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色金针菇出菇异常的原因与防止(论文文献综述)
耿立[1](2021)在《工厂化背景下的菇农技术改进行为研究》文中提出
付卓识[2](2020)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真姬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真姬菇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但是针对其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参数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报道。本研究在工厂化栽培和管理的条件下,筛选真姬菇菌种,在此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 V8.0软件进行配方设计和研究,并对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的培养参数进行优化,旨在为我国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供试的6个菌种中,A4的表现最为稳定高产。A4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稀疏颜色洁白稳定。其子实体单产最高,为131.4g,出菇周期为20天。(2)二次回归方程(P=0.00131)分析表明,真姬菇出菇单产峰值为142.7856g,对应的配方比例为木屑15.21%、玉米芯20.04%、米糠34.97%、麸皮14.78%、棉籽壳10%、玉米粉5%。此配方经实际工厂化生产测试单产结果为143.82g,与计算得出的单产峰值接近。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最终确定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配方比例为:木屑15%、玉米芯20%、米糠35%、麸皮15%、棉籽壳10%、玉米粉5%。(3)真姬菇工厂化生产中,原料的优化p H值为7.5,含水量为64%,装瓶重量为440g。生产中优化的p H调节剂为氢氧化钙。(4)真姬菇工厂化生产中,养菌阶段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21℃,相对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0.2%。
陈辉[3](2019)在《氧化还原物质对斑玉蕈子实体形成及其发育影响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用真菌子实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发育问题,涉及遗传、生理、生化等一系列代谢过程。在对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子实体发育研究中发现外源添加一定浓度的皂苷、过氧化氢和富氢水,对斑玉蕈子实体形成都有促进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活性物质可调节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本研究在工厂化可控条件下,通过添加氧化还原活性物质,研究其对斑玉蕈子实体形成的表型、ROS水平及相关酶活等生理水平的影响及ROS水平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应用组学技术,对不同处理的样品进行分析;应用基因沉默技术,研究了调节胞内ROS水平的关键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功能及效应,探讨了添加皂苷、过氧化氢、富氢水对斑玉蕈子实体形成及其发育过程的关联机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研究了搔菌后添加一定浓度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皂苷能够促进培养时间不足(60 d)的斑玉蕈菌株正常出菇达产,平均单产达到196.0 g,培养时间85 d平均单产208.9 g,对照组平均单产为189.0 g;接着,对斑玉蕈子实体形成过程中4个时期的细胞中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添加皂苷后增强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对皂苷处理后斑玉蕈4个生长发育时期,皂苷合成关键基因,抗氧化酶(SOD、CAT、GR、GPX),信号基因PKA和R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最后,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组学分析技术对斑玉蕈菌丝体和子实体阶段的表达和代谢情况进行研究,添加皂苷组菌丝代谢物中多种氨基酸及其中间产物含量显着增加,特别是信号调控物质6-磷酸海藻糖含量显着上升3.49倍;转录组数据显示菌丝恢复期的皂苷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最大,差异基因数达到1380个,其中大量和细胞代谢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存在显着性上调。由上述结果说明斑玉蕈搔菌后添加一定浓度的皂苷,可缓解氧化损伤作用,促进菌丝恢复,并可能通过启动6-磷酸海藻糖等信号途径调控子实体发育过程。2、研究了添加合适浓度的典型氧化活性物质过氧化氢,可以促进斑玉蕈子实体的提前形成,过氧化氢浓度为6 mmol/L对子实体增产效果最佳,单产提升7.92%;对过氧化氢处理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H202含量及抗超氧阴离子活力、CAT、SOD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应用转录组、蛋白质组技术对斑玉蕈过氧化氢处理后的菌丝进行了研究,并用质谱靶向蛋白质组定量技术(PRM)对表达蛋白进行了验证;应用转录组技术分析了过氧化氢处理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过程的影响,发现搔菌后添加过氧化氢24 h与对照组差异表达基因数达到最大,涉及大量生物调节、代谢过程、信号等功能基因,进一步代谢途径分析显示催化活性和水解酶活性的相关途径富集了较多的基因。由上述结果说明斑玉蕈搔菌后添加一定浓度的H2O2,改变了胞内原有氧化还原水平,形成的氧化胁迫刺激细胞的生物调节、代谢过程、信号等基因表达,催化活性和水解酶相关代谢途径启动,进而促进斑玉蕈子实体的发育进程。3、研究了添加选择性抗氧化活性的富氢水,可以促进斑玉蕈子实体的提前形成,子实体增产效果明显,单产平均增加11.76-21.30%;研究了富氢水在缓解斑玉蕈菌丝体3种不同类型胁迫中的生理作用和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富氢水处理显着降低了 CdCl2、NaCl和H2O2对菌丝细胞的毒性,显着提高了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生物量,测定了菌丝细胞的丙二醛(MDA)的生成明显减少;富氢水显着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并提高了其表达水平,胞内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的检测,证明了富氢水能显着提高CdCl2、NaCl和H2O2的耐受性;丙酮酸激酶基因表达被激活,提示富氢水可促进葡萄糖代谢;最后,应用转录组技术分析了富氢水处理对斑玉蕈菌丝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磷、氮元素和离子跨膜转运功能基因被富集,同时发现谷胱甘肽-二硫还原酶、肽二硫键氧化还原酶等氧化还原酶的基因表达增强。