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特点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家男[1](2020)在《基于FPGA的专用交换机系统》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高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也有了极大提高,其中交换机作为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重要环节,维持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转。传统以太网交换机因以太网技术的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大领域中,但是由于缺乏保密性和可靠性而无法满足卫星通信技术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采用专用链路数据协议的交换机系统来满足卫星通信技术的需求。本课题是基于FPGA设计了专用交换机系统,实现了一种采用自定义专用数据协议的以太网交换机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需求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主要完成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以太网协议与自定义专用链路数据协议,通过FPGA内部逻辑设计协议转换器,实现以太网协议与自定义专用链路数据协议之间的转换。然后研究了高速接口和系统内部结构的设计方案,并通过Xilinx公司提供的相关IP核和FPGA内部逻辑设计完成了接口、转发表和队列管理等模块设计,实现协议转换器与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对专用链路数据包的查表转发。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际板级验证,对系统整体业务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测试,并加以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满足性能和功能的需求。
覃笑[2](2020)在《基于FPGA的流状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与卫星网络的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网络通讯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不同网络类型在通讯协议、流量速率等方面的差异,对多通道融合网路的流状态控制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科学的流状态控制系统实现多通道网络的流量的协同状态管理和调度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的研究就是针对这样的研究背景,设计了基于FPGA的LVDS与光纤以太网的多通道流状态管理系统,本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部分和系统硬件逻辑设计部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部分以Kintex 7系列型号的FPGA芯片为核心,对以下功能模块进行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包括FPGA模块、低压差分信号模块、物理层模块、SFP+光模块接口电路、电源模块、时钟模块和复位模块等。此外,本文还对PCB版图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系统硬件逻辑设计部分同样以FPGA芯片为核心,基于各个外部接口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硬件逻辑编程,此部分根据流状态控制的总体架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流控制模块:千兆以太网接口模块、万兆以太网接口模块、千兆以太网协议模块、万兆以太网协议模块、差分收发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和数据缓存模块,以此实现多协议下的不同速率的网络数据流量控制管理需求。经过系统板级电路调试和逻辑验证,本系统实现了多通道的低压差分信号与光纤以太网数据包间的格式转换和传输过程中的流状态控制,具有低成本、高集成度和高稳定性等优点。
张朝[3](2020)在《基于TSN和FlexE的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5G三大应用场景对数据传输时延、网络带宽、业务连接数以及通信可靠性等要求各不相同,作为基础网络,承载网必须要能够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务,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承载网络的多元化需求。以太网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使其在承载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该技术目前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新业务对承载网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时间敏感网络技术(TSN)和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 E),提出了一种能够增强以太网承载能力的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本文首先对时间敏感网络的相关协议和灵活以太网的核心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时间敏感网络802.1Qav协议在保证实时性业务传输时的机制以及灵活以太网对网络底层带宽进行灵活切分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灵活以太网核心机制存在的缺陷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拓展灵活以太网的应用场景;最后,根据5G新业务对承载网的新需求,结合时间敏感网与灵活以太网两种技术的优势,提出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该机制能够在降低数据传输时延的同时,对网络底层的带宽资源进行灵活的分配,大大提升以太网对5G新业务的承载能力。