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卡灾难”的法律思考

“磁卡灾难”的法律思考

一、“磁卡风波”的法律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佩[1](2021)在《东野圭吾小说的伦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宋定国[3](2015)在《沧浪之道》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谜局初开耸立在江河市扬子江畔的龙山老出奇事。龙年夏天,山顶上那棵千年古树"问天柏"被雷电劈掉一半后大难不死,翌年春天,在满是岩石的树根处又长出了三株兰花。这些兰花在开始两年可能因为过于娇小羸弱,没有开花,因而也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到了今年春天,它们那剑一般的叶子肥大挺拔,青翠欲滴,还绽放出一串串美妙的花儿。花儿白里透红,疏密相间,其状或相顾而如笑,或相背而如嗔,或相掩而如羞,或

危洋洋[4](2014)在《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十分显着。本文以新时期以来产生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新词语消退的特点与原因。文章主体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基于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整理相应年代的新词语词典与年编对语料进行收集,然后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相关语料库和语感三方面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筛选,确定新时期以来消退的新词语的范围,构建新时期以来汉语消退新词语的语料库。在语料库的基础之上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整体走势进行概括,描绘出新词语消退的大趋势,然后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分时段的研究。第二章,分析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即哪类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本文主要从语音、语义、修辞、语法四方面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特点的分析。在语音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是简缩语和音译造词;在语义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受同义关系和语义环境的影响;在修辞特点上,使用比喻、仿拟、谐音等方式创造的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在语法特点上主要是通过语言类推机制批量构造的新词群容易消退。第三章,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进行挖掘。本文把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因素、语用心理因素、网络传媒因素和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普及、喜新厌旧的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才促使了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

刘振[5](2012)在《中国预付卡发展的经济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在美债危机与欧洲危机的背景下,预付卡作为刺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手段之一,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促使预付卡在国内外快速发展。伴随预付卡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其风险问题也日趋严峻:首先,从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卡组织以及商户来说,风险主要表现为预付卡的定价问题,即预付卡市场应该如何定价,才能使消费者能够接受预付卡,使商户愿意受理预付卡,同时,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卡组织以及商户等能够获得利润。其次,风险表现为发卡机构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预付卡发行机构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玩失踪;玩点子;玩缩水以及玩四定(定消费金额、定消费地点、定消费时间与定消费范围)。对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发卡机构应该如何进行监管呢?在我国提出第三方支付条例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是否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呢?本文将研究上述问题。最后,从宏观层面来说,我国预付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预付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货币进行小额支付,这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带来影响。那么应该如何防范和监管预付卡带来的宏观风险呢?这也是本文将研究的问题之一。总之,随着预付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界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我国在发展预付卡产业时,首先可以借鉴国外预付卡发展和管理的经验,同时要考虑其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有必要结合我国的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来进行理论分析,提前采取措施来规避风险的发生。所以,当前研究我国预付卡发展的经济风险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由八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本章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对论文研究的思路、结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等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银行卡与预付卡的相关理论研究。该章首先分析了银行卡与预付卡的起源与理论基础,然后分析风险的内涵与风险计量的方法,最后分析银行卡与预付卡风险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是预付卡风险研究。本部分首先分析预付卡定价与定价风险。然后分析预付卡带来的微观风险,如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安全风险等。