均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中坡上含量最低,坡中坡下含量较高。(3)根据银西高铁工程线性特征,有效结合路堤排水设施,综合利用铁路线路两侧的排水沟和排水设施,在排水沟出水口处和排水设施出水口处建造积水窖,用作集水和储水,解决荒漠区干旱少雨、水源过远的问题,保证绿化植被的正常养护用水。(4)在互通式积水窖的基础上研究智能微渗保润维养系统和装置,通过前端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分析、统计及设备监控,利用太阳能提供电能驱动土壤水分营养计、积水窖水位计、供水泵、微电脑等元器件的工作,远程监控温湿度、土壤氮磷钾含量,并对水泵进行控制,实现高铁边坡绿化的智能维养。(5)在银西高铁DK489+455-DK489+505段路堤边坡进行绿植生长试验,试验分为智能维养区和自然生长区,定期监测边坡绿植总数、成活率、密度以及盖度状况,结果表明,智能维养区相比自然生长区绿植生长数据均有明显的提高,证明了智能维养技术在高铁绿化维养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杨国峰[2](2019)在《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与投资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干线公路网综合服务水平与养护投资紧密相关。长期以来,公路服务水平评价主要面向独立项目,系统性不够且缺乏综合性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与投资决策关联不紧密,投资更多关注公路设施自身,对驾驶舒适性和行车环境关注度不够。总体而言,为评价而评价,投资决策水平不高。有必要针对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与投资决策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深入研究了服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评价指标有效覆盖公路各类设施、指标数据易于获得、评价指标可被量化为原则,结合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需求和各类指标数据的获取能力,兼顾成本效益因素,建立了包括行驶速度、路面磨耗状况、危桥状况、危隧状况、安全设施完好程度、路面平整度、路面跳车程度和绿化美化状况共8类评价指标组成的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其次,本文针对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8类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路面磨耗状况评价指标,并在理论分析、三线路面构造深度检测、路面磨耗评价和实验数据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路面磨耗指数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基于大规模的路面纵断面高程数据和实地路面跳车评价实验结果,建立了路面跳车指数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并与美国、英国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本文方法更准确、更客观。对其他6类指标,包括行驶速度、危桥状况、危隧状况、安全设施完好程度、路面平整度和绿化美化状况,采用现有技术成果中成熟的评价方法,重点通过模型参数标定,确定了各类指标的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影响效果,确定了指标权重,再依据各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计算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然后,本文通过三线路面构造深度检测实验和数据分析,建立了路面磨耗率和路面磨耗指数的预测方法、预测模型及预测参数;基于多年大量的桥隧构造物调查数据及评价结果,建立了基于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的桥隧技术状况预测模型。接着,在全国公路养护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基础上,本文针对提升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的各类常用处治措施,分析了各类处治措施对8项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提升效果,确定了各类处治措施的单位投资成本,提出了基于单位投资效益(ECR)指标的各类处治措施效益评价方法。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交通状况、安全状况、舒适状况和环境状况的投资需求分析方法、公路投资优先排序模型和干线公路网多目标投资优化决策模型,建立了用于平衡不同公路设施重要程度的效用函数优化模型,提出了增量效用费用比求解算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包括服务水平评价、服务水平预测、服务水平提升和养护投资优化决策全过程的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与投资决策方法,为实现畅通、安全、舒适、美丽的公路服务水平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肖代全[3](2011)在《基于三大目标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化工程是高速公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近年来,随着“和谐交通”、“绿化交通”等理念的深入以及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执行,绿化系统开始受到建设、营运方的普遍重视。但由于我国开展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起步较晚,目前在绿化功能定位、绿化设计、施工和养管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现状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旨在探寻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并为我国现有高速公路绿化养管及未来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为全面分析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交通四要素的需求出发,制定高速公路不同区域的绿化功能目标,即行车安全、景观塑造和生态修复,并明确人对绿化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是保障行车安全和塑造优美景观;车对绿化系统的需求主要就是行车安全;路和环境的需求主要是绿化的生态修复功能。同时,考虑到不同绿化位置对三大目标功能的需求不一致,将高速公路分为沿线、边坡和集中绿化区三部分,分别考虑其绿化需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受绿化系统在行车安全、景观塑造和生态修复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绿化对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提出高速公路绿化防眩调整、绿化方式合理过渡、路侧植物横向控制、隧道出入口明暗缓冲、立交出入口绿化改善等方面的安全优化方法。