为了检验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在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和重构网络底层带宽的能力,我们在FPGA平台上搭建了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实验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时延和带宽分配测试。对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在以太网上的传输时延,而且能够对网络底层带宽进行灵活的分配,充分发挥了两种技术的优势,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孔成磊[4](2020)在《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太网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与工作中,逐渐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普及的技术之一,而随着智能制造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的功能以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航空航天、自动驾驶、工业实时控制等高精尖领域,对网络高实时性,高确定性的需求更加迫切。传统以太网采用事件触发机制具有抗突发的优点,但其“尽力传输”的数据通信方式,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无法预估的延时及抖动,难以保证网络中端对端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显然无法直接满足航空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标准。确定性以太网引入了时间同步机制和时间触发机制,为业务的实时性提供有效保障,并与传统以太网的事件触发机制相结合,实现在同一网络中高可靠地支持不同应用属性业务的综合传输。本文结合“同步确定性以太网终端设计与实现”项目的具体需求,完成了一种兼容性较好的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的设计。文章首先介绍了确定性以太网技术相关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对全文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其次,对确定性以太网相关概念及组成进行概述,并根据项目需求制定总体设计方案;第三,详细论述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内容包括:1.实现对时间触发、速率受限、尽力而为三种混合业务无冲突传输的调度方式;2.实现对关键业务的冗余管理机制;3.采用纯硬件实现SAE AS6802时间同步协议;4.实现在无CPU情况下对终端进行远程配置管理的方案;5.实现对物理层芯片的控制;6.实现对终端运行状态的监测统计;第四,对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核心模块进行功能仿真验证,确保设计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构建一个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板级验证,并解决验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完全满足需求,可实现与现有商用设备的通信兼容。
张沁[5](2020)在《星上交换测试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推动了航天事业包括空间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这就使得基于FPGA的大容量星上交换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向更深层次展开。由于大容量星上交换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与交换容量的需求,交换板与外围高速通信设备之间就需要采用专用稳定的高速接口互连互通。但在对星上交换机进行功能及性能测试时,因其采用非标接口及非标信息传输格式,无法使用现有的网络协议分析仪进行测试,因此就需要研制一个能完成接口及数据帧格式转换的星上交换测试设备。通常使用的网络协议分析仪是Test Center,输出的接口为标准光/电以太网接口,输出的测试帧为以太网协议帧。而星上交换机的接口有LVDS接口、Rocket IO接口等,星上交换机采用的帧格式也是专用格式,所以星上交换测试设备不仅需要把以太网接口适配成LVDS接口、Rocket IO接口,还需要将以太网帧转换成星上的非标专用帧。本文首先介绍了星上交换测试设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其次,根据任务需求,介绍星上交换测试设备研究的关键技术,提出总体设计实现方案;第三,详细介绍10G以太网接口、LVDS接口以及Rocket IO接口;第四,详细描述了输入处理模块,帧格式转换模块,轮询模块,输出处理模块等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最后,搭建仿真平台及实物平台对代码功能进行测试与验证,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测试结果验证了测试设备设计方案正确,工作稳定,能够满足星上交换机的测试需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鲁勋豪[6](2019)在《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车载以太网技术凭借着带宽高、开放性高、扩展性强等优势,被汽车行业广泛认为是下一代的主流车载网络技术。