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手法和中药为主治疗颈椎病(附11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韩杰,任国武,徐志为,章晓云,韦贵康[1](2021)在《韦贵康教授诊治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证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方式,人们日常"伏案""驼背"姿势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脊柱疾病和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随之增高。在脊柱相关疾病中以颈椎病的研究较为广泛,以往观点认为慢性劳损所引起的颈椎及周围软组织长期负荷是颈椎病起病的关键,常常忽略了胸椎在颈椎病发病过程的重要意义。
梁万坤[2](2021)在《“彭氏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黄会友[3](2021)在《四子散敷脐治疗气滞血瘀型老年髋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
李富涛[4](2021)在《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韦氏手法治疗髌骨不稳症的近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韦氏手法与塞来昔布加韦氏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髌骨不稳症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参照临床试验随机分组原则,病例都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9-03月至2021-03月符合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60例气滞血瘀型髌骨不稳症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韦氏手法治疗,身痛逐瘀汤每日1袋,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韦氏手法2天1次;对照组予以韦氏手法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以上治疗连续3周。最终脱落一例,纳入59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30例,完成治疗3周后,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评定记录。所得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程、体重指数,治疗前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Q角、髌骨指数等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两组病例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比较: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Q角、髌骨指数对比治疗前(P>0.05)无统计学差异,变化不明显。(3)两组病例治疗后各项临床观测指标进行比较:(1)VAS评分: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对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2)Lysholm评分: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治疗举措在膝关节功能改善方面好于对照组。(3)膝关节活动度:治疗组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组措施更佳,优于对照组。(4)Q角:治疗后两组患者Q角比较,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5)髌骨指数:治疗后两组患者髌骨指数比较,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6)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临床症状量化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相差不明显,区别不大。结论:1、两组治疗气滞血瘀型髌骨不稳症患者在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但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韦氏手法治疗优于塞来昔布联合韦氏手法治疗。2、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韦氏手法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塞来昔布联合韦氏手法治疗,虽然髌骨指数与Q角变化不明显。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韦氏手法与塞来昔布联合韦氏手法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大体相当,中药组优于西药组。3、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韦氏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髌骨不稳症患者在近期治疗方面有明显成效,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运用。
张曦[5](2021)在《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导师贾海忠教授通过其三十余年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发现,使用白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颈源性胸痛症状。本文旨在总结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颈源性胸痛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通过对现代文献检索,总结和整理了传统医学方面对颈源性胸痛的病名、病因病机、多种治疗方法的认识与在现代医学方面对颈源性胸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手段的认识。第二部分为经验总结。通过跟随导师门诊、聆听讲授及整理病案,总结导师对此病较为完整的治疗方案,即运用自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展开阐释,并进行病案分析、记录典型案例以供学习与讨论。结果:1.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于颈源性胸痛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已形成初步认识。2.导师贾海忠教授认为,颈源性胸痛的临床首要诊断特点是表现出疼痛性质多样的胸痛,包括刺痛、胀痛、隐痛、窜痛,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且与颈部姿势有关,常因某一姿势或长时间固定某一动作而诱发,可伴睡眠易醒或睡中易惊醒其次可以找到颈部疾病的证据,包括颈椎椎体、小关节、椎间盘病变,或颈部软组织病变,等等。颈源性胸痛的病机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治疗原则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基础。3.《奇经八脉考·带脉篇》提到:“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带脉约束着纵行的各条经脉。贾海忠教授认为,人体中各纵向经脉理应在不同维度上得到约束,以保证机体协调活动,也就是说在非带脉区经脉也应有相应的脉约束着。通过长期对胚胎学的研究,创立了独特的“纬脉理论”体系。纬脉的数目共有43对,包括12对脑纬脉、8对颈纬脉、12对胸纬脉、5对腰纬脉、5对骶纬脉、1对尾纬脉。4.同一纬脉的层次按照胚胎发育来源可分为三层,即外层(肤层)、中层(筋膜、肌肉、骨骼、血脉、血液)、里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上皮层),按照形态解剖可分为皮肤层、筋膜层、肌肉层、骨骼层、脏器层五层,任何一层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同纬脉水平的反应,正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成分特征方面可分为三类,即纬毗连脉、纬卫脉与纬血脉。5.贾海忠教授运用自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治疗颈源性胸痛效果显着,治疗体系完整,可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结论:导师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患者运用独特的治疗方法后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着。通过“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就诊时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配合颈部太极操可巩固疗效,加之中药颈舒六味汤加减,起到全身调节的作用。
