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天性与艺术品位的统一——对大连电视台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梁斌[1](2019)在《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思考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享受。作为当代生活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有了快速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和多元,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共享,许多电视节目开始重新调整节目制作方向,结合时代发展和变革,关注受众的喜好,准确定位,促进不同制作资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本文以少儿电视节目为分析对象,了解新时代改革背景下这一节目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提高少儿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借鉴。
王素芳[2](2018)在《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产儿童剧自从1960年诞生以来,几经起起落落,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但是作为儿童文化建设和儿童娱乐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儿童剧长期以来在理论与创作中都处于边缘化和弱势地位。一方面自身在创作观上模糊不清,缺乏精品;另一方面外围的产业建设困难重重,完善的产业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国产儿童电视剧产业整体上影响力不够。因而,研究儿童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变迁,弘扬正面积极的文化内涵,尽量消除其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扫除其产业化道路中的障碍,既是教育和引导儿童成长有利的途径,繁荣儿童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繁荣经济、推进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要把握好国产儿童剧产业化的现实困境,必须从其六十年的发展历程谈起。结合相关史料和具体作品,根据国产儿童剧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得失,以及主导这种变化的社会语境、文艺思潮等相关因素,并参照其他艺术门类发展分期的思路,国产儿童剧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政治本位”阶段(1960—1977)、“儿童本位”阶段(1978—1992)、“市场本位”阶段(1993—2003)最终走向“产业本位”阶段(2004至今)。儿童剧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创作特征和传播特点,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政策和市场是儿童剧产业化的双核驱动力。儿童电视剧作为儿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儿童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未来,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导向和相关的政策扶持。市场机制推动了消费主义的张扬,进而形成消费主义语境,给儿童剧带来“娱乐至上”等问题。儿童剧产业化进程是政策规制和市场机制相互博弈演进的过程,因此把握好政策规制和市场机制之间的平衡性,才能使得儿童剧产业化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性。同时,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我们还需要建构起先作品后产品的产业思维。作为产业化对应的两极,创作与接受对于国产儿童剧来说至关重要。从儿童剧创作观的角度去审视,需要走出“成人化”和“低幼化”的两极化误区。同时,还需要警惕在市场化驱动下呈现的暴力化和游戏化趋向。要促进儿童电视剧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和“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儿童本位”要求坚持儿童趣味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成人趣味。在一定条件下,儿童趣味和成人趣味可以达成统一。从儿童剧的本质内涵而言,儿童剧是成人和儿童趣味相互融合的产物,因而“合家欢”对于儿童剧来说具有了现实操作的可行性。同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征差异和受众群体细分的原则,儿童剧受众可以进行分龄化对待,不同的受众群体,儿童电视剧呈现出相应的创作特性。合家欢和分龄化是儿童剧产业化实践的双重路径,前者定位于产业的规模化,后者定位于产业的集约化,体现出内在的统一。在多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越来越大的新时代,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国产儿童剧走向“互联网+”是必然趋势。它一方面需要我们更精准地理解和定位儿童电视剧的处境,另一方面则需要利用媒介融合理念完成儿童电视剧创作、传播、销售等诸方面的转型升级,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电视剧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张娣[3](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于逸淼[4](2015)在《低碳动画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动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猛发展。纵观这些作品,其质量“高度”却令人堪忧。呈现出普遍而严重的“暴力化、低俗化、致瘾化、虚假化”等高碳趋势,给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以“低碳美学”和“低碳艺术”理论为依据,以国内外众多典型的动画影视艺术文本为研究材料,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思辨研究、比较研究三种研究方法,对低碳动画艺术进行研究。