综上所述,斑玉蕈搔菌后添加一定浓度的富氢水,可缓解菌丝体阶段外部环境造成的胁迫损伤,促进搔菌后损伤后菌丝的恢复,进而加快了子实体形成进程。4、研究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gpx)在斑玉蕈子实体发育中的功能。首先获得斑玉蕈gpx沉默转化菌株,经筛选,获得两个gpx沉默转化子GPXi12和GPXil9,沉默效率分别为75%和88%;对沉默转化子进行结实性试验,并添加过氧化氢,观测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并对发育过程的氧化还原物含量以及氧化还原酶活力进行了测定;对其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力,以及线粒体复合物酶活进行了测定,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测了转化子线粒体的形态变化情况。上述结果显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沉默菌株表现出子实体形成滞后,木质纤维素酶系活性下降,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Ⅳ活性显着上调,透射电镜观测显示沉默菌株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异常。本研究首次在斑玉蕈中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氧化还原活性物对其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处理下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的差异表达数据,为后续研究其子实体发育中的基因功能奠定数据基础;通过对gpx基因在子实体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发现,该基因对维持斑玉蕈子实体发育正常进程至关重要。
程青海[4](2019)在《金江木耳种质资源分离、鉴定及栽培配方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黑木耳是我国栽培面积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目前常见栽培的品种约有40多个。黑木耳的品质受种质资源及发生地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产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金江镇的金江木耳,其食用口感及价格都显着高于其它种黑木耳,是云南特有的黑木耳种。本论文对其进行了生态调查、种质资源分离、鉴定及栽培配方的筛选,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调查了采集地的生态环境,通过观察木耳的形态、孢子的大小以及ITS分子鉴定后,确定其属于黑木耳种。通过接种到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pH等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适合菌种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以下是培养基筛选配方的结果:在10种碳源筛选培养基中,菌种在C6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而在7种氮源筛选培养基中,菌种在N3培养基中生长得最快最浓密;在4种无机盐筛选培养基中,W1培养基是最适合菌种生长的;在6种pH培养基配方中,菌种在P4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远远比其他配方要好;在5种碳氮比培养基配方中,B3培养基上菌种生长最好。氮源栽培料米糠、麦麸,碳源栽培料玉米芯、棉籽壳、木屑、锯木,使用它们组成了8种配方Y1、Y2、M1、M2、X1、X2、J1、J2。通过在8种配方中培养,筛选出比较适合菌种生长的培养料配方。发现在以麦麸为氮源的配方上菌种的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以米糠为氮源的配方。而在以麦麸为氮源的4种配方中,J1配方菌种生长虽然快,但是菌丝稀疏,后期出菇比较困难,并且产量很低。Y1、M1、X1配方菌种刚开始生长较慢,后期生长速度明显提高,并且菌丝洁白浓密。从后期出菇来看,M1配方要优于其它配方,因此M1配方是最适合菌种生长的。出菇的情况并不理想,菌袋只出一次菇。空气湿度和温度对出菇的影响比较大,多雨的季节出菇量明显增加,10月份气温下降以后,出菇量骤减。虽然人工栽培结果仍不理想,但对驯化栽培金江木耳作出了大胆尝试,为后续大规模人工种植和产业开发提供种质材料和技术探索。
喻晓明[5](2018)在《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及相关机理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食用菌子实体在采后贮藏期间生命活动仍在继续,贮藏时间的增加会引起其生理生化和自身品质的变化,不同菌株子实体在贮藏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的贮藏特性。巨大口蘑是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其SCAU1菌株在812℃条件下能贮藏30 d不变色,有着独特的不易褐变性质。本研究以巨大口蘑SCAU1、SCAU3、SCAU4、H49、H99和H100六种菌株子实体为实验材料,比对分析六种菌株子实体采后贮藏期间的褐变度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SCAU1菌株的A6单核菌丝基因组数据和高通量二代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六种巨大口蘑菌株进行有参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旨在筛选出耐贮藏的巨大口蘑菌株品种,并从分子水平探讨巨大口蘑不同菌株褐变度差异的内在可能原因,具体结果如下:1.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定期测定六种菌株子实体的褐变及褐变相关生理指标(PPO、酪氨酸酶、漆酶和总酚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各指标与褐变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六种巨大口蘑的褐变度呈上升趋势,PPO和漆酶活性均呈折线波动下降趋势,H49和SCAU3菌株的TYR活性先上升再下降,另外4个菌株的TYR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折线波动下降,其中SCAU1、H49和H100三种菌株的褐变度和PPO、TYR及漆酶活性较低,SCAU3菌株褐变度和PPO活性最高,而总酚含量在六种菌株间并未出现显着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六种菌株的褐变度均与PPO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此外,仅SCAU3菌株的褐变度还与TYR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2.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定期取样测定巨大口蘑六种菌株的抗氧化酶(CAT、POD和SOD)活力,结果表明:巨大口蘑六种菌株子实体的CAT呈缓慢下降趋势,在整个贮藏期间差异不显着(p>0.05);POD活性在前6 d内均急剧下降,随后呈不同幅度的缓慢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六种菌株的SOD活性在贮藏前期12 d内均急剧上升,随后呈不同速率的下降;3.