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桑树害虫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宋长贵,李超,罗太明,谌伦富,黄传书[1](2021)在《6种杀虫剂对桑园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桑树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选择6种不同类别药剂(其中辛硫磷为对照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4 d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6种药剂中,800 mg/L的40%辛硫磷EC的平均防效(91.47%)最优,其次是100 mg/L的70%吡虫啉WDG(90.29%),再次是100 mg/L的10%虫螨腈SC(84.75%),三者的防效显着高于20%丁氟螨酯SC。防治朱砂叶螨的药剂中,266.7 mg/L的20%丁氟螨酯SC的平均防效(92.71%)最优,其次是100 mg/L的10%虫螨腈SC(88.06%),两者防效显着高于100 mg/L的70%吡虫啉WDG和500 mg/L的25%吡蚜酮SC。综上,100 mg/L的70%吡虫啉WDG和100 mg/L的10%虫螨腈SC对桑树鳞翅目害虫防效较好,对防治桑树鳞翅目害虫有较大的潜力;266.7 mg/L的20%丁氟螨酯SC和100 mg/L的10%虫螨腈SC对朱砂叶螨防效较好,对防治桑树朱砂叶螨有较大的潜力。
宋长贵,谌伦富,罗太明[2](2020)在《桑园害虫及其防治药剂和施药器械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桑树害虫对桑树健康生长影响巨大,长期的化学防治使得害虫产生"3R"[抗性(resistance)、残留(residence)、再猖獗(resurgence)]问题,再加上传统施药器械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桑园害虫的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减轻桑园害虫的危害,对我国桑园害虫种类及影响桑园害虫结构变化的因素,桑园害虫防治药剂的发展情况、现阶段桑园害虫防治药剂的使用情况及新药筛选情况,桑园施药器械的使用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性综述,以期为桑园害虫的防治及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林蔚红,陈伟国,杨一平,戴建忠,孙海燕,钱秋杰,张芬[3](2019)在《虫螨腈防治桑树害虫及对家蚕安全性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虫螨腈是一种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杀虫杀螨剂。本文综述了虫螨腈的来源、杀虫机理、作用方式、毒性降解、对家蚕和害虫的选择毒性、对桑树害虫害螨的防治效果等,为虫螨腈应用于桑树害虫害螨防治并保障养蚕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王静[4](2018)在《如皋地区桑树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的调查及防治技术应用》文中认为在桑树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影响桑树的正常生长,降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蚕茧生产。桑园害虫种类繁多,而且一些害虫近年来发生趋于严重,并在局部桑园爆发成灾,因此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已成为蚕桑生产中的一大隐患。本文对如皋地区桑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其发生规律、生物学特征,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和推广应用,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根据近年的调查,如皋地区桑园发生严重的害虫主要有桑螟、桑尺蠖、桑象虫、斜纹夜蛾、桑粉虱、桑蓟马、红蜘蛛等。2、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1)桑螟在如皋地区一年发生5代,第4代幼虫与中秋蚕争食桑叶,造成桑叶减产、叶质下降。各代幼虫发生期在6月、7月、8月和9月中旬,有世代重叠现象,以第4代为害最重。桑螟卵期若遇潮湿多雾天气则孵化率高,而幼虫遇高温干旱天气会加重为害;(2)桑尺蠖在如皋地区一年发生3-4代,主要以越冬代为害春芽及第3代为害秋叶。冬季温暖有利于幼虫越冬.5月以后高温多湿有利于成虫羽化和卵孵化,以早春和秋季危害较严重;(3)斜纹夜蛾在如皋地区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下3~5cm处越冬,但若土壤板结,则在落叶或表土中越冬;(4)桑象虫一年发年生1代,主要以成虫在化蛹洞穴里越冬,喜欢在半枯桩取食。3、研究分析发现,特殊的气象条件对桑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具有较大的影响。越冬气温高,许多桑树害虫越冬死亡率下降,越冬存活基数变高,来年发生危害重。短时间的大风暴雨能降低田间害虫数量,特别是微小昆虫,比如能明显抑制桑蓟马、红蜘蛛的发生危害。高温能明显增加红蜘蛛的发生数量,高温闷湿天气能使鳞翅目害虫的孵化成活率提高,从而加大对桑树的为害。4、防治试验表明:(1)10%吡虫啉和0.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及二者混用对桑粉虱的卵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0%吡虫啉+25%噻嗪酮对桑粉虱低龄、高龄若虫和伪蛹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苏云·吡虫啉和和80%敌敌畏也有较好的防效;10%吡虫啉+25%噻嗪酮对桑粉虱成虫也有一定的防效(80.75%),但其它处理对成虫的防治效果较差。(2)40%丙溴.辛硫磷乳油对低龄桑尺蠖药后7天的防效达88.74%,具有较好防治效果。(3)植保无人机对桑园四代桑螟防效明显优于普通喷雾器的防治效果。(4)冬季修剪枯枝试验表明,该措施对桑象虫有明显控制效果,又有利于安全养蚕。5、根据如皋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桑园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总结出全年桑园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早春加强农业防治,控制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减轻秋季发生基数,如采取人工捕杀桑园鳞翅目越冬幼虫,剪去病虫害及冻害枝条,清除桑田杂草和不合理夹种,疏通水系,开沟降渍等方法;6月桑树夏伐以后,重点防治桑象虫、桑螟、桑尺蠖、斜纹夜蛾、桑蓟马、红蜘蛛等。此外,还制定了桑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最后,通过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田间指导等技术推广形式,提高蚕农的病虫害防治水平。