对当代动画艺术中存在的问题、病象进行分析,阐明动画高碳化的成因,并对动画艺术低碳路径及其低碳动画美学理念进行探讨,以此提出低碳动画艺术创作策略。当今动画艺术呈现出高碳化趋势,其文本主要特征可归结为:暴力化、低俗化、泛数字化、致瘾化。暴力化主要表现为文本中含有大量暴力、血腥元素;低俗化主要表现为文本情节过于简单、幼稚庸俗,制作粗糙等;泛数字化指文本过于注重技术运用,忽略了动画本身的想象性和艺术性;致瘾化,是指动画作品包括动漫游戏在内的影视作品,过分注重视觉感官刺激以此来引诱受众群体对此产生眷恋着迷现象甚至达到无法摆脱的境界,这些动画作品激发观众的是一种沉浸型自由情感。产生高碳动画的原因为四个方面:一、创作主体美学素养的薄弱或缺失;二、动画艺术创作生产功力和技能薄弱;三、动画生产要素存在短板;四、动画艺术创作严重受到市场的异化。低碳动画的美学诉求概括为:动画能够产生愉悦精神、启迪思想和陶冶情操的高营养价值。低碳动画艺术文本的美学特征是艺术真实,具体分为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其中,客观真实是构成低碳动画艺术的充分必要条件,它通过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和主观真实等途径来实现。开发低碳动画艺术的基本原则是恪守低碳美学和低碳艺术原理。具体策略为:一,低碳创意策略:选择有情节内涵的故事,挖掘经典文化,或是凡人轶事。二,低碳叙事策略:叙事结构符合逻辑,叙事技巧新颖,结局恰当合情合理;三,低碳动画角色塑造策略:角色定位明确清晰,角色造型设计具有辨别性,鲜活真实的灵魂,令人信服的行为举止;四,在视听语言上:巧妙的声音运用,精良的视觉画面,技术的灵活运用等。上述各方面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上述四种策略是建立在符合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展开的,这就是本章所要论述的低碳动画艺术的创作策略。总之,低碳动画艺术必须遵循艺术真实的原则的基础上,将具体的叙事、场景、角色、视听语言等动画元素实际性运用,使艺术作品通过实现直观真实和主观真实,进而达到深层的客观真实,即人性真实,是将外在感官和内在心理、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起来,从而给审美主体带来感性愉悦和理性满足,获得一种陶冶型自由情感。
曾海冰[5](2015)在《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手法的嬗变》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是以儿童生活为题材、以儿童为主角、儿童为主要受众、真实记录儿童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并在电视台首播的纪录片。从1959年10月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少先队号角》栏目播出了我国第一部少儿电视纪录片《首都少先队员庆祝北京建立少先队10周年大会》开始,在此后五十多年里,中国电视屏幕上播出了一批儿童电视纪录片,其中不乏在国内外获奖的优秀作品。文章立足于儿童电视纪录片的本体特征,结合自1959年以来我国时代背景及儿童观念,综合哲学、电视学、纪录片学、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美学、社会字等多个学科万面的知识和理论,从儿重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与手法变迁这一角度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发展变迁的规律进行探讨。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的概念界定及文化功能;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阐述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在三个阶段主要运用到的创作理念及其创作手法,概述其演变规律;文章结语部分探讨了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出路。
王玉坤[6](2014)在《戏曲电视节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戏曲作为中国传统大众艺术的代表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戏台”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以及建立在此种传播方式上的成熟而精湛的表演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新媒介出现,多元化传播格局逐渐形成。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传播媒介,对戏曲固有的以“戏台”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冲击。“后戏台”传播时代的来临,使传统戏曲文化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以戏曲电视节目为主体,探讨戏曲与电视融合的必然性,梳理戏曲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总结戏曲电视节目的类型与形态特征,以受众调查分析为基础,剖析戏曲电视节目的现状与争议,探究戏曲电视节目的传承意义。戏曲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况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戏曲传播的方式经历了从戏台到电子媒介的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变迁。在现代都市中,“家庭”观看正取代“剧场”成为人们新的选择,电视媒介则在多屏化的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为戏曲传播提供了最高的普及率和最多的潜在受众。戏曲在剧场演出遭遇瓶颈之后必然会选择新媒介寻求突破,而电视正处在当前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泛滥的时期,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戏曲艺术加盟有助于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戏曲电视经历了节目化、栏目化、频道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戏曲电视节目的类型、特征与播出方式差异显着,透露其背后迥然相异的电视营销手段和文化背景。三阶段的发展历程在时间上相互重叠,栏目化建立在丰富的节目类型上,频道化也要求更多的栏目契合频道的定位,承载频道的播出内容。三者垂直分布、互为补充,形成了戏曲电视的节目组织样态。