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走向的一些新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走向的一些新思考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趋势的若干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爱云,周全华[1](2021)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两个范式”》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其中"范式论"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同一种意识形态或主义分别向政治应用层面与学术探讨层面的分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已隐藏着不同的两个研究范式:政治实践范式与文化学术范式。两个范式一直互动发展,后经政治性高度整合为一体,故隐而不显。新时期的宽松环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出现明显的范式分殊,翼附在"政治实践性范式"之下的"文化学术性范式"得以公开发声。学界直到近年"突然发现"一直存在着的这两个"研究范式"。

郭晓旭[2](201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以及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国实际包括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而文化的核心便是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割不断的精神纽带、抹不去的文化烙印,它内在地构成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与性格特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路径与机制,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创新转化的理论契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古今中西历史大视域正在逐渐形成,在多元思想碰撞与视域融通的大背景下,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如何兼具世界眼光与时代眼光,在保持理论自身的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前提下,兼收并蓄,增强理论自身的文化包容性与通约性、解释力与延展性,扩大理论的影响范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更广泛的世界认同与文化接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全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比较文化的方法,分五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必要性来看,二者的融通发展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需要,也是世界与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二者在文化基础、内在逻辑以及体系结构上的相通性,则为融通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二章,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当代价值以及创新转化的必要性。从结构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思想体系。而从内容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心性本体论为核心,包含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在内的理论,是追求内生性价值的心性修养学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转化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走中西马相结合的实践生存论的发展道路。第三章,具体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与路径选择。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中西方文化基础。同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要坚持群众的立场、实践的维度、批判的精神、问题的视域、世界的眼光,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认同、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第四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内在机制、过程与方法。二者的融通发展是系统论、行为发生学与解释学等多元机制共同参与并起作用的结果。二者融通发展的过程则是由文本的互动与生成、多元思想的碰撞与交融、视域融合与综合创新四个相互交织的环节所组成的多元文化的消化与吸收的过程。二者融通发展的方法则主要从出场学与范式理论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在不断变换的历史语境中出场的路径、形态以及实现融通的理论契合点,为实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第五章,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几个视角,从现代世界发展的人类共同课题入手,从科技、生态、人学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对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的重要性,阐述了二者融通发展在当代世界的重大意义与价值,寻找理论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问题域。最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前景做了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使理论永葆生机与活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精神精华相融通,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转化,重现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从而开创哲学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自我”的当代重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转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持与理论依据,也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鉴于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探讨更多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层面的结合,对于文化特别是哲学方面相结合的探讨相对较少的现状,本文则重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视域融合的角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层面,从多元哲学融通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交互影响与双向建构的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从民族性与世界性两个角度,从自然、社会、人心三个领域,将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特质、发展前景、融通机制及现实关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发展需求与中国传统哲学在现时代创新转化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在二者的融通发展过程中,通过相互建构与整合实现共同发展。

董泽华,张俊[3](2018)在《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文中提出国内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影响便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涵更加的深刻与丰富。其在我国经济进步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跨越式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特色化社会主义道路在执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念,实现了概念意识的创新。既完成了华夏民族文化的融入,同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建设,也在积极的融入现代化发展元素。本文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建设问题开展研究,以深化的思考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完成中国化转变当中的意义。

李晓东,孙凤敏[4](2018)在《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伟大实践,是经过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的革命斗争、改革建设发展的实践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正确可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首要理论前提是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同时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以及深刻理解其与民族化、多元化和当代化的关系。

赵轩,魏书胜,李烨[5](2018)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社会学视野》文中指出研究视角的狭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术研究层面较为滞后的重要原因。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术研究层面取得重大进展,应打破学科局限,按照马克思研究社会问题的大社会学视野针对中国特殊的社会问题开展研究。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思想功能还是在中国的现实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本身都具有大社会学的性质。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应当开启大社会学的思想视野。

