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小茶馆天地宽——试论茶馆与社会(论文文献综述)
彭盼[1](2021)在《浅析《茶馆》中隐喻的现实性》文中研究指明《茶馆》是老舍先生杰出的剧本,仅用茶馆一个场景就塑造了七十多个人物,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及其幽默风趣而又雅俗共赏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了一幅老北京城的人物群像,表述了其"葬送三个旧时代"的创作意图。文章将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串联人物塑造与语言上的"京味儿",以及对作品中文化隐喻的剖析三个方面,简述《茶馆》剧本的现实性,以期展现一个政治性与文化性并存的茶馆天地。
王庆燕[2](2020)在《苏州传统造园手法在当代仿古园林中的传承应用与优化设计研究 ——以东山道勤小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传统造园艺术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代表和精华。时代变化发展,如今的吴地之上涌现出一座座当代的仿古园林,然而,大多数的园林往往容易注重对传统园林形式上的复刻,而忽略对其审美精神和内在核心造园手法的传承创新。近年来,苏州市政府推行“天堂苏州·百园之城”的计划,已颁布四批《苏州园林名录》,当代新建的仿古园林也被纳入其中,然而学术领域对于当代仿古园林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未成体系。因此对于苏州传统造园手法在当代仿古园林中的应用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传统园林的空间营造智慧,更能够对当代仿古园林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本文以被列入名录的东山道勤小筑为样本案例进行研究,探讨传统造园手法在其中的应用,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优化设计。文章通过对园林历史文献的广泛搜集阅读和整理,运用质性研究法、对比分析与演绎归纳法对现存名园及以道勤小筑为主的相关当代仿古园林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以期获取相关影像和设计手稿等资料,进而对其进行探讨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总结传统造园手法主要有三类:象征与写意、借景、以小见大及其它手法类型,又进一步界定了当代仿古园林的概念,并指出在政策、经济、个人情怀、生活方式转变的因素下促进其产生及发展,并使其具有开放化、商业化、大众化、新型化等时代特点;第二,通过对道勤小筑现状及园主设计思想分析后发现其存在一定优点与不足之处,如并不一味追求复刻传统园林之形式,而是结合自身实际与时代变化,注重其实用性,如园中多处体现以象征与写意、空间渗透、借景手法等为核心,采用现代风格形式和材料的设计,但它在空间分隔、空间对比等手法运用方面欠佳;第三、针对其不足之处,通过加大以小见大中的空间对比、分隔等手法介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绘制相关图纸。但瑕不掩瑜,该园实为当代较为优秀的园林作品之一。研究发现,传统造园手法在当代仍具有极强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当代仿古园林的建设更应注重对其朴素自然的审美精神及造园手法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象征与写意、借景、以小见大等造园手法核心不变,但形式和材料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呈现出动态的演化和创新趋势。
单凤霞[3](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背后的逻辑是先生产后生活,在经历了疾驰的城市化进程后陷入了“城市病”危机,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生态、休闲、健康”是关键“要素”。《雅典宪章》中提出休闲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到人人有休闲的权利。休闲体育是休闲和体育的结合,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体育是一种生存手段。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居民应对“城市病”的本能需求,迎合了当下城市以优化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诉求,顺应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选取三个案例城市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路径。其理论意义在于拓宽城市休闲体育的研究广度,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度。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城市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部分,包括重要核心概念厘定、城市休闲变迁与城市传统休闲文化透视、城市生态文明下的休闲体育实践;第二,城市休闲体育的实践调查,包括城市居民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困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则、构建依循、构成要素和联动动力;第四,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比较演绎与实证调研,得出结论如下:(1)文化是是城市休闲延续的“遗传密码”,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城市休闲传统,如吴越文化下的杭州休闲、荆楚文化下的江城休闲和巴蜀文化下的蓉城休闲。各具特色的地域休闲文化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因”和“滋养源”。(2)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生态文明是城市休闲体育蓬勃开展的外在推力,休闲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杭州、武汉和成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并利用地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特色。(3)当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三生”空间协调不畅、结构制约突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不畅、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究其缘由在于发展规律不够重视、发展体制存在障碍、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运行机制缺乏联动等。(4)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系统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工程,由三个要素子系统(供给、需求、环境)和一个动力子系统(运行)组成。