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源”滨水广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朱宏伟[1](2020)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场古镇养老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持续加深。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需求之间供给不平衡的矛盾造成当前我国“未富先老”的状况。养老社区户外景观环境是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环境,也是当前设计中容易缺失和忽视的部分。在这样背景下,作者通过环境行为学理论对养老社区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更加注重景观空间的合理性和舒适性,为养老社区的景观提出设计见解,以期提升养老社区景观空间的质量,实现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生活品质的目的。同时对构建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课题待解决的问题有:从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结合老年人需求和日常活动习惯,归纳出老年人日常行为特征;探索养老社区景观基本特征;养老社区景观实际的案例设计。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有:(1)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变化产生的需求出发,结合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日常活动习惯和偏好,总结出适合老年人特征和需求的户外活动空间的要求;(2)对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适用于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结合老年人特征和需求,进而归纳出养老社区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3)总结出的养老社区景观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并带入实际调研案例中进行评价分析,学习案例中可借鉴的优点,进一步完善养老社区景观的设计要点;(4)最终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综合,得出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指导下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新场古镇养老中心景观设计项目中。
孙睿[2](2020)在《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及重点地段设计 ——以福州长乐吴航古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下,老城区普遍出现建筑密度高、人居环境差、公共空间严重缺乏、慢行系统断裂等问题,这对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的历史城区来讲存在着重大的威胁。绿道网络具有保护历史遗迹、联通慢行系统、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等作用,在历史城区构建绿道网络能够有效抑制并解决由于城市化发展引发的一些列问题。然而,历史城区绿道网络的建设不同于其他城市片区,其规划设计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与复杂性。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以历史城区绿道网络为研究对象,对绿道、历史城区及相关理论与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结合目前国内对历史城区绿道网络构建的相关研究总结出历史城区绿道网络的特征、需求、建设意义、空间层次及规划要点。其次,以绿道适宜性评价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吴航古城为例,通过对吴航古城进行资源条件分析、建立绿道适宜性评价体系、绿道初步选线、绿道优化调整,得出最终的绿道选线。随后本文从规划层面对吴航古城绿道网络进行规划设计,提出绿道网络规划原则、绿道网络规划结构、绿道类型划分与各类绿道建设指引。从设计层面,选取重点地段进行绿道方案设计,提出了塑造城市线性空间、延展用地内外空间、串联微小边角空间、连接轨交集散空间、借用自然山水空间五大策略,并具体论述相关专项规划方案。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吴航古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适宜性评价探讨历史城区绿道网络构建方法,并提出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设计思路,为历史城区绿道网络建设提供技术路线与支撑,从风景园林角度推动历史城区的保护。
许渭浚[3](2019)在《校园文化传承下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初,高校建设发展迅速,多校区高校的办学模式日渐形成。分校区扩张与多校区合并的仓促大多缺乏科学的校园规划指导方案,忽略了校园环境的内涵及景观深化,造成了高校文化内涵与景观特色的缺失,造成了主校区与分校区间的文化断层、景观联系缺失。重塑校园景观特有的文化性与育人性,增进多校区之间的景观延续及内涵建设对高校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校园文化传承,对多校区高校景观环境的现状问题进行展开研究,通过校园文化、历史的传承的视角对多校区高校的校园景观环境进行分析,从高校主校区空间环境塑造方式统一、历史文化脉络继承及景观环境延续等方面来进行归纳,形成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的方式方法。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2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设计实例的对比分析,全面解析了多校区高校校园景观延续发展的现状问题。明确了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的发展方向,了解目前多校区景观延续设计发展趋势,完成对多校区高校延续性景观延续设计的概念的构建。第二部分包括3、4章,是两个并列层级的章节,分别从高校校园景观的环境延续及文化延续两方面进行分析。运用实例分析及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具有普遍性及差异性的高校各校区校园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校园景观文化符号的建立是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的设计依据。根据对校园文化与景观传承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外在表现形式的分析,分析出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转移到景观这种视觉形象的核心的建立方法,总结出高校校园景观文化符号的提取方式,并在校园文化延续的景观物质表达方面给出指导性意见。第三部分为第5章,基于对本文第3、4章案例及要素分析的总结,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两个方面对大学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的建设以及历史文化传承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的设计策略。以元素的延续、环境的构建、文化的共融三个角度为核心,总结出多校区高校景观文化延续的建设依据、景观环境延续的设计方法,为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提炼多校区高校景观特色的文化基因,提升高校多校区校园景观的延续性,增强以景观为物质载体的校园文化的辨识度,增强校园环境活力、提高使用者的归属感,为新时代校园景观环境建设及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
