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平市财政困难状况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刚[1](2021)在《兴平市地下水资源超载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选用2019年为现状年,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兴平市地下水资源超载状况及原因,针对超载原因,提出地下水超载的治理对策。结果表明:(1)加强节水、提高水效是地下水超载治理的长久之计,通过节水措施年均可节约地下水684.09万m3;(2)地表水源置换是根本途径,近期引石过渭工程可以置换地下水1 345万m3/a,引汉济渭二期可供给兴平市5 615万m3;(3)短期之内,要实现地下水压减,遏制地下水超载状况进一步加剧,合理关停有条件区域的地下水取水工程是当务之急;(4)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率可作为压减地下水量的有效补充措施;(5)加强监督管理是超载治理的必要措施。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滕诚悦[3](2021)在《兴平市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许入丹[4](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陈思[5](2021)在《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文中认为水利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及命脉。保障水利建设稳定的投资来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要满足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水利的要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对区域水利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选取咸阳市为研究区,依据2007-2019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咸阳市水利发展公报、《陕西省统计年鉴》以及《陕西省水利统计年鉴》中的公开数据,采用信息熵、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对咸阳市水利投资来源、类型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2007-2019年咸阳市水利投资数据分析,全市水利投资持续稳定上升,投资额增加了6.10倍,其中,中央资金投资增加3.26倍,省级投资增加4.71倍,市级投资增加15.92倍,县级增加7.07倍,民间投资增幅最大,增加89.02倍。防汛工程的比例由4.22%增加到7.28%,水土保持与水生态建设比例由3.37%上升至21.73%,水资源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由57.66%增加到59.49%,城乡供水比例稍微下降,由12.18%到10.26%。虽然在投资量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咸阳市水利投资在所有类型的投资中占比仅仅达到了6.33%,远低于全国水平。所以后期应增加咸阳市水利投资建设,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满足人民物质与精神需求。(2)由信息熵分析可得,水利投资类型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基本不变,水利投资来源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出缓慢增长趋势。从投资来源上分析,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来源还是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资,民间资本进驻区域性较强,相对薄弱,多元投资局面还未完成。从投资类型看,咸阳市水利投资类型相对来说较为完整,投资类型的变化在有序范围内波动。(3)通过相关分析法得出咸阳市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水资源、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和城乡供水与国民经济的正相关性较高。因此,通过建设水资源、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及城乡供水工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水资源工程包括灌溉工程和水源工程,因此提升灌溉工程和水源工程的投资,提高耕地面积产量,减少水资源浪费,对经济效益有正向发展作用。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要在推广发展基础水利设施的同时亦不能破坏水生态环境平衡。(4)利用灰色关联度细化分析,得出水利投资中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水土保持及水生态建设工程、防汛工程、水资源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和病险水库工程投资。从整体上看,与相关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大体一致。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的多样性逐渐变强,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发现水利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2007年的极度失调类型过渡到勉强协调类型,耦合水平过渡到高耦合水平。根据分析预测,咸阳市在未来的水利投资方向上,应加大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投资、防汛投资和城乡供水投资,以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建议咸阳市政府应提高水利投资力度,完善水利投资体系;引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明确事权划分,提高水利监管效率,降低工程的时滞性,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翟旭刚[6](2021)在《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有着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设施所应具备的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同时作为城市空间及功能体系中的重要支撑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小学规划所涉及的教育用地的合理性、科学的布局对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均衡化配置,资源共享性、满足未来教育发展需求性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咸阳市的城市发展稳步前进,在大西安都市圈发展的带动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人口稳步增长、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人民幸福感增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例如小学教育用地布局的不合理,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进一步导致了现有的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基础教育需求等问题。