对不同应用环境下绿化植物防眩配置要求的研究表明:①绿化防眩的植物株距不仅与植物冠径和防眩角有关,还与中央分隔带宽度和平曲线半径有关;防眩高度不仅与驾驶员视线高度、车辆前照灯高度和道路横断面结构有关,还与竖曲线半径、波形梁护栏几何设计等因素有关。②平直路段与平竖曲线路段在防眩植物株距、高度方面是不一致的,通过构建计算模型计算得知,相比平直路段而言,平曲线路段防眩植物株距应减小0.3-0.8m,凹竖曲线路段防眩植物高度应增加0.03-0.43m。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期间对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其对水土资源、大气和声环境的破坏机理,并总结影响植物生态恢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及绿化在生态修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土质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与边坡土层之间的力学分析模型,研究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和根系锚固效果的植物配置方法。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研究了针对不同绿化区域、地方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破坏修复需求的绿化配置优化方法。通过对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间的关系分析,研究高速公路绿化的景观特征。研究表明,除了沿线绿化走廊具有廊道特征、局部绿化的斑块特征之外,绿化景观在视觉上还具有一定局限性和较强动态性,植物色彩配置也不同于城市绿化景观。针对不同绿化区域存在的景观塑造问题,提出基于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标和破碎化指数的绿化配置方法,并根据绿廊宽度计算模型,得出基于高速公路不同横断面形式的绿廊宽度控制方法。实例论证依托于津汕高速公路冀津界至冀鲁界段绿化工程。作为渤海湾腹地滨海高速公路,这也是国内首次对同时具有海拔低、易涝、土壤贫瘠、盐碱化程度高、气候干旱多风和易冻害六大恶劣条件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种植条件和原绿化设计的分析,找出原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崔田田[4](2011)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安全评价及合理构建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在对国内外有关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公路景观评价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等级公路景观建设与评价存在的问题,在路侧绿化景观对道路行车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路侧绿化景观的构建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简要介绍高等级公路、公路景观和景观评价等相关概念,从驾驶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分析路侧绿化景观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高等级路侧绿化景观对行车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比较现有的景观评价方法,将未确知测度评价法引入到高等级公路景观安全评价领域,对未确知测度评价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实例验证表明,未确知测度评价法计算方便、科学合理,为公路绿化景观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在张家界至桑植公路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道路综合分段法将张家界至桑植公路分为8段,分别在这8个路段上开展实车测试实验,记录驾驶员在各个路段的心率变化,并同步拍摄各个路段的路侧绿化景观,由此获取各个路段的评价指标值。(3)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熵值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未确知测度评价法对张桑路和张青路各个路段的路侧绿化景观进行安全评价,其中路段L8评价等级为中,其余路段评价等级为良。进一步对各个路段路侧绿化景观的安全等级进行了排序,从低到高依次L2<L3<L4<L7<L6<L5<L1<L8。(4)结合公路景观的特点、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的功能要求,特别是行车安全要求和公路路侧绿化景观的构建原则,对路侧绿化景观的构建模式做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由此分别针对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绿化景观、互通立交区绿化景观和隧道洞口绿化景观各自的特点,提出不同构建模式,并结合在建张花公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概念化设计。所得结论对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张虎威[5](2010)在《北京市公路绿化生态评价系统研建》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保证公路的通行性、安全性、生态性为原则,以提高公路绿化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及为各级公路管理、养护部门的公路绿化评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目的。运用层次分析法、随机抽样法、计算机系统技术,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公路绿化现状,在公路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针对山区和平原区两大基本公路类型,筛选出11个公路绿化生态评价指标,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家构造的比较矩阵确定准则层与指标层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评价模型,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等级,进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一整套公路绿化生态评价系统,以国道101为对象进行测试,通过对比专家现场评价结果与评价系统计算的评价结果之间的误差之后,证明此评价模型准确性较高,此评价方法切实可行。