黄沛然[4](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研究 ——以涟源中山街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与提高,对工作环境及城市服务功能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样对于城市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城市改造与更新建设过程中,因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忽视了对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出现旧城改造“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的老旧城区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旧城改造现有的模式和手段大多存在忽视了地域文化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在价值的现象,以至于改造过程中缺乏对地域文化的运用,极大违背了城市发展规律,最终导致旧城改造过程中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本论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为视角,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方法。首先,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在了解国内关于旧城改造的大量案例基础之上,重点对国内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总结出其旧城改造模式与方法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强调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地域文化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新方法,主要包含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定位、改造原则、改造策略等内容。其次,结合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的理论研究,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对涟源中山街旧城棚户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挖掘涟源地域文化的内容及特色,分析总结出其涟源地域文化的构成及地域文化内涵,通过现代艺术手法将涟源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提取,进而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地域文化元素,并以多种方式将之运用到旧城改造规划设计中。然后,通过涟源旧城改造这一实践案例反过来论证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的理论研究成果。最后,对于地域文化的运营与管理方面,通过分析得出地域文化运营与管理模式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一步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传承这份珍贵的地域文化资源,更好的让地域文化与旧城改造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以期为今后的城市改造和更新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文章末尾,对于本论文的结论、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做出客观阐述,可为以后的旧城改造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以便更好的推动未来城市建设,为人们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王少帅[5](2016)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三门峡涧河公园为例》文中认为城市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资源,其所带来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得城市滨水区域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重点。长期以来,城市滨水区以防洪设施加滨河绿地的模式进行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化环境和人们的休闲需求,但是这种功利化的方法却导致了自然河流风貌的丧失和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各地区滨水景观的相似。如何根据场地的具体条件来设计满足水利功能、生态功能、富有自然美感的公共空间是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目标和难点所在。本文从滨河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对滨河景观设计理论做了详细的分析解读,并以其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文章以三门峡涧河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以场地景观现状和场地内开展的活动为切入点,对三门峡涧河公园进行实例分析,并结合优秀案例的调研对比,总结归纳当前设计的缺陷。针对前文总结的缺陷,从滨河景观空间的连续性、滨河景观的融合性、绿化设计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空间的多样性、交通网络的完善、亲水设施的改善、特色景观的营造七个方面提出了改造策略,然后根据改造策略,实施包括护岸改造、亲水活动空间设计、道路改造、绿化设计改造的具体改进措施,从而实现集生态、功能使用、美学于一体的符合特定场地条件的滨水景观。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三门峡涧河滨水景观建设产生积极的参考价值,并可以给其它具有相似条件的滨河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最终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优秀滨水景观设计。
王雨晨[6](2016)在《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现代园林发展历程,每一种景观形式的演变都是一段历史时期审美价值取向的反映,同时受到艺术、建筑与人文等多方面引导。20世纪90年代之后,受先锋建筑与艺术观念的影响,当代园林表现形式更趋综合、多元,呈现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征的设计现象。其中之一即折线型景观空间的大量出现,形成一股以“折线型”形式空间为主要特征的设计风潮。本文在收集整理大量折线型景观空间设计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现代园林、园林与艺术、专业发展史等相关文献资料解读,深入研究折线型景观的背景与源起,发展过程及其背后艺术、建筑的推动作用与社会审美意识的决定性影响。同时,综合利用统计学、几何学与构成学相关理论方法,从形式、手法、空间、内涵等方面深度剖析折线在现代景观空间营造中的设计特征。并通过大量折线型景观案例的CAD平面描绘、测量、统计以及分类型抽象化模型和典型案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展开对折线型景观空间的深入量化研究,围绕平面形式与空间组织阐述折线型景观的设计手法。当代折线型景观具有现代感的设计形式,自由的设计手法,复杂的空间体验和丰富的设计内涵。在拐点角度、拐点距离、线宽变化、拐点处理和组织关系等平面形式方面,折线变化丰富自由并遵循一定度量规律;在空间划分与围合、转折与引导及竖向设计等空间组织方面,折线造型复杂多样并与空间功能、形式内涵有机统一。
