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浆期气温对籼型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婷[1](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马成[2](2021)在《温光对水稻产量和品种的影响及遮阴对品质形成的生理分析》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粮食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食用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稻米品质尤其是食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前人对水稻产量的研究已经较多,但是对品质的研究尚不多,尤其是近年来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异常和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均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品质等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中国水稻种植的最大区域-长江流域,通过大田分期播种以及人工遮阴控制试验,重点研究了当前实际光强和温度条件对长江流域不同地区中稻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广泛种植中稻的高产和优质品种的选择、区划以及优质栽培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根据长江流域中稻区气候特点,2018年在8个省10个市设立了10个大田试验地点,选取了代表性的优良品种进行大田试验,分三期播种,分析供试水稻在不同自然温光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2019年继续选择6个代表性的中稻(籼稻:中籼2503、滇屯502,粳稻:准稻5号、南粳9108,杂交稻: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同样分三个播期在南京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并在自然温光差异的基础上,在水稻齐穗期用遮阳网进行人工遮阴处理(光强为自然光强的70%),连续遮阴20天后去掉遮阳网,然后继续在自然光温条件下待供试材料生长至成熟收获。与此同时,同步在不同温光和人工遮阴条件下,在供试水稻花后不同天数下取样稻穗,测定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籽粒中与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酶的活性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分析这些酶和基因的变化与产量及其品质特性的关联性,以期为不同类型中稻高产和优质形成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2018年自然温光条件下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选取的试验点种植的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均具有足够的积温和日照小时数,充分发挥了该地区水稻产量潜力,生育后期适当的降低温度以及减少日照时长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但不同品种类型也有不同表现,其中籼稻和杂交稻生育期的温度越高,其产量越高,而粳稻生育期和齐穗至成熟的日照越长,产量越高;而光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具有地域特征,其中东部地区种植的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第二播期的垩白粒率较低,可以获得较好的外观品质;中西部地区粳稻和籼稻在第三播期垩白粒率较低,即降低温度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外观品质。齐穗至成熟期的光温条件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而且存在品种类型的差异。温度越高,日照时长越长则籼稻和杂交籼稻外观品质越好;生育期日照时长越短,籼稻蒸煮品质越好;齐穗后20天日照时长越长,粳稻蒸煮品质越好,而杂交稻的表现则与常规粳稻相反;齐穗至成熟期的温度越高,三种类型水稻品种的营养品质越好;整个生育期日照时长越短,则有利于籼稻形成较好营养品质,但是杂交稻的表现则相反;齐穗至成熟较长的日照时间则均有利于常规籼稻和粳稻形成较好营养品质。2、南京地区花后遮阴试验的结果表明:产量、品质以及与产量和品质相关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均随外界光温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减弱光强会使淮稻5号降低产量,但其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精米率和胶稠度升高,稻米变软;而减弱光强还会使其灌浆至成熟时期后移,生育期推迟,有利于第三播期籽粒的产量潜力的发挥。光强减弱提高了南粳9108 Wx基因表达水平和GBSS酶活性,而且其灌浆中期的SSS酶活性、SBE酶活性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精米率均增加。相反地,光强减弱则减少了中籼2503 Wx基因表达水平、GBSS酶以及SSS酶活性,而SBE酶活性则增加,精米率降低,胶稠度减少,稻米品质变硬;光强减弱同样降低了滇屯502的Wx基因表达水平和GBSS酶活性,但是其SBE酶活性也降低,这与常规籼稻中籼2503表现不同的规律。另外,滇屯502的SSS酶活性在其灌浆前期降低,而灌浆后期提高,SSⅡ-3基因表达水平的高峰则在灌浆中期出现,精米率提高,胶稠度减少,米质变硬。可见,光强对不同水稻亚型稻米的品质影响不同。
陆佳岚,王净,马成,陶明煊,赵春芳,张亚东,李霞,方先文,张俊,陈长青,张巫军,夏加发,江学海,柳开楼,乔中英,张彬[3](2020)在《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文中指出为了探讨在不同光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特点,利用长江流域中稻区多样的气候条件,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长江流域中稻区9个省(市)设立10个和11个试验点,选择各地区代表性品种8~9个,共18个品种,进行大田分期播种试验,以当地最适播种期为基准,前后共分3期播种,分析供试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并记录同期的气象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点2年3期分期播种水稻品种的光温特征可以分为3个区域,即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以及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产量高低顺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精米率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均为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直链淀粉含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胶稠度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糊化温度区域间差别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齐穗后光、温分别与产量和品质均显着相关(P<0.05),在长江流域中稻区,选择适宜的品种,参照长江流域中部"双减"(齐穗后20 d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1℃,日照时数不超过160 h)、长江流域东部"一减(温)一增(光)"(齐穗后平均温度不超过29℃,日照时数不少于90 h)以及长江流域西部"双增"(平均温度不低于20℃,日照时数不少于110h)等温光原则,均可以种植出高产与优质协调的稻米。
吕成达[4](2020)在《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优质稻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产已不再是水稻生产的唯一目标。因此,优质稻栽培是我国未来水稻生产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再生稻种植模式作为我国水稻生产转型时期重要的应对策略,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再生季稻米品质优,有利于农民在增产的条件下真正增收。在我国水稻常规种植模式中,晚稻的稻米品质一般优于早稻和中稻。水稻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温度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再生季水稻与晚稻的齐穗日期大致相同,其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温度均较低,有利于优质稻米的形成。然而,在灌浆环境温度相同时,再生季水稻与晚稻的稻米品质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于湖北省蕲春县开展大田试验,选用华中地区大面积作再生稻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以及常规稻品种黄华占(仅2019年)为试验品种,设置再生稻和一季晚稻两种种植模式。其中,再生稻按照当地高产管理方式种植,为了使一季晚稻的齐穗日期与再生季水稻齐穗日期相近或一致,晚稻在2018年设置4个不同的播期处理(S1:6月5日,S2:6月10日,S3:6月15日,S4:6月20日),2019年设置3个不同的播期处理(S1:6月9日,S2:6月14日,S3:6月19日)。从而,保证在灌浆结实期环境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差异。主要测定指标包括产量、产量相关性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再生稻再生季生育期为63-86天,为一季晚稻生育期的52.1%-67.4%;由于再生稻头季生育期较长,因而再生稻周年总生育期比晚稻长58.1%-77.8%。2018年晚稻播期S3的齐穗期(9月6日)与再生季齐穗期(9月7日)一致,2019年则为晚稻播期S1的齐穗期(8月28日)与再生季齐穗期(8月28日)相同。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相比,2018年和2019年再生稻再生季的产量分别降低了18.1%-23.5%和26.6%-43.7%。