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为仁由己”到“为人民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辰洋[1](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姚春林[2](2020)在《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从人文关怀出发,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促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被破除,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力量总体薄弱,高校在校学生数量较少,特别是工科院校占比较低,难以满足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服务国家建设的角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成为新中国初期的重点任务。该时期党和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校接管改造、颁布政策法令措施、进行院系调整、推进课程改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等一系列蕴含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对高校师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引领,并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从实际效果和历史意义看,在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下,逐步确立了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提升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保障了高校与高等教育的稳定与延续性,有效巩固了新政权。本文对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列宁知识分子理论及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出发,分析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基础,探讨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初步规划、实施举措和内容拓展。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研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政治基础,包括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社会形态演变与过渡、政治体制初创、阶级关系和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经济基础,包括多元的经济形态背景、严峻的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再次,分析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文化基础,包括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进行了梳理。首先,梳理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从《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到“包下来”政策,从“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到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其次,研究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包括教师工资补助、学生补贴、建设投入与扶持等措施。再次,探讨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进行了评析。首先,总结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布局更加成熟等方面。其次,探讨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及不足之处。本文认为,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工作存在过于简单化、苏联印记过于浓厚、过于强调政治因素等诸多不足。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一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和精神,是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思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二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这主要体现在坚定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推动师资队伍的成长发展等方面。同时,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无论是新中国初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境遇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结语简要回顾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对未来深化研究作了前瞻与展望。
孟凡昊[3](2020)在《儒家官德思想评析》文中研究说明儒家思想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文化,不仅有效指导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实践,更是传统中国人意识形态的集合。因此,对儒家官德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以史为镜,以明民族之得失,更可以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以资今用。儒家官德思想主要来源于自西周开始确立的德治思想,以及后世形成的儒家修身思想,同时儒家又通过道义性的入仕筹划将修身与德治政治相连接,将个人之修养与家国之命运相关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儒家官德思想是随着中央集权国家和文官官僚体系的发展而逐渐趋于系统,形成了以“仁民、忠信、中庸、奉公、勤政、慎廉”为主要内容的官德纲要。而官德思想养成方面,儒家高度个人道德修养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立志于道、学思行并重,克己正心,内省自讼,知行合一,仕学相济”的官德修养方式。同时也对官德思想践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德才、义利”等问题进行了辩证阐述。在官德外在养成方面,儒家主要依靠科举制度、官箴文化以及凸显儒家道德精神的官德管理办法来进行推动。而对儒家官德思想的内容、历史流变以及养成方式进行分析,揭示传统官德修养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我国当代官德文化建设获得历史性启示。
于欣[4](2019)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重要价值。挖掘、阐发和传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学术命题。系统梳理和探究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呈显其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这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宗法分封的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深刻经济背景,生产方式大变革所必然引发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社会各阶级阶层间的矛盾斗争激化加剧是其政治背景,思想文化领域内新旧理念碰撞交织、百家异说的文化繁荣是其文化背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及其学派的形成发展和重要地位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奠定了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于一体的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基调和轮廓,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理论来源。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构成了先秦儒家德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了重振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和教化传统的生机活力,先秦儒家不断内求“礼乐之原”,由礼而仁,由仁而性,由此开启了对“欲”、“群”、“心”等人性问题的探究与阐发。人之“欲”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礼义道德及其教化则是满足人欲之必需。人之“群”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人之生不能无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所必需。人之“心”是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主宰性的意志之心、情感性的德性之心、理性的认知之心分别为人之受教修德提供了主体性依据、内在情感根基和内在理性根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体现了立足于人本身为德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自觉。关于德育活动的目的,先秦儒家秉持治国安民与“为己”“成人”互为目的手段、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互渗统一的基本精神,一方面主张以教求治求安,力求通过德教达成治国安民、维护差序和谐理想秩序的社会性目的;另一方面主张教以“成人”,力求通过德教修身来美身化性、成就君子圣人的德性理想人格,达成提升人性、发展完善人本身的个体性目的。从德育内容上看,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仁、义、礼、孝、悌、忠、信、知、勇等道德规范是其道德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明分正名的社会等级观念和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是其政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是其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作为受教者自教方法的自我修身之道和作为教育者施教方法的社会教化之道。自我修身之道侧重于受教者对自身之“志”、“学”、“思”、“行”等能动性的主动发挥,包括“志于仁”、“学以致道”、“思以致圣”、“躬行践履”。社会教化之道侧重于教育者对受教者之主体意识自觉的激发和引导,包括注重运用“愤启悱发”、“举一反三”、“以问为教”等方法的对话式思想宣讲,强调教育者以身体道、自反修己的身教示范,把良好环境的选择培育作为促进人性完善之重要着手处的环境熏陶,引导受教者在“礼”的践履和切己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其情、悟得其理的生活体验,强调教化以情感为起点和根基的因情设教。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先秦儒家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为中华道德文明和古往今来的德育活动贡献了具有“永久魅力”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因其得以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对庶民地位作用的贬低、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严守等思想局限性。