王超郢[7](2013)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研 ——以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与城市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有着不解之缘。城市中滨水区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资源,它能体现一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风格。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是结合北大湖水景公园案例围绕滨水景观进行的调查研究。首先,介绍滨水区相关的概念、特征以及滨水景观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等;然后,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从景观设计流程出发并进行延伸,归纳出滨水景观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最后,结合具体的北大湖案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思路。文章系统介绍了滨水区域景观的相关理念、发展历程以及设计理念,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论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发展,阐明了滨水景观相关的设计理念。然后通过对滨水景观具体设计流程做出细致的研究分析,相应地在前期定位阶段提出了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景观前期的定位分析;在概念阶段提出了自然优先、系统性、共享性、可达性原则、防洪满足、地方性原则以及以景观环境、公共性、功能性、亲水性为指导的设计理念;在设计阶段深入分析了绿化、建筑、交通、竖向设计等分项设计的设计内容与原则;在优化阶段提出了创造多元化空间、亲水性设计、挖掘人文景观资源、景观人性化设计等建议;最后结合具体的北大湖案例分析研究,得出了滨水景观设计具体流程的可行性,从而构建出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流程的框架。
葛淑君[8](2013)在《飘带式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发展迅速,项目实践如火如荼。在大量的建设项目中,造型动感、具有飘带形态的景观往往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与城市的景观中心。由于此类景观具有强烈的形态学共性,通过归纳总结飘带式景观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景观类型进行研究。通过对飘带式景观与线性空间这两个概念的比较,明晰了飘带式景观的概念内涵和属性内涵,并对飘带式景观的类型、功能与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从设计思路、建造理念等方面对国内外成功的飘带式景观设计案例进行深度解读,总结成功经验,发掘出飘带式景观具有的曲线形态和狭长空间两大特征。在研究的过程中引入色彩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和游憩心理学等交叉学科,从心理学角度探寻人们对飘带式景观的视觉诉求、心理诉求和空间诉求。除此之外,还对飘带式景观构筑原理进行探讨,总结出路面式、小品式、植物式、围栏式和廊道式等5种飘带式景观形态类型以及线型、放射型、围合型、组团型、包容型、流星锤型和节点串珠型等7种空间结构;发掘出金属、石材、玻璃等硬质性材料和植物、水等软质材料的不同特性以及在飘带式景观中的应用方式,确立了可持续、立体化、因地制宜、人性化的景观空间组织原则,并以此为依据对华中科技大学学子林红舞线飘带式景观设计进行指导。
郭青[9](2012)在《都市滨水空间尺度研究 ——以合肥滨湖新区滨水区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滨水区是都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个毗邻水体的都市,无不对于滨水区建设予以极大的重视,盖因为滨水区是都市极其宝贵的资源,对于城市形象塑造、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环境质量都有难以替代的价值。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滨水区建设尚属首次,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导致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于滨水区城市空间尺度的把握。本文旨在通过对滨水城市空间尺度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考量国内外成功滨水区各个组成要素的尺度,分析我国近年来建设的缺乏活力的滨水区尺度症结所在,为我国未来滨水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论文应用文献研究、实证调查、图解研究、综合集成的方法对滨水城市空间各要素尺度进行研究学习,最后通过实例论证,对作者亲自参与设计的合肥滨湖新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进行分要素的尺度分析,从而与研究案例对应要素进行比照。论文主要针对开阔水域的滨水地区进行研究,共选取了25个滨水城市引为案例,按滨水区组成要素分为:滨水区核心区面积、滨水区核心岸线长度、围合水湾、向城市引入的河道、街廓、平行与垂直于岸线的滨水街道、滨水广场、滨水公园、滨水线性步道、滨水桥梁、建筑群平面体量、码头、有顶街道、建筑纵向尺度、由水域到腹地的空间层次、标志性建筑尺度。通过数字化手段分要素研究这些滨水案例的尺度,可以作为未来进行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尺度控制的参考。此外通过对设计实例的论证,将桌面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可为未来借鉴。最后,论文通过实际案例,逐一分析印证上述组成要素尺度关系,得到了较为直观的比照结果。
田军[10](2012)在《江南滨水古镇朱亭风貌保护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我国的历史城镇而言,江南滨水古镇是历史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滨水古镇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由于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江南滨水古镇风貌渐渐失去其原真性,有的甚至面临消亡。为了使江南滨水古镇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如何去保护这些具有传统文化的江南滨水古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该论文以江南滨水古镇朱亭为保护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案例的基础上,对朱亭古镇风貌保护规划从理论、策略、实践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对国内江南滨水古镇形成与发展的案例研究,从江南滨水古镇的空间格局、选址、平面及空间布局中找到江南滨水古镇形成的原因。其原因是水运交通带动了人类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人的商业活动逐渐形成城镇格局。其次对空间格局、选址、平面及空间布局组成要素进行分析,从这些要素中提炼总结影响古镇风貌的两大因素是古镇空间格局和古镇风貌特色。构建了江南滨水古镇保护内容的基本框架,为朱亭古镇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2)通过对朱亭古镇历史沿革与白然人文要素的现场调查,资料查阅以及对朱亭古镇的自然特征、空间形态特征、空间布局特征与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梳理出朱亭古镇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3)通过系统地阐述朱亭古镇风貌现状问题,从影响古镇风貌的两大因素古镇空间格局和古镇风貌特色上进行分析,研究出影响朱亭古镇风貌的原因。其对朱亭古镇风貌保护具体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4)在江南滨水古镇保护内容框架指导下,针对影响朱亭古镇风貌的原因,结合国内外相关历史城镇的保护经验。以朱亭古镇风貌保护规划研究为例,提出朱亭古镇风貌保护的相关策略。为凸显朱亭古镇“一汀两水护古城,四街三带串古韵”的历史文化骨架。提出在坚持保护的原则下规划设计,对建构筑物进行恢复重构、对街巷肌理进行原真梳理、对历史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整治。通过朱亭古镇风貌保护规划,以期对其他滨水古镇的风貌保护提供参考。