再次,分析预付卡带来的宏观风险,如预付卡对中央银行地位的影响、预付卡对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对支付清算系统的影响等。最后,该部分分析预付卡带来的反洗钱风险。第四章是预付卡风险实证研究。本部分首先通过案例分析了我国预付卡微观风险的信用风险与欺诈风险。然后实证研究了预付卡对货币供给量以及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影响。第五章是我国预付卡市场发展历程、存在问题与监管现状。该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预付卡发展历程,然后探讨我国预付卡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本部分分析我国预付卡市场监管的现在与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是预付卡监管的部分国际经验研究。本部分首先探讨了美国、日本、欧盟与新加坡等国家的预付卡监管经验。然后对比分析这些监管经验。最后,本部分分析这些监管经验的借鉴意义。第七章是我国预付卡监管与发展建议。本部分首先提出应该加快预付卡监管立法来应对预付卡风险,然后提出完善预付卡风险管理体系来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再次,该部分提出构建竞争性的预付卡市场来促进预付卡市场的发展。最后,本部分提出应该进行预付卡市场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来应对风险和保持预付卡市场的平稳发展。最后一章是结论与展望。本部分首先对全文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然后提出本文研究恭贡献,进而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杨文硕[6](2011)在《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一句话概括为:民间金融作为一种习惯法实践,它首先是社区生活中一连串的行动和事件,其次才是一套持续与政策、法律等环境因素持续互动的规范和原则。全文以五个部分论述了这一观点,即问题、视角、方法、个案和总结。本文以民间金融的“习惯法实践”为研究问题,包含两个学术对话目的。一是与偏重宏大视角的研究定势对话,避开前人常用的金融抑制、信息不对称、制度变迁等宏观进路,将民间金融引入习惯法研究,从微观层次重新审视当下民间金融的草根状况。二是与倚重理论逻辑、倾向国家主义的习惯法研究范式和本体论进行对话,分析当下民间金融习惯法的规范和原则,揭示其行动中“日用而不知”的实践逻辑,建立一个多元主义的贴近生活实况的解释框架,积累有助于法治化治理的知识准备。对上述研究问题和对话目的,本文运用了实践视角使习惯法研究回归于各种社区因素的实际活动,在紧迫性、独立性和总体性三个维度上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解析习惯法实践的逻辑,它比理论的逻辑更贴近社会世界的真实,能够更加明晰地描述和解释研究主题,深化学术对话。为了保证实践经验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本文引入了关键性个案研究方法,具体技术路线为:从田野调查中提炼出过程和事件,作为推进分析的纵轴,再加以深描展现出重点场景和关系,作为推进分析的横轴,通过“过程—事件”与“场景—关系”的互补形成一幅鲜活生动的习惯法实践图景。本文选取了自改革开放至今温州市“瓯南县”几位农民老板的一段经营生活作为关键性个案,主线是林永清白手起家、经商致富、晋身精英、投机大亏、逃债失踪以致家族企业濒临破产的金融经历,副线为其家族、生意圈中的人们参与民间金融的种种生活际遇。这一以农民老板为中心的个案研究展现了当今汉族地区习惯法的恢复发展状况,管窥了温州区域性金融市场的治理得失,揭示了习惯法实践发生逻辑变换的鲜活情形。本文围绕实践逻辑对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内核作了总结。习惯法实践与习惯法内涵不同,前者是行动者对习惯法不断模仿、习得、应用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后者的外在形态和内在逻辑被实践机制不断建构和结构化。为了表述这种实践逻辑的变换,本文按照瓯南社区内场域和惯习的更新归纳了一个基本类型,并将习惯法实践分为务农、经商和参政三个子型。务农型习惯法实践发生于自然村落以血缘信任为核心,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村落首属群体与带头人之间的民间金融互动。小农生存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它是习惯法实践最根本的起始逻辑。经商型习惯法实践是习惯法传统被引入个私经济领域之后的产物,其信任机制沿着“熟人—半熟人”网络扩展至本地生意圈,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民企精英之间的民间金融互动,商人谋利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参政型习惯法实践出现于“温州模式”逐步被国家认可之后,少数民企精英运用各种参政策略(如慈善募捐、领导商会、当人大代表等)成为“商而优则仕”的双料精英,其信任机制沿着“熟人—半熟人”网络进入基层政治,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民企精英、双料精英与乡村干部或者基层政府之间的互动。公众人物追逐政治权力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部分基层干部加入精英共同体成为维护习惯法新秩序的权威。为了发展上述基本类型的描述力,本文基于个案经验将其扩展为一个关于实践状态的具体类型。习惯法的实践状态是叠加的而非先后替代的,起始实践形态对后续实践形态有显着的影响力,如经商型习惯法实践依然带有务农形态依赖首属群体的底蕴。与之相对应,习惯法的实践逻辑是渐变的而非彼此隔离的,而且起始逻辑与派生逻辑之间可能发生逆向流动,如农民老板在权力逻辑的竞争中落败之后会转向生存逻辑,从血缘信任中聚集新的资源。上述基本类型和具体类型在微观层次上更细致地说明了习惯法的实践逻辑外化为原则、规范乃至行动的隐秘机制。基于总结,本文建议在技术和理念层面突破瓶颈,促进民间法治资源转化为法治产品,并从习惯法进入法律方法和进入法治理念两方面进行了讨论。

郑珺[7](2010)在《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制度与实践》文中认为公司盈余是衡量一个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表现。盈余信息在经济决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国来说,财政部和证监会同时分别通过企业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则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加以管制。财政部着重于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证监会侧重于公司信息的规范披露。1999年证监会首次在损益项目的披露中引入“非经常性损益”概念,要求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后的净利润。此举标志着证监会尝试对盈余信息重新分类,在企业会计准则之外另外采用一个新的指标对上市公司行为加以约束。