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不佳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单保程[1](2021)在《延边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的长期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不同抗病毒方案疗效的评估,试寻找乙型肝炎患者的最佳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从参加“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逆转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的患者中筛选出在随访260周后,资料完整并且符合标准的乙型肝炎患者53例。按基线时的诊断结果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19例和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34例,然后根据患者接受的药物试验类型将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组,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组。最后收集各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乙肝家族史、肝癌家族史、体重、实验室化验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与抗病毒治疗260周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化验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应用恩替卡韦作为基础治疗260周后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ALT和AST水平下降值高于肝硬化组,而ALB水平上升值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的ALT和AST下降的百分比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慢性乙型肝炎组治疗260周后恩替卡韦组患者的AST、APRI和FIB-4的下降值高于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组,而ALB上升值高于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患者的AST和APRI下降的百分比高于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治疗260周后,不同治疗方案之间各项指标的下降值及上升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长期使用恩替卡韦为基础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ALT与AST的恢复程度上优于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长期以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ST与ALB的恢复程度、APRI、FIB-4的下降程度优于长期使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选用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治疗作为长期治疗方案的疗效无差异。
成妮[2](2021)在《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初步分析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的临床疗效,为更多的CHB患者追求临床治愈提供真实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经NAs治疗≥1年的CHB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录入60例患者,序贯联合组纳入30例患者,按1:1比例入组30例NAs单药治疗者作为对照。序贯联合组在继续NAs治疗同时联合Peg-IFNα-2b;NAs单药组继续口服NAs,其中NAs(ETV/TDF)口服,1次/日;Peg-IFNα-2b(派格宾)180ug,皮下注射,1次/周,观察48周。收集两组人口学及基线特征资料,每12周进行一次复查。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的hs HBV DNA、HBV血清学指标、肝功能及肝纤四项、LSM、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针对不良反应的相应措施。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观察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48周的HBsAg水平及转阴率、HBeAg和HBV DNA的转阴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肝功能、肝纤四项、LSM的变化趋势。结果:1.经过48周治疗,序贯联合组HBsAg清除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NAs单药组。两组治疗48周的HBsAg水平比较,序贯联合组的HBsAg下降程度高,最终序贯联合组中有7例患者获得HBsAg清除,NAs单药组未出现HBsAg的清除,两组HBsAg清除率分别为23.3%、0%,前者明显较高(P=0.016);经48周治疗,序贯联合组HBeAg转阴率高,HBeAg阴性者占93.3%,NAs单药组仅占53.3%;序贯联合组的30例患者hs HBV DNA全部低于检测下限,NAs单药组中有6例患者hs HBV DNA未低于检测下限,HBV DNA阴性者占80%,其中2例患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生病毒学突破,两组比较,序贯联合组HBV DNA转阴率高。2.依据基线HBsAg水平,≤1500IU/mL的为优势患者,>1500IU/mL的为非优势患者。治疗48周时,NAs单药组优势患者比例为43.3%,优势患者无增减;序贯联合组优势患者比例为83.3%,比基线时增加了8例,序贯联合组优势患者明显增多。3.治疗48周时,对两组的肝纤四项及LSM进行比较,序贯联合组与NAs单药组肝纤四项各项对比P均>0.05,两组肝纤四项指标变化无差别;对两组LSM进行比较,P=0.4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SM变化相当。4.从基线开始,序贯联合组的ALT、AST水平逐渐上升,至12周-24周时达到波峰,而后逐渐下降,NAs单药组未见明显波动。在治疗第12周、24周、36周、48周时,分别比较两组的ALT和AST水平,结果均有差异性(P<0.05),序贯联合组的ALT、AST水平高于NAs单药组。5.序贯联合组中有90%的患者出现流感样综合征、骨髓抑制等表现。NAs单药组患者未诉特殊不适,序贯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NAs单药组相比,P<0.001,序贯联合组高于NAs单药组。6.对于序贯联合组的患者,分别依据其性别、年龄、家聚史、NAs的种类、基线HBsAg与HBeAg的水平、基线hs HBV DNA水平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发现基线HBsAg水平对治疗48周时的HBsAg清除率有影响。7.将序贯联合组的患者,依据基线HBsAg水平分为优势组和非优势组,对两组治疗48周时的HBsAg清除率进行比较,优势组和非优势组分别为41.2%、0%,P=0.01,优势组大于非优势组;对两组观察期间HBsAg下降程度进行比较(P<0.05),非优势组的下降程度大于优势组。结论:1.对于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其HBsAg下降水平及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均优于继续NAs单药治疗。2.NAs序贯联合Peg-IFN治疗对于非优势的CHB患者同样适用,其治疗48周HBsAg降低程度优于优势患者,可有效提高CHB人群优势患者的比例,为追求临床治愈创造条件。3.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可耐受。4.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是其追求临床治愈,改善远期结局的优质选择。
王琰[3](2021)在《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应答不佳(使用ETV初次抗病毒治疗48周,HBV DNA较基线下降1log10 IU/ml,但仍可以检测出HBV DNA)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TAF)治疗48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使应答不佳患者尽早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CVR),最大程度的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动,延缓或减少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使用ETV初次抗病毒治疗48周,HBV DNA较基线下降1log10IU/ml,但仍能检测出HBV DNA的68例ETV应答不佳CHB患者的临床资料。1.全部患者在ETV初治48周时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即转换TAF治疗组(TAF组,32例),25mg,随食物口服,1次/日;继续ETV治疗组(ETV组,36例),0.5mg,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口服,1次/日,均持续48周。以ETV初治48周作为本研究观察的起始时间,初治48周时的检测值作为基线值。纪录两组在基线、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的HBV DNA,HBs Ag,HBe Ag,肝功(ALT、AST、TBIL、GGT)、肾功(s Cr、e GFR)等生化指标,肝硬度值、病毒学突破及不良反应等。