二、“问源”滨水广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问源”滨水广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场古镇养老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 |
1.1.2 景观适老化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及对象界定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对象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环境行为学 |
1.4.2 养老社区户外环境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的借鉴 |
2.1 环境、行为与人之间的关系 |
2.1.1 人与行为的关系 |
2.1.2 环境与人的关系 |
2.1.3 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
2.1.4 三者的有机融合 |
2.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2.1 环境知觉理论 |
2.2.2 环境认知理论 |
2.2.3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
2.2.4 个人空间领域理论 |
2.3 环境行为学与适老化的结合 |
2.3.1 环境知觉理论与老年人的关系 |
2.3.2 环境认知理论与老年人的关系 |
2.3.3 环境—行为理论与老年人的关系 |
2.3.4 个人空间领域理论与老年人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老年人的特征和需求分析 |
3.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需求 |
3.1.1 生理特征的改变 |
3.1.2 生理特征变化产生的需求 |
3.1.3 老年人生理特征与需求的应对策略 |
3.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需求 |
3.2.1 心理特征的改变 |
3.2.2 心理特征变化产生的需求 |
3.2.3 老年人心理特征与需求的应对策略 |
3.3 老年人的户外行为特征 |
3.3.1 调研概况 |
3.3.2 调研结果分析 |
3.3.3 老年人行为特征分析 |
3.3.4 老年人行为特征下的场地偏好 |
3.4 小气候环境对老年人的影响 |
3.4.1 对生理的影响 |
3.4.2 对心理的影响 |
3.4.3 对行为的影响 |
3.4.4 小气候影响因子及阈值的选择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养老社区案例调研分析 |
4.1 养老社区景观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
4.1.1 环境氛围 |
4.1.2 空间布局 |
4.1.3 空间塑造 |
4.1.4 人性化设计 |
4.1.5 针对养老社区景观基本特征的评价 |
4.2 上海亲和源养老社区的评价分析 |
4.2.1 环境氛围 |
4.2.2 空间布局 |
4.2.3 空间塑造 |
4.2.4 人性化设计 |
4.3 苏州怡养老年公寓的评价分析 |
4.3.1 环境氛围 |
4.3.2 空间布局 |
4.3.3 空间塑造 |
4.3.4 人性化设计 |
4.4 养老社区案例可借鉴要点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场古镇养老中心景观方案设计研究 |
5.1 设计原则 |
5.1.1 安全与舒适的设计原则 |
5.1.2 便捷与易识别的设计原则 |
5.1.3 归属感与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
5.2 设计要点 |
5.2.1 归属感 |
5.2.2 易识别的空间认知 |
5.2.3 领域感与场所感 |
5.2.4 可控的参与性 |
5.3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设计方法 |
5.3.1 基于环境知觉理论的氛围营造 |
5.3.2 基于环境认知理论的空间布局 |
5.3.3 基于个人空间领域理论的空间塑造 |
5.3.4 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细节设计 |
5.3.5 分区设计 |
5.4 项目概况 |
5.4.1 项目定位 |
5.4.2 地域气候条件 |
5.5 场地总体分析 |
5.5.1 区位分析 |
5.5.2 场地现状分析 |
5.5.3 场地建筑分析 |
5.5.4 消防通道 |
5.5.5 场地高程分析 |
5.6 场地小气候分析 |
5.6.1 软件模拟中小气候影响因子的确定 |
5.6.2 小气候模拟的结果分析 |
5.6.3 基于小气候分析的场地的选择 |
5.7 地域文化的融入 |
5.7.1 新场古镇历史变迁 |
5.7.2 新场古镇历史风貌 |
5.7.3 新场古镇历史文化 |
5.8 总体设计 |
5.8.1 平面布局 |
5.8.2 功能布局 |
5.8.3 交通流线 |
5.8.4 景观结构 |
5.9 分区设计 |
5.9.1 入口空间 |
5.9.2 广场空间 |
5.9.3 庭院空间 |
5.9.4 健身运动空间 |
5.9.5 滨水空间 |
5.10 专项设计 |
5.10.1 铺装设计 |
5.10.2 照明设计 |
5.10.3 标识设计 |
5.11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附录 上海城市老年居民户外活动情况问卷调查 |
致谢 |
(2)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及重点地段设计 ——以福州长乐吴航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空间环境层面:老城区建设密度高,环境品质较为恶劣 |
1.1.2 历史文化保护层面:文化遗产急需进行整体保护和系统展示 |
1.1.3 人民生活需求层面:老城区绿色空间缺乏,人民需求得不到满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历史城区如何优化人居环境提供实践指引 |
1.2.2 在历史城区中探讨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绿色空间模式 |
1.2.3 构建符合历史城区的绿道廊道,为绿道网络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方法介绍 |
2.1 绿道与绿道网络 |
2.1.1 绿道与绿道网络 |
2.1.2 绿道的基本功能 |
2.1.3 绿道的尺度分级 |
2.2 历史城区 |
2.2.1 历史城区 |
2.2.2 历史城区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2.3 适宜性评价 |
2.3.1 适宜性评价的含义 |
2.3.2 国内外绿道适宜性评价研究概况 |
3 历史城区绿道特征与规划要点 |
3.1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 |
3.1.1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的概念界定 |
3.1.2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的特征 |
3.2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建设的需求分析 |
3.2.1 历史城区建筑密集、用地紧张 |
3.2.2 文化遗产众多、连接难度大 |
3.2.3 绿地资源形态复杂、缺乏有机串联 |
3.2.4 历史城区山水格局重塑存在挑战 |
3.3 绿道网络在历史城区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
3.3.1 对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 |
3.3.2 对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 |
3.3.3 对山水空间格局的保护 |
3.3.4 对传统轴线、视线廊道的保护 |
3.4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的空间层次 |
3.4.1 “点”层次 |