马晶晶[6](2021)在《坐位侧屈旋顶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坐位侧屈旋顶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一种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推拿手法,为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月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80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即试验组(坐位侧屈旋顶法)40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40例,进行治疗。研究过程中有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试验符合脱落标准予剔除出组,有3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因合并使用其他疗法或药物符合脱落标准予剔除出组。最终收集病例72例,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10次为1疗程,每周5次,治疗2周。2个疗程结束后,对收集整理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颈椎功能障碍量指数和总体疗效等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对比两种治疗手法的疗效,最终得出结论。结果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评分表比较结果1.试验组:治疗前(39.81±6.96)分和治疗后(13.03±5.25)分比较,P=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治疗前(39.28±7.51)分和治疗后(18.08±8.97)分比较,P=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3.03±5.25)分和对照组治疗后(18.08±8.97)分比较,P=0.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颈椎功能障碍量指数比较结果1.试验组:治疗前40(35-46)%和治疗后14(11-17)%比较,P=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治疗前37(33-42)%和治疗后21(15.5-26)%比较,P=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4(11-17)%和对照组治疗后21(15.5-26)%比较,P=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疗效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P=0.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坐位侧屈旋顶法针对性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为显着,且明确针对病变节段、稳定性好、疼痛感小、医患配合度高、疗效理想,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深入研究,并且推广运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徐小漫[7](2020)在《温针灸手、足三里结合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温针灸手、足三里结合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亏虚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温针灸手、足三里结合推拿组(观察组)和推拿组(对照组)各30例,每周3次(周一、三、五或二、四、六),连续3周为1疗程。对比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测量(Borden氏测量法)、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及中医病症疗效评定标准,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对两组数据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曲度、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及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stionaire,SF-MPQ),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30例,治愈12例,好转18例,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治愈5例,好转21例,未愈4例,治愈率16.67%;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经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均有效,但观察组治愈效果更优。3.两组患者SF-MPQ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PRI、VAS、PPI评分及SF-MPQ总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PPI、PRI、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减轻患者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测量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治疗方案在1个疗程内对颈椎曲度改变无明显效果。结论温针灸手、足三里结合推拿可以改善气血亏虚型颈椎病症状、缓解疼痛,经治疗PRI、VAS、PPI分数和SF-MPQ总分均明显下降,该治疗方案对气血亏虚型颈椎病的近期治疗有明显作用;而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对比无明显改善,因时间有限疗程较短,故对颈椎结构调整结果不明显。
