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旋翼转速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于文泽[1](2021)在《可变形复合翼无人飞行器的悬停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变形复合翼无人机集成了各类无人机的优点,包括固定翼的高速飞行和长航时、多旋翼的垂直起降、扑翼的隐蔽性强等,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际场景,如地图测绘、安全巡检、边境巡逻、森林防火、军事侦察等。因此,对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题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针对可变形复合翼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完成了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的数学建模,算法仿真及实验测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分析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飞行状态,将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的飞行过程分为8个阶段,并构建了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的坐标系,分析了其飞行原理。基于所构建的坐标系和飞行原理,得到了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的总体控制系统,把可变形复合翼的控制系统分为了双环控制,分别控制飞行器的位置变量和角度变量。采用了互补滤波算法对飞行器的数据采集硬件采集到的飞行参数加以融合,利用四元数法进行飞行器的姿态解算,选用PID控制算法和SMC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对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不同飞行状态进行悬停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得到了飞行器位置以及姿态的响应曲线,验证了飞行器的悬停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最后进行了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的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及实验测试。介绍了硬件性能,阐述了软件流程,绘制了软件的程序流程图。实验测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自己搭建的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多旋翼稳定悬停的测试,实现了在不同的高度定点悬停;第二阶段是将多旋翼实验平台上测试成功的控制系统移植到实验室的样机上,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拓展,使得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可变形复合翼无人机机翼的各种不同状态;第三阶段是验证可变形复合翼飞行器在空中进行各种机翼变形动作时,飞行器的悬停情况。最终通过了室内外的试飞实验,验证控制算法和软硬件的可实现性。
李海[2](2021)在《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总体设计及气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采用共轴双旋翼系统与涵道本体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即将同一轴线上反向转动的上下两个旋翼环括在一涵道之中,兼具两者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不仅具备常规涵道式飞行器垂直起降的能力、执行任务时噪声较低、更加安全隐蔽,而且自身反扭矩相互抵消,整体结构紧凑、机动灵活、悬停性能好,气动效率高,应用前景更加广泛。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主要动力装置是涵道共轴双旋翼系统,当其工作时上下两旋翼间以及旋翼与涵道之间存在严重的气动干扰,尤其前飞状态下往往处于复合流场中,整个系统运行的气动环境非常复杂,研究其气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在完成总体布局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建模分析、CFD数值仿真以及气动性能试验三种方法相结合,重点对涵道旋翼系统的气动特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设计方案,首先确定了该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形式,阐明了其工作原理,包括姿态控制方式和常见的飞行状态等,然后根据设计指标要求,对无人机总体参数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对旋翼、涵道及舵片等气动部件初步确定其相应的参数,最后分别对该飞行器的主体结构即涵道机身和共轴双旋翼系统、操纵系统、中心体机、起落架和载荷等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完成了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三维装配模型,并且进行了整机起飞重量核算及涵道机身结构的初步强度校核。(2)利用修正的动量叶素组合理论(BEMT)深入分析了旋翼桨叶径向诱导入流分布情况,以此为基础,通过引入涵道拉力分配因子的概念分别给出了涵道单旋翼及涵道共轴双旋翼系统的气动模型,研究了涵道的增升作用和桨叶的几何结构参数等因素对系统中旋翼的诱导速度及拉力系数的影响。此外,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手段,重点对涵道旋翼布局系统在悬停和前飞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直观认识其流场分布情况,明确了涵道存在的作用和涵道旋翼布局的优势,并将结果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互验证。