因此,结合咸阳市城区的小学现状情况,探讨符合本地实际的小学教育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的方法策略,是一项紧迫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小学规划布局相关文献的研读,梳理了国内外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研究方向的关于小学教育用地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咸阳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基础教育设施中小学的空间布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心城区现状小学教育设施用地的深入分析、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进而从教育用地的空间布局、规模配置、供需关系、服务范围和交通可达性等方面建立并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中心城区小学用地布局优化的原则和思路,构建布局优化体系。针对小学学校配置不足区域进行新建小学的选址,并通过服务半径指标和选址评价进行小学的空间优化布局,根据新老城区呈现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配建标准和布局原则,以促进中心城区小学建设用地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期为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规划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结论如下:1、中心城区小学教育配套设施不完善,现状小学班约为1154班,在校小学生数59076人,校均人数895人,班均人数为51.19人,远超出全国普通小学标准的校均人数639人和班均人数37.54人,其中班额人数超出规范标准要求的45人的班级数有919班,占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总班级数的79.6%,班额超标现状突出,且城区近年来教育用地发展缓慢,建成的学校面积较小、学校运动场所及绿地不达标、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突出。本次研究根据《陕西省“双普双高”评估验收标准》,计算中心城区小学规划标准容量为4.8万小学生,实际在校生5.9万人,超出标准容量1.1万人,针对现状缺口,本次研究在已建成区域充分考虑城市退二进三、老旧小区改造、棚改等项目,对生源良好、设施条件差的小学在不影响区域整体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一定规模的扩建。改扩建学校22所,新增159班。其中老城区改扩建12所,新增119班,新城区扩建6所,新增50班。2、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失衡,呈现新老城区两极分化的趋势,老城区是传统服务中心区域,学位冗余,优质教育资源过剩;新城区小学配置呈现显着不足状况,且多以村小学为主。本次优化布局充分考虑现行城市总规中未来城市居住建设重点地区集中在新城区,亟需增加教育配套的需求,合理预测学生人数、学校规模,利用GIS合理选点,集约节约布置小学,最终新城区新建50所小学,老城区新建15所小学,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对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的需求,并且综合分析参考了《陕西省“双普双高”评估验收标准》、《咸阳市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指标》的配置标准及已建学校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新老城区不同的配建标准。3、中心城区新城区小学步行可达性差,老城区步行可达性较好,基于中心城区发展的局限性和设施布局集约节约配置的原则,本次研究新增小学优化配置点位时,根据居民问卷调查,适度调整标准小学10分钟步行可达为15分钟步行可达,既达到服务覆盖的优化,又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兰培文[7](2020)在《关中地区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化工园区产业布局、发展状况及行业事故带来的环境风险形势日趋加剧。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制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一方面为追求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刻意增加指标的数量造成指标体系太过庞大;另一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指标筛选方法,大多依靠评价者主观经验。以上提出两个方面的问题是造成评价体系不能客观反映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本文选取陕西省关中地区化工园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陕西省省情、关中化工园区发展现状,参考陕西省出台的可承载危化品搬迁化工园区评价标准等标准,结合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总结出一套应用于评价陕西省关中地区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43项二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matlab软件计算各指标所占权重并排序,X1、X2、X3、X4权重由大到小为0.0523、0.0294、0.0162、0.0080,一级指标的权重值为0.081、0.0972、0.4694、0.0942、0.2386、0.0196。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的指标权重值构建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本文以关中9个化工园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使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对收集到的二级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10项负向三级指标的标准化值进行正负号对调处理;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关中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得分,通过对评价得分的分析得出:(1)陕西省关中化工园区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渭北煤化工园区(77.0)、韩城经济技术开发区(75.3)、凤翔县长青工业园区(71.7)、富平县庄里工业园区(64.8)、彬县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园区(64.2)、长武县五里铺工业园区(62.5)、华州区工业园区(60.3)、澄城县工业园区(50.5)、兴平市工业园区(49.8)。(2)关中9个化工园区主要问题为:化工园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齐;化工园区环境容量不足尤其是大气环境容量;园区基础设施建成率不高;园区绿色管理及安全生产水平较低;化工园区存在监管不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3)对各项一级指标分析得出:在社会经济方面,各园区由于规模、占地面积、主导产业、园区定位不同导致社会经济水平高低不齐;在自然资源方面,韩城经开区土地承载力及大气容量有限,彬县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园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最低;在环境保护方面,影响指标主要为三废排放量及处理率,主要原因是废水、废气等基础设施建成率不高,建议各园区加快推进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循环利用指标方面,影响指标主要为中水回用率、能耗、水耗;在安全生产方面,影响指标主要为排污许可证核发率、环评安评编制实施率;在绿色管理方面,主要影响指标为环境在线监控系统联网率。