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是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及实现的首要前提。综而观之,作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之典型代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深蕴着“儿童的天真”,彰显着具有“永久魅力”的鲜明特色和优秀“基因”,具有超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先秦儒家的主体性德育理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相契合,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教育者主体性的首要着力点是激发受教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教育者必须密切结合受教者积极的“前理解”给予切己的启发和引导。先秦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具有相契合性,为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宝贵资源,主要体现为“仁”、“礼”对于社会公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信”和“为政以德”对于职业道德和政治品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于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孝德观、推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涵养作用。先秦儒家的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契合性,能够在原则方法、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借鉴,可以以其和谐守礼的师生关系为借鉴,确立“序差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对话式”思想宣讲为借鉴,推进“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以因情设教和生活体验为借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和生活化。要想实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发展、新实践,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传承弘扬先秦儒家德育的优秀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科学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优秀“基因”;以实践为导向,实践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动力与源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实现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宏观实践导向,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为微观实践导向;坚持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既要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又要广泛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的德育文化,将中西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融通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王春艳[5](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反映本民族特点的精神气质与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能够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主要因为有民族精神的传承。新时代大学生担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民族精神的青春风采。对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理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孕育出来的历久弥新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本文依据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相关案例及日常行为实践,并结合相关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分析出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积极表现:即在践行伟大创造精神方面展现出自动自觉的创造意识,活学活用的学术创新和锲而不舍的创业实践;在践行伟大奋斗精神方面展现出砥砺前进的奋斗激情,知难而上的奋斗品质和爱国奉献的奋斗担当;在践行伟大团结精神方面展现出互助团结的优秀品质,勠力同心的团队协作和万众一心的民族意识;在践行伟大梦想精神方面展现出心怀梦想的美好向往,追求梦想的坚定信心和实现梦想的报国情怀。虽然新时代大学生在践行民族精神中展现出许多积极表现,但部分大学生存在民族自信心与认同感不够强,民族忧患意识相对淡薄,责任担当意识有待提高和自身认知与实践不统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造成: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时效性不足、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践行、新时代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鉴于此,为助力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特提出如下策略:高校针对大学生持续开展民族精神的认知与践行教育,各领域积极营造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践行的自我教育。该论文有参考文献95篇。
公亚丽[6](2019)在《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概念、内涵、形成及其意义。研究的过程中阐述了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以及中国共产党员志愿服务与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在概念上的区别,初步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中内涵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核心要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文化根基以及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有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国共产党员获取精神支柱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文章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系统的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作用。首先,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是一种内发的“精神动力”,从“精神”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过程来看,“精神动力”的激发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从目的性来看,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都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弘扬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拓宽了弘扬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方法路径。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作用分为精神引领作用、价值认同作用和育人作用并进行了详细阐述。弘扬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在培育人的政治信念、道德理念、人生观念以及生活态度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是知识、理念、实践相互融通生成的结果,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除此之外,本文在对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作用探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作用发挥的具体过程。将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作用发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设计阶段、作用发挥阶段和结果展示阶段。所谓目标设计就是对其作用发挥的“应然”效果进行分析,通过作用发挥的动态过程,达到其“实然”效果。“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就是目前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发挥应解决的问题。为解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问题,本文探究了在其作用发挥的动态过程中遵循的基本规律,寻找到理论的科学性、政治环境、文化氛围以及资源整合等相关因素,也为解决其作用发挥困境提供思路。另外,指出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作用发挥应遵循的根本标准与具体标准,其中具体标准是根本标准的衍生,是根本标准的具体细化因素,换言之是其作用发挥过程中应具备的一般性特点和本质特点。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目前培育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所面临的困境,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力求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围绕这一基本思路,在深度访谈基础上分析出目前培育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困境和现实困境两方面,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其培育实践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目前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认同是其培育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其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随着现实生活条件日益富裕,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形成,使得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在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群众中存在认可问题,部分党员以及普通群众甚至认为党员志愿精神名不副实。