两年一季晚稻的不同播期处理间的产量无显着差异。(2)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再生稻再生季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着高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但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的总颖花数显着低于晚稻,这是再生季产量显着低于晚稻的主要原因。在干物质生产方面,再生稻再生季产量较低主要归因于较少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2018年再生季的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同期抽穗的晚稻,而2019年结果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同一品种晚稻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播期处理条件下差异较小。(3)再生稻再生季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相比,稻米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就加工品质而言,两优6326和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要比晚稻低,以整精米率的差异最为显着,而黄华占再生季的加工品质与同期齐穗的晚稻相比则无显着差异。从外观品质来看,2018年再生季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高于晚稻,但2019年两者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不显着;两年内再生季与齐穗期一致晚稻稻米的粒长、粒宽及长宽比差异均较小。对于蒸煮品质而言,两优6326再生季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播期S3的晚稻,但绝对值差异较小,而两者的胶稠度和碱消值无显着差异;丰两优香1号表现为再生季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胶稠度显着高于晚稻,而两者的碱消值无显着差异。不同播期处理间晚稻的稻米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2018年播期S2的晚稻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低于其余播期处理,两优6326碱消值随播期推迟逐渐增加,丰两优香1号播期S1处理晚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其他播期,而胶稠度显着高于其他播期。此外,2019年播期S1晚稻的整精米率显着高于其余播期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再生稻再生季较同期抽穗的一季晚稻稻米品质表现出较大差异。与同期齐穗的一季晚稻相比,两优6326和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稻米加工品质显着降低,但是黄华占却无显着差异。再生季与晚稻外观品质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在2018年和2019年表现不一致。2018年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的稻米蒸煮品质相关性状优于晚稻,而两优6326两者间相关性状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再生稻再生季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同期齐穗的一季晚稻差,但其蒸煮品质更优,加之再生稻周年产量更高,这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品种改良和栽培措施优化是今后进一步改善再生稻稻米品质的重要研究方向。
涂德宝[5](2020)在《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湖北、安徽等长江中游地区推行水稻“籼改粳”工程,然而很多中粳品种引入长江中游稻区种植后,由于品种生态适应性差异,导致其产量表现不稳定以及品质变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的发展。因此,明确粳稻在长江中游稻区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对于稳定和保障长江中游粳稻优质高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8年在湖北省襄阳、枣阳、随州、荆门、公安、武穴6个典型生态点以5种类型水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为对象开展分期播种试验。于2017-2018年在湖北枣阳、安徽六安以及江苏扬州以7种优质粳稻品种(南粳9108、粳565、丰粳3227、武运粳80、皖垦粳2号、甬优4949和粳两优4466)为对象开展区域对比试验。进行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播期条件下粳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等方面差异的研究,明确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源库特征变化以及灌浆期高温对粳稻品质形成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生育进程表现出随播期推迟播种-抽穗天数明显缩短,而抽穗-成熟天数延长,不同区域抽穗-成熟天数差异显着。随播期推迟粳稻播种至抽穗天数缩短极差值可达30天,抽穗-成熟天数延长极差值可达15天。不同区域粳稻抽穗-成熟天数极差可达27天。导致生育进程明显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温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抽穗天数与营养生长期平均温度(VT)和花前平均温度(F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同时抽穗-成熟天数与灌浆期平均温度(G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长江中游稻区,粳稻区域不同播期平均产量差高达2 t hm-2-4 t hm-2,不同播期产量差高达1.1 t hm-2-3.5 t hm-2,不同区域选择适宜播种期可提高产量和缩小产量差。研究发现粳稻产量与VT和GT显着负相关,相关系r分别为-0.285**和-0.269**(n=96)。本研究发现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3)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播期和不同区域粳稻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播期粳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范围为4.9%-40.9%;垩白粒率差异范围为4.3%-34.5%以及垩白度差异范围为1.3%-34.8%。相关性结果表明粳稻的整精米率与GT显着负相关。同时淀粉RVA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崩解值以及消减值与GT显着正相关。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适温灌浆期高温可诱使粳稻垩白粒率增加8.0%-41.5%,诱使垩白度增加1.2%-25.8%左右,显着增加了稻米糊化温度,同时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灌浆期高温主要是通过影响植株叶鞘中干物质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运以及影响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造成籽粒灌浆速率变慢,最终导致籽粒重量降低,进而导致籽粒垩白的显着增加以及淀粉特性变差。(4)源库关系数据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稻区,随着播期的推迟,粳稻的品种出现源显着变小,叶库比和茎库比显着变小。研究表明粳稻叶面积和比叶重与VT、FT以及幼穗分化期平均温度(RT)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性。进一步研究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形成机理发现,叶面积指数较高、比叶重较大、叶库比以及茎库比相对较大的较优源库关系可显着的提高粳稻稻米品质。主要表现为粳稻蛋白质量分别下降0.93%-1.07%,垩白度降低4.7%-22.4%,垩白粒率有降低趋势,糊化温度显着降低,总淀粉含量增加4.6%-6.2%,食味值显着提高。同时发现比叶重与水稻产量极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较优的源库关系有利于提高净同化率,促进茎鞘干物质转运,延长灌浆活跃生长期。从而提高籽粒的最终粒重,促进了籽粒淀粉的合成,显着提高稻米品质。综上所述,粳稻品种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生态区以及不同播期条件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存在显着差异。差异的形成主要与花前温度(尤其是VT)和灌浆期温度(GT)密切相关。本研究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同时根据源库关系与VT和品质的相关性以及GT与品质的相关性。我们认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可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的稻米品质。根据这一发现,在粳稻种植生产实践中,可综合当地连续多年气象资料检索结果,作为确定长江中游稻区选择适宜品种和适宜播种期的参考依据。