但是,当前车载以太网技术以及其核心协议SOME/IP协议仍存在技术高度不开源、解决方案少、研究开发限制性高等问题。本文以车载以太网的主要应用场景——车载以太网摄像头,作为研究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切入点,针对车载摄像头的相关需求和规范,在STM32通用平台上完成了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研究与设计。将车载以太网技术运用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对车载以太网技术和车载摄像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调研了当前车载以太网技术和SOME/IP协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车载以太网摄像头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当前车载以太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给出了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方案中涉及到的车载以太网、SOME/IP协议、RTP/RTCP协议等关键技术,同时研究了一种静态的SOME/IP-SD协议,并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分别结合总体设计方案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本文搭建了基于STM32F407和TJA1000的硬件实现平台,设计了模块内数据通信方法,并给出了部分电路原理图设计。其次设计了该模块的软件架构、通信协议和软件具体实现方法,该模块采用SOME/IP协议完成控制报文通信,采用RTP/RTCP协议完成图像数据的实时传输。同时,介绍了该模块相关上位机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最后,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测试了摄像头模块的通信控制和图像显示功能的完整性,分析了该模块的丢包率、系统时延、启动时延等性能指标,验证了该模块在压力条件下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实现了通过SOME/IP协议完成对摄像头服务的封装和控制,完成了在两百万像素条件下稳定流畅播放。该模块最大系统端对端时延为42ms,满足车载网络摄像头50ms以内的延时需求,启动时延1641ms,满足2秒内快速启动需求,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刘殷,闫龙川[7](2013)在《40/100Gbit/s以太网技术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讨论了40/100 Gbit/s以太网标准和关键技术,结合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虚拟化、融合化和扁平化的发展需要和趋势,研究40/100 Gbit/s以太网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应用,建设高速、高效的数据中心网络,构建绿色数据中心,满足大数据时代对计算业务的发展需要。
郝建春[8](2010)在《光以太网的发展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以太网是伴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出现得,光以太网结合了光纤传输和以太网组网模式的最佳性能。光以太网是以光纤为物理载体,运用以太网MAC层算法作为第二层控制技术的一类智能以太网,是由一组标准和协议共同构成的技术体系。本文分析了光以太网的发展和应用和光以太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其次,分析了星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三种光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俞迅[9](2007)在《基于802.3以太网MAC协议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本文阐述基于IEEE802.3规范的以太网MAC协议的实现。首先从理论上对MAC层协议作了介绍和分析,然后重点对协议各主要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讨论,设计以及功能的仿真。设计过程采用自顶向下逐渐细分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并将MAC的基本功能分为数据帧接收、数据帧发送、流量控制这三大部分,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分别针对每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最后对各个模块进行仿真来检查设计结果。本设计包含数据接收、数据发送、MAC控制以及MAC状态这四个模块:接收模块实现前同步码及帧开始定界符的识别和地址校验功能;发送模块的实现主要集中在CSMA/CD协议;MAC控制模块负责控制帧的生成和处理;状态模块用于记录MAC操作过程中的状态数据。设计采用Verilog HDL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使用Xilinx公司的ISE 6对设计结果进行综合,得到各个模块的RTL电路图,最后采用ModelSim SE 6.1f工具进行仿真。仿真时考虑了各种工作情况以得出全面的验证结果。除此之外本文还讨论了吉比特及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及其MAC层协议,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许书云[10](2005)在《以太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以太网技术的现状及优越性,对其在用户管理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光以太网、无线以太网技术将成为今后网络的发展方向。