魏文刚[6](2017)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基石,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的历史观,才能够建立正确的国家观、阶级观、政党观和群众史观。当前由于多元文化冲击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上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我国大学生的历史观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产生了扭曲的历史观,从而导致产生错误的国家观、阶级观、政党观和群众史观等,甚至导致公民道德观的迷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不断创新高校历史观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分别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力图用五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完整地把握大学生马克思历史教育的实质。第一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概述。首先阐释了历史观的概念,分别从东西方的历史观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介绍了东西方历史观发展史上出现的代表性人物,从而探索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形成的思想源泉。另外,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丰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目的及其价值。最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点强调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意义以及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方法。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当今大学生只有在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精髓基础上,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革开放浪潮下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追求。当今社会,大学生是最容易被新兴事物所吸引的群体,时常会受到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三部分阐述大学生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本质,避免大学生陷入错误思维的漩涡而无法自拔。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得以更好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希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关系着能否肩负起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关系着我党是否永葆青春与活力,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因此,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使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内容的教育,可以纠正大学生看待社会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帮助他们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重要的两大发现之一,是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基本矛盾变化规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的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不仅有利于指引大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摒弃唯心主义等错误观点。第五部分阐述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工作方向。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可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选择正确的教育路径才能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得到顺利开展。如何选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路径,怎样实现路径的创新和发展,并依此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探索出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新领域,不断补充和完善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新内容。

谢连生[7](201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从其基本含义来说,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既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相结合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重点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此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相结合的研究,也是不能忽略的。我们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其前提和基础是树立哲学自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与综合创新,是树立哲学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既有融合的必要性,也有融合的可能性。融合之所以必要,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现代化转型的需要。融合之所以可能,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其中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100多年的历史中,已经取得了融合创新的两次飞跃。从逻辑上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融合也具有可能性,二者都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的命运,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提升,同时都具有实践哲学的特征。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等重要资源,不仅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滋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要注意与相关概念的辨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个概念,既有内在关联,但又有所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有许多具体表现形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对人的关怀,并日益取得世界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实践紧密相连,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来看,经历了介绍期、创生期和发展期,取得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主要有两个:一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内涵。新时期所形成的,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最新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标是现代性的建构,以实践哲学为主要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体现了实践性,体现了哲学变革和生产力变革相结合,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相统一,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历了百年历程,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三是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实践,四是顺应时代潮流和适应时代需要,五是反映人民愿望和代表人民利益,六是能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大众化的统一。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了新的优势,因而展现出广阔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实践基础、制度保障以及理论与文化支撑,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与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运用、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途径,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必将更加紧密结合,毛泽东倡导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将更加凸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实现中、西、马综合创新,中国创造、中国贡献及其世界性影响将更加强化。