(3)通过气动特性试验平台,分别对独立运行的单旋翼/共轴双旋翼以及涵道单旋翼/共轴双旋翼这四种相关构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逐步深入理解不同构型和相应气动参数的变化对飞行器性能的影响,并且确定了气动性能最佳的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布局方案。本文对某型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进行了总体设计和气动特性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的结论,可以为今后相关类型的无人机研制以及布局优化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张磊磊[3](2021)在《无人自转旋翼机的仿真与飞行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近些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农场普遍开始使用农业植保机进行作业。但许多农场面积宽阔、喷洒巡航等作业时间长,利用多旋翼无人机因载重限制在许多长时间作业效率不高,固定翼飞行速度快,不适用于农业植保机。于是专家学者们逐渐开始研究自转旋翼机植保机,因自转旋翼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而且是一种低空、低速的飞行器,在农业植保机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本文在该现状下进行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对自转旋翼机的改装、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稳态分析、纵横操纵分析、基于改装的控制策略设计、基于改进PSO算法的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设计,最终设计出完整的飞行控制软件和地面站系统,在Matlab和Flight Gear搭建全数字仿真实验。本文首先对一架民用自转旋翼机分结构进行基本介绍,利用三维扫描仪得到三维结构图,在人工驾驶基础上对操纵结构进行改装,根据操纵结构分为了旋翼操纵改装、油门开度控制改装、垂尾控制改装、刹车系统改装,设计出安装舵机的固定架、舵机安装位置以及油门闸阀和刹车电机装置,为后续改装控制奠定基础。随后本文建立了建模所需要的的各个力矩坐标系,根据空气动力学分析了无动力旋翼的自转特性,依其结构组成和各个结构的飞行动力学建立相应的模型,通过坐标系将力矩统一转化到机体坐标系下,得到旋翼机的运动学方程。在数学建模基础上对自转旋翼机的纵横稳定性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转旋翼机的改装方案,对旋翼机的纵横操纵特性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设计出对应操纵结构的控制方案。因在操纵时比较复杂,作为主要升力的旋翼无法直接控制转速,响应滞后等特性,本文设计二自由度PID控制器,采用多PID控制结构对响应速度和鲁棒性进行分别调节,在对PID参数整定上利用改进PSO算法,能够较快地整定最优三个PID控制参数,加快系统响应速度,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PSO算法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最后介绍了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全数字仿真的搭建,其中详细介绍了飞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地面站的设计等,随之为了验证其有效性,利用MATLAB和Flight Gear软件搭建全数字仿真平台,验证旋翼机做平飞、爬升和作圆周运动,监测旋翼机的油门开度变化、俯仰角变化、空速变化、横滚角变化、高度变化,根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无人自转旋翼机的飞行控制有效性和可行性。
王晶[4](2021)在《某型无人自转旋翼机设计及控制系统测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转旋翼机是一种结构相对简单,但载重能力较大、安全性较高的机型。近年来,导航和控制技术日益成熟,无人化已经是小型通用航空领域的发展方向,自转旋翼机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通用航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目前国内自转旋翼机的发展还处于有人驾驶阶段,仅有几所高校进行了自转旋翼机的无人化研究,且尚未搭建出针对自转旋翼机的飞行控制平台和配套的地面站系统。本文从自转旋翼机的飞行原理和控制特点出发,对无人自转旋翼机的结构、控制平台和配套的地面站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有:(1)对自转旋翼机桨盘和尾翼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与有人自转旋翼机不同的螺旋桨和起落架布局,完成了整机三维建模和桨叶强度仿真,接着以硬质航空铝、碳纤维管、轻质木板为材料,搭建出了一款能够满足基本飞行需要的小型自转旋翼机。(2)介绍了无人自转旋翼机机载飞控平台总体设计方法,对飞控平台所采用硬件的内部原理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完成了选型,包括: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九轴姿态模块、DSP核心板、HC-12数据传输模块、绝压传感器等,采用分层的方法搭建出了完整的飞控硬件平台。接着对该无人自转旋翼机的控制律进行了研究,并基于CCS9.2开发环境完成了DSP软件开发,实现了飞控平台数据传输、姿态控制、定位等基本功能。(3)基于该飞控平台能够实现的功能,搭建了该无人自转旋翼机地面站总体框架,能够实现地图加载、航线规划、姿态显示、数据传输等功能。随后采用Qt作为开发框架,Microsoft Visual Studio作为编译器,完成了地面站界面设计。将飞控平台安装到该无人自转旋翼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了飞控平台与地面站通讯,测试了飞控平台和地面站的功能;通过遥控控制飞行,验证了该无人自转旋翼机结构的可靠性和配套的飞控平台及地面站在高空中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无人自转旋翼机及配套的飞控平台和地面站能够实现预期功能。