以节目功能为划分标准,戏曲电视节目可分为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竞赛类戏曲电视节目、专题类戏曲电视节目、晚会类戏曲电视节目四个类型。梳理节目理念的更迭更有助于把握当下节目类型突出的传播特征。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根据电视手段的介入程度不同,分为“原生态”的直播、录播类节目和虚实相生的戏曲电视剧。二者差别在于舞台演出与非舞台演出,但两种形态时有交叉,界线并不明晰。戏曲电视剧尽管有实景拍摄、故事性强等特点,但核心仍是完整的戏曲演出,所以将其纳入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此类节目创作的核心问题是在戏曲艺术的写意性与电视表现手法的写实性之间寻求平衡。竞赛类戏曲电视节目从较为封闭的行业内部比赛转变为参与性更强的全民选秀模式,出现了“专业秀”“平民秀”“明星秀”选秀热潮;本土化的节目移植,开放化的媒体姿态,整体化的营销策略为其它类型的戏曲电视节目创新提供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范本。同时应遏制“泛娱乐化”的倾向,不断提升节目的文化品位。专题类戏曲电视节目经历了从文献纪录到文化诉求的嬗变,当下的创作呈现出多维度的题材探索,“故事化”的叙事策略,“相对真实”的创作理念,精致的影像、深邃的历史文化涵义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文化诉求的背景下,节目应更加关注戏曲艺术真实的生存语境,避免创作“失焦”,将戏曲淹没于精美画面和历史文化的滥觞之中。晚会类戏曲节目是电子媒介时代、城市化进程中民间狂欢延伸到电视空间之中的拟真集会。在电视媒介形成的公共空间中,人们拟真性参与荧屏中的全民狂欢仪式,在观看中完成个体与集体的认同。狂欢背后承载着主流媒体的官方宣教功能,形成了以国家、民族为核心的叙事体系。在节目类型的基础上归纳了戏曲电视节目专业性、地域性和多元性形态特征。戏曲艺术的专业性形成了节目专业性的形态特征;特定区域的人文生态环境中受众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兴趣选择节目的偏好形成了节目的地域性;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受众需求分化和复杂的制播环节则形成了戏曲电视节目的多元性。本文力求关照与解读当下戏曲电视节目生存状况和争议话题。电视对戏曲本体的影响究竟是创新还是消解;戏曲电视传播冲击还是促进了戏曲剧场演出;隔着电视屏幕的演员与观众亲近还是疏远了;戏曲电视节目评奖是热闹还是萧条。通过对现状与争议的探索与研究,明确戏曲电视节目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在分众化传播语境下,戏曲电视节目对细化的受众市场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受众分析以受众“使用—满足”模式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对戏曲电视受众进行入户调查,收集并处理数据,依据数据形成受众分析调查报告。受众调查及分析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受众观看戏曲的渠道状况调查,受众戏曲电视节目收视状况调查,受众剧场观戏状况调查,并形成分析报告。戏曲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呈现诸多特点:城乡戏曲传播均以电视媒介为主导,农村的戏曲演出市场更活跃;戏曲电视节目受众老年化特征突出,高学历受众则远离电视;现实受众偏爱欣赏类、专题类节目,戏曲晚会受潜在受众青睐;戏曲剧场演出票价为关键因素,且针对不同受众实行差异化营销等。戏曲电视节目应以戏曲艺术本体为中心,尊重其艺术特征,明确自身的节目定位。通过受众分析和研究,运用反馈机制调整节目编排。使节目、栏目、频道三个层次有序互补,突出戏曲电视节目专业性、地域性和多元性的节目特点,形成整体化的营销策略和品牌效应。把握分众化传播语境下的受众细分市场,丰富节目层次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以戏曲电视节目为中心,传承戏曲文化,培养年轻观众,修复戏曲文化生态环境。
任钰[7](2013)在《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文中指出电视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从诞生之日起便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现在已经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伴随着电视的产生电视栏目应运而生,在刚刚推出时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在电视这一传播媒介高普及率的情形下,少年儿童相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时间收看电视栏目。在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方面电视媒介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然而,在电视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情形下,电视人将视线更多地对准了成人电视栏目,少儿电视栏目被置于边缘地位。在追求高收视率的情况下,少儿电视栏目的教育功能也逐渐被弱化。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少儿电视栏目理应担负起应有的媒体责任,借助电视这一媒体对少儿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健康成长。但是综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业界对少儿电视栏目的关注度不高,学术界也在我国少儿电视栏目研究这一领域尚有不足,有关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尚没有一个定论。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少儿电视栏目的实践制作环节,都只停留在呐喊和呼吁阶段。鉴于目前尚未有对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确定性研究,本论文将研究问题聚焦于目前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研究。由于本研究涉及到的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的时间跨度性较长,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借以通过对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抽样分析,进而推论我国少儿电视栏目的现状分析。