3.4.2 “线”层次 |
3.4.3 “面”层次 |
3.5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要点 |
3.5.1 城市尺度:耦合城市其他用地,注重城市环境协调 |
3.5.2 城区尺度:尊重原有城市肌理,保护地方文化特色 |
3.5.3 社区尺度:串联居民生活区域,提高出行便利程度 |
3.5.4 人本尺度:满足人群多样需求,注重绿道景观体验 |
4 相关案例研究 |
4.1 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 |
4.1.1 背景与概况 |
4.1.2 目标与策略 |
4.1.3 借鉴意义 |
4.2 卢布尔雅那市环城历史绿道 |
4.2.1 背景与概况 |
4.2.2 目标与策略 |
4.2.3 借鉴意义 |
4.3 东京2050年“纤维”绿廊概念规划方案设计 |
4.3.1 背景与概况 |
4.3.2 理念与策略 |
4.3.3 借鉴意义 |
4.4 北京海淀三山五园绿道 |
4.4.1 背景与概况 |
4.4.2 目标与策略 |
4.4.3 借鉴意义 |
4.5 福州大田绿道 |
4.5.1 背景与概况 |
4.5.2 目标与策略 |
4.5.3 借鉴意义 |
4.6 江苏江阴绿道 |
4.6.1 背景与概况 |
4.6.2 目标与策略 |
4.6.3 借鉴意义 |
5 吴航古城概况及现状资源条件分析 |
5.1 区位条件与规划范围 |
5.2 历史沿革 |
5.3 上位规划研究 |
5.4 自然资源条件 |
5.4.1 山水地貌 |
5.4.2 岸线演变 |
5.5 文化资源条件 |
5.5.1 历史文化要素 |
5.5.2 文物保护单位 |
5.5.3 历史文化街区 |
5.5.4 古城格局 |
5.6 吴航古城绿道网络构建SWOT分析 |
5.6.1 优势:格局完整,文化深厚 |
5.6.2 劣势:绿地破碎,用地紧张 |
5.6.3 机遇:保护更新,绿色人居 |
5.6.4 挑战:以人为本,重塑文化 |
6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绿道网络构建 |
6.1 基础数据 |
6.2 方法基础 |
6.2.1 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构成 |
6.2.2 AHP层次分析法 |
6.2.3 GIS空间分析法 |
6.3 绿道节点评价分级 |
6.3.1 潜在绿道节点选取与评价因子研究 |
6.3.2 自然游憩节点评价 |
6.3.3 文体活动节点评价 |
6.3.4 历史文化节点评价 |
6.4 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
6.4.1 评价因子选取与分级 |
6.4.2 评价因子权重的赋予 |
7 吴航古城绿道网络规划 |
7.1 规划原则 |
7.1.1 连通性 |
7.1.2 人本性 |
7.1.3 文化性 |
7.1.4 协调性 |
7.2 吴航古城绿道网络适宜性评价实证 |
7.2.1 绿道节点评价分级价 |
7.2.2 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
7.2.3 绿道节点与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结果叠加 |
7.2.4 绿道网络初步选线 |
7.3 绿道网络选线的优化调整 |
7.3.1 结合用地规划的优化调整 |
7.3.2 结合保护规划的优化调整 |
7.3.3 结合古城格局的优化调整 |
7.3.4 结合山水环境的优化调整 |
7.4 绿道网络布局与类型 |
7.5 吴航古城绿道网络规划结构 |
7.5.1 “一带” |
7.5.2 “两环” |
7.5.3 “三纵” |
7.5.4 “五脉” |
7.6 绿道类型划分与建设指引 |
7.6.1 滨水体验环城绿道 |
7.6.2 健身运动环城绿道 |
7.6.3 历史文化特色绿道 |
7.6.4 社区生活服务绿道 |
7.6.5 山景郊野游憩绿道 |
8 吴航古城绿道重点地段设计 |
8.1 设计范围 |
8.2 设计场地认识 |
8.2.1 用地分析 |
8.2.2 交通分析 |
8.2.3 文化资源分析 |
8.2.4 河道分析 |
8.3 设计目标 |
8.3.1 回归山水 |
8.3.2 振兴文化 |
8.3.3 焕活社区 |
8.4 设计策略 |
8.4.1 塑造城市线性空间 |
8.4.2 延展用地内外空间 |
8.4.3 串联微小边角空间 |
8.4.4 连接轨交集散空间 |
8.4.5 借用自然山水空间 |
8.5 总体布局 |
8.5.1 总平面图 |
8.5.2 鸟瞰图 |
8.5.3 区段划分 |
8.5.4 十景规划 |
8.6 分区设计 |
8.6.1 滨水体验区段 |
8.6.2 健身运动区段 |
8.6.3 社区交往区段 |
8.6.4 绿色出行区段 |
8.6.5 山水游乐区段 |
8.7 专项设计 |
8.7.1 竖向设计 |
8.7.2 游径系统设计 |
8.7.3 视线廊道设计 |
8.7.4 植物规划设计 |
8.7.5 绿道服务设施规划 |
8.7.6 历史空间保护专项 |
8.7.7 游憩活动策划 |
8.7.8 用地平衡表 |
9 总结 |
9.1 总结 |
9.2 创新点 |
9.2.1 理论经验与实践案例的归纳 |
9.2.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
9.2.3 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的对接 |
9.3 讨论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论文致谢 |
附件 |
(3)校园文化传承下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 |
1.2.3 界定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的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多校区高校景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 |
2.1 国内外多校区高校景观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多校区高校景观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多校区高校景观相关研究 |
2.2 国内外多校区高校景观发展综述 |
2.2.1 国外多校区高校景观发展综述 |
2.2.2 国内多校区高校景观发展综述 |
2.3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的问题分析 |
2.3.1 多校区高校景观问题产生原因 |
2.3.2 多校区高校景观建设现状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多校区高校景观的环境延续 |
3.1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差异化分析 |
3.1.1 环境因素影响 |
3.1.2 人文因素影响 |
3.1.3 社会因素影响 |
3.2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一致性构建 |
3.2.1 植物景观 |
3.2.2 水体景观 |
3.2.3 硬质景观 |
3.3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的案例研究 |
3.3.1 大连理工大学 |
3.3.2 南京师范大学 |
3.3.3 北京大学 |
3.4 本章小结 |
4 多校区高校景观的文化延续 |
4.1 多校区高校景观精神文化传承 |
4.1.1 景观是精神文化的载体 |
4.1.2 高校校园文化景观特性 |
4.1.3 文化在景观的表现形式 |
4.1.4 校园景观具有育人功能 |
4.2 多校区高校景观与人的交互作用 |
4.2.1 实例调查研究 |
4.2.2 环境行为分析 |
4.2.3 实际解决策略 |
4.3 多校区高校景观文化符号建设 |
4.3.1 文化符号在校园景观延续设计的表达途径 |
4.3.2 文化符号在校园景观延续设计的实践分析 |
4.3.3 高校校园景观文化符号建设的意义与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的设计策略 |
5.1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的内容 |
5.1.1 非物质元素的延续 |
5.1.2 物质景观元素的延续 |
5.1.3 历史景观元素的挖掘 |
5.1.4 校区景观元素的共融 |
5.2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的方法 |
5.2.1 自然景观的更新 |
5.2.2 景观元素的移植 |
5.2.3 典型空间的再现 |
5.2.4 地域特色的保留 |
5.3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的发展策略 |