杨帆[5](2021)在《两栖倾转翼无人机结构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倾转旋翼无人机因为既有旋翼垂直起降的优势、又有固定翼远距离快速飞行能力,逐渐成为无人机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倾转旋翼无人机机构形式多为在固定翼无人机外部添加多副旋翼,增加了无人机自身的重量。同时倾转旋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旋翼下洗流作用在固定翼上表面,使固定翼上下表面压力差变小,降低了固定翼的升力。本文提出的两栖倾转翼无人机弥补了倾转旋翼的缺陷,有效避免了旋翼产生的下洗流对固定翼造成的影响。解决方法为:将旋翼安装在固定翼翼梁上,既能节省旋翼支架重量,又能实现旋翼与固定翼同步倾转。同时,本文在倾转翼无人机腹部安装地面运动机构,使无人机不仅具有飞行模式,还可以用地面前进的方式接近目标,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使倾转翼无人机成为一种两栖无人机。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两栖倾转翼无人机的运动特性,本文提出了相应设计方案,对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和地面运动机构进行设计。对固定翼与旋翼进行参数选择,计算无人机起飞重量并验证了无人机的动力性能,为无人机实物飞行提供依据。(2)对两栖倾转翼无人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参数辨识。对无人机的旋翼和固定翼分别建立了空气动力学模型,再将空气动力学模型转换到机体坐标系中表示。对模型中的电机拉力、舵机角度、转动惯量等参数进行辨识。(3)基于设计出的三维图进行实物搭建,并对重要结构进行详细安装说明,在地面运动、旋翼垂直起降和旋翼-固定翼倾转过渡三种场景下进行试验。试验证明本文设计的两栖倾转翼无人机可以实现地面运动、旋翼垂直起降与旋翼-固定翼倾转过渡。本文在倾转旋翼无人机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倾转翼无人机,并添加地面运动机构,将倾转翼无人机改进为两栖倾转翼无人机。实验证明本文所设计的无人机具备在陆地与空中运动的能力,为以后执行任务时无人机需要的多种工作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增加了完成任务的成功率。
刘镒洋[6](2021)在《直升机主旋翼3PSS+S型并联驱动装置研究》文中认为在航空飞行器中,直升机凭借着其高机动及高效悬停的特性,在军用和民用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先进的旋翼驱动装置作为直升机的动力及控制核心,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直升机旋翼并联驱动装置,以3PSS+S型并联机构取代传统直升机的自动倾斜器,利用并联机构高刚度、多自由度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驱动装置的性能。相较于传统直升机驱动装置,新型并联驱动装置主要优势在于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废阻面积;采用柔性驱动,避免发动机主轴随直升机主旋翼轴摆动;装置结构为并联机构,整体刚度更大。本文课题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对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计算与验证,基于矢量法求解出该机构的位置反解。基于投影法和影响系数法得到机构的雅可比矩阵以及海塞矩阵,建立机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关系。应用虚功原理与牛顿欧拉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机构的静力学及动力学问题进行求解,建立起驱动力同负载之间的数学关系。结合虚功原理与材料力学求出机构的刚度矩阵和动平台中心点形变量,建立机构刚度模型,根据刚度变形对该驱动装置进行轨迹规划。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构建并联机构的仿真模型,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机构的三维实体模型,二者相结合,对数学模型进行检验。基于桨叶叶素理论和旋翼涡流理论求解飞行过程中旋翼所受拉力以及直升机飞行功率。结合该装置的动力学计算结果,建立旋翼拉力与球副负载之间的关系并对球副进行有限元仿真,为机构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佘亦曦,康丽霞,唐朋[7](2021)在《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常规构型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传动系统、倾转旋翼构型传动系统、可变转速传动系统、电传动技术等几种极具代表性的新构型直升机传动系统或技术的发展历程、性能参数和技术特点。提出了后续直升机传动系统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效率、低噪声和低成本的发展方向,从而得出多种新构型传动系统和传动技术得以应用的趋势。
余齐航[8](2020)在《油动大载荷无人机旋翼试验台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旋翼无人机发展迅猛,多用于作物评估、牧群监测、疾病监测、水分监测、作物植保等方面。旋翼系统是旋翼无人机最具特色的系统,旋翼系统的构型日趋简单化,但对于旋翼系统的技术研究越发深入。旋翼试验台主要功能是完成旋翼的气动特性、动力学分析、飞行力学等物理特性的试验研究,并通过试验测试保证旋翼组的动态平衡,为旋翼的安全可靠提供保障,为旋翼的理论研究提供试验验证,保证旋翼系统的可靠性。目前,旋翼试验台多选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旋翼系统运载能力难以有效提升,无法进行发动机性能对旋翼系统气动、动力学问题的试验研究,且在试验过程中试验台各系统振动现象明显,影响旋翼试验台性能,同时试验成本高、周期长。因此,为便于旋翼系统的设计和旋翼试验的开展,本文开展了旋翼试验台的相关设计研究。本文依托云南省赵春江院士工作站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试验台的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旋翼系统、动力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台体结构方案设计。旋翼系统主要包括桨叶、桨毂、桨夹、紧固件。