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00<1?(论文文献综述)
张马森,冯茹,刘卉[1](2021)在《速度节奏对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1 500 m比赛成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速度节奏对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1 500 m比赛成绩的影响,确定不同性别、竞技水平运动员的速度节奏差异。方法:以参加2019—2020赛季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1 500 m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男、女运动员按照比赛成绩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分析各阶段速度的组间差异以及各阶段时间和比赛成绩的相关关系。结果: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1 500 m比赛中采用积加速节奏策略,在0~300 m快速启动,300~700 m达到最大绝对速度,700~1 500 m速度逐渐下降。不同性别、竞技水平运动员的分段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700~1 100 m阶段。女运动员相对于男运动员、低水平运动员相对于高水平运动员0~300 m的相对速度较高,700~1 100 m的相对速度较低。比赛成绩和700~1 100 m时间的正相关系数最大,和0~300 m时间占比显着负相关,和700~1 100 m时间占比显着正相关。结论:合理的速度节奏,尤其是优秀的后程加速能力是速度滑冰1 500 m比赛制胜的关键,运动员应在提高绝对速度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提升后程加速能力。
郝连庆[2](2021)在《纤维基衍生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超级电容器(Super Capacitors,SCs)是二次电池与物理电容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以其出色的功率密度、使用时间长、充放电速率快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般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对电活性物质进行可逆反应的伪电容器,另一种是基于电荷存储机制在电极界面进行可逆吸附离子的双电层电容器。然而,SCs的电性能(如:能量密度低、比电容低等)与市场日益严格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近年来,由可再生生物质衍生的碳材料(如:纤维素、壳聚糖、花生壳、棉花籽等)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碳材料相比,可再生生物质衍生的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形貌、含量丰富、可再生和环境友好性等优点。特别是,很多生物质材料含有杂原子(如:氧、氮和硫),杂原子的存在可以为SCs提供赝电容,从而增大碳材料的比电容,生物质衍生碳材料越来越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a acid,SA)纤维为碳源、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碳化与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碳材料,通过控制氢氧化钾的用量和活化的温度来调整孔的大小。使用XPS、N2吸附-脱附测试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明:XPS测试结果显示样品SAPC700-1:0.5中含有C、N、O元素;N2吸附-脱附测试证明了氢氧化钾活化之后的碳材料的比表面积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引入了介孔。样品SAPC700-1:0.5的循环伏安曲线中观察到氧化还原峰的存在,且曲线所围绕的形状接近矩形,这说明所得到的碳材料同时拥有赝电容和双电层电容;样品SAPC700-1:0.5在1 A g-1的低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258 F g-1,在10 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还可达到188 F g-1,展现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2.以常规粘胶(Conventional viscose,CV)纤维为碳源、Co(NO3)2·6H2O为催化剂,采用碳化和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得到Co2+催化石墨化的碳材料,使用XPS、N2吸附-脱附测试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明:XPS测试表明其样品中含有C、N、O元素;N2吸附-解吸测试表明样品CVPC700-0.065的比表面积(1116.58 m2 g-1)比样品CVPC700-0(835.79 m2 g-1)大的多,且两种样品中微孔的面积占比较大,其中CVPC700-0.065的总孔容为0.64 cm3 g-1,有0.42 cm3 g-1的孔体积属于微孔,说明样品中微孔结构较多。样品CVPC700-0.065的循环伏安曲线中观察到了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且曲线所围绕的形状接近矩形,这说明获得的碳材料展现出了赝电容和双电层电容。0.5 A g-1的低电流密度下,CVPC700-0.065所测得的比电容为359 F g-1,10 A g-1高电流密度时,比电容可以保持在246 F g-1,表明通过此方法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展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Co2+掺杂制备的常规粘胶基多孔碳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后的发展中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扩大了纤维的应用领域。3.原位可溶性盐模板法是一种绿色环保制备硼氮共掺杂碳基材料的方法。采用简单的双模板法制备硼氮共掺杂碳基材料,其中,纳米铜纤维作为碳源,尿素作为氮源,氯化钠和硼酸作为双模板,同时硼酸也作为硼源,利用冷冻干燥和碳化的方法制备了硼氮共掺杂纳米铜基碳材料,使用XPS、N2吸附-脱附测试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明:XPS测试表明BNPC-800中含有B、N元素,说明B、N元素已经成功掺入到样品之中;N2吸附-解吸测试表明样品BNPC-800的比表面积为479.81 m2g-1,微孔面积(245.96 m2 g-1)与介孔面积(233.85 m2 g-1)接近,总孔容为0.35 cm3g-1,有0.24 cm3 g-1的孔体积属于介孔,这证明通过绿色环保的原位可溶性盐模板法制得的硼氮共掺杂碳材料的表面会形成许多的微孔和介孔,从而使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离子可及面积,对电解质的渗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减少了离子扩散的距离。样品BNPC-800的循环伏安曲线中观察到了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且曲线所围绕的形状接近矩形,这说明碳材料表现出了赝电容和双电层电容。低电流密度(0.5 A g-1)时,BNPC-800的比电容已达到234 F g-1,当电流密度进一步增大(10 A g-1)时,比电容能够保持在176 F g-1,表明通过此方法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展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
