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宝庆,谭子辉,魏元甲[1](2021)在《鲁南地区番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文中提出本文针对鲁南地区番茄普遍发生的病害进行田间调查,明确了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等4种番茄病害的危害情况和发生规律,并筛选出了防效达80%以上的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作为推广中的优选药剂,同时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集成了番茄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番茄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王岩文[2](2021)在《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日益增加,以至于设施番茄栽培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但由于设施结构单一、管理不当及秋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弱光、不良气候灾害等逆境胁迫影响,植株易感染病害,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严重阻碍设施番茄增产增收。有大量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BR)、外源钙可通过提高番茄植株抗病及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前人对二者功能研究多集中在盆栽试验,在设施应用研究较少,且二者配施方面的研究报道更少。因此为了检验BR及配施外源钙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设施番茄试验,探究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坐果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生理、病害及产量的影响:BR处理可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叶片数,以0.5 mg/L BR处理效果显着。高浓度BR处理抑制番茄坐果率并降低产量,而适宜浓度BR处理可通过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适宜浓度BR处理可显着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高浓度BR处理可能抑制光合进程。适宜浓度BR处理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喷施BR处理可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BR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增加叶量,提高光合作用,增加Pro、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植株抗病性,从而提高产量。由此表明,0.5 mg/L BR处理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应用于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防治TY病毒病。2.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着增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减缓叶片MDA含量增加并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增加番茄叶片的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或低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后番茄叶片数显着增加,可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面积、加快光合进程,进而促进果实膨大、显着提高果实产量。3.BR及配施外源钙对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喷施BR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增加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且各指标随BR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以0.1 mg/L BR处理效果最明显。喷施BR处理可降低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但低浓度BR与CK1相比达到显着差异水平。此外,BR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增长虽无明显作用,但其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及根系发育水平高于BR或0.2%氯化钙(0.2%CaCl2)单一处理。
裴广鹏[3](2021)在《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番茄枯萎病是由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 Snyder and Hansen)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最大的番茄土传病害。随着具有高度集约化、种植种类单一和复种指数高等特点的设施农业种植的广泛推广,番茄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已严重制约了番茄的产量及可持续发展,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土传病害的关键在于将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控制在对作物安全的范围内。土传病原菌生活在土壤中或其生命中的某一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其大量生长繁殖与土壤性质退化、化感物质富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等密切相关。然而,现有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主要是从植物保护和致病菌灭活的角度进行防治,而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构建健康土壤的角度开展番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防治机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番茄枯萎病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质炭在改善土壤环境的潜在优势,从土壤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探究生物质炭介导下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可能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生物质炭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在生物处理组(土壤未灭菌,接种尖孢镰刀菌)和非生物处理组(土壤灭菌后,接种尖孢镰刀菌)中,施加生物质炭和腐植酸钾均可显着降低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随生物质炭施加量的增加,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呈现先降低后不变的趋势。随腐植酸钾施加量的增加,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物质炭和腐植酸钾配施对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趋势同单独施加腐植酸钾的影响基本一致,表明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高施加量的腐植酸钾(>1%)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密切相关。综合考虑发现生物质炭抑制尖孢镰刀菌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效果要优于腐植酸钾。(2)揭示了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的吸附固定作用。吸附实验表明,生物质炭和活性炭对果胶酶的吸附量大于纤维素酶,且活性炭的吸附量大于生物质炭。