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瑶,用镜头追随普通人生活的美(论文文献综述)
赵盼超[1](2019)在《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村民影像的起源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原住民影像”,“影像权利”发生转移,土着居民获得利用影像表达思想观念与在地文化的权利。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村民影像才正式以动态影像的方式在中国生根发芽,村民拿起摄像机记录在地文化,并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文化情感编辑成一部完整影片。村民影像与主流纪录片相比,缺少的是华丽的包装,富余的是生活的质感,这得益于村民不受学院派所倡导的影像叙事原则的束缚,并根据村民自身的文化感受、认知方式形成一套专属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方式。本论文的绪论中详细阐释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与方法。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第一章对村民影像进行界定、梳理村民影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文化和文化书写进行分析。村民影像是在地村民(文化持有者)通过单纯的在地视角,借助摄像机对展演的文化事项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以展示自身文化立场,实现文化反思、社区教育等目的的纪实影像;第二章从文化书写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书写者的主体——在地村民在影像创作中的角色和任务,探讨参与村民影像创作的外来学者,他们为村民影像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第三章从文化书写内容的角度出发,以分类的方式探析村民影像在不同文化层面的书写内容与文化深描技巧,包括生态、物质、社群和精神四个层面的文化书写;第四章从文化书写方式的角度出发,分析村民在拍摄和编辑上采用的具体方式;第五章从文化书写成果应用的角度出发,分别以影像传播方式的延伸、村民文化身份的构建、社区乡土文化的建设三个方面的应用为例,探究村民影像文化书写具体的应用领域;第六章依据对村民影像文化书写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村民影像当下文化书写的主要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本论文认为当下困境在于身份认知、文化深描、影像技术和赋权发声四个方面,因此要着重发展社区沟通、影像档案和书写利益分配三个方面。
王溯[2](2019)在《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以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个案》文中提出随着自媒体红利期的消退,内容同质化的弊端开始呈现。截至2018年,微信公众平台汇聚超1000万公众账号。信息的极度充盈带来注意力的稀缺,在日趋激烈的注意力争夺大战中,差异化优势逐渐突显,品牌成为企业维护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以打开率高、变现快着称的时尚类自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内容的竞争、用户体验的竞争发展到品牌的竞争。打造吸引用户的品牌成为摆在时尚类自媒体面前的难题。目前,我国有关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尽管营销界、传播界的很多专家学者对品牌形象进行过不少探讨和研究,但聚焦时尚类自媒体,系统提出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路径的研究少之又少。论文借鉴以往品牌形象的研究视角,选取在品牌塑造和商业运营上都相对成功的时尚类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研究对象,以其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559篇推送消息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调查、个案研究、内容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在品牌形象塑造上的创新和成果。论文通过借鉴贝尔品牌形象理论、“5W”理论、“意见领袖”、“创新扩散”、“使用与满足”、“拟剧论”等传播学、品牌学和社会学理论,分析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塑造了怎样的品牌形象,如何塑造的品牌形象,当前的品牌形象塑造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的品牌形象可以分割成内容产品形象、使用者形象、公司形象三部分,是品牌传播的最终结果。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凭借实用优质内容、持续内容生产能力、高辨识度推送风格、友好界面实现魅力人格输出,借助社交媒体、品牌公关等渠道帮助用户提升品牌联想,成功打造出买买买教主、正能量闺蜜、不完美博主、时尚百科全书等独特的品牌形象。矩阵号内容重叠、缺乏原创差异化内容、定制广告缺乏创新等是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遇到的挑战,可以通过细分用户市场、产出优质原创内容、改进定制广告叙事等方式加以改进。
邱健[3](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指出“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王瑶[4](2018)在《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导演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是一种将传统戏曲与电视剧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形式在胡连翠导演的手下大放异彩。她在短短十五年间创作了十三部作品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作品,深受观众喜爱。胡连翠的导演思路新颖独特,导演手法大胆细腻,其独特的导演理念和创新意识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本文梳理胡连翠导演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创作历程,挖掘胡连翠胡连翠音乐电视剧的导演理念、导演手法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为黄梅戏电视剧的发展提供借鉴。