韩福广[3](2021)在《褐煤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文中研究指明褐煤水含量和挥发分含量高,热值低,直接用作能源热效率低、污染大。但褐煤结构疏松,孔隙结构发达,活性官能团丰富,是一种良好气体吸附剂制备前体物,以其为前驱体制备褐煤基吸附材料可拓展褐煤的非能源利用途径,提高褐煤的利用价值。本文以内蒙古胜利褐煤为原料,制备褐煤基多孔碳吸附材料,利用FT-IR、BET、XPS、XRD和Raman等对其结构特性进行表征,结合其CO2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研究褐煤基多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1)通过热解法制备出胜利褐煤焦为典型的微孔结构,其CO2吸附性能与热解温度密切相关,热解法所制备出褐煤焦J-800的CO2吸附量达到2.63 mmol/g(25℃,1 bar)。(2)采用K2CO3化学活化法制备了多孔碳材料,考察了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CO2吸附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规律。当活化温度为700℃,活化时间为1 h时,所制备胜利褐煤基多孔碳材料的CO2吸附量在25℃下为4.48 mmol/g,0℃为6.92 mmol/g。不同活化条件所制备的褐煤基多孔碳材料孔径分布曲线相似,孔径主要集中分布在0.5-0.9 nm之间。与活化时间相比,活化温度对褐煤基碳材料CO2吸附性能及孔结构影响更大。所制备褐煤基多孔碳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性。(3)采用K2CO3催化活化方法,可大幅度减少制备过程中K2CO3用量,实验结果表明,2%K2CO3就可获得良好的催化活化效果。所加入的钾组分作为催化剂,促进褐煤组分与CO2分子之间的活化反应,从而促进了孔的形成,C-O-K结构可以在CO2活化过程持续形成与再生,保证了少剂量的K2CO3仍能产生连续高效的催化作用。制备的Cat-900-1的CO2吸附能力较强,在0℃、1 bar条件下,吸附量达到了4.45mmol/g,超过使用大剂量K2CO3化学活化制得的Ch-900-1,且Cat-900-1具有良好的CO2循环吸附能力。
王彧[4](2021)在《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能源危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设计和开发绿色可持续能源和先进的储能设备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化学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可以提供高功率密度、长周期寿命和高可靠性。然而,由于其能量密度较低、窗口电压较窄等系列问题也使得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和实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生物质银杏壳作为碳源,通过KOH活化法成功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网状多孔碳材料(GSPC),利用其多孔结构来形成较高的比表面积以此来提高其比电容,从而提升能量密度。当电流密度下为0.5 A·g-1时,比电容可达345 F·g-1;组装的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在能量密度为13 Wh·kg-1时,功率密度为301 W·kg-1。(2)利用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稳定的中空管状纳米纤维HTNs,具有良好的连接纳米粒子的系统和电子的传导途径。通过调变PAN的加入量进而改变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和注射器推进速度来控制纤维的直径。通过加入2-甲基咪唑,在制备的PAN@NiCo-HTNs纳米纤维上沉积了ZIF-67,经过高温退火形成了中空管状纳米纤维;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约450 m2g-1),显着地增强了电化学性能:在1 A·g-1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为672 F·g-1;并组装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测试了材料的有效性能,在能量密度为22.6 Wh·kg-1时,功率密度为699.9 W·kg-1。(3)采用多次水热的方法,以ZIF-67为模板在MnO2纳米管上组装了均匀分布的一维分层中空Ni/Co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笼。通过改变2-甲基咪唑的含量来控制沉积在MnO2纳米管上的ZIF-67的尺寸,以此形成均匀、稳定的形貌结构。通过电化学测试得出MnO2@NiCo-LDH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 A·g-1时,样品MnO2@NiCo-LDH-3的比电容为1455 F·g-1;组装的不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为40.5 Wh·kg-1时,其功率密度为800 W·kg-1。
浦秋芸[5](2021)在《生物质基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增加成为了全球气候恶化的主要根源,它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过量的CO2排放会造成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不平衡,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发展不协调。因此,迫切需要减少CO2的排放。本文围绕生物质基活性炭(AC)复合材料的合成,对制备条件和吸附条件进行优化,以制备最佳性能的生物质基AC载体。在此基础上,通过负载Mg O和Al2O3来促进CO2的化学吸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1)对不同生物质基AC的动态CO2吸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水热碳化和化学活化法,利用生物质废弃物(板栗壳、核桃壳和夏威夷果壳)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高微孔百分比的AC,并评估它们的动态CO2吸附能力,特别讨论了CO2吸附性能与结构性质如微孔百分比和孔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动态条件下,核桃壳基AC表现出高达2.24 mmol·g-1的优良CO2吸附量,这与报道的文献相当。研究还发现AC对CO2的捕集性能与微孔百分比有关。碳化和活化条件都对AC的CO2吸附量有重要影响。另外,控制CO2流量对于获得更好的吸附效果是必不可少的。(2)探究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对生物质基AC动态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核桃壳为碳源,在最佳制备条件下,探究不同活化剂制备的生物质基AC的动态CO2吸附性能,并通过负载金属氧化物制备复合材料,探究负载比、煅烧条件、镁源等对其动态CO2吸附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动态CO2吸附性能,通过负载二元氧化物(Mg O-Al2O3)制备AC/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探究两种金属氧化物的比例对材料CO2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复合材料最佳制备条件。结果显示,H3PO4活化制备的AC的CO2吸附量优于KOH。Mg O的负载可以有效提高CO2的化学吸附作用,镁源、负载比、煅烧条件对复合材料动态CO2捕集性能具有重要影响。Al2O3不易与酸性CO2发生反应,但负载Al2O3可以防止材料在高温下烧结并促进Mg O对CO2吸附能力,控制MgO和Al2O3的负载比例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动力学拟合PAC4/10%Mg O-5%Al2O3在不同温度下的CO2吸附数据,发现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更好,说明PAC4/10%Mg O-5%Al2O3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