本研究选取2011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出的、可查找到的30个优秀少儿电视栏目,利用教育功能分析框架这一研究工具,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所选取的44期少儿电视栏目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而指出我国少儿电视栏目在教育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传播学、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理论,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电视这一传播媒介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教育功能,为提高我国少儿电视栏目的教育功能提供参考。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即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分析框架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综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依据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种学术理论制定研究工具,努力做到研究工具的制作有理有据,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该研究工具的功用,同时做到科学和合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少儿电视栏目存在成人化倾向严重、栏目受众群体不明确、目标技能不完善等多种问题。本研究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改善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少儿电视栏目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阎建光[8](2011)在《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运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电视事业诞生于1958年,从那时起就有了少儿电视节目。50多年来,我国的少儿电视历经了节目零散播出、栏目化播出、栏目集中播出、整频道播出的漫长发展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8个少儿/卡通专业频道,并有几百个各类电视频道零散播出少儿节目。虽然在业内有人称这已是“少儿电视发展的春天”,但是,仍然客观上存在着少儿节目质量、频道水准与运营水平参差不齐,政策缺失、措施偏差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少儿电视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我国少儿频道运营的困境及其原因,并以央视少儿频道为例,对我国少儿频道的运营机制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境外少儿频道的运营特点与经验,从少儿频道自身建设以及外部环境优化对策两个层面提出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文献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方法,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案例的论证。论文的中心是把我国少儿频道置于电视运营革新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是我国少儿频道发展概述以及频道运营面临的问题和成因分析。首先从少儿电视的功能出发,分析少儿电视节目频道化播出的背景,梳理我国少儿电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以及少儿频道目前的布局状态,论述了少儿频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少儿频道的发展现状、生存环境及其特点,从外部环境限制、自身差距与不足两个大的方面,分析制约我国少儿频道发展的主要问题与成因。第二部分(第三章)是对境外少儿频道发展与运营的分析。在概述境外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境外少儿频道发展特性及频道运营特点,归纳其发展运营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对我国少儿频道事业发展的有益启示。主要包括:增强节目针对性;频道经营模式多样化;依托主频道极力扩张;健全制度促进持续发展;完善产业链;构建联播网、优化资源配置。第三部分(第四章)提出我国少儿频道运营的外部环境优化对策。针对我国少儿频道运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制约问题,结合境外少儿频道的相关成功做法与经验启示,从宏观政策层面、电视机构操作层面以及全国少儿电视资源优化整合三个大的方面提出我国少儿频道运营的外部环境优化对策。在这一章节,大胆提出了实施少儿频道发展新战略、合理调控少儿电视“频道”资源、打造全国少儿电视节目交换平台的构想,同时,站在电视机构操作层面,提出构建少儿频道产业链、审慎推进频道制改革的针对性建议。第四部分(第五章)提出我国少儿频道自身的运营对策。针对我国少儿频道运营中所存在的自身问题,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境外少儿频道的相关成功做法与经验启示,从少儿频道的资源盘点、资源整体规划、资源掌控与拓展、品牌塑造与活动化生产、把握发展策略路径等几个方面,提出我国少儿频道自身的运营对策。在这一章节,针对性地提出了重视资源盘点与规划、强化对资源的掌控与拓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少儿频道的发展策略目标与发展路径,通过深入分析,并结合品牌塑造的重要性,探讨我国少儿频道发展自身完善的策略。本文重点笔墨是在第四章和第五章,探讨如何从我国少儿频道内部和频道外部环境入手,解决少儿频道运营中遇到的困境,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发展与创新的可行性对策。
