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蒙古族成人颅颌面硬组织三维特征

正常蒙古族成人颅颌面硬组织三维特征

一、蒙古族正常成年人颅颌面硬组织三维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韩通拉嘎[1](2021)在《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在整形修复中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内蒙地区蒙古族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对照蒙古族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差异,分析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结构特征,为蒙古族成年男性在颅颌面部骨、软组织整形修复中提供临床应用价值,也为解剖学、科研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各70例,并将140例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特征分为以下三个不同年龄段:18-30岁段,31-45岁段,46-60岁段。对蒙古族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进行CT扫描,将CT扫描数据转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格式文件导入Mimics 21.0中,经Mimics21.0重建获得蒙古族和汉族颅颌面骨组织三维模型图像并测量以下指标:头宽,额最小宽,面部宽度,下颌角间宽,头长,耳上头高,颧骨高等。对蒙古族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将颅颌面部软组织数据导入3D beauty软件,进行重建获得软组织三维模型图像并测量以下指标: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眼裂宽、鼻宽、鼻尖高、鼻高、鼻长、口裂宽、容貌面高、形态面高、鼻唇角、鼻额角等。将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不同民族同年龄段间统计学分析,并计算头面指数分型。结果:(1)蒙古族与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骨组织三维结构测量指标头宽、额最小宽、面宽、下颌角间宽、头长、耳上头高、颧骨高相比,二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蒙古族与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指标眼内角间宽、眼裂宽、鼻宽、鼻尖高、鼻高、鼻长、口裂宽、容貌面高、形态面高、鼻唇角、鼻额角、眼外角间宽相比,二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与汉族正常成年男性在颅颌面头面指数分型方面无差异。结论:1.本研究测量的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骨组织径线比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骨组织径线较长;2.本研究测量的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软组织径线比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软组织径线较长;3.本研究测量的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角度比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角度较大;4.蒙古族与汉族正常成年男性在头面指数分型方面无差异,都以狭额型或中额型为主、特圆头型、高头型、超狭面型、中鼻型、狭头型或中头型;