对比分析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病毒学应答、血清学应答、生化学应答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情况。2.TAF组按照ETV初治48周时不同病毒载量进行分组,以1000IU/ml为界,将TAF组分为HBV DNA<1000IU/ml TAF组(11例)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21例);同理,将ETV组分为HBV DNA<1000IU/ml ETV组(13例)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23例),组成以下4组进行对比: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以及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分别比较组间继续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与基线相比的HBV DNA下降率以及CVR率,明确不同病毒载量的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抗病毒疗效。3.TAF组按照ETV初治48周时血清学标志物分为HBe Ag阳性TAF组(19例)和HBe Ag阴性TAF组(13例);同理,将ETV组分为HBe Ag阳性ETV组(20例)和HBe Ag阴性ETV组(16例),组成以下2组对比组:HBe Ag阳性TAF组和HBe Ag阳性ETV组、HBe Ag阴性TAF组和HBe Ag阴性ETV组,比较组间继续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与基线相比的HBV DNA下降率以及CVR率,明确HBe Ag阳性及HBe Ag阴性的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抗病毒疗效。本研究采用SPSS25.0对全部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全部患者HBV DNA水平以及CVR率变化特点:TAF组在4周、12周、24周及48周时HBV DNA低于ETV组,且差异有意义(P<0.05),HBV DNA在基线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AF组各时间点的CVR率为15.6%、43.8%、71.9%及87.5%,ETV组为5.6%、8.3%、22.2%以及41.7%,两组的CVR率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病毒载量基线的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HBV DNA<1000IU/ml ETV组在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时HBV DNA下降率更高,两组除48周外其余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1000IU/ml ETV组各时间的CVR率为15.4%、23.1%、46.2%以及76.9%,HBV DNA≥1000IU/ml ETV组的CVR率分别为0.0%、0.0%、8.7%以及21.7%,两组之间的CVR率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4周、12周时HBV DNA下降率更高,而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24周、48周时更高,但两组下降率的差异仅在4周和48周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各时间CVR率分别为45.5%、81.2%、100%以及100%,HBV DNA≥1000IU/ml TAF组分别为0.0%、23.8%、57.1%以及81.0%,两个组CVR率除48周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两组中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但仅在4周、12周、24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HBV DNA<1000IU/ml TAF组CVR率也更高,但差异在4周和48周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两组中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且HBV DNA≥1000IU/ml TAF组CVR率也更高,两组在12周、24周以及48周时发生的CVR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HBe Ag阴性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e Ag阴性TAF组和HBe Ag阴性ETV组比较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的HBV DNA下降率时发现前者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且均差异显着(P<0.05);HBe Ag阴性TAF组各时间点CVR率为23.1%、69.2%、84.6%以及92.3%,HBe Ag阴性ETV组为12.5%、18.8%、25.0%以及56.3%,两组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发生的CVR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4.HBe Ag阳性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e Ag阳性TAF组和HBe Ag阳性ETV组比较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HBV DNA下降率时发现前者在各时间点下降率更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Be Ag阳性TAF组各时间点CVR率分别为10.5%、26.3%、63.2%以及84.2%,HBe Ag阳性ETV组为0.0%、0.0%、20.0%以及30.0%,各时间点的CVR率从12周开始差异有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HBs Ag、HBe Ag变化情况:TAF组和ETV组HBs Ag水平逐渐下降,各组内在基线、24周、48周时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组之间对比各个时间点的HBs Ag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生HBs Ag血清学转换,48周时HBe Ag阴转率分别为21.1%和10.0%,均未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6.治疗过程中肝硬度值变化情况:TAF和ETV组在基线、4周、12周、24周及48周的肝硬度值逐渐下降,但TAF组肝硬度值更低,各时间与同组基线相比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间比较除在48周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治疗过程中肝功能(ALT、AST、TBIL、GGT)变化及异常ALT复常情况:在基线、4周、12周、24周及48周时,TAF组和ETV组各时间点的ALT、AST、TBIL均低于同组基线水平,与同组基线相比差异显着(P<0.05),各时间点的GGT与基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间各时间点的ALT、AST、TBIL、GG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F组ALT转复率分别为23.5%、70.6%、76.5%、82.4%,ETV组ALT转复率分别为13.3%、26.7%、33.3%、60.0%,在12周、24周时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8.TAF组和ETV组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仅ETV组出现恶心、疲劳2例,但未停止用药,未经其他药物等治疗干预自行缓解,两组均未出现s Cr、e GFR异常。结论:1.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TAF后的HBV DNA下降幅度以及CVR率均明显优于继续使用ETV治疗,TAF可以更快速的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安全性较高;2.ETV初治48周时不论HBV DNA<1000IU/ml还是≥1000IU/ml,转换TAF后HBV DNA下降优于继续ETV治疗;3.无论HBe Ag阳性或HBe Ag阴性的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TAF治疗控制病毒效果均优于继续ETV治疗;4.TAF和ETV均可以有效降低HBs Ag定量、改善肝功能,提高ALT转复率;5.在改善肝硬度值方面,转换TAF治疗效果优于继续使用ETV。