张博雅[8](2020)在《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以陕西咸阳市调查数据为例》文中提出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贫困地区表现更为突出。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中国银监会印发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准许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发起设立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进而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与运营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此同时,由扶贫、农业、供销社等多个政府部门推动、以及社会资本、世行项目等多方投资参与的以资金互助为主的信用合作探索活动,并形成了由政府推动为主的外生性农村资金互助社,如扶贫部门牵头组建的贫困村资金互助协会,依托于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建立的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社,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信用合作,和既无政府带动扶持,也不依托任何专业合作社,纯粹依赖民间资本发起并吸收农民出资入股设立的自发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等内生、自发型信用合作形式,扶贫部门推动组建的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数量最多,运作效果较好,在偏远落后乡村或者面对小农户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因此,本文选取陕西咸阳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调查数据,分析评价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寻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功能提升的途径及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合作金融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陕西省咸阳市11个县(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调研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咸阳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现状特点、成效及存在问题,采用DEA及超效率DEA模型,分析评价其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提升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贫困村资金互助社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或扶贫效果)。2016-2018年咸阳市11县(市)贫困户融资难问题的逐年改善,互助资金发放规模与贷款贫困户数、贷款贫困户数占比同步增长,互助资金发放额由2016年的5885.82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35067.84万元,获得贷款贫困户数由2016年的7220户增长为2018年的27613户,获得贷款贫困户占社员总数比例由65.9%增长为96.4%,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增强了其扶贫目标的瞄准性,加速了贫困村脱贫摘帽进程。(2)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作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咸阳市11个县(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总体运作效率为中上水平,2016-2018年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波动趋势,于2017年达到巅峰,各县(市)的资金互助社整体上发挥了较好的扶贫作用。部分资金互助社效率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其互助资金规模较少且筹资渠道单一,加之较为松散的内部管理导致其难以正常运转,进而造成其效率低下。运行效率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在于2017年咸阳市政府加大了资金互助社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资金互助社数量及互助资金规模均有大幅度增长。(3)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占用费收入水平和风险管理技术等因素对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占用费(或利息)收入水平对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扩大业务运行规模、增强运转活力、提升运行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内部风险控制及管理技术水平能够保证其合理高效运转。根据研究结论,结合目前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贫困村资金互助社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扩大互助资金规模;探索构建资金互助社与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对接模式,实现资金投放与项目运作(资金使用)的有机结合;完善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资金互助社社员信用管理等对策建议。
刘林[9](2019)在《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郊区作为以服务城市为主要功能,与城市联系密切的城乡过渡区域,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展,其功能内涵和空间范围也在不断变化。郊区的过渡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等多个宏观战略实施的空间载体,从而使郊区功能及其空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着复杂的演化过程,准确把握这种演化规律,有利于科学的引导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分析郊区功能内涵和空间演化特征及过程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郊乡村转型的“区域—村域”两个尺度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遵循“概念—特征—机理—模式”的研究范式,以西安为例,开展了大城市郊区以土地利用转型为表征的城郊功能转型研究。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郊区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乡村转型特征,解析了影响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本文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其对郊区需求的变化,郊区的空间范围与功能结构不断地发生演化,各种功能空间也不断地发生位移。