对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转录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组间关系分析和,结果表明:巨大口蘑六种菌株的转录组测序质量较好,能有效保证测序数据可以用作后续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在六种菌株的基因表达水平组间比较中,SCAU1、SCAU4、H99和H100四个菌株聚为一类,SCAU3和H49菌株各自单独为一类;4.对巨大口蘑不同菌株组间比对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挑选组间差异分析中有代表性的SCAU1、SCAU3、H49和H100四种菌株进行组间比对及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菌株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主要是在代谢过程、细胞组分、细胞过程和催化活性中;5.对巨大口蘑六种菌株在黑色素物质生成相关代谢通路富集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菌株的两两组间比对中,差异表达基因都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途径;六种菌株在苯丙氨酸代谢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显着差异,六种菌株的酪氨酸代谢主要以氧化分解途径为主,在酪氨酸代谢的黑色素生成途径相关基因中,SCAU3菌株的表达量最高,SCAU1菌株的表达量最低。从上述实验结果中可看出,在巨大口蘑六种菌株中,SCAU1和H49两菌株表现出较好的贮藏品质和市场价值,SCAU3菌株的贮藏品质最不理想。从转录组水平的分析结果来看,SCAU1和H49菌株不易褐变可能与其子实体细胞的代谢过程和黑色素生成途径的基因差异表达有关。
杨潜龙[6](2017)在《双孢蘑菇还原型菌种的研制及覆土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全世界栽培范围最广,生物学研究最深入,栽培技术最现代化,单位面积产量和世界总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双孢蘑菇栽培主要使用谷粒种或其他配方的固体菌种进行接种。新近出现的还原型液体菌种,以其制作周期短、活力强、接种量大等优点,并且克服了液体菌种不耐储存、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能力差等缺点,已经应用于金针菇和杏鲍菇生产。本研究旨在探索开发还原型液体菌种,以及替代材料中添加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产生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UW4代替常规覆土等新技术,实现双孢蘑菇的高效栽培。主要结果如下:1、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优化。以液体培养中菌丝球的生物量、菌球状态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料浸提液添加量(X1)、过氧化钙浓度(X2)、装液量(X3)为影响液体菌种培养的三个重要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模型:Y=+8.311E-003-6.950E-005X1-9.437E-005X2-7.996E-004X3+4.150E-005X1X2+1.270E-004X1X3+2.823E-004X2X3-3.225E-006X12-1.648E-005X22+8.153E-005 X32.推测出培养料浸提液添加量为50%,过氧化钙浓度为0.01 g/100 ml,装液量为80 ml,在此条件下,双孢蘑菇液体培养的菌丝生物量干重预测的最大响应值为0.009787 g/ml。此优化配方包含在试验处理中,实际值为0.0095 g/ml,与预测值相符。2、还原型菌种制备。从多种成胶物质中选出胶Y,在常温下固化效果最好,在其浓度为0.4%条件下,固化液体培养得到的菌丝球,4℃保藏。固化30 d后,将菌种液化接种于灭菌培养料平板中培养,在培养料中的生长速度比加富PD(PBG)培养基提高49.8%-77.9%。3、覆土新技术研究。共设计12个覆土处理,分别为常规覆土处理、常规覆土添加菌剂、常规覆土灭菌后添加菌剂、草炭土处理、草炭土添加菌剂处理、草炭土灭菌处理、草炭土灭菌后添加菌剂、生物炭灭菌处理、生物炭灭菌后添加菌剂、膨化珍珠岩灭菌处理、膨化珍珠岩灭菌后添加菌剂、蛭石灭菌添加菌剂。菌剂为恶臭假单胞菌UW4制剂,添加量为5%。每个处理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为4 m2,随机分布。前二潮菇产量,草炭土处理最高,生物炭和生物炭加菌剂处理产量最低,其次是珍珠岩处理。其他处理与常规覆土没有差异。表明采用资源丰富的蛭石或珍珠岩添加UW4菌剂可以作为覆土替代材料。4、覆土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产生菌对菇产量的影响。在双孢蘑菇二潮出菇采收后,对不同覆土材料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产生菌数量进行测定,其菌数的对数值与前两潮菇的总产量之间表现出极显着(P<0.01)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表明覆土材料中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越大,一潮与二潮菇的总产量也越高。
何欣[7](2017)在《外源钙在杏鲍菇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利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Fr.)Qucl.]富集外源钙,研究获得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补钙制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钙对杏鲍菇菌丝体生长发育影响的角度分析:在平板培养基中添加五种不同的外源钙(氯化钙、硝酸钙、碳酸钙、乳酸钙、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菌丝体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外源钙为乳酸钙并确定其耐受钙的浓度范围为0.3-0.6 mg/mL。从菌丝体生长状况来看,当外源钙浓度为0.6mg/mL时,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当外源钙浓度为1.2 mg/mL时,抑制了菌丝体的生长。当外源钙浓度在0.6-2.4 mg/m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加大杏鲍菇菌丝体生长呈现减缓趋势。在发酵液中添加外源钙,外源钙为氨基酸螯合钙时杏鲍菇发酵液密度最大,综上两点筛选出乳酸钙和氨基酸螯合钙为最适外源钙。发酵后的菌丝体富钙量差异显着,当外源乳酸钙培养基浓度为0.6 mg/mL时,菌丝体富钙量最大为27.98mg/kg。