黄仕鹏[4](202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人工肝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治疗对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再进一步利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graph)的方法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志愿者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谱,拟从代谢组学水平寻找可用于ACLF诊断与评估预后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比较各组之间的代谢物谱,揭示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共137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7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32例。2.研究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收集血液样本,首先将所有ACLF患者分为内科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组(人工肝治疗组)25人,仅内科治疗组(对照组)50人。通过两组间临床症状、生化检验指标的比较对判定人工肝疗效,并分析与ACLF预后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1.人工肝治疗组与内科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黄疸、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均有得到改善。相比内科治疗组患者,人工肝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更显着。2.人工肝组行人工肝治疗后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MELD评分均下降(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钠离子升高(p<0.05)。3.对比两组之间不同ACLF分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人工肝治疗组ACLF早期、中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ACLF晚期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运用GC-MS技术,检测ACLF组、CHB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得出GC-MS分析色谱图,部分色谱峰在ACLF患者中与CHB组、健康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同样存在明显差异。5.利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构建主成分分析(PCA)模型以及OPLS-DA聚类分析,能够成功建立ACLF模型并且能够将三组较好区分。继续采用RF方法对ACLF组、CHB组、健康对照组以及人工肝治疗前后特征性代谢物质进行分类,继而得到多维标度图(MDS),结果表明,ACLF患者代谢谱与CHB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明显不同。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6.继续利用RF算法,对三组样本以及人工肝前后样本的氨基酸、糖类和脂肪酸代谢产物的分布、分类情况进行详细系统分析,确定各组代谢产物的变量重要度。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样品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甘氨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胆固醇等。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组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乳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胆固醇。进一步对比以上特征性物质在各组之间的变化可发现,在ACLF组中苏氨酸、L-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都较CHB组、健康对照组显着上升,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在ACLF组中水平下降。7.本研究对具有预后半段及病情监测作用的特征性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表明这些特征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研究结论:1.人工肝治疗可以改善ACLF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等。并且人工肝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早期及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运用GC-MS技术,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对照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行人工肝治疗组的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各组之间存在多种差异性代谢物,并且通过对代谢物谱的比较,鉴定出与肝衰竭严重相关并可评估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血清代谢组学用于动态监测肝衰竭病情变化及评估人工肝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潜能。
郑晓婷[5](2021)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评估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nterferon alfa-2b,PEG-IFNα-2b)治疗对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生活质量、抗病毒疗效及可逆性骨髓抑制的影响。探讨穴位敷贴在PEG-IFNα-2b治疗CHB的临床应用上能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抗病毒疗效,为抗病毒疗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方法:本临床研究采取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病例来源于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2019年08月至2020年07月期间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肝郁脾虚证CHB患者。共纳入病例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予PEG-IFNα-2b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50例予PEG-IFNα-2b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2周和24周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HBV血清学检测、HBV DNA定量、肝功能、血常规的变化情况,评估两组证候疗效、抗病毒疗效及血常规异常率的差异。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3.6%、95.7%)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分别为6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LDQ表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24周CLDQ表评分高于治疗12周、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CLDQ表评分均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Bs Ag定量:组间比较,治疗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试验组在降低HBs Ag定量及增加HBs Ag≤2×104 IU/m L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HBe Ag定量: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无论是HBe Ag下降的量还是实现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HBV DNA定量:组间比较,治疗12周、治疗24周,试验组无论是HBV DNA下降的量还是HBV DNA下降≥2log IU/m L的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6)ALT、AST:组间比较,治疗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试验组ALT、AS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常规指标:组间比较,治疗12周,试验组在改善NEUT、PLT下降水平和降低NEUT、PLT异常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改善WBC方面无优势;治疗24周,试验组在改善WBC、NEUT、PLT下降水平及降低WBC、NEUT、PLT异常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穴位敷贴联合PEG-IFNα-2b治疗CHB疗效显着,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CLDQ表评分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比单用PEG-IFNα-2b更具有优势,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穴位敷贴联合PEG-IFNα-2b治疗CHB能降低HBs Ag定量、HBV DNA定量、ALT及AST等指标,减轻肝脏损伤程度,提高抗病毒疗效。(3)穴位敷贴联合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可降低WBC、NEUT、PLT异常率的发生,减少PEG-IFNα-2b可逆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减毒作用。