赵锡蕾[8](2020)在《缪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头痛缓解程度、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这三方面评价缪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颈源性头痛提供新方法。方法本次试验收集6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3例,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每组有效病例均为30例。治疗组缪刺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个疗程(1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颈椎活动度评分、伴随症状积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两组总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2、头痛改善情况比较:组内比较,两组VAS值、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治疗前、1个疗程结束、治疗后呈递减趋势,随访一个月时VAS值比治疗后VAS值高(P<0.01),表明两种方法对于患者的头痛程度、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都有改善。1个疗程结束、治疗后、随访1个月时VAS值组间比较,治疗组VA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缪刺法改善头痛程度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更佳。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组间比较,治疗后、随访1个月治疗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缪刺法减少头痛频率和缩短头痛时间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更佳。3、伴随症状积分比较:组内治疗前、1个疗程结束、治疗后伴随症状积分呈递减趋势,随访一个月时伴随症状积分比治疗后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伴随症状。组间相比,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后、随访1个月时(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伴随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改善伴随症状,但缪刺法对颈源性头痛的伴随症状缓解效果更好,远期疗效更佳。4、颈椎活动度比较:治疗组1个疗程结束、治疗后ROM评分呈递减趋势,随访1个月时评分高于治疗后(P<0.05),对照组1个疗程结束评分高于治疗后P>0.05,1个疗程结束ROM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分高于随访1个月时,比较结果均为P<0.05,说明两种方法均对患者颈椎活动度都有改善,但对照组1个疗程结束和治疗后改善无差别。组间比较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后、随访1个月(P<0.05)且各时间点治疗组RO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缪刺法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更好。结论缪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及伴随症状,临床操作简便安全,远期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图0幅;表10个;参考文献105篇。
维加[9](2020)在《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归纳总结古典文献中关于柔性推拿手法材料与方法:中医推拿由来已久,被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1]。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是由摩挲、按矫、按摩逐渐推拿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化,而且包含了数千年来从事按摩医学的医生不断总结、创新和发展的结果。推拿医学是中国古代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是目前中医的一个组成部分。按摩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术和力量,以刺激某些特定部位,达到恢复或提高人体活力,促进疾病恢复的一种方法。推拿是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的一种中医疗法[2-3]。由于中医推拿手法方法简便,且无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因此几千年来在中国不断的得到发展完善,现已广泛发扬至世界各地,因此,中国采用按摩法治疗疾病已受到世界的重视。中国的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推拿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而中国的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对于柔性推拿的记录众多[4]。中医有阴阳的定义,手法也分阴阳,柔性手法属阴。定义为:1缓慢的2轻柔的3静态的这样的手法为柔性手法中医推拿在本质上属于自然科学内容,虽然不及西方医学具有严谨的科学理论系统,但推拿按摩在中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历经历史选择与实践,发展至今已拥有较为完善的柔性推拿系统,其手法、穴位选择等均有复杂的选择方向,而相较于其他中医学科,推拿按摩还具有更加理想的实用效果,因此更加适合与现代医学进行结合,从而提升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虽然近年来中医研究的深入与社会对中医的重视程度提升,通过深入挖掘柔性推拿的历史发展轨迹,深入探析古典文献中关于柔性推拿的研究信息,相信历史上隐藏的中医推拿的宝贵经验将被重新解读[5]。结合中国的中医药古典,针对柔性推拿手法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本课题以《黄帝内经》、《伤寒》、《千金要方》等古文医学典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柔性推拿手法的起源与发展,并搜集大量中医药古籍资料信息,对柔性推拿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结论:柔性推拿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源于殷商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并在宋元明后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伤寒》、《千金要方》等古文医学典籍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与讨论;同时民间存在大量的医学名作与散落各地的抄本,其均能见证柔性推拿的发展历程;因此,本次研究结合中国的中医药文献,针对柔性推拿手法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柔性手法是古典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柔筋正骨的功效过去手法分类时,没有重视把手法分为刚性和柔性的区分,我的研究补充和完善了手法的分类方法
李佩瑶[10](2020)在《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量化分级”原则,通过现况调查及文献研究,补充乳痈(急性乳腺炎)常见症状,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梳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与方法,构建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以期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前期文献阅读及回顾性分析确定访谈提纲,访谈北京市某三所三甲医院16例医务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具体现状,分析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阅读并结合前期医务人员访谈结果自行研制《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疾病状况调查问卷》,在研制过程中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乳痈患者开展调查,探索乳痈患者症状、体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了解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状况。3.