(2)外源钙对杏鲍菇子实体发育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来看,在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培养基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随着浓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0.6 mg/mL处理组显着高于无外源钙组;在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培养基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随着浓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0.6 mg/mL处理组显着高于无外源钙组。在栽培料中添加乳酸钙,钙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杏鲍菇子实体中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栽培料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钙,钙含量的变化与添加乳酸钙引起的变化大致相同。在栽培料中的乳酸钙和氨基酸螯合钙的最适浓度均为0.6 mg/mL,当外源乳酸钙浓度为0.6 mg/mL时,培养基的钙含量增加较缓,而杏鲍菇子实体含钙量最高,为12.4 mg/kg;当外源氨基酸螯合钙浓度为0.6mg/mL时,培养基的钙含量增加较缓,而杏鲍菇子实体含钙量最高,为9.4 mg/kg;最适外源钙的加入同时也提高了杏鲍菇子实体的产量,缩短了其生长周期。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的生长和钙的富集均有促进作用,为开发新型有机钙提供原材料。
陆珠[8](2017)在《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赞比亚是南部非洲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农业也是中国援助非洲的重要领域。赞比亚属热带气候,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草菇的栽培。我国是最早栽培草菇的国家,是世界草菇的起源地。至今尚未有对赞比亚草菇栽培方面的报导。本研究首次尝试将中国草菇引种试种到赞比亚,并对赞比亚干冷季节、干热季节和湿热季节引种试种草菇的栽培设施、发酵料栽培、熟料栽培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来源于中国的7株草菇菌株进行初步温度筛选试验。发现V0025、V901、V971、V04、V15、V38和V28均不适宜在25℃下培养。V15、V38、V28最适宜在30℃下培养。V901和V971最适宜在在35℃下培养。V0025和V04不是草菇菌株,V901、V971、V15、V38和V28均是优良菌株。(2)对自行设计的草菇栽培设施的保温和稳温效果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栽培设施可缩短4-9℃的温差。设施内平均温度可比设施外平均温度高4.5-10℃。保温、稳温效果明显,可用于草菇的设施化栽培。(3)通过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对5株中国草菇在赞比亚的栽培试验研究分析表明:在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可行;干冷季生物转化率低,在没有外界加热的情况下不宜栽培,或需筛选耐低温菌株;干热和湿热季自然状态下均可栽培草菇;5个草菇菌株均可在赞比亚栽培,其中最适宜在赞比亚栽培的是草菇V15,生物转化率最高可达33.4%;目前发酵料栽培与熟料栽培相比,发酵料更适宜草菇在赞比亚的栽培。(4)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的利润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表明,在干热和湿热季栽培草菇均可盈利。以25㎡的占地面积,全年最低栽培6个周期,赞比亚工人年工资标准6400元为例计算,发酵料栽培草菇可盈利18450.6元(约合27675.9K)是普通工人年收入的2.9倍。熟料栽培可盈利13734.4元(约合20601.5K)是普通工人年收入的2.1倍,在赞比亚栽培草菇有较高经济价值。综上,草菇在赞比亚的栽培有着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栽培成本低,周期短,技术相对简单,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提高收入、增加就业,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引种草菇到赞比亚是中国草菇的又一步世界性推广。
李云盼[9](2016)在《金针菇出菇管理与异常现象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催蕾期管理由于培养料配方、发菌温度、接种量不同,发菌时间也不一致。一般发菌时间需45—60天。当白色的菌丝吃透整个培养料时,标志发菌培养已结束,即可转入催菇期管理,管理要点如下:(1)增湿。菇棚内增高湿度,空间、沟壁、地面可用喷雾器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创造湿出菇的首要条件。(2)撑口或搔菌。把菌袋两端的扎绳解开,撑开袋口,即为撑口。撑开口后,目前多是直接出
张权[10](2016)在《香菇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和农艺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是一种木腐真菌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是世界上年产量仅次于双孢菇的第二大宗食用菌。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这就为以农业下脚料为主原料发展香菇提供了充足原料保障。目前在河南省香菇栽培大多采用反季节栽培模式,所用的香菇品种有待深入开发和研究。本文以河南省主栽的五个香菇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五个品种的营养特性、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和农艺性状,试图从酶学角度探索香菇在生长过程中的胞外酶活变化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为优良香菇品种的选择、生物转化、良种选育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五个香菇品种对碳源的利用存在差异,931-9和灵仙一号的最适碳源是蔗糖,9608和L808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南山一号是麦芽糖。五个品种对氮源利用情况具有一致性,有机氮优于无机氮,牛肉膏综合表现最好。当C/N在10/1-30/1的范围内,五种香菇菌丝生长情况都最好。培养基的N浓度在0.04%-0.08%范围内时,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在较高浓度范围内菌丝生长势最好。(2)把香菇菌丝置于三种最适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发现四种胞外酶活性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不同胞外酶活性高峰先后出现,淀粉酶活性高峰最先出现,然后依次是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这表明液体培养过程中香菇菌丝生长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有一定的顺序,淀粉类先于纤维素、木质素被利用。三种最适培养基中培养的不同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存在差异,但没有规律可循。