论文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辨析“黄梅戏电视剧”与“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同”与“异”,梳理胡连翠导演及其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创作历程,并对其创作作品作出分期。第二章分析胡连翠导演的创作理念。梳理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导演阐述,从对女性形象的关照、对社会道德人性的重新探索、对真实美感的着重营造,三个方面阐释胡连翠导演理念。第三章分析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创新意识。从对程式化的淡化处理、对音乐元素的大胆融合和对视听语言的重新组合,三个方面总结胡连翠导演的创新意识。第四章以传统戏《西厢记》、新编戏《朱熹与丽娘》和现代戏《家》为代表,分析胡连翠导演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作品。结语部分总结胡连翠导演的艺术成就,对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提出思考。
王瑶,王立言,范震威[5](2016)在《王瑶:镜头下哈尔滨春潮涌动》文中认为何谓春天,在冰城这里,可以是季节的回归,可以是袅袅春风化解冰封大地,一江春水滚滚东去;也可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城市生活场景和其乐融融的市民生态,两者之间,王瑶的镜头更倾心于后者,她的冰城镜像,更像一场原汁原味的冰城生活秀。
张卫军[6](2016)在《“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电影批评思潮中的政治性根源于詹姆逊所谓中国电影作为“第三世界”文本的政治性,也与电影批评家所具有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身份相关。同时,这种政治性又必须要被纳入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语境中来考量。作为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倾向,“去政治化”和“政治”并不是一种相互取消的关系,相反,“去政治化”本身是一种新的政治在当代思想文化中的表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去政治化”可分为“去社会主义政治”和“去传统政治”两个层次,前者可细分为“去阶级论”、“去革命化”、“去民族主义”等不同方向,后者则可分为“去民族传统”、“去道德化”等不同方向。这些不同方面既体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也透露出“政治化”的诉求。90年代以来盛行的多种中国电影批评思潮都体现出这种双重面向。这种双重面向体现出了“去政治化”的辩证法,它要求我们放弃对这一概念的单向度理解。“现代性”批评思潮关注现代性主体的建构,并参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现代性空间建构的讨论;通过对谢晋电影、“第五代”、“第六代”影片的批评,将关注的重心引向文化传统的批判以及国民性批判;这一批评思潮对民族主义的反思也成为新世纪电影批评讨论的热点;随着新世纪一批人道主义电影杰作的出现,“现代性”批评通过阐发这些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理念,展开对之前过于政治化的“阶级论”、“英雄主义”价值观以及和人道主义相抵触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从“现代性”电影批评思潮关注的这些话题中,可以看出“去政治化”和“政治性”双重面向的辩证统一。后殖民电影批评重点以“第五代”电影为批评对象,这一批评有效揭开了“第五代”电影的跨文化运作模式与策略,指认出这些电影遵循的“自我东方化”书写套路,迫使“第五代”不得不放弃他们谙熟的模式而选择改弦更张,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对8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思潮中盛行的西方中心观念也起到消解作用。但这一批评思潮在今天流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即极度的去国族中心,在一些批评家那里成为批评“中国中心论”,拆解中国主流文化和少数族裔、边缘群体之间“压迫性”关系的方式。后革命电影批评以其“去革命”倾向顺应了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潮流,这一批评思潮在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实践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对早期革命电影的重新解读,对左翼电影的解读,倾向于消解其中的革命性,将其还原为大众文化性质的文本;或者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呈现革命叙事背后隐藏的欲望向度;对“17年”革命电影的解读则致力于挖掘革命叙事中的反人性特质,或者揭露其意识形态构造的秘密。二是分析后革命时代对革命叙事的戏仿重构及逆革命叙事的书写方式。第三则体现为对新的革命叙事或类革命叙事的寻找,在此过程中不惜对许多文本做泛政治化的解读。作为补充,本章最后部分则关注新世纪出现的革命叙事影片所引发的批评界的分化以及对这些影片的对立性阐释。对意识形态批评思潮的分析集中于三个重点,一是它对主旋律电影的批评,二是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以揭示当代电影对欲望的钳制和对身体的意识形态规训,三是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以汪晖对谢晋电影伦理和政治的置换的考察为典型。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批评思潮本身的批评,包括对意识形态批评包含的“去国族化”倾向和反体制追求的呈现,以及对“泛意识形态化”后果的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倾向于将道德解读为意识形态询唤的结果,其后果势必要走向“去道德化”。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如下几个选题都有密集的关注: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这些电影中的女性表现,从而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性解放成果进行重新评价;对女性导演及其作品的关注,女性主义批评以是否具有“女性意识”为标准,对这些作品中“女性的不可见”,女性意识的缺席进行揭示;对新时期男性导演的女性题材的批评,指出这些作品隐藏于其女性主义表象下的男权幽灵。最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政治化”倾向表现在,由于认为一切占主导地位的话语都是男性话语,女性主义倾向于将这些强势话语都屏蔽掉,导致它与国族话语、革命话语的激烈冲突;同时,由于认为伦理话语也是被男性主导的话语,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也体现出一种“去伦理化”倾向。