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实际工作中,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的引入,至少起到了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抑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倾向,鼓励上市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主营业务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上,促使上市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二是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经营业绩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它是证券监管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从首次公开发行、增发新股以及撤销特别处理的有关规定中可见一斑。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利益团体的日益成熟、理性,各方逐渐认识到一点:对于反映公司目前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增长水平而言,收益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并不相同。特别是我国自从2007年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报告突出了资产负债表观和全面收益观的理念,导致收益项目更加复杂。对盈利组成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如根据盈利中的资金基础不同,可将公司的盈利分为现金和应计两个部分;而按照盈利的持久性差异,可划分为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前一种划分己受到学术界充分关注,涌现出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而后一种角度并未引起广泛且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盈余的功能性解构,、选择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为切入点,考察非经常性损益在盈余中的理论地位和作用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列报规范的国际与国内视野;研究非经常性损益列报框架中的规则制定、执行、鉴证监督与惩戒四个环节的组织管理过程,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并阐释应对问题的思路。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阐释了收益报告中本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的争论,进而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及其各自需求与供给内容,在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需求与供给相互影响追求平衡的过程中,彼此的利益博弈推进了非经常性损益制度的变迁过程。从流程环节的角度勾画出以规则制定环节、执行环节、鉴证监督环节与惩戒环节构成的非经常性损益列报系统框架。2.梳理了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有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规定,并追踪了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政策十年间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早期基本反映了修正的损益满计观(本期营业观在其中也得到了部分的体现)。这种制度安排同当时企业面临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是相符合的,收益来源传统,特例的情况较少。但进入到新世纪之后,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化和集团化,非传统收益来源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伴随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增加,企业投资机会和投资手段也变多了。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更加谨慎的处理方式,减少企业在判断正常损益和非常损益的余地。而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规范的数次修订是由证监会强制推行的,在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非经常性损益的外延经历了从宽泛界定到明确界定,从举例到列举的过程。这样可减少上市公司在披露非经常性损益时主观判断的多样性和随意性,从而增强了上市公司之间非经常性损益的可比性。但是,另一方面,证监会多次修订非经常性损益规范,也反映出证监会发现其目标没有完全实现或存在偏差。研究结论提示监管当局,市场参与主体不会简单机械地执行政策或遵守法律,而是要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动机出发采取相应对策。这是监管当局在制定监管政策和选择具体监管手段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3.使用2004-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数据,考察了该项指标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针对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和行业分布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6-2008年三年当中抽取449家公司,手工收集非经常性损益明细项目数据,完成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结构分析。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研究数据表明,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在近几年都呈现整体比例提高的趋势,有必要对这类项目予以关注。从上市公司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正负分布情况来看,报告非经常性利得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地高于报告非经常性损失的公司数,表现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于报告利好消息,一定程度也折射出证监会界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谨慎,即利得比损失更易被界定为非经常性项目。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较大的上市公司比例不断增长,表明仍有部分公司寄望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提高盈利水平,其实际持续性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而虚盈实亏的公司比例自2004年以来的上升趋势也说明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的现象尚未获得有效抑制。针对明细项目结构的分析,从频率和金额两方面来看,债务重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和其他营业外收支是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项目。