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期刊的信息发布和价值认定功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异凡,陈一,蒋子可,陈传夫,曾建勋[1](2021)在《开放科学视域下预印本认可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开放科学理念的发展,预印本模式正在深刻影响当代学术交流。本文应用文献分析与政策分析等方法,调研国内外关于预印本认可的政策情况,为我国预印本认可政策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预印本是国内外主要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资源之一,构建预印本认可政策有利于促进高端学术平台的发展。笔者建议,我国要以"学术优先权"认可为核心构建预印本认可政策体系;鼓励发展预印本社会性认可政策;授予国家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预印本认证资质;完善预印本认可相关知识产权政策;建立预印本行业认可与国家质量标准。
李艳,敖慧斌[2](2021)在《科技期刊传播模式演变与传播能力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分析科技期刊传播模式演变的过程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提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策略。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过程,指出科技期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多种传播媒介简单相加、内容生产与表达形式不匹配、多媒介传播互动性差等问题。提出进入智能互联及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应直面变革与挑战,转变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全媒体融合传播,精准满足用户需求,推进增强出版、智慧出版模式,构建智能、立体、交融的学术期刊传播体系。
吴爽[3](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马峥[4](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孟美任[5](2020)在《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传统学术交流机制中,科研过程中的“非正式交流”与以商业学术出版为代表的“正式交流”相互分离,致使原本贯穿科研过程的“研究产生交流、交流促进研究”连贯一体化的状态被破坏,多元交互的交流机制被碎片化甚至孤岛化。随着数字内容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传播的新形态和以社交媒体(Twitter、Facebook、Linked In、Research Gate、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新模式,显着地提升了学术交流的范围、丰裕度和交互程度。随着数字科研和数字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几乎所有的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表征、标注、揭示、发布、关联,都可以成为并正在成为“交流”的自然对象;几乎所有的科研过程及其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地组织、描述、管理并与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相互关联。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对学术交流模式的认识。显然,传统的学术出版机制以及技术转变下的数字学术出版体系已经很难与“上游”的科研群体、科研人员、科研过程及其丰富的信息和信息交互相关联,很难对“发表”的科研成果的各类来源要素进行细致、便捷、精准地关联和溯源,很难呈现科研成果关联的丰富的科研要素及其演变,很难与“下游”科研社区及其丰富的信息进行关联和交互,难以成为科学发现、科研过程管理、科研质量检验与评价的内在、方便、高效的支撑部分。因此,亟需根据科学研究本身的范式演变和学术交流的模式变化,分析学术交流体系可能的新模式新形态,探索支持这类新模式新形态的实施与运行机制,发现和设计这种机制嵌入过程、融汇流程、聚联社区、支持管理的措施与技术,试验从现有科研或出版机制相对平滑转换为新机制的可能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面向科研全谱段的学术交流需求分析本研究从现在及未来的数字科研和开放科学环境出发,根据科学研究“可发现、可理解、可评价、可重用”的基本要求,分析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与行为,调研分析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可数字化表征的要素(计划、过程、方法、工具、材料、人员、各阶段结果、评价等),调研国内外科研机构、科研社区和科技出版商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各种方法、工具和机制,并通过焦点访谈法调研“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分析阻碍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关键问题,为建立新型交流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提出,在数字科研环境下,“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交叉融汇,“显性交流”(人与人间的明显信息传递)和“隐性交流”(文献、数据、计划、方法、工具、评价等各自之间和两两之间的关联)相辅相成,显性交流和非显性迭代反馈密切结合,开放、协同、有效质量控制、有效权益管理成为交流基础能力,从而提出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学术交流模式,提出建立内在、便捷、高效并逐步智能地支持这种新型交流模式的机制已成为科研过程系统、科研社区平台和学术出版平台的迫切需求。(2)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型Pub+Lab本研究发现,支持上述多元、融汇、交互的科研信息交流的学术交流机制可以从科研过程管理平台、科研社区交流平台、或者学术出版平台的不同角度进行延伸、扩展、关联和组织。