杨泓[6](2008)在《甘肃省高等级公路绿地植被恢复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之不懈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发展相协调,否则将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生态破坏,进一步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速公路的跨越式发展,必然会增加生态系统的压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规模大、项目多、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高速公路路线长,环境复杂,养护管理难度大,从事绿化的人员相对较少,绿化难度较大。因此,公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地处内陆,公路建设大多处于湿陷性黄土高原沟壑区,决定了公路路域环境恢复和建设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简单照搬其它地区的模式和经验,需要从甘肃的实际出发,进行严密的科学试验,逐渐摸索和掌握路域植被生长发育以及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和调控机理,提出恢复和建设路域生态环境的技术和方法,为全面推进甘肃公路环境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本论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公路绿化方面的资料,借鉴有益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与依托绿化工程相结合,选取不同依托类型;对甘肃省高等级公路生态恢复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选择已完工工程的不同路段,根据不同植物、不同化学材料、不同立地类型和不同技术措施,对实施效果开展了研究调查:1、制定了甘肃省公路路域分区及其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甘肃省公路绿地的分类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陇南地区、甘南高原区、河西地区五个分区。按绿地位置、功能制定绿化模式,科学地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高绿化水平。2、确定了高速公路绿化模式,根据甘肃省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需要,对公路绿地进行了统一的分类,按公路绿地的位置、功能分为中央分隔带、两侧绿化带、边坡绿化、立交区和服务区绿化、取、弃土场绿化等5个绿化区,提出主要功能以及绿化的模式和要求,并筛选出19种适宜公路绿化的植物品种,并从分布、形态和生态特性、生产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评价,为公路绿化树种的选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3、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生态环境建设关键技术,路基边坡生物防护以灌草为主。对灌草的承雨效果、枯枝落叶层的吸水作用、灌草根系固结边坡作用、植被固化等作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4、确定了新生态技术-植生袋应用效果研究,抗剪力提99提高123 kg/cm2。大大提升了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5总结了甘肃省高等级公路绿化生态恢复技术,从整地、施肥、土壤改良、栽植方法、养护管理等环节出发,提出主要技术关键点,制定了技术标准,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高绿化成活率,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马欣欣[7](2008)在《京郊公路生态绿化模式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路生态绿化建设是淡化路域系统与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差异、防治公路交通环境污染、提高沿线景观效果和车辆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近年来国内生态公路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因而对公路生态绿化建设标准及实践操作模式的研究,可以为协调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间关系、充分发挥公路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和丰富道路景观以及结合绿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通过系统调查和总结概括北京十大郊区县公路绿化的现存问题及主要绿化模式,运用交通工程学、恢复生态学、园林学、景观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公路生态绿化的内涵、实现途径以及生态绿化模式的建立作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解析了公路生态绿化与生态公路建设的关系,尝试地概括出公路生态绿化的定义和内涵。同时,提出了公路生态绿化的设计要点,指明了公路生态绿化理论如何指导树种选配、景观设计、生态施工和后期管养工作。其次,对京郊公路路域范围内中央分隔带、路基两侧、边坡、边沟、互通立交区的主要绿化模式进行了概括和评价。最后,根据定量测量的海拔数据和定性描述的地貌特征及公路两侧土地利用性质,并综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各郊区县的功能定位,对京郊公路进行了路域类型的区划和绿化路段类型的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绿化模式和技术措施。
闫兴富,杜茜[8](2008)在《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建议》文中认为边坡绿化是银川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和市区环境建设与改善的基础性工程。结合银川市的自然概况,对银川绕城高速公路的边坡绿化的功能、绿化植物的选择、边坡绿化的生态修复功能和边坡绿化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边坡绿化工程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孟凡云[9](2007)在《宁淮高速公路沿线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城市之间交流的主流设施。高速公路工程浩大,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沿线自然植被产生破坏,因此,如何恢复被破坏的植被,保护沿线自然植被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如何在高速公路绿化中实现植物种类多样化、乡土化等问题摆在了高速公路建设者面前。