进一步分析可知吸附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上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几乎全部被固定,且固定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的果胶酶失活率分别达到56.99%和55.09%,而固定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的纤维素酶的失活率分别达到98.12%和96.11%。经生物质炭吸附处理后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溶液,对番茄幼苗的毒害作用明显降低,表现为病害症状严重程度的降低和番茄干重的增加。(3)阐明了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及其组分(碳骨架和灰分)对番茄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0℃和700℃下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B300和B700)施加到土壤中可明显降低番茄枯萎病的病害级别。生物质炭组分碳骨架ex B300和ex B700处理也可降低番茄的发病级别,但效果要低于生物质炭B300和B700处理。在生物质炭灰分Ash300和Ash700处理下,番茄发病情况与对照相近,病害程度无减轻现象。生物质炭B300和B700及其碳骨架ex B300和ex B700对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其处理后尖孢镰刀菌数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3.87、38.17、27.85和50.77%,但灰分处理下尖孢镰刀菌数量较对照无显着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生物质炭及其组分均有促进土壤细菌多样性和抑制真菌多样性的潜在能力。(4)探明了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生物质炭对番茄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根表和根内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Sobs指数和PD指数)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根表到根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施加生物质炭可明显缓解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Alpha多样性变化。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可知,细菌主要优势菌群包括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ota、厚壁菌门、绿弯菌门、Gemmatimonadota、Bacteroidota、Myxococcota、Acidobacteriota、Nitrospirota和Verrucomicrobiota。真菌主要优势菌群包括子囊菌门、担子菌门、Mortierellomycota和油壶菌门、球囊菌门。通过组间差异检验分析可知,根系各区域细菌和真菌主要门的丰度存在显着差异,尖孢镰刀菌胁迫对于根系不同区域的微生物也具有不同的影响,而生物质炭的施加可显着缓解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影响。(5)揭示了生物质炭诱导番茄抗性应对尖孢镰刀菌胁迫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生物质炭的施加可显着降低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丙二醛含量变化。施加生物质炭在降低番茄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同时,可提高“解毒酶”的活性(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体内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升高,生物质炭(3%)的施加在显着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同时,显着提高了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含量,表明生物质炭可通过提高抗氧化分子含量来加强番茄体内活性氧的清除效率。此外,施加生物质炭可增强番茄系统防御尖孢镰刀菌入侵的启动效应和能力,主要依赖于茉莉酸和乙烯的通路介导。具体表现为在生物质炭的作用下,番茄水杨酸相关基因PR1a、MPK2和NPR1的表达下调,而茉莉酸相关基因PDEF1、JAZ1、JAZ3和乙烯相关基因ACO1和ACS的表达上调。该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质炭可增强番茄系统防御尖孢镰刀菌入侵的启动效应和能力。综上,本文通过研究生物质炭介导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机理,揭示了生物质炭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土壤生态环境来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并吸附尖孢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阻碍其对番茄根系的入侵,最后诱导并提高番茄系统抗性应对尖孢镰刀菌入侵带来的胁迫。研究结果为生物质炭在土传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程鸿燕[4](2021)在《1,3-二氯丙烯熏蒸后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番茄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番茄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中国大部分的番茄是在塑料大棚或温室等保护性农业下生产,这增加了土壤病原体及土传病害的传播。土传病害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高经济价值作物,如番茄、草莓、黄瓜、生姜和三七等,会导致如镰刀菌、致病疫霉菌和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病原物积累,从而土壤的营养结构甚至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可能会降低作物产量,甚至导致作物绝收。虽然土壤熏蒸剂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直接、快速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通常会影响非目标土壤微生物。生防菌剂或有机肥被报道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本文将其定义为“土壤活化物质”。熏蒸后添加如生防菌剂或有机肥料等物质,有望重塑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同时,利用生防菌剂或有机肥料对熏蒸后土壤进行生物活化促进对土传病害的防治。土壤熏蒸剂1,3-二氯丙烯(1,3-D)因其对病原线虫和杂草的有效治理而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采用1,3-D熏蒸番茄土壤,熏蒸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剂料(Bacillus Subtilis)和哈茨木霉菌剂料(Trichoderma Harzianum)(单独或联合使用)或腐植酸有机肥;分别从室内和田间两个方面监测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番茄生长和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室内熏蒸后施肥活化处理促进了土壤p H值和电导率的升高;熏蒸后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也发现类似的结果。田间试验结果发现,由于熏蒸处理的抑制硝化作用,熏蒸处理降低了硝态氮的浓度,但施肥活化后硝态氮浓度升高了14.3%-151%,土壤的p H值显着提高1.20%至4.40%;结果表明施肥活化可有效解除或缓解熏蒸剂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发现,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受土壤理化性质及其酶活性的影响,但不同类型的细菌或真菌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2)田间结果表明,土壤熏蒸生物活化处理显着降低了镰刀菌属(防效为15.9%-94.3%)和疫霉菌属(防效为3.10%-88.7%)的种群密度。熏蒸后施用生防菌剂能够进一步抑制土传病害病原物。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同时,我们发现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和有益微生物(如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木霉属(Trichoderma))的相对丰度在熏蒸生物活化后短时间内显着升高,且均与土壤病原菌抑制呈显着正相关,这增强了土壤或植物对镰刀菌和疫霉菌的抑制能力。室内熏蒸后活化处理刺激了土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生长(27.2%),增加了生防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相对丰度。当枯草芽孢杆菌剂料和哈茨木霉菌剂料混合使用时,这些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熏蒸后施肥活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群数量。(3)盆栽实验发现1,3-D熏蒸后施用生防菌剂促进了番茄的生长。熏蒸后添加生防菌剂活化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番茄株高(14.7%-18.8%)、茎粗和鲜重(20.6%-38.8%)。同时田间实验也得到一致的结果,熏蒸施肥活化显着提高了番茄产量(7.50%-24.5%)。综合以上,土传病原菌的减少是由于土壤熏蒸和生防菌剂结合直接作用的结果,或通过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的非生物因子(如土壤p H、肥力结构等),增强土壤的生态功能,从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促进番茄生长和提高番茄产量。