本研究选择从学术出版平台为切入点,从革新现有期刊出版交流平台入手,嵌入科研生命周期和科研活动及其信息交流过程,提出一种融汇出版(Publishing)与科研(Laboratory)的新型学术交流支持模式Pub+Lab,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核心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场景,将科技期刊从知识载体转型为知识服务工具,将期刊出版平台从内容发布平台转型为可嵌入科研过程和融汇多元交流的科研支持平台,从而打破现有学术出版与科学研究之间的隔离状态,使学术出版与知识创造的过程及其群体联系在一起。(3)研究设计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规范本研究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其对应的具体科研环节所产生的科研要素进行分析,借鉴已有的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方案登记机制、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发布与出版机制、科研社区平台等,重点分析设计能够描述各类科研要素的元数据规范。以科技期刊文献为切入点,对文献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关系进行研究,实现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期刊文献结构化描述,以提升描述规范与科研过程多元信息的适配性,从而支持将传统的科技期刊从科研结束后的固化的静态的知识产品转变为可嵌入到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和科研社区的结构化、关联化的知识工具。(4)基于科研共同体需求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以支持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新型学术交流模式为总体目标,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框架和功能模块,结合科研要素的结构化特征,在现有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试验实现科技期刊文献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等服务。试验结果表明,Pub+Lab学术交流平台能实现科研成果与科研要素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社区和科研知识域的交互交流,促进对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挖掘与讨论,有助于增强科研透明度和促进成果的检验与复用,初步验证了融汇出版与科研的预期能力。
周瑞[6](2020)在《大数据技术使用对科研不端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也随之不断的发展。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数据技术处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到来,能够满足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数据信息的获取和存储。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使用给科研不端治理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的使用大数据技术,并规制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的影响是当前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的影响,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规制策略。大数据技术使用对科研不端治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在科研不端治理主体层面,大数据技术有利于科研不端治理主体的信息共享,并助力于多元治理主体的广泛参与,同时削弱了科研不端治理主体的主体意志,使得科研不端治理主体存在数据依赖;在科研不端治理客体层面,大数据技术对显性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更有成效,但同时导致隐性科研不端行为更加隐蔽,科研不端治理还容易偏离科研不端行为本身;在科研不端治理手段层面,大数据技术不但丰富了科研不端治理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推动科研不端治理手段更具有针对性,但是同时在科研不端检测手段上存在识别和判定的盲区;在科研不端治理的过程层面,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科研不端治理过程的公开透明,同时也会引发治理过程中的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现象,还容易偏离科研不端治理过程的边界。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从技术本身层面来看,原因在于大数据技术具有技术效用二重性、技术价值二重性以及技术特性;从技术使用主体层面来看,原因在于大数据技术使用主体的价值观、法律意识以及主体性认知程度三个方面;从社会性层面来看,原因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的法律规范、监管领域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应用领域的实践性程度三个方面。应对大数据技术使用对科研不端治理的影响,主要从技术、主体、社会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规制。结合技术本身、法律规范以及个人自身认知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积极作用,使得大数据技术与科研不端治理协同发展,促进科研不端治理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蔡敬羽[7](2020)在《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开放科学的本质是提高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开放性与协作性,推动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在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虚假同行评议、优质稿源外流、再现性危机、传播能力弱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不断影响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为此,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积极主动谋求转型,提高学术期刊出版的开放性与透明度,探索建立以高质量同行评议和高水平学术传播为核心的期刊服务能力,对于重塑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学者基本只是就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单一实践进行论述。