董丽娜[6](2021)在《鼠尾藻基3D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储能技术的开发研究对于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极为关键。超级电容器是有效便捷的重要能源存储器件。多孔碳基超级电容器以其制备简单、经济成本低的优势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问题仍需考虑。因此,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对于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以生物质作为碳前驱体是极其合适的选择,不仅能够得到高比表面积、不同尺寸孔隙、结构稳定和杂原子自掺杂的多孔碳,而且还能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本论文以鼠尾藻为碳源进行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化方式制备了高性能的氮掺杂鼠尾藻衍生多孔碳。利用各种表征方法分析其微观形貌、结构和表面化学组成,并且根据不同的电化学测试结果研究这些因素与电容性能的关系。(1)以鼠尾藻为原料,利用简单的一步自活化方法制备了氮掺杂多孔碳(NDPCs)。研究了温度的改变对于NDPCs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炭化温度。结果表明,根据煅烧温度的不同,NDPCs所表现出的结构以及性能也有所差异。在煅烧温度为700℃时,得到的样品NDPCs-700的比表面积(SBET)最大,为409.4 m2g-1,呈现介孔-微孔的分级孔结构,大部分为分布在3-4 nm大小的介孔。将其作为电极的活性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下的比电容为177 F g-1(0.2 A g-1),组装的NDPCs-700//NDPCs-700电容器循环稳定性较好。(2)以鼠尾藻为原料,通过改变生物质模板Ca CO3与活化剂K2C2O4的用量得到氮掺杂分级多孔碳(STEK)。结果表明,基于Ca CO3与K2C2O4的共同作用下,材料的孔结构与微观形貌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提升了STEK的比电容。当鼠尾藻、Ca CO3和K2C2O4的质量比调节至1:1:3时,STEK-2的氮含量为3.38%,在6 M KOH中比电容达到299 F g-1(在0.2 A g-1)。基于STEK-2电极构建的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6.5 Wh kg-1。(3)以KOH活化处理最佳预炭化产物NDPCs-700,得到了几个鼠尾藻基多孔碳(STHPC),讨论了活化剂用量以及活化温度的不同对于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KOH活化后的样品均具有较高SBET和孔体积(Vtotal),分别在882-2782 m2 g-1和0.42-1.29 cm3 g-1。其中,STHPC-700-1样品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 A g-1时比电容为339 F g-1(三电极体系),功率密度为343 W kg-1时能量密度为13.3 Wh kg-1。(4)以K2FeO4为活化剂与NDPCs-700共同煅烧,在此过程中反应得到的金属Fe与KOH分别起到催化与活化作用。表征结果得到,煅烧温度变化确实影响最终制备STGPC的石墨化程度。获得的STGPC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时的比电容达到325.5 F g-1,而且在电流密度增大至10 A g-1时电容保持率大于50%。在6M KOH与1 M Na2SO4电解液中分别可输出14 Wh kg-1和21.3 Wh kg-1的能量密度。
刘金桥[7](2021)在《玉米秸秆制备多孔碳用于电化学吸附水中的铜离子》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是,地球上能被我们用来直接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为匮乏,且存在严重污染现象。其中,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污染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而传统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着二次污染、效果差、膜孔堵塞等问题。电容去离子技术因其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秸秆制备多孔碳电极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电化学吸附水中铜离子及模拟电镀铜漂洗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以玉米秸秆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通过一步高温碳化法制得了玉米秸秆多孔碳(CSPC)材料。通过微观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可以发现CSPC材料具有大量的微孔,平均孔径1.91 nm,且孔径分布较为均匀,较大的比表面积(944 m2 g-1),表面上含有较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这些性质使得所制备的CSPC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电化学吸附性能。将CSPC材料做成的电极电化学吸附水中铜离子,当施加电压为0.8 V,电极间距为0.3 mm,循环流速为15 m L min-1时CSPC电极材料表现出最好的电吸附效果,对Cu2+的去除率为74.6%,吸附容量为6.17 mg g-1。其吸附过程更符合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主要以表面吸附和单电子层吸附为主。对电极进行多次吸附-脱附循环实验后,去除性能依旧保持在95.24%左右,表现出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将所制备的秸秆基多孔碳电极材料用于模拟电镀铜漂洗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CSPC电极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吸附性能。模拟电镀铜漂洗废水中Cu2+浓度为100 mg L-1,CSPC-700-1:1电极在电吸附100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电极对Cu2+的吸附容量为7.43 mg g-1,去除率为44.6%。通过更换电极片,继续进行电吸附过程,最终Cu2+浓度降为1.5 mg L-1。