(4)穴位敷贴联合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取长补短,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林久敏[6](2021)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是在HBV导致的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急性肝衰竭。HBV-ACLF在我国发病率高,病情重,并发症多,治疗困难,其病死率高达70%左右,且目前治疗HBV-ACLF手段十分有限。肝衰竭发病过程中,机体免疫主要表现为“细胞因子风暴”级联反应,导致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造成短时间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及肝外多器官功能障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从大量健康供体混合血浆中提取出的多克隆制品,其免疫调节作用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本课题组在多年临床实践和运用IVIg中发现,使用“大剂量IVIg冲击疗法”可抑制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风暴”,有望成为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新方法,挽救更多肝衰竭患者。研究目的探究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相比,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IVIg冲击疗法”治疗HBV-ACLF患者,是否改善生存率和预后关键指标。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8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病感染科收治的符合入排条件的HBV-ACLF患者44例,其中“内科标准治疗组(SMT组)”22例,“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组(IVIg组)”22例。对SMT组患者进行肝衰竭内科综合治疗;对IVIg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IVIg总量1.5 g/kg体重,前2天予IVIg大剂量0.5 g/kg/d静滴冲击治疗,后5天予0.1 g/kg/d静滴维持治疗,共用药1周)。分析患者短、中期生存率和关键预后指标(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是否改善。研究结果1)“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IVIg组)”相比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SMT组)”,显着提高了HBV-ACLF患者84天生存率(P=0.019<0.05)和168天生存率(P=0.036<0.05);2)IVIg组在治疗至第7天时相比第0天(基线)显着降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数(P=0.005<0.01)及其衍生评分MELDNa预后分数(P=0.018<0.05);3)IVIg组在治疗至第7天时相比第0天阻止了肝功能关键指标TBIL的进一步恶化(P=0.175>0.05);而在两组第0天基线无差异情况下(P=0.479>0.05),而SMT组的TBIL在第7天时相比第0天进一步恶化(P=0.002<0.01);4)IVIg组在治疗至第7天时相比第0天显着改善了凝血功能关键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P=0.002<0.0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0.002<0.01)。研究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冲击疗法”能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显着提升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84天和168天生存率,并能够在治疗至第7天时显着改善患者的MELD及MELDNa预后评分,阻止肝功能关键指标TBIL的进一步恶化,并显着性改善凝血功能关键指标PTA和INR,对HBV-ACLF预后改善效果确切,有望成为HBV-ACLF患者有效、经济、易推广的治疗新方案。
黄诚台[7](2021)在《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与评估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治疗思路。方法:1.筛选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肝病中心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以及西药组,每组32例。2.三组均予抗病毒及常规支持治疗。联合组:口服加味藿枳汤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中药组:口服加味藿枳汤;西药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疗程各12周。3.每组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3个阶段)治疗结束后记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肝硬度值、中医证候积分(SDSVD)、安眠药使用频率(次/月)。疗程结束后记录安眠药总使用频率(次/月)及不良反应事件。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患者复发情况。4.分别给予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临床常规安全指标(Stroop Test(秒)、血常规、凝血、肝功能、肾功能、血氨、乙肝DNA)检测各一次,检测结果作为评价加味藿枳汤临床安全性的依据。5.统计学处理:所记录的数据将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96例患者,其中89例完成临床观察,联合组脱落2例,中药组脱落1例,西药组脱落4例,总脱落率7.29%。2.治疗前,对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PSQI评分、肝硬度值、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在基线对比上,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可进行比较。3.PSQI评分:治疗后三个组三个阶段的PSQI评分均有下降,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个组各个阶段进行组间PSQI评分的比较,治疗4周后联合组(7.8±3.12)低于中药组(10.00±4.28)和西药组(10.93±4.6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7.70±3.39)与中药组(8.23±3.91)无明显差异(P>0.05),这两组均低于西药组(10.07±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7.43±3.60)与中药组(7.74±4.0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均低于西药组(9.89±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三组的有效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行显效率的比较发现联合组(66.7%)与中药组(61.3%)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却比西药组(35.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候积分:疗程结束后三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个组进行组间证候积分下降的比较,联合组(10.20±7.18)与中药组(9.65±6.87)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较西药组(15.61±5.84)下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肝硬度值:疗程结束后联合组(11.17±2.79)与中药组(11.30±3.79)的肝硬度值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组(15.89±3.31)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安眠药总服用次数:联合组的次数(9.19±2.67)比西药组(15.82±3.05)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复发率:联合组(8.69%)与中药组(17.39%)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47.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加味藿枳汤可以改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失眠,减少右佐匹克隆片的服用次数,同时降低肝硬度值。