文献研究法: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明确检索主题,系统地检索与研究目的有关的现代文献,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描述性分析,整理成护理要点;筛选并提取与研究目的有关教材内容,形成护理要点。4.专家共识法:通过前期发放专家咨询问卷与后期开展专家会议相结合方式,对护理要点进行筛选及讨论,确定方案症状及其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条目,使其内容条目有据可循。研究结果:1.通过访谈16例医务人员,提炼出6个主题,即乳痈患者具有方案内未提及但较明显症状,如单纯性乳汁淤积等;症状有必要进行积分量化;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性、适宜性需进一步论证;操作方法手法排乳需进一步规范化;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中医护理方案可推广应用于门诊工作。2.通过对1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常见症状及严重程度,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乳房疼痛、乳房肿胀、排乳不畅、口渴;体征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肿块、皮肤微红或焮红、体温升高、乳头破裂;中医护理技术有效程度采用百分比表示,前4位为手法排乳、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按摩。3.通过文献研究纳入手法排乳文献127篇,乳房疼痛-中药外敷13篇,乳房肿胀-中药外敷2篇,排乳不畅-中药外敷22篇,发热-中药外敷14篇,乳房疼痛-耳穴贴压24篇,乳房肿胀-耳穴贴压3篇,排乳不畅-耳穴贴压5篇,发热-耳穴贴压18篇,口渴-耳穴贴压18篇;纳入教材11部,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分析,形成护理要点。4.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为573个护理要点,根据选取专家支持人数超过一半者的护理要点原则形成专家讨论稿,经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护理要点,形成中医护理方案内容。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从医务人员的改进需求及患者疾病特点出发,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完善症状及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内容,增加方案内容的适宜性、规范化,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但本研究尚未进行方案的临床试点应用,后期需进一步探索临床实用性。
二、以手法和中药为主治疗颈椎病(附11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手法和中药为主治疗颈椎病(附11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韦贵康教授诊治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证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探病因,虚劳风邪为因 |
2 阐病机,筋肉脊督为纲 |
3 立治法,顺生反病通为用 |
3.1 筋骨并重,三联调证 |
3.2 辨证论治,内外兼施 |
4 防未病,练筋调骨立姿态 |
5 病例举隅 |
6 结语 |
(4)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韦氏手法治疗髌骨不稳症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西医诊断标准 |
1.1.3 中医诊断标准 |
1.1.4 纳入标准 |
1.1.5 排除标准 |
1.1.6 剔除标准 |
1.1.7 脱落标准 |
1.1.8 收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分组 |
2.1.1 分组 |
2.1.2 治疗组的治疗方案 |
2.1.3 对照组的治疗方案 |
2.1.4 功能锻炼 |
2.1.5 注意事项 |
2.2 .观察指标 |
2.2.1 一般资料 |
2.2.2 疗效观察指标 |
2.2.3 疗效评定 |
2.2.4 .安全观察 |
2.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结果 |
3.1 剔除及脱落病例 |
3.2 一般资料比较 |
3.2.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对比 |
3.2.2 两组患者年龄情况对比 |
3.2.3 两组患者发病部位分布对比 |
3.2.4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对比 |
3.2.5 两组患者BMI对比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角角度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髌骨指数的比较 |
3.8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对比 |
3.9 安全性指标观察 |
3.10 复发率情况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传统医学对PI的认识与治疗 |
4.1.1 传统医学对PI的认识 |
4.1.2 传统医学对PI治疗 |
4.2 现代医学对PI的认识 |
4.2.1 PI易发因素 |
4.2.2 现代医学对PI的检查及诊断 |
4.2.3 现代医学对PI治疗 |
4.3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髌骨不稳症的机理 |
4.3.1 中医机理 |
4.3.2 西医机理 |
4.4 韦氏整治手法对于PI的治疗优势 |
4.5 身痛逐瘀汤立方分析 |
4.5.1 身痛逐瘀汤各组成药物的研究 |
4.6 提倡伸膝等长收缩锻炼 |
4.7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7.1 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
4.7.2 临床总疗效结果比较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西医治疗髌骨不稳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颈源性胸痛的中医药治疗源流及进展 |
1 概述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 |
综述二 颈源性胸痛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颈椎的解剖结构 |
1.1 颈椎的椎骨 |
1.2 颈椎的关节 |
1.3 颈部的韧带组成 |
2 支配心脏与心脏的神经解剖结构 |
2.1 心脏的运动神经 |
2.2 心脏的感觉神经 |
3 颈源性胸痛的发病机制 |
3.1 脊神经根受压学说 |
3.2 交感神经紊乱学说 |
3.3 交感反射学说 |
3.4 椎动脉-延髓-交感神经学说 |
3.5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说 |
4 临床表现 |
5 诊断 |
6 现代医学对颈源性胸痛的治疗 |
6.1 药物治疗 |
6.2 物理治疗 |
6.3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 |
6.4 化学疗法 |
6.5 小关节微创介入治疗 |
6.6 手术治疗 |
6.7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验总结 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的诊治思路 |
前言 |
1 颈源性胸痛的诊断思路 |
1.1 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 |
1.2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
1.3 诊断标准 |
2 “纬脉理论”的阐述 |
2.1 “纬脉理论”的提出 |
2.2 “纬脉”层次与成分特征 |
3 颈源性胸痛的特色疗法详述 |
3.1 遣方用药 |
3.2 “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灸选穴 |
3.3 太极操 |
4 病例分析及典型病案讨论 |
4.1 研究对象 |
4.2 病例分析 |
4.3 典型病案讨论 |
5 调护 |
6 小结 |