Zhenhao Li,Bo Xing,Yan Ding,Yunchao Li,Shurong Wang[8](2020)在《A high-performance biochar produced from bamboo pyrolysis with in-situ nitrogen doping and activation for adsorption of phenol and methylene blue》文中认为Nitrogen doping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 carbon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a nitrogen-doped porous coral biochar was prepared by using bamboo as raw material, urea as nitrogen source,and KHCO3 as green activator through in-situ pyroly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obtained biochar was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techniques including nitroge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Rama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 and etc.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nitrogen-doped biochar were evaluated with phenol and methylene blue prob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ogen source ratio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volution of pore structure of biochar. Low urea addition ratio wa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re structures. The optimum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nitrogen-doped biochar could be up to 1693 m2·g-1. Nitrogen dop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biochar to phenol and methylene blue. Biochar prepared at 973.15 K with low urea addition ratio exhibited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phenol and methylene blue, and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169.0 mg·g-1 and 499.3 mg·g-1, respectively. By comparing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various adsorbents in related fields, it is proved that the nitrogen-doped biochar prepared in this study has a good adsorption effect.
李勇[9](2020)在《中国空气污染相关疾病负担的动态评估及其减排响应》文中认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空气污染给我国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国务院于2013年施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目标是大幅降低我国重点地区的PM2.5浓度。然而,“大气十条”相关的PM2.5污染防控带来的健康效益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释。此外,尽管我国PM2.5污染已明显改善,但空气污染问题(PM2.5和O3)依然突出,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及其健康风险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评估空气污染疾病负担的特异性差异,认识其来源贡献,探讨其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响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为此,首先基于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和排放清单,对我国2008~2016年空气污染物浓度进行模拟,分析PM2.5和O3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结合暴露-响应关系函数及统计生命价值法,量化不同人群、疾病和地区之间疾病负担的具体差异,同时利用分解法评估污染物浓度、基线死亡率、人口数、年龄结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等驱动因素对疾病负担的贡献,用以解释“大气十条”实施前后的变化;再利用WRF-Chem模式设计一组敏感性试验,定量评估工业、电力、民用、交通、农业、自然、生物质燃烧等污染源对我国空气污染物(PM2.5和O3)及其疾病负担贡献的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基于2030年的人口和基线死亡率预测值,利用污染物模拟数据和暴露-响应关系函数,探讨不同空气污染控制情景下未来的疾病负担特征。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研究期间,我国PM2.5和O3浓度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PM2.5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和西北沙漠地区;除沙漠地区外,上述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均下降了20μg/m3以上。O3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南、华中、华北和华南地区;东部地区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O3-8h-90per)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区域上升幅度达30μg/m3。2016年,全国分别有60.0%和33.7%的人生活在PM2.5和O3浓度超标的地区,较2008年分别下降了15%和上升了19%。(2)2016年,PM2.5和O3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分别为125.1万和10.8万,共占总死亡人数的13.9%。不同疾病、人群和地区之间的疾病负担具有明显差异;中风和冠心病对PM2.5归因死亡的贡献较高,分别为46.6%和30.1%;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归因死亡率(1103.0/10万人)远高于25~44岁年轻人(10.3/10万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空气污染严重和/或人口密集的地区疾病负担较高,而西北地区疾病负担较低。(3)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在“大气十条”实施前后变化显着。受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影响,即使PM2.5浓度和基线死亡率下降,PM2.5归因死亡在2008~2016年仍增加了4.3万(3.6%),但在实施“大气十条”之后的2014~2016年却减少了17.6万(14.9%);与PM2.5不同,“大气十条”引起的O3恶化加重了疾病负担(1.9万),尽管基线死亡率下降可以抵消一部分O3归因死亡,但整个研究期间仍增加了1.4万(14.9%)。(4)不同排放源对污染物浓度及其疾病负担的贡献存在明显时空异质性。民用源是冬季PM2.5最重要的污染来源,在北方地区的相对贡献普遍高于50%,工业源则是其它季节PM2.5最重要的来源,对重污染地区的相对贡献为30~50%;除夏季工业源外,人为排放源对O3的贡献在京津冀和长三角部分地区为负值,即关闭排放源后O3浓度增加。工业源和民用源是造成我国疾病负担的最重要排放源,贡献率分别为35.0%和27.8%;各排放源在不同省份对疾病负担的贡献差异很大,工业源在上海和江苏的贡献率较高,民用源在黑龙江和吉林的贡献率较高,自然源则在新疆的贡献率最高。(5)在重污染地区减少PM2.5归因死亡将付出更大地努力。为使PM2.5归因死亡减半,PM2.5年均浓度超过70μg/m3的重污染地区,PM2.5浓度需要降低70%以上,而对于PM2.5年均浓度低于10μg/m3的清洁地区,PM2.5浓度仅需降低20%即可实现。(6)未来老龄化等因素对健康风险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PM2.5年均浓度维持在2016年的水平,在老龄化等因素的驱动下,2030年PM2.5归因死亡将增加30.4万;即使2030年PM2.5年均浓度全面达标(35μg/m3),归因死亡人数仍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7.5%;而进一步将PM2.5年均浓度降至WHO空气质量准则值(10μg/m3),可达到大幅降低(-65.4%)归因死亡的作用。综上所述,尽管“大气十条”实施对PM2.5污染及其疾病负担带来了实质性好处,但对O3污染及其疾病负担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重视PM2.5和O3污染的协同控制;此外,考虑到PM2.5浓度与过早死亡之间的非线性响应关系以及未来人口的变化趋势,需要制定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更严格的标准,以及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减少民用、工业等重要污染源的排放,才能更好地保障居民的健康和财富利益,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敏感人群以及疾病负担较高的地区。