王义姗[8](2021)在《肝爽颗粒治疗乙肝肝纤维化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抑制HBVDNA聚合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爽颗粒能够有效抑制mTOR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治疗肝纤维化,但是目前关于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影响无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系统评价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6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估,采用R evMan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61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06例,对照组306例。与单独应用恩替卡韦比较,增加肝爽颗粒能有效降低ALT[MD=-17.68,95%CI(-23.96,-11.39),P<0.00001],AST[MD=-23.57,95%CI(-25.95,-21.19),P<0.00001)],HA[MD=-25.81,95%CI(-29.29,-22.33),P<0.00001)],LN[MD=-23.77,95%CI(-28.80,-18.73),P<0.00001)],Ⅳ-C[MD=-42.56,95%CI(-53.64,-31.48),P<0.00001],PC-Ⅲ[MD=-24.25,95%CI(-28.72,-19.79),P<0.00001],临床总有效率[RR=1.20,95%CI(1.12,1.29),P<0.00001],差异均俱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研究结果表明,与恩替卡韦相比,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然而,所纳入文献样本量较小,文献质量均为低质量,不能够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未来需要更多精心设计、双盲、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张佳[9](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讨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肝癌发生率与临床疗效差异,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型门诊初始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至今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中药暴露程度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组(120例)和西药组(55例),以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时间为观察终点,未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以2020年12月为观察终点,规范化、回顾性收集患者初诊至观察终点期间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队列的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HBV DNA阴转率、肝功能的复常率,并对肝硬化、肝癌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延缓肝硬化、肝癌发生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79年,西药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15年。截止研究终点,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3.33%,西药组为12.7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7)。肝癌累积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0.83%,西药组为7.2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8)。(2)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两组患者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生率进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生率均低于西药组,Log Rank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P肝硬化=0.023,P肝癌=0.017)。(3)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风险进行多因素分析,基线时HBe Ag阳性(HR=5.85,95%CI:1.13-30.35,P=0.035)、饮酒(HR=9.56,95%CI:1.50-60.85,P=0.017)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HR=0.17,95%CI:0.04-0.77,P=0.021)是发生肝硬化的保护因素。高水平AFP(HR=9.64,95%CI:1.29-72.30,P=0.027)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医药结合治疗可能为肝癌发生的潜在保护因素(HR=0.108,95%CI:0.011-1.040,P=0.054),但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4)。(4)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HBV DNA水平、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DBIL等)、AFP水平,自身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西药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患者使用中药治疗,以辨证服用中药汤剂最多(68.76%),其次为中成药,包括扶正化瘀胶囊(23.44%)、海珠益肝胶囊(1.56%)、抗纤软肝颗粒及(1.56%)及五酯滴丸(1.56%)等。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使用西药,能够降低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率。(2)多因素分析得知,基线时HBe Ag阳性、饮酒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肝硬化的保护因素;高水平AFP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3)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HBV DNA水平、促进病毒学反应,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DBIL等)、AFP水平,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西药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杨妮[10](2021)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且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000万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死于CHB相关的肝硬化、肝癌人数约30万[1]。CHB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组织学损伤,延缓和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CHB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其次是保肝、抗炎、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等治疗。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不及西药,但在改善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和延缓疾病进程方面有显着作用。临床上用于抗HBV的药物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NAs)及干扰素(IFN)两大类。推荐的一线NAs类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主要在于减肥和预防、治疗并发症,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临床尚无推荐的保肝降酶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CHB患者合并NAFLD,两种损害因素叠加,可使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率进一步上升。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慢性肝病的“三部曲”,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对CHB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盛国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七五”期间,我院承担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纤维化的研究”,联合全国多家组织单位采用中药方剂治疗CHB,发现解毒为CHB治疗的关键,由此提出CHB的中医病机为湿热毒邪致病。“八五”期间,我们由解毒入手,研究叶下珠制剂抗HBV的疗效,验证了清热解毒法在治疗CHB中的作用。CHB病势迁延难愈,与中医“痰”的病例特点类似。CHB日久难愈,毒痰互结,导致肝失疏泄,气血郁滞不通,由此,“九五期间”,盛国光教授团队提出CHB的病因病机为“毒痰瘀”,确立“解毒、化痰、消瘀”的治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海珠益肝胶囊,并应用于临床。《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脾论治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在当代治疗CHB也具有指导意义。