宋青蕾[7](2014)在《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比较年轻的电视剧样式,中国电视情景喜剧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其在电视剧作品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算多,但是也有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情景喜剧为大众提供了一场狂欢的视觉盛宴,将当下中国百姓在现实境遇中的种种困惑和愤怒化作幽默,将普通人的梦想和尴尬化作调侃,为观众带来了欢乐。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由美国移植而来,但是在其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在众多情景喜剧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电视情景喜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其叙事机制和文化内蕴,探讨其发展的未来趋势。论文主体部分有三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情景喜剧的概况,主要介绍情景喜剧的定义、特征,情景喜剧在美国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本土化发展历程。第二章分析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叙事机制,主要探讨其叙事模式和幽默语言的运用。第三章挖掘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文化内蕴,主要涉及主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三个方面。
靳小蓉[8](2014)在《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文中提出元杂剧《赵氏孤儿》是当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被改编得最多的戏曲经典之一。这部作品在它自己的时代即被视为名作,在其后的时代中不断被经典化,收入各种选本,被改编成各类戏曲形式;在昆曲中形成了“《八义》八出”为代表的舞台经典,在京剧中形成了《搜孤救孤》为代表的舞台经典作品;在学术史上,王国维将《赵氏孤儿》杂剧与《窦娥冤》等极少几部作品作为中国悲剧的代表,与世界经典悲剧抗衡,完成了《赵氏孤儿》的经典化定位。加上《赵氏孤儿》是第一部被译介到国外、并被外国作家多次改编的中国戏剧,由此《赵氏孤儿》成为比较文学的重要议题,也成为展现中国悲剧、甚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梳理了《赵氏孤儿》从故事原型到杂剧名作、到舞台经典、到经典再生产的过程,探讨了戏曲发展和传播的规律。本文第一章探讨了“赵氏孤儿”故事从史籍中的片段记载到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传播接受过程,分析了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经典特质,在明代选本中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元末南戏改编和明代《八义记》传奇文本的形成过程。第二章从晚清民国演剧史入手,分析京剧折子戏《搜孤救孤》从老生戏中脱颖而出直至成为舞台经典的过程,探讨了该剧与晚清、民国戏曲剧种、行当、剧团体制、戏曲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从1959年北京京剧团重新编剧、演出的京剧《赵氏孤儿》产生的背景、过程入手,探讨“推陈出新”的国家政策下戏曲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得失。第四章从当代戏曲生态出发,将传统戏曲生态分为“整旧如旧”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求异追新的现代创作两大类,在肯定这种分野的基础上,探讨了几部新编《赵氏孤儿》戏曲走向歌剧化的特征,并评析了两部《赵氏孤儿》歌剧。第五章探讨《赵氏孤儿》的话剧改编。话剧的艺术形式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它的思想意识也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明的印记。因此,话剧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绝大多数都具有颠覆性,有意无意地对原作进行误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构了经典。第六章介绍了《赵氏孤儿》题材影视剧生产情况,分析了戏曲经典在图像化生产过程中的特殊问题。第七章探讨海外的《赵氏孤儿》海外传播。海外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热潮有两个时代,一是十八世纪,另一个是二十一世纪。本章主要探讨二十一世纪的几部《赵氏孤儿》戏剧改编情况,总结它们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对中国戏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刘亚玉[9](2014)在《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文中认为在1957年至2000年的台湾电影史中,每个年代都不乏女性导演的身影。她们的作品顺应不同时代的电影潮流,透露出台湾社会不同时期的集体无意识,展现出与男性导演不同的性别视角。本论文将台湾女导演及其作品放置在三个历史时期来研究:第一章:1950年代的初涉电影创作的台湾女导演。结束了近半个世纪日本殖民统治之后,被压抑许久的台湾本土文化开始复苏,出现了台语片的创作浪潮,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导演陈文敏影墨登场。在1957年第一届台语片金马奖影展中,她参与编剧导演的作品有三部入围,作品多以家庭伦理片为主,初涉性别议题的思索。