本文依托宁淮高速公路,以沿线植被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工作,主要研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状况,探讨土壤、海拔等生境条件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观测路域植物群落内多样性的动态和植物适应性状况。最后,参考景观生态学与园林设计的相关理论,对宁淮高速公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进行总结分析,指出高速公路绿化的优缺点,对高速公路植被实现植物多样化、乡土化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1.对宁淮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群落的调查表明,本地区的原生植被主要集中于南京老山地区,该地区植被属于带有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群落内部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较低,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较乔木层高,而藤本层则和乔木层相似;从垂直高度来看,6m以下层次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6m以上层次则较低。2.与自然植被相比,人工植被物种丰富度较自然植物群落低,多样性略高,有较好的均匀度。分析还表明,宁淮高速公路绿化应用乡土植物较少,外来物种居多数。3.对土壤、海拔、地形等生境因子的分析表明,宁淮高速公路土壤条件与周围自然生境存在较大不同;海拔等生境因子对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影响,其中以地形条件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最大,海拔和人为干扰次之,水分条件影响较小。4.通过长期观测发现,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植物多样性在通车后有所降低,野生植物的入侵使路域范围内植物群落多样性有所增加,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植被的稳定。此外,通过边坡和互通区内的植物适应性比较,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植物适应性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尽管高速公路建设采取了绿化等补偿措施,但从生态学角度而言,这种补偿仍然是不够的。5.最后,本文就高速公路绿化中实现植物物种多样化、乡土化的方法作了探讨,总结了创造多样的地形、复层绿化、增加植物观赏的多样性、采用混合种植、扩充同类种植等多种途径供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参考。
董建军[10](2007)在《甘肃省高速公路绿化方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公路生态绿化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公路环境的生态防护和综合恢复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以甘肃省境内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为依托,运用现代恢复生态原理,通过对甘肃省高速公路绿化的实地调查和对高速公路有关部门养护人员、绿化设计施工人员的走访调查,结合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原则,提出适合甘肃省高速公路绿化的不同形式。通过对甘肃省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陇南山区、中部丘陵东部黄土高原干旱区、甘南高寒区、河西地区的植物选择,并列出相应的乡土植物与适宜绿化的优良树种。从生态恢复的角度,对高速公路不同区域(边坡、中央分隔带、立交区、两侧绿化带、服务区、收费站等)绿化的功能、作用、基本要求和原则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合甘肃省高速公路的生态绿化措施。通过对G312线峻口至柳沟河高速公路和G109线兰州至海石湾高速公路王家口立交试验区绿化分析,提出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绿化方式;同时分析了甘肃省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建议。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本文的研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等级公路生态绿化提供了依据。
二、宁夏高等级公路绿化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高等级公路绿化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荒漠区银西高铁边坡绿化智能维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2 荒漠区高速铁路绿化维养原则与措施 |
2.1 荒漠区高速铁路绿化维养基本特征 |
2.1.1 宁夏区内气候基本特征 |
2.1.2 研究段落内气候基本特征 |
2.1.3 干燥度评价 |
2.2 荒漠区高速铁路绿化维养原则 |
2.3 荒漠区高速铁路绿化维养措施 |
2.3.1 栽植期养护措施 |
2.3.2 栽植后管理措施 |
2.4 小结 |
3 荒漠区高铁路基边坡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3.1 路堤边坡土壤现场数据监测 |
3.1.1 路堤土壤湿度监测 |
3.1.2 路堤边坡养分状态 |
3.1.3 路堤边坡土壤p H分析 |
3.1.4 路堤边坡光照强度分析 |
3.2 路堤边坡土壤养分试验 |
3.3 小结 |
4 互通式积水窖及智能微渗保润维养系统装置研究 |
4.1 互通式积水窖结构研究 |
4.2 智能维养系统总体架构方案 |
4.3 智能微渗保润维养装置结构方案 |
4.4 智能微渗保润维养试验段建立 |
4.4.1 系统与装置安装 |
4.4.2 植物调查与优选 |
4.5 小结 |
5 智能微渗保润维养绿植生长试验研究 |
5.1 智能微渗保润区路堤边坡土样状态分析 |
5.2 微润管保润区绿植生长指标数据监测 |
5.2.1 植物总数数据监测 |
5.2.2 植物成活率数据监测 |
5.2.3 植物密度数据监测 |
5.2.4 植物盖度数据监测 |
5.3 渗水器区绿植生长指标数据监测 |
5.3.1 粗颗粒种植土区绿植生长指标监测 |
5.3.2 表层细颗粒种植土区绿植生长指标监测 |
5.4 对比试验段绿植生长指标数据监测 |
5.4.1 水泥改良种植土绿植生长指标监测 |
5.4.2 线路东侧粗颗粒种植土绿植生长指标监测 |
5.4.3 线路西侧粗颗粒种植土绿植生长指标监测 |
5.5 各试验段绿植生长指标对比分析 |
5.5.1 植物总数对比分析 |
5.5.2 植物成活率对比分析 |
5.5.3 植物密度对比分析 |
5.5.4 植物盖度对比分析 |
5.5.5 试验方案措施优选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与投资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2.2 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影响因素 |