盛国光教授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乏力为CHB患者最常见症状,且常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腹泻、便溏等消化道症状,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用太子参、枸杞子等扶正益气之品时,对于CHB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指标改善疗效较好。据此,“十五期间”,盛国光教授进一步提出CHB“毒、痰、瘀、虚”的病机特点,从健脾入手,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太子参、枸杞子二味药材,形成了海珠益肝加味方。前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海珠益肝加味方能多途径改善肝功能,对提高CHB患者生活质量有显着效果。中医认为,CHB合并NAFLD发病主要与肝、脾、肾相关,气虚、气滞、痰浊、水湿、瘀血等为主要病理因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HB合并NAFLD患者常伴有乏力、肝区不适、腹胀、便溏等症状,由此提出脾虚痰湿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临床治疗通过健脾化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基于以上,本研究采用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目的:本研究通过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CHB合并NAFL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湖北省中医院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肝病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诊断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常规护肝治疗以及海珠益肝加味方水煎剂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调整用药。两组接受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肝脏脂肪CAP值、HBV DNA定量、乙肝全套定量、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AL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S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均可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联用中药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更佳。2.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血清TG有改善作用,但无明显优势。3.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CAP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C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均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CAP水平有正向作用,但联合中药治疗与单纯恩替卡韦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相比,对改善CAP并无明显优势。4.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比较:血清HBV DNA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单纯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与联用中药的治疗方案相比,联用中药对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无明显优势。5.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联用中药治疗对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有明显正向作用。6.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8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用中药对于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病情有显着优势。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能够改善脾虚湿阻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及CAP水平,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有较好疗效,但对HBV DNA阴转率无明显影响。
二、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不佳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不佳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延边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的长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筛选标准 |
2.2 资料分组与研究设计 |
2.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
2.2.2 肝纤维化评估模型 |
2.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慢性乙型肝炎组与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治疗前基线资料的对比分析 |
3.2 慢性乙型肝炎组与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在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60 周后疗效分析 |
3.3 慢性乙型肝炎组ETV、ETN方案治疗前基线资料的对比分析 |
3.4 慢性乙型肝炎组经ETV、ETN方案治疗260 周后疗效分析 |
3.5 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ETV、ETT方案治疗前基线资料的对比分析 |
3.6 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组经ETV、ETT方案治疗260 周后疗效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癌的不良事件及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2)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资料收集 |
1.4 疗效评估 |
1.5 不良反应评估 |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人口及基线资料的比较 |
2.2 两组治疗48 周时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的比较 |
2.3 治疗48 周时两组优势患者的比较 |
2.4 治疗48 周时两组肝脏组织学指标的比较 |
2.5 序贯联合Peg-IFN对 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2.6 治疗48 周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
2.7 治疗组48 周时各亚组疗效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48周的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变化 |
3.2 序贯联合Peg-IFN治疗对CHB患者肝功及肝脏组织学指标的影响 |
3.3 NAs经治的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的不良反应 |
3.4 影响序贯联合Peg-IFN治疗效果的因素 |
3.5 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3)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HBV的概述 |
2.1.1 HBV的结构及基因分型 |
2.1.2 HBV的生命周期 |
2.1.3 HBV的发病机制 |
2.1.4 抗HBV治疗 |
2.2 ETV概述 |
2.2.1 ETV抗病毒治疗 |
2.2.2 ETV耐药 |
2.2.3 ETV应答不佳 |
2.3 ETV耐药或应答不佳挽救治疗 |
2.3.1 转换或联合TDF |
2.3.2 转换或联合TAF |
2.3.3 联合干扰素 |
2.4 总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分组 |
3.3 抗病毒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观察疗效评价 |
3.6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4.2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为TAF过程中HBVDNA变化情况 |
4.2.1 全部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 |