因此,本文从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与学术传播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突破发展困境实现出版创新的策略。具体来说,本文在第一章绪论中探讨了研究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开放科学、同行评议和学术传播等相关概念,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并对国内外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有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寻找当前研究不足,确定今后研究方向,以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和学术传播协同创新作为本文研究的突破口开展后续研究;在第二章中,本文对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调研,分析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需要着重应对的发展困境,以期为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出版创新实践现状提供针对性的研究方向;在第三章中,选择代表性的案例,以学术期刊寻求转型的必要性为基础,探索国内外学术期刊解决发展困境的创新实践;在第四章中,利用SWOT模型分析学术期刊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的转型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为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因应策略提供了落脚点;在第五章中,从同行评议、科研评价、学术传播和期刊服务入手,探索学术期刊在开放科学驱动下的出版创新因应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在第六章中,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的局限性,也就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新的展望。
王建慧[8](2019)在《中国英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学术期刊能够高效整合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国家科研发展的战略高地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6000余种学术期刊中,英文期刊凭借语言优势,成为中国科研成果走进国际学术界的重要载体。相较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中国英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起步较晚。如何大力发展我国英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使之与我国不断提升的文化水平相适应,与不断增强的国际话语权相协调,是当前期刊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对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其次,运用定量分析法对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宏观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包括学术期刊的创刊时间、出版周期、主办单位、地区分布、学科分布和出版机构,得出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宏观发展现状;再次,从国际化建设和国际化影响力两方面分析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包括主编、编委会、稿源和数字化平台国际化现状,以及国际图书馆馆藏、知名数据库收录和国际施引现状等国际影响力现状,运用具体的数据直观显示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传播能力。然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包括国际化发展特征不够突出,国际化内容质量亟待提升,国际化数字出版水平较低,以及国际化评价体系发展缓慢等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创新路径,包括加强对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支持和引导,调整期刊结构,加强内容建设,提升数字出版能力,拓展国际合作方式以及深化面向用户的服务体系建设等。
王玮,佟昔,黄丽洋,孟央[9](2018)在《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引领与服务作用》文中认为以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作为切入点,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验证科技期刊相对其他的论文载体在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和传播方面的引领作用;同时,探讨在数字出版和传播环境下,运用便捷的全流程出版平台和新型数字出版模式,不断提升学术期刊对于作者和读者的服务作用。希望从一个新的视角为广大科技期刊提供启发和思路。
郭妍[10](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二、科技期刊的信息发布和价值认定功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期刊的信息发布和价值认定功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科学视域下预印本认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预印本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
1.1 预印本平台的发展 |
1.2 预印本对学术交流的影响 |
1.3 预印本发展与认可政策动向 |
1.4 研究评论 |
2 国内外预印本认可实践调研 |
2.1 功能型认可 |
2.2 评价型认可 |
2.3 权属型认可 |
3 发展我国预印本认可政策的策略建议 |
3.1 以承认学术优先权为核心构建认可政策体系 |