杨陶陶[6](2020)在《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文中认为根据IPCC预测,与1850-1900年相比,到2030-2052年地球表面温度将升高1.5℃。大量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籼稻是国人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2018年我国的籼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66%和63%。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稻作系统之一,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34.9%和29.7%。因此,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在我国双季稻区运用农田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对双季稻进行全生育期增温处理,以四个籼稻品种(早稻:湘早籼45号和柒两优2012;晚稻:九香粘和泰优398)为试验材料,系统的研究了增温对双季稻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在双季稻区,单个远红外开放式增温设备可以形成2.7 m2的有效增温面积。增温条件下,早稻移栽至成熟期昼夜、白天和夜间增温幅度分别为1.4-1.9℃、0.9-1.2℃和1.9-2.6℃;晚稻移栽至成熟期昼夜、白天和夜间增温幅度分别为1.8-2.1℃、1.1-1.6℃和2.4-2.9℃。增温条件下,夜间温度增幅大于白天,日较差降低,且增温条件下水稻冠层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和关键生育期(移栽后15天、抽穗期和抽穗后15天)冠层温度日变化趋势与不增温处理冠层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本试验中的开放式增温系统能满足双季稻系统对气候变暖响应的试验研究要求。开放式增温对早稻和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均无显着影响。增温条件下早稻移栽至抽穗、抽穗至成熟时间显着缩短,且抽穗前缩短时间大于抽穗后;而晚稻移栽至抽穗时间显着延长、抽穗至成熟时间显着缩短。因此,增温对早稻和晚稻生育期的影响为非对称性。增温对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在季别之间存在差异。增温条件下,早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而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下降趋势;晚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显着降低,而对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无影响。增温对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季别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增温提高了早稻分蘖期氮素积累量,而对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利用率无显着影响;对于晚稻而言,增温条件下两品种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降低,而抽穗期和成熟期两品种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表现不一致。开放式增温改变了籽粒的灌浆过程,使早稻上部籽粒最终粒重降低,而提高了其下部籽粒最终粒重;但对晚稻上部和下部籽粒最终粒重无显着影响。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米粉RVA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均呈升高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均呈下降趋势,而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季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早稻整精米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上部籽粒整精米率降低导致的;早稻上部籽粒的外观品质对增温的响应小于下部籽粒,而晚稻上部籽粒的外观品质对增温的响应大于下部籽;早稻和晚稻上部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增温的响应均小于下部籽粒,而早稻和晚稻上部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峰值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对增温的响应均要大于下部籽粒。开放式增温条件下,稻米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无显着变化,但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而提高了蛋白质含量。与不增温处理相比,增温提高了前期籽粒中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积累量,与增温条件下前期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的活力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有关,而与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力关系较小。增温提高了早稻和晚稻抽穗后籽粒中蛋白质积累量,且前期增加幅度较大,主要和灌浆前期籽粒中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力较高有关,而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关系较小。开放式增温条件下,稻米淀粉的结构特性发生显着改变,主要表现为淀粉颗粒平均粒径增大,相对结晶度升高,支链淀粉平均链长增加,从而导致淀粉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较低的糊化黏度、膨胀势和溶解度。因此,在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对籼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均无显着影响。开放式增温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均变差,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但其加工品质在季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稻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杨罗浩[7](2019)在《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发展粳稻生产,既可满足市场对优质精米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温光资源的利用率和产量。湖北省属于亚热带北部地区,气候特征适宜发展晚粳稻。但仍存在优良品种缺乏、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等制约晚粳发展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研究解决。本试验以鄂粳403和甬优2640为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和氮肥运筹模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资源利用,以及不同生育阶段稻田土壤和田面水氮磷含量的影响,为湖北省晚粳的高产优质高效和清洁生产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相同密度下,随施肥量的增加鄂粳403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施氮量为225kg·ha-1、N:P2O5:K2O=1:0.5:1时产量最高。在施氮量为0-225kg/ha范围内提高施肥量,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呈增加趋势,千粒重呈降低趋势。在相同施肥量下增加种植密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呈增加趋势,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呈下降趋势;在高施肥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经济产量的提高。2.在相同施肥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其最大增长速率和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呈增加趋势,但叶面积快速增长期呈缩短趋势。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施肥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及其最大增长速率和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高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积累速率和快速积累期平均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施氮量为225kg·ha-1时达到最大。经济产量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增长速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高产处理的群体结构特征为:叶面积指数最大速率约为0.39d-1,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约为0.34d-1,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在移栽后17天左右,快速增长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移栽后11天和24天左右,快速增长期14天左右;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约为0.26t·ha-1·d-1,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约为0.22t·ha-1·d-1,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在移栽后39天左右,快速增长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移栽后15天和63天左右,快速积累期48天左右。3.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施氮量在0-225kg·ha-1内增加鄂粳403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呈增加趋势;在相同施肥量下提高种植密度加工品质降低。