供给子系统是引领与保障,需求子系统是内源与动力,环境子系统是支持与依托,运行子系统是协调与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5)根据城市圈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范围并合理开展城市休闲体育活动,依此构建出城市休闲体育活动圈层结构:内圈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核心性休闲体育活动;中圈层—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性休闲体育活动;外圈层—城市圈休闲体育空间—平衡性休闲体育活动。(6)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没有通用模式、统一标准,类似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在发展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引领,强化生态文明,以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重视城市规划,以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探究发展规律,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推进公共服务,以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坚持市场主导,以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以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范捷[4](2019)在《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德,古称英州,其独特的南亚热带区位与植物资源优势,使英德在早期就成为茶叶盛名之地。20世纪初叶,历经多次战乱与动荡,英德地区茶文化与红茶产业出现严重倒退。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定了“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英德茶业正式步入规模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发展轨道。纵观历史,英德茶业在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螺旋式转型升级。关于英德红茶的研究,过去主要聚焦于茶树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方面,而关于英德茶文化及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研究目前甚为少见,关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英德茶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其与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分析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一方面通过考据古籍与档案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对近现代英德茶叶发展历程及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以国内外红茶为对照,以及不同等级英德红茶之间的品质对比,分析得出英德红茶品质特征,进一步探究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化学、人文成因,为红茶品质提升及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文化特色与品质特征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对英德红茶战略模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新时代英德红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若干战略性建议,试图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英德产茶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纵观英德茶业发展史,本文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始于南朝的初始发展阶段(6世纪初-17世纪末);二是始于清代的兴盛发展阶段(1760-1890年);三是始于清末民国的急剧衰落阶段(1891-1949年);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振兴阶段(1950-1985年);五是始于改革开放后的结构转型阶段(1986-2010年);六是以研发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1-至今),且以上6个阶段分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2)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了英德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风情、茶诗茶歌、茶亭茶台、寺庙道观等文化遗产,结合英德地区社会发展及人文历史,揭示了英德茶文化“开放性、多样性、适地性、先进性”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四者相互交织,互为依存,形成英德极富特色的茶文化内涵。(3)英德红茶有别于国内外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是“蔗(果)甜兰香清长持久、滋味鲜浓甜润,汤色红亮”;其特征香气成分是以芳樟醇为主的11种清甜花香类物质,特征滋味主要取决于其较高含量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TFs、TRs、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以及低比值的酯型/非酯型儿茶素。(4)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与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高度相关,并且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加工工艺条件下,英德红茶的等级和感官品质水平随原料嫩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茶汤色泽由橙红明亮至红较亮,亮度逐级下降,“金圈”及“冷后浑”现象逐级递减;“蔗甜兰韵”的滋味特点和“秋香、毫香”随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逐级减弱,茶汤滋味浓厚度及丰富度随之逐级下降。