7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坐位侧屈旋顶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和研究方法 |
1 病历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
1 基线资料分析 |
1.1 两组患者年龄资料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资料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资料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分析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
5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温针灸手、足三里结合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伦理学要求 |
2 治疗方法 |
2.1 样本含量估计 |
2.2 随机分组 |
2.3 盲法 |
2.4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分标准 |
3.1 颈椎曲度测量 |
3.2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 |
3.3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效判定标准[2]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临床资料对比 |
5.2 临床疗效对比 |
5.3 Borden氏测量法对比 |
5.4 SF-MPQ评分对比 |
5.5 两组PRI、VAS、PPI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1 中医对颈椎病病因病机认识 |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 |
2 西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2.1 西医对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影像学对颈椎病诊断的重要性 |
2.3 西医对颈椎病的治疗 |
3 课题设计思路 |
3.1 立题依据 |
3.2 选穴依据 |
3.3 温针灸 |
3.4 推拿治疗 |
3.5 颈椎曲度测量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临床疗效分析 |
4.2 SF-MPQ总分分析 |
4.3 PRI、VAS、PPI评分分析 |
4.4 Borden氏测量法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缪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资料 |
1.1.1 病历资料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病例选择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随机分组方法 |
1.2.2 试验方案 |
1.2.3 观察指标 |
1.2.4 疗效评定方法 |
1.2.5 安全性评价 |
1.2.6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患者一般资料 |
1.3.2 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1.3.3 治疗前后疗效指标对比 |
1.3.4 安全性评价 |
1.4 讨论 |
1.4.1 颈源性头痛的西医发病机制 |
1.4.2 中医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
1.4.3 颈源性头痛与络脉的关系 |
1.4.4 缪刺的机理 |
1.4.5 选穴依据 |
1.4.6 疗效分析 |
1.5 小结 |
1.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
2.1.1 颈源性头痛的中医病名 |
2.1.2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病机 |
2.1.3 颈源性头痛的中医治疗 |
2.2 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
2.2.1 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及流行病学调查 |
2.2.2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 |
2.2.3 颈源性头痛的西医治疗概况 |
2.3 缪刺的认识及应用 |
2.3.1 古代对缪刺的认识 |
2.3.2 现代对缪刺的认识和临床应用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患者登记表 |
附录 B:视觉模拟评分表 |
附录 C:头痛伴随症状总积分 |
附录 D:颈椎活动度(ROM)评分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9)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1.中医古典中柔性推拿的概念 |
2.中医古典中对于柔性推拿的研究分析 |
3.中医古典中柔性推拿的发展历程 |
4.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推拿按摩的记录与研究 |
实验结果 |
讨论 |
总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中医柔性推拿调治身体健康的临床研究 |
中医柔性推拿调治身体健康作用机理的阐述与研究 |
中医柔性推拿用于调治身体健康具体方法窥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构建 |
第一节 文献检索范围的确定及量化标准的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乳痈中医护理要点的提取与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形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优化版方案最终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以手法和中药为主治疗颈椎病(附11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韦贵康教授诊治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证经验总结[J]. 韩杰,任国武,徐志为,章晓云,韦贵康. 广西中医药, 2021(04)
- [2]“彭氏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梁万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四子散敷脐治疗气滞血瘀型老年髋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会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韦氏手法治疗髌骨不稳症的近期疗效观察[D]. 李富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5]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D]. 张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坐位侧屈旋顶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马晶晶.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7]温针灸手、足三里结合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疗效观察[D]. 徐小漫.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缪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D]. 赵锡蕾.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D]. 维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D]. 李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