周晓静[9](2006)在《课程德育 ——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文中认为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着重知轻德、知德分离的现象。道德教育在学校中被视为仅是某一些专门领域的职能,这导致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时空、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范围以及道德知识的窄化,也导致了大量的道德影响于教育者的视野之外发生作用,并最终导致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不尽人意。道德不是生活中某一个专门领域的事,道德学习也不是只在某一些专门的时候才发生;道德不是建立在玄想空谈的基础上,知识是道德的理性认知基础,道德学习不能离开知识教学而单独进行。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载体,学生每天在校生活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度过,通过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条主要途径。 本文对课程知识以及课程实施过程所具有的道德教育意义进行了研究。结合中小学教材对课程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知识对于道德的发展具有明理和陶冶两个方面的功能。然知识的获得并不必然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整合是课程知识具有道德启迪价值的源泉,是课程知识生命力的源泉。这一整合包括课程知识与学生个体经验的整合、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和课程知识内在的整合。 课程实施过程同时也是各种道德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本文考察了教学方法、教师语言、课堂提问、纪律教育等几种主要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的道德教育意义,认为这些影响要素各自是否处于内在整合状态、不同影响要素相互之间是否处于整合状态,这是课程实施过程能否有效发挥积极的道德影响的重要条件。只有当各要素既处于内在和谐状态且相互之间处于融洽整合状态之时,才能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使课程实施过程发挥出积极的道德教育功能。 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不仅表现在前面已涉及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其教学行为、语言所发挥的作用,而且还体现在教师以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出现以及与学生之间结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本文认为教师不仅是担当教师职业身份的角色人,而且是基于生物出生而存在的自然人,穿行于这两种身份之间的教师才是对学生最具人格影响力的教师形象,建立在此教师形象之上的师生关系也才是兼具角色影响力及个体人格感召力的全整型师生关系。 本文认为,课程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一种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它追求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整合,追求课程教学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追求各个要素内在的整合,力图通过整合课程及课程实施中各种育德因素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
李文兴[10](2000)在《童年天性与艺术品位的统一——对大连电视台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有人把少儿电视节目比作“小儿科”,认为少儿电视节目只需把蹦蹦跳跳、打打闹闹的素材经过简单、机械的加工就可完成,无需艺术观念及艺术手段的界入,这是一种幼稚的认识。实际上少儿电视节目在表现童年天性的同时还应体现出很高的艺术品位,尤其通过对大连电视台少儿节目十余年发展的思考,我们愈加坚定这种认识。少儿电视节目应体现童年的天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认为童年天性主要包含参与意识和率真个性两部分。少年儿童对事物充满热情、好奇,而且没有顾虑,参与意识非常强烈。率真个性是少儿品性在参与中的自然流露,因为自然而显得真实,因为真实而显得珍贵。少儿电视节目体现童年天性的同时
二、童年天性与艺术品位的统一——对大连电视台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童年天性与艺术品位的统一——对大连电视台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现状 |
1.1 形式单一 |
1.2 节目内容存在局限性 |
1.3 节目量不足 |
1.4 节目成人化倾向 |
2 对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思考与建议 |
2.1 关注少儿成长的栏目理念与目标的定位 |
2.2 注重节目内容设置 |
2.3 强调少儿本位 |
3 结语 |
(2)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核心概念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及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溯源与演化:从“政治本位”到“产业本位” |
第一节 “政治本位”阶段(1960—1977) |
一、儿童剧的诞生及发展 |
二、基本特点 |
三、总体评价 |
第二节 “儿童本位”阶段(1978—1992) |
一、儿童剧的复苏与繁荣 |
二、基本特点 |
三、总体评价 |
第三节 “市场本位”阶段(1993—2003) |
一、市场主导下的两极化创作 |
二、创作特性 |
三、总体评价 |
第四节 “产业本位”阶段(2004—) |
一、产业化发展概貌 |
二、创作特性 |
三、总体评价 |
第二章 政策与市场:产业化的双核驱动力 |
第一节 政策规制与儿童剧产业化 |
一、政策规制的演变对产业化的影响 |
二、平台搭建与人才培养中的困境 |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与儿童剧产业化 |
一、市场机制与消费主义语境 |
二、市场机制下儿童剧的产业形态 |
第三节 政策规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平衡 |
一、政策规制对市场机制的框囿 |
二、市场机制对政策规制的优化 |
三、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平衡 |
第三章 创作与接受:产业化对应的两极 |
第一节 在“成人本位”与“儿童本位”之间 |
一、“成人本位”与儿童剧创作 |
二、“儿童本位”与儿童剧创作 |
第二节 走出儿童剧创作的误区 |