增加施肥量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先降后升,当施氮量为225kg·ha-1外观品质最好;提高种植密度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减少。4.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增加施肥量,植株氮磷钾最大吸收量呈先增后减趋势,磷快速吸收期呈缩短趋势,磷吸收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氮吸收速率在高密度下呈先增后减趋势;钾吸收速率在高施肥量下较大,在中低施肥量下较小。在相同施肥量下增加种植密度,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氮钾吸收速率呈增加趋势,氮钾快速吸收期呈缩短趋势,而磷快速吸收期呈延长趋势。经济产量与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和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高产处理的养分吸收特征为:氮最大吸收速率约为3.08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2.66kg·ha-1·d-1,快速吸收期28天左右;磷最大吸收速率约为0.72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0.62kg·ha-1·d-1,快速吸收期87天左右;钾最大吸收速率约为10.3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8.9kg·ha-1·d-1,快速吸收期21天左右。5.各时期施肥显着提高田面水总氮、溶解性总氮和硝态氮含量,但只有追施穗肥增提高铵态氮含量。总氮、溶解性总氮和铵态氮含量在移栽后30和60天较低;硝态氮含量在移栽后7天最低,但随后呈增加趋势,到移栽后30天比较稳定。田面水总磷、溶解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含量均于移栽后快速降低,于移栽后45天达到较低水平且趋于稳定。在施肥处理中,种植密度为4寸×8寸、施氮量为165kg·ha-1和195kg·ha-1处理的全生育期田面水氮磷含量相对较低。各生育时期氮磷吸收量分别与田面水总氮、总磷及可溶性总磷含量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6.在施肥处理中,各时期稻田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种植密度为4寸×8寸、施氮量为225kg·ha-1和255kg·ha-1时较高,以种植密度为4×6寸、施氮量为165kg·ha-1时较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增加施肥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先增后减,速效磷含量在高密度下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各形态氮磷含量与田面水各形态氮磷含量关系不密切。7.追施穗肥可显着提高甬优2640经济产量并增加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经济产量与群体干最大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呈显着正相关。穗肥全部作促花肥处理的产量最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及二者增长速率、氮磷钾养分最大吸收量及吸收速率均为最大。穗肥全部作保花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穗中干物质分配比例。经济产量与群体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和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分蘖末期到成熟期整株氮磷吸收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氮快速吸收期和灌浆结实期营养器官中氮磷吸收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追施氮肥可显着提高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
魏万龙[8](2017)在《秧龄与播期对机插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1.本研究以迟熟杂交中籼德优4727为材料,于2016年在西南大学农场进行试验,研究20d、25d、30d、35d秧龄对杂交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群体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稻田两季作机插秧适宜秧龄范围,为实现杂交稻的高产高效提供基本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具有显着的影响。随着秧龄延长,德优4727产量显着降低,表现出20d和25d产量最高(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极显着的高于30d和35d秧龄处理。产量依次为591.94kg/667m2、568.32kg/667m2、519.43kg/667m2和479.18kg/667m2。该试验条件下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抽穗-成熟的总光合势以及该期积累的干物质量与实际产量均达到了极显着相关水平,而每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显着。20d和25d秧龄产量最高主要是因为有效穗数显着高于其它秧龄处理,所以,短秧龄是通过提高有效穗数,即提高总颖花数,增加抽穗-成熟光合势来达到产量的提高。因此,只有在保证足够数量穗数的前提之下,再提高其它产量构成要素才能使机插稻获得高产。(2)随着秧龄的延长,机插稻德优4727的秧苗素质和机插质量有明显变化。秧龄延长,叶龄、假茎高、茎基宽、最大根长、发根总数、地上部百株干重、百株根干重均显着増加,叶龄由20d秧龄的2.63叶迅速上升到35d秧龄的3.87叶,而单株绿叶数增加缓慢,仅增加了0.41叶。说明秧龄过长,假茎增高、黄叶变多,发根力、根冠比以及糖氮比逐渐下降,秧苗素质变差,不利于水稻的机插和返青成活及大田初期的生长。随着秧龄的延长,秧苗的空穴率和伤秧率均显着增加,每穴总茎蘖变异系数升高。20d秧龄的空穴率4.63%、伤秧率5.40%、分蘖盛期茎蘖数变异系数7.83%,而35d秧龄的空穴率快速上升到了22.33%,伤秧率高达31.47%,变异系数也显着增加到了14.52%,但4个秧龄处理间的空穴率和伤秧率20d和25d秧龄之间差异不显着,30d和35d之间差异也不显着。说明秧龄过长,空穴率和伤秧率明显增加,25d为机插质量明显变化的临界时间,25d以前移栽有助于减少空穴率和伤秧率,从而提高机插质量。(3)机插稻德优4727随着秧龄的延长,大田抽穗期推迟,以移栽秧龄天数为x,移栽-抽穗的天数为y,建立回归方程y=0.42x+57.7(r2=0.9692**),说明秧龄每延长1天,大田抽穗期推迟0.42天。随着秧龄的延长,德优4727有效分蘖期和最高分蘖期提前,使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明显降低,成穗率却有增高的趋势。但是,成穗率不仅受秧龄的影响,而且也受基本苗数的影响。辅助试验不同穴苗数不同秧龄的分蘖规律表明,少本栽插的分蘖成穗率要高于多本栽插,表现为1苗/穴>2苗/穴>3苗/穴>4苗/穴>5苗/穴。1、2苗每穴的处理始蘖时间早,终止分蘖时间迟,分蘖节位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主茎3/0、4/0、5/0、6/0、7/0节位,而3、4、5苗每穴的处理始蘖时间迟,停止分蘖早,分蘖节位主要集中在5/0、6/0节位,秧龄推迟使其趋势加强。各节位理论产量也随着穴苗数的增加表现出中、高节位升高而低节位下降的趋势。(4)短秧龄处理(20d和25d)的叶面积指数在最高分蘖、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显着高于长秧龄处理(30d和35d),干物质积累量也显着高于长秧龄处理;特别是抽穗-成熟的总光合势,短秧龄显着高于长秧龄处理,尽管长秧龄处理此期的净同化率较高,抽穗-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生物产量的比重高,但仍然补偿不了总光合势下降的损失,导致干物质生产总量显着低于短秧龄的2个处理。(5)不同处理各生育时期最上部一片全展叶(倒二叶)叶绿素(spad值)含量的比较,总体表现为随秧龄延长而增加。在高峰苗期、齐穗期和乳熟期长秧龄的spad值均显着高于短秧龄,成熟期spad值也有随着秧龄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秧龄对机插水稻的群体透光率表现为随秧龄延长而显着升高,群体叶面积过小,群体透光率较高,田间光能截获率降低,很难获得足够大的群体结构,从而影响产量的提高,但群体中下部受光良好,为长秧龄净同化率的提高提供了生态生理条件,使长秧龄处理的每穗粒数增加。综上所述,对德优4727生长的各个时期各形态指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效穗是高产形成的首要因子,通过较高的有效穗和lai相结合,以及生育中后期较大的干物质积累量,是保证机插稻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协调发展,最终夺取高产的有效途径。2.本研究以早熟种天优华占、中熟种川优8377和宜香优2115、迟熟种深两优5814和淮两优527共5个杂交组合为材料,于4月5日(一季作播期)和5月5日(二季作最后播期)2个播期播种,就灌浆后期气候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早播和迟播处理相比,日照时数、降雨量差异趋势不明显,而各温度要素值差异趋势明显。如平均气温比较,早播和迟播处理相比,齐穗至成熟平均气温分别是22.76-23.82℃和21.5-22.13℃;齐穗21d-成熟,早播处理此段的平均气温22.85-23.44℃,迟播处理19.97-20.27℃,迟播处理低1.41-3.14℃,差异较大。稻米综合品质比较,早播处理极显着高于迟播处理,但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天优华占和中熟川优8377迟播优于早播,适于迟播提高综合品质;而早播中熟宜香优2115、迟熟深两优5814和淮两优527明显优于迟播,适合早播提高综合品质。(2)在保证正常安全齐穗并使灌浆结实在接近最低温度指标正常成熟前提下,齐穗后21d-成熟阶段温度要素值对稻米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优质稻杂交中稻生产中推迟播种时间,降低灌浆结实期平均温度而提高稻米品质方法必须注意适度。
