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血栓栓塞6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血栓栓塞6例临床分析

一、慢性肺血栓栓塞六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彐媚,黄振炎[1](2021)在《活血化瘀法治疗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g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1年4月30日止,有关活血化瘀法治疗PTE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员进行文献筛选以及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项研究,共1 798例PTE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相比,活血化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OR=4.01,95%CI=2.94~5.48,P<0.01),增加动脉血氧分压(MD=8.03,95%CI:6.18~9.88,P<0.01),降低D-二聚体(SMD=-3.21,95%CI:-4.17~-2.25,P<0.01)、肌钙蛋白I(MD=-0.40,95%CI:-0.50~-0.31,P<0.01)、肿瘤坏死因子-α(MD=-1.66,95%CI:-2.35~-0.97,P<0.01)、肺动脉压水平(MD=-7.81,95%CI:-11.06~-4.57,P<0.01),不良反应发生较低(MD=0.38,95%CI:0.22~0.68,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PTE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孙宛君[2](2021)在《119例肺栓塞继发肺梗死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肺栓塞是由于各种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梗死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认为较少见且好发于老年伴有心肺基础疾病患者。然而近期研究发现继发肺梗死的肺栓塞患者更年轻,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更低。为明确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发生率、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及转归,并探讨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肺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7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由肺动脉CT造影确诊的肺栓塞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肺梗死组与非肺梗死组肺栓塞患者组间差异,明确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转归情况。结果:本研究肺栓塞患者中肺梗死发生率41%(119/289),男女比例1.4:1,平均发病年龄(60.0±13.8)岁,平均身高(166.5±7.9)cm。最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胸闷70例(58.8%)、下肢肿胀或疼痛57例(47.9%)和呼吸困难55例(46.2%),胸痛、咯血和晕厥较为少见,分别为33例(27.7%)、23例(19.3%)和20例(16.8%),肺梗死三联征(即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仅占4.2%。肺梗死征象以近端血管增宽(100例,84.0%)和中央透亮影(91例,76.5%)最常见,Hampton,s Hump征占38.7%(46/119)。肺梗死正确诊断率仅占15%(14/92),误诊率达85%(78/92),其中肺炎是最常见的误诊诊断(92%,72/78)。与非肺梗死组相比,肺梗死组更年轻[(60.0±13.8)岁VS(66.1±12.7)岁,P<0.001],随年龄增长肺梗死患者占肺栓塞的比例从18-30岁组的80%逐渐降低至80岁以上组的18%,肺梗死组身高更高[(166.5±7.9)cm VS(163.4±7.9)cm,P<0.001],胸痛(27.7%VS 11.8%,P=0.001)和咯血(19.3%VS 2.9%,P<0.001)症状更常见,合并基础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更低(49.6%VS 65.3%,P=0.008),与非肺梗死组比较,肺梗死组四级肺动脉血栓(88.2%VS 95.8%,P=0.024)和胸腔积液(24.7%VS 54.6%,P<0.001)更常见。多因素分析发现胸腔积液(OR=5.356)、咯血(OR=4.832)、四级肺动脉血栓(OR=4.152)和身高(OR=1.059)是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18-40)岁肺栓塞患者相比,年龄在≥81岁区间的肺栓塞患者继发肺梗死风险降低。肺梗死组病死率与非肺梗死组无显着性差异,出院随访6个月的肺梗死患者未发生临床不良结局,随访至8周、12周、16周、24周胸部CT肺梗死病灶吸收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多,分别为19%、31%、41%和56%,随访至52周大部分(84%)患者肺梗死病灶吸收恢复正常。结论:肺梗死在肺栓塞患者中发生率不容忽视,典型三联症和Hampton,s Hump征不常见,导致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常误诊为肺炎。胸腔积液、咯血、远端栓子和身高是肺梗死独立危险因素,肺栓塞患者肺梗死风险随着年龄增加反而降低。其病死率与非梗死患者类似,大部分患者肺梗死病灶可逐渐吸收。