党金欢[5](2021)在《昆玉市设施番茄和无花果根结线虫的鉴定及防治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根结线虫病在昆玉市辖区设施病害中呈现高发趋势,对设施作物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本研究开展了对昆玉市辖区番茄和无花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调查研究,并运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根结线虫的种类,对根结线虫病害的安全防控技术进行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根结线虫病在昆玉市224团和皮山农场均有分布,平均发病率达到58.8%;224团寄主为番茄的根结线虫病平均发病率为100%,且土壤中线虫密度为2000条/200g土样,寄主为无花果的根结线虫病平均发病率相对较低,为41.67%,土壤中线虫密度为1260条/200g土样。2.采用形态学特征和根结线虫基因不同区域通用引物及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昆玉市224团番茄根结线虫主要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昆玉市224团无花果根结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和摩洛哥根结线虫(Meloidogyne morocciensis),昆玉市皮山农场和和田玉龙喀什镇无花果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的混合种群。以上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为当地优势种。3.采用含有根结线虫病土接种法接种番茄苗在室内进行盆栽试验,对比淡紫拟青霉、哈茨木霉和氟烯线砜3种药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在生产上对防治根结线虫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45d后的防效都可达到95%以上;但试验中发现氟烯线砜容易对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不易操控。4.高温闷棚处理结果显示鸡粪+灌水+覆膜处理对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达到80%,但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在150d后其防治效果明显减弱,仅为48.48%;在闷棚处理的基础上,种植番茄60d后,如果再施用淡紫拟青霉与哈茨木霉2种生物菌剂进行处理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均可达85%以上;从生物药剂施用浓度和防治效果可知,淡紫拟青霉的防治效果略优于哈茨木霉的防治效果。5.生物菌剂与化学药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13%噻唑膦的防效最好,为94.7%;其次,是施用浓度为3.0g/m2的淡紫拟青霉和施用浓度为6.0g/m2的哈茨木霉,防治效果为89.5%,生物菌剂的防效略高于氟烯线砜,且在本试验设置的施用浓度范围内对根结线虫的防效随着生物菌剂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单位用量分析,表明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也优于哈茨木霉,建议在选择生物菌剂防治根结线虫时首选淡紫拟青霉,其次是哈茨木霉。
牛晓伟[6](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番茄病害识别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番茄富含番茄红素,是人们普遍食用的一种蔬菜,及时有效地诊断番茄病害能提高其产量和质量,而传统机器视觉的病害识别结果取决于病斑特征模型的设计效果。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独特的特征学习和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病害特征,以番茄的叶片病害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番茄叶片病害特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及迁移学习等知识,达到对番茄病害进行识别诊断和实时监测的目的。针对视频和图像的预处理、病斑特征提取、网络模型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形成番茄病害的识别预警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番茄生长特性,研究视频图像数据的获取、传输以及处理。利用摄像机采集叶片视频并通过局域网将其传输至服务器,再根据番茄生长周期和截取速率来获取视频帧。使用帧间像素对比的方法计算帧图片的像素差值,把差值超出设定阈值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格式转换和像素压缩处理,将处理后的彩色图片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2)针对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番茄病害时训练参数较多和训练时间较长的问题,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迁移方法来诊断叶片图像的病害。随机选取叶片病害数据集的80%作为训练集,剩余20%作为测试集,借助迁移学习方法将Alex Net和VGGNet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Image Net数据集上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番茄病害识别任务中。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参数迁移,结合批归一化和Disturb Label算法对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用预处理后的番茄叶片数据集微调预训练模型,使模型能够识别番茄的病害。本文对比改进的方法和无迁移学习的训练方法,表明采用迁移学习建立的病害识别模型能够改善番茄病害识别的准确率。(3)设计番茄病害检测并分级预警的系统。结合视频的采集传输与处理,将改进的VGGNet模型作为病害识别网络,利用软件搭建番茄病害识别系统,完成系统总体结构和子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番茄叶片图像的采集传输与展示、数据处理、病害识别与预警等主要功能。