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并协同增减是郊区乡村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并体现在功能用地面积变化、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提高和空间圈层波浪式外扩位移等多个方面。期间,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活配套和生态服务四类功能的服务能力与价值均不断提高。其中,农业生产功能由粮、蔬生产基地转变为果、蔬、粮综合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功能在乡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降低,生活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构成则日益丰富。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形成“圈层+板块”的分布格局,工业生产功能空间集中化和规模化态势明显,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则在特定化与泛在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特征,生活功能空间则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且距城市越近转变越明显。城郊乡村区域主导功能经历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态服务”的转变,中心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拓展,都市区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是城郊乡村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2)从构成城郊乡村的基本单元——村域尺度考察,其功能与空间演变除符合前述郊区整体特征外,由于各村间区位交通及资源禀赋的差异,还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类型。其中,近郊区村域依托良好的交通及区位条件,形成了旅游休闲或乡村工业为主的村域功能,并由于村域自身及周边资源禀赋差异出现了多种经济类型(如农家乐、文化旅游、纸箱加工、家具加工等);远郊区村域的功能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但部分村庄依托其周边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休闲服务功能。不同功能类型的村域形成了与之匹配的用地结构和农户收入结构,但微观村域的消费观念和关系网络并未随功能演变和农户的收入变化而出现明显分化。(3)大城市城郊乡村功能与空间演变是规划政策调控下的空间用途管制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有效配置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内外互馈”机制下实现“路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郊区功能的变化导致空间响应,推动功能空间演变。其中,郊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应遵循生态地租的理论指导功能空间布局。“内外互馈”机制包括外部动力主导下影响城郊乡村转型各要素之间的“内外互动”机制和城郊乡村“区域—村域”的“作用反馈”机制。内外互动机制是指在外部动力主导下,“自身条件—外部环境”要素综合作用改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关系,引发城郊乡村区域空间及其表征的功能演变的“自上而下”复合作用过程。不同影响因素在城郊乡村转型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用反馈机制是指上述外部影响因素作用于不同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的村域,改变村域的发展要素构成,实现村域功能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而构筑宏观区域整体功能和空间结构的微观村域“自下而上”“螺旋上升”式反馈过程。所谓路径创造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城郊乡村发展突破了对计划经济时期集体经济制度下的乡村发展路径的依赖,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乡村发展路径创造——城郊乡村功能转型及其空间响应。基于西安郊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不断提高的特征,本文提出西安城郊乡村生态地租竞租曲线的假设,在这一假设下付租能力呈现出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增加先快速下降,转而逐渐上升的态势。(4)城郊乡村不同村域所处的区位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导致驱动村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就西安郊区而言,存在包括政策驱动、技术驱动、需求拉动和综合驱动四类乡村发展模式。不同乡村发展模式对应的典型村域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互动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特征及空间结构。
王雪[10](2019)在《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持续增长,城市建设面积逐渐扩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不均衡性越发突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大西安2050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战略规划应以区域的发展和市民的需求为核心,战略定位应该考虑提升城市的质量和效率,着重关注大西安对大西北的引领作用。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需要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出发,大力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随着大西安发展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面积逐步扩大,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导致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更加不均。因此,亟待开展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研究。对于公共服务的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其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状况不仅与居民生活质量相关,更与社会的公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大西安地区24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域,以公共服务设施POI点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SPSS20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定量分析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其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方向和集聚特征;最后,结合统计数据多角度分析形成这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雁塔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高;二类是未央区和长安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较高;三类是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秦都区和渭城区,公共服务配置水平较低;四类是临渭区、灞桥区和阎良区等区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低。