(3)五种香菇栽培过程中不同胞外酶系之间的活性变化规律相对一致,四种酶活变化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表明香菇对营养利用的先后顺序是:淀粉和木质素在营养生长阶段最先被利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生殖生长阶段被降解利用。(4)五个香菇品种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南山一号、L808、931-9培养周期最短,南山一号的产量最高,L808菇形最好,9608和灵仙一号菌肉肥厚紧实。(5)农艺性状与胞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生长阶段淀粉酶、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大小与香菇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的时期都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酶活越大,菌丝对培养基分解的就越充分,就越有利于香菇提早出菇,其中漆酶是关键酶,其活性越高,香菇转色越早,出菇也就越早。生殖生长期几种酶活的变化对香菇进入出菇阶段时间早晚没有相关性。在菌丝期半纤维素酶活性越大越不利于香菇产量的提高,其活性还与菌盖直径和菌柄长度、直径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出菇期的早晚没有影响。
二、白色金针菇出菇异常的原因与防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色金针菇出菇异常的原因与防止(论文提纲范文)
(2)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真姬菇的简介 |
1.1.1 真姬菇的形态特征 |
1.1.2 真姬菇的发现与引进 |
1.2 真姬菇的食药用价值 |
1.2.1 食用及营养价值 |
1.2.2 药用及保健价值 |
1.3 真姬菇生物特性研究 |
1.3.1 真姬菇营养条件研究 |
1.3.2 真姬菇生长环境条件研究 |
1.4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
1.4.1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
1.4.2 国外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
1.5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
1.5.1 我国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
1.5.2 国外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
1.6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创新性 |
1.9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适宜真姬菇工厂栽培的稳定高产菌种筛选 |
2.1.1 供试真姬菇菌种及其来源 |
2.1.2 真姬菇基质配方 |
2.1.3 供试真姬菇菌种生产方法 |
2.1.4 真姬菇栽培管理方法 |
2.1.5 营养生长阶段生物学特性观测 |
2.1.6 生殖生长阶段各参数测定 |
2.2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与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
2.2.1 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
2.2.2 真姬菇稳定的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
2.3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真姬菇工厂栽培的稳定高产菌种的筛选 |
3.1.1 菌丝生长阶段的生物学特性 |
3.1.2 生殖生长阶段子实体各参数测定 |
3.2 真姬菇固体菌种栽培 |
3.3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稳定的高产配方研究 |
3.3.1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
3.3.2 稳定的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
3.3.3 配方pH值、含水量及装瓶重量的筛选 |
3.3.4 生产配方中最佳的pH调节剂的筛选 |
3.4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
4 讨论 |
4.1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配方的筛选优化及应用 |
4.2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总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氧化还原物质对斑玉蕈子实体形成及其发育影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斑玉蕈的分类地位及其栽培发展史 |
1.2 真菌子实体形成的演化 |
1.2.1 真菌多细胞结构形成 |
1.2.2 真菌有性生殖的子实体产生 |
1.3 食用真菌子实体发育研究进展 |
1.3.1 食用真菌子实体发育研究概况 |
1.3.2 影响食用真菌子实体形成的外部因素 |
1.3.3 影响食用真菌子实体发育的外部因素 |
1.4 食用真菌子实体发育与ROS相关研究进展 |
1.5 氧化还原活性物质对胞内ROS的调节作用 |
1.6 现代组学技术在真菌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皂苷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培养基配方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皂苷对工厂化栽培的斑玉蕈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2.2.2 皂苷对斑玉蕈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3 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过程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2.4 皂苷对斑玉蕈菌丝细胞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
2.2.5 皂苷对斑玉蕈菌丝细胞影响的代谢组分析 |
2.2.6 皂苷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过氧化氢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1.3 培养基配方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过氧化氢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2.2 过氧化氢对斑玉蕈发育过程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3 过氧化氢对斑玉蕈菌丝体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
3.2.4 过氧化氢对斑玉蕈菌丝细胞影响的蛋白质组分析 |