章攀[5](2018)在《广东省桑树害虫种类调查与鉴定》文中指出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一些病虫害也相继发生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广东地处亚热带,全年气温高,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桑树害虫为害时间长,有些害虫甚至全年为害,然而,广东省关于桑树害虫的系统鉴定和调查却较少。因此,对我省桑树害虫种类的系统鉴定及其发生状况的调查,为将来指导桑树害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我省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采用形态和分子(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基因mtCOI)鉴定的方法对桑树害虫进行了系统鉴定,共鉴定出了16种主要害虫,其中鳞翅目5种:桑螟(Glyphodes pyloalis)、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棉古毒蛾(Orgyia australis)、柑橘长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大钩翅尺蛾(Hyposidra talaca);半翅目7种: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桑木虱(Anomoneura mori)、桑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尖胸沫蝉(Aphrophora sp.)。稻绿蝽(Nezara viridula)、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缨翅目1种:桑伪棍蓟马(Pseudcden drothrips mori);鞘翅目3种:桑天牛(Apriona germari)、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印度黄守瓜(Aulacophora indica)。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印度黄守瓜(Aulacophora indica)、尖胸沫蝉(Aphrophora sp.)、柑橘长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大钩翅尺蛾(Hyposidra talaca)7种害虫为广东省首次报道为害桑树;前4种为国内首次报道为害桑树。其中,棕斑澳黄毒蛾、柑橘长卷叶蛾、大钩翅尺蛾为害较严重,株发生率达到10%—50%。
虞崇江[6](2017)在《广西桑蚕原种繁育基地桑园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正所谓“产业发展,良种先行”,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迅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背后离不开桑蚕良种作为基础保障,而桑蚕原种作为良种的源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广西桑园面积增加虫害发生猖獗,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桑蚕饲养中毒时有发生,同时野外害虫与家蚕交叉感染导致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压力的增大。虫害多发和农药使用严重影响整个蚕种行业发展,为了保障源头桑蚕原种安全生产和广西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原种繁育基地桑园虫害防治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依托广西桑蚕原种繁育基地桑园,调查其桑树主要害虫种类,明确了种茧性质桑园管理封园期、发育生长期、用叶期三个时期及其主要常发性害虫种群动态情况。研究应用新设备新方法进行桑园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其中试验结果表明:低容量高工效植保飞机防治桑螟幼虫,500倍40%乐果和77.5%敌敌畏乳油防效高达93.75%,黄色粘虫板防治桑粉虱效果最高达37.91%,蓝色粘虫板防治桑蓟马防效最高51.43%,喷灌设施防控桑蓟马最高达91.53%,高速水流喷布设备防控桑叶螨平均防效达90.56%,这些设备及相关防治技术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防虫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另外,防虫网棚等农业设施对桑园害虫也具有良好的隔离避害效果,对于蚕种业防止家蚕微粒子病与野外昆虫交叉感染有较好的启发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根据研究结果和基地桑园的实际情况,完善广西桑蚕原种繁育桑园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制定了各个时期分阶段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总体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改变了化学防治单一手段进行桑树害虫防治的局面,达到了减少部分化学农药施用量的目的。
王明,李章宝,向生刚,宋善渠,肖尊军,曹慧[7](2014)在《湖南省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与应用成效》文中研究表明在系统调查湖南省桑园害虫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季节动态的基础上,研究建立桑园害虫优势种群灾害性预警体系,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之间相互协调的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王明,李章宝,向生刚,宋善渠,肖尊军,曹慧[8](2014)在《湖南省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与应用成效》文中研究说明在系统调查湖南省桑园害虫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季节动态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桑园害虫优势种群灾害性预警体系,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之间相互协调的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陈宝灵,张丽萍,张国财[9](2011)在《白城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表明2005—2006年间调查白城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发现北方干寒地区桑园内主要虫害为桑蓟马和叶螨,主要病害为桑萎缩病和桑赤锈病。"向海1号桑"可作为干寒地区的抗病、抗虫综合抗性最强桑树品种推广。加强桑园的抚育管理,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或降低受害程度。及时掌握害虫及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行之有效的预测预报方法。应用40%丙溴磷乳油对桑园蓟马和叶螨可以同时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应用多抗霉素是防治桑赤锈病的首选药剂,可配合使用代森锰锌。乙蒜素防治桑萎缩病效果最好。