第二章: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的女导演和她们的作品。政治戒严时期的台湾,文艺政策有诸多限制。女导演汪莹、杨家云曾参与政治宣教影片的创作,崔小萍、刘立立则拍摄时下流行的爱情文艺片等各种商业类型片。她们受到台湾“新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从女性视点反观社会现实,着眼于现代社会中女性角色的变化。第三章:1980年代至2000年,台湾电影新浪潮中的女性导演。政治解严前后,台湾岛内民主与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大,政治宣教电影遭遇瓶颈,武侠片、爱情文艺片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在电影业一片低迷之中,新浪潮的电影导演走出了艺术探索的新步伐^张艾嘉、王小棣、黄玉珊等皆为新电影的重要推手或参与者。她们的作品中彰显着更加强烈的自觉意识,涉及性别议题、社会问题、历史题材,将民主意识贯彻在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上,在内容和形式中都彰显出不同以往的美学特质。本论文将研究对象集中于1957年至2000年创作剧情长片的台湾女导演,探究她们的作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意义与内涵,运用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影史研究、影视批评学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孔庆熹保[10](2012)在《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与美学型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实践,显示出电视纪录片这一电视艺术门类,正发生美学诉求与文化功能上的转变。随着“电视纪录片”概念的变化,一些过往的总结仍然适用,另一些则必然改写,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实际急需被归纳和描述。电视纪录片对于“真实”的追求,决定了制作者必须深刻了解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否则难以明确最为合适的题材、艺术手法、叙事模式、文化导向等一系列具体的判断。电视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典范和推动者,为身处其中的电视纪录片打上了一连串后现代文化逻辑的烙印,将其置身于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来审视,才能准确地把握其文化和美学特征。本文第一章梳理了国内现有的关于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研究文献。从“电视纪录片”概念入手,展开相关的美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成果。在面对电视纪录片时,文艺学层面上的观照是不容回避的,并且是居于核心位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电视纪录片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特殊的研究对象。同时指出现有的关于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专门研究尚不足够。第二章以后现代文化逻辑为切入点,结合中国的后现代状况,抓住后现代“真实”、后现代性的时空经验和情感语言等与电视纪录片的关系最为密切的表征,对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进行了理论推演。从内部厘清电视纪录片本体论在当下的选择。第三章则点线面结合地分析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样本,展开电视纪录片在当下的后现代表征及其背后的脉络,凸显其在“空间经验”、“泛真实”认知和异质共生关系中的具体表现,将理论推演与实践层面辩证联系,更为扎实地理解这一研究对象。第四章在第三章充分例证的基础上,以探究的姿态尝试总结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文化范式与美学型制,意在对前三章的书写做一个综合性的确认。同时也指明了,对于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身份特征的确认仍处在动态发展的情状中,需要结合现实背景,不断地再观察、再思考。对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文化与美学进行探索,有助于确认它自身的身份与功能,从而在实践中创作出更多佳作。
二、王瑶,用镜头追随普通人生活的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瑶,用镜头追随普通人生活的美(论文提纲范文)
(1)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村民影像与文化书写的界定 |
第一节 何为村民影像 |
第二节 村民影像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文化与文化书写的内涵 |
第四节 村民可书写的文化类型 |
第二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者 |
第一节 在地村民对文化的关注与表达 |
一、主位视角下的影像记录 |
二、文化自觉下的观点呈现 |
第二节 外来学者对村民的激发与指导 |
一、村民影像立意的启蒙者 |
二、村民影像创作的辅导者 |
三、文化书写理论的研究者 |
第三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层面的文化书写 |
一、聚焦生态环境的点滴变化 |
二、书写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
第二节 物质层面的文化书写 |
一、手工技艺的完整再现 |
二、物质的情感传递与文化内涵 |
第三节 社群层面的文化书写 |
一、社区生活中的人文关怀 |
二、社群关系里的复杂网络 |
第四节 精神层面的文化书写 |
一、文化事项的过程记录 |
二、文化持有者的情感表达 |
第四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方式 |
第一节 村民对文化事项的捕捉方式 |
一、多元的深描视角 |
二、双重语境的融合 |
三、文化行为与物件细节的具体呈现 |
第二节 村民对影像的本土化编辑方式 |
一、运用当地民族特色音乐 |
二、借鉴专业化的创作手法 |
三、依靠生活经验的剪辑方式 |
第五章 村民影像文化书写成果的应用 |
第一节 影像传播方式的延伸 |
第二节 村民文化身份的构建 |
第三节 社区乡土文化的建设 |