白娜[2](2021)在《蒙、汉青年正常(牙合)软组织相关面宽及面高三维测量的对比》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三维摄影技术收集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汉族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获得面部软组织相关宽度及高度的三维数据,提供蒙、汉正常牙合青年男女面部软组织三维参考数据库并探寻不同民族同性别以及同民族不同相别之间面部特征存在的差异,为美容整形及相关学科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的大学生中,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蒙古族男性46名,蒙古族女性59名,汉族男性86名、汉族女性105名共296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韩国Morpheus 3D面部扫描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三维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的采集,并在软件上进行18个软组织标志点的确定,并对面部软组织相关的12个高度项目及9个宽度项目进行测量,用韩国Morpheus 3D面部扫描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三维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的采集,并在软件上进行18个软组织标志点的确定,并对面部软组织相关的12个高度项目及9个宽度项目进行测量,测量项目均为线性指标,采用SPSS 22.0版本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蒙古族、汉族面部不同民族同性别以及同民族不同相别之间面部软组织宽度及高度之间存在的差别,从而了解蒙、汉族之间面部软组织特征差异。结果:1.蒙、汉女性之间高度在全面高、容貌面高、前额高度、下颌高度、颏高度,宽度在左、右眼裂宽度、额宽、双颊宽、面宽、鼻宽、下颌角宽度等两者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2.蒙、汉男性之间高度在全面高、下颌高度、颏高度,宽度在左、右眼裂宽度、前额宽、双颊距离、面宽、下颌角宽度等两者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3.蒙、汉族同民族男性与女性不同性别测量数据之间,男性测量值均大于女性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汉族人群较蒙古族人群而言,整体面部更长,眼睛、鼻子轮廓更加宽大,蒙古族人群的颧骨、额骨及下颌骨或皮下组织相较汉族更加宽大且软组织更加丰满;2.男性各个指标均大于女性,男性面部轮廓更偏扁圆,而女性面部更显窄长;3.提供了内蒙古地区蒙、汉族正常牙合面部软组织数据库;从而在面部辨认民族特征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机会,为探索蒙、汉族的面部软组织相关线距(宽、高)的变化规律总结一种思路,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正畸的诊断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以及评价正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董婷婷[3](2021)在《蒙、汉大学生正常(牙合)面部软组织侧貌三维摄影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内蒙古地区正常(牙合)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面部软组织用三维立体摄影技术进行测量研究,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正常(牙合)面部软组织角度值数据库提供参考。方法:从内蒙古高校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295名正常(牙合)样本,其中,汉族男性60名、女性90名,蒙古族女性76名、男性69名,纳入的样本均为个别正常(牙合),五官端正,面部比例正常,侧貌观均为直面型,面型无明显的前突或后缩,BMI在18.5-24 kg/m2之间。采用Morpheus 3D面部扫描仪(Morpheus 3D公司,韩国)对受试者进行面部轮廓三维图像的扫描,将采集好的三维立体图像在计算机上使用Morpheus 3D Dental Solution软件(Morpheus 3D公司,韩国)打开,在拍摄图片上手动确定14个软组织标记点,利用软件自带的测量系统进行23个项目的角度测量,获取三维原始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汉族男性和蒙古族男性对比中,面型角、面凸角、全面凸角、鼻唇角、SNPG角、INPG角、NA角、MN角、种族上三角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汉族女性和蒙古族女性对比中,面型角、面凸角、全面凸角、SNPG角、INPG角、颏唇沟角、MX角、MN角、面上1/3角、面中1/3角、种族上三角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汉族女性和汉族男性对比中,面凸角、鼻额角、鼻唇角、SNPG角、颏唇沟角、SNI角、NA角、TV角、MX角、MN角、面上1/3角、面中1/3角、种族上三角、种族后三角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蒙古族男女性对比中,共有9项测量项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女性全面凸角、鼻额角、鼻尖角、种族后三角、面上1/3角、美学前三角均大于男性,男性美学下三角、面下1/3角、种族上三角大于女性。结论:1.蒙古族和汉族面部侧貌有一定差异,汉族人群的面部凸度较蒙古族人群大,上下唇相对颏部的凸度大于蒙古族人群。2.汉族男女性之间的面部软组织侧貌也有差异,汉族男性面部凸度大于汉族女性,鼻根部更加高挺,上唇相对于颏部的突度大,女性颏唇沟较汉族男性深。3.蒙古族男女性之间的侧貌差异为蒙古族女性鼻尖部圆钝,面上1/3部分大于男性,蒙古族男性侧貌较凸,鼻根部挺拔,面下1/3部分大于女性。

景迪[4](2020)在《蒙古族、汉族年轻成人面部软组织三维摄影测量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三维立体摄影技术采集蒙古族、汉族正常成人面部软组织形态,并在采集获取的面部三维图像上进行面部软组织深度的数据测量,比较蒙古族、汉族面深度间形态差异,为临床制定正颌、正畸治疗设计方案及美容医学中面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各大高校共招募年龄区间在20~25岁,正常BMI范围、面部外形无异常、无正畸正颌治疗史、无面部整形史的研究对象共348名,其中蒙古族成年男性70人、蒙古族成年女性79人、汉族成年男性94名、汉族成年女性105名,按照名族及性别将其分为四组研究对象。利用Morpheus 3D面部扫描仪(Morpheus 3D公司,韩国)对实验对象颌面部软组织进行采集扫描,利用三维图像定点测量可以代表颌面部软组织深度的12个项目数据,均为线性指标。所有的拍摄和测量由同一名研究者完成,选择33例(蒙古族男性6例、蒙古族女性7例、汉族男性9例、汉族女性11名)三维图像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检验组内误差分析。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上述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蒙古族、汉族面部软组织深度间差异,男性、女性面部软组织深度间差异。结果检验者内误差分析显示研究者对所有项目的测量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80)。汉族面部软组织深度测量值总体而言大于蒙古族,其中在蒙、汉族男性对比中,双侧额部深度、双侧眶上深度、双侧面上1/3深度、双侧鼻尖深度、双侧面上1/3深度、右侧唇部及右侧颏唇沟深度、双侧眶部深度、双侧鼻翼深度及双侧口角深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左侧唇部深度、左侧颏唇沟深度、及右侧下颌深度对比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在蒙、汉族女性对比中,双侧额部深度、右侧眶上深度、右侧面上1/3深度、右侧鼻尖深度、右侧上颌深度、右侧唇部深度、右侧颏唇沟深度、双侧眶部深度、右侧鼻翼深度、右侧口角深度、右侧下颌深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左侧眶上深度、左侧面上1/3深度、左侧鼻尖深度、左侧上颌深度、左侧唇部深度、左侧颏唇沟深度、右侧面下1/3深度、左侧鼻翼深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软组织深度对比中,面部12项软组织深度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01)。结论本研究比较了蒙、汉族成人面部软组织深度,确定面部形态存在差异,尤其在分布于面上及面中1/3区域内的额部、鼻部、眶部、上颌深度等指标存在显着差异,汉族的测量数值均比蒙古族大,提示汉族人群面部特征相对蒙古族更为立体,尤其体现在额部、鼻部等面上及面中1/3区域。男女对比中,男性测量值均大于女性,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提示男性面部立体感更强。本研究为面部重建、修复、制定正颌正畸矫治设计方案、面部微整形注射填充等年轻化治疗等方面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同时三维立体摄影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准高、无伤害性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面部特征测量及人体体质测量中。