2.3 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影响因素分类 |
2.4 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方法 |
3.1 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思路 |
3.2 综合服务水平总体评价模型 |
3.3 路面磨耗状况评价模型 |
3.4 路面跳车评价模型 |
3.5 桥隧状况评价模型 |
3.6 其他分项指标评价模型 |
3.7 模型参数与权重 |
3.8 公路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
3.9 小结 |
第四章 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预测方法 |
4.1 综合服务水平预测思路 |
4.2 路面磨耗预测(安全状况) |
4.3 构造物技术状况预测(安全状况) |
4.4 行驶速度预测(交通状况) |
4.5 路面平整度预测(舒适状况) |
4.6 小结 |
第五章 提升公路服务水平的处治措施及效益分析 |
5.1 服务水平提升措施 |
5.2 效益指标及计算方法 |
5.3 不同处治措施的单位投资效益 |
5.4 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公路服务水平的投资决策方法 |
6.1 多设施、多目标投资决策的技术思路 |
6.2 投资需求分析 |
6.3 投资优化决策 |
6.4 模型验证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3)基于三大目标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概述 |
2.1 绿化的功能定位 |
2.2 立地条件 |
2.2.1 土壤条件 |
2.2.2 气候条件 |
2.3 绿化工程设置特点 |
2.3.1 设计特点 |
2.3.2 施工特点 |
2.3.3 养管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绿化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优化方法 |
3.1 绿化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
3.1.1 防眩效果差 |
3.1.2 空间入侵 |
3.1.3 横向通视效果差 |
3.1.4 隧道出入口绿化分析 |
3.1.5 绿化的其它安全分析 |
3.2 基于防眩目标的植物配置优化方法 |
3.2.1 平直路段防眩 |
3.2.2 平曲线路段防眩株距调整 |
3.2.3 竖曲线路段防眩高度调整 |
3.2.4 不同宽度中央分隔带的绿化防眩处理 |
3.3 绿化存在的其它安全问题优化方案 |
3.3.1 绿化合理过渡 |
3.3.2 路侧植物横向控制 |
3.3.3 明暗过渡栽植 |
3.3.4 消除紧张、疲劳 |
3.3.5 立交范围绿化安全 |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方法 |
4.1 高速公路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1 建设期 |
4.1.2 运营期 |
4.2 绿化的生态功能定位 |
4.2.1 改善生态环境 |
4.2.2 改善大气环境 |
4.2.3 改善声环境 |
4.3 绿化存在的生态修复问题分析 |
4.3.1 植物群落适应性 |
4.3.2 成活率 |
4.3.3 边坡稳定性防护分析 |
4.4 基于固土需求的植物配置优化方法 |
4.4.1 草本植物配置方法 |
4.4.2 木本植物的配置方法 |
4.5 生态绿化的其它优化方法 |
4.5.1 针对不同绿化区域的生态绿化方法 |
4.5.2 针对地方生态环境特点的绿化方法 |
4.5.3 针对生态破坏修复需求的绿化方法 |
小结 |
第五章 绿化存在的景观问题及其优化方法 |
5.1 景观与绿化 |
5.1.1 高速公路景观 |
5.1.2 绿化与景观的关系 |
5.2 高速公路绿化的景观特征 |
5.2.1 沿线绿化的景观廊道特征 |
5.2.2 局部绿化的景观斑块特征 |
5.2.3 绿化景观的视觉特征分析 |
5.2.4 植物色彩的特殊性 |
5.3 绿化存在的景观问题分析 |
5.3.1 沿线绿化存在的景观问题分析 |
5.3.2 边坡绿化存在的景观问题分析 |
5.3.3 区域集中绿化存在的景观问题分析 |
5.4 基于景观目标的植物配置优化方法 |
5.4.1 多样性指数优化 |
5.4.2 优势度指标优化 |
5.4.3 破碎化指数优化 |
5.4.4 绿廊宽度控制 |
小结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6.1 项目原绿化设计分析 |
6.1.1 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6.1.2 种植条件 |
6.1.3 原绿化设计 |
6.1.4 渤海湾公路绿化典型问题 |
6.2 优化方案 |
6.2.1 优化目标 |
6.2.2 优化方案 |
6.3 优化方案实施效果保障 |
6.3.1 施工保障 |
6.3.2 养护管理保障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山区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安全评价及合理构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2 路侧绿化景观与交通安全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3 公路景观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安全评价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2.4 山区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2.5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6 评价指标说明 |
2.6.1 植被自身属性 |
2.6.2 视觉舒适性 |
2.6.3 布局合理性 |
2.7 山区高等级路侧绿化景观对行车安全影响的评价方法选择 |
2.8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8.1 指标权重概念及确定原则 |
2.8.2 常用权重确定方法 |
2.8.3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2.9 评价等级的确定 |
2.10 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分段方法研究 |
2.10.1 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分段的原因 |
2.10.2 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分段的依据和原则 |
2.10.3 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分段的方法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安全评价实例分析 |
3.1 张桑路概述 |
3.1.1 项目情况简介 |
3.1.2 张家界-桑植公路沿线地形地貌概况 |
3.1.3 沿线气候 |
3.2 实验方案设计 |
3.2.1 实验表格设计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张桑路路侧绿化景观评价单元划分 |