另外,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诋毁党组织形象和党员形象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不良信息使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正确认知产生了障碍。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离析,二者融合度不高也是其作用发挥面临的困境。在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做到规范化、科学化。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弘扬是通过实践活动完成的,展现在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现阶段,我国关于志愿组织机制建设不够完善,相应的领导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有待完善。面对以上现实问题,本文力求寻找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培育的优化路径。针对理论问题,应加强关于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理论研究,挖掘其发展历史,不断拓展和丰富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内涵,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理论研究相融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手段培育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在弘扬中国共产志愿精神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手段,还要充分利用弘扬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网络资源,如:设置相应的宣传网站、充分利用自媒体的特殊性、搭建网络舆论平台等。创新关于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宣传话语体系也是培育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优化路径之一,应充分建立具有针对性、感染性、艺术性的话语体系。最后,完善党员志愿服务机制体制建设有助于优化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培育路径,只有充分完善党员志愿服务的领导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使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规模化、制度化,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被人们群众广泛认同。
冯正强[7](2018)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文中提出围绕“何谓友善”这一根本问题,本项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探讨,以逐步廓清“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丰富践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人们理解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视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反思,主要从概念反思、理论溯源、传统底蕴及其当代彰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项研究不仅从日常层面、美德层面、至善层面、制度层面等维度对友善概念进行了反思,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系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友善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本项研究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友善价值观蕴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友善价值观的“核心”之路做好了铺垫。再次,本项研究还从中西方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对友善价值观的中西传统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本项研究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论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问题,我们认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力图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构建起一条立体路径,密织起一道友善之网。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生态层面,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维度出发,探讨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元抓手,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培育践行友善价值观也应成为一种伦理自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良知与理性,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友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灯塔,引领我们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黄宏伟[8](2018)在《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是在批判个人主义等道德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追求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国同构的伦理机制、民为邦本的道德原则等价值理念,深刻表达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内容。近代受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等影响,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开始解构。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产生并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在全国全方面拓展。改革开放后,在吸取文革的经验教训后,集体主义得到深入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运行的道德规范。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共产主义伦理信仰,确立集体主义植根于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理念,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认为从现实的人性出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集体主义目的所在。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拓展了集体主义的实践内容,注重从民生发展方面来挖掘集体主义的实践新途径,提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内容。斯大林明晰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发展关系,认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结合发展的。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具有丰富的文明成果。天人合一的伦理理念,万物一体的道德情怀,家国同构的伦理机制,社会实践的道德生活途径等,构成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也存在个人价值和集体精神相对立的倾向,个人自由理性的追求受到禁锢,个人正当利益的需求遇到阻碍等不足。近代西方价值观念等影响,家国观念、公私观念、义利观念等发生解构。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为近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建构提供了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和伦理思想资源。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萌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社会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使得人民群众力量觉醒,无产阶级政治伦理思想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延安时期,刘少奇、毛泽东等人展开的党性修养、地方政府民主建构等实践活动,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在中国社会确立并得到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这一时期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确立了其在社会伦理文化中的主导地位。集体主义内容得到全面拓展,如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发展,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倡导男女平等,建设人民政府的政治伦理实践等。文革时期,极端集体主义、极端平均主义等价值观念,扭曲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为集体主义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深刻转型,也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进入深化发展阶段。集体主义坚持义利统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的辩证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树立了市场文明价值观念,并规定了经济活动的正确行为规范。集体主义的深入发展,需要倡导党政官员的模范作用,培育道德理想人格,丰富人民群众的集体生活,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李美华[9](2017)在《毛泽东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及其哲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治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探索,为推进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与哲学理论支撑。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指引下,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我国当前复杂的基本国情、政情、社情,更要汲取历史层面的国家治理思想,吸纳传统优秀文化精华,以加快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进程。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凝练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髓。