刘婷婷[5](2020)在《CT三维重建下蒙、汉族牙弓与基骨形态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蒙古族与汉族正常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宽度进行测量,对比研究蒙古族与汉族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异,并且对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相关性做一探讨,为蒙古族个性化正畸矫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学城院校分别挑选出蒙古族正常牙合同学40例(女20例,20.62±1.51岁;男20例,22.34±1.83岁),汉族正常牙合同学40例(女20例,19.22±1.84岁;男20例,21.54±1.56岁)。所有研究对象在一定时间内,同一条件下于我院行CBCT扫描,并在拍摄前告知实验目的、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Invivo 5软件对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对牙弓标志点和基骨弓标志点进行标记、测量,获得标志点的三维数据,将数据导入使用JAVA语言在Eclipse平台上编写的预置软件中进行处理,在工作平面投照标志点,以计算尖牙及第一磨牙牙弓标志点、基骨弓标志点于工作平面上投照点的水平距离。测量项目包括(1)FW3U:上颌双侧尖牙临床冠中心点间距离;(2)FW3L:下颌双侧尖牙临床冠中心点间距离;(3)FW6U: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临床冠中心点间距离;(4)FW6L:下颌双侧第一磨牙临床冠中心点间距离;(5)BW3U:上颌双侧尖牙基骨标志点间距离;(6)BW3L:下颌双侧尖牙基骨标志点间距离;(7)BW6U: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基骨标志点间距离;(8)BW6L:下颌双侧第一磨牙基骨标志点间距离。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蒙古族与汉族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区别,并对尖牙区及磨牙区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蒙古族男性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在尖牙区及磨牙区均大于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尖牙区,蒙古族女性上下颌牙弓与下颌基骨弓宽度小于汉族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基骨弓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磨牙区,蒙古族女性上下颌牙弓与上颌基骨弓宽度与汉族女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基骨弓宽度大于汉族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个民族在尖牙区及磨牙区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均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蒙古族与汉族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是具有差异性的,而这种差异也具有性别特征,并且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存在高度匹配关系,其形态具有关联性,可以指导临床上蒙古族与汉族及不同性别个性化正畸诊疗的计划。

马静[6](2020)在《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运用CBCT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磨牙后间隙进行三维测量及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中此类患者正畸治疗方案的设计制定提供参考及指导。研究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并拍摄CBCT影像的患者中筛选符合实验组纳入标准的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60例(平均年龄25.48±3.43y),符合对照组纳入标准的骨性Ⅰ类患者60例(平均年龄26.07±1.80y)。根据垂直骨型分类标准将实验组及对照组各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将CBCT影像通过Invivo dental 5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测量方法对图像进行校准、定点后对各组上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RL/mm)、宽度(RW/mm)、高度(RH/mm)及上颌骨长度(ML/m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分析采用统计学t检验及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涉及到两两比较时采用LSD检验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果:1.实验组进行组内比较得出,低角组上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大于高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长度及高度无统计学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高角及低角患者的上颌磨牙后间隙宽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角各测量项目均值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对不同性别患者测量数值进行独立样本分析,男性患者磨牙后间隙宽度及上颌骨长度均大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磨牙后间隙长度及高度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将有第三磨牙与第三磨牙缺失侧进行分组,分析得出有第三磨牙组的所有测量项目均值均大于第三磨牙缺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骨性I类与骨性II类低角组患者其上颌磨牙后间隙宽度均大于高角组,为临床中低角患者更适宜推磨牙向远中提供了参考;2.骨性I类患者与骨性II类患者其上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高度均无显着性差异,其宽度骨性II类患者小于骨性I类患者,所以骨性II类患者在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磨牙后区骨开窗及骨开裂情况的发生;3.性别对上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及上颌骨的长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女性磨牙后间隙的宽度较男性小,因此在女性患者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过程中也要防止磨牙后区骨开窗及骨开裂情况的发生;4.第三磨牙对磨牙后间隙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可采取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方案设计的患者,不可忽视第三磨牙对此间隙的影响。