3.2.4 实验过程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确定各指标权重 |
3.3.2 未确知测度评价 |
3.4 张清路路侧绿化景观安全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的构建模式研究 |
4.1 高等级公路景观的分类 |
4.1.1 按公路景观客体的构成要素分类 |
4.1.2 按公路景观主体的活动方式分类 |
4.1.3 根据景观的处理方式分类 |
4.1.4 按使用者的视点分类 |
4.2 公路景观的特点 |
4.3 公路路侧绿化景观的构建原则 |
4.4 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的功能 |
4.5 高等级路侧绿化景观构建的理论基础 |
4.5.1 视觉原理 |
4.5.2 色彩的心理效应 |
4.5.3 美学原理 |
4.5.4 交通心理学 |
4.6 路侧绿化景观构建安全模式研究 |
4.6.1 中央分隔带的安全模式构建 |
4.6.2 路基边坡绿化景观的安全模式构建 |
4.6.3 互通立交区绿化景观安全模式构建 |
4.6.4 隧道洞口绿化景观安全模式构建 |
4.7 张花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安全模式概念化设计 |
4.7.1 张花公路项目区域概况 |
4.7.2 设计理念 |
4.7.3 主要区域的景观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未确知测度评价法MATLAB源程序 |
附录2 张桑路路侧绿化景观实拍照片 |
附录3 张清路路侧绿化景观实拍照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北京市公路绿化生态评价系统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背景介绍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
2 北京市公路绿化现状 |
2.1 北京市公路绿化取得的成就 |
2.2 北京市公路绿化存在的不足 |
3 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构成 |
3.1 评价范围与对象 |
3.1.1 评价原则 |
3.1.2 评价范围 |
3.1.3 系统用户 |
3.2 公路绿化断面类型 |
3.3 评价体系组成 |
3.4 评价模块 |
3.4.1 基础性 |
3.4.2 生态结构性 |
3.4.3 生态适应性 |
3.5 评价指标与标准 |
3.5.1 指标筛选原则 |
3.5.2 指标结构 |
3.5.3 评价标准 |
3.5.4 评价指标标准等级说明 |
4 评价方法与程序 |
4.1 评价建模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系统权重向量 |
4.1.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1.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1.5 权重计算结果 |
4.2 模型计算过程 |
4.3 抽样方法 |
4.4 评价程序 |
5 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分析与设计 |
5.1.1 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
5.1.2 业务流程分析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设计原则 |
5.2.2 系统总体架构 |
5.2.3 系统总体设计 |
5.3 数据库设计 |
5.4 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 |
5.4.1 用户管理 |
5.4.2 系统指标确定 |
6 评价系统应用 |
6.1 指标权重计算 |
6.2 路段抽样 |
6.3 指标评价 |
6.4 评价系统误差分析 |
6.5 评价系统性能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甘肃省高等级公路绿地植被恢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工作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1.3.1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分区和建设规划 |
1.3.2 高速公路绿化样式的研究 |
1.3.3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生态环境建设关键技术 |
1.3.4 新生态技术-植生袋应用效果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高速公路绿化的需求 |
2.2 甘肃省公路生态环境建设进展概述 |
2.3 高速公路生态恢复理论 |
2.3.1 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道路工程的景观生态评价 |
2.3.2 道路工程的景观要素 |
2.4 公路绿化与路域生态恢复的分异 |
2.4.1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的理念 |
2.4.2 植物选择原则 |
2.5 公路路域绿化与生态恢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和材料 |
2.5.1 喷播技术 |
2.5.2 卡氏植树法 |
2.5.3 土壤改良剂 |
2.5.4 BT生根粉 |
2.5.5 菌根菌 |
2.6 节水灌溉技术 |
2.6.1 滴灌 |
2.6.2 渗灌 |
2.6.3 膜孔灌 |
2.6.4 防蒸发与土壤蓄水保墒技术 |
第三章 甘肃省公路路域分区 |
3.1 甘肃省自然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条件 |
3.1.3 河流及水资源 |
3.1.4 植被与土壤 |
3.2 制约甘肃省等级公路建设的因素 |
3.2.1 土地沙漠化 |
3.2.2 地下水水位下降 |
3.2.3 植被退化 |
3.2.4 内陆湖泊萎缩 |
3.2.5 地表水水质恶化 |
3.2.6 水土流失 |
3.2.7 土壤盐碱化 |
3.3 甘肃省公路路域分区 |
3.3.1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 |
3.3.2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 |
3.3.3 陇南地区 |
3.3.4 甘南高原区 |
3.3.5 河西地区 |
第四章 甘肃省高速公路绿化样式的研究 |
4.1 绿化样式的选择 |
4.1.1 绿化模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
4.1.2 公路绿化区域的绿化要求 |
4.2 公路绿地分类 |
4.3 甘肃公路适生树种选择与评价 |
4.3.1 乔木的选择与评价 |
4.3.2 灌木的选择与评价 |
4.3.3 草种的选择与评价 |
第五章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环境建设关键技术 |
5.1 路基边坡生物防护技术 |
5.1.1 植物物种选择 |
5.1.2 多样性生物复合护坡施工方法 |
5.2 灌草的承雨作用效果 |
5.3 枯枝落叶层的吸水作用 |
5.4 灌草根系固结边坡作用 |
5.5 植被固化 |
第六章 新生态技术-植生袋应用效果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绿化效果 |
6.2.2 保持水土能力 |
6.2.3 改良土壤作用 |
6.3 小结 |