英德红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级上升;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TFs、TRs、T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TRs、TB含量逐级上升,TFs/TB比值逐级下降;特级至二级英德红茶中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随等级的下降而明显减少,酯型/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及带涩味的EGCG、ECG、GCG组分在特级中含量最高;芳樟醇含量在一级达到最高,随后逐级大幅下降,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正己醇、(E)-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橙花醇等16种香气成分与英德红茶的等级或品质水平成正相关,推测芳樟醇是高级(名优)英德红茶最关键的特征香气组分,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等16种香气成分是影响英德红茶等级的主要香气组分,可以作为评价英德红茶感官品质的重要化学指标。(5)结合英德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得出,影响英德红茶特征品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6个,即:区域自然条件因素、茶树品种因素、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英德人文特征因素、英德社会背景因素,以上6个因素均对英德红茶品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以英德茶文化、茶叶品质特征和红茶产业现状为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促进新时代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六大建议,为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英德红茶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沈云迪[5](2017)在《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从探寻上海文脉的角度出发,在作家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学生态研究的视角,将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置诸文化视野下进行研究,注重探析作为文学板块的上海地区在明代近三百年历史图景中,创作群体及网络风貌、文学的时空环境对区域文学的影响以及上海地区明代文学性格的独特形式。本论文描述了明代近三百年间上海地区文学场域的生态概貌,对上海地区文学由寂寞走向繁荣、由全国文学的边缘逐步走向中心的曲折过程做了揭示。除去《绪论》,本文正文三编共分为十章。上编为上海地区明代作家群落概貌,共四章。第一章至第四章根据上海地区明代作家群落的发展脉络,分为洪武至成化时的孕育期、弘治至嘉靖时的发展期和隆万至崇祯时的繁盛期。对近200位不同时期的上海地区作家及其在区域内的创作活动网络进行了梳理,尤其是对核心作家周边凝聚的创作群落进行了探析。即重视主流作家又重视非主流作家,尤其是对区域文学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作家,从重视创作成果的代表性、丰富性变为注意创作的实际过程和基础状态,突出地方文学群体的特点,中下层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对文学创作的作用,以及地域文化生态和自然环境对作家的影响。中编为上海地区明代文学发展动因研究,共两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从政治经济、人文传统、教育等等角度切入。探讨多层面文化因素所构成的动态系统对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生态所产生的的影响。下编为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特征研究,共四章。第七章至第十章探讨了上海地区明代作家在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上的共性特征。文本于经、关乎政的正统文学观念在上海地区明代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从明初王彝到明末黄淳耀等上海地区作家都有深刻的体现。在强调“文以范古为美”的同时,上海地区的作家群体又有“情以独至为真”的追求。本文在论述中尤其注重本土作家及其作品在本土的影响。本文在正文以外,还编有附录《上海地区明代作家大事年表》,附录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研究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生态的重要资料。
胡小凤[6](2015)在《《茶馆》中小茶馆与大社会之辩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话剧《茶馆》中,茶馆就是一个凝炼时代特色的社会缩影,一个展示社会风貌的大舞台,小茶馆演绎着大社会的风云变幻与兴衰起落。
曹旦昇[7](2015)在《贼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九满模糊的记忆里,他好像记得汤凤吾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游走于洞庭湖周边十九县的大商人。汤凤吾曾经在回忆他们家中往事的时候告诉九满,大约在民国十六年前后,汤凤吾祖父和父亲主要从事的商业是贩运洋布。最开始贩运的是白洋布、青洋布、咔叽布和哔叽布。往后就是贩运毛哔叽或者冲毛呢之类的高档布匹。那时候汤凤吾的祖父和父亲贩运布匹时往往是用庞大的乌冠船。那种庞大的乌冠船高耸着三根桅杆,特别是中间的那根主桅,可以说是顶天立地,那一页
贾平[8](2015)在《宋词与民间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大传统与小传统都在宋代达到鼎盛,宋词即生长于此背景下。自宋迄今对宋词的“雅”、“俗”品格之论一直不绝。以“民间”视角考察宋词,古代文学学术界对此课题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但缺乏有系统的专着。本文以《全宋词》为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化的视角观照宋代词人和宋词,运用文献学、文艺学、文化学、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宋代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接受和民间文化对宋词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宋代的“民间”作了一个全景式的介绍和说明。宋代民间文化具有信仰多元、淫祀泛滥、民间文化空间多重交叠等特点。宋代民间文学数量庞大、形态丰富;风物传说尤其多,建构了地方知识系统,并引起了文人的兴趣和关注;宋代说话的发达促进了民间文学的传播。词人对民间文化的态度主要有四种:记录与传播,观看与欣赏,参与和融入,互动与学习。其次,本文按照民间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分类分章别论,从微观和中观层面探讨宋词与民俗文化、宋词与神话、宋词与传说故事、宋词与民歌、宋词与民间艺术的关系。宋词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民俗观和民俗信仰,有时文人处在民俗的自觉状态;有时文人反观民俗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文人发挥主体意识改创民俗,如对紫姑信仰的改创。宋词中的神话因素比较多,从统计看,女神书写占《全宋词》很大比重,成为宋词婉约风格蔚为大宗的重要影响因素。宋代文人的女神书写较前代有很大变化,“我神”共处的叙述方式体现了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宋词中记录了一些未见于其他文献的民间传说故事,或者在旧的故事中融入新的叙事元素,具有史料价值。