张梦丽[10](2020)在《纳米金/稻壳基碳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苯甲醛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染色、香料等行业。以前,苯甲醛主要通过氯化苄水解和甲苯氧化制得,前者会产生严重的氯污染,而后者因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导致产品选择性差;因此目前苯甲醛主要通过苯甲醇液相氧化制得。工业中苯甲醇的氧化主要是通过使用化学计量的铬酸盐或高锰酸盐进行,价格昂贵且环境不友好。近年来经济效率高且环境友好的催化氧化体系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如以O2或H2O2为氧化剂的体系,不会产生有害残留物,水是唯一副产物,因而在工业中苯甲醇的清洁催化氧化的主要挑战是开发高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本论文结合双金属和半导体的特性制备了一系列金基催化剂,并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对苯甲醇的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具体工作如下:(1)以生物质稻壳为前驱体,合成了碳硅复合物并官能化得到载体,以HAu Cl4为金前驱体,PdCl2为钯前驱体,采用简单的硼氢化钠还原法得到一系列Au Pd-SiO2/C双金属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ICP-AES、TEM等表征。评估了所制备催化剂在以O2为氧化剂,苯甲醇无溶剂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从中选出最佳的双金属催化剂为Au0.25Pd0.5-N-SiO2/C-600-2: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分别可达68.3%和86.5%,TOF为2962 h-1,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无明显失活。(2)在1)的工作基础上,用KOH浸渍稻壳并进行活化碳化,得到了大比表面积的微孔碳载体。以HAuCl4为金前驱体,Ce(NO3)3为二氧化铈前驱体,在氮气保护下,以自发氧化还原的方法制得了一系列Au/CeO2-AC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ICP-AES、TEM等表征。考察了所制备催化剂在光辅助的苯甲醇光催化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从中选出最佳光催化剂为Au3/20CeO2-AC-700-1: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分别可达34.7%和99.99%。最后,通过引入不同种类的自由基猝灭剂对光反应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二、70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00<1?(论文提纲范文)
(1)速度节奏对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1 500 m比赛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性别、竞技水平运动员的速度节奏差异 |
2.2 速度节奏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性别、竞技水平运动员的速度节奏差异 |
3.2 速度节奏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
4 结论 |
(2)纤维基衍生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 |
1.2.1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1.2.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1.3 生物质基多孔碳 |
1.3.1 生物质基多孔碳的简介 |
1.3.2 纤维多孔碳材料 |
1.3.3 生物质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
1.3.4 生物质基多孔碳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创新及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藻酸钠衍生碳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案 |
2.2.3 表征方式 |
2.2.4 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的形貌分析 |
2.3.2 样品的结构分析 |
2.3.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钴离子掺杂粘胶纤维衍生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案 |
3.2.3 表征方式 |
3.2.4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的形貌分析 |
3.3.2 样品的结构分析 |
3.3.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硼氮共掺杂纳米铜纤维衍生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案 |
4.2.3 表征方式 |
4.2.4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品的形貌分析 |
4.3.2 样品的结构分析 |
4.3.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褐煤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内蒙古自治区褐煤的利用现状 |
1.2 褐煤的非能源化利用 |
1.2.1 褐煤制备高附加值化合物 |
1.2.2 腐殖酸的制备 |
1.2.3 煤基碳材料 |
1.3 二氧化碳的捕集 |
1.3.1 CO_2物理化学性质 |
1.3.2 碳材料孔隙结构对CO_2吸附的影响 |
1.3.3 表面化学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1.4 CO_2吸附材料的制备 |
1.4.1 物理活化法 |
1.4.2 化学活化法 |
1.4.3 催化活化法 |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用的气体 |
2.1.3 实验仪器 |
2.2 煤样的选取及预处理 |
2.2.1 原煤煤样 |
2.2.2 盐酸处理煤样 |
2.2.3 氢氟酸处理煤样 |
2.2.4 煤焦的制备 |
2.3 实验的表征 |
2.3.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 |