张晓梦[7](2021)在《复合生防菌对洋葱根腐病害的防治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洋葱茎基腐病也叫洋葱根腐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在洋葱生长的各个阶段和贮藏期间都会发病,严重影响了洋葱产量。为选择绿色有效的方法防治洋葱病害,本研究以洋葱层出镰刀菌为防治对象,分离筛选出对层出镰刀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通过研究两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利用其代谢产物进行离体试验、盆栽试验等,进一步确定了两菌株及其复合菌对洋葱层出镰刀菌的防治效果,并对两菌株在洋葱根际的定殖和对洋葱的促生及抗性诱导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复合生防菌在田间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甘肃省嘉峪关洋葱种植基地采集的发病洋葱鳞茎上分离出致病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以层出镰刀菌为防治对象,从土壤中筛选出了细菌XG和真菌M2,且两菌株具有兼容性,对层出镰刀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5%和84.6%;两菌株发酵混合滤液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6.15%;采用平板定性试验检测发现菌株XG和M2均含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嗜铁素、葡聚糖酶、IAA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并具有溶磷和降低p H的性能;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两株拮抗菌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2.分别以菌株XG和M2的生物量及对层出镰刀菌的抑菌率为指标,选择菌株XG和M2的发酵最适培养基,采用响应面分析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添加量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XG和M2的最适发酵培养基均为YMC培养基,即酵母粉2%,蔗糖2%,玉米蛋白粉2%;菌株XG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 H6.5、发酵温度32℃、转速180 r/min、接种量5%,发酵时间72 h;菌株M2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 H7.0、发酵温度26℃、转速180 r/min、接种量3%,发酵时间为7 d。经过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后,在离体试验中发现先喷施复合菌XG+M2的滤液再接种层出镰刀病菌对洋葱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达72.5%。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带有GFP标记的菌株XG,得到菌株XG-p GFP,带有RFP标记的菌株M2,得到菌株M2-RFP,分别通过生长曲线法和生物量法检测发现野生型菌XG和转化子XG-p GFP的生长速率基本一致;野生型菌M2和转化子M2-RFP的产孢量和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将标记菌株XG-p GFP和M2-RFP接种洋葱植株根际后,发现两菌株均可以定殖在洋葱根系。4.通过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菌株XG、M2和复合菌XG+M2对洋葱种子生长的影响,发现复合菌XG+M2稀释100倍的发酵滤液,对洋葱种子的促进作用最强,根长、茎长、鲜重、干重分别增加了103.73%、166.14%、57.21%、67.22%;盆栽试验表明,复合菌XG+M2对洋葱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够促进洋葱植株生长;酶活测定表明复合菌株处理后洋葱植株根活力、叶绿素含量及POD、PPO、PAL的酶活力均有明显的提高;利用荧光定量法检测了与洋葱植株相关的蛋白基因,经复合菌XG+M2处理洋葱植株后,除Ac LOX1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外,Ac PR1、Ac PAL1、Ac EIN3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
Abdramane Saleh Zene[8](2021)在《番茄根腐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筛选出了针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抑制效果的生防菌株,在对生防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后,通过该菌株对番茄根腐病的防效、对番茄植株的促生能力及在番茄植株根部的定殖能力进行初步探索,从而对番茄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健康番茄根部土壤中分离出对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拮抗效果的细菌XF,该菌株XF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可达67.50%。经形态学特征观察及16SrDNA分子鉴定后,确定菌株XF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2、以尖孢镰刀菌为指示菌,其抑菌率为指标,测定菌株XF的最适发酵培养基,并采用正交优化。结果表明,菌株XF发酵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10.00%,酵母粉5.00%,MgSO4·7H2O 10.00%,(NH4)2SO410.00%。3、菌株XF的防治效果及抗菌物质的分析:Salkowski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菌株XF的发酵液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通过平板验证法来检测菌株XF的次生代谢物,检测结果显示菌株XF的次生代谢物含有β-葡聚糖酶、淀粉酶及蛋白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与正常菌丝相比,尖孢镰刀菌经发酵液处理后,菌丝末端膨大变粗,节间缩小,分枝增多,菌丝发生囊泡状畸形;与正常的孢子相比,发酵液处理后,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有明显降低;用平板双扣法和高温灭菌法来检测菌株XF的抗菌物质,检测结果表明菌株XF的发酵产物中含有挥发性物质和耐高温性物质。4、菌株XF在番茄根部的定殖及促生作用:菌株XF在番茄根部的定殖结果表明,在10天时,胚苗的细菌定殖量最大;菌株XF的发酵液对番茄种子萌发的促生结果表明,菌株XF的无菌发酵滤液能促进番茄种子的萌发,且稀释50倍的发酵滤液对种子萌发的促生效果最好;菌株XF的发酵液对番茄植株的促生结果表明,稀释50倍的无菌发酵滤液能明显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番茄植株的茎叶高度有明显增加。
宋成龙[9](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病害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计算机视觉迅速发展并且在许多领域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检测农作物的病害防止减产。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用来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病害检测问题,将对于农作物病害分类以及实现智慧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实现对番茄病害的检测,提高番茄病害的防治效率以及算法的检测精度。针对番茄病害检测效率低、劳动消耗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快速RCNN的番茄病害检测模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速度,而且提高了检测精度。其次,植物叶片图像差异不明显,采用Res101作为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增加了图像特征提取的丰富性。同时该模型可以避免番茄病害叶片图像检测中卷积层数增加造成的梯度损失。最后,考虑到每张图像中的番茄病害叶片大小以及比例均不相同,使用K-Means算法聚类分析了每个番茄病害叶片的目标框,以此来使模型中的Anchor更加接近番茄病害叶片目标框的真实大小,进而提高算法的检测准确率。
苗雪菲[10](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有24个省大规模种植番茄,近10年间(2010-2019)全国番茄产量仍处于正增长,年规模已超6千万吨。然而番茄病虫害成为限制中国番茄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在番茄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害虫、病毒等因素的侵害,造成其产量减少;因为采取不恰当的防治措施,导致其质量降低。传统的人工诊断方法可靠性差、浪费人力资源;防治措施主要为使用农药,安全性低,针对性弱。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诊断方法正在取代传统的人工诊断方法,因此,开发出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诊断系统,但是现有的一些诊断系统存在模型参数量大、收敛速度慢、诊断正确率不理想、泛化能力弱、无相关防治知识库等问题。为了解决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多尺寸卷积核及最大值池化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一定程度减少了参数量,提高了诊断正确率;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选取Res Net50进行迁移学习,提出了对卷积层的最终输出进行批归一化,在自定义的全连接层之前进行全局均值池化操作,加快了收敛速度,减轻了计算负担,增强了泛化能力;最后将基于Res Net50迁移学习的诊断模型和防治知识库相结合通过Flask框架开发为简易操作的系统,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使其能够应用于番茄的种植过程。