李雯[8](2017)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为人民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里,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的中国实际,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实践;二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国内外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方面的研究以及本文可以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等重要概念进行详细的阐释,为接下来的论文展开奠定基础。从第三部分开始,本文正式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原因。原因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写,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契合了当时中国内外交困的一个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由于自身高度的革命性以及科学性解决了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难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契合点与相通性,这使得它在中国的发展更加自然畅通;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也同时实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因而二者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第四部分通过截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勾勒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主要历史进程。第五部分紧承第四部分内容,从已有发展历程中探究二者相融合的不足,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第六部分则紧跟时代步伐,探讨在当今时代如何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主要包括在形式方面以及内容方面加强二者的交流对话。一言以蔽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张凯[9](2016)在《《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资本论》是1848年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之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最初发表于1867年。1899年中国刊物《万国公报》中《大同学》一文,开启了《资本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在中国的传播之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论》不断地进行着理解和诠释,形成了《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发展史,也是中国人民在《资本论》基本原理指导下,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史。纵观《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99年《资本论》传入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可以称为“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可以称为“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直到现在,可以称为“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一个时期,即“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是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展开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分别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从零星介绍、翻译到对《资本论》主要理论的解读,再到应用《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在为本阶级的政治主张寻找理论依据,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资本论》的诠释,逐步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在这一时期,《资本论》并不被视为学术研究的经典文本,各阶级对它的诠释也并非是一种纯学理性的探究,而是服务于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诠释范式。经世致用、泛政治化和各取所需是这一诠释范式的特点。这种诠释范式为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伟大历史使命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囿于当时的时代条件,这种诠释范式也存在对理论本身研究不足或者研究深度不够的情况,割裂了《资本论》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第二个时期,即“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已经彻底完成,《资本论》在中国的定位也由“革命的武器”转向“建设的科学”。这一时期,《资本论》中译本的修订完善以及重译工作基本完成;宣传、解说和注释《资本论》的通俗化读本陆续出版;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学术争鸣一度活跃起来。与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相适应,这一时期中国不仅翻译出版了苏联《资本论》通俗化诠释和学术化研究方面的着作,而且在《资本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学术取向上,都烙上了苏联印记。直面历史性经典文本,通过对文本含义和作者原意的把握,挖掘《资本论》一般性普遍性原理,进而应用这些原理,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这一时期各种诠释的共同之处。这种从历史性的维度出发,运用翻译、通俗化阐释和学术争鸣等诠释方式展开的对经典文本含义和经典作家原意的理解和解释,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哲学—经济学”的诠释范式。回归经典、求真求同和单向听从是这种诠释范式的特点。这一诠释范式下的《资本论》的理解和诠释,较好地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却忽视了诠释者自身独特的诠释学情境,没有把《资本论》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具有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倾向,未能开启经典文本的时代意义。第三个时期,即“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诠释者通过反思过去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论》研究的经验与教训,逐渐意识到对《资本论》的理解与诠释不能停留在对其普遍性原理的把握上,而应将普遍性原理与当下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上,开启经典文本的时代意义。这一时期,作为“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深化和补充的“实践哲学—经济学”的诠释范式逐渐形成。反思现实、创生意义和互有倾诉构成了“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的特点。该诠释范式下的《资本论》的理解和解释在目标取向上逐渐由面向历史文本,追寻作者原意走向结合中国现实,开启文本新意;在理解重心上由偏重事实性考量走向注重价值性判断;在理解过程上,由“视域转换”走向“视域融合”。这种转变意味着中国《资本论》研究已经由“照着说”走向了“接着说”,开启了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资本论》研究。“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顺应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符合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理论精神。总体而言,《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不能简单视为单纯的文本诠释史,可以认为,它是以文本诠释的方式折射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对《资本论》诠释史的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资本论》这部伟大的经典在中国社会的翻译、介绍、传播的历程,有助于对《资本论》这部伟大经典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诠释,而且也有助于发现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诠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意义,甚至也有助于以《资本论》的普遍原理为依据,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

张丽萍[10](2012)在《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文中提出党的十七大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深刻总结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的基础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于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和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的伟大实践,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首先,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概括、“包容性增长”科学理念的重申、“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新论断和“网络问政”的新的执政方式的提出,以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最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使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使自身理论素质和实践水平逐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通过学科建设同样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得中国化主体在新形势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新特点。这些新进展的取得更加突出实践性、彰显时代性、具有民族性,推进了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趋势的若干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趋势的若干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两个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些年来学界对“两个范式”的发现和界定
二、“政治实践范式”成立的依据和论证
三、“文化学术范式”成立的依据和论证
四、“两个范式”分类并分别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理论成果
        二、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
        三、国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必要性
        一、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需要
        三、世界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及特质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构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
        一、传统哲学的天人之思及其当代价值
        二、传统哲学本体论的特点与现代价值
        三、新儒学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四、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转化的当代价值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创新转化的必要性及现实路径
        一、中国传统哲学创新转化的必要性
        二、中国传统哲学创新转化的现实路径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图景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底蕴
        一、文化底蕴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二、文化底蕴中异质文化间的多元互动
        三、后现代文化对文化底蕴的补充与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与价值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选择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机制、过程与方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机制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过程
        一、文本的互动与生成
        二、多元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三、视域融合
        四、综合创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方法
第五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几个视角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科技视角
        一、现代及后现代主义哲学科技观对科技异化的批判
        二、融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观的中国化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生态视角
        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二、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发展困境与理性反思
        三、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内涵与意义
        四、融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观的中国化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人学视角
        一、现代及后现代视域下的人学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观与中国传统哲学人学观的契合
        三、融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观的中国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概述
    (一) 单主体说
    (二) 双主体说
    (三) 三主体说
    (四) 四主体说
    (五) 五主体说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内涵构成与分析
    (一) 类别划分
    (二) 层级划分
    (三) 群体划分