张正辉[3](2020)在《基于解表宽中扩络理论探讨桂枝汤加黄芪地龙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桂枝汤加黄芪地龙的宣解通透之功效,联合西药常规抗凝治疗气虚血瘀型中低危肺血栓栓塞的治疗效果,阐释解表药解表宽中扩络的机制,拓宽传统解表法应用范围,提出“解表宽中扩络”的新观点,以期为日后在治疗中低危急性肺血栓栓塞找到新的思路及有效方药。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烟台市中医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PTE患者42例随机化的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华法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加用桂枝汤加黄芪地龙配合治疗,另外,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14天的中医症候积分、血气分析、NT-proBNP、D-二聚体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相同时间段,以上各项的改善差异,使用spss22.0对目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4天好后血气分析、NT-proBNP、D-二聚体等实验室结果降低明显,在中医症候总积分改善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单项中医症候方面,在对于呼吸困难、胸痛症状的改善上对照组和实验组未见明显差异,对于缓解咳嗽、乏力、心悸等症状,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出血风险方面,对照组出血率(9.5%)与实验组出血率(4.8%)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加黄芪地龙联合常规西医抗凝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低危肺栓塞可有效降低相关实验室指标,较单纯西医抗凝疗法有较好的疗效,在降低出血风险及其它相关不良反应等方面未见差异。

邹雍维[4](2020)在《133例肺栓塞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肺栓塞本身可引起咯血,而肺栓塞也可合并引起咯血的其他疾病,探讨与分析不同情况下肺栓塞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咯血原因。方法:对2012年1月2019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确诊且伴有咯血的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33例患者中包括127例急性肺栓塞和6例慢性肺栓塞(5例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127例急性肺栓塞分为合并引起咯血其他疾病的非单纯组61例和不合并其他咯血疾病的单纯组66例。结果:(1)肺栓塞患者的咯血率为23.75%。在单纯组中,咯血量≤5ml和咯血量≤20 ml分别占80.30%(53/66)、90.91%(60/66)。非单纯组合并肺癌的患者中,咯血量≤5 ml和咯血量≤20 ml分别为68.4%(26/38)、86.8%(33/38)。(2)非单纯组咯血量比单纯组明显增加,咯血量中位数(5(5,125)vs 5(5,5))ml,P=0.000,咯血量≥100ml(29.5%vs 6.1%;P=0.000);非单纯组年龄、吸烟史均高于单纯组,胸痛占比低于单纯组,年龄(64.48±10.60 vs 56.0±19.6;p=0.003),吸烟史(73.8%vs 50.0%;p=0.006)和胸痛症状(18%vs 42.4%;p=0.003)。(3)对肺栓塞合并咯血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CTEPH、肺栓塞合并肺结核和肺栓塞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生咯血量≥100ml的风险显着增加(分别是OR=15.00,(95%CI:2.235-100.652);12.00,(3.101-46.437);60.00,(6.552-549.441))。结论:急性肺栓塞和肺栓塞合并肺癌所致咯血以痰中带血、少量咯血多见。CTEPH、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动脉畸形以中量大量咯血为主,CTEPH、肺栓塞合并肺结核和肺栓塞合并支气管扩张是咯血量≥100ml的独立危险因素。

甫尔开提·波拉提[5](2020)在《益气通络方治疗非急性期肺栓塞(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联合常规西医抗凝治疗非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肺栓塞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治疗肺栓塞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室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的60例PTE患者,依据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抗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方中药颗粒剂治疗,中医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后采用中医证候量表、6分钟步行试验及凝血功能评价其有效性,采用血常规、肝肾功能评价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有效率方面: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有效,益气通络方联合常规西医抗凝组有效率为90%,常规西医抗凝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6分钟步行试验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凝血功能方面:治疗后两组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间D二聚体水平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均未明显改变。结论:治疗非急性期肺栓塞(气虚血瘀型),益气通络方联合常规西医抗凝较单纯常规西医抗凝治疗,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疗效显着,安全性可靠。