李浙杭,张芳,段余峰,许雅芬,袁韵仪,雷勇华[7](2018)在《长沙地区汉族正常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测量》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性别、年龄等差异对长沙地区汉族正常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T,CBCT)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长沙地区汉族正常颅颌面硬组织CBCT数据,分为成人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7.57±1.83)岁]和儿童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1.50±1.26)岁]。采用Dolphion Imaging软件进行三维头影测量,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成人组内男性和女性颅颌面硬组织对称性均较好(非对称率R最大值为6.39%,最小值为0.08%);成人组性别比较显示:前腭宽度、腭宽度、上切牙突距、下切牙突距、舌骨-下颌平面、会厌基底部宽度、腭平面气道宽度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均P<0.05),角度指标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组和儿童组相比较,仅后侧面高度、上颌长度、下切牙突距、下颌平面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沙地区汉族正常颅颌面硬组织对称性较好;性别差异及年龄差异均会对线距测量值造成影响,但对绝大部分角度测量值无影响。

许文灵,王学金[8](2014)在《CBCT-三维头影测量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头影测量是检测颅面部生长发育和正畸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它对正畸治疗设计和预后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头影测量问世以来,许多学者对头影测量的精确性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二维头影测量技术也日渐成熟,成为正畸医师临床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出现,使头影测量从二维的平面测量发展到了三维的空间化测量,弥补了X线头影测量所存在的一些明显的缺点与不足,如左右结构重叠、放大误差、标志点定位不准确等。本综述的主要内容为阐述CBCT在头影测量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申铁兵,孟秀英,印淑贤,刘挨师,苏秉亮[9](2011)在《蒙古族成人三维X线头影测量与三维CT测量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三维X线头影测量与三维CT测量方法研究蒙古族正常牙合成年人的颅颌面硬组织形态,比较两种测量方法优缺点。方法:选取内蒙籍蒙古族(三代蒙族)正常牙合成年人105名,其中男性51名,女性54名,年龄范围17-26岁,平均年龄20.4岁,拍摄正侧位头颅定位片,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进行三维X线测量,从上述105名蒙古族正常牙合成年人中随机抽取48名,其中男性25名,女性23名,年龄范围18-26岁,平均年龄20.9。使用Elscint双螺旋CT机,对上述48人行颅颌面部薄层CT扫描,扫描范围由颏下至前颅底(包括蝶鞍),扫描层厚5.0mm,重建层厚2.0mm,Pitch值为1,使用颈部螺旋。每位受检者因面型长短不同可获得轴位图像60到80层不等,所有图像传入后台工作站并保存于软盘中。后期在工作站调用软盘中轴位图像,使用3D程序重建颏下至中颅底范围的颅颌面硬组织三维图像,利用CT机工作站的测量程序测量37项线距和19项角度。结果:①三维X线与三维CT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无显着性差异。②线距测量结果存在性别差异,而角度结果无性别差异。结论:①三维CT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方法。通过本研究我们总结出三维CT方法的优点,一是因使用螺旋CT缩短扫描时间,扫描中颅底至颏下仅须十几秒钟,获得轴位图像并重建三维图像需要近二十分钟;二是三维CT可立体重现颅颌骨的形态,可旋转影像,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测量所须的线距及角度,因为排除了X线片由于放大率影响的几何学误差,其测量值更准确;三是三维CT图像前后左右结构无重叠,对有颅颌面双侧非对称畸形的患者更有实际意义。②三维X线方法仪器设备简单、费用低、易于普及,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条件选择。③蒙古族颅颌面硬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种族特点。