(2)大西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椭圆中心位于大西安地区的中部,基本走向为西南—东北走向,偏转角度为北偏东77°。(3)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密度高值区呈零星的点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的碑林区、新城区、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及东部的临渭区和西部的秦都区。(4)绝对数量公共服务设施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的西安市主城区和长安区,冷点区分布在西部的周至县、杨陵区、武功县、兴平市、乾县、礼泉县以及东北部的富平县和阎良区;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的热点区和绝对数量的公共服务设施热点区一致,冷点区集中分布在大西安地区的西部,包括乾县、礼泉县、杨陵区、武功县、兴平市和周至县。(5)财政收入、常住人口和财政支出的回归系数最大值较大,且回归系数的波动较大,表明这三个变量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常住人口、第二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7项指标的回归系数有正有负,表明这七个因子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既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又有负向的牵制作用。
二、兴平市财政困难状况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平市财政困难状况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兴平市地下水资源超载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及地下水资源概况 |
2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
2.1 取水工程 |
2.2 供水量 |
2.3 用水量及用水结构 |
2.4 用水水平 |
3 地下水超载状况及原因 |
3.1 超载状况 |
3.2 超载原因 |
3.2.1 资源型缺水,供需矛盾突出 |
3.2.2 地表水配套工程建设滞后,农灌取用地下水成本低廉 |
3.2.3 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效率偏低 |
3.2.4 再生水利用率偏低 |
3.2.5 地下水监管力量不足 |
4 治理思路 |
5 治理对策 |
5.1 加强节水、提高水效是长久之计 |
5.2 地表水源置换是根本途径 |
(1)加快引石过渭、引汉济渭等地表水源置换工程建设 |
(2)推进地表灌溉工程改造 |
5.3 合理关停有条件区域的地下水取水工程是当务之急 |
5.4 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率可作为有效补充 |
5.5 加强监督管理是超载治理的必要措施 |
6 结语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释义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
2.1 城镇概况 |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
2.2.1 预定目标 |
2.2.2 实施机制 |
2.2.3 考核内容 |
2.2.4 激励机制 |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
2.4.1 构建思路 |
2.4.2 目标体系 |
2.4.3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逻辑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成思考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择 |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评价因素 |
4.3.2 评语等级 |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3.4 计算隶属度 |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
致谢 |
(5)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行政区划 |
2.1.2 水资源情况 |
2.1.3 地理及气候特征 |
2.1.4 水利建设工程分类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信息熵 |
2.3.2 相关分析法 |
2.3.3 灰色关联度 |
2.3.4 耦合协调度 |
第三章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分析 |
3.1 陕西省水利投资结构 |
3.2 咸阳市水利投资发展现状 |
3.3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变化趋势 |
3.3.1 咸阳市水利投资来源变化趋势 |
3.3.2 咸阳市水利投资类型变化趋势 |
3.3.3 咸阳市水利投资区域分析 |
3.3.4 咸阳市水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
3.4 基于信息熵的水利投资结构分析 |
第四章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4.1 咸阳市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4.2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4.2.1 相关性分析 |
4.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3 耦合关系分析 |
4.3 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4.3.1 水利投资结构对GDP的影响 |
4.3.2 水利投资结构对三产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由“关注效率”向“关注质量”转变 |
1.1.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由“居住区”向“生活圈”转变 |
1.1.3 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由“供需错配”向“供需匹配”转变 |
1.1.4 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图表分析法 |
1.3.5 GIS空间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可达性 |
2.1.2 公众参与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与均衡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 |
2.2.3 相关理论对城区小学用地布局优化研究的启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
2.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