二、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特点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特点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专用交换机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以太网交换机研究现状 |
1.2.1 以太网技术 |
1.2.2 以太网交换机研究现状 |
1.3 以太网交换机发展趋势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传统交换机简介 |
2.1 以太网交换机简介 |
2.1.1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2.1.2 交换机的作用 |
2.1.3 交换方式 |
2.2 常见的交换机制 |
2.2.1 电路交换 |
2.2.2 报文交换 |
2.2.3 分组交换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工作平台设计 |
3.1 硬件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3.2 FPGA芯片选型 |
3.3 千兆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3.4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5 其他部分电路设计 |
3.5.1 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
3.5.2 配置模块电路设计 |
3.5.3 串口模块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专用交换机系统的FPGA设计 |
4.1 系统需求 |
4.2 开发环境及开发语言简介 |
4.2.1 开发环境 |
4.2.2 开发语言 |
4.3 总体设计方案 |
4.4 系统带宽考虑 |
4.5 详细功能模块设计方案 |
4.5.1 MAC接口模块设计 |
4.5.2 协议转换模块设计 |
4.5.3 高低速接口模块设计 |
4.5.4 交换矩阵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分析 |
5.1 测试平台的搭建 |
5.1.1 硬件测试平台 |
5.1.2 软件测试平台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系统仿真验证结果及分析 |
5.2.2 板级验证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FPGA的流状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光纤以太网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流状态管理系统方案研究与分析 |
2.1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1.1 光纤通信技术 |
2.1.2 以太网技术 |
2.1.3 低压差分信号技术 |
2.2 流状态管理系统方案研究 |
2.3 器件选型研究 |
2.3.1 主控芯片 |
2.3.2 物理层芯片 |
2.3.3 低压差分信号芯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PGA的流状态管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1 FPGA模块设计 |
3.1.1 电源电路 |
3.1.2 配置电路 |
3.1.3 流状态管理电路 |
3.2 LVDS模块设计 |
3.2.1 LVDS驱动电路 |
3.2.2 LVDS接收电路 |
3.3 PHY模块设计 |
3.3.1 千兆以太网PHY电路 |
3.3.2 万兆以太网PHY电路 |
3.4 SFP+光模块接口设计 |
3.5 电源模块设计 |
3.5.1 电源稳压芯片简介 |
3.5.2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6 时钟模块和复位模块设计 |
3.6.1 时钟模块 |
3.6.2 复位模块 |
3.7 PCB板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PGA的流状态管理系统硬件逻辑的设计与实现 |
4.1 总体流状态控制架构设计 |
4.2 集成设计环境及语言选择 |
4.3 以太网接口模块逻辑设计 |
4.3.1 千兆以太网接口模块 |
4.3.2 万兆以太网接口模块 |
4.4 以太网应用层模块逻辑设计 |
4.4.1 模块协议功能 |
4.4.2 千兆以太网协议模块 |
4.4.3 万兆以太网协议模块 |
4.5 差分收发和数据转换模块逻辑设计 |
4.5.1 差分收发模块 |
4.5.2 数据转换模块 |
4.6 数据缓存模块逻辑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状态管理系统验证 |
5.1 系统板级电路调试 |
5.2 系统板级逻辑验证 |
5.2.1 千兆以太网通道验证 |
5.2.2 万兆以太网通道验证 |
5.2.3 低压差分信号通道验证 |
5.2.4 多通道验证 |
5.3 系统误码率实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TSN和FlexE的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TSN与 Flex E相关技术研究 |
2.1 时间敏感网络相关协议分析 |
2.1.2 时间敏感网络数据帧 |
2.1.3 IEEE802.1Qat协议 |
2.1.4 IEEE802.1Qav协议 |
2.2 灵活以太网关键技术分析 |
2.2.1 灵活以太网架构 |
2.2.2 Calendar机制 |
2.2.3 时隙交叉机制 |
2.2.4 开销机制 |
2.2.5 空闲插入与删除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lexE核心机制优化与应用扩展 |
3.1 空闲插入与删除机制优化 |
3.2 灵活以太网应用扩展 |
3.2.1 GMII/XGMII |