王娇,王洁,强爱玲,官景得,孙国才,孙建昌,齐国锋,王兴盛,韩龙植[9](2015)在《北方不同气候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文中提出以2001-2013年北方水稻区域试验宁夏永宁点和辽宁开原点的中、早熟组参试品种为材料,进行7个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开原点的整精米率和胶稠度极显着高于永宁点,永宁点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极显着低于开原点,糙米率、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两个点间差异不显着;7个主要稻米品质性状中,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糙米率和精米率变异系数较小。对永宁和开原两个点水稻灌浆结实期(8-9月份)的气象因子进行比较,发现两地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基本相似,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永宁点明显低于开原点。分别对两地灌浆结实期气象因子与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性状与水稻灌浆后期(9月份)气象因子的关系比与灌浆前中期(8月份)更为密切;在糙米率和整精米率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整精米率与最高气温的相关性、糙米率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等方面,在永宁点与开原点呈现相反的结果,这可能是两地相对湿度和降雨量不同所致,反映了不同气候生态背景下多种气候因子耦合作用于稻米品质形成的复杂性。
李静[10](2013)在《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群体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水稻遗传特性、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综合作用所决定,而栽培密度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与群体结构的一项重要栽培措施,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影响,对于促进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10种不同类型水稻为材料,于2008年至2009年通过大田试验,在西昌和雅安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株型特征和群体质量特点,探索了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生态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产量主攻方向不同高海拔、强光照、大温差地区西昌与中低海拔、多雨阴湿地区雅安相比,除徐稻3号和冕粳147这两个粳稻品种表现不适而低产外,西昌水稻的产量均高于雅安;不同的品种类型在两地的表现有一定差异,西昌点两年均以常规粳稻合系39增产幅度最大,其次为杂交粳稻9优418;杂交籼稻金优527无论是在西昌还是在雅安,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较常规籼稻昌米011显着增产,杂交粳稻9优418在低海拔的雅安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较常规粳稻合系39显着增产,但2009年在高海拔的西昌则优势不明显,与合系39产量差异不显着。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西昌因分蘖期长,有效穗多,但穗着数较少,穗粒数和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应在保证足够穗数基础上主攻粒重和穗粒数;雅安则相反,有效穗数不足是影响产量提高的最大因素,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生产上应主攻穗数。2、两种生态条件下水稻株型特征与群体结构特点有明显差异西昌与雅安相比,由于海拔高,光照足,紫外线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稻植株的生长,导致了两地水稻在形态上形成了较大差异,并产生了更优的生长发育特性。西昌点水稻的株高和穗长均显着低于雅安,分别低16.1%和6.3%(2009年);在叶片上,西昌较雅安的短、窄、厚而直立、挺拔叶型更紧凑,且田间通风条件更好,光合效率更高,为密植和大穗容奠定了基础;在茎秆上,西昌较雅安基部节间变短,抗倒能力显着增强,基Ⅰ、基Ⅱ和基Ⅲ节间弯曲力矩分别较雅安低41.8%、42.8%和48.4%,折断弯矩分别高17.5%、11.2%和4.4%,倒伏指数低54.0%、53.1%和53.6%;在根系上,西昌与雅安相比,根系更发达,群体总根数平均多18.3%,群体总根长平均大13.8%,单茎根干重平均高91.4%,发达的根系为营养吸收打下了良好基础。3、研明了两种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群体特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栽培密度的改变导致个体生长的空间发生改变,首先影响到植株的形态特征及其相应的特性。随着密度增大,个体营养空间变小,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短变窄,特别是上部叶片,虽然群体叶面积和LAI增加,但田间透光率降低,叶片变薄,比叶重降低;增密使两点的剑叶基角均变小,使西昌剑叶和倒二叶弯曲度呈增加趋势,使雅安剑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弯曲度呈变小趋势,其中对雅安叶片弯曲的影响程度大于西昌,这可能与两地的光照条件不同有关。栽培密度对雅安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和株高有显着影响,但对西昌点水稻的影响则不显着;高密度与低密度相比,雅安基Ⅰ、基Ⅱ、基Ⅲ节间长度和株高分别增加16.5%、7.4%、12.0%和5.3%;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地的基部节间变细,弯曲力矩、折断弯矩和抗倒能力降低,倒伏指数增加,但密度对折断弯矩和倒伏指数的影响程度雅安远远大于西昌。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茎的根数、根长和根重均降低,但群体的根数、根长和根重则增加,相应的氮、磷和钾的吸收量增加,不过利用效率降低,西昌和雅安表现基本一致。两地水稻产量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特别是粳稻和常规籼稻。4个水稻品种在西昌适宜的选择顺序为杂交籼稻金优527>杂交粳稻9优418>常规粳稻合系39>常规籼稻昌米011,其中金优527、昌米011、9优418适合中、高密度种植,合系39适合高密度种植;在雅安适宜的选择顺序为杂交籼稻金优527>杂交粳稻9优418>常规籼稻昌米011>常规粳稻合系39,其中金优527、合系39适合中、高密度种植,适合昌米011、9优418高密度种植。4、明确了两种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规律两种生态条件下,西昌点水稻的综合米质要优于雅安;除个别品种外,水稻垩白粒率、垩白度两个水稻外观品质西昌和雅安差异不大;除9优418、合系39、冕粳147三个粳稻品种的碱消值表现为西昌显着大于雅安外,其他7个品种碱消值均表现为西昌与雅安无显着性差异:粳稻品种的胶稠度表现为西昌显着大于雅安:水稻粗蛋白含量西昌平均值大于雅安。在西昌栽培密度主要影响水稻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碱消值、胶稠度,稀植时糙米率、整精米率显着低于中密和高密,对水稻碾米品质不利,高密时垩白粒率显着高于稀植和中密,对水稻外观品质不利,因此西昌栽培密度选择中密,水稻品质最佳。在雅安栽培密度主要影响水稻糙米率、垩白粒率、碱消值、胶稠度、粗蛋白,稀植和中密时糙米率低于高密,对水稻碾米品质不利,垩白粒率高于高密,对水稻外观品质不利,粗蛋白高于高密,有利于营养品质,综合判断,雅安栽培密度选择中密对确保水稻品质较合适。5、明确了两种生态条件下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营养特性的影响水稻分蘖盛期、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干物质量以及收获指数西昌均显着高于雅安;随着栽培密度增加,两试验点水稻分蘖盛期、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干物质重均增加,且在稀植、中密、高密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对于成熟期干物质量,金优527和9优418是由生态条件、栽培密度共同决定,而昌米011和合系39主要受栽培密度影响。除成熟期氮积累总量外,氮收获指数、氮转运率、氮转运贡献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表现为西昌显着高于雅安;西昌水稻成熟期磷总积累量小于雅安,但磷素稻谷生产效率明显高于雅安;西昌水稻成熟期钾总积累量略高于雅安,但钾素利用效率明显好于雅安。总体上,西昌水稻氮磷钾营养元素利用效率明显好于雅安。随栽培密度增加,成熟期氮磷钾总积累量增加。稀植条件下,氮总积累量显着低于中密和高密,氮收获指数、氮转运率、氮转运贡献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不同栽培密度水平下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无显着差异;栽培密度对成熟期磷积累总量有显着性影响,磷收获指数、磷素稻谷生产效率及磷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高密条件下,成熟期钾积累总量显着高于且稀植、中密,钾收获指数、钾转运率、钾转运贡献率、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及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
二、灌浆期气温对籼型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灌浆期气温对籼型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
2.4 讨论 |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6.4 讨论 |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8.2 综合评价结果 |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