对监管机构来说,应加强对这些重大项目的监管。对上市公司来说,应结合债务重组、投资、政府补助相关准则中的披露要求,把这些重大项目作为关键的内容进行充分披露。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除了关注年报附注中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还应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各个构成项目在年报中的单独披露,综合予以分析。而在行业分析中,可选消费业、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业是非经常性损益的三个高发行业。市场监管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在监管和审计这三个行业的公司时应当加大工作力度,特别应当增加审计程序。随着监管部门将非经常性损益逐步纳入监管指标考虑,具体披露规范也不断调整,但这些措施都并不能完全消除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说明了三种开始显现的新问题:分类平滑、故意隐瞒和含糊披露。4.结合上市公司执行环节的数据分析所发现的问题,论文从规则制定、鉴证监督和惩戒三个环节进行了讨论。就规则制定而言,我国非经常性损益列报规则面临制定机构分歧、规则导向制定模式被动和制定程序公开性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规范的制定质量和执行效果。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相应地可考虑加强证监会与财政部充分沟通,并由财政部统一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和披露方式,保证会计法规制定与披露监管的有序化。至于制定模式的选择,目前不宜给企业太多的选择权,应适当缩小会计判断的空间。但同时把握时机完成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的融合。非经常性损益的制定程序,则需进一步扩大制定者的代表性,公示制定全过程的讨论文件和决议。鉴证监督环节考察独立审计与媒体监督的作用,在证监会的规范下,财经媒体逐渐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提醒投资者理性分析。注册会计师也开始在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中反映被审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尤其是当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负的情形下。但目前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审核力度是不足的,一方面审计责任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审核报告的格式和措辞不统一。这些都不利于非经常性损益审核质量的提高,使用者难以准确理解其含义。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由财政部出面增加审计人员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审计责任,在审计准则中增加专门的非经常性损益审计规范,统一审核过程的具体程序和报告专业术语。监管惩戒的情况则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列报违规行为所面临的惩罚。通过统计1999-2009年10年间监管机构查处的直接与非经常性损益内容相关的列报违规事件,论文发现此类违规行为被查处的概率低,即便被查处惩罚也不严厉,违规成本低。改善的思路可考虑健全与完善民事赔偿法律制度,建立集团诉讼机制,有效运用惩戒机制,提高违规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论文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的研究有望达到以下方面的创新:1.首次从流程和功能的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进行了全面考察,构建了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列报的系统过程,对各项管理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2.对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动因的传统解释进行了拓展。一方面,我国企业由于在上市、增发等融资环节的制度规定都同盈余指标挂钩,企业具有提升盈余指标的内在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一次性、偶发性,公司较易操控其确认和计量环节,这又为企业提供了方便操纵的机会;再加之企业管理者寻找的侥幸辩解藉口。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使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直接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3.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组成结构和行业分布特征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为监管和评估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提供了实际证据和重要说明。

曹征路[8](2009)在《问苍茫》文中研究说明常书记也不光是鼓励她一个人,对所有的打工仔他都在反反复复说一个道理,这个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是强者的时代,深圳不相信眼泪,你就不要流泪嘛。你顺着它来,它要什么你给它什么,千万不要对着干,你比别人更强,你就行了。那个美国的乔丹怎么说的?让别人尊重你的唯一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打败他!

王拓[9](2009)在《风险刑法理论的现代展开》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正步入所谓的“风险社会”阶段,在风险社会中,“技术风险”与“制度风险”构成了风险结构的基本内容。现代科技为人们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连专家都难以预知和掌控的风险;市场经济制度在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犯罪的风险。人们对于风险的不安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安全保障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了。为了应对风险,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秩序,一种声音主张,刑法应当从传统的后卫地带走向前沿地带,从报应导向转为预防导向,以处罚前置化的形式实现对法益更为周密的保护,这就是“风险刑法”理论。在本文看来,风险刑法理论,是指通过规制行为人违反规范的行为导致的危险,以处罚危险犯的方式更加早期地、周延地保护法益,进而为实现刑罚的积极的一般预防目的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刑法理论体系。风险刑法理论一经提出,就遭到了批判。