周月[6](2020)在《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合并胸腔积液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究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的相关预测因素及评估胸腔积液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50例确诊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是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12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本研究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参与肺血栓栓塞症全国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将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2组: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组和无胸腔积液组。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15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其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8例,占32%。与未合并胸腔积液组相比,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组更多见于手术或外伤病史后(22%vs.8%),胸痛(54%vs.22%)、呼吸困难(65%vs.39%)及发热(8%vs.1%)的发生率更高,白细胞计数(10.75×10∧9/L vs.8.56×10∧9/L)、C-反应蛋白(67.45 mg/dl vs.17.21mg/dl)、凝血酶原时间(13.75s vs.12.20s)均增高明显,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胸痛及呼吸困难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011,2.922,2.308,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胸腔积液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不良。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得出胸腔积液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术后或外伤后;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若出现胸痛及呼吸困难,同时C-反应蛋白升高,应高度怀疑肺血栓栓塞症可能,必要时行计算机断层摄影肺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胸腔积液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翔鹏[7](2019)在《肺栓塞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收集肺栓塞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病患的临床病案资料,归纳总结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探究其差异性,为病情的评估、疾病预后及中医治疗法则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调取我院自2011年01月至2018年12月,首次明确诊断肺栓塞的432例住院患者病案,筛选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57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5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辅助检查、肺栓塞危险因素、中医四诊信息等,使用Epidata3.1进行资料录入,设定每个变量的可选择范围,并双次录入(第二次录入错误报警模式)进行核对以确保数据准确性,统计软件选用SPSS21.0,得出各组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结果:1.一般情况:纳入109例病患,平均年龄77.01岁,70岁以上病患82例,70岁以下病患26例,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2.5天。2.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各证型之间的比较:气虚血瘀型50例,痰浊闭阻型41例,痰瘀互阻型17例,阳气暴脱型1例,70岁以上患者以气虚血瘀型及痰浊闭阻型多见,70岁以下患者以痰浊闭阻型与痰瘀互阻型多见。各证型之间肺动脉栓塞部位、危险分层、栓塞严重程度评分之间无差异;气虚血瘀型患者下肢症状阳性的人数多于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血瘀型相比,痰瘀互阻型乳酸值中位数较高,且右室内径中位数较高。3.肺栓塞合并慢阻肺与肺栓塞合并慢支比较:两组间证型人数分布、肺动脉栓塞部位、危险分层、栓塞严重程度评分之间无差异;4.慢性阻塞性肺病组发生紫绀及肺部湿罗音的人数多于慢性支气管炎组;5.检查结果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病组PT活动度、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径、肺动脉压、三尖瓣反流压差异常均高于慢性支气管炎组。结论:1.肺栓塞病患中,气虚血瘀型、痰浊闭阻两型较多,痰瘀互阻型次之,阳气暴脱型偶见。2.70岁以上患者以气虚血瘀型及痰浊闭阻型较多,70岁以下患者以痰浊闭阻型与痰瘀互阻型较多。3.气虚血瘀型患者与痰瘀互阻型相比可能更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痰瘀互阻型患者比气虚血瘀型更易发生乳酸升高及右室增大。5.肺栓塞合并慢阻肺患者比肺栓塞合并慢支患者更易出现紫绀及肺部湿罗音,更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及肺动脉高压。

李翔鹏,杨惠琴[8](201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中医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与肺血栓栓塞症(PTE)由于临床症状、体征相似,临床常不易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死亡率高,确诊后需长期抗凝治疗,抗凝药物的使用增加出血的风险。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方法的较多,但中医治疗却鲜有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结合患者舌苔、脉象,辨证分型,统计每个证型的分度,为后期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合并PTE提供治疗依据。