3.2.5 过氧化氢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过程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氢水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及菌丝体抗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试剂 |
4.1.3 培养基配方 |
4.1.4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富氢水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
4.2.2 富氢水对斑玉蕈菌丝体抗性的影响 |
4.2.3 富氢水对斑玉蕈菌丝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斑玉蕈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功能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质粒和试剂 |
5.1.3 培养基配方 |
5.1.4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斑玉蕈GPX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获得及其表型分析 |
5.2.2 斑玉蕈GPX基因沉默转化子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5.2.3 斑玉蕈GPX基因沉默转化子物质能量代谢的研究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主要仪器设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金江木耳种质资源分离、鉴定及栽培配方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前景 |
1.2 关于食用菌的古今中外 |
1.3 黑木耳资源简介 |
1.4 木耳的营养方式和生活周期 |
1.5 黑木耳的价值 |
1.5.1 黑木耳的食用价值 |
1.5.2 黑木耳的药用价值 |
1.6 黑木耳产业进展情况 |
1.7 金江木耳概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态环境的调查 |
2.2.2 子实体的形态鉴定 |
2.2.3 菌种分离与纯化 |
2.2.4 分子鉴定 |
2.2.5 构建系统发育树 |
2.2.6 筛选培养基配方 |
2.2.7 栽培料配方筛选 |
2.2.8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生态环境调查 |
3.2 形态鉴定 |
3.3 目的片段PCR扩增结果 |
3.4 分子鉴定结果 |
3.5 培养基筛选 |
3.5.1 碳源培养基筛选 |
3.5.2 氮源培养基筛选 |
3.5.3 无机盐培养基筛选 |
3.5.4 pH培养基筛选 |
3.5.5 碳氮比培养基筛选 |
3.5.6 栽培配方筛选 |
3.6 结论 |
第四章 展望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及相关机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1 前言 |
1.1 巨大口蘑简介 |
1.1.1 巨大口蘑的食药用价值 |
1.1.2 巨大口蘑的菌种驯化及栽培 |
1.1.3 巨大口蘑不同菌株间的差异 |
1.1.4 巨大口蘑的抗褐变研究 |
1.1.5 巨大口蘑的分子研究 |
1.2 食用菌的褐变及其机理研究 |
1.2.1 食用菌的酶促褐变 |
1.2.2 真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 |
1.2.3 食用菌的褐变抑制研究进展 |
1.3 转录组学简介 |
1.3.1 转录组学及其测序技术简介 |
1.3.2 转录组学在真菌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巨大口蘑菌株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巨大口蘑子实体贮藏方法 |
2.2.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3 巨大口蘑转录组测序及组装方法 |
2.2.4 转录组质量评估方法 |
2.2.5 Unigene功能注释及分析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度及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 |
3.1.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度的变化 |
3.1.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
3.1.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酪氨酸酶活力的变化 |
3.1.4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漆酶活力的变化 |
3.1.5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总酚含量的变化 |
3.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
3.2.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变化 |
3.2.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变化 |
3.2.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变化 |
3.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 |
3.3.1 RNA质量检测 |
3.3.2 转录组测序碱基及Reads质控分析 |
3.3.3 过滤rRNA后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统计 |
3.3.4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基因表达结果统计 |
3.4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样品关系分析 |
3.4.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样品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
3.4.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样品主成分分析 |
3.4.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样品聚类分析 |
3.5 巨大口蘑各菌株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5.1 基因差异表达统计 |
3.5.2 巨大口蘑各菌株差异Unigene的GO分析 |
3.5.3 显着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6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黑色素物质生成的初步探讨 |
3.6.1 转录组数据中与黑色素物质生成有关的差异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