其中,刑法谦抑主义对风险刑法理论存在的基础以及前置化处罚的效果等提出了强烈的质疑。然而,风险刑法理论体系是否一无是处,是否应受到全盘否定?如果不能否认它的存在,那么其正当性根据又是什么?如果在某些场合可以适用,又如何框定其适用的界限?既然法益保护前置化的倾向已经出现,又怎样才能避免符号化的象征刑法?现行的中国刑法,又能否足够宽容地吸纳这一理论体系?这些都是本文力求回答的问题。本文分为六部分,除了引论与代结语之外,正文分为四章:引论部分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一种折中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法学流派的考察与对犯罪论体系发展历史的分析,本文澄清了对于折中主义的误解,进而提出了一种在方法论上演绎与归纳相得益彰、在本体论上核心刑法与刑事政策并行不悖、在解释论上存在主义与规范主义交相辉映的折中的研究范式。文章指出,风险刑法与传统刑法正是这一折中范式的“两极”,试图坚守传统刑法这“一极”而排斥风险刑法这另“一极”的做法是不妥当的。第一章介绍了风险刑法理论提出的背景,即风险社会理论。该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风险社会理论的内容,并简要评述了该理论的缺陷与贡献。然后,文章提出了在风险社会下的刑法新课题,即安全刑法与风险刑法理论。最后,该部分指出了选择“风险刑法”而摒弃“安全刑法”称谓的原因,并对风险刑法理论的含义、地位、适用原则做了重新界定。第二章详细阐述了风险刑法理论的正当性根据。该部分首先提出了刑法的任务是保护法益还是规范这一古老的问题,在考察了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的论争之后,明确了刑法的任务仍然是保护法益,但同时也指出了法益侵害说的困境与出路。然后,文章从刑法本体性根据和刑事政策性根据两个维度,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厘清和对学说史的梳理,提出了风险刑法理论的正当性根据在于行为无价值论和积极的一般预防论。第三章深入探讨了风险刑法理论的核心内容,即“危险”的概念。该部分指出危险的含义多种多样,并且与危险的类型息息相关。在刑法上,危险表征的载体是危险犯。根据危险是处罚根据还是构成要件要素,危险犯可分为广义的、实质的危险犯和狭义的、形式的危险犯,本文所论述的危险犯基本上是前一种意义上的危险犯。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构成了危险犯的两大类型,二者可以从危险的性质与危险的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加以区分。未遂犯当然属于广义的危险犯的范畴,承认这一命题有助于解释处罚未遂犯的根据,至于未遂犯是何种类型的危险犯的问题,应当考虑危险犯概念的语境并采取个别化认定的思路,单纯地将未遂犯认定成抽象危险犯或者具体危险犯都是片面的。第四章对于风险刑法理论中法益保护前置化的倾向进行了展开论述。法益保护前置化的倾向,在传统类型中表现为处罚危险犯、未遂犯以及预备犯,在现代类型则表现为抽象危险犯的扩张与过失危险犯的确立。通过对危及环境安全、基因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以及人的精神安全感的行为的前置化处罚的立法例与司法实践的分析,文章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刑法介入早期化的趋势的合理性。同时,文章对于如何划定法益保护前置化的适用界限以及如何预防符号化的象征刑法等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见解。代结语在总结本文的同时对风险刑法理论能否融入中国刑法作以展望。文章分析了风险刑法理论在中国实现的阻碍因素,指出现行刑法对于某些犯罪处罚过于后置化以及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之间界限不明的弊端,最终提出了现行刑法改革的必要性、容纳风险刑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提出了渐进式的改革设想。

曹征路[10](2008)在《问苍茫》文中提出第一章1柳叶叶运气好,工位面对着窗户,每天都可以偷闲朝外看几眼,一抬眼皮就能看,主管也注意不到,她还一次都没被抓住过呢,这让她好开心。其实外面有什么?没有海,也没有像样的商厦,但外面有天,有时候还有白云,这边的白云和老家的不一样,是那种混混沌沌结不成团的白云,烂棉絮一样稀稀拉拉。有时候她还能看到低低盘旋的大飞机,发出隆隆的震响。在晚间,还能看清飞机上一排排的窗户,和尾巴上一闪一闪的星光,提醒她别忘了如今自己也住在大城市里,离现代化很近很近。有一回大家在拉话最想做的一件事,有人想吃一碗米粉肉,有人想美美地睡两天,当时她脱口就说想坐一回飞机。她们都笑她不着调,癞蛤蟆要舔天鹅脚背呢,可她自己觉得飞机并不遥远,天天都在身边,就在半腰间,好像一步就能骑上去。人和人,真的不一样。DANGD A I代当那天的台风就是这样被她看到的。

二、“磁卡风波”的法律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卡风波”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3)沧浪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谜局初开
第二章弃子谋势
第三章喜忧相伴
第四章各有妙招
第五章暗流涌动
第六章阴霾迷离
第七章风云突变
第八章大浪淘沙
第九章峰回路转
第十章情涌中秋
第十一章暗藏玄机
第十二章“事故”频发
第十三章魂牵巴黎
第十四章难挡硝烟
第十五章决战在即
第十六章辞旧迎新

(4)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关于词语消退的界定
    第三节 语料库的构建
        一、语料来源
        二、筛选过程
    第四节 定量分析
        一、新词语消退现象整体走势的概述
        二、新词语消退现象的分时段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
    第一节 语音特点
        一、简缩语
        二、音译造词
    第二节 语义特点
        一、语义背景的消失
        二、同义替换
        三、同音同形异义词
    第三节 修辞特点
        一、仿拟造词
        二、谐音造词
        三、比喻造词
        四、夸张造词
    第四节 语法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因素
        一、旧事物的消失
        二、新事物的普及
        三、社会热点的消退
    第二节 语用心理因素
        一、喜新厌旧的心理
        二、从众心理
        三、避俗求雅心理
    第三节 网络传媒因素
    第四节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预付卡发展的经济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银行卡定价理论研究
        1.2.2 银行卡风险分析
        1.2.3 预付卡理论研究
        1.2.4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目标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1.4.1 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
        1.4.2 可能存在的研究不足
2 预付卡理论研究
    2.1 银行卡理论基础
        2.1.1 银行卡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2.1.2 银行卡的类别
    2.2 预付卡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2.2.1 预付卡的定义