动力系统由DLE430航空发动机、离合器及调速系统组成。传动方案选用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旋翼系统在试验状态下的强度、刚度、振动及精度等技术指标,并结合安装、维修需要,进行试验台台体结构设计。(2)在了解油动大载荷旋翼无人机的空气动力特性的基础上,运用ANSYS软件对试验台进行仿真分析,包括试验台台体的模态分析,发动机支架的模态分析,得出试验台台体振动频率范围为17.713-96.876Hz,发动机支架的振动频率范围为490.87-1743.4Hz,验证试验台能够达到避免发动机共振的要求。对桨毂进行强度分析,验证桨毂强度完全满足试验要。对旋翼系统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得出旋翼系统的固有频率在39.984-238.14Hz范围内,在进行旋翼试验台试验时,需要控制好发动机转速和旋翼转速,使旋翼系统工作转速远离其固有频率,并避开试验台台体固有频率,从而达到避免共振的效果。同时对旋翼系统进行流场仿真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旋翼系统的气动性能,为后续的旋翼性能试验提供了参考,验证了试验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3)运用CATIA软件对旋翼试验台进行了建模与虚拟装配,在旋翼试验台的制造装配前进行模型的迭代和优化,保证了试验台实际加工制造的准确性。同时完成动力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台体结构、旋翼系统等各子系统的性能调试和完整性检查,确保旋翼试验台能够满足旋翼性能试验要求。(4)基于旋翼试验台,开展旋翼性能试验,通过旋翼倾角试验分析,选取旋翼倾角为10°进行旋翼性能单因素试验,结合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结果拟合度较高。为探究旋翼参数与旋翼性能以及发动机性能的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旋翼倾角、旋翼轴转速以及旋翼扭矩为试验因素,以旋翼升力、发动机转速为优化指标,运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由试验结果可知影响旋翼升力的主次顺序为:旋翼转速、旋翼倾角、旋翼片驱动扭矩;影响发动机转速的主次顺序为:旋翼转速、旋翼倾角、旋翼片驱动扭矩。随后,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取得最优值后可取得旋翼升力最大化的解决方案为:旋翼倾角12.39°、旋翼片转速1200rpm、旋翼片驱动力矩380Nm,此时旋翼升力为459N。各因素取得最优值后可取得发动机转速和功率最大化的解决方案为:旋翼倾角5°、旋翼片转速1200rpm、旋翼片驱动力矩300Nm,此时发动机转速为6183.63rpm。最后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参数组合满足设计要求。
王旭泉[9](2020)在《双旋翼碟形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双旋翼碟形飞行器以其结构紧凑、机动性强、气动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然而,对于传统的双旋翼共轴式飞行器存在气动布局结构复杂、组成零件多,升力最大化受到机体尺寸限制,控制机构存在惯性大、控制灵敏度较差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气动系统的优势。基于此提出一种新型喷气式双旋翼碟形飞行器,以其气动布局和控制系统两方面展开了喷气式双旋翼碟形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对双旋翼飞行器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提出喷气式双旋翼碟形飞行器的设计要求,根据飞行器各机构功能的不同,将飞行器划分为轮翼工作机构、传动装置、舵控喷气系统、支撑轮系和整机控制系统五大部分,简化出飞行器的整体机构原理图。对各机构的设计要求和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形成了共轴式的轮翼工作机构和舵控喷气系统相结合的气动布局,实现了飞行机构满足各项功能且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总体方案。对划分的轮翼工作机构、舵控喷气系统、传动机构进行参数确定与结构设计,首先采用了叶轮的离心式后向结构,使用效率法确定了叶轮结构参数,对空气在叶轮中的流速进行分析,确定了叶轮的进出口工艺参数,进而计算了上导圈的结构参数,完成了气动布局中轮翼工作机构的结构设计和装配。针对舵控喷气系统的组成确定了扩压腔的结构参数和喷嘴造型设计,完成了舵机的选型和参数。确定起飞重量,计算飞行器所需功率,选定电机型号,基于传动机构原理,确定了传动比为2的锥齿轮换向机构和齿形参数。根据机身设计和装配要求,确定了机身结构形态。对各机构进行实例计算,基于UG建立喷气式双旋翼碟形飞行器的三维模型和二维装配图。基于动量定理建立双旋翼桨叶受气流作用的速度理论计算模型,基于叶素理论导出旋翼拉力与阻力矩计算公式。建立舵控喷气系统舵控力计算模型,包含叶轮压气过程、上导圈扩压射流过程和喷嘴喷射过程,推导各个过程中空气气体状态参数变化,得到喷嘴出口舵控力计算公式。对飞行器姿态飞行进行划分,建立悬停与起升、俯仰与前后运动、滚转与侧向运动和平飞与偏航运动的气动力分布模型与力矩计算。根据气动力计算公式确定部分气动力参数,确定了旋翼转速是影响气动力的主要因素。计算五组转速下飞行器悬停和前飞两种姿态时的气动力理论计算数值,为气动力模型验证奠定理论基础。在CFD中简化气动力模型,确定边界条件,对飞行器的拉力与舵控力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五组不同转速下的仿真结果。将仿真数值与理论数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气动力理论计算模型的可靠性。