如从宋词看,八仙传说很可能已在宋代定型。宋词对于传统民间传说故事的个性化表达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心态。宋代词人对一些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如采莲女、采桑女、采菱女、莫愁等进行了再创作;在词体形式上,词人有意识地借鉴了民歌体式,如十二月歌、祝酒辞等。宋词中记录了民间艺术的表演情形和相关知识,具有史料价值,也可看出文人对民间艺术的接受程度。宋词有融入民间艺术表演中的情况,体现了宋词的民间性。最后一章,从民间文化的精神层面,探讨宋词体现的文人精神与民间文化精神的契合之处,并阐释原因。宋词体现的谐谑、批判、自由、纵情、平常、知足的心态与民间精神是契合的,可见宋代文人高雅面孔之外的世俗一面。民间精神本身传统很深,至宋,世俗文化对文人的影响变得更大,词体自身的轻松自由风格等都是其中原因。最后,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宋词与民间文化的关系。宋词(主要指文人词)对民间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记载、雅化和辨正。民间文化为词人提供了学习和创作的资源,并对词人及词作产生影响。主要是三个方面,创作题材、母题、原型等来源于民间文化;形式上借鉴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的思想、精神对词人产生影响。宋代文人与民间文化发生关联,主要有以下原因:宋代统治者和文人对民间文化的重视都超越了前代;宋代文人接触民间生活的机会比较多,部分原因乃是由于他们庶族、寒族的身份;宋代的民间艺术很繁荣,浸润了文人的心灵;词体本身的通俗品格使之会与民间文化产生融通。
熊尚全[9](2013)在《川渝茶馆:公共空间和文化再生产基地》文中认为茶是中国古人贡献给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中国古人讲“民以食为天”,今人讲“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其实吃饭只能保底。真正的生活除了吃更要喝,而且要通过“喝”来体现“礼俗”和“法理”。传统中国人喝的内容有三:一是水、二是酒、三是茶。三者之中,水太淡太平常。酒太浓太正规。茶才堪称浓淡皆宜公私两便。茶可在家喝,可在办公室喝,但茶馆才是连接家与国的江湖与社会。茶馆既是有中国特色的休闲空间,也是重要的公共领域、社会意识生产空间和表达场所。中国乡镇和都市里的人,举凡不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而活在“市井”者,多要在茶馆里获取和营建亲族乡里和同事之外的“社会关系”、“文化资本”、“集体意识”和“归属感”。这种功能跟西方的酒吧、咖啡厅大同小异。茶馆与酒吧和咖啡厅,是中西两种文化里的不同休闲空间。由于中国地域广阔生态复杂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而且各地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在折射时代精神的同时,都还有着很强的历史延续性,所以茶馆在体现社会整合的同时,也体现着各种区隔,包括民族、地域、阶层等等。老舍编剧、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一部《茶馆》把这个功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中国各地各民族的茶文化各具特色,例如藏区人喝酥油茶、内蒙新疆人喝奶茶、回族人喝盖碗茶、客家人喝擂茶、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喝油茶。但讲到茶馆,除了北京和藏区,还是大西南特色最强密度也大。“小茶馆、大社会”。川渝地区的茶馆是成都、重庆地域文化特征的缩影。本文探寻茶馆的历史渊源与流变,考察其作为一个公共场所、社会空间、文化再生产基地的结构机制、权利分配、意义交换及其与当地生态文化和历史的关联。作为创新努力,笔者还要把它跟剧场和寺庙的作用分别做一比较。2000-2012年是中国古历龙年的轮回周期,也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矛盾迅速积累的12年。在这个周期里,重庆跟全国分享了北京奥运会豪情和后果,又有过薄熙来执政、唱红打黑、李庄案件、王立军出走等涉及到成都乃至全国的独特经历。茶馆作为当地人的记忆空间和表达集体意识和认同的公共空间或领域,在这些事件里有过什么经历和表现?五色杂陈的茶客群体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如何坚持维护各自的价值观、归属感和认同意识?本文将用成都和重庆这两个省级行政中心的茶馆及茶客群体的叙事,来展示地方文化和当地人如何评价和应对波谲云诡的现代生活并保持其社会认同和文化再生产的机制。人的存在状态包括身体机能、物质条件、社会组织和精神归属感。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人无论在城里乡里,都能感受到身体、经济、社会和舆论的压力。川渝茶馆面对现代化浪潮,却能反其道而动,尽显闲散、愉悦和慢节奏的特色。这种“反现代化”的休闲样态,跟全球一体化的“麦当劳化”、“肯德基化”与“背包化”休闲构成了鲜明对照。正是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化在对话包容中的创新性,也能保存我们关于各地各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从川渝茶馆的茶客族群主体的多元化角度分析,适当探讨传统记忆的发展使得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更具开放性,但也同时看见茶客群体间的性别、民族、社会分层及纵横交融的现实。茶馆折射的社会价值追求、共同体家园重建对于当今中国为之奋斗的五位一体小康社会目标的关联,乃是本文最直接的问题意识。
卢田[10](2013)在《澧州大鼓的传承与考察 ——兼及对其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澧州大鼓是常德曲艺音乐的一种,在澧水流域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表演实践过程中,艺人们广泛吸收当地的民歌、渔鼓、花鼓戏、荆河戏等民间艺术的元素,使澧州大鼓在一代一代艺人手中逐渐发展、完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以及对当地文化部门、传承艺人的走访,对澧州大鼓的基本特征、发展源流、艺人传承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澧州大鼓的唱本众多,历史故事与现实故事都是它的重要题材,它寓教于乐,对传播文化知识、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澧州大鼓演出方式灵活生动,方言、俗语的运用是其具有群众基础的重要原因;澧州大鼓流传广泛,澧水流域的各个县、乡都能够听到艺人慷慨激昂的讲演和灵活多变的鼓声。本文由绪论、三个章节、结论组成,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澧州大鼓的概况,包括其生存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艺术形态的特征,如唱词、伴奏乐器、表演形式等,是对澧州大鼓整体情况的相关介绍。第二章是笔者对澧州大鼓传承的考察,澧州大鼓的艺人、澧州大鼓的传承方式,以及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等。第三章是结合《新课标》讨论关于澧州大鼓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可行性,以及相关的理论依据、存在的困难以及具体实施的设想等。本文将通过三个章节对澧州大鼓进行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介绍,重点在于对澧州大鼓的传承与其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探讨,从澧州大鼓的传承环境入手,再根据笔者所搜集的资料与实地考察的结果展示澧州大鼓的传承方式和现状,最后在新课标等一系列理论依据下对澧州大鼓如何进入本土音乐课堂做出讨论。