        2.2.2 预付卡的发展历程
        2.2.3 预付卡发行形态与发行主体
        2.2.4 预付卡的分类
        2.2.5 预付卡的特征
        2.2.6 预付卡产业链
    2.3 风险理论研究
        2.3.1 风险的内涵
        2.3.2 风险管理研究
        2.3.3 银行卡定价与风险
        2.3.4 银行卡信用风险
    2.4 银行卡反洗钱风险
        2.4.1 预付卡信用风险
        2.4.2 预付卡定价风险
        2.4.3 预付卡反洗钱风险
3 预付卡风险研究
    3.1 预付卡定价系统分析
        3.1.1 预付卡市场参与主体
        3.1.2 预付卡价格类型
        3.1.3 预付卡市场定价主体
    3.2 预付卡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分析
        3.2.1 内部因素
        3.2.2 外部因素
        3.2.3 预付卡定价策略
    3.3 预付卡定价策略
        3.3.1 预付卡静态定价策略
        3.3.2 预付卡动态定价策略
    3.4 预付卡定价风险
        3.4.1 “罢刷卡”风险
        3.4.2 售卖风险
    3.5 预付卡微观风险
        3.5.1 信用风险
        3.5.2 欺诈风险
        3.5.3 安全风险
    3.6 预付卡宏观风险
        3.6.1 预付卡对中央银行地位的影响
        3.6.2 预付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影响
        3.6.3 预付卡对中央银行货币需求的影响
        3.6.4 预付卡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3.6.5 预付卡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3.6.6 预付卡对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影响
        3.6.7 预付卡与反洗钱风险
4 预付卡风险实证研究
    4.1 预付卡微观风险案例分析
        4.1.1 风险事件
        4.1.2 风险分析
    4.2 预付卡宏观风险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预付卡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4.2.3 实证研究结论
5 我国预付卡市场发展历程、存在问题与监管现状
    5.1 我国预付卡发展历程
        5.1.1 我国预付卡的发展历程
        5.1.2 我国预付卡的盈利模式
        5.1.3 我国预付卡的发行流程
        5.1.4 我国预付卡产业链
        5.1.5 我国预付卡的优势
        5.1.6 我国预付卡市场的特点
        5.1.7 我国预付卡消费者的特点
    5.2 我国预付卡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5.2.1 我国预付卡市场发展现状
        5.2.7 我国预付卡市场存在的问题
    5.3 我国预付卡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5.3.1 我国预付卡监管的现状
        5.3.2 第三方支付研究
        5.3.3 我国预付卡监管存在的问题
6 预付卡监管的部分国际经验
    6.1 美国预付卡监管经验
        6.1.1 美国预付卡发展现状
        6.1.2 美国预付卡监管经验
    6.2 日本预付卡监管经验
        6.2.1 日本预付卡发展现状
        6.2.2 日本预付卡监管经验
    6.3 欧盟预付卡监管经验
        6.3.1 欧盟预付卡发展现状
        6.3.2 欧盟预付卡监管经验
    6.4 新加坡预付卡监管经验
        6.4.1 新加坡预付卡发展现状
        6.4.2 新加坡预付卡监管经验
    6.5 预付卡监管经验对比与借鉴
        6.5.1 预付卡监管经验对比
        6.5.2 预付卡监管经验的借鉴意义
7 我国预付卡监管与发展建议
    7.1 加快预付卡监管立法
        7.1.1 确立预付卡监管主体
        7.1.2 规范预付卡监发行程序
        7.1.3 监管预付卡洗钱风险
        7.1.4 监管预付卡安全风险
    7.2 完善预付卡风险管理体系
        7.2.1 完善预付卡风险管理体制
        7.2.2 应对预付卡定价风险
        7.2.3 强化预付卡信用风险监管
        7.2.4 完善第三方支付体系
        7.2.5 应对预付卡的欺诈风险
        7.2.6 加强预付卡反洗钱监管
        7.2.7 应对预付卡带来的宏观风险
    7.3 构建竞争性的预付卡市场
        7.3.1 扩展预付卡市场发行主体
        7.3.2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7.3.3 细分预付卡客户
    7.4 预付卡市场创新与发展
        7.4.1 保持政策敏感性
        7.4.2 预付卡产品创新
        7.4.3 服务创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6)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提出问题
        一、研究缘起:发现民间金融习惯法
        二、研究主题:民间金融习惯法如何运行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运用实践视角:民间金融的习惯法实践
        二、引入关键性个案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本文的调研过程
        二、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民间金融的多视角对话
        一、民间金融概念辨析与界定
        二、民间金融的经济学视角
        三、民间金融的社会学视角
        四、民间金融的法学视角
    第二节 民间金融的习惯法研究
        一、习惯法概念辨析与界定
        二、民间金融研究的法社会学转向
第三章 个案概况
    第一节 流动着的瓯南地景
        一、七山二水一分田
        二、瓯南“没有被计划过”
    第二节 瓯南的“温州模式”
        一、白手起家的农民老板
        二、无为又有为的基层政府
    第三节 瓯南的民间金融习惯法
        一、民间金融的恢复发展状况
        二、民间金融习惯法的运行状况
    本章小结
        一、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法律性
        二、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形态
第四章 白手创业
    第一节 “呈会是大家信他的能力”
        一、创业冲动引发呈会复苏
        二、发起人林永清
    第二节 “今后呈会要讲利息了”
        一、参与者林永培和郑才炮
        二、被动员者林世进
    第三节 “银背也有一套学问”
        一、技改资金来自银背
        二、银背短暂的“合法化”
    本章小结
        一、习惯法实践的“动员—参与”机制
        二、习惯法呈现实践叠加和逻辑渐变
第五章 跻身精英