尹涛[10](2020)在《一种新型桨尖驱动旋翼操控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一种通过桨尖处安装的驱动螺旋桨带动旋翼旋转并实现对旋翼直接操纵的新构型旋翼。与常规的轴驱动直升机相比,旋翼产生的反扭矩被螺旋桨作用于旋翼上的驱动力矩所抵消。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来平衡扭矩,消除了沉重的齿轮传动系统与反扭矩系统,有效地减小了系统的复杂性,从而简化直升机的整体结构,使机身结构更加紧凑。针对该新构型桨尖驱动旋翼,本文首先建立其旋翼模型。主要包括基于牛顿法建立的桨叶刚性挥舞/变距耦合动力学模型、螺旋桨惯性载荷模型和使用Pitt-Peters的动态入流理论、叶素理论的旋翼和螺旋桨气动载荷模型。为了得到螺旋桨转速操纵和旋翼拉力、侧倒角和后倒角之间的具体函数形式,在建好的旋翼模型基础上,采用“小扰动”假设建立挥舞/变距不耦合的动力学方程和转速动力学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求出三个线化动力学方程的解析解,分析在不同的螺旋桨转速的操纵下旋翼的响应规律,提出该构型旋翼的操纵策略,得到螺旋桨转速操纵和旋翼拉力、后倒角和侧倒角之间的操纵导数。然后通过构建Matlab/Simulink非线性仿真模型对其进行操纵响应和操纵功效分析,与之前的解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线化模型和操纵策略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挥舞/变距耦合动力学稳定性进行分析,表明该构型桨尖驱动旋翼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颤振。
二、一种新型旋翼转速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旋翼转速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可变形复合翼无人飞行器的悬停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飞行器飞行状态分析及数学建模 |
2.1 引言 |
2.2 飞行器飞行状态分析 |
2.3 坐标系定义及转换关系 |
2.3.1 坐标系定义 |
2.3.2 坐标系转换关系 |
2.4 飞行原理分析 |
2.5 可变形复合翼数学建模 |
2.6 本章小结 |
3 飞行器的控制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总体设计 |
3.3 数据融合与姿态解算 |
3.3.1 互补滤波算法 |
3.3.2 四元数姿态解算 |
3.4 基于PID控制系统设计 |
3.4.1 PID理论介绍 |
3.4.2 PID位置控制回路设计 |
3.4.3 PID姿态控制回路设计 |
3.5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 |
3.5.1 滑模控制原理介绍 |
3.5.2 滑模位置控制回路设计 |
3.5.3 滑模姿态控制回路设计 |
3.6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6.1 仿真环境与仿真参数 |
3.6.2 PID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3 滑模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4 仿真结果对比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4 飞行器软硬件设计与实验测试 |
4.1 引言 |
4.2 飞行器硬件平台设计 |
4.2.1 硬件系统设计 |
4.2.2 主控板选择 |
4.2.3 无线传输模块选择 |
4.2.4 执行机构选型 |
4.2.5 电池的选型 |
4.2.6 地面控制站 |
4.2.7 数传模块 |
4.3 无人机软件设计 |
4.3.1 总体软件设计 |
4.3.2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 |
4.3.3 PWM输入捕获 |
4.3.4 无线数据传输 |
4.4 悬停实验测试 |
4.4.1 实验平台悬停飞行实验 |
4.4.2 样机静态机翼变形实验 |
4.4.3 样机结构不变悬停实验 |
4.4.4 样机机翼折叠变形悬停实验 |
4.4.5 样机机翼扑动变形实验 |
4.4.6 悬停实验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总体设计及气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涵道无人机国内外发展概况和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涵道旋翼无人机气动特性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涵道无人机分类及一般布局 |
2.3 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布局设计及工作原理 |
2.4 飞行器总体参数的选择及各结构部件确定 |
2.4.1 起飞重量分析 |
2.4.2 电机和电池的参数选择及确定 |
2.4.3 旋翼参数确定及设计 |
2.4.4 涵道参数确定及设计 |
2.4.5 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
2.4.6 其它部件设计 |
2.4.7 飞行器三维模型 |
2.5 材料选用及总体重量核算 |
2.6 涵道结构强度分析与校核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气动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气动建模与分析 |
3.2.1 单旋翼气动模型 |
3.2.2 共轴双旋翼气动模型 |
3.2.3 涵道单旋翼气动模型 |
3.2.4 涵道共轴双旋翼气动模型 |
3.3 涵道旋翼系统CFD气动特性分析 |
3.3.1 控制方程及相关设置 |
3.3.2 涵道单旋翼系统的气动特性 |
3.3.3 涵道共轴双旋翼系统的气动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气动特性试验 |
4.2.1 试验装置 |
4.2.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单旋翼试验 |
4.3.2 共轴双旋翼试验 |
4.3.3 涵道单旋翼试验 |
4.3.4 涵道共轴双旋翼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之处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无人自转旋翼机的仿真与飞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旋翼机的飞行控制技术现状及难点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安排 |
2 无人自转旋翼机改装设计 |
2.1 民用自转旋翼机 |
2.2 旋翼机基本结构和参数 |
2.2.1 自转旋翼机载荷 |
2.2.2 自转旋翼机动力系统 |
2.2.3 全动垂尾 |
2.2.4 无动力旋翼 |
2.2.5 自转旋翼机机身和仪表盘 |
2.2.6 起落架及刹车系统 |
2.3 自转旋翼机改装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自转旋翼机数学建模及控制研究 |
3.1 无人自转旋翼机数学建模 |
3.1.0 坐标系选择 |