一、两极化倾向:成人化与低幼化 |
二、市场化驱动:暴力化与游戏化 |
第三节 儿童剧接受的理想与现实 |
一、“儿童”和“童年”是否正走向消失 |
二、儿童趣味能否被分龄化定义 |
三、儿童剧的双重维度:成人和儿童 |
第四节 儿童剧接受的多样化与分众化 |
一、儿童趣味与成人趣味的统一 |
二、被忽视的高龄儿童市场 |
第四章 分龄化与合家欢:产业化创作的双重路径 |
第一节 合家欢路线的实践路径 |
一、合家欢的基本内涵 |
二、合家欢的价值取向 |
三、合家欢的现实操作 |
第二节 分龄化创作的实践路径 |
一、分龄化的基本原则 |
二、分龄化的理论依据 |
三、分龄化的现实操作 |
第三节 合家欢与分龄化的内在统一 |
一、儿童剧产业规模化的客观规定 |
二、儿童剧产业集约化的内在需求 |
结语 |
一、国产儿童剧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二、“互联网+”趋势下儿童剧产业的未来展望 |
附录 |
一、国产儿童电视剧发展大事记 |
二、国产儿童剧编年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附件 |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低碳动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论当代动画艺术的高碳病象 |
第一节 动画艺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动画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高碳问题 |
一、 暴力化 |
二、 低俗化 |
三、 虚幻化 |
四、 致瘾化 |
五、 泛数字化 |
第三节 动画艺术高碳化的成因 |
一、 创作主体美学素养的薄弱或缺失 |
二、 动画艺术创作生产功力和技能薄弱 |
三、 动画生产要素存在短板 |
四、 动画艺术创作严重受到市场的异化 |
第二章 低碳动画艺术理念的构建 |
第一节 动画艺术长廊中的低碳文本 |
第二节 低碳动画艺术之美 |
一、 愉悦精神之美 |
二、 陶冶情操之美 |
三、 启迪思想之美 |
第三节 低碳动画艺术之真 |
第三章 低碳动画艺术创作策略 |
第一节 低碳创意策略 |
第二节 低碳动画叙事策略 |
一、 低碳叙事策略设计 |
二、 低碳叙事结构的安排 |
三、 低碳叙事技巧的运用 |
第三节 低碳动画角色塑造策略 |
一、 低碳角色定位 |
二、 低碳角色的造型设计 |
三、 低碳角色的鲜活个性 |
四、 低碳角色的行为举止 |
第四节 低碳动画视听语言策略 |
一、 传情达意的镜头语言 |
二、 美妙动情的声音表达 |
三、 如诗如画的画面构图 |
四、 高端精良的技术运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手法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的概念界定及文化功能 |
第一节 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一、儿童范畴的界定 |
二、电视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三、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的文化功能 |
一、儿童历史的影像档案 |
二、儿童社会化的助推器 |
三、社会问题的隐喻 |
第二章 宣教时期(1959年——1989年) |
第一节 主流儿童的生活展示 |
一、“国家本位”儿童观的确立 |
二、主流儿童生活的展示 |
第二节 与“格里尔逊式”创作理念的不谋而合 |
一、“格里尔逊式”记录理念 |
二、“教化与指导”创作观念的内在转换 |
第三节 “解说+画面”的相辅相成 |
一、重视文本、解说词偏重文学性 |
二、剪辑模式:声画分离 |
第三章 纪实时期(1990年——2002年) |
第一节 边缘儿童的生存境遇 |
一、“社会本位”儿童观的潜移默化 |
二、边缘儿童生存境遇的“采访式”记录 |
第二节 对“真理电影”模式的直接借鉴 |
一、“真理电影”的创作理念 |
二、“旁观与介入”观念的确立 |
第三节 “旁观与介入”的纪实回归 |
一、“挑动者”身份的介入 |
二、主客观结合,情节结构作品 |
三、声画并重 |
第四章 多元融合时期(2003年——2014年) |
第一节 儿童生活的全方位记录 |
一、“儿童本位”理念的回归 |
二、儿童多元生活的全方位记录 |
第二节 多元创作理念的融合 |
一、“直接电影”模式的主动借鉴 |
二、“客观与再现”理念的运用 |
三、“新纪录电影”的“主观与表现” |
四、“格里尔逊式”和“真理电影”模式创作理念的延续 |
第三节 多元化创作手法的兼收并蓄 |
一、旁观者身份的客观记录 |
二、静观式剪辑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主要影像目录 |
致谢 |
(6)戏曲电视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戏曲电视节目概述 |
1.1 “后戏台”时代——戏曲传播方式的变迁 |
1.1.1 戏曲电影传播 |
1.1.2 戏曲电视传播 |
1.1.3 戏曲互联网传播 |
1.1.4 戏曲移动终端传播 |
1.2 从剧场走进家庭——戏曲与电视“初识” |
1.2.1 电视媒介的传播特性 |
1.2.2 剧场与家庭的传受差异 |
1.3 分化与融合的多屏化传播格局——电视媒介在戏曲传播中的地位 |
1.3.1 新媒介冲击下戏曲剧场演出、戏曲电影传播的边缘地位 |
1.3.2 多屏环伺下戏曲电视传播的主导地位 |
2 戏曲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
2.1 戏曲电视节目化 |
2.2 戏曲电视栏目化 |
2.3 戏曲电视频道化 |
3 戏曲电视节目类型 |
3.1 从写意到写实——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 |
3.1.1 “原生态”的直播、录播类戏曲电视节目 |
3.1.2 虚实相生的戏曲电视剧 |
3.2 从行业大赛到全民选秀——竞赛类戏曲电视节目 |
3.2.1 本土化的节目移植 |
3.2.2 开放化的媒体姿态 |
3.2.3 整体化的营销策略 |
3.3 从文献纪录到文化诉求——专题类戏曲电视节目 |
3.3.1 多维度的题材探索 |
3.3.2 “故事化”的叙事策略 |
3.3.3 “相对真实”的创作理念 |
3.4 从民间狂欢到拟真集会——晚会类戏曲电视节目 |
3.4.1 全民参与的狂欢仪式 |
3.4.2 主流媒体的官方宣教 |
4 戏曲电视节目形态特征 |
4.1 专业性 |
4.2 地域性 |
4.3 多元性 |
5 戏曲电视节目现状与争议 |
5.1 创新还是消解——电视化对戏曲本体的影响 |
5.2 促进还是冲击——电视传播语境下的戏曲剧场演出 |
5.3 亲近还是疏远——演员与观众的双向交流 |
5.4 热闹还是萧条——戏曲电视节目评奖 |
6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分析 |
6.1 收视率调查的应用局限与市场困境 |
6.2 受众分析的现实依据与理论基础 |
6.3 戏曲传播渠道状况分析 |
6.3.1 电视在戏曲传播中的媒介地位分析 |
6.3.2 城乡戏曲传播渠道差异的交叉分析 |