    第一节 “呈会已经变了味”
        一、呈会因过度投机而衰落
        二、呈会成为创业后遗症
    第二节 “把平台做高”
        一、华夏公司做慈善捐助
        二、林永清当选商会会长
    第三节 “政治优势是最大的担保”
        一、华夏公司建立党支部
        二、林永清当选人大代表
    本章小结
        一、习惯法再次呈现实践叠加和逻辑渐变
        二、习惯法嵌入体制获取政治合法性
第六章 债务风波
    第一节 “林永清跑路了”
        一、林永培的应急对策
        二、“黑社会”讨债砍人
    第二节 “一家人一定要团结”
        一、对债务责任的内部争吵
        二、对债务难题的解决共识
    第三节 “你我瓯南人应该有信用”
        一、债务协商调解的展开
        二、债务妥协方案的达成
    本章小结
        一、习惯法实践中的权力和策略
        二、习惯法实践逻辑的新演化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总结:基于习惯法个案的实践逻辑
        一、实践逻辑的基本类型
        二、实践逻辑的具体类型
        三、本文的贡献和局限性
    第二节 讨论: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法治意义
        一、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普遍主义萌芽
        二、进入法律方法的习惯法
        二、进入法治理念的习惯法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个案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表
附录二:半结构化访谈方案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制度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及启发
        1.2.1 非经常性损益的国外文献综述
        1.2.2 非经常性损益的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
        1.3.1 分析框架的构建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安排
2. 非经常性损益列报的理论诠释
    2.1 非经常性损益及相关概念
        2.1.1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特征
        2.1.2 近似概念的廓清
    2.2 财务报告目标理论
        2.2.1 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回顾
        2.2.2 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的两种观点
    2.3 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
        2.3.1 会计盈余的作用
        2.3.2 收益报告中本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的争论
    2.4 资本市场上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分析
        2.4.1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需求者及需求内容
        2.4.2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供给者及供给内容
    2.5 制度变迁理论的应用分析
        2.5.1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2.5.2 博弈论被引入制度变迁理论
3. 非经常性损益列报的制度背景分析
    3.1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规范的国际视野考察
        3.1.1 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原先的规定
        3.1.2 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目前的调整
    3.2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制度的特殊背景
        3.2.1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政策的演变过程追踪
        3.2.2 数次修订的分析及评价
        3.2.3 中外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制度的比较
    3.3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制度变迁的思考
        3.3.1 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3.3.2 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分析
        3.3.3 小结
4.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之规则制定
    4.1 非经常性损益列报规则制定的组织管理
        4.1.1 非经常性损益列报规则制定的组织过程设想
        4.1.2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列报目标
    4.2 非经常性损益规范的制定机构:财政部与证监会的定位
        4.2.1 两大机构的分工
        4.2.2 制定机构间的分歧
    4.3 非经常性损益政策的制定内容:原则或规则导向的抉择
        4.3.1 最初的原则倾向:引进国际做法
        4.3.2 转变为规则导向:现实的压力
    4.4 非经常性损益政策的制定程序:公开性不足
    4.5 完善规范制定环节的思路
5.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之规则执行——来自上市公司的现实考察与证据
    5.1 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回顾
        5.1.1 债务重组
        5.1.2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5.1.3 政府补助
        5.1.4 关联方交易
        5.1.5 委托理财
    5.2 企业舞弊三角形理论与非经常性损益列报
        5.2.1 内在压力:经济利益
        5.2.2 操控机会:项目特点与监管惩戒力度
        5.2.3 辩解藉口:侥幸心理
        5.2.4 证券市场监管中引入非经常性损益指标
    5.3 列报管制规范执行情况研究:描述性统计分析
        5.3.1 样本选择
        5.3.2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基本情况
        5.3.3 非经常性损益明细项目结构分析
        5.3.4 非经常性损益的行业分析
    5.4 列报管制下的新问题:案例分析
        5.4.1 隐蔽规避:分类平滑
        5.4.2 公开违反:故意隐瞒
        5.4.3 介于之中:含糊其辞,不做详细说明