(4)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理论前提
    1.1 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首要理论前提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情合法,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主义、多元化、当代化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主义
    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多元化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化
    3.4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问题和根本经验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社会学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当突破学科局限
二、马克思主义的大社会学性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视野
三、面向社会现实的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社会学视野

(6)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3.3 比较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概述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历史观
        2.1.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2.1.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2.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
        2.2.2 列宁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
        2.2.3 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与贡献
    2.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开展与作用
        2.3.1 工人运动与唯物史观教育
        2.3.2 人才培养与唯物史观教育
        2.3.3 唯物史观教育的历史经验
第3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重要地位
    3.1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客观要求
        3.1.1 大学时代是形成科学历史观的关键时期
        3.1.2 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3.2 历史观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3.2.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3.2.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
    3.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3.3.1 历史观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
        3.3.2 创新历史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
第4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紧迫要求
    4.1 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期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
        4.1.1 科技革命实现了历史发展的加速度
        4.1.2 经济全球化助推了世界历史的新进程
        4.1.3 虚拟世界催生了历史活动的新空间
    4.2 时代新发展和国情新变化要求唯物史观的科学分析
        4.2.1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新趋势
        4.2.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
        4.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与趋势性变化
    4.3 思想文化多样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辨析
        4.3.1 辨析历史终结论
        4.3.2 解析文明冲突论
        4.3.3 批判历史虚无论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5.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观点教育
        5.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根本观点的教育
        5.1.2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教育
        5.1.3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教育
        5.1.4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教育
        5.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5.2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与规律教育
        5.2.1 人类社会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5.2.2 人类社会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历史进程
    5.3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教育
        5.3.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5.3.2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5.3.3 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是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6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原则与路径
    6.1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地位
        6.1.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6.1.2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
        6.1.3 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进行斗争
    6.2 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主渠道
        6.2.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2.2 发挥网络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中的载体和路径作用
        6.2.3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2.4 第二课堂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3 拓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新领域
        6.3.1 营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6.3.2 把学风建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3.3 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中国国情教育
        6.3.4 发挥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中的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 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 符合中国道路实践的需要
        (三) 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四) 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
        (一) 已取得的主要进展
        (二) 党外人士的相关研究
        (三) 国外的相关研究
        (四) 研究前景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 如何更紧密地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与中国实践
        (二)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大众化、时代化的统一
        (三) 如何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三个时期的贡献及相互关系
        (四) 如何实现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果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六) 如何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风格和贡献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 重点难点、可能的创新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 中国传统哲学自身转型的需要
        (三) 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证明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哲学资源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与历史回顾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蕴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包容与继承
        (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关怀
        (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式
        (一) 哲学元理论上的融合
        (二) 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
        (三) 哲学自信的树立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介绍期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生期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期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价值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价值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飞跃的过程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果的理论架构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标是现代性的建构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实践哲学为思维方式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论题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特点
        (一) 实践性
        (二) 哲学变革与生产力变革相结合
        (三) 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四) 建立哲学新形态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前景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地位
        (三) 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实践
        (四) 顺应时代潮流和适应时代需要
        (五) 反映人民愿望和代表人民利益
        (六)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
        (七)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优势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创新、发展、运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三) 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趋势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更加凸显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创造与中国贡献更加强化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影响更加广泛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未来之路
        (一) 在走中国道路的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二) 中、西、马综合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三) 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结束语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3 国内研究
        1.3.1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
        1.3.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
        1.3.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通性和契合点研究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缺失和不足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概念阐释
    2.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2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及其特征
        2.2.1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2.2.2 中国传统文化的外部关系性特征
    2.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含义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原因
    3.1 历史的选择
        3.1.1 中西方文化都不能适应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
        3.1.2 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难题
    3.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3.2.1 唯物主义观
        3.2.2 辩证思维
        3.2.3 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3.2.4 民本的价值取向
        3.2.5 崇高的社会理想
    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双重需要
        3.3.1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3.3.2 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意义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进程
    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
        4.1.1 陈独秀、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
        4.1.2 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传播
        4.1.3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4.1.4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
    4.2 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与发展
        4.2.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与发展
        4.2.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与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训经验分析
    5.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不足
        5.1.1 混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
        5.1.2 机械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
    5.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经验
        5.2.1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5.2.2 以科学的精神与思维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六章 当今时代如何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6.1 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方面的对话
        6.1.1 加强“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
        6.1.2 加强新闻媒介的传播作用
    6.2 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方面的对话
        6.2.1 价值观的相融合
        6.2.2 思维方式的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资本论》诠释史的基本概念和分期
    第一节 《资本论》诠释史的基本概念
        一、诠释
        二、诠释史
    第二节 《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分期
        一、《资本论》原着写作出版简况
        二、《资本论》诠释史分期的依据
        三、《资本论》诠释史的三个时期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899—1949)
    第一节 第一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一、零星介绍
        二、翻译
        三、解读
        四、应用
    第二节 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一、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二、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三节 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一、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二、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三、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949—1978)
    第一节 第二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一、翻译工作基本完成
        二、通俗化诠释初见成效
        三、学术化研究一度活跃
    第二节 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一、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二、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三节 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一、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二、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三、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历史局限性
第四章“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978— )
    第一节 第三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一、劳动价值论诠释
        二、剩余价值论诠释
        三、资本积累理论诠释
    第二节 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一、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二、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三节 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一、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二、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第五章 《资本论》的诠释范式及其历史演变
    一、“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
    二、“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
    三、“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科研成果