2.3.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进展 |
3.中心城区小学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咸阳市中心城区概况 |
3.1.2 老城区、新城区的界定 |
3.1.3 现状街道基本情况 |
3.2 中心城区小学概况 |
3.2.1 总体概况 |
3.2.2 学校分布分析 |
3.2.3 学校规模及容量分析 |
3.2.4 学校服务范围分析 |
3.2.5 中心城区小学现状布局可达性分析 |
3.4 居民意愿调查 |
3.4.1 调查的对象 |
3.4.2 问卷调查表 |
3.4.3 调查居民群体基本特征 |
3.4.4 就学出行交通方式及出行成本调查 |
3.4.5 居民就学设施满意度调查 |
3.4.6 新老城区居民小学满意度调查 |
3.4.7 调查小结 |
3.5 小学现状教育设施配置问题总结 |
3.5.1 教育设施数量不足 |
3.5.2 空间分布不均衡 |
3.5.3 校园校舍严重不足 |
3.5.4 大班额现象突出 |
4.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4.1 历史政策原因 |
4.1.1 历史原因 |
4.1.2 政策原因 |
4.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4.2.1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4.2.2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4.3 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特征 |
4.3.1 历年人口及城镇化率 |
4.3.2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4.4 城市发展格局 |
4.4.1 城市空间发展脉络 |
4.4.2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
4.4.3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4.5 中心城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发展 |
4.5.1 现状居住用地布局 |
4.5.2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
4.5.3 中心城区新老城区发展规划 |
4.5.4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4.6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 |
4.6.1 现状交通情况 |
4.6.2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
4.6.3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5.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方法 |
5.1 中心城区小学规模预测及现状改扩建需求 |
5.1.1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
5.1.2 中心城区小学需求预测 |
5.1.3 现状改扩建学校 |
5.2 中心城区新增小学需求 |
5.2.1 《咸阳市中小学校发展和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
5.2.2 最终新增小学需求 |
5.3 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原则 |
5.3.1 均衡布局原则 |
5.3.2 新老城区优化原则 |
5.3.3 适度规模、服务周边原则 |
5.4 新建小学用地优化布局 |
5.4.1 软件平台 |
5.4.2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和特点 |
5.4.3 数据资源 |
5.4.4 GIS技术支持下的评价方法 |
5.4.5 供需关系 |
5.4.6 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
5.4.7 计算方法 |
5.4.8 空间分析 |
5.4.9 小学空间布局方案 |
6.中心城区小学布局实施策略 |
6.1 小学布局优化实施策略 |
6.1.1 老城区抓住老城改造契机供给教育用地 |
6.1.2 新城区明确责任主体使小学建设与住区建设配套 |
6.1.3 布局优化近远期结合,指标刚性弹性结合 |
6.1.4 建立健全城市中小学教育用地规划保障机制 |
6.2 管理机制创新 |
6.2.1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缩小校际教学质量差距 |
6.2.2 “简政放权”,培养特色教学环境 |
6.2.3 加强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和问责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7)关中地区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2 层次分析法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3 化工园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具体章节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陕西省关中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
2.1 陕西省关中地区概况 |
2.2 陕西省关中地区发展定位 |
2.3 关中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
2.4 关中化工园区存在问题 |
3 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方法 |
3.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3.3.2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步骤 |
3.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4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AHP模型 |
3.4.3 构造判断矩阵,求取权重值 |
3.4.4 一致性检验 |
3.5 评价分值的算法 |
4 陕西省关中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4.1 数据的收集整理 |
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 评价得分的计算 |
4.4 评价分析 |
4.4.1 综合分析 |
4.4.2 社会经济水平分析 |
4.4.3 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
4.4.4 环境保护力度分析 |
4.4.5 循环利用能力分析 |
4.4.6 安全生产水平分析 |
4.4.7 绿色管理水平分析 |
4.5 存在问题及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以陕西咸阳市调查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村金融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合作金融理论 |
第三章 咸阳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咸阳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 |
3.1.1 资金互助社快速发展,实现了贫困村的全覆盖 |
3.1.2 互助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强化了对贫困户的扶持 |
3.1.3 资金互助社的业务运作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保证了其规范发展 |
3.2 咸阳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互助资金规模较小,难以惠及更多的农户 |