二、小小茶馆天地宽——试论茶馆与社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小茶馆天地宽——试论茶馆与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茶馆》中隐喻的现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主义作家应有的态度 |
二、语言设计上的真实 “京味儿” |
三、“茶馆”文化隐喻背后的现实性 |
(2)苏州传统造园手法在当代仿古园林中的传承应用与优化设计研究 ——以东山道勤小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苏州主要传统造园手法研究 |
2.1 象征与写意 |
2.1.1 概述 |
2.1.2 象征 |
2.1.3 写意 |
2.2 借景 |
2.2.1 概述 |
2.2.2 借景类型 |
2.2.3 借景原则 |
2.3 以小见大 |
2.3.1 概述 |
2.3.2 以小见大类型 |
2.3.2.1 空间分隔的造园手法 |
2.3.2.2 空间对比的造园手法 |
2.3.2.3 空间渗透与层次的造园手法 |
2.3.2.4 曲直周回 |
2.4 其它造园手法 |
2.4.1 概述 |
2.4.2 手法类型 |
2.5 传统造园手法的当代演绎 |
2.5.1 当代语境 |
2.5.2 当代仿古园林的特征 |
2.5.3 案例相关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主要传统造园手法的道勤小筑设计实践分析 |
3.1 场地背景分析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场地环境分析 |
3.1.3 使用人群分析 |
3.1.4 园主及其设计思想分析 |
3.2 园景概况 |
3 .2.1功能分区 |
3.2.2 交通流线 |
3.2.3 建筑布置 |
3.2.4 植物配置 |
3.2.5 山水格局 |
3.3 苏州传统造园手法在道勤小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分析 |
3.3.1 象征与写意手法 |
3.3.1.1 植物的象征意象 |
3.3.1.2 园中楹联匾额等的象征意象分析 |
3.3.2 借景手法 |
3.3.2.1 邻借园内外地势 |
3.3.2.2 邻借园外嘉景 |
3.3.2.3 应时而借取植物四时变换之景 |
3.3.3 以小见大手法在园中的应用分析 |
3.3.3.1 空间布置分析 |
3.3.3.2 路线分析 |
3.4 设计优点与不足 |
3.4.1 设计优点 |
3.4.2 设计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勤小筑优化提升设计 |
4.1 加大以小见大手法介入以丰富空间层次 |
4.1.1 增强空间对比与层次 |
4.1.2 分化能与观赏性交通流线,优化使用体验 |
4.2 加大借景手法介入以促进空间的整体流动 |
4.2.1 邻借园外景观促进整体空间统一 |
4.2.2 邻借周边资源优化主门方位 |
4.3 顺应时代变化,扩大园林开放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 园主手稿 |
附录(二) 图录 |
致谢 |
(3)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
1.1.2 我国将迎来全民休闲时代 |
1.1.3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1.1.4 休闲体育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实践手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3.2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4 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 |
1.4.1 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厘定 |
1.4.2 理论基础:研究的逻辑起点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个案说明 |
1.8 技术路线 |
2 城市变迁中的休闲印迹找寻 |
2.1 城市:永不停息的脚步 |
2.1.1 回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回忆 |
2.1.2 危机: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
2.1.3 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 |
2.2 休闲: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 |
2.2.1 城市文化中的休闲 |
2.2.2 城市生长中的休闲变迁 |
2.3 透视传统文化:杭州、武汉、成都三市休闲特色呈现 |
2.3.1 吴越文化特质与杭城休闲表达 |
2.3.2 荆楚文化特质与江城休闲表达 |
2.3.3 巴蜀文化特质与蓉城休闲表达 |
3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互动 |
3.1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城市之基 |
3.1.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 |
3.1.2 美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指向 |
3.2 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的互动发展 |
3.2.1 生态文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外在推力 |
3.2.2 休闲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 |
3.3 杭州、武汉、成都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1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2 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3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下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 |
4.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 |
4.1.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现 |
4.1.2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 |
4.1.3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需求 |
4.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 |
4.2.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个人限制 |
4.2.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人际限制 |