第七章 甘肃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体系 |
7.1 整地工程措施 |
7.1.1 鱼鳞坑整地 |
7.1.2 水平沟整地 |
7.1.3 全面整地 |
7.2 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
7.2.1 土壤改良方法 |
7.2.2 客土改良 |
7.2.3 盐渍性土改良 |
7.2.4 盐渍化土壤施肥 |
7.3 林草种植方法 |
7.3.1 植苗造林 |
7.3.2 播种造林 |
7.4 生态恢复养护技术 |
7.4.1 灌溉 |
7.4.2 覆盖 |
7.4.3 施肥 |
7.4.4 松土除草 |
7.4.5 造型修剪 |
7.4.6 涂白,防寒防冻 |
7.4.7 病虫害防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7)京郊公路生态绿化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公路生态绿化的研究背景与发展概述 |
2.1 研究背景 |
2.1.1 公路建设与运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2.1.2 生态公路的提出 |
2.1.3 公路生态绿化与生态公路建设的关系 |
2.2 国内外研究现况 |
2.2.1 国外公路绿化发展概述 |
2.2.2 国内公路绿化发展概述 |
3 公路生态绿化的概念界定 |
3.1 公路生态绿化的内涵 |
3.1.1 形成的路域绿地系统本身是生态的 |
3.1.2 实施的绿化能有效防治负面生态影响 |
3.1.3 营建的人工路域环境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
3.1.4 建成后的路域绿地系统是经济和长效的 |
3.2 生态绿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交通工程学理论 |
3.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3.2.3 园林学理论 |
3.2.4 公路景观学理论 |
3.3 生态绿化的实现途径 |
3.3.1 树种的选配 |
3.3.2 植被恢复设计 |
3.3.3 绿化景观设计 |
3.3.4 绿化施工过程 |
3.3.5 后期的养护管理 |
4 京郊公路绿化现状及其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技术路线图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生态绿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2 京郊公路主要绿化模式的评价 |
4.3.2.1 中央分隔带绿化 |
4.3.2.2 路基两侧的绿化 |
4.3.2.3 边坡绿化 |
4.3.2.4 边沟绿化 |
4.3.2.5 互通立交区绿化 |
5 京郊公路生态绿化模式优化和技术优选 |
5.1 路域类型的区划 |
5.2 绿化路段类型的划分 |
5.3 平原区各路段生态绿化模式优化 |
5.3.1 农田果园路段绿化——I1 类 |
5.3.2 村镇路段绿化——I2 类 |
5.3.3 特殊防护路段绿化——I3 类 |
5.3.4 旅游风景区路段绿化——I4 类 |
5.3.5 特殊交通路段和节点绿化——I5 类 |
5.3.6 滨河路段绿化——I6 类 |
5.4 山区各路段生态绿化技术优选 |
5.4.1 岩石边坡路段绿化——II7 类 |
5.4.2 土质边坡路段绿化——II8 类 |
5.4.3 土石混合型边坡路段绿化——II9 类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致谢 |
(8)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银川地区自然概况 |
2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功能和总体要求 |
3 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 |
4 突出边坡绿化的生态修复功能 |
5 反映公路绿化的城市风格和文化内涵 |
(9)宁淮高速公路沿线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 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高速公路概述 |
2. 高速公路绿化 |
2.1 国外高速公路绿化发展概况 |
2.2 国内高速公路绿化发展概况 |
3. 高速公路绿化相关研究进展 |
3.1 高速公路绿化规划设计 |
3.2 高速公路绿化的植物选择 |
3.3 高速公路沿线植被调查 |
3.4 高速公路评价研究 |
4. 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关研究进展 |
4.1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4.2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 |
4.3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子 |
5. 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
6. 小结 |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1. 宁淮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概况 |
2.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概况 |
2.1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气候状况 |
2.2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地貌 |
2.3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土壤条件 |
2.4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植被情况 |
3.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植被物种多样性调查 |
1. 样地选择和分析方法 |
2. 调查分析结果 |
2.1 自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特点 |
2.2 自然植物群落植被物种组成特征 |
3. 植物多样性研究 |
3.1 物种丰富度 |
3.2 物种多样性指数 |
3.3 均匀度指数 |
4 结论与分析 |
4.1 不同林型植物多样性特征 |
4.2 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分析 |
4.3 高速公路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干扰 |
5. 小结 |
第四章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人工植被调查 |
1. 人工植被的物种组成 |
2. 植物多样性调查内容和方法 |
3. 宁淮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多样性调查 |
3.1 边坡样方设置 |
3.2 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分析 |
3.3 群落相似性 |
4. 宁淮高速公路互通区植物多样性调查 |
4.1 互通区样地设置 |