第六章 村民影像文化书写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
第一节 文化书写的四重困境 |
一、身份困境:自我身份的认知 |
二、内容困境:文化深描的程度 |
三、创作困境:影视语言的应用 |
四、效果困境:发声平台与赋权力度 |
第二节 村民影像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
一、社区沟通:避免文化书写的偏差 |
二、影像档案:发扬与传承本土文化 |
三、书写利益:媒介、合法性、盈利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以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关键概念 |
1.3.1 品牌、品牌形象、IP |
1.3.2 自媒体、时尚类自媒体 |
1.3.3 黎贝卡、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
1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品牌形象分析 |
1.1 内容产品形象 |
1.1.1 买买买教主 |
1.1.2 正能量闺蜜 |
1.1.3 不完美博主 |
1.1.4 时尚百科全书 |
1.2 使用者形象 |
1.2.1 受众群体肖像——向往理想自我 |
1.2.2 用户特征描绘——坦诚真实自我 |
1.3 公司形象 |
1.3.1 组织形象 |
1.3.2 员工形象 |
2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品牌形象塑造模式分析 |
2.1 传者定位品牌形象 |
2.1.1 女性视角叙事,魅力人格输出 |
2.1.2 关注女性成长,励志话语表达 |
2.1.3 内容广告分离,持续经营信任 |
2.1.4 初期热点引爆,后期小火慢炖 |
2.2 内容具化品牌形象 |
2.2.1 实用的优质内容 |
2.2.2 辨识度高的推送风格 |
2.2.3 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 |
2.2.4 友好界面的用心打造 |
2.3 渠道延伸品牌形象 |
2.3.1 借助社交媒体 |
2.3.2 试水品牌延伸 |
2.3.3 尝试品牌公关 |
2.4 用户联想品牌形象 |
2.4.1 参与: 生产型消费者 |
2.4.2 忠诚: 强连接虚拟场 |
3 品牌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3.1 存在的问题 |
3.1.1 内容: 缺乏原创性差异性 |
3.1.2 广告: 定制广告创新性不足 |
3.1.3 体验: 分类与排版亟待改进 |
3.2 改进建议 |
3.2.1 提供优质稀缺内容 |
3.2.2 定制广告的多样化叙事 |
3.2.3 重整框架与改进排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题解与意义 |
二、综述与视野 |
三、方法与思路 |
四、创新和局限 |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
一、国民性乐教 |
二、现代性伦理 |
三、古典性抒情 |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
小结 |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
小结 |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
小结 |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
小结 |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
小结 |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
小结 |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导演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胡连翠与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创作 |
第一节 黄梅戏电视剧与黄梅戏音乐电视剧 |
一、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特征 |
二、辨析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与黄梅戏电视剧 |
第二节 胡连翠艺术生涯及创作历程 |
一、胡连翠导演的艺术积淀 |
二、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作品概述 |
第三节 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导演作品分期 |
一、探索期(1988年~1995年) |
二、成熟期(1996年~2003年) |
第二章 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导演理念 |
第一节 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导演阐述 |
第二节 对女性命运的充分观照 |
一、胡连翠导演的女性意识 |
二、胡连翠导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对道德人性的重新探索 |
一、对作品内容的重新改编 |
二、对人物形象的以“美”讽“丑” |
第四节 对真实美感的着重营造 |
一、生活情境的真实感 |
二、人物形象的真实感 |
第三章 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导演手法 |
第一节 对程式化的淡化处理 |
一、传统黄梅戏的表演程式化 |
二、胡连翠导演的演员选择及生活化表演 |
三、胡连翠导演在演员置装上的改变 |
第二节 对音乐元素的大胆融合 |
一、融合现代的创新黄梅 |
二、自由多变的演唱形式 |
三、押韵唱词的精细考究 |
四、主题歌的MV视听感受 |
第三节 对视听语言的重新组合 |
一、组合多变的镜头语言 |
二、“跨时空对唱”的虚实结合 |
三、隐喻意义的取景置景 |
第四章 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代表作品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历史戏《西厢记》 |
一、人物形象的升华塑造 |
二、虚实相生的实景还原 |
三、经典唱词的优美加工 |
四、与同名越剧电视剧的对比 |
第二节 新编历史戏《朱熹与丽娘》 |
一、胡连翠导演对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理念 |
二、胡连翠导演独特的叙事手法 |
三、胡连翠导演作品中朱熹与丽娘的人物形象 |
第三节 现代戏《家》 |
一、情节设置的变化 |
二、人物性格的变化 |
三、情感表达方式的改变 |
绪语 |
一、创新与融合:胡连翠导演艺术的创作成就 |