4.2.2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继续ETV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2.3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转换TAF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2.5 基线HBV DNA≥1000IU/ml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2.6 HBeAg阴性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2.7 HBeAg阳性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3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为TAF治疗病毒学应答情况 |
4.3.1 全部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情况 |
4.3.2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继续ETV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
4.3.3 基线HBVDNA不同的患者转换TAF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
4.3.5 基线HBVDNA≥1000IU/ml的患者治疗过程病毒学应答对比 |
4.3.6 HBeAg阴性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
4.3.7 HBeAg阳性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
4.4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HBsAg、HBeAg水平变化情况 |
4.5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肝硬度值变化情况 |
4.6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异常ALT复常情况 |
4.6.1 肝功能变化情况 |
4.6.2 ALT转复率情况 |
4.7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病毒学突破以及不良反应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慢加急性肝衰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1.3 慢加急性肝衰竭分期 |
1.1.4 肝衰竭各种并发症诊断标准 |
1.1.5 实验对象分组 |
1.1.6 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方法 |
1.1.7 临床观察指标 |
1.1.8 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评估标准 |
1.1.9 样本采集 |
1.1.10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
1.2.2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对比 |
1.2.3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
1.2.4 ACLF患者治疗前临床数据对比 |
1.3 讨论 |
1.4 结论 |
二、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物质 GC-MS 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实验对象分组 |
2.1.3 样本采集 |
2.1.4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5 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 |
2.1.6 样本的处理 |
2.1.7 色谱的条件 |
2.1.8 质谱的条件 |
2.1.9 升温的程序优化 |
2.1.10 GC-MS检测 |
2.1.11 统计方法介绍 |
2.1.12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
2.2.2 血清样本代谢物定性及定量分析 |
2.2.3 差异性代谢物质的鉴定 |
2.2.4 质量控制 |
2.2.5 ACLF组的多变量分析 |
2.2.6 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1.全文结论 |
2.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肝脏疾病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试验设计 |
3.1 试验类型 |
3.2 分组方法 |
3.3 药品来源 |
3.4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疗效观察指标 |
4.2 安全性观测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
5.2 抗病毒治疗疗效判定 |
5.3 血常规异常发生率判定 |
6 不良反应评价 |
6.1 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评估 |
6.2 不良反应分级 |
6.3 严重不良反应 |
6.4 不良事件的观察及处理 |
7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 |
2.1 两组的一般情况对比 |
2.2 两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对比 |
2.3 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对比 |
2.4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
2.5 两组治疗前CLDQ表评分对比 |
3 疗效分析 |
3.1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CLDQ表评分的对比 |
3.2 两组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中医证候疗效的对比 |
3.3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抗病毒疗效的对比 |
3.4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转氨酶变化情况的对比 |
3.5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治疗 24 周血常规变化情况的对比 |
分析与讨论 |
1 CHB的现代研究 |
1.1 CHB发病机制及影响 |
1.2 CHB西医治疗现状 |
2 中医药联合PEG-IFNα-2b治疗CHB |
2.1 肝郁脾虚是 CHB的核心病机,肝郁脾虚证是 CHB最常见证型 |
2.2 中医内治法 |
2.3 中医外治法 |
2.4 穴位敷贴治疗肝郁脾虚证CHB |
3 疗效分析 |
3.1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CLDQ表评分的分析 |
3.2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3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抗病毒疗效分析 |
3.4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分析 |
3.5 对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血常规变化情况分析 |
4 脱落病例分析 |
5 安全性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案 |
3.预后判断 |
4.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治疗前患者基线资料及其比较 |
2.治疗后的生存分析及预后比较 |
3.治疗前后MELD预后相关评分比较 |
4.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关键指标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预测因素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本研究SPSS编程语法标准编写方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交流 |
个人简历 |
(7)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中止标准 |
3 试验设计 |
3.1 分组方法 |
3.2 干预措施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性指标 |
4.2 疗效性指标 |
4.3 安全性评价 |
4.4 不良事件观察 |
5 试验质量控制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收集情况 |
2 一般性资料的比较 |
2.1 治疗前三组性别比较 |
2.2 治疗前三组年龄比较 |
2.3 治疗前三组失眠病程比较 |
3 疗效性指标的比较 |
3.1 三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
3.2 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3 三组肝硬度值比较 |
3.4 三组安眠药总服用次数比较 |
4 三组失眠的复发率比较 |
5 不良事件观察 |
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分析 |
1 中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治疗 |
1.3 厦门康氏肝病中医流派的临床体会 |
2 西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 |
1.1 肝硬化患者失眠的发病机制 |
1.2 现代医学治疗 |
3 加味藿枳汤的组方依据 |
3.1 立方依据 |
3.2 组方配伍分析 |
3.3 单药功效与药理分析 |
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选择 |
5 疗效分析 |
5.1 睡眠质量疗效分析 |
5.2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5.3 肝硬度值分析 |
5.4 安眠药总服用次数分析 |
5.5 复发率分析 |
6 安全性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7.1 不足之处 |