3.6.2 转录组数据中与黑色素物质生成有关的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6.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度差异的可能原因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度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
4.1.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4.1.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转录组质量评估和样品间关系分析 |
4.1.4 巨大口蘑不同菌株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1.5 差异表达基因在黑色素物质生成途径的分析 |
4.2 结论 |
5 创新性与不足 |
5.1 创新性结果 |
5.2 存在的问题及深入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双孢蘑菇还原型菌种的研制及覆土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用菌及双孢蘑菇概述 |
1.1.1 国外双孢蘑菇栽培历史概况 |
1.1.2 国内双孢蘑菇栽培历史概况 |
1.2 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与应用 |
1.2.1 食用菌液体菌种简介 |
1.2.2 液体培养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1.2.3 还原型菌种技术 |
1.2.4 食用菌液体培养的理化条件 |
1.3 土壤及双孢蘑菇培养料浸提液和过氧化钙的应用 |
1.4 双孢蘑菇覆土机理研究及恶臭假单胞菌菌剂的应用 |
1.4.1 覆土对双孢蘑菇生长影响 |
1.4.2 恶臭假单胞菌菌剂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孢蘑菇还原型菌种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菌种 |
2.2.2 培养基配方 |
2.2.3 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4 试验方法 |
2.2.5 分析方法 |
2.2.6 试验流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双孢蘑菇最优培养基筛选 |
2.3.2 不同处理方式土壤与培养料浸提液对平板中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3 不同处理方式土壤与培养料浸提液对液体培养双孢蘑菇形态的影响 |
2.3.4 不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料浸提液浓度对双孢蘑菇菌丝形态的影响 |
2.3.5 不同过氧化钙浓度对双孢蘑菇菌丝形态的影响 |
2.3.6 不同装液量对双孢蘑菇生物量的影响 |
2.3.7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
2.3.8 胶Y固化作用及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覆土新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试验场地 |
3.2.2 试验材料 |
3.2.3 仪器设备 |
3.2.4 试验试剂 |
3.2.5 培养基 |
3.3 试验方法 |
3.3.1 菌剂的制作及质量检测 |
3.3.2 双孢蘑菇栽培管理 |
3.3.3 覆土管理 |
3.3.4 采收阶段管理 |
3.4 覆土材料中总细菌及ACC脱氨酶产生菌菌数的统计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菌剂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3.5.2 菌剂对双孢蘑菇出菇的影响 |
3.5.3 试验结束后覆土材料处理中细菌总数及ACC脱氨酶产生菌数量的统计 |
3.5.4 双孢蘑菇总产量与覆土材料中可培养细菌及ACC脱氨酶产生菌之间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外源钙在杏鲍菇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杏鲍菇概述 |
1.1 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布 |
1.2 杏鲍菇的营养及其药用价值 |
1.2.1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
1.2.2 杏鲍菇的药用价值 |
1.3 杏鲍菇栽培工艺的优化 |
1.3.1 杏鲍菇栽培基质的研究 |
1.3.2 液体菌种的开发利用 |
1.4 杏鲍菇的栽培特性 |
第二章 杏鲍菇富钙能力及其他食用菌的富集能力 |
2.1 外源钙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微量元素对其他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研究 |
2.2.1 外源微量元素对香菇的影响 |
2.2.2 外源矿微量元素对平菇的影响 |
2.2.3 外源微量元素对金针菇的影响 |
2.2.4 外源微量元素对柱状田头菇的影响 |
2.2.5 外源微量元素对鸡腿菇菌丝体的影响 |
2.2.6 外源微量元素对白灵菇的影响 |
2.2.7 外源微量元素对其他食用菌的影响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外源钙最适浓度的筛选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材料 |
1.1.2 培养基 |
1.1.3 方法 |
1.1.4 数据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杏鲍菇菌丝体耐受钙浓度范围的确定 |
1.2.2 最适外源钙的确定 |
第二章 外源钙对液体发酵菌丝密度以及含钙量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数据统计方法 |
2.1.3 菌丝浓度法测定添加外源钙的发酵液菌丝 |
2.1.4 菌丝含钙量的测定 |
2.2 结果 |
2.2.1 不同外源钙下发酵液菌丝体密度 |
2.2.2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菌丝体含钙量的影响 |
2.2.3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菌丝体含钙量的影响 |
第三章 外源钙对子实体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添加外源钙对杏鲍菇子实体生理生化的影响 |
3.2 结果 |
3.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2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子实体栽培周期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含钙量影响 |
3.2.6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2.7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子实体栽培周期的影响 |
3.2.8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2.9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含钙量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概述 |
1.1 草菇栽培的起源 |