二、困境与出路: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去政治化/政治化 |
二、去政治化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思潮 |
第一章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问题 |
第一节 关于当代电影中现代性主体建构的讨论 |
一、当代电影中的“成长”主题与现代性个人主体建构 |
二、对当代电影中现代性国族主体建构话题的讨论 |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电影空间建构及批评 |
一、对左翼电影中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
二、对前30年电影中“上海”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
三、对90年代以来电影中“上海摩登”怀旧性表现的批评 |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启蒙立场、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 |
一、“反封建”主题与“超稳定结构”批判 |
二、启蒙或反启蒙:谢晋评价的争议 |
三、对“第五代”的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的评价 |
四、“第六代”启蒙立场的争论 |
五、现代性立场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对电影中民族主义的反思 |
一、两部电影引出的民族主义批判 |
二、民族主义的“反人性化”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化 |
三、当代电影超越民族主义战争视角的可行性 |
四、对电影批评中民族主义批判的反省 |
第五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人道主义”话语 |
一、人道主义对抗阶级意识 |
二、电影批评中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冲突 |
三、立足人道主义立场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 |
第六节 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反思立场 |
一、对激进反传统立场的质疑 |
二、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反思现代性立场与传统意识的回归 |
三、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立场论争:精英主义或平民主义 |
四、现代性反思视角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
第二章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得与失 |
第一节 针对“第五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
一、对“第五代”后殖民书写套路的指认 |
二、关于“自我东方化”及其后果的讨论 |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视角的进入 |
四、对第五代“大片”的后殖民批评 |
第二节 新世纪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实践 |
一、对“第六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
二、对一些跨国制作的后殖民批评 |
第三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意义和影响 |
一、对“东方主义”叙事模式的挑战 |
二、对回归“中国性”的召唤 |
第四节 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批评 |
一、对后殖民电影批评中“文化冷战思维”的批评 |
二、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非正义性”的指控 |
三、关于后殖民批评中的“自我悖反” |
第五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
一、以“后殖民性”取代艺术性评价 |
二、以“民族性”取代国族一体性 |
第三章“后革命”电影批评与“革命”叙事的讨论 |
第一节 追寻后革命时代电影中的革命“幽灵” |
一、对“第五代”的泛政治化解读 |
二、“第六代”与新的“反抗性”的发现 |
三、关于后革命时期电影中的“类革命”叙事 |
第二节 对“革命时代”革命电影叙事的“再解读” |
一、对左翼电影的“去革命”解读 |
二、对新中国“前30年”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解构 |
第三节 关于“后革命时代”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讨论 |
一、电影中革命者形象变化的讨论 |
二、革命电影“去意识形态化”的争议 |
三、回到“革命动力学”的问题 |
四、对当代电影中“倒置的革命叙事”的讨论 |
第四节“共识”的破裂:新世纪电影革命叙事的对立性阐释 |
一、对立性阐释之革命的重新呼唤或革命的消解 |
二、对立性阐释之人民伦理与个体自由伦理 |
三、“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对抗 |
第四章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政治投射 |
第一节“主旋律”电影批评 |
一、关于“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探讨 |
二、“政党电影”:对主旋律的一种批评 |
三、主旋律电影的危机及其意识形态根源的讨论 |
四、主旋律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操作的反例 |
五、对“全球性主旋律”及“商业主旋律”的批评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 |
一、关于电影中的身体规训与身体缺失的讨论 |
二、对中国电影中欲望缺席的批评 |
三、身体和欲望解放背后的“人性化”批评逻辑 |
四、“人性解放”主题与当代电影中的“去道德”倾向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 |
一、关于谢晋电影的“政治伦理化” |
二、从政治伦理化到政治情感化 |
三、对新世纪电影“政治伦理化”的批评 |
第四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倾向与反体制追求 |
一、批判的“绝对律令” |