4.2 互通区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分析 |
4.3 群落相似性系数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五章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植被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1. 土壤试验测定结果 |
2 结果分析 |
2.1 高速公路沿线的土壤条件差异 |
2.2 不同土壤类型的植物多样性 |
2.3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条件的关系 |
3. 小结 |
第六章 宁淮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生境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1. 分析方法 |
1.1 环境因子的选择 |
1.2 主成分分析 |
2. 生境因子影响分析 |
2.1 地形条件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2.2 水分条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2.3 海拔影响群落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
2.4 人为干扰对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3. 主成分分析 |
4. 小结 |
第七章 宁淮高速公路路域植物多样性动态及植物适应性 |
1. 物种多样性动态观测方法 |
2. 观测内容 |
3. 物种多样性动态分析 |
3.1 通车前后植物多样性比较 |
3.2 野生植物的入侵促使物种多样性变化 |
4 植物适应性研究 |
4.1 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 |
4.2 人工植物群落生存适应性 |
5. 小结 |
第八章 宁淮高速公路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实现方法和应用 |
1.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原则 |
2. 宁淮高速公路植物配置模式 |
2.1 中央分隔带 |
2.2 边坡及边沟内外 |
2.3 互通区 |
2.4 服务区、收费站绿化 |
2.5 其他地域 |
3. 高速公路植物群落景观构建方法 |
3.1 绿化植物群落的建立条件 |
3.2 营造多样性植物群落的方法 |
4. 小结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10)甘肃省高速公路绿化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生态恢复与绿化的理论分析 |
2.1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2 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高速公路生态恢复的基本理论 |
2.3.1 生态恢复的生态学原理 |
2.3.2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
2.4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基本措施 |
2.4.1 工程防护措施 |
2.4.2 生物防护措施 |
2.5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基本理论 |
2.5.1 生态绿化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
2.5.2 生态绿化的基本原则 |
2.5.3 生态绿化的作用 |
2.5.4 边坡生态绿化的基本原则 |
2.5.5 中央分隔带生态绿化的基本原则 |
2.5.6 互通立交区生态绿化的基本原则 |
2.5.7 隧道区域生态绿化的基本原则 |
2.5.8 特殊区域生态绿化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绿化植物的选择 |
3.1 甘肃省自然环境概况 |
3.2 主要分区自然地理因子 |
3.2.1 陇南山区 |
3.2.2 中部丘陵区 |
3.2.3 甘南高寒区 |
3.2.4 河西走廊区 |
3.3 植被情况 |
3.4 生态环境 |
3.4.1 生态环境的发展概况 |
3.4.2 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
3.5 甘肃省不同区域植物种类选择 |
3.5.1 绿化树种选择基本原则 |
3.5.2 不同区域植物种类选择 |
第四章 甘肃省高速公路绿化配置研究与实例 |
4.1 甘肃省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基本原则 |
4.2 甘肃省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基本配置 |
4.2.1 中央分隔带生态绿化配置 |
4.2.2 两侧绿化带的生态绿化配置 |
4.2.3 边坡绿化的配置 |
4.2.4 立交区和服务区的生态绿化配置 |
4.2.5 取弃土场的生态绿化配置 |
4.3 高速公路绿化实例分析 |
4.3.1 G312线巉口至柳沟河高速公路生态绿化 |
4.3.2 G109线兰州至海石湾高速公路王家口立交试验区绿化 |
4.4 甘肃省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方面存在问题 |
结论及建议 |
主要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宁夏高等级公路绿化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荒漠区银西高铁边坡绿化智能维养技术研究[D]. 朱文博.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干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评价与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 杨国峰. 东南大学, 2019(05)
- [3]基于三大目标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优化研究[D]. 肖代全. 长安大学, 2011(05)
- [4]山区高等级公路路侧绿化景观安全评价及合理构建模式研究[D]. 崔田田. 中南大学, 2011(01)
- [5]北京市公路绿化生态评价系统研建[D]. 张虎威.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6]甘肃省高等级公路绿地植被恢复技术[D]. 杨泓. 兰州大学, 2008(S1)
- [7]京郊公路生态绿化模式的初步研究[D]. 马欣欣.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8]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建议[J]. 闫兴富,杜茜. 北方园艺, 2008(02)
- [9]宁淮高速公路沿线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D]. 孟凡云.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10]甘肃省高速公路绿化方式的研究[D]. 董建军. 长安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