2.3.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3.6 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 |
2.3.7 拉曼分析 |
2.3.8 CO_2吸附性能测试 |
2.3.9 CO_2循环吸附性能测试 |
2.3.10 CO_2/N_2吸附选择性 |
2.3.11 等量吸附热的计算 |
第三章 胜利褐煤焦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分析 |
3.1 实验部分 |
3.2 煤焦特性分析 |
3.2.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2 孔结构分析 |
3.2.3 XRD分析 |
3.2.4 CO_2吸附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_2CO_3活化法制褐煤基碳材料吸附CO_2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CO_2吸附量的影响 |
4.2.2 碳材料孔结构的分析 |
4.2.3 碳材料形貌及表面化学分析 |
4.2.4 CO_2吸附性能分析 |
4.2.5 等量吸附热 |
4.2.6 循环性和吸附选择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_2CO_3催化活化法制备褐煤基碳材料 |
5.1 实验部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SEM扫描电镜 |
5.2.2 BET分析 |
5.2.3 XRD和 Raman分析 |
5.2.4 孔隙发育机理研究 |
5.2.5 XPS分析 |
5.2.6 碳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 |
5.2.7 循环性和吸附选择性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超级电容器 |
§1.2.1 概述 |
§1.2.2 双电层电容器 |
§1.2.3 法拉第赝电容器 |
§1.2.4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1.3 碳材料 |
§1.3.1 概述 |
§1.3.2 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 |
§1.4 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 |
§1.4.1 概述 |
§1.4.2 静电纺丝原理 |
§1.4.3 静电纺丝的前体溶液 |
§1.5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5.1 概述 |
§1.5.2 ZIF-67 |
§1.5.3 ZIF-67的衍生物 |
§1.5.4 ZIF-67的优点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分析方法 |
§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主要表征设备及性能测试仪器 |
§2.3.1 扫描电镜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4 拉曼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电子能谱 |
§2.3.6 孔径结构分析 |
第三章 银杏壳衍生的多孔碳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的预处理 |
§3.2.2 多孔碳的制备 |
§3.2.3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3.3.2 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
§3.3.3 材料的XRD与拉曼光谱分析 |
§3.3.4 材料的XPS分析 |
§3.3.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N@NiCo-HTNs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PAN@NiCo纳米纤维的制备 |
§4.2.2 PAN@NiCo纳米纤维退火温度的确定 |
§4.2.3 PAN@NiCo-HTNs的制备 |
§4.2.4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品的XPS分析 |
§4.3.2 材料的XRD分析 |
§4.3.3 材料的SEM分析 |
§4.3.4 材料的TEM分析 |
§4.3.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nO_2@NiCo-LDH纳米笼的设计和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MnO_2纳米管的制备 |
§5.2.2 MnO_2@NiCo-LDH的制备 |
§5.2.3 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XRD分析 |
§5.3.2 材料的SEM分析 |
§5.3.3 材料的TEM分析 |
§5.3.4 材料的XPS分析 |
§5.3.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生物质基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CO_2捕获技术 |
1.2.1 燃烧前捕获 |
1.2.2 富氧燃烧 |
1.2.3 燃烧后捕获 |
1.3 CO_2固体吸附剂 |
1.3.1 MOF |
1.3.2 沸石 |
1.3.3 碱金属基材料 |
1.3.4 固体胺类材料 |
1.3.5 碳基材料 |
1.4 AC基复合材料用于CO_2吸附研究进展 |
1.4.1 AC/沸石复合材料 |
1.4.2 AC/MOF复合材料 |
1.4.3 AC/碳基复合材料 |
1.4.4 AC/金属碳酸盐复合材料 |
1.4.5 AC/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生物质基AC吸附剂的制备 |
2.3.1 KOH活化制备生物质基AC |
2.3.2 H_3PO_4活化制备生物质基AC |
2.3.3 生物质基AC/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4.1 比表面积测试(BET)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5 X射线衍射(XRD) |
2.5 CO_2吸附性能测试 |
2.5.1 CO_2动态吸附测试 |
2.5.2 CO_2静态吸附性能测试 |
2.6 动力学模型 |
第三章 生物质基AC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研究 |
3.1 材料表征分析 |
3.1.1 比表面积测试(BET) |
3.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1.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2 CO_2吸附性能测试分析 |
3.2.1 活化温度对生物质基AC动态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2 活化比对生物质基AC动态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3 活化时间对生物质基AC动态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4 吸附条件对生物质基AC动态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5 碳化条件对生物质基AC动态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基AC复合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研究 |
4.1 材料表征分析 |
4.1.1 比表面积测试(BET) |
4.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1.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1.4 X射线衍射(XRD) |
4.2 CO_2吸附性能测试分析 |