李乐,殷彬,杨晓萍[9](201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表型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潜在、致死性疾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表型进行研究。方法:分析与总结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结果:临床上20.0%左右的COPD患者可能由肺血栓栓塞症引起,住院患者发病率更高。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症状、体征重叠,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比较困难。结论:本文具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在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中进行详细展望分析。

金旗[10](2020)在《肺血栓栓塞症蛋白质组学及介入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循环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目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急性PTE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有助于根据患者不同的风险程度选择最佳的治疗措施,现行的诊断和危险分层策略尚有缺陷。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早期诊断、探究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发现潜在的急性PTE诊断和危险分层的生物学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不同危险分层的急性PT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标本,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非标记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鉴定各组蛋白表达图谱,分析比较血标本中蛋白表达丰度和差异,并进行GO、KEGG和PPI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候选生物学标志物在急性PTE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价值。结果:蛋白质谱分析共鉴定出5159个肽段和559个蛋白质。生物信息学提示各组间差异蛋白主要构成血红蛋白复合体、血液微粒、特定颗粒内腔和纤维蛋白原复合物等细胞组分,发挥血红素结合、铁离子结合、氧结合和氧载体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免疫反应、急性期反应、血小板聚集和蛋白质聚合等生物学过程。基于蛋白的差异倍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出可能与急性PTE诊断和危险分层有关的上调蛋白30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发现急性PTE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1(serum amyloid A1,SAA1)、SAA2和胱抑素C显着高于健康对照,且高危PTE患者血清SAA2的水平显着高于中危PTE患者。结论:差异性蛋白质组学为急性PT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提供了重要思路,血清SAA1、SAA2和胱抑素C在急性PTE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可能有利于急性PTE患者的识别,而SAA2在不同危险分层的急性PTE患者之间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可能用于指导急性PTE患者精细化的危险分层。第二部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策略目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远期并发症,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是不可手术的CTEPH患者的一种新兴治疗选择。国外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了 BPA治疗CTEPH的安全性和疗效,但极少关注心肺功能的变化,而来自中国的BPA治疗经验极少。本研究旨在评估本中心BPA治疗CTEPH的安全性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肺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既往研究极少关注的BPA介入策略。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接受BPA治疗的不可手术的CTEPH患者,详细记录靶血管的数量和位置、病变类型、球囊尺寸和导丝类型等,评估每次住院期间BPA治疗前后1周内WHO功能分级、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导管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心肺运动试验等参数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共接受101例次BPA手术,累计扩张558根肺血管。初期40例次BPA单次手术扩张的血管数明显低于后期61例次BPA(4.6±1.9 vs 6.2±1.9,P<0.001),BPA治疗主要处理右肺下叶病变和网状病变,最常用的球囊直径为2 mm(44.5%),Pilot(58.9%)是最常用的导丝。初期无并发症发生,后期发生8例自限性咯血和2例穿刺部位动静脉瘘。单次BPA术后,WHO功能分级(2.3±0.6 vs 1.9±0.4,P<0.00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1057.2±1192.9 vs 542.6±644.3 pg/ml,P<0.001)、6 分钟步行距离(380.5±104.0vs 414.1±86.0m,P<0.001)、肺动脉平均压(49.7±11.8 vs 44.7±10.9 mmHg,P<0.001),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32.4±6.6 vs 31.1±6.3 mm,P=0.006)、峰值摄氧量(14.1±3.5 vs 15.0±3.5 ml/kg/min,P<0.001)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47.3±12.5vs 44.5 ± 10.3,P=0.009)均显着改善,多次BPA治疗效果更加显着。结论:BPA能安全、有效地改善CTEP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和心肺功能,相对保守的治疗策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尚需开展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探究BPA介入治疗在CTEPH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最佳策略。

二、慢性肺血栓栓塞六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肺血栓栓塞六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活血化瘀法治疗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标准及分组、检测指标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临床疗效
        2.3.2 D-二聚体
        2.3.3 Pa O2
        2.3.4 FEV1%
        2.3.5 CTn I
        2.3.6 TNF-α
        2.3.7 肺动脉压
        2.3.8 不良反应
3 讨论