3.2 鼓励发展预印本社会性认可政策 |
3.3 授予国家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认证资质 |
3.4 发展预印本知识产权认可政策 |
3.5 建立预印本行业认可与国家质量标准 |
4 结语 |
(3)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
2.3.1 热力学熵概念 |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
2.3.3 信息熵概念 |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
2.3.5 信息熵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
3.2.1 构造指标矩阵 |
3.2.2 标准化处理 |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
3.3.3 指标计算 |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测度思路 |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
4.3.1 实证测算 |
4.3.2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1.1 准则层构建 |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2.3 计算权重 |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
5.3.1 样本的特点 |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
6.3 讨论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研究局限性 |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学术交流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发挥积极作用 |
1.1.2 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知识获取需求存在严重矛盾 |
1.1.3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的迫切需求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学术交流模式的总体现状 |
2.1.1 开放化以满足知识获取需求 |
2.1.2 透明化以支持科研成果复用 |
2.1.3 协同化以吸引科研共同体协同创新 |
2.1.4 小结 |
2.2 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数字化表征要素调研 |
2.2.1 科研成果形态的演变 |
2.2.2 数字科研全流程调研 |
2.2.3 数字科研要素支撑深度知识发现与精准智能决策 |
2.3 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解决方案 |
2.3.1 开放科研框架(Open Science Framework)——Center for Open Science |
2.3.2 科研全周期的工具箱——Digital Science |
2.3.3 依托文献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
2.3.4 深度知识发现——Springer Nature |
2.3.5 新型论文形式——Elsevier |
2.3.6 小结 |
2.4 面向科研生命周期的工具/服务现状 |
2.5 研究现状总结和不足分析 |
2.6 本文的研究目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研究 |
3.1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调研 |
3.1.1 调研方法 |
3.1.2 调研过程 |
3.1.3 调研结果分析 |
3.1.4 小结 |
3.2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基本模型研究 |
3.3 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 |
3.3.1 Pub+Lab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2 Pub+Lab框架的主要应用场景 |
3.3.3 Pub+Lab框架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机制研究 |
4.1 科研要素类型分析 |
4.2 科研要素描述规范研究 |
4.2.1 类型一:研究假设(Hypothesis) |
4.2.2 类型二:文献综述(Review) |
4.2.3 类型三:研究方案(Protocol) |
4.2.4 类型四:研究方法(Method) |
4.2.5 类型五:研究数据(Data) |
4.2.6 类型六:软件工具(Software) |
4.2.7 类型七:观点讨论(Insight) |
4.3 元数据描述规范适配性研究 |
4.3.1 科技文献知识元结构解析研究 |
4.3.2 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Pub+Lab学术交流平台初步设计 |
5.1 平台总体目标分析 |
5.2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
5.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5.3.1 科研要素生产模块 |
5.3.2 基于科研要素的融汇交流模块 |
5.3.3 基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Pub+Lab学术交流模式示范平台实现及验证 |
6.1 平台实现技术方案 |
6.1.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6.1.2 数据库设计 |
6.2 功能效果展示 |
6.3 小同行推荐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不足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SD文件 |
附录4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ML文件 |
附录5 数据库表单设计 |
附录6 示范平台用于展示效果的文章列表 |
附录7 内容(软件)共享协议详细信息 |
附录8 小同行推荐核心代码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数据技术使用对科研不端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的创新点以及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数据技术与科研不端治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大数据技术基本理论 |