4.2.1 活化剂对生物质基AC动态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2 MgO掺杂量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3 煅烧条件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4 不同镁源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5 铝镁掺杂比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6 循环性能分析 |
4.2.7 吸附动力学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鼠尾藻基3D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 |
1.2.1 超级电容器的构成 |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1.2.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3 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 |
1.3.1 生物质及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 |
1.3.2 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1.3.3 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直接炭化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2.2.2 材料的制备 |
2.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2.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3.4 高分辨拉曼光谱(Raman) |
2.2.3.5 X射线衍射(XRD) |
2.2.3.6 比表面积与孔隙分布 |
2.2.4 电化学测试 |
2.2.4.1 电极的制备与纽扣式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2.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DPCs的表征 |
2.3.2 NDPCs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步活化法制备鼠尾藻衍生的氮掺杂分级多孔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3.2.2 材料的制备 |
3.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3.2.4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TEKs的表征 |
3.3.2 STEKs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KOH活化法制备鼠尾藻基分级多孔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4.2.2 材料的制备 |
4.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4.2.4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THPCs的表征 |
4.3.2 STHPCs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K_2FeO_4活化法制备分级多孔生物质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5.2.2 材料的制备 |
5.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5.2.4 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TGPCs的表征 |
5.3.2 STGPCs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玉米秸秆制备多孔碳用于电化学吸附水中的铜离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铜废水概述 |
1.3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
1.4 电容去离子技术 |
1.4.1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2 电容去离子技术工作原理 |
1.4.3 电容去离子碳电极材料 |
1.5 生物质碳材料概述 |
1.5.1 碳源材料 |
1.5.2 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和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2 X射线衍射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2.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循环伏安测试 |
2.3.2 电化学阻抗测试 |
2.4 实验研究方法 |
2.4.1 生物质炭电极的制备 |
2.4.2 电容去离子实验装置 |
2.4.3 检测方法 |
2.5 电容去离子性能分析 |
2.5.1 电极对Cu~(2+)的去除率 |
2.5.2 电极的离子吸附容量 |
2.5.3 电极的平均吸附速率 |
2.6 电容去离子吸附机理分析 |
2.6.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6.2 吸附等温线分析 |
2.7 电极能耗分析 |
2.7.1 电极能耗分析目的 |
2.7.2 电极能耗计算方法 |
第3章 玉米秸秆多孔碳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玉米秸秆多孔碳的制备 |
3.3 玉米秸秆多孔碳制备条件优选 |
3.3.1 活化剂比例对电极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2 活化温度对电极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 玉米秸秆多孔碳电极制备条件优选 |
3.4.1 粘结剂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3.4.2 导电剂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3.5 玉米秸秆多孔碳材料的表征 |
3.5.1 表观形貌分析 |
3.5.2 晶相结构分析 |
3.5.3 元素价态分析 |
3.5.4 比表面积分析 |
3.6 玉米秸秆多孔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6.1 循环伏安测试 |
3.6.2 交流阻抗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玉米秸秆多孔碳电吸附去除铜离子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操作条件影响 |
4.2.1 操作电压的影响 |
4.2.2 电极板间距的影响 |
4.2.3 循环流速的影响 |
4.2.4 料液浓度的影响 |
4.2.5 离子特性的影响 |
4.3 电容去离子吸附脱附过程探究 |
4.3.1 脱附过程探究 |
4.3.2 吸附-脱附过程探究 |
4.4 电容去离子吸附机理研究 |
4.4.1 动力学研究 |
4.4.2 吸附等温线研究 |
4.5 模拟实际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研究 |
4.5.1 模拟实际废水水质指标 |
4.5.2 模拟实际废水处理效果 |
4.5.3 处理模拟实际废水的电极能耗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中国空气污染相关疾病负担的动态评估及其减排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质量数值模拟 |
1.2.2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解析 |
1.2.3 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评估 |