3.2.2 全速率接口转换机制 |
3.2.3 全功能接口转换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 |
4.1 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架构 |
4.2 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系统设计 |
4.3 重构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4.3.1 QAV模块 |
4.3.2 64B/66B编解码模块 |
4.3.3 GMII/XGMII全速率转换模块 |
4.3.4 GMII/XGMII全功能转换模块 |
4.3.5 空闲插入与删除模块 |
4.3.6 控制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构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重构系统测试场景 |
5.2 时延测试 |
5.3 带宽分配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确定性以太网概述及瘦终端方案设计 |
2.1 确定性以太网概述 |
2.1.1 确定性以太网基本概念 |
2.1.2 确定性以太网系统构成 |
2.2 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方案设计 |
2.2.1 设计需求 |
2.2.2 设计要点 |
2.2.3 设计方案 |
第三章 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1 发送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1.1 分组预处理模块 |
3.1.2 数据流识别模块 |
3.1.3 队列缓存模块 |
3.1.4 发送调度模块 |
3.1.5 发送冗余管理模块 |
3.2 接收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2.1 数据解析模块 |
3.2.2 接收时刻点检测模块 |
3.2.3 顺序检查模块 |
3.2.4 接收冗余管理模块 |
3.2.5 数据存储管理模块 |
3.3 时间同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3.1 同步帧接收处理模块 |
3.3.2 时间同步执行模块 |
3.3.3 同步帧发送处理模块 |
3.4 配置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1 CPU配置管理模块 |
3.4.2 远程配置管理模块 |
3.4.3 关键寄存器说明 |
3.5 物理层芯片控制模块 |
3.5.1 物理层芯片简介 |
3.5.2 控制模块的设计 |
3.6 终端状态监测模块 |
第四章 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的仿真验证 |
4.1 仿真验证环境介绍 |
4.2 核心模块仿真与验证 |
4.2.1 发送处理模块的仿真验证 |
4.2.2 接收处理模块的仿真验证 |
4.2.3 时间同步模块的仿真验证 |
4.2.4 配置管理模块的仿真验证 |
4.2.5 物理层芯片控制模块的仿真验证 |
4.2.6 终端状态监测模块的仿真验证 |
4.2.7 系统整体的仿真验证 |
第五章 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的板级验证 |
5.1 板级验证环境介绍 |
5.2 核心功能实测 |
5.3 测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星上交换测试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星上交换测试设备总体设计方案 |
2.1 设计要求 |
2.2 总体设计方案 |
2.2.1 星上交换测试设备拓扑结构简介 |
2.2.2 帧格式及转换原理 |
2.2.3 星上交换测试设备数据转发工作流程 |
第三章 星上交换测试设备接口设计与处理 |
3.1 Rocket IO接口设计与处理 |
3.1.1 Rocket IO接口简介 |
3.1.2 Aurora协议简介 |
3.1.3 Aurora接口接收处理模块设计 |
3.1.4 Aurora接口发送处理模块设计 |
3.2 LVDS接口设计与处理 |
3.2.1 LVDS接口概述 |
3.2.2 LVDS接口接收处理模块设计 |
3.2.3 LVDS接口发送处理模块设计 |
3.3 10G以太网光接口 |
3.3.1 10G以太网接口概述 |
3.3.2 10G以太网分层结构 |
3.3.3 10G以太网接口时钟使用模式 |
3.4 串口UART |
3.4.1 串口UART概述 |
3.4.2 串口UART接收模块设计 |
3.4.3 串口UART发送模块设计 |
第四章 星上交换测试设备模块详细设计 |
4.1 帧格式转换模块设计 |
4.1.1 帧格式输出转换模块设计 |
4.1.2 帧格式输入转换模块设计 |
4.2 输入轮询模块设计 |
4.2.1 第一级输入轮询模块设计 |
4.2.2 第二级输入轮询模块设计 |
4.3 输出数据分发模块设计 |
4.3.1 交互信号 |
4.3.2 详细设计 |
第五章 模块仿真验证与板级测试 |
5.1 模块仿真与分析 |
5.1.1 仿真环境介绍 |
5.1.2 功能模块仿真与分析 |
5.2 板级验证 |
5.2.1 板级测试环境 |
5.2.2 板级测试结果及分析 |
5.2.3 测试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载摄像头数据传输技术发展现状 |
1.2.2 车载以太网研究现状 |
1.2.3 SOME/IP协议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车载以太网 |
2.2.1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技术研究 |
2.2.2 车载以太网通信协议架构研究与设计 |
2.3 SOME/IP协议 |
2.3.1 面向服务软件架构 |
2.3.2 SOME/IP协议 |
2.3.3 静态SOME/IP-SD协议研究 |
2.3.4 SOME/IP协议设计 |
2.4 RTP/RTCP协议 |
2.4.1 RTP/RTCP协议 |
2.4.2 RTP/RTCP协议研究与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3.1 系统总体硬件方案设计 |
3.2 硬件平台搭建 |