4.2.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结构限制 |
4.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与行为的差异比较 |
4.3.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差异比较 |
4.3.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差异比较 |
5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 |
5.1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内容的聚类 |
5.2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服务反馈 |
5.2.1 服务反馈的基本呈现 |
5.2.2 服务反馈的差异分析 |
5.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环境反馈 |
5.3.1 环境反馈的基本呈现 |
5.3.2 环境反馈的差异分析 |
5.4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场所反馈 |
5.4.1 场所反馈的基本呈现 |
5.4.2 场所反馈的差异分析 |
5.5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设施反馈 |
5.5.1 设施反馈的基本呈现 |
5.5.2 设施反馈的差异分析 |
5.6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与困因分析 |
5.6.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 |
5.6.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因分析 |
6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 |
6.1 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 系统构建的逻辑依循 |
6.2.1 经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供递系统 |
6.2.2 国家文件:休闲体育系统构建的有力支撑 |
6.2.3 他山之石:旅游与休闲系统构建的借鉴 |
6.2.4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生成 |
6.3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成 |
6.3.1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内涵 |
6.3.2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子系统:引领与保障 |
6.3.3 城市休闲体育的需求子系统:内源与动力 |
6.3.4 城市休闲体育的环境子系统:支持与依托 |
6.3.5 城市休闲体育的运行子系统:协调与驱动 |
7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理念 |
7.1.1 新发展理念,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7.1.2 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实践超越 |
7.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2.1 强化生态文明,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 |
7.2.2 重视城市规划,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 |
7.2.3 探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 |
7.2.4 推进公共服务,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 |
7.2.5 坚持市场主导,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 |
7.2.6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局限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 |
8.4 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3 武汉市2016 年社会体育活动资助项目一览表 |
附录4 科研情况 |
(4)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茶文化的概念研究现状 |
1.3.2 红茶常规内含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3 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4 英德茶叶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英德茶文化内涵研究 |
2.1 英德茶文化及其地理气候条件 |
2.1.1 茶文化与地理特征 |
2.1.2 红茶创新与气候特征 |
2.2 英德茶业发展简史 |
2.2.1 英德茶业的起源 |
2.2.2 英德茶业的演变 |
2.2.3 小结 |
2.3 英德茶文化及其艺术遗产 |
2.3.1 茶诗 |
2.3.2 茶俗 |
2.3.3 茶歌、茶戏 |
2.4 英德茶文化物质文化遗产 |
2.4.1 英德茶亭与茶台 |
2.4.2 英德寺庙 |
2.5 英德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
2.5.1 英德茶文化的“开放性” |
2.5.2 英德茶文化的“多样性” |
2.5.3 英德茶文化的“适地性” |
2.5.4 英德茶文化的“先进性” |
第三章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3.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感官审评方法 |
3.3.2 基础生化成分检测方法 |
3.3.3 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测定 |
3.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英德红茶与国内外红茶品质分析 |
3.4.2 不同等级英德红茶品质分析 |
3.5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成因分析 |
3.5.1 区域自然条件因素 |
3.5.2 茶树品种因素 |
3.5.3 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 |
3.5.4 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 |
3.5.5 英德人文特征因素 |
3.5.6 英德社会背景因素 |
3.5.7 小结 |
第四章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
4.1 英德红茶产业SWOT分析 |
4.1.1 英德市茶叶产业优势分析(S) |
4.1.2 英德市茶叶产业劣势分析(W) |
4.1.3 英德市茶叶产业机遇分析(O) |
4.1.4 英德市茶叶产业威胁分析(T) |
4.1.5 基于SWOT分析的英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矩阵 |