1.2.4 空气污染的减排响应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1.1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
2.1.2 人口数据 |
2.1.3 基线死亡率数据 |
2.1.4 死亡人数 |
2.1.5 经济指标数据 |
2.2 WRF-Chem模式 |
2.2.1 模式简介 |
2.2.2 物理参数方案 |
2.2.3 化学参数方案 |
2.2.4 排放清单 |
2.2.5 模式设置和区域划分 |
2.3 健康影响评估 |
2.3.1 过早死亡计算 |
2.3.2 年龄标准化死亡率 |
2.4 健康经济损失评估 |
第三章 空气污染源及空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
3.1 基于MEIC清单的人为排放特征 |
3.1.1 人为排放的年际变化规律 |
3.1.2 人为排放的年变化规律 |
3.1.3 人为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基于数值模拟的空气污染特征 |
3.2.1 模拟验证与评价 |
3.2.2 PM_(2.5)污染特征 |
3.2.3 O_3污染特征 |
3.3 人群暴露水平 |
3.3.1 PM_(2.5)污染暴露人口 |
3.3.2 O_3污染暴露人口 |
3.4 不确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气污染对健康及其经济影响的动态评估 |
4.1 潜在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 |
4.2 归因于PM_(2.5)污染的过早死亡 |
4.2.1 总体分析 |
4.2.2 疾病特异性分析 |
4.2.3 人群特异性分析 |
4.2.4 区域特异性分析 |
4.3 归因于O_3污染的过早死亡 |
4.3.1 总体分析 |
4.3.2 区域特异性分析 |
4.4 不同驱动因素对归因死亡的影响 |
4.4.1 归因死亡趋势贡献分析 |
4.4.2 不同驱动因素对PM_(2.5)归因死亡的影响 |
4.4.3 不同驱动因素对O_3归因死亡的影响 |
4.5 归因于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 |
4.5.1 总体分析 |
4.5.2 区域特异性分析 |
4.6 不确定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排放源对空气污染物浓度及其过早死亡的贡献 |
5.1 排放情景设置 |
5.2 不同排放源对我国污染物浓度的贡献 |
5.2.1 不同排放源对PM_(2.5)的贡献 |
5.2.2 不同排放源对O_3浓度的贡献 |
5.3 不同排放源对过早死亡的贡献 |
5.3.1 不同排放源对PM_(2.5)归因死亡的影响 |
5.3.2 不同排放源对O_3归因死亡的影响 |
5.3.3 不同排放源对归因死亡的贡献 |
5.4 污染控制建议 |
5.5 不确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污染控制情景下的未来预测 |
6.1 未来情景设置 |
6.2 PM_(2.5)减少带来的潜在健康经济效益 |
6.2.1 按比例减排的健康经济效益 |
6.2.2 按目标浓度减排的健康经济效益 |
6.3 O_3减少带来的潜在健康经济效益 |
6.4 人口和基线死亡率的驱动 |
6.5 不确定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纳米金/稻壳基碳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金基催化剂 |
1.1.1 金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及应用 |
1.1.2 金基光催化剂的发展及应用 |
1.2 生物质碳材料 |
1.2.1 农业废料生物质碳的发展及应用 |
1.2.2 稻壳基碳的发展及应用 |
1.3 醇的催化氧化 |
1.3.1 醇的多相催化氧化 |
1.3.2 苯甲醇的多相催化氧化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 |
2.3.2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5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2.3.6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
2.4 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AuPd/碳硅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苯甲醇无溶剂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AuPd/碳硅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
3.3.2 苯甲醇无溶剂催化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3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Au/CeO_2-A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Au/CeO_2-AC光催化剂的制备 |
4.2.2 Au/CeO_2-AC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
4.3.2 苯甲醇光催化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3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4.3.4 光催化机理的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四、700<1?(论文参考文献)
- [1]速度节奏对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1 500 m比赛成绩的影响[J]. 张马森,冯茹,刘卉. 中国体育科技, 2021(11)
- [2]纤维基衍生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郝连庆.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3]褐煤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D]. 韩福广.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4]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王彧.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生物质基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D]. 浦秋芸.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鼠尾藻基3D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董丽娜. 鲁东大学, 2021(12)
- [7]玉米秸秆制备多孔碳用于电化学吸附水中的铜离子[D]. 刘金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A high-performance biochar produced from bamboo pyrolysis with in-situ nitrogen doping and activation for adsorption of phenol and methylene blue[J]. Zhenhao Li,Bo Xing,Yan Ding,Yunchao Li,Shuro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0(11)
- [9]中国空气污染相关疾病负担的动态评估及其减排响应[D]. 李勇. 兰州大学, 2020(04)
- [10]纳米金/稻壳基碳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应用[D]. 张梦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