3.2.1 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
3.2.2 主控核心模块设计 |
3.2.3 车载以太网模块设计 |
3.3 详细电路设计 |
3.3.1 视频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3.3.2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电路设计 |
3.3.3 车载以太网模块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方案设计 |
4.2 软件实现 |
4.2.1 通信控制线程 |
4.2.2 图像传输与反馈线程 |
4.2.3 错误检测机制 |
4.3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4.3.1 SOME/IP控制台 |
4.3.2 图像显示上位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1.1 测试平台网络拓扑图 |
5.1.2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通信控制测试 |
5.2.2 图像显示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4 快速启动时延测试 |
5.5 压力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8)光以太网的发展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光以太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
2 光以太网的应用 |
2.1 光以太网在LA N中的应用 |
2.2 光以太网在W A N中的应用 |
3 光以太网的拓扑结构 |
(9)基于802.3以太网MAC协议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设计目标和主要设计内容 |
1.3.1 设计目标 |
1.3.2 主要设计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以太网发展历史及介绍 |
2.1 以太网发展历史 |
2.2 高速以太网介绍 |
2.2.1 100M快速以太网 |
2.2.2 吉比特以太网 |
2.2.3 10吉比特以太网 |
第3章 以太网MAC协议 |
3.1 MAC层的功能 |
3.2 MAC帧格式 |
3.3 CSMA/CD协议 |
3.3.1 发送的情况 |
3.3.2 接收的情况 |
3.4 以太网的流量控制 |
3.4.1 半双工下的控制策略 |
3.4.2 全双工下的显式控制 |
3.4.3 流量控制的策略 |
第4章 以太网MAC层协议的实现 |
4.1 模块的划分及简要说明 |
4.2 数据接收模块的设计 |
4.2.1 功能描述及子模块划分 |
4.2.2 接收MAC的设计 |
4.2.3 接收状态机的设计 |
4.2.4 地址检查模块的设计 |
4.2.5 计数器模块的设计 |
4.2.6 CRC模块 |
4.3 数据发送模块的设计 |
4.3.1 功能描述及子模块划分 |
4.3.2 综合处理逻辑 |
4.3.3 计数器模块 |
4.3.4 CRC校验模块 |
4.3.5 随机数模块 |
4.3.6 发送状态机 |
4.4 控制模块的设计 |
4.4.1 功能描述及子模块划分 |
4.4.2 接收控制模块的设计 |
4.4.3 发送控制模块的设计 |
4.5 状态模块的设计 |
4.5.1 与接收有关的状态 |
4.5.2 与发送相关的状态 |
4.5.3 产生于其他模块但用于发送/接收状态寄存器的状态 |
4.6 CRC校验模块的设计 |
4.6.1 Crc校验码原理简介 |
4.6.2 串行32位crc算法 |
4.6.3 并行32位crc算法 |
4.6.4 4位并行CRC-32算法的一些改进及模块的设计思路 |
第5章 设计结果的综合与仿真 |
5.1 数据接收模块 |
5.1.1 接收模块的综合 |
5.1.2 接收模块的仿真 |
5.2 数据发送模块 |
5.2.1 数据发送模块的综合 |
5.2.2 数据发送模块的仿真 |
5.3 控制模块 |
5.3.1 控制模块的综合 |
5.3.2 控制模块的仿真 |
5.4 CRC校验模块 |
5.4.1 CRC模块的综合 |
5.4.2 CRC模块的仿真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特点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专用交换机系统[D]. 刘家男.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2]基于FPGA的流状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覃笑. 湖南大学, 2020(12)
- [3]基于TSN和FlexE的实时网络带宽资源重构机制研究与实现[D]. 张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确定性以太网瘦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孔成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星上交换测试设备的研究与开发[D]. 张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研究与设计[D]. 鲁勋豪.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7]40/100Gbit/s以太网技术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中的应用研究[A]. 刘殷,闫龙川. 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 2013
- [8]光以太网的发展和应用[J]. 郝建春. 科技资讯, 2010(08)
- [9]基于802.3以太网MAC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 俞迅. 同济大学, 2007(04)
- [10]以太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综述[J]. 许书云.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