(10)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的理论准备和现实背景
    1.1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的理论准备
        1.1.1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1.1.2 党的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1.2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的现实背景
        1.2.1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1.2.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1.2.3 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
第二章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的具体表现
    2.1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新拓展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
        2.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2.2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获得丰富与完善
        2.2.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获得丰富与发展
    2.3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新特点
        2.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概念及范围
        2.3.2 中国共产党在学习型政党建设过程中推进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3.3 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推进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3.4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推进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三章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的原因、特点及经验启示
    3.1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的原因
        3.1.1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新进展取得的重要途径
        3.1.2 新进展的取得是不断解决实践问题的必然结果
    3.2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的特点
        3.2.1 更加突出实践性
        3.2.2 更加彰显时代性
        3.2.3 更加具有民族性
    3.3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的经验启示
        3.3.1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取得新进展的根本经验
        3.3.2 善于从社会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取得新进展的重要保证
        3.3.3 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是取得新进展的动力源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趋势的若干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两个范式”[J]. 马爱云,周全华. 党史文苑, 2021(01)
  •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研究[D]. 郭晓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3]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 董泽华,张俊. 长治学院学报, 2018(03)
  • [4]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李晓东,孙凤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08)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社会学视野[J]. 赵轩,魏书胜,李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8)
  • [6]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研究[D]. 魏文刚. 辽宁大学, 2017(02)
  •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D]. 谢连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研究[D]. 李雯. 天津大学, 2017(09)
  • [9]《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D]. 张凯.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5)
  • [10]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D]. 张丽萍. 广西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走向的一些新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