3.1.1 旋翼模型 |
3.1.2 动力模型 |
3.1.3 全动垂尾模型 |
3.1.4 机身模型 |
3.1.5 旋翼机运动方程 |
3.2 自转旋翼机稳定性分析 |
3.2.1 纵向稳定性 |
3.2.2 横向稳定性 |
3.3 自转旋翼机操纵特性分析 |
3.3.1 纵向操纵特性 |
3.3.2 横向操纵特性 |
3.4 改装控制方案 |
3.4.1 旋翼控制 |
3.4.2 油门开门开度控制 |
3.4.3 全动垂尾控制 |
3.5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二自由度PID控制设计 |
3.5.1 二自由度PID控制器 |
3.5.2 粒子群算法 |
3.5.3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设计 |
3.6 航模机飞行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4 飞行控制系统与仿真设计 |
4.1 无人自转旋翼机控制系统设计 |
4.2 飞行控制硬件组成 |
4.3 飞行控制软件设计 |
4.3.1 机载飞行控制总体设计 |
4.3.2 地面站软件设计 |
4.4 无人自转旋翼机飞行仿真 |
4.4.1 基于Simlink和 FlightGear全数字仿真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某型无人自转旋翼机设计及控制系统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旋翼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无人旋翼机控制技术及难点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2 模型无人自转旋翼机设计与搭建 |
2.1 螺旋桨模型 |
2.1.1 螺旋桨系统建模 |
2.1.2 螺旋桨物理模型 |
2.1.3 螺旋桨拉力测量 |
2.2 旋翼模型 |
2.2.1 旋翼受力特性 |
2.2.2 桨叶设计 |
2.2.3 旋翼的平衡 |
2.2.4 旋翼的挥舞 |
2.2.5 旋翼数学模型 |
2.3 尾翼模型 |
2.3.1 尾翼外载荷 |
2.3.2 尾翼几何外形 |
2.3.3 垂尾建模 |
2.4 机身建模 |
2.4.1 机身物理模型 |
2.4.2 旋翼机的重量与平衡 |
2.4.3 机身数学模型 |
2.5 非线性全量数学模型 |
2.6 模型线性化 |
2.7 本章小结 |
3 飞行控制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3.1 飞控系统功能 |
3.2 飞控系统硬件 |
3.2.1 飞控计算机 |
3.2.2 旋翼机定位模块 |
3.2.3 姿态传感器 |
3.2.4 绝压传感器 |
3.2.5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
3.2.6 电池及电量监测模块 |
3.3 飞控计算机硬件平台搭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飞控计算机软件 |
4.2 控制算法 |
4.2.1 姿态解算算法 |
4.2.2 飞行控制算法 |
4.3 飞控程序仿真与烧写 |
4.4 飞控地面站 |
4.4.1 地面站界面设计 |
4.4.2 电子地图 |
4.4.3 绘制航点航线 |
4.4.4 飞行数据传输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无人自转旋翼机地面站测试 |
5.1.1 串口通信测试 |
5.1.2 电子地图功能测试 |
5.1.3 航线规划测试 |
5.1.4 飞行姿态显示测试 |
5.2 无人自转旋翼机飞行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Ⅰ 无人机地面站主界面创建部分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两栖倾转翼无人机结构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两栖倾转翼无人机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无人机设计要求 |
2.3 无人机总布局选择 |
2.3.1 运动模式分析 |
2.3.2 无人机总布局方案设计 |
2.4 无人机参数设计 |
2.4.1 无人机起飞重量 |
2.4.2 推重比 |
2.5 无人机机构设计 |
2.5.1 固定翼设计 |
2.5.2 旋翼参数设计 |
2.5.3 旋翼参数设计 |
2.5.4 地面运动机构设计 |
2.5.5 倾转机构设计 |
2.6 重心位置估算 |
2.7 起飞动力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两栖倾转翼无人机动力学建模 |
3.1 引言 |
3.2 模型背景说明及坐标系解释 |
3.2.1 模型背景说明 |
3.2.2 坐标系定义 |
3.2.3 运动参数说明 |
3.2.4 坐标系转换方法 |
3.3动力学建模 |
3.3.1 固定翼动力学模型 |
3.3.2 旋翼动力学模型 |
3.3.3 运动方程 |
3.4 无人机模型参数辨识 |
3.4.1 旋翼模型参数辨识 |
3.4.2 转动惯量测量 |
3.4.3 尾翼舵机角度标定 |
3.5 搭建无人机仿真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飞行控制方案设计及硬件实现 |
4.1 引言 |
4.2 控制模式分析 |
4.3 无人机飞行控制方案设计需求 |
4.3.1 处理器设计需求 |
4.3.2 传感器设计需求 |
4.3.3 飞控接口设计需求 |
4.4 处理器与传感器型号选择 |
4.4.1 STM32F427处理器简介 |
4.4.2 惯性测量单元选型 |
4.4.3 空速计选型 |
4.5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选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栖倾转翼无人机实物搭建及运动飞行试验 |
5.1 引言 |
5.2 实物搭建 |
5.2.1 无人机配件选型 |
5.2.2 重要结构选材及安装方法 |
5.3 运动飞行试验 |
5.3.1 地面运动模式试验 |
5.3.2 旋翼垂直起降模式试验 |
5.3.3 旋翼-固定翼倾转过渡阶段飞行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直升机主旋翼3PSS+S型并联驱动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并联机构概述 |
1.1.1 并联机构简介 |
1.1.2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发展概况 |
1.2 直升机概述 |
1.3 直升机驱动装置概述 |
1.3.1 直升机驱动装置组成及介绍 |