2.1.1 大数据技术的概念 |
2.1.2 大数据技术的特征 |
2.2 科研不端基本理论 |
2.2.1 科研不端的概念界定 |
2.2.2 科研不端的表现形式 |
2.3 科研不端治理相关理论 |
2.3.1 科研不端治理的概念 |
2.3.2 科研不端治理的主体 |
2.3.3 科研不端治理的客体 |
2.3.4 科研不端治理的手段 |
2.3.5 科研不端治理的过程 |
2.4 技术的二重性 |
2.4.1 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2.4.2 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
2.4.3 技术的正向价值和负向价值 |
第3章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影响的表现形式 |
3.1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主体的影响 |
3.1.1 有利于科研不端治理主体的信息共享 |
3.1.2 助力于多元治理主体的广泛参与 |
3.1.3 削弱了科研不端治理主体的主体意志 |
3.1.4 科研不端治理主体存在数据依赖 |
3.2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客体的影响 |
3.2.1 对显性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更有成效 |
3.2.2 导致隐性科研不端行为更加隐蔽 |
3.2.3 易导致科研不端治理偏离科研不端行为本身 |
3.3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手段的影响 |
3.3.1 丰富了科研不端治理的方式方法 |
3.3.2 推动科研不端治理手段更具有针对性 |
3.3.3 科研不端检测手段存在识别和判定的盲区 |
3.4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过程的影响 |
3.4.1 实现科研不端治理过程的公开透明 |
3.4.2 引发治理过程中的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现象 |
3.4.3 易偏离科研不端治理过程的边界 |
第4章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影响的原因分析 |
4.1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影响的技术性原因 |
4.1.1 大数据的技术特性 |
4.1.2 大数据技术效用二重性 |
4.1.3 大数据技术价值二重性 |
4.2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影响的主体性原因 |
4.2.1 大数据技术使用主体的价值观 |
4.2.2 大数据技术使用主体的法律意识 |
4.2.3 大数据技术使用主体的主体性认知程度 |
4.3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影响的社会性原因 |
4.3.1 大数据技术领域法律规范 |
4.3.2 大数据技术监管领域的体制机制建设 |
4.3.3 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的实践性程度 |
第5章 大数据技术对科研不端治理影响的规制策略 |
5.1 技术层面的规制策略 |
5.1.1 以开源为基础研究大数据技术本身的可控性 |
5.1.2 以信息保护为核心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安全性 |
5.1.3 基于技术中台建设升级大数据技术科研治理信息系统 |
5.2 主体层面的规制策略 |
5.2.1 树立正确的科研技术价值观 |
5.2.2 培养正确的法制观念 |
5.2.3 提升自我主体性正确认知程度 |
5.2.4 探索人机结合的新型科研创新治理模式 |
5.3 社会层面的规制策略 |
5.3.1 建立和完善科研大数据相关法律制度 |
5.3.2 建立健全大数据技术使用中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
5.3.3 加强与科研诚信相关的大数据共享平台设施建设 |
5.3.4 强化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教育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开放科学 |
1.2.2 同行评议 |
1.2.3 学术传播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2.1 解决同行评议信任危机日益紧迫 |
2.1.1 审稿过程不透明引发学术界乱象 |
2.1.2 审稿人激励不足影响审稿参与度 |
2.2 改进“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方式 |
2.2.1 影响因子至上带动学术造假利益链 |
2.2.2 “唯SCI”造成优质稿源外流现象 |
2.3 顺应科研数据共享的常态化趋势 |
2.3.1 再现性危机降低学术诚信度 |
2.3.2 “付费墙”阻碍学术交流进程 |
2.4 重构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格局所需 |
2.4.1 出版形态单一限制知识开放程度 |
2.4.2 学术资源分散缺乏高度读者黏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出版创新实践现状 |
3.1 突出同行评议的学术质量控制功能 |
3.1.1 进一步提高同行评议的透明度 |
3.1.2 优化审稿流程以降低出版时滞 |
3.1.3 完善审稿贡献认定及激励措施 |
3.2 多渠道联动合力拓展学术传播空间 |
3.2.1 建立新型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 |
3.2.2 提供形态多样化的开放资源 |
3.2.3 引导读者主动参与学术交流 |
3.3 重视学术期刊出版的综合服务功能 |
3.3.1 以作者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期刊服务 |
3.3.2 鼓励学术团体共建共享期刊数字内容 |
3.3.3 期刊出版平台建设符合国际发展潮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的态势分析 |
4.1 优势(Strengths) |
4.1.1 专业性强 |
4.1.2 稿源丰富 |
4.1.3 创新空间 |
4.2 劣势(Weaknesses) |
4.2.1 出版时滞 |
4.2.2 资源浪费 |
4.2.3 服务不足 |
4.3 机遇(Opportunities) |
4.3.1 开放获取的需求日益增长 |
4.3.2 开放科学的政策环境大好 |
4.3.3 资助机构大力支持与推动 |
4.4 挑战(Threats) |
4.4.1 学术评价不合理 |
4.4.2 分散经营规模小 |
4.4.3 出版商利益冲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科学驱动的学术期刊出版创新因应策略 |