白锡川,冯世民,吴明良[10](2011)在《溴虫腈对几种桑园害虫和家蚕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在田间防治的选择性毒力调查》文中指出研究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桑树害虫与非靶标昆虫家蚕之间以及桑树害虫之间的差异性毒力,为溴虫腈在桑园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24%溴虫腈悬浮剂对野桑蚕、家蚕、桑螟、桑尺蠖的室内毒力选择性比值较高,其LC50值倍数比例为362∶126∶1.6∶1,各种试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家蚕>野桑蚕,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很小。分别采用80、160、32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桑树后间隔1、3、6、9 d采摘桑叶饲养家蚕3龄幼虫至上蔟,除用320、160 mg/L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处理区间隔1 d的桑叶养蚕后,家蚕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清水对照区差异极显着(P<0.01)外,其它处理区无显着差异(P>0.05),并无迟发性毒性效应。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具有选择性,试验期桑园内的几种害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剌蛾,320、160、8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后7 d对桑尺蠖的平均防效极显着优于对照农药267 mg/L辛硫磷稀释液的防效,而对桑螟的平均防效低于对照农药200 mg/L灭多威稀释液的防效(94.2%)。研究结果显示溴虫腈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力,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较低,该药剂适合用于对桑尺蠖等桑园害虫的防治。
二、几种桑树害虫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桑树害虫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6种杀虫剂对桑园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施药时间及方法 |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药剂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 |
2.2 对朱砂叶螨的防效 |
3 讨论 |
4 结论 |
(2)桑园害虫及其防治药剂和施药器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桑园主要害虫种类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
1.1 桑园主要害虫种类 |
1.2 桑园害虫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
2 桑园害虫防治药剂的发展情况 |
2.1 桑园害虫防治药剂的发展历史 |
2.2 桑园害虫防治药剂的现状 |
2.3 桑园害虫防治药剂的筛选情况 |
3 桑园害虫防治施药器械的使用情况 |
4 展望 |
(3)虫螨腈防治桑树害虫及对家蚕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虫螨腈的杀虫机理和作用方式 |
1.1 虫螨腈的开发与杀虫机理 |
1.2 虫螨腈的毒性作用与应用 |
2 虫螨腈对家蚕和害虫的选择毒性 |
2.1 虫螨腈对家蚕和桑树鳞翅目害虫的选择毒性比较 |
2.2 虫螨腈对家蚕和其它鳞翅目害虫的选择毒性比较 |
2.3 虫螨腈对家蚕、朱砂叶螨和桑树同翅目缨翅目害虫的选择毒性比较 |
3 虫螨腈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 |
3.1 虫螨腈对家蚕的急性毒性 |
3.2 虫螨腈对家蚕的慢性毒性 |
3.3 虫螨腈在桑叶上的残毒期 |
3.4 虫螨腈的毒性降解研究 |
4 虫螨腈对桑树害虫的防效 |
4.1 虫螨腈对桑树鳞翅目害虫的防效 |
4.2 虫螨腈对桑树其他害虫的防效 |
4.3 虫螨腈对桑树的安全性 |
5 结束语 |
(4)如皋地区桑树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的调查及防治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桑树主要害虫危害及种类 |
1.2 我国桑树主要害虫分类及生物学特征 |
1.2.1 桑螟 |
1.2.2 桑尺蠖 |
1.2.3 斜纹夜蛾 |
1.2.4 桑粉虱 |
1.2.5 桑象虫 |
1.3 桑树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
1.3.1 植物检疫 |
1.3.2 农业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物理机械防治 |
1.3.5 化学防治 |
第二章 如皋地区桑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 |
2.1 研究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测报灯监测 |
2.1.3 田间调查 |
2.1.4 测报及发生于环境的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发生规律及为害 |
2.2.2 环境对桑园害虫发生的影响 |
第三章 桑园重要害虫的防治技术研究 |
3.1 桑树主要害虫的防效试验 |
3.1.1 桑粉虱的药剂试验 |
3.1.2 40%丙溴·辛硫磷乳油对桑尺蠖防效试验 |
3.1.3 植保无人机对桑园四代桑螟防效试验 |
3.1.4 冬季修剪枯桩对桑象虫的防治试验 |