1.2 草菇栽培的发展 |
1.3 草菇生物学特性 |
1.4 草菇栽培中主要病虫害及预防措施 |
1.5 草菇生产难点 |
1.6 栽培草菇的价值 |
1.7 栽培草菇的意义 |
1.8 赞比亚草菇栽培现状 |
1.9 赞比亚发展草菇的优势 |
1.10 引种草菇到赞比亚的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草菇母种菌丝生长试验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试验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6 小结 |
第二章 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栽培设施的建造 |
2.1 栽培设施建造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栽培试验研究 |
3.1 供试菌株 |
3.2 供试培养基 |
3.3 试验方法 |
3.4 评价标准 |
3.5 草菇栽培试验 |
3.6 结果 |
3.7 讨论 |
3.8 小结 |
第四章 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
4.1 试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金针菇出菇管理与异常现象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催蕾期管理 |
二、出菇管理 |
三、发菌期的异常现象与防止 |
1、菌种块不萌发。 |
2、菌种块萌发不吃料。 |
3、菌丝发黄萎缩。 |
4、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 迟迟不满袋发生原因: |
四、出菇期的异常现象与防止 |
1、不现蕾。 |
2、菇蕾发生不整齐。 |
3、袋壁出菇。 |
4、料面沿袋壁四周出菇。发生原因:撑开袋筒过早。发菌时间过长, 料表面菌丝老化和失水。 |
5、菇蕾变色枯死。原因是诱导出菇阶段, 料面的小水珠未能及时蒸发, 使菇蕾原基被水珠淹没, 窒息而死。 |
五、常见病害 |
1、胡桃肉状菌 |
2、细菌性斑点病 (花帽) |
(10)香菇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和农艺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香菇研究现状 |
1.1.1 中国香菇栽培历史 |
1.1.2 分布范围 |
1.1.3 形态特征 |
1.1.4 生殖方式与生活史 |
1.1.5 生长发育条件 |
1.2 食用菌胞外酶研究进展 |
1.2.1 主要的食用菌胞外酶系 |
1.2.2 国内外食用菌胞外酶研究进展 |
1.3 香菇农艺形状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香菇菌丝体营养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1.3 菌种活化 |
2.1.4 菌龄同步 |
2.1.5 不同碳源试验 |
2.1.6 不同氮源试验 |
2.1.7 不同C/N试验 |
2.1.8 不同N浓度试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碳源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2 不同氮源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3 不同C/N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N浓度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五种香菇菌丝最适碳氮源 |
2.3.2 最适C/N和N浓度 |
第三章 香菇菌丝液体发酵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菌种活化 |
3.1.4 菌龄同步 |
3.1.5 液体发酵 |
3.1.6 粗酶液制备 |
3.1.7 胞外酶活性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香菇 931-9 菌丝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
3.2.2 香菇9608菌丝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
3.2.3 香菇L808菌丝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
3.2.4 香菇灵仙一号菌丝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
3.2.5 香菇南山一号菌丝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香菇栽培出菇胞外酶活性和农艺性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1.3 菌种活化 |
4.1.4 原种制作 |
4.1.5 栽培种制作 |
4.1.6 栽培袋制作 |
4.1.7 发菌管理 |
4.1.8 转色催蕾 |
4.1.9 出菇管理与采收 |
4.1.10 测定项目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香菇栽培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
4.2.2 香菇的农艺性状调查 |
4.2.3 香菇胞外酶活性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四、白色金针菇出菇异常的原因与防止(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厂化背景下的菇农技术改进行为研究[D]. 耿立.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2]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D]. 付卓识.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3]氧化还原物质对斑玉蕈子实体形成及其发育影响的机制研究[D]. 陈辉.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3)
- [4]金江木耳种质资源分离、鉴定及栽培配方的筛选[D]. 程青海. 云南大学, 2019(03)
- [5]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及相关机理的比较研究[D]. 喻晓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双孢蘑菇还原型菌种的研制及覆土新技术研究[D]. 杨潜龙.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1)
- [7]外源钙在杏鲍菇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D]. 何欣.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8]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的初步研究[D]. 陆珠.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9]金针菇出菇管理与异常现象防治[J]. 李云盼. 河北农业, 2016(12)
- [10]香菇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和农艺性状研究[D]. 张权. 河南科技学院,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