研究毛泽东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必然要先梳理其治国能力实践的历史逻辑,揭示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线索,这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单线实践,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在内的综合实践,譬如政治层面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经济领域的工业化道路以及社会层面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抽象演绎出的能力形态,是毛泽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表征及核心要义。诚然,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得益于其时无数革命人士的艰苦卓绝,而且来源于毛泽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功底。因而,探析毛泽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的传统文化渊源及其哲学基础,是研究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的充分必要条件。然而,在总结概括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的前提下,不能忽略其实践过程中的过失与失误,只有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汲取经验与反思教训,才能科学而正确地领悟其治国理政的神髓。历史的重要功能在于为现实提供参考。毛泽东在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我国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财富,这集中体现在多维哲学视角的理论支撑作用、多种方法论的技治主义功能上,进而最终整合到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代价值意蕴当中。紧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主题,探析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已然成为破解深化改革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难题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厘清毛泽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探索的历史逻辑、成果形态、文化渊源、哲学基础以及经验反思、当代价值等多项重要课题,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有序推进提供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张瑞军[10](2017)在《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政党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由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来治国理政。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及效率的竞争,而这有赖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尽管从世界范围看,各国执政党执政模式有异,执政方式不同,但都面临着政党自身建设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政党自身命运沉浮和国家前途所在的大问题。众所周知,党建是“五位一体”,但仔细掂量,思想建设排在首位,也是其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在思想建设中抽丝剥茧,寻求根本,我们会发现,政党价值观作为政党的一种主体认知,对于政党的思想建设意义重大,某种程度上是政党“立党之道”。没有这个“道”,意味着政党没有灵魂。特别是在其中处于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和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的灵魂支柱。在此意义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立足当下中国时空环境,应情应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面临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双重任务。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精神迷茫、信仰缺失,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妨碍了党建的伟大工程,也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这就急需要一种能重塑党员干部精神脊梁的价值指引;从党执政的角度而言,如何摆脱苏东剧变带来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阴影而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也急需要一种能凝聚人心的精神支柱;此外,中国社会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也需要执政党提供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先导。所有这些都表明有必要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凝练其具体内容,这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遵循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中诞生、成长和发展壮大,所以它的核心价值观必然会反映一个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做事原则和目标指向。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就不难层层铺开,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本质和内容。当然,本文并不是单纯为了研究一个概念,证明其存在与否,而是立足上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现实境遇,遵循提出依据、基本理论、具体内容、如何建设的内在逻辑理路进行研究。本文分为六章内容,集中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前提是分析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进行内容凝练,依据是什么,即第一章;主体是具体探讨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包括从基本理论到具体内容,即第二、三、四、五章;第六章是在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研究基础上,联系当代中国党建背景对如何进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探讨,是对前文的一个拓展。按照这一逻辑理路,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提出依据,是为了说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必要性,作为一种事实存在有必要对其进行内容的明确凝练来指导现实。这种依据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的凝练内容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史当中;其次,从理论溯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圭臬,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蕴涵的价值理念从理论上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存在,为其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从当今中国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概念并凝练其具体内容有现实依据,对于全面从严治党下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走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阴影,实现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都意义重大。在论述的过程中采取历史分析的方法,比照现实,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必要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凝练出来。第二章论述基本理论内涵,为了界定概念并为聚焦凝练其具体内容作理论上的铺垫和先导。从政党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入手,由表及里、由一般到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进而向内挖掘其本质,分析其特征。此外,本章也从国际、国内、党内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指向,以期更完整深层地把握其基本概念和本质,并引出其具体的内容构成。本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全文至关重要,抽象地概括出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即核心价值旨归、基本价值准则和终极价值目标,其中“核心”“基本”“终极”是核心的集中体现,而“旨归”“准则”“目标”则是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这一节在行文上也有铺垫过渡作用,引出了下面凝练的具体内容。本章在论述的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思路,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体内容,目的是清晰明确地聚焦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这三章分别论述了三个具体构成,即“人民至上”“实事求是”“人类解放”,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聚焦到这三点上,是因为它们确实是党价值观当中最“核心”的东西,能集中反映党的阶级属性、宗旨意识、价值准则和价值目标。这三章阐述的逻辑思路也大致相同,遵循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都采取了历史分析的方法,间或也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横向借鉴了苏共等其他执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在阐述各自理论来源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历史地回顾总结党的认识和实践历程,最后从深层挖掘分析它们为什么能成为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结论性内容。第六章试图从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当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背景,阐述如何进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因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本身就属于党的思想建设,将其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布局、过程和实践中进行战略定位,正视其现实挑战,进而从其他四个维度来阐述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理路,既有针对性,也有操作性。在论述的过程中采取系统分析的思维方法,将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置于全面从严治党整个体系中去考量,从而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单兵作战,而是一项协同并进的系统工程。