3.2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桑树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应用与推广 |
4.1 桑园主要害虫的防治指标 |
4.2 桑园害虫化学防治技术 |
4.3 桑粉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4.4 桑园全年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
4.5 桑树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获奖成果 |
(5)广东省桑树害虫种类调查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桑树害虫种类 |
1.2 昆虫鉴定技术 |
1.2.1 形态鉴定 |
1.2.2 分子鉴定技术概述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虫源采集及为害调查 |
2.1.1 调查采样方法 |
2.1.2 室内饲养方法 |
2.2 昆虫标本的制作 |
2.3 昆虫形态鉴定 |
2.4 昆虫分子鉴定 |
2.4.1 主要试剂 |
2.4.2 主要实验仪器 |
2.4.3 昆虫DNA的提取 |
2.4.4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2.4.5 PCR产物的凝胶电泳检测及纯化 |
2.4.6 序列分析及发育树建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鳞翅目害虫 |
3.1.1 桑绢野螟(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 |
3.1.2 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 Walker) |
3.1.3 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 Walker) |
3.1.4 柑橘长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 Nietner) |
3.1.5 大钩翅尺蛾(Hyposidra talaca Walker) |
3.2 半翅目害虫 |
3.2.1 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 cockerell) |
3.2.2 桑木虱(Anomoneura mori Schwarz) |
3.2.3 尖胸沫蝉(Aphrophora sp.) |
3.2.4 桑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 Matsumura) |
3.2.5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
3.2.6 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 Linnaeus) |
3.2.7 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 Fabricius) |
3.3 缨翅目—桑伪棍蓟马(Pseudoden drothrips mori Niwa) |
3.4 鞘翅目害虫 |
3.4.1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 |
3.4.2 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 Pascoe) |
3.4.3 印度黄守瓜(Aulacophora indica Gmelin)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鳞翅目桑树害虫 |
4.1.2 半翅目桑树害虫 |
4.1.3 缨翅目桑树害虫 |
4.1.4 鞘翅目桑树害虫 |
4.2 讨论 |
4.2.1 鳞翅目害虫 |
4.2.2 半翅目害虫 |
4.2.3 鞘翅目害虫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广西桑蚕原种繁育基地桑园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桑园几种主要桑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情况 |
1.1.1 桑蓟马 |
1.1.2 桑螟 |
1.1.3 桑粉虱 |
1.1.4 叶螨 |
1.2 桑树害虫防治研究进展 |
1.2.1 桑树害虫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农业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
1.2.3 物理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化学农药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2.5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
1.3 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桑树品种 |
2.2 试验地点及田间管理条件 |
2.3 桑园管理期内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2.3.1 桑园管理期阶段划分与调查方法 |
2.3.2 桑树主要害虫种类调查与方法 |
2.3.3 桑树主要害虫发生动态调查与方法 |
2.4 桑树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内容与方法 |
2.4.1 不同喷施设备防治桑螟幼虫田间效果及工效比较试验 |
2.4.2 防虫网应用对桑树生长发育及桑螟发生的影响 |
2.4.3 不同物理防治技术措施防治桑粉虱、桑蓟马田间效果比较试验 |
2.4.4 高速水流喷布设备防治桑始叶螨田间效果试验 |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2.6 广西原种繁育桑园基地主要害虫阶段性综合防治技术方案制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桑园管理期内调查情况 |
3.1.1 桑园管理期阶段划分 |
3.1.2 桑树主要害虫种类 |
3.1.3 桑树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
3.2 桑树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
3.2.1 不同喷施设备防治桑螟幼虫田间效果及工效比较试验 |
3.2.2 高速水流喷布设备防治桑始叶螨田间效果比较试验 |
3.2.3 不同技术措施防治桑粉虱、桑蓟马田间效果比较试验 |
3.2.4 高速水流喷布设备防治桑始叶螨田间效果比较试验 |
3.3 广西原种繁育桑园基地主要害虫阶段性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
3.3.1 封园期桑园主要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
3.3.2 桑树发育生长期桑园主要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