5.3.1 整体规划和谐一致 |
5.3.2 文化传承尊重历史 |
5.3.3 符号设立延续精神 |
5.3.4 重点突出文化育人 |
5.4 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的设计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研究 ——以涟源中山街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经济发展及人居环境建设政策需求 |
1.1.2 旧城更新中地域文化遭到破坏,亟待保护与传承 |
1.1.3 资源走向枯竭,城市产业发展寻求转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概况 |
1.3.1 国内外关于“旧城改造”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关于“地域文化”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旧城改造概念解析 |
2.1.2 地域文化概念解析 |
2.2 旧城改造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现有旧城改造模式类型 |
2.2.2 现有改造模式总结 |
2.2.3 现有旧城改造模式中的问题总结 |
2.2.4 现有旧城改造模式中的经验总结 |
2.3 地域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地域文化的代表类型 |
2.3.2 地域文化构成 |
2.3.3 地域文化的特征 |
2.3.4 地域文化的呈现与表达 |
2.4 地域文化在旧城改造中的结合 |
2.5 地域文化在旧城改造中的作用与价值 |
2.6 地域文化在旧城改造中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
2.6.1 对于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
2.6.2 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
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方法 |
3.1 地域文化视角下旧城改造的定位 |
3.1.1 旧城改造中的定位方法总结 |
3.1.2 地域文化要素的融入 |
3.1.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定位方法 |
3.2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原则 |
3.2.1 地域文化对其指导性原则 |
3.2.2 地域文化与其融合性原则 |
3.2.3 地域文化凸显性原则 |
3.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策略 |
3.3.1 以保护利用的地域文化的思维进行规划控制指引 |
3.3.2 将地域文化与城市设计内容相结合 |
3.3.3 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表达地域文化 |
3.4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建议 |
3.4.1 树立地域文化保护意识,将地域文化放在核心地位 |
3.4.2 制定合理的城市设计方案并注重落地实施 |
3.4.3 加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4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研究——以涟源中山街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为例 |
4.1 项目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 |
4.1.3 项目背景 |
4.1.4 分析小结 |
4.2 涟源市地域方文化资源分析 |
4.2.1 涟源地域文化渊源 |
4.2.2 涟源中地域文化内容及现状 |
4.2.3 涟源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4.2.4 分析小结 |
4.3 基地概况 |
4.3.1 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2 周边用地分析 |
4.3.3 周边交通分析 |
4.3.4 分析小结 |
4.4 规划总则 |
4.4.1 涟源中山街旧城棚户区的定位 |
4.4.2 涟源中山街旧城棚户区的改造原则 |
4.4.3 涟源中山街旧城棚户区的改造策略 |
4.5 规划控制层面的改造规划设计:地域文化视角下旧城棚户区整体改造规划 |
4.5.1 功能结构 |
4.5.2 土地利用规划 |
4.5.3 以文化资源保护为目标的道路交通规划 |
4.5.4 以文化凸显为准则的景观结构规划 |
4.6 城市设计层面的改造规划设计:地域文化视角下旧城棚户区空间环境改造规划 |
4.6.1 入口集散空间——民主街入口 |
4.6.2 文化景观空间——蓝溪文苑 |
4.6.3 休闲活动空间——双江口主题文化广场 |
4.6.4 城市滨水空间——蓝溪沿岸滨水体验环线 |
4.6.5 商业街道空间——民主路步行街 |
4.6.6 建筑庭院空间——彭立珊故居、老电影院、米行 |
4.7 建筑与景观设计层面的改造规划设计:地域文化视角下旧城棚户区元素改造设计 |
4.7.1 局部街道详细设计——“灯笼”图案化特色铺装 |
4.7.2 局部标识详细设计——“白墙灰瓦”风格导识牌 |
4.7.3 建筑立面改造——地域文化元素修复与再现 |
5 旧城改造中地域文化的经营与管理 |
5.1 涟源地域文化的构成 |
5.2 涟源地域文化的发展战略 |
5.2.1 文化旅游规划 |
5.2.2 精品项目打造 |
5.2.3 主题节事文化活动打造 |
5.3 涟源旧城文化经营管理模式 |
5.3.1 经营模式:政府返租向股份制转变 |
5.3.2 管理模式:专业商业公司管理 |
5.3.3 平衡相关权益者权益 |
6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之处 |
6.2.2 对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B 相关标准 |
附录C 图纸清单 |
致谢 |
附件 |
(5)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三门峡涧河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2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滨水景观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滨河景观的定义 |
2.1.2 城市滨河景观的类型 |
2.1.3 城市滨河景观的构成 |
2.1.4 城市滨河景观的特征 |
2.2 城市滨河景观的发展 |
2.2.1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 |
2.2.2 城市居民对河流的需求 |
2.2.3 当前滨河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2.2.4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2.3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2.3.1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
2.3.2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原则 |
2.4 滨河景观设计的方法 |
2.4.1 城市设计法 |
2.4.2 场地文脉法 |
2.4.3 功能要素设计法 |
2.4.4 生态设计法 |
2.5 小结 |
3 三门峡市涧河公园现状分析 |
3.1 涧河公园概况 |
3.2 青龙涧河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3.2.1 地质地貌 |
3.2.2 水文条件 |
3.2.3 气候特征 |
3.3 青龙涧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背景 |
3.4 青龙涧河滨水区的发展历程 |
3.5 涧河公园景观现状分析 |
3.5.1 场地分析 |
3.5.2 功能分区分析 |
3.5.3 景观节点分析 |
3.5.4 交通网络分析 |
3.5.5 绿化设计分析 |
3.5.6 休息服务设施分析 |
3.6 活动分析 |
3.6.1 活动的分类 |
3.6.2 活动的空间 |
3.7 案例分析对比 |
3.7.1 项目概况 |
3.7.2 需要解决的问题 |
3.7.3 设计策略 |
3.7.4 成果分析及对涧河公园的启示 |