二、从“为仁由己”到“为人民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为仁由己”到“为人民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5.1 人 |
1.5.2 人民 |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初期界定 |
(二) “人文”“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内涵界定 |
(三) 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主体和客体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 |
四、研究方法 |
(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四)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五) 比较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 |
(一) 马克思人学理论 |
(二) 列宁知识分子理论 |
(三) 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 |
(四)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实践基础 |
(一) 党局部执政时期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
(二) 根据地、解放区的大学教育及人文关怀 |
三、新中国初期党确立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战略地位 |
(一) 人文关怀的需求是人的一种自发的精神需求 |
(二) 旧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要素的缺失 |
(三) 确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战略 |
四、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 |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初步规划 |
(二)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内容 |
(三)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内涵拓展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 |
一、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政治基础 |
(一)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 |
(二) 新中国初期社会形态的演变与过渡 |
(三) 新中国初期政治体制的初步创建 |
(四) 新中国初期阶级关系的变化 |
(五) 政治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经济基础 |
(一) 多样的经济形态是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背景 |
(二) 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面临巨大困难 |
(三) 经济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文化基础 |
(一) 新中国初期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 |
(二) 思想文化多元性 |
(三) 文化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践推进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 |
(一) 《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彰显人文关怀 |
(二) “包下来”政策增强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感,落实关怀政策 |
(三) 思想改造运动提高知识分子觉悟,体现思想关怀 |
(四) “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 |
(五) 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体现政治关怀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 |
(一) 教师工资补助尽显人文关怀 |
(二) 学生补贴尽显人文关怀 |
(三) 加强高校建设投入与扶持 |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 |
(一) 师生培训和思想改造 |
(二) 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
(三)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对学生人文关怀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评析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 |
(一) 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和确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
(二) 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
(三)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教育布局更加成熟、合理 |
(四)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不足 |
(一) 工作过于简单化 |
(二) 工作有苏联印记 |
(三) 工作过于强调政治因素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 |
一、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发展 |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的人文关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现 |
(二)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彰显人文关怀 |
(三) 邓小平从人文关怀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 |
(四)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创新 |
(五) 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
(六) 习近平对人文关怀理论发展的新高度 |
二、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 |
(一) 始终坚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 |
(二) 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
(三) 注重师资队伍的健康成长 |
(四) 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
三、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
(一) 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坚强领导 |
(二)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三) 合理借鉴国外经验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
(四) 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科研情况 |
一、课题 |
二、论文 |
致谢 |
(3)儒家官德思想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儒家官德思想的理论资源 |
第一节 以德为本:儒家为官治政之价值引领 |
一、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渊源 |
二、为政以德:儒家为官责任所在 |
三、德主刑辅:儒家为官治政之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修身与入仕:儒家官德养成的内在路径 |
一、官德:儒家修身思想的主体指向 |
二、入仕:儒家为官的道义性筹划 |
三、内圣与外王:儒家官德修养之价值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儒家官德思想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儒家官德思想之历史流变 |
一、先秦至两汉:儒家官德思想之奠基 |
二、魏晋隋唐:儒家官德思想之整合 |
三、两宋:儒家官德思想之成熟 |
四、明清:儒家官德思想之繁荣与解构 |
第二节 儒家官德思想纲要 |
一、仁民之德 |
二、忠信之德 |
三、中庸之德 |
四、奉公勤政之德 |
五、慎廉之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儒家官德思想内在养成及外在推动 |
第一节 儒家话语体系下的官德内在养成方式 |
一、立志于道,学思行并重 |
二、克己正心,内省自诉 |
三、知行合一,仕学相济 |
第二节 儒家官德养成之内在规范 |
一、德才之辩的实践抉择 |
二、义利之辨的道义考量 |
第三节 儒家官德养成之外在推动 |
一、科举入仕:儒家为政先学论的具体实践 |
二、儒家思想与官箴文化 |
三、以礼入法的官德管理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儒家官德思想之评价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儒家官德思想之评价 |
一、儒家官德思想积极意义 |
二、儒家官德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二节 儒家官德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转变官德修养观念,丰富官德建设内容 |
二、优化官德教育体系,发挥柔性自律效应 |
三、优化官德管理体系,实现刚性他律约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二)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三)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 儒家及其根本思想特征 |
(二) 先秦儒家及其发展 |
(三) 先秦儒学的特色及重要历史地位 |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 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 |
(二) 西周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 |
(三) 先秦儒家对西周德教传统的继承发展 |
第二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 探求“礼乐之原”: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必然 |
(二) “礼”—“仁”—“性”: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理路 |
二、人之“欲”: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 |
(一) “欲生于性”:“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 |
(二) 以礼“制欲”“养欲”:礼义道德及其教化是满足人欲之必需 |