3.3.3 用叶期桑园主要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湖南省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与应用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南省桑园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概况 |
1.1 桑园害虫的群落结构 |
1.2 桑园害虫种群演变与防治过程 |
1.2.1 20世纪60—70年代 |
1.2.2 20世纪80—90年代 |
1.2.3 21世纪以后 |
1.3 桑园害虫季节动态 |
1.4 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
2 桑树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
2.1 农业防治 |
2.1.1 植物检疫 |
2.1.2 推广抗性桑品种 |
2.1.3 翻耕与施肥 |
2.1.4 除草 |
2.1.5 采叶与夏伐 |
2.1.6 剪梢与整枝 |
2.2 物理防治 |
2.2.1 灯光诱杀 |
2.2.2 性信息素诱杀 |
2.2.3 人工捕杀 |
2.3 生物防治 |
2.4 生态防治 |
2.5 化学防治 |
3 取得的成效和体会 |
(8)湖南省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与应用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南省桑园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概况 |
1.1 桑园害虫的群落结构 |
1.2 桑园害虫种群演变与防治过程 |
1.2.1 20世纪60—70年代 |
1.2.2 20世纪80—90年代 |
1.2.3 21世纪以后 |
1.3 桑园害虫季节动态 |
1.4 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
2 桑树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
2.1 农业防治 |
2.1.1 植物检疫 |
2.1.2 推广抗性桑品种 |
2.1.3 翻耕与施肥 |
2.1.4 除草 |
2.1.5 采叶与夏伐 |
2.1.6 剪梢与整枝 |
2.2 物理防治 |
2.2.1 灯光诱杀 |
2.2.2 性信息素诱杀 |
2.2.3 人工捕杀 |
2.3 生物防治 |
2.4 生态防治 |
2.5 化学防治 |
3 取得的成效和体会 |
(9)白城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桑园主要病虫害种类、生活史、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的调查 |
2.2 桑园害虫天敌的种类及数量的调查 |
2.3 桑园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主要病虫害种类、生活史、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的调查 |
3.1.1 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
3.1.2 主要虫害发生规律及生活史 |
3.2 桑园害虫天敌的种类及数量 |
3.3 桑园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 |
3.3.1 不同药剂对桑树蓟马、叶螨的防治效果 |
3.3.2 桑赤锈病防治效果 |
3.3.3 桑萎缩病防治效果 |
4 结论与讨论 |
(10)溴虫腈对几种桑园害虫和家蚕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在田间防治的选择性毒力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与生物材料 |
1.2 24%溴虫腈悬浮剂对试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
1.3 24%溴虫腈悬浮剂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试验 |
1.4 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及家蚕的室内毒力选择性 |
2.2 24%溴虫腈悬浮剂对家蚕的残留毒性 |
2.2.1 对家蚕的急性毒性 |
2.2.2 对家蚕生长发育和产茧性状的影响 |
2.2.3 对家蚕的残毒期 |
2.3 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园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
3 讨论 |
四、几种桑树害虫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6种杀虫剂对桑园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J]. 宋长贵,李超,罗太明,谌伦富,黄传书. 广西蚕业, 2021(01)
- [2]桑园害虫及其防治药剂和施药器械研究进展[J]. 宋长贵,谌伦富,罗太明. 中国蚕业, 2020(04)
- [3]虫螨腈防治桑树害虫及对家蚕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林蔚红,陈伟国,杨一平,戴建忠,孙海燕,钱秋杰,张芬. 蚕桑通报, 2019(03)
- [4]如皋地区桑树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的调查及防治技术应用[D]. 王静. 扬州大学, 2018(06)
- [5]广东省桑树害虫种类调查与鉴定[D]. 章攀.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7)
- [6]广西桑蚕原种繁育基地桑园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D]. 虞崇江. 广西大学, 2017(02)
- [7]湖南省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与应用成效[A]. 王明,李章宝,向生刚,宋善渠,肖尊军,曹慧. 2014年全国桑树病虫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8]湖南省桑园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与应用成效[J]. 王明,李章宝,向生刚,宋善渠,肖尊军,曹慧. 中国蚕业, 2014(03)
- [9]白城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陈宝灵,张丽萍,张国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8)
- [10]溴虫腈对几种桑园害虫和家蚕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在田间防治的选择性毒力调查[J]. 白锡川,冯世民,吴明良. 蚕业科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