1.3.2 自动倾斜器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3PSS+S型并联驱动装置原理及运动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驱动装置介绍 |
2.3 机构自由度计算及验证 |
2.4 机构运动学分析 |
2.4.1 机构位置分析 |
2.5 机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
2.5.1 雅克比矩阵建立 |
2.5.2 海塞矩阵建立 |
2.6 机构运动学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3PSS+S并联机构力学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静力学分析 |
3.3 动力学分析 |
3.3.1 PSS分支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分析 |
3.3.2 PSS分支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
3.3.3 中间约束分支分支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析 |
3.3.4 中间约束分支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
3.3.5 分支坐标系和分支旋转变换矩阵建立 |
3.3.6 惯性坐标系的建立 |
3.3.7 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8 机构静力学及动力学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3PSS+S并联机构刚度分析及轨迹规划 |
4.1 引言 |
4.2 分支弹性变形分析 |
4.2.1 驱动分支弹性变形分析 |
4.2.2 中间约束分支弹性变形分析 |
4.3 并联机构刚度分析理论模型建立 |
4.4 刚度模型验证 |
4.4.1 刚度模型解析解 |
4.4.2 刚度模型有限元分析 |
4.5 装置运动轨迹规划 |
4.6 小结 |
第5章 直升机的气动平衡特性与球副力学模型的建立 |
5.1 引言 |
5.2 旋翼主要参数 |
5.3 旋翼气动性分析 |
5.3.1 垂直起落时诱导速度的求解 |
5.3.2 直升机功率系数求解 |
5.4 直升机平衡性分析 |
5.5 球副力学特性分析 |
5.6 小结 |
结论 |
附录 论文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直升机传动系统技术特点 |
2 发展现状 |
2.1 常规构型传动系统技术 |
2.2 新构型传动系统 |
2.2.1 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传动系统 |
2.2.2 倾转旋翼构型传动系统 |
2.3 新型传动技术 |
2.3.1 可变转速传动系统 |
2.3.2 电传动技术快速发展 |
3 发展趋势 |
4 结束语 |
(8)油动大载荷无人机旋翼试验台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旋翼试验台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旋翼试验台总体方案设计 |
2.1 旋翼试验台设计内容和步骤 |
2.1.1 旋翼试验台设计内容 |
2.1.2 旋翼试验台设计要求 |
2.1.3 旋翼试验台工作原理及过程 |
2.2 旋翼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旋翼翼型选取 |
2.2.2 旋翼参数设计 |
2.2.3 桨毂与桨夹方案设计 |
2.2.4 旋翼轴方案设计 |
2.3 动力系统方案设计 |
2.3.1 动力需求分析 |
2.3.2 离合器选型 |
2.4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
2.5 台体结构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旋翼试验台仿真分析 |
3.1 ANSYS软件简况 |
3.2 旋翼试验台仿真分析 |
3.2.1 试验台动力学特性匹配 |
3.2.2 台体模态分析 |
3.2.3 发动机支架谐响应分析 |
3.3 旋翼系统仿真分析 |
3.3.1 桨毂强度仿真分析 |
3.3.2 旋翼系统预应力模态分析 |
3.3.3 旋翼流场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旋翼试验台装配与调试 |
4.1 旋翼试验台模型建立 |
4.2 旋翼试验台制造与装配 |
4.2.1 旋翼试验台制造 |
4.2.2 旋翼试验台装配 |
4.3 旋翼试验台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5 旋翼试验台性能试验 |
5.1 旋翼性能单因素试验 |
5.1.1 试验条件和设备 |
5.1.2 旋翼倾角试验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5.2 数值模拟结果 |
5.2.1 流线分布 |
5.2.2 压强分布 |
5.2.3 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验证分析 |
5.3 旋翼性能正交试验 |
5.3.1 正交试验设计 |
5.3.2 多因素试验方案与结果 |
5.3.3 方差分析 |
5.3.4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5.4 响应曲面分析 |
5.4.1 旋翼升力的响应曲面分析 |
5.4.2 发动机转速的响应曲面分析 |
5.5 最佳参数的验证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双旋翼碟形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标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目标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总体方案 |
2.1 引言 |
2.2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的设计要求 |
2.3 飞行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4 轮翼工作机构 |
2.4.1 上、下旋翼布局 |
2.4.2 轮翼共轴式工作机构 |
2.4.3 旋翼翼型的选择 |
2.4.4 叶轮的结构选型 |
2.5 动力装置 |
2.6 舵控喷气系统 |
2.7 支撑轮系 |