三、人之“群”: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 |
(一) “人之生不能无群”:人是“能群”的社会存在物 |
(二) “仁爱”和群、“明分使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之必需 |
四、人之“心”: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 |
(一) 物质性的好利之心:通过“心官”表现出来的“物欲” |
(二) 主宰性的意志之心:受教成德的主体性依据 |
(三) 情感性的德性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情感根基 |
(四) 理性的认知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理性根基 |
第三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目的和内容 |
一、先秦儒家德育的双重目的 |
(一) 以教求治求安的社会性目的 |
(二) 教以“成人”的个体性目的 |
二、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内容 |
(一)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
(二) 明分正名、为政以德的政治观 |
(三) 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 |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 |
一、自我修身之道:受教者的自教方法 |
(一) “志于仁”:受教者的自觉选择与坚守 |
(二) “学以致道”:受教者的主动学习 |
(三) “思以致圣”:受教者的积极思考与内省 |
(四) 躬行践履:受教者的力行与实践 |
二、社会教化之道:教育者的施教方法 |
(一) 思想宣讲:启发性的对话式教学 |
(二) 身教示范:以身体道的不言之教 |
(三) 环境熏陶: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 |
(四) 生活体验:与人伦日用相融合 |
(五) 因情设教:以情感为教化起点 |
第五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 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 |
(二) 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 |
(三) 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 |
(四) 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 |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 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 |
(二) 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 |
(三) 对庶民地位和作用的贬低 |
(四) 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执守 |
第六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德育理念的当代价值 |
(二) 德育内容的当代价值 |
(三) 德育方法的当代价值 |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以实践为导向 |
(三) 坚持综合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民族精神及其践行概述 |
2.1 民族精神的解读 |
2.2 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2.3 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要正确处理两类关系 |
3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现状分析 |
3.1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考察方法概述 |
3.2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积极表现 |
3.3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不足的主要原因 |
4 助力新时代大学生民族精神践行的策略 |
4.1 高校要针对大学生持续开展民族精神的认知与践行教育 |
4.2 各领域要积极营造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
4.3 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践行的自我教育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海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重点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一) 志愿精神 |
(二) 志愿服务 |
(三)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 |
(四)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服务 |
二、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内涵 |
(一)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二) 无私奉献 |
(三) 爱国情感 |
(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三、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形成 |
(一)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三)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
(四)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形成的理论支撑 |
四、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时代意义 |
(一) 有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二) 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 有助于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动力激发 |
(一)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动力激发 |
(二) 精神动力激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三)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动力激发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
二、共同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一) 与“中国梦”的关系 |
(二) 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三) 与历史传承的关系 |
三、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
(一)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并拓宽了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资源开发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作用 |
一、精神引领作用 |
(一) 服务性精神引领 |
(二) 先进性精神引领 |
(三) 实践活动的外显精神引领 |
二、价值认同作用 |
(一) 个人价值认同 |
(二) 社会价值认同 |
(三) 国家价值认同 |
三、育人作用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引导正确的政治方向 |
(三) 人格修养升华 |
(四) 社会责任感培育 |
(五) 行为激励 |
(六) 文化育人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作用发挥过程分析 |
一、作用发挥过程的基本环节 |
(一) 作用发挥目标设定 |
(二) 作用发挥的两个阶段 |
(三) 作用发挥结果的展示 |
二、作用发挥过程的基本规律 |
(一) 理论的科学性与作用发挥正相关 |
(二) 政治环境、文化氛围与作用发挥正相关 |
(三) 作用发挥与资源整合正相关 |
三、作用发挥效果的评价标准 |
(一) 效果评价的根本标准 |
(二) 效果评价的具体标准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培育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的现状调研 |
(一) 访谈问题设计 |
(二) 访谈对象选择及概况介绍 |
(三) 访谈结果分析 |
二、培育困境 |
(一)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认同问题 |
(二) 党员志愿组织机制建设参差不齐 |
(三) 培育的网络困境 |
(四)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度不够 |
三、原因分析 |
(一) 多元价值选择形成 |
(二) 网络恶搞“红色经典” |
(三) 对社会现实环境把握不足 |
(四) 对个体需求把握不足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培育的优化策略 |
一、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
(一) 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统一 |
(二)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三) 坚持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
二、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加强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培育 |
(一) 设置相关网站专栏 |
(二) 充分利用自媒体的特殊性 |
(三) 搭建相关网络舆论平台 |
三、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宣传话语体系创新 |
(一) 建立具备针对性的宣传话语体系 |
(二) 建立具备感染性的宣传话语体系 |
(三) 建立具备艺术性的宣传话语体系 |
四、完善党员志愿服务运作机制 |
(一) 充分完善领导机制 |
(二) 充分完善组织机制 |
(三) 充分完善激励机制 |
(四) 充分完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概念审视 |
2.1 “友善”概念分析 |
2.1.1 友善的日常层面语义 |
2.1.2 作为美德范畴的友善概念反思 |
2.1.3 作为客观存在之善的友善概念反思 |
2.1.4 作为制度层面的友善概念简析 |
2.1.5 友善的近义词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 |
2.2.1 富强与文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厚实地基 |
2.2.2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
2.2.3 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准则 |
2.2.4 自由与和谐: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向往 |
2.2.5 爱国、敬业与诚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 |
第3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友善价值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批判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价值观的直接阐述 |