3.2.2 资金互助社的规范化管理及人员素质提升亟待加强 |
3.2.3 资金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对接 |
3.2.4 互助资金的业务指导及外部管理需要加强 |
第四章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定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设置 |
4.2 研究方法与模型 |
4.2.1 CCR模型 |
4.2.2 超效率DEA模型 |
4.3 实证分析 |
4.3.1 CCR模型的运算分析 |
4.3.2 超效率DEA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4.3.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模型 |
5.2 指标设定与假设 |
5.3 Tobit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关键科学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1.3.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
1.3.2 乡村多功能研究 |
1.3.3 城郊乡村转型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郊乡村转型研究架构 |
2.1 概念解析 |
2.1.1 郊区 |
2.1.2 城郊乡村 |
2.1.3 乡村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3 城郊乡村转型分析和解释框架 |
2.3.1 城郊乡村转型“区域—村域”多尺度分析框架 |
2.3.2 城郊乡村转型“要素—机理”多维度解释框架 |
2.4 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
2.4.1 城镇化起步阶段——“城乡分离” |
2.4.2 快速城镇化时期——“以乡举城” |
2.4.3 城镇化成熟阶段——“城乡融合” |
2.5 城郊乡村功能构成 |
2.5.1 郊区功能内涵分析 |
2.5.2 西安城郊乡村功能构成 |
2.6 城郊乡村范围界定 |
2.6.1 郊区范围内涵分析 |
2.6.2 西安城郊乡村研究范围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特征——区域尺度 |
3.1 空间转型特征 |
3.1.1 城郊乡村区域尺度空间转型态势 |
3.1.2 耕地与建设用地呈现逆势协同演化 |
3.1.3 城郊乡村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显着分异 |
3.1.4 城郊乡村空间转型呈现圈层分布特征 |
3.2 功能转型特征 |
3.2.1 农业生产功能不断分化 |
3.2.2 工业生产功能趋向极化 |
3.2.3 生活功能按行政区分异 |
3.2.4 生态功能构成日益丰富 |
3.2.5 主导功能由生产转为生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特征——村域尺度 |
4.1 空间转型特征 |
4.1.1 宏微观转型总体特征一致 |
4.1.2 用地演化的区位分异特征显着 |
4.2 功能转型特征 |
4.2.1 调研村庄的经济功能不断转型 |
4.2.2 经济功能随城市距离远近分异 |
4.2.3 经济功能分异引发用地结构分化 |
4.2.4 经济功能变迁引发社会功能分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郊乡村转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5.1 影响因素 |
5.1.1 资源禀赋 |
5.1.2 区位交通 |
5.1.3 发展需求 |
5.1.4 技术进步 |
5.1.5 政策调控 |
5.2 作用机理 |
5.2.1 城郊乡村转型的内外互馈机制 |
5.2.2 城郊乡村转型的路径创造过程 |
5.2.3 城郊乡村功能转型引发空间响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
6.1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类型 |
6.2 政策驱动型 |
6.2.1 “政策+能人”驱动村庄转型 |
6.2.2 村域土地利用趋向集约发展 |
6.2.3 土地利用投资以政府为主导 |
6.3 技术驱动型 |
6.3.1“技术+生产大户”引领产业升级 |
6.3.2 生产设施用地和农村居民点规模同步扩大 |
6.3.3 土地利用投资以村民投资为主体 |
6.4 需求拉动型 |
6.4.1 企业入驻实现经济发展 |
6.4.2 市场主导村办企业转型 |
6.4.3 经济分异引发用地分化 |
6.4.4 投资主体以市场为主导 |
6.5 综合驱动型 |
6.5.1 社会需求变化引致村庄经济不断更迭 |
6.5.2 综合因素主导乡村发展突破村域空间 |
6.5.3 形成复合的投资、权属空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述评与展望 |
3 理论基础 |
3.1 中心地理论 |
3.2 城市空间系统理论 |
3.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4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3 研究方法 |
5 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基本原则 |
5.1.2 指标选取 |
5.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评价 |
5.2.1 因子分析 |
5.2.2 聚类分析 |
6 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 |
6.1 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方向 |
6.1.1 总体公共服务设施 |
6.1.2 分类公共服务设施 |
6.2 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特征 |
6.2.1 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密度估计 |
6.2.2 公共服务设施的高/低值集聚 |
7 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7.1 方法比较 |
7.1.1 自变量的选择 |
7.1.2 模型比对及选择 |
7.2 结果分析 |
7.2.1 地理加权回归 |
7.2.2 影响因素分析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研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兴平市财政困难状况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兴平市地下水资源超载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 刘永刚. 地下水, 2021(06)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兴平市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 滕诚悦.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4]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D]. 陈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D]. 翟旭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关中地区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D]. 兰培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以陕西咸阳市调查数据为例[D]. 张博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D]. 刘林. 西北大学, 2019(07)
- [10]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