9.2 讨论 |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温光对水稻产量和品种的影响及遮阴对品质形成的生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温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1.1 温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1.2 光强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 温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1 温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2 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2.1 光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1.2.2.2 光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1.2.2.3 光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2.4 光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2018年长江流域不同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 |
2.1.2 2018年试验点的气象数据的收集分析 |
2.1.3 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种植点水稻生育期的温光特征 |
2.2.2 长江流域不同自然温光条件下中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 |
2.2.3 长江流域不同温光条件下中稻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2019年南京地区不同遮阴条件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基因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2019年试验点气象数据收集与分析 |
3.1.3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019年南京地区中稻灌浆至成熟期间的温光特征 |
3.2.2 不同自然温光条件及人工遮阴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3 不同自然温光条件和人工遮阴对品质形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自然温光和人工遮阴条件下对品质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2.5 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全文小结 |
4.2 全文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4.2.1 创新之处 |
4.2.2 不足之处 |
发表的文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品种及试验设计 |
1.2 2017年和2018年试验点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2 稻米品质 |
1.3.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3.4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1.3.5 糊化温度的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7-2018年各试验点分期播种试验中水稻生育期温光特征 |
2.2 不同地区中稻产量与品质性状变化 |
2.3 不同时期温光与不同类型中稻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2.4 长江流域各种植点中稻获得高产和优质的适宜光温范围 |
3 讨 论 |
(4)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 |
1.2 再生稻的稻米品质形成 |
1.3 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 |
1.4 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
1.5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 |
1.5.1 遗传特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2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3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6 我国稻米品质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生育进程 |
2.3.3 产量 |
2.3.4 产量相关性状 |
2.3.5 稻米品质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数据和水稻生育期 |
3.2 再生稻和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表现 |
3.2.1 再生稻头季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 |
3.2.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 |
3.2.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比较 |
3.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 |
3.3.1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加工品质的比较 |
3.3.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 |
3.3.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蒸煮品质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再生稻与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差异 |
4.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品质的差异 |
4.2.1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加工品质的比较 |
4.2.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 |
4.2.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蒸煮品质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1 长江中游“籼改粳”的必要性 |
2 籼粳稻的差异 |
2.1 籼粳稻产量差异 |
2.2 籼稻和粳稻品质差异 |
3.气候因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3.1 气候因子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气候条件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
3.2.1 温度对产量的影响 |
3.2.2 太阳辐射对产量的影响 |
3.3 气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3.1 温度对品质的影响 |
3.3.2 太阳辐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
4.1 源库特征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3 淀粉形态与结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
第一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生长发育的差异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生育期记载 |
1.4 茎蘖动态 |
1.5 产量构成因子 |
1.6 试验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数据 |
2.2 生育进程的变化 |
2.3 茎蘖动态 |
2.4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产量表现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生育期记载 |
1.3 气象数据收集 |
1.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及不同播期产量差异 |
2.2 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 |
2.3 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
2.4 不同处理温度变化情况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的稻米品质差异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品质测定 |
1.4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分析 |
2.1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差异 |
2.2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 |
2.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 |
2.4 稻米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
2.5 稻米蛋白质含量 |
2.6 稻米品质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对粳稻源库特征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生育期记载 |
1.4 水稻叶面积测定 |
1.5 干物质量测定 |
1.6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分析 |
2.1 不同播期水稻叶片相关性状差异 |
2.2 库性状变化 |
2.3 源库关系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五章 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 品质测定 |
1.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1.6 试验指标计算 |
1.7 灌浆动态的测定 |
1.8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品质差异 |
2.2 水稻源库关系的差异 |