6.4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收视状况分析 |
6.4.1 受众群体特征与戏曲电视节目收视倾向交叉分析 |
6.4.2 影响受众选择戏曲电视节目的若干因素分析 |
6.4.3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收视习惯 |
6.4.4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满意度 |
6.4.5 戏曲频道付费模式的受众接收度 |
6.5 戏曲剧场演出受众观看状况分析 |
6.5.1 受众群体特征与剧场看戏倾向交叉分析 |
6.5.2 影响受众选择剧场看戏的若干因素分析 |
6.5.3 戏曲剧场演出的票价因素分析 |
6.6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分析调查报告 |
6.6.1 城乡戏曲传播均以电视媒介为主导,农村戏曲演出市场更活跃 |
6.6.2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老年化特征突出,高学历受众则远离电视 |
6.6.3 现实受众偏爱欣赏类、专题类节目,戏曲晚会受潜在受众青睐 |
6.6.4 戏曲剧场演出票价为关键因素,针对不同受众实行差异化营销 |
7 戏曲电视节目的传承意义 |
7.1 留存珍贵的戏曲影像资料 |
7.2 培养年轻的戏曲观众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7)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视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1.2 电视媒介已经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伙伴 |
1.1.3 电视媒介对少年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
1.1.4 关注我国少儿电视栏目的重要性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概念界定 |
3.1 少儿 |
3.2 电视节目 |
3.3 电视栏目 |
3.4 教育功能 |
4 研究思路、对象、方法和工具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分析法 |
4.3.2 内容分析方法 |
4.4 研究工具 |
4.5 研究创新点 |
4.6 信度检验 |
5 目前我国少儿电视栏目的现状及其教育功能分析 |
5.1 我国少儿电视栏目的现状分析 |
5.2 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 |
6 目前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 栏目急于追求经济效益,刻意追求收视率 |
6.2 对目标受众细分不够、定位不准确导致栏目内容定位不明确 |
6.3 少儿主体意识淡薄导致少儿电视栏目成人化倾向严重 |
6.4 制作理念存在偏差使得少儿电视栏目功能定位模糊,不能凸显栏目的教育功能 |
6.5 栏目信息反馈不到位导致制作栏目时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
7 加强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建议 |
7.1 树立少儿电视栏目正确的教育功能理念 |
7.2 强化少儿主体性意识树立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
7.3 细分收视群体对目标受众进行分众化处理 |
7.4 改变对少儿电视栏目的评价标准弱化收视率指标 |
7.5 提高少儿电视栏目制作者的教育素养 |
7.6 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 |
7.7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少儿电视栏目内容产业链 |
8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与思路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四、境内外研究现状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我国少儿频道及其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少儿电视与青少年发展 |
一、少儿电视与青少年学习 |
二、少儿电视与少儿智力发育 |
三、对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少儿节目频道化播出背景 |
一、少儿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 |
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
三、电视媒介专业化的需要 |
第三节 少儿频道发展的三次机遇期 |
一、第一次发展机遇期(20世纪80年代) |
二、第二次发展机遇期(20世纪90年代) |
三、第三次发展机遇期(21世纪初以来) |
第四节 少儿频道的总体布局与概况 |
一、数量增多,形成一定规模 |
二、影响力增大,收视份额提升 |
三、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 |
四、央视少儿频道的频道制改革 |
第二章 我国少儿频道运营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外部环境的制约 |
一、经济角度:部分省份不具开办频道条件 |
二、覆盖层面:存在体制与技术双重障碍 |
三、主体责任:缺乏服务频道的有效规范 |
第二节 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
一、传受关系:频道内容服务供需错位 |
二、资源配置:频道建设发展资源短缺 |
三、运营方式:公益性定位难以商业性经营 |
四、人员安置:“包袱”仍需背负 |
五、利益分配:缺乏公平制度 |
第三节 收视竞争加剧的异化格局 |
一、青少年收视特点素描 |
二、上星频道白热化竞争 |
三、少儿频道的地域竞争 |
第四节 面临问题的成因 |
一、制度与体制的原因 |
二、技术与水平的原因 |
三、资源与环境的原因 |
四、人员与观念的原因 |
第三章 境外少儿频道发展与运营分析 |
第一节 境外少儿频道发展概述 |
一、纷纷开办少儿频道 |
二、少儿节目制作经费增加 |
第二节 境外少儿频道发展特性 |
一、节目形态与形式多样化 |
二、少儿节目的合作与市场 |
三、动画片成为少儿节目主角 |
第三节 境外少儿频道运营特点 |
一、美国:世界第一个少儿频道Nickelodeon |
二、英国:少儿频道CBBC与婴幼儿频道Cbeebies |
三、台湾:东森电视集团亲子频道东森幼幼 |
第四节 境外少儿频道运营的经验与启示 |
一、锁定目标,使节目具有针对性 |
二、因地制宜,频道经营模式多样化 |
三、依托主频道,极力向全球扩张 |
四、健全制度,力促频道持续发展 |