3.8 青龙涧河滨水区景观改造的必要性 |
3.9 小结 |
4 涧河公园的景观改造措施 |
4.1 改造目标 |
4.2 改造策略 |
4.2.1 滨河景观空间的连续性 |
4.2.2 滨河景观与河流的融合性 |
4.2.3 绿化设计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 |
4.2.4 空间的多样性 |
4.2.5 交通网络的完善 |
4.2.6 亲水设施的改善 |
4.2.7 特色景观的营造 |
4.3 具体改造方案 |
4.3.1 护岸改造 |
4.3.2 亲水活动空间的设计 |
4.3.3 道路改造 |
4.3.4 绿化设计改造 |
4.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6)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景观发展 |
1.1.2.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大量出现 |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基础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源起 |
2.1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形式溯源——折线的出现与发展 |
2.1.1. 折线的启蒙 |
2.1.2. 折线的起源 |
2.1.3. 折线的发展 |
2.2 折线型景观空间发展的专业背景 |
2.2.1. 现代艺术的推动 |
2.2.2. 现代建筑的推动 |
2.3 折线型景观空间发展的社会背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的类型与特征 |
3.1 折线型景观与其他形式景观空间的分析比较 |
3.1.1. 平行线(不相交) |
3.1.2. 垂直线(相交90°) |
3.1.3. 斜线(相交非90°) |
3.2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类型 |
3.2.1. 二维层面的折线应用 |
3.2.1.1 折线型设计要素边缘 |
3.2.1.2 折线型道路 |
3.2.1.3 综合应用形成的折线型平面构图 |
3.2.2. 三维层面的折线应用 |
3.2.2.1 折线型建筑空间 |
3.2.2.2 折线型台阶与台地 |
3.2.2.3 折面 |
3.2.2.4 综合应用形成的折线型复杂空间 |
3.3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设计特征 |
3.3.1. 具现代感的设计形式 |
3.3.2. 自由的设计手法 |
3.3.3. 复杂的空间体验 |
3.3.4. 丰富的设计内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设计手法研究 |
4.1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平面形式设计手法研究 |
4.1.1. 折线角度 |
4.1.1.1 统计分析 |
4.1.1.2 角度 |
4.1.1.3 要素类型 |
4.1.2. 拐点距离 |
4.1.2.1 统计分析 |
4.1.2.2 要素类型 |
4.1.3. 线宽变化 |
4.1.3.1 统计分析 |
4.1.3.2 渐变类型 |
4.1.4. 拐点处理 |
4.1.5. 组合关系 |
4.1.5.1 统计分析 |
4.1.5.2 组合关系各类型分析 |
4.1.6. 平面形式设计手法研究总结 |
4.2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空间组织设计手法研究 |
4.2.1. 空间划分与围合 |
4.2.1.1 开合度 |
4.2.1.2 高宽比 |
4.2.1.3 围合要素 |
4.2.2. 空间转折与引导——以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为例 |
4.2.2.1 视线引导 |
4.2.2.2 路径引导 |
4.2.2.3 空间引导 |
4.2.2.4 案例分析: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
4.2.3. 空间竖向处理手法——以巴塞罗那植物园为例 |
4.2.3.1 台阶式地形 |
4.2.3.2 折面式地形 |
4.2.3.3 网络式地形 |
4.2.3.4 案例分析:巴塞罗那植物园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发展的问题与反思 |
5.3 未来折线型景观空间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及来源 |
致谢 |
(7)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研 ——以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滨水景观基本概念 |
1.3 滨水设计面临的问题 |
1.3.1 设计调研阶段问题 |
1.3.2 滨水设计阶段问题 |
1.3.3 设计优化阶段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滨水景观相关理论 |
2.1 滨水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
2.2 滨水景观发展历程与趋势 |
2.2.1 发展历程 |
2.2.2 发展趋势 |
2.3 滨水景观特征 |
2.3.1 滨水区历史性特征 |
2.3.2 滨水区生态敏感性特征 |
2.3.3 滨水区资源共享的特征 |
2.3.4 滨水区独立的审美特征 |
2.4 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功能 |
2.4.1 生态功能 |
2.4.2 景观功能 |
2.4.3 文化功能 |
2.4.4 经济效益 |
2.5 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 |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构成要素 |
3.1 水体 |
3.2 护岸 |
3.2.1 立式护岸 |
3.2.2 斜式护岸 |
3.2.3 阶式护岸 |
3.3 植物 |
3.4 滨水区建筑物 |
3.4.1 建筑功能 |
3.4.2 建筑文化 |
3.4.3 桥梁 |
3.4.4 园林建筑小品 |
第四章 滨水景观设计分析与研究 |
4.1 前期定位分析 |
4.1.1 项目背景 |
4.1.2 现场调研与分析 |
4.1.3 评估方法——SWOT分析法 |
4.1.4 项目定位 |
4.2 项目概念阶段 |
4.2.1 规划目标与原则 |
4.2.2 设计理念 |
4.3 项目设计阶段 |
4.3.1 滨水区竖向设计 |
4.3.2 滨水区交通规划 |
4.3.3 滨水建筑设计 |
4.3.4 滨水绿化设计 |
4.3.5 滨水岸线设计 |
4.3.6 灯光照明设计 |
4.4 滨水景观项目优化设计研究 |
4.4.1 生态化驳岸处理,营造特定的滨水景观 |
4.4.2 增加居民活动空间,创造多元化滨水空间 |
4.4.3 滨水区亲水性的设计 |
4.4.4 滨水区人文景观资源的利用 |
4.4.5 滨水区人性化设计 |
4.4.6 景观对商业的推动作用 |
第五章 岳阳市北大湖水景公园设计研究 |
5.1 项目分析 |
5.1.1 项目背景 |
5.1.2 SWOT分析 |
5.2 概念阶段 |
5.2.1 规划理念 |
5.2.2 规划目标 |
5.2.3 规划原则 |
5.3 设计阶段 |
5.3.1 交通规划设计 |
5.3.2 建筑设计 |
5.3.3 绿化设计 |
5.3.4 岸线设计 |
5.3.5 园林小品设计 |
5.3.6 广场设计 |
5.3.7 生态停车场 |
5.3.8 灯具照明设计 |
5.4 优化阶段 |
5.4.1 生态型岸线 |
5.4.2 多元化的滨水空间 |
5.4.3 亲水性设计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飘带式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2 飘带式景观概述 |
2.1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 飘带式景观的概念、属性内涵 |
2.3 飘带式景观的分类 |
2.4 飘带式景观的特征 |
2.5 飘带式景观的构成要素 |
2.6. 飘带式景观的功能 |
3 国内外飘带式景观案例解读 |
3.1 国外案例解读 |
3.2. 国内案例解读 |
3.3 飘带式景观经验与借鉴小结 |
4 飘带式景观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地点与背景 |
4.2 调查内容及其分析 |
4.3 相关结论 |
5 飘带式景观的行为心理 |
5.1 飘带式景观的色彩心理感知 |
5.2 飘带式景观空间尺度的心理感知 |
5.3 飘带式景观心理影响下的游憩行为 |