2.3 水稻叶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4 籽粒灌浆动态 |
3.讨论 |
4.小结 |
第六章 粳稻品质对灌浆期高温的响应及其机理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灌浆动态 |
1.3 试验品质测定 |
1.4 淀粉分支酶活性 |
1.5 淀粉结构 |
1.6 试验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品质差异 |
2.2 叶鞘物质转运差异 |
2.3 灌浆动态差异 |
2.4 淀粉合成酶活性差异 |
2.5 淀粉结构差异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1.研究总结 |
2.本研究创新点 |
3.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气候变暖现状 |
1.2.2 不同增温设备简介 |
1.2.3 增温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1.2.4 增温对水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5 增温对籽粒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1.2.6 增温对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系统设计及其增温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田间管理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冠层温度动态变化趋势 |
2.2.2 冠层温度增幅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田间管理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 |
3.2.2 生育期 |
3.2.3 干物质积累量 |
3.2.4 光合和呼吸速率 |
3.2.5 茎叶和穗中氮素含量 |
3.2.6 氮素积累量和NUE |
3.3 讨论 |
3.3.1 增温对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3.2 增温对生育期的影响 |
3.3.3 增温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4 增温对氮素积累和NUE的影响 |
3.4 小结 |
附表 |
第四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田间管理 |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籽粒灌浆特性 |
4.2.2 加工品质 |
4.2.3 外观品质 |
4.2.4 蒸煮食味品质 |
4.2.5 营养品质 |
4.3 讨论 |
4.3.1 增温对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4.3.2 增温对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4.3.3 增温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4.3.4 增温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田间管理 |
5.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
5.2.2 粒重和淀粉积累量 |
5.2.3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力 |
5.2.4 蛋白质积累量 |
5.2.5 蛋白质合成关键酶活力 |
5.3 讨论 |
5.3.1 增温对籽粒中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5.3.2 增温对籽粒中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
6.1.2 试验设计 |
6.1.3 田间管理 |
6.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直链淀粉含量、淀粉颗粒粒径分布和相对结晶度 |
6.2.2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
6.2.3 淀粉的热力学特性 |
6.2.4 淀粉的RVA谱特征值 |
6.2.5 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势 |
6.3 讨论 |
6.3.1 增温对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
6.3.2 增温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7.1 结论 |
7.1.1 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系统增温效果 |
7.1.2 增温对双季籼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7.1.3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7.1.4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7.1.5 增温对双季籼稻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1 中国水稻“籼改粳”发展历程 |
1.2 粳稻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与水稻产量形成的关系 |
2.2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3 稻田氮磷迁移转化与农田面源污染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5 调查测定项目 |
2.6 实验分析方法 |
3 模型与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群体发育及特征的影响 |
4.3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产量影响 |
4.4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稻米品质的影响 |
4.5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4.6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稻田土壤和田面水养分含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下晚粳的产量形成 |
5.2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5.4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稻田土壤与田面水养分含量的影响.. |
6 结论 |
第三章 晚粳适宜氮肥运筹模式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5 调查测定项目 |
2.6 实验分析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群体发育及特征 |
4.3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4.4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5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5 讨论 |
5.1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5.2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群体发育特征的影响 |
5.3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养分氮吸收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5.4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
6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秧龄与播期对机插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不同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 前言 |
1.1 国内外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概况 |
1.1.1 国外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概况 |
1.1.2 我国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2 机插秧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 |
1.2.1 适宜秧龄对机插水稻的重要性 |
1.2.2 国外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进展 |
1.2.3 我国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进展 |
1.2.4 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试验品种 |
2.2 试验地点及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秧苗素质的考察 |
2.4.2 秧苗糖氮含量的测定 |
2.4.3 生育期记载 |
2.4.4 生育阶段的温光条件 |
2.4.5 群体叶龄与分蘖动态 |
2.4.6 群体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动态 |
2.4.7 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测定 |
2.4.8 冠层基部透光率的测定 |
2.4.9 产量及其构成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秧龄长短对机插稻德优4727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 秧龄长短对机插稻德优4727机插质量的影响 |
3.3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生育期的影响 |
3.4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
3.4.1 茎蘖动态 |
3.4.2 秧龄不同对茎蘖变异系数的影响 |
3.4.3 成穗率 |