五、完善产业链,推动良性发展 |
六、构建联播网,优化资源配置 |
第四章 我国少儿频道运营的外部环境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宏观政策层面的优化对策 |
一、实施少儿频道发展新战略 |
二、多角度推进频道可持续发展 |
三、合理调控少儿“频道”资源 |
四、加强少儿电视行业自律与管理 |
第二节 电视机构层面的优化对策 |
一、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推进制播分离 |
二、积极构建少儿节目产业链 |
三、审慎推进频道制改革 |
第三节 少儿电视资源优化对策 |
一、打造全国少儿电视节目交换平台 |
二、推进少儿电视拓展新媒体领域 |
三、精办国家网络电视台少儿频道 |
第五章 我国少儿频道自身的运营对策 |
第一节 频道的资源盘点 |
一、资源盘点的主要依据 |
二、动画片/剧类和学龄前节目的资源盘点 |
三、其他资源分类盘点 |
第二节 频道资源的整体规划 |
一、动画片/剧类资源的规划 |
二、非动画片/剧类资源的规划 |
三、央视少儿频道的版面规划 |
第三节 少儿频道资源掌控与拓展 |
一、动画资源:掌握话语权力推产业开发 |
二、影视剧资源:自主研发扩大资源效应 |
三、生活类资源:注重实用贴近性强 |
四、文艺运动类资源:提升娱乐性活动化促发展 |
五、科教类资源:寓教于乐对位传播打造精品 |
六、情感类资源:平等理解情节性强谨慎处理 |
七、社会类资源:提升品质突显内涵 |
第四节 品牌塑造与活动化生产 |
一、少儿频道的品牌化 |
二、少儿频道的活动化生产 |
三、层级策略目标:从专业化到品牌化 |
四、层级策略目标:从收视率到影响力 |
第五节 把握发展策略路径 |
一、调整频道定位:从受众定位到内容定位 |
二、转换运营主体:以频道为中心打造品牌节目 |
三、转变生产理念:从技巧导向到资源导向 |
四、转变生产模式:从自娱自乐到活动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课程德育 ——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课程德育:一个教育问题的滥觞 |
一、学校道德教育现状审思 |
(一) 画地为牢 |
(二) 道德的外衣 |
(三) 神话的幻灭 |
(四) 边缘化的德育课 |
二、课程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一) 课程德育的内涵 |
(二) 课程德育在实践中 |
三、课程德育的理论渊源 |
(一)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和教学性教育 |
(二) 涂尔干:基于教育入世情怀的道德教育思想 |
四、课程德育的时代必然性 |
(一) 课程德育是培养完整的人的要求 |
(二) 课程德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
第二章 课程知识与道德教育 |
一、课程知识的明理功能 |
(一) 道德具有理性成分 |
(二) 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
(三) 人文学科知识和科学学科知识的明理功能 |
二、课程知识的陶冶功能 |
(一) 人文学科知识的陶冶功能 |
(二) 科学学科知识的陶冶功能 |
三、整合:课程知识生命力的源泉 |
(一) 课程知识与个人经验之整合与道德教育 |
(二) 课程知识相互之整合与道德教育 |
(三) 课程知识内在之整合与道德教育 |
第三章 课程实施与道德教育(上) |
一、知识的呈示 |
(一) 营造“我的课堂” |
(二) 使课程知识处于开放之中 |
二、表达的失谐 |
(一) 话语的失谐 |
1、自卑乎?自危乎? |
2、从失谐到有谐 |
(二) 方法的失谐 |
1、教室里的伙伴 |
2、杂语喧哗的教室 |
3、过真实的课堂生活 |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道德教育(下) |
一、课堂提问 |
(一) 发问 |
(二) 谁来回答问题? |
(三) 道不尽的夸赞 |
(四) 我有权沉默吗:一个“另类”的声音 |
二、纪律:一朵带刺的玫瑰 |
(一) 来自现场的纪律报告 |
(二) 纪律体现了基本的道德性情 |
(三) 培养内在的纪律精神 |
(四) 惩罚:引学生向何处? |
第五章 教师与课程德育 |
一、论作为道德教育资源的教师 |
(一) 教师是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 |
(二) 教师是道德楷模吗? |
二、教师形象的整合 |
(一) 角色人和自然人 |
(二) 教师:穿行在角色人与自然人之间 |
(三) 新教师形象观 |
三、新教师形象观下的师生关系:全整型师生关系 |
(一) 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 |
(二) 师生之间的私人关系 |
(三) 全整型师生关系:角色关系与私人关系的整合 |
结语:走向整合的课程德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四、童年天性与艺术品位的统一——对大连电视台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思考与建议[J]. 梁斌. 西部广播电视, 2019(24)
- [2]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D]. 王素芳.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4]低碳动画艺术研究[D]. 于逸淼.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5]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手法的嬗变[D]. 曾海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6]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 王玉坤.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7]我国少儿电视栏目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D]. 任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8]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运营研究[D]. 阎建光. 武汉大学, 2011(04)
- [9]课程德育 ——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D]. 周晓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10]童年天性与艺术品位的统一——对大连电视台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J]. 李文兴. 当代电视, 2000(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