2.8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的控制系统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参数确定与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轮翼工作机构 |
3.2.1 叶轮主要结构参数 |
3.2.2 叶轮工艺参数的确定 |
3.2.3 上导圈结构参数 |
3.3 舵控喷气系统 |
3.3.1 扩压腔结构参数 |
3.3.2 喷嘴结构设计 |
3.3.3 舵机选取和参数 |
3.4 动力装置 |
3.4.1 电机的选取 |
3.4.2 换向机构参数 |
3.5 结构设计实例 |
3.5.1 机身三维模型 |
3.5.2 舵控喷气系统设计实例 |
3.5.3 轮翼工作机构设计实例 |
3.5.4 动力装置实例 |
3.6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总体三维图和结构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气动力理论建模 |
4.1 引言 |
4.2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气动力构成 |
4.3 旋翼上任意点的速度 |
4.3.1 垂直飞行时旋翼上的速度 |
4.3.2 前飞时旋翼上的速度 |
4.4 旋翼机构的主升力计算 |
4.5 舵控喷气系统舵控力计算 |
4.5.1 上导圈扩压射流模型 |
4.5.2 喷嘴进口气体参数 |
4.5.3 喷嘴气动力计算 |
4.6 各姿态下气动力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旋翼碟形飞行器气动力计算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气动力理论计算 |
5.2.1 气动力影响参数确定 |
5.2.2 拉力理论计算 |
5.2.3 喷射系统舵控力理论计算 |
5.3 基于Xflow的双旋翼拉力仿真计算 |
5.3.1 模型建立和环境设置 |
5.3.2 悬停时拉力仿真 |
5.3.3 前飞时的拉力仿真 |
5.3.4 旋翼拉力仿真结果与理论对比分析 |
5.4 基于FLUENT的喷气系统舵控力的计算 |
5.4.1 舵控喷气系统模型的简化和建立 |
5.4.2 舵控喷气系统模型的边界条件和仿真结果 |
5.4.3 喷气系统舵控力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技成果 |
致谢 |
(10)一种新型桨尖驱动旋翼操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桨尖驱动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旋翼变距方式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螺旋桨桨尖驱动旋翼建模 |
2.1 引言 |
2.2 建模假设 |
2.3 坐标系建立 |
2.4 旋翼模型 |
2.4.1 桨叶动力学方程 |
2.4.2 旋翼气动力和力矩模型 |
2.4.3 螺旋桨动力学模型 |
2.4.4 螺旋桨气动力模型 |
2.5 旋翼入流模型 |
2.5.1 旋翼来流比、入流比 |
2.5.2 Pitt-Peters动态入流模型 |
2.6 旋翼转速动力学方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螺旋桨驱动旋翼操控策略分析 |
3.1 引言 |
3.2 旋翼模型简介 |
3.2.1 旋翼参数设计 |
3.2.2 螺旋桨直径和桨叶数目设计 |
3.2.3 仿真验证 |
3.3 旋翼动力学模型的线化 |
3.3.1 螺旋桨垂向运动阻尼 |
3.3.2 旋翼气动力和力矩线化模型 |
3.3.3 旋翼转速线化模型 |
3.3.4 旋翼挥舞线化模型 |
3.3.5 旋翼变距线化模型 |
3.4 动力学线化模型解析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螺旋桨驱动旋翼操纵响应与操纵功效分析 |
4.1 引言 |
4.2 仿真模型 |
4.2.1 旋翼主模型 |
4.2.2 旋翼气动力/力矩模型 |
4.3 操纵响应 |
4.3.1 螺旋桨时均转速操纵下旋翼响应分析 |
4.3.2 螺旋桨正弦谐波转速操纵下旋翼响应分析 |
4.3.3 螺旋桨余弦谐波转速操纵下旋翼响应分析 |
4.4 操纵功效 |
4.4.1 螺旋桨时均转速操纵功效分析 |
4.4.2 螺旋桨正弦谐波转速操纵功效分析 |
4.4.3 螺旋桨余弦谐波转速操纵功效分析 |
4.5 参数分析 |
4.5.1 桨根扭转弹簧刚度 |
4.5.2 螺旋桨转动惯量 |
4.5.3 螺旋桨安装位置与变距轴线的距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螺旋桨桨尖驱动旋翼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螺旋桨驱动飞行器旋翼挥舞/变距动力学模型 |
5.2.1 状态空间方程 |
5.3 特征根分析 |
5.3.1 转速 |
5.3.2 桨根扭转弹簧刚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一种新型旋翼转速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可变形复合翼无人飞行器的悬停控制[D]. 于文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总体设计及气动特性研究[D]. 李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无人自转旋翼机的仿真与飞行控制研究[D]. 张磊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某型无人自转旋翼机设计及控制系统测试[D]. 王晶. 中北大学, 2021(09)
- [5]两栖倾转翼无人机结构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D]. 杨帆. 山东大学, 2021(12)
- [6]直升机主旋翼3PSS+S型并联驱动装置研究[D]. 刘镒洋. 燕山大学, 2021(01)
- [7]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佘亦曦,康丽霞,唐朋. 航空科学技术, 2021(01)
- [8]油动大载荷无人机旋翼试验台设计与试验研究[D]. 余齐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双旋翼碟形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D]. 王旭泉.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10]一种新型桨尖驱动旋翼操控特性研究[D]. 尹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