6 飘带景观设计构筑原理 |
6.1 飘带式景观形态分类 |
6.2 飘带式景观构筑的材料特点及应用 |
6.3 飘带式景观的结构分类 |
6.4 飘带式景观的空间组织原则 |
7 华中科技大学——学子林红舞线飘带式景观设计 |
7.1 校园概况及设计衔接 |
7.2 项目背景与范围 |
7.3 学子林调研情况分析 |
7.4 华中科技大学——学子林的设计思路 |
7.5 总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都市滨水空间尺度研究 ——以合肥滨湖新区滨水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既往研究 |
1.4.1 国外研究状况 |
1.4.2 国内研究状况 |
1.4.3 研究理论框架 |
第二章 都市滨水空间尺度概念阐释和评判标准 |
2.1 都市滨水空间尺度概念阐释 |
2.1.1 城市滨水区 |
2.1.2 滨水城市空间 |
2.1.3 滨水城市空间尺度 |
2.2 滨水空间尺度评判标准 |
2.2.1 滨水空间心理感受 |
2.2.2 滨水空间物理舒适度提供 |
2.2.3 视觉感受 |
2.2.4 城市意向塑造 |
2.2.5 滨水空间可达性 |
2.2.6 滨水空间活力激发 |
2.2.7 暴雨洪水控制及水质保护 |
2.3 滨水空间尺度构成要素 |
第三章 滨水空间尺度的构成研究 |
3.1 平面尺度 |
3.1.1 滨水区核心区宏观尺度 |
3.1.2 围合水湾尺度 |
3.1.3 向城市引入的河道尺度 |
3.1.4 街廓尺度 |
3.1.5 滨水街道尺度 |
3.1.6 滨水广场尺度 |
3.1.7 滨水公园尺度 |
3.1.8 滨水线性步道尺度 |
3.1.9 滨水桥梁尺度 |
3.1.10 建筑群平面体量 |
3.1.11 码头尺度 |
3.1.12 有顶街道尺度 |
3.2 纵向尺度 |
3.2.1 建筑纵向体量 |
3.2.2 由水域到腹地的空间层次 |
3.2.3 标志性建筑尺度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合肥滨湖新区滨水区设计概述 |
4.1 项目概况 |
4.1.1 规划背景 |
4.1.2 规划设计要求 |
4.2 现状综合分析 |
4.2.1 用地条件分析 |
4.2.2 SWOT分析 |
4.2.3 交通设施 |
4.3 总体设计 |
4.3.1 设计目标 |
4.3.2 规划架构 |
4.3.3 场所塑造 |
4.3.4 生态策略 |
4.3.5 城市特质营造 |
4.4 总体设计 |
4.5 沿湖岸线主导功能定位 |
第五章 合肥滨湖新城滨水区设计尺度分析 |
5.1 平面尺度 |
5.1.1 滨水核心区宏观尺度 |
5.1.2 围合水湾尺度 |
5.1.3 向城市引入的河道尺度 |
5.1.4 街廓尺度 |
5.1.5 滨水街道尺度 |
5.1.6 滨水广场尺度 |
5.1.7 滨水公园尺度 |
5.1.8 滨水线性步道尺度 |
5.1.9 滨水桥梁尺度 |
5.1.10 建筑群平面体量 |
5.1.11 码头尺度 |
5.2 纵向尺度 |
5.2.1 建筑纵向体量 |
5.2.2 由水域到腹地的空间层次 |
5.2.3 标志性建筑尺度 |
5.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江南滨水古镇朱亭风貌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1.2.1 国外历史城镇保护历程简述 |
1.2.2 国外历史城镇保护理论与实践 |
1.2.3 国内历史城镇保护历程简述 |
1.2.4 国内历史城镇保护理论与实践 |
1.2.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综合分析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3.4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古镇及其相关概念 |
1.4.1 聚落及传统人居环境 |
1.4.2 小城镇的概念 |
1.4.3 江南滨水古镇的概念 |
2 江南滨水古镇的空间格局与风貌特色探析 |
2.1 江南滨水古镇的生长与发展 |
2.1.1 江南江河与村镇聚落的相依关系 |
2.1.2 江南滨水古镇的形成与生长 |
2.1.3 江南影响滨水古镇生长的因素 |
2.2 江南滨水古镇的空间格局 |
2.2.1 江南滨水古镇的选址 |
2.2.2 江南滨水古镇平面布局 |
2.2.3 江南滨水古镇空间布局 |
2.3 江南滨水古镇风貌的构成要素 |
2.4 江南滨水古镇风貌要素的特色 |
2.4.1 江南滨水古镇总体风貌特征 |
2.4.2 江南滨水古镇街巷的风貌特征 |
2.4.3 江南滨水古镇节点空间的风貌特色 |
2.4.4 江南滨水古镇建构筑物风貌特征 |
2.4.5 江南滨水古镇建筑材料特点 |
2.5 江南滨水古镇风貌特色 |
2.5.1 江南滨水古镇滨水街巷的亲水性 |
2.5.2 江南滨水古镇滨水空间的独特性 |
2.5.3 江南滨水古镇滨水立面的丰富性 |
2.6 本章小结 |
3 朱亭古镇的空间格局与风貌特色分析 |
3.1 朱亭古镇的概况 |
3.1.1 古镇概况 |
3.1.2 历史沿革 |
3.2 朱亭古镇的风貌特色 |
3.2.1 历史街区 |
3.2.2 民居建筑 |
3.2.3 古迹遗址 |
3.2.4 古树名木 |
3.2.5 古风民俗 |
3.3 朱亭古镇的空间格局与形态特征 |
3.3.1 朱亭古镇的总体布局 |
3.3.2 朱亭古镇的空间形态 |
3.3.3 朱亭古镇的滨水空间形态 |
3.4 本章小结 |
4 朱亭古镇的风貌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朱亭古镇风貌保护存在的问题 |
4.1.1 空间格局的变动 |
4.1.2 街巷空间格局肌理的变动 |
4.1.3 传统民居总体风貌的破坏 |
4.1.4 历史文物与建筑逐渐消亡 |
4.1.5 历史环境要素的破坏 |
4.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受重视 |
4.2 朱亭古镇风貌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水运交通的衰落 |
4.2.2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4.2.3 旅游产业发展的冲击 |
4.3 本章小结 |
5 朱亭古镇风貌保护规划策略与规划方案实践 |
5.1 朱亭古镇风貌保护策略 |
5.1.1 风貌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规划策略 |
5.1.2 整体性风貌保护规划框架 |
5.1.3 保护区划 |
5.1.4 保护措施 |
5.1.5 保护与利用旅游资源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表目录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问源”滨水广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新场古镇养老中心为例[D]. 朱宏伟. 苏州大学, 2020(02)
- [2]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及重点地段设计 ——以福州长乐吴航古城为例[D]. 孙睿.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校园文化传承下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研究[D]. 许渭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研究 ——以涟源中山街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为例[D]. 黄沛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三门峡涧河公园为例[D]. 王少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6]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研究[D]. 王雨晨. 东南大学, 2016(03)
- [7]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研 ——以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为例[D]. 王超郢. 中南大学, 2013(03)
- [8]飘带式景观设计研究[D]. 葛淑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9]都市滨水空间尺度研究 ——以合肥滨湖新区滨水区设计为例[D]. 郭青. 天津大学, 2012(08)
- [10]江南滨水古镇朱亭风貌保护规划研究[D]. 田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