3.5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节位分蘖成穗的影响(辅助试验) |
3.5.1 节位分蘖成穗率 |
3.5.2 不同节位分蘖的理论产量 |
3.6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群体叶面积及光合生产力的影响 |
3.7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8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光合生产的影响 |
3.8.1 叶绿素含量(SPAD值) |
3.8.2 冠层基部透光率 |
3.9 秧龄长短对机插稻德优472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0 不同秧龄产量及构成要素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第二章 分期播种对5个机插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 |
1.2.2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3 光照时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试验材料、地点及概况 |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气象资料的收集 |
2.3.2 稻米品质的测定方法 |
2.4 构建水稻综合品质评价体系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不同播期各品种类型播种至成熟各气象要素值的变化 |
3.2 不同播期下稻米品质的变化 |
3.2.1 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变化 |
3.2.2 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变化 |
3.3 不同播期下稻米品质的综合评价 |
3.4 不同播期下品质的品种间差异 |
3.5 不同播期的综合品质差异性与品种的差异性比较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北方不同气候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试验地点及方法 |
1.3稻米品质测定 |
1.4分析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气候环境下稻米品质性状比较 |
2.1.1中早粳中熟组(秋光组) |
2.1.2中早粳早熟组(吉玉粳组) |
2.1.3稻米品质性状年度间的变异系数比较 |
2.2水稻灌浆期气象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2.1永宁、开原点水稻灌浆期间气象因子比较 |
2.2.2灌浆期气象因子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讨论 |
3.1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的两地稻米品质评价 |
3.2气候因子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
3.3气候因子对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影响 |
3.4气候因子对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影响 |
(10)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群体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态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1.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1.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1.3 海拔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 生态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1 温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2 光照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3 海拔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3 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1 栽培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栽培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3 栽培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态条件与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及其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调查与测定项目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态条件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2.2.2 生态条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3 生态条件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2.2.4 两种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分蘖及成穗率的影响 |
2.2.5 两种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6 两种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2.3.2 生态条件与栽培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种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株型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点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
3.2.2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上层叶片形态的影响 |
3.2.3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比叶重的影响 |
3.2.4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上层叶片叶基角和弯曲度的影响 |
3.2.5 不同群体透光率以及消光系数的分析 |
3.2.6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茎秆形态的影响 |
3.2.7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8 根系形态与产量的简单相关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生态条件对水稻株型和倒伏性的影响 |
3.3.2 栽培密度对水稻株型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两种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地点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项目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2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LAI的影响 |
4.2.3 齐穗期后粒叶比的变化 |
4.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氮磷钾营养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地点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项目 |
5.1.5 相关参数计算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2.2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2.3 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钾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灌浆期气温对籼型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2]温光对水稻产量和品种的影响及遮阴对品质形成的生理分析[D]. 马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J]. 陆佳岚,王净,马成,陶明煊,赵春芳,张亚东,李霞,方先文,张俊,陈长青,张巫军,夏加发,江学海,柳开楼,乔中英,张彬. 江苏农业学报, 2020(06)
- [4]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D]. 吕成达.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涂德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D]. 杨陶陶.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7]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D]. 杨罗浩.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8]秧龄与播期对机插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魏万龙. 西南大学, 2017(02)
- [9]北方不同气候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J]. 王娇,王洁,强爱玲,官景得,孙国才,孙建昌,齐国锋,王兴盛,韩龙植. 中国稻米, 2015(06)
- [10]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群体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李静.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