6.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之鉴证监督与惩戒
    6.1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的审核
        6.1.1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中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关注情况
        6.1.2 非经常性损益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6.2 财经媒体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社会监督
    6.3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的监管惩戒研究
        6.3.1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违规处罚情况
        6.3.2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违规处罚问题的检视
    6.4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列报鉴证监督与惩戒环节的改进思考
7.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问苍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
    2
    3
    4
    5
第二章
    6
    7
    8
第三章
    9
    10
    11
    12
第四章
    13
    14
    15
第五章
    16
    17
    18
    19
第六章
    20
    21
    22
    23
第七章
    24
    25
    26
    27
第八章
    28
    29
    30
    31
第九章
    32
    33
    34
第十章
    35
    36
    37
    38
第十一章
    39
    40
    41
    42
    43
    44
第十二章
    45
    46
    47
    48
    49
    50
    51
第十三章
    52
    53
    54
    55
    56
    57

(9)风险刑法理论的现代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一种折中研究范式的引入
第一章 风险刑法理论的提出——风险社会下的刑法新课题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概述
        一、风险与风险社会的概念
        二、风险社会中风险的基本类型
        三、风险社会中风险的基本特征
        四、风险社会理论的缺陷与贡献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下刑法的困境与突围
        一、传统刑法理论在风险社会下受到的挑战
        二、风险刑法理论与安全刑法理论的提出
        三、风险刑法理论与安全刑法理论遭受的质疑与争论
    第三节 风险刑法理论的重新界定
        一、风险刑法理论的概念
        二、风险刑法理论的地位
        三、风险刑法理论的适用原则
第二章 风险刑法理论的根据——在法益与规范之间
    第一节 刑法的任务——保护法益还是规范
        一、关于犯罪本质学说的概述
        二、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的论争
        三、法益侵害说的危机与出路
    第二节 风险刑法理论的刑法本体性根据——行为无价值论
        一、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概念
        二、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与调和
        三、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再定位
        四、行为无价值论——风险刑法的必然倾向
    第三节 风险刑法的刑事政策性根据——积极的一般预防论
        一、特别预防论(威吓)
        二、消极的一般预防论(震慑)
        三、积极的一般预防论
        四、积极的一般预防论——风险刑法的追求目标
第三章 风险刑法理论的核心——危险的概念
    第一节 危险的概念与类型
        一、行为人的危险与行为的危险
        二、行为的危险与结果的危险
        三、主观的危险与客观的危险
        四、抽象的危险与具体的危险
        五、允许的危险与不允许的危险
    第二节 危险概念的载体——危险犯
        一、危险犯的概念
        二、危险犯的分类
        三、危险犯与未遂犯
第四章 风险刑法理论的实现——法益保护的前置化
    第一节 法益保护的前置化概述
        一、法益保护的前置化的传统体现
        二、法益保护的前置化的现代趋势
    第二节 法益保护的前置化在风险社会中的体现
        一、危及环境安全行为的前置化处罚
        二、危及基因安全行为的前置化处罚
        三、危及信息安全行为的前置化处罚
        四、危及交通安全行为的前置化处罚
        五、危及个人精神安全感行为的前置化处罚
    第三节 对法益保护前置化的评价
        一、法益保护前置化的理论基础
        二、法益保护前置化的适用界限
        三、规范论的法益概念之肯定
        四、防止象征刑法之措施
代结语——风险刑法理论在中国的期待
附表 I:20 世纪十大公害事件
附表 II:本文出现的常见德国刑法学者姓名译名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问苍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四、“磁卡风波”的法律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野圭吾小说的伦理研究[D]. 黄佩. 南昌大学, 2021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沧浪之道[J]. 宋定国.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5(04)
  • [4]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D]. 危洋洋.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5]中国预付卡发展的经济风险研究[D]. 刘振. 武汉大学, 2012(06)
  • [6]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D]. 杨文硕. 上海大学, 2011(07)
  • [7]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制度与实践[D]. 郑珺.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8]问苍茫[J]. 曹征路. 长篇小说选刊, 2009(03)
  • [9]风险刑法理论的现代展开[D]. 王拓. 中国政法大学, 2009(03)
  • [10]问苍茫[J]. 曹征路. 当代, 2008(06)

标签:;  ;  ;  ;  ;  

“磁卡灾难”的法律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