罗焕江,龙腾河,赵海波,梁洪峰[10](2011)在《X射线及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颌面骨是面部软组织附丽的基础,人的个体又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各种测量能精确全面地描述颌面部测量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目的:对比X射线及三维CT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颌面部,骨组织,三维重建测量法"或"maxillofacial,bone tissue,measur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3篇。结果与结论:X射线三维测量法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放射剂量相对较低,数据获取时间相对较短,但有标志点定点的可分辨性较差等缺陷。CT三维重建测量法的优点:测量内容全面,准确性和精密度,方法可靠,可重复,应用方向广泛;但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所需时间相对于传统平片检查仍较长,目前临床上作CT扫描时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仍比X射线平片检查所受的辐射剂量要多。

二、蒙古族正常成年人颅颌面硬组织三维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古族正常成年人颅颌面硬组织三维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在整形修复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研究对象及试验设备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蒙古族成年男性颅颌面三维结构测量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蒙、汉青年正常(牙合)软组织相关面宽及面高三维测量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三维摄影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测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3)蒙、汉大学生正常(牙合)面部软组织侧貌三维摄影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面部软组织侧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蒙古族、汉族年轻成人面部软组织三维摄影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面部软组织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5)CT三维重建下蒙、汉族牙弓与基骨形态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6)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
        1.1.1 拔牙矫治
        1.1.2 非拔牙矫治
    1.2 磨牙后间隙的相关研究
        1.2.1 磨牙后间隙的测量
        1.2.2 磨牙后间隙与第三磨牙的关系
    1.3 CBCT在正畸临床中的其他应用
第二章 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仪器
    2.3 影像资料处理
    2.4 测量项目
    2.5 统计学分析
    2.6 结果
    2.7 讨论
        2.7.1 影响磨牙后间隙的相关因素
        2.7.2 正畸临床中对磨牙后间隙的利用
        2.7.3 推磨牙向远中技术的发展
第三章 结论
    3.1 主要结论
    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病例报告

(7)长沙地区汉族正常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测量成员组内差异的比较
    2.2 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成人组对称性的比较
    2.3 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成人组性别差异的比较
    2.4 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成人组与儿童组年龄差异的比较
3 讨论

(8)CBCT-三维头影测量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二维头影测量分析的概述
    1.1 头影测量的应用范围
    1.2 二维头影测量的标准值的确立
2 锥形束CT的特点及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
3 CBCT-三维头影测量的特点
    3.1 定点的可靠性
    3.2 可以通过三维空间的测量值得到面部不对称畸形的颅颌面特征
    3.3 参考平面在三维头影测量中的应用
4 三维头影测量的研究进展
    4.1 由CBCT转化的头颅侧位片与传统的头影测量之间标志点精确性的比较
    4.2 关于三维头影测量颅面部标志点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的研究。
    4.3 CBCT-三维头影测量标志点正常值的确立
5 小结

(10)X射线及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1.3 质量评估
2 结果
    2.1 X射线三维测量法在颌面疾病诊治、正畸与整复中的应用
        2.1.1 Delaire头影测量法[7-8]
        2.1.2颅面部硬组织三维形态测量[9]
    2.2 CT三维重建测量法在颌面疾病诊治、正畸与整复中的应用
        2.2.1三维CT成像在颅颌面硬组织分析
        2.2.2电子束CT成像技术[23]
3 讨论

四、蒙古族正常成年人颅颌面硬组织三维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在整形修复中的研究[D]. 韩通拉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蒙、汉青年正常(牙合)软组织相关面宽及面高三维测量的对比[D]. 白娜.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3]蒙、汉大学生正常(牙合)面部软组织侧貌三维摄影对比研究[D]. 董婷婷.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4]蒙古族、汉族年轻成人面部软组织三维摄影测量分析[D]. 景迪.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5]CT三维重建下蒙、汉族牙弓与基骨形态的对比研究[D]. 刘婷婷.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D]. 马静. 兰州大学, 2020(01)
  • [7]长沙地区汉族正常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测量[J]. 李浙杭,张芳,段余峰,许雅芬,袁韵仪,雷勇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1)
  • [8]CBCT-三维头影测量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 许文灵,王学金. 青岛医药卫生, 2014(06)
  • [9]蒙古族成人三维X线头影测量与三维CT测量的比较研究[A]. 申铁兵,孟秀英,印淑贤,刘挨师,苏秉亮. 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1
  • [10]X射线及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J]. 罗焕江,龙腾河,赵海波,梁洪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30)

标签:;  

正常蒙古族成人颅颌面硬组织三维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