5.1 维护同行评议学术把关的可靠性 |
5.1.1 推动出版透明保障期刊学术质量 |
5.1.2 优化评审过程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
5.1.3 加强公众对开放同行评议的认识 |
5.2 建立回归学术交流本位的评价导向 |
5.2.1 拓展单篇论文的内容价值及出版形态 |
5.2.2 引入替代指标结合传统文献计量方法 |
5.2.3 政策支持扭转“唯论文”学术评价倾向 |
5.3 构建可持续性的学术传播互动方阵 |
5.3.1 场景化思维深入挖掘读者内容需求 |
5.3.2 期刊作为多元化传播渠道的链接点 |
5.3.3 公众参与提高研究的社会开放程度 |
5.4 提高学术期刊服务品牌建设能力 |
5.4.1 坚持服务个性化和学术研究多样性 |
5.4.2 采取分散与统一的集群化办刊模式 |
5.4.3 探索学术出版服务模式新的盈利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
(8)中国英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六)概念界定 |
一、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相关政策分析 |
二、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宏观分析 |
(一)创刊时间 |
(二)出版周期 |
(三)主办单位 |
(四)地区分布 |
(五)学科分布 |
(六)出版机构 |
三、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 |
(一)国际化建设现状 |
1.主编国际化现状 |
2.编委会国际化现状 |
3.稿源国际化现状 |
4.数字化平台国际化现状 |
(二)国际化影响力现状 |
1.国际图书馆馆藏现状 |
2.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现状 |
3.国际期刊施引现状—以SSCI收录的2 种学术期刊为例 |
四、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存在问题 |
(一)国际化发展特征不够突出 |
1.主编与编委会本土化程度高 |
2.期刊数量少且区域分布不均衡 |
3.集约化出版程度较低 |
4.学科分布不均衡且优势不明显 |
(二)国际化内容质量亟待提升 |
1.语言障碍依然存在 |
2.国际化优质稿源不足 |
3.选题策划需要创新 |
4.学术规范与国际脱节 |
(三)国际化数字出版水平较低 |
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国际化数字平台缺失 |
2.数字出版先进技术应用不足 |
3.从数字发布到科研支撑转变乏力 |
(四)国际化评价体系发展缓慢 |
五、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 |
(一)加强对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支持与引导 |
(二)调整期刊结构,合理配置出版资源 |
1.统筹优化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地区与学科分布 |
2.集约化办刊,促进刊群协同发展 |
3.创办新刊,提高刊物专业化、特色化水平 |
(三)加强内容建设,提高期刊质量 |
1.克服语言障碍,增强期刊可读性 |
2.依靠专家办刊,保证学术期刊质量 |
3.加强期刊策划,有效组织期刊内容 |
4.加强学术规范,与国际出版接轨 |
(四)提升数字出版能力,促进期刊广泛传播 |
1.深化数字内容加工,实现内容多次发布 |
2.拓展多种信息渠道,实现期刊广泛传播 |
3.构建复合商业模式,实现数字化可持续发展 |
(五)拓展国际合作方式,建立自主传播平台 |
1.拓展合作方式,推动期刊走入国际视野 |
2.强调主体地位,促进期刊独立自主传播 |
(六)深化面向用户的服务体系建设 |
1.强化用户服务意识,提升学术期刊服务内涵 |
2.全媒体发力,提高期刊服务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39种英文社科学术期刊 |
致谢 |
(9)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引领与服务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成果产出和评价视角:科技期刊的引领作用 |
1.1 文献产出角度 |
1.2 文献引证角度 |
1.3 热点研究角度 |
2 成果认定和传播视角:科技期刊的服务作用 |
2.1 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全流程出版服务 |
2.2 数字环境下的科技期刊出版模式 |
2.3 数字环境下的科技期刊传播方式 |
(10)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
3.1 期刊生存状态 |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
3.2 期刊刊期情况 |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7.1.1 总体历程分析 |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科技期刊的信息发布和价值认定功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科学视域下预印本认可政策研究[J]. 孙异凡,陈一,蒋子可,陈传夫,曾建勋.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1(06)
- [2]科技期刊传播模式演变与传播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李艳,敖慧斌. 出版与印刷, 2021(03)
- [3]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5]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D]. 孟美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6]大数据技术使用对科研不端治理的影响研究[D]. 周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7]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D]. 蔡敬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中国英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研究[D]. 王建慧. 河南大学, 2019(01)
- [9]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引领与服务作用[J]. 王玮,佟昔,黄丽洋,孟央. 编辑学报, 2018(06)
- [10]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