3.1.3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
3.1.4 团结合作:通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3.1.5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 |
3.2 列宁论友善价值观 |
3.2.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
3.2.2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
3.2.3 列宁友善思想的其他表达 |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的友善价值观 |
3.3.1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3.3.2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3.3.3 江泽民、胡锦涛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第4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继承借鉴 |
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价值观继承 |
4.1.1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仁爱本质 |
4.1.2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良心本体 |
4.1.3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涵养途径 |
4.2 西方思想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批判借鉴 |
4.2.1 善的追求:西方传统友善观的德性本质 |
4.2.2 爱与友爱:西方传统友善观的直接表达 |
4.2.3 “无家可归”:现代性视域下的非友善症候 |
4.2.4 路在何方:通达友善之途的哲学解释学维度 |
第5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 |
5.1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困境 |
5.1.1 看待友善价值观的辩证视野 |
5.1.2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
5.1.3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
5.2.1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
5.2.2 党性修养论述中的友善蕴涵 |
5.2.3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友善情怀 |
5.2.4 生态建设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
5.2.5 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
5.3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
5.3.1 筑牢友善价值观的制度“堤坝” |
5.3.2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增强敬畏感 |
5.3.3 全面依法治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第6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 |
6.1 政治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2 经济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3 社会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4 文化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5 生态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结语:让友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具体时域和相关概念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三、集体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践行 |
第二节 前苏联时期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后集体主义的实践条件 |
二、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对集体主义思想的发展 |
三、普列汉诺夫与斯大林的集体主义思想 |
第三节 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
一、作为一种社会伦理思想的价值理念 |
二、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现实逻辑 |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危机与解构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及其历史作用 |
一、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内容与特征 |
二、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历史演进 |
三、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历史作用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从危机到解构 |
一、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产生危机的原因 |
二、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危机的产生与深化 |
三、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解构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建构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萌芽与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初步发展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的践行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一、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机遇 |
二、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理念的全面拓展 |
三、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新中国的现实风貌 |
四、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实践中遭遇的挫折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发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集体主义发展的诉求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生活的复杂化 |
二、集体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内容与实现途径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实现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9)毛泽东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及其哲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选题来源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简要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国家治理能力 |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一、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开启 |
(一)探索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环境 |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探索 |
(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苏维埃政权的成立与探索 |
二、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形成体系 |
(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经验与教训 |
(二)国共谈判以探索和平建国道路 |
(三)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
三、在巩固新生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过程中完善 |
(一)建国初期落后的经济社会形势 |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与实施 |
(四)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
四、在“左”倾错误的干扰下遭遇挫折 |
(一)国家治理偏离正常轨道 |
(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
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继续发展 |
第三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形态 |
一、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 |
(一)推进政治建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二)改进社会治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
(三)探索经济发展: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
(四)深化文化繁荣:坚持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 |
(五)完善治理体系建设:理顺发展关系 |
(六)创新治理能力建设路径:吸收国外有益经验 |
二、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形态 |
(一)战略规划能力 |
(二)政治整合能力 |
(三)组织动员能力 |
(四)制度构建能力 |
三、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成果 |
(一)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济成果 |
(二)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成果 |
(三)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外交成果 |
(四)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成果 |
第四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传统渊源 |
一、毛泽东探索经世治国的传统文化因子 |
(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的重要渊源 |
(二)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显着的中国特色 |
(三)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
二、毛泽东探索治国理政的儒家思想资源 |
(一)儒家的治国思想与内容 |