7.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肝硬化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与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肝爽颗粒治疗乙肝肝纤维化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CHB肝纤维化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2 西医学对CHB肝纤维化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 |
2.2 血清RNA检测 |
2.3 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治疗CHB |
2.4 治疗CHB在研药物 |
3 中医对 CHB 肝纤维化的治疗 |
3.1 单味中药治疗CHB肝纤维化 |
3.2 中药复方治疗CHB肝纤维化 |
3.3 针灸治疗CHB肝纤维化 |
3.4 灸法治疗CHB肝纤维化 |
3.5 脐火疗法治疗 CHB 肝纤维化 |
Meta分析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文献检索策略 |
4 文献筛选 |
5 资料提取 |
7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文献纳入流程 |
2 文献特征 |
3 纳入文献质量评估 |
4 Meta分析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1 ALT、AST |
2 HA、LN、IV-C、PC-III |
3 立法思想 |
4 肝爽颗粒的组方规律及药理研究 |
5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西医现状 |
6 本研究总体评价 |
7 本研究局限性 |
8 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研究 |
个人简介 |
(9)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真实世界研究的认识 |
1.1 真实世界研究概念 |
1.2 真实世界研究特点 |
1.3 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的区别 |
1.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现状 |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治疗概况 |
2.1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
2.2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概况 |
2.3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概况 |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趋势 |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观察时间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类型及分组 |
2.1.1 研究类型 |
2.1.2 分组依据 |
2.2 治疗方式 |
2.2.1 抗病毒治疗 |
2.2.2 中医药治疗 |
2.3 病例资料收集 |
2.3.1 患者一般资料 |
2.3.2 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 |
2.3.3 药物治疗资料 |
2.4 随访形式 |
2.4.1 疗效观察指标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
3.2 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 |
3.3 研究对象的中医药使用情况 |
3.4 肝硬化、肝癌发生情况 |
3.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累积发生率分析 |
3.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累积发生率分析 |
3.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风险的多因素分析 |
3.8 病毒学检测情况 |
3.9 血清lgHBV DNA(IU/ml)水平比较 |
3.10 血清ALT、AST、GGT、TBIL、DBIL、AFP水平比较 |
讨论 |
1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结果讨论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降低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
1.2 中西医干预下病毒学应答、突破发生率差异不显着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HBV DNA阴转率较西药组不显着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肝功能指标及AFP较西药组不显着 |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多因素分析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中医药治疗分析 |
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 |
2.1 HBV持续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
2.2 HBsAg定量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
2.3 肝功能指标及AFP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认识 |
2 证候分型认识 |
3 治则治法认识 |
4 中医药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的认识 |
4.1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常用中药汤剂、单味中药及中成药 |
4.2 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4.3 特色的中医药外治法提供治疗新选择 |
5 中医药优势、困境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特色 |
2 慢性肝病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探讨 |
2.1 《内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
2.2 《难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
2.3 《金匮要略》关于肝脾的论述 |
2.4 现代医学对肝脾关系的认识 |
3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从脾论治慢乙肝的理论基础 |
第二部分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中医证候积分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两组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 |
3.5 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 |
3.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7 两组疗效比较 |
3.8 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
4 讨论 |
4.1 CHB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 |
4.2 CHB合并NAFLD的中医病因病机 |
4.3 海珠益肝加味方组方分析 |
4.4 肝功能(ALT、AST、TG)改变分析 |
4.5 CAP值水平改变分析 |
4.6 抗病毒疗效分析 |
4.7 中医症状积分改变的分析 |
4.8 总体疗效分析 |
4.9 不足与展望 |
第三部分 典型病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不佳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延边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的长期疗效分析[D]. 单保程. 延边大学, 2021(02)
- [2]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的临床疗效分析[D]. 成妮. 延安大学, 2021(11)
- [3]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D]. 王琰. 吉林大学, 2021(01)
- [4]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D]. 黄仕鹏. 南昌大学, 2021(01)
- [5]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D]. 郑晓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影响[D]. 林久敏. 汕头大学, 2021(02)
- [7]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的疗效观察[D]. 黄诚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肝爽颗粒治疗乙肝肝纤维化Meta分析[D]. 王义姗.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张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D]. 杨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