4.2 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
4.2.1 充分发挥当地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 |
4.2.2 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
4.2.3 加强英德红茶品牌建设 |
4.2.4 科技攻关,利用互联网平台升级营销战略 |
4.2.5 加大生产安全监督,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
4.2.6 加快构建茶文化与教育领域融合体系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研究概况 |
一、研究历程 |
二、以往研究与本课题的交叉与补充 |
第二节 关于本论文撰写思路 |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基本内容 |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
上编 上海地区明代作家群落概貌 |
第一章 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孕育期(洪武至成化) |
第一节 由繁荣、沉寂再到复兴的作家群落概貌 |
一、由元入明的袁凯、管讷、王彝、董纪等作家 |
二、入明以后成长起来的钱溥、夏寅、张弼、张悦、陆德蕴、郁文博等作家 |
第二节 明初流寓作家对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影响 |
一、杨维祯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
二、陶宗仪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
三、钱惟善、王逢等作家的影响 |
第三节 苏州地区作家对上海地区明初作家群落的影响 |
一、上海地区元末明初作家与苏州地区作家的交往 |
二、入明后一代作家与苏州作家的交往 |
第二章 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发展期(弘治至嘉靖) |
第一节 以乡贤名卿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
一、以顾清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
二、以陆深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
三、以孙承恩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
四、何良俊、徐献忠、董宜阳、张之象等“四贤”及周边作家群落 |
五、以莫如忠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
六、钱福、朱应祥、王一鹏、潘恩、沈恺、石英中等其他重要作家 |
第二节 家族作家群落 |
一、朱邦宪家族作家群落 |
二、徐阶家族作家群落 |
三、陆树声家族作家群落 |
四、冯淮作家家族 |
第三节 本土作家与其他区域作家的交往与互动 |
一、上海地区作家与李东阳的交往 |
二、与吴宽、王鏊及“吴中四才子”、唐顺之等吴中作家的交往 |
三、与各地作家的广泛交流 |
第三章 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繁盛期(隆万至崇祯) |
第一节 以乡贤名卿为核心的作家群落 |
一、以陈继儒为中心的作家群落 |
1、布衣之杰陈继儒 |
2、畸人之杰唐汝询 |
附录: 《顾氏诗史》作者考辨 |
3、“一代之殿”施绍莘 |
二、“嘉定文派”嘉定四先生及徐学谟、殷都等作家群落 |
三、冯时可家族作家群落 |
第二节 几社及殉难、遗民作家群落 |
一、文雄烈士旷世奇才陈子龙 |
二、几社作家群落 |
三、夏完淳、黄淳耀、侯峒曾等殉难作家 |
四、遗民作家 |
第三节 万历、崇祯时期的其他重要作家 |
一、董其昌、张鼐、宋懋澄等知名作家 |
二、区域文学重要作家王圻、唐文献、张以诚、何三畏、黄体仁、徐光启等 |
三、其他作家严衍、杜开美、李绍箕及女作家王凤娴等 |
第四章 上海地区作家群落的繁盛期(隆万至崇祯二) |
第四节 本土作家间的文学网络 |
一、陈继儒等核心作家的影响 |
二、上海地区作家结社唱和等诗文交往 |
三、编辑别集及为别集作序跋等区域文学活动 |
第五节 本土作家与其他区域作家的交流与互动 |
一、归有光、王世贞、屠隆等作家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
二、与全国作家的广泛交流 |
中编 上海地区明代文学发展动因研究 |
第五章 政局变化、经济发展对上海地区文学生态影响 |
第一节 朝代更迭冲击下的上海地区文学 |
一、元明易代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
二、明末政治生态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嘉靖时期倭寇之乱对上海地区文学的影响 |
一、倭寇对上海地区产生的极大破坏性 |
二、倭乱对区域文学的直接影响 |
第三节 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世风的影响 |
二、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士商互动 |
三、作家作品中的民生疾苦 |
第六章 区域文化发育对上海地区文学生态推动之功 |
第一节 书籍收藏、编辑对区域文学的助力 |
一、作家兼藏书家 |
二、编辑各类诗文选集以阐述文学主张 |
第二节 区域文化发展对地区文学生态的作用 |
一、科举发达与文学的发展 |
二、文化普及与上海地区文学的发展 |
下编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特征研究 |
第七章 上海地区作家的政教文学观念 |
第一节 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 |
一、根乎六经、出入诸子的文学主张 |
二、随事触物、必根理义的创作倾向 |
三、诗文皆缘本经术的特点 |
第二节 经世致用的文学追求 |
一、对文以致治的强调 |
二、复兴传统、反思现实的追求 |
第八章 上海地区明代文学中的隐逸主题 |
第一节 动荡政局下的隐逸追求 |
一、身已无官也自如的自适 |
二、朝局庸縻速去为幸的无奈 |
第二节 平静生活中的隐逸闲淡 |
一、太平盛世下的悠闲自在 |
二、吏隐兼得的精神追求 |
三、独秘泉石、超然物外的潇洒自适 |
四、“通隐”陈继儒及其影响 |
第九章 上海地区作家的文学复古思想 |
第一节 以古人为式,以性情为用的文学实践 |
一、前期作家对唐宋优秀诗人的学习 |
二、既主复古又贵性情的宽容心态 |
三、酝酿群籍勒成一家的追求 |
四、文以范古为美的文学主张 |
第二节 笼罩于复古大潮中的上海地区作家 |
一、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的差距 |
二、演七子流派的创作情况 |
第十章 上海地区的重情文学传统 |
第一节 抒发个人情怀的创作 |
一、政治高压下个性化的情感抒写 |
二、重抒情、重自然的创作方向 |
三、强调真情、抒写真实自我的创作实践 |
第二节 重情之正的文学传统 |
一、得情之正的传统 |
二、强调诗文回归情之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地区明代文学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宋词与民间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民间、民间文化等概念的辨析 |
(一) “民间”意义源流与阐述 |
(二)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 |
(三) 民间文学 |
二、民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