(2)119例肺栓塞继发肺梗死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3.结果
    3.1 病例纳入与排除结果
    3.2 肺梗死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3.3 肺栓塞患者继发肺梗死的危险因素
    3.4 肺梗死患者的预后转归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肺梗死的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3)基于解表宽中扩络理论探讨桂枝汤加黄芪地龙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安全性标准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评价
    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5.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6. 安全性评价
    6.1 患者出血情况比较
    6.2 其他安全情况分析
讨论
    1. 玄府理论体系
    2. 肺主一身之表
        2.1 表分内外
        2.2 “表”的组织学研究
    3. 解表宽中扩络理论
        3.1 解表以开玄府
        3.2 解表药的活血作用
    4. 桂枝汤加黄芪地龙对PTE治疗的可行性
        4.1 营卫开玄府
        4.2 调肺治血
        4.3 桂枝汤在内科杂病中的应用
        4.4 桂枝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5. 桂枝汤加黄芪地龙的宽中扩络功效
    6. 桂枝汤加黄芪地龙中药物分析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急性肺栓塞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4)133例肺栓塞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肺栓塞合并咯血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5)益气通络方治疗非急性期肺栓塞(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方法
        2.1 随机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2.6 本研究流程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英语术语对照表
附录 B个人简历及已发表论文
附录 C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7)肺栓塞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质量控制
    5.统计方法
    6.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中医治疗进展的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8)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中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
2 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
3 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血栓栓塞症的证型分析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表型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预后
5 总结

(10)肺血栓栓塞症蛋白质组学及介入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循环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流程图
        3. 研究对象
        4. 标本采集与保存
        5. 蛋白提取和定量
        6.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7. 蛋白酶解
        8. 纳升级反相色谱-Q Exactive进行蛋白质分析
        9. 质谱参数设置
        10. 质谱数据处理
        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12. ELISA验证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研究人群
        2. 蛋白浓度测定
        3. SDS-PAGE电泳
        4. 蛋白质定性和定量分析
        5. 鉴定结果的评估和统计分析
        6. 鉴定结果的总体分析和差异蛋白筛选
        7. 功能注释和分析
        8. 候选蛋白的筛选
        9. 候选蛋白的验证
    讨论
    结论
    附件材料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策略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评估
        3. BPA手术操作流程
        4. 心肺功能评估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研究人群基线特征
        2. BPA技术操作特点
        3. BP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单次BPA治疗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
        5. 多次BPA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肺功能的变化
        6. 初期和后期BPA治疗效果对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最新进展
    引言
    1. CTEPH的病理生理学
    2. BPA的历史和发展
    3. BPA的原理
    4. BPA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 病变选择和介入操作流程
    6. 影像学手段
    7. BPA的疗效和预后
    8. BPA的并发症和管理
    9. 药物治疗、桥接和杂交治疗
    10. 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慢性肺血栓栓塞六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活血化瘀法治疗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高彐媚,黄振炎.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06)
  • [2]119例肺栓塞继发肺梗死临床分析[D]. 孙宛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解表宽中扩络理论探讨桂枝汤加黄芪地龙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D]. 张正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133例肺栓塞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D]. 邹雍维.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益气通络方治疗非急性期肺栓塞(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甫尔开提·波拉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D]. 周月. 蚌埠医学院, 2020
  • [7]肺栓塞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D]. 李翔鹏.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2)
  • [8]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中医治疗进展[J]. 李翔鹏,杨惠琴. 新疆中医药, 2018(06)
  •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表型研究综述[J]. 李乐,殷彬,杨晓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7)
  • [10]肺血栓栓塞症蛋白质组学及介入治疗研究[D]. 金旗.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标签:;  ;  ;  ;  ;  

慢性肺血栓栓塞6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