二、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解构 |
三、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反体制追求 |
第五节 电影批评中的“泛意识形态化”及其后果 |
第五章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性别政治与去政治化倾向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 |
一、女性的“被看”与女性的“非性化” |
二、女性的“被拯救”或“拯救” |
第二节 对女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
一、女性导演的性别意识问题 |
二、女性导演作品体现出的女性非独立性 |
三、女性主义:逃脱中的“落网” |
四、女性电影表达的“主题先行” |
第三节 对新时期以来男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
一、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性自恋” |
二、女性“同情”背后的“出卖” |
三、“欲望化的女性”折射出的男性性饥渴 |
第四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去政治化”倾向 |
一、女性话语与国族话语、阶级革命话语的冲突 |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道德化”倾向 |
第五节 女性表达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困境 |
一、女性形象描写的困境 |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格式化”路径 |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在中国语境下的阐释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后记 |
(7)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情景喜剧——一朵舶来艺术之花 |
第一章 情景喜剧概论 |
第一节 情景喜剧的诞生及界定 |
一、 情景喜剧的诞生及发展 |
二、 情景喜剧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本土化发展 |
一、 电视情景喜剧在中国的诞生(1993 年) |
二、 在摸索中前行(1994—2004) |
三、 发展多元化(2005 年—至今) |
第二章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叙事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叙事模式 |
一、 循环叙事结构 |
二、 平民化叙事视角 |
三、 脸谱化的人物形象 |
第二节 幽默语言的多元化 |
一、 兼容“无厘头”式语言 |
二、 巧用拼贴、戏仿 |
三、 地方方言的融合 |
第三章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文化内蕴 |
第一节 主流文化的隐含表达 |
第二节 最炫民族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一、 以“和”为美的美学理念的显现 |
二、 “家国”情怀的呼唤 |
三、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样式的积淀传承 |
第三节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对后现代文化的接受 |
一、 解构经典,消解现实:以《武林外传》为例 |
二、 民众的狂欢:以《爱情公寓》为例 |
结语:忧喜参半的中国电视情景喜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戏曲“经典化”与“再生产”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赵氏孤儿》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一章 经典文本:从杂剧《赵氏孤儿》到传奇《八义记》 |
第一节 史籍中的“赵氏孤儿”故事 |
第二节 祭祀与“赵氏孤儿”故事传播 |
第三节 纪君祥《赵氏孤儿》杂剧 |
第四节 《赵氏孤儿》相关南戏 |
第五节 传奇《八义记》的形成与传播 |
第二章 近代舞台经典的生成:《搜孤救孤》 |
第一节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赵氏孤儿》 |
第二节 谭鑫培与《搜孤救孤》的成型 |
第三节 余叔岩与《搜孤救孤》经典地位的确立 |
第四节 戏曲唱片:载体变迁与经典传承 |
第三章 重塑经典:1950年代的《赵氏孤儿》戏曲 |
第一节 “十七年”间的戏曲整理工作 |
第二节 马连良主演的京剧《赵氏孤儿》 |
第三节 《赵氏孤儿》题材地方戏发掘与移植 |
第四节 推陈出新:戏曲“现代化”历程 |
第四章 告别经典程式:21世纪戏曲与歌剧《赵氏孤儿》 |
第一节 当代戏曲生态与传统戏曲演出 |
第二节 新编豫剧:《程婴救孤》 |
第三节 新编越剧:《赵氏孤儿》 |
第四节 两部《赵氏孤儿》歌剧 |
第五节 黄梅调电影:戏曲音乐剧的先声 |
第五章 颠覆经典:《赵氏孤儿》话剧改编实践 |
第一节 沈心工文明戏:《双忠墓》 |
第二节 黎觉奔话剧:《赵氏孤儿》 |
第三节 林兆华导演伏尔泰《中国孤儿》 |
第四节 林兆华、田沁鑫《赵氏孤儿》对传统题材的颠覆 |
第五节 创作者的精神困境:《赵氏孤儿》症候式阅读 |
第六节 话剧《赵氏孤儿》与商业戏剧 |
第六章 《赵氏孤儿》题材影视剧改编 |
第一节 1990-1999年《赵氏孤儿》题材电视剧 |
第二节 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 |
第三节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赵氏孤儿案》 |
第四节 两部《赵氏孤儿》动画电影 |
第五节 “影从戏生”:华语电影与戏曲的因缘 |
第六节 “舍子”故事中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 |
第七章 海外《赵氏孤儿》译介、改编与演出 |
第一节 21世纪之前海外《赵氏孤儿》传播 |
第二节 陈士争与美国版《赵氏孤儿》 |
第三节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改编演出的《赵氏孤儿》 |
第四节 德国庄祖欣《赵氏孤儿》歌剧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9)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1950 年代台语电影时代的第一位女导演 |
第一节 台湾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发出的声音 |