(一) 中国古代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
(二) 宋词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宋代的“民间” |
第一节 宋代民间文化 |
一、宋代人对“风俗”、“民俗”的阐释 |
二、宋代民间文化的特点 |
三、宋代民间文学的特点 |
第二节 词人的民间生活 |
一、文人词人的民间状态 |
二、民间词人的民间生活 |
第二章 宋词与民俗文化 |
第一节 宋词体现的民俗观 |
一、宋词中的民俗描写与研究 |
二、里在的民俗:生活在其中 |
三、外在的民俗:寄托与戏谑 |
第二节 宋词体现的民俗信仰与思想 |
一、信仰空间 |
二、谶验思想 |
第三章 宋词与神话 |
第一节 宋词中的神话人物 |
一、男神与女神形象 |
二、偏爱女神的原因与影响 |
第二节 宋词中的神话爱情 |
一、牛郎织女神话 |
二、嫦娥后羿神话 |
三、江妃解佩神话 |
四、湘妃与舜的神话 |
五、弄玉萧史神话 |
六、巫山神女与襄王神话 |
七、西王母与穆天子神话 |
第四章 宋词与传说故事 |
第一节 宋词中的仙话、佛道故事 |
一、仙话与道教故事 |
二、佛教故事 |
第二节 宋词中的精怪故事 |
一、植物精怪 |
二、动物精怪 |
四、器物精怪 |
五、鬼怪 |
六、人怪 |
第三节 宋词中的前代人物传说 |
一、女性历史人物传说 |
二、男性历史人物传说 |
第四节 宋词中的当前社会故事 |
一、神异之事 |
二、情事 |
三、百姓故事 |
四、风物传说 |
第五章 宋词与民歌 |
第一节 宋词与民歌中共有的民间女子形象 |
一、采桑女 |
二、采莲女 |
三、采菱女 |
四、莫愁女 |
第二节 宋词运用的民歌形式 |
一、发愿形式 |
二、十二月歌 |
三、十劝之联章形式 |
四、吉席祝语 |
五、酒令 |
六、礼俗歌 |
第六章 宋词与民间艺术 |
第一节 宋词中描写的民间艺术 |
一、傀儡、皮影 |
二、滑稽、俳优表演 |
三、杂剧 |
四、戏剧 |
五、烟火 |
六、百戏 |
七、鼓板 |
八、表演场地 |
第二节 宋词与民间艺术的关联 |
一、宋词借鉴和融入民间艺术形式 |
二、宋词对民间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
第七章 宋词与民间精神 |
第一节 谐谑、批判 |
一、寓批判于谐谑 |
二、寓趣味于谐谑 |
第二节 自由、纵情 |
第三节 日常、知足 |
一、宋词中体现的日常知足精神 |
二、宋词本事体现的日常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川渝茶馆:公共空间和文化再生产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节 缘起和意义 |
第2节 综述和视角 |
第3节 路径和方法 |
第4节 概念和外延 |
第1章 从茶到馆 |
1.1 泡出来的历史 |
1.1.1 川茶兴起 |
1.1.2 川渝茶馆 |
1.2 文化生态学 |
1.2.1 自然生态 |
1.2.2 人文心态 |
第2章 川渝茶馆内涵 |
2.1 川渝两地 |
2.1.1 内在结构 |
2.1.2 经营之道 |
2.2 公共生活 |
2.2.1 杯中世界 |
2.2.2 休闲娱乐 |
2.3 龙门阵 |
2.3.1 江湖庙堂 |
2.3.2 口头政治 |
2.4 无序之序 |
2.4.1 “茶馆政客” |
2.4.2 人以群分 |
第3章 一城居民半茶客 |
3.1 茶客众生相 |
3.2 阶层跨越 |
3.2.1 铁杆茶仙 |
3.2.2 匆匆过客 |
3.2.3 打望男女 |
3.3 社会性别 |
第4章 茶馆与社会 |
4.1 坐茶馆与吃闲茶 |
4.2 闲适与社交 |
4.3 语言和惯习 |
4.4 休闲与帮忙 |
第5章 社会认同与文化再生产 |
5.1 公私生活 |
5.1.1 对立统一 |
5.1.2 时空对话 |
5.2 多元一体 |
5.3 精神家园 |
5.3.1 认同意识 |
5.3.2 记忆与想象 |
5.3.3 他者异邦与讲信修睦 |
5.4 地方与国家 |
5.4.1 国家请吃茶 |
5.4.2 边缘与中心 |
5.5 茶馆路在何方 |
5.5.1. 星巴克启示 |
5.5.2 转型与守望 |
5.5.3 国家的目标与底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澧州大鼓的传承与考察 ——兼及对其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一) 原始文献 |
(二) 已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澧州大鼓的概况 |
一、澧州大鼓的源流 |
(一) 辐射地区 |
(二) 民间传说 |
(三) 历史沿革 |
二、澧州大鼓的艺术形态 |
(一) 音乐特征 |
(二) 澧州大鼓的乐器 |
(三) 澧州大鼓的常见表演形式 |
(四) 澧州大鼓的唱词 |
第二章:澧州大鼓的传承与考察 |
一、澧州大鼓的传承主体 |
(一) 传承之初的艺人 |
(二) 发展时期的四大流派及其代表艺人 |
(三) 现代艺人的整体情况 |
二、澧州大鼓的传承方式 |
(一) 民间艺人的师徒传承 |
(二) 政府扶持的其他传承方式 |
三、对澧州大鼓传承的忧虑 |
(一) 风俗的变迁 |
(二) 市场的缩减 |
(三) 演出场所的破坏 |
(四) 艺人的流失 |
(五) 资料的流失 |
第三章:澧州大鼓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探讨 |
一、澧州大鼓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理论依据 |
(一) 政策依据 |
(二) 可行性的体现 |
二、澧州大鼓进入本士音乐课堂需克服的困难 |
(一) 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问题中的困难 |
(二) 在课堂教学吸引力和创新中的困难 |
(三) 在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意识教育中的困难 |
三、对澧州大鼓进课堂的建设性构想 |
(一) 新时空背景下学校教育与民间艺人传承方式的并轨 |
(二) 结合《新课标》,对澧州大鼓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小小茶馆天地宽——试论茶馆与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茶馆》中隐喻的现实性[J]. 彭盼. 大众文艺, 2021(13)
- [2]苏州传统造园手法在当代仿古园林中的传承应用与优化设计研究 ——以东山道勤小筑为例[D]. 王庆燕. 苏州大学, 2020(02)
- [3]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D]. 单凤霞.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4]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D]. 范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上海地区明代文学研究[D]. 沈云迪.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6]《茶馆》中小茶馆与大社会之辩证分析[J]. 胡小凤. 文学教育(上), 2015(10)
- [7]贼船[J]. 曹旦昇. 芙蓉, 2015(04)
- [8]宋词与民间文化[D]. 贾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9]川渝茶馆:公共空间和文化再生产基地[D]. 熊尚全.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10]澧州大鼓的传承与考察 ——兼及对其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探讨[D]. 卢田.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