(二)毛泽东对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 |
(三)毛泽东对儒家治国思想的改造 |
三、毛泽东探索治国理政能力的价值支撑 |
(一)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哲学 |
(二)作为一种新的道德哲学 |
(三)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哲学 |
第五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基础 |
一、“对立统一”的矛盾理论 |
(一)毛泽东对“对立统一”矛盾理论的阐释 |
(二)运用对立统一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矛盾 |
(三)矛盾理论对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 |
二、“一分为三”辩证法 |
(一)毛泽东“一分为三”辩证法的理论来源 |
(二)毛泽东对“一分为三”辩证法的认识和运用 |
(三)“一分为三”辩证法在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
三、德治主义思想 |
(一)毛泽东德治主义思想的渊源 |
(二)毛泽东德治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毛泽东德治主义思想蕴含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道 |
四、主观能动性与速决性思维 |
(一)毛泽东哲学对主观能动性的阐述 |
(二)主观能动性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运用 |
(三)速决性思维的功与过 |
第六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维反思 |
一、经验与总结 |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构 |
(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文化工作 |
(四)国家统一与外交事业 |
(五)党的建设 |
二、探索与失误 |
(一)高度自信:追求过于理想状态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急于求成:违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
(三)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估计与研判国内主要矛盾 |
(四)个人专断与个人崇拜:放松对传统文化糟粕的警惕 |
三、发展与反思 |
(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基本路线 |
(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明确: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
(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完善:政治体制改革与依法治国 |
(四)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发展:“三个代表”到全面从严治党 |
第七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遗产及其当代价值 |
一、评价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视角 |
(一)政治哲学视角 |
(二)历史哲学视角 |
(三)文化哲学视角 |
二、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 |
(一)思想路线引领:坚持“实事求是” |
(二)道路自抉:坚持“独立自主” |
(三)党群关系回归:践行“群众路线” |
(四)辩证施治:坚持“矛盾分析法” |
(五)文化复兴:优秀传统治国文化“古为今用” |
三、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代价值 |
(一)立足国情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
(二)强化党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地位 |
(三)确保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整体性推进 |
(四)以改革创新为抓手驱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逻辑框架及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依据 |
一、中国优秀传统德政文化的滋养 |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浸润 |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历程的积淀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价值理念 |
二、毛泽东思想所蕴涵的价值理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现实依据 |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需要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
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 |
三、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指向 |
一、彰显党的国际价值形象 |
二、增进民众对党的价值认同 |
三、凝聚党内成员的价值共识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 |
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 |
三、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人民至上 |
第一节 人民至上的思想建构 |
一、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扬弃 |
二、对西方人本理念的批判借鉴 |
三、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的认识和实践历程 |
一、党成立之前的认识探索 |
二、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认识和实践 |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认识和实践 |
第三节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 |
一、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
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价值表达 |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实事求是 |
第一节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 |
一、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内涵 |
二、实事求是的辩证法内涵 |
三、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探索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历程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摇摆和偏离 |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塑和发展 |
第三节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 |
一、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体现 |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
三、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方法论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类解放 |
第一节 人类解放的唯物史观理论意蕴 |
一、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资财富极大丰富 |
二、生产关系高度和谐,人类历史真正开启 |
三、人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人联合体建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类解放的不懈追求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信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守 |
三、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持 |
第三节 人类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 |
一、中国共产党人类解放理想的过程性和终极性 |
二、当下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三、终极目标:到达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 |
第六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战略定位 |
一、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布局的“中枢区” |
二、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过程的“压舱石” |
三、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定盘星”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思想原动力的缺失:多元思潮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淡化 |
二、制度支持力的缺陷:社会转型中相关制度尚未成熟定型 |
三、环境助推力的缺乏:冷战结束后“东弱西强”的时空场域 |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向选择 |
一、补足精神之“钙” |
二、优化组织肌体 |
三、加强作风保障 |
四、完善制度体系 |
五、突出反腐倡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为仁由己”到“为人民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D]. 姚春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3]儒家官德思想评析[D]. 孟凡昊.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欣. 山东大学, 2019(02)
- [5]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王春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中国共产党员志愿精神研究[D]. 公亚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7]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D]. 冯正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8]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D]. 黄宏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9]毛泽东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及其哲学基础研究[D]. 李美华. 湘潭大学, 2017(01)
- [10]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D]. 张瑞军.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