第二节 陈文敏在筚路蓝缕的台语片时代影墨登台 |
第三节 为女性书写悲情故事与民间传奇的女导演 |
第四节 小结:1950 年代初涉性别议题的女性书写 |
第二章 1960 至 1980 年代的台湾女导演 |
第一节 主流电影中女导演汪莹的声音 |
一 、去中性化的女性革命史诗书写 |
二 、彰显政治意识形态的体育电影 |
三 、关注儿童的情感缺失和反观成人世界的虚妄 |
第二节 爱情文艺片早期的女导演——崔小萍 |
一 、逃离政治挂帅的琼瑶爱情文艺片 |
二 、小说与电影《窗外》之间的命运关联 |
三 、从性别视点比较宋存寿与崔小萍的两部《窗外》 |
第三节 琼瑶电影后期的御用导演——刘立立 |
一 、巨星影业时代男性导演作品与刘立立电影之比较 |
二 、从乌托邦爱情转向家庭伦理的琼瑶电影 |
三 、刘立立导演的非文学改编电影中的性别思索 |
第四节 电影类型极致多元的导演——杨家云 |
一 、玄小佛风格的另类爱情文艺片 |
二 、用各种类型片叙事中建构女性主体 |
第五节 喜剧式的家庭伦理片导演——苏月禾 |
一 、从职业女性到家庭主妇的情感转变与自我定位 |
二 、台湾新电影初期带有写实风向的爱情文艺片 |
第六节 小结:1960 至 70 年代女导演的创作环境概述 |
一 、“三厅电影”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涵 |
二 、台湾新女性主义思潮对女导演的影响 |
第三章 1980 至 1990 年代的台湾女导演 |
第一节 跨地域文化创作的导演——张艾嘉 |
一 、城乡变迁中人的移动与乡土情感的失落 |
二 、移民潮中离散的华人女性的身份认同与自我蜕变 |
三 、“新时代的娜拉”——新时代女性的出走和回归 |
四 、导演自我反射式的情感反思 |
五 、张艾嘉电影中的男性叙述者和父亲的回归 |
第二节 以天下为己任为艺术使命的导演——王小棣 |
一 、从小人物的故事观照历史 |
二 、后现代台湾消费文化的浮世绘图谱 |
三 、探究青少年心理对社会家庭问题的反射 |
四 、用生活片段书写草根阶级的生命史 |
第三节 从感性书写到理性思辨的导演——黄玉珊 |
一 、传统的台湾父权社会压抑中的女性呐喊 |
二 、都市变迁中女性心灵成长史 |
三 、再现台湾本土艺术家追寻历史的足迹 |
第四节 跨区域制片的导演——刘怡明 |
一 、女性在后现代婚恋关系的新思考 |
二 、追寻父辈的原乡故土 |
第五节 小结:台湾新电影思潮影响下的女导演创作 |
一 、再论台湾电影新浪潮与女性创作者的位置 |
二 、论女导演电影中的本土意识 |
三 、后女性主义思潮语境之下的创作趋向 |
四 、新电影之后女性形象的嬗变 |
总论 |
参考文献资料 |
附录一:台湾历史学家及女导演访谈录 |
一 、台湾电影史学家黄仁先生谈台湾女导演 |
二 、汪莹导演访谈 |
三 、杨家云导演访谈 |
四 、王小棣导演访谈 |
五 、黄玉珊导演访谈录 |
附录二:参考影片目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项目 |
致谢 |
(10)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与美学型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研究状况 |
第一节 中国电视纪录片研究现状 |
1.1 “电视纪录片”概念辨析 |
1.2 电视纪录片纪实美学渊源 |
1.3 宣教·文献·大众化:电视纪录片文化研究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电视文化 |
1.1 后现代文化特征 |
1.2 中国当代视觉载体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
1.3 后现代语境中的电视文化 |
第二章 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 |
第一节 真实与拟象 |
第二节 时间/空间的压缩 |
第三节 新语言方式与新情感形态 |
第四节 资本的作用 |
第三章 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样本分析 |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空间经验 |
1.1 空间化的电视纪录片频道 |
1.2 后旅游体验 |
1.3 普遍的拼贴手法 |
第二节 “泛真实”的纪录 |
1.1 对历史的“考古” |
1.2 现实故事化 |
1.3 影像作为影像的来源 |
第三节 异质共生关系 |
1.1 文化地理学版图 |
1.2 亚文化进入 |
1.3 网络影像库的契机 |
第四章 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文化与美学探究 |
第一节 电视纪录片文化范式 |
1.1 积极的认知测绘功能 |
1.2 “创造真实” |
第二节 电视纪录片美学型制 |
1.1 程式化美学 |
1.2 纪实美学与戏剧美学的平衡 |
1.3 多维建构的总体性美感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王瑶,用镜头追随普通人生活的美(论文参考文献)
- [1]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D]. 赵盼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2]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以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个案[D]. 王溯.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3]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4]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导演艺术研究[D]. 王瑶. 安徽大学, 2018(11)
- [5]王瑶:镜头下哈尔滨春潮涌动[J]. 王瑶,王立言,范震威. 黑龙江画报, 2016(05)
- [6]“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D]. 张卫军. 上海大学, 2016(02)
- [7]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研究[D]. 宋青蕾.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8]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D]. 靳小蓉. 武汉大学, 2014(06)
- [9]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D]. 刘亚玉. 上海大学, 2014(02)
- [10]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与美学型制[D]. 孔庆熹保.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