本文通过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迁移学习,设计并实现了能够快速、有效地诊断出番茄病虫害并且能给出防治建议、普及相关防治知识的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番茄生产者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诊断准确率低以及防治知识不全面、防治方法不恰当等问题,对接下来根据感染程度进行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推进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二、番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鲁南地区番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番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
1.1 番茄晚疫病 |
1.2 番茄早疫病 |
1.3 番茄灰霉病 |
1.4 番茄叶霉病 |
2 番茄病害危害情况 |
3 绿色防控技术 |
3.1 化学防治 |
3.2 生物防治 |
3.3 物理防治 |
3.4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
(2)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棚秋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大棚秋番茄生产概况 |
1.1.2 大棚秋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大棚秋番茄研究现状 |
1.1.4 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研究现状 |
1.1.5 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现状 |
1.1.6 大棚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现状 |
1.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概况 |
1.2.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研究现状 |
1.2.4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抗低温研究现状 |
1.3 油菜素内酯(BR)研究进展 |
1.3.1 BR的应用概况 |
1.3.2 BR的作用及机理 |
1.3.3 BR在蔬菜上的应用 |
1.4 外源钙研究进展 |
1.4.1 外源钙的应用概况 |
1.4.2 外源钙的作用及机理 |
1.4.3 外源钙在蔬菜上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病害与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的影响 |
2.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病害的影响 |
2.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坐果与产量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BR及配施外源钙能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及产量 |
2.3.2 BR及配施外源钙能提高大棚秋番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 |
2.3.3 BR及配施外源钙能增强大棚秋番茄的抗性 |
2.3.4 BR及配施外源钙能缓解大棚秋番茄的病害 |
第三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指标测定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4.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4.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根系的影响 |
4.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5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传病害 |
1.1.1 土传病害概述 |
1.1.2 番茄枯萎病简介 |
1.1.3 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 |
1.2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1 生物质炭简介 |
1.2.2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1.3 生物质炭在作物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3.1 生物质炭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应 |
1.3.2 生物质炭防控土传病害的主要机理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物质炭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2 生物质炭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 |
2.3.3 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4 生物质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5 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相互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质炭对番茄枯萎病菌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的吸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材料性质分析 |
3.2.3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2.4 吸附等温实验 |
3.2.5 固定化酶的解吸 |
3.2.6 固定化酶的活性 |
3.2.7 生物质炭对番茄发病程度的影响 |
3.2.8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物质炭和活性炭表征 |
3.3.2 酶的吸附动力学 |
3.3.3 酶的吸附等温线 |
3.3.4 固定化酶的解吸和活性 |
3.3.5 生物质炭吸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对番茄幼苗病害严重程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番茄枯萎病的抑病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
4.2.3 盆栽试验 |
4.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5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性质表征 |
4.3.2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番茄发病级别及生长性状的影响 |
4.3.3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
4.3.4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 |
4.3.5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炭介导根系微生物组抑制番茄枯萎病的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病原菌制备及接种 |
5.2.3 盆栽试验 |
5.2.4 土壤样品采集 |
5.2.5 高通量测序分析 |
5.2.6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测序序列统计 |
5.3.2 根系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5.3.3 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4 微生物群落聚类特征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生物质炭介导下的番茄系统抗性对枯萎病的作用机理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病原菌制备及接种 |
6.2.3 盆栽试验 |
6.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6.2.5 数据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6.3.2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6.3.3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3.4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非酶类抗氧化分子含量的影响 |
6.3.5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1,3-二氯丙烯熏蒸后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番茄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番茄土传病害危害现状 |
1.2 土传病害防治现状 |
1.2.1 土壤消毒技术 |
1.2.2 其他防治技术 |
1.3 生防菌剂 |
1.3.1 生防菌剂对熏蒸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的影响 |
1.3.2 生防菌剂和土壤熏蒸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基因的影响 |
1.4 土壤熏蒸结合生防菌剂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展望 |
1.5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药剂 |
2.1.2 供试土壤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室内熏蒸和熏后施肥活化实验设计 |
2.2.2 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测定 |
2.2.3 土壤总DNA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
2.3 生物信息和数据分析 |
2.3.1 生物信息分析 |
2.3.2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2 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4.3 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盆栽番茄土壤肥力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计 |
3.1.2 土壤理化参数 |
3.1.3 土壤DNA提取及荧光定量PCR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土壤肥力的变化 |
3.3.2 熏蒸活化对盆栽番茄土壤酶活力的影响 |
3.3.3 土壤总细菌、总真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木霉基因丰度变化 |
3.3.4 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变化 |
3.3.5 土壤环境因子与基因丰度相关性分析 |
3.3.6 番茄生长指标与基因丰度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田间病害防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及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及过程 |
4.1.3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测定 |
4.1.4 土壤病原菌检测 |
4.1.5 土壤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4.2 生信分析与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土传病害防控效果评价及番茄产量 |
4.3.2 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的变化 |
4.3.3 土壤环境因子相关性 |
4.3.4 土壤熏蒸生物活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层次聚类与主坐标分析 |
4.3.6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
4.3.7 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系 |
4.3.8 生物标志物与土壤病原物防治和番茄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1.1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1.2 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活化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
5.3.1 存在的问题 |
5.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昆玉市设施番茄和无花果根结线虫的鉴定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根结线虫的简介 |
1.1.1 病害症状 |
1.1.2 根结线虫病的危害及分布 |
1.1.3 根结线虫病防治困境 |
1.2 根结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1.2.1 根结线虫的作用机理 |
1.2.2 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 |
1.2.3 根结线虫发生的影响因素 |
1.3 根结线虫的分类与鉴定 |
1.4 新疆设施根结线虫的研究进展 |
1.5 根结线虫的防治技术 |
1.5.1 农业防治 |
1.5.2 物理防治 |
1.5.3 化学防治 |
1.5.4 生物防治 |
1.6 研究的内容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根结线虫的种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采集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症状描述及根部分级标准的制定 |
2.2.2 根结线虫病发病情况调查 |
2.2.3 番茄根结线虫形态的鉴定 |
2.2.4 无花果根结线虫形态的鉴定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3 小结 |
第3章 药效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症状描述 |
3.2.2 盆栽试验效果 |
3.2.3 高温闷棚效果 |
3.2.4 高温闷棚结合生物药剂对根结线虫防治的效果 |
3.2.5 生物、化学药剂处理效果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鉴定 |
4.1.2 药效试验结果 |
4.2 讨论 |
4.2.1 昆玉市根结线虫的发生 |
4.2.2 关于根结线虫的分类鉴定工作 |
4.2.3 药剂筛选试验 |
4.2.4 关于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研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机器视觉的番茄病害识别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传统机器视觉的病害识别 |
1.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害识别 |
1.2.3 基于迁移学习的病害识别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 |
2.1 机器视觉概述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2.1 卷积层 |
2.2.2 激活函数 |
2.2.3 池化层 |
2.2.4 全连接层 |
2.2.5 卷积神经网络特点 |
2.3 迁移学习基本理论 |
2.3.1 迁移学习概述 |
2.3.2 迁移学习研究内容 |
2.3.3 迁移学习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病害视频及图像处理 |
3.1 番茄叶部病害介绍 |
3.2 视频数据采集 |
3.2.1 图像采集设备 |
3.2.2 视频传输方式 |
3.3 叶部病害视频处理 |
3.3.1 帧间像素差算法 |
3.3.2 改进帧间像素差法 |
3.4 叶部病害图像预处理 |
3.4.1 图像去噪 |
3.4.2 图像增强 |
3.4.3 图像压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参数迁移的番茄叶片病害图像识别 |
4.1 引言 |
4.2 病害数据集及预处理 |
4.2.1 数据集介绍 |
4.2.2 图像预处理 |
4.3 CNN模型的改进 |
4.3.1 模型分析 |
4.3.2 模型改进及优化 |
4.4 病害识别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平台 |
4.4.2 实验框架 |
4.4.3 实验流程 |
4.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番茄病害识别系统的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设计方案 |
5.3 系统开发环境 |
5.3.1 硬件环境 |
5.3.2 软件环境 |
5.4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
5.4.1 视频图像监测模块 |
5.4.2 检测结果显示模块 |
5.4.3 预警功能设置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复合生防菌对洋葱根腐病害的防治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洋葱概述 |
1.2 洋葱病害的种类及综合防治现状 |
1.2.1 洋葱主要病害 |
1.2.2 洋葱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现状 |
1.3 洋葱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
1.3.1 洋葱根腐病的发病情况 |
1.3.2 洋葱根腐病病原菌的致病危害 |
1.4 生防菌的研究现状 |
1.4.1 生防细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及生防机制 |
1.4.2 木霉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及生防机制 |
1.4.3 复合生防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
1.4.4 生防菌的定殖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病原菌、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复合菌的确定 |
2.1 材料 |
2.1.1 土样的采集 |
2.1.2 供试病原真菌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1.5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2.2 拮抗菌的筛选 |
2.2.3 菌株XG和M2 对洋葱层出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4 菌株XG和M2 抑菌谱的测定 |
2.2.5 菌株XG和M2 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6 菌种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病原菌的分离 |
2.3.2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
2.3.3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3.5 生防菌的分离 |
2.3.6 菌株XG和M2 对洋葱层出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7 抑菌谱测定 |
2.3.8 菌株的理化性质测定 |
2.3.9 菌种鉴定 |
2.4 讨论与小结 |
3 培养基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对洋葱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
3.1 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植物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培养基 |
3.2 方法 |
3.2.1 培养基的选择 |
3.2.2 生物量的测定 |
3.2.3 抑菌活性测定 |
3.2.4 菌株XG生长曲线的测定及种子液的培养 |
3.2.5 菌株XG和M2 培养基添加量的响应面优化 |
3.2.6 菌株XG和M2 的发酵条件优化 |
3.2.7 菌株XG和M2 代谢产物对层出镰刀菌的抑菌效果 |
3.2.8 菌株XG和M2 对洋葱鳞茎的防治效果评价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培养基的确定 |
3.3.2 菌株XG和M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3.3 菌株XG和M2 发酵滤液对洋葱层出镰刀菌的抑制效果 |
3.3.4 菌株XG和M2 对洋葱鳞茎防治效果的评价 |
3.4 小结与讨论 |
4 解淀粉芽孢杆菌XG和棘孢木霉M2 在洋葱植株根系的定殖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及质粒 |
4.1.2 供试抗生素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供试培养基 |
4.1.5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农杆菌介导的菌株 M2 转化 |
4.2.2 菌株M2 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
4.2.3 菌株X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4 pGFP质粒的提取 |
4.2.5 菌株XG的转化 |
4.2.6 野生型菌株 XG 和转化子 XG-pGFP 生长速率的测定 |
4.2.7 菌株XG—pGFP和 M2—RFP在洋葱植株根际的定殖动态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M2 对潮霉素B的敏感性 |
4.3.2 抑制根癌农杆菌AGL-1 生长的头孢霉素浓度 |
4.3.3 菌株X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4.3.4 pHB-RFP和 pGFP质粒的提取 |
4.3.5 转化子的荧光蛋白检测 |
4.3.6 野生型菌株 XG 和转化子 XG-pGFP 生长速率的测定 |
4.3.7 菌株M2 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 |
4.3.8 菌株XG—pGFP和 M2—RFP在洋葱植株根际的定殖动态 |
4.4 小结与讨论 |
5 复合菌对洋葱植株的促生诱导作用 |
5.1 材料 |
5.1.1 供试菌株 |
5.1.2 供试植物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供试培养基 |
5.1.5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生防菌滤液对洋葱种子的影响 |
5.2.2 菌株对洋葱植株的影响 |
5.2.3 菌株对洋葱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4 菌株对洋葱植株根活力的影响 |
5.2.5 菌株对洋葱植株相关抗性酶活的影响 |
5.2.6 PR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生防菌滤液对洋葱种子的影响 |
5.3.2 菌株对洋葱植株生长的影响 |
5.3.3 菌株对洋葱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4 菌株对洋葱植株根活力的影响 |
5.3.5 菌株对洋葱植株抗性相关酶活的影响 |
5.3.6 洋葱根系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番茄根腐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番茄根腐病的概述 |
1.2 番茄根腐病的防治现状 |
1.2.1 农业防治 |
1.2.2 化学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3 生防芽孢杆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生防芽孢杆菌的研究 |
1.3.2 生防芽孢杆菌的应用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生防菌的筛选、鉴定 |
2.1 材料 |
2.1.1 土样的采集 |
2.1.2 病原真菌 |
2.1.3 药品及试剂 |
2.1.4 培养基 |
2.1.5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生防菌的筛选 |
2.2.2 抑菌谱的测定 |
2.2.3 菌种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防菌的筛选 |
2.3.2 菌株XF抑菌谱的测定 |
2.3.3 菌株XF的鉴定 |
2.4 小结与讨论 |
3 解淀粉芽孢杆菌XF的发酵条件优化 |
3.1 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试剂 |
3.1.3 培养基 |
3.1.4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生长曲线测定 |
3.2.2 发酵培养基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解淀粉芽孢杆菌XF的生长曲线测定 |
3.3.2 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 |
3.4 小结与讨论 |
4 解淀粉芽孢杆菌XF防治效果及抗菌物质的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供试培养基 |
4.1.4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菌株XF的特性物质分析 |
4.2.2 菌株XF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
4.2.3 菌株XF发酵液对番茄根腐病的生防效果评价 |
4.2.4 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
4.2.5 耐高温活性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XF的特性物质分析 |
4.3.2 菌株XF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
4.3.3 菌株XF发酵液对番茄根腐病的生防效果评价 |
4.3.4 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活性测定 |
4.3.5 耐高温活性测定 |
4.4 小结与讨论 |
5 解淀粉芽孢杆菌XF在番茄植株的定殖及促生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生物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供试培养基 |
5.1.4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解淀粉芽孢杆菌XF在番茄幼苗根系的定殖 |
5.2.2 菌株XF无菌发酵滤液对番茄种子的促进作用 |
5.2.3 菌株XF对番茄植株的生物量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解淀粉芽孢杆菌XF在番茄幼苗根系的定殖 |
5.3.2 发酵滤液对番茄种子的促进作用 |
5.3.3 菌株XF对番茄植株的影响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病害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知识概述 |
2.1 深度学习 |
2.1.1 卷积神经网络 |
2.1.2 VGGNet |
2.1.3 深度残差网络 |
2.2 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 |
2.2.1 特征提取网络 |
2.2.2 区域建议网络 |
2.2.3 感兴趣区域池化 |
2.2.4 分类与回归 |
2.2.5 评估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aster RCNN番茄病害检测模型的构建 |
3.1 概述 |
3.2 模型构建 |
3.3 数据集简介与获取 |
3.3.1 番茄病害简介 |
3.3.2 番茄病害叶片的收集与标注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VOC格式数据集制作与分配 |
3.4.2 实验环境与参数 |
3.4.3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aster RCNN番茄病害检测模型的改进 |
4.1 概述 |
4.2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番茄病害检测模型 |
4.2.1 深度残差网络 |
4.2.2 模型构建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K-Means的深度残差番茄病害检测模型 |
4.3.1 K-Means聚类番茄目标框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诊断防治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诊断防治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深度学习技术研究 |
2.1 神经网络 |
2.1.1 感知器 |
2.1.2 激活函数 |
2.1.3 输入层、输出层及隐层 |
2.1.4 后向传播算法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2.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2.2.2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结构 |
2.3 深度学习的优化算法 |
2.4 防止过拟合方法 |
2.5 深度学习框架 |
2.6 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番茄病虫害诊断研究 |
3.1 番茄病虫害数据集建立 |
3.1.1 收集数据集 |
3.1.2 划分数据集 |
3.2 构建卷积神经网络 |
3.3 训练与测试过程 |
3.4 数据集预处理和实验 |
3.4.1 番茄病虫害数据集预处理 |
3.4.2 实验环境与评判标准 |
3.4.3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迁移学习Res Net网络的番茄病虫害诊断研究 |
4.1 迁移学习 |
4.1.1 迁移学习概述 |
4.1.2 迁移学习类型 |
4.2 Res Net网络结构 |
4.3 基于Res Net50 迁移学习的训练过程 |
4.3.1 冻结源模型训练机制 |
4.3.2 微调源模型训练机制 |
4.4 数据集预处理和实验 |
4.4.1 番茄病虫害数据集预处理 |
4.4.2 实验环境与评判标准 |
4.4.3 特征可视化 |
4.4.4 冻结源模型实验结果 |
4.4.5 微调源模型实验结果 |
4.4.6 三种方法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5.1.1 技术可行性 |
5.1.2 操作可行性 |
5.1.3 经济可行性 |
5.2 系统需求分析 |
5.2.1 系统需求背景 |
5.2.2 系统功能需求 |
5.2.3 系统非功能需求 |
5.3 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 |
5.3.1 Tensor Flow模型持久化 |
5.3.2 Flask框架 |
5.3.3 MySQL数据库 |
5.4 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设计 |
5.4.1 系统结构设计 |
5.4.2 系统功能设计 |
5.4.3 数据库设计 |
5.5 普通用户功能实现 |
5.5.1 登录模块的实现 |
5.5.2 注册模块的实现 |
5.5.3 图像上传模块实现 |
5.5.4 病虫害诊断模块 |
5.5.5 知识普及模块实现 |
5.5.6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
5.5.7 帮助模块 |
5.6 管理员用户功能实现 |
5.6.1 用户管理模块 |
5.6.2 图库管理模块 |
5.6.3 知识普及管理模块 |
5.6.4 历史记录管理模块 |
5.6.5 数据报表模块 |
5.6.6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
5.7 系统测试与结果 |
5.7.1 准确性测试 |
5.7.2 功能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番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鲁南地区番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J]. 李宝庆,谭子辉,魏元甲.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7)
- [2]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 王岩文.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3]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D]. 裴广鹏. 山西大学, 2021(01)
- [4]1,3-二氯丙烯熏蒸后土壤活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番茄生长的影响[D]. 程鸿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昆玉市设施番茄和无花果根结线虫的鉴定及防治研究[D]. 党金欢.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6]基于机器视觉的番茄病害识别系统的研究[D]. 牛晓伟.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复合生防菌对洋葱根腐病害的防治与机理研究[D]. 张晓梦.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8]番茄根腐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D]. Abdramane Saleh